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现实条件研究论文(共9篇)
现代农业发展现实条件研究论文 篇1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研究
张德权
(浙江省平阳中学)
摘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前提,结合学生实际,论证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地理教育现代化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必要性;阐明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手段更新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地理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手段;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浙江省新课改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地理教育也要迅速的进步,它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这便是现代信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1.教学理念:变“重师”为“重生”
改变教学观念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前提。传统教学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因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地理教学无异于用新瓶装旧酒,最终将导致“人灌”变“机灌”更沉重的注入式教学,所以首要的就是更新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
2.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地理教学发展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包括学生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文化素养教育这三个方面。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特点,还是地理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地理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便逐步掌握了地理思维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的精神,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教学目标变“学会”为“会学”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要让更多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驾驭飞速增长的各种知识,只有“会学”了才能“学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解决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不断加大的教学信息之间的主要矛盾。那么,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首先便是让教师实现优化。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集影像、图形、文字、动画、声效于一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给学生营造一种主体的、全面的、动态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较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吸收得快,理解得深,这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1.课件的开发要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的低层次开发
现代的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强调备课组的协作团结,甚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在信息社会,虽然可以实现教学的自动化,但教师的作用仍不能减弱,教师在资源开发上,避免在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上浪费时间,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研究利用现代化技术支持情感教育与创造教育上。
2.利用网络,使教学与先进地区、先进国家接轨
Internet可以使全球的地理教育信息连成一个信息的海洋,供教师与学生共享。教师可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为知识更新、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多样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还可以及时借鉴先进地区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地理教育的新观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也使我国的地理教育进入了空前发展阶段,正逐步与发达国家相接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有机整合。
三、现代信息条件下,更要注意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课堂信息量猛增的现代,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为重要,有些地方的地理教学中,师生都戴着耳机,面对着计算机屏幕,一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基本看不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我们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一切媒体资源都是对教学活动的补充,如果仅仅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仅仅是为了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其结果是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恐怕会失去一些人性化的东西,显然这与现代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即不断满足地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达到教学信息化,将教学信息融入教育的每个环节中。我们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占有知识、储存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他们学会对知识的选择、判断,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探索科学规律、提高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李树民,黄甫文炯。对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评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2.
现代农业发展现实条件研究论文 篇2
1.1 新绛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基础
1.1.1 区划概况。新绛县古称绛州,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 运城地区北部, 隶属运城市, 全县辖8 镇1 乡1区, 总面积593.4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6′, 北纬35°27′-35°48′。地处临汾盆地南缘, 汾河下游, 南北长41km, 东西宽25km, 呈不规则四边形状。全县33.9 万人, 农业人口20.7 万人。
1.1.2气候条件。新绛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雨水和日照充足, 年平均降水量为496mm全年日照达2464h, 年平均气温13.8℃, 无霜期为194d, 适合多数农作物的生长, 尤其是是其所处纬度更适合蔬菜的生长。
1.1.3土地资源。新绛县的土地面积除去水域和非农业用地外, 按土质和经济性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见表1) 。
1.2 新绛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条件分析
1.2.1 农业产业的经济地位分析。从农业的地位来看, 近三年新绛县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几乎没变。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均保持在23%左右, 与全省比较, 新绛农业所占的份额还较大。第一产业产值三年的增幅分别为8.0%、6.4%和5.4%, 增幅不明显。从人均GDP来看, 总量呈上升趋势, 受整体经济发展影响, 2012 年和2013 年增幅较小 (见表2) 。
从财政收入来看, 2011-2013年财政收入增幅依次为23.8%、15.1%和-5.0%, 增幅在大幅减缓, 甚至在2013年出现负增长, 说明这三年新绛县的财政收入受经济影响较大, 但是从新绛这三年农业的发展来看, 尤其是蔬菜发展取得的成效, 可以看出, 新绛县是属于典型的“民富县弱”。2013年全年财政收入为47 575万元, 占GDP的比重仅为6.7%, 说明全县的财力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新绛县第二产业严重领先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说明已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条件 (见表2) 。
1.2.2农业发展情况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 2009-2013年间新绛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呈稳步增长趋势。在各项的增幅中农业产值增幅最大, 说明近两三年之内新绛县的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林业产值在2010年之前波动较大, 2011年之后维持在4%左右的增幅;牧业产值除在2011年出现69.55%的增长外, 其余年份维持在8%左右的增长;渔业产值在2009年仅为0.31%, 2010年之后保持了6%的增幅;服务业产值在2009年取得了288.89%的增长, 这主要是之前的基础过去薄弱了, 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7.14%, 2011年之后的增长态势与当前的经济大环境相一致。
2 新绛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条件分析
2.1 优势条件
2.1.1 自然气候条件优势。新绛县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无霜期长, 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土壤多属紫色土疏松肥沃, 有机含量为1.1%~2.0%, 全氮为0.075%~0.10%, 特别适合各类蔬菜生产, 且处于全国发展日光能温室最适宜范围 (北纬34°~43°) 的中心位置。
2.1.2 区位优势。该县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辖区内侯禹高速、晋侯高速、大运高速一起构成便捷的交通网, 为该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1.3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优势。政府通过实施基本农田整理开发项目、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等项目积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新绛县具有良好的水利、电力、道路、通讯设施基础, 这为其现代农业的推进速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限制因素与不利条件
2.2.1 劳动力文化程度低, 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中, 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占了较大的比重, 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都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尤其需要其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识和应对风险处理风险的能力, 偏低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
2.2.2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 但是相对于全县的农业发展规模而言, 数量还较为偏少, 且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具体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 农民之间合作化程度不高, 合作社之间合作程度不高, 农民与合作社之间合作化程度不高, 生产技术落后, 机械化水平不高;在组织方式上, 以家庭经营为主, 集约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较低。
2.2.3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新绛县目前主要有绛州绿集团、亿家康、恒伟达生物科技、牧旺达养殖、新兴生态农牧业等几家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 从新绛县整个的农业经济环境来看, 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程度欠缺、带动性不足、后续加工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
2.2.4 农业基础条件薄弱。水利工程配套差, 节水灌溉建设步伐滞后, 水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农业产出较低且不稳定, 受耕地资源条件的限制, 还有很大部分农业生产“靠天吃饭”。
3 新绛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府投入, 促进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广泛的资金支持, 而农业又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初期就需要加大政府投入, 具体表现为: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二是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财政投入, 健全完善监管队伍, 加强检验监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 提高监测能力, 确保监管到位。
3.2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实施品牌化战略
利用新绛县现有的蔬菜产业发展平台, 发挥区域优势, 结合市场规律要求, 引进先进品种, 壮大原有品牌, 积极增加名、优、稀、新、特品种的比重, 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培育龙头企业打响名优品牌。
3.3 实施科技兴农,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强化科技兴农战略, 要引导农民自觉接受新科技、新知识, 逐渐从传统的自然农业束缚中解放出来, 逐步从产量型生产转向质量型、出口创汇型的方向发展, 通过科技知识普及应用, 改善生产经营管理, 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增强加工能力, 努力开发出高、精、尖、稀、优的产品。
摘要:新绛县区位优越明显, 区域特色突出, 发展潜力较大, 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多年来手工业品集散地的优势为其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再加上新绛县发达的蔬菜发展平台, 更奠定了其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本文从分析新绛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和经济条件入手, 在比较其发展优势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得出促进新绛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绛县,现代农业,现实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J].改革, 2012 (10) :5-8.
[2]傅晨.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1999—2007[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5) :26-33.
[3]李丽纯.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12) :7-14.
[4]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5) :1067-1074.
现代农业发展现实条件研究论文 篇3
一、引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人类第二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全球进入了大规模、综合性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约占GDP的4%,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的当属临港产业经济。
所谓的“临港产业”,是指港口因其生产和经营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人员、物资、信息、资金的流动,成为集生产、经营、商贸、旅游、通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区域,从而产生、引发和派生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所以,临港产业泛指分布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催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为主体的产业群。具体包括:(1)港口直接产业:即传统的港口装卸运输业;(2)港口共生产业:指与港口装卸主业有着紧密联系的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等;(3)港口依存产业:指凭借港口综合条件而形成的石化、钢铁、电力等大型加工业以及船舶修造、粮油加工、木材加工、水产品加工等制造业和加工业;(4)港口关联产业:即与港口直接产业、共生产业、依存产业相关的金融、保险、商贸、娱乐等服务业。
归结起来,港区都是现代物流的中心区,临港产业最核心的就是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只有物流业发展起来了,才会带动港区和周边地区的工业加工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大规模的发展。所谓 “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这是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它不仅揭示了港城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港口对城市乃至于区域发展的巨大作用。对于一个港口城市来说,如何利用各种优越的区位、资源、经济基础等条件,调整临港产业结构,有效促进发展临港产业,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烟台市临港产业发展的条件入手,分析了烟台市临港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并对烟台临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烟台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条件分析
烟台是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烟台港是国家水路运输的主要枢纽和国内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开放港口,是同江至三亚沿海南北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联系环黄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日韩国际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港区,在地理区位、地缘文化、经济基础、投资成本、引资政策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为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芝罘湾内,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港北有芝罘岛与市区相连,形成天然屏障。港区水域面积867.4平方公里,水深域阔,不冻不淤,掩护条件较好,背靠山东、河北内陆,腹地广阔,交通发达,港口集疏系统比较完善。烟台作为中国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具有发展临港产业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工农业资源丰富。烟台市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油、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在全国均占重要位置,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基地”、“花生基地”、“蔬菜出口基地”和“海珍品基地”等。另外,还有丰富的黄金、石材和煤炭等矿产资源,如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毗邻的渤海湾蕴藏着比较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而为发展临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3.经济腹地工业基础发展迅速。烟台港的腹地工业基础发展良好,是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其直接经济腹地主要包括烟台市所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及其邻近地区,拥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2700多个,主要工业产品2000多种,有450多种工业产品销售国外,其中,“张裕”、“北极星”、“三环”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近年来,烟台工业已形成四大支柱产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三大产品集群:汽车、手机、电脑,这表明烟台的现代制造业已渐成规模。目前已建立起轻工、食品、纺织、机械、建材、丝绸、电子、仪表、化工、冶金、煤炭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和产业配套,近年来崛起的机械制造、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烟台鸿富泰精密电子、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大宇造船、浪潮LG电子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南山集团、万华集团、张裕公司、山东鲁花集团等本地企业也发展迅速,为临港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创造了可靠的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及资金保障。
4.交通运输优势明显。目前,烟台市已形成了以高速路、一级路等高等级公路为主框架、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快速公路网,同三、烟青、烟潍、烟威高速公路和蓝烟、德龙铁路以及4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加强了与周边地区及全国的联系。随着烟大铁路轮渡、蓬旅桥隧工程的完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环渤海高速公路网、铁路圈和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将使烟台从交通“端点”成为沿海城市网络“节点”。凭借海陆空交通的便利,目前烟台正在全力增强和完善以港口为龙头,以铁路、海运为骨干,铁路、公路、海运、民航等多种方式组成的主体综合运输体系,成为胶东半岛的物流交通枢纽中心。
三、烟台市发展临港产业面临的问题
由于烟台临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实践经验少,在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1.港口能力缺口较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港口后方陆域不足,集疏运系统尚不完善,而且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及港口支持保障系统仍相对落后。全市港口140个生产性泊位中,万吨级以上泊位只有37个,占总量的26%,而万吨级以上泊位中大多数为1-2万吨级,5万吨级以上泊位只有7个, 10万吨级以上泊位仅有1个,不能接卸大型散货、液货船舶,缺少专业码头,装卸效率难以提高。
2.临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烟台市临港工业中,轻工业占很大比重,能够借助港口大进大出降低生产成本的产业比重很小。临港工业的产业链不够长,缺乏上游产业。例如,对于塑料制品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来说,缺乏化工产业的支持。另外,在临港工业中,产值在亿元以上的占30%,5000万元~1亿元占17%,1000万元~5000万元占40%,500万元~1000万元占13%,缺少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另外,烟台的港口功能雷同,缺乏特色专业码头。烟台四大港区在功能上存在较大的同构性,主要以煤炭、液体化工、粮食和建材为主要货种。全市大部分码头为散杂货泊位,占货运码头泊位总量(除客滚码头以外)的73%,对发展大进大出的大项目如钢铁、石化造成制约。
3.与邻近港口经济腹地交叉影响竞争能力。烟台作为邻近青岛港和日照港的中型港口,拥有交叉的经济腹地,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在港口设施上,都处于明显劣势。青岛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自投产以来,在进口矿石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日照港新建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码头计划已于2004年6月投产使用,港口能力发展迅速。烟台港虽于2005年10月建成投产使用三期工程铁矿石码头,可以接卸18万吨级的大型船舶,大大提高了其接卸铁矿石的能力,但与青岛港和日照港还有较大差
距。许多大的航运公司,铁矿石货主到中国北方的货物还是首选青岛港和日照港,只有当这些港口压港的时候,才会选择烟台港,烟台港只能处于一种被选港的地位,竞争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四、烟台临港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提高对临港工业的认识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港口的功能已由传统的交通运输枢纽和工业发展基地向综合服务转变。现代化的港口承接着临港工业和临港物流业等综合性功能,所以要深刻认识临港产业,就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带动临港工业的发展。
目前,烟台的临港产业发展正稳步前进,但是与天津港、大连港等发达港口相比,烟台临港产业在推进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与不足,尤其是对临港工业的认识还较为模糊,许多人认为烟台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型加工工业,而不宜发展重化工业。事实上,重化工业不仅资金和技术含量高,而且产业关联度高,一个产业的发展就可以带动群体产业的发展。重要的是烟台是面向海洋的城市,发展临港工业必须面向国际市场。
为此,要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发展临港制造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要确定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的经济发展重点。20世纪初开始,随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综合商务成本的上升,国际产业转移向环渤海地区进行,尤其是依托港口大进大出的重化工、造船等急剧向沿海港口转移,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向外转移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烟台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承接日韩国际产业转移的便利条件,近几年来,来自韩国、日本的投资项目逐渐增多,在烟台已形成集聚优势,并产生洼地效应。因此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的今后烟台经济发展重点,将成为日韩企业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也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传统的空间布局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烟台要处理好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二次转移的关系,合理布局和调整临港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快培育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力能源、船舶制造等临港重工业集群,拉动临港产业的发展进程。
(二)加强区港一体化建设
发展临港产业的基础在于港口。当今世界,港口已不仅仅只是交通运输的枢纽,而且是现代化大工业密集布局的理想地带,港口为港口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更重要的是,港口具有强大的资源集聚和整合能力,能够带动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国际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港口建设已成为临港产业坚实的后盾。
由此,烟台应进一步强化在环黄渤海地区的地位和发展竞争力,把港口作为整个经济的重要支点,迅速扩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功能,拓展港口发展空间,烟台港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实施区港一体化战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港区联动政策,通过将保税区在税收、海关监管等方面的政策优势与港区在航运、停泊、装卸等方面便利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实现航、港、区一体化运作,带动境内外贸经济快速发展,使临港产业的发展有更为可靠的保障。因此,根据对港口未来发展形势及发展特点分析,应把烟台港的战略定位为:⑴现代化的中国沿海主枢纽港;⑵山东省北部沿海水产品、粮食、化肥等专业化物流分拨中心;⑶大宗散货、海上石油接卸中转港;⑷对日、韩集装箱运输干线港;⑸环渤海地区内贸集装箱枢纽港;⑹连接东北与华东、华南的客、滚运输枢纽港。
(三)发展临港旅游业
旅游业一直是烟台的传统优势产业。烟台具有优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并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1·8℃,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2·8℃,无霜期达230—260d。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地质地貌因素相结合,形成许多小气候环境,使烟台地区的种植业相当发达,烟台苹果、大花生、莱阳梨、福山大樱桃等均是名特产品。市区群山环绕,大海环抱,绿树成荫,风景秀美,属最适宜于居住和旅游的环境,尤其是在休闲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游客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滨海资源,改造现有服务设施和开发建设新项目,大力进行城市推介宣传,打造城市名片,尽快确定旅游城市的形象,发展烟台的临港旅游业。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1)打造特色滨海沙滩浴场。建设滨海沙滩浴场,依托滨海度假村,开发建设挡浪坝、更衣室、停车场、海鲜屋、酒吧屋等设施,增添海上冲浪、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潜水活动项目。(2)开发生态渔家乐项目。在沙滩优良、交通条件较好、海岸防护林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有选择性的建设“渔家乐”项目,开展海上乘船垂钓、跨海岛上野炊野营活动,增加活动的乐趣,能更好的缓解压力;(3)开发滨海观光果园项目。选择靠近滨海、面积较大、交通条件良好的果林园,开发集观光、采摘、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观光果园项目。第二,利用大型国际会展的机会,培养旅游群体。利用烟台APEC博览会、国际果蔬博览会、亚欧旅游会议等国际会展的机会,组织与会者观光旅游,培养潜在的旅游群体。第三,利用好烟台连接东北与华东、华南的客、滚运输枢纽港的条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延长烟台的旅游、购物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四)发展临港物流业
在临港产业中,港口物流比其他行业项目的份额更重、辐射力更大、综合效益更高,而且资源消耗少、投入小产出大,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将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促进贸易量的增加。港口物流涉及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运输仓储、产品包装、进出口、信息管理、金融保险等内容,发展潜力和增值空间巨大。烟台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凭借海陆空交通的便利,增强城市的竞争力。目前烟台正在全力增强和完善以港口为龙头,以铁路、海运为骨干,铁路、公路、海运、民航等多种方式组成的主体综合运输体系,力争用较短的时间成为胶东半岛的物流交通枢纽中心。
首先,烟台发展临港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烟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烟台是环渤海经济圈及连接华东与华北重要的物流基地,也是山东省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二,丰富的陆域和岸线资源,为烟台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烟台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和集装箱干线港奠定了基础;其三,作为一线港口的青岛、天津业务量急速膨胀已将港口原有的潜力发挥到了极限,持续增长的货物势必需要寻找新的替代港口,为烟台发展港口物流业创造了条件。其次,借鉴港口物流城市的经验。在港口物流的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向天津港、大连港等发展较为成熟的港口取经,例如,建立无水港,也就是说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口岸功能、港口功能和货物集散等功能的现代物流平台,避免内地与港口之间多个部门连续奔波的局面,方便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手续;而建立海铁联运的物流网也应该成为烟台未来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工作,烟台的公路、水路、铁路为网络的枢纽型物流体系已见雏形,尤其是烟大铁路轮渡的开通,打通了与环渤海、东三省的交流通道,增强了物流处理能力,为港口物流的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集疏运基础。同时,烟台必须因港制宜,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港口国际物流。在发展港口物流过程中,抓好芝罘湾保税物流港区及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龙口配煤物流中心建设、木材物流中心建设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等,促使烟台港口物流全面发展。
总之,依据差异化战略、地域生产综合体战略和专一化战略,烟台市应重新打造“深水大港、门户城市、重化工基地和环境优美大烟台”的新形象。即全面塑造以港口海运为先导,港口物流业为基础,临港工业为支柱,滨海旅游业为特色,港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之间、产业群之间开放协同、整合创新、动态优化、高效低耗的新型产业体系。
烟台市的海洋经济凭借自身的资源与科技优势,为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作为新兴行业,速度与总量上还是有所欠缺。临港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是阻碍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临港旅游业和临港物流业等措施来进行合理的调整,为烟台市的海洋经济带来突破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泰,烟台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战略思考[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6,(1):59-62.
[2]李东升 李中东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品牌定位的关联分析—以山东烟台为例[J]1001-7348(2005)04-0022-03.
[3]烟台晚报打造临港工业“强躯”2008年5月15日 26版.
现代农业发展现实条件研究论文 篇4
前工会工作的热点问题,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坚持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坚持把职工群众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体和民主管理的主体,通过加强民主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广大职工群众分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形成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其次,抓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明确企业党政主要领导,就是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统一协调民主管理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二是明确工会组织是民主管理工作的工作机构;三是建立长效机制。
二、注意完善制度,力求抓好载体
为使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企业要坚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在抓好载体上下功夫。一是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如企业每年的行政工作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职工“四金”交缴情况及企业改制等情况,必须都要在职代会上进行审议或通报,特别是企业改制,必须把企业改制政策、改制方案、资产审计、评估等重大事项及时向职工公开;必须依法落实职代会对改制方案的审议权、资产的监督权;必须将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坚持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每年由企业工会与行政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保险、福利、教育和培训、纪律和奖惩等有关职工福利待遇问题与行政协商,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由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与公司行政进行签约。三是坚持实行厂务公开,切实做到组织、内容和形式“三落实”。在组织上,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挂帅、行政负责、纪检、工会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在内容上,将传统的公开,即:“企业想公开的内容”,转变为“职工想知道的内容”,增强了厂务公开的透明度和互动性。在形式上,严格把握厂务公开的原则、重点、程序、方法,力求做到有先后之分、层次之分、范围之分,注意公开的实效性。
三、重视关心职工,构建和谐企业
企业在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尊重职工民主权利、关注职工素质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创建“职工满意企业”、“当好企业好主人”、“职工信得过的企业经营者”主题活动。
二是按照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目标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创文明班组、建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
三是遵循为职工多办实事的宗旨,认真做好职工生活保障和关心职工家庭等工作,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四、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领导重视,明确职责是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职工、依法有序、真正做到党、政、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自觉将民主管理的运作、要求体现在各自的工作中,从党的全局来把握和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
(二)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是推进民主管理的基础。要规范民主管理,必须有一整套工作制度和机制。企业在健全职工参与机制上,重点抓好三个环节:首先完善职工董事制度,其次提高职代会运行质量。三是提高职工代表的民主参与水平。
(三)坚持程序,注重过程是推进民主管理的手段。民主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一条不是看结果,而是看程序,工会组织要敢于坚持按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操网作程序规范运作。工会维权是参与决策过程中的维权。民主管理要坚持的就是程序,就是要坚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规范地履行民主程序。
创造,只是不满足以现实现代诗歌 篇5
不渴求春雨沧海桑田的浇灌
滴水穿石的平淡足以幸福
我会笔直的.站立在沟谷
看每一滴山岩上玲珑剔透的水光
听每一次碰撞后相濡以沫的笑语
我会放了声的舞蹈
在夏日朗朗光辉间失足
在梦魇中查探那归于平淡的眼神
我会忘了时的镌绣
在霜叶染红的丛林间失襟
在湖光下偷窥那散落微光的节拍
假若到了冬季
在白雪皑皑间尚未苏醒
我会一动不动地等待
等待一场水落石穿后变了格局的风
等待一场埋没后的岿然对立
等风来
在一个晨曦烂漫的黎明
四季都是微笑
都有装模糊摇曳的身影
滴落着颤巍巍的走来
不渴求春雨海枯石烂的豪情
源远流长的沟壑足以幸福
等一切归于平静
现代农业发展现实条件研究论文 篇6
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现代大众文化即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强制性等特点,从而成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照搬这一理论主张限制中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并不合适,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文化产业市场.
作 者:何亚平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91刊 名: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1)分类号:B15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大众文化 商品化 标准化 强制性
现代社会发展内容和现实价值 篇7
社会发展观,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深刻总结建国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世界发展潮流,科学分析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结果[1]。
1.1 现代社会发展的制度性
在改革开放之后,就“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扰乱,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邓小平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以救中国、发展中国。“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这是以中国的特殊国情为立足点而给出的一个定位。过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现在也是一样。即便中国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然而在国际对资本进行垄断的形式中,“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就中国而言,社会主义是价值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在工具理性角度说,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价值理性的方面来说,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主义的意义不仅仅是使中国能占据独立自主的政治地位以及取得经济迅速增长的方式,它的意思更在于能够提供了一种能够对人民发展要求有所反映的价值范导,从而确定出中国社会发展目标。
1.2 现代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现代一般认为,首先,在宏观方面来讲,必须对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的进行处理。发展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与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动力与途径就是改革,把发展当做目标,保持稳定,以此为前提,统一起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及社会能够承受的程度,促进社会的发展稳步进行。其次,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协调社会内部每个组成部分,使其相互发生作用,于动态之中取得和谐发展的一个过程。以该思想为指导,在1978年,中央又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相应领域改革。”[1]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我们要进行改革。中央反复强调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3]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如“一手硬、一手软”等就出现了,针对这类问题,中央制订了方针,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该方针能够作为指针来对实际生活中不协调的现象做处理。
1.3 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性
在现代化社会理论中,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立足点。中国具有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传统,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它的出发点必须是中国的客观现实。若不以中国国情为依据,不把中国发展的特殊性考虑进来,则不管是哪种理论或实践到最后都会是失败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中,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败、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成功、社会主义的胜利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这些在正反两方面验证了该结论。这一个半世纪中,中国人对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探求,我们深刻的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现代化的立足点做了郑重选择。“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国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贴上的特有标签,它表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性质。
1.4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在现在一般来看,十亿人口所处的状态均比较落后,由于该基本国情,就决定了贫困与发展的问题是我们所要去解决的,不可以走资本主义道路。原因是该发展道路造成部分人很富裕,大部分人将长期处于贫困甚至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一种状态。该结果本身已背离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同时还会引发逆向的叠加效应的产生。由于大部分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不但不能把大部分人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调动起来,使得经济难以发展,同时还会引发对社会的不满及很严重的阶级斗争,发生闹革命[4]。不能够把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不发展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就难以脱离落后贫困的局面,逐步实现现代化。即便现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十亿人的贫困与发展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而要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原因就是社会主义的主体是公有制,社会主义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大部分人长期贫困的问题不会出现。
2 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2.1 对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价值
第一,人的发展要具有整体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有个性充分、丰富和谐、全面自由等规定性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把人的全面发展当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提出来,这个目标的提出以该阶段的实际为出发点。人的发展应作为一个整体,它包括人的物质、精神及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等层面的发展[4]。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是推动人身体、健康、精神文化、技能等多种素质的整体发展。第二,人的发展要具有和谐性。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及人与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指的是人自身各方面构成要素及各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及相互适合、协调、促进的一种发展模式;人与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指的是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有机、适合的发展模式。
2.2 对综合发展的当代价值
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领域与子系统的突进,均会导致旧有的系统失衡。社会是系统的发展,该系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综合。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它们的内在是相关的,两者是互相促进的,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与前提的,同时经济发展又以社会发展作为精神动力及社会保障。只追求经济增长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就必须让经济和社会协调互动。
2.3 对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价值
社会发展的构建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长远发展战略。对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要求。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方面因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领域众多,所以需要对经济、行政、法制等手段加以综合运用规划,从而形成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的机制。另一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让全体公众都参与进来,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与否、和谐社会建成与否的关键。尽管国外的经验证明,公众参与度和人均收入密切相关,但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通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公平度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强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和参与力度[5]。
总之,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得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应具有人民本位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性及综合平衡性的科学结论。很明显,这些探索是以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伟大贡献,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本质性层次的进一步深入探讨,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对该理论认真学习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康庄大道上认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努力进行理论、制度、科技和各方面的创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摘要: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东方社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社会发展理论,是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石仲泉.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形态[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5):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篇8
广东农垦隶属于农业部,是一家以从事南亚热带特色农业为主,多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集群式集团公司。垦区的农业生产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现已拥有国内外一流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建成了多个大型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名优产品基地。但作为广垦多家生产性企业原材料供给的后方腹地,当前面临较大的供给缺口。要提高垦区农产品的产量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如对垦区未被利用的荒地进行垦殖,又如广东农垦在泰国、马来西亚购置土地建立橡胶生产基地;二是调整种植结构,即增加“三高”作物①的种植量。但是,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能全部种“三高”作物,广东垦区今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值得思考。
一、现代农业经营发展模式分析
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能,实现高效产出,创造高收益。目前已有很多文献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过讨论。如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和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将现代农业的发展归纳为三种模式:即机械技术型模式、生物技术型模式以及机械生物技术型[1]。另外,曾宏(2011)围绕生态农业和木本农业两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途径和方向[2]。曹俊杰(2009)提出了5种适合东部沿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别是产业化和开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工农互补型农业发展模式、多功能和生态型农业发展模式、高新技术和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城乡融合型农业发展模式。广东农垦实现农业现代化,采取何种模式,要根据垦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模型建立
(一)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
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宏观经济环境的变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环境的改变等等,这些影响指标无固定结构、影响因子非常零散,不容易把握。针对其特征,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homasL.Saaty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所谓AHP法,就是将众多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按照不同层次进行聚合,形成一个递阶结构,接着对同一个层次的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分析,一般采用专家打分法,比较的结果放入判断矩阵里面,然后用求解最大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方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相互权重,再通过计算得到影响因素的优劣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做出决策和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影响指标的分析,利用AHP方法构建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指标权重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模式选择的结果[5]。利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要步骤如下。
1.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中的同层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其比较结果以1-9标度法表示,“1”表示两者一样重要,“3”表示前一个因素相对后一个因素略显重要,“5、7、9”依次表示前一个因素比后一个因素明显重要、强烈重要和极端重要。为了使两两判断的重要程度更精确,则用“2、4、6、8”分别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如果某一个层次有n个指标,即可得到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A={aij}。
2.求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接下来,要得出该层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重要性的权值,可以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λmax和特征向量x,3.进行一致性检验在进行因素两两比较时,采用专家打分法,专家在对因素重要性进行赋值时,也会因为个人偏好及客观事物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干扰,而做出不一定非常准确的判断,以致最后通过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权值)也可能出现偏差。所以,有必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现代农业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
各指标层的权重确定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指标层各项指标对方案层中每个方案的影响程度。接着,将每个方案层的各个指标的影响分数与对应的权重的乘积加总求和。最后,按照分值对方案层进行排序,分值最高者即为理想发展模式。
三、运用AHP法进行现代农业模式选择——以NH农场为例
广东NH农场位于雷州半岛南端,居徐闻县中部。全场土地总面积6000多公顷,主要生产橡胶、甘蔗以及一些热带果蔬。“十一五”期间(至2010年),该厂完成干胶总产5548吨,年均产干胶1109吨;完成工业甘蔗产量53万吨,年均产甘蔗10.6万吨;完成社会总产值6.2亿元,年均实现社会总产值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81万元,年均利润1016万元;职工劳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20和年,NH农场的总营业额和人均收入都有较明显的提升。
(一)调研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对NH农场五个方面的因素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土地规模因素。2013年年底统计,NH农场农用地74000亩,其中橡胶地13000亩,园地0亩,耕地41000亩。农业从业人口1231人,劳均耕地约33.31亩/人,劳均耕地规模与全国其他农场土地规模相比略少。场区土地虽然成片相连,但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存在很多坡地,给机械化耕作带来一些阻碍。2.农业资金投入因素。据调查,2013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88.3万元,年增长率约为1.1%,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505.68万元,年增长率约为9.7%;2011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39.26万元,年增长率约为3.6%。近几年来,NH农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大量的资金都投向了城镇基础设施领域,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收紧。3.农业劳动力素质因素。截止2013年年底,NH农场农业从业人口1231人,其中,大专以上仅6人,占总人数比例不到1%;94.34%的农业从业人口只拥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4.科技研发因素。该项指标主要指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和农业科研创新实力。NH农场现有1所独立的农科所,主要研究甘蔗育种,但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农科所很难研制新的成果。总体来说,该农场的生物技术和科研创新水平较低。5.农业机械化因素。NH农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是很高,2013年年底统计,场区主要机械设备是农用中型拖拉机,总计26台;无联合收获机。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主要以人力为主,机械耕种面积为20000亩。
(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中各个层次中的因子进行相互间的重要性比较,并根据程度使用1-9的比例标度进行打分。通常是选定10名左右的专家,对其发放相关调查问卷,专家就方案层中每个方案对准则层中各指标的依赖程度进行1-9标度法的比较打分,接着针对NH农场农业经营发展的5个影响因素,即准则层中各个指标进行相互比较打分。然后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甄别和处理,最后得出方案层对准则层各约束条件的判断矩阵。权重的确定主要运用MATLAB软件,经过计算,各个方案相对A1-A5约束条件的权重表。
(三)层次总排序
将方案层对各个指标的.依赖权重与准则层相应指标的权重的乘积加总求和。最后,按照总分值对方案层进行排序,分值最高者即为理想发展模式。
(四)结果判断与评价
对于AHP法,要注意其运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主观性操作行为,特别是在进行两两因素比较时,其因素重要性的量化很容易随着专家的偏好而发生变化,不同专家给出的结果有可能不相同,所以尽可能为专家们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资料,保证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专家的判断进行一致性检验,可以使最终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7]。从前面测算的结果得知,NH农场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最适合甲方案所提供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即优先考虑生物技术型的发展模式,通过生物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农业总产值。
四、结论
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研究 篇9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滕彩元 杨祥禄 王金华 郭正模 杨忠毅
现代农业作为一个特定和动态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提出的。历史上发达国家在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为解决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工业、流向城市,从而带来农业劳动投入不足、土地产出不高等问题,将现代装备、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农业定位的标准也不会统一。四川地处中国西部,从整体上讲同我国沿海发达省(市)的农业有一定差距,但也有部分地区如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处于全国前列。建设现代农业是四川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构成、社会文化背景等差异很大,因此现代农业的建设也应当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地进行,最终从整体上把四川农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产业。
一、四川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和障碍性因素分析
四川是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经济整体实力在西部相对发达、自然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农业大省。全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2002年总人口8474.5万人,居全国第 3位;耕地面积6089.6万亩,居全国第2位。四川人均耕地少,仅为0.72亩,但由于气象、土壤地域分布的多样性,适合多种动植物繁衍和生长,经过两千多年的培育和筛选,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优质特色品种。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增加值)在西部12个省(市、区)居首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8%,位居第3位;猪牛羊肉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11%,位居首位。但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仅为2107.6元,居全国第19位。按人均指标评价,四川农业在全国仅居于中等水平,有的指标甚至为中等偏下水平。
1.四川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由1978年的95.7亿元提高到 2002年的1651.5亿元。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一定的巩固和加强,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有了较大的迈进。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全省已建成各种水利工程90余万处,乡村办电站2793个,装机容量81万千瓦。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3750.9万亩,早涝保收面积2595.4万亩,机耕面积1431万亩,机电排灌面积927万亩。全省农村用电量93亿千瓦小时。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03.7万千瓦,拥有农用运输车92175辆,大中型拖拉机4.22万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3.09万台。“九五”以来,全省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土1321.6万亩,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多年的合理规划和充分论证,在充分考虑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目前全省已初步建立起粮食、油料、生猪、牛羊草食牲畜、蔬菜、水果、蚕桑、茶叶、花卉、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共300多个。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整体安排,结合四川实际,全川确定了12个特色农产品和8个优势农产晶、24个优势产区。
(3)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不断深化的农业结构调整,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以粮为主局面,粮食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70%下降为2002年的49.9%;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1.7%下降为2002年的50.2%。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2年全省乡镇企业达到151.48万个,从业人员665.8万人,营业收入4666.65亿元,利润和上交税金 209.23亿元,为农民提供收入288.7亿元。
(4)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重大步伐。据统计,全省已发展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8852个,其中龙头企业2127个,其他带动主体6725个,带动农户788.6万户,占全省农产总数的 40.2%,所带农户人均增收211元。
(5)农民生活显著改善。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贯彻实施,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 1982年的247元,上升到2002年的2107元。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农村恩格尔系数 2002年已达到53.9%,比1993年的63.3%下降了 9.4个百分点。
参照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和数据,当前四川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根据现有基础、区域发展状况测算,四川农业经过十六、七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特别紧紧依靠其它国民经济部门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带动,到2020年全省农业从总体上讲,可以基本实现现代化。
2.四川现代农业存在的障碍性因素
(1)体制障碍,影响产业互动。四川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四川省在全面推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后,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振兴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但随着农业商品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割的矛盾日益显现。农业比较效益差,农村土地等资源大量流失,加之现有的农业管理体制仍保留不少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如地区封锁、行业分割、部门垄断、市场行为不规范等,严重地削弱了农业的内部活力。
(2)竞争压力,农产品质量不高。四川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商品率较高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类、茶叶、花卉等。但由于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大宗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鲜果加工率不到5%,特色产品又缺乏应有的批量,加之技术支撑不够等原因,不少农产品品质下降,优质农产品偏少。
(3)资源约束,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四川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2年全省人均占有耕地仅O.72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而四川省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发难度大,制约因素多;耕地补充性来源不多。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亦尚有1000多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利用主要在质量提高和深度开发上挖掘潜力,这对四川实现现代农业形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四川省农村劳动力严重富余,一般估计至少在1/3以上,总数达1100万人。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每年至少会有40万劳动力新增到富余队伍之中。
(4)环境影响.生态条件需改善。四川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历史上的过度垦殖又使植被覆盖率偏低。四川农业的耕地复种指数高,但由于农产品供给压力等原因,农田化肥、农药施放偏多,土壤污染严重。由于环境恶化,农作物病虫害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2002年全省总受灾面积达3846万亩,成灾面积1687.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261万亩。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给环境改善带来一定生机,但在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城市生活垃圾等新形式的环境污染对农业又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5)科技制约,科技推广应用率不高。现代农业必须依托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来实现。但四川省科技推广应用的财政投入很少,绝大部分属人头经费。由于农业科技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全省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比重很小,目前,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 40%。目前,推广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偏重于栽培方法改进和物质性投入,面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要求的“全方位”农业技术进步推广运用尚待开展。
(6)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后劲缺乏。四川地方财政长期处于困难状况,70%的县为赤字财政,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状况。目前,四川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仅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左右,2002年全省支援农村生产支出8.31亿元,仅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2%,比1994年下降了 3.7个百分点。据调查,农户对农业的投资也呈下降趋势,使整个农业缺乏资金投入牵引增长的动力。
(7)设施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四川农村的水利、交通、土地、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十分脆弱。一是农田水利工程老化或不配套,难以发挥作用;二是农村交通运输落后,县、乡公路数量少、质量差,人流、物流不畅,农村交通运输工具落后;三是中低产田土占耕地面积的51%,制约耕地生产能力的发挥;四是农村通讯落后,不通电话的村占 23%;五是市场建设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现有市场基础设施差,辐射半径小,交易方式落后。
(8)人才缺乏,思想观念保守。目前,四川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5.7%,小学文化程度占48.2%,初中文化程度占32.O%,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1%。农民的文化素质低,难以及时接受一些适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许多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市场意识淡薄,相当部分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全省每万农民仅有乡镇农技人员4名。
(9)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四川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产业化仅仅是雏形,为农民提供的服务在产前、产中的居多,而在加工、销售环节的服务则比较缺乏。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科技含量、档次和附加值低,大多数都是初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不足。
二、四川构建现代农业的对策措施
1.建立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前,四川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还是生产、加工、流通、贸易分段式管理,在职能配置上,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省级部门与市(县)部门之间、同级涉农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够清晰,缺位、越位、错位以及职能交叉重复的情况都有发生,影响工作效率。四川应学习和借鉴国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打破条块分割、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体制格局,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产业投资政策、农村人才政策、土地政策、农产品购销政策、农民税费政策,加强对农业的调控和保护,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农业结构调整,要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推进,重点放在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四川近期确定优质水稻、“双低”油莱、玉米、柑桔、商品蔬菜、蚕桑、茶叶、棉花等8种农产品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建成柑桔、“双低”油菜、棉花等3个全国优势作物的8个优势产区,建成西部地区有特色、成规模的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蚕桑等5个优势作物的16个优势产区。
3.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围绕深入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广实施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逐步形成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带动现代化。对农产品实施从“农业投入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力争用5—8年时间基本实现四川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增强四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创建四川名优农产品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跟踪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前沿的同时,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科研更加面向市场、贴近生产。把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重点放在优质专用高效作物新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上。大力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学校教育培训体系、农技推广教育培训体系、农业科研教育培训体系、民间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为建设现代农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实施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工程和农业远程教育工程。力争2007年前培训农村各类人才200万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人
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5.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深加工。推进产业化,龙头是关键。要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档次高、产品质量优、运行机制活、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率,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深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6.完善农村政策法规,依法扶农兴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稳定和完善农村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政策,法律是保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农业立法上,还应在农业支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市场竞争主体、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建立起较完整的农业法律体系。
7.增加农业投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要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发挥各级政府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业主开发,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上,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上,应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建一批重点灌溉供水工程,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抓好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改造,完善机耕机灌增收设施和农村市场设施,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禁止乱占滥用耕地,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8.创新机制,完善农业“七大体系”。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是为现代农业从整体上构筑起稳固而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应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增加投资,整合资源,加快建设。要深化改革,大力调动工商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七大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现实条件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08-08
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研究12-04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08-21
现代农业意识论文08-07
农业现代化研究11-17
现代农业技术需要研究论文09-13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12-17
现代农业科技园研究06-26
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论文12-19
现代农业的新技术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