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共8篇)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篇1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兴县富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清水河县(2006-2010年)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一、区划依据:
1、自然条件:清水河县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最南端,全县辖11个乡镇,102个行政村,28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1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全县总面积为2859平方公里,宜农耕地103万亩,水浇地不足3万亩,97%以上为坡梁旱地,全年降雨量在410mm左右,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110-160天,≥10℃的有效积温2900℃,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县。
2、农村产业结构:全县农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为辅,其中第一产业中,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作物有: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特色小杂粮、蔬菜、紫花苜蓿等,多种经营主要以林果业、水产业为主,200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70.3万亩,粮食作物35.3万亩,其中小杂粮(豆)11.8万亩,马铃薯9万亩,经济作物15万亩,饲草作物20万亩,粮、经、饲比例基本稳定在5:2:3。经过多年的努力,清水河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截止2004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143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7万吨,马铃薯总产量达7.5万吨,小杂粮豆总产量达2.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82元,其中种植业收入达1400元,现在农民人均收入以8-9%的速度递增。
3、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容易造成减收,部分作物甚至绝收;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大宗农产品多,特色品牌产品虽多但未形成规模,缺乏有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四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滞后,生产经营粗放,没有形成更大更长产业链条,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组织化程度低;五是农业推广体系薄弱,服务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还没有真正增强;六是农民素质较低,特别是接受现代农业程度差。
二、指导思想
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初步确定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立草为业、为养而种、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战略;努力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做强做大“六大产业”,全面提升清水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构建农村小康社会。
三、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挖掘农业现有潜力、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改造中低产田、配套农田旱井、努力培肥地力,大力提高单产,可望在2010年新增节水灌溉5万亩,水浇地2万亩,加上原有水浇地面积人均1亩清水河式的水浇地;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50%以上耕地实现机耕、机播,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达到2400元。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和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小杂粮、马铃薯、草业、中草药材、水产、蔬菜六大主导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得到安置和转移,以彻底改观我县农业滞后的局面。
四、农业产业化项目
本着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和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和地区优势,全县要抓好小杂粮豆、马铃薯、草业、中草药材、水产业、蔬菜等六大主导产业,作为今后我县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重点。
(一)小杂粮产业。1、要进一步扩大县农苑特色小杂粮精加工厂规模,建立健全我县特色小杂粮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带动特色小杂粮生产走产业化之路。区域布局主要以县中西部地区为重点,重点分布在单台子、窑沟、宏河镇、五良太等乡。2、以内蒙古可食可健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发豆制品产业加工,建立优质黄豆基地13万亩,到2010年全县小杂粮豆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00元。3、基地建设:2006年全县种植以小香米、绿豆、小红豇豆、荞麦为主的特色小杂粮8万亩,2008年达到10万亩,到2010年达到12万亩。
(二)马铃薯产业。
1、以鸿宇有限公司、以及农民经纪人队伍为龙头,提高马铃薯转化率和商品率,到2010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带动农户18000户。
2、区域布局:以艽菜庄、杨家窑、北堡等乡为重点。
3、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全县种植优质马铃薯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马铃薯原原种网室生产15亩,完成原种扩繁600亩,2008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保有14万亩,其中完成马铃薯原原种网室生产20亩,原种扩繁达到800亩,使马铃薯繁育体系逐步完善,马铃薯达到脱毒种薯化。到2010年,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6万亩,鲜薯产量达到14万吨,建立马铃薯保鲜窖100个,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得到的收入达600元。
(三)草产业。
1、以县香香饲料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扶持扩大该公司生产规模,到2010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带动全县农户。
2、区域布局:以全县退耕地为重点。
3、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全县新增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2008年全县种植的优质牧草累计达到45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保有15万亩,2010年全县种植优质牧草累计达到50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8万亩,农民人均从草产业中得到的收入达500元。
(四)中草药材。
1、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技术、资金发展中草药材深加工企业,2006年初步建立起以黄芩、甘草为主的中草药材初加工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计划到2010年企业初具规模,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
2、区域布局:黄芩、甘草育苗、育种基地建设在杨家夭、小庙子、五良太、王桂夭等水源比较充足的地方。生产基地建在清水河县有配套农田旱井的旱作农田上。
3、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建立人工种植黄芩(山茶)、甘草生产基地1万亩,2008年建立人工种植黄芩(山茶)、甘草生产基地3万亩,到2010年人均种植0.5亩,达到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益400元。
(五)水产业。
1、通过对石峡水库、刘老婆夭大坝、喇嘛湾黄河段库区等较大水面,进行水利、水产、农业综合治理,为大面积发展水产业提供保证。
2、区域布局:以清水河黄河库区为重点。
3、基地建设:2006年年产鲜鱼达200吨,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2008年年产鲜鱼达300吨,全县中小水面养殖面积达到4500亩,池塘面积达到1000亩,到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600吨,产值达1200万元。农民人均从水产业中得到的收入为100元。
(六)蔬菜产业。
1、以县脱水蔬菜厂为龙头,抓好中介组织、市场载体、信息体系建设。
2、区域布局:城关镇、小庙子乡为重点。
3、基地建设:在进一步巩固提高供应本县市场能力和水平的同时,立足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蔬菜,不断扩大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丰富品种,延长供应期,到2010年人均从蔬菜产业中得到的收入达到200元。
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是在原“农田旱井,秋雨春用;作物覆膜,坐水点种;节水补灌,精种高产”的旱作农业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有限水(雨)资源,配合节水新技术,完善节水设施,结合旱作农田基本建设,综合运用抗旱品种选育、土壤肥力墒情监测等技术而采取的一项综合性措施。今后,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以农田旱井(水窑)为水源的集雨节水的灌溉工程,以及高标准旱作田建设,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到2010年人均建成旱作高标准农田达到5亩,其中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人均1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万亩,人均1亩;旱作基本田面积达到30万亩,人均3亩,使全县50%的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农村农源(户用沼气)建设项目
我县属老、少、边、贫地区,是国家退耕还林县,进行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符合我县农村能源发展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实际需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是以沼气池为中心,连接种养业和农民生活为一体的生态模式,是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建设,即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建设,为农村达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全县计划完成 “一池三改” 项目1300处,2008年完成 “一池三改”项目2000处,“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等生态家园模式1000处,使农户人均从该项中增收200元,到2010年全县40%的农户得到推广应用。
(三)“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工程
“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工程。即在全县建立41个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点,在示范点实施“六配套一服务”,每个农户建暖棚1座,建青贮窖1个,配套饲草加工机具1台,每个农户养羊20只以上,种植饲用作物10亩以上,抓好防疫等行政技术服务工作。
2006年计划建立“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点100个,2008年累计完成“461”农牧业综合科技示范点300个,每个乡镇发展30个,带动农户3000户,农民人均从该工程中得到的收入为200元,到2010年,全县80%以上农户普遍得到应用推广。
(四)种子工程
1、“十一五”期间引进、试验、示范名、优、特、新品种35个;
2、每年繁育特色小杂粮豆优良品种1000亩;
3、每年培育以山茶为主的中草药材种苗基地1000亩;
4、建立马铃薯繁育体系,每年生产原原种15亩,原种生产达到800亩;
5、每年建立优质饲用作物种子基地800亩。到2010年,玉米良种、马铃薯良种、中草药材种苗基本达到自给,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六、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农业中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要把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作为本地区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规划的要求加以部署和落实,根据农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积极为农民搞好市场、技术、信息、农业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不折不扣地把有关农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首先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建成管灌、滴灌农田,特别是象浑河两岸、清水河县、杨家夭滩要力争把旱作田建成保灌农田。其次是种子工程建设。要依托现有几个农业良种场,以建设农作物良种繁殖户为重点,要加强优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力度,每年县财政要把种子工程建设列入专项预算,保证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要把新优良种的引进示范做为工作重点,要责成专人负责,确保引进数量、质量和效果。
(三)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后我们要按照规划,充分发挥我县比较优势,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走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推进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扩大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按照“为养而种”这一要求,扩大饲用作物和优质牧草种植规模,围绕龙头企业的加工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小杂粮、马铃薯、草业、中药材、水产业和无公害蔬菜等六大主导产业,为加工转化提供充足原料。
(四)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紧紧围绕六大产业规划,按照“扶优、扶大”的原则,在继续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一批有一定规模,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到2010年农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围绕六大产业的开发,继续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努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小杂粮产业要立足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马铃薯产业要围绕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扩大订单生产、商品薯要改善品种品质、提高商品率。草产业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立草为业、为养而种”的思想,按照增草增畜,草畜平衡,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扩大粮饲兼用玉米、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的种植比例。中草药材产业要加大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水产业要大力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渔业经济,突出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稳步提高渔民收入。蔬菜产业重点抓好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及其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
(五)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
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开辟增收渠道,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中,既务农又务工、务商。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逐步拓宽农业就业空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减少农业人口,变富余农民为富裕农民。到2010年,农民剩余劳动力基本得到安置和转移。
总之,今后五年,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保证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我县农业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从而实现规划所制定的目标。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篇2
一、推广精准农业的意义
1. 发展精准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
加入WTO后,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农产品凭借其质量和价格优势, 将更多地进人中国农产品市场, 中国农业面临着更严峻考验, 依靠科技进步, 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精准农业是质量效益型农业, 以优质高效为目标, 重视农产品的质量, 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
2. 发展精准农业是中国有效利用生态资源,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人口最多但自然资源状况较差且恶化趋势严重, 如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近十年人均占有量由0.09公顷下降到0.08公顷。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造成农田环境和农作物的严重污染, 约占目前耕地总面积1/5的土地受到污染;土地退化严重, 致使自然灾害愈加频繁。优化资源, 保护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但从传统农业的角度来看, 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新型技术的支持, 依靠科技技能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率, 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3. 发展精准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中国以往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入, 以粗放经营解决供不应求的总量问题。但在农产品基本形成买方市场的条件下, 数量问题已不再是主要矛盾, 而被品种、质量矛盾所代替。农业面对和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粗放经营难以解决这一矛盾, 唯有靠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集约经营方是正途。发展精准农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全局性的问题, 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仅靠扩大数量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已没有多大潜力, 必须瞄准市场, 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精准农业。
二、大河沿子镇现代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大河沿子镇位于新疆精河县以西45公里处, 面积1 435.45平方公里, 总人口3.25万, 其中农业人口2.6万。下辖15个农牧业村, 1个新农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2个社区居委会。大河沿子镇共有耕地11.7万亩, 农业生产以棉花为主, 2007年全镇棉花播种面积为11.4万亩, 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大镇。从2006年开始至今, 大河沿子镇紧紧围绕着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这一主题, 在全镇开展了以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为主的一系列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 现有棉花种植技术。
一直以来大河沿子镇的棉花种植都是很传统的, 2006年开始采用新技术, 大面积棉田采用了“一穴一粒”精量播种技术, 农民从繁重的定苗中解放出来, 过上了休闲的节日。“一穴一粒”精量播种对种子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种子生产的有关标准, 发芽率达到80%的种子才算合格种子。土壤耕作层90%以上残膜都得到清理回收, 避免因棉种播在残膜上出不了苗的问题。为消除农户担心“一穴一粒”不保险的心理, 政府部门还给予农户适当的补贴和优惠政策, 精量播种技术就这样在不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推广下去了。与精量播种相配套的是精准灌溉, 虽然大水漫灌已经是落后的灌溉方式了, 但在大河沿子镇依然存在, 只有部分耕地采用加压灌, 膜下灌等精准灌溉方式, 2008年还采用了埋式滴灌植棉新技术, 并将继续推广。棉田施肥同样离不开“精准二字”, 依托滴灌系统实施的“随水施肥”在大河沿子镇也得到了应用。
2. 精准技术设施配套状况。
大河沿子镇已推广加压灌8 000亩, 膜下灌7 000亩, 设立了两个示范点, 其中一个采用精良气吸式点播及高压滴灌技术相配套;第二个示范面积为125亩, 采用精良气吸式点播及常压滴灌技术相配套, 都通过精量播种、精肥精管, 实施标准化作业。以建立诱虫灯监测预报系统为主,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生物药剂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 完善植保体系, 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 该镇已引进小型精量播种机18台, 一机三膜大型精播机2台, 拔杆清膜机100台, 引进优质高产品种标杂A1达150亩, 新陆早33号5 000亩。2008年大河沿子镇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建立蔬菜大篷, 增加了高压滴灌等设施, 其植棉技术在全县还处于领先水平, 如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滴灌技术的应用。由于棉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农机标准化作业等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棉花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2006年推广精准技术以来, 大河沿子镇棉花种植不仅减少了投入成本和劳动力, 而且还提高了棉花产量, 增加了收入。在2007年由于采用了新技术, 大河沿子镇11.4万多亩棉田平均单产籽棉341.5公斤/亩, 比去年增加29.1公斤/亩, 同年滴灌棉田比淹灌棉田平均亩产高出30~40公斤。
三、大河沿子镇精准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制约着推广力度。
由于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属性, 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 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发达国家每年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 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 而中国在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下,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 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2%, 人均经费更少, 多数技术推广机构“无钱打仗”已严重影响到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年仅由不到20%的县会下拨一定的技术推广经费, 很多时候下拨经费还会发生截留现象, 使经费不能最终用到技术推广活动中来。因经费不足等原因, 只能够勉强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 而用于技术推广项目的资金就很少了, 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 还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是农民自筹或非政府部门提供, 政府下拨技术推广资金经费很少, 甚至没有, 2008年大河沿子镇6个农业村自筹资金68万元, 增加实施棉花加压滴灌面积6 700亩。由于推广经费少, 制约着精准技术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的采用。
2. 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
一方面, 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 在农业内部, 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 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 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 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 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大河沿子镇农户基本上都是小学、初中学历, 无法很快接受新技术, 他们最注重眼前经济效益, 然而采用新技术有时要很高的成本, 而且新技术的优势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后才会发挥, 这就导致农户看不到他们想要的收益, 造成农户对高新技术避而远之不愿接受的局面。
3. 农民居住地分散, 组织化程度低, 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自家的土地具有决定权, 很难统一规划和生产, 这增加了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和农民组织的缺失, 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 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 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 效果, 服务质量, 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 导致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大河沿子镇的技术推广工作之所以艰难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农民组织, 虽然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 但还是无法填补农民组织的作用。
4.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 精兵强将少。
从目前专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分析,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有近1/3的人员不具备农业专业学历或根本是外行。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基层推广部门, 现有专职人员8人, 大多为高中学历, 导致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5. 精准技术推广人员分布不尽合理。
当前, 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技推广人员分布过于集中于县级, 使技术推广的供给与需求发生错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乡人民需求的多样化, 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细, 随时需要得到农技推广人员的指导。但与此需求不相适应的是, 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多数乡镇级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人员只有2~3人, 且设备简陋。大河沿子镇技术推广人员虽然有8人, 但真正在基层做实际工作的人却只有3~4人, 多数推广人员都在精河县, 很难起到新技术宣传推广作用, 加之基层推广人员少且工作量大, 工资水平低, 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四、深化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1. 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技推广是个系统工程, 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 除了农技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 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首先, 保证承担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的乡镇以上农技推广人员全额拨款, 确保人员工资。其次, 增加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添置必要仪器设备, 搞好技术示范点建设, 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2008年大河沿子镇就增加了蔬菜大棚, 加压灌, 低灌等设施农业设备。
2.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 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
农民是经营主体, 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和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 把农技推广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 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 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关注, 缺乏针对性。因此, 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 改变“你给的我不要, 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大河沿子镇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及时地把市场需求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 让农民自己选择和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3. 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 提高推广效率。
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 成本高, 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 由于经营规模限制, 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形成“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 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技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 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 有效提高新技术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转移过程来看, 一方面, 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另一方面, 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 保证了技术适用性;其次,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能人, 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从“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扩散过程来看, 是农民自己来传播农业技术, 其良好效果是其他推广组织和推广手段难以替代的, 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 具有与他人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 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 更易为农民所认同接纳。特别是若他们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以利用, 并取得良好绩效, 这种“再传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由于大河沿子镇在管理运行上形成了农民合作组织形式的运作模式, 据摸底调查全镇已有76%的农民愿上强压滴灌, 如今棉农的种植意识已从过去高强度、低效益的淹灌向高成本、高效益的加压滴灌转变, 认准了搞滴灌节水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回报。所以, 由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 容易做到操作性更强, 费用更低, 更为农民所接受, 实际效果亦更为显著。
4. 稳定农业推广队伍, 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据有关统计, 在县级以上的农业推广机构工作人员占60%以上, 而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农业推广部门工作人员占40%以下, 并且推广人员的素质远远低于县级以上的推广人员。为此必须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技术推广人员到基层去工作, 精简上层, 充实下层, 优先充实乡村站工作人员, 满足从事实际农业推广的需要。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政治教育工作, 提倡“献身农业, 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重视农业推广人员脱产学习和在职进修工作, 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 开阔视野, 拓展知识面和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不断丰富推广经验, 提高推广技能。就大河沿子镇的实际情况, 应定期对技推人员进行培训, 补发津贴以稳定推广队伍。为搞好农业推广工作,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广泛、迅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实践, 建立一支数量与素质兼顾的农业推广队伍。
5. 合理布局, 形成以乡镇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乡镇是农业技术走向农民用户的真正出口, 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和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针对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不完善和人员不足的情况, 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调整内部, 减少精河县级农技人员, 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广开门路, 从各相关部门抽调富余人员, 增加基层推广人员数量。打破条块、部门和地区分割, 统筹安排, 协调互补形成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各种途径, 多渠道、多门路集资以安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信心和决心, 稳定农业技术队伍建设。
6. 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
农民的信息意识问题, 大河沿子镇农户的信息意识较为低下,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为此, 要加大农业基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领域, 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为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 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信息资源的捕捉和收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河沿子镇已经建立了农村信息化体系, 建立了以“农信通”为主的农业科技、农资行情、农产品交易的农业信息传递系统, 只是信息化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 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荣毅, 朱建军, 龚江, 王荣栋.试论新疆精准农业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农业科学, 2004, (2) .
[2]扈立家, 唐雪漫.中国发展精准农业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5) :27-28.
[3]刘焱选, 白慧东, 蒋桂英.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7) .
[4]刘爱民, 封志明, 徐丽明.现代精准农业及中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 :24-29.
[5]刘伟明.精准农业及其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6) :8-35.
[6]李亚芹, 夏峰.中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J].农机化研究, 2006, (6) :4-6.
[7]卢树昌, 赵淑杰.精准农业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发展前景[J].农业经济, 2001, (2) :16-17.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篇3
柳河是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稻米17万吨,拥有通过QS认证的稻米加工企业26户,年加工能力42万吨。以国信、大米姐、芳谷、蛙田等为代表的柳河稻米龙头企业,拥有18个国家级、省级优质稻米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稻博会金奖大米、吉林省人民放心产品等荣誉,“柳河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给予柳河稻米高度评价。
柳河是中国山葡萄酒之乡。该县建有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国家葡萄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要负责山葡萄新品种选育、种植及推广,山葡萄酒技术工艺及新产品研发,山葡萄皮渣综合利用等研发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全县山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通过QS认证的山葡萄酒企业22户,年生产能力突破11万千升。总投资5亿元的北京汇源集团龙韵酒庄建设项目,完成了5000亩葡萄种植基地流转以及厂区建设工程,年内将投产达效。并计划投资60亿元,实施山葡萄酒及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打造集葡萄酒商学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柳河是国家级烤烟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吉林省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县。建有湖北中烟集团三源浦烟叶基地单元,是湖北中烟、上烟的填充料厂办基地。“柳河烟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烟叶种植面积1.85万亩,涉及11个乡(镇)、118个行政村,带动烟叶种植户694户,年可实现产值760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5000万元。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篇4
实施建议方案
为确保清水江大桥建设顺利实施,经请示县政府领导同意,定于2011年6月9日举行清水江大桥建设开工仪式。为抓好仪式各项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建议如下:
一、时间、地点及举办单位
(一)时间:2011年6月9日
(二)地点:校场坝清水江大桥建设点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剑河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剑河县交通运输局
协办单位:贵州省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活动内容
1.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勇志主持 2.县委书记江朝伦致辞 3.施工单位代表发言 4.监理单位代表讲话 5.领导为项目开工剪彩 6.鸣炮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清水江大桥开工仪式顺利进行,成立剑河县清水江大桥建设项目开工仪式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陈通权(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副 组 长:李昌钦(县委常委、副县长)成 员:龙安平(县政府办副主任)
姚绍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顺友(县公安局副局长)彭文心(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建新(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天斌(县消防队大副队长)
罗国辉(县国资公司经理)
欧 德(县安监局副局长)
左剑斌(县公安交警大队队长)
李建军(县供电局副局长)
熊永花(县气象局副局长)
吴胜梅(革东镇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五个工作机构,具体办公人员由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办公室 主 任:龙安平
成 员:谢梅仙 罗幸荣 石万达 邓世鹏 王 超 主要职责:1.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2.负责各工作组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和统筹协调;3.负责起草各种讲话材料、会议议程;4.草拟邀请相关领导人员名单;5.根据日程安排,通知县有关领导参加活动;6.负责协调与施工单位安排好活动经费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会场布置组
组 长:罗幸荣
成 员:(由剑河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抽调人员)主要职责:1.负责开工典礼现场气氛营造的策划、会场布置、会标制作、音箱设备及舞台鲜花、桌椅摆放;2.安排来宾座次;3.做好活动期间的气象预测报告;4.负责现场礼仪;5.筹集炮火和安排鸣放地点。
(三)剪彩奠基组 组 长:谢梅仙
成 员:(由县交通运输局抽调人员)主要职责:负责开工项目剪彩有关筹备工作。
(四)宣传报道 组 长:姚绍荣
成 员:姜丹峰 李作明 李代虎
主要职责:负责开工典礼活动新闻报道工作。
(五)安全保卫组 组 长:杨顺友
成 员:吴胜梅 欧 德 吴荣彪 左剑斌 李建军 杨天斌 主要职责:1.制定安全保卫方案,保障活动现场及宾馆来宾的安全保卫工作;2.维护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3.做好活动期间鸣炮安全和电力保障工作。
五、参加活动人员
(一)邀请嘉宾
1、监理单位代表;
2、施工单位代表;
(二)县内参加人员
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项目开工仪式领导小组成员,县国资公司、县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施工单位代表及部分工人等。
六、其他事项
(一)邀请方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代表由县交通运输局邀请。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要相互协调配合,认真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并做好组委会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施工队戴安全帽,着工作服,施工机械进场。
剑河县国资公司
剑河县交通运输局
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篇5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2〕1号)精神,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现代农业建设基础较为坚实。近年来,全省各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生产连续九年超过1000万吨,实现“九连丰”;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苹果面积、产量、品质稳居全国首位,产量占全国的1/3和世界的1/8,猕猴桃面积、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以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省份;干杂果生产稳步扩大,花椒、核桃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关中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猕猴桃产业带,渭北苹果、设施蔬菜产业带,陕北名优杂粮、薯类、白绒山羊、红枣产业带,陕南瘦肉型猪、中药材、蚕茶特色产业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各类园区1004个。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53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98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9%,较全国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
(二)发展现代农业条件更加有利。随着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主导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和农民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典型模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技术,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扩大内需和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推广,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功能明显增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三)发展现代农业任务更加迫切。当前,我省现代农业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耕地面积刚性减少,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自然风险明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支撑保障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向非农产业流失,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趋势明显,农业副业化、兼业化问题严重;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农业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农村信贷投入不足、金融服务缺位。四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连年丰收的高基数上持续增长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平等就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缓慢等因素影响,经营性收入增长困难,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财产性收入制约因素仍未破解,缩小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任务艰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围绕建设“三强一富一美” 西部强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广先进生产模式为抓手,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现代工业、流通、金融、生态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示范引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农业园区和优势产区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支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农业,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稳定粮食、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始终把稳定以粮食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强主导产业,做亮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科教兴农、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发挥我省科技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技术集成和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创新合作组织发展机制、土地流转促进机制、农村经营管理服务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市场导向、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资源集约、资本集约、技术集约的发展路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延长产业链,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
(三)目标任务。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到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8%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到3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0元以上,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发展重点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切实抓好粮棉油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加快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确保有效供给。大力实施新增25亿公斤粮食产能工程,以粮食大县为重点,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关中灌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夏玉米生产,关中东部发展80万亩棉花,重点建设以大荔县为中心的现代棉花生产基地;陕北、渭北地区重点发展地膜玉米和马铃薯生产;陕南川坝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生产,浅山丘陵区重点发展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同时抓好汉中盆地、安康月河川道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优质油菜生产规模达到200万亩。
2着力加快果业发展。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发挥比较优势,做大优生区面积,延伸优势产业带,形成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秦岭南坡柑橘、城市周边时令水果集中产区。推动苹果产业北扩西进,适度扩大规模,发展山地苹果,建设渭北黄土高原国家级苹果优势产区带,苹果面积发展到1150万亩、产量1200万吨。加快猕猴桃产区东西两头延伸,建设秦岭北麓、渭河以南猕猴桃优势产业带,猕猴桃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120万吨。推进陕南柑橘、酥梨、红提、樱桃等区域特色果品优质基地建设。健全苗木繁育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抓好老果园改造和新果园标准化生产,建设有机果品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化冷链设施,优化果品贮藏布局,全面提高果品贮藏能力。大力发展果品精深加工,推进产业整合,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加工产业集团,提高果品附加值。健全果品市场流通体系,坚持国际、国内市场并重,实施市场开拓计划。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巩固东盟、东欧市场,扩大南亚、阿盟和澳新市场,稳定欧盟和北美市场,逐步打开美、澳、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推进果业国际化进程。力争到2017年,全省标准化果园普及率达到50% 以上,优果率达到80%以上,进入高端市场的果品占到1/3以上。
3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以生猪、奶牛为重点,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实施板块推进,促进规模扩张。提升陕南、关中生猪发展水平,加快渭北果区生猪产业板块建设,在全省建成25个年出栏50-100万头的生猪大县;实施奶牛高产创建工程,构建关中高产奶牛良种核心群,建设关中、渭北肉牛基地县秦川牛核心区;以肉羊、奶山羊为重点,抓好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基地县建设,发展良种繁育示范村和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能力。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按照“扩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思路,加快发展关中、陕北日光温室、大中棚等设施蔬菜,大力发展榆林大漠蔬菜、秦岭高山区蔬菜和汉中平坝秋冬季露地蔬菜,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保障蔬菜的季节、区域、品种均衡供应。加快菜地保护立法进程,实行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建设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力争种苗统供率达到40%以上。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改造新建一批设施蔬菜基地,加快建设田头预冷、保鲜贮藏等设施,积极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建立市场监测体系,强化产销衔接,推广企业和蔬菜合作社生产模式,畅通市场流通渠道。
5做优做亮区域特色产业。以核桃、红枣为重点,建设干杂果经济林重点县,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省新建和改造干杂果经济林973万亩,总面积达到2730万亩,总产量达到400万吨。其中新建、改造核桃600万亩,红枣、花椒、板栗、柿子373万亩。加快渔业发展,关中地区抓好精养池塘建设和保护,改造中低产池塘;陕南地区利用水库、河道、山区流水发展适度养鱼,积极推广稻田生态渔业;陕北地区要开发湖泊、水库和宜渔盐碱水域资源发展渔业;城市及城郊地区发展观赏、垂钓等都市渔业。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5万亩,水产品产量16万吨。小杂粮以绿豆、谷子、荞麦等为重点,引进筛选、提纯复壮优良品种,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建设陕北200万亩名优小杂粮基地。蚕桑巩固发展陕南、积极开发陕北、适度发展关中,支持新建蚕桑生产基地和中低产桑园改造,提升优化茧丝加工业;茶叶抓好标准园、无性系茶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加工开发等关键环节,新建和改造60万亩生产基地。食用菌以示范县、乡(镇)建设为重点,推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完善菌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建设西安等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圈。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一村一品”为载体,推广休闲农业示范园、休闲农庄等模式,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县。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1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研究。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进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建设省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健全地市级涉农科研机构,建立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区域性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统筹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推广关中灌区小麦玉米高效集成、春玉米旱作高产栽培、陕南稻油丰产集成和陕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果品生产推广果园节水灌溉、间伐改型、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畜禽生产加快良种引进、人工授精、性控配种、胚胎移植、DHI测定、TMR饲喂以及动物疫病检测诊断、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技术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3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平利模式”,理顺管理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全覆盖,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全达标。加强和完善动植物保护体系,改善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监督执法等设施,提高植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推广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荔模式”,培育以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4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育种单位,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抓好育种新材料的创制与育种新方法的创新研究。发挥我省在小麦、玉米、油菜、番茄、秦椒等作物育种上的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整合种业资源,着力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现代种业体系。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繁种新机制,建设一批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原种猪、高产奶牛、肉牛等国外畜禽良种引进,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场、人工授精站四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
5培育新型农村人才队伍。依托中省有关农业农村人才培养项目,开展基层农技人员轮训,加快试行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努力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技队伍中占比达到80%的目标。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运行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评授制度。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领办人、农业创业人员、规模种养场主等为重点,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强田间工程建设,开展农田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推广旱作节水、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农田持续增产能力。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实现农业装备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重点突破果业、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加大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力度。引导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区域农机市场流通体系。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7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加快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抓好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人工增雨抗旱和渭北果区防雹工程建设。强化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加强种子、饲草料、动物疫苗等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调运条件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制定或修订地方农业标准,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园艺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为重点,整建制推进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50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场)1000个,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率达到60%以上,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3000个以上,基本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推广 “商洛模式”,加快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反应快速、跨区联动的应急处置网络。
(五)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在发展中保护耕地的理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做好占补平衡。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增效农业,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强化水生生态修复和建设。建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收集保存体系,加强野生猕猴桃、燕麦等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及关中奶山羊、秦川牛、关中黑猪、陕北黑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健康养殖技术、农牧结合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在适宜区域建设户用沼气,鼓励发展小区联户沼气,实施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到2017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5%和75%。
(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全覆盖、高标准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抓好要素集聚、技术集成和效益集约,实现现代农业园区数量、质量双提升,形成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引领、国家现代农业区为示范、省级园区为支撑、市县园区为依托的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相关涉农项目和资金,引导调动市场要素,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园区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园区主体培育,支持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园区建设,鼓励农民以其承包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明晰园区产权,支持园区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招商引资、市场营销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建立园区、技术推广体系、企业、农民、合作社、销售市场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依托园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率先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发挥园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新模式,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高地。
(七)培育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鼓励企业通过联合、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设立龙头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和上市奖励基金,对成功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除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外,省财政再奖励500万元。发挥省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增强龙头企业融资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力争到2017年,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50亿元以上的5家,100亿元以上的2家,力争2-3家龙头企业在境内上市。推广“宜川模式”,继续开展省级百强示范社创建活动。为百强社和市县级示范社量身定做项目,支持合作社优先承担政府项目,提升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合作社横向联合与合作新模式,推进联合社建设。加大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支持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培育合作社知名品牌。到2017年,全省合作社数量达到2.2万家,入社农户达到农户总数的35%,农资供应和产品销售占到成员需求的50%。
(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以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陕北红枣为主的果蔬产业加工区,以肉制品、奶制品为主的关中畜牧产业加工区,以优质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的粮油精深加工区,以富硒茶、绞股蓝、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工区。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和流通业态,鼓励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大户从事农产品和农资营销,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农资经营连锁网点全覆盖。加强鲜活农产品配送冷链体系建设,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粮棉油、蔬菜和猪肉等主要农产品储备制度。
(九)建立现代农业金融支持机制。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资本化,将依靠财政投入“一元驱动”转变为依靠财政投入和市场融资“二元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破解“三农”发展资金瓶颈。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各类微型金融组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运用财政贴息、补贴、税收减免及奖励等多种手段,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开展信用互助合作。扩大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抵押贷款试点范围,适时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产抵押担保贷款等信贷产品。设立和运营现代畜牧业、果业和种业等产业投资基金,壮大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完善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推进苹果、红枣、奶牛、能繁母猪、设施蔬菜、经济林及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工作,开展渔业互助保险。
四、重大工程
(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实施园区“321工程”,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0个、其他各类园区2000个以上,园区面积占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0%以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整合农村道路、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土地开发整理、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推进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水利设施、道路、供电、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发展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按照甲类3万亩、乙类1万亩、丙类5000亩的标准,对园区建设实施分类指导。制定园区管理地方性法规,加强园区耕地保护。加大对延安、长安、汉滨、富平等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整合各相关项目资金,积极开展基本口粮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土壤改良培肥等工程。在粮食主产县及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示范县15个。继续实施5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雨水集蓄利用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新修基本农田350万亩,改造提高500万亩。
(三)粮棉油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结合实施全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基地建设,在39个粮食主产县区建设田间设施齐备、农业机械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渭南棉花优生区建设5个棉花生产基地,在陕南油菜主产区建设15个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良种科研繁育等生产条件。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行动,每年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00个以上。
(四)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省现代果业技术创新中心,延安、宝鸡、铜川、渭南、咸阳市级苹果试验站,西安、宝鸡、汉中、渭南市级猕猴桃试验站,汉中、安康市级柑桔试验站。扩建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和延安、渭南、宝鸡、咸阳、汉中苗木繁育基地,新建西安、铜川、榆林苗木繁育基地,在果业基地县新建60个200亩以上的种苗扩繁圃。完善杨凌 1000亩果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配套设施,创建国家级标准果园20个、省级标准果园100个,建设5-10个万亩以上标准化果园示范区。实施渭北果区花期防冻害和防雹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陕西省果品大宗电子交易中心。在宝鸡、咸阳、渭南、延安市各建设2座5万吨的大型气调或机械冷库;在西安、铜川、汉中等市各建设1座1万吨的果品气调或机械冷库。支持建设鲜果销售直营店3000个。
(五)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在西安及大中城市周边建设30个5-10万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大县,重点支持大拱棚1000亩以上、日光温室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设施标准园区建设;建设40个3-5万亩设施蔬菜重点县,重点支持关中年新建5000亩以上,陕南、陕北年新建2000亩以上的县区。创建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园300个。按基地规模配置育苗中心和专业化育苗点,新建工厂化育苗中心40个、专业化育苗点1500个。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建设10个食用菌示范县和50个示范乡镇。
(六)畜牧业集约化建设工程。实施地方品种资源保护项目,建设秦川牛、关中奶山羊、关中黑猪、白绒山羊等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场。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3个区域性生猪原种猪场、1个1500头PIC曾祖代猪场、50个种公猪站和一批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的扩繁场、存栏600头以上的商品代场。实施奶牛高产良种引进工程,建立关中5万头高产奶牛核心群。建立3000头秦川牛基础母牛核心群。改扩建15个基础母羊存栏500头的奶山羊、白绒山羊、肉羊良种繁育场。在关中、陕南改扩建2个存栏10000只良种鸡祖代场,支持市级父母代种鸡场、县级商品代种鸡场建设。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建设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年新建50个生猪万头示范村。扶持100个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和50个千头示范场建设。在陕北、渭北建设10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在关中建设200万亩专用饲料玉米带,在陕北改良天然草场2000万亩。
(七)区域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干杂果以核桃、红枣为重点,实施丰产示范园建设工程,推广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建设低产林改造示范样板。建设经济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圃,在重点县每县建设苗木繁育基地1-2处、采穗圃1处,年生产良种苗木4000万株。围绕渔业发展,实施盐碱滩地渔业综合开发及池塘改造工程,新建标准化池塘2万亩,改造老旧池塘1万亩。新建省级大鲵养殖保护研究中心,新建和改建大鲵养殖基地191个。在优势区域新建或改建养殖示范面积15万亩。新建省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改建水产良种场15个。新建国家级、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6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5个。新建内陆渔港工程3个。实施蚕桑品种改良,研发推广种养技术、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实蚕种补贴制度,改造蚕种场基础设施,建设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实现新桑园优良品种全覆盖,小蚕共育率70%以上,方格簇推广率80%以上。改造老化低产茶园30万亩,建设标准化茶园示范片25万亩;在汉中、安康、商洛各建1个茶树有性系、无性系良种母本园;在茶叶主产县建立和完善6个年产500万株无性系良种繁育圃。
(八)现代农作物种业工程。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建立健全农作物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保护体系,建设农作物基因信息库。在关中建设16个强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配套田间基础设施和种子加工检验设备;在陕北建设10个玉米、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脱毒种薯、网室、组织培养等设施;在陕南建设15个水稻、油菜良种繁育基地,配套田间基础设施和种子检验检测设备等。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完善考种、挂藏、晒场、田间基础设施,以及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建设省、市、县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或实验室,完善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九)农业公共服务工程。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完成全省104个县区932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站条件建设,完善相应实验设施设备,改善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日常办公等业务用房条件,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保障机制。推广“白河模式”,健全省级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县级动态监测和村级监测点体系。建设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农村市场与农业科技信息3个数据库及相配套的3个信息服务系统,完成84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344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新建工作。完善市级综合执法支队和县级综合执法大队,改善执法条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建设10个市级质检中心、59个县级质检站,重点建设检验检测实验室,配备相关仪器设备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十一)动植物保护工程。重点建设20个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完善疫情监测、预警处理、监管等相应设施设备。健全省、市、县、乡、村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配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动物产品及兽药监督执法、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设施设备。
(十二)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开展粮食全程机械化和优势农产品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示范。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在75个县(市、场)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50万亩。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割、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机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实施高效节水示范工程,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灌溉技术设备。实施农机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工程,改善农机推广、监理、维修等公共服务条件。引导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每个乡镇扶持建设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十三)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西安冷链物流产业核心集聚区,关中、渭北、陕北、汉中、秦巴山区等5个冷链物流基地,洛川苹果批发市场、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实施果蔬贮藏“百库工程”,完善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新增果蔬机械保鲜贮藏能力110万吨,肉类、乳品低温贮藏库30万吨。扶持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骨干产地批发市场15个,规模以上批发市场30个,提升改造大中型农贸市场150个。
(十四)农业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加工等工程,重点建设农村沼气工程,适宜农户户用沼气覆盖率达到65%以上。加快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扶持规模养殖场新建大中型沼气300处。实施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配套有机肥加工处理车间、加工设备等。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节柴灶各60万台。推广“辰明模式”,健全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通过在企业中培训、在产业链中培育、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方式,培育职业农民。实施安康市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项目、现代畜牧业、种植业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对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领办人、农业创业人员、规模种养场主等进行系统培育。培育职业农民10万人,培训各类农村技术人才100万人次。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持续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省、市、县(区)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省级财政稳定增加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倾斜。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积极推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农业生产奖补制度。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增加总量、完善机制。逐步扩大良种补贴品种、范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范围,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合作社倾斜。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探索通过综合各类农业补贴和财政支出建立职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制度。加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将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林业、水产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工作经费。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政策。扩大粮棉油高产创建、园艺作物和畜牧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以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建设规模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范围。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社、公司;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加快园区土地流转,让农民的一份耕地变为两份资源和财富。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流转中介组织,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坚持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当地农村发展。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农业对外合作,提高农业“引进来”质量和水平。借助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引资引智力度,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充分利用政府间合作交流平台,拓宽农业“走出去”渠道。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果汁、鲜果、小杂粮等优势产业出口规模,大力发展秦川牛、猕猴桃、柿子、石榴、蜂蜜、蚕丝等新的出口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批出口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组织出口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会展,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给予政策支持。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篇6
走大都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南京市土地总面积988万亩,以低山缓岗为主。全市耕地面积360万亩,乡村劳动力122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51万人。粮食生产上,南京粮食自给率为44%;蔬菜生产上,地产蔬菜占市场供应量的30%,其中叶菜自给率达到80%;畜牧生产上,主要畜禽产品自给率为生猪34%、鸡蛋20%、鲜奶29%;水产生产上,常规水产品自给率为50%。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85亿元,增长1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08元,增长17.8%。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南京始终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把握关键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期望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江苏全面实现“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期,省委、省政府要求南京在“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在转型升级上作示范。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南京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行动计划》、《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又召开了全市“发 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先后制定了《关于坚持统筹为要、加强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的意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全市加快人才科技资金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全市65个镇街中,明确22个镇街为农业主导型镇街,并将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全市区县综合考核和镇街分类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组织实施农业“1115”工程。为稳定和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布局,2010年市政府决定实施农业“1115”工程,重点规划建设100万亩高标准粮田、100万亩经济林果、100万亩高效养殖和50万亩标准化菜地。2011年编制完成农业“1115”工程规划,涉及6个区县及所属的50个镇街,总面积353.2万亩。按照规划要求,启动了农业“1115”工程,去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2.6万亩。
三是快速推进高效设施农业。近几年,全市加大了设施农业的推进力度。去年,市级财政整合支农资金3亿元用于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全市新增高效农业17.25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高效渔业6.5万亩、设施渔业3.2万亩。目前,全市高效农业占耕地面积的41%;设施农业占耕地面积的13%;高效渔业占养殖面积的73.8%;设施渔业占养殖面积的17.7%。加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18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建成设施农业5万多亩。全市农业园区已有国家级1个、2 省级5个。全国规模最大的智能数字植物工厂,在南京汤山翠谷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成。浦口区南京林大现代农业生态园,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单位。
四是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色南京实施9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新造林122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25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7%。去年先后制定下发《南京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意见》、《南京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完成新造林7.3万亩,完成村庄绿化431个。
五是创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从2001年开始,把休闲农业提升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2002年编制《全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整体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节庆系列、观光系列、休闲系列、美食系列、参与体验系列等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休闲农业体系。去年,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吸引市民4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农业部授予南京“全国休闲农业最佳创意奖”。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8亿元。南京被农业部特邀,作为唯一的省会城市代表,赴山西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六是深入实施科技强农富民战略。近年来,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先后有28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7个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个渔业科技成果研发中心通过省农委、省海洋与渔业局认定。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5%。今年,在全市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联合在宁农业企业、农业园区、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组建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建立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主推农业重大技术40余项。
七是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最近几年,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资产股份合作,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组建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覆盖面和带动作用。去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80家,总数达到1447家,社员总数达到23万户。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190家,累计入股土地40万亩,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32.2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近6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0家。
八是强化农业公益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保障,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11年共发放种粮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资金2.64亿元,惠及59万户农户189万农民。执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79万元,推广补贴机具9977台套。农业保险平稳推进,超过2.7万户次农户受益。切实抓好“三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三品”生 4 产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5.7%。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农民、农业信息技能等各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进村入户,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8%,病虫害的测报到户率达99%,施肥技术入户率达96%。
目前,南京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对照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部分指标相对落后。按照时序要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加大推进力度。二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呼唤农业功能的拓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村耕地资源呈逐年减少的发展态势,要求农业不断向高新产业、二三产业延伸。三是科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南京农业科技资源丰富,但是就地转化率不高,科技应用尚未形成产业化,与先进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目标任务
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紧紧把握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完善提升农村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城乡居民的活动空间和城市各功能板块之间的生态缓冲区“三个内涵”,着力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5 信息化水平,把南京建设成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业创新强市、国家重要的生物农业产业基地。
2012年突出8个方面: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粮食亩产达480公斤,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70亿元。二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三是推进农业“1115”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增高效农业15万亩、高效渔业5万亩、设施农业8万亩。四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新增造林7万亩,绿化村庄600个。五是加速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0亿元。六是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工程。建成清洁能源工程40个,“三品”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90%。七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0家。八是不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点举措
1、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目标任务,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路径,狠抓关键环节,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南京农业自身所具有的广阔市场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大的科教支撑“三大优势”,突出到2015年农业基本现代化、农民收入翻一番、农村环境大提升 “三件大事”,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路径 方法是“三个创新”:一是大力推动机制创新,重点是创新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二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南京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大力推动服务创新,重点是深化和拓展科技、金融和信息服务。
2、推进农业1115工程,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按照“规划布局全覆盖、园区支撑作示范、集中投入优配置、管理到位转机制”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农业1115工程。以规划涉及的50个镇街作为主要载体,以项目落地为支撑,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各种社会资本共同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分年逐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田质量。
3、突出人才引领,筑牢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围绕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业创新城市目标,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培育科技产业集群。大力集聚农业科技创业创新人才,面向国内外农业科技前沿,重点结合我市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每年引进领军型农业科技创业人才30名,培养农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30名。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市级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农业科技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三大平台”。高标准建设以现代农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二大基地”。
4、拓展新型业态,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城市生态缓冲区,构建南京特色的农业生态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以生物农业谷为重点,着力培育生物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重要的生物农业产业基地。四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休闲功能。五是大力发展智能农业,创建全国农业信息化先导区。六是大力发展加工农业,拉长农产品增值链,不断提高地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南京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
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土地经营的利益传导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土地股份合作为主导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提高农民来自土地的增值收益。突出发展产业型合作社,重点支持合作社加强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控制,发展农产品加工、拓展农产品营销网络。
6、强化生态功能,彰显南京现代农业的生态品牌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篇7
据调查统计: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由于引进和推广了一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 促进了合作社蔬菜生产方式方法重大变革, 节省了人工、降低了蔬菜生产成本, 提高了亩经济效益;改善了蔬菜生长环境, 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 提高了产品品质和产量。比如, 滴灌和微喷系统安装使用, 原来每亩蔬菜浇灌一次需两个人劳作5个小时, 现在每个人5个小时可以浇灌10亩;再比如引进微播机械穴盘播种, 原来一个人每小时只能播种800穴, 现在通过新机械, 每个人每小时可播种2 000穴左右, 且播种质量和浇水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1 规模经营是农业新技术引进使用的载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民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 是农业科技的接受者和应用者, 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并应用于生产过程, 才能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学习、运用农业科技有一定难度, 加之家庭经济实力不足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 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成果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制约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1.1 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 效益决定了投资方向
群力合作社理事长陈建说:“合作社所以在资金困难情况下, 舍得在新材料、新机械等方面投入资金, 利润驱动是主要原因”。他有一本清晰的经济投入收益账, 比如, 投资1.5万元购进一台微播种机械, 原来400万穴辣椒苗需要25个工人连续工作20天左右, 现在只需要25个工人连续工作8天左右, 因为引进农业新机械, 就播种一项, 仅工人作业成本就节省了3万元;还有节水灌溉, 引进滴灌和微喷系统, 每亩虽然一次性投入增加了500元左右, 年使用成本只要280元, 可以为每亩年减少人工费用400元, 同时减少打药次数和使用农药成本, 增加产量500kg以上。“不要小看这个效果, 我初步计算了下, 因为引进节水灌溉, 每年可为合作社生产基地节约生产费用30万元, 增加产量和直接收入近百万元, 所有这些, 都是原来分散、小规模家庭经营所不能实现的”, 陈建如是说。
1.2 规模经营对市场依赖性更强, 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拉动新技术使用
合作社650亩大棚, 年播种面积1 000亩之多, 年商品产5 000t以上, 年产值1 500万元以上。大宗产品要有好的、让消费者放心的质量, 才能快速进行大市场流通销售。陈建举例:为了减少病虫的危害, 提高产品质量, 不能不引进防虫网和遮阳网, 并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 广泛使用生物有机肥、配方施肥。过去每亩蔬菜年打药次数都在8次以上, 引进防虫网和遮阳网后, 病虫害危害影响明显减轻, 现在, 年平均每亩只需要3~4次喷施少量农药就可以。同时有效解决夏季高温危害, 并提高了品质和产量。
1.3 土地规模经营是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土地产出率、保证食品安全有效途径, 政府支持加快和推动了新技术使用
调查中发现:在群力合作社农业新技术被广泛采用过程中, 政府的支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直接“以奖代补”———化解了应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 推动了新技术利用。由于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大、管理运行效果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原因, 当地县、乡政府在“扶大扶强”基本指导思路下, 在基本农田改造、新技术、新材料、新机械购进等方面, 通过“小农水”、“农业三增”、“农业产业化”等项目给予适当资金补贴。初步计算了一下, 三年来, 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及相关配套累计投资1 150万元, 其中接受各级财政和单位帮助就有近400万元。
二是科技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激发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涉农部门结合国家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组织农民进行学习、交流、参观等活动, 使农民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培育了对农业新技术需求增长点。两年来, 群力合作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 根据蔬菜生产和经营需要, 共开展相关生产技术和创业培训14次, 受培训人数达到850人 (次) , 合作社社员人均达到10次以上, 其中有12人参加了县农广校中专班学习, 有7人获得职业农民资格证。
三是相关部门检查指导, 帮助合作社规范运作和管理, 提高合作社组织化程度, 规范项目实施和效益的最大发挥, 助推了新技术项目开展。几年来, 通过项目引导, 五河县农委、财政等部门强有力推进群力合作社规范管理, 推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同社会化的“大市场”“新技术”联结, 提高组织化程度, 紧密合作社社员同合作社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 促成更大的生产规模体的形成, 依靠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和广阔的市场, 进行生产, 较好地发挥规模效益, 减少市场和新技术应用风险。
2 职业农民促进规模经营
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 新生代农民不愿种地或不会种地, 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很多人不愿意种地, 除了受比较收益的驱使和增加收入的需要外,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农民当做一个身份, 而不是一种职业, 认为农民社会地位低。实际上, 职业农民除了是生产者之外, 还是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者、农业生产的投资者、农业经营的决策者、农业生产市场与风险的承担者。与传统农民相比,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知识, 有文化, 懂科技, 会经营”, 而且具有规模经营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 因而能带来较好的经营效益。新型职业农民将固定乃至终身从事农业, 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
调查中了解到, 五河县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 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 对培育对象遴选条件同样有一个明确规定:一是有18~55周岁的优势年龄;二是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三是从事的农业主导产业达到相当规模, 如年粮食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设施蔬菜年种植面积10亩以上等。
随着国家对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实施,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 特别是被定位为新型职业农民身份的新一代农民。群力合作社理事长陈建说:“国家农业扶持政策越来越好、力度越来越大, 我们把全部家当投入了农业, 做到了“心无旁骛”, 只是一心一意想着如何把土地种好、经营好、把规模做的更大、效益更好。
从五河县农广校了解到:五河县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两年来, 有155个被确定为职业农民培育的农户, 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推动了该县土地流转面积的扩大。据统计, 该县2013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万亩, 占到了全县土地种植面积的39%左右, 其中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了35万亩, 是2011~2012年土地流转总量的两倍以上。
3 职业农民促进了新技术的使用
与传统农民相比, 新型职业农民具备以下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能利用市场规则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把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懂得如何增加土地的资本投入, 应用新技术, 提高土地利用率,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效益。从五河县群力蔬菜专业合作社调查中不难发现, 职业农民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推广和使用。
3.1 新型职业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动力足、潜力大
农民最讲究实际,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农民应用科技的主要目的。由于传统农民种植规模面积小, 加之传统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 有些新技术、新成果, 应用到生产中后, 因受到自然、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没有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 或者效果不明显, 农民觉得不划算, 因此缺乏应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新型职业农民, 首先是把农业生产经营做为终身职业, 有一定的经济投入条件, 在适度规模经营中, 许多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材料一旦投入使用, 可以为他们带来较大效益, 因此和传统农民相比, 新型职业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动力足、潜力大。
3.2 规模经营促进了职业农民收入的增长、缓解了资金投入困难的问题, 破解了影响新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
使用高新技术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应用新技术需要改变原有生产设施 (如建大棚、造日光温室、改善灌溉条件) 等,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多年来, 尽管政府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也应当看到, 70%以上的农户仍在沿袭着传统的一麦一豆或一麦一玉米的种植方式。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低迷,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民想改善生产条件, 建大棚、造温室、兴水利, 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只能望“新技术、新材料”兴叹。规模经营使农民收入增长加快、资金投入困难情况得到缓解, 影响新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得到破解。
3.3 和“一家一户”传统农民相比, 职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高, 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认识、接受和应用的能力更强
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者, 其科技文化素质与其接受、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有直接关系。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多数农民科技意识淡薄, 认识不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因而缺乏学习和应用科技成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之农业生产效益低于其它行业, 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劳动力大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 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三八六0”部队, 使得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应用更加困难。
3.4 规模种植的职业农民, 经济实力一般较强, 可以承担应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篇8
“历史之谜” 现实的个人 历史唯物主义
一、前言
在我国,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 2002年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农业推广进入体制改革和推广服务的社会化、信息化阶段,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农业推广和农业推广体系的涵义
农业推广的涵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狭义农业推广,仅仅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生产;二是广义农业推广,指除了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和组织农民、培养农民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它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及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三是现代农业推广,指在发达国家,农业已实现了现代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已得到普遍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生产过剩情况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经营的效益。[2]
农业推广体系指农业推广的各级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农业推广体系作为农业推广和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除了制定有关农业推广发展政策外,还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以及对国家农业推广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国家财政是农业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和依靠。乡以上农业推广机构属国家推广机构,机构比较健全,推广人员多,技术力量雄厚,是农业推广的主力军。此外,科研、教学、科协和一些为农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也从事有关的农业推广工作。从农业部到各省、市、县、乡、村、村民小组分别建立了国家农业推广总站、市农业推广中心、县农业推广中心、乡农业推广站、村科技组和科技示范户,形成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农机化、经营管理七大专业技术推广网络。
(二)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业推广机构设置分散,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各专业推广机构分散设置,相对独立,各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部门利益冲突问题严重,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各级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同级农业行政部门的领导,又受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推广项目的选择和推广方式都要服从政府的要求,推广活动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3]上级农业推广机构只能在业务上进行指导,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权,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2、资金投入不足,推广方式滞后
我国农业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发达国家一般为0.6%~1.0%,发展中国家为0.5%左右,而我国不足0.2%。[4]经费不足导致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缺少试验基地和必要的科研设施和信息网络,农业推广人员服务手段基本还是凭经验、用老办法指导农民生产, 例如有些地方病虫情报和墒情监测还是用肉眼和经验来观察分析,难以为技术推广和灾害预防提供准确数据。在推广内容上偏重狭义的农业推广,忽视了对农民行为的研究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充分发挥广义和现代农业推广的作用。
3、推广人员和农民素质与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
由于缺少参加培训的机会,部分推广人员技术和知识单一化,主要从事粮食作物栽培、育种和管理的技术推广工作,而从事园艺、蔬菜等和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推广人员少,推广人员普遍缺少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精神,不熟悉市场,信息不灵。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更加低下,缺乏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和科学管理能力。推广人员和农民的上述状况显然与农业推广体系的现代化不适应。
4、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推广工作是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农业推广与科研、教育密切相关,三者同等重要。由于当前的农业推广行政倾向过强,市场导向性差,致使教育功能不突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据有关部门材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 000多项科研成果问世,而推广应用的只有30%~40%,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大部分成果仍滞留在样品阶段和实验室或者试验田里,不能及时推广应用。[5]
四、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打破目前依附行政体制设置的单一格局,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职能分工,理顺县、乡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建立网络化农业推广体系。由各级政府牵头、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协调管理,使地方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涉农的大中专院校)以及农业合作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就可以保证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最佳资源配置,产生效用最大化的大农业推广体系。在信息传输机制上,由过去的“自上而下”转变为 “上下双向”和“网络式”的传输机制,由政府主导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建立共享信息平台。
(二)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和农业推广方式
在投资机制上,改变以往单纯以国家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鼓励民间资金对农业推广的投资,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目前财政资金部门间分割、部门内分割、使用分散、安排重复的状况 ,逐步整合,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农业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上,要体现农民至上,农技服务转变为“农民需要什么推广什么”,实行双向的技术信息交流和思想观念沟通。继续发挥搞讲座、办培训班等传统方法和固定电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传媒的作用, 实施网络进村入户工程,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
(三)提高农业推广队伍和农民整体素质
农业推广人员是科技成果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媒介,要对推广人员进行业务综合素质培训,既要注重产中技术的专业培训,又要开设如农业推广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课程,使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对推广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在职深造,基础扎实的可参加研究生班学习,基础较弱的可参加专、本科自学学习,努力提高推广人员的文化素养。在农民技术教育的形式上,采取集中、分散、远程、间接、示范等多种形式,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在教育内容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与市场结合,要进行农业现代意识教育、技术常识教育、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广大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四)坚持农科教结合,提高服务水平
农业推广与科技教育同步发展是现代农业推广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强化政府行为的基础上, 要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发挥“三农”协作的优势。农业推广服务要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延伸到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储藏与加工、营销、市场信息、农业区域开发设计、农业观光、农村生活改善等领域。在重点转化国内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的同时,还应注重国外引进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要选择一些适应性好、成熟度高、效益显著的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转化率,加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眭克仁,陈红,眭睦.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学,2008,36(11)
[2]申静,张素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在问题与创新研究[J].畜牧市场,2009(9)
[3]秦亮生.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7)
[4]戴立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8 (6)
【清水河县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规划】推荐阅读:
清水河县灌草产业发展09-06
清水洗尘06-10
新疆游记清水河作文07-18
内蒙清水河县最近新闻07-19
清水砼工程06-08
离心清水泵06-22
清水装饰混凝土07-21
清水混凝土工艺06-28
清水混凝土施工08-27
清水小学十佳红色少年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