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2024-10-06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共12篇)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篇1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 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目前, 以欧美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属于发达的高层次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而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阶段。现代农业的标志就是以技术及装备为表现形式, 通过高技术和先进装备的应用,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土地产出, 降低能源消耗,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而言, 是知识物化的价值在农业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农业, 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力主的农业, 主要内容包括:

1) 在物资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

2) 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节约化;

3) 在经济上用现代管理科学管理农业, 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农工贸一体化 (产业化) 、土地或经营的规模化、社会化;

4) 在资源环境上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农业, 有效保护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 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一是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是现代化的农艺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牲畜产品率。三是专业分工和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下的组织管理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2 现代农业的主要技术

2.1 生物技术

广泛应用于杂交良种的培育, 能突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界限作基因转移, 扩展了种质资源的丰度和对杂种优势的利用程度, 可以直接作基因型的早期选择和在试验室内操作, 从而大大提高育种的目标性和效率, 缩短了育种的周期和工作量。

2.2 化学技术

我国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美国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 大量化肥的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和环境污染, 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化肥本身, 而在于使用上的不科学。随着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在植物营养和均衡施肥理论指导下, 肥料正向着高效化。复合化、专用化和控释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以精确到米级的“精准农业”为代表的“按需施肥”技术的逐步应用, 使化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断减少。在农药应用方面, 高效、低毒、选择性强 (不伤天敌) , 易在生物体内分解而无残留的农药将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2.3 机械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土地规模化趋势的发展, 农业机械将由目前的中小型逐步向大中型, 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不仅在耕地、施肥、作畦、地膜覆盖、定植、中耕除草、农药喷施、收获运输以及产品加工、包装等作业环节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而且一些重点生产领域如温室大棚等将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

2.4 管理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紧密相联。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关注的精准农业为例, 农场主使用装有卫星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割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的平均产量数据和影响产量的环境因素,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以高技术为支撑、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管理模式。

2.5 信息技术

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智能化、网络化、实用化和国际化农业信息体系的出现, 为改变传统农业的先天弱势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农业专家系统可大大提高农业的量化、规范和集成程度, 减少了时空变异性的负面影响。信息服务技术可以明显克服农业的分散性和在信息应用上的障碍。3s技术可以对农业的资源环境、生产状况、气象和生物性灾害等进行有效测报和宏观性的科学管理。

3 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现代农业, 转变增长方式, 最终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在遵循高效率、低污染, 安全、经济和适用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地走优先发展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道路。

3.1 农业技术科学化

一是加大良种产业开发力度。现代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以及杂交育种、人工受精等高技术的应用和育种基地的建立、良种的监测、推广网络的形成等, 均为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良种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坚持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良种产业化体系。二是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充分解决好技术的集成和配套问题, 让适用技术装备转移到农民手中变成农业生产力, 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引进力度。在广泛运用常规农业技术的基础上, 大力研究和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储存、保鲜技术, 研制和开发新型生物技术产品, 加大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四是加大农民索质培育教育力度。提高阳光工程培训效果, 抓好农民职业教育, 促进农民知识化, 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3.2 农业经营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如何把各自独立的、分散的农场或农户按市场经济的原则组织起来,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产品生产联合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对那些大型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增强带动农户增收能力,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建立农民与企业、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3.3 农业生产现代化

改革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 开发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和新型的节水排灌设备,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推广保护性耕作等耕种方式, 涵养水源, 改善生态环境, 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 建立精确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提高农业作业大型化、一体化、智能化水平,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施肥, 控制化学肥料用量, 大力发展复合肥、浓缩肥、控释肥、专用肥和长效肥等新型肥料, 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研制和使用高效低毒微量的新型农药, 采用药物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办法, 减少化学药品对农产品和农业环境的污染,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篇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信息化发展问题。尽管我国正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但是我国的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诸多农业生产者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建设意识亟待提高,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营时,由于是自愿的农业生产结合,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高素质人才短缺,缺少专业的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这对信息化的应用的环境是具有局限性,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只有科技含量较少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服务行业,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水平还很低,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市场发育很不健全,尚无规范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农民经营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农业产出的`农业产品尚处于传统的种类,缺少市场竞争力,这是现阶段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挡了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的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1.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营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实践方式,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经营结构,对农业的经营体系做出更好的改革,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对合作体系做出更好的规定,规范农业的经营体系,聘请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经营方式做调整,加快农业内的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性人才,定期举办培训会,使农业内的成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2.发展农业的特色农业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土地经营者的经营集合,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方式,农业产品的产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生产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展经济效益高,更加优质额作物。提高生产模式和农业的生产水平,打造产品的产业品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处理,通过自身的加工和包装转换成具有产品优势的产业,成为特色的农业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所带来的是农业经济信息的快速流动、共享,从而加速了农业经济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建立良好的竞争体系,树立竞争意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的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信息市场,逐步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经营。同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资源高效配置。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点就在于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人员科学素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建设。

三、结语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篇3

2009年生猪的存栏量在4.4亿头到4.7亿头之间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占生猪存栏量的比例始终略高于10%。2010年第一季度生猪出栏量会较高,之后会有所减少,在生猪疫情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2010年生猪的供给量会比较平稳、略有增加,预计增幅在4%左右,全年猪肉产量将超过5000万吨。

2009年生猪养殖面临的疫病风险很大,导致2010年散养户的数量下降;其次,经济回暖使2010年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的数量较2009年有所增加,农村中可用于养猪的劳动力会减少;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土地流转逐步进行,散养户赖以存在的基础会逐渐削弱;最后,现有生猪养殖企业和其他行业的资本看到生猪养殖行业未来较好的前景,会纷纷投资于大规模猪场。综合起来,2010年散养户所占比例会进一步下降,规模化猪场所占比例会继续增加,预计我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仍将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随着规模化养殖比例的提高,生猪产业经营成本控制理念的增强,生猪生产将逐步向土地资源丰富及粮食主产区转移,四川、湖南等传统养猪大省生猪供给的比例会有所下降,而东北、西北等省份所占比例会进一步增加,在各省大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部分沿海地区如广东凭借价格优势会逐步提高自给率,但江、浙、沪仍会增加外调生猪和猪肉。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陈瑶生)

肉牛规模养殖区开始导入配套技术设施

由于我国城镇化加速和城镇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使存栏牛(特别是母牛)头数继续下降,母牛带犊分散饲养和集中短期育肥方式仍是主体。集中饲养或集约化生产模式已见端倪,单位农户的母牛存栏头数有所增加,出现母牛带犊小区、母牛带犊+育肥的复合生产模式。规模场和小区开始导入配套技术和设施设备。

饲料原料价格继续上涨,带动秸秆类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和专用饲料及添加剂研发需求的压力增加。中原和南方地区作物秸秆类继续过剩,西部饲料趋于紧缺,南方草山草坡利用率逐步提高。养殖成本增加,活牛价格上涨,但限于消费者承受能力,养牛效益空间仅小幅增加。

在国家层面,对包括制种战略,养殖和设施设备补贴,疫病发生问责制、提高疫病扑杀赔偿标准,针对个体或合作组织及企业的金融和保险政策和措施等仍难出台。在具有肉牛产业发展潜力和基础的省区,各级政府将在不同层面和程度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但在牛种选择和养殖上面临技术和推广瓶颈,在金融和养牛保险上面临结构性政策制约。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曹兵海)

肉羊提高良种养殖 扩大繁育规模

由于国家出台了农民购买优良绵羊种羊每只补贴800元的优惠政策,养羊户会增大对绵羊种羊的购买。这项政策一方面会使良种繁育企业获利增加,另一方面会提高肉羊生产的良种化率。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大力推广科学养羊技术,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提高科学养羊的宣传力度,通过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解决农民在肉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补贴和支持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赠送种羊等方式提高良种化率。

养羊户逐步认识到了只有实现规模化养羊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对养羊大户的支持和奖励政策也会促进养羊规模的扩大,超小规模的养殖将逐步消失。

良种繁育企业的扩大会提高肉羊产业的良种化水平,工业化肉羊饲料的生产会促进饲养水平的提高,企业化羊场的出现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养羊合作社的出现会降低农民的养羊成本和实现外部规模经营效益,屠宰的现代化和品牌的塑造会提高羊肉的档次及获利能力。

在肉羊优势产业区,肉羊一般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此有明确的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支持与发展政策。在肉羊优势产区内会出现肉羊产业积聚,进而会带来学习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因此,肉羊在优势产业区会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国家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旭日干)

肉鸡市场提升 利润增加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民生的改善,预计2010年肉鸡消费会有较大的增长。农业人口的城市迁移和中国新增人口,加之鸡肉消费倾向增加,快餐业向城乡结合部和发达农村转移,这些都会导致消费鸡肉的人群规模扩大,加之人均消费量的增长,鸡肉消费情况会出现一个迅速提升的时期。鸡肉需求量可能会超过1260万吨,人均消费将达到9.4千克,比2009年增加0.3千克。

鸡肉消费的持续增加成为扩大肉鸡生产,提高鸡肉产量的重要推力。预计2010年中国鸡肉生产量有可能达到1250万吨,比2009年增长3.3%,产量增长近40万吨。

近年来,饲用玉米的年消费量在9000万吨左右,占总消费比例的70%左右,并且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逐渐优化,鸡肉及其制品的需求比重增加,肉鸡饲料消费将呈倍数增长。预计2010年受需求增加的影响,养殖利润增加,肉鸡养殖总体效益好转。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文杰)

大宗淡水鱼类价格总水平将保持稳定

产量继续保持平稳。2009年,在“拉内需、保增长、促就业”的宏观政策的拉动下,渔业经济形势平稳向好,养殖户对大宗淡水鱼类的生产积极性较高,一些出口经济鱼类的养殖户也转养大宗淡水鱼类。由于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技术普及面广,加之国内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稳定,预计2010年大宗淡水鱼养殖面积和产量还会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总体供求平衡,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市场价格保持平稳。2009年大宗淡水鱼类价格稳中有降,但总体波幅较小。从具体品种来看,除鳊价格在2005~2008年保持平稳上升外,其他大宗淡水鱼类品种价格都表现为“下跌—回升—回落”趋势。其中,草鱼、鳙、鲫价格延续2008年的高价位,走势较好,但近期已开始下滑,预计今年价格将稳中有降。鲢鱼价格自2005以来一直比较平稳,年度间价格差价最高只有0.62元/千克,因此预计2010年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鲤鱼价格波动较大,近几年价格差价最高达到1.41元/千克,2009年价格下降明显,预计2010年会有所回升。鳊、鲂价格会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和市场需求的逐渐满足而呈现企稳趋势。总的来说,大宗淡水鱼类价格总水平将保持稳定。

健康养殖和品牌经营将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化程度将逐渐加强。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戈贤平)

大宗蔬菜优化产业 推进标准园建设

蔬菜面积和产量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近5年来,我国蔬菜供求基本平衡,蔬菜产业规模扩大趋势明显趋缓。但由于2009年蔬菜价格高,生产效益好,预计2010年我国蔬菜产业规模还将有一定的增长,特别是节能型设施蔬菜生产和夏秋高山、高原蔬菜生产将继续较快发展。蔬菜产业仍将是我国种植业产值和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异常气候变化、病虫害流行以及局部扩大生产的盲目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蔬菜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2010年一些蔬菜病虫害将继续呈现扩大流行的趋势,农村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异常天气对蔬菜生产影响的风险将依然存在。2009年蔬菜高位价格将导致2010年个别局部区域可能盲目扩大面积,增加蔬菜生产的市场风险。

蔬菜出口将在2009年基础上恢复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预计2010年我国蔬菜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将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蔬菜出口品种和出口市场也将趋向多元化。

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继续优化,主要表现在继续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农业部开始实施的标准园建设工程将有力推进这一发展进程;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将在蔬菜生产中逐渐发挥作用,并得到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杜永臣)

甘薯功能性用途将得到认同

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大,具有低碳(生物产量高、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氮肥使用量较少、消耗能量低)作物特点的甘薯将可能引起政府重视。

我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保持在700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略有增加,鲜薯总产保持在1亿吨。

专业合作社在甘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集约化种植比例提高。

龙头企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企业为满足合格原料的供应,必将加大对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如山东利丰集团、四川光友集团已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达成促进产业发展协议,较以往更加重视基地建设。

鲜食、特用(紫肉、叶菜用)甘薯种植面积显著增加。部分地区鲜食甘薯实现周年供应。

专用型甘薯良种推广应用面积明显扩大。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已明确主推品种,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栽培,专用型甘薯品种推广应用面积将明显扩大。

特用优质品种的需求增加。甘薯的低蛋白、高纤维素、多维生素及高抗氧化活性等特点是改善以富营养化为特点的不良生活方式的最佳食品之一,甘薯的功能性用途将越来越被得到认同,甘薯的功能性开发将是发展高附加值甘薯产品的主要方向,特用型甘薯将成为育种的重要目标。

甘薯淀粉加工污染仍将是限制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甘薯淀粉加工污染虽然是一种可降解、环境可修复的污染,但不应忽视,也不应盲目扩大。

(国家甘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 马代夫)

以上信息摘自《农民日报》

食用豆优良品种产品供不应求

生产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民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大宗作物在综合农资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方面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无疑给食用豆等小作物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然而,食用豆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种植面积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复苏和销售价格上升,预计2010年我国食用豆生产总体会有小幅增长,其中绿豆、蚕豆等增加幅度可能较大,芸豆、小豆等增加幅度较小。另外,从2009年鲜销蚕豆、豌豆生产和出口加工情况来看,具有较强的市场和价格优势,优良品种产品供不应求,发展潜力较大。

国内外消费市场及贸易动向。我国是世界上种植食用豆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原产于中国的绿豆、小豆(占世界总量的30%以上)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蚕豆生产占世界总量的39%,豌豆生产占世界总量的10%左右。我国食用豆多种植在生态但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原因,生产的食用豆质量上乘,且无污染、无农药残留,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优势。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内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消费量也越来越大。

另外,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科技创新技术体系的带动下,现代高新技术已深入到食用豆产后加工及功能成分开发利用研究领域,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国内对食用豆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篇4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利用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 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 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是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它是整个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生物技术中应用最广、最直接, 最具现实意义的领域之一。生物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它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回报率高等特点。它可以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能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发展对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 对于改变农业生产现状, 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良性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育良种, 改良品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把一个品种、品系的理想遗传性状转入另一品种、品系, 以提高植物的价值、产量和质量。在番茄中导入编码EFE酶的反义基因, 使得EFE酶活性降至正常的5%以下, 成功限制了乙烯的生成, 果实生理成熟后长期保持坚硬, 仓贮1个月以上不软化、不腐烂,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番茄的耐贮藏性能和经济效益。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细胞工程已经育成一批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小麦、水稻、白菜、甜椒、辣椒和茄子等新品种, 大大缩短了新品种的育成时间。

二、生物固氮。

农业生产中常需要施用大量化肥氮肥来调节土壤和作物间的氮素供需矛盾, 化学氮肥的大量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而生物固氮不仅节约能源, 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固氮微生物均不可以用在粮食作物上, 即使少数可以, 但固氮量也很少, 所以这些农作物的高产不得不依赖化学氮肥。随着化学肥料生产成本的逐渐提高及对土壤的破坏,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目光集中在生物固氮。一方面人们试图通过研究生物固氮的分子学基础, 以提高微生物的固氮水平;另一方面通过DNA重组技术改造共生细菌, 提高其竞争力, 使之能超过天然共生细菌, 促进根瘤的形成。

三、提高植物抗逆性。

植物为了适应恶劣条件的影响, 表现出一种抗逆性如抗寒、抗冻、抗盐、抗旱等。在自然条件下, 植物体的这种自发遗传变异以达到抗逆性的过程, 是一个漫长且效率较低的过程;而逆境的出现, 是频繁的, 是导致农作物大面积的减产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发展起来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可以培育抗逆性植物。这种方法一方面由于它是特定抗性基因的定向转移, 因而频率较高, 比自发突变高出102~104倍, 从而大大提高选择效率, 极大地避免了盲目性;另一方面其基因来源打破了种属的界限, 不仅植物来源的基因可用, 动物、细菌、真菌, 甚至病毒来源的基因都可以使用。因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目前已成为一种广泛且有效的培育植株抗逆性的手段。我国目前在抗盐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克隆了脯氨酸合成酶、山菠菜碱脱氢酶、磷酸甘露醇脱氢酶等与耐盐相关的基因, 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耐盐的转基因苜蓿、草莓和烟草, 这些转基因植物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四、提高植物的抗虫性。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采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害虫, 但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造成农药的残留、害虫的耐受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问题。目前,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培育抗虫作物提供了有力手段, 主要途径是利用苏云金杆菌产生的一类蛋白酶抑制剂——Bt杀虫晶体蛋白基冈导入到植物体中来获得抗虫植物。由于最初获得转基因植株中杀虫晶体的表达只占可溶性蛋白总量的0.001%, 或几乎检测不到基因的表达, 抗虫性也很弱, 所以国内外很多实验室对Bt杀虫晶体蛋白进行了部分和全部人工合成, 将经过改造或重新合成的Bl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化植物, 它在植物中的表达量显著提高, 获得了一批具有良好抗虫性的转基因作物。还发现了一批新的具有杀虫性的基因, 这些基因对农作物持久性抗虫育种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五、提高植物抗病毒能力。

植物病毒常常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1986年, 首次将烟草花叶病毒 (v) 外壳蛋白 (cP) 基因导人烟草, 培育出抗TMV的工程植株, 开创了植物抗病毒素基因工程的新纪元。自此以后, 发现了许多来源于病毒的抗病毒基因。植物主要通过抗性基因 (R) 和病毒的无毒基因 (aw) 之间的相互作用, 诱发过敏反应, 并进一步激活防卫基因的表达, 从而表现抗病性, 实际上真正发挥抗病功能的是防卫基因的产物, 所以, 通过直接导人防卫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目前采用的防卫基因主要有植物抗毒素 (PA) 基因、病毒相关蛋白 (PRP) 基因、钝化病原物致病酶的蛋白质基因、抗菌肽基因等。

六、提高植物抗除草剂能力。

迄今,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发展最快, 除草剂全世界目前约有2000多个品种。在种植抗除草剂作物的田间, 除草剂的用量平均减少了30%~40%, 因为农民可以用广谱性除草剂来对付多种杂草, 而且可以在较晚一些的时候应用较大剂量的除草剂, 从而减少用药次数。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主要有2种类型: (一) 修饰除草剂作用的靶蛋白, 使其对除草剂不敏感, 或使其过量表达以使植株受到除草剂作用后仍能进行正常代谢; (二) 引入酶或酶系统, 在除草剂发生作用前将其降解或解毒。由于抗除草剂作物在选育过程中具有耗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无污染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七、生物农药及生物控制。

生物体农药是指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商品活体生物。生物化学农药则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 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于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日益青睐以及生物农药本身具有的对人畜毒性小, 只杀害虫, 与环境相容性好, 以及病虫害相对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 因此生物农药正日益成为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 生物农药在它的主要研究领域—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农药及天敌生物农药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其中微生物杀虫剂的商业性生产研究最为活跃。用于防治作物害虫的主要微生物制剂包括细菌制剂、真菌制剂及病毒制剂等。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当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杀虫细菌。

生物技术产业对传统农业生产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当今, 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高新技术, 它对于提高国力, 帮助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短缺、健康、环境及经济问题至关重要。近20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农业生产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韦翠珍, 马桂莲, 张琴.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中国小康科技, 2007 (4)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篇5

介绍了精确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论述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研究和发展精确农业高新技术的必要性;讨论了我国发展精确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开发推广精确农业技术的对策.

作 者:刘军 霍利民 任振辉 杜占芬 作者单位:刘军,霍利民,任振辉(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杜占芬(安国市农业局,河北,安国,071200)

现代汽车新技术发展趋势 篇6

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将向着微处理技术、软件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集成化技术、车载网络系统、光导纤维传导技术、声纳传感技术、纳米技术等更先进的技术领域发展,不仅能将过去在军事及航天领域的雷达、声纳( 超声波)、远红外线、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于汽车,而且能将声学、光学、电磁学、光电感应、指纹识别等领域的新技术运用到汽车上更能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汽车安全技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但任何单一技术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而且仅仅依靠某一项技术已很难使汽车整体安全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汽车安全性,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越来越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急迫。上海智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同济大学,主要是针对汽车安全驾驶进行科研、设计,智汽董事长谢明先生说:“汽车这个行业已经深入到每家每户,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大众化的消费品,汽车不可能消失,那么汽车行业也不可能是一个夕阳产业,而且汽车没有替代产品,下一代汽车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向着智能汽车方向发展,那么恰恰我们的定位就是给汽车提供一个安全智能驾驶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加速汽车的转型,从现有的常规的手动操作汽车,变成以后具有智能的汽车。我们生产两种形态产品,一种是汽车的标配,我们叫做前装,前装是与整车厂合作,就是切入到汽车产业链,产品属于产业链里的一个中游的产品,然后要切入到下游产品里面,下游产品是做系统的,这样的就是前装,比如后视镜,属于标配;另一种就是后装,后装直接通过4s店汽车美容店可以购买,比如我可以把现有的后视镜给替代掉,这样就可以做后装,产品如果以车载机器人为主的话,也可以做后装。”

驾驶汽车,确保行车安全,就要不断完善各项单一技术本身,还要搞好各项单一技术之间的协同这一点更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第一项工作的最终成败,即汽车安全技术应朝着和减少事故影响的目的。所以今后的汽车安全技术是越来越集成化、智能化、系统化的随着电子信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形形色色的智能技术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安全技术逐步走向智能化。GPS(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智能避撞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轮胎、智能悬架、智能安全气囊等将在汽车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加快及相关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智能化安全技术装置将出现在现代车辆上,这些智能装置将具有一定的识别、判断能力,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自动协助或自行控制。汽车厂商越来越多地采用虚拟汽车概念,从而无需制作物理原型,就能组装、观察、模拟汽车的性能及制造工艺,并且越来越多地开展厂家、院所、政府、供应商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快了汽车开发时间。智汽董事长谢明先生说:“从三个层次讲:第一,拥有这方面的知识,拥有这方面知识的机构很多,中国很多高校、研发机构都有这样的团队做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像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同济、复旦、北京理工等等;第二,拥有这方面技术的企业里面也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一汽、二汽、吉利集团,在技术方面也都有投入,现在很多都是技术的展示,比如Google,一直在推出智能眼镜,这个技术的展示已经很多年了;第三,拥有这方面的产品,至于智能技术产品那就比较少,目前都是来自欧美,真正的下游厂家能够看到的就是采用微波雷达做的,几乎都是欧美垄断。智汽是基于视觉的研发产品,视觉里面有两类,一类是单目视觉,单目视觉做得好的就是以色列的公司,我们主要是研究双目视觉,当然一些新兴企业也跟踪我们做这样事情。我们在国际上占有一些制高点,比如自主泊车,是我们首次解决的,把后视镜变成汽车的标配也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我们切入市场的切入点尽量拉的低,比如现有的汽车他已经有保车速,接下去就是保车道,保车距。保车距的目的就是防止追尾,保车道也是避免别人撞你,一般发生车祸就这两种。我们的产品分成了三代:安全提示、辅助驾驶、自主驾驶。这几乎覆盖了所有领域,从技术的创新、研发到产品的生产,我们一直自己在做,所以做的比较辛苦。

未来的汽车,机械系统将大量地被电子系统所取代。这将大大提高轿车的驾驶性能及行驶的安全性。对于这些智能产品放到汽车上会不会提高产品本身的购买力,谢明先生的答案是肯定的。智汽董事长谢明先生说:“我们成立公司之初就决定跟其他的创业家走不一样的路,很多人商人选择先做的是贸易,再根据贸易量看看能不能变成一个企业家,这种方法对于打品牌是很弱的,品牌不是靠推广的,是靠实力,在知识技术上,我们在国际上已经是知名的,因此,本身我们就是品牌。中国人商人意识很重,很多商人不关注品牌,现在打品牌是很难的,品牌后面有很多内涵,技术的新进行、制造的精密性、功能上符合客户的需求,品牌就是这样出来的,这样的东西中国都能做出来。但是国家要支持科技方面的品牌发展与创新。我们选择从上往下走走高档路线,先从高端的豪华跑车,再往中档方面走,中低档的消费群体在意的是价格,所以购买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价格而不是性能,高端的用户更多在意的是功能或者拥有独特地差异性,而不是价格。我们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做了这方面很多的积累,然后再是产品创新,这样必然会涉及成本问题,汽车智能产品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设备,很多老百姓想花最低的成本就能拥有一个这样的设备,所以要切入到中低档的车的话,成本是一个考量。目前我们主要与金龙客车进行合作,现在产品价格大概是5000左右,汽车无人驾驶机器人可能要高出一两倍,因为客车在政策上有这样一个强制性的需求,欧盟明年开始所有的汽车都要有一个这样的功能,这就是国家定的一个这样的政策,现在校车已经有这样的规定了,中国以后也可能会出台这样的一个政策。”

在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中,谢董认为除了安全技术上的创新问题之外,研究汽车排放控制标准,节能环保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环保。为了防止地球温室效应和有效利用石油资源,必须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只靠传统技术的延伸已经无能为力,必须引入新理论和开发新的技术。如低油耗和低公害的薄燃烧系统、可变排量、可变气门、高膨胀比等发动机技术。总之,为降低燃料消耗费用,汽油车将趋于采用直喷式汽油机,而燃料消耗费用低的柴油车由于采用电子高压喷射、高效废气再特环和后处理技术而实现高性能、低排放污染,今后将仍然是汽车发动机的主流;由于燃油短缺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企业要成功主要分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智汽董事长谢明提到:“从内因上讲,我们在国际上没有对手,现在奔驰、宝马都在跟我们合作,我们缺的是外因,外因是不能靠我自己创造的,需要政府给我们提供一些好的平台。最近上海张江出台一个政策,提出一个口号说:‘用最聪明的头脑,跟最有实力的资本结合在一起’。现在中国政府没有一个集中的投资,政府想扶持企业的发展,但是做得还不够到位,大量的资金分批投给各个企业,每个企业只得到了小部分资金,还是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这方面还有待改进,要做到有针对性的投资。在这个大环境的中国风投,不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而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利润,中国风投引导着这个社会一直往错误的方向滑。企业的第一目标是为社会贡献,中国现在企业主要分三种,三流企业做产品营销;二流的企业是营销+制造;一流的企业是营销+制造+设计。中国有很多三流企业家,很缺一流企业家。政府说的企业转型就是希望二流的企业家变成一流企业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产品设计。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要有等级,对一流企业支持力度要大一点。希望企业能有自己设计的能力,需要靠自己的核心技术来设计。我们的产品设计都有自己的设计师,核心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中国要造就唯一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靠钱能买到的,能复制的东西不是唯一的,品牌就是唯一性。如果都能复制,那就不是品牌。目前,我们公司在资金与人力资源上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8月10号召开的上海2012海外高城市论坛会,浦东出台政策,拿出几个亿资金成立浦东创投,规定资金投给企业之后不求回报,退出的时候就是本金加利息,这在无形之中印证了我讲的,资本第一动力是鼓励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到时候自然有回报,而不是单纯的钱生钱。这种模式应该扩展到全国,而且政府部门应该全部采用这种模式。这就是一个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的,第二个就是人才,做事情要靠人,企业家不是魔术师。从长远来讲,高校必须担任起高校的责任,培养人才。”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及发展 篇7

1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概述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是集合科技,能源,机械,材料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科技建设成果,是传统农业生产劳作的一种升级,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播种到收割,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农业也逐步步入机械化,有条件的农民购买现代农业机械来帮助完成农业劳作,以此解放人力劳动,提升农业收成。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需结合农业市场的需求,农业生产过程中效率等因素,不同农业种植品种对于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有着不同的需求,故此也分为精细机械与粗放式机械运行方式,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农业生产力提升的诉求[1]。实际上,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有着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时代特征,这主要来源于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集合了农业与制造业两产业的科技建设成果。

2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特点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是农业与机械制造业结合的产物。以推动农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利用机械化生产与建设方式来服务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成果最终以农业生产器械方式展示,如玉米农业收割机,玉米收割机实现了在地里完成收割、脱粒、装袋等过程,而玉米收割机收割后直接将玉米秸秆粉碎到田地里,以此为田地提供养分,大大提高了秸秆的使用能效。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以传统生产劳作方式为基础,吸收新型高科技术,在创新技术上最终形成农业机械新的形态[2]。

农业机械制造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并且引入了更多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将机械生产进行大范围推广。农业机械制造从最初的简易机械,经过了现代化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产条件,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根据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的政策,对于农业发展的投入增多,在农业机械制造业方面,也能展现我国科技兴农的水平。由此可见,当下的农业机械制造业要跟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脚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

3.1 数控机床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数控技术作为不可获取的基础技术,近些年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技术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在农业机械制造技术中,数控机床技术更是得到充分应用,而为了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国家也大力培养数控机床人才,国家的扶持为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纵观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从中不难发现,数控机床技术多数为引进国外技术,国内数控机床技术缺乏一定的核心技术,并且国内农业机械零件生产厂家选择较少,这种现状将会严重影响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良好发展。故此,大力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应以创新为前提,探索农业核心技术,构建本国自身的数控机床核心技术,以此才能摆脱数控机床技术过于依赖国外的现象[3]。此外,数控技术发展与应用,还应结合机械运行效率,生产水平等,从实用性着手,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不断的提升国内机械制造技术性能,推陈出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革新。

3.2 虚拟现实技术。

在农业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机械的设计,还是质量的检测,虚拟现实技术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农业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进行,贯穿整个生产制造过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生产设备、模具的时候,可以通过模型对于结构与工艺进行修改,并且查看运行的状态,分析机械的运行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并且实现系统的优化。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机械的测试中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由于农业机械测试非常复杂,系统比较庞大,经过虚拟,将程序最大程序简化,在增加、修改、减少模块方面非常便捷。总而言之,虚拟现实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生产过程与设计过程的自动化与数字化,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等环节中。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制造产品尚处于摸索阶段,理论技术还不够成熟,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必将引起农业机械的变革。

3.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农业机械制造具有普通制造业的共性,又由于农业的区域差异性,具备自身个性。因此,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依旧是学术范围内热议的课题,其内容复杂,涉及的领域较多,并且需要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4]。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模式也在逐渐改变,结合农业机械行业的基本特点,在产品的研究方面,融入高新技术,并且充分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与风险,实现农业机械制造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制造自动化技术的革命性成果,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代表了当今工厂综合自动化的最高水平,也是我国农业机械生产制造水平的飞跃。

4 结论

现代制造技术是我国各个行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在未来的产品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数量大、种类多,但是机械化程度并不高,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要将现代化技术引入到农业机械制造中,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含量,将农业的发展朝向信息化、智能化与集成化发展,以此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应用效率。

摘要:当前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成果,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有利于农业进步与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劳作是人们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前提,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有助于现代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迈进,借助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促使农民生产劳作更加便捷高效。故此,本文从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为着手点,分析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中的特点与应用。

关键词:农业,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勇,李平安.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7:14-16.

[2]孙煜,郭天梅.现代化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13:165-166.

[3]张建荣,马广.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2,5:85-87.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篇8

1. 生物经济

生物经济 (Bio—economy) 的概念最先由斯坦·戴维斯和克里斯托弗·迈耶 (Stan Davisand Christopher Meyer) 于2000年5月正式提出。上海的《经济展望》杂志几乎同时甚至稍早正式提出了“生物经济”这一新名词。但他们均未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关于“生物经济”的正式定义较早出现的有:

(1) 生物经济 (Bioeconomy) 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 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

(2) 生物经济是建立在生物资源、生物技术基础之上, 以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前者主要从生产力的角度, 后者主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除上述两种主要定义之外, 理查德·奥利佛 (1999) 、陈章良 (2001) 、张田勘 (2001) 、封展旗 (2002) 、陈竺 (2003) 、马述忠 (2003) 等也有关于“生物经济”的理解或诠释。

2.生物经济时代

人类经济社会经历了狩猎采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目前正处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中间站。分别以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2000年人类基因组破译完成为标志, 人类社会进入了生物经济的孕育和成长阶段。预计在2020年进入生物经济的成熟阶段, 即步入真正的生物经济时代 (Thebioecera) 。

有人把生物经济与生物经济时代到来的时间混淆不清:有人“决战2020年”, 把人类社会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的时间“计算”精确至2020年;有人甚至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生物经济时代。这些均是由于对Stan等原文的曲解, 或混淆了“生物经济”与“生物经济时代”概念, 是不科学的结论。经过多年的研究, 我们认为:

(1) 当且仅当一个经济形态进入了它的成熟阶段, 才可以称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该时代。生物经济的发展可以分4个阶段:孕育 (gestation) 、成长 (growth) 、成熟 (maturity) 、衰退 (decline) ——如同任何有机体的“S”生长一样。目前人类社会的主流正处在信息经济时代和生物经济的成长阶段。正如当信息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其成熟阶段时, 才可以称为人类社会 (主流) 已经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一样;生物经济将在2020年代步入其发展的成熟阶段, 那时才可称人类社会进入了生物经济时代。换句话说, 人类社会目前还没有进入生物经济时代。

(2) 预计人类社会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的时间不可能精确到某一年。就如同我们考证把英国当时率先步入工业经济时代的时间不能精确到1760年, 而应定位在一个相对合适的时期如1760年代 (1760年~1770年之间) 一样, 我们预计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的时间应定位在2020年代, 即在2020~2030年之间。从化石能源 (主要是石油) 濒临枯竭、生物科技产品应用普及的时间等因素来看, 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的时间——如果说非要精确到某一年不可的话——倒很可能会接近2030年的2020年代末期, 而非前期的2020年。OECD也预测认为, 到2020~2030年, 生物制品很有可能变成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

3.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哲学视角

当今农业发展面临以下重大问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共同提高问题;食品营养与健康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尤其是水土资源短缺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农业功能多样化以满足日益扩大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问题。这些问题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 “三农”与“非农”是一个更大的系统, 因而首先需要运用系统思维, 从整体和战略上进行反思与突破。正如解决农业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农业内部一样, 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先有新的“非农”发展理念与思维方式。农业概念、领域和功能的拓展对于化解“三农”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和作用。从生物经济的角度来看, 农业发展问题的本质是“非农”问题, 即包括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村与城镇、农民与非农从业者在内的农与“非农”的地位与差别问题, 归根结底是如何建立起农与“非农”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发展理念与体制问题。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的动力基础

1.“农业第三次拓展”概念的提出

自农业经济时代以来, 农业的概念和领域经历过两次规模化整体性拓展:

(1) 第一次拓展, 由狭义的农业即种养业, 拓展到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与农民生产直接相关的副业 (俗称“大农业”) 。

(2) 第二次拓展, 拓展到除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外, 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农业前部门和由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及有关服务所构成的农业后部门。

在生物经济时代, 现代生物技术将推动农业第三次拓展。所谓“农业第三次拓展”, 即由“大农业、农业前部门、农业后部门”构成的“常规农业系统”, 拓展到包含常是利用问题的对立面, 促其转化或终结。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源于农业易相发展思想。所谓农业易相发展, 是指将传统的农业范畴拓展到“非农”范畴, 反过来通过“非农”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以致达到农与

规农业系统, 并包括食品、营养、健康医疗、“非农”共生共荣、整体和谐发展的状态。资源环境和生态等生物相关子系统在内的

新型农业体系。

如果说农业第一次拓展发生 (亦即成为现实) 在农业经济时代, 农业第二次拓展发生在工业经济时代和当今信息经济时代, 那么农业第三次拓展将发生在生物经济时代。

2. 农业第三次拓展的内在动力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 它的诞生, 使认识基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成为可能。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是农业第三次拓展的内在动力, 它揭示出生命本质的高度一致性。表现为:

(1) 生命特征的基本组成物质和生物界遗传物质的共性。

(2) 遗传密码的通用性。

(3) 所有生物的生化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 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也很相似。

(4) 生命有共同的起源, 细胞中的很多结构相似, 如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等。

生命本质的高度一致性使基因在不同生物体之间转换表达成为可能, 使得来自两种生命形态的基因可以融为一体, 自然界物种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各种生物的基因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实现通用。这种高度一致性从根本上导致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边界淡化和农业可拓展。

3.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及其基本概念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为农业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 将改变以往农业发展许多观念。新的时代需要多元融合的发展观, 将强调实验及定量表达的西方现代方法论和注重整体、过程及关系的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结合起来, 即结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其“易”——整体与变易的思想, 便能够产生农业易相发展的思想 (idea) 。“易”指“变易” (Change) 、“相”乃“状态” (State) 之意。“易相” (Changing State) 就是根据事物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不断发展的规律而改变状态, 也就用以支撑农业易相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有:农业第三次拓展、易相、新型农业体系 (New Agriculture System, NAS) 、常规农业系统、第四次浪潮 (移植借用) 、第二次绿色革命 (移植借用) 、人本化、新型非农化、新型农民等。其中核心概念包括:农业第三次拓展、易相、新型农业体系。

新型农业体系 (NAS) 包括常规农业系统和食品、营养、健康医疗、资源环境、生态等与生物相关的五大子系统 (Sub-Systems) 。“经者, 常也” (《黄帝内经》) , 常规农业系统是相对于新的农业革命所产生的将要拓展 (变) 的部分而言, 保持相对不变 (常) 的部分。常规农业系统由“大农业、农业前部门、农业后部门”构成。常规农业系统和新型农业体系是“不变”与“变”即农业拓展的辩证统一。由常规农业系统和其他拓展的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农与“非农”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新体系, 揭示出新时代农业发展方向以及食品、营养、健康医疗、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相互关系, 将发展成为生物经济时代未来“现代农业”新的框架模式和战略愿景。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意义

1.农业易相发展理论体现的逻辑关系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体现以下两种逻辑思想:

(1) 拓展 (易) 与常规 (经) 的“非农”发展理念。农与“非农”的关系是农业、农村、农民与其对立面的辩证关系。由于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的推动, 才促使农业能够突破常规农业范畴, 并最终从整体上形成第三次拓展, 从而实现农与“非农”融合互补, 共生共荣, 协调发展。在即将到来的生物经济时代, 农业将成为唯一与其他部门有着广泛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部门,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界线将更加模糊, 乡村与城镇的边界也将淡化, 农民作为一种职业的内涵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2)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系统思想。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直接利用生物功能;前者则侧重于改变、修饰、重构生物功能, 即利用基因工程、细胞融合技术等来改造生命, 使之产生新的生物功能或地球上本非天然存在的物质。生命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之间更非孤立地各自向前发展, 而是彼此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联系, 相互促进与制约, 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网络系统。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的生产经营所遵循的往往是机械、线性的思维模式;所采用的技术以基于物理和化学的定律为主。较之工业经济时代和信息经济时代的主流技术, 基于生物经济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更强。系统生物学及相关组学进一步发展, 使得基因不再视作为单个部件, 生物更不是由无数单个基因组成的装配流水线, 基因之间、生物个体之间、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相互依存, 互相影响, 整体的作用超过个体的作用之和;生物经济所依托的技术以基于生物的定律为特色。

2.农业易相发展理论是一个正在实践的思想体系

基于生物经济的农业易相发展理论正在构成一种体系: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物种界限从根本上被打破—农业边界淡化、功能拓展与产业间融合—农业第三次拓展—非农发展理念—农业易相发展—新型农业体系。该理论及其相关思想已在默化或揭示并引导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如农业领域与功能的拓展、未来农业“人本化”、“农业是未来生活的中心”等。

该理论的思想体系逻辑自洽, 同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简明性, 体现出一种和谐、整体、开放与包容;该理论的思想体系正在接受生物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实践的检验, 因而同时具有可实验检验性。理论的创建是革命性的, 也会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该理论的思想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

由此可见, 新型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范式”转变的目标模式, 是在农业易相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战略愿景。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新型农业体系, 分别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和新框架, 是机制与表象的关系,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

终结以“小农”为特征的传统农民, 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型农业体系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具体包括三个对立统一的方面:

(1) 农业——产业化、新型化。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产品易地转化为商品、形成产业的过程。农业“新型化”是指在稳定发展常规农业的基础上, 加强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多功能农业开发的过程。

(2) 农村——城镇及社区化、农场化、等值化。从资源利用效率、规模经济上衡量, 城镇及社区化实质上是整合并节约了农业用地, 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只有在基本实现城镇及社区化的基础上, 才可能实现农场化。“等值化”是指城乡制度趋于统一、收入无明显差异、生活质量互有特色、人口双向流动的过程。

(3) 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新型非农化是指大部分传统农民将转而从事

倡导发展生物经济与农业易相发展, “农业后部门”服务和食品、营养、健康医

可以为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食品、营养、健康、医疗、水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等重大问题提供前瞻思维和决策依据。用“化解”而非“解决”, 也正是体现“易”的整体、和谐与变化的思想。

我国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机遇 篇9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 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 结合工程技术手段和其它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 按照预先的设计, 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 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技术综合体系。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 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共五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工程, 其中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当前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 未来必将扩展到生物工业品、生物能源、生物信息产品和生物环境治理等领域。

现代生物技术从诞生至今不过短短20余年的历史, 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表现出如下产业特征:

1. 技术标准不是主要的竞争手段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为人们提供食物、药品、疾病诊断之类的产品, 人们对这些产品没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放弃原有的产品而去消费更好的产品并不需要付出过高代价, 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较低。因而一旦有性能更优异的产品产生, 人们就会消费更好的产品。同时, 现代生物产业也不存在明显的网络外部性, 增加一个人去消费某种产品, 并不会显著增加这种产品原有消费者的价值。

以上这些特质决定了在现代生物产业内, 技术标准不能作为主要的竞争武器。迄今为止, 在生物行业内并未形成任何具有市场准入许可功能的行业技术标准, 即行业内现有的大企业和技术联盟无法通过垄断技术标准来排斥竞争对手, 从而为后发国家和行业外企业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留下了空间。

2.核心资源不易被垄断

现代生物技术是高度资源依赖性的产业, 核心资源较分散, 特别是对技术研发至关重要的遗传基因分布十分广泛, 不存在单个企业可以垄断全部基因资源的情况。个别企业可能拥有某项专利而对单独一种产品形成垄断, 比如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由于拥有一项生物药品专利而垄断了这种药品, 但绝不会出现一家企业垄断所有基因资源进而垄断整个产业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 那些资源丰富、地域特点明显、生物多样性广泛的发展中国家, 往往拥有发达国家最缺乏的宝贵资源———遗传基因。生物的多样性, 特别是遗传的多样性是发展中国家最明显的比较优势。正是由于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 发达国家仅凭资金优势和暂时的技术优势就企图把发展中国家排挤出现代生物产业革命行列的做法越来越困难。当然这种情况也带来了“生物剽窃”这一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的国际问题。

3.众多小企业对行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虽然当前生物产业内的并购之风盛行, 但像IT业那样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或联盟主导整个产业的情况, 在现代生物产业内很少出现。因为现代生物技术虽然是一个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领域, 但是不断研发以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榜产品才是竞争优势的根源。而现代生物技术的研发大多是由数量众多、机制灵活、不受大企业束缚的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小企业完成的,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按照美国生物制药业的经验, 研发主要由小企业完成, 然后由专门的中试平台对技术进行中试。如强生、科宁等大企业主要承担产品的临床试验和商业化等任务, 由此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4.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

虽然现代生物产业发展历史较短, 但是已显示出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强大抵抗力。近10年来, 全球生物产业 (主要是现代生物产业) 的产值每5年翻一番, 许多国家的生物产业年均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30%, 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10倍。经济周期波动很难对现代生物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道理很简单:现代生物技术提供给人们的主要是食品、药品之类的产品, 它们的需求潜力巨大而需求弹性较小, 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论经济状况如何, 人们都必须消费这种产品, 并表现出长期增长的趋势, 因而现代生物产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远比建筑、化工、汽车等传统行业和IT业小, 甚至在在经济波动中可起到经济“稳定器”和“倍增器”的作用。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 它不仅具有无限的经济增长潜力, 对于应对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也具有重要作用。

1.为我国参与现代生物产业革命留下了空间

从技术发展阶段看, 当前全球现代生物技术正处在一个通用技术和基础研发的启动期, 产业化也处在加速发展阶段。一些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尚不成熟, 产业化格局也没有完全铺开, 还未形成像汽车、IT等产业那样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的格局。另外, 虽然美国等国家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占据明显优势, 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历史较短, 后发国家和领先国家之间实际的技术差距不大 (至少比IT或其它传统产业小得多) 。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内, 现有的领先者无法通过垄断技术标准来排斥产业外的竞争对手。现代生物技术实际上给像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如果能把握当前这一最佳时机, 选择方向正确、管理得当, 完全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革命以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这方面, 印度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2. 对我国整体经济和技术水平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个生命、信息、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体系, 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紧密, 越来越依赖于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因此发展现代生物技术, 必将促进我国在生物、信息、材料等相关技术领域的集群式增长, 实现多个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从而带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在很大的范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幅度提升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

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 就是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产业高级化的主要标志, 就是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含量和贡献越来越大。融合了当今最前沿科学知识、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有效地管理现代生物技术, 促进该产业大发展, 必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

3. 为我国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提供了最佳时机

随着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 在技术引进时所面对的技术封锁已变得日益严重, 甚至一些先进技术遭遇了发达国家的打压。从日本和韩国等实施追赶战略的经验看, 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国必须借助某个领域的技术突破, 奠定国际领先地位, 并以此为契机打破国外企业联盟的技术封锁。

在成熟技术领域, 由于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产品从前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基础之上, 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难同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即使在相对较新的信息技术领域, 由于大部分技术标准都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或技术联盟所垄断, 我国要想在该领域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实际上很困难。由于比较优势和现时的历史机遇, 现代生物技术显然为我国提供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封锁的最佳时机。

对我国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建议

1.国家出资加强基础领域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其开发风险高、周期长, 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等支持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领域研究方面, 既需要大量资金, 又面临着极高的失败风险。仅凭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的有限资金来推动现代生物技术基础领域的研究, 力量薄弱、力不从心。对此, 我国政府应对分子生物学等基础领域研究加大投入, 从根本上保证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也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成功经验。

2.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 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有更深的含义:第一,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保护我国的现代生物技术成果;第二, 现代生物技术一般需8~15年的研发周期, 当技术开始大规模商业化时, 技术专利的保护时间往往已被消耗殆尽, 所以我国应利用这一特点, 大量学习发达国家的现代生物技术, 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我国企业也要寻找有效途径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三, 要有保护基因资源和物种资源的紧迫感, 通过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和法律法规, 保护我国境内的生物基因资源, 以免被其它国家的企业剽窃或滥用。

3.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对高度知识密集型的现代生物技术来说更是如此。现代生物技术所需的人才与IT技术等有明显区别:IT技术人才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现代生物技术人才除了要具备创新精神之外, 还要具备高学历和较强的动手实验技能 (因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建立在实验室技术之上) , 这种人才一般要具有研究生学历并有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 而我国目前这类人才十分缺乏, 因此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务之急。

现代生物技术不是由一家企业单独发展起来的, 往往是创新网络内部多个主体合作的结果。为了促进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同时也为了解决高校、研究院所的研发资金不足问题, 我国应大力发展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以促进研究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创新。■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改革与发展 篇10

1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 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有关部门测算, 我国畜禽发病死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38亿元, 相当于畜牧业总产值的2.82%, 农民平均年损失26.44元。猪、禽的死亡率每降低1%, 农民人均将减少损失1.87元, 按出栏后的价值计算, 人均可增收9.76元。另据测算, 如果我国通过推广先进技术, 使我国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将节省成本193.5元/hm2, 共计节省成本252亿元/年;如果使我国农药的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节省成本69元/hm2, 共计节省成本90亿元/年。

(1)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 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 但我国不足0.2%, 人均经费更少, 致使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 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2) 我国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 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 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一方面, 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 在农业内部, 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 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 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 导致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 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3) 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 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 消费需求多样化, 品质高端化, 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 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 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 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转为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 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 不能满足农户对生产技术的需求。

(4)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 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 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无法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 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5) 农民居住地分散, 组织化程度低, 村委组织功能弱化, 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 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 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2 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2.1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1)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 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 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 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看作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 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 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因此, 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 改变“你给的我不要, 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 让农民自己选择, 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2) 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 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 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 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 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 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 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 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 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 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 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 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 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 带动农民跟进。福建南平市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措施, 它能使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 而长期有效的合作, 也实现了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的“双赢”。

2.2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 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1) 创新农业推广体系, 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 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 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 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的技术推广等服务工作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组织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改制或精简后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 可以兴办经营实体, 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2) 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 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使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重视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吸收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支持这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 鼓励它们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 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 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 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3) 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 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 降低其在技术市场中的交易成本, 提高推广效率。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 成本高、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 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 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形成技术推广站 (农业科研单位等) —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 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 以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 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 (农业科研单位等) —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这个技术转移过程来看, 一是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二是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 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的能人, 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从“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这个技术扩散过程来看, 农民自己传播农业技术, 其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其他推广组织、手段难以替代的, 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也是农民, 具有与他人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 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因此, 容易为农民所认同和接纳, 特别是如果他们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以利用, 并取得良好绩效, 这种“再传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所以通过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 实用性强, 费用低, 影响大, 实际效果显著。

2.3 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能否更好的发挥作用, 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 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1)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一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 并逐步制度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二要利用“绿箱”政策, 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按照WTO的原则, 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 增加对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2) 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 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关系极大, 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同时, 要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要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 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要深化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 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大等多种形式, 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素质的提高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在加强农民教育的同时, 要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式。我国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 又相对保守、狭隘, 要改变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需要通过事实进行演示。因此, 要创造条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 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 直接为“三农”服务, 要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素质, 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4) 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 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目前, 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足, 技术中介组织、技术商业公司、技术承包商等发展远远滞后于农业生产的需要, 农业技术市场性组织所承担的功能仅限于技术产品交易的功能和部分信息传播的功能, 而在技术推广方面还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 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 促进农业技术转让。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措施保障;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农业技术成果、专利等技术转让信息, 密切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同时, 通过法规、管理办法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提高农民对技术传播媒介的信任度, 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与技术传播推广市场性组织, 促进技术推广市场化进程。

3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改革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使农民由被动变为主动接受农业科技

首先, 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体系结合起来, 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 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力度, 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其次, 要加强宣传, 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再次, 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 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 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 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3.2 抓好科技示范, 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 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 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 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 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 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 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 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 用活生生的事实, 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 应用科技致富。

3.3 加强技术培训, 使农民科学应用科技

根据目前农民素质现状,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就日照地区而言, 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3级网络 (区、镇、村) 、3个层次 (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 、多种形式 (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等) , 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 可根据农事季节, 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 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 提高其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 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4 搞好配套服务, 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实惠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 将产前的项目筛选, 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纳入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 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 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 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 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 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 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 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3.5 优化运行机制, 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实力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农技推广部门搞活农技推广工作、增强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 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 技术开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 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 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开展良种统繁统供、化肥统测统配、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产品贮运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 开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域。农机人员要走出机关大院, 深入基层, 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 开展个人或集团技术承包, 实行技术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 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 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 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元, 胥和平, 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J].求是, 2003 (17) :46-48.

[2]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N].学习时报, 2003-11-24.

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及发展 篇1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随着我国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现代科技走进课堂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本论文从各个方面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社会的调查和向老师们请教等方法,论述了它极大的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空间,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加强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融视听为一体,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复杂的乐理知识生动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理解音乐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深刻的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内涵,亲切、自然的表现音乐,满足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音乐审美力得到培养;但是有些教师和学生在利用这一技术时,忽略了应用这一技术的真正意义,有些教师笼统地利用这一技术。最后总结出:我们要带者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现代科技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院校领导予以支持,并拿出具体的计划及操作流程。丰富的课堂视听、规范的课堂内容、统一的课堂进度将是这一革命显而易见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音乐教学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如何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多媒体手段CD、VCD、投影仪等相继进入课堂,为我们课堂音乐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广大学生课外接触音乐的机会增多了,他们已不满足单纯的唱歌教学。他们更希望通过音乐课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增长音乐知识。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及其发展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媒介先后进入教育领域,造就音乐的教育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在现代的教育中,更多地重视了素质教育,对传统的教育发起了挑战,现代教育技术更多地渗入到现代学校教育中来。

(一)概念界定

1.技术。“技术”一词在现代社会中运用比较普遍。技术在《科学辞典》和《科技辞典》等中的解释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原理,为达到人类生活需要所采用是手段和方法。”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技术”一词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而发展成的各种工作操作方法与技能。”

2.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现代音乐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和现代音乐信息技术,通过对音乐课程教学过程和音乐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包括了现代的音乐教学理念以及投影仪、电子乐器、网络技术、数码钢琴、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以及数字化音频设备等等。

3.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发展。从艺术领域角度看,音乐专业是个交叉学科,电影、音乐剧、歌剧等艺术形式都涵盖着音乐艺术的元素。音乐走向商业化轨道后,社会主义时常对严肃音乐的人才需求呈递减的趋势,社会急需的是符合型、应用型的音乐专业人才,尤其是电脑音乐应用型人才更是如此。现代音乐教育技术手段包括投影仪、电子乐器、网络技术、数码钢琴、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以及数字化音频设备等等。上海音乐学院吴粤北教授说“从我国高校数字化音乐教育发展的主体脉络上看,普及音乐教育与专业化电脑音乐教育已经形成‘并驾齐驱’的局面。但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数字化音乐教育最终会朝着低端的普及化音乐教育和高段的专业化音乐创作教育的两极化方向发展,我国的数码钢琴等普及性基础教育并不落后于其他国家,我们低端数码音乐的绝对普及数要大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现在师范艺术学院通过普及性数字化音乐教育,为我国未来中小学开展普及性的数字化音乐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师资基础,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毕业的师范生必将推动我国中小学普及性数字化音乐教育的积极发展。”美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媒体在艺术教育中应用的成熟,对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美国1994年指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其中音乐部分的内容反映出美国音乐教育界在运用现代科技方面是比较成熟的。该《标准》指出:“技术的力量拓宽着今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对各种条件的利用以及选择的范围。新的技术使学生能够尝试大量解决问题的新的可能途径,发展中的教学技术在艺术领域中显露出日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在教学中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效率和机会。这些技术应该立即投入使用。人机声像对话如得以恰当的运用,可以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总结

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音乐知识和基本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把握好“度”和“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音乐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篇12

关键词:农业技术,体系,队伍,科研经费

当前,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农业和农村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农业技术培训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农业科技成果问世, 但大多没有应用到生产领域, 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这与基层农技培训推广力量薄弱有关。如何抓好基层培训, 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是当前“三农”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农村。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 农技培训覆盖面不广和工作难开展的现象依然存在,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 培训服务难以到位。由于农业“弱质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 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 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原有的四级农技推广培训网“线断、网破、人散”, 造成大多数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在乡镇一级失去了同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搭接, 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到了乡镇便出现断层, 难以推广到农民家中。同时, 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缺乏有效技术培训指导, 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2) 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 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再者, 受编制的限制, 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 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 人才出现“断层”, 无法适应农业技术培训的要求。

(3) 农业技术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一方面, 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 研究课题不适应实际需要, 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 科技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 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 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4)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应用科技难以普及。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业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据统计, 我国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 农民平均受教育时间有限;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较多,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较少, 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极少。由于文化素质偏低, 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比较差, 使得他们对农技推广培训活动不感兴趣, 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5) 经费投入不足, 难以适应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实际。经费投入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的前提, 但基层农技推广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机构, 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 有限的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 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 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 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6) 对农民技术培训不扎实。技术培训最少每个村安排3~4天, 而个别培训是走了形式, 安排半天完任务。有些专家、技术骨干讲课内容复杂、专业性强、名词术语多、英文字母一大堆, 群众听不懂;有些专家由于时间匆忙, 准备不充分, 讲课千片一律, 和当地实际不密切、指导性不强, 使农民操作起来很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无序培训, 浪费了宝贵的培训资源。

二、完善和强化技术培训

(1) 建立完善的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体系。基层农技培训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农兴的关键环节。为此, 应根据各地实际, 建立高效、精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培训组织, 如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 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 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 以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推广服务模式等, 从而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

(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队伍。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是农技推广的根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 支持现有农技人员带薪学习培训, 通过脱产、函授等多种培训形式,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 以适应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求。二要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和创业, 充实基层农技培训推广队伍。三要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进人关, 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四要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 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 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提高农技推广培训质量。五要推行全员聘用制度, 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制度, 促使农技人员扎实工作。

上一篇:紫杉醇化疗下一篇:舒筋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