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

2024-10-07

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共3篇)

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工业水平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然而, 正是因为这样迅速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没有办法解决。就像一座高楼, 根基不稳, 却拔地而起, 直冲云天, 虽然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楼越来越高, 其中隐藏的危险也会慢慢地暴露出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退化, 虽然人类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 但是新鲜的空气越来越少, 干净的土地越来越少, 安全卫生的食品也越来越少, 我们的生活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于是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被研究出来。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概括和发展历史

(一) 生态文明理念的概念

生态文明理念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大自然和谐统一,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在过去, 人类因为认识不足, 以为发展就是要征服自然, 当时的人们认为,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人定能胜天, 与自然的发展是相悖的。而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 保护自然, 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不能去改变或者影响客观规律, 我们只能是以不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要给予大自然以回报而不是无节制的进行索取。

(二) 生态文明的发展历史

人类文明首先经历的是原始文明, 那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 当时人类基本上没有生产力, 生存能力也非常低, 于是人类为了抵御自然的灾害以及各种野生动的袭击, 开始了群居生活, 当时人类主要依靠一些简单的石器来进行防卫以及捕猎食物,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石器时代。接下来进入的就是农业文明, 这时候的人类已经粗造的掌握了对金属进行冶炼的技术, 这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 也已经学会了种植以及饲养动物。接下来就是进入了工业文明,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英国爆发的一场工业革命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此时人类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并且此时人类的发展也是在各个时代中发展最快最迅猛的。

由于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 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终于在我们魔掌的终日摧残下不堪重负, 显得疲惫不堪。以我国为例, 虽然我国的工业经济在不断的进步, GDP逐年飙升, 但是也因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系列负面影响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悄然而至。生态环境的退化, 水土流失, 雾霾天气泛滥, 环境污染加重, 即便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环境的污染问题却也愈演愈烈, 很多大型工厂将基地迁至乡下农村, 虽然表面看起来像是发展农村事业, 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 但其实却是将城市的污染带入乡村, 最终导致的是农村污染严重, 致使土地沙漠化, 可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粮食安全问题也出现隐患。诸如此类的环境恶化问题数不胜数。这些问题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传统工业理念去提倡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无节制开采地球有限能源问题导致的[1]。于是, 各方专家学者呼吁人类要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发展也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 人不能战胜自然,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至此, 生态文明时代开始。

二、研究吴江滨湖新城概况

江苏省东南部, 苏州市的最南端就是吴江区, 吴江区面积一千零九十二平方公里, 它是交通要塞, 地处浙江, 上海以及江苏三个省份的交汇地带,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吴江的历史距今已经有六千多年, 当时吴江一代的人们过着打渔狩猎的生活, 随着江南被逐渐的开发, 吴江也跟着慢慢的繁荣起来。吴江区是一个鱼米之乡, 水域面积已经达到二百六十七平方千米, 同时它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水生农作物的生长, 耕地面积达到了七十多万亩。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 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吴江区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建设吴江滨湖新城的构想。力求打造一个以商务, 科技为中心的综合高端服务城区。这是一个绿色生态的城区, 是一个适合人类旅游休闲, 居住工作的一个理想城区[2]。

三、对吴江滨湖城区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一) 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

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加强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 这需要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留下这样一种意识, 那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实施可以请媒体对生态文明理念进行大力宣传, 可以请企业组织对员工的培训, 可以通过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生态理念的传达。其实也不需要我们去做多么伟大的事情, 只要我们能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 以身边的小事为基础, 去坚持做下去, 并且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去做, 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卑微, 但是所有吴江人民的力量却是非常强大的。以随地扔垃圾为例, 如果一个人随手扔垃圾没问题, 如果整个吴江滨湖新城的人都随手扔垃圾, 那吴江将会变成一个大型的垃圾回收站。与之相反的, 如果一个人坚持能将看见的垃圾随手捡起来, 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并且影响身边的人跟着一起做, 那么吴江滨湖城区将会是一片乐土, 是人类世界的极乐世界[3]。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从动手开始, 而不是从喊口号开始。维护生态环境, 你我都有责任。

另一方面, 是对政府官员领导们的建议,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力度。很多城市的政府领导都是由于上级有人要来检查或者参观了, 接到通知的前几天才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看起来整个城市的发展非常优秀, 城市街道也非常的规整, 但是等检查的一行人走了之后城市就现了原形。本文再次十分恳求吴江的市委市政府能够坚持对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吴江滨湖新城的时候也一定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远的持久的工作, 短时间内可能很少甚至无法看到成效, 但是请不要就此放弃, 担心自己在位期间没有作为, 影响自己的成绩, 影响仕途, 其实, 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最大的成绩, 做出的贡献将是整个吴江, 江苏省, 甚至是全人类的[4]。

(二) 规范企业生态文明

规范企业文明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限制污染企业进入吴江滨湖新城。有很多城区就是由于政府领导只贪图眼前的利益, 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 而对有问题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经济增长了, 人均生活水平上去了, 然后领导升迁了, 却留下一堆问题企业, 最后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 这样下去只能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 生态环境一旦退化, 大自然能够给予人类的恩泽就会消失, 甚至会带来大自然的报复, 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 生活品质也越来越差。吴江滨湖新城一定要对进入的企业严格把关, 有影响环境污染的企业坚决不能坐视不理, 否则只能导致吴江滨湖新城的环境越来越差, 虽然可能短时间内看起来经济增长很快, 但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这个城区便会陷入一片死寂。吴江滨湖新城可以提高企业的进入的门槛, 对有就轻度污染的企业进行高额的征税等等, 对于有重度污染环境行为的企业不予进入, 这样可以很好的限制有破坏生态环境对城市有污染的企业进驻到吴江滨湖新城, 这样也就能够很好的保护吴江滨湖新城的生态文明[5]。

另一方面, 要鼓励建立对生态文明有积极影响的企业, 完善生态文明产业链, 使吴江滨湖新城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只有这样, 才能使这个城区变得经久不衰, 保持活力。比如, 可以对能够给建立生态文明城区有帮助的企业给予鼓励, 以及资金上的扶持, 可以对这种企业减少税收, 或者是补助资金。比如对农业鼓励种植绿色蔬菜、有机水稻等等。目前市场上的绿色有机食品的价格都相对较贵, 不能很好的普及绿色无污染的食品, 政府就可以对这类环保企业进行资金上的补助, 这样可以刺激更多的蔬菜种植户进行绿色有机蔬菜的种植, 种植用户多了之后也可以降低市场的价格, 也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农药等化学制剂的使用, 也减少了农药对土壤的破坏都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进行环保能源的开发, 比如普及节能灯, 而对大功率的灯具等提高其价格, 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还可以鼓励餐饮行业进行环保的制作方式, 比如无烟的烧烤, 健康的食用油等, 还可以鼓励出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私家车提高购买和使用的门槛, 也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且还能减轻交通压力。

(三)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唯一住户, 甚至连第一批也不是,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 我们已经对大自然的其它动物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导致了其它野生动物们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小, 这虽然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 如果我们还为了一己私欲去捕杀野生动物, 那么势必将会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大自然中, 每个动物都其生存的权利, 每个生物的存在也都有其必然存在的道理, 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贪欲去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 这也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一种, 长此以往, 一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系统, 是严重违背建设“乐居吴江”理念的行为, 吴江滨湖新城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可以联合农委, 公安机关, 工商管理等部门成立专项组, 对滨湖新城进行全面排查。对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餐馆和个人进行严厉惩处。

(四)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只有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完善健全, 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才能更好的开展建设吴江滨湖新城, 这是一项长远的工作,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长远的庞大的工程,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目标, 兵法上讲究知己知彼, 就是在打仗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了解自己的优点, 也有了解对手的弱点, 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关于生态文明城区的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要有很好很具体的实施计划, 才能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梦想, 才能达成我们的目的。切记不能随心所欲, 肆意妄为, 想到哪里就去动手去作那里, 一定要做足充分的准备, 调查好该地点是不是最适合的地点, 这个做法是不是最合适的行为, 这么做可能带来的好处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并且出现问题要如何应对等都需要全面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出做这个项目的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才能知道是否值得去做这一件事情, 避免等到工期将至时甚至已经开始动工的时候才发现可能还有更优的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沉着冷静的去面对去以最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结束语

工业高度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 生态文明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以及了解。我们对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感到惋惜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危机感和恐惧。本篇文章在上文中也提到了建立生态文明城区的重要性, 以及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城区规划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对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滨湖新城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本文能够给吴江滨湖新城的建设带来一点微薄的积极的影响, 也给发扬生态文明理念带来一点微薄的积极的影响,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想要把吴江滨湖新城建设的更好更完善, 使其成为我们吴江全体人民的骄傲, 一定要所有人一起来努力, 一起为了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献出一点绵薄之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一九七八年开始至今短短几十年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发展势头之猛, 速度之快让世界为之震惊, 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然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让我们头疼不已, 许多专家学者呼吁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但是继续这中工业发展模式我们无法让环境污染得到改善, 只能是愈演愈烈, 最终失去我们的家园。于是生态文明理念被提出,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发展历史, 以及对生态文明理念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滨湖新城为研究区, 概括说明吴江滨湖新城研究区的基本现状和历史情况, 指出吴江滨湖新城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吴江滨湖新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空间规划,规划建议

参考文献

[1]于进川.试析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2) .

[2]余维海.中国模式的生态文明取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

[3]郜晓雯, 曹广忠, 刘涛.义乌村镇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04) .

[4]陈林, 朱卫平, 邓伟根.生态工业园[J].工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效耦合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8) .

[5]黄茂兴, 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

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2

诚如我国经济建设急需转变发展方式一样, 当前, 我国教育包括乡镇学校也需要转型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学校的文化型管理, 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再次扬帆起航、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也是提升学校品位、实现科学管理的明智选择。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以下简称“盛泽二中”) , 地处江苏、浙江两省交界, 是一所典型的乡镇初中学校, 学校所辖两个社区、九个行政村。现有学生1 471名。其中, 本地户籍的农村学生占43%, 外来务工子女占29%。近年来, 盛泽二中在上级领导下, 以文化型管理为契机, 把握文化建设的管理意蕴, 对乡镇学校转型发展路径作了有益探索。

一、聚力文化:为乡镇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动力

学校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生活中积累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行动结果, 其以具有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制度和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 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行为。[2]要想实现学校发展“转型升级”, 必须先改变传统观念, 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 加强学习, 促进文化自醒

学习有利于转变观念, 全面提高素质, 是文化型管理的重要契机。学习要不拘形式, 注重实效。既可以是自上而下行政安排的严肃场合, 是专家主讲的学术殿堂, 也可以是宽松的沙龙式交流, 还可以是凝固的建筑物和校园布置上的标示标志、图片、文字等。但是, 不管组织什么样的学习, 学习必须有主题, 不能海阔天空、漫无目的。打造学习型组织, 是基于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石。近年来, 吴江区教育局启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 以系统构建学校文化带动办学理念转变, 推动特色发展。在区一级层面, 先后召开校长动员会、行动推进会等, 组织学习, 且确定了文化建设年。盛泽二中同时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 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最初阶段的大多数学习是自上而下, 由行政来推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唤醒教职工的精神追求, 为观念转变指向。之后, 进入自发学习阶段, 有共同理想、爱好和追求的教师, 自主开展活动, 诸如沙龙、讨论、“饭团” (即轮流做东定时聚餐交流的团体) , 在激辩争论中相互碰撞, 达到文化的自醒和价值的认同。

2. 集思广益, 提炼核心理念

传统的办学理念, 往往局限于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 且内容几乎千篇一律, 表现方式也是“口号”型, 不能体现各校特色。现代学校的文化理念, 注重彰显学校精神、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特色。2011年秋季盛泽二中异地重建, 搬迁到新校址后, 学校设施全面改善。学校在秉承原有文化积淀的基础上, 厘清办学理念, 整合办学特色, 探索“智·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通过丰富的校园生活成长师生智慧, 用智慧润泽师生诚真朴实的心灵, 以美雅培育师生灵动秀逸的个性, 努力构建“智育与美育并举, 科学与艺术并重”的办学特色, 促进学校文化转型发展。

3. 营造舆论, 形成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强调自由、平等, 以人的幸福为一切活动宗旨, 开发人的潜能为主题。要将学校理念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必须做好舆论导向,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式渗透, 达到师生认同的目的。为此, 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民主思想, 在管理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善于整合各种思想, 建立起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塑造学校价值观, 形成共同的愿景, 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指明精神追求的方向。[3]通过上下联动、横向互动, 盛泽二中的办学目标更加清晰, 即打造“快乐学校”:“让教师幸福地教, 让学生快乐地学。”

二、合力文化:为乡镇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转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既要有校长的引领, 又要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更要依靠全员的积极参与。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者,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者、主力军, 学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体现者。三者要齐心协力, 通过强化优良制度建设来保障学校文化发展。

1. 整建组织, 打造骨干

学校转型和文化建设不是自发的, 需要有意识地引导, 积极培育骨干力量。一般学校职能部门的架构, 无非是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部门 (有的学校还设有教科研机构) 。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有必要对学校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整合, 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盛泽二中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若干具体落实工作小组 (如课程文化建设小组、活动文化建设小组、特色转型建设小组等) 。专门组织机构的建立和骨干力量的形成, 极大地促进了以文化建设为契机的学校转型发展。

2. 优化制度, 提高觉悟

学校文化转型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优化, 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的制度文化。制度优化离不开师生的自觉参与。制度优化过程, 既是一个组织成员共建制度文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组织成员认同文化特征的过程, 还是一个组织价值取向确立的过程, 更是一个学校精神打造的过程。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的制定过程为例, 盛泽二中充分体现了民主参与精神, 分别由一个行政团队和两个教师团队独立制定方案, 历经三上三下, 七易其稿, 形成三个遴选文本, 最后由全体教师投票选择, 选出认同度最高的一个方案作为基础, 再吸收其他两个方案中的积极因素, 反复修改形成正式文件。教师在反复的“修改、确认、再修改、再确认”过程中, 认识到这项分配制度实施的复杂性, 同时也掌握了各级行政部门实施这项制度的意图, 从而促进教师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绩效工资实施以来, 这个学校制定的方案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引领着教师的价值观。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制定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盛泽二中“民主理校、依法治校”的文化特征。

3. 精心设计, 循序渐进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整体, 需要系统策划, 合理分解, 分步实施。健全责任制, 明确各时期的重点任务和建设目标, 是十分必要的。盛泽二中先后邀请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教育科研单位的学者、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教师代表等研制了《学校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制订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中期目标。确立了建设周期内各年度的任务目标、阶段性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 构建了一套统筹安排、任务导向、活动牵引、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和建设蓝图。文化建设要走“以点带面”的路径———把文化建设的“点”做实、文化的“面”才会丰满。盛泽二中把社团活动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起始点, 将学校特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点, 将课程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重点。“三点确定一个面”, 将学校文化建设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引向深入。

与此同时, 近年来盛泽二中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培育现代理念为主旨提高教师整体素养、以课程文化构建为重点抓好新课改实施, 在教师文化重构中建立起合作型文化。

三、魅力文化:为乡镇学校转型发展定位出彩, 展示领域

学校文化只有进入实践层面, 文化的全部要素才能直观而综合地外显。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等形态的学校亚文化, 都是实践行为中不同侧面的文化写照。[4]这些学校亚文化, 不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型管理“以点带面”的突破口。

1. 课程文化, 确立文化核心

什么样的课程体现什么样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发展观。课程是学校最基本的价值观的体现,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学校要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 将课程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转型建设的基本阵地。盛泽二中在课程文化转型建设中突出“校本、整合、项目”, 不断丰富各级各类课程内涵;建设“活力校园, 灵美课程”, 重点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方法。如项目学习在物理教学的行动研究、建设艺术特色教育和地方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基于学生社团的活动课程等。

2. 活动文化, 打造文化形态

营造有益的学生活动, 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并乐在其中, 而且还能对他们认识社会、探索自然、体验生活、展示才华、陶冶情操、形成品德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盛泽二中在活动文化的转型建设中, 突出“愉悦、怡情、发展”三个主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 创新活动形式, 以“听、说、读、写”构建“立体阅读”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以“跑、跳、掷、拍”组织“阳光一小时”活动, 充实体育锻炼项目;以“梦想团队” (社团活动) 践行七彩生活;以“影戏剧演”丰富视听享受;以“项目学习”渗透课堂, 优化师生的教与学活动。

3. 特色转型, 积淀文化性格

文化特征是一所学校的性格, 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特征, 是构成学校特色的核心因素, 是特色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学校特色是指学校整体的风格和个性, 而特色学校是指具有独特办学思想并被全体成员所内化的具有稳定个性和优秀风范的学校。[5]学校在建设特色文化的过程中, 应该与时俱进, 既要保持现有优势, 又要根据未来发展不断转型升级, 努力建设文化特色学校。盛泽二中在原来的艺术教育特色上, 提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概念:“智·美”教育, 着力丰富各级各类课程内涵, 打造灵动的课堂;不断丰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通过开展“梦想团队、七彩生活”的社团活动, 来发现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培育学生的领袖精神, 以此促进文化特色学校的转型建设。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 在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新一轮进程中, 基于文化建设, 提升办学内涵, 成为学校自我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我们立意高远, 要有多元整合的文化型管理理念, 更要有深层次的文化学思考。

参考文献

[1]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 2011 (5) .

[2]王定华.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 2012 (1) .

[3]卞恩鸿.学校文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 2008 (9) .

[4]徐继存.论教学文化 (笔谈) [J].教育研究, 2008 (4) .

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全区对外开放的所有游泳池, 每家游泳池分别采集深水区和浅水区水样, 共采集游泳池水样116份。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7220-1998) 要求[1], 在游泳池开放期间, 分别在深水区和浅水区离水池壁1 m的水面30 cm处采样, 并将采集的样品立即送实验室检测。

1.2.2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18204-2000) 进行尿素、游离性余氯、浑浊度、pH值、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项目的检测[2]。评价依据按照《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9677-1996) 执行[3], 同一份水样若有1项未达标即判定为不合格。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游泳池水质样品合格率

合计检测116份游泳池水样, 合格的60份, 样品合格率为51.72%。7—8月合格率为46.15%, 其他月份为56.25%, 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71, P>0.05) 。

2.2 不同项目检测情况

116份游泳池水样所检测的项目中, 尿素的合格率最低, 仅为55.17%, 其次为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 其合格率分别为87.07%、96.55%, 浑浊度、pH值、大肠菌群合格率较高, 均为100%。其中尿素、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的7—8月份合格率均低于其他月份。见表1。

2.3 游泳池不同区域检测情况

将游泳池水按采集不同区域分为浅水区、深水区两种类型, 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66, P>0.05) 。分别比较深水区不同月份的合格率、浅水区不同月份的合格率、以及深水区与浅水区的合格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注:深水区不同月份合格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43, P>0.05) ;浅水区不同月份合格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85, P>0.05) ;深水区与浅水

3 讨论

2012年全区游泳池检测合格率为51.72%, 与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相比, 处于中等水平, 但与2008年苏州市工业园区70.1%的合格率还有相当的差距[4]。

尿素合格率较低, 并且7~8月超标明显严重于其他月份。尿素主要来源于游泳者身体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如汗水等) , 是反映游泳池受人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夏季是每年游泳的高峰期, 人数急剧增多, 并且在高温情况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非常旺盛, 大量增加泳池内人体排泄物和分泌物的量[5]。再加上少部分卫生意识较差的人以及小孩有可能在泳池内随意小便, 加重了游泳池水的尿素污染。如果泳池管理者不及时换水, 就很容易导致尿素的超标。

游离余氯有时非常低, 有时又过多, 表明部分游泳池管理者在进行消毒时, 随意性大, 不懂余氯控制方法或控制方法掌握不当。游离余氯过低就起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造成了细菌总数的不合格, 但过多则会刺激眼睛结膜和皮肤, 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改善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 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 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加强对游泳池场所的监督监测;游泳池场所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消毒登记制度和检测制度, 保证换水和消毒等措施的落实, 游泳旺季应缩短换水周期, 增加每天换水量补充的新水量, 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正确的消毒;对游泳者进行卫生知识和公共到的教育, 禁止在游泳池内小便, 禁止具有传染病或腹泻的患者到游泳池内游泳;条件允许, 各游泳池场所还可增添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 做好自我检测, 确保游泳池水的清洁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吴江区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为加强游泳池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开放的游泳池水质的尿素、游离性余氯、浑浊度、pH值、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验,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16份, 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为60份, 合格率为51.72%, 样品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尿素、游离性余氯等, 7~8月份尿素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结论 该区游泳池水质的卫生状况较差, 仍需加强监督和管理, 监督监测的重点是完善各游泳场所的管理制度, 强化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 规范游泳池换水和消毒措施, 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防止游泳池水受到各类污染。

关键词:游泳池,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尿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17220-1998,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18204-2000,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967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4]刘凤芝.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检测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2009, 20 (3) :48-49.

上一篇: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论文下一篇:高层管理团队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