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读(共12篇)
文化解读 篇1
忽如一夜春风来, 山寨文化遍地开。如今社会“山寨”林立, 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 出现了山寨手机、山寨家电、山寨服装、山寨汽车、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电视剧、山寨电影、山寨音乐、山寨广告、山寨百家讲坛等, “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经济现象, 从一种经济现象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就山寨文化谈些看法, 希冀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山寨文化产生的原因
在汉语词典中, “山寨”一词是指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或指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现如今, 我们所说的“山寨”一词, 出自粤语, 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 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小作坊, 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2008年, 一直瑟缩在显性和隐性文化之间的“模仿”文化有了一个粤式名称:山寨。这个由草根命名的草莽词汇, 迅速蔓延全国。“山寨”的定义范围也不仅局限于电子产品, 名人、建筑乃至所有有名气的事物, 甚至连本就虚无缥缈的“国学大师”, 都有了自己对应的山寨版。究其原因有很多,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是从文化的接受者来说。山寨有很多正统产品所没有的东西。相对正统手机的高昂价格, 山寨手机的价格低廉、包装精美、功能齐全无疑成了很多渴望小资生活, 经济却不是太宽裕的消费者的首选。另外, 山寨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 它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网络的消解力量使传者和受众边界完全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 大家都是双重身份, 既是传者也是受众。受众对于自己能亲自参与导演的“山寨”文化趋之若鹜, 导致了“山寨”风行。
二是从文化的传播者来说。传者的传播动机与外部生存环境有关。长期生活在都市中, 压力让每一个职场中人喘不过气来, 上班和下班成为日复一日的必修课, 烦累和苦闷无以痛快释放。成本极低的“山寨”通过自身技术能够很容易地打破主流“技术壁垒”, 而成为真正大众参与的全民娱乐。再者, 这还与传者的内心需求有关。当他们的思想、意见不能得到主流认可, 或者当少数人把持、垄断民意出口时, 他们的需求表达渠道不够通畅, 没有出口, 或者出口太小了, 自己就必然要选一些渠道使自己得以发泄。
三是从山寨文化兴起的时间来看。山寨产品虽然日益盛行, 但是为什么在2008年风行全国呢?这也是由很多因素来决定的。由于苹果公司与中国移动的谈判失败, 导致Iphone的热爱者只能购买解码后的水货;毒奶粉事件, 对消费者的品牌信心打击非常大;金融海啸, 雷曼兄弟银行的倒闭, 包括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纷纷减产或者关闭生产, 还包括百度竞价排名事件等, 导致大家对“品牌”的信心丧失。本来“品牌”的产生, 就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 让大家能有一个消费指南, 通过多次博弈建立消费者的信心与忠诚度。现在既然品牌都不可信, 那只能根据切身经验或者口碑, 来选择使用的产品。在整个社会对品牌信心大幅度降低的背景之下, 山寨产品才能够借势大行其道。
山寨文化的特点
山寨文化的主要特点为模仿性、娱乐性、草根性 (民间性) 。
模仿性。山寨文化从产生之初就是从模仿开始的, 包括产品的外观、功能和品牌, 后来进入文化领域里便开始模仿名家名作, 模仿名牌节目。
几年前国语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热映一时, 票房收入不菲, 但细心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模仿的痕迹, 整部作品除了人物、故事和原作稍有不同之外, 情节上完全是照搬著名话剧作家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经典情节, 连最后的结局都与《雷雨》如出一辙。
娱乐性。山寨文化巧妙地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心态, 其娱乐本质显而易见, 从山寨明星、山寨歌曲、山寨电视剧到山寨《百家讲坛》、山寨《红楼梦》以至山寨春晚, 无不显示着娱乐的本质。
山寨主要出现于娱乐视野, 如MP3、影视剧、KTV、音乐、游戏以及春晚,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强烈的娱乐需求和心理。对于广大民众来说, 真正符合他们审美需要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少了, 他们娱乐的范围也越来越狭窄了。于是山寨文化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娱乐要求,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那些山寨明星的诞生。真正的明星我们做不成, 做一回山寨明星总可以吧, 既不犯法又不危害社会, 在模仿的过程中完全体验了一次当明星的感觉, 娱乐了一把。
山寨自从搭上网络信息社会的快捷方便列车后, 就从制造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品牌:如北京乔丹到中国科比, Iphone到Hiphone;从草根中催生一个又一个明星, 从芙蓉姐姐到天仙妹妹, 从山寨版刘德华到山寨版周杰伦。当我们在山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时, 山寨的意义已经暗暗转变, 它将平民精神迅速放大, “山寨春晚———老百姓自己的春晚”节目选秀如火如荼, 《山寨男人装》, 最平民化的时尚, 最全民的娱乐应运而生, 山寨越来越从一种表层的形式转向文化内涵, 直入本质:从草根化、平民化中创造自我成就之路, 自娱自乐、天下共赏。
草根性 (民间性) 。山寨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文化、草根文化、大众文化, 是与社会流行的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山寨文化之所以大有市场, 之所以能风行全国, 就是因为它适应了广大草根阶层的消费需求, 释放了大众的心理诉求, 是安抚大众情绪的一剂良药, 这样的文化在大众那里更有力量。
山寨产品虽然不能与名牌精品相媲美, 但它面向了大众消费者, 当所谓的“名牌”高高在上时, 山寨产品正好弥补了大多数人的囊中羞涩, 山寨产品几乎拥有精品“名牌”的所有功能, 而价格却极其低廉, 让消费者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时, 也享受到了实用价值的最大化。在农村集贸市场也有很多山寨商品, 尽管“出身不正”, 但是价格低廉, 质量也尚可, 很受农民的青睐;相反, 一些正规品牌在农村市场却难以立足, 因为这些商品太贵了, 农民买不起或舍不得买。窥一斑而知全豹, 山寨商品能够大行其道, 正是因为其价格和质量定位符合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山寨文化皆因为其最平民化的时尚、最全民化的娱乐, 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态势。所以说, 山寨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平民文化。
草根性还表现为自发性。网友寒江雪因为向电视台申请失利而自己登台讲了几集《百家讲坛之靖康耻》, 蜀山少侠因不满新版《红楼梦》对原著精神的篡改而自编自导自演了山寨版《红楼梦》以娱乐大众, 山寨春晚也是因为对央视的垄断地位的不满而自发在网上发起的一场空前的山寨春晚运动, 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 但山民们自发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山寨文化是十多年网络上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发, 这次爆发没有人去组织, 完全是山民们自发的行为。
山寨文化的走向
具有方兴未艾之势的山寨现象, 对我国尚未成熟的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目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更多地要考虑建设完善、高效的市场体制。山寨现象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即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亟待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市场。改革开放30多年,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确有了明显提升, 但消费商品和场所的价格增长速度似乎超过了百姓收入的增长速度。商场一个比一个豪华, 到处是国际品牌, 高档购物中心, 里面的鞋子、衣服动不动就是一两千, 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 花上半个月、一个月工资买件衣服或者买双鞋子, 未免有些太过奢侈。当今社会, 穷人和富人一样, 都想享用名牌优质产品, 问题是穷人没有足够的钱, 于是就想以低成本享用名牌产品。应当说, 这是穷人的天赋人权, 是对高端产品垄断性的一种突破。山寨产品为广大收入还处在中低水平的群众提供了更广阔的消费选择, 弥补了消费中的段差———即太高消费承担不起, 又要满足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 山寨版产品自然成为他们的消费选择。山寨现象正是适应了这种普遍性的社会需求而出现的, 因而具有必然性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现代舆论一般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通过模仿来对抗正统文化的草根文化。但是目前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作为科技产品的山寨文化和作为文化现象的山寨文化是两个概念。手机等产品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以模仿为载体的行为, 但是一旦这种行为上升为一种文化, 就有了更加复杂的成分, 它就又包含了一定的创意和民意。如山寨版《百家讲坛》本来是向中央电视台推荐的, 只是在遭到拒绝后才开始自己创作, 从而受到很多人的好评。而老孟的山寨版春节晚会也是为了给那些回不了家的工人和大学生带来新年的祝福。可以说这样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模仿, 也不仅仅是一种对抗, 它是在正统文化的夹缝中去寻找一种另外的表达空间, 是文化领域争取话语权的一种表现。
山寨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草根文化, 它还是一种亚精英文化。草根文化是一种来自民间的由民众的力量来创造的文化, 它一般都融入了民间的智慧, 是一种代表着民众自身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创造的文化。但是山寨文化更多的是一种由少数人来策划的文化, 它还处在以模仿为主的阶段, 并未把民众的创造智慧充分表现出来, 民众只是成了这种文化的接受者, 并没有成为文化的创造者。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山寨文化是一种体现了民众需求的亚精英文化, 处于精英文化与民众文化之间。
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 文化应该是多元共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因势利导。山寨文化中可能存在一些格调低下、制作粗糙的作品, 但只要引导得当, 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相对于高雅文化, 历史上也有很多曾经不入流的文艺作品、文艺形式, 现在也成了民间文化遗产。但在“突围”过程中, 山寨文化还需依靠对主流经典文本的模仿、利用、颠覆才能完成自身, 如山寨话剧《罗密欧与祝英台》、《幸福像草儿一样》等, 都是在“戴着脚镣跳舞”, 没有主流文化的原型, 就没有山寨文化的繁荣与火热。
但是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 物极必反。一味地模仿不是山寨文化的正确道路, 模仿只是山寨文化发展初期的主要策略, 真正的出路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如果山寨文化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的话, 显然不足以让其具有真正的竞争力, “山寨文化”的粉丝团之所以越来越大, 甚至一些山寨自身也成了品牌, 正说明山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例如, 当年带有山寨文化性质的娱乐节目《超级模仿秀》也只是“存活”了短短几年。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未能突破模仿、抄袭、恶搞等方面的局限, 因此很难有大作为。因此, 山寨文化需要也必须具有精品意识、创新意识, 取自身之发展, 谋自主之品牌。
山寨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做到:不违反法律, 不涉及人格侮辱, 具有人文道德。正如一切新生事物一样, 在它产生之初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山寨文化也一样, 开始的时候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 但不能一看到它的缺点就一棍子打死, 看不到它的优点和长处, 一概给予否定和封杀。山寨文化不会是洪水猛兽, 而是造福于民的福祉。正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是民间思想意识与主流文化不相适应而产生的, 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意味着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实现了向平民阶层话语和大众话语的转移。跟主流文化不一定是相对立的, 这个文化形态是永远存在的, 不可能消灭掉, 而且也没有必要消灭掉。它是对权威的挑战, 其实挑战是好的, 只有挑战才有进步和发展, 这对那些主流文化也是一个促进。而且,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们社会的文化空间空前增大, 包容性也明显增强, 多元文化格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山寨文化的出现既可使我们对于文化现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也可在相互“走近”和彼此“对话”中, 让主流、体制等增加一些弹性, 从而形成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百花齐放。 (本文的课题项目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寨文化研究》, 课题编号
为:09WX220)
编校:张红玲
摘要:山寨文化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经济现象, 从一种经济现象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山寨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模仿性、娱乐性、草根性;山寨文化需要也必须具有精品意识、创新意识。
关键词:山寨文化,模仿性,娱乐性,草根性,精品意识,创新意识
文化解读 篇2
糟乎?美乎?褒贬不一的德语
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这一民族的文化特性。在当今世界上,德语虽然不能与汉语、英语等语种的规模相提并论,却是欧洲联盟中最大的母语,全欧洲约有9000万人说着德语长大。在历史上,德语也有过它辉煌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德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德语曾一度大量进入科技领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科技交流语言。德语作为一种语言,人们对其褒者有之,贬者有之,其自身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糟糕的德语”
德语属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与荷兰语、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英语等是近亲。因此,学过英语者再学德语,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会比较快。笔者有一次与几位德国朋友聊到中国的方言问题,特别提到汉字在沟通和紧密中国文化方面的极端重要性,说如果中国也使用拼音文字,那么普通话与粤语、闽南话以及吴语的区别决不亚于德语和英语的差别。一个说粤语、闽南语或吴语的中国人学习普通话,就像德国人学英语和荷兰语一样。话虽如此,德语毕竟与英语不一样。初学德语的中国人首先会在三个方面不太适应。一是德语句子结构“反常”。许多句型属于“框式结构,动词常常要放到句子的结尾,听德国人说话时,一定要等到最后句子结束,才能明白其意思。于是,德语成了一种所谓“让人着急的语言”。二是德语名词都有自己的性。凡是名词到了德国人嘴里都有它的性别。于是,桌子成了阳性物品,房屋属于中性物品,而长凳又是阴性物品。总之,一切事务都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是数数时很别扭。无论汉语、英语,数字的表达都是先数十位数再数个位数,到了德国人口中则完全倒过来。中国人说二十八,到德国人那里就成了八和二十。德语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往往使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一时无法适应,而闹出一些笑话。
19世纪下半叶,俾斯曼由于以铁血政策统一德国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创社会保障制度而成为欧洲最伟大政治家,许多人因而慕名而来。其中一位美国女士专门雇了一名翻译陪她去德国国会,聆听这位德国宰相的演讲。俾斯曼的演讲很有气势,也很长,中间不断受到热烈的鼓掌。这位美国女士惟恐漏掉翻译过来的每个字,拼命靠近她身边的译员,但是译员闭口不言。她用胳膊肘推了译员几次,他仍然没有反应。这位美国女士实在忍不住了,只好问道:“他在说些什么?”得到的回答却令这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女士意想不到:“不要着急,夫人,我在等。他的动词还没说呢。”
对德语的框式语法结构感到不满的人不只是这位美国女士。专门研究德国文化的斯泰尔夫人也曾在一篇论文中抱怨,在德国,人们根本就无法进行有意思的会话,因为德语的语法结构总是把句子的意思放到句末,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其他人无法中途插话,产生“插话所能起的愉快作用,而这种插话方式在法国就能使讨论活跃起来”。
对德语评价最差的恐怕要数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了。他曾在一篇名为《糟糕的德语》的文章中写道:“德国报纸上一个一般的句子都是无比卓越和印象深刻的珍品。这句子要一个通栏的四分之一;其中包含所有的10个词类——不是按正常的次序而是混杂的;主要是由作者当场构造起来的复合词,这些词在任何词典里都找不到......还涉及14到15个不同的主语,每一个都有它本身的圆括号,加上这里那里一些额外的圆括号,其中再包括3至4个插入语,都再堆在一起插入在一对大括号中间——跟在后面的才是那个动词,然后你才第一次明白那位写作者是在说些什么;在那个动词后面——就我的理解,这仅仅是为了装
饰——写作者堆上‘有、是、曾是、曾有、未成’诸如此类起这个作用的一些词语,然后这个不朽的成品就告成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要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一张德国报纸,永远都是不可能的事。”这位美国大文豪还在它的《欧洲游记》中称德语是一种“可怕的语言”、“死语言”。他夸张地宣称,一位智者“可以在30小时内学会英语,30天内学会法语,而要学会德语,得花30年时间”。看来,在马克·吐温眼中,德语确实很可怕。
其实,对德语没有好感的不只是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形象地把德语比作看不到尽头的铁路线。
德语的发音也令人不敢恭维,与其它欧洲语言相比,德语听起来很生硬。一次,笔者与朋友在一起神侃时,聊到德语的发音,才知道欧洲大陆流行一种说法:“法语是贵妇人的语言,意大利语是少女的语言,西班牙语是上帝的语言。德语却成了毛驴的语言。由此可见,德语听起来好比有人把铁钉钉进木板。还好,我小时候虽然不是一个好学生,但还没有坏到被强迫去上德语课。”
魅力德语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像马克·吐温那样,对德语抱以不友好的态度。事实上,德语有着许多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
德语在一定程度上张显着德国人的思辨文化特征。有人说,颠来倒去的德语句型结构非常能够体现出德国人的思辨特性,因此,与其它语言相比,德语更适合作为学者、哲学家和法学家们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德国成了思维的王国。
德语也反映出德国人的个性特点。例如,在大多数国家,人们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祖国是养育人们成长的地方,她体现着对子女的一种母亲般的慈祥爱护。而德国人却把祖国比作父亲。在德语中,祖国(Vaterland)是由父亲和国家组成的复合词。这既反映了德国社会男性家长制的浓烈文化印记,也从一个层面说明,在德国人眼里,祖国就像父亲那宽厚的胸膛一样,给人一种安全感,是强有力的保护者。
在德语中,名词都有自己的性别特征。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德国人对一些事务的定性实在令人费解。例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太阳有一种阳刚之美,月亮则属于阴柔之列。而德国人却不这样认为。在德语中,“太阳”是一个阴性名词,月亮反而是阳性名词。大概德国人自己也感到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的感知不太一致,一位德国作家因此专门进行了解释:“‘太阳’(die Sonne)是一位女性,与‘欢乐’(die Wonne)同韵。......太阳是一位母亲,她的温暖宛如盖在倍受寒冷煎熬的孩子身上的羽绒被。”仔细想想,德国人的解释也不无道理。在人类的共同感知中,人们从小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母亲的怀抱就是温暖的和快乐的源泉。加之在气候想对寒冷的德国,太阳被视为生命之光,因此,将太阳比作母亲,是最贴切不过了。而月亮的冷峻、严肃,的确带有明显的男性色彩。
文如其人。德国也像德国人一样,极具严谨性。由于名词有性、数、格的限制,各伺其位,不管一句句子有多么冗长,不管其中单词的排列有多么乱,人们总能有条不紊地将句子的意思理清楚,而且决不会像英语那样容易出现歧义。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用德语签订国际条约就不怕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不会出现扯皮现象。
像中国人跨地区交流时要说普通话一样,德国也有自己的“普通话”——高地德语。德国虽然不像中国那么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但“方言”成分很浓。在历史上,德语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在北德地区,人们一般说低地德语;在南部地区,人们说巴伐利亚方言、土瓦本方言和阿雷曼方言。这些方言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部地区,如果一个外国人从东部的德累斯顿经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直到德国西部小城特里尔,他会在一路上听到萨克森方言、黑森方言和法兰克方言等中部方言。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过正轨德语的外国人初到德国时,往往会一头雾水,听不懂德国人在说什么。众多的方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和保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从这一角度,丰富的德语方言也是当今德国文化多姿多彩的原因之
一。当然,为了沟通的方便,德国人通常都会说高地德语,尤其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在电视和剧场里,高地德语还是大行其道的。
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德语,嫌其发音过于生硬,句子过于冗长,但钟情于德语者大有人在。据统计,除了以德语为母语者外,世界上还有5000万人在学德语。德国人喜欢自己的语言自然不必说,外国人钟情于德语,不外乎出三个因素:
其一,是德语本身的魅力。有人认为,根据德国的音乐标准,作为一种美丽的语言应该有许多元音,有圆润的音调。德语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但它有一种巨大的美学魅力,强大的组合词功能使它善于表达深沉的思想和浓烈的情感。一位俄国作家曾这样评价德语:“它更像雷格玩具箱里的塑料积木,所有部分都可以互相拼接。想用它拼装什么,都留给每个人自己决定。”
其二,人们钟情于德语,还在于现实的需要。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人们渴望了解它、学习它,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德语这一交流工具。此外,德国作为欧盟内部最大的经济体,蕴藏着巨大的商计,吸引着周边国家的人们去那里寻找工作机会。因此,德语在波兰、俄罗斯、匈牙利等东、南欧国家以及土耳其都很有市场。
粉丝文化背后解读 篇3
Fans,一个外来词汇,一般用以指狂热的迷恋者。粉丝文化,最早指涉的是一种徘徊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粉丝通过对自己喜爱的某事、某物或某人的狂热欣赏,从而补充并改变着大众文化的诸种格局。从2005年到2015年,短短不到十年的时光,中国的粉丝文化,实际上在大众文化中,早已由补充变为主宰、互动变为主导、边缘变为主流。近几年的中国影视作品,在制作之初便开始对粉丝进行谄媚:粉丝喜欢什么题材,制片人就制造什么题材,譬如青春追忆片的泛滥;粉丝喜欢哪个偶像,导演就启用哪个偶像,譬如不适合的角色皆寻当红偶像;粉丝喜欢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制作方便编排出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譬如青春片中狗血的堕胎情节。事实上,完全以粉丝的审美趣味为主导的影视产业,早已成为中国影视界心知肚明的主旋律与主流文化。
谈论粉丝文化,不得不谈论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对中国的娱乐界而言,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显然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化事件。此次事件的夺冠者,是一个声线平平、歌艺一般、气质中性的李宇春。有娱乐报刊将此次事件解释为民主或女权的胜利:类似民主的投票方式使得李宇春获冠;李宇春大量女性粉丝的存在,表达了女权主义的最终胜利。
然而,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觉,此次事件与民主、女权等牵涉到人的基本权利的政治术语几乎毫无牵连。我们只要调查一下便会发觉,李宇春的粉丝,百分之九十是未满18岁的妙龄少女。2005年,中国是个民主、女权意识极度匮乏的国度,成年人都厘不清此二者为何物,这些未满18岁的少女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李宇春的出现,与其说迎合了她們的民主意识,莫如说满足了少女粉丝们对异性的审美想象:皮肤白皙,唇若施脂,貌若男儿,身姿潇洒,却无一丝一毫世俗男子的粗鄙气。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的美男子,皆是诸如此类的阴柔形象。对李宇春的粉丝来说,李宇春甚至可以满足她们所有关于爱与性的种种幻想。在我看来,如果非要阐释此类由粉丝的狂热推动的大众娱乐节目具有民主性质,那也是性审美的民主,而非歌唱艺术的民主。对李宇春的粉丝而言,李宇春显然不仅仅是一位歌星,还是一位性别模糊之神在人世间的清晰再现。神,雌雄同体。神,性别不明。神,只可想象,不可亵渎。
当然,粉丝文化不但推动着诸如李宇春之类的“伪汉子”审美,还推动着诸如马可之类的“伪娘”审美。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花千骨》,爆红的不是男女主角,而是杀阡陌的扮演者马可。该剧中,杀阡陌的造型亦男亦女,性别不明。每当杀阡陌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中产女性观众的眼睛便灼灼发光,双颊泛红,一脸花痴之相。若说李宇春的消费群体是未成年少女,马可则代表着一些即将进入中年的中产阶级女性对青年男子的全部审美趣味。
美少年之美,是古希腊文化与东方古典文化皆有的一个美学主题。但古希腊文化中的美少年是具有阳刚气质的,他们喉结突出,肌肉壮硕,唇上富有蒲公英一样的柔毛:胡子。这一点,只要看看古希腊雕塑中美少年棱角分明的五官与强健的躯体便可明白。即若以自恋闻名于世的纳西索斯,在古典绘画中出现时亦是肌肉隆起,面貌阳光,躯体由内至外散发着一种阳刚气息。东方文化中的美少年则多以阴柔形象出现。从潘安至贾宝玉,无论历史人物还是经典文学形象,中国的美少年多是缺乏男人气的一种类女性衍生物。民国蝴蝶鸳鸯派小说家秦瘦欧的作品《秋海棠》便以这样的一个“伪娘先锋”为主角。据传彼时该作品在上海改编为话剧时,女性观众蜂拥而至,场场爆满,红至发紫。
在我看来,李宇春与新近走红的马可,是这十年来,从中国女性古典审美文化中走出来的雌雄难辨的中性偶像的最佳代言人。他们姹紫嫣红,环佩叮当,千娇百媚。男人喜欢,女人更喜欢。李宇春、马可,都是因粉丝的热爱而在娱乐界打造出来的新人类。他们的躯体具有别的娱乐明星所不具有的三重消费功能:他们既是男人,也是女人,更是中性人。这也是他们比别的娱乐明星粉丝更多的根本原因。
80后商人郭敬明之所以拥有大量拥趸,便与他的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中无处不在的、假花一般的阴柔气质脱不了关联。我无法预期这一文化现象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是性别的多样性,还是使得整个世界从此只剩下了一类人:中性人?唯一可以判定的是,作为粉丝文化中的一个显象,伪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汹涌而来的伪主流态势。伪,是真的反面。伪文化,更是真文化的反面。娱乐,是一面社会之镜。它反射,它映照,它呈现出人间百态。回望历史,我们便会发觉,它是一个寓言,它更像在重复历史上无数个辉煌王朝的末日景象。
中国影视文本的粉丝群体中,大多数看上去像一位痴呆的文本定居者。没有丝毫的智慧性与反叛性,他们喜欢上某部电影或电视剧,无论续集如何烂,皆会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这是一种“爱你一万年”般的偶像崇拜症,譬如郭敬明的粉丝便具有一种“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于君绝”的愚恋本质。
在我看来,这是由文本原住民的小农本性所决定的:忠于偶像、安于现状、痴呆懒惰、不善思考。在此,我召唤中国粉丝的多元性,召唤原住民之外的游牧民与盗猎者。因为只有如此,中国影视产业才能进步。
美少年之美,是古希腊文化与东方古典文化皆有的一个美学主题。但古希腊文化中的美少年是具有阳刚气质的,他们喉结突出,肌肉壮硕,唇上富有蒲公英一样的柔毛:胡子。
解读校园文化 篇4
教育口号要简朴与豪迈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喜欢在显耀的位置上涌特大号金字招牌书写着学校良好的“校风”,似乎在向世人做着无言的广告。其实,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风、教风、学风只是内部的办学理念,大可不必向世人炫耀,搞得像司马昭之心一样。学校的首要任务和终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只要教师教书优秀,培育学生出色,学校就会名声远扬,酒香还怕巷子深吗?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的口号应以朴实无华为好,能够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易于操作最好。如,校风:“严谨、文明、合作、创新”;学风:“勤奋、博学、多思、善问”。这种训诫式的校风、学风,对学生究竟有多大的启发与教益呢?笔者在问卷调查时发现,很少有学生能准确说出自己学校的校风和学风。试想,学生连校风和学风都记不住,怎能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呢?我们也常看到学校在某些地方会写着“严禁……”的标语,可是这种训诫式的标语又能有多少作用呢?而校风:“团结奋发,文明守纪,勤学健美”;学风:“勤学爱学善学乐学”。这样的口号就来得简单直白,小学生只要一听就懂,一做就会,这才是我们的追求。大家都知道百年清华大学一直以“水木清华,厚物载德”而传承久远,经久不衰。南京有所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风是“行,我能行,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行!”多么简单而又豪迈不屈的口号,着实给我们的教育公平重重地敲响了一记警钟。
有些学校,换一位校长,校风、教风、学风就重拟一次,一次比一次华丽,一次比一次豪迈,但是,这有什么用呢?无非是游戏而已———它无法培养和熏陶一代代学子,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范。失去了时间历练的过程,失去了具体的物质载体,所谓的精神文化亦徒有其表。有识之士绝不会简单地欣赏“某地方最漂亮的地方是学校”这样的说法,在金玉其表的背后,它们往往有着涂抹教育的“败絮其中”的隐忧。一眼就看出来“不简单”的学校往往就是最简单的学校。笔者到过苏南的一所小学。这个学校“端、勤、毅”的三字校训传承了近百年,一代代教师以此自律,一届届学生以此为训。它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适应时代要求,但是它的字表从没有过改变。相比那些连一棵树都留不下的学校,真叫人感叹教育是经营人心的事业,没有一颗虔敬之心,没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有可能陷入一边在做教育,一边又在反教育的悖谬境地。学校文化是累积、涵泳的结果,当我们一边“走路”一边“扔东西”,到最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自己像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气喘吁吁的,只是一颗虚荣的心。
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规章制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即所谓的制度文化,各室更是制度满墙。按理说,有了这么多的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养成了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对各种制度视而不见,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是制度出了问题,还是学生出了问题?很多时候,制度是制度,执行归执行,致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整体晾晒在师生熟视无睹的地方,日复一日,慢慢失去文化的浸润功能和指导倾向。
笔者见识过一所省级实验小学,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首席教师”“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奖励考核办法,规定每一学年进行一次奖励,奖金分别是500、300、200三个等次,从教代会通过的时间起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但是却没有一个教师能够符合标准,为何?条件太高,好好的奖励制度成了摆设。再如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管理学校的砝码就是向学生要质量,向教师要成绩,而对于教师的教科研发展可以说是嗤之以鼻,如果他发现哪位教师在写论文,就会立刻批评,说这是不务正业,有时间多指导学生作业,尽搞些虚的东西,有什么用!不要认为这是笔者的杜撰,确有其事。大概此校长实在是抵挡不住教师写作的热情之火,只得规定获奖的论文在本校评优、评职称、晋级时不算数,只有发表的文章才能够条件,并且只有发表在本省的教育刊物上算数,而发表在其他省份的一概不行。呜呼,这就是教师眼中的教科研,这就是学校的管理规定,校长成了制度的代表,学校还有什么发展前途,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该走向何方?
作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制度是必须的,但是作为学校领导者要将制度的制定设置为容易操作的、能够抓得着的条条框框,便于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施。制度既然是一种文化就该有着文化应该具备的传承精神,给人以榜样和力量,将制度束之高阁作为葵花宝典般珍藏已无实际意义,也不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更谈不上特色了。
花草树木的搭配与建构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花园就失去了学生童真的嬉戏场所, 花园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表面上看只是一种红花绿草的陪衬, 对教育教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学校的花园不是领导者想栽什么就栽什么的, 花园是学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直观体现, 缺少绿色的校园是压抑的藩篱, 唤不起青少年春的热望、夏的坦荡、秋的温馨、冬的傲然的心灵感应。花园从规划到设计再到破土动工, 都是“成人化”的一腔情愿, 却忽视了学生才是花园的主人, 才是最有影响力的设计者,是活生生的生命的个体。但是,学校中的花园建设有哪位领导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没有,都是成人设计好的想当然。校园文化缺失了学生,便缺失了文化的意味,便缺失了生机与活力。
花园除了给予师生美的享受外,还有着别样的教育功能。草坪上布置了这样的标语牌:“满园春色,请你眼中留意、手下留情、足下留青!”“让我们与花草一起在风中摇动!”“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与小草一起成长!”这些温情的提示让学生如沐春风,学生在欣赏这些诗意般的标语时,爱护花草的种子便在心中萌发了。大树,是学校站立着的文化,不能缺少它,它的沧桑饱含着学校的荣辱兴盛,更是一所学校精神饱满、昂扬向上的斗志所在,因此,大树应走进校园,应成为校园文化的空中遮阳伞。学校是专事文明继承而并非单纯追求物质享受和生活便利的地方,没有历史文化深根的维系和滋养,没有深厚文明的感召和凝聚,如何得以绵延和昌盛呢?一所名校之“名”,在于它的文化积淀,它以温和沉静的姿态尊重一切历史的存在,保持着永续的智能。社会在发展,学校在前进,保护学校的历史遗存物不等于守旧,更不是食古不化。保护学校文化并研究它,正是为了发挥校本资源的教育功能,正是为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和谐统一。
尊重是一种普时、普世的态度要求。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仍然保留着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留下的种树传统。孩子们刚上学的时候便会听到老师深情的介绍:学校哪些树是他们祖父辈和父辈栽下的,哪些是学哥学姐种下的……作为一所世界级的名校,它的规模至今仍仅有500余名学生、40多位教师,但是温暖快乐的记忆却历久弥新,永不枯竭。“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在引领着学校前进的方向。这大约是对文化力量最好的诠释吧。
各室文化的布置与协调
文化的熏陶从来都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校各室的文化氛围也应该明朗起来,因为呆板只会扼杀学生活泼、率真的天性,无法激起学生童年特有的创新涟漪。因此各室布置上少些“训诫”,多些“温情”,为学生营造充满温馨的、人性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受到熏陶、濡染。如,实验室内“让我们在科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享受美好生活的乐趣!”美术室“放飞想象的翅膀。”“用睿智的画笔,描出生活的色彩!”音乐室“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吧!”“拥有明快的节奏,动听的歌声,生活才会显得更有情趣!”劳技室“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有所作为才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舞蹈室“会玩会跳,轻舞飞扬。”“在舞蹈中感受美的真谛,艺术的真谛,生活的真谛!”电脑室“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生活得更好而服务!点击虚拟网络,走进真实生活。”这些经过精心设计、流淌着真情的话语,比悬挂在墙上的死板的制度,哪个更让学生心动呢?有的学校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儿歌,悬挂在校园里,并让全校学生学唱。学生对这种形式很感兴趣,在学唱中自然就记住了规范的内容。这种充满温情的训练形式,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进行规范知识竞赛,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现在多数学校都在建设书香校园,有的学校一改在校园里张贴名人名言的做法,在学生中征集读书心语,并把学生的“名言”制成匾块悬挂在校园里。学生写出了诸如“书籍是森林,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书是我的良师益友”“爱书吧,她是你智慧的源泉。”……这些闪烁着学生心灵火花的“名言”,形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引领了同伴的成长。还有的学校把学生的书法作品精心裱装,张贴在教室或走廊里,学生的作品虽然稚嫩,但是在他们的眼中一点也不比书法家的逊色。相信,这些凝聚着学生心血和智慧的作品,一定会像一盏点亮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脚步。再如,有的学校利用教室外的瓷砖,让学生任意涂鸦,形成了富有创意的墙壁文化。漫步廊道,这边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童趣盎然,那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新秀丽,更让人称赞的是有的学生别出心裁,自己创编故事、连环画,挥洒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在欣赏中,不能不让你惊叹孩子们的聪明和智慧。
学校的一切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的遗产,都栖息着学校的灵魂,继承着学校的精神薪火,凝聚着一个学校迥乎其类的精神、气质、智慧得以血脉相传的“DNA”。尊重是对学校物态文化最好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最应该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追求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追求一切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在“容貌”上容不得那些天翻地覆的慷慨。“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大师之大矣”,“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不追求教育的根本意义,却满脑子的教育“GDP”,在讲求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学校领导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好领导。事实上,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伴相随的,我们无法孤立地进行哪一方面的建设或者保护,因为那都无法达到文化校园的繁荣和昌盛。
文化墙解读 篇5
班主任:王亚战解说员:周源 曾婧媛
尊敬的老师,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六年级三班33名同学欢迎各位领导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奋进、创新、和谐的集体。我们班的班级口号是: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地方,这——就是我们班的文化墙,我们在这里展示风采,我们在这里书写梦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幸福空间,畅想未来。‘’八个大字,我们在教室,学校这幸福的空间里学习,奠基美好的未来。看,文化墙的中间有三本摊开的书,书上有语文、数学、英语的基本知识。书的旁边还有几本‘’百科全书‘’和安全手册。这几本厚厚的书寓意是让我们在无穷的书海里遨游,在书香里漫步.同时也让我们时刻牢记各个方面的安全,让我们对生命负责。
文化墙上的每幅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文化墙的左边是一只大蝴蝶,蝴蝶的翅膀上是同学们画的手抄报,我们描绘着不一样的世界,我们用优美的文字抒发着心中美好的理想。蝴蝶的头上是我们去年踏青时的照片,有拔河的,还有在沙滩上玩的……看我们是多么天真可爱。多么地幸福快乐。
文化墙的右边是一个小房子,上面写着‘’幸福之家‘’小房子里面是我们班经过投票选出的幸福之星。每颗星每个月都会更换。小房子旁边有一个向日葵,上面写的是我们的班规,是对同学们最起码的要求。叶子里写的是我们的班级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我们的读书角也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地方,每人都把最爱的书和报献出来,与他人交流。课余时间,同学们在这里遨游知识的海洋,吸收知识的营养。读书角的上面是我们班的奖状它——是我们班的荣耀。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自信,激励我们争取更多的荣誉。为了锻炼我们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素质,我们人人都是小干部,人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这就是我们温馨的‘’家‘’,我们为拥有这样的学习乐园而骄傲,我们会团结互助,努力进取,为班级争取更多的荣誉,在这空间里幸福快乐的学习。
解读孔府饮食文化 篇6
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
人类的饮食活动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意识之上的,但是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却并非仅仅基于生存的因素。孔府饮食文化则是由于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确切地说,孔府饮食文化是借饮食活动的种种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的思想意识。
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完整系统的饮食理论体系。孔子两千多年前的饮食言论,是后世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所在。孔子有关饮食的言论主要被记录在《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觚不觚,觚哉……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完整地关于饮食要求的论述,它从食料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烹饪的火候、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礼仪规矩等,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规定。
孔子的后代,在历时两千多年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先祖的饮食训导奉为圭果,无论迎迓“圣驾”举行的华筵,还是节日宴欢、日常膳食,无不以此为标准。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起,一直被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为最高的思想准则。为此,他本人也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尊崇和加封,直至被抬到了“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最高境地。“圣人”后代便自然承袭其祖宗荫德,享受到封建社会的最高礼遇。尤其自唐宋以来,随着全国尊儒尊孔之风的盛行,统治者在孔子的古宅曲阜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孔庙和孔府,许多帝王、公侯亲自到曲阜朝圣、祭祀。其规模日益扩大,次数亦愈加频繁。在祭礼活动中既要准备充足讲究的食物供品,同时还要为前来祭孔的帝王、官员及“衍圣公”家人准备丰盛美味的食品。这是促进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官府或家庭都不能与之相匹。
有着“同天并老”之称的孔府,自明清以来,自称“钟鸣鼎食”之家,平时过着美酒佳肴的生活。这种奢侈的生活基础,是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自明朝以来,仅由皇帝钦赐的祭田、学田、私田,多达一百余万亩,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37个县市,这些田地是可以世代继承的,这在中国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孔府每年通过高额的地租、村集贸易税、高利贷以及其它种种额外的盘剥得来的钱财,使孔府每年都有巨额的收入,充分保证了孔府的经济来源,这是孔府用以维持日常生活及一切饮食活动和各种挥霍消费的物质基础。
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承袭居住的地方。其浓厚的文化背景堪称天下第一。这里是名符其实的“道德文章”、“诗礼传家”的府第。在这种历史的氛围中,无论是宴饮的礼仪规格还是菜点的命名,或是从规格讲究的祭孔活动到“衍圣公”的日常饮食活动,无不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由此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独特的美学风格。孔府菜的命名就是最好的佐证。如“一卵孵双凤”、“诗礼银杏”、“怀抱鲤”、“带子上朝”等。其中许多菜点的形成和流传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因而带有浓厚的文化痕迹。
尽管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决定的因素却在于孔府历代厨师及其他食品制作工匠的传承和创新。孔府菜点、孔府家酒、孔府宴席等的制作均是由长期在府中服务的厨师和其他各类工匠辛勤劳动的结果。就拿孔府菜来说吧,它是经过千百年来数代厨师的辛勤劳动,在孔府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承古创新,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他们当中,有的世代在孔府中服役,父死子承,累代相因。事实上,孔府饮食文化虽然形成于素有“道德文章”之誉的“圣人”府第,但是其真正的创造者却是无数不见经传的庶民百姓,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孔府饮食文化。
孔府饮食文化的价值取向
孔府饮食文化在古代的社会中,毕竟是远离大众的贵族饮食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宫廷饮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孔府饮食文化又是一种家庭色彩浓厚的饮食活动,因而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的民间特点,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雅俗共赏的特色。
孔子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克己复礼”、实现“礼治”。即治国安民施之以礼;社会秩序用之以礼;祭天祀祖彰之以礼;即使日常生活、便宴小酌也加以规范。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孔子的有生之年没有实现,孔子的后裔也不可能实现。但“衍圣公”府是一个“诗礼传家”的门第,府中的一切活动几乎无不以礼的要求予以规范,饮食尤其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府饮食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饮,乃至一菜一点、一杯一盏,都充满了“礼”的内涵,至于宴饮中的等级制度、长幼之序、亲疏观念、尊卑意识等,在孔府宴席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衍圣公”因享先祖的余荫而得以显赫百代。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有很多,唯独孔子享尽殊荣并福及后代,这显然与他治国的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孔子生前却因种种原因而不得志。正是基于此,孔子后裔对历代帝王所给予的恩宠无不感恩戴德,并借助各种形式加以表达感激之情。其中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借助饮食活动来歌功颂德、炫耀尊荣。例如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动,形式上是为了纪念“圣人”所为,实质上不过是借以炫耀孔子世家的尊荣与显赫,同时又竭尽心力表达孔氏家族对皇帝的忠诚。孔府菜中有些菜肴的命名,更是直言不讳地体现了这一点。诸如“带子上朝”、“一品寿桃”、“诗礼银杏”、“御带虾仁”等其歌功颂德、炫耀显贵之用心显而易见。
孔府虽然是古代社会中一个至高无上的贵族官郾,享受“钟鸣鼎食”的奢侈生活。但孔府毕竟还是一个家庭,因而在其饮食活动中又充满了许多生活的情趣,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多彩多姿、雅俗共赏的多向性特点。豪华高贵的筵席可以用来迎接“圣驾”的临幸,其山珍海味无所不具。但是在孔府主人的日常生活中,却并非全是珍品海鲜。粥饭面食、豆腐野蔬,乃至腌莱渣菜亦为“衍圣公”所食,毫无奢侈饕餮之态,充盈的是日常精雅之趣。因此,在孔府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觅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饮食思想中,提倡科学饮食,强调食养效果,重视饮食的时与节、量与度。在孔子看来,食是养怡人生、保健身体的根本所在。孔子的后代亦以此为要旨,从食品、菜肴的制作加工到食物的配合以及饮食的环节,都非常讲究。食品有荤有素、有软有硬、有干有稀、有酸有甜,五味俱全。至于四时的变化、饮食的搭配,在孔府都是有规律可循。
孔府的饮食活动,不仅重视饮食品种的内容和质量,而且还非常看重饮食活动中的艺术审美意义。如孔府的高摆席面,四个高摆饰品点缀其间,高摆上嵌有与席面相吻合的“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等吉祥用语。餐具与饮具不仅美观典雅,而且排摆得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至于食品的造型,或形态典雅,或寓意隽永。或生动形象,其色、香、味、形、器、质的艺术配合可谓巧夺天工、登峰造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内涵。毫无疑问,饮食活动发展到高水平,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美味可口的食品只有赋予恰到好处的表现形式,才能增加食的意趣,提高食的境界。孔府饮食文化恰恰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意境,它融饮食活动的实用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为一体,使孔府饮食文化达到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
解读网络自拍文化 篇7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渗透
网络自拍既是私人行为, 又是公共行为。新媒体的发展使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相互交织, 并模糊了私人和公共的界限, 出现了公共空间私有化和私人空间个人化的特征, 梅洛维茨将其称之为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 自媒体的发展使人们的后台行为前台化, 使人们积极地进行自我呈现, 建构虚拟空间的自我身份认同。网络自拍是网民自我展现的方式博客等个人主页虽然属于私人领域, 但是却有公共领域的性质。批判学派的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意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 某种接近于公共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 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证。[2]网络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
网络自拍使私人领域不断向公共领域渗透。传统上, 裸露身体的自拍照属于个人隐私,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网民开始敢于展示自己的身体和隐私, 网络的匿名性推动了网络自拍的发展, 众多网络美女以自拍的方式迅速蹿红, 也刺激着人们通过个人化的隐私书写成为新的文化精英,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把隐私锁在自己心里, 而是开始寻求欣赏自己的观众以及和有着相同志趣的网民互动。他们只是把网络自拍看作是一种展示自我和寻求认同的方式, 由此导致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这是新媒体时代互动、参与、分享精神的体现。尽管如此, 我们也应该看到, 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入侵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这也是艳照门等各类事件产生的原因。
文化解构与身份建构
网络自拍其实是一种解构主义的后现代文化。它打破了传统的精英垄断文化的局面, 网络上不再仅仅是明星、政客们的面孔, 草根和精英都是平等的互联网用户, 社会资本不容易带入, 普通网民也可以通过网络自拍展现自己, 更有人借此成为网络红人。网络自拍是一种文化解构, 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特征是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 追求多元化与差异, 以无中心反中心, 以解构消解结构, 以互文代替模式, 以游戏攻击精神, 以读者抗拒文本, 网络自拍文化即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点。网络自拍文化体现了草根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解构和对身份平等的追求。
网络自拍文化在解构主流文化的同时, 也建构了自我身份认同, 建构了青年亚文化。网络自拍族勇敢、自我的风格诠释了新媒体时代打破文化霸权的勇气。传播学者阿伯克隆比和朗斯特提出“观展、表演”范式, 描述了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变化, 认为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文本的阐释者, 而且他们也在利用媒介进行表演, 并经由这种表演建构自我身份和寻求他人的认同,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手机、相机等越来越普及, 降低了媒介的技术门槛, 自媒体为用户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 这种积极的自我呈现与表演体现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 也体现了现代人的自恋文化, 网络自拍族不仅展示自己的自拍照, 同时也表达自己的个性、理想、追求等, 与志同道合的网友进行互动, 建构虚拟社区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促进了虚拟社区的发展。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部落化—脱离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进程, 网络自拍的社区化即是经历了脱离部落化后重新部落化的阶段, 只是从传统的联系紧密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区向跨越时空限制的、结构松散的、以趣缘为基础的虚拟社区转变。他们在积极的自我展示中收获使用的满足, 建构自我身份认同。
隐私保护与自曝隐私
隐私是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天性。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 禁止以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然而网络自拍的兴起对隐私权的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追逐功利, 隐私自曝的尺度不断增大, 而网民的边缘需求增多, 更热衷于绯闻、艳遇、色情信息, 网络自拍即迎合了这种需求。
人们依赖隐私保护自我、实现自我, 同时也窥探他人隐私以追求快感体验。网民有权利公开自己的隐私, 但是公开的隐私还是隐私吗?自曝隐私是为了与别人互动、分享, 然而自我暴露应当缓慢到温和的程度、缓慢到足以使双方都不感到惊讶的速度。自曝隐私满足了别人的偷窥欲, 也满足了自己渴望被接纳、被欣赏的心理需求。大多数网民自曝隐私是为了吸引眼球, 而有的人自曝隐私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宣泄, 而是基于一定的目的, 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炒作行为, 其背后甚至是网络推手的操作。网络自拍也逐渐变成吸引国民目光的手段, 网民的媒介素养仍有待提高, 隐私的自曝与保护都需要有一定的限度, 我们也应该注重培育网民积极健康的隐私文化, 而不是刺激他们热衷于消费隐私。把自由和责任统一起来, 尊重别人的隐私, 也珍惜自己的隐私, 才能促进网络自拍文化的良性发展。
网络自拍文化中的女性主义
网络自拍中, 女性比例较高, 这也体现了女性的觉醒, 荷兰女学者洪美恩对电视剧《达拉斯》的研究是现代女性主义研究的典范, 体现了有关男人不再凌驾于女人之上的想象的政治。网络自拍满足了女性的虚荣心, 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她们实现自己梦想的桥梁, 如芙蓉姐姐本是一个失意者, 而正是借助于网络自拍, 她找回了自我, 追求自己的理想, 成了明星。
网络自拍文化打破了传统的男性主流文化, 扭转了现代由男性主导观看女性的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女性操控他人来观看自己, 并借由自拍创造更多的观看方式, 女性的身体, 男性的目光。因此有人给网络自拍贴上了性解放的标签。然而在潜移默化中, 是男性规定了网络自拍中女性的身体, 男性通过符号权力在网络中重构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权力关系。面容姣好、身材性感的女性更容易得到男性网友的垂青与其说网络自拍的女性主动俘获了男性, 不如说这些女性主动迎合了男性。[3]网络自拍文化体现了女性的觉醒, 但仅靠裸露自己的身体迎合男性的目光无法获得心灵的满足, 女性更应该展示自己的内涵与修养、理想和追求, 从而真正赢得男性的尊重和仰慕。
创意产业和文化工业的交会
网络自拍文化体现了创意产业的性质, 创意产业即让有创意的艺术或文化形式通过产业的手段创造经济价值, 并通过市场对文化消费的普及反哺创造实践和公民的文化精神它是由网民自己生产, 表达自己需求的文化形式, 然而由于商业利益的侵蚀, 网络自拍文化逐渐呈现出了文化工业的性质, “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概念, 文化工业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标准化、娱乐性的特点, 迎合低级趣味, 其中渗透着“宰制的意识形态”, 是对个性的泯灭, 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具有隐匿的欺骗性。文化工业的每一个运动, 都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造出来的那个样子。[4]互联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平台, 网民通过网络自拍表达自己, 收获使用的满足和社会资本的增长, 既巩固了强关系, 也加强了弱关系, 而同时网络媒体收获利润的增长。然而现在网络媒体却更多看重网络自拍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网络自拍族大多按照网络审美标准展示所谓的自我, 追求非主流。灯光、PS制作等自拍技术制造了太多千人一面的美女。而过分追求自我身体的展示, 也许忽略了个人内涵修养的魅力, 而这些魅力恰恰最不易在网络世界中展现出来。一味地追求自我形象的展示也许只会造成浅薄和自我的畸形发展, 从而使网络自拍文化逐渐发展成为浅薄、低俗的文化。[5]
网络自拍文化生长在创意产业和文化工业交会的地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文化工业链条上的一环。二者的张力在于独特与复制、交往与私有化、超越与重复之间的矛盾。文化工业的运作更多强调产品的独占和市场利益的最大化, 窒息了网络自拍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阻碍了网络自拍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使消费文化逐渐取代了审美文化, 由此导致网络自拍文化逐渐由多元化走向同质化,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创意生成的土壤, 鼓励网友不断创新, 避免使其走向同质化、浅薄化, 陷入文化工业的漩涡。
网络自拍文化的抵抗与收编
网络自拍文化促进了亚文化的繁荣, 有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正是由于网络自拍文化对主流文化具有解构的威胁, 主流文化势必要对其予以遏制和收编, 传统主流文化和网络自拍文化不断博弈、对抗。当网络自拍文化不断繁荣时, 媒体、司法、市场从各个层面试图对其进行界定、贴标签、遏制、散播、利用, 试图把亚文化的风格整合和吸纳进统治秩序中。[6]网络媒体早已意识到网络自拍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 正在逐渐将其收编到主流文化当中。网络自拍引发了群体无意识的围观, 迎合了部分网民低级趣味的需求, 各种艳照门事件不仅构成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也助长了媒介的资本倾向和窥私文化。网络媒介则充分利用了网民的心理需求, 推波助澜, 网络自拍面临着由展现自我到裸露自身的危险。网民逐渐忽视了对自我精神的追求, 更多地追求虚荣和名利, 网络自拍内容的庸俗化趋势也日趋严重。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 媒介利用网民的创意吸引眼球, 追求商业利益, 网络自拍文化逐渐被商业力量所操纵和利用。
网络自拍文化是通过风格化的方式挑战主流文化以建立集体认同。在网络自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博弈中, 网络媒体起到了微妙而关键的作用, 媒体再现亚文化的方式让它们看起来更加奇特, 与此同时, 商业收编也悄然而至。网络自拍文化为了抵抗主流文化和商业主义的收编, 不得不转变自己的风格, 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网络自拍文化一旦被主流文化所收编, 它就丧失了创意和灵性, 逐渐消融、消失。因此, 对于网络自拍文化, 我们应该持宽容的态度。不管网络自拍是自娱自乐, 还是自愚自乐, 网络自拍的快乐肯定来自灵魂的最深处。[7]网络媒体在关注商业利益的同时, 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公共利益, 文化格局的多元化有利于满足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 更有利于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结语
网络自拍给予网民展示自我的新的方式。网络自拍在解构主流文化的同时, 也建构了虚拟空间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自曝隐私挑战了传统观念, 也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勃兴, 然而由于商业主义的侵蚀, 网络自拍文化正在被主流文化所收编, 逐渐呈现出文化工业的特性。我们需要把握好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 不断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同时网络媒体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加强把关, 促进网络自拍文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网络自拍:网络上的影像人生专题[EB/OL].http://culture.163.com/special/00281MGS/wangluozp.html.
[2]百度百科: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167942.htm4
[3]向淑君.敞开与遮蔽——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4]霍克海默,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 1990:118.
[5]王玮, 邱鹏.网络自拍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4) .
[6]胡疆锋.意识形态媒体商品——亚文化的收编方式[J].现代传播, 2009 (1) .
城市地标的文化解读 篇8
建国初期,由于文艺方针的统一性,由京城开始的十大建筑几乎创立了政治至上的建筑风格。这时的地标建筑,蕴含着国家的行政权力与时代的建筑理想。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火车站等,云集了大陆最优秀的建筑界和艺术界专家。他们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政治激情制造了欧式建筑和中式建筑相结合的共和国建筑样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意识形态的改革观念也相应折射到了城市建设的建筑形态上。当年大陆流行的励志口号是令人骄傲的深圳速度:“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效益”。一个改革初期的国家那种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民族精神反映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中。这一时段的城市地标,主要是在各大城市中心的广场建设和高楼建设,或机场、火车站、体育场、剧场等公共设施,如北京亚运村、香山饭店,深圳世界之窗、地王大厦等。
90年代后期,人口的急剧膨胀和文化经济中心的过分集中,致使城市居住群高楼林立。这时中国大陆城市出现了地标至上的高潮。这反映在各级政府机关大楼的搬迁与修建,甚至大中城市新区的开发以及行政中心的迁移中。如1997年青岛市行政中心的迁移,在城市东部浮山湾北边重建了行政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新城区的建设,几乎成为全国新区建设的模范;更不必说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新建和至高建筑上海新地标东方明珠电视塔。改革时代的新事物引来颇多争议,有褒有贬。从首都到地方,从直辖市到特区,地标建筑比二十年前又花样翻新了一遍。
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行政管理者心中的文化因素占极少比例,他们追求政绩和速度,浮躁冒进,不考虑自然和环境的协调以及文脉传统,没有修复古建的科学意识,以至于全国出现了一批新建的古建外形的旅游点和商业街,行内称“假古董”。其次,盲目追仿西方建筑,不联系城市环境与地理特点,也不考虑地域文化风貌,忽视对植物学与园林学的研究。再次,忽略了建筑以人为本的本质,忘了建筑本身为历史文化传承的坐标。今天,虽然国人身处商业社会,但传统文化却在慢慢回归。看惯了高楼大厦,反而心思庭院幽径。快节奏生活解决不了人的心灵栖居,慢生活的生活指标不会坐落于钢筋水泥的高楼群里,而是回响在传统建筑的青瓦灰砖下。成都市内的“锦里”和“宽窄巷子”是商业和文化结合唱戏的成功样板,它们融入到了普通市民的生活中去。尽管有太多争议,但那种对古建筑“穿衣戴帽”式的修复方式比毁坏后的新建更有利于古建的保护与传承。
《西湖梦》的文化解读 篇9
关键词:《西湖梦》,西湖,文化,批判
《文化苦旅》是一部集学术性、文化性、思想性为一炉的散文集。余秋雨教授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深刻理解和悲壮的忧患意识,抒写了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感慨、反思和评价。
《西湖梦》是《文化苦旅》的压卷之作,由于凝结着中华千年的文化沉淀,西湖成了作者文化探寻的对象,《西湖梦》的写作便是要对西湖文化进行筛选和批判,严肃地探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的问题,彰显了文化散文的独特品格和力量。
一、文化的西湖
西湖经历了太多的朝代,历代文人有很多关于西湖的描写。但由于西湖承载着许多的文化传承,作者仍然还是要写西湖,因为西湖在文化人的眼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遗传因子,西湖不再是一汪普通的湖水,它是文化的西湖。
在散文的一开始,作者便给作品定下了调子,点名了写作的主旨:“西湖的文章实在做的太多,做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再做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作者作为一个文化人,始终被西湖千年的淤积所吸引,还是要冒险写西湖,因为“这汪湖水沉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我避不开他”。这样,作者便点明了自己对西湖的看法,西湖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更是一个被历史反复经营、制作了的人文景观,这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作者笔下的西湖不再是一篇写景记游的作品,作者要开掘的是西湖凝结的文化味。
西湖作为人文景观,作者看重的也不仅仅是与西湖有关的历代流传的或虚构的故事和传说,而是在这些表象掩盖之下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深层次的东西,正是在这一点上,西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者便是试图通过对西湖这些富于文化意味景观的考察,去探寻它们深藏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人格。因此,在古今西湖文章中,它又显得风格独具,后来居上。
西湖名望太高,遗迹很多,山水亭台总是与它的历史紧密牵连着。为了真正体验出西湖的文化味来,作者跳进了湖里,与它肌肤相触,并且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游到了一位清人的遗迹,于是作者愈发感到了西湖文化意蕴的身后,盛大得如同“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西湖变成了文化的象征,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
在西湖,通过那些古迹、建筑和传说,我们可以领略到儒、道、佛等宗教的氛围。在这里,宗教和世俗融为了一家。宗教进驻到这繁华盛地,表现出的不是宗教对世俗的入侵,而是世俗对宗教的接纳和改造。西湖充分显现出了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面,中国的宗教不像西方宗教一样,充满理性上的完整性和普及性,它是平和的,世俗的,充满人间情调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包容性、消化性极强的机制,任何对它单一的确认都是一种误解。西湖之所以令历代文人骚客着迷,不仅仅是因它秀丽妩媚,更多的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西湖,以及它对各种文化都兼容并收,是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丰厚、宽容和自由的精神。西湖不再是一个具体的西湖,而是一个抽象的西湖,是各种文化人格的集合体,因而它具有很好的向心力。
二、西湖的文化
西湖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上,西湖为历代名胜,自古文人汇聚,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存,作者通过审视西湖的文化审视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直在“仕与隐”的矛盾中徘徊,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身在江湖,是隐的文化;心存魏阙,是仕的文化。作者对知识分子文化的反思和探讨是围绕着历史上两位有名的文人苏东坡和白居易写的。他们二人都是治国良才,可是和封建时代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样,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还险遭杀身之祸,仕的文化在知识分子身上难免以悲剧告终。作者遥想当年白居易和苏东坡被外放来到西湖的心境,并从白堤与苏堤这两处景观去挖掘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中可贵的一面,白居易和苏东坡虽也放歌西湖,但没有被西湖的美景所俘虏,白堤、苏堤正是他们当年为人民兴办水利的政绩,所以,作者谈起苏东坡时,说他是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了从容”的人。
作者又由赞叹变为遗憾和感喟,以白居易、苏东坡这样的人格和才干,给我们留下的也不过就是一段长堤,除此,便是诗文。诗文固然宝贵,但是“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文化的悲哀,因此许多古代知识分子看破仕途功名,选择退隐山水。
在西湖的文化中,作者热情地赞美了苏小小,把她当作中国文人人格的对立面,给了她无尚的尊重。苏小小本是一名纯情的少女,她曾将终身托付给一个有情有义的郎君,但那个昔日潦倒的书生得其资助后再也没有回来。然而苏小小并没有把这一切演绎成一部始乱终弃的悲剧,她成了一代名妓。在女性的眼光中,有两样东西是最有价值的,一是爱情,一是美色。当苏小小的爱情没有得到回报时,她便开始了对美的追求,“把自己的美色呈于街市,不守贞洁只守美”。妓女的生涯只是一种形式,内里的关键却是女性对自己生命的高扬。她对美的追求意味着对人的肯定,和对人性的追求。她这颇有哲理感的超逸,让无数鸿儒高士显示出了委琐和逼仄。因为只有苏小小才“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做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为西湖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她比王侯将相更懂得珍惜感情,更懂得为人尊贵。
三、西湖文化的批判
幽静又繁荣的西湖风光旖旎,是个美丽的地方。但作者却不是一个用文字给西湖涂脂抹粉的庸常游客。作者看到的是西湖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始终让自己与西湖保持了一段距离,冷静地对其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作者是对中国人的命运充满了忧患意识的学者,他清楚地看到,传统文化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存在着更多需要反思和批判的地方。作者以一种严肃的理性精神和深刻的批判态度审视着西湖文化和中华文化。
在《西湖梦》里,作者对历代文人津津乐道的隐逸文化进行了批判。西湖边上的林和靖,隐居孤山二十年,梅妻鹤子,远避俗世与官场,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在作者看来,这种无奈的文化人格显然是生命的浪费,透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软弱与空虚。透过林和靖的隐居避世,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九州处处有孤山。”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
尤其是通过苏小小、白素贞的传说,作者对中国文化对人的戕害做了激烈的批判,历史竟如此的畸形:“社会污浊中隐伏着人性的大合理,而这种大合理的实现方式又常常怪异到正常的人性的难以容忍。反之,社会历史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牺牲人本体的许多重要命题为代价。”
面对白素贞乞求做人而终遭迫害的厄运,作者感叹道:“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的人,算得了什么呢?厚厚一堆二十五史鄙夷地没有留出几页笔墨。”白素贞最后被镇于雷峰塔下,作者给这个凄美的故事加上了一句重逾千斤的评价: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
高职院校隐性文化解读 篇10
隐性文化是相对显性文化即明显外在的影响、约束人们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而言的。隐性文化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乃至群体氛围、社会风气等, 是强烈影响和改变人们思想行动的一种“力”。隐性文化是流淌在人们思想深处的一股股潜流。这潜流是活脱奔涌的潜能, 是蓄势待发的潜力, 我们应该潜心优化它, 让它在校园内起调节、陶冶、激励、升华作用。
隐性文化是在一定氛围下, 由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熏陶和浸染读者的文化, 它赋予人的是“内省”的过程。隐性文化一旦“内化”和“升华”, 其对人的影响异常巨大而持久, 这就是隐性文化的内力。隐性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浓缩, 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所历史悠久的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 是经过历史的文化沉淀而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的。一个学校的特色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学校, 不仅有物质文化的影响, 而且有精神文化熏陶———这是一所大学文化赋予的一种精神财富。例如, “你珍惜我的生命, 我绿化你的生活”、“北大是喷泉, 清华是岩浆”, 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北大和清华学生不同的精神风貌, 肯定了不同的校园精神和隐性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校教师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 这种身教远远胜于言传, 时间长了, 学生逐渐变得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如果学校的自然景观令人心旷神怡, 学生身处其中, 就会心情愉快, 有利于心理健康;如果学校的建筑设施, 富有人文气息, 就会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灵魂。不论是普通高校, 还是高职院校, 图书馆是学校最富代表性的文化景观, 因为图书馆体现了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特色, 是超越大众文化的精英文化。如果使图书馆建设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 就会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隐性文化构建
(一) 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
1. 图书馆环境
培养崇高的人文精神, 既是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又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工程。图书馆担当着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学术技能、建立审美情趣和陶冶情操的角色, 担当着校园丰富多彩文化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一所好的大学图书馆应该注重所藏文献的学科知识的涵盖面, 重视本校文化的收藏, 重视本校师生和校友著作的收集, 使学生通过图书馆感受到校园先进文化特质。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 布局合理, 环境幽雅, 图书品种繁多, 馆员服务到位。学生在这里不但学到知识, 而且得到了激励。当走进图书馆时, 除了艺术的陶醉, 还必然会随着审美情感的微妙变化, 净化和启迪自己的心灵。这种隐含激励作用一旦形成, 就有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2. 校园环境
高职校园, 在合适的位置展挂一些中外名人肖像及生平简介,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如孔子伦理思想之崇高, 屈原爱国精神之伟大, 爱因斯坦科学创新精神之可敬, 从而激励学生胸怀大志, 发奋学习。学生在独特的人文意境中习得的, 主要是情感、态度、气质、信仰等等, 校园建设将这些综合作用考虑进去, 构建丰富深遂的人文意境, 是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如举办绘画展、摄影展、革命历史故事展、新科技知识展等, 独具品位,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丰富了校园文化和学生课余生活。
(二) 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环境影响人, 环境塑造人, 在高职院校, 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非常重要。一般来说, 人在显性文化功能中是用感官直接面对, 而隐性文化功能效果的发挥则更多地依赖于人的认知心理的启动状态, 依赖于人用心灵和情感去体验。高职院校应当营造愉悦、幽静的氛围, 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处于一种雅、静的环境中。好的学习环境, 既能提高对显性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 又会自然而然地贴近知识殿堂的底蕴, 提高文化功能深层的感染力。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加强学院的环境建设, 学院挂有很多激励显示奋发向上的标语, 将所有带“严禁”“不准”等类言词的警示牌或规章制度都换成了幽默的文明用语, 例如:“手下留情, 脚下留情”、“小草微微笑, 请您旁边绕”、“文明从脚下起步, 奉献从你我做起”、“大礼不辞小让, 细节决定成败”、“理想就是价值, 奉献就是人生”、“美德贵在坚持, 文明重在行动”、“多一句文明用语, 增一缕校园春风”、“不惜寸阴于今日, 必留遗憾于明日”、“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播种文明、收获温馨”、“自尊而不自居, 自强而不自骄”、“帮助他人, 快乐自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文明师生, 建一流校风”、“多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理由”等。在各主要通道、大门门厅的适当位置布置精心选择的名人格言和名人画像, 以烘托校园环境, 发挥了校园环境的隐性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图书馆布置新颖, 采光、通风良好, 整洁、宁静, 形成了“学术殿堂”的读研氛围, 充分发挥了图书馆隐性文化的作用。
三、隐性文化构建的思路
(一) 构建隐性文化必须确立清晰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所高职发展的灵魂与核心, 它的确立应该是当前长远兼顾, 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并举;既为全体师生认同, 又是本学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学校校长要坚持用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并能鲜明地体现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之后, 还要围绕办学理念确立统一的校风校训和教风学风内容, 并将它们坚持不懈地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在统一和谐的办学理念之下, 让全体师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校园价值取向。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 确立了清晰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坚持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几年来,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促进学院内涵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谋划学院强校战略;坚持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 即稳定规模、优化机构、提高质量、讲求效益, 加强内涵建设, 提升创新能力。
(二) 构建隐性文化必须重视学校的制度创建
制度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 也是学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目前现实意义上说, 学校的制度不再仅仅是约束师生行为的措施, 而是引导大家在参与和执行中得到教育、受到激励的催化剂。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民主制定, 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师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作用, 要让学校制度成为师生自觉行动的指南。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几年来, 特别注重学院的各项制度建设, 如干部考核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财会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等, 学院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中也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让制度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不断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 构建隐性文化必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几年来,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构建校园内和谐的人际关系。学院领导走进师生的心灵, 关注师生的发展, 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 激发教师的兴奋点, 为教师的发展铺路搭桥, 努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让教师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学院充分发挥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辅导员的骨干带头作用, 在他们的影响下, 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合作向上的教育氛围。注意引领全体教师关爱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让全体学生在校园中享受到父母之爱和家的温暖, 增强安全感和和信任感,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 构建隐性文化必须发挥校史校情的作用
每所学校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 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亮点。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辽宁省供销学校和辽宁省电子学校, 这两所学校从建校到发展各有特色。合校以后, 充分挖掘学校的校史校情, 建立了符合自己校情的校本文化, 挖掘学校周围社会与社区教育因素和学校的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学校特色等等内容, 让全体师生在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史校情文化中接受教育熏陶, 促进健康成长与发展。
(五) 构建隐性文化必须开展丰富的特色活动
学院要制定计划, 抓好落实, 坚持开展富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活动, 要充分发挥本校有关教师的作用, 坚持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艺术教育等。活动不在多、不在杂, 而在于突出本校特色和坚持不懈地开展起来。要通过开展活动, 让全体师生全员参与, 要采取激励手段促进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让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 获得成就感。让校园内永远充满歌声与笑声, 让校园成为学生永远留恋的地方。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几年来经常开展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文化艺术节、科技大赛、技能大赛、演讲大赛、球类大赛、趣味运动会等, 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又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宜于人才市场的竞争。
(六) 构建隐性文化必须提升教师的人格力量
教师要甘当“铺路石”、“人梯”, 这是人民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方面起重要作用, 还要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积极作用。要使教师发挥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 就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文化修养。只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了, 才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因此,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人格魅力;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 发挥教师隐性文化的育人功能。
其实,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都潜藏着隐性文化的育人功能。因为, 教师是榜样, 教师是引路人。如果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 勤勤恳恳, 就会激励他的学生在学业上精益求精, 勤勤恳恳;如果教师乐于奉献, 关心他人, 就会激励他的学生乐于奉献, 关心他人;如果教师公平待人, 主持公道, 就会激励他的学生公平待人, 主持公道。
提升教师的人格力量, 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学生将来就业打坚实的思想基础。提升教师的人格力量, 要求教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品格鼓舞人。变偏重灌输为注重渗透, 不仅要寓教于课、寓教于会、寓教于学, 还要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管;变单一播洒为全面覆盖, 提升教师的人格力量, 要求教师通过自身内在的素质和人格力量, 以及疏通引导的办法, 化解矛盾, 理顺情绪, 把学生的思想行为导入正确的轨道。
摘要:隐性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熏陶和浸染读者的文化, 它赋予人的是“内省”的过程。隐性文化一旦“内化”和“升华”, 其对人的影响异常巨大而持久。要构建隐性文化, 必须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 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提升教师的人格力量。
关键词:隐性文化,人文环境,育人环境,教师人格
参考文献
[1]王纲.丰富精神力量构筑隐性文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2) .
[2]开发“隐性文化力”[J].中国建设报, (2002-06-28) .
[3]徐木兴, 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 (2008.6) .
[4]王鸿鹏.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核心竞争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2.
建筑内部装饰的文化解读 篇11
【关键词】建筑物;内部装饰;装饰文化
1 建筑物装饰的含义
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建筑物的内部装修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内部装修是人们为了在居住空间或办公空间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活或工作而进行的一项工程,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美的享受,能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愉悦感,提高劳动效率。建筑装饰装修能从细节上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精致及丰满,更能使人接受所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同时装饰装修也能从整体上确定整个环境的气氛以及格调,并通过时间的日积月累变成时尚的一部分,丰富整个文化市场。
根据装饰主体、装饰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装饰分为本色装饰及复合装饰两种,本色装饰是指对装饰对象本身所有的审美潜质的展现以及挖掘,建筑物不同装的物质和材料可以让人们通过视觉和感知来观察和感受到材料的不同的物理特性,像大理石的光滑,金属的坚硬和冰冷,木质材料的舒适感和纹理感等,这些材料的性质可以在借助科技的力量进行进一步的突出或者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进行改变,例如可以将光滑的大理石地面进行粗糙处理等。装饰的另一种方式是复合装饰,复合装饰是指在装饰主体的基础上进行材料或者图案的附加及美化,像在木质材料上雕刻带花纹的图案、绘画等,现在普遍理解为装饰即为复合装饰。
建筑装饰行业是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它是随着房地产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建筑装饰的装修程度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水准,也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建筑装饰装修的从业单位、从业人员都应关注建筑装饰装修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建筑装饰内部装修的文化含义。
2 建筑内部装饰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建筑内部装饰是从最早的天然形成的树巢或洞穴,到古代时期的木架构结构方式,到现今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建筑物进行内部装饰,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我国的建筑物内部装饰从最早的宫廷设计到现今注重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最早我国的建筑物装饰只针对宫廷王侯,普通百姓人家只是简单的茅草房等,而宫廷建筑因为要显示帝王的权利,要表现出建筑风格的沉雄深远、雍容华贵的时代特征,内部装饰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建筑物的内部装饰装修也就显得单调。以我国斗拱形式的内部装饰来讲,汉代时期是斗拱形式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而斗拱形式的装饰也只能在宫廷内使用,发展到明清时期,斗拱形式的装饰方式不再是装饰的主体形式,仅仅作为装饰的配件使用,但也是王庭公侯才能使用的装饰形式。到20世纪80年代后,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与国外进行了各方面的接轨,建筑的装饰形式进入了多元化时期,既有民族样式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有国际风格的样式,像哥特式建筑的建筑形式等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在这些建筑内部装修的形式中也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建筑式样,这也是我国建筑内部装饰样式中的一种。
对建筑物内部装饰的文化理解,国内外建筑师都有其不同的看法,有的建筑师认为内部装饰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造,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我国著名建筑师戴念慈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这中间怎样打造一个有内涵、有文化的室内装饰空间也是值得各位建筑师今后应多思考的问题。室内设计的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以哥特式建筑为例,哥特式建筑的内部装饰一般具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是多采用也叶片式的窗户,上面镶嵌有彩绘的玻璃;二是有雕刻精美的雕像以及绘画;三是内部的装修式样多为棱线形的样式,哥特式建筑在内部装饰时就体现出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这些鲜明的特征无不体现出哥特式建筑的发展背景。哥特式建筑最早形成于十一世纪,当时的欧洲经济发展迅速繁荣,但人们的思想受到禁锢,而宗教主义的发展使人们长期禁锢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哥特式建筑,它的出现反映出了中世纪欧洲人激荡神秘的宗教感受,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因此哥特式建筑在产生初期就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从而使得建筑物的内部装饰也要与其文化内涵相适应。哥特式建筑内部精美的雕像多为人物形象,且每个人物形象多为三维式的立体造型,人物形象在建筑物内部都有独立的空间位置,这表现了人们对于思想解放、获得生存权的渴望,而内部丰富多彩的绘画也提升了整个建筑物的文化内涵,让每个欣赏的人都有一种从心底里发出的对文化、对了解哥特式建筑发展历史的渴望之情。
3 建筑物内部装饰的文化创新
随着建筑物设计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内部装饰的文化色彩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而且建筑物内部装饰也要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创新。首先要在装饰的内部设计上进行创新,设计上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有时刻体现出新的概念,在设计中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在设计创新中要全方位的吸收建筑文化,在装饰设计中也要时刻体现出文化内涵,结合新时期建筑内部装饰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筑物建設者的兴趣爱好等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内部装饰,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也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声、光、形的和谐效果,也可采用民间艺术手法等形式,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文化色彩鲜明的室内装饰设计图。在设计过程中也要结合时尚与个性,设计师要在努力营造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要注意时尚色彩,不能因注重文化内涵而将整个建筑物的内部装饰设计的文化色彩浓厚且没有时尚感,现代设计的最重要的特点既是在注重文化涵义的同时也要与时尚相结合,设计师要在内部设计的时候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空间环境、空间结构,形成独特的建筑物设计风格,同时也要对内部配套的家具、陈设等进行综合考虑。当然室内设计还涉及到装饰材料的选择,造价等因素,这些都是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图案的时候进行考虑,总之,设计师在对建筑物内部装饰进行设计时要努力营造出建筑物内部的文化色彩,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
4 结束语 :
建筑物内部装饰的文化不仅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是建筑物拥有者文化涵养的一个体现,对于生活或者工作在其中的人员来讲,建筑物内部的文化能够影响其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好的文化环境不仅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对人的整体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设计作品要能够给人传达深厚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让建筑物能够整体体现出和谐、浓厚文化氛围。当然建筑物的内部设计还要考虑到建筑物拥有者使用者的兴趣爱好,所以对内部装饰设计来讲,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力求达到文化与时尚相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晓倩.简议室内设计的创新[J].建筑科学科技资讯,2010(03).
[2]刘轩.论“哥特式”建筑的装饰风格特色[J].学园,2010(05).
[3]李波.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7(03).
[3]李波.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7(03).
[4]潘振环.建筑内部装饰的文化研究[J].东北大学学院报,2009(03).
“看”行为的文化解读 篇12
看是一种选择性的视觉投射行为
人的眼光从来不是被动的、机械的和单纯的。“在观看一个物体时, 我们总是主动地去探查它, 视觉就像一种无形的手指, 运用这样一种无形的手指, 我们在周围的空间运动着, 我们走出好远, 来到能发现各种事物的地方。我们触动它们, 捕捉他们, 扫描它们的表面, 寻找它们的质地”[3]与其说捕捉景物是眼睛的本能行为, 毋宁说看是一种主动地发现和寻找。那些不能引起我们兴趣或是和我们不相关的事物, 我们看一眼之后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但是, 对于我们感兴趣的, 与我们潜意识里相匹配的事物会迅速刺激我们大脑的兴奋区域, 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我们观看的事物受到我们自身文化的制约, 甚至我们的观看方式也必然受到我们所知和所信仰之物的影响, 我们看的东西就是我们要看的东西, 视线一方面是某种发现, 亦即发现我们想要观看的东西;同时视线又是一种遮蔽, 它对不想看的东西常常是视而不见的。在看的过程中, 我们对映入我们眼帘的事物已经作了过滤和筛选。举画家为例, 与其说他是看到什么画什么不如说他总是在大千世界中寻找他想要画的哪些图形和图像, 诚如贡布里希所说:“绘画是一种活动, 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他要画的东西, 而不是画他看到的东西”[4]贡布里希认为, 人的脑海中事先已经存在了事物的某种“图式”, 当我们发出观看动作的时, 就是尽量寻找能与我的脑海中的“图式”相匹配的当前物象, 脑海中存在的“图式”不同, 所寻找的当下物象肯定也会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处风景不同的绘画家会画出不同的景致的原因之所在。这里其实存在着一个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主体运用现有的图式来寻找可以理解的物象的过程, 即眼光的一种投射的过程。另一方面, 由于物象和图式并不总是一致的, 有时现有图式和当下物象之间会出现不一致乃至冲突的状态, 这就有一个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因此, 看是一种现实的活动, 他总是和当前物象以致艺术形象的历史构成有关。看是一种选择性的心理投射行为, 看事物时, 人们总是喜欢把主体身上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情愫投射到所看之物上, 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命名就很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诸如“断桥残雪”“迎客松”“神女峰”“睡美人”等等, 均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积淀了深刻的历史传统, 离开了这些意蕴和传统, 这些景物便同其他自然之物无异, 视线也会流于空泛而显得苍白。一旦融入传统, 其内在复杂的意味便向观众展开。这样, 我们不得不重申约翰·伯格的观点:“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信仰之物的影响”[5]因此, 看又是一种历史活动, 它与看的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
看与被看
我们若把贡布里希的投射理论与精神分析结合起来, 那么,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看”乃是一种欲望的投射和实现, 而弗洛伊德则直接认为眼睛是一个“性刺激区域”。当代电影的发展很好地诠释了“看”——这一欲望的视觉行为, 电影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好看”, 当然“好看”所蕴含的内容很广, 但首先最直观的则是能够勾起观众的视觉快感, 这种视觉快感隐含着更为复杂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发展到一种变态的境地时, 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观看癖, 甚至是窥淫癖。有些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释这种观看癖和窥淫癖, 并且提出了电影的视觉快感和分析模式:主动/男性与被动/女性。
女权主义者劳拉·穆尔维认为好莱坞的众多电影中, 都是由男性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的, 其间则穿插了许多男主人公注视和占有女性身体的镜头。在这样一种文化模式下, 女性作为被看的形象而男性则作为看的载体。女性作为影像是为了男人——观看的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 在这样的视觉格局中, 视觉快感始终与欲望纠结在一起, 视觉满足不仅是画面的优美, 而且包含了某种看与被看的权力关系, 包含了男性眼光对女性的审视和窥视。这种看与被看现象的存在由来已久, 它不仅表现在电影这种现代艺术中, 也存在于绘画和雕塑等传统的艺术中。周宪先生在他的《视觉文化转向》一书中认为, 这种看与被看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我们”与“他者”的不平等视觉关系, 在这种不平等的视觉关系中, “我们”是处于观看者的地位, “他者”则是处于被观看者的地位。欲望的眼光强化了观看者的自我认同, 这种身份是在和“他者”的弱势地位和被审视关系中得以强化的, 即是说观看者是主动的、欲望性的, 而被观看者则是被动的和被展示的。作为观看者的“我们”身份的优越性显然是凌驾于被观看的“他者”弱势地位上的。[6]观看的快感也就在这种不平等的处境中产生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如果我们认真读这首诗并作进一步思考的话, 便不难发现, 看与被看的状态不仅存在于我与他者的层面上。就主体而言, 视觉行为还存在某种反身性。梅洛-庬蒂将这种看与被看的矛盾状态称之为视觉现象学的一个悖论:“不解之谜就在于我的身体同时既是能见的, 又是所见的, 身体注视着一切事物, 他也能注视自己, 并在它的当时所见之中, 认出它的能力的‘另一边’, 它在看时能自视, 在触摸时能自触”, [7]在这个悖论中, 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 主体的我在看对象时, 对象同时也在看我;第二, 我不仅在看对象, 这种看本身又包含了自视的可能性。当我们看某物时, 主体感觉像是以一种局外人的立场自居, 其实不然。当我们试图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评价时, 看的行为则包含着一种“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的自我审视的意味在其中。从这种观念来看, 视线本身是一种我之存在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证明, 人不但看见他身外的世界, 而且也能把自己呈现在世界面前, 从而构成了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
看是一种权力的视觉行为
同话语一样, 视觉行为也体现着权力的内涵, 掌握着什么权力的群体, 使用这属于这个群体的话语。不同的社会群体, 他们能看到的和所看到的也不尽相同, 借用福柯的话来说, 视觉乃是“权利的眼睛”。在充满了暴力与压制的人类文明史中, 眼睛作为重要的权利器官施行着复杂的权力机能。对于视觉行为所包含的权力关系, 福柯在其著作中作了系统的论述, 他发展了边沁的“全景监视监狱”的理论, 提出了“全景敞视社会”的概念, 他认为边沁的“全景监视监狱”是用来监视罪犯的, 是用来对付特定情境的, 而全景监视社会则是一种普遍化的运作模式。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权力的眼睛之下, 都是目光的猎物:“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公开场面的社会, 而是一个监视社会……我们远不是我们自认为的那种希腊人。我们不是置身于圆形竞技场中, 也不是舞台上, 而是处于全景敞视机器中, 受到权力效应的干预”[8]今天这种全景敞视主义可以通过机器装置更加广泛地加以实现, 无论春夏秋冬抑或白昼黑夜, 各种电子装置可以不休息地全天候的监视人们, 达到彻底的敞视主义。现代社会创造了许多关于眼光的规范, 确立了许多审美的科学的理性的观看原则, 这些原则制约着每一个人如何去看, 也决定了他看什么, 能看到什么或者喜欢看什么。今天权利的眼观无处不在, 警察对嫌疑犯的监视, 老板对员工的窥视, 商场保安对顾客们的打量, 随身携带微型摄像头的便衣记者, 大量的可以拍照和摄像的手机, 上网使用的IP地址, GPRS定位系统, 各个重要路口的电子眼和闭路电视, 各种入口处的安检设备等等, 表明这种全景式的敞视监视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透明的世界之中。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53.
[2]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8.
[3].转引自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63-64.
[4]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7:101.
[5]转引自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7.
[6]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80.
[7]梅洛-庬蒂.眼与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129.
【文化解读】推荐阅读:
大众文化解读06-12
院落文化解读05-16
文化墙解读12-09
解读民间文化07-20
电视文化解读管理06-24
班级环境文化解读01-02
赣南客家舞狮文化解读论文10-17
广告中文化意蕴的解读08-20
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及其文化解读08-31
诠释行业发展 解读涂料文化精华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