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吴江: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能做什么?(共2篇)
乐居吴江: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能做什么? 篇1
乐居吴江: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能做什么?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戴国忠
吴江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以及今年“两会”都提出了实现乐居吴江的战略目标,勾画出了“经济高度发达、生活普遍富足、环境友好亲善、社会和谐公平、人民充分满意”的总体蓝图,要求全市上下,千方百计集聚各类要素,为乐居吴江建设做出贡献。在发展战略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调整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强调在电子信息业、丝绸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光缆电缆业等产业领域,以及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方向上,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同时要求现代服务业要跨越提升、高效生态农业要推进发展、企业集团要做大做强、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面对吴江的昂然生机和强劲魄力,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能做什么?
一、确立新理念。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地方高校:一是“小”,她是继沙洲职业工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之后成立的全国为数不多的县级高校之一,具有“小而全”的综合性特点;二是“新”,虽然办学已经六年多,但其正式成立还不足周岁,起点新;三是“民”,学院是在原南邮吴江学院基础上,经整合师范、电大、成校办学资源之后,引入民办机制的高校,易于活化机制;四是“穷”,“民”字头的院校没有纳入高校财政拨款体系,缺少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经费来源一元化,主要是学费;五是“特”,学院身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浙、沪交会的中心地带,是全球产业辐射较为集中的地区,一百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落户,具有不可复制性、替代性。基于这五个特点,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须从通常的“大学”、“高校”的概念中走出来,确立只属于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校名中的“苏州”,不只是区域概念,更多的是文化概念,从区域上讲,学院还不具备直接服务于苏州的能力和实力,苏州有4所本科院校,18所高职院校,门类全、实力强、传统厚、专业基础扎实,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只是一所新办县级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吴江县域经济是学院首要的、必需的选择。从文化上看,“苏州”是土壤、资源,也就是说学院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集聚“苏州”各类资源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酿成精纯的“科技产业文化”投放到乐居吴江的建设上来。校名中的“信息”,不单指信息产业,更多的是泛意上的,是吴江发展传统产业、1培植新兴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也就是说,学院要从通常的“信息专业”、“信息行业”与“信息类院校”的概念中走出来,与那些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各省市信息产业厅的高校不同,县级高校的基本属性是“小而全”,需体现综合性。这也是江苏省对高等教育整体布局时允许苏州地区每县办一所高校的初衷。事实上,信息产业仅仅是吴江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电子信息类企业基本上都是台企或外企,他们对人才储备和提高一线劳动力技能的兴趣十分低乏,而电缆光缆、丝绸纺织、装备制造等吴江传统生产型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渴望相当强烈,这也正是吴江有不少仁者之士认为,将学院名称中的“信息”改为“工程”最为恰当,也才更能体现“县”级高校服务县域的基本要求。概括为一句话,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须持的理念应该是:根植吴江、服务吴江、融合吴江,使学院真正成为吴江市知识创新与技术开发的会聚转换与生发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智力服务基地、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终身教育推进基地、学习型城市建设主导基地。
二、构建新思路。高校的发展一般都经历着概念——建模——文化——影响等几个阶段。那些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界定服务定位、积累发展能力的高校,就是处于概念期的高校;那些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于规划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的高校,就是处于建模期的高校;那些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彰显人本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就是处于文化期的高校;那些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开拓创新领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校,就是处于影响期的高校。一所高校从初创的概念期到成熟的影响期往往要经历若干年,甚至上百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处在“概念”期早期。学院发展的近期,需要进一步把准定位、厘清思路、科学规划,为学院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1、专业“化”在县域产业行业里。学院首先要厘清与“国”字头、“省”字头、“厅”字头乃至苏州“市”字头高校的区别,毋须扩张“预备型”、“超前型”人才的培养功能,竭力培养县域所需要的服务实用型、操作技能型、生产技术型人才,集中全部要素为乐居吴江建设服务。在专业设置与开发上: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吴江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中要竭力做到主动适应,围绕电子信息、电缆光缆、装备制造、丝绸纺织等支柱产业升级调整中的核心技术和一线岗位群操作技能结构设置专业,重点打造品牌专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专业,重点打造特色专业;围绕现代服务业开发低成本高效益专业,重点打造实用型专业。在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上: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所设专业均须有县域产业作支撑才有生命力,每一个专业均须与企业的岗位群对应才有活力。高职院校在彰显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上,没有学校本位的“专业群”提
法,只有企业本位的“岗位群”概念;没有学科逻辑的“课程群”提法,只有课程结构的“核心技能”概念,提法不同,导向不同。据此,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须对现有已显庞大的专业数量规模进行合产业、合岗位群的梳理筛选、调整优化,以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能级保持一致。在专业实施与建设上: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其独特的区位特点,要立足于课堂与车间一体化、课程实施与职业资格考证一体化、学科成绩考核与生产技能考察一体化、校内主讲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一体化,并在与企业行业合作中确立主干课程、开发新课程、展开课程教学,建立融“教、学、做”一体的专业实施策略,以便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以及定单培养等方面形成特色。
2、师资“融”在吴江建设大军里。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现有师资的专业结构及实践指导能力结构与吴江生产型企业的技术特征、一线岗位群技能特征不相适配;与服务型行业的素质特征、管理与服务岗位的能力特征不相适配。“大学者,大师也。”如何建构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双师”特质的一流师资队伍,总的原则就是按照吴江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决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个决议精神尽管是指工资待遇,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老人”,也就是原师范、电大、成校和南邮吴江学院的在编教师,这部分教师多为公共基础性专业,而且与生产型企业、服务型行业的对接功能很不明显,通过系部调整这一行政手段在将教师“均衡”到相关专业以后,学院要做三件事:一是开出全部专业的课程菜单,以稳定主讲教师和每位主讲教师的主讲课程;二是制定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要领和技能标准(考证要求),也可认为是“技能菜单”,以让每位教师明晰自己的实践指导岗位;三是确立教师到企业、行业培训的岗位目录和指导工程师、师傅名单,以使教师尽快明确到企业、行业培训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根据高校教师基本工作量标准,公共基础性课程的主讲教师以每人3门核定;专业基础课教师以“2+1”即2门理论课1门实训课核定;专业课教师以“1+2”即1门理论课2门实训课核定。这是让“老人”尽快实现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至于选派“老人”到相关高校甚至国外进修,一要选对人,因为“牛”培训不出“马”,是“马”就需要给“料”;二要服从专业建设需要,学院还没发展到把培训看成为福利的地步。“新人”,也就是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之后因发展需要拟聘用的对象,这其中也有三件事情要做,一是尽快制定合乎学院独特性的“新人新办法”,这是聘用“新人”的“法律依据”;二是要从“课程菜单”和“技能菜单”,以及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中明确地规划出相应岗位和实施任务,做到设岗以待;三是建立“企业人才”库,从企业、行业甚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工程技术、科技研发人员和能工巧匠,建立“企业人才”库,以满足学院按需选聘的需要。“老人”与“新人”的基础性工
作做好了,便可以通过双向挂职,即校内教师到企业行业顶岗挂职、兼职,企业与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甚至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到学院对口岗位挂职、兼职,实现师资与乐居吴江的建设大军有机融合。
3、运行“嵌”在地方事业统筹里。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能独立于吴江市社会事业整体发展的规划之外,必须“嵌”入地方事业统筹。在政府职能层面上,可从政府政策研究室、人大、政协、科协、社科联等机构里选派研究型干部到学院相关部门挂职,并把相关课题带到学院来,或由政府直接委托学院开展专题性课题研究,通过研究与咨询,着力把学院建成吴江市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在产业布局与规划上,学院的基本职能就是集聚与开发,集聚:就是通过高校联合或国际合作,把世界性先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念、生产技术信息、产品设计情报、生产资源配置、经济能级提升等若干经济发展要素集聚起来,为吴江市经济决策提供咨询;开发:就是学院充分利用与企业行业合作的条件和校内实验设施条件,在产、学结合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规则,形成新理论,着力把学院建成吴江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社会服务与统筹上,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须把吴江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纳入办学视野,因为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解决了符号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后,新的因就业质量造成的贫富二元矛盾、失地农民土地入股后的身份认同与社会信任矛盾、依恋的“乡村消失”与新颖的“大城市”矛盾等诸多社会问题都将会浮出水面。如何解决好这类矛盾为乐居吴江建设“排忧解难”,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负有责任,除了开展广泛深入地课题研究之外,应该在社区培训上着力,使学院成为地方社会进步的“推动机”。在教育体系优化与调整上,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作为吴江市教育事业提升发展的支撑点、“消费型”教育向“服务型”教育转型的关节点,必将引领地方教育体系优化调整的重心向上位移,使职工培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将代替升学教育而成为区域性教育发展的重点,通过改善地方劳动力素质结构来提升吴江市竞争力,着力使学院成为地方科教发展的“创新源”。
三、激活新机制。从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所具有的“小”、“新”、“民”、“穷”、“特”等特点上看,具备了激活新机制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办学主体构成上的多元,使得学院实际运行能力尚显不足,特别是在生源市场日趋缩小的大背景下,激活新机制尤显重要。从整体上考量:
一是要健全决策机制,拓展决策信息的多元性。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从民办高校的管理架构上看是比较完备的。问题是学院的董事成员均不具备地方产业行业背景,行政化十分明显。这可从社会体制转换时企业改制的前后变化中清晰地看出当前学院决策机制的利和弊。企业行业是高职院校成长机能发展的源头活水,离开了企业行业的支撑,学院就是囚鸟困兽。而要获得企业行业的支撑,单凭董事会的行政效应和董事的行政手段是无法达及的,其一企业行业没有这个义务,这是前提;其二企业行业与学校是两个不同的运行体系,它们十分强调产品质量、企业效益和生产速度;其三企业行业十分强调员工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规格标准和劳动岗位制度。正是这三点,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行业与学院合作的态度和方式,这也正是学院目前开展校企合作中只有挂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最为深入、最可持续的办法,就是把吴江大型企业集团和工商联、科协、人才服务等多家单位,本着学院资源有偿分配、学院发展风险共担的原则,使其参与到学院的决策中来,消除行政化一元决策的诸多不利,从而实现企业行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全程参与。
二是要完善执行机制,规范执行过程的有序性。法律的约束机制、制度的保障机制、运行的规范机制,共同交织成了学院管理的执行机制,换句话说,就是依法依规执行董事会的决策和决定。这其中要厘清一个概念:公办高校,根据其隶属关系均有垂直的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是“先请示后执行”,自身的管理运行所受到的法律约束性和制度保障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民办高校则有莫大的区别,董事会的决策与决定就是“最高指示”,学院管理运行就是“自己说了算”,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职能部门的责任只在监管。所以,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其决策风险、管理风险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又更为特别,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董事会决策和学院管理办法、教代会民主管理与监督制度、“新人新办法”及教师进修培训办法、教师工作量计算及业绩考核与奖励办法等制度体系已显十分迫切。从高校管理的基本经验上看,有了制度保障以后的管理执行,在主导学院发展方向和层次上,则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水准”:大师型的领导,生产知识和思想,产生的效应是系统化的自主创新;技术型的领导,生产思路和理念,产生的效应是条块化的借鉴改造;操作型的领导,生产方法和观点,产生的效应是零散化的吸收应用。呼唤大师型的领导,是高校管理的本能。
三是要确立成本核算机制,增强学院生存的可持续性。高校成本核算问题是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因其是“自供自给”的院校,尤其要加强成本核算。从简单的数学关系上说,在校生数是分子,教学设施面积、图书与仪器设备值、教学投入比等则综合成为分母,从常态来看,在分母不变的情况下,招生数越多越有效益。先说分子。总体上全国范围内的生源市场呈萎缩态势,一般以18周岁青年作为参加高考的平均年龄,1990年全国出生26210044人,到了次年只有20082026人,再下一年只有18752105人,到2000年全国出生人口仅为13793799人,比10年前的1990年基本少了一半。从这个意义
上说,学院的招生计划数不可能有突破性增加。再说分母。学院围绕评估指标体系,以在校生5000人为预设标准,不断地加大分母权重:正在启动建设35000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大楼和图书大楼建设项目;图书及教学仪器设备按照评估标准正需大量添置;已有仪器设备老旧坏损正需更换;按规定的教学投入比正需进一步提高„„分子变化不大,分母急剧增加,其结果是小学生都能表达出来的。基于此,在内涵建设方面,学院必须对专业数量实施规模控制,尽快实施专业与地方产业的适配性结构调整。学院现有专业数已达29个,可在校生仅为3500人,平均每个专业学生数仅为120人,即使在校生数达到5000人,且专业数不再增加,每个专业也仅为170人,效益相当低下。众所周知,每设置一个专业,按照教育部现行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在工资、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折旧费、三项建设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其他支出费用中,按仪器设备平均使用年限6年、专业学生数250人标准成本计算,大致为每人15000——17000元之间,专业成本相当可观。从学院“小”、“民”、“穷”的基本特点出发,应严格核算专业成本,控制专业规模,特别是在“分子”不可能扩大的前提下,更应加大控制力度,走专业“少而精”的发展战略。比较合理的建议是,可按“1+2”模式设置和调整专业,即对应于产业核心技术的专业1个,对应于该类产业的生产一线岗位群2个,以在校生5000人的标准成本计,专业总量应控制在20个左右,以提高专业效益。在设施建设投入方面,学院必须坚持科学谨慎和务实的态度,根据自办学以来历年的招生计划数、录取数、报到数,合理规划学院未来5—10年的在校生规模,坚持够用、能用、合理再利用的基本原则,确定投入规模,以确保学院发展的可持续性。
乐居吴江: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能做什么? 篇2
关键词:场景浏览动画,效果图,3DSMAX
3DS MAX是当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是个人计算机平台上可与高档UNIX工作站想媲美的三维设计软件。在众多三维软件中(如Maya、Softimage等),3DS Max是最为流行的软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实体演示、模拟分析、广告制作、建筑设计、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近年,3DS Max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布的新版本,使其功能不断完善,为广大的广告设计人员、三维动画制作人员、影视制作人员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为开拓思维开辟了更大空间。
在3DS MAX中,三维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例如:参数化建模、复合建模、修改器建模、多边形建模、面片建模、NURBS建模等。场景浏览动画中的模型与二维效果图模型的制作有所差别,后者只需将渲染视口中所呈现的建筑面制作出就可以,而前者对建筑的三维立体要求更严格,建筑各个面的细节都可能在摄像机的视线范围中呈现,所以整个建筑模型都必须完整地制作。下面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苏信学院),简要介绍校园场景浏览动画中场景对象的建模过程。
1 场景模型的层次结构
在开始制作前,先对整个场景里的模型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采用层次结构的形式进行数据模型的组织,有利于模型的构建、场景的合并以及场景优化等维护和管理。
层次结构按照物体类别进行划分,同一类物体作为一个集合,每一个集合又可以再细分,例如:整个场景可以由建筑物、道路、树木等组成,而建筑物又分为教学楼、报告厅、图书行政楼等,如图1所示。
2 道路、地面建模
在制作苏信学院的校外马路时,在AutoCAD二维图形的基础上利用挤出(Extrude)修改命令生成三维模型。先在顶视图中勾勒出闭合的道路轮廓,确保最后对道路轮廓挤出时形成封闭的几何体;然后对道路接合不准确的地方,进入修改命令面板进行调整,通过细化操作增加一些必要的点;最后利用挤出(Extrude)命令将道路轮廓挤出,由于道路处于最低水平面,其挤出高度一般可设置为0。
校内道路的主干道应该和地面在同一水平面。首先勾勒出校园整体轮廓,直接对整体轮廓挤出(高度为0),然后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人行道、草地、湖泊等模型的轮廓线,按水平面的相对高度分别进行挤出,完成模型建造。部分道路、地面模型如图2所示。
3 建筑物建模
建筑物是校园浏览动画中的主要对象,也是观察者的主要访问对象,因此应该尽量逼真地表达各个环节。在制作模型之前,首先对分析建筑的结构及楼体的形状和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建模时要控制对象的数量,而且在不影响细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精简模型的面数,进行可视建模过程。按照所确定的建模方法和已有数据,用尽量少的多边形对建筑物外部可视的部分进行建模。
根据对象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一般有远景、中景、近景之分。远景:展现宽阔空间,宏大场面,作为动画的开入篇或结尾画面;中景:展现了建筑最具表现力的结构线,可以较好地表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近景:充分展现景物的细部特征,在视觉上更进一步贴近观众。就树木模型而言,不同景别中的树木所使用的创建方法各不相同。
场景中处于摄像机近景的建筑要体现出完整的结构特征,所以一定要使用实体模型。建模时将建筑物拆分为墙、屋顶、台阶和窗户等几部分,对于每一部分具体建模,然后将单面墙相加,形成建筑物主体。在此基础上添加屋顶、台阶等。
本场景中,建筑物主要包括:东教学楼、西教学楼、学生宿舍、实训中心大楼、报告厅、体育馆和图书行政楼等。下面以苏信学院的东教学楼为例,介绍其中的关键操作步骤。先对AutoCAD大楼整体平面图和立面图进行修改,删除不需要的点、线等,导入3DS Max后对部分实体墙轮廓直接进行挤出。
由于墙体结构复杂,有封闭走廊和实体墙,所以要分开制作。制作实体墙时,先用矩形描绘出墙体的轮廓,将矩形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墙体的镂空部分用样条线附加成整体。然后对附加完成的图形进行挤出就可以完成。
制作封闭走廊的窗框时,将导入的线条进行删减,留下窗框中的一部分,样条线轮廓成封闭图形后,直接挤出。大楼其余部分的窗框可以通过复制完成。制作模型如图3所示。
对于处于摄像机远景的建筑,摄像机无法观察它们的细节,可以使用简单的模块赋予贴图来制作。首先将AUTOCAD中建筑物的平面图导入到3DS Max中,挤出到相应的高度,再将处理好的建筑贴图赋予建筑物的几个侧面。图4为图书行政楼模型。
4 树木、天空等辅助对象建模
校园漫游系统中除了建筑物以外,还有树木、天空和许多其它辅助对象,这些对象使校园场景更美丽,同时也产生更强烈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4.1 树木
大型的虚拟空间中,远景中的树木占用大量的场景面积,Forest就是一款可以在段时间内创建出大面积树木、草丛、人群等的插件,且渲染速度很快。中景的树木、人物等辅助对象占场景面积较小,通常是运用Real People插件来制作完成。Real People是由Archsoft公司出品的全息模型插件,即RPC,它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加入照片级真实的模型,允许摄像机对其进行360度的旋转观察,能在灯光下产生真实的投影和反射效果,渲染速度非常快,为3D动画的制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RPC插件带有丰富的库文件,且主要依靠库文件工作,现在发布的库文件包括人物、植物、汽车、家具等。近景的树木对细节要求很高,一般用TreeStorm插件来制作,表现效果更真实,同时可以得到树木模型的动画效果。但是这样的模型面片较多,影响渲染速度,通常只是制作少量的树木在场景中加以点缀。下面对本系统用Forest插件制作树木进行阐述。
在合适的位置创建一条闭合的样条曲线作为树林的边界,打开Forest插件创建面板,拾取刚刚制作的封闭样条线为树林区域,修改适当参数,在样条线区域内创建出比例适当的十字面片建立模型,然后为树林制作贴图就完成了一片树林的效果,如图5所示。
4.2 天空
天空是场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天空模型与视点距离很远,一般只强调表现效果,对细节要求不高。对天空的模拟,可以使用不同的载体形式,例如:圆柱体、平面、弧形面等,在天空模型表面映射相应天气效果的纹理图。当视点在场景中移动时,加上适当的光照效果,能让人感到天空产生的强烈的纵深感。同时,还可以采用纹理变换的方法来实现动态移动的天空云彩,从而增加动态效果。
本场景中,制作一个沿Y轴适当缩放的球体为天空笼罩在整个地形上,如图6所示。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中,摄像机任意转变角度,也不会出现天空漏洞和贴图扭曲的现象。
在此球形表面映射相应天气效果的纹理图之前要运用UVW贴图坐标,贴图方式为“球体”,使纹理图更贴合物体形状。
5 结束语
3DS MAX软件功能强大,在制图过程中很好地辅助了设计者,然而这仅仅是一项工具。大型场景浏览动画中繁重的建模过程离不开设计者的认真努力和不懈坚持,完美的细节表现有赖于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和眼界,因此,只有脚踏实地、不断积累才能从本质上提高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支点工作室.3ds max 6室内外效果图全实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2]高志清.AutoCAD&3DS MAX&Lightscape室内效果图设计飓风[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沈大林,罗红霞.3DS MAX 9场景设计案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胡仁喜.3DS Max 7.0与Photoshop CS建筑设计效果图经典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乐居吴江: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能做什么?】推荐阅读:
苏州吴江区社保政策12-17
吴江实验小学本部06-04
吴江积分入学申请指南08-23
吴江区现代农业发展10-07
吴江区松陵镇社区规划07-20
一剪梅舟过吴江感悟10-03
《一剪梅 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08-31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翻译及赏析10-16
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校务公开总结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