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读

2024-06-11

现代解读(共12篇)

现代解读 篇1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一部杰出之作。此书自问世以来, 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魅力经久不衰。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诗意、忧伤的童话哲理故事:小王子居住一个B612号的小行星上, 他孤独地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支玫瑰花的出现。骄傲的玫瑰花与精心呵护它的小王子发生争执, 小王子负气离开了自己的星球, 周游于各个星球之间。在旅途中, 他遇到了居住在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满心控制欲的国王、自以为是的自大狂、矛盾重重的酒鬼、唯利是图的商人、“忠于职守”的点灯人和教条主义的地理学家。最后, 小王子在地球上遇到了狐狸, 通过与狐狸的交谈, 他明白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小王子》一直给予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指导, 告诉人们如何从孤独、忧伤中寻找生命的本真和人生的意义, 从而抨击现实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 拯救人类的灵魂, 捍卫人类的精神家园。其浅显易懂的文字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给人类生存意义以深刻的反思。

一.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小王子》诞生于二战期间。这一时期人们受到战争和炮火的威胁, 内心对世界充满了恐慌和畏惧, 人们原有的精神支柱土崩瓦解, 文明呈现与人类为敌的状态,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被打破。尼采这样描述人类的生存景象:“我漫步在人间, 如同漫步在人的碎片和断肢中间;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 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 可是没有人。”[1]人的遗失危及到了西方的价值体系。所以如何重建人类精神家园是人们共同思考的主题。小王子是那一时期童话式人物的典型代表, 他在精神上是空虚、孤独的, 他不知道生活的本质, 于是, 他周游各个星球, 一路探究生命的意义。最后, 小王子在地球上遇见了狐狸, 理解到了爱与责任。

小王子这种不断对生命和灵魂的追问, 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关怀和思考, 是对人类价值的思考和探究, 也是要求精神和价值回归的呼唤。这与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不谋而合。存在主义肯定人的价值, 关心人的生活的意义。萨特认为, 人与其他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区别, 就在于人首先是单纯的主观性存在, 然后从主观性出发, 任意选择和造就的本质。人能自己造就自己, 这是存在主义所提倡的积极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一个精神信仰缺失的年代, 对人类价值的思考和肯定是一种积极的行动。

二.荒诞的体验、畏惧与死亡

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 主要不在对恶心、荒诞的世界及人生如何认识, 而在于面对这恶心、荒诞的世界和人生该采取什么态度和行动。这体现在存在主义文学中, 是强调人类只有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自由。小王子面对一个荒诞世界的种种体验, 是存在主义基本思想在文学上的自然的体现。

《小王子》不仅描绘了整个自然环境的荒诞, 也深刻刻画了人类心灵家园的荒诞。整个故事在荒芜的沙漠中展开, 给人类展示出了一个极端恶化的生存环境, 象征着一种无生命迹象和一种生存的绝望。飞行员与小王子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相遇了, 在小王子的星球上, 只容得下他一个人居住, 有猴面包树与绵羊之间的战争, 一天可以看四十三次日落。在别的星球上, 有各种各样的人, 有充满控制欲的国王, 自以为是的自大狂等离奇的人物。这些荒诞离奇的形象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小王子在旅途的过程中, 经历了种种成人的世界, 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畏惧。海德格尔认为, 所谓畏惧, 是指孤寂的个人面对与他为敌的世界, 以及使之遭到遗弃、沉沦的社会而产生的一种“茫然失措”的情绪。但存在主义在畏惧的思想上, 更多地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

所以, 小王子选择了离开那些荒诞离奇的成人的星球, 来到了地球, 遇见了狐狸。通过对狐狸的“驯养”, 小王子真正明白了爱与生命的意义。最后, 小王子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心爱的玫瑰。人面临死亡, 就是由存在转向非存在, 只有在这时才能真正把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完全分离开来, 懂得自己的存在与其他存在根本不同, 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小王子用自己的行动来寻得了他人生的一种区别于其他个体的一种存在, 这种存在对他自己和花儿都是有意义的, 同时, 他也用这样一种生命的结束来呼唤爱与和谐。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死才能排除任何偶然的和暂时的抉择, 只有自由的死, 才能赋予存在以至上的目标。”小王子之死表面上是一种生命的消逝, 内涵却是一种精神和爱的延续, 是一种对人类本真回归的疾呼。

三.责任与自由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进行种种选择的过程, 也是不断超越的过程。一个人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设计,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2]与此同时,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行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小王子这样一个自由的选择者, 他没有选择在任何一个星球上停留, 因为他无法理解大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也没有在地球上停留多久, 因为他认为生命的意义是“肉眼看不见的, 要用心灵去寻找。”他认为“只有孩子才知道他们在寻觅什么”。小王子选择了“驯养”狐狸, 就“需要有非常的耐心”;小王子选择了玫瑰, 就“必须对玫瑰花负责”。作者借狐狸之口道出了“爱是一种责任”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所以, 最后小王子决定回到他的星星去, 对他的玫瑰负责。最后, 小王子用生命承担了对玫瑰花的责任。

小王子的星球是作者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理想的想象。在精神缺失的年代, 圣埃克苏佩里以童话的形式来呼唤人类的真正的自我意识, 来疾呼爱与责任, 来探究人生的意义。萨特把存在主义归纳为人学, 旨在探索人类生命的真正意义。他倡导自由、选择和责任, 肯定人的价值。《小王子》以童话的形式将存在主义的思想精髓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一凄美而又蕴含哲理的童话不断地激励现代人对生命探究, 这也是《小王子》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尹冥.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版, 第116页.

[2]让—保罗·萨特, 李瑜青凡人主编:《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见于《萨特哲学论文集》,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10页.

[3][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周克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5.

[4]秦钟.存在主义简介[J].编辑之友, 1982.

现代解读 篇2

1、早上上班前帮他整理一下领带,帮他捋一捋不太听话的头发,

小小的细节同样也会让男人备感温暖柔软,当这些细节成为习惯,他会更加安心,也会更加离不开你

2、记住每一个特殊的日子,并且和他一起庆祝。

这件事不一定非要男人来做,女人的庆祝方式,会更贴心和浪漫,也会让他能感觉到更多的温情爱意。

3、将“亲爱的.辛苦了”作为口头禅。

无论是下班回家,还是修理电器、水龙头,别忘了拥抱他,说一声“亲爱的辛苦了”。

4、确定他有烦恼时,别急着为他出谋划策。

除非他正式提出需求,那么你千万不要急着为他排忧解难。要相信他一定能够处理好,不然,他会深深地感受到伤害,因为你明显地表达出不信任他的能力。

5、不介意让他为你拔头发,

资料

在爱人面前,不需要任何伪饰,你们将携手一起度过漫漫人生,你将白发都交给他了,还有什么会对他隐瞒和不能托付的呢?

6、在他想独处的时候,安静地走开。

据说男人都有“穴居期”,当他们有问题的时候,习惯于独处以安静梳理思绪,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非去表达你的关心,安静地走开,他会感激你的体贴和了解。

7、打扮自己,也打扮他。

让你们始终都做朋友眼中的一对璧人。你不惧怕让他永远年轻帅气,因为你并没有失去自信——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女人,怎么可能给予别人安全感?

8、爱他,并且说出来。

同样不分场合和次数。不要总是逼问他“爱不爱我”,相反地,要记得时时将爱向他说出来。

9、知道他爱吃的菜式,并且勇于学习与实践。

荀子《正名》的现代解读 篇3

[关键词]荀子;正名;语词符号;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4-0102-04

在“名即概念”的传统名学研究模式中,荀子专论命名问题的《正名》,也被当作形式逻辑的“概念论”而遭强解和误读。本文试从现代语词符号理论的角度,对荀子《正名》的名学思想给予新的解释与探讨。

一名的符号性质和作用

《正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这是荀子对“名”的界说。对于“期累实”中的“期”字,历来注家有不同解释。《说文》:“期,会也。”又段注:“会者,合也。期者,要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因此,“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的意思是:名是对许多事物的一种要约。荀子对“名”的这一界说,是从名的生成过程而言的。由于人们通常所见到的事物都是具体个别事物,而事物的名又往往是某一物类的名,如人们见到的都是一匹匹具体的白马、黄马等,只有在感知到许多具体的白马、黄马等共同具有的外貌形征后,人们才可据此生成关于马的名称“马”。通过观察个别事物,找出个别事物共有的形征,以此为根据,制订出一个相应的名作为该类事物的“要约”、标志,这是符合我国古代制名的历史事实的。荀子所说的“期累实”,与汉文字“依类象形”的生成特征是一致的。

《正名》:“制名以指实。”这是从名的功能方面指明名的本质。这里的“指”即是代表、指称、指代之意。名之所以能成为事物的名称符号,就在于名能指称事物、代表事物,是事物“有意义的媒介物”。

《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认为,名本来没有其固有的指称对象,只是语言大众共同约定用某一个名去指称、命名某一事物,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人们就把这个名叫做该物的名称。荀子关于“名无固宜”的思想,在古希腊也有相类似的说法。克拉底鲁认为,“一个词要么是某一事物的正确名称,要么根本不是它的名称,而是另一事物的名称。不存在名称在不同程度上适合被命名事物这种情况。”

荀子认为,一个名表达什么所指,代表什么事物,虽只是约定俗成的,但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一旦确定下来,人们就必须遵守语言社会的共同约定,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使用这些名称。如果擅自破坏名与所指对象之间已经形成的确定联系,随意改变名的所指,就将造成名实关系混乱。荀子对名的约定俗成的论述进一步表明,他所理解的名就是用以指称、代表事物的名称符号。由于名称的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即是汉语言系统中的语词,因此,也可以说,名是一种语词符号,更具体说是一种名词符号。

对名的功能、作用,荀子有详细论述。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名的指称功能。《正名》:“制名以指实”,“名足以指实”。荀子指出,“实不喻然后命”,当事物无法被人们表达、告知时,就必须给事物命名,通过给事物制订名称,用名称符号来指称、代表事物。名能指称事物,成为事物的一种感性替代物,既是名作为符号的一种根本规定性,也是作为符号的名所固有的一种功能。因而,在荀子看来,名能指称事物,表征事物,这是不言而喻的。肯定名的指称功能,是荀子阐述名的其他作用的前提、基础。

2名的认识作用。荀子认为,“万物同宇而异体”,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是混杂在一起的。没有名,就会使“同异不别”,不能使浑然一体的客观事物区别开来。人们要区别事物,必须“分别制名以指实”,给事物分别制定出名称。由于“名足以指实”,名是事物的符号标志,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替代物,因此,“名定而实辨”,名与所指对象的联系一经确定,用什么样的名指称什么样的事物,什么样的事物又用什么样的名去称谓,就变得一目了然了。区分了名,也就等于区分了名所代表的事物。在他看来,名是人们用以区分事物,“以辨同异”的手段、工具。

3名的交际作用。“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在荀子看来,名实相乱,一个名没有其确定的指称对象,必将导致“同异不别”、“贵贱不明”;当人们用这样的名去表达思想时,就会把不同事物当作同一事物,或把同一事物当作不同事物,如此,人们就无法交流思想,无法使自己的思想为别人准确理解,而如果对不同的事物分别制订名称,使不同的名各有不同的指称对象,则“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人们用这种名实相应、名与所指对象有着确定关系的名来表达、交流思想,就不会造成交际困难。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之矣。”“喻”即告知、了解;“白”即明;“志义”即思想内容。荀子认为,由于名具有“喻实”的功能,人们听到名的声音即可了解到名所指称的对象。因此,只有使名规范化,名与实相应,使不同的名各有其确定的指称对象,使语句恰当,才能使其所表达的思想为人们所准确理解,彼此明白。名以及由名构成的辞即语句,是人们表达思想,实现成功交际的工具。

4名的治世作用。荀子继承孔子“正名以正政”的名学思想传统,也十分强调名对于治理社会的作用。他认为,治世的第一要务,就是调整当时社会的名分等级秩序,通过“制名以指实”,使贵贱分明,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互不相乱。“明贵贱”,是荀子之论“所为有名”的重要根据,也是荀子所强调的名的政治作用。在他看来,“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百姓的言行就会“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王就可“率民而一焉”,达到天下大治。在荀子那里,名乃是治世的重要手段。

5名的构辞作用。“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文”即“辞”。“丽”即附丽、配合之意。苟子认为,“命不喻然后期”,如果给事物制订名称后,事物还不能为人们所了解,那就要把指称事物的名会合、联结,用名组合成“辞”即语句。辞是由指称不同事物的名相联结用以表达思想的。荀子不仅认为辞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且从辞的结构上揭示了辞与名的关系。名与名之间的联结,就构成辞即语句。

二命名的原则

荀子认为,要使制订的事物名称合乎规范,必须考察和掌握命名的要领、原则。因此,“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

1“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

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所谓“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是说同类事物用相同的名来命名,不同类事物用不同的名来命名,简言之,就是同实同名,异实异名。荀子认为,名是用来指称实的,名是区分事物同异的工具、手段,因而,给事物制订名称时,对于同类事物,应当用同一个名来称谓;对于不同类的异类事物,则必须“分别制名以指实”。荀子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的命名原则,揭示了名与实的对应关系,强调了名实关系的确定性,即每一个名都有其具体的指称对象,不能相互混淆。

“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是最重要的命名原则,荀子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对“所缘而以同异”,即同名、异名的生成原因,也作了深入分析。“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荀子认为,人的“天官”即感觉器官是不同的,不同的感官有着不同的感知职能,如人们用视觉来分别形状、颜色,用听觉来区分不同的声音、曲调,用味觉来分辨甜、苦、成、淡等味道,用嗅觉来区分香、臭、腥、臊等气味,用触觉来感知痛、痒、冷、热等。他认为,不同的感官职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尽管不同的感官有着不同的感知职能,它们彼此不能替代。但是,对于相同的感官而言,人的感官职能是相同的,并不因人而异,当人们用同样的感官去感知同类事物,其获得的感觉印象是相同的。不同事物因其性征不同,人们要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这样,不同事物就有了不同的名称。这即同实同名、异实异名的生成道理。

2“径易而不拂”。“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径易”即直捷、简洁;“不拂”,即准确、明了。荀子认为,就名与它所表达的所指来说,它是约定俗成的,不存在什么合适与不合适的问题,但就名本身而言,却有一个好与不好的问题。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名称应当符合“径易而不拂”的标准,即直捷、简洁而又明了,不会与其他的名相混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也必将不断涌现,如何给它们制订一个好的名称,使之易于流传,为人们普遍接受,有利于成功交际,荀子“径易而不拂”的命名原则,是有其现实借鉴意义的。

3“稽实定数”。“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谓异者,谓之化_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荀子认为,具体事物有其复杂多样的存在方式,因此必须对事物的不同形状、数量、处所等作出具体考察,才能确定是用一个名、还是用不同的名来命之。这即“稽实定数”的命名原则。

对于事物复杂多样的存在情况,荀子区分和分析了两种情形,并提出了相应的命名要求。一是“同状而异所者”,即形状相同而所处空间位置不同的事物,如齐人、荆人,形状一样,虽可合称为“人”,但由于他们所处地方不同,应用“齐人”、“荆人”分别命之。二是“异状而同所者”,即“状变而实无别”的事物。如一个人有其由小到大的生老过程,在这过程中人的形体虽有某种程度的改变,但其实体只有一个,后来的那个人还是原来的那一个人。荀子认为,这种有形体变化而没有实体区别的事物,只能当作一种事物,用同一个名去命之。

4“王者制名”。在荀子所论“制名之枢要”中,并无“王者制名”这一条,但从其全部名学思想内容来看,他实际上是将“王者制名”作为一条命名原则、甚至是最高原则来对待的。

“王者制名”探讨的是命名者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谁有资格担当命名者,并无原则规定,且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也不会去追究一个名称究竟是由谁制订的。一个名称的最终确定并得到广泛推行,需要借助某些手段或措施,比如说一个国家的某个部门或某个专门机构,或通过字典、词典形式,予以确认。因为,命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它与整个语言社会有着密切联系,而决不是任何个人随意可为的事情。因此,荀子“王者制名”的主张,虽包含了个人的政治倾向,但从其理论本身而言,未必失其合理性。

“王者”应当如何制名呢?荀子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立场出发,提出了王者制名的具体主张:“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刑名”、“爵名”和“文名”主要指用以表征当时社会人伦等级及政治伦理道德秩序等社会事物方面的名称,除此之外的其他名称则统称为“散名”,即那些用以指称自然事物的名称。荀子认为,对于旧名即原有的已在语言社会中得到规范并获得广泛使用的名称,应当继续沿用,即刑法之名从商,爵位之名从周,礼仪之名从《周礼》,这些名称的所指在先王那里已有具体规定,可继续沿用而不必重新厘订。对于用以指称自然万物的散名,则以诸夏即中原地区业已形成的语言习俗沿用之,也不必再予制订。至于有待制订的新名,则自然要按照“制名之枢要”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来制订。

命名原则是荀子名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荀子对先秦名学的最重要贡献。由于许多研究者简单地以西方逻辑中的概念论对荀子的名学加以附会,结果造成了对荀子命名理论的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和评价。上述分析表明,荀子的命名思想不仅基本上是合理的、正确的,而且大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使用名称的原则和方法

在论述“制名之枢要”过程中,荀子探讨了有关正确使用名称的原则和方法。

对中国现代音乐的解读 篇4

中国现代音乐,指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现代音乐思潮与技法影响下出现的所谓“新潮音乐”。如果说,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大规模大面积的影响,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初,是西方传统音乐冲击中国传统音乐,那么,第二次则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西方现代音乐冲击中国新音乐。1在这两次影响和冲击当中,作为中国本土的音乐家,对西方音乐的态度却迥然不同。在第一次冲击中,中国音乐家对西方音乐基本采取了全盘接受的观点,“认为西洋音乐无论就其科学性和艺术水平来讲,都远远超过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他们对民族音乐、以致整个民族的认识,比较强调他的落后和不科学的一面。”2而面对第二次的冲击和影响,中国音乐家们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把西方现代音乐不假思索的“拿来”,而是通过深刻的分析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在大胆运用西方现代和声、复调、曲式等作曲技法的同时,充分结合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素材,把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赋予音乐中,带给音乐以新的灵韵。并以其深厚的东方文化神韵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确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了“中国乐派”,使国际现代音乐界对中国音乐人“侧目”,从而反过来影响西方现代音乐的发展,引领世界音乐潮流。这就不仅仅是“接受”,而是“接受”之后的“反馈”、“交融”与“发展”。

一、民族性的解读

就中国当代作曲家精英群体来考察,他们的许多作品在形式和技术等方面既有明显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的痕迹,又含有浓厚的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和传统历史的底蕴,这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立足之点。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音乐作品,其中大部分都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如:陈怡钢琴独奏曲《多耶》主要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十番罗锣鼓”中“鱼合八”的锣鼓牌子、电子合成器音乐《吹打》吸收了“苏南吹打”再创作而成;郭文景创作的蕴含着“巴蜀”音乐风格的《巴》、《蜀道难》;谭盾受中国民间文化“傩戏”启发而创作的《鬼戏》、根据民间音乐“音响场”创作的《火祭》等等。在这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不是作为一种点缀或素材出现在中国现代音乐作品中,而是从这一代作曲家血脉和骨髓里流淌出来的,是整个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灵魂。

以谭盾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凭借着大胆自由的理念、充满创新精神的个性、特有的中国传统底蕴与国际化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勇于打破传统与现代、高雅与流行、东方与西方藩篱的精神和融多元文化为一体的观念而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谭盾出生于“楚文化”发源地湖南,自幼深受当地民间音乐和祭祀活动的影响。这种“巫楚”文化的痕迹在他的作品中俯首皆是。谭盾认为湘楚文化是他的根:“我的悟性完全来源于最原始的文化,我永不动摇地追求原始文化的根,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现代的过程,我就是常常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创造……湘楚文化对我心灵的撞击是我创作的源泉。在我很小的时候,这种巫文化就已埋藏在我心里。如果我们想在二十一世纪有所作为的话,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没有本钱,中国人的本钱就是五千年的文化,这是我们的根。”他的多媒体景观音乐《地图》的主旨之一就是追溯和寻访历史久远的本土民间音乐。作曲家通过多媒体将影像中的本土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为一体,为观众展开了十幅多姿多彩的湘西风景图。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重返湖南‘听音寻路’,绘出我心里的地图,找回‘石头老人’和他那永不消失的音乐……”。尽管旅居国外多年,一有机会谭盾就回到湖南、贵州、西藏,去听一些自然的声音来“洗耳”、“洗心”。

另一位先锋作曲家郭文景,在《巴》、《川江叙事》、《蜀道难》等地方风格浓郁的作品取得成功后,又力图突破这种运用区域性因素和民族调式进行创作的形式,以“母语”文化为创作思维,用汉语的语调体现民族精神。在歌剧《狂人日记》中,作曲家从构思伊始就确定了以自己的母语——中文进行创作。尽管没有运用所谓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调式,但是“作曲家相信,他的母语定会赋予作品以中国风格,他所感受到的鲁迅文风定会赋予作品以中国人的精神。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这部歌剧成为不可翻译的作品。”3尽管如此,法国艺术家仍然饶有兴致地将它用中文排练出来,此后又参加了荷兰国际歌剧艺术节,并大获成功。郭文景此后创作的歌剧《夜宴》、《李白》等尽管都是受国外乐团委约创作,并在国外首演,但全部都是用中文演唱的。这种以母语为音乐创作第一要素的创作观念,无疑蕴涵着深厚的华夏民族精神。

二、多元性的解读

二十一世纪世界乐坛最明显的有两大特征,一个是现代音乐的崛起与发展;另一个是,以东方音乐为代表的世界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和传统上占统治地位的大欧洲中心主义的崩溃与瓦解。由此形成了当今世界乐坛多元并存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中国现代作曲家,不仅在创作手法上,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表现出这种“多元性”特征。

例如谭盾的《鬼戏》中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多元”特征:作品的音乐素材的多元化——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等不同地区的音乐材料;表演形式多元化——将欧洲古典音乐会、中国皮影戏、可视艺术装置、民间音乐、戏剧剧场、仪式音乐等结合在一起;音响多元化——为了获得新的音响效果,使用了水乐、纸乐、石乐和人声等,以表达一种鬼魅、梦呓般的意境;主题人物多元化——为了体现“超时空”观念,作曲家将巴赫、小白菜、莎士比亚和中国僧侣等几个象征着不同时间、空间、地域和文化的音乐形象置放在一部作品中。跨越了阴与阳、古与今、中与外、时与空的界限。不仅如此,他还把音响的空间和视觉观念加以拓展,将声音发生的所处空间,听觉和听觉的环境,乐器在剧场中的摆放定位等纳入创作之中,并要求演出者穿特定的服装、在舞台上边走动边演唱或演奏,这样的处理使音乐更富“空间流动性”。这种具有后现代观念艺术特征的创作理念,体现在他的多部作品中,如《乐队剧场Ⅰ、Ⅱ、Ⅲ》、《地图》以及室内乐《圆》等均比较全面、充分地体现了谭盾“多媒体交响剧场” (Orchestra Theatre) 的多元创作观念。

三、审美哲学基础的解读

中国现代音乐的这种融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现代音乐的技法为一身的多元创作观,不仅体现在音乐形态的表层,而且渗透到了审美观念、音乐文化与哲学基础的深层。各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背景和属性。从分析心理学角度来看,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经验的总和, 是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逐步沉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从心理层面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从而影响艺术创作范式。西方艺术的起点是从客观渐进主观,是从对自然研究、观察、分析而进入逻辑的推理实证的科学思维过程,这对西方艺术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想象力寓于实境中;中国艺术的起点,是存于玄思,不被物性所役,它的想象力寓于虚境中,创造力存于顺自然、生万物的直觉创化中。这种“大道始于无”,“无中生有”的认识观,造就了中国艺术在初始阶段就萌生了抽象、意象的艺术表现特征。4

首先,当西方哲学由传统思维模式的二元对立转向思维模式的多极互补时, 音乐也从传统的大小调体系的调中心, 经由十二音音列转向观念性音乐,西方艺术作为一种将精神世界转化为物质艺术形式的创造活动,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抽象性。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空灵”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抽象及审美方式,渗透在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各个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精髓。在这一点上,西方现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空灵、简约”的抽象原则。正是这种“空灵”的艺术境界,使中国现代音乐更具传统艺术的精神和气质。因此,在中国现代音乐中,我们不仅能够寻得见西方抽象艺术的表征,更能在深层次中挖掘到中国传统艺术“空灵”的境界。

如周龙的《琴曲》直接为我们表现出柳宗元《渔翁》的意境。在这部弦乐四重奏中,我们能听到古琴曲中那种由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音色性手法”带来的虚声,正是这种虚声带来了充满生机的灵气。《琴曲》中那“欸乃一声”而又“不见人”的艺术境界和那“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的超脱,充分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人那种返璞归真、向往隐逸生活的出世思想。谭盾的《南乡子——箫与筝二重奏》中,那筝上忽隐忽现的处理和箫上起伏流动的线条,给人超然飘逸之感,创造出中国传统艺术“境生象外”、“弦外之音”的意境。此外,瞿晓松的《JII》、赵晓生的《太极》、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等许多现代音乐作品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心超物外”、“以实带虚”的“空灵”、“抽象”的艺术境界。

其次,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反主客二分”已成为一种重要哲学基础,这种“整体直觉”的把握无疑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维不谋而合。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曾对西方现代抽象艺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格式塔心理学观点来进行观测,他认为,一个曲调决非一串乐音的连续相加,正如一首乐曲,即使部分速度改变、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但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首乐曲一样,对于一个“格式塔”除了要分析它的个别元素外,还应注意它的整体性、完形性。他的这一认识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十分接近,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的心理学阐释。西方现代音乐代表人物约翰、凯奇尤其强调“整体直觉”的把握,主张“打破音乐与生活的界限”。在对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进行解构的同时,接触并接受了佛教禅宗思想,这种充满思辩色彩的东方哲学思想在凯奇一生的音乐创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在著名的“关于一无所有的演讲”中反复强调掸宗中的“空”、“增懂”的境界:“我无话可说但我正说着因此这正是我所需要的诗意”。基于这些理论,他构想震惊世界的实验性作品《4分33秒》。谭盾在《无声的震撼》 (纪念和缅怀凯奇) 中描述了第一次“听到”凯奇的《4分33秒》时的感受:“我听完这首作品后很感动,也很感激凯奇让我听到了那些我天天置身于其中却又从末听到过的声音。那天音乐会后我想了很多,从‘大音希声’到《乐记》,从‘此处无声胜有声’到‘音乐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我还想到这大概是世上唯一的一部每次演出都不一样、且永远不会重复的作品一一在每一次的寂静里,你能听到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当时我听作品时的心境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听老师讲老庄和稽康的音乐美学时的心境是一样的。”

总之,中国现代音乐作品一部分体现了西方现代文化,又散发出民族气息,在现代音乐语境中寄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虔诚;另一部分则旨在继承民族传统,但同时也闪烁着现代文化的祈光,在传统文化氛围中表现出了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热衷,从而使民族传统与现代文化精神兼而有之,以鲜明的“中国性”构成了其文化特性与文化身份。

摘要:本文以中国现代音乐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民族性、多元性、审美哲学基础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解读中国现代音乐的文化特性与文化身份。

关键词:中国现代音乐,民族性,多元性,审美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钟恩.《交响乐的中国化进程如何进一步推进——对中国交响音乐现状和出路的几则思考 (观察与思考) 》, 《人民日报 (海外版) 》, (1999年11月18日第7版) .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年版p69.

[3].居其宏王安国:《找回“状态”:当代歌剧的戏剧支点》.

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篇5

境随心动

——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

鄞州高级中学

张 蕾

“缘事而发,缘情而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大特点: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具体事件;情感上,抒发普遍的人伦道德关怀。因此具备了广泛的认同基础,形成了现实性、可感性的两大特点,使读者在很大程度上能把诗歌还原为生活本来的面目,还原为具备普泛生活情感体验的大自然的原真表象,于是造就了悠远的山水意境和无数的通用意象,例如:月亮、孤舟、白云、梅、菊、雁„„这些意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唤起读者的记忆经验,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真切的感知和认识的统一。例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四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第三联,意象的并置和连缀复原了一幅幅契合民族审美体验的风景或生活场面,借此表达出后世读者熟悉的古典诗人的国恨家仇、个人哀乐、山水闲情。

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走过的百年历程实在是倏忽之间的事情。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立象近意”的悠远传统,生活在同一片天宇下的现代诗人不得不转而寻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另挖掘。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几千年来几乎穷尽一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的意象结构和被无数文人一再使用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经典意象的审美体验。借以传达全新的充溢时代精神的诗歌精神、意象情趣和个体情感。同时,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影响,现代诗歌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借物咏怀和西方象征诗歌极力寻找思想感情客观对应物的相通点,成就了现代诗歌“兼容并包”、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就具备了如下特质:

一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二是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三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四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一、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

新诗运动追求诗体的大解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诗歌内容意义表现的重视程度。因而,新诗日益显露出“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闻一多《<冬夜>评论》)。但是也有一部分诗人坚持着自己的诗歌主张,在作品中显示了对古典诗歌意象的特别关怀,如: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沈尹默、周作人等。

如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歌词文辞秀丽、意境深远而富有情韵,“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夕阳„„”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意象,营造出悠远而古典的情韵,体现了对传统意象的传承与拓展。

又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仇怨的姑娘。

“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浣溪沙》词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雨巷》继承了“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古典意境,创造出“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意象,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更多得带上了作者主观想象的成分。用戴望舒自己的话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扎》十三)。《雨巷》中的意象就是结合了真实生活体验和诗人主观创造的艺术产物,传承了古典诗词又超越了古典诗词的意境营造,表现出诗人独具一格的抒情模式和审美情趣。

二、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

五四时代,新思潮的涌现促使了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关注,出现了如“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伤逝》)那样的肯定和激励自我的高声呼喊。“人的文学”这个观念渗透到诗歌的意象上,清洗了古典诗歌意象身上的“客观化”尽量还原自然本真的原则,传达出现代诗歌意象人格化,意志化的审美理想,使得现代诗歌意象世界成为了一个为自我意识所浸染的世界。

试看郭沫若《天狗》的前两节: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郭沫若曾说:“艺术家不应该做自然地孙子,也不应该做自然地儿子,是应该做自然的老子”。这段话形象地表达了“以心灵为一切主宰的表现主义的理论”,在诗歌意象的把握和处理上追求意象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赋予意象更多的主体意识和情感。“天狗”即是充满主体意识和情感的意象,那猛烈地不可遏止地吞没日月的勇毅,展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而“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则进一步将如“烈火一样燃烧”的自我意识强化,展现了如狂风暴雨般的情感洪流,凸显出诗歌意象人格化的特征。

再看冰心的《繁星》: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诗中的意象“繁星”,没有了“星垂平野阔”、“长江渐落晓星沉”的古典意境,有的是人格化的“星”的对语,让人品尝到浓浓的人情味。又如闻一多的《黄昏》:“太阳辛苦了一天,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喜得满脸通红,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诗中的“黄昏”没有走“只是近黄昏”这一通常意指人生苦短的习惯路径,而是独辟蹊径,让富有人性的“太阳”喜悦狂奔,赋予传统意象以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经验,使得意象本身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

提到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先说一人,沈尹默;先说一诗,他的《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在《月夜》中沈尹默以常见的景物烘托情绪,从秋夜霜风到高耸的树木,乍看皆平淡无奇,而实则诗中的景物都被作者注入了深层的象征意义带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特别是那个与树并立又不曾倚靠的“我”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诗人自我情感的范畴而染上了浓重的五四时期一代青年人的心态和精神风貌。“霜风、月光、树„„”等古典意象隐藏着时代精神,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闻一多的的《孤雁》: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拼若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

闻一多诗中的“雁”,不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爱情使者,也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信使,它已染上的时代的色彩。从后面的诗节“我脚上又带着一封书信,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由着我的心性,回身棹翅归去来呢?”中,我们明白,这是一只具备了反传统色彩的“孤雁”,是一只追求人生理想体现自我价值所以从悲戚和伤痛中走出来的时代之“雁”。

四、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诗人“怕公开我的私人感情”,总喜欢使用西方所说的“戏剧性处境”使诗歌倾向小说化,典型化„„这种“戏剧性处境“的手法是现代诗人卞之琳学习法国后期象征诗歌后总结的心得。指的是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即不是直接的感情抒发,又不是直接的理性存现,而是在戏剧性的场景、对白或者情节冲突中展开诗歌,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人生体悟。

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首两句“看”未变,但看的主体与客体互换,后两句也类似,“装饰”未变,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发生移位,使诗歌整体画面呈现出流畅的戏剧性情节演进,将读者的思绪吸引到了这两个看风景的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诗中意象构成的戏剧性故事情节拓宽了思维空间,形成了强大的艺术张力。

再如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歌中,意象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特质,值得关注的是由“具体的做法”构成的故事氛围。“倦”“驮”二字点染鸟儿的不堪重负的情绪状态,而这拟人化动词也只是对客观物象进行了主观化的处理。要说妙,妙在第二节,“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只倦鸟居然有让人意料不到的行为上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诗歌在情节上的延续性,借此来传达归巢的鸟儿在情绪上的激烈反应,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类似的手法在他们同时代的诗人笔下常可以见到,如胡适《人力车夫》、徐志摩《叫化活该》《先生!先生》、郭沫若《无烟煤》、郑愁予《错误》„„

总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人的文学”的新精神的召唤下,现代诗人不再是遵循古道小心翼翼地守望在古典诗歌的星空之下,而是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言说需要合理取舍,跳出了前人的窠臼,以独立于古典诗歌意象构成之外的新品质形成了现代诗人自主的意象展示抒情模式。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雪“为意象入境的诗歌很多,请例举几个(至少两首)。并请简单比较你所例举的诗句中的“雪”(或者“雪花”)与这首诗中“雪花”意象的区别。

2、简要分析诗中“雪花”意象在诗歌情境创设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诗句:

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区别:

古典诗歌中多还原自然天地本色,摹写“雪”之深重、寒冷绝人迹或突如其来不可预测。而徐诗中的“雪花”更具灵性和个体情感。

2、诗人以“雪花”自喻,“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充填着作者的个人意志,它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雪花”意象造就了整首诗歌的幽谧清新秀丽,借以表达作者对优美灵魂或者美好时代的坚定追求。

备用训练:

错误 郑愁予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有人评论说自从此诗发表以来整个江南都充溢着“达达的马蹄声”,请简要分析“达达的马蹄声”在诗歌中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在情景创设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达达”摹声,马蹄声打破了诗歌前部分由“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小小的窗扉”等创设的静谧清新的意境画面,动静相衬形成奇妙的对应。

(2)诗歌结尾的马蹄声带出“过客”意象,同时加深了等待的女子的惆怅,对应并解释了题目中的“错误”,使得诗歌在整体情感的抒发上委婉哀伤却不消沉。

2、从意象构成的角度来看,从“三月江南”到“小小寂寞的城”到“青石的街道”到“窗扉”,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

《论语》:古代经典的现代解读 篇6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第四,《〈论语〉选读》教材是编者重新分类编排的,教学时如何突出主题?第五,教材是如何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

由于《论语》具有文化论著选修教材的普遍性,又有作为语录体散文和儒学经典的特殊性,许多老师拿到选修教材后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讲字词、不涉文化者有之,逐句串讲、脱离主题者有之,研究学术、忽视生活者有之,打游击战、到处乱窜者亦有之……

如何教好《〈论语〉选读》呢?《高山仰止》(第一章到第六章)课堂实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那么,课文里的“高山仰止”是说仰慕哪个人的高尚品德呢?

(有的学生答子路,有的学生答孔子。)

(问题:一、如果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

师:不管是仰慕子路还是仰慕孔子,我们还是先回到2500年前,假设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请齐读第1章到第6章。(生齐读)

请用“我喜欢(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 的人。”的格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刚强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正直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能给人安全感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敢于直言、敢于提问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马虎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好强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自大的人。

师: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总之子路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印象。心理学上按照气质把人分为四类:胆汁质(比如张飞)、多血质(如曹操)、粘液质(如诸葛亮)、抑郁质(如林黛玉),你觉得子路最像哪一个人?

生:张飞。

师:如果把子路画出来,怎样画比较好?

生:要画出浓眉大眼,络腮胡须。

师显示子路像。(生惊笑)

师:(显示PPT)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生性鄙俗,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直率,戴着公鸡的羽毛,佩戴着公猪的牙齿(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带之),曾经侮辱过孔子。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陵暴孔子”,可见子路是一个勇敢率直之人。同样,一旦认为孔子做错了事,子路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齐读第五章和第六章。(生齐读)

师:“道不行”与“乘桴浮于海”是什么关系?

生:因果关系。

师:孔子的主张确实没有得到实行,但孔子始终没有“乘桴浮于海”,可见这是一种假设关系。如果主张行不通,乘着小筏子漂流海外,跟随我的人大概是子路吧。仅仅是假设,然而子路却以虚为实,非常高兴。本来这样也就可以停止了,而孔子又说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那么,“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是批评还是表扬?

生:“好勇”是表扬,“过我”是批评,“无所取”是批评,因此是一种表扬性的批评。

师:非常辩证。(板书: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请齐读第六章。(生齐读)很好,子路为何不悦?

生:南子作风淫乱,子路认为孔子见此淫乱之人不合礼法。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南子有着强烈的干政弄权欲望,而且为人轻浮,富于权术,卫灵公在年老之时把政权拱手让给夫人。有人认为孔子想通过她谋得一个职位,所以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表明了自己没有做错,那么是不是子路错了?

生:他们都没有做错,因为子路根据平时孔子教给的“礼”,指出孔子是不对的,而孔子有自己的想法。

师:孔子有什么想法,老师再补充一则材料: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孔子开始推迟,不得已才去见南子,因为孔子见南子也是出于礼节。在子路看来,孔子见南子不合“礼”,这是子路心中的“礼”;在孔子看来,自己见南子是合乎“礼”的,这是孔子心中的“礼”,学生与老师对“礼”的理解不同。朱熹认为:

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朱熹《论语集注》)

(板书: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师:像子路这样的同学你喜欢吗?

生:喜欢。

(问题:二、 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

师:让我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请齐读第三章和第四章。(生齐读)孔子对颜渊说的话,对子路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意味着子路做不到这一点。

生: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这里是说子路只会“兼济天下”,不会“独善其身”。

师:子路见孔子只赞美颜渊,自负其勇,心想孔子要是统帅三军,一定与自己想的一样。可是,圣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孔子说不想与不考虑后果的人共事,想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共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正是子路所缺乏的。

师:智勇双全方为真豪杰,孔子告诉他要“扬智抑勇”。(板书:以抑其勇而教之。)

师:孔子一下说“乘桴浮于海”跟随他的人是子路,一下子又说不想与子路这样的人共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不矛盾。前者说无勇不好,但过勇也不好;后者说除了勇,还要谋,这与中庸之道是统一的。

师:方法不同,但目的一样。孔子处处告诫子路要抑制过于刚勇的一面,甚至在鼓瑟时也进行教育。请读第四章。(生读)门人为什么不敬子路?

生:学生是跟着老师的步调走的,看老师不尊重子路,所以也学着不尊重子路。

师:孔子叫子路不要在家门鼓瑟,孔子的肚量怎么那么小?

生:大概子路弹奏的音乐不好听。

师:史书记载,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也就是子路的音乐过于刚勇。“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是鼓励还是告诫?为什么?

生:鼓励。孔子一看学生们误会了他的意思,于是又鼓励子路。

师:非常准确。孔子前面说子路那手瑟不要在我这里弹,后面又说子路弹瑟的水平已经登堂了,前后统一吗?

生:我觉得前后是统一的,前面说子路那手瑟不要在我这里弹,是从鼓瑟的内容来说的,而后面说子路鼓瑟的水平已经登堂了,是从鼓瑟的技巧来说的,前后并不矛盾。

师:孔子告诉子路不能因为鼓瑟的内容不对受到批评就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板书: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也。)在第三章里,孔子先说子路不行后又说子路还行,而在第四章里,孔子先说子路行后又说子路不行,在孔子眼里,子路到底行还是不行?为什么?大家议一下。

生:我认为子路是行的,因为他很厉害,(全班笑)如果他去打仗的话,一定很勇敢。

师:打仗需要勇猛。现在我们看第二章最后一句话“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说像子路那样恐怕不能善终。是打仗不能善终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能善终呢?

生:可能是政治斗争,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国内部常会发生政变。子路刚勇,不懂得为人处事,如果在政治斗争中不懂得进退的话,就会死于非命。

师:这位同学讲出了一个真理,《菜根谭》中说:“涉世若无段圆滑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我们看一看子路是怎么死的: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子路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卫国发生了政变,子路闻讯后去见政敌蒯聩。蒯聩命人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勇敢是需要的,但是过分的勇敢是不可取的。所以孔子总是因时、因地教育子路。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

生:喜欢。

师:子路除跟孔子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从根本上讲,孔子是喜欢子路的,指出子路的过失也是为子路的未来考虑。因此,喜欢子路是本质,不喜欢只是表象。

(问题:三、 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

师: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

生:如果我是子路,我不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孔子太注重“礼”了。

师:见解独特,难道孔子所做的也不符合他自己所宣扬的中庸之道吗?这个问题可以讨论。

生:如果我是子路,我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子路这样鲁莽的人经过孔子的教育,也变得有“礼”,懂得“仁”了。

生:我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孔子能够因材施教。

师补充: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同学们还能从今天所学的六章中看出孔子有什么优秀的教育品质吗?

生:连在子路鼓瑟时也进行教育,孔子能因时施教、因地施教。

师:这就是孔子的教育艺术,一个具有如此教育智慧的老师,不值得学生喜欢吗?(板书:教育艺术。)

生:孔子认为子路过于刚勇,处处想中和他的暴性,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师:很精辟!(板书:教育思想。)

生:像子路这样“野”的人,孔子也收他为弟子,表现了孔子大度宽容的一面。

师:你能用四个字概括吗?

生:有教无类。

生:教育风度。

生:教育胸襟。

师:(板书:教育胸襟。)最后齐读第一章。(生齐读)

如果说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孔子的教育艺术,那么孔子身在陈国,却心系弟子,又表现了孔子的哪个方面?

生:情系学生的态度。

生:教育情怀。

师:好一个教育情怀!(板书:教育情怀。)此时,孔子在你们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和蔼可亲。

生:能给人如坐春风的敦厚长者。

生:像一尊佛。

师:对,雍容和顺。(板书:雍容和顺。)

师:(显示孔子像)对一个达到如此教育境界的人,学生岂止是喜欢,简直是仰望!在学生看来,孔子就是一座需要仰望的高山。这样的老师,值得学生仰望吗?值得家长仰望吗?值得炎黄子孙仰望吗?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的形象早已超越这一境界,请看毛泽东《讲堂录》中的一个片断:

王船山(谓)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欠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拿(破仑)翁,豪杰也,而非圣贤。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 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

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

——毛泽东《讲堂录》

一个时代有了思想,这个时代也就有了精神的灯塔;一个民族有了巨人,这个民族也就有了精神的支柱。当我们回望立于一天一地间的圣人时,我们的姿态是向上仰望!

值得思考的是,子路最后系好帽缨,整肃衣冠遭到杀害,有人说子路的死与孔子的重“礼”教育有关。作为一个现代人,你如何看待孔子的“礼”?

附板书:

高山仰止

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胸襟——教育情怀

雍容和顺

【教后反思】

为什么要选读《论语》?这是现代人心灵的需要。不说社会之事,单说今天的校园里,虽有其乐融融的师生对话,但也时常演绎着“鼠欺负猫”的故事,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一些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因此,既要汲取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又要用科学的态度观照传统文化。在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过程中,关键是实现古代经典解读的现代化。

一是课内支持课外。《论语》是文言文,就要通过文本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课内掘进,感悟先贤的思想,汲取圣人的智慧,汇聚于高度凝练的语录时,我们常因难度较大而犯愁。此时就要特别关注《论语》价值的现代化,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原《论语》的生活情境。这堂课的三个主问题都是为了这一点而设计的:①如果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②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③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课内(古)与课外(今)的联系点是什么呢?就是师生对话。从后人的眼光看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但其核心是教育家,《论语》语录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对话。

二是课外反哺课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关《论语》的评注不可胜数,比如有朱熹的《论语集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还有《论语通译》等译注类著作,有钱穆的《孔子传》、匡亚明的《孔子评传》、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等评传类著作,有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杨伯峻的《试论孔子》、鲍鹏山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等经典篇章,还有《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等图像影视资料。用这些课程资源来补充、联系、深化、审视《论语》,进而设计出一个体现编者主题的教学方案,是《论语》教学的必要途径。授课如同写文章,最忌零散无序。从哪个地方走进去,用一条什么样的线穿起来,又从什么地方走出来;如何铺垫、如何连缀、如何汇聚、如何突出主题,是思考的重点。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和观照经典的过程。当然,这样做决不是学术研究,而是还原生活,以“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王荣生语)经典的内涵。

试析《梁祝传说的现代解读》 篇7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全文的综述, 结合着我国现代民俗学在二十世纪的迅速崛起, 向读者介绍了梁祝研究在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到了当今的世纪之交,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于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再次使梁祝传说成为文化关注的焦点, 并由此而提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何以在1600多年后的今天, 梁祝传说还会如此的动人心弦呢?梁祝传说的内在魅力与价值究竟在于何方?带着这个问题, 作者提出了化装游学、同窗情生、合冢化蝶等“生死恋”三部曲, 以此为核心, 展开了论述。

第二部分, 即理想婚恋内涵的知识诉求。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 作者另辟奚径, 首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祝英台为什么要外出游学?问题看似简单, 却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人文内涵, 在作者看来, “不仅是情节层面上为两人相遇相恋设置的一个契机, 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当地民众, 尤其是女性对理想婚姻爱情内涵的知识诉求”。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这即是群体中潜在的无意识心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运用了现代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 说明了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文化生命”。并且运用大量的文献, 结合梁祝传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另人信服地指出, 吴越之地远古尚武民风, 由于两晋时期中原文人的大批南迁, 渐向崇文转化, 由此而孕育了民众群体的求知心愿。表现在祝英台那里, 即女扮男装, 外出游学, 此举在当时虽是惊世骇俗, 但却正是当时的广大妇女在潜意识中希望获得与男性具有同等学习权利的反映。对于这个问题, 作者亦通过田野作业加以实地考证, 并获得了许多活态的民间资料, 从而使其观点更具有现实的说服力。

第三部分, 传统民间婚约的自主追求。在作者看来, 梁祝传说之所以今天能够如此的动人, 如此引起人们的共鸣, 其价值就在于它“表现了一种传统的民间婚约理念模式下的生死恋情”。这种模式的做法就是:男女青年相互了解, 甚至产生爱情之后, 再经过形式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造婚姻关系, 这既不违背传统礼俗, 也包含着男女之间感情至上的自由意志。这么一种地道的“民间”婚姻模式, 对于民众群体而言, 无疑是一种大幸福;虽然并未有人明确提出, 但是相信在这一群体中, 也必然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也正因为有着这么一种无意识的存在, 所以当梁祝的爱情遭遇不幸的时候, 才会引起如此之多人的如此同情与感慨, 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 倘若梁祝的爱情得以实现, 那将是人间最美好的婚姻, 我们每个人的潜在婚姻爱情理想, 即在于此。所以, 梁祝传说的悲剧就在于这种潜在婚姻爱情理想的破碎———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参与作品的读者。

第四部分, 生生不息执着的生命意识。这里作者结合了田野考察所获得的一些感性资料, 并引用了德国哲学人类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分析原始人的神话思维时所说过的话:“他们的生命观是综合的, 不是分析的。生命没有被划为类和亚类;它们被看成是一个不中断的连续整体, 容不得任何泾渭分明的区别。各不同的生命领域间的界限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栅栏, 而是流动不定的。”

早在梁祝化蝶的情节发生之前, 民间早已就有了这种理念的艺术表现, 即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原型。如孟姜女在吴越地的传说中, 投太湖后转化为银鱼;著名的南北朝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幻化的双飞鸟, 和梁祝化蝶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内蕴, 已非仅仅属于吴越之地的民众, 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了。

现代解读 篇8

作为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传统核心内容, 该部分的考查重点有:各派生物进化理论的意义、不足及演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共同进化的类型。备考难点有: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物种形成的不同方式、生物多样性的解释。备考时, 可结合下列复习目标重点突破:用进废退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意义与缺陷;共同进化的类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种群与物种、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一、主干考点精要点拨

1. 教材中生物进化论包含的理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弄清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演变及相互关系:只要认为现存生物是通过进化而来的理论都可称为进化论。进化论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虽然现在接受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但前两种理论在当时都是领先时代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逐渐被人们发现, 从而被更为合理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取代。绝不能认为另两种理论一无是处, 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基础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2. 拉马克进化学说

(1) 主要观点。

(1) 生物都不是神创的, 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2)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 生物进化有“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

(2) 评价: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在当时有积极意义, 但对生物进化的原因认识不清。

3.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 主要观点。

(1) 过度繁殖:各种生物都有非常强的繁殖能力。

(2) 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条件有限, 过度繁殖后必然导致生存斗争。

(3) 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 生物既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 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易被淘汰。

(4) 适者生存: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定向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

(2) 评价: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但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 孟德尔《植物杂交试验》发表于1865年)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 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物基因频率的改变。

(4)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5. 共同进化的形式

共同进化是指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既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斗争 (竞争、寄生、捕食) 和种间互助 (共生) , 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生物进化反过来又影响无机环境) 。

二、疑问难点比较思辨

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剖析

(1)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2)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3) 过度繁殖产生了大量的个体, 不仅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 而且也加剧了生存斗争。

(4) 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5) 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6)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2. 拉马克进化学说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

3. 变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其主要来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理论中, 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使基因完成了自我否定, 从而成为其等位基因,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可以形成更多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个别的或成倍的数量的变异。不管是哪一种变异类型, 都是随机的, 没有方向性, 因此, 它们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而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产生的变异有有利的, 也有不利的。但有利和不利不是绝对的, 这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改变了, 原先有利的变异可能变得不利, 而原先不利的变异可能变得有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 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 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更有利于适应环境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教材中所提及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演变这一实例, 很好地说明了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个过程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其结果是优胜劣汰。要特别注意的是:自然选择只是变异优劣的“裁判员”, 而非“教练员”。

4. 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 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 但基因库却代代相传, 并在传递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种群越大, 基因库也越大, 当种群变得很小时, 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 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基因频率是指控制生物某个性状的基因在某个种群基因库中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 可使分开的小种群朝着不同方向分化, 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久而久之, 当产生的差异足够大时, 就可能产生生殖隔离而进化为新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不论变化大小, 都属于进化的范围。但要注意, 生物发生了进化并不等于新物种的形成, 只有当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破物种的界限产生生殖隔离时, 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即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了生殖隔离。

5. 种群和物种的辨析

6.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比较

三、核心考点深度拓展

1. 关于自然选择

(1) 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 是进化的外因;遗传变异为选择提供材料, 是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

(2) 自然选择的实质。

从表面上看, 自然选择是对生物个体的选择, 本质是对个体包含的变异进行的选择;从分子水平上看, 是对变异所产生的基因的选择, 从而改变群体中不同基因的频率。

(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由环境来选择能适应的物种。除了自然环境外, 也包括人类塑造的环境。如人类对蚊喷洒药物 (DDT、灭害灵等) , 能适应这些药物的被选择而存活下来。

人工选择:人类在育种时, 刻意地选择某些对人类有用的种类加以培育、繁殖, 使许多动植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如各种农作物新品种及家禽、家畜。达尔文正是从家鸽等家养动物经人工选择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从而提出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这种选择的作用, 也就是自然选择的观点。

2. 关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 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拓展:如何正确理解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

(1)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 由于个体的基因型组成来自父母双方, 所以, 其基因型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个体。而就一个种群来说, 种群中全部基因的总和却可以在传宗接代中维持相对稳定, 因此自然选择作用于种群。

(2) 个体死亡后又通过其后代把基因归还给基因库。如果一个个体不能与种群中其他个体交配产生后代, 这个个体在进化上就没有意义。

3. 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区别:地理隔离只是地理空间上的隔离, 彼此无法相遇不能交配, 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但若是仅有地理隔离的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 仍然可以交配, 进行基因交流, 产生可育后代;而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 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这种隔离主要是由于遗传组成上的差异造成的。

联系: (1) 生殖隔离不一定地理上隔开, 只要彼此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便是生殖隔离。

(2) 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 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 但仍然是同一物种。

(3)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

4. 关于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

(1) 渐变式。

这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13种地雀。一个种群经过地理隔离被分割成若干个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小种群, 经过变异和自然选择, 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不断积累, 最终使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各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程度, 即产生了生殖隔离, 从而出现了新物种。在这种物种形成方式中, 要经历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其过程可表示如下:

(2) 骤变式。

一旦出现就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主要形式是由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 其特征是一出现就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 不需要地理隔离过程, 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物种, 如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四倍体, 虽然在形态学标准和生态学标准方面基本相同, 但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 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应属不同物种。其过程可表示如下:

5. 有关生物多样性原因的理解

(1) 从分子水平看, 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根本原因是基因 (DNA) 的多样性。

(2) 从遗传水平看, 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3) 从进化角度看,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不同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4)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 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如转基因、细胞融合等) 也可以定向地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

6. 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 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 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 不要夸大其作用。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不定方向的变异中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 其余变异遭到淘汰。例如, 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 而非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性状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 取决于环境条件。如昆虫的残翅性状在正常环境中不利, 但在多风的岛上则是有利的。

7. 种群中基因频率的计算 (一对等位基因)

(1) 已知某基因型个体的数量, 求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含该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数量×2+杂合子个数) &#247; (种群个体总数×2)

(2) 已知基因型频率, 求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47;2

8. 自交与自由交配 (随机交配)

自交: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 雌雄同株植物是指自花传粉。结果是杂合基因型频率降低, 纯合基因型频率增大。在无选择条件下, 基因频率不变。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是指种群内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以及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一个始终自由交配的群体, 在无选择的条件下,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均保持不变, 相关计算可按哈代-温伯格定律进行。

特别注意: (1) 特定条件下基因频率要注意涉及范围。

(2)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的基因不同,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常是成对存在的, 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不一定, 如色盲基因及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则没有, 计算时有所区别。

(3) 豌豆是自交, 玉米是随机交配, 求解基因频率时要区别对待。进行随机交配的玉米, 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进行自交的豌豆, 其后代的基因频率很可能改变, 必须重新计算。

四、典型试题链接透析

例1.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 经过9代繁衍, 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清除镉后, 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C.蠕虫重新对镐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 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选择的相关知识。蠕虫对镉的抗性的产生是镉对蠕虫选择的结果, 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环境对镉的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将会减弱, 抗性基因的频率将会下降, 从而导致生物进化。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出现生殖隔离。

答案:B

例2. (2013·江苏卷) 右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 (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 。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 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 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解析:四个物种起源相同, 是由共同的祖先, 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A项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B项错误。黑猩猩和人类的DNA相差 (100-99.01) =0.99%, 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C项正确。大猩猩和人类相差1.1%, 大猩猩和非洲猴相差1.24%,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 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 D项错误。

答案:C

例3. (2013·北京卷)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 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 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 共同 (协同) 进化

解析:由于长舌才能取食长筒花的花蜜, 二者相互适应, 共同进化,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也使长舌蝠避开了和其他蝙蝠的竞争, A、C、D三项均可推断出来。长筒花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适应的生物, 所以不能确定长筒花是否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B项由题目无法判断。

答案:B

例4. (2013·天津卷)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 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由题目可知, 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氨基酸数目没改变, 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 A项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 (2%+20%/2) =12%, B项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 (4%+32%/2) =20%, 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为 (1%+15%/2) =8.5%, 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最高, 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 C项错误。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 则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项正确。

答案:D

五、热身演练

1.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 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 20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20年内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D.该种群生物已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种

2.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基因突变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一个种群内, 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

3.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经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

D.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 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来源

4. 右图显示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动态变化过程, 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 不存在A基因, 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1和2中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 不存在生殖隔离, 属同一物种

B.种群1中A基因的出现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种群1新基因型Aa甲虫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种群1和2中不同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种群1和种群2甲虫的变异和进化方向

5. 据研究, 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 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 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

A.青霉素在葡萄球菌内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D.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6. 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 品种众多, 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金鱼培育专家培育的珍贵品种———“蓝剑”, 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Y。下列有关金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能与野生鲫鱼杂交, 并产生可育后代。这说明金鱼与野生鲫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众多金鱼品种是经过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等过程形成的

C.“蓝剑”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亲本中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遗传物质分配异常

D.“蓝剑”不能直接产生后代, 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性染色体联会紊乱

7.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对所有物种来说, 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 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 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 Bb占18%, bb个体占1%, 则在基因库中B的频率为90%

8. 阅读材料,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 夏季数量增加, 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 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 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 (见下图) 。

(1) 在图示的三年间, 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 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 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 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理由是__。

(2) 使用农药防治害虫, 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__的选择作用, 提高该害虫种群中__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 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 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 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__ (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 若干年后, 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__隔离, 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 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__隔离, 形成新种C。”

(4) 从图1至图3的演变, 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B 6.B 7.D

8. (1) 是,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改变

(2) 农药抗药性基因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3) 大陆与岛屿之间的地理两处种群之间产生生殖

(4) 从遗传多样性向物种多样性变化 (或从遗传多样性向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发展)

服装艺术的后现代解读 篇9

在20世纪以前, 服饰的变化与相关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明晰的, 艺术对服装变化的影响要比今天单纯得多。20世纪后, 艺术则显示了多样化的趋势, 服饰的风格也随之显示了多元化, 时尚变化更加迅速, 与其它艺术的关联也越来越不确定。后现代主义作为设计观念, 是指在反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发展于70年代, 成熟于80年代的一股设计思潮。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下, 服装设计从形象、材料、色彩、风格等方面都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美学标准, 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颠覆美学"。

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认为“主体和客体是有联系的, 主体只是认识的一个单元”。而服装消费者对于服装的审美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从服装本身的艺术特质出发的, 服装的使用属性决定了消费者通常是将服装与作为穿用者的自身联系在一起加以认识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审美者对于作品可以凭想象而加以填补, 感知也是创作。而在服装的使用过程中, 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进行服装的自我组合, 从后现代的观点看, 服装艺术是设计师和消费者共同完成的。

后现代主义者宣称“当代艺术已经死亡”, 因为高雅艺术与流行文化已经同流合污没有区别。服装艺术中的高雅与流行的同质化以及服装艺术创作和批量产品的一体化, 为后现代主义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后现代主义不崇尚科学和理性, 有强烈的自嘲性, 嘲弄传统和权威。比例、和谐、均衡和黄金规律等传统的形式法则和审美准则被弃置在一边, 许多另类、不合理的设计概念被运用到设计中。

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中, 服装艺术作品只是一具形象的空壳, 结构式的服装作品成为一种风尚。放弃传统式样, 功能件成为了刻意的摆设, 配伍是叛逆式的搞笑, 各种原本互不兼容的艺术风格元素随意组合, 是艺术的创新, 也是服装设计思维的革命, 但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如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对既成观念挑战, 以黑色为基调, 推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破烂式和乞丐装, 是对所有既成样式的毁灭和破坏, 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新思考。他们以更加彻底的革命精神, 对一切传统提出挑战, 这种让许多人难以接受的“黑色冲击”又一次给巴黎时装界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 掀起轩然大波。川久保玲大胆打破华丽高雅的女装传统审美习惯和着装常识, 从各种对立的元素中寻找组合的可能性, 从各种角度来考虑设计, 有时从造型, 有时从色彩, 有时从表现方法和着装方式, 有时有意无视原型, 但又故意打破这个原型, 总之, 反向思维。川久保玲认为黑色是一种代表着人们所能看到的社会现状的另一个侧面, 这个侧面也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理色彩。山本耀司这样解释自己对黑色的偏爱:“我采用黑色等暗色调, 是一种反命题, 因为黑色是向传统挑战的色, 随着人类的现代化合知识化, 黑色调必然为人们所接受并乐于穿用。

80年代的服装也明显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服装设计理念有了重大突破, 许多过去另类的、不合理的设计概念被运用到设计中, 呈现出新的特质。女装设计中也体现出独特的“后现代风格”, 即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出现了显著的平民化倾向以及对各民族艺术的包容和古典主义的传承再现。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出现了比较颓废的并带有反叛的精神, 在保持整体风格简约性的同时, 更注重细节的装饰, 体现出休闲的味道。在这股风潮中, 最具代表的是让-保罗·戈尔捷 (Jean Paul Gaultier) 和英国时装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让-保罗·戈尔捷倡导了男性穿裙子的风潮, 也以怪异而另类的手法来逆转传统的审美, 打破高雅与粗俗、华丽与朴实、精美与丑陋之间的界限。麦当娜在她1990年的金色旋风之旅的演出中所穿的金属尖锥形胸衣也是让-保罗·戈尔捷的设计, 基本采用的是女性的紧身内衣, 而内衣外穿正是他自70年代开创的反叛风格, 其设计理念是既引导流行又颠覆传统, 他重新定义了时尚界的规则, 在设计上坚持男女服饰平等的原则, 以怪异而另类的手法挑战隽永的传统文化与前卫创新意识相结合, 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声誉;维维安·韦斯特伍德 (Vivienn Westwood) 则成功地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服饰观念运用到高级时装的设计元素之中, 比如以皮革和橡胶为素材破烂不堪的古怪服装, 深受以嬉皮士为中心的时尚青年的追捧, 她设计的服装成为朋克族的“制服”, 被称为“朋克之母”。她思想另类、性格乖僻, 用颠覆传统的设计理念, 改变了欧洲既有的时装格局, 利用历史素材和街头元素创造出惊心动魄具有极端色彩的时装。

总体上概括, 70年代中后期,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代表了当代文化、审美的变迁, 这种设计理念是对现代主义的凭吊。设计师们提倡复兴观念、强调材料。意向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甚至影响了科学、文学、哲学与批评。所以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出现的乡村风貌、乞丐风格的时装、宽肩男性风格的女装。甚至艳俗、同性恋、女权主义、传统美学意义上的“丑”都进入了时尚领域。一批前卫的时装设计师, 以他们怪异大胆的创造, 获得了喝彩, 除了让-保罗·戈尔捷、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川久保玲等时装设计师, 一些信奉高级时装原则的设计师也在设计中或多或少的加入了嬉皮、朋克服装风格的成分。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艺术及服装设计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服装中表现为对于多元文化和风格的包容和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当岐著.西洋服装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解读 篇10

克罗齐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 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 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 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绪和现场来理解作品, 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 自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 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经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然而因为审视眼光的错位, 对经典文本的现代解读中存在着种种不良趋向。

一、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曲解

目前, 语文教材仍是传播经典阅读的最佳载体, 语文教学仍是我们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 现行语文教材仍带有不可规避的一面, 即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劳动人民的艰辛、新社会劳动人民的幸福、崇高远大的志向、真善美的追求等。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身有关的情感世界, 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 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 以及人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

在教科书所设定的特定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 我们无形中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建立了一套概念化的解释体系, 即烙上政治的烙印, 贴上阶级的标签, 有着拔高的牵强, 于是许多经典文本被曲解了。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 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革命活动的赞美。《雷雨》中的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冷酷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已经定位, 绝不认同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 把人物的生成完全推给“阶级地位”。《项链》定义为讽刺路瓦栽夫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果说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是小资产阶级的, 那么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

而另一种上纲上线的曲解, 更是对经典文本的“糟蹋”, 如认为《背影》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的”,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因为一个父亲, 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鲁迅在《故乡》一文中, 殷切地回忆了他那一群天真烂漫纯朴可爱的少年朋友“偷”罗汉豆一事, 充满了童趣, 竟然有人从中读出了不道德, 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现代解读真是“杞人忧天”。

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 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而总是戴上“有色眼镜”, 用一种既成模式的观念去解读, 那只会局限思维, 淡化甚至歪曲经典文本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媚俗

经典文本新解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但在遭遇后世解读的时候, 会面临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诠释。近年来, 各种媒体掀起了一股经典文本新解的热潮, 毋庸置疑, 这些新解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对待经典, 在经典与现代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他们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打通了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只是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 在运用现代视野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为了迎合读者通俗、浅易、求奇的需要, 某些新解作品难免会打着新解的口号有媚俗之嫌。

此外, 还有人从实用主义角度把经典文本改写为经济类、管理类和励志类的畅销书, 如《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阐释内容涉及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以及攻敌制胜的营销谋略等诸多领域。我们阅读文学经典, 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但是, 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经典, 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

对古典诗词的新解也成为一种热潮, 《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西风独自凉》、《长安月下红袖香》、《不如不遇倾城色》、《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等都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诗人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 它们在解读中褪去了古诗词身上历史的风霜, 跳过了古典诗词的平仄对仗, 没有了考据的严谨, 把古人的情感与后人的共鸣诗意地结合, 文字优美诗意, 读来轻松自在, 但是却更多地关注儿女情长、个人得失、风花雪月, 失去了古典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世的情怀。

卡通化经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 经典著作的“卡通化者”们的原意也许是良好的, 比如通过卡通化提供活泼的结构、炫目的图画、通俗的解释, 以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 拉近了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但与此同时也使经典呈现出媚俗的倾向。

三、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恶搞

新世纪初以历史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开始大量出现。近一年多来, “恶搞历史”又升级为“恶搞经典”, 于是有了《大话西游》、《悟空传》、《沙僧日记》、《幽默三国》、《幽默水浒》等等, 还包括一直被视为“红色经典”的《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

“曹操这厮, 智商绝对在120以上, 丫还学孙武、吴起, 就这样还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吃过大苦头, 然后才夺得现有的地盘。叔就这么点本事, 不冒险是不行的, 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这一股子江湖气息的句子, 谁能想到这竟是千古名篇《后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这类雷人古文翻译正逐渐走红网络, 恶搞古文、古诗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在网上流传的, 还有恶搞版的《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 博眼球之余让众人狠狠地欢乐一把。

通过大胆地篡改、戏说经典而冒犯权威、亵渎神圣。这种篡改和冒犯几乎指向文本的所有方面, 人物、情节、时空关系、话语方式, 无不可以自由篡改。而在篡改的过程中, 诸葛亮在唱“卡拉OK”, 孔子变成了“歌手”、“网名”叫仲尼, 汉献帝成了“城管”等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经典作品一直在被建构、解构与重构, 但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恶搞”或者“乐搞”过。总体看来, 从“解构历史”到“恶搞经典”, 有关理念、意义的东西越来越少, 单纯娱乐、消遣的成分越来越多。这种“后现代喜剧”不再像传统喜剧如卓别林大师的作品那样, 追求什么“含着眼泪的笑声”的境界, 它制造出的更多是“没心没肺的笑由是, 它造就了喜剧史上的奇观:只有喜, 没有剧”。

卡尔维诺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 多刺的, 而且层层相叠, 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 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 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 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但是多元解读不能“无边界”, 文本“不确定性”绝不是“任意性”、“随意性”。要知道有些多元的解读是丰富和创造了文本意义, 有些则分明是在扼杀文本的生命,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作出现代解读的时候, 牢牢把握该有的“底线”。

经典文本现代解读只有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之上, 拒绝浅薄, 拒绝滥化, 拒绝庸俗, 才可能持久, 才可能给文本以厚重, 才可能给生命以启迪。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中, 我们是用浮躁的热闹让读者陶醉于肤浅, 还是用思维与精神的深度让读者走向博大?这是一个问题。尼采说:“让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 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 在于你们的意志, 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 这才是你们的荣誉!”经典文本现代解读, 任重而道远, 希望我们不断追求创新、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解读:文本意蕴.名作欣赏, 2009⑹.

[2]佚名.透视“恶搞”.中国文明网, 2007-09-24.

用现代医学科学解读络脉 篇11

气络与神经、内分泌系统

气络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样,都有联结、协调控制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作用。要知道,人体各器官、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需要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且,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现代科学认为,神经系统负责联结协调人体各处器官,内分泌系统负责调整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这两个系统相辅相成,在保证人体各脏腑器官协调运行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这些作用都可以被气络的生理功能所囊括。

气络的基本功能就是联结协调人体各脏腑器官,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与神经系统的作用相同。气络通过流动的经气,可以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这正是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由于气络兼具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以只要气络通畅,就可以保证各脏腑器官功能正常运行,机体内、外界环境维持平衡,而在气络出现病变如络气郁滞时,其表现症状也常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病变的症状相同,如肢体酸麻、胁满胀痛等。可见,络病理论中气络的概念与西医学中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血络与血管

从生理功能上看,血络与血管极为相似,首先,两者都具有纵横交错的网状形态;其次,两者都是运行血液的管道,都担负着为脏腑器官供应营养的重任。事实上,不仅如此,血络与血管的病变发展过程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在气温、情绪等外界因素刺激下,血络会痉挛收缩,现代研究则发现,在同样条件下的血管,也同样会出现痉挛收缩的现象,这都可以对脏器血液供应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血络中的气血一旦停滞,就会变成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阻塞络脉,影响气血通过,这也和血管中过多的血脂、血小板沉积,形成斑块、血栓,堵塞血管管腔的病变过程相吻合。血络或血管阻塞不通都会导致相关脏器发生缺血性病变,如冠心病、脑梗塞等。

“脉结代”的现代解读及临床释义 篇12

《伤寒论》177条 (宋本) 云:“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 178条复云:“脉按之来缓, 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结, 又脉来动而中止, 更来小数, 中有还者小动, 名曰结, 阴也;脉来动而中止, 不能自还, 因而复动者, 名曰代, 阴也, 得此脉者必难治”。随着现代心律失常研究的进展, 脉结代已从抽象的中医概念演变成具体的心律失常类型。在治疗上, 西药因其局限性及不良反应, 无法改善长期预后, 其作用得到质疑, 反而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结脉为中医脉象之一。《脉诀刊误》补充为:“脉缓来, 时一止复来, 无常数, ……曰结。”传统中医认为, 脉来缓, 时而一止 (突然停顿一次) , 止无定数, 或跳三下, 停一下, 接下来跳五下停一下, 无一定的停顿规律, 为结脉。中医认为, 脉结而有力为阴寒过盛, 气结、血瘀、寒痰、饮凝、宿食、癥瘕积聚、气郁等可见。脉结无力主真气衰弱, 气血虚衰, 虚劳久病。依据脉象表现, 结脉可属于现代医学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或见于不规则的二联律、三联律、逸搏性心律等心律失常。

代脉同为中医脉象之一。《脉诀刊误》认为:“代脉之止, 其止有常数而不忒。”《濒湖脉学》谓其象为:“代脉, 动而中止, 不能自还, 因而复动。脉至还入尺, 良久方来。”传统中医认为, 代脉脉来时见一止, 止有定数, 良久方来。也就是说, 代脉的特点是止有常数, 每次停顿歇止均有一定规律性, 每次歇止的时间较长 (与结脉相对而言) 。出现代脉主要是脏气衰微, 气血亏损, 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歇止。依据脉象表现, 代脉属于现代医学的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 呈规律的二联律、三联律或规律的心房扑动。

由此可见, 中医之“脉结代”非现代医学心律失常之中具体哪一种类型, 而是几种或多种心律失常的总结, 只要符合此脉象特点, 即可确定下来, 辨证施治。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断推出, 结合现代医学对“脉结代”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疾病, 按照发病时心率的快慢, 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其发病机理主要有四点: (1) 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 (2)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异常; (3) 心肌细胞代谢紊乱; (4) 心肌供血不足。四个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 都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对多数心律失常患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而且, 近年来一系列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 (AAD) 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已对AAD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 提示AAD治疗心律失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抗心律失常西药均有一定局限性。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它的毒副作用, 而且治疗有效剂量与引发毒副反应剂量非常相近, 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反而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β受体阻滞剂可引发缓慢性心律失常, 即使小剂量胺碘酮亦可造成心脏传导障碍, 对肺、甲状腺、肝等可造成损伤[1]。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基本是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文献显示, 所有作用于单离子通道的药物均未能在遏制心律失常的同时降低心律失常的病死率或总病死率, 甚至反而升高病死率。对多离子通道阻滞剂的评价也处于尴尬的境地, 既无足够的证据显示其遏制心律失常及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或总病死率的作用, 也无充分的依据说明它升高了病死率。虽β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可降低病死率, 但其仍有许多非适应证, 如心动过缓、血压偏低等。这就迫使临床医师一定要在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面寻找新的出路。目前AAD只能改善电生理特性, 不能改变心律失常的基质, 因此只能终止发作和减少发作。随着世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 中医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方法和中医理论创新所带来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处方的原创性研究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新观点——整合调节。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记载, 当脉搏的结代与心慌同时存在时, 就是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通过对心肌细胞多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来实现的[2], 其对瞬间外向钾电流的阻滞效应显示了独特的抑制2相折返的作用, 既能实现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又避免了西药的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参松养心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心血管疾病治疗开发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它具有整合调节抗心律失常的特点。作为纯中药制剂的参松养心胶囊, 凭借其安全、有效的整合调节治疗优势, 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整合调节的优势表现为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发生, 其正是参松养心胶囊特有的治疗优势。它可调节引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钠、钙、钾等多种心脏离子通道, 有效治疗室性早搏, 并且对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也有较好疗效, 还可改善与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起搏电流, 改善心脏传导, 有效治疗窦缓、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等;同时可调节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心脏供血的作用, 能改善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 有效消除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失眠、心慌、气短、乏力等各种心律失常症状。

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兴起, 在中药及中西药联合治疗心律失常方面, 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尚缺乏询证医学的系统研究, 存在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轨等问题, 期盼能尽快开发出一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中药, 更好地改善整体预后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的回归。

参考文献

[1]Fung RC, Chan WK, Chu CM, et al.Low dose amiodarone-induced iunginjury[J].Int J Cardiol, 2006, 113 (1) :144-145.

上一篇:室内稳定流试验下一篇:清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