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24-05-13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8篇)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1

附件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行扶持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2〕62号)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税收支持政策,给予相关金融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扶持产地农产品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对示范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 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和推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扶持政策,涵盖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保险、科技、用地、用电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推动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终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

一、财政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为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2012年中央财政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每年安排5亿元(2014年增至6亿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户和合作社建设贮藏窖、冷藏库和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加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1994年起专门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产业化经营项目,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999年财政部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把农副产品初加工列入综合开发的支持内容,“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投入173亿元,2012年达到36亿元。

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 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龙头企业中,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拨付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达381亿元。

二、税收政策

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优惠。199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财税字〔1995〕52号),把部分初加工产品也列入农产品范围,通过外购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到13%。201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在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加工行业先行试点,将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由现行的13%修改为纳税人再销 售货物时的适用税率,进一步减轻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负担。

农产品加工业所得税优惠。2008年1月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第27条规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作了具体规定,把农产品初加工列为所得税免征范围。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财税〔2011〕26号),进一步规范了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相关事项进行了细化。

部分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在《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以外的,继续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龙头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类的产业项目,引进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加工生产设备,按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9〕88号)提出,自2009年6月1日起,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部分水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

三、金融支持政策

农产品加工业信贷资金支持。2010年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的紧急通知》(银监办发〔2010〕350号)提出: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压缩非农贷款,增加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信贷资金;在农村基层网点开设涉农贷款专柜,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优化授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户和企业,根据资金需求状况确定信贷投放的时机和额度,科学把控投放进度;按市场原则确定利率水平,合理、灵活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严禁“一浮到顶”。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 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提出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全年“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等。2014年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42号)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满足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有效信贷需求。201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提出,对符合“三农”金融服务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持续提高存贷比。深入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对金融机构执行涉农信贷政策情况进行通报、督导,并加强评估结果与货币政策工具等的结合运用,强化对农产品加工信贷支持的政策导向效果。

农产品加工业金融支持产品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3〕78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42号)提出,着力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向,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资金需求;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涉农企业票据优先贴现等政策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投入;对资信好的出口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对外出具投标、履约和预付金保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了粮棉油购销储相关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业务,大多数贷款均实行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

中小企业融资和骨干企业上市。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担保给予保费补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明确,符合股票上市条件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可 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2014年8月1日,《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对融资服务费、贷款承诺费、财务顾问费、资金管理费等二十多项涉及小微企业的收费实行优惠;农业银行免收“三农”客户小额账户服务费、工本费。

四、投资政策

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编制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在东北、长江中下游稻谷主产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大米主销区以及重要物流节点,大力发展稻谷加工产业园区;支持东北大豆产区建设大豆食品加工基地。提高饲料工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发玉米主食、休闲和方便食品;在玉米主产区和加工区,加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11〕6号)中要求“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企业”时,要提交“安 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进行审查。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大米、面粉加工和玉米深加工纳入限制类。

五、保险政策

为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三农”发展,中央财政相继实施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奖补政策,惠及农产品加工相关领域。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提出: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推广新型险种;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鼓励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投资、运营、劳动用工等方面的一揽子保险服务;深入推进科技保险工作;试点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

六、科技支持政策

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在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所得税前扣除、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技术创新资助等方面制 定了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专项资金,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允许各类农业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有关农业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等资金,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对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强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七、用地优惠政策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东北、中部土地利用方向中提出“保障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新技术、能源等产业发展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高土地资源综合效益”,“合理安排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筑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和大型煤炭能源基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用地,适度增加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八、用电优惠政策

2013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973号),扩大农业生产用电范围,对单个农户及规模化生产的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用电均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明确了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不再仅局限于农户,而是扩大到所有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活动的用电。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业灌溉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九、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提出,2010年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提出: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到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的技术类服务平台纳入现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将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2012年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总规模由128.7亿元扩大至141.7亿元,以后逐年增加。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50亿元,分5年到位,2012年安排30亿元。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3〕87号)提出,要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股权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由地方人民政府参股和控股部分担保公司,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政府主导的再担保公司,创设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适当放宽创业板市场对创新性、成长性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尽快启动上市小微企业再融资;继续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2014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52号)提出,小型微型企业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投资项目,进口项目自用且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免征关税;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型微型企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可按规定销售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政策;为小型微型企业免费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

2014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明确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企业将减半计征。

十、产业化发展政策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对龙头企业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且进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用设备,在现行规定范围内免征进口关税。对龙头企业购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依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保障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的合理用地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要将中小型龙头企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要向龙头企业倾斜。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在各自业务范围内采取授信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收购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根据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满足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的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缓解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要将中小型龙头企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全面清理取消涉及龙头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梳理)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2

答: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猪肉占整个肉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4%左右, 是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 是我国城乡居民不可或缺的“菜篮子”产品。长期以来, 我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发展生猪生产, 对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推进, 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需求。当前, 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 新旧矛盾交织叠加, 问题越发凸显。一是环境压力加大。生猪养殖粪便污染、种养脱节等问题日益突出。二是资源约束趋紧。土地资源短缺成为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蛋白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三是国际竞争加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生猪养殖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力水平较低, 生产成本较高, 没有竞争优势, 猪肉进口的压力加大。四是疫病隐患凸显。我国生猪疫病流行状况复杂, 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给生猪生产发展带来隐患。五是市场波动加深。最近一轮猪周期和禁养限养叠加, 产能下调、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总的来看, 当前生猪养殖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制约条件增加, 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一些地方和养殖场户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 发布《规划》, 对破解制约当前生猪生产发展的难点问题, 加快推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 逐步熨平“猪周期”, 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

问:《规划》提出到2020年猪肉产量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稳定略增, 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 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75%等。请问农业部将如何保障“十三五”生猪生产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答:《规划》在总结“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成就、分析今后一个时期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 提出“十三五”期间的总体思路, 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明确调结构、转方式两大抓手, 推进种植、养殖和屠宰加工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突出现代种业、标准化养殖、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控四个关键环节, 确立“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五大目标。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转变方式, 提质增效;优化布局, 绿色发展;龙头带动, 产业融合;消费引领, 政策支持。具体目标是, 到2020年猪肉产量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稳定略增, 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 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75%等。

《规划》综合考虑各地生产发展基础、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 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个区域。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重点提出了八项任务:一是建设现代生猪种业, 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推进企业集团育种和联合育种。二是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 开发环保型饲料产品, 培育兽药产业集团, 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三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 调整优化养殖区域布局, 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五是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以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 促进屠宰行业结构调整。六是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七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八是强化生猪疫病防控。

问:在全国上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 作为第一个生猪专项《规划》, 与以往的相关规划相比, 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经营理念和区域布局等方面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我们在编制过程中, 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既立足于新常态的大背景, 又着眼于生猪生产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 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规划》主要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发展目标上, 更加注重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的有机统一。《规划》在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的总体目标, 具体发展目标把总量目标、规模化发展水平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步推进。二是在发展方式上, 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可持续。《规划》立足推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 明确提出发展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种业等措施, 提高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实现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三是在经营理念上, 更加注重全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基本思想, 各区域发展重点把种植、养殖和屠宰加工三个环节给合起来通盘谋划, 主要任务统筹考虑种业、饲料兽药、屠宰加工到产业化经营各环节。四是在区域布局上, 更加注重发挥优势。《规划》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现状, 在评估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 通过区域优势互补, 把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 重点发展区是传统主产区, 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约束发展区环境压力大, 要控制总量, 优化布局, 提高粪便综合利用水平;潜力增长区资源优势明显, 要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适度发展区要突出区域特色, 发展地方特色生猪产业。

问:近年来, 生猪价格经历几轮大的波动, 《规划》在熨平“猪周期”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规划》主要从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入手, 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调控相结合, 实现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一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规模化水平提高了, 保障稳定供给的产业基础就稳固了, 同时可更好地避免散养户发展的盲目性, 减少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规划》从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大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支持规模养殖发展。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发展农民营销合作组织等途径,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提高组织化程度, 促进产销衔接。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生猪市场、屠宰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强化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分析, 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加强形势分析研判,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引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生产结构, 稳定市场心理预期。四是推动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 降低生猪养殖风险, 稳定养殖收益。

问:生猪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规划》在绿色发展上有哪些新的考虑?

答:《规划》总的考虑是,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在补短板上下功夫, 统筹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 在生产发展中同时解决生猪养殖污染问题。一是优化区域布局。以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 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个区域, 其中, 把京津沪地区和南方水网地区11个省市划入约束发展区, 明确提出保持总量稳定,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实现合理承载, 推动绿色发展。二是深化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在推行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 创建内容更加突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2016年计划在南方水网地区创建100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三是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以生猪大县为重点, 通过对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发展模式、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和技术支撑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 整县推进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促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完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 落实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 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五是完善种养循环机制。总结推广经济适用粪便综合利用模式, 积极探索PPP (政企合作模式) 运行机制, 打通粪便还田利用通道, 促进有机肥就地就近综合利用。

问:在加快生猪种业发展方面, 《规划》有哪些新的措施?

答:《规划》把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作为首要任务, 具体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推进种猪联合育种。继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为重点, 推进企业集团育种与联合育种。二是打造华系种猪品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突出“杜、长、大”品种的本土化选育, 着力提升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性能, 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三是强化种猪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以种猪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为基础, 以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遗传评估中心为载体, 构建种猪质量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 推进种猪优质优价。四是促进地方品种保护与开发。以国家级保护品种为重点, 建立资源动态监测机制, 促进地方品种资源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良种补贴等政策项目的基础上, 《规划》明确提出了支持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问:为什么要推进养殖屠宰相结合, 合理调整生猪屠宰产业布局?

答:生猪屠宰是生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屠宰企业布局与生猪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规划》提出要根据生猪养殖产业区域优势, 合理调整优化屠宰企业布局, 积极推进养殖屠宰结合;推进“就近屠宰、冷链配送”的经营方式,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3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马淑萍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良种供应能力和种业实力有了明显提升,良种的有效供应为粮食连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种业从2000年开始进入市场,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品种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种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发达国家还很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按照中央领导要求,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里,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种子生产大省的科研单位、种子基地和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先后组织召开了10多次座谈会,深入分析当前种业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经广泛征求各方面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后,于今年年初报国务院。在2月2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第145次国务院常务会上,审议通过了《意见》。

《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今后种业发展的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明确了今后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要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显著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围绕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思路和目标,《意见》确定了今后种业发展的九项重点任务:即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和加强农作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中央财政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二是免征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种子生产经营所得税,在兼并重组方面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建立国家和省两级种子储备体系,完善种子收储政策,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种子储备给予补助。四是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对符合条件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五是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职能,明确负责种子管理的机构,地方政府要将属于公共服务范围的种子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此外,《意见》还就编制《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及地方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品种管理、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留出了空间。

《意见》的出台,有三大突破:一是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地位,即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二是首次明确了种业科研的分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重点开展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三是首次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2000年《种子法》出台,使种子企业成为种子市场的主体,这次《意见》中明确了种子企业是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是种业发展的主体。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4

一、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

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

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一)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继续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2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信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在农村地区的融合。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研制推广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研发和推广基本农田整理、复垦和耕地质量监管保护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建设一批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促进畜禽水产增产增效。加快农机及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农业基础信息网络和重点农业信息系统安全。推进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

1.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积极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

2.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

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设施养殖水平较高的养殖地区,开展养殖业信息化示范。研制推广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在捕捞渔船上的应用。

3.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加强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研发,努力推进农业资源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变量作业、导航、决策模型等精准农业技术的研发,对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进行控制,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传感器、无线测控终端以及智能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制,对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科学监控,实现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对各种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中试、熟化与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1.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鼓励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发以土地权属管理为基础,集土地经营、农业生产和职工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场经营土地的精确管理。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

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示范,重点支持大型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农业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规范,加强交易双方的信用管理,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四)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

1.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耕地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为科学管理,提升地力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网络,建立一批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推进养殖水面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国家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渔业安全通信网建设,实现对渔船的实时、可视化监管。建立国家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监控中心,监控与指导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协调注册登记、违章处罚、事故处理、保险缴纳等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加强农产品贸易信息和国际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

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农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农业违法的典型案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氛围。

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立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为政府加强有效监管,公众及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权威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信息保障。

5.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农业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

(五)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

1.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的合作,充分利用3G、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呼叫中心信息系统、短彩信服务系统、手机报、双向视频系统等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部、省、地市、县、乡、村六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网络,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依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各级、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服务团队,增强服务效果。规范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继续从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3.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政府主导,非公益性服务市场运作的信息服务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建立农业信息市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

四、行业重点与区域布局

立足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实际,顺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同时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

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远程诊断、自动监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域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先导区

主要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郊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区

主要包括13个粮食主产省,21个产量过百亿斤的市,44个棉花、油料、糖料、水果、天然橡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优势区域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大力推动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种养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攻坚区

主要包括西部偏远山区、牧区等。该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产业落后、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深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为完成上述任务,依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提出以下重点工程。

(一)“金农工程”二期

1.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

完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各项应用系统,推动网络及有关系统应用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合理更新基础运行环境硬件设施,支持“金农二期”建设的系统运转。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和等级保护安全体系,确保网络及信息安全。加大农业信息标准制定和推行的力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广泛兼容和共享。

2.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物联网、3G、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产量、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情等影响农产品供给安全因素的监测,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设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实施农业遥感监测信息化工程,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农业空间信息综合集成服务系统和农业空间基础信息库,形成及时高效、持续稳定的业务运行能力。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涵盖猪肉、牛肉、鸡肉、水产品、蔬菜、茶叶等品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4.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等自然属性信息以及使用权、承包权动态信息、耕地基础设施情况等经济属性信息为基础,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和校核机制,实现农业资源信息跨部门共享,为解决耕地面积不断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供保障。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为重点,以农机及渔船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监控数据为基础,建设并集成农机安全作业信息系统和渔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构建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对农机和渔船进行统一监管和应急联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安全监管能力。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1.种植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设施农业生产、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2.养殖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利用智能感知、无线传感、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禽、水产养殖繁殖育种、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等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畜禽、水产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3.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时、快捷地把农业经营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全国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4.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选择若干家信息化基础好、产业链完整的“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标识技术、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可靠传输技术,针对猪肉、牛肉、鸡肉、禽肉、蔬菜、水产品以及茶叶等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信息化示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水平。

5.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大户、国营农场和渔业捕捞企业,开展农机、渔船安全作业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导航、探测雷达、可靠性、稳定性监测信息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农机的安全作业水平;开展渔船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避碰设备、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与推广,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6.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其在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从事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产业或交叉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示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为社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性服务。

1.部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部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总门户,是链接各省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负责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全国数据中心、部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部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农民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2.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省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门户,是链接各地市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负责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省数据中心、省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省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3.地市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地市级平台是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地市子门户,是链接各县级平台的桥梁和枢纽,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和县级平台的管理地市信息下传,负责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地市数据中心、地市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地市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4.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县级平台是农村基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入口,直接面对用户,直接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包括各类人才及农民的培训工作。依据以上定位,重点开展县级平台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彩信、手机报、远程诊断、网络电视)和县业务中心(含生产销售、科技信息、技术推广、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农民生活、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以及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政策保障

各地应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研发和使用信息装备的单位给予一定扶持,对使用信息装备的农民进行补贴,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之中。

(二)资金保障

争取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在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四)机制保障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5

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的新发展、新突破。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增强科技兴农基础保障(一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农业科技创新要把保

供给促增收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着力突破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在良种培育、地力提升、作物丰产、优质安全、畜禽标准化养殖、加工储运、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绿色防控、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

院所自主权。支持农业高等学校组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试点。加强市(州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高校、科研院校、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增强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农业企业创办科技研发机构。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三推进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强化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巩固提升“川种”优势。建立优势种质资源和种业生产保护区(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油猪生产大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新品种引进展示示范场。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完善种子收储政策,加大对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省级财政对种子储备给予适当补助。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和种子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

(四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着力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推进技术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面向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组建多学科、产学研联合的创新团队,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组织实施100个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重大项目,重点建设300个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团体开展新品种引进选育、技术引进集成创新。加

强干旱、洪涝、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技术研究。

二、完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五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加强农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园区、专家服务基地、研发基地、科技信息服务站等区

域性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建设。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六全面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落实公共服务岗位。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落实工资倾斜、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加大投入力度,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

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七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激励机制,支持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的作用,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支持发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加强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

(八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农业科技拔尖人才,“天府英才工程”、“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要向农业科技领域倾斜。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要实行公开招聘和资格准入制度,核定工作岗位,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

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

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加大高等学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九加大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制定农民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法制建设。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农场主,积极培育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开展机防手、农机手、农村沼气工、农村粮食购销经纪人等涉农人员培训。继续实施劳务品牌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工匠人才培训。

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增强保供给促增收能力

(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面完成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任务,确保粮食年总产量增加5亿斤以上,实现省内粮食基本自求平衡。继续实施“米袋子”、油

料自给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集中抓好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鼓励开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整建制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强防灾减灾、产后减损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完善重大病虫疫情监测与防控支持政策。

(十一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科技水平。继续推进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县的培育和提升工作。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建300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整建制全县域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鼓励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建设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设施

农业,加强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推进25个林业产业强县的培育和提升工作,支持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竹藤等林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创意农业。提升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规范农产品认证工作。

(十二深化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深入开展4个市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提质扩面,推进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继续推进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的培育和提升工作。加强畜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联建小区养殖模

式。继续实施优质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加快节粮型草食牲畜、林下养殖和现代蜂业发展。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种畜禽场建设。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开展畜禽水产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优势特色水产业发展,抓好稻鱼轮作、名优水产品养殖和冷水鱼产业工程建设。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加强休闲渔业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十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责任制度,保障必要工作经费。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重要农产品监测机制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大力推广配方肥、有机肥等高效安全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安全监督执法,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十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打造一批全国同行业、同产业“排头兵”企业。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继续抓好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保供给的积极作用。逐步引导龙头企业成为农产品加工科

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万人帮扶行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申报和组织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或参股龙头企业。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两个带动”作用突出的机制和模式。深化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特色品牌创建,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省级投入,加快构建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长期性外销平台。

(十五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全省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大力推进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建设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投资入股、产权置换、公建配套、回购回租等方式,建设一批非营利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切实落实中央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等设施和市场建设的规划、用地、税费等政策。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等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扶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粮油连锁店、“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发展联通城乡市场的双向流通。继续扶持“农超对接”等多种产销对接和直供直销。落实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推行重大信息及时披露和权威发布制

度。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十六加快推进水利和农田建设。加快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和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加快推进40处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毗河供水一期、升钟灌区二期2处大型及10处中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抓好“全域灌溉”10个县(市、区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六江一干”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3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支持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落实水利建设相关政策措施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稳妥推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

以“金土地工程”为载体,继续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

(十七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研发推广力度,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程。加快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维修和更新改造步伐,配套完善适宜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急需的机电灌溉工程。加快建设机耕便民道。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

业机械化新型主体。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开展订单作业、土地托管、跨区作业等农机服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十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新解决24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通畅通达工程,优先改善新农村示范片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对外公路通行条件。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强农村沼气和小水电代燃料建设。深入推进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退牧还草、石漠化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川西北防沙试点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资源建设。加强森林培育经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统筹解决就业困难的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贴问题。启动实施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推动清洁小流域建设和“清水工程”。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完善以奖促治政策,逐步推行城乡同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力度。

五、加快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十九推进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统筹编制城乡规划,结合现代农业发

展,调整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将县域范围内城镇和农村作为村镇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巩固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输出规模,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尊重和保护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

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利。全面完成第一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任务,启动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活动。

(二十深入推进新村建设。实施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在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快完成新村建设规划。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渠江流域以新村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做好重大工程移民安置、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工作。强力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全面完成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升建设水平。

(二十一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坚持集中连片开发,加大专项扶贫投入,大力推进我省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及大小凉山彝区连片扶贫开发。完成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继续推进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深入推进“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

部帮户”活动,积极开展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省内对口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工作。

(二十二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规划。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推动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合并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社区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开发农村优秀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创建一批“精品文化旅游村寨”。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二十三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支出,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显著提高。发挥政

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稳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中央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加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

置补贴力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促进增产增收、优质增收、补贴增收。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以上。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加大对牧业、牧区、牧民的支持力度,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探索完善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扩大林木良种和造林补贴规模,完善森林抚育补贴政策。整合财政投入资金,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二十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确保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和财政支持政策,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激励并引导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可贷资金不低于70%用于当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支付结算迅通工程建设。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增加贷款贴息规模,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发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完善涉农贷

款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和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

(二十五统筹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2012年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要求,我部研究编制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

2016年11月14日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简称“产业融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条件

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工农、沟通城乡,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产业融合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设健康中国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为“十三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坚实基础。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2145万吨,棉油糖、肉蛋奶、果蔬茶、水产品生产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0%。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建设取得新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6%和63%。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规模水平提高,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万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近20万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超过10%,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由1.7∶1提高到约2.2∶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创新步伐加快,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了一批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地区苹果加工、沿海和长江流域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带动能力增强,建设了一大批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原料基地,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

3.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构筑了产业融合的重要支撑。到2015年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50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入股入社、订单合同、托管联耕等多种形式开展联合与合作,融合机制不断健全,融合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大宗农产品生产供给、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4.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展了产业融合的新领域。2015年全国有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0多亿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涉农电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众筹等亮点频出,农产品市场流通、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农业生产租赁业务、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物短链、社区支农、会员配送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暴发增长态势,2015年全国年接待人数达22亿人次,经营收入达44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10%;从业人员790万,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

(二)重要机遇

1.一系列“三农”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调结构、提品质、去库存;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农业降成本、补短板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对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培育新产业,推动产业融合营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2.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对强化产业支撑,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消费结构升级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我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新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对农产品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农产品消费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市场细分、市场分层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产品消费日益呈现功能化、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日益成为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的重点;对新型流通配送、食物供给社会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服务消费不断扩大,均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4.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变革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以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服务产业迅速兴起。绿色制造、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加速创新应用。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重构了产业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为农产品加工业和产业融合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三)面临挑战

1.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产加销发展不够协调。农村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差,融合程度还比较低。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土地、水等资源约束加剧,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加大,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市场化发育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被人为地分割在城乡工农之间不同的领域、地域,导致农业成本高、效益低。

2.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滞后,带动能力不够突出。与农业生产规模不协调、不匹配,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2.2∶1,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3~4∶1。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不足,一般性、资源性的传统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原料生产滞后,农产品产地普遍缺少储藏、保鲜等加工设施,产后损耗大、品质难保障。融资难、融资贵、生产和流通成本高等外部环境制约依然突出。

3.股份合作数量较少,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农业集约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与企业之间订单交易普遍缺乏法律约束力,有些合同不够规范,履约率不高,双方利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受风险防范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合作、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数量不多。

4.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产业融合不够充分。国内大宗农产品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同类产品的国内外价格差不断扩大,进口压力不断加大,产品市场受到挤压。中美中欧农业投资协定正在加快谈判,国内企业发展粗放、产业链条短、融合度低,销售渠道和品牌效应与外资竞争面临更大压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要素集聚优化,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为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融合活力。把创新作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树立“大食物、大农业、大资源、大生态”观念,深入开展产业融合理论创新;大力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逐步推进产业融合制度创新;积极应用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现代技术,切实加大产业融合科技创新。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把协调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推进产业交叉融合。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的作用,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区域、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3.坚持绿色生态,促进持续发展。把绿色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遵循,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通过绿色加工、综合利用,实现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形成“资源—加工—产品—资源”模式,发展营养安全、绿色生态、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产业;遵循生产生活生态并重,发展培育新业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产业融合的绿色发展方式。

4.坚持开放合作,拓展融合空间。把开放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推动产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涉农企业参与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搭建区域间、国际间投资贸易合作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产品、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5.坚持利益共享,增进人民福祉。把共享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要求,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产业发展为增进人民福祉服务,拓展产业功能,通过支持政策与带动农民分享利益挂钩,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发展农民共享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使农民有体面的就业,有尊严的生活,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协调、企业效益有所上升、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带动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持续增强。

——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万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左右,其中粮食、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分别达到88%、23%、13%、17%、38%;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规模以上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基地拥有率达到50%,专用原料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对产业融合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拓展农业多功能取得新进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更加活跃。到2020年,力争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到55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9.5%左右;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达到8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40%左右;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接待游客突破33亿人次。

——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产加销衔接更加紧密,产业融合深度显著提升,产业链更加完整,价值链明显提升。产业融合主体明显增加,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激活,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不断增加。城乡之间要素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产业融合体系更加健全,培育形成一批融合发展先导区。

主要指标类别

指标

2015年

2020年

年均增长农产品加工业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万亿元)

19.4

6%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1

2.2∶1

2.4∶1

[0.2]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总体

[3]其中:粮食

[3]水果

[3]蔬菜

[3]肉类

[1]水产品

[3]加工企业自建基地拥有率2(%)

[25]新业态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亿元)

4300

5500

9.5%加工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3(%)

[3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1500

8000

40%休闲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次(亿人次)

8.4%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亿元)

4400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7

现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 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 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一) 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大幅增加农业投入, 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 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 “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十二五”时期,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快速发展,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 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政策支持将更加强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三是科技支撑将更加有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 全球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 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四是外部环境将更加优化。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 形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三) 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加迫切。国外经验表明,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 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 必须倍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当前,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 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自然灾害多发重发,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抗灾减灾能力低的问题更加凸显;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产业化水平低, 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较为突出;农产品市场需求刚性增长,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极为艰巨;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组织化程度较低,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全球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 国际农产品市场投机炒作及传导影响加深,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外部不确定性。

“十二五”时期, 必须珍惜、抓住、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着力突破瓶颈制约, 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 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 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支撑。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坚决防止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切实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

———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政府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支持作用,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 凝聚各方力量, 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 支持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 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推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 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 发展目标。

到2015年,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农业结构更加合理, 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 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展望2020年,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 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表格转24页)

三、重点任务

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 重点加强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个方面建设。

(一)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单产和品质, 加强生产能力建设,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南方稻区“单改双”, 扩大东北优势区粳稻种植面积, 稳步推进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区“籼改粳”。稳定小麦面积, 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稳定增加玉米播种面积, 积极恢复和稳定大豆种植面积, 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积极开发和选育马铃薯优质专用高产品种, 提高脱毒种薯供给能力。继续加强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 稳定发展油糖生产, 多油并举稳定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基本满足国内棉花消费需求, 实现糖料基本自给。

积极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强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品优势产区建设, 扩大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规模, 建设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等国家南菜北运重点生产基地。推动苹果、柑橘等优势园艺产品生产, 稳定发展生猪和蛋禽, 加快发展肉禽和奶牛, 稳定增加水产品养殖总量, 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加强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加工基地建设, 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集中。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 推广产后贮藏、保鲜等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 提高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 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强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销信息引导, 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优势产区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冷链体系和生鲜农产品配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 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 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规范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二) 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 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强化技术集成配套, 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 加强农业科技领域国际合作。改善农业科研条件, 调整优化农业科研布局, 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 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整合种业资源, 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 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种业集团。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加快优质超级稻、专用小麦、高油大豆、耐密玉米、双低油菜、杂交棉花、高产高糖甘蔗等新品种推广, 加强小麦“一喷三防” (喷施叶面肥, 防病虫害、防早衰、防干热风) 、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玉米地膜覆盖、棉花轻简育苗移栽、甘蔗健康种苗、机械化深松整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改良培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秸秆综合利用、快速诊断检测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联合育种, 加快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进程。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 在有条件地区实行整乡整县 (场) 推进, 力争实现优势产区和主要品种全覆盖。大力推动精准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

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 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围绕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社会管理和涉农企业用工等需求,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 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三)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

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 拓宽资金渠道, 加大投入力度, 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 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 新建一批灌区, 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田间工程建设, 开展农田整治, 完善机耕道、农田防护林等设施, 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技术。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支持政策和制度, 延长各类设施使用年限, 确保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长期持续稳定提升。

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速培育一大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场。加快实施畜禽良种工程, 支持畜禽规模化养殖场 (小区) 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加大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和川西北等牧区草原畜牧业生产建设投入, 加快草原围栏、棚圈和牧区水利建设, 配套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基地。健全水产原良种体系, 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 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强渔港和渔政执法能力建设。

加快农业机械化。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研发推广,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水稻栽插收获和玉米收获机械化, 重点突破棉花、油菜、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 大力发展高效植保机械, 积极推进养殖业、园艺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发展农用航空。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支持农用工业发展, 提高大型农机具和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生产水平。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开展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技术研发应用, 强化气象灾害、草原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加快国家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和重点地区人工增雨抗旱防雹工程建设。加强种子、饲草料等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条件建设, 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四) 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农兽药残留标准为重点, 加快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以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为重点, 推行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集中创建一批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加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建制推进示范县 (场) 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国家、省、市 (地) 、县 (场) 四级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投入品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和市场监督等管理制度,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 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协调配合、检打联动、联防联控、应急处置机制。实行农产品产地安全分级管理。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建立诚信制度。

(五)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 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发展行动。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选择一批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依托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各类农业园区, 选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 提升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 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

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能力。广泛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 加强规范化管理, 开展标准化生产, 实施品牌化经营。加大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力度, 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与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学校、酒店、大企业等直接对接, 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联合社, 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扶持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 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 (牧) 场。严格规范管理,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

(六)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改善工作条件, 保障工作经费, 创新运行机制, 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 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力争在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病虫害重灾区和源头区实现全覆盖。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完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 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控制重大动物疫情, 努力减轻人畜共患病危害。

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 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 规范服务行为, 维护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七) 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大力发展节水增效农业, 继续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坚持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实施草原保护重大工程。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 扩大增殖放流规模, 强化水生生态修复和建设。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鼓励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料, 回收再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物, 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 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 培育门类丰富、层次齐全的综合利用产业, 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 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清洁水源、田园和家园。

大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和循环农业技术, 淘汰报废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 加快老旧渔船更新改造, 推进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 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粮棉油糖、畜禽、水产、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及部分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 加大示范项目建设投入力度, 着力培育主导产业, 创新经营体制机制, 强化物质装备, 培养新型农民, 推广良种良法, 加快农机农艺融合, 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建设模式。通过产业拉动、技术辐射和人员培训等, 带动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引导各地借鉴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推动创建不同层次、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扩大示范带动范围, 形成各级各类示范区互为借鉴、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重点区域

综合考虑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基础等因素, 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思路, 以“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为核心, 着力建设重点推进、率先实现和稳步发展三类区域, 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一) 重点推进区域。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七区二十三带”的主要区域。该区域地势平坦, 水土资源匹配, 农业生产技术较为成熟, 农业生产条件具有良好基础, 是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棉油糖、畜禽、水产、蔬菜、水果、蚕茧等其他农产品主产区, 承担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主体功能。加快推进该区域现代农业建设, 事关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确定的24个省 (区、市) 800个粮食生产大县 (市、区、场) 。“十二五”期间, 继续发挥该区域粮食安全基础保障作用, 调动各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以建设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优势产业带为重点, 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科技指导服务, 推广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 加快选育应用优良品种, 大幅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及仓储物流业, 完善粮食仓储运输设施, 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 促进就地加工转化, 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其他主要农产品优势区。主要指《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确定的棉花、油菜、甘蔗、天然橡胶、苹果、柑橘、马铃薯、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等12种农产品优势区, 以及蔬菜、蚕茧等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区域。“十二五”期间, 以建设区域内各类农产品优势产业带为重点, 推动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加工转化率。继续巩固棉油糖、水果和蔬菜等产品供给保障地位, 着力强化技术装备支撑, 突破瓶颈制约, 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继续巩固生猪、牛奶等大宗畜产品供给保障区的主体地位, 强化出口水产品生产基地功能, 加快现代养殖业发展。

(二) 率先实现区域。包括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发达地区, 以及沿海地区以外的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大城市郊区和大型集团化垦区。该区域交通、区位、市场和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资本、技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高, 是我国集约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和多功能农业发展较好地区。加快该区域现代农业建设, 对于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主要指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发达地区。“十二五”期间, 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 保持耕地面积不减少,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加快发展以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为重点的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 探索企业化、集团化发展模式,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提高信息化、优质化和品牌化水平, 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主要指沿海地区以外的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大城市郊区。“十二五”期间, 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合理确定大城市郊区“菜篮子”产品生产用地保有数量,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和畜禽水产业, 提高大城市“菜篮子”产品的自给率。在稳定城市副食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农垦规模化农业区。主要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等19个大型集团化垦区。“十二五”期间, 继续发挥规模优势, 全面推进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装备建设, 着力建设国家商品粮供给重点保障区, 建设天然橡胶、棉花、糖料、牛奶、种子等大型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提升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并在农业“走出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 稳步发展区域。主要指草原生态经济区, 包括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原地区, 涉及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3个省 (区) 。加快该区域现代农业建设, 对于保障全国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十二五”期间, 牢固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稳步推进退牧还草和游牧民定居工程, 加强以节水灌溉饲草地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建设, 建立草原增加碳汇和生态补偿机制。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优化生产布局和畜群结构, 提高科学饲养和经营水平, 加强农牧互补、牧养结合, 促进草畜平衡, 发展生态畜牧业。

五、重大工程

围绕重点建设任务, 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 全面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完善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小型集雨蓄水、积肥设施、机耕道路及桥涵、农田林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开展土地平整, 落实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 加快先进适用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新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4亿亩。

(二) 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在全国800个产粮大县 (市、区、场) 统筹实施水源和渠系工程、田间工程、良种繁育、防灾减灾、仓储物流和粮食加工等工程, 逐步建设成为田间设施齐备、服务体系健全、仓储条件配套、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

(三) 棉油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加强新疆、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基地建设, 强化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和黄淮海地区花生生产基地建设, 支持南方甘蔗和北方甜菜生产基地建设, 着力改善田间基础设施、良种科研繁育设施等生产条件。

(四) 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加强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 扩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规模, 强化质量安全措施。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大型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 引导建设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五) 现代种业工程。健全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保存体系, 建设动植物基因信息库, 研发生物育种技术, 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国家级农作物育制种基地, 完善农作物品种试验和种子检测设施条件。支持畜禽育种场、原良种场、种公畜站、新品种培育场建设。建设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和原良种场。

(六) 渔政渔港建设工程。改扩建或新建一批沿海中心渔港、一级渔港、二级渔港、避风锚地和内陆重点渔港, 建设一批大型渔政船, 加强渔政基地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渔政执法能力。

(七) 动植物保护工程。健全六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健全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四级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防控体系, 完善监测、防控、监管等设施设备。

(八)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程。改扩建检验检测实验室, 建设部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 补充建设一批部级专业质检中心, 全方位建设市 (地) 级综合质检中心和县 (场) 级综合质检站, 构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预警平台。

(九) 乡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在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基础上, 按照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填平补齐、因地制宜、标准适当原则, 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控、农产品检验检测、农民培训等设施设备条件。

(十)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重点支持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复式和高性能农机具, 加大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收集打捆机具配套的支持力度, 改善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试验鉴定等公共服务机构条件, 完善农业、气象等方面的航空站和作业起降点基础设施, 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

(十一) 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 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

(十二) 农村沼气工程。加快户用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完善沼气服务和科技支撑体系。

(十三) 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 加强京津风沙源区草地治理, 继续加强三江源等地区草原生态建设, 开展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南方草地综合治理, 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改良草原3亿亩, 人工种草1.5亿亩。

(十四) 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工程。改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设施条件, 提高培训服务能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经营和管理骨干、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营销大户的经营管理培训, 加强对种养能手、农机手、农民信息员和涉农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六、保障措施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 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实际出发, 突出重点, 加大投入, 强化措施, 综合施策, 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 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不断增加“三农”投入。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 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 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积极推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 充分发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 推动发展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县域内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 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农业中长期贷款, 加强考核评价。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 支持其开展信用合作, 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金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 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加快发展农业保险, 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探索完善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各部门要主动服务“三农”, 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业农村倾斜。积极推动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 鼓励和促进工业与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进一步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 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通过组织动员和政策引导等多种途径,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与乡村结对帮扶, 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 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

(二) 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强化农业补贴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 建立农业补贴政策后评估机制, 完善补贴办法, 增强补贴实效。继续实施种粮直补。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研究逐步扩大良种补贴品种和范围, 扩大马铃薯原种和花生良种繁育补贴规模;扩大生猪、奶牛、肉牛、牦牛、绵羊、山羊等良种补贴规模。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加大农机化薄弱环节生产机械补贴力度。加大动物强制免疫补贴力度, 研究将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和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纳入免疫补助范围。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应用与服务支持政策, 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坚持和完善渔用柴油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农业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免税进口优惠政策。

建立完善农业生产奖补制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提高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产大县转移支付水平, 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力度, 规范粮食主产县涉农投资项目地方资金配套, 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资金配套。稳步提高粮食主产区县级人均财力水平。全面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扩大草原生态保护、面源污染防控生态奖补范围和规模, 探索实施生物农药、低毒农药使用补助政策。研究建立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报废回收制度, 探索实施报废更新补助。

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农业重大科研项目;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加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农业领域实施力度, 选择部分农业科研院所予以稳定支持。将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工作经费, 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 (市、区、场)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启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 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政策。扩大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和畜牧水产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以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规模。继续向农民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 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范围和规模。继续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力度, 对大学生涉农创业按规定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完善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完善主要农产品吞吐和调节机制, 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 发挥骨干企业稳定市场的作用。继续加强生猪、蔬菜等主要“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完善生猪、棉花、食糖、边销茶等调控预案, 制定鲜活农产品调控办法。探索建立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

(三) 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促进农业对外合作。提高农业“引进来”质量和水平。借助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 加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 加大引资引智力度, 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继续用好国外优惠贷款和赠款, 加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充分利用政府间合作交流平台, 拓宽农业“走出去”渠道。

加强农产品国际贸易。强化多双边和区域农业磋商谈判和贸易促进, 做好涉农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工作。进一步强化贸易促进公共服务能力, 积极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建立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支持行业协会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机制。运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相关措施, 灵活有效调控农产品进出口。

(四)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推动种业、农垦等方面改革。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指导和支持, 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 制定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的鼓励政策, 落实和完善有关税收政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健全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省直接管理县 (市) 财政体制改革, 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

(五) 强化农业法制保障。完善以农业法为基础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研究起草农业投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教育。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篇8

王小兵:未来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美好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介绍了有关农业电子商务的情况。他表示,综合有关信息,估计2014年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继续保持翻番增长的速度,但仅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3%左右,与社会消费品网络零售额占比10.6%相比,低7.6个百分点,这个差距也就是潜力。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的电子商务开始起步。可以预见,在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农业电子商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此外,到2014年底,全国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4%;全国专业大户达318万个,家庭农场87万家,合作社129万个,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还有115万个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网民人数已达6.5亿,其中网络购物人数约3.5亿,网店数量超过300万家,涉农电商平台超过3000个。农业电子商务从生产供给到消费需求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态链,也必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所以说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未来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美好。

针对农业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王小兵也提出了几点看法和体会,他表示,农业电子商务是流通方式的创新,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将倒逼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全程标准化,推动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产业体系,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今年农业部将农业电子商务确定为20项重点工作之一,要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另外,在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和保护电商平台和相关企业的积极性,政府着力做好示范引导和市场监管。

李琪: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三农电子商务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李琪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方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主要存在认识、规划、政策、资金、人才、产品、物流和服务八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是政策和人才问题是核心。从产品、服务到物流,中央和地方在政策上的支持至关重要;在人才方面,目前很多农产品原产地都在偏僻的地方,很难吸引人才过去,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在网上做营销,突破地域限制,其关键在于创新,所以我们现在急需的是创新型人才。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呢?李琪告诉记者,单靠学校或者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企业和高校应该结合起来,给予人才更多的培养空间,充分利用好电子商务的平台,真正实现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电子商务的杠杆原理。

徐一: 产业互联网之O2O零售渠道探索

北京任我在线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徐一告诉记者,他们把互联网分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而任我在线主要做的是产业互联网的范围。消费互联网的核心是经济,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价值经济,简单来说就是让实体企业互联网化。对于农产品来说,只有消费互联网的平台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这基础设施就是产业。比如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要提供平台服务,还有提供系统工具服务。从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到销售再到配送、结算等,要提供一整套的服务。任我在线的定位是现代化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为产区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徐一看来,今后是互联网的天下,实体企业互联网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实体企业互联网化不能单打独斗,它们需要第三方平台的支持。徐一一再强调,任我在线用全产业链的大系统作为支撑,去完成线上线下的融合经济,这个系统一出生就是为O2O设置的,具体来说,我们要在社区店植入互联网基因,使社区店跟线上结合,降低经营成本。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线上平台,社区店里只是卖人们急需的东西,线上还有各种产品,我们每天都给这些社区店配一次货,保证商品的新鲜度。

“我们做了很多年的系统和管理模式,现在基本都已经完善了。已经可以做到支持无数个社区店运行了。”徐一说,我们正在发动一个生产者众筹案,农民合作社或者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如果想在北京销售自己的产品,加入众筹,就相当于我们这一千多个店包括线上平台都在帮你卖东西。目前我们已经从流通领域退到流通服务领域,实际上这对传统企业是一次颠覆。徐一表示,现在主要做北京市场。第一步要实现买全国、卖北京,第二步则是买全国、卖全国。

占锦川:在“互联网+”时代,生鲜电商的未来发展

针对生鲜电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记者采访了上海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锦川。她认为,目前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热潮,生鲜农产品要抓住机会,但是对生鲜电商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看起来做电子商务的门槛很低,但实际上生鲜电商的门槛并不低,直到现在大家才来做生鲜电商,就因为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占锦川说:“以配送环节为例,以前让第三方来配送,现在我们要自己建设物流,因为第三方达不到我们的服务标准和时间标准,所以我们就得自己花很大的代价来达到这个标准,建立自己的生鲜冷链物流,这也是每一个生鲜电商都会碰到的问题,所以注定了生鲜电子商务在短期内不会有一个快速的大规模的扩展。另外,我们很多好的农产品都在特别偏远的地方,有些是物流都到不了的,所以我认为在生鲜电商这个领域里,生产者首先把产品打造好,接下来让专业的电商服务商和他们对接,而不是所有人都自己来做。”占锦川还表示,政府要做好质量安全、标准的把关,要把物流投入到最后一公里,这样才能把成本降下来,现在我们一单生鲜电商物流的成本将近40元,成本很高,全程冷链、网货包装等问题等也对服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这也是生鲜电商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如何发展生鲜电商,占锦川说,互联网可以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共享很多东西,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优势,但是没有信息化的基础,农产品生鲜电商是做不起来的,虽然现在这个领域很热,但我们要在热的形式下进行冷思考,利用好互联网的时机,各有分工,把自己所在的领域的事情做好,做出自己的强项。

高海燕:平台电商与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创新

北京一人一亩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亩田”)副总经理高海燕介绍,一亩田与其他电商平台不同,他们布局的是从产地端到批发端,客户主要是批发市场和餐饮企业的团购,我们称之为“重电商”。他解释说,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传统行业结合的,我们不仅有线上交易服务而且有线下的服务体系。在全国就有1000多个产地办事处,这些产地办事处延伸到田间地头,这在电商平台上是很少存在的。“在中国,只要是我们覆盖范围的产地,它的农产品生产季节性、规模、品类、价格及销售状况,我们都是了如指掌的”高海燕自豪地说,所以我们能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我们30个省市的批发大户是刚性需求,每天都通过一亩田获得产地来源和货源,这对农产品和市场的直接对接是很有帮助的,直接连接产地和批发市场。减去了过去的中间环节,也提高了议价点。

高海燕告诉记者,一亩田搭建的是B2B平台,针对的都是大客户,客单价在10-15万左右,一天的营业额就可以达到2.3个亿。B2C做采购便利,B2B则可以做规模。中国目前正需要一个规模化的平台来制定规则,政府能做的只能是底线,市场规则终究还是需要尊重市场规律,由市场制定。

上一篇:沙漠运输公司2006年度基层单位工作情况问卷调查下一篇:观革命烈士纪念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