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2024-07-26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精选12篇)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农业竞争力

2007年, 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 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基础上, 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选择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苹果、生猪、奶牛10个产业开展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到2008年底, 启动建设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设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聘用50位首席科学家, 涉及34个作物产品、11个畜产品及5个水产品。 为此, 中央财政2008年共投入专项资金9.675亿元。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构成为: 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资源, 针对每一个农产品, 设置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首席科学家岗位。 每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若干个功能研究室组成, 每个功能研究室设一名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科学家岗位。 根据每一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 在主产区设立若干个综合试验站, 每个综合试验站设一名试验站站长岗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主要职能有: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 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 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为用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 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 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以农产品为单元, 以产业为主线, 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 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技术体系,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明确产业走向, 引领产业创新方向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研究员认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少有的成功案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公益性研发机构, 不是简单的科技项目, 是按照产业技术链整合科技资源、组织技术创新的研发体系, 作用是明确农业产业的未来走向, 引领产业创新方向。 既然体系是个机构, 它就是一个整体, 在科企合作中代表国家公益性机构。 体系的大部分经费来自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于是要面向全国开展研发与服务, 还有一部分经费来自国家基金和对口企业等, 所以要继续深化科企合作, 并有效地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 ”

张世煌介绍, 在过去8年里,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较好地发挥了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 取得了一些成绩, 今后, 玉米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都要适当调整, 进一步体现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 “‘十三五’期间, 玉米体系要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和部署, 在我国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同时, 产业体系要不断整合资源, 考虑一些跨体系任务, 而资源环境高效利用是跨体系任务的着眼点。 玉米体系还有一个难点任务, 就是要帮助14个特困连片地区脱贫和进入小康。 ”张世煌表示, 8年来,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了资源整合的优势, 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的优质资产, 下一步要在扶贫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对于体系的发展方向, 张世煌认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我国稳住了一支覆盖全国的基本农业科技队伍。 现在,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已经稳定, 这样各省的创新团队就能够得到稳定。 尽管国家财政有困难, 压缩了行政事业费支出, 但全额保证了体系经费。 在我国农业面临‘调结构’和 ‘转方式 ’的当下, 我们要做好各方面工作, 优化内部结构。 重点研发和推广创新型品种、技术, 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做出新成绩, 才能扩大社会影响力。 ”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做好国家体系的延伸与补充

地方体系是国家体系的延伸和补充, 国家体系与地方团队一起构成农业科研的主要力量。 “加强体系联合, 完成与国家体系的对接是今后的工作内容之一。 ”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薛志省介绍, 在国家技术体系带动下, 山西省地方团队建设迅速启动,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 将重点探索协调山西团队与国家体系的长效合作机制, 合理配置各级人才及科技资源, 有效扩大产业技术覆盖面, 有力提升山西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副调研员单培裕介绍, 2010年1月山西省制定了体系实施方案, 建设17个产业技术体系。 同年5月启动了玉米、 小麦、蔬菜、水果及猪5个体系, 之后于2011年、2012年相继启动了谷子、马铃薯、羊、牛等体系。 到目前实际启动体系11个。 体系建设以来, 各个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 尤其在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及新技术研发、引进、服务等方面贡献突出, 对于自然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时有效。 5年来, 累计选育、引进新品种700多个, 研发、推广新技术500多项, 培训农民60余万人次。 “尤其在科技项目的攻关上实现了诸多创新, 特别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上实现了很多突破, 如以前谷子种植全靠人工, 播种、间苗等工序很多, 费时费力, 随着机械化的推广普及, 穴盘间苗、精量播种等技术的运用, 解放了大量人工, 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5年谷子的产量、价格都不错, 谷农很开心。 ”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参照国家技术体系的构架设置的, 但是山西的资金力度不够, 一年财政为体系拨款360万~400万元, 每个体系25万~40万元不等。 以玉米产业体系为例, 品种选育需要租地、试验、人工等费用, 同时, 处理应急事件、进行技术培训等也需要费用, 资金短缺致使很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于是机构架子大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 精简机构势在必行。 ”薛志省认为, 体系建设形式很好, 专家和农技推广联合起来, 利于技术交流。 “农作物一般区域性较强, 希望国家体系与省内体系的试验站及岗位专家进行融合。 我们已经向农业部提出申请, 希望得到支持, 实现有效连接。 ”他表示, 就目前而言, 体系间凝聚力还是明显不够, 因为技术成果的转化需要技术应用效果来体现, 见物见技更要见人。 各体系要充分发挥在人才、 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更好地助力产业发展。 “我们正积极探索一条适应产业技术需求, 以项目实施促进分工协作和联合攻关, 能够有效承接国家体系, 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路径, 以实现农业优势科技资源的整合联动和高效运转, 加强国家体系与地方团队的协调推进。 ”

单培裕介绍, 专家包县服务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一个亮点, 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氛围, 得到社会各界肯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与体系专家进一步加强联系, 在项目的衔接和示范推广方面做好服务, 力争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提供发挥平台, 并明确要求各产业技术体系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 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好科技保障, 为山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学习福建、山东等农业发达省份的经验做法, 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 在服务产业, 尤其在关键季节技术服务和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有所突破。 ”单培裕表示, 探索搭建产学研高效融合平台, 积极挖掘最大潜能, 为三农工作构建强力支撑, 是下一步体系工作的重点方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2

专家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建设

依托单位及站长名单

一、水稻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品种选育岗位专家

周少川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郭建夫 广东海洋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林青山 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总农艺师、研究员 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 2.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

曾列先 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稻病害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张文庆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3.耕作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

黄 庆 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稻作新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徐培智 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郭荣发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 4.机械化配套岗位专家

熊元芳 省农业机械推广站副站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5.采后处理与稻米精深加工岗位专家

张名位 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6.流通与经济专家岗位

万 忠 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7.产地环境与规划(种植业综合)岗位专家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学系主任、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张伟群 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谢启先 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粮油室主任、高级农艺师

曾海泉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肖 捷 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邵建明 茂名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黄显良 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 陈嗣建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农艺师

黄广平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荣俊 台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农艺师

二、生猪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生猪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 蔡更元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猪育种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张守全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 翀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系主任、教授

刘小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2.疫病防控岗位专家

宋长绪 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黄毓茂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

马春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主任、教授

3.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

郑春田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管武太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授

4.现代养猪生产与环境控制岗位专家

彭国良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猪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刘德武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生产与管理系副主任、教授

张 豪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5.产业经济(养殖业综合)岗位专家

赖作卿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娄高明 韶关学院动物疫病研究所所长、教授 曾秀锋 梅县客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华 佛山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罗旭芳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畜牧师

黄昌福 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畜牧师 陈运棣 鹤山市民丰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畜牧师 李 岩 东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兽医师 张国杭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畜牧师 梁建瑞 茂名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畜牧兽医师

三、岭南水果产业创新团队(一)岗位专家

1.遗传育种与改良岗位专家

周碧容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柑橘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魏岳荣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香蕉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向 旭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刘成明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教授 2.栽培与耕作岗位专家

陈杰忠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 叶春海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

邱燕萍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荔枝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潘学文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3.病虫害防控技术岗位专家

彭埃天 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树病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邱宝利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4.采后处理与加工岗位专家

陆旺金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 徐玉娟 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5.设施与机械化岗位专家

杨 洲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陈 健 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推广研究员 黄海英 梅州市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农艺师 罗 诗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李永忠 珠海市果树科学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张伟国 湛江市果树蔬菜研究所所长、农艺师 曾祥有 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所长、推广研究员 吉前华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范明和 潮州市果树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四、花卉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遗传育种岗位专家

吕复兵 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兰花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范燕萍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系教授、花卉研究中心主任

2.营养与栽培岗位专家

孙映波 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兰花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周厚高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总支书记、花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3.病虫害防治岗位专家

向梅梅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周晓云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科研科科长、农艺师 沈汉国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许大熊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善信 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

五、特色蔬菜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遗传与育种岗位专家

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张 华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胡开林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作物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长远 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瓜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2.病虫害综合防治岗位专家

何自福 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蔬菜病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徐汉虹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3.栽培与营养岗位专家

陈琼贤 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杨 暹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系主任、教授 李淑仪 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植物营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4.采后处理与加工岗位专家

张 雁 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5.设施环境调控与设施工程岗位专家

陈育辉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黄邦海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 黄绍宁 深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研究员

樊胜南林奕韩

梁普兴陈仕军

詹荣耀江新晓柯开文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开发部部长、农艺茂名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农艺师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徐闻县水果蔬菜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3

一、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的意义

1.借鉴经验,确定方向

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目前,德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支撑德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力量主要归功于德国人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素质和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公认为是最核心的秘密武器,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我们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如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免学费政策。我省出台了职业教育五年攻坚计划。目前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中职学校面临招生困难,涉农专业更难,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不愿学涉农专业。而当前支撑我国农业的主力军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正是留守农村不能外出的40岁、50岁人群。同时,随着土地流转,种植、养殖、果蔬经济等产业急需大批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综合素质高的农业技术人员。为此,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响应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与本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开设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

商丘属典型的平原农业市,据2009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人口810余万,农业人口671万,农村劳动者350万,其中男性占54.85%,女性占45.1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就全省而言,据2012年河南省发布的农业劳动力状况调查报告,目前河南省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存在“高”、“低”、“多”、“少”四大问题。“高”即年事高,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中,51岁以上的人数占42.8%,比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年龄明显偏大。“低”即文化程度低,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占39.1%、13.5%和3%,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25.6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 “多”即女劳动者多,女劳动者人数占44.7%,其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女劳动者人数分别占69.9%、18.5%和11.6%,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51.4个百分点和58.3个百分点。“少”即受过专业培养、培训的少,受过专业培养、培训的人数占1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中,受过专业培养、培训的人数分别占8.1%、48%和43.9%,前者比后两者分别低39.9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综合素质明显偏低,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农业、农村留不住新生代农民。为此,河南省应切实加强农村现有人员职业教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民务农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力实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的模式

1.产业体系的筛选与教育体系的建立

思路决定出路,角度一变天地宽。商丘是个农业大市,我校针对全市不同县市区农业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产业对接的有效载体。通过大胆尝试,创新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教室前移、送教下乡”,忙时务农、闲时集中学习相结合,课堂前讲授和教师到田间地头、畜禽圈舍服务指导相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有所用。自2010年春季以来,依托睢阳区的10万亩蔬菜基地,开设了蔬菜班;依托民权县黄河滩区的牛肉、奶牛养殖基地,开设了畜牧养殖班;依托宁陵县的20万亩金顶谢花酥梨基地,开设果树班;依托睢县的“百千万良田”工程项目,开设了农作物种植班。通过近三四年的教、产体系探讨,学用结合,学员已经毕业,分布在当地的各个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公司,他们有的已成为各自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有的创办了自己的实体产业,有的成了创业致富带头人,为农村产业的强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2.招生体系的创新与产业体系的对接

就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原有的招生框架。我校采取自主招生,以面试为主,打破年龄限制,对留守在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和年龄在20~45岁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学历+能力”教育培养。这部分人能够从事农业产业,把农村的资源开发好,也就找到了未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生存的根本,抓住了关键,实现了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了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完美对接的意义。

3.重点项目教学与产业体系对接

我校在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中,把涉农专业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作为特色项目建设,有效协调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三者的关系,探索农业职业教育与服务农业产业的新途径,集“教、学、研、推”于一体为科技兴农做贡献,充分利用民权县、睢县、宁陵县、睢阳区的各教学点,进行农作物示范田建设。同时,通过培养、培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和农业技术应用建设。

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的成效

1.农民素质得以提高,服务产业能力得到加强

我校通过实施开放式办学,开设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在睢县、民权、宁陵、睢阳区开设100多个现代农艺技术教学班,通过系统的农业技术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培养10000多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做到了培养一批农民、推广一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为商丘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提供了人才保障。

2.教师队伍得到锻炼,服务产业成果得到转化

我校通过寻找产业对接点,开设现代农艺专业,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根据教学班的设置,聘请当地农、牧、林、园系统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能人任兼职讲师,通过全面考查,共聘任农学、畜牧、果蔬、园艺等兼职教师84人。教学实践证明,所聘教师能够胜任涉农技术教学。学校重点推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四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终身学习对接,将教师们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课堂上,应用到生产中,促进睢阳区蔬菜产业、宁陵果树产业、民权养殖业、睢县种植业的健康发展。集思广益,组织编写了《中国北方万名农村技术人员培训教材》系列丛书,作为校本教材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已出版发行6本,包括《果树栽培学》《农作物栽培学》《畜牧养殖学》《园艺植物栽培学》《新农村社会学》《新型农民素质教育学》。该系列培训教材于2012年获河南省首届科普作品成果奖一等奖。由我校专兼职教师参与的三农科普专家团服务三农教育项目获首届科普成果奖二等奖。通过系列丛书的推广和三农科普教育项目的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校外教育体系的模式初步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动力加强

我校开办的校外现代农艺职业教育,一方面强调了专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强化学校与行业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我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主线,主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职业学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围绕行业人才需求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经过近几年的深入探讨,我校实施的“教室前移、送教下乡”,把学校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利用当地文化大院、村室、学校教室,让学员在家门口就能听专家讲课,与专家零距离交流与互动,利用自己的责任田、畜禽圈舍进行实习,学用结合,真正把技能学通学会,会学会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育体系与农业产业体系对接实践中的真实感悟

1.创新办学模式,灵活教、产对接

目前,涉农专业的主力军是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不能到校接受全日制的职业学历教育,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的对接。采取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教育模式,是适应本地区产业体系的迫切要求。

2.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适应产业体系调整

在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实施学历证书和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广泛开展灵活多样、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根据对科技进步与人才需求变化的预测,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根据产业体系的调整和学员就业岗位的改变,及时给予技能再培训,切实做到专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真实对接。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4

2011年3月, 农业部根据“十一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的经验, 组织开展了“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共确定了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涵盖了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233个功能研究室和1144个综合试验站, 共计聘请了50位行业首席科学家、1051位不同岗位科学家和1144位综合试验站站长, 成立了573人的执行专家组[4]。

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部分省市陆续启动本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组建各地的创新团队[5]。据统计, 2008-2010年有17个省市启动了地方创新团队的建设, 另外, 甘肃、辽宁、江苏、浙江、河北、湖北、青海等省也已经制定了当地创新团队的建设方案[6,7]。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地方的延伸和补充, 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 天津市启动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1 天津市参与“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情况

1.1 1个功能研究室

承建1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中的1个功能研究室:国家兔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首席科学家:秦应和) 的加工与综合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 负责毛加工与综合利用。

1.2 9个综合试验站

承建大宗蔬菜、葡萄、奶牛、蛋鸡、大宗淡水鱼类、虾、贝类、鲽鲆类八个国家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体系中的9个综合试验站:

(1)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天津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天津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

(3)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武清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海林养殖场) 和北辰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梦得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

(4)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天津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团泊湖养鸡场) ;

(5)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天津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

(6) 国家虾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汉沽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汉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7) 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天津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农学院) ;

(8) 国家鲽鲆类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天津综合试验站 (建设依托单位: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 。

1.3 3位岗位专家

3位专家受聘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各研究室岗位专家:

(1) 孙德岭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受聘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遗传与育种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负责花椰菜育种;

(2) 田淑芬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受聘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栽培与质量控制研究室主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负责华北区栽培;

(3) 张平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受聘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与贮运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4 4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

4位专家入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 (1) 葡萄产业:田淑芬栽培研究室岗位科学家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 (2) 奶牛产业:于静北辰综合试验站站长 (天津市梦得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 (3) 兔产业:张毅综合研究室主任 (天津工业大学) ; (4) 虾产业:张学彬汉沽综合试验站站长 (天津市汉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2 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点方向

2.1 设施蔬菜

蔬菜产业是天津市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2007年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的要求, 并开始实施4412工程, 四年时间新增设施面积45万亩, 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 2012年又启动设施农业提升工程, 旨在保证设施农业的健康高效发展。近几年天津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截止目前设施面积已达到60万亩, 其中日光温室29.1万亩, 大中小棚20.9万亩, 面积千亩以上园区20余个, 设施蔬菜总产量436.5万吨, 总产值65.2亿元[8,9]。设施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已成为当前天津市农业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并为市场平抑物价、保障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 天津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 设施蔬菜已占蔬菜总面积的60%, 规模、质量、产业水平都取得很大进展, 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 仍存在很大差距, 突出表现为产量和收益水平较低, 在一家一户的主体模式中, 日光温室平均亩年收益为2.5-3万元, 冷棚为1-1.3万元;而河北为3.5-4万元, 山东寿光地区为5-6万元。因收益不高, 导致设施蔬菜从业者生产积极性较差, 而且在新建设施产区甚至出现设施空置的现象, 空置率在20%-30%。

2.2 生猪

养猪是天津畜牧业中传统优势产业。2010年本市生猪出栏达到350万头, 生猪养殖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约占天津市畜牧业总产值的50%。近年来, 随着农村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与指导下, 本市农村的养猪模式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天津市规模化养猪正在快速取代传统、粗放的生猪生产。但随着新的养猪生产方式在本市全面推广, 许多关键技术尚未及时到位导致了规模养猪生产成本升高、疫病控制难度加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公信度低等问题日渐突出[10]。抗生素等兽药无论是在疾病治疗还是在饲料中作为促长剂使用都对猪肉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日益凸显的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复杂性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 养猪生产的设施水平和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规模化高效养殖的要求。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好这些养猪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需要把多学科、多行业的技术力量有效组织起来,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 持续开展协同的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通过在体系中组织实施天津市养猪产业发展所需前瞻技术创新研究、重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重大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等内容, 可进一步促进本市生猪产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建设, 为农业增收提供技术保证。

2.3 食用菌

天津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小到大的过程。天津市广泛栽培食用菌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至2011年天津食用菌年产量已达到15万吨, 食用菌从业人口已达1万多人, 生产已初具规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等重要科研成果积极有效的推广, 一改以往食用菌栽培多以平菇为主, 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设施栽培以平菇、香菇、白灵菇为主, 工厂化栽培以金针菇、杏鲍菇等为主, 珍稀菇类开发方兴未艾的产业格局。本市食用菌生产的品种多元化、专业化、区域化特点更加明显。同时, 食用菌栽培模式也得到大大丰富, 形成了设施栽培、工厂化栽培、林下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推广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11]。

充分利用各科研机构、省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企业技术中心等现有科研条件和产业优势, 面向本市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需求, 以加快行业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应用技术和配套装备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为目标, 围绕食用菌科学基础理论、标准化种植技术、循环产业模式、产品品质与安全、贮藏保鲜与物流技术开发等的重大科学问题, 以项目为依托, 重点开展本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联合研究与开发、食用菌产业需求的共性技术、品质与安全控制技术、行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

通过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 为天津市食用菌行业搭建开放性、综合性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平台, 推进食用菌种业、标准化栽培技术、贮藏保鲜、物流技术与材料、装备的开发创新, 促进食用菌领域高技术、高附加值与高效益企业的力量整合, 加快食用菌领域高素质、专业性、综合性人才基地的建设, 提升本市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产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

3.1 建设目标本着试点先行, 稳步推进的原则,

可以初步选择本市具有优势特色的设施蔬菜、生猪、食用菌等农产品作为先期试点, 不断探索经验, 再根据试点情况, 逐步扩大, 分批建设。最终在建成设施蔬菜、生猪、食用菌、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奶牛、海水工厂化养殖、大宗淡水鱼、虾、河蟹、葡萄、花卉、生物农业等1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3.2 体系框架及职责

体系建设涵盖三个层次:

(1) 创新团队

由首席科学家和岗位专家组成, 负责产业技术需求调研;开展产业技术发展中关键技术或共性技术的研究集成;开展产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监测、收集和分析产业发展动态与信息等;指导综合试验站和科技示范户的建设与运作。

(2) 综合试验站

主要依托各区县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对产业综合集成技术先行先试;培训指导示范户的技术人员;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 及时反馈到创新团队, 提供应急技术服务;负责科技示范户的筛选、示范、管理。

(3) 科技示范户

由综合试验站负责进行筛选, 科技示范户负责按照综合试验站的要求对相关品种、技术进行示范, 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加快科技新成果的推广。

3.3 管理体制

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成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审定创新团队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计划, 统筹协调科技资源。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成立协调指导委员会, 负责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规划制定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对各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业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对体系中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评估各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状况及其贡献。

依托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网络系统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管理平台, 通过网络实现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的日志填报、日常管理、问题讨论、科技示范户的信息查询等。

3.4 遴选方式

(1) 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依托现有本市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部门择优产生, 不作为法人单位。依托单位必须具备较好的研发基础条件、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 经协调指导委员会提名, 经领导小组审批后确定。首席专家所在单位为创新团队建设的依托单位。

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根据本产业的技术需求、各研究领域优势特点等情况, 确定创新团队中各研究方向的岗位专家候选名单报协调指导委员会, 由协调指导委员会组织评议后, 报领导小组审批确定。首席科学家兼任其中一个研究方向。

(2) 综合试验站和科技示范户

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和各研究方向的岗位专家根据本产业农产品区域布局, 考虑产品特色、区域优势与代表性和工作基础等情况, 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 提出综合试验站的建议名单, 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审核备案。

科技示范户由各综合试验站制定管理办法, 负责筛选、示范、管理、备案。

3.5 运行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实施周期, 实行“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

(1) 任务确定

每五年周期开始的前一年, 围绕本产业发展的五年目标, 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 由首席科学家牵头组织本团队内的人员提出本产业技术体系未来五年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规划与分年度计划 (合同书) , 报协调指导委员会, 经审议后, 由市农委、市财政局审批下达。

(2) 组织实施

创新团队根据审批下达的五年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规划与分年度计划 (合同书) , 制定本体系五年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分解方案 (二级合同书) , 在考虑产品特色、区域优势与代表性、试验示范工作需要和工作基础等情况, 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 提出综合试验站的建议名单, 经协调指导委员会评议后, 首席科学家、各研究方向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分别根据相应职责签订任务委托协议。

(3) 考核评估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目标考评制度。每年度, 由首席科学家根据委托协议内容指标, 对聘任的不同研究方向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科技示范户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报协调指导委员会。

协调指导委员会根据合同书内容指标, 对创新团队和首席科学家进行年度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报领导小组审核。根据考核结果, 确定是否拨付次年的支持资金, 以及对参与体系建设的人员进行调整。

每五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综合考核不合格的, 根据不同情况, 全面或局部调整首席科学家、各研究方向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

3.6 建立专项资金保障

对列入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计划的项目, 其基本研发费和示范推广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各研究方向、各综合试验站每年支持一定经费, 首席科学家另外每年支持管理经费。对于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依托单位, 岗位专家, 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

4 小结

目前, 天津市农业科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科研与推广结合度不高,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单位拥有科研成果, 但缺乏完善的推广体系, 推广部门虽具推广体系, 但缺乏成果来源。二是项目之间相互独立, 缺乏联系, 关键技术集成度不高。以往的科技项目主要为单项技术研究, 往往解决的是生产中一个环节的问题, 不能系统有效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2]。

建立相关产业技术体系, 聚集科研和推广机构的人才优势, 打破部门和学科界限, 联合攻关, 形成合力, 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研究, 形成技术先进、高度集成、匹配度高、全方位的技术成果, 充分发挥单项技术潜力, 并将该技术成果在试验站实施快速落地对接, 在应用中进行完善和熟化, 形成研究、推广、示范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建立一个短平快的研究与推广模式。为提高本市相关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建立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构建地方创新团队,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借产业技术体系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培植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实现与国家体系的有效衔接和补充, 是促进和提升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整合科技力量, 借鉴国家和其它省市产业体系建设的经验, 立足科技研发本地化, 解决生产关键难题, 形成天津市特色主导产业, 增强科技竞争力, 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参考文献

[1]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 》的通知[R].农科教发[2007]12号, 2007

[2]农业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的通知[R].农科教发[2007]14号, 2007

[3]农业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二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的通知[R].农科教发[2008]10号, 2008

[4]农业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R].农科教发[2011]3号, 2011

[5]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R].农科教发[2008]5号, 2008

[6]伍莺莺, 许宁, 张昭, 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建设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12) :70-73

[7]张鸿, 何希德, 彭建华, 等.基于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6) :32-36

[8]王健, 王树恩.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中国农机化, 2012 (1) :44-47, 34

[9]张建树, 王学忠, 李小刚, 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 2010, 16 (1) :1-4

[10]张天懿.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1

[11]张俊飚, 李波.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3-2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建设)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冀财教[2013]29号)有关规定,参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7]41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财政为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设立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专项用于支持创新团队中的技术研发中心(由首席专家和若干岗位专家组成)、综合试验推广站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集成和示范推广。

第二章 专项经费管理职责

第三条 省财政厅主要职责:

(一)组织、指导、审查专项经费预算建议计划和预算草案;

(二)批复专项经费预算、决算;

(三)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项目预算变更事项;

(四)监督检查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对专项经费执行情况及使用绩效进行评价。第四条 省农业厅主要职责:

(一)提出专项经费重点投向和预算建议;

(二)组织项目预算申报,会同有关部门对专项经费预算进行评审(评估);

(三)编制专项经费决算;

(四)提出项目预算变更或细化意见,按《河北省省级预算管理规定》报批;

(五)组织项目绩效评价;

(六)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

(一)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经费决算报告;

(二)落实项目任务书约定的匹配条件;

(三)按任务书约定执行项目经费预算;

(四)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五)制定、落实项目绩效目标;

(六)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七)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要求提供有关资料。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按要求审核专项经费预算,监督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章 专项经费开支范围

第六条 专项经费含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

(一)直接经费是指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与创新团队建设直接相关的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等费用,开支范围包括:

1、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2、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3、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4、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5、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6、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培训以及协调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我省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7、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8、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9、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项目及其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二)间接费用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合作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消耗,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绩效管理支出等。其中绩效管理支出是指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的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项目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合作单位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再以任何名义在项目经费中重复提取、列支相关费用。具体比例如下:

1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

超过100万元至3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 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

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第七条 项目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它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四章 专项经费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八条 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要求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坚持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符合项目研究开发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一)专项经费预算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的支出科目编列,并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项目直接费用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其中,劳务费预算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和相关人员参与课题的全时工作时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专家咨询费预算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据实编制;设备费预算编制中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有必要购买的,单位应当对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现有同样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购置设备的开放共享方案等进行单独说明。

(二)多个单位共同承担的项目,应明确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

(三)编制绩效预算。对项目预期产生的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阐述,可量化的须明确量化绩效目标。

第九条 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项目预算进行审核并按要求报送省农业厅。

第十条 省农业厅建立项目预算评审专家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有重点地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评审(评估)。

第十一条 省农业厅研究提出专项经费预算建议,报省财政厅审定、批复。

第五章 专项经费预算执行

第十二条

专项经费的拨付按财政预算资金拨付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按照项目任务书约定的支出科目、资金额度和项目进度,合理安排支出,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第十四条 专项经费预算要严格按照批复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按照以下程序核批:

(一)专项经费预算总额调整、项目承担单位变更等,应当按原程序报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批准。

(二)专项经费预算总额不变,项目合作单位之间调整专项预算,或合作单位发生增减变化需要调整专项经费预算时,需按原程序报省农业厅批准。

(三)专项经费预算总额不变,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如需调整,由项目组和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项目承担单位审批,省农业厅在中期检查或项目验收时予以确认。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一般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项目其他方面支出。

第十五条 在研项目结存专项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用途继续使用。项目因故终止和撤销,项目承担单位须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报省农业厅审核,结余专项经费应当按原渠道收回省财政,按照财政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购置的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按照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项目任务调整、项目负责人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项目承担单位须及时通过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报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批准。

第十七条 项目预算执行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专项经费决算与验收

第十八条 创新团队建设任务结束后,项目承担单位须及时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决算,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项目验收。

第十九条 项目申请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提交项目经费决算报告。依据项目特点和专项经费支持额度等情况,必要时提交由政府审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第二十条 项目经费决算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经费到位及使用情况,并提供项目经费收支决算表;

(二)预算调整及报批情况;

(三)落实项目匹配条件情况;

(四)专项经费购置设备情况;

(五)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十一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项目不得通过验收,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财政资金;

(二)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预算;

(七)虚假承诺、配套条件不到位;

(八)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结余的专项经费应当按原渠道收回省财政,按照财政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省政府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开发。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企业使用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建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登记制度,专项经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有关规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建立专项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制度。财政、农业和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加强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经费规范高效使用。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可委托监督评估委员会对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依据项目绩效预算,从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省财政厅根据各创新团队绩效考评结果,相应调整专项经费预算;对考核为不称职或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下不再继续聘任,省财政不再给予经费支持。

第二十六条 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推广站长等在经费管理使用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建立创新团队建设信誉档案,作为参加创新团队建设申报、评审评估、立项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七条 积极推进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外,项目经费信息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逐步建立项目绩效情况公示制度;积极推进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行为进行公开。项目承担单位应逐步建立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在单位内部对项目组人员构成、项目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

第二十八条 建立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成员由部门领导和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沟通交流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情况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通报重大科技项目进展情况,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第二十九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使用专项经费的单位或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德州:建设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篇6

九大举措

助力行业管理

据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廷兵介绍,面对目前国内纺织行业遇到的各类困难,德州市纺织行业迎难而上,积极创新思路,从行业定位到技术创新,从营销战略到安全防范,九大举措全方位助力行业管理。

一是定方向。面对目前纺织行业遇到的国内外棉价差,德州市积极贯彻国家、省《纺织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纺织强国纲要》,制定了市《纺织服装产业规划》并加以贯彻,积极打造德州市纺织服装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少用原棉,开发非棉、新型纤维产品,极大地避开了棉价的影响,使德州市成为全国著名的新型纤维纺纱基地。

二是走出去。积极组织德棉、华源、恒丰、华乐、华芳等重点纺织企业参加2012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中国国际家纺展览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10多个行业专业展会,扩宽市场,争取客户和订单。

三是请进来。多次邀请国家、省纺织行业协会及棉花协会在德州市召开企业座谈会,承办了中国工程院第163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年中经济运行分析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年会等,行业院士、领导、专家等纷纷解读国家政策的影响、棉花市场行情、纺织行业生产经营分析及预测,为企业理清思路,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给出了良好借鉴。

四是抓创新。推荐华源生态科技的“锦密纺”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推荐德棉、华源、恒丰、奥博获得省级产品开发中心;组织德棉、恒丰、华源、盛泽等公司的30余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五是争创先。推荐华源、恒丰、华乐等8家企业为“2011~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500强”;推荐华乐、华源、元济、恒丰、宝鼎、中原等6家企业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百强;推荐宏祥集团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百强;推荐神龙毯业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家纺行业百强。

六是促管理。推荐德棉、恒丰2项成果荣获“2012年山东省纺织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创新成果”,推荐德棉的准备车间QC小组、恒丰的贺英华QC小组等5个QC小组荣获“2012年山东省纺织行业优秀管理小组”称号。

七是办大赛。承办了“山东省棉纺行业粗纱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纺织职工学专业、学技术、比贡献的热情,保持行业经济的良好运行。

八是抓安全。针对行业的特点,重点节日期间、夏季防汛、高温高湿季节及时预防及时部署安全检查,保障了德州市纺织企业的安全生产。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荣获“山东省纺织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德棉、恒丰等8家企业荣获“山东省纺织安全生产安全先进企业”。

九是诉实情。广泛调研,理性分析,客观反映行业、特别是企业当前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四项措施

为产业发展护航

在产业推进方面,德州市全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工作,四项措施为招商引资保驾护航。

成立组织机构。分管市长亲自挂帅,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纺织服装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力负责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

明确招商目标。七大领域为招商重点,包括新型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制造、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高档特色服装、品牌家纺、高档面料和高技术环保染整。

突出布点招商,五大区域成首选。即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福建、港台。拜访国家及地方行业协会50余家、纺织企业院所200余家,邀请恒力集团、乔丹体育、佐岸服饰、八方布业等60余家企业到德州考察。

加强战略合作,多方联合助规划。德州市全力推进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战略合作,争取到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对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对园区规划、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项目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波司登的康博实业扩产迁建项目、北京铜牛的盛源服装项目、东方雨虹的天鼎丰非织造布项目、香港啄木鸟的羊绒服饰项目、港洋实业的精纺呢绒项目、恒丰集团的100万锭新型纺纱项目、华源生态科技的芳纶阻燃纺纱项目、华乐实业的汉麻纺纱项目、宏祥土工合成材料工业园等均先后落户德州。

退市进园

转型升级换新貌

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前身为1981年建厂的德州第二棉纺织厂,是一个建厂30多年的老国有纺织企业,占地200余亩。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厂区严重阻碍了城市规划的落实,也制约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德州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退市进园”工程,将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作为全市“退市进园”首批试点单位,于2012年9月9日成功搬迁至德州恒丰工业园。

企业在搬迁过程中,淘汰了落后产能,升级了国际、国内先进的纺织设备和实验检测仪器,同时扩大了规模,建成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原厂区实施德州唐人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通过高效的空间营造设计,与周边的城市开发形成互动,使公共空间相互连接,构筑了安全舒适和商业价值极高的城市空间环境。

在陈廷兵看来,德州市纺织行业通过明确行业目标、明晰产业定位,创新产业推进新思路,加强多方战略合作等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建设现代纺织产业体系的道路上,还有更远更长的路要走。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7

会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畜牧部分) 在川岗位专家和四川创新团队13位岗位科学家及13位综合实验站站长分别就国家现代生猪、禽、兔、牛、兔、蜂、牧草等产业体系建设2010年度工作做专题汇报, 并就“十二五”加强畜牧科技支撑推进四川现代畜牧业发展积极献言建策, 省局各业务处室、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分别就“十一五”畜牧科技工作及“十二五”推动现代畜牧科技工作的设想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 四川畜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 省畜牧食品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 加强了同参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省草科院的岗位专家和综合实验站站长的联系, 强化了行政管理与科研开发的结合, 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科研开发与生产技术需求相结合, 提高了畜牧兽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贡献率, 推动了四川畜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希望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为四川畜牧行业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好的工作和交流平台, 实现成果互通, 资源共享, 有力推动四川畜牧科技再上新台阶, 促进四川现代畜牧业发展。

兰明建副局长在总结中指出, 2010年, 13位岗位专家和13个综合实验站按照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总体规划的要求, 紧密结合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际, 在重点任务、基础性工作、前瞻性研究、应急性工作等多个层面开展研发与示范,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要认识到, 我省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种矛盾交织, 主要面临四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动物疫病风险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二是畜产品安全责任更加艰巨, 三是生态和环境问题更加紧迫, 四是市场风险瞬息万变。“十二五”期间, 畜牧科技工作一定要注重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等“三个面向”。要充分把握我省现代畜牧业未来发展方向,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体, 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 把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作为着力点, 把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加快推进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

云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速 篇8

2015年, 我省分别组织水稻、玉米、油菜体系和水稻、蔬菜、土著鱼协作组的高产技术联合攻关, 促成玉米体系与奶牛体系深度合作青贮玉米研究, 加强马铃薯体系与蚕桑体系、甘蔗体系的合作套种研究, 促成水稻体系与水稻协作组强强联手。研究并提出破解“天花板”和“地板”双重挤压困局的路径选择——“极量创新”, 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新品种新技术协作攻关组研究制订了玉米、水稻、油菜“极量创新”方案。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的“云南映象”, 玉米体系在会泽县者海镇石河村百亩核心高产示范区, 种植杂交玉米“云瑞505”品种, 平均亩产1132.07公斤, 创全国海拔2000米以上玉米种植区高产纪录。油菜体系在临沧市博尚镇综合技术示范创造了早熟油菜千亩连片最高亩产298公斤的全国纪录。

同时, 水稻体系集合各方技术力量, 在丽江永宁乡开展高寒稻区极量创新攻关, 通过新品种审定4个, 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7个, 引进新品种展示436个。蚕桑体系选育家蚕新品种2个, 试验示范桑树新品种2个、示范面积15600亩, 家蚕新品种11个、示范32000盒。推广“大蚕十五日养蚕法”, 成本收益率提高10%以上。甘蔗体系进行了甘蔗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缓释肥、节水灌溉与地膜覆盖抗旱栽培等试验示范, 集成了创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9

1 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担保机构模式

加拿大、德国、美国、日本等是最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发达国家, 在20世纪50~60年代分别建立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分析, 明确这些国家的担保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金融形式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日本企业成立了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 为中小企业可以提供30%~70%的贷款保证。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隶属政府部门的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主要是中小企业署通过设立的信用担保项目,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三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信用保证基金形式为主体的担保机构。主要以贷款保证计划的形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手段[1]。

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组建模式有三种可以参照:一是以政府主导组建为主, 政策性运作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政府行政管理手段为核心的传统模式下的一种回归。二是以社会化主导组建为主, 市场化运作为辅的模式。即, 以个人或企业营利为目的,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组建担保机构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产权主体明晰、权责分明、商业化气息浓厚等特点。三是以政府主导组建为主, 市场化运作为辅的模式。即, 以政府出资为主, 市场筹资为辅, 以保本微利为宗旨而设立的一种担保机构。其主要遵循市场规律运作的同时也突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2]。

第1种模式采取集约化的组建和管理, 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往往会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并不符合中国大经济环境的土壤;第2种模式充分发挥了资本的社会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优势, 但往往调控比较困难, 容易形成信用担保危机;第3种模式既可以体现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性, 又可以有效地发挥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最终实现政府、市场、资本三者之间通过调控、可自由流通相结合的过程, 实现稳定的良性循环机制[3]。

所以笔者认为, 考虑到农业高科技行业的自身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且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相互发生作用等因素所导致的高风险性, 以及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基本国情, 第3种模式针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最为合适。这种模式下, 政府扶持的信用担保市场可以逐渐开放, 并可鼓励有实力的大型担保机构和风投公司参与出资。其在不丧失国家产业政策是以市场行为基础的原则下, 能够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作用。

2 实现多种渠道聚资层级化开源的保障运行机制

担保机构模式组建是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机构保障, 然而如何真正实现运作, 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是首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资金的筹集。

2.1 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出资

政府财政预算出资, 这是担保机构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出资比例可以达到70%左右, 地方政府还可以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地方税的一定比例以财政的形式入股担保机构, 以股份形式形成担保资金。同时, 金融机构中的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受益人, 也应当给予相应资助。通过担保机构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担保, 使企业信用增级, 使之可以加入到银行贷款的行列, 故银行和担保机构作为一个互利共赢的关系理应对其进行资助, 金融机构出资可以占资助比例的20%左右, 剩下的10%左右可以由企业自行承担, 这样便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担保负担, 扩大了企业融资的途径。

2.2 农业科技信用保证基金

农业科技信用保证基金是由政府及银行共同捐助成立的, 以财政部主管的公益财团作为法人。主要任务是:贯穿执行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性导向原则, 排除中小企业申请融资时因缺乏担保品产生的障碍, 以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当农业科技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 无法提供银行所需的担保品时, 便可以利用信保基金解决担保问题[4]。

针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农业科技信用保证基金是十分有必要的。具体构建为:基金组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组成。董事会作为基金的最高决策机构, 可由科技部、财政部、各地方政府、银行分别指派人员担任董事;监事会中监事人员可由中央政府和央行派任, 监督基金运行;经理则有董事会任免即可, 负责执行基金机构的日常事务。

2.3 担保费率和利息收入

纵观世界各国 (地区) 的担保费率最高的是美国, 约为4%左右, 最低的地区是我国台湾省, 约为0.75%, 综合平均约在1%左右。根据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 投资者意愿不强, 且农业科技企业有行业自身的弱势性。为了促进投资, 最大限度地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我国的保证费率可以设定约占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50%。而且, 还应当根据各地区自身情况设定一个浮动范围, 使得西部地区保证费比例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 东部地区可以适当调高。利息收入按照我国信保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即可。

3 明确高新技术为主灵活化担保的主营业务原则

有了担保机构模式, 有了运行保障机制之后, 真正形成体系, 开展起业务来, 担保对象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担保对象的范围, 设定担保资格准入条件是规范担保门槛准入的基础。

笔者认为, 作为担保机构应本着非盈利或微利, 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为原则, 以通过信用扩张形式建立金融机构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纽带为目标, 致力于维持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所以担保机构对于担保对象具有相对的公益性。

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是涉农高新技术企业, 但并非所有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全在可以提供信用担保的范围。参考一般中小企业的准入条件, 涉农科技企业的担保对象可以明确以下几条门槛标准:一是信用担保资源不足但公司具有发展潜力;二是有暂时的资金困难但是仍能维持正常运作的企业;三是能够明显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体现外部正效应的企业。

对于信用评级较好的企业, 融资难题可以通过信用担保机构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那些信用等级不佳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信用担保机构对于其解决融资难题也仅能起到辅助性作用。所以, 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仍在于通过深化改革优化企业内部结构。

4 扩大担保防控机制风险化最低的长效发展平台

任何一项体系的建构和实施要最终落地, 都离不开各种防范与监控机制。要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真正构建起来, 成为信用担保的长效发展平台, 就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继续规范和约束的同时继续扩大和深化。

4.1 建立比例担保制度和反担保措施

我国现行的《担保法》规定, 担保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几乎要提供全额担保。此种政策降低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和事后追偿的积极性, 虽然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银行收益, 保证其贷款的安全性, 但过度依赖担保机构反而不利于担保机构和银行的分工协作。纵观世界各国 (地区) , 较为成熟国家 (地区) 的担保比例美国为70%~90%, 日本的信用保险公库担保比例为70%~80%, 我国的台湾地区对中小企业的保证比例可达到50%~90%。因此, 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 以及提高两者之间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可以参考国际惯例, 采用适当的比例担保。对于自信评级较低的农业科技公司可以将担保比例维持在50%左右, 对于信誉较高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适当提高担保比例, 但最高不能超过90%。

为了有效降低担保机构风险, 信用担保机构还可以适当要求农业科技型企业提供一定的反担保品。反担保品的条件或者价值通常要低于银行贷款所需提供的担保。例如美国的中小企业贷款计划中, 要求企业的主要管理者提供个人抵押品以提高业主和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我国台湾地区的信用担保机构, 要求台湾的涉农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和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等等。鉴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一般不能提供组织的房产、土地、以及增值较好的资产作为担保。因此, 针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特色, 应有针对性地设立反担保品。可将农业高新技术中的农业机械, 科技育种技术, 农作物畜牧改良方法等一系列专利权纳入反担保范围。这些虽然在评估作价上仍有一些困难, 但是就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看是可以作为反担保品的, 而且是十分有必要和有利的。如2012年4月份国家科技部、知识产权局和发改委等多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型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应用, 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北京市也已颁布了若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相关的政策, 以鼓励知识产权作为农业科技企业贷款的担保品。这些足以看出国家对知识产权担保的肯定和重视。从长远角度看, 这类反担保品有其普遍实现的可能性和意义。

4.2 建立担保风险预警系统和逾期贷款追偿制度

由于目前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参差不齐, 因此必须事前防范,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担保机构和合作银行联合建立以银行风险预警系统为基础的追踪系统。并实时追踪受保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和项目经营状况。为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可以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对受保企业提出建议。此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 致使企业不能按时偿还贷款, 信用担保机构通过分析财务指标, 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反担保能力, 将评分结果进行等级划分, 并建立专门的档案, 以此确定企业的资信等级。对于信用等级较高, 资金周转紧张只是暂时现象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可以适当延期, 对于那些因经营不善, 导致产品滞销、陷入危机的企业, 担保机构则应果断诉诸法律, 拍卖合法财产偿还贷款, 以减少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损失。

5 总结

综上论述, 担保机构历经几十年的发展, 为缓解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做出了一定贡献。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监管, 运作模式不明晰, 迫使担保机构呈现出无序发展的态势。故本研究认为明确担保机构组织形式, 创新担保机构运行机制, 拓展业务经营范围, 加速信用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合作, 构建风险防控平台, 进而完善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其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纵观担保机构的外部环境:从各地出台的政策看, 湖南省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 对名单中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按照一定标准免收3年征营业税;贵州鼓励各地设立专门服务现代农业的融资性担保机构, 建立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的农村融资担保体系。

从担保业动态来看, 担保公司积极寻求创新, 结合地域特点, 搭建集合授信、融资担保平台, 拓宽涉农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 农业科技企业在增资基础上, 积极与各银行接触、商洽, 主动寻求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合作机会, 加速业务拓展, 提升担保规模。

从区域市场来看, 各地在对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后, 担保行业出现危机时期的“双减”情况, 政府倾向构建多元化担保体系, 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扶持科技型、旅游服务等新兴市场担保融资, 小型企业受益颇多;担保公司也创新业务模式, 入驻网贷平台加速融资。

由此可见, 政府对于担保机构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企业、政府、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 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并不断完善,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进而为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孔荣.涉农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2]王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3]孙壮志.浅谈担保公司经营模式的构建[J].事业财会, 2003, 86 (06) :14-17.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逐步增加, 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农业科技体制的条块分割、学科分割、地区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协作不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和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面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分工布局的新需求, 必须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才能更有利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 我国已经形成了从中央到地区的科研教学机构和中央到县以下的全包围、全覆盖的农业科技推广系统, 这些机构和队伍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实践证明,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必须以现有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为依托, 充分利用这些已经形成的体系队伍和优势力量。进一步说,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建设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是另搞一套, 必须尊重历史和现有基础, 立足国情和体制现实, 结合自身特点, 在基本不改变科技资源单位所有、单位属性、单位管理的条件下,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技术需求, 打破传统的科技资源部门分割、学科分割、区域分割的局限, 通过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等方式, 将农业科技资源灵活的组合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各阶段, 才能最大限度利用我国已有的科技创新资源, 提高农业科研推广效率。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就是在这样的基本思路上建立的, 它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 建立主要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究到市场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新型技术体系, 这种新型技术体系具有突出的制度创新特征, 总结和分析该体系的制度创新特征, 是理论提升的需要。从实践来看, 自2007年我国开始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 可以说取得了很大成效, 然而这种新模式、新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研究并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是现实的需要。从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来看, 关于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研究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状况十分突出, 尤其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特征和实施以来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的学术成果还比较少,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化研究。

二、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制度创新特征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主要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资源, 针对每一种农产品设置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由遗传育种、土壤与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后处理与加工、产业经济等若干个功能研究室组成;并根据每一种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而在该种农产品的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 从而形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结构框架, 这个结构框架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二个层级构成。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具有如下七个方面的制度创新特征。

1. 以产品为单元、产业链为主线配置科技创新力量

以产品为单元、产业链为主线而配置科技资源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最大特色, 是与以往科技体系建设的最大不同之处, 它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针对每个农产品设立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并建立若干功能研究室, 合理配置遗传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和产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科技资源和研发力量, 在全国选拔在该领域最具有优势与实力的科研人员进入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各功能研究室科学家岗位, 确保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研究, 做到每个环节的科学研究都是由最有优势的研究力量负责开展, 每个环节的科技资源都尽可能实现均衡配置。另一方面,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考虑每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地方优势等因素, 在多个主产区设立若干个综合试验站, 并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引进、试验与示范, 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 及时反馈给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供需对接桥梁的作用。因此,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产业链聚集了全国的优势科研资源进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集成及推广运用, 并围绕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科技需求形成了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关系。

2. 以现有科研单位为依托、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原则大范围聚集研究力量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是在现有农业科技体系之外独立“搞一套”, 而是依托了现有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进入体系内的聘用人员其工资福利、党政关系、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均在原有的依托单位, 同时要求依托单位应保证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条件建设、仪器设备使用和试验示范用地等。在这种前提下,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的界限, 不仅将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研机构、高校的优秀农业科研人员及其依托单位组织起来, 也将具有技术试验、推广等作用的综合试验站纳入体系, 促使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等各个地方不同机构的专家聚在一起, 形成多元化的研究力量, 共同为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贡献力量。据统计, 目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请了50名首席科学家、1051名岗位科学家和1144名站长。50位首席科学家中有15位来自国内高校、35位来自国内农业科研单位。1051名岗位专家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全国主要科研院所和高校。

3. 以立体化为组织模式形成体系网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采取的是立体化组织模式。从横向来看, 涵盖了50个农产品产业, 依托国内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力量, 下设311个农业科研教学单位, 吸纳了1195位农业科研人才, 同时又鼓励与指导地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加强中央和各地方之间的资源整合。从纵向来看, 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的功能研究室涉及农产品的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养殖、设施设备、产后加工、产业经济等多个环节, 贯穿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与产后的全过程, 将农产品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有机结合起来, 打破了科技力量集中在产中环节而产前和产后十分薄弱的局面, 实现了优势农产品各产业技术体系的“纵向产业链条化”。[1]与此同时, 设置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级, 将科研与实践紧密、直接、有效地连接起来, 用任务书和任务协议将科研人员与基层技术使用者联系起来, 促进相互沟通交流, 规避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障碍,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4. 以“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为特点构建管理体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下, 依照决策咨询、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权责明晰的原则成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专家组和监督评估委员会, 各部分人员互不兼任。管理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由相关政府部门、产业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有关专家组成, 主要职责是审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计划, 统筹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的协调发展, 综合评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状况及其贡献。执行专家组由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和功能研究室主任共同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计划中的相关任务, 组织开展相关科技活动, 指导、协调和监督各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的业务活动。分产品 (领域) 分别成立的监督评估委员会, 由行业管理部门、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相关学术团体、行业协会、推广机构、产业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代表以及财务和管理专家组成, 其职责是对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含功能研究室) 、综合试验站进行监督和评估, 以及对体系中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估。

5. 以应用为导向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员的遴选是通过科研人员自我推荐和产业技术体系遴选的双向选择, 较好地体现了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一方面, 对体系内科研人员来说, 进入产业技术体系是建立在肯定其以往科研能力、品德与态度的基础上, 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机会, 产生了心理激励;另一方面,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保障资金来源、设施条件等措施有效激励聘用人员参与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其中, 体系资金来源的稳定, 使得科研人员从过去的项目申请、通过答辩、分期检查等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将精力投入到实际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去, 减去浮躁, 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对创新团队的考核机制, 不再采用传统的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的篇目和质量等形式, 而是关注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采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情况来考核。技术研究人员能否每年向基层技术推广人员推荐一些实用的新技术, 技术推广人员又能否将这些新技术推广传播、教会农户, 让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这成为年度总结考察有力的表现形式。五年综合考察, 考虑了农业技术从创新到应用的周期长, 避免一些急功近利的、低水平的技术创新的简单重复;分年度计划将五年综合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 并由此制成的年度考核内容和指标又对科研人员产生有效地监督和约束。

三、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自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已运行六年。六年来,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 这种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在运行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由国家农业部门主导、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而建立的。据统计, 自2007年我国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 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约71亿元用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其中2013年安排资金约13亿元。按照现有的体制, 我国的科研经费预算支出各个部委各掌握一部分, 十分分散。如:2013年中央财政对科技的预算支出2529.9亿元中, 国家科技部科技预算支出292.1亿元, 仅占11.5%。这就造成各个部门都在立项搞科技研发和推广, “各唱各的调”的现象比较突出。就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而言, 由农业部主管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确定的科研项目与科技、林业、水利、国土、工信等部门实施的各类科技创新推广项目可能存在重复交叉问题, 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实际效果。

2. 不同产业技术体系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不够

目前, 我国以农产品为单元, 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大麦、马铃薯、油菜、柑橘、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肉鸡等50种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基本上兼顾了大宗产品与小产品技术体系的平衡, 从每个农产品产业链的角度解决了技术的供给和整合问题。但是, 在建设过程中各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相对独立, 横向之间在岗位专家、技术研发等方面相互沟通、联系和横向合作不够;已建立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交流平台还存在信息闭塞、交流面窄、倾向于体系内、对体系外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 造成不同农产品产业在不同作物结合、种养结合、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协调性不够, 影响了每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效果。

3. 国家体系和地方体系存在重复交叉和协作不足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自国家农业部在2007年开始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建设以来, 北京、广东、四川、湖南、河南、山东等20多个省市根据自身实际也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避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国家体系和地方体系形成新的交叉和重复, 国家农业部明确指出地方体系建设是国家体系职能的延伸而不是另外搞一套。为避免新的交叉和重复, 国家农业部对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地方体系统一称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 但从实际运作来看, 并没有完全因统一规范的称谓而在育种与繁育、土壤与栽培、病虫害防治、储藏与加工等方面避免重复交叉的情况。另一方面, 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岗位专家与地方创新团队的岗位专家的交流与协作通道并不是很通畅, 成果互补、知识共享的有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对接不够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结构分为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综合试验站的主要职能是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实验、示范, 开展技术服务, 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 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等。综合实验站集成示范的成果多, 但技术推广人员十分有限, 而我国从国家、省、市、县乃至乡均建立了农技推广机构, 这些推广部门人员多, 但掌握最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并不多, 素质有待提高, 而目前综合试验站与现有农业推广体系尤其是县级农技推广体系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对接机制。据调查了解, 目前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岗位专家有1/3以上不是很明确和认知综合试验站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地示范县的关系;不到10%的被调查岗位专家认为综合试验站与基地示范县或与地方政府的工作联系非常紧密。

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依托单位的关系尚需优化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依托现有的科技机构而建立起来的, 进入体系的各个岗位专家均是由现有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选拔而来, 而这些岗位专家仍要受原单位的各项管理, 仍承担着依托单位大量的科研和其他任务, “一兼数职”的现象突出存在, 这可能造成专家团队投入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同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岗位专家的考核标准与专家依托单位的考核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两者在衔接上还存在较大问题, 这无疑对于体系成员既应对依托单位又应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两套考核体系增加了困难。

6. 对体系岗位专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 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给予了岗位专家每年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避免了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申报项目、争取经费、应付检查等问题, 但是竞争机制有所削弱, “大锅饭”的迹象有所体现。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作用, 通过更有效的激励手段把岗位专家取得的收入直接与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效益挂起钩来仍然没有解决。另一方面, 目前在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进行考核的过程中, 对科技成果核定的边界很不清楚, 许多岗位专家把由依托单位完成的科研成果也纳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际目标的完成之中进行重复计入, 同时体系评估监督委员会在考核中一般也只看汇报总结材料。这样, 各个岗位专家取得的成效实际上可能带有较大“水分”。

四、完善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对策建议

1. 正确处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原有科技体系的关系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不是在原有的农业科技体系之外另搞一套, 而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依托原有科技资源、科研机构和科技力量来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为此建议:一要充分利用依托单位的科技资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服务, 妥善处理岗位专家身兼数职、科研任务重叠、两套考核体制等问题。二是构建协调机制,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之间的衔接, 把现有的各类科技计划作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三是加强国家农业部门与国家科技等部门的合作, 对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科技部门应当发挥更大作用, 并与科技部门开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有机对接起来。可建立由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从而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

2. 注意不同产业技术体系之间以及体系内部的沟通和衔接

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 各个产品、行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必须遵循大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注意不同产业技术体系之间及体系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衔接, 做到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调发展。一是通过利用网络信息、电话、会议、访问或合作开展体系任务等多种方式, 加强不同体系之间、体系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相互学习, 构建体系间、成员间的交流学习机制。二是从制度上赋予首席专家权利与义务, 要求首席科学家定期组织成员间的工作交流学习会, 并与其他体系成员展开对话交流。三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信息网络共享平台, 及时反映工作进展信息和最新成果, 开展学术交流, 扩大开放程度, 促进资源共享。

3. 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整合

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 国家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应当有所分工, 国家体系侧重于技术的研发和集成, 地方创新团队应当把重点放在推广示范上。更重要的是, 加强国家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的有机合作和整合十分重要, 为此建议:地方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过程中, 要主动强化与国家体系的协同配合, 充分利用国家体系的岗位科学家为地方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应以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桥梁和纽带, 建立国家体系与地方的联系机制, 根据地方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 聘请国家体系中的部分岗位科学家为地方产业技术体系的特邀专家, 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 以促进国家技术体系中的技术成果向地方扩散。另一方面, 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国家体系中的岗位专家为地方服务的职责和有效激励机制, 通过与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组织及农业企业的合作, 切实把国家体系中的最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地方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4. 加强体系专家团队、综合试验站与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和产业基地县的对接

一要加强专家团队、综合试验站与现有农业推广体系尤其是县级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对接, 做到产业技术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相辅相成, 充分把在综合试验站中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技术有效扩散到更广阔的产业区域中, 服务更多的农民。二要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相关岗位专家和综合实验站在农产品主产区、产业基地县建立示范基地, 促进研究、开发、中试、推广和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 充分展示成果, 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 带动农民利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三是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的有机结合。

5.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岗位专家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国家财政应逐年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的力度, 并针对各产业发展、各岗位专家的不同需要, 尝试建立科研经费投入的浮动机制, 形成与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二是加强资金使用与体系项目任务的衔接, 预算及审核等环节多考虑体系工作开展的实际问题, 适度增加劳务费、会议费、旅差费等在项目总经费中的比重, 把技术服务的工作费用纳入项目预算。三是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前提下, 适度扩大岗位专家和站长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和年度之间科研经费使用的灵活性。四是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 在总体基本稳定的同时, 适当加大体系人员的进入和淘汰力度。五是以农业科研与推广取得的实际经济效益为基本标准, 由财政出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岗位专家给予奖励, 促进体系团队的稳定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6.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考评制度

一是要清晰、客观、准确的界定岗位专家所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的边界, 避免岗位专家创新成果的模糊化和泛化, 把专家依托单位或由其他科技项目支持的技术创新成果也不加区别地纳入体系岗位专家的创新成果之中, 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二是在现有的以任务书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依据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任务书的考核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健全任务书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岗位专家技术创新成果和绩效的评价体系。三是进一步优化体系监督和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 增加行业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利益相关群体对岗位专家评估监督的话语权。四要根据分体系特点和岗位类型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分类考核, 不搞“一刀切”。五是加强与体系岗位专家依托单位的衔接, 尽量避免两套考核体系给岗位专家和创新团队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对于进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 依托单位可凭借产业技术体系年度考核的结果, 不再对岗位专家进行单位年度考核。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 建立主要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究到市场的技术支撑体系。这种新型技术体系打破了传统的科技资源部门分割、学科分割、区域分割的局限, 把分散到各个部门、区域、学科的优势创新资源有机整合起来, 形成集聚效应, 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的重大创新。然而, 这种新型体系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理顺各种关系, 才能更有力地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11

关键词:市场体系、物流、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交易由过去的传统集市贸易扩展到专业批发、“订单”购销等现代方式,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走向农村市场。尤其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与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物流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这些物流产业在促进农村生产、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一是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呈继续扩大势头。占全国65%的农村人口,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25%。二是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三是流通方式与经营业态仍然较为落后。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农村日用消费品90%以上通过对手交易销售,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四是农村市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目前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未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多年来国家投入不足、建设滞后问题严重,农村人均商业面积仅约为城市的1/10。

二、新农村建设呈现农村物流发展的契机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要求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现在,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从大的环境看,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增收问题,要提高农民增收,离不了发展非农产业,尤其是发展离土不离乡的农村服务业。而农村物流网络是贯穿农村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增强,农村消费的不断扩大有了更现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培育新型农民,强化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的人才支撑;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

三、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是统筹城乡制造业布局,引导城市的技术、资金、人才及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扩散,逐步实现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加工企业与农村特色资源及农产品基地有机结合,提升农村地区特色资源及农副产品加工深度和精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统筹城乡流通及物流配送业布局,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实现一产和三产有机结合,形成城乡统一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既保障农村生产资料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通过物流配送为农产品特别是高端农产品直接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提供渠道保障;既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又减少流通环节,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二次增值。三是整合人文、自然、生态及特色农业等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旅游业与生态、观光有机融合,结合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大大提高农业的延伸效益。

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有效载体。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和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培育新型农民,强化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的人才支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物流产业奠定更为广泛的人才基础。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能力建设,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扩大监测品种和范围,及时发布例行监测信息;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围绕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实施与监督等关键环节,在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对农药、兽药要实行专营制度,对添加剂要规范使用制度,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要注意做好认证工作,通过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严格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黄中鼎主编.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篇12

(一) 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配套研究岗位团队。

在获聘为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配套研究岗位专家后, 熊元芳即着手建立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配套研究岗位团队, 参加单位有: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机研究所、台山市农机推广站、惠州市农机推广站、韶关市农机推广站及《现代农业装备》杂志社。每个参加单位都安排了专家和工作人员负责参加具体工作, 形成了产、学、研、推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 同时注重上下联动与信息交流的工作团队, 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重点抓好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是制约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推而不广, 严重影响了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省水稻生产机械化配套研究岗位团队紧紧抓住这一薄弱环节, 谋划多项工作措施, 力求快速突破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

一是负责组织全省首届水稻机插秧技能比赛。为保证比赛的科学、公平, 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从2009年底至2010年3月,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广泛征求意见, 对比赛考核的总体内容、比赛评分标准以及比赛流程的安排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 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作实施方案, 使比赛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是启动第二批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为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示范带动作用, 广东省在40个产粮大县中启动了第二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省农业机械推广站对全省40个产粮大县的近年的水稻机插秧情况进行了比对分析, 精心挑选了10个有一定基础, 发展势头较好的产粮大县作为第二批建设单位, 及时召集主要负责人召开工作座谈会, 部署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

三是开展水稻栽植技术对比试验研究。为做好对比试验研究工作, 岗位专家精心制定了试验研究工作方案, 并分别在江门台山、韶关、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省水稻综合示范与培训站和广东省农科院白云基地等开展试验工作, 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四是抓好培训工作。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作为主要承办单位, 于春耕在河源龙川县举办了“广东省区域性 (河源) 水稻机插秧推广演示会”, 集技术培训与现场演示于一体, 对河源地区的部分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和农机合作社成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同时, 利用春耕的有利时机, 岗位专家熊元芳和团队的各位专家还下到基层, 亲自授课和指导各市县开展技术培训、召开机插秧现场演示会。据统计, 全省上半年共召开机插秧现场演示会140场, 举办技术培训班142场, 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近万人。

五是做好调研工作。为充分了解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上半年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 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于5月份派出以三个工作调查组, 分赴粤东、粤西及粤北对各地区今年上半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及时发现问题, 为下半年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 举办“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推广现场演示会”。

为探讨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4月份广东省农机推广站与华南农业大学在惠州市的华南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举办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推广现场演示会”, 进行了水稻直播技术现场演示, 同时召开了技术研讨会, 罗锡文院士作了详细的技术报告, 岗位专家熊元芳作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与发展分析”的报告, 各与会专家学者对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上一篇:数字微波卫星车下一篇:社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