有效解读古代诗词

2024-06-12

有效解读古代诗词(共10篇)

有效解读古代诗词 篇1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是学生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然而传统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单调乏味的讲解使得学生备感枯燥。其实,古诗词不管是作品风格,还是作品主题、作品倾向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能从这些方向着手进行适当整合,从诗词的内容主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更能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主题、把握作品基调,在赏析中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一、依据作品风格整合,赏析诗词内容

诗词中的作品风格因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时期的不同而不同,有豪放、婉约的,也有现实、浪漫的,更有华丽、朴实的,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时期呈现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也会有所不同。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诗歌的写作风格入手,适度整合,引导学生从古诗词表达出的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二首古诗为例,《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这两首古诗是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虽然在内容上都是借景抒情,但李白和杜甫的诗看似是独立的,在教学中,我以二位作者的作品风格着手,将两首古诗串联起来进行赏析。首先以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为引子引起学生对这两首古诗风格的关注,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尽显诗人的大胆想象,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夸张、比喻等手法的妙用。而《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样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两首古诗让人都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感。在进行古诗词解读时,将两首古诗串联起来进行对比讲解,使得教学过程更富趣味,学生不禁对诗词中不露痕迹却又字字讲究工整、富有修饰之美的风格惊叹不已。

千锤百炼的古诗词有着深厚的涵养。古诗词教学不仅是要帮助学生疏通字面意义,更要引导学生透过作品的表面更好地去感性欣赏,加强对作品情感的体验。

二、依据作品主题整合,理解诗词主题

入选教材的古诗词或是忧国忧民,或是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等,借景抒情诗、哲理深刻,主题甚是丰富多彩。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送别诗、咏古诗、战争诗、思乡诗、山水诗等诗词的不同主题进行适当整合,往往能让教学效果大为不同。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两首,主题相同,可以将两首主题相同的古诗进行类比深化,《观书有感》是借景喻理,《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直接说理,两首诗虽然都是借景喻理,却各有不同。《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古诗,精辟地道出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强调了勤奋苦学与知行统一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显得论据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沈括揭开四月桃花开的秘密》以及《纸上谈兵》的故事,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学习不仅要靠书本知识,更离不开实践,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很快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诗句主题,对诗的主旨也理解更透彻。再学习《观书有感》一文时,可以引入朱熹的《昨夜江边春水深》,都是重在强调多读书、多积累的重要性。让学生诵读,通过比较,很容易猜想到是作者在读书时遇到困难迎刃而解了。两次的“类比深化”使得学生的认识得以强化,得以提高。

在教学中,引入主题相同的古诗词进行适当拓展和整合,不仅丰富了原诗的内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也能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作品主题。

三、依据作品倾向整合,把握作品基调

每一位诗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生起伏也不同,对人生的领悟也会有所不同,从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因此,古诗词饱含着诗人的人生经历,反映着作者不同的心路历程。在教学时,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照,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能更为深刻。

例如,六年级上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古诗,就能运用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这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以物拟人,处处显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写的是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时的高兴心情,读起来语言遒劲刚健,品起来画面生动传神,此刻诗中的杜甫是开心的,并补充“生平第一快诗”。两首诗一忧一喜,整合起来互为表里,正反对照,可以互相映衬,不管是忧极而惊,还是喜极而狂,都突出了诗人与祖国人民共呼吸、共命运的崇高人文情怀,这样更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

可见,从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着手,巧妙整合,从诗人遭遇的不同人生阶段而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和情感基调,培养学生高品位的古典诗词的文化修养。

新课改下,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富有个性和创新的,同时也赋予了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自由解读的权利和取舍重组的权利,只要教师能够立足文本,善于挖掘,巧妙整合,就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古诗词教学重新焕发无穷的生命活力,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含蓄凝练的古诗词中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摘要:生动形象、含蓄凝练的古诗词是学生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在教学中,依据古诗词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巧妙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作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作品风格、作品主题、作品倾向三个方向探讨了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以期能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主题、把握作品基调,在赏析中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错误资源

参考文献

[1]于长侠.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49

[2]李红.古诗整合真出彩[J].新课程:小学.2015.8:243

意象,解读诗词的钥匙 篇2

一、用意象发掘诗词中汉字的魅力元素

汉语言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为迅速的语言,汉字是人类语言史上的一颗最耀眼的明星,震古烁今,散发着古老的东方魅力。汉字是古诗词的基础,在古诗词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同时,汉字也是最灵活多变的一种文字,在古诗词中,替换一个汉字,可能会尽失诗词的本意。引导学生以意象来发掘古诗词中汉字的魅力元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首先,语境是古诗词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古诗词的语境,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汉字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一首古诗,教师需要重点渲染汉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意象思维将具体的汉字抽象化,剖析汉字在古诗词中的作用,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如《登高》一诗,这首诗共有8句话,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关键的汉字,来凸显诗句的语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重点提取了这些汉字,将它们分成了四组,用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第一组是“啸”和“飞”。其中,“啸”表现“啼鸣”,“飞”表现“飞翔”,在前两句诗中,仅就这两个字,配合“风急”、“渚清”,就勾勒出了一幅画卷,而这是需要学生重点学习的部分。

第二组是“下”和“来”。这两个字都突出了作者看到的场景,在引导学生用意象解读语境时,笔者引导学生们将这两个字分别去对应“萧萧”和“滚滚”,如此,则将山河壮阔的场景描画出来。

第三组是“悲”和“多”。同样,解构语境仍然以找与汉字对应的关键词为主,即“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重点引导学生用意象解读其寓意,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画面。

第四组是“繁”和“浊”。这两个汉字在诗中的意蕴是描写作者的际遇,表明了作者对上述三组汉字所勾勒的语境的对应,而引导学生将作者的情怀通过两个汉字解读出来,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这首诗的客观认识。

此外,韵律也是古诗词中汉字的魅力元素。引导学生用意象思维去发掘古诗词中的韵律之美,能够使学生将具体的汉字或词语抽象为韵律和情感,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能够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运用工整的对仗来表现意境,突出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用意象发掘诗词中词语的魅力元素

与汉字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不同,词语在古诗词中的作用除了表现情感和作过渡语之外,还重点体现在了两个层面。

一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很多古诗词意境的重要渲染方法,用“景”来表现情感,用“情”来塑造景象,是古诗词最大的魅力所在。如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的前四句重在绘景。然而,简单的用词语来绘景是缺乏说服力的,在绘景的同时突出对景象的情感,这样才更具艺术魅力。综合来说,《春望》的前四句共用了七个词语来表现情景交融,分别是“寒蝉”、“长亭”、“都门”、“兰舟”、“烟波”、“凝噎”和“暮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意境解读出来,而解读的方法则采用“串联法”。如“寒蝉”“凄切”“长亭”对应“都门”,“凝噎”对应“兰舟”,“烟波”对应“暮霭”,引导学生将词中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像到的用意象思维表现出来,如此,则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

二是意境深沉。意境是古诗词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词语来解构意境。如《锦瑟》,作为一首千古名篇,“沧海”和“蓝田”的对偶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是表现诗灵魂的重要词语。然而,与词语对应的是语境,只有与语境组合起来,这首诗的意境才能完整的表达出来。因此,无论是沧海月明,还是蓝田日暖,没有“珠有泪”和“玉生烟”,则意境很难显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首先引导学生解读词语,其次用“沧海”和“蓝田”来点睛,是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意象思维将全诗连贯起来,边读边想象。首先在心里形成一幅画卷,继而阅读完毕后将心中所想用文字表现出来,即兴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作文,如此,则对提升学生对诗的意境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总之,古诗词的魅力需要从构成诗词的要素来发掘。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运用意象思维发掘古诗词的魅力元素,才能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古诗词,掌握古诗词,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培养语文素养[2]。因此,发掘古诗词的魅力元素,既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注释:

[1]王巧宁.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审美意象——评《古诗词英译文化理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I0018.

[2]徐乃罗.畅想思维 解读意象——高中语文诗词中的意象教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上),2014,(8):37.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解读 篇3

鉴赏诗词可从诗词的意象切入, 抓住景物特点, 探知诗人情感.其中一些常见意象本身就反映了一种传统的审美心理.在古诗词鉴赏中理应熟知一些常见的意象, 并把握其寓意.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个.

(1) 梅花.

由于梅花是迎寒先开的一种花, 一直受到诗人的敬仰和赞颂, 常借咏梅来咏己, 表现出逆境中不怕打击挫折, 敢为天下先的品质.谢燮《早梅》:“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 别人无意看.”梅不畏严寒, 不甘人后, 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喻自己备受摧残、命运坎坷, 但终守节而不同流合污, 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毛泽东“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则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怀.梅花“严冬斗雪开”, 象征斗士;“独自不争春, 都无一点尘”, 象征隐士;“皎皎仙姿脉脉情”, 象征美人.这些意象有共通核心——贞洁, 诗人咏梅重在借梅怡情、表节、抒怀;而“折梅寄友”则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或有感于世路艰难, 抒发思乡之情.

(2) 松.

也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愿君学长松, 慎勿作桃李”是李白规劝谄媚权贵的黄裳的名句, 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陈毅也作诗云:“欲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3) 竹.

修长, 劲节, 空心, 君子形象.“未出土时现有节, 到凌云处还虚心”, “曾与蒿藜同雨露, 终随松柏到冰霜”, 都写出了竹子不随流俗、不畏风霜的孤高刚劲的风范.

(4) 莲.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写出荷花亭亭出水, 迎风摇动的淡雅清新;“芙蓉谢, 冷雨清灯读书舍, 待离别怎忍离别”, 借败荷形象营造凄美的意境;“当年不肯嫁东风”, 托物言志, 寄寓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风节;“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莲”与“怜”谐音, “青”即“清”, 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纯洁爱情.

(5) 菊花.

傲霜之花, 赞它坚强品格, 赏它清高气质.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 象征自己的高尚的品行;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质的追求;“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已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6) 芳草.

“离情遍芳草, 无处不萋萋”, 表悲伤之情;“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 “芳草”是诗人追求的理想;“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显示的却是芳草的勃勃生机.

(7)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写的是宫中既无自由也无幸福的少女, 在萧瑟冷寂的深宫里, 形孤影只卧听宫漏的悲凉.“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无不透出凄伤之感.

(8) 寒蝉.

蝉是短命的, 一番秋雨后, 剩下的只是几声哀鸣.因此, 蝉是悲凉的同义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酿造的是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 喻自己的品格高洁.

(9) 月亮.

空灵、澄澈、高洁, 它铸造了不少中国古诗词的血脉和灵魂, 见证历史的悲凉, 演绎生命的绝唱, 渲染离别的情怀, 倾诉闺阁的幽怨, 烘托劫后的荒凉, 感悟人生的哲理等.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都体现诗人望月怀亲、思念亲友之情.

(10) 鸿雁.

秋风起, 雁南飞, 常常勾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失群寒雁声可怜, 夜半单飞在月边”, 北雁南飞, 触动乡情, 而孤雁单飞, 倍加伤感;“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诗中的鸿雁已是传送书信的使者.

(11) 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 鹧鸪啼处远人行”,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其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极易勾起旅途艰辛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12) 杜鹃鸟.

古诗中的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云:“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在萧瑟悲凉景物中寄寓离别悲伤之情, 三四句寄情明月, 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梨花雪, 不胜凄断, 杜鹃啼血”, 三更月照梨花上, 杜鹃声声凄厉, 让人加倍念亲, 伤心欲绝.

此外, 送别离愁类:折柳、阳关、长亭、烟波……

写羁旅愁绪类:夕阳、西风、寒蝉、归雁、子规、鹧鸪、猿啸、闻笛、浮云……

写相思情怀类:登楼、依栏、登高、捣衣、寒砧、流萤、悲秋、怀春、鸳鸯……

写战乱戍边类: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黑河、塞外、玉关、金河……

借你一把解读诗词的钥匙 篇4

1.赏析诗词的意境,品味诗词凝练传神的语言。

2.体会作者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家园亲情,掌握诗词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诗词抒发情感的表现技巧,品味诗词语言和意境。

2.同中求异,准确理解,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中国人历来有读诗词的传统,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朝代和文学体裁联系在一起称呼诗词为唐诗、宋词,说明历朝历代对这些文学形式的认可,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三首》,一同领略诗词的魅力。

二、听配乐朗诵,明确基调

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诵者对情感的把握。

明确:第一首,舒缓,低沉、哀伤;第二首,伤感,明快;第三首,舒缓、深沉,富于变化。

三、合作品读,沉浸文本

全体学生合作朗诵三首作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最重要的是读出情感,用自己的声音诠释你对文本的理解(配乐朗诵)。

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编者把这三首作品放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么?

1.相同点(题材、体裁、意象、写作手法等)

(1)表达思念亲人

(2)第一首和第三首意象上都有月亮

(3)这种思念都发生在秋天、夜晚

(4)都用了想象的手法、情景交融

2.不同点(体裁、写作手法等)

(1)诗歌(五言律诗、七言绝句、豪放词)

(2)同样是写思念之情,它们的写法一样吗?你能具体说说么?

(3)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感受。

采用“从对方着笔”——“诗从对面来”,怎么写思念的?具体读一读文本,从妻子写起。

你还知道有哪些诗句么?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这种写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少见:

PPT投影:“诗从对面来”

高适《除夜作》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4)“诗从对面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委婉含蓄地表达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体贴和关心,富有人情味。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诗仅仅是是反映一个家庭的不幸么?从哪里能看出来?

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这首诗不仅是是写个人的不幸,更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它折射出人民的的疾苦,国运的衰败。

(5)在大家的心目中,杜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们后人称杜甫为“诗圣”,“诗圣”是后人献给杜甫的一顶桂冠,忧国忧民,心系家国天下,悲天悯物的情怀,是我们对他最深的印象。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这句话也可以作为杜甫一生最好的诠释。

再来看《夜雨寄北》:

同样表达思念之情,这首诗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写的?

(1)虚实结合(板书),开拓出一片想象的境界。“巴山夜雨”两次出现,写的是同一个时间的事情么?一个是写眼前之景,一个虚写,是对未来的设想。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2)意象的重复,这两处重复正好构成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美(形式上)。

近体诗一般避免字面重复,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使用恰当,往往能打破常规,化腐朽为神奇。

最后看《水调歌头》:

同样是写思念之情,杜甫用诗从对面来,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让人耳目一新,李商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关注的也是自己的生活,委婉动人。苏轼关注的则是——整个宇宙人生。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打动你的到底是什么?

(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作者的想象大胆奇特。

(2)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借月表达思念,告慰弟弟、自己,以及普天下不能团圆之人,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惟其如此,这首词才有了特殊的的魅力。

(3)语言如行云流水;风格很豪迈奔放,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达观让我们感佩。不如意时常八九,苏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我们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事情,已经想得很清楚,并将这种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重读苏轼的作品,一定会给你精神上的力量。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这一句早已超越时空,成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难怪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了《诗词三首》,从这节课来看,我们读诗词一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

比如题材、体裁、意象、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写作手法(如虚实结合、想象、衬托,对比、情景关系等角度)来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我们解读诗词的一把把钥匙,我们希望这节课能为大家未来阅读诗词打开一扇小窗,诗词的艺术百花园中还有很多精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寻找并发现。

六、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诗词。

(2)推荐阅读《苏东坡传》

★作者单位:上海位育中学。

一、设计思想

每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丹柯》是选自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小说,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在文本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感悟主题,理解主题的复杂性。

三、教学目标

1.领会精读课文的内容和题旨。

2.理解小说的主题及表达方式。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主题的作用。

2.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让我们用一首诗来一起走进小说。我是一个骄傲的勇士/曾经的家园变成了谁的属地?/那巨人似的大树哼着愤怒的歌子,/血腥的残忍卷裹着森林,/阴郁的歌声又在响起。/我是一个骄傲的勇士/血液沸腾而成英雄。/让我那高擎着的燃烧的心,指引你们前进!/不要害怕,让我离去,保全你的躯体。/抬起你们的脚,别再迟疑,/让思想化为行动,把恐惧凝成力量,/广阔的草原就在前方。/那高擎着的燃烧的心,是至高无上的荣益!

(二)温故知新:

师:请同学们思考:阅读小说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所以要读懂小说就要先抓住这三点。

师:说得在理。此外,我们首先要明白选编小说的教学目的,就是把小说文本放在本单元话题去解读——(停下,看着学生)主题!(学生异口同声),是的,在学习时,这方面我们更要注意体会。现在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先来自读这篇课文。阅读时,同学们可以参看黑板上的自读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讨。要求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些记录。(自读提示:1.理清故事情节,丹柯遭遇到些什么?他是怎么面对的?2.那些族人做了那些事,可以找出描写那些人心理行为的语句加以品味。3.英雄为了谁?又能怪谁?(学生自读研讨六分钟,教师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

(三)师生研讨:

师:通过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生2:故事讲的是一群族人碰到了困境,丹柯为了带领大家走出困境,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一颗燃烧着的红心给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却含笑而死。

师:你是一语中的,具有一双慧眼!看来对整篇文章很熟悉了。

生3:丹柯不仅为大家剖心,付出了死的代价,而且丹柯的心被胆小的族人踏碎,他的心化为草原“星火”。

师:补充得好,你很仔细,对小说已了如指掌了!

生4:丹柯为了使族人摆脱异族的侵略和奴役,带领大家冲破重重困难去寻找光明自由的幸福生活,族人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大雷雨来临时,众人更是对他争相诋毁、责难,甚至围攻、并企图置他于死地,丹柯先是愤怒,继而因怜悯和责任心而原谅了他们,为了尽快带大家走出黑森林,他才剖心引路的。

师:你分析得很仔细,看来课前你是下了一番功夫。主题的形成途径往往和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相关,只有把故事讲好了,小说的主题才能真正有效地传达出来。可见这篇小说的情节设置上是一波三折,这情节设置上的一波三折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大家都把握了情节,那么,对丹柯这个人物形象,我们知道是个悲剧英雄。下面我们就要关注人物的言行,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人物的言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5:丹柯挺身而出,成为族人的领路人,他勇敢;面对族人的围攻,他会原谅,他宽厚;他掏出了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前行的路,他更是一心为公。

师:概括得真好!

生6:“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光靠空想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的,为追求光明和自由,必须要付出行动,我们应该学习丹柯勇于实践,敢于行动的精神。

师:对,深有同感,我们千万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生7: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好:“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师:那好在哪里?

生8:从丹柯面对困境和委屈无怨无悔、不惜牺牲,我想到自己缺少目标,缺乏毅力,有时又看不到光明的前景,从这里我汲取了力量,我想到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不管如何困难,都不能丧失信心,要相信“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生9:丹柯挺起胸膛大声地说,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像一群绵羊一样,他是甘当领路人,对族人是——(停顿)

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生点头状)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深刻。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英雄遭遇的是自然界与族人的双重“大雷雨”。

生10:前面还有一处,丹柯领着大家向前走的时候,族人们开始抱怨丹柯,但他“还在他们面前走着,他快乐而安详”,在族人们怯懦的对比下,更表现了丹柯的自信、坚毅。

生11:丹柯带领大家最后抵达了草原,那充满安宁、自由的空气,不由得让人心动,“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显示了丹柯牺牲的价值。

师:真会思考!你找得与众不同,因为这段是精彩的景物描写,采用了什么手法?——浪漫主义(大家回答)对,除了此处,像森林的险恶环境描写,丹柯剖心引路,心化火星等情节都是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小说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强化了主题的表达效果。”(板书)

生12:我看到的丹柯是乐观的,坚定的、自信的。在遇到密林时,他不急不躁,依旧乐观。在大雷雨来临时,因疲惫和软弱而丧失了斗志的人们众口一词地诋毁他,围攻他,引路的丹柯,却没有对走出森林的信念产生丝毫的动摇。尤其难得的是,族人的出尔反尔并没有让他放弃继续为众人引路的念头,恰恰相反,他更加认定了如果没有自己这些人“也许就会灭亡”,他太伟大了!

师:大家都是“英雄所见略同”!那丹柯可是族人当中年轻的美男子,他不但外貌美,更重要是心灵美,小说对他还有什么称呼?

生13:骄傲的勇士。

生14:丹柯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很满足、骄傲。

师:大家都说得在理,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看来我们要多向丹柯学学。看来早上的早锻炼对大家而言是不在话下了!(大家笑,充满信心状)是啊,老师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从主人公丹柯身上理解小说的主题的,那么换一个角度,我们从族人身上作品又传达出了怎样的思想呢?

生15:批判了一群愚昧落后的人。

生16:无论境遇怎样恶劣,都要保持人的尊严,否则人就会变成小说所描写的“野兽”和“狼”了。

师:经过大家的积极发言,同学们对课文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要知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我们应当再进一步深入,从多元的角度和个性化感悟的角度来欣赏领悟。

(四)课堂总结

“悲剧是有价值的或美好的东西被摧毁,给人以震撼和思考。”小说通过精心设置的人物出场、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丹柯的艺术形象,丹柯的形象又凸显了小说的主题意义。小说的主题是复杂的,我们可以从个性化、多元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主题。

(五)布置作业: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感受和产生的联想。

六、教学反思

1.要把握课程改革的本质,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努力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对于文本学习教师根据《学科指导意见》,做好引导者,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要点。

2.《丹柯》课文整体难度不大,关键是能引领学生自己去感悟,所以我在课堂预设时,多设置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思考和发言的时空。鼓励学生调动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用新的角度来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

3.要想倾听到花开之声,得特别关注课堂的“生成”,不断调整“预设”,对于有价值的生成,要进一步拓展;对浅表化的生成,要在肯定中引导;对有偏差的生成,要在鼓励中补偏;对有错误的生成,要在否定中纠误。

4.特别注意评价语言,对不同的生成,用不同的语言,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又得采取不同的语言,教师要敞开心扉“倾听”、“接纳”和“分享”。一堂课尽可能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当代解读 篇5

关键词:德治传统,以德治国

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是发展民族新文化, 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①江泽民同志在为《中国传统道德》一书的题词中也明确指出:“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 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 努力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②当前, 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的过程中, 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搞好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合理吸收, 使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以德治国”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做, 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朝着符合基本国情的正确方向发展, 而且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推陈出新, 发扬光大。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 发展成熟于封建社会, 是中国古代政治统治实践的必然产物, 也是传统伦理文化哺育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说, 中国古代政治实践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传统德治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两大历史根源。

中国最早的两个王朝夏、商, 都是因为末代最高统治者残害忠良, 挥霍无度, 不恤民生而亡国。西周初年, 周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提出“天命靡常”、“敬德”、“保民”、“勤用明德”等主张, 以求“永命”的训诫。春秋时期, 天下大乱, 礼崩乐坏,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 认为“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③战国时代, 各国为求战胜, 纷纷依法治国,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重法轻礼, 礼义道消, 法治渐成严刑苛政。汉武帝在政权巩固后, 开始采纳公羊学家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把宣传德政的儒学定为国教。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儒家思想也一直维持着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 甚至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也不得不用儒家思想教化天下。

中国古代伦理学理论十分丰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以儒家道德为主流, 法、道、墨、兵等诸家道德为支流的伦理文化渊源。中国传统伦理认为, “诚、信、敬”, “智、仁、勇”是理想道德人格所必备的品质, 也是正人君子立身处事、接人待物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④

二、“以德治国”与中国古代德治思想

在古代中国, 无论是儒家的“德治”, 还是法家的“德治”, 本质上都是“人治”。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 尽管有完备的成文法和刑罚, 但在法治方面本质上是有名无实, 中国封建社会不是法治社会, 因此, 在古代中国, 无论是儒家的“德治”还是法家的“法治”, 都摆脱不了皇帝一人之治, 都必然导致“人治”的结果, 只不过由于儒家的“德治”更加轻视法律的作用, 因而显得更加“人治化”。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的“以德治国”与中国古代德治思想是批判继承的关系。我们今天讲的“德治”这个概念来自古代德政思想, 有极为丰富的“德治”经验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比如,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杰出政治家周公提出的“保民”、“明德”为上的思想。再如, 儒家提出的一系列属于“德治”的范畴值得我们汲取、借鉴、继承其合理内容。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 今天所说的“德治”与中国古代的“德治”无论在性质上和内容上都有本质的区别。我国传统德治思想总体上是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 其德治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我们的“德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是与法治相辅相成的德治, 是在坚持依法治国,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法治国家的同时, 坚持“以德治国”,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文明的国家的“德治”。从这个意义上说,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互为基础、相辅相成, 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只有“依法治国”, 才可能“以德治国”, 只有“以德治国”, 才能更好地“依法治国”。归根到底, 必须充分运用法律和道德这两种最基本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 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概括起来说, 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治”。今天“以德治国”的目的, 就是要借助道德规范, 建立有序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 发展生产力,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与封建德治是根本不同的。

三、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以德治国”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悠久的德治传统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历史是不断延续的, 思想、道德也不例外。历史上任何新道德的形成都是对旧道德的一种否定, 同时又必须保留旧道德中那些可供进一步发展的成果。道德的发展既是一个不断重建的过程, 也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的过程。传统的德治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中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仍然具有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土壤。

首先, 社会主义的“以德治国”必须实行德政。古代传统德政思想要求为政者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做好老百姓的榜样, 以民为本、选贤任能等思想在今天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就是最大的德政。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二十多年, 我们不仅解决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从未解决的温饱问题, 而且实现了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小康理想, “仓廪实”, “衣食足”。今天的德治, 就是要以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最高道德准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德政和真正的仁政。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依法行政, 而且要以德行政, 以德正身。因此, 我们治国要从严治政, 从严治吏, “政在得人”。治吏之本在建设“吏德”, 即“官德”。“官德”应高于“民德”, 不仅要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职守, 成为一身正气、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 还要把行政伦理建设融合在治理国家与公共行政的方方面面, 体现在诸如行政体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效率和素质之中, 这样才有利于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有利于清除消极腐败现象。同时, 要做到任人唯贤, 唯才是举, 对有能力的同志要大力推荐和提拔, 不能埋没人才。

其次, 社会主义的“以德治国”同样离不开德教。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 同样应包括以德教化和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内容。具体地说, 一是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实现人的全面完善和发展。既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加强“三德”建设, 又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基本方向。二是运用一切激励和惩罚手段, 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要加以赞扬、鼓励和褒奖;对人们的不道德行为要进行批评、斥责和惩罚, 使良好的社会风尚与精神风貌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尤其要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加强以青少年为主的品德建设。树立远虑与近忧意识, 把政治、思想品德、纪律、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贯彻于教学各个环节,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创业观,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

最后, 社会主义的“以德治国”同样也要坚持德法并举。德治和法治是用不同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范围进行调节的, 并且它们调节的效果也不相同。法律只有建立在社会公认的道德基础之上, 才能成为良法, 才能为人们所遵守。道德对法律有价值评价和导向职能, 法律对道德有保障作用。当然, “德法并举”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加强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 就不可能形成规范的市场经济, 也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又是道德经济, 遵守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道德建设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

[2]倪建中.文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

[3]董俊山, 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解读古典诗词丰富意蕴之技巧 篇6

一、细读标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眉目传情”。如果把一首完整的古典诗词比作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那么, 其诗题就是那双透露人的内心隐秘情感的眼睛。所以, 古典诗词的标题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众多的信息:体裁、题材、内容、情感等。比如屈原的《离骚》, 诗题非常明确地告诉了读者: 这是诗人饱含着满腔爱国激情, 用蘸满血泪的笔触抒写的一首令人摧肝裂胆的悲伤怨愤之歌。正如司马迁所言:“离骚者, 罹忧也”,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学生通过细读诗歌标题感知了蕴含于文本中的基本情感后, 再阅读全诗, 即便《离骚》篇幅很长、生僻字很多、诗句拗口、诗意深奥, 但凭借多年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和诗末的注释, 还是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读顺、读懂这首诗的。再如, 李白的《蜀道难》, 诗题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读者这首诗的写作题材:这是一首以描写四川奇崛艰险难以攀登的蜀道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写景抒情诗。如果再将这首诗歌可能涉及到的情感范围进行拓展探究, 学生还会深切地感受到《蜀道难》中的主旨句“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双层含义:既以极度夸张之文笔描绘出蜀道的艰险可怖和其峥嵘、突兀、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 又暗含了作者对国事危殆的深深忧虑, 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情。

二、了解作者

孟子曾言:“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又说, “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意即我们在阅读品鉴古典诗词的时候, 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 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推测、感悟诗人寄寓于作品中的丰富情感, 随之正确解读文本中的丰富内涵与深刻主旨。不仅如此, 我们在阅读品鉴古典诗词时, 必须在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阅历、情感品格等基础之上, 以己度人, 推测与把握古典诗词的基本情感与丰富内涵。故此, 教学时, 我们在引导学生通过细读古典诗词诗题、初步把握文本的基本情感与内容后, 还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

例如, 教学屈原的《离骚》, 在细细品读诗题、基本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之后, 还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相关信息:

1. 屈原的生平阅历及政治活动:战国时期, 在七雄争霸愈演愈烈之际, 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重臣。在内政方面辅佐楚怀王, 讨论国家大事和应对四方宾客, 起草宪令及辅佐楚怀王变法强国; 外交方面主张合纵抗秦, 曾经两度出使齐国。后因同列的上官大夫妒忌进谗, 而被昏庸懦弱的楚怀王疏远、放逐。当其“美政”理想完全破灭之后, 自沉汨罗。

2. 屈原的渊博学识与丰富创作: 屈原不仅熟悉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代以前各代的兴衰治乱史及历史传说、春秋以来各大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楚国先王的创业史等, 还有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以及用自己的整个生命激情熔铸而成的、闪耀着鲜明个性的宏伟诗篇《离骚》等25篇文学作品。如此, 将《离骚》的创作背景还原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人生际遇之中, 学生则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品鉴《离骚》的主题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感悟其深邃的思想情感, 鉴赏其伟大的艺术创造力。

三、品鉴诗眼

古典诗词中的诗眼, 顾名思义即是作品中的点睛传神之笔。具有点睛传神功能的诗眼在一首诗中有, 在一联诗中有, 在一句诗中也有。诗眼具体表现为下列两种形式:

1.一字传神法。即古典诗词作品中最能体现精练传神、精彩鲜活、飞扬灵动、艺术魅力的某个最“工”之字词。凭借这个字词, 古典诗词的意境会发生“质”的飞跃。比如, 元代曹伯启《子规》颔联“贪夫倦听空低首, 远客初闻已断肠”中的“空”字, 因其用字准确、描形状态生动传神极富韵味而成为这首诗的“诗眼”:“空”字生动地描摹出了贪夫倦听却又不得不听之神态, 形象地道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在全诗中最能体现“立片言而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文赋》) 之暗示主题, 揭示寓意的诗句。凭借这句诗, 整首诗会显得意蕴丰富, 意味深长。比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即是。因为这句诗是诗人从心灵深处迸射出的思维火花, 是诗人独特人生体验的高度概括, 是诗人高尚人格与远大抱负的具体体现: 既沉郁顿挫地表达了诗人对坎坷仕途的无限感慨, 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超然自适于功名富贵之外的旷达胸襟, 以及诗人对屡屡遭受的政治迫害的轻蔑与不屈的个性气质, 又借酒抒情, 思接古今。其沉郁而又旷达的情感意蕴, 使全词显得意犹未尽, 余音袅袅。故此, 教学时,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寻找、探究、品鉴、体味古典诗词文本中的“诗眼”, 以期引导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本中的情感内涵。

古代诗歌中隐居诗人的情感解读 篇7

关键词:古代山水田园诗,隐士,情感解读,知人论世,应用探讨

隐士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但或不满现实, 或鄙弃官场, 或向往田园, 而抛却功名利禄, 走向深山, 走向田园, 走向沧州, 过着洒脱自由、恬淡闲适的生活。他们创作的诗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 清新自然, 意趣高雅,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高考中, 鉴赏古诗的情感和表达技巧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占11分, 对高考成败至关重要。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是古诗八种题材中的常考点, 因此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但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并不仅像教师给学生归纳的那样只有恬淡闲适, 热爱自然;淡泊功名, 鄙弃做官;坚持操守, 远离黑暗等情感, 笔者认为还包含更复杂、矛盾的情感。怎样正确理解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呢?

《孟子·万章下》记载 :“颂其诗 , 读其书 , 不知其人 , 可乎 ? ”由此可见, 鉴赏古诗最基本的就是知人论世, 即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要正确把握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 必须知人论世。

我国古代真正的隐士最著名的非陶渊明和林逋莫属了。东晋陶渊明虽青年时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负, 也曾经“抚剑独行游”, 但社会的混乱、官场的黑暗给了这个有志青年当头一棒, 让他毅然遵从内心的召唤, 寻找心灵的净土, 回归田园, 饮酒, 赋诗, 赏菊, 弹琴, 生活闲适恬淡, 自由洒脱, 诗歌情志雅远, 率真任情, 开一代田园诗先河。北宋“梅妻鹤子”的林逋, 自谓:“然吾志之所适, 非室家也, 非功名富贵也, 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人多劝其出仕, 均被婉言谢绝。这两人的隐居是发自内心的个人追求,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田园生活的丰富情趣。学生在解读这两个人的诗歌时, 可以毫不犹豫地按照田园诗的情感分析。其他非两人的作品, 也可以结合诗后注释的作者与这两人相似的经历及时代背景答题, 就能事半功倍。

不是所有山水田园诗的作者都像陶渊明和林逋一样真心实意地喜爱田园生活, 甘愿在此度过余生。我国古代文人的隐居多数并不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 他们或受人排挤, 或遭人诬陷, 或愤世嫉俗, 混乱的世道、黑暗的官场使他们只能暂时离开实现人生理想之所, 隐居田园, 但他们从小受到的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 “学而优则仕”是其人生轨迹, 即使遭遇困厄, 不能施展抱负, 报效国家, 只是将隐逸作为“天下无道”之时的权宜之计和手段罢了。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可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 他始终为了改变这个“无 道”的世界 而“知其不 可而为之 ”, 尽管他四处碰壁。在儒家至圣思想浸染下成长的他们, 虽身在田园, 但心在天下、朝廷、君主, 虽身闲实则心苦, 生活的闲适, 更加反衬其内心政治失意的愁寂, 怀才不遇的苦闷, 报国无门的愤慨。

我们先看一首苏轼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考查题目是: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如果不了解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就很容易答成塑造了一个身在田园、享受自由闲适生活的词人形象, 失分严重, 因为他们没有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苏轼去世前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自嘲中充分体现了洒脱、旷达, 但这仅仅是其思想的一个侧面, 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政治才能, 怎能心甘情愿、身心轻松地投入隐居生活? 此词为贬谪黄州所作, 在表面的闲适中, 一个“又”字暗藏了此种生活的漫长、无聊, 隐含了他政治失意的苦闷, 正所谓“其身则闲, 其心则苦”。

再看辛弃疾的《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 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 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 西村归女, 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 夜夜费、一天风露。

依据知人论世原则, 辛弃疾, 南宋爱国将领、词人, 虽才干出色, 但其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著北伐的热情, 却使他受弹劾, 被罢官, 开始了中年后的闲居生活。在此期间, 他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村景物和生活的作品, 但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 统一国家的他真的享受田园生活吗? 本诗写于闲居带湖时, 在“闲”字后加“几度”, 表明此种生活已过了很长时间, 而且词人是醒复醉, 醉复醒, 在闲适轻松外表下, 隐藏的是深深的英雄失路之痛, 身世家国之悲。

鉴赏田园诗, 一要结合作者、注释知人论世, 二要抓住关键词句, 如白居易《琴茶》的二、三联“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写与琴茶相伴的闲适、惬意之情, 但尾联“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和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晚登江楼有怀》尾联“只忆帝京不可到, 秋琴一弄欲沾巾”。在表层的悠闲、洒脱中, 深层表现的却是想起自身遭贬际遇的失意、无奈及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

总之, 在高中阶段指导学生鉴赏古诗的基点就是把握知人论世原则, 再结合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句, 笔者将之简称为鉴赏诗歌的“五读俱全”, 学生只有“五读俱全”, 才能游刃有余地鉴赏古代诗歌情感。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8.

[2]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8.

[3]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篇[M].中华书局, 2006, 12.

我国古代经商之道的现代解读 篇8

一、市场预测, 经营未来

在现代营销中,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查及分析, 对市场走向进行预测, 以便进行科学的营销决策。通常, 市场预测和管理决策是建立在对自身产品销售状况、消费者行为、自然因素等市场因素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的。天下未暑我先热, 万人未冷我先寒。没有市场调查, 没有科学的市场预测和管理决策, 就不可能有成功的销售, 这是市场竞争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铁的法则, 也是厂商谋求发展、取得成功的秘诀。受兵法中“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思想的影响, 古代商人对此也非常重视。

白圭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极为强调“乐观时变”原则, 这与《孙子兵法》中的“庙算”原则如出一辙。白圭灵活地将军事上的“庙算”演化为经营上的“乐观时变”, 使得他在商战中能左右逢源。“乐观时变”, 就是善于观测和分析市场行情, 看准和利用经营的时机。被称为陶朱公的范蠡提出, 在市场预测中:一是要注意季节时令变化与农业周期性的变化, 随着这些变化的到来, 市场的供求情况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引起物价的涨落。二是要把握物价涨落的规律。他通过观察, 发现商品在市场上价格上扬和下跌与供求有直接关系。他说:“论其有余不足, 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 贱出如珠玉”。这是很符合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 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 供应市场, 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 如果价格太低, 就打击了积极性, 人们就不愿生产, 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 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就是在物价便宜时, 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 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 尽量卖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 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 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其抛出。三是要做好进行贸易的各项准备工作。司马迁将范蠡的这种经营方式总结概括为“候时转物”, “居货物, 随时而逐利也”, 就是说商业经营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商机是无限的, 又是瞬息万变的, 用范蠡的话来说:“从时者, 犹救火、追亡人也, 蹶而趋之, 唯恐弗及。”“得时无怠, 时不再来, 天予不取, 反为之灾。”这里所说的“时”, 就是商机。与他同时代的计然在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时提出:“岁在金时, 能够丰收;岁在水, 就有水灾之害, 可能欠收;岁在木时, 就可能出现饥馑;岁在火时, 则要出现旱灾”。按照这一规律推算, 陶朱公运用计然关于农业丰歉循环论, 六年一次丰收, 六年一次旱灾, 十二年一次大饥荒, 提出“八谷贵贱之法”, 大败之年, 八谷皆贵。美之年, 八保皆贱。八谷亦一贵一贱, 极而复反。范蠡将这一理论用来指导他的商业实践, 根据季节、时令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确定贩卖不同的商品, 范蠡将他的这一做法概括为“夏则资皮, 冬则资稀, 旱则资舟, 水则资车, 以待乏也”, 强调把握住经济的发展规律, 做到预测在先。要让货等客, 不要让客等货, 这是资别人所不资, 有别人所没有。如此, 既满足了市场供求, 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 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范蠡的“待乏”不同于囤积居奇。“待乏”是有远见的商家通过市场预测, 预谋在先, 在货源充足或者是某种商品处于销售淡季时低价购进, 待货源紧张或销售旺季时抛出, 虽然商家按照贵出贱入规律, 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但不坑不骗, 既调剂了市场供求, 稳定了物价, 又急民众之所急, 满足了民众需求。

二、人弃我取, 别具一格

在现代营销中, 别具一格的差异化战略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差异化是生产者向市场提供有独特利益, 并取得竞争优势的产品的过程及结果。它是参与竞争的企业从其产业中挑选出为许多客户所重视的一个或数个特质, 把自己置于别出心裁的地位上, 以满足这些需求, 从而取得溢价报偿的策略行为。由于差异化所带来的结果, 是提供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具有独特利益的产品, 所以它对供给者或生产者来说, 一是能有效地回避正面碰撞和竞争;二是能削弱购买者手上的权力, 因为市场缺乏可比的选择。

白圭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人弃我取, 人取我予。”弃者, 无用也,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是已经贬值了的商品, 一般情况下商人见到这种情况也会大量抛售, 以防止更大的亏本。取者, 购进、收购之意。在商品贬值之机大量购进似是愚蠢之举, 很多人认为这样不是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底洞之中吗?问题的关键在于, 购进的是那些由于市场暂时变化而忽然供大于求贬值了的商品, 它们并不是完全丧失了市场潜力, 而是一时由于市场变化的原因而滞销。对于商贾来讲, 能够看到这种商品潜在热销的可能性时, 就应大量购进。而对于已丧失了消费潜能的商品, 当然不能购进。有一次, 商人们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 有的商人为了尽快把棉花出手, 不惜把价格压得很低。白圭见到这种情况, 便吩咐手下的僮仆挂出收购棉花的招牌, 一概收尽商人手中所有现存的棉花。后来由于收购的棉花太多, 白圭只好派人从其他商人那里花钱租地方来存放棉花。此时, 卖完棉花的商人又都拥在了一起, 抢着购进皮毛。原来, 不知从哪个商人那里传出消息, 说最近皮毛成了抢手货, 冬天人们有可能从市场上难以买到皮毛。此时, 白圭的仓库里正保存着一批上好的皮毛, 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 他把所有库存的皮毛卖了个精光, 从中赚到了不菲的一笔。没过多久, 由于连绵不断的阴雨, 棉花严重歉收。于是那些手中已经没有了棉花存货的商人开始到处寻找棉花。这时, 白圭便以高出收购价的价格卖出了全部库存的棉花, 再次发了一笔大财。又过了一段时间, 由于某种原因, 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 价格降得越来越低, 其他商人后悔不迭, 血本无归。

人弃我取, 体现了与对手实施不同的经营策略, 形成了差异化的经营战略。然而, 这种策略选择是建立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的。白圭善于观测时机的变化。粮食丰收时他买进谷物, 卖出丝漆。待蚕丝上市时他就大量收购蚕丝, 售出粮食。白圭的经商原则和经验, 被后世商人所称道。他凭着自己的这套经营谋略, 精心经营, 以至家累千金。

三、薄利多销, 善用计谋

毫无疑问, 商人是以赢利为其目的的, 贵出贱入是商家经营的基本原则。但究竟追求多大的利润, 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获得利润, 不同的商人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牟利的方法也不只一途, 而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商业上的竞争, 往往表现在商品价格的高低上。同一种规格、相同质量的产品, 投入市场后, 谁能赢得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位的高低, 优势在价位低的一方。范蠡深谙这一要领, 他经商盈利的主要方法是收取什一之利。《史记》载:范蠡“复约要父子耕畜, 废居, 候时转物, 逐什一之利。居无何, 则致赀累巨万。”这是对他商业经营成功经验的总结。白圭在经营中, 始终掌握一个“薄利多销”的原则。他说:“欲长钱, 取下谷。”下等谷物虽然利薄, 但为广大民众所必须, 销量极大, 故可取得巨额利润。实际上, “贵出如粪土, 贱出如珠玉”, 也包含了薄利多销的涵义。

在商业活动中, 古代经商者非常注意消费者心理, 进而采用不同的计谋。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 白天给人卖剪刀, 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 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 上等的价钱不变, 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 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 赚的钱比往日多了一倍, 读书的时间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方法解读 篇9

[关键词]中考 诗词鉴赏 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17

诗词鉴赏历来是中考必考考点,更是考查中的难点,不仅学生难以掌握其鉴赏方法,就连教者也常常感到头疼。今天我们就以几种中考常考题型为例,探究有效的解题方法。

一、画面概括题

这一题型又包含两种小题型:一是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诗句中所呈现的画面内容,这种题型我们称之为“描述画面题”。主要解题方法就是紧扣题目要求中的“生动”一词,添加修饰语进行扩句法。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的画面内容,我们不妨扩句成这样:山脚下又嫩又短的兰芽浸泡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之中,涛涛的松林间一条沙石铺成的小路上洁净得没有一丝尘土。这样句子便生动得多了。再如李白的《从军行》中“独领残兵千骑归”一句,也可用扩句法描绘。一位久经沙场、英勇善战的将军经过浴血奋战杀出重围,率领他的千骑残余精兵绝尘而去。二是诗句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称这种题型为“概括画面题”。解题方法与上面类型恰恰相反,所用的是缩句法,仅用两三个短句或词组概括即可。如:司马光的《夏日西斋书事》一诗中“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一句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即石榴花还未完全盛开,槐影沉沉,大雨欲来的情景。

二、情感表达题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内心的独白,是创作的契机,而情感的表达必然要依托于一些载体呈现出来,这些载体可能是诗中的景,亦或是某个意象,可能是诗的标题,也有可能是诗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可根据诗歌创作的背景,结合诗人的创作风格,综合各个方面来挖掘作者的情感。我们不妨将其归归类,一类是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就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朋友时的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样是送别诗,另一首《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感伤情怀。二类是思乡诗: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相似情感的诗句还有《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三类是写景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以及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诗中主要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四类是田园诗: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而产生隐逸的情怀。比如陶渊明的诗歌均表现出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田园的思想情感,如《归园田居》《饮酒》。五类是爱国诗:陆游、文天祥的诗歌一般都是表达崇高的爱国情怀,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过零丁洋》等。六类是边塞诗:主要描绘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表达杀敌保国、思念家乡或壮志难酬的感慨。如辛弃疾的《破阵子》,范仲淹的《渔家傲》,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七类是托物言志诗:借物来吟咏自己的志向,如虞世南的《蝉》,借蝉表达品德高尚的人不需借助外力就能声名远播。类似作品杜甫的《孤雁》,郑谷的《鹧鸪》等。另外还有篇幅不多的爱情诗和闺怨诗,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和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之情。如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等。

三、品味赏析题

这种题型我们也可以将它分成两类:一种赏析的是字,我们称之为“炼字”题;另一种赏析的是句,我们称之为“赏句”题。这两种题型虽然不同,但是解题的方法却有着相似之处,都要从诗歌中所采用的手法着手。那么诗歌常用手法有哪些?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运用典故等。炼字题一般2分,即指出运用的手法(1分)并结合原句内容分析(1分)。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好在何处?这一句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峦、黄河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华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黄河也如同发怒的情景,富有动态(2分)。赏句题一般3分,除了指出运用的手法(1分),结合原句分析(1分),还要说明表达的情感(1分)。如:辛弃疾的《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这句主要将人的嗅觉与听觉相结合(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丰收在望的喜悦(2分),表达作者对夏夜景色的喜爱之情(3分)。再如李煜的《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绪”比成“丝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愁绪之多(1分),表达了作者无可摆脱的亡国哀思(1分)。

尽管诗词鉴赏是语文教学重点的难点,但是如果我们能认真研读各年的中考语文试卷,能准确把握住考点和考试的题型,然后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那么我们就能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浅谈古代文学意境的数学化解读 篇10

1 意境的静态数学化解读

1.1 时间轴的建立

如图, 建立时间轴, 用原点左侧的区域表示过去, 原点右侧的区域表示将来.

如张九龄的《照镜见白发》:

宿昔青云志, 蹉跎白发年。

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在时间轴上表示有:

在该时间轴上, 由宿昔到现在, 正是时间的延续。

在该时间轴上, 由前和后的对比, 正是时间的对称。

1.2 空间轴的建立

空间轴的建立, 虽不似时间轴容易寻找原点, 但仍旧可以做模糊的描述.

如杨炯的《从军行》中: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再如宋之问的《度大庾岭》中:

魂随南翥鸟, 泪尽北枝花。

在空间轴上, 有:

由凤阙到龙城, 正是空间的一个延续。

由南翥鸟到北枝花, 正是空间的一个对称。

1.3 意境坐标系的建立

建立以下坐标系, 称为“意境坐标系”

由时间轴和空间轴的交叉建立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上试对“意境”做一解释如李白的《春思》中: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在该“意境坐标系”上, 确定了“君”和“妾”的位置, 通过时间轴和空间轴上的点, 以及坐标系内的点的对称性, 营造了一个哀怨的意境.

再如苏东坡的《蝶恋花》: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该“意境坐标系”上, 是通过时间轴和空间轴上的点, 以及坐标系内的线的对称性, 营造了一个怅然的意境。

在“意境坐标系”中, 将时间和空间定义成固定的点或者线段来解读“意境”。

就可以为意境进行静态化的数学解读。

由此得出结论, “意境”的静态化数学解读:

意境是指在“意境坐标系”上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和对称性。

2 意境的动态化数学解读

在“意境坐标系”中, 将空间转化成图形, 然后在时间轴上变化.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中: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在此句中, “当路谁相假”可化为一条直线, “知音世所稀”则是一个平面 (用圆代替) , 而“还掩故园扉”又回归到了一个点, 在“意境坐标系”中, 可以这样表示:

由此得出结论, “意境”的动态化数学解读:意境是指在“意境坐标系”上图形的变换。

摘要:本文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讨论了数学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的可行性, 尝试着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 为文人对美的认识建立了对应的图形, 并将图形和数学模型结合起来。阐述了古人在文章的构思中有极其丰富的数学思维, 无论是静态或是动态、时间或是空间, 都体现了很严密的数学逻辑, 从而得出中国古代文学有丰富的数学意境, 这对我们后人在解读文学或是创作文学都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古代文学,数学化,意境

参考文献

[1]胡炳生, 陈克胜.数学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

[2]陈贻焮主编.赠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3]朱德才主编.全宋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上一篇:初中化学科学下一篇:扣索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