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解读

2024-10-14

时代解读(共12篇)

时代解读 篇1

和谐文化的时代特征, 依笔者之见, 可以表述为:继承性、民族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

继承性

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 而昨天里复有前天, 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注重和谐、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关于和谐的思想主张, 在汗牛充栋的典籍里俯首可拾。概而言之,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和而不同、对立共存的辩证哲学。如《论语》“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二是持中贵和的价值取向和中庸之道的人生态度。如《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论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中庸》“中也者, 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三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 协和万邦。”《论语》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在我国历史上, 曾多次出现四夷臣服、远人来朝的盛况, 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 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谐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顺应时代所需的新生事物, 它的提出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也有未来文明的呼唤。我国优秀的和谐文化传统, 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今天, 我们建设和谐文化, 要坚持毛泽东概括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十二字方针,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而丰富的思想资源, 对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 融入时代精神而加以利用、改造和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 (胡锦涛语)

民族性

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先秦文化堪与希腊文化媲美;两汉文化也足可同罗马文化齐驱;而唐代文化在当时更属举世无双, 也许只有印度文化能望其项背。仅就文学家而言, 早在公元前, 便出现了闻名遐迩、堪称世界文学巨人的屈原、司马迁等。许多世纪以来, 优秀的文学家生生不息, 倍增迭出。他们的作品象条条巨川, 汇入浩瀚的海洋, 构成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一部文学发展史。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体称谓。在我国科学文化史册上, 少数民族也写下了引人注目的篇章, 创造了许多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 独立研究出具有世界水平的13个公式;受到世界许多学者重视的《突厥语词典》的编篡者是维吾尔族的马合穆德·喀什噶里;我国第一个地球仪是元代回族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扎马鲁丁创造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水利专著《河防通议》, 是元代回族水利专家瞻思所著;我国第一部水利工具专著《河工器具图说》, 是满族水利专家麟庆撰写的;元代维吾尔族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 是我国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8世纪著名藏医宇陀·贡布编写的《四部医典》,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赫赫有名的云南白药是彝族曲焕章发明的;闻名世界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清代的满族人;被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提出, 并非空穴来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 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文化的产生是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 这就使文化烙上了民族印记, 并以民族的形式发展起来, 最终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正是这种民族性, 使人类的文化充满丰富性、多样性、互补性、地域性。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空间内存在并进行, 因此,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天然具有中国及其各个地方的地域性特征, 而不是超时空的、无主体的和谐文化。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 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民族性是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文化,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 同时又是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文化。如印度文化、埃及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和谐文化的民族性, 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主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标志。它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淘汰、洗礼, 已经在中华民族成员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发生而且还将发生巨大的作用。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要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 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 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并在更高的层次上表现出自身的民族性。

兼容性

共荣共存、共同发展是和谐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和谐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和”, 它所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或者相同文化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各自保持自己的个性、特色和相互间的差异, 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 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 所以格外需要尊重差异。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有四大文明古国, 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 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 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原因何在?这便是中国文化的兼容性。

从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点不难看出, 春秋战国时期, “华夷之辨”开始式微;秦王朝“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 (范文澜《中国通史》) 治理, 更是强化了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四海之内”共“天下”的观念。汉唐以降, 中华民族虽然几经战乱波折, 如“五胡乱华”、蒙古族、满族先后入主中原等, 但按照“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征服了的民族底较高文明所征服”的规律, 中华文化均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雅量容纳了草原文化、西域文化、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 中国历史上多次呈现出民族大融合景观。而在这一过程中, 中华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 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 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 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 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而是可以统一的, 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共生共荣的。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抛开偏见, 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求同存异, 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价值。

多元性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语出《中庸》) 。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 是它的丰富性、多样性。千篇一律、单调划一的文化毫无生命力可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虽然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 但它绝不是一花独放、一支独秀, 而是尊重多元文化, 主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费孝通语) 。

从中华民族整体的根本利益上看,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元的;但就世界文化格局而言, 由于有多元的经济和政治主体 (种族、民族、阶级、阶层、宗教、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等) 存在, 文化多元化, 多种文化共存, 仍是不争的事实。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的文化和谐, 必须坚持“面对外部多元、发展自身一元、用一元引导多元”的立场。

是的,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文明模式应该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谋发展。时至今日, 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政府仍然片面追求国家利益, 企图强行在全球推进美国的社会模式, 坚持按意识形态把一些发展中国家划定为“邪恶轴心国”、“流氓国家”、“非民主国家”、“暴政前哨”等, 把恐怖活动视为“文明冲突”。其结果, 美国自视越高, 朋友越少。美国越“治”, 世界越乱。难怪英国《卫报》网站坦言:世界因为美国的政策变得更加危险, 美国总统布什与他痛恨的仇敌拉登是对世界和平威胁最大的人。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创新性

对立统一规律, 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 都要服从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继承与创新,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辨证的统一。两者互相渗透, 不能截然分开。没有创新, 一切效法前人, 亦步亦趋, 抱残守缺, 发展必然停止;没有继承, 一切从“零”开始, 那么就只能回到动物状态, 当然谈不上创新。

和谐文化建设, 基础在继承, 关键在创新。继承传统, 就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继承传统, 一定要推陈出新。要在建设和巩固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 大力提倡艺术民主和学术自由, 大力倡导文化创新, 大力发展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学术派别, 推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推动各种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 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在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奋斗中, 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本文试图从继承性、民族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五个方面对和谐文化的时代特征进行探讨, 为建设和谐文化抛砖引玉。

关键词:和谐文化,时代特征,理论研究

时代解读 篇2

利用康德提出的理性极限意义上表现“二律背反”特征的四类知性范畴与现代脑科学揭示的具有反映机能的人脑皮层四叶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结构,把作为理性对象的历史逻辑结构与作为思维本质的辩证逻辑结构统一起来,为丰富信息时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提供新视角.

作 者:李冀湘 李群 作者单位:李冀湘(解放军理工大学基础部,)

李群(安徽省教育学院教管系,)

解读《时代》关键词 篇3

TheNewDealwelfaresafetynetinstalledinthe1930sandaugmentedintheGreatSocietyprogramsofthe1960shasbeenhauledoffforthekindofdrasticrestitchingthatFrance,Germany,ItalyandSwedenhavebeenlaboringoverforthepastyearormore.(TIME,Aug.12,1996,p.25)

“新政”在30年代大张社会福利安全网,到了60年代又因“大社会”的各项计划而变形扩大,如今这张安全网已经撤下,准备大肆修补,就像过去一年多来法国、德国、意大利与瑞典这些国家大费周折所做的修改一样。

[注]augment扩大,加强;tohauloff撤下;restitching重新缝补elevated,崇高的Itturnsout,however,thatnoteverymanwhoreachedthepinnacleofAmericanleadershipwasagleamingexampleofself-awareness,empathy,impulsecontrolandotherqualitiesthatmarkanelevatedEQ.(TIME,Oct.9,1995,p.30)然而,结果是,并非每个攀登到美国领导阶层巅峰的人都是具有自知之明、有同理心、能克制冲动,及其他高情商特质的闪亮典范。

时代解读 篇4

关键词:诚信,《项链》主题,时代解读

《项链》作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杰作, 可以说是国内众多读者耳熟能详的短篇小说。故事梗概是一个自怨没有嫁入豪门而又貌美如花的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舞会, 用丈夫买枪的钱做了衣服, 为了显得体面气派向有钱的女友借了项链, 在享尽舞会的光鲜后, 意外发现项链丢了, 此后, 为了偿还项链, 她含辛茹苦地劳作了十年。当韶华逝去, 巨债还清时, 玛蒂尔德却意外获知自己当年万分欢喜借来的钻石项链原来是假的。《项链》发表后, 以其意蕴之深刻和构思之巧妙, 打动过无数中外读者的心, 叫人爱不释手、让人回味无穷。但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个问题, 却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讨论、争论的话题, 迄今也尚未有个定论。在此, 本文作者在概括总结对主题传统解读的基础上, 试图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出发, 对小说主题进行新的解读。

一、传统对《项链》主题的解读

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阐释《项链》的主题?自小说问世以来, 人们莫衷一是, 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可以把它归纳成六种:“赞美说”、“喜剧说”、“悲剧说”、“命运说”、 “无主题说”和“虚荣说”。

“赞美说”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为了热情歌颂玛蒂尔德夫妇敢于直面生活挫折的勇气和品质, 玛蒂尔德面对金钱是无奈的, 但她却赢得了人格的尊严。小说意在向人们阐述一条生活真理:人的一生没有多少平坦路可走, 生活中总会碰到许多出人意料的灾难与挫折, 但只要人们勇敢面对挑战, 就将最终战胜困难, 迎来光明未来。

“喜剧说”认为尽管项链的丢失使玛蒂尔德夫妇的生活暂时陷入了困境, 但却磨练了玛蒂尔德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厄运与挫折的承受能力, 并使她在十年劳作中获得了新生——由一个以泪洗面的弱者变为粗壮耐劳的强者;由一个外表美丽动人到精神自信坦然的女性;由一个错位到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能够坦然自信和达观面对生活的女性。项链的丢失不仅没有“毁掉”反而是“拯救”了玛蒂尔德, 让她成为“为了明确的目标而一步步攀登奋斗的女性”、成了“由外在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 这是一幕人间喜剧。

“人类悲剧说”把小说看成是一场悲剧, 玛蒂尔德夫妇就因偶然丢失项链, 马上就从略有积蓄的小资产阶级沦为了债台高筑的穷人, “尝到了穷人的那种可怕生活”, 真正是“一挂项链毁了一个家, 毁了一个人的青春和美丽”。

“命运说”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人生变化无常, 只需要一点点偶然发生的小事, 就能害你或者成就你。丢失项链这一极偶然极微小的事给玛蒂尔德夫妇带来了人生的悲剧。作者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 表达了对小人物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境遇的深深同情。

“无主题说”认为作者的本意不在对小说人物作出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 他兴趣之所在, 就是揭示日常生活中某种戏剧性变化的发生给读者带来的心灵震撼与深思, 揭示“一种同女性青春相关的忧伤”, “一种实实在在的已成年人对逝去的青春的慨叹。”

“虚荣说”是传统的、影响最大的主题, 该观点把《项链》作为讥讽虚荣的范例, 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安于现状, 贪图享受, 爱慕虚荣, 想入非非的小资产阶级妇女, 正是由于她爱慕虚荣和贪图享受, 才导致了项链丢失事件的发生, 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 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青春和辛勤劳动的巨大代价。小说从一个侧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丑恶本质, 无情揭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对人们的毒害。

另外, 也有人把《项链》看成为“一曲诚挚相爱的颂歌”, 认为“丢项链的不幸反倒‘成全’了卢瓦泽尔夫人”, 将她从整日抱怨不休、想入非非的状态中拉回到现实, 夫妻俩十年的同甘共苦使她真正体会到了爱的真谛, 懂得了“拥有真心实意始终爱她的丈夫应该算是最大的幸事”。

笔者认为, 由于每个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 加上个人的思想修养、人生阅历、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等不尽相同, 导致不同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对同一事物必然会有不同看法, 正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因此, 上述对小说主题的阐释都有一定道理。但对文学作品的任何阐释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从我们今天所处时代来看, 上述阐释也都有失偏颇, 存在不合理之处。“赞美说”把现代人的思想境界牵强附会到玛蒂尔德身上, 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也与小说文本本身相脱离。“喜剧说”以道德评判作为分析的切入点, 用道德标准衡量玛德尔德, 过于拔高了女主人公, 出现了一种理解上的错位。“人类悲剧说”和“命运说”将小说的主题提升到了过高的层次, 让人对人生、对人类产生虚无感与消极思想。“无主题说”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参》的说法!初看起来有比较强的说服力, 但细想却有悖于莫泊桑的小说创作理念。“虚荣说”乍看起来好像很有说服力, 并且也符合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语文课教学的思想要求, 这放在当时社会的特定背景下完全可以理解, 但社会发展到今天, 如果还用旧视角看问题就不对了。因为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理愿望, 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玛蒂尔德有这样的梦想实不为过。在当今时代, “虚荣说”存在严重的理解偏差。

二、诚信是当代人读《项链》时最让人感动之处

当今社会中, 面对层出不穷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硫磺熏药材”, “注水肉”, “染色馒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假烟假酒等制假造假事件以及躺在病榻上的妻子 (丈夫) , 苦苦寻找等候不知所踪的另一半;公司经营遇到困难后老板不管员工利益携款潜逃;农民工兄弟辛苦一年拿不到工资等等不诚信现象, 诚信危机已变成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 重读《项链》, 最让人难忘、最让人感动的是小说中主人公的高尚品质———诚信。

首先是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诚信。在发现项链不见、百般寻找仍然一无所获后, 玛蒂尔德没有因绝望而选择逃避或赖账, 更没有像当今社会某些人一样因巨大压力而自杀。而是在经历最初阶段的惊恐之后, “她一下子显示了英雄气概, 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哪怕背负巨额高利债也要将项链归还朋友, 这一下子揭示了女主人公内心所具有的强烈的诚实守信品质。因为从小说结尾可以看出, 她当初所借的钻石项链是假的, “至多值五百法郎”, 如果当初玛蒂尔德依实相告, 那么, 依她朋友爽直友善的个性, 一定会告诉她真相, 这样, 玛蒂尔德可能就不用赔偿, 即使赔偿, 数目也要小得多, 对他们一家的生活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玛蒂尔德依然能过着衣食无忧的小妇人生活。但是, 在自尊和诚信意识支配下, 玛蒂尔德不惜付出十年美好年华而严守项链丢失这个秘密。这从玛蒂尔德送还项链时, 最担心朋友会把她当着一个贼的内心活动中明显表达出来。十年之后, 由于遵守诚信偿还了所有债务, 玛蒂尔德变得自信和坦然, 这样, 当模样大变的她遇到“依旧年轻, 依旧美丽动人”的佛来思节夫人时, 她非常主动上前与旧日闺中密友相见, 说出了事情真相和十年的艰辛, 同时“用一种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我们可以说, 是诚信改变了玛蒂尔德, 让她变得坚强、自信与坦然。

其次是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先生的诚信善良。丢失项链后, 路瓦栽先生没有埋怨指责自己的妻子, 而是想方设法帮助妻子解决问题。在“凡是有一线希望的地方都走了个遍”而一无所得, “任何希望都消失了”之后, 路瓦栽“高声说道:‘现在应当设法去赔这件宝贝了’。”“路瓦栽本存着他父亲从前留给他的一万八千金法郎。剩下的数目就得去借了”。他动手借钱了, “他签了许多借据, 订了许多破产性的契约, 和那些盘剥重利的人, 各种不同国籍的放款人打交道。他损害了自己后半生的前程, 他不顾成败利禄冒险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姓”, 尽管“想到了将来的苦恼, 想到了就会压在身上的黑暗贫穷, 想到了整个物质上的匮乏和全部精神上的折磨造成的远景, 他感到恐怖了”, 但他还是凑齐了三万六千金法郎, 取了那串新项链。从以上描述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先生也是一个诚实守信、善良、有责任心的好男人, 大丈夫。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难临头各自飞。他本来可以完全像当今社会有些人一样当家庭遭遇大难时抛弃妻子, 跟妻子离婚, 这样就完全可以不理会那笔飞来的外债, 继续过着那不富裕但还凑活的日子。但路瓦栽先生并没有那样做, 反而给我们展现了在困难面前他们坚定不渝的爱情以及为爱而付出的责任担当, 他与妻子携手并肩共患难, 勇敢地面对生活带来的挑战, 诚实遵守着“借人东西一定要还”的信条。路瓦栽先生对妻子深情的爱和诚实守信的品质着实让人感动。

其三是玛蒂尔德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的诚实与坦然。对待旧日女友, 佛来思节夫人非常热情, 也非常信任。当玛蒂尔德来向她借首饰的时候, 佛来思节夫人非常痛快地取出一个大的首饰盒, 爽快地对玛蒂尔德说:“你自己选吧亲爱的。”而当玛蒂尔德忐忑不安地送回项链时, 尽管由于借出时间太长, 佛来思节夫人有点不高兴说了一句抱怨的话但她“当时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对项链进行检验。这是人世间难能可贵的信任。最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十年后在公园的不期而遇, 当佛来思节夫人从玛蒂尔德口中得知自己拥有的是一条价值四万法郎的真钻石项链时, 面对从天而降、唾手可得的巨大财富, 佛来思节夫人没有起任何贪念, 而是“感动极了”, 没有丝毫的迟疑, 立即告诉旧日女友事情的真相佛来思节夫人对朋友的这份坦诚与善良在当今社会更显难能可贵。

总之, 笔者认为, 是诚信感动着小说中的人物, 是诚信感动着许许多多的读者, 也是诚信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诚信应是对《项链》主题的时代解读

“项链”中人物的诚信不仅让人感动, 而且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如果要对《项链》主题进行解读, 那么, “诚信”应该成为这篇小说的时代主题。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理由:

(一) 诚信是针对小说创作时的社会背景而提出来的。讲究“诚信”是人类社会公认的一条道德准则, 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适用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然而回顾19世纪80年代法国, 我们可以发现, 当时社会流行一种唯利是图、尔虞我诈、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恶劣风气, 莫泊桑作为社会中下层的一员, 从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观念出发, 从内心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感到不满, 希望用“诚信”来唤醒人们, 扭转当时的那种恶劣社会风气, 重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二) 倡导诚信应该是作者的潜在创作理念。为了追求诚信, 玛蒂尔德要辞掉女佣, 亲自干种种家务粗活, 洗衣做饭、清洗杯盘碗碟、打扫卫生、倒垃圾、提水上阁楼, 甚至要为一个铜子与商家讨价还价, 受嘲讽, 挨责骂, 衣着的改变, 容颜的变化, 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 体现出在当时社会的讲“诚信”、追求理想的现实是如此之艰难。而玛蒂尔德在公园中邂逅佛来思节夫人后的坦诚告白, 则使自己十年的艰难生活换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构思明显体现了小说作者倡导的“诚信”价值之所在———苦尽甘来。因为在当时的情景下, 佛来思节夫人只要不说出事情的真相, 就可以轻而易举将三万五千五百法郎窃为己有, 既然佛来思节夫人告诉了玛蒂尔德事情的真相, 那么从诚实守信的视角来讲, 佛来思节夫人就必须把多余的三万五千多法郎退还给玛蒂尔德。因为“诚信”, 十年的艰辛痛苦和磨难, 将使玛蒂尔德今后的生活变得宽裕轻松起来。然而, 这只是小说作者莫泊桑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因为在当时的那种尔虞我诈、惟利是图、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社会环境里没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作者之所以这样设计, 主要是想表明小说创作的目的之所在:就是想通过小说给当时的人们一种启迪, 这也正是小说所想体现出来的社会意义, 由此读者也能从中了解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理念。

(三) 诚信主题符合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莫泊桑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来自然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莫泊桑总是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 将人们日常生活中身边时常发生的一些小事以十分隐蔽、十分纤细的方式巧妙串联起来, 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最合情理的举止、反应, 把结局非常自然地导向作者想要强调突出的主题。“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 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 多么变幻无常啊, 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 也可以成全你。”莫泊桑以其特有的创作手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次机会、一场舞会、一挂项链, 将“诚信”———这个19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严重缺失的行为规范自然而然地反映出来了。

(四) 诚信主题符合作者对小说结构内容的精巧构思。从内容看, 爱幻想的漂亮姑娘玛蒂尔德因为嫁给了小职员而心有不甘, 这样理想与现实产生了矛盾冲突,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玛蒂尔德自然而然地会寻找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突出自己, 让别人认识自己、崇拜自己, 然而, 机会可以从天而降, 但并不是唾手可得的, 有时要抓住机会非得付出很大代价, 如花完所有的积蓄去制作一身令自己满意的服装, 放下自尊去借一条非常满意的“项链”。生活总是这样残酷, 希望越多往往带来的失望也就越多。为了遵守“诚信”, 赔偿和原先借的一模一样的项链, 路瓦栽夫妇不顾一切地签了成千上万的借约, 遭受高利贷的盘剥, 尝到了“穷人的艰难生活”。试想, 玛蒂尔德通过向佛来思节夫人询问丢失项链的价值然后照价赔偿, 也完全是合乎情理, 但她却没这样做。因为从结构布局看, 假如这样安排故事情节, 小说就会变得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项链》也就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作者如此谋篇布局小说的内容结构正是为了体现其主题———诚信之所在, 十年还债的艰辛, 英雄气概的体现。

总之, 不论是从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理念分析, 还是从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对小说内容结构的谋篇布局分析, “诚信”都应该成为小说的主题, 讲求“诚信”也是《项链》能成为一篇传世名篇的理由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马祥.一曲令人赞叹的英雄之歌——也谈《项链》的主题[J].名作欣赏, 2002

[2].方位津.错位到复位的女性.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3].陈敦.《项链》的思想和艺术[M].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 (第2册)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0

[4].于良红.莫泊桑.《项链》.主题新探[J].社科纵横, 2006

[5].刘工昌.和青春相关的忧伤———《项链》主题漫议[J].名作欣赏, 2002

乐于助人精神的新时代解读 篇5

内容摘要:

当今中国正在大力弘扬雷锋乐于助人精神,人们在互帮互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由帮助引发的弊病。就学习帮扶而论,由于有了别人的帮扶,使受助者的自主意识懈怠了,过度依赖与别人的帮扶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认为有了别人的帮扶就可以放松了,结果反而导致受助者的学习成绩下降。这样不仅没有起到学习帮扶的作用,还浪费了宝贵的青春。

故本论文的论述重点在于诠释助人为乐精神中的“助”字,论述能从根本上解决受助者问题的助应当是什么,解释为什么应当如此帮助别人以及如何去实现这种助。

关键字:乐于助人

雷锋

主观能动性

自主意识

雷锋乐于助人精神的新时代解读...................................................................................................1 一.引言...................................................................................................................................2 1.1论文的目的:.............................................................................................................2 1.2论文的意义:.............................................................................................................2 1.3论文的论述范围:.....................................................................................................2 1.4论文中的一些名词解释.............................................................................................3 二. 现今社会由助人而引起的常见问题.............................................................................3 2.1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背离教育本质.........................................................................3 2.2人情网导致各种问题出现.........................................................................................5 三. 受助者因为哪些主观问题而去需要帮助.....................................................................6 四.助应当是什么...................................................................................................................7 五. 为什么应当如此助.........................................................................................................7 六. 怎样实现助(以教育为例).......................................................................................10 七. 结束语...........................................................................................................................12 八. 参考文献.......................................................................................................................13

一.引言 1.1论文的目的:

① 论述现今社会由助人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② 明确雷锋乐于助人精神的内涵 ③ 论述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受助者问题

1.2论文的意义:

为帮扶他人提供理论指导,让更多的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需要帮助者的各种问题。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践行雷锋乐于助人精神的活动中去,并从根本上解决受助者的问题。

1.3论文的论述范围:

本文旨在明确雷锋乐于助人精神的内涵,解释应当如何去助人。本文中所指的“人”不是指所有的自然人,而是指有能力或有潜力做好事情但却不愿付出努力或总是依靠别人的人。

1.4论文中的一些名词解释

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乐于助人:这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胧,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

二.现今社会由助人而引起的常见问题 2.1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背离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并让他们能够改造世界。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须依靠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现在的中国教育模式严重背离了这个本质。仅仅是一味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没有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小学生升初中理应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顺理成章的事,如今却面试成风,而且还衍生出许多培训、辅导项目,总结出不少应对技巧,这已远远背离义务教育的原则,变异成孩子的恐惧、家长的纠结、学校的烦恼、商家的算盘。又到招生时节,报上又见“公益”信息:为提高小升初面试成功率,某教育培训机构日前举办公益讲座,专授面试九大技巧。

看了家长当场认真记下的应对面试技巧,真让人哭笑不得:技巧一,提前3个月参加训练,根据历年面试中的偏题难题,找老师辅导,在家里模拟演练;技巧二,自我介绍多准备几个版本,时间最好有长有短,形式最好有说有演;技巧三,面试神态一定要谦恭,以下表情都可能加分:给老师一个微笑,对老师说“您好”,答题时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娓娓道来……这哪是小学生面试,简直就是戏剧学院的入学考试!

且不去讨论小升初该不该面试,就看看上面这些所谓的技巧,无非是教孩子应对脑筋急转弯,让他们学会顺从、学会表演甚至弄虚作假。我们的培训机构想过没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心智的时候,给他们灌输所谓的取胜技巧,将会给幼稚的心灵染上什么样的色彩?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想过没有,你们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或许孩子学会了面试技巧,却很可能输掉了自然的童真、可贵的童趣和健康的人格。同样,我们主持面试的学校想过没有,在面试这个环节的考量上,需要提前准备、悉心设计的恰恰不应是孩子,而应是学校和老师;测试的内容也不该是那些奥数题、才艺表演和脑筋急转弯,而应是如何真实地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心智状态和性格特点。因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只关注挑选那些智力和才艺出色的学生。

更让人担忧的是,时下对“技巧”的追逐和迷恋,已经成了一些老师和许多家长的一种嗜好。“技巧”之风盛行让教育本身已经变味。

例如,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应“我手写我心”。然而,有些把关教师却总结推广什么“模块组装作文”技巧,让学生死记几种开头、结尾,硬背几个典型素材,见招拆招,应对考试。这样的新八股文法,造就的无非是千篇一律的谎言。

再如,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些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然而,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却卖弄“恋爱技巧”,声称“傻爱不如巧爱”。然而,这些小技巧一旦离开了真情和坦诚,就会变得虚假和苍白。

还有一些所谓的名师热衷于宣传“押题技巧”、推销“应试必杀技”,更有教育界的“张悟本”公然宣称:要批量培养神童,“20年后,将贡献1000名杰出人才”,结果让数百家长趋之若鹜。如此等等,早已将教育的本意和原则抛之九霄云外。

请记住一位教育家的忠告:“如果教育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切莫让那些急功近利的“技巧”蛊惑了孩子的心灵,败坏了教育的本质。

2.2人情网导致各种问题出现

中国是个熟人社会、关系社会,本来这种人情网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比如与自己的熟人合作做生意,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实现双赢的局面。再如利用自己知识阅历教自己的熟人如何做好事情。但少数腐败分子利用亲属、同学、同事等关系打通上下左右环节,甚至沆瀣一气、共谋共贪,导致各种腐败的出现。是本来的好心帮助变成了贪污腐败。

近几年来,村官贪腐案频发,而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再到如今几十个亿,这些连“官”都算不上的小“村官”频繁制造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的腐败大案,不断挑战着公众的神经,也让公众不禁要问“对他们是不是还管得住”?

“村官不是官”,对其的监督机制、监督网络确实很不健全,监督起来难度不小。但难度不小不等于没法监督,昨年中纪委出台了《农廉规定》,不少地方还出台了村官管理办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公开、村财乡管等,退一万步说,就算什么监督渠道都没有,在“小村官”动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贪腐生涯中,其上级党委、纪检部门不可能点风声都听不到,然而在此情况下依然“小官大贪”案件频发,可怕最关键已不是有没有监督渠道的问题,而是监督渠道是否有效的问题。

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讲话指出“这些年干部队伍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讲认真、不敢监督,对干部的一些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批评、不纠正,导致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甚至滑向犯罪深渊”。说白了,就是碍于人情不敢认真监督、不敢大胆监督,让“人情网”架空了“监督网”。

一方面,中国人向来讲究“与人为善”,反映在对腐败的监督上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三缄其口,对身边的腐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还有一些派驻基层的纪检干部,在与当地干部打成一片后,因碍于人情也对干部疏于监督、不敢监督。

明确助人的内涵势在必行,需要一种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这种因为人情而帮助别人的行为。

三.受助者因为哪些主观问题而去需要帮助

① 受助者想做好某件事,也有能力做好,但害怕自己做不好而不做。比如有些人见到小偷偷东西而不敢去制止。

② 受助者想做好某件事,也有能力做好,但害怕自己做不好而请别人去做。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③ 受助者想做好某件事,也知道自己有潜力做好,但不愿花时间花精力去做,总是想直接获得结果,于是请别人帮忙或走不正当途径甚至直接不做。比如请别人在考试的时候发答案,带小抄进考场以及上文提到的借关系升官发财。

④ 受助者有能力做好某件事,但认为自己做不到而不做。比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可能达到优秀而干脆不去学习。

总的来说受助者的认为自己需要帮助的主观原因有两点:恐惧和懒惰。

要解决受助者的问题首先得从受助者自身的原因着手,帮助受助者克服心理的恐惧和懒惰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受助者的问题。

四.助应当是什么

通过外界压力而产生的动力远不及自发产生的动力,这就好比一个为了生存而工作的科学家比不上一个为了理想而工作的科学家。因为由外界所产生的动力是不能长久的,而内在动力可以。如果我们能激发受助者的内在动力,难道不是做到了最大效率的帮助了吗?换句话说真正起到实质意义的帮助不是对受助者给予物质帮助,而是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让受助者自己努力并由此获得成功,即使受助者没有成功,对受助者来说也是一段不错的经历。

帮助者要做的就是在思想或行为上引导受助者。帮助受助者克服心理问题,令其自主意识觉醒,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让受助者最终能独挡一面。

五.为什么应当如此助

笔者认为帮助一个人首先要提高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再从思想和行为上引导受助者。为什么要提高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就是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去利用规律、利用和创造条件,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 7 的需要;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就是说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困难、挫折以及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

受助者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是受助者做好事情的基础。

第一个获得福布斯终身成就奖的企业家、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

一、香港《资本》杂志评选的香港十大最具权势的财经人物之首,拥有这些殊荣和名望的是一个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名字——李嘉诚。从一无所有到“塑胶花大王”、“地产大亨”,成为到今天风光无限的世界华人首富。从未遇过一年亏损,被世人奉为“超人”。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他缔造的“商业神话”已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楷模他的名字就是成功者的代名词。

分析: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的理论。他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着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李嘉诚用一个鸡蛋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是的,人生就像是一个鸡蛋,外表看上去毫无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还极容易破碎。可是,如果这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实现一种自我的突破那么最终就能打破包裹自己的这层蛋壳,不但可以就此看见外面的世界而且将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种突破是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去想,去做,并且面对挫折能够坚持不懈

受助者主观能动性的提高,能受助者的办事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美国总统奥巴马可以说是“美国梦”的最好例子。青年时期,奥巴马因为自己的多种族背 8

景,很难取得社会认同。十几岁的他成了一个瘾君子,他和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家境是贫穷的,肤色是被人嘲笑的,前途是无望的,成功的道路曲折得连路都找不着。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逃学、吸毒、泡妞等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曾以吸食大麻和可卡因来“将‘我是谁’的问题挤出脑袋”。但是渐渐地他背弃了这种荒唐的日子。上大学时他需要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当众议员之前是个低级律师,没有担任过辩护律师,只是做一些庭外的工作生活依然贫困。不过奥巴马善演讲,当上众议员后借助商业演讲,选总统前总算有了百万家产,也是是一般的富有而已,但这百万家产在各总统候选人之中算是最穷酸的一个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境不好的黑人小子却当上了美国的总统。在获选的那一刻全世界都沸腾了。奥巴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一个男人的一生或者是为了实现父亲的期望或者是为了弥补父亲的错误。对我而言则两者都有。”

分析:对他来说,梦想和动力来源于父亲。“父亲”就是他的精神力量,当他被人歧视被现实打败时,对父亲的爱让他站了起来。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主观能动性的最好说明。

受助者主观能动性的提高,能够为受助者提高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的飞人、民族的骄傲,他结束了西方人垄断的田径项目的局面,并以平世界纪录的好成绩获得了冠军。他就是刘翔。然而在08年奥运和12年奥运时都因脚伤临时退赛的行为,国人诧异不理解一度让曾经的英雄背负了各种骂名。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总结中国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时专门表扬了刘翔等健儿:“刘翔面对挫折,不屈不挠,表现了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刘翔在受伤后对媒体这样说:“当然,上届奥运会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伤愈重新回来并不容易,这将会激励我,有时候受一些挫折也是好事,能让你变的更为强大。”

分析:脚部受伤这并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在舆论压力下一蹶不振还是重新开始,这对刘翔来说是个选择。挫折有时教会我们成长,让自己更强大。

六.怎样实现助

帮助别人首先要了解受助者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助办法。切不可盲干,瞎干,蛮干。要灵活处理问题。但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 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但不要直接给他结果。② 可以让他明白利弊,但不要帮他选择。③ 可以给他一个希望,但不要一直陪着她。

下面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例,说明如何实现助。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努力的过程、感受获得的喜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设置情境,调动学生视听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这就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

为学生设计、组织各种课堂活动,并事先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准备。将学生引入情景后,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可以作为旁观者或其中一员,留心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位学生,记录出现的问题或错误,之后作简明扼要的小结,就学生在活动中对信息的接受、及语言的应用等情况加以讲解讲评。而作为主角的学生,便可以大胆积极地投入交际实践活动。从而充实了自己的头脑,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全体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主要起着控制学习的方向和步伐的作用,掌握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引导出学生的主动性。可能有个别学生不太自觉参与课堂活动,此时教师要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勇敢的挑战自己。其实只要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参与的活动对自己的学习很重要,就会投入其中。

课堂活动需要每个学生的积极投入。在活动中,学生被分成小组,就不同的内容分给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和学习。要求小组中的每个人都要发言,或者被提问。讨论完后,要求小组中推荐一位同学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时学生不再是仅仅静坐和聆听,他们还必须思考和理解。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观察更多地从其他学生身上学习,让学生体验了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成功。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善于思考’的主人翁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以超于寻常的想象力,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产生疑问,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改变过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被动局面,形成师生互动,生生有问的良好局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善于思考的主人翁意思,没有主题意思就没有创新。第二教师应该在“导”字上下功夫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学习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求教师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放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时对学生适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导上,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从教学生“学会”转移到教学生“会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独立自主地去探求和掌握新知识的本领,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教师的行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热爱学生就是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课堂上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找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当学生没有思路时,或者回答不准确时,教师从旁引导,对正确的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答错了也不随意批评斥责。同时注意他们上课时的状况,对个别上课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应及时地善意地进行提醒,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亲近感和信赖感,进而创造课堂情感氛围中不可缺少的“和谐”环境。

总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来设法启发和发散。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形成一种新格局,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将在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

七.结束语

如果一个人想要美丽,我不会直接给他,而是告诉他获取美丽的正确途径;

如果一个人想要家庭和睦,我不会用强权改变他家人的想法,而是给他一个和父母妻儿谈话 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想要勇敢,我不可能直接改变他的内心,而是告诉他获得勇敢的办法并改变他的行为......雷锋的助人精神没有错,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错误的方法只会将助人变成害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碍于人情而帮人可结果却害了更多的人。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的知识水平而强制性地给灌输知识反而使学生丧失了自主意识。这些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要扶起一个人得先让这个人的内心站起来!

八.参考文献

《雷锋日记》 《雷锋箴言》 《雷锋全集》

从时代性解读武术 篇6

【关键词】《侠义英雄传》;侠士;比武

【Abstract】Martial arts are not the highlights of fists and kicking, it contains many elements, and integrates with changes of the times Chivalrous heroes is the culmination of martial arts novels in the 1820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of its content: basic elements of martial arts, bearing elements of martial arts and social elements of martial 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neity It thinks martial arts is a complex diversity, expressed by martial arts movement exercises base, martial arts outlaw hero behavior to improve mental, and martial arts events competition to expand relations

【Key words】chivalrous heroes; outlaw hero;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

武术从来就不只是拳脚上的功夫,在表面的拳脚动作之外,实则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某人一旦跟随某师傅或是进入某一门派,特别是练有所成时,其所练之武术便具有了“社会性”(相对于默默无闻的个人练习而言),就如同孩子从家中走向社会的社会性断乳一般,〔1〕他的功夫不再是为个人所独有,而是成为武术界的“公共财产”,须接受大家的“检阅”,不只是功夫,其形象、为人也将受人们关注。处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尤其是特定的历史时期,武术所包含的元素将更多,它可以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有所偏重。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在19世纪20年代的著作《侠义英雄传》,作为中西文明碰撞时期及新旧文化交融关节点上的武侠小说扛鼎之作,无论就其对拳术器械体系的归纳、对侠义英雄形象的解说,还是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出发,对武术使命的认可,都充分显示了武术所包容的内涵之多,突出了武术时代性的特色,为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武术提供了一个生活模板。

1武术动作:武术的基础元素

11武术动作的分类

武术要靠肢体动作表达,表现为一连串抑扬顿挫的动作演练,动作是武术的基础元素,因此武术初次给人的印象无非“三拳两脚”或“多拳多脚”式的来回舞动。对这些“拳脚功夫”的分类很早便有,且源远流长,种类众多,例如,人们常常把长江以北势宏架大的拳术称为北派,把长江以南势小劲猛的拳术称为南派,把少林拳术、炮拳、洪拳、南拳等称为外家拳术,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称为内家拳术。

12武术动作的内外家之隔

在《侠义英雄传》中,侠义之士对内外家的隔阂至深,在李福东与王老头的交涉中,提出“内家常以铁柜盛玻璃的比喻,形容挖苦外家的,这是武术界的天然界限,意即做外家功夫的人,从皮肤上用功,脏腑是不过问的,纵然练到了绝顶,也不过将皮肤练得和铁柜一样,而五脏六腑如玻璃一样脆弱”。〔2〕在介绍程友铭(所练之术为易筋经)时,用“辟谷十日不饥,日食千羊不饱”来形容其习练境界,其中也不乏内家对外家的轻蔑之意。〔3〕而在太极与武当比较之时,对于谁是内家、谁是外家的界定实在没那么清晰,那么,武术到底是怎样演练的?真有内外家之别吗?其实,既然武术是靠肢体动作表达的,那么内外家之别也只是表达方式之别,并无本质的不同。孙禄堂曾提及“今之谈拳术者,每每有内家外家之分。〔4〕或称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或以释为外家,在道为内家。其实皆皮相之见也。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5〕少林,寺也;武当,山也。拳以地名,并无轩轾”。至于以刚柔来分内外家更是不得其理,“或谓拳术既无内外之分,何以形式有刚柔之判?不知一则自柔练而致刚,一则自刚练而致柔,刚柔虽分,成功则一。”所以,不仅武术无内外家之分,其动作也是刚柔转换的。

13儒释道对武术动作的渗透

武术既是靠动作表达的,那么,它要表达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武术所表达的内容自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向恺然在其著作中虽对佛道着墨不多,但几个出场的道人,言语之间参禅论道,字字珠玑。在第二十三回中,老尼姑收李梓清为徒时,说道:“出家人练习武艺,不是为要打人的,儒家戒斗,释家戒嗔,戒尚且怕戒不了,岂有更练武艺助长嗔怒的道理?非生死关头,不交手。”〔6〕第五十七回陈乐天对“快乐之道”的阐释,也显示着智慧的锋芒,超脱了世俗对快乐的认识,达到了形而上的哲思境界,体现了对生命意识的现代思考。〔7〕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武术以肢体动作的方式表达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过程。〔8〕

2侠士:武术的承载元素

21侠士的分类及特征

任何武艺都需一定的载体,人是武术得以传播、发展的载体,也是武术元素中最为活跃的一环。自古以来,“侠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背后的支撑则是庞大的侠义英雄群体,其中不乏习武练武者。袁良骏在他的有关研究中,将春秋“四公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称为贵族卿相之侠,将太史公所述的“布衣之侠”、“闾巷之侠”、“匹夫之侠”之类,称为“平民之侠”,〔9〕其中,除了侠士社会阶层明显不同以外,其侠的内容特征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清末民初,侠士多为平民,处在社会的中下层,却生得一身傲骨,气宇不凡,他们不畏强权,只为着公众都认可的公平正义,这种侠义精神小则表现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报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大则表现为为了国家民族,为正义事业奋斗甚至献出生命。向恺然笔下的侠士众多,开篇即写谭嗣同的英勇就义以及安维畯的义举震惊中外,引来慈禧震怒,将他充军口外时,满朝文武对其避之唯恐不及,只有王五敢于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并将他送出口,此番侠义之举,名动公卿;中篇有刘三元惩罚那些仗着会些拳脚功夫欺负路人的米贩子,为众人出气,也有金陵齐四游遍各地,施行善事,后篇的霍元甲为振国威而摆擂战大力士更是将侠义之举上升到国家层面,既捍卫了民族尊严,维护了国家脸面,又开创了中国人的强身之道。

22侠士的社会性

侠义是武术人社会化(相比于默默无闻的单个练武人而言)的标志之一,即从一个人踏入某一门派或拜某一师傅开始,尤其是其练有所成时,他的武术功夫连同他整个人的行为等,已不再属于个人,不可能再随心所欲,而是在整个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受众人监督,如同费孝通先生将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称为熟人社会一样,在武术界,也存在一个“熟人社会”。〔10〕这决定并影响了武术人的行为。

23侠士的传承方式及其利弊

武术自古以来多为师徒传承,口传身授,侠士多为武林中人,在向恺然的《侠义英雄传》中,侠士的传承也遵循此种方法。然则,方法一样,每个人使用方法的过程以及影响却大相径庭,侠士传承之下并非再造出下一个侠士。如书中说到陈广泰时,其传播武术的决心无比急迫,却忽略了对徒弟人格及行为的挑选,以至于只顾教拳,最后才发现其收的几个徒弟竟然都是窃贼,还差点惹上官司而丧命。与他相比,罗大鹤就幸运得多了,也聪明、谨慎得多,他严格收徒,并根据徒弟自身的状况分教气功、力功,使得自家武术能很好地传承。武术中的人是极为重要的元素,尤其是侠士,其对武术的影响之大,恐怕我们无法衡量,其本身的社会性所产生的涟漪类似于石子投湖所产生的水波,所以,在传承上注意严格挑选、质量兼并,就不会出现像赵玉堂那样,中国社会容他不下,政府用他不了的人物了。〔11〕

3比试:武术的社会元素

31比试的多方参与性

在民国初期的社会中,武术人之间的比试既有一般社会所具备的共性,也有其个性。武术人之间的比试并非单个人之间的功夫较量,而是整个家族、流派、地域的比较,霍元甲曾说:“我国练武艺人的积习,一个人被打败了,不以为是仇恨便罢,若认定是仇恨,那么这人的师傅、伯叔、师兄弟,都得出来报仇。岂不是打一个人,惹了一辈子麻烦吗?”〔12〕向恺然在其著作中也提及,不是门户之见,而是地域称霸导致了比试心理,即一名武艺人在当地有了名声之后,自然会顾及他的脸面,当有外来者挑战他的权威、侵入他的地盘时,他便会义无反顾地与之比试一番,没有退路。〔13〕这反映了比试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不但比试的动机中有“社会影响”,比试的结果有社会意义,就连比试的中间过程也非较量的两人可以独自承担。〔14〕

32比试的历史性

当把比试事件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来看时,它又有新的特点。民国初期,是中外文化碰撞、新旧文化交融的关键时期,时人多被西方科技所吓,以致丢了自己的传统,尚武精神岌岌可危。甚至有外国大力士来中国较力时说:“中国是东方的病夫国,全国的人都和病夫一般,没有注重体育的。体育一科,关系人种强弱,国家盛衰,岂可全国无一完善专攻研究的机关?鄙人欲使中国人知道体育之可贵。”〔15〕如此这般地在中国的土地上说中国人是病夫,且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带着鄙夷的眼光提醒中国人重视体育,如何叫侠士们按捺得住心中的怒火?然而,令霍元甲心痛的是这毕竟是中国当前的现实。农劲荪也曾向霍元甲提及:“外国的枪炮果然厉害,但是使用那厉害枪炮的,也得气力大,体魄强的人方行,像我国现在一般普通的人,都奄奄没有生气,体魄也多半弱到连风都刮得动,便再有厉害的枪炮,这种衰弱的人民能使吗?”这话令霍元甲心痛,使他决心用武术做出一番事业来,他屡次向轻蔑中国的外国大力士发出比试邀请,其内涵与其说是打给外国人看,不如说更是打给中国人自己看,以振奋人们的尚武精神。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台主不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中国武术家,比试也因此成为国家之间的较量。

33绅士在比试中的作用

绅士在历史上的作用一直受到(下转第39页)(上接第10页)人们重视,作为中间阶层,他们既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将他们的需求反映到上层,也代表中央的权力,将他们的要求执行到下层。近代以来,由于国体的改变和西方文化的入侵,绅士阶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作为一个知识阶层,他们在社会事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比试事件也不例外。当人们都赞叹霍元甲摆擂战外国大力士的胆识和英雄之举时,李福东提到了一个关键的原因,他说霍元甲之所以这么胆大是因为有农劲荪帮他出谋划策。农劲荪作为一个接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学者,直接参与了摆擂台的初步设想、广告词撰写、擂台前的演说以及翻译等方面的工作,使比试能正常进行。同样地,彭庶白也是体面的绅士,且是有力量的商人,在有关擂台的保证人、律师等方面提供了帮助。

4结论

武术不是表面上的拳脚功夫,它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本文借平江不肖生的《侠义英雄传》来剖析武术在特定环境下(本文的特定环境指《侠义英雄传》中人物所处时代,即清末民初)的多种元素,以达到对武术的深入、全面的认识,具体而言,认为武术具有时代性,需要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表现为三个方面:对表层的武术动作等基础元素的认识,对中层的武术侠士等承载元素(包括身体的承载和精神的承载)的认识以及对深层的武术比试事件等社会元素的认识,层层深入,不断挖掘武术的内涵。武术与时代结合,武术的诸多元素其实都是潜在的,时代的特征将它激发,并用于服务这个时代,武术是深刻的,非一拳一脚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5:83

〔2〕〔3〕〔4〕〔9〕〔13〕平江不肖生侠义英雄传(上)〔M〕长沙:岳麓书社,1984:111,489,193,99,121-122

〔5〕〔10〕〔11〕〔14〕平江不肖生侠义英雄传(下)〔M〕长沙:岳麓书社,1984:85,501,186,45-46

〔6〕乔凤杰对儒道释思想的武术人文考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8,27(3)

〔7〕袁良骏论武侠文化〔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1):2

〔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2013:7

〔12〕戴国斌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J〕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2006年度)青年文集:179

〔15〕张仲礼中国绅士〔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21-22

网络时代, 新闻价值的全新解读 篇7

传统的新闻价值指“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1]“这些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2]我们习惯将新闻价值定义上述的五要素。大多的新闻工作者在具体的新闻采写报道过程中, 也习惯以此作为衡量是否报道的标准。

新闻价值的全新解读并不是以全部否定传统新闻价值标准为基础的。而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 进行的理论创新。21世纪的信息和技术的发展, 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人们对于信息需求、需要的方式及阅读习惯也随着技术、信息的发展变化而在不断地改变着。因此, 用来评价新闻价值的标准必然随之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真实性

“截至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为6.49亿, 占全球总数的21.6%。”[3]我国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大国,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传统的新闻媒体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 开始了媒介融合、新媒体方向的探索。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方式的格局, 它作为新的信息发布、传播、共享平台, 使时时新闻不再是难题。速度快带来的结果是忽视新闻质量, 虚假信息的传播更为猖獗。

2015年6月23日, 一条有关《“70后”“僵尸肉”你吃到过吗?从美国等国走私至中国》的消息最先在侨报网发表, 继而全国的各大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站开始争相转载报道。24日, 纸媒乘胜追击, 将这个话题推向高潮。澎湃新闻的原创文章《“僵尸肉”是怎么跳上中国餐桌的?冻肉走私链大起底》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25日, 更多的媒体参与其中, 央广网的《走私“僵尸肉”大量窜上餐桌, 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也使舆论进一步扩大。7月10日, 剧情反转, 有关“僵尸肉”的报道是假新闻的微信文章阅读量超过十万”[4]食品安全一直是国人所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新闻媒体所报到出的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等事件, 使人们心中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刻板成见。而关于“僵尸肉”的文章, 醒目而吸引人的标题也恰恰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安全”所抱有成见的最好噱头。类似于此的新闻不胜枚举, 不停反转的剧情也在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受众的眼球。

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5) 发布会中指出:自媒体的假新闻有点多。大约六成的假新闻来源于微博。无论是作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者的国家, 还是忽视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以及阅读新闻信息的受众, 都应该自觉成为网络时代的新闻信息准入与传播渠道中的把关人。

(二) 完整性

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新闻的五花八门。正是互联网星火燎原般的发展, 已然改变了传统的大众阅读模式,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自媒体的发展, 也使选择价值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网络新闻更加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往往先于其他网站几秒钟的报道, 就会优先获得更大部分的阅读受众。所以新闻网站更加追求信息的充分性和海量生产, 这就导致了内容简单的量的堆积, 这种表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尤为明显。网络新闻注重基本信息的报道, 往往忽略了新闻背景或更深层次新闻的价值。这种简单突出新闻报道点而忽略新闻整体性常常导致新闻的碎片化。受众得到的往往是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的新闻。受众是无能为力的, 他们面对着铺天盖地、迎面而来雪花般的信息, 躲都躲不掉。他们只能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 挑选与自身相关或者感兴趣的新闻阅读、甚至会放弃阅读。

网络将原有的“旧闻”与当下的“新闻”进行资源整合。十八大以来, 以“呼格吉勒图案”为代表的各类冤假错案的翻案, 成为当今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关键新闻源之一。这考验着网络新闻从业者在面对巨大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链接的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尊重其版权的情况下, 将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以更加清晰的笔墨所展现出来, 还原事实真相。网络时代, 新闻从业者如何在碎片化信息中最为迅速、全面地整合出信息, 将会成为其日后的工作重点。

(三) 连续性

网络新闻依其自身的优势, 能够对特殊的新闻事件给予极大的关注, 通过连续报道等方式, 突出其新闻的价值。所谓的连续报道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 达到集中、突出的宣传效果, 引起读者的关注”。[5]

我们通过人民网搜索查询, 搜索关键词设置为英国, 日期范围在2015年10月19日至10月23日区间内, 搜索范围仅限于《人民日报》, 进行搜索, 所得结果约有79项。我们不难看出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这一时间段内, 《人民日报》对中英两国的相交历史以及取得的成果等进行的详细说明。集中报道, 有效的整合资源, 这一点恰恰是网络所欠缺的。网络应注重受众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完整。这种连续性使事件的发展有始有终。也会有其固有的受众群体。也是避免新闻碎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 影响力

先有青岛的“天价大虾”, 后有成都妹儿遭遇出租车宰、再到青岛网友去辽宁吃368元豆腐, “十一黄金周”掀起了一轮舆论风潮, 青岛也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游客在香港被殴致死的案件已经发生, 关于香港旅游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前有河南抢银行劫匪16年后变亿万富翁:有4个女人12个孩子, 后有洛阳发生暴力袭警事件1死3伤, 河南又成为新闻事件的高发区之一。

当上述一系列新闻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 它所产生的不良效果往往要高于新闻媒体的预期。例如, 淮南女生扶老人事件一再反转, 几年来, “扶与不扶”的话题竟成了人们反复咀嚼而不厌其烦地话题, 究其根本, 原因在于媒体的大肆报道与偏见所带来的后果。毕竟, “扶与不扶”这是当下的敏感、热点话题, 似乎成了检验公众道德标准的一条试纸, 这样的新闻事件在观众那里有“眼缘”, 也必定能带来相应的点击率。新闻标题的巧妙设置“被讹”“老太”等词, 更是在无形中吸引受众的眼球。媒体的放大镜功效往往重视的是新闻的点击率或是收视率, 忽略的恰恰是这种影响力所带来的负面的社会效果。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新闻报道的目的、原则不能改变, 始终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准则。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仅关系到媒体的生存发展, 更关乎一个国家甚至民族的长远发展。

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毫无疑问, 它必然有其自身的价值建构及新闻选择。这种新闻价值的重新建构是网络新闻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网络新闻价值重新解读的价值

上述网络新闻价值的解读中, 我们旨在从网络新闻的传播局限中寻找突破口。从其缺失中找到其重塑新闻价值的意义:

(一) 有利于过滤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传播

网络新闻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实时传播、高效反馈的传播模式打破了纸质媒体的静态模式。但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媒体而言, 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虚假新闻的泛滥在网络传播中屡见不鲜。而重新解读网络新闻价值的最大意义就莫过于此, 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 新闻信息的传递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保证其真实性。

网络时代的虚假新闻泛滥成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对虚假信息的容忍以及惩罚措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新闻信息的发布者有恃无恐, 他们凭借着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 迎合受众口味进行虚假信息的宣传, 而网上的监管力度又不到位, 基本处于警告、封杀、媒体曝光等方式。并无其他惩罚措施,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虚假信息惩治条款, 严格规范相关从业者的行为规范, 扭转利益至上的歪曲局面。

(二) 有利于高效整合, 梳理出网民需求的新闻信息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百花齐放,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对网络平台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网络平台针对数以亿计的新闻信息, 进行高校整合, 形成专题式的报道方式, 方便受众的阅读, 有利于形成受众的阅读习惯。在凤凰新闻客户端中, 每逢重大专题, 便会将其形成专题式系列报道, 在2015年9月3日, 在《纪念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专题报道中, 就有数以万计的评论。

(三) 有利于避免新闻碎片化, 加强内容精选

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新闻报道方式的丰富性。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无米可炊, 而是挑选出最为优良的品种。这样才能在庞杂的素材中, 梳理好碎片信息的重新组合, 做到精益求精, 为受众提供一道饕餮盛宴, 达到多级传播中的共赢。

(四) 有利于重新建构网络道德秩序

新闻价值的全新解读, 有利于对网络新闻的发展规划出一条清晰的道路, 界限明确, 让网络新闻不再打法律、道德的擦边球。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明确的规范的前提下, 理论的前沿使网络新闻在其发展中, 有着道德的束缚。重新构建网络的道德秩序, 不再让道德绑架之类的事情在网络上重演。重新构建网络的道德秩序, 不仅对网络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同样具有影响力。

三、结语

传统的新闻价值“五要素”说并不能满足于现实的网络世界。新闻价值的全新解读更加有利于网络世界的发展。新闻媒体在坚守其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基础上, 重视新闻报道的完整性、连续性以及平衡其利害关系, 这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使命作用。

摘要:网络新闻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 其自身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它不仅局限于原来的五个新闻价值要素, 还有其新的要素体现。对于我们的网络新闻而言, 新闻价值的新标准及新变化有其优势的一面, 但也不可避免其劣势。我们旨在通过对新闻价值的重新解读的基础上, 指导并规范网络新闻的发展。

关键词:新闻价值,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余家宏.新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 (2015)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4][DB/OL]http://hebei.news.163.com/15/0714/15/AUGAIK2E02790H6D.html.

古诺的经济思想及其时代背景解读 篇8

一、古诺的经济思想

古诺1801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国格雷, 1833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1877年3月31日在巴黎逝世。虽然古诺在今天的名声主要来自经济学, 但他在数学、科技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很有造诣, 尤其是数学。古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老师, 一位是拉普拉斯 (Laplace) , 另一位是泊松 (Poisson) 。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写的是概率论, 而接下来马上就将研究对象由数学转移到了经济领域, 并运用其娴熟的数学分析方法于1838年写出了他的第一本经济类学术专著———《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因此, 古诺也被看作是第一位打入经济学界的真正数学家。后来古诺又分别于1863年和1877年出版了两本经济学著作———《财富理论原理》和《经济学说概要评论》, 但这两本书都没有使用数学去处理经济问题, 并且相对于古诺经济理论的开创性著作 (《研究》) 而言, 它们都没有增添实质性的新东西, 其中《财富理论原理》主要是使用所谓的文字语言专门来解释他的第一本著作。所以, 古诺的经济思想以及他对经济理论发展的伟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这本研究水平极高的著作里面。尽管古诺对经济领域的研究还涉及到赋税转变、国际贸易等问题, 但他最核心的经济思想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一一阐述。

第一, 古诺是最先力图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19世纪上半叶, 当文字表达还是经济理论家唯一思路的时候, 古诺却开拓了数学和图形的研究方法。他认为使用数学是表达复杂经济思想的便捷工具, 倡导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分析的形式和符号, 以探索“不能够用数字来加以估计的各种量之间的关系, 和其规律不能够用代数符号来表示的各种函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数学分析不是非导向数学计算不可, 它不一定需要精确的数字, 只要能更简明地陈述问题、开辟研究途径、避免脱离主题, 数学就有其有用之处。在古诺的心目中, 经济分析应当建立在经验观察和事实的基础上, 理论与模型不是从空想中推引制定出来的, 而是从实际观察到的事实中提升出来, 并经过加工得到的。如此推导出来的理论工具, 可以在某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推理, 更具有用性和普遍性。古诺至今仍被重视的原因正在于他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以后的经济学家高度评价了他的这种贡献, 认为他对已有的, 但形态模糊的经济概念和经济命题给予了严密的数学表述;他的分析方法强有力地促使经济学从文字的叙述转向形式逻辑的和数字的表达。20世纪初的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思指出, 古诺的论著“是以数学形式把经济科学里的某些高度概括的命题陈述得最好的。”虽然古诺并没有用过“数理经济学”的名称, 但他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思想为数量经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 古诺被公认为是数理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1838年《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的出版也被视作数理经济学的开端。数理经济学派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几乎所有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都有着不易跨越的鸿沟。一般而言, 所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数理经济学理论, 都会设定许多的前提条件, 理论与模型都是在这些前提条件之下展开的。不同的前提条件代表着研究者认识事物的不同角度、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重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要求, 因而也就会导出不同的结论和结果。而这正是数理经济学派饱受攻击的地方, 因为有许多理论的前提条件与现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然而, 我们应该看到, 经济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点一滴地不断向前进步, 先是假设一些严格的条件, 得出应用性较差的结论, 然后逐一地将条件减弱再得出应用性较好的结论。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数学方法仅仅是经济研究的工具之一, 经济学毕竟不是数学, 经济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能运用数学方法的领域。

第二, 古诺对“财富”的理解不同于斯密、萨伊、李嘉图等早期的经济学家。古诺把经济学直接称为财富理论。在他看来, 财富不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 能卖出去的就是财富, 有交换价值的就是财富, 财富由交换价值决定, 跟劳动含量无关,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真实价值”, 只有交换。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市场上成交的商品的价值总量, 来决定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什么样的国家是富国?是市场交易的商品丰富、人均交易额巨大的国家。所以, 在古诺眼中, 阿富汗的酋长是个穷人, 他一分钱也没有, 虽然他可能拥有大量的实物资源, 但他没有实物的交易, 因此他是穷人;反之, 如果一个国家很小, 但它是世界贸易的集散地, 交易量巨大, 就会变得很富。我们可以看古诺举的例子, 意大利城邦威尼斯就被他称为是富裕的典型。用交换价值反过来定义财富是古诺的一个天才的创造。什么是交换价值, 是一般均衡的价格乘以一般均衡的商品量, 这是交换价值总量, 可是一般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应当依赖于初始的财富分配, 而不是反过来。但是, 古诺凭借其数学才能将它颠倒了过来, 这一颠倒使得很多复杂的研究变得容易了。我们在宏观经济学里看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和度量了这个国家的财富总量, 那就是总成交量。总成交量就是财富总量, 这是根据古诺的定义导出来的, 这样的“财富”很简单, 可实证、可检验。所以, 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就由供求曲线的交点所确定了, 于是, 垄断就会造成贫困, 因为垄断使得交换的数量小于一般均衡的数量, 造成了效率损失。按照古诺的观点, 一国的财富取决于交换价值的价格决定机制以及交换的价值总量。市场的交易总量等于成交价格P乘以总的需求量, 也就是PF (P) , 这样只要运用经验的方法, 就能实证地导出国民财富的总量。这里F (P) 是古诺在研究需求规律时用曲线画出来的, 表示在数学符号里就是总的需求量是价格的函数, 即D=F (P) 。古诺认为, 使一个国家富起来最好的政策就是让总交易量最大的政策, 总交易量最大的国家就最富, 就这么简单。而只有完全竞争才能使财富总量最大, 于是, 他论证了今天经济学家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鼓励竞争。

第三, 古诺的主要贡献之一还在于他运用数学方法创建了基于需求曲线的厂商行为的一系列模型。他用一种博大精深的创新的理论概念, 为其他许多对经济学至关重要的观念诸如不完全竞争以及博弈论奠定了基础。古诺是第一位提出完全垄断、双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经济学家。直到今天, 垄断模型和双头模型 (也称为古诺模型) 仍然是标准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 古诺对于垄断理论的发展是任何现代教科书作者都难以比拟的, 甚至精确地说, 现代研究垄断的学者所阐发的正是古诺的理论。古诺的矿泉水所有者垄断模型清楚地揭示了“边际原理”, 这一原理是经济理论中最核心的有机原理之一。然而, 古诺发展的最著名的理论也许与他引进了一个追加的矿泉水销售者有关。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矿泉水, 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 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虽然古诺模型只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 因此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但是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在现代经济学和博弈论经常引述的经典文献当中, 古诺模型无疑是最早包含博弈思想的经典文献。古诺在1838年关于两个寡头通过产量决策进行竞争的模型是早期博弈论研究的起点。可惜的是, 古诺并没有使用“博弈”一词, 并且在后来的研究中也没有使用博弈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 更没有从模型中进一步发展出一般的经济理论。但是, 这些都不能掩盖古诺辉煌的创造性见识, 他的简单的模型曾经是并且仍将是经济理论中诸多思想的源泉。

二、古诺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解读

对某一位经济学家的思想, 某一种社会思潮的分析理解都离不开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认识。古诺出生于雾月政变后的第二年, 他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所处的时代, 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在这样的年代里, 古诺的人生道路并不算坎坷。古诺在他出生当地的学校接受了最初的教育, 20岁时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数学, 1823年至1833年他在巴黎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 并开始与当时知识界的顶尖人士相接触, 他先后在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任教, 后来担任格勒诺布尔学院院长, 成为法国勋级会荣誉军团成员, 并被任命为巴黎的教育总巡视员。尽管他视力一直很差, 晚年几近失明, 但生活还是安逸的。然而, 古诺的经济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甚至到他1877年去世, 也几乎没有人知晓他关于经济理论的著作。后来被证明充满了新思想的伟大著作《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在出版后的40年里无人问津, 直到之后受英国W.S.杰文斯和法国L.瓦尔拉斯的高度推崇, 才知名于世。古诺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直到其死后80年才被全面地肯定。因此, 与他的人生经历相比, 古诺在经济学领域的思想之路却充满了悲剧与失望, 可以说他是生不逢时。

现代一些学者对古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超越于他时代的新古典理论家”, 那么为什么古诺会超越他的时代?为什么他的经济思想会被他同时代的人所忽视, 而后来又被认为是经济理论史上最丰硕的成果之一?实际上古诺的经济思想被人们后知后觉, 既有其必然性, 也有其偶然性。

从18世纪最后三十年起, 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 工厂这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使各国生产力突飞猛进, 很自然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变化。包含古诺主要经济思想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出版于1838年, 然而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法国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进入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当时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法国学术界关注的是对大革命的争论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思潮。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蒲鲁东对私有制的抨击, 路易·布朗的工人合作思想, 这些都是人们关心争论的话题。但古诺并没有提及这些话题, 他的研究使用了当时经济理论权威们不熟悉的数学推理, 而且研究的重点是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状态截然不同的“垄断”。因此, 古诺的思想必然不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到古诺晚年和去世之后, 也就是19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发生发展。当时, 电力和内燃机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之发生的巨大矛盾, 使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这些都促使生产和资本加速地集中, 并逐渐使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垄断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逐渐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这一转变使不完全竞争、垄断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而古诺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早在几十年前就对垄断经济进行了探讨, 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 并且包含了现代分析垄断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博弈论的思想, 因此可以说古诺超越了他同时代研究经济学学者的普遍水平。他的作品在问世之后并没有受到关注, 而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 人们才认识到他著作的深远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 既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也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并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因此, 古诺的经济思想被人们后知后觉也存在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古诺性情忧郁, 性格孤僻, 是个内向型的人, 他不关心自己的作品是否有吸引力, 同时他的作品又是法文版的, 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还存在一个语言翻译的问题, 所以古诺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引起同时代人太多的注意, 至死仍然默默无闻。但真金不怕火炼, 古诺的著作一经人们发现, 便把他带到了一个在经济理论史上很少有人达到的成就高峰, 他强有力的思想对经济理论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渗入到了现代经济理论的真正核心。

摘要:古诺是曾经对经济理论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大师之一, 他伟大的思想终其一生都没有被同时代的人所重视, 其贡献直至20世纪中期才被全面地肯定。本文在对古诺主要经济思想进行概括梳理的基础上, 试图通过对古诺所处历史阶段和一些偶然因素的解读, 为他充满悲情色彩的思想之路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古诺,数理经济学,垄断

参考文献

[1]蒋自强等.经济思想通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2.

[2] (德) 约瑟夫·库利舍尔.欧洲近代经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时代解读 篇9

“喜”在哪里?

其一, 无限世界尽在眼前;网络平台资源极其丰富, 而一个优秀校长需具有战略性眼光,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网络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国内的、国际的, 与教育相关联的及与教育关系不是十分密切的, 都是让我们成为博学校长的重要条件, 要学会前瞻性的“跳出教育看教育, 跳出学校来审视自己的学校”。

其二, 师资培训提高素质;师是固校之本, 师资质量的提高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品味, 校长要学会做真正意义上的引领教师成长的校长。

其三, 学校宣传打出品牌;埋头真抓实干, 抬头大声宣传。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四通八达, 学校宣传工作的手段和阵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学校重大的新闻和创新管理举措, 随时随地只要连接网络便可实现上传。在异地举行的与学校相关的重大活动已经实现同步报道, 新闻网更新速度的提升, 充分发挥了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作用, 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宣传平台。

其四, 校园网站提升品质;校园网站可以将一所学校倡导的先进文化、理念和学校师生的教学成果以及优秀师生事迹进行广泛展示。同时, 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增进对学校办学的了解, 学校师生可通过这一平台碰撞灵感, 交流智慧, 这样, 既鲜活地记载了学校的发展史, 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忧”在何处?

其一, 校内的不和谐因素网上暴露;前不久, 有一所中学的一位老师和领导因关系闹僵, 被这位老师网上发帖而闹得沸沸扬扬。这位老师激愤难抑, 在网上直接以实名相告, 引来了相执双方剧烈的口水之战, 同时也给校内人心凝聚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更是让学校校长为之头痛不已。其实这只是众多学校内部不和谐因素的一个缩影, 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学校领导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存有不和谐因素或矛盾纠葛, 这些矛盾有时会引发至网上公开, 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所以一旦一所学校校内有了不稳定因素, 无论大小, 这个学校的校长定是寝食难安, 唯恐有一天这些不稳定因素通过网络“大白于天下”。

其二, 家长、社会的举报引发猜疑;学校是个小社会,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这些鲜活生命体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家长一簇以及社会群体。近些年, 教育在社会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时代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我们无论在某某监督网或什么论坛上, 都会看到很多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与教师相关的帖子, 或咨询或举报, 前者倒是问题不大, 让校长担心的是后者, 举报的内容涉及颇多, 学校管理问题、领导本身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等, 无论内容是否属实, 都会让校长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其三, 不请自来的朋友造成压力;有了举报与投诉, 职业特有的敏感导致媒体工作者蜂拥而至, 这些不请自来的朋友让校长们不甚忧虑, 与其对话需字斟句酌, 唯恐一句不慎引起理解歧义, 而这些媒体朋友的采访提问也是精心考虑。几年前, 笔者曾工作的单位就碰到这样一件事, 一位教师上课时用木尺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孩子脑袋, 被孩子家长电话举报到电视台, 记者问这位老教师:你是故意地还是平时习惯性地打孩子?老教师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就说:习惯性的。就这么一答, 被媒体抓住了“小辫子”, 其实给出的两个答案都是不能作出肯定地回答的。

其四, 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网络信息影响工作;网络世界极其丰富多彩, 足不出户便可游遍世界, 从了解各类信息到网络聊天再到网络购物, 于是, 是否导致教师工作注意力的转移, 从而影响工作质量, 成了许多校长说不出口的心病了。现在很多学校在办公室工作制度里明令禁止教师在工作时间内在网络上浏览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信息, 但往往禁而不止, 少数教师依然偷偷故我, 给学校的制度管理带来了或多或少的负面效应, 这也成为校长的一大“忧”了。

那么, 作为一校之长, 如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有效地解决“忧”的问题呢?

首先, 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做教师的贴心朋友。作为一校之长, 要树立好自己的良好形象, 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当好教师的表率。工作中, 要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 真心诚意地帮助每一位教师成长。学校管理在制度管理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实行民主管理、人文管理, 与师生沟通交流, 多倾听师生的心声, 尤其是当学校的一些管理决策, 不为少数教师理解时, 更要通过 (下转39页) (上接37页) 细致耐心的对话交流打动教师的心弦, 取得教师的理解与信任。

其次, 及时与社会沟通交流, 使学校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任何一所学校在一个地区不可能是孤立地办学, 其必然与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人和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进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各界民主评议学校等多种形式, 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 增进家校互动和社会与学校的交流, 让家长支持学校工作, 让社会理解学校工作, 对于极个别家长与老师发生的一些所谓的或矛盾或纠纷, 要安排人员出面及时化解误会, 消除隔阂, 如果是教师的单方面原因, 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 让教师拥有正确的育人之道, 若是家长的不理解或是不知情而造成的误会, 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切忌不理不睬, 从而造成事态的扩大化。

再次, 解除戒备心理, 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媒体朋友。无论是进行正面报导还是来挖掘负面新闻的媒体, 我们都应当以宽宏友善的态度对待。对于因举报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 善言善待,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汇报, 在跟记者交流时切忌怒极攻心、言语粗鲁或慌不择言, 而应讲清道明事实的真伪, 所述之言决不能掺杂个人主观意见, 不对造成不和谐的人或事使用攻击性或侮辱性言词, 那样只会对问题的处理造成更大的阻碍。对于因为学校管理疏忽造成举报来访, 校长应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推诿, 切忌将所有责任推于他人。

时代解读 篇10

我国电影的商业机制日趋成熟, 商业电影越来越从纯粹的艺术品或文学宣传品转变为文化产品, 为大众提供娱乐的同时的通过各种途径使利益最大化。《小时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片, 片中青春文艺非理性、幼稚、脱离现实生活以及精神内容的肤浅广受诟病, 社会各界针对这部电影的讨论随着票房的飙升逐渐升级为一个文化事件, “小时代”三个字的意义也超出了电影本身, 成为中国传媒意义生产和阐释的超级市场。从定位到宣传, 《小时代》是同类型电影在我国消费主义热潮下可以学习并复制的成功案例, 本文将从传媒文化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解读。

一、制造后现代性的群体身份认同

画面、外表和时尚是后现代图像文化的关键因子, 也是后现代认同性的关键因子。在后现代文化中, 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 主体已内爆为团块状, “被分化为一种越来越愉快但又支离破碎的变数, 而非中心化的后现代自我也不再感到焦虑, 同时也不再拥有深度性、实体性和一致性”。大众文化对意义的拼贴和制造, 瓦解了真实生活和拟态环境的边际, 而内爆的主体在进行观影活动时, 对片中的拟态环境做出反应, 就是在完成自我认同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具有差异性的文化认同的个体, 通过对符号的组织和秩序的安排, 建立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和习惯, 并将持不同观点和态度的人视作“others”排除在外, 加强这一文化认同体系的亲密性;继而再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再现系统, 对共同的身份和生活想象加以确认。由此产生的认同性是“多重的”, 其流动、多重、灵活和短暂, 正好适用于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消费时代。

《小时代》有准确的目标受众定位, 即八零后至零零后的青少年, 尤其是其中的女性群体。他们熟悉且喜爱的“郭敬明式”的话语风格从小说原著中移植到了影片叙事中。电影话语不仅构成一个叙事的框架, 同时充盈着价值观, 是主体建构自我的通道。目标受众通过观影过程, 加强了对这一话语风格以及由其构建的虚拟时空的认同, 并可以对片中塑造的形象进行想象、模仿, 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 制造一定程度上的群体认同。不同的受众接受同一种话语风格, 也就意味着接受了同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 其主体性被这种语言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所塑造, 由此产生共同的身份认同, 而高度的群体性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份认同。

二、对青春、爱情、友情等符号意义的消费

在消费社会中, 电影提供给受众的不仅仅是观影这一行为的使用价值, 更多的是符号意义、社会意义等心理价值。《小时代》在上映之前, 采取了有别于绝大多数国产商业片的宣传推广新模式, 利用微博做了长达九个月的产品营销, 策划团队按照电影宣传的时间轴, 在微博上发布系列官方宣传照和官方预告片。同时, 利用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 为该片宣传造势, 为该片上映奠定了高市场覆盖和高受众到达的基础。微博营销的目的不只是宣传电影, 提高该片的知名度,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将该片鼓吹的青春、爱情、友情等一系列符号象征意义转变为一种消费流行文化, 内化到目标受众的消费观念中, 从而创造且不断强化受众对这部电影的消费需求, 进而创造更广大的利润空间。

从宣传开始, 《小时代》就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被赞为华语商业电影“内容定制”的一个范本。《小时代》是供走进影院的观众娱乐消遣的文化产品, 青春、爱情、友情等符号意义是这部电影的附加值, 但通过宣传营销, 这些符号意义就与电影本身划上了等号。这样的公式教育, 使得电影宣传更像是一种“暗示”——对受众来说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刺激过程, 而是电影中各类符号意义参与其中的一种话语建构。受众暴露在这种话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中, 被不断叠加的符号意义包裹直至接受这一消费文化形态。因此, 《小时代》的票房成功, 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对符号意义体系的构建, 且这个过程是在营销宣传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助推下, 由观众参与完成的。

三、视觉文化下奇观对叙事的取代

从美学上看, 语言和视觉形象是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两个方面。然而, 消费主义和媒介竞争将视觉要素放大, 营造视觉文化奇观是电影达到高票房的手段之一。《小时代》尽管叙事单一、情节肤浅, 但它用人物、画面、音乐、特效打造了一部奇观电影, 为受众提供娱乐, 最终目的则指向获取利润。

20世纪60年代, 法国思想家德波针对现代社会商品新的属性, 明确提出“奇观社会”的理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 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 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从这一角度出发, 奇观社会的特征即商品变成了形象, 形象成为社会关系的新的中介。电影中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和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 充斥了大荧幕, 其作为商品更多地将纯粹的视觉快感出售给观众。视觉文化奇观俨然成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它不仅塑造着我们的文化, 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格局, 还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存在的基本事实和重要的文化语境。

当代奇观电影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小时代》属于典型的身体奇观和场面奇观电影。片中无论女性角色还是男性角色, 都是为了满足观众“观看癖和自恋”的要求而存在:观众通过观看片中人物赏心悦目的长相和身材等“身体文本”获得快感, 并通过观看达到自我满足和虚构的自我建构。同时, 该片极力营造出的奢华场面, 游离于故事或人物关系之外成为相对独立的视觉表现, 但也可能走向一个反面, 即对场面奇观的过度强化甚至滥用。

在视觉文化盛行之前, 社会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以语言为中心的, 电影也需要逻辑性和时间性来构建其特有的结构。然而, “在现代社会因为‘看’的方式发生转变, 过去以凝视为主的看的行为转变为以浏览、瞥视为主的观看行为。”在视觉文化时代, 满足后一种观看行为的视觉奇观注重娱乐、狂欢和瞬间感受, 叙事的逻辑性和审美退居次要地位。对视觉效果的追求, 使得电影内容日益碎片化和平面化, 不可避免地挤压其文化意蕴和思想深度。《小时代》顺应了这一潮流, 用奇观取代叙事, 为眼球制造了一场狂欢。

四、结语

《小时代》的票房成功, 得益于其制造了群体“想象”的身份认同感和对青春等符号意义的消费文化, 以及对视觉奇观的建构。在消费时代, 视觉奇观文化的盛行“表明电影从话语中心范式向图像中心范式的转变、电影本身的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式的转变、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的转变”。《小时代》弱化了叙事, 用感官愉悦和视觉快感取悦受众, 使受众无需调动理性和逻辑, 就可以享用这道“快餐”。

参考文献

[1]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居伊·德波.景象的社会[M].肖胜利,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 2005 (3) .

时代解读 篇11

“一带一路”含义解读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

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区域合作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发展战略对接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和印尼的时候提出来的。“一带”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中东再到欧洲这样一条带状之路。“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其实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海外贸易早就有了,宋朝时非常发达,明朝有郑和下西洋。今天这个概念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提出来的。

中国必须搞“一带一路”

国内很多人质疑中国搞这么大一个规划做什么?因为“丝绸之路”有它内部的需求,也有外部的需求。

内部需要: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开拓海外空间。

从内部需求说,丝绸之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部分。开放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重要动力,在早期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无论是引进技术也好,出口中国商品也好,对促进中国的经济都起到了巨大作用。现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需要新形式的开放。

中国现在人均GDP是7500美金,属于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下一步要把自己提升为高收入经济体。但是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二战以后100多个国家看,只有十几个国家逃避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那么这十几个国家里面,大部分是资源性国家,除此之外,能逃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就是东亚社会,比如日本、亚洲四小龙。除了这五个经济体,其它就没有了。虽然我们有信心逃避中等收入陷阱,但是有专家学者觉得很难。

西方怎么发展起来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是西方经济发展的内在一部分。如果大家都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话,资本需要赢得更多海外空间,商品需要寻求更多海外市场。那么这不是说中国要搞帝国主义,搞殖民主义,中国可能会搞一种新形式的国际合作,抛开老殖民地主义、老帝国主义的做法。但从国际经济的角度说,中国同样需要寻求新的市场、投资空间,中国的产品也需要进入世界市场。

外部原因: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失衡,那么如何重新平衡呢?现在东西方、南北方互相指责,世界经济到底怎么失衡的,美国指责中国,中国指责美国。但实际上世界经济不存在理想的状态,世界经济失衡是每一个主权经济体本身失衡的结果,因为美国的经济是失衡的,欧洲的经济是失衡的,中国的经济也是失衡的。那么世界经济如果要重新走向平衡,就需要每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平衡,美国没有承担责任,美国的工业化和制造业比欧洲好些,但主导美国的还是金融资本,还是华尔街资本主义。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反而使世界经济越来越失衡。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有能力改变世界经济。更重要的是,中国为什么必须做?从毛泽东时代就开始,中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那么苦,仍然援助非洲,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是经济学而且还是国际战略意义上的表述。比如毛泽东的“三个世界”。所以无论是国际经济战略还是中国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必须走“一带一路”。

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外交格局基本上就是“两条腿,一个圈”。一条腿跟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第二条腿就是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一个圈”就是周边国家。从地缘政治环境看,中国周围几十个国家,如何处理好关系非常艰难。中国周边的环境在恶化,各方面都在恶化。这就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国际大背景。

中国有能力搞“一带一路”

中国是惟一有能力让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美国没有这个能力。尽管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但是在中东陷入麻烦,中东的政治秩序基本上是美国建立起来的,但是美国现在破坏自己建立起来的秩序。美国有三大负担,一个负担就是做世界警察,做世界警察要付钱;第二个负担是美国要搞联盟,比如跟日本、菲律宾等;第三个负担就是输出民主,比如中东的埃及和伊拉克,他们的政治建设都跟美国有关系。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要吃资本的饭,跨国公司实际上不属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所以美国和欧洲都没有能力再平衡世界经济,中国为什么有能力?

第一,中国有过剩的资本,肯定要走出去。为什么有“丝绸之路”?这是资本走出去的需要,政府只是顺势推出。西方的开放,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开放都是资本推动的。

第二,中国的产能过剩,这也要有出路。中国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基本过去了,东部、中部基本上饱和,也就西部还有一些空间,钢铁、水泥等等的产能过剩去哪里?必须找到出路,这跟西方以前一样,需要开拓新的市场、新的投资空间。资本需要投资空间,过剩产能需要新的市场。

第三,中国积累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经验。“丝绸之路”除了传统的贸易投资以外,现在还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具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一带一路”上,除了像新加坡这样少数的国家有钱,其它都是很平均的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过剩的产能、中国的资本、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都是这些国家所需要的。

nlc202309082343

东南亚、中亚都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中国建立亚投行,进行互利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方有几千亿美元的缺口需求。欧洲没钱,中国有钱,中国过剩。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和银行手里有很多现金,这么庞大的现金要转化成资本走出去,这是必须的。

“一带一路”不好搞啊,因为挑战不少

“一带一路”战略不好实施,挑战很多。现在国际上基本分为三种态度。

第一类是美国日本这样的既得利益国家。中国走出去的话,既得利益肯定反对,因为中国作为新得利益,既得利益反对新得利益,中国习惯也好,不习惯也好,这是事实。中国的改革开放,基本上走过了三个阶段,“取进来”、“接轨”都不会跟外部冲突,但从本世纪初开始走出去,走出去就要发生冲突,因为你要触碰别国的既得利益,所以欧美反对很容易理解。

第二类与之相反,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欢迎的,因为他们需要发展,需要资本投资,但西方资本投资受制于政治原则,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又设置了很多附加条件,比如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等等,但这在发展中国家就是鸡和蛋的关系,我没发展,如何讲人权,如何讲自由?所以这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去投资,中国不像西方那样设置政治化的条件,所以这些国家是非常支持中国的。

第三类就是对中国保怀疑态度的国家,这也分为两种。像韩国,本身对中国经济非常依赖,但是它受美国的压力,也不好公开表态,因为美国是它的战略同盟。澳大利亚也是一样,受美国的压力很大。另外像印尼这些国家对中国到底要做什么不清楚,所以抱怀疑态度。当然这也与中国做得不到位有关,“丝绸之路”已经搞一年多了,到底什么方案,现在也没说清楚,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人家不了解也不为过。

另一个困难是,我们现在只是强调“丝绸之路”就要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但这对很多国家来说就很麻烦。比如我们要修从云南到新加坡的铁路,越南就反对,这不是经济规划的问题,是国家安全的问题,像菲律宾、越南跟中国有领土纠纷,修高铁等基础设施,他们就要怀疑是不是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中国投资斯里兰卡,印度就担心中国是否建立对它的包围圈。

有信心中国能搞好“一带一路”

即使有这些困难,中国还是能够做好的,为什么有信心?是客观需要。世界还是要发展,发展是主题,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在东南亚,新加坡老是感觉到不安全,因为旁边都是穷国家。他们要发展只有中国有能力资助,“金砖四国”其他三块不及中国一块重。(本文摘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北京师范大学a京师学堂的一场演讲。)

(据《海峡都市报》)

数字时代关于编辑力的解读与思考 篇12

1何为编辑力

编辑力, 从字面上理解, 应该是编辑从图书策划到营销的过程中各种力的总和。对于编辑工作者来说, 他们除了需要一般工作中的细心、敏锐观察力、良好沟通、清晰逻辑与分析能力之外, 还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和文字能力, 更需要有灵活的脑袋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想象。简言之, “编辑力是指一个编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主要包括编辑的选题策划创意能力、编校能力、营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在不同的时代, 随着数字技术和出版产业的发展, 对编辑力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数字出版的今天, 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并且阅读的媒体选择也变得多样, 信息传播途径变得多元, 传播效果中的可控因素变少, 不可控因素变多。正是这种社会背景, 对当代编辑的编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图书的内容如何把关, 如何创新, 如何提升营销力度, 如何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环境都是编辑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2编辑力的时代生发

2.1 “内容为王”的坚守

无论出版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图书的灵魂和核心都不会改变, 那就是通过精心策划、满足读者需求的内容, 这也是编辑在策划出版一本图书时需要坚持的根本原则, 即“内容为王”。

从事编辑出版工作60余年的大出版家叶圣陶先生, 尽管很少攥写有关编辑出版的文章, 却可以从他的具体工作中看到他的出版思想, 即“‘教育出版’‘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带偏见的选稿原则、 注意语言文字教导性的思想、编辑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水平”等, 这五个原则可以看作是编辑在图书策划出版中需要坚守的底线和根本。从图书的创意, 到图书的文字本身, 都要坚持以读者为根本出发点, 出版真正传播知识和文化思想的好图书。

2.2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

日本“现代新书”总编辑鹫尾贤也编写了《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一书, 他从书籍创意发想、与作者的沟通方式、催稿的手段、目录的编法、书腰的优劣、怎么下小标、如何炒作新书话题、熟悉通路与营销、发展人际网络等, 彻底解说编辑工作的内涵, 被称为是一本亲炙现场的编辑教科书。从这本图书中,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 编辑作为“社会活动家”, 要想提高自身的编辑力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与传统的“内容为王”的原则有所不同的是, 鹫尾贤也从编辑的实际工作出发, 强调了选题策划和营销发行的能力。策划力是编辑力的核心, 这也是图书内容形成的基石, 沟通力是编辑力的重要因素, 是图书最终实现从作者到读者, 实现传播知识这一价值的根本。

3提升编辑力的有效渠道

3.1坚持不懈的学习与钻研

人们常说, 编辑是“杂家”, 这是由编辑这一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 也是编辑所背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所决定的。编辑接触到的作者, 经手的稿件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各种行业, 如何对这些知识信息“去伪存真”, 需要作者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每出版一本图书, 编辑都需要经历一次知识的洗礼, 严谨执着地对待每一个文字是编辑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

要想做到对图书内容的准确掌控, 完全依赖图书的作者是万万不可取的。编辑作为图书编辑加工的负责人, 必须对图书的内容细致把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就需要编辑干到老, 学到老。时时刻刻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 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对某一学科, 某一内容的具体学习, 还包括如各种信息技术, 各种文化政策的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在编辑工作中游刃有余, 才能与时俱进, 真正提高自身的编辑力。

3.2善用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 多种形态的媒体互相竞争的局面, 带来了信息的高度公开化, 尽管其中有信息冗余, 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也为拓展编辑力, 促进编辑力提升带来了机遇。

一方面, 编辑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 关注时代热点和读者可能关心的问题, 了解大家喜闻乐见的出版形式, 以此作为启发创意的途径;另一方面, 编辑可以借助社会化媒体, 为自己图书的前期内容调查和后期发行服务, 通过各种数字形式让更多的潜在读者认识、了解图书, 在社会化的网络中, 建立最广泛的人际关系, 获得对图书出版有指导性意义的关键信息。

无论是叶圣陶先生, 还是鹫尾贤也, 他们对于编辑力的根本思想都在于如何让图书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叶圣陶先生更加强调编辑对于图书内容的主观能动性, 而鹫尾贤也则更加强调在市场经济中, 图书出版编辑为适应市场需求需要提升的综合能力。总体而言, 编辑无论在何时, 都需要挖掘和提升编辑力, 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士梅.图书编辑:善用自媒体提升编辑力[J].中国出版, 2014 (8) :30.

[2]李建伟, 董彦君, 李天姣.社会化媒体编辑力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中国编辑, 2012 (3) :30.

[3]唐银辉, 朱宝林.现代编辑出版家的编辑力初探[J].编辑之友, 2015 (4) :34.

上一篇:模糊PI控制下一篇:综合性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