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精选5篇)
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 篇1
经典文本, 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 而最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 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而积极影响的文化产品。真正的经典文本常常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意蕴, 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体, 其意义随语境、视角的更替而变换, 似乎永远不会穷尽。而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 都可以发现新的触发点, 寻绎出新的意义, 从而使经典文本的意义不断地得到发掘, 日益得到填充和再创造。
克罗齐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 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 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 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绪和现场来理解作品, 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 自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 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经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然而因为审视眼光的错位, 对经典文本的现代解读中存在着种种不良趋向。
一、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曲解
目前, 语文教材仍是传播经典阅读的最佳载体, 语文教学仍是我们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 现行语文教材仍带有不可规避的一面, 即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劳动人民的艰辛、新社会劳动人民的幸福、崇高远大的志向、真善美的追求等。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身有关的情感世界, 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 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 以及人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
在教科书所设定的特定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 我们无形中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建立了一套概念化的解释体系, 即烙上政治的烙印, 贴上阶级的标签, 有着拔高的牵强, 于是许多经典文本被曲解了。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 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革命活动的赞美。《雷雨》中的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冷酷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已经定位, 绝不认同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 把人物的生成完全推给“阶级地位”。《项链》定义为讽刺路瓦栽夫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果说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是小资产阶级的, 那么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
而另一种上纲上线的曲解, 更是对经典文本的“糟蹋”, 如认为《背影》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的”,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因为一个父亲, 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鲁迅在《故乡》一文中, 殷切地回忆了他那一群天真烂漫纯朴可爱的少年朋友“偷”罗汉豆一事, 充满了童趣, 竟然有人从中读出了不道德, 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现代解读真是“杞人忧天”。
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 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而总是戴上“有色眼镜”, 用一种既成模式的观念去解读, 那只会局限思维, 淡化甚至歪曲经典文本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媚俗
经典文本新解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但在遭遇后世解读的时候, 会面临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诠释。近年来, 各种媒体掀起了一股经典文本新解的热潮, 毋庸置疑, 这些新解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对待经典, 在经典与现代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他们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打通了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只是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 在运用现代视野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为了迎合读者通俗、浅易、求奇的需要, 某些新解作品难免会打着新解的口号有媚俗之嫌。
此外, 还有人从实用主义角度把经典文本改写为经济类、管理类和励志类的畅销书, 如《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阐释内容涉及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以及攻敌制胜的营销谋略等诸多领域。我们阅读文学经典, 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但是, 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经典, 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
对古典诗词的新解也成为一种热潮, 《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西风独自凉》、《长安月下红袖香》、《不如不遇倾城色》、《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等都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诗人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 它们在解读中褪去了古诗词身上历史的风霜, 跳过了古典诗词的平仄对仗, 没有了考据的严谨, 把古人的情感与后人的共鸣诗意地结合, 文字优美诗意, 读来轻松自在, 但是却更多地关注儿女情长、个人得失、风花雪月, 失去了古典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世的情怀。
卡通化经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 经典著作的“卡通化者”们的原意也许是良好的, 比如通过卡通化提供活泼的结构、炫目的图画、通俗的解释, 以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 拉近了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但与此同时也使经典呈现出媚俗的倾向。
三、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恶搞
新世纪初以历史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开始大量出现。近一年多来, “恶搞历史”又升级为“恶搞经典”, 于是有了《大话西游》、《悟空传》、《沙僧日记》、《幽默三国》、《幽默水浒》等等, 还包括一直被视为“红色经典”的《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
“曹操这厮, 智商绝对在120以上, 丫还学孙武、吴起, 就这样还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吃过大苦头, 然后才夺得现有的地盘。叔就这么点本事, 不冒险是不行的, 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这一股子江湖气息的句子, 谁能想到这竟是千古名篇《后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这类雷人古文翻译正逐渐走红网络, 恶搞古文、古诗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在网上流传的, 还有恶搞版的《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 博眼球之余让众人狠狠地欢乐一把。
通过大胆地篡改、戏说经典而冒犯权威、亵渎神圣。这种篡改和冒犯几乎指向文本的所有方面, 人物、情节、时空关系、话语方式, 无不可以自由篡改。而在篡改的过程中, 诸葛亮在唱“卡拉OK”, 孔子变成了“歌手”、“网名”叫仲尼, 汉献帝成了“城管”等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经典作品一直在被建构、解构与重构, 但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恶搞”或者“乐搞”过。总体看来, 从“解构历史”到“恶搞经典”, 有关理念、意义的东西越来越少, 单纯娱乐、消遣的成分越来越多。这种“后现代喜剧”不再像传统喜剧如卓别林大师的作品那样, 追求什么“含着眼泪的笑声”的境界, 它制造出的更多是“没心没肺的笑由是, 它造就了喜剧史上的奇观:只有喜, 没有剧”。
卡尔维诺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 多刺的, 而且层层相叠, 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 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 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 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但是多元解读不能“无边界”, 文本“不确定性”绝不是“任意性”、“随意性”。要知道有些多元的解读是丰富和创造了文本意义, 有些则分明是在扼杀文本的生命,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作出现代解读的时候, 牢牢把握该有的“底线”。
经典文本现代解读只有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之上, 拒绝浅薄, 拒绝滥化, 拒绝庸俗, 才可能持久, 才可能给文本以厚重, 才可能给生命以启迪。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中, 我们是用浮躁的热闹让读者陶醉于肤浅, 还是用思维与精神的深度让读者走向博大?这是一个问题。尼采说:“让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 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 在于你们的意志, 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 这才是你们的荣誉!”经典文本现代解读, 任重而道远, 希望我们不断追求创新、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解读:文本意蕴.名作欣赏, 2009⑹.
[2]佚名.透视“恶搞”.中国文明网, 2007-09-24.
[3]李仁宗.中学语文教师与教材.百度文库.
解读现代女性培训热 篇2
关键词:现代女性,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女性培训热产生的背景
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的整体素质偏低一直是制约女性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这一状况有了很大改观,这要归功于社会的进步和女性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给女性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女性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远比过去丰富,参与社会的途径远比过去多样化,参与社会竞争的态度远比过去积极主动。据统计,目前中国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比例高达总从业人数的46.7%,远远高于世界水平。其次,女性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使得女性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半边天”,特别是2005年我国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为妇女受教育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社会组织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但是,不可否认现代女性的职场发展仍然面临重重阻碍。在发达国家的女性中,流行着“玻璃天花板”的说法,即女性的发展,可以看到前途,却永远不属于女性。当今中国的现代女性,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类似问题。有调查表明,在中国总经理层中,女性仅为16.6%,远远落后于男性。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职场绝对没有“女性优先”,只有能力优先。
二、现代女性培训热的现状分析
许多培训组织纷纷专门研发设计出各种旨在整体提升女性素质和人格修为的女性课程,帮助新一代职业女性在职业能力、视野、仪态、底蕴和心灵方面吸收最新理念、优化思维模式、掌握实践卓越的方法,最终使她们从内在到外在,从人格修为到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升。我们可以把目前的培训热根据培训目的的不同,大体分为以下两类:
1.复合式高端女性培训
高端女性培训目前基本是由很多高等院校开设的,或者是高校与公司合作开设的,例如北京大学的EDP女性管理者课程班,清华大学的卓越女性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复旦大学的EWP卓越女性课程,中国人民大学优雅女子学堂等。
在职业发展方面,这些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即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知识体系,提高解决个人问题和组织问题的能力;破除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桎梏,增强商场竞争力;建立自信,树立权威,形成独特的女性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拓展人际脉络,结识商界精英,寻求更多市场商机。而在女性外在形象与内在养身方面,她们主要是注重女性语言、形象、礼仪的培养和美化;提升女性审美情趣、艺术品味;调整女性身体机能和预防女性疾病。在女性心理、情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方面,则试图依托高校教师资源,为女性进行相关的先进理念的交流和梳理,并提出专业化建议。
这些培训在形式上往往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配合多种练习和活动,注重学员的体验、互动、分享。培训的学科背景多以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艺术以及国学等为主。
参加高端培训的女性,顾名思义,就是在学历、职位、收入等方面处于较高层次的女性,年龄往往集中在30-45岁之问。这些女性多为大中型民企、私企、外企及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中高层女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工作经历,在所在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不断追求卓越的精英女性。
这些职业女性参加培训的主要诉求也多集中为学习更系统的管理知识、发现提升自身魅力的途径、实现精神上的提升、归属感的寻求、人际关系的拓展、爱的能力的培养——归结到两点:人生价值的提升和人生幸福的实现。
2.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兴趣培训
培训机构多以专业的咨询机构、培训机构为主,例如一些色彩咨询顾问公司所进行的培训,就是以专业咨询机构为培训主体,为想入行从事色彩咨询业的人士,提供入行的机会和敲门砖。课程也以形象顾问和橱窗陈列师职业培训为主。培训内容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如对形象顾问的培训,就是因为这一职业在国外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并享有很好的经济收入,受到很多追求美丽、时尚等人士的喜爱;装饰品陈列与橱窗陈列设计在欧洲的百货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欧洲的消费者早已习惯于看橱窗买东西,在日本,企业再不景气也不会减少橱窗设计的费用。陈列装饰顾问在国际上早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职业,他们享受优越的地位以及丰厚的待遇,是实实在在的金领阶层。在国内,陈列装饰顾问更是稀缺职业。所以,学员接受这些方面的培训,并选择将其作为职业,能够使学员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事业发展得到提升。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参加职业类培训的学员主要是事业刚刚起步的女性,她们正在努力通过掌握更多、更新的职业技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于进行技能培训l机构的专业资质很在意,但是对于其他附加的内容需求并不大,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满足全面的需求。参加兴趣类培训的女性则只是出于自身兴趣的满足,同时带动生活品质的提升、外在形象的改善。这两类女性对于更高一层的精神提升还没有涉及。
三、现代女性培训热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从女性自身来看,有的女性参加培训心理错位。她们有的抱有休闲、展示自我等目的,而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清华大学“卓越女性高级研修班”近一半学员都是打“飞的”上课,许多女性认为参加这种培训是显示贵族气质的时机,有人甚至戏称这种培训为“富太太班”,从中不乏有跟风倾向和攀附的心理存在;还有一些女性,参加培训的动机和目标也不够明确,并且缺乏理性地对于职业和生活的长远规划;当然还有一些女性试图通过几次高端培训来解决自己在职场面临的所有实际问题恐怕也是幻想。
2.从举办培训者角度来看,此类培训最受人诟病的恐怕是收费的高昂。有记者在2006年11月27日的《深圳晚报》撰文指出,历时一年多短短二三十天课时的培训,收费竟高达近4万元,比花上两三年时间读个清华北大在职研究生的学费还高。而效果如何呢?作者一针见血地说“要想真正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整体素质,靠这种‘蜻蜓点水’的方式绝对达不到。而且这种培训形式充其量是为一群有钱又无聊的女性服务的,是哄着她们用她们的钱搞一种打发时间的聚会而已。”由于目前这种培训“热”主要局限于管理培训圈子,主办方多为管理机构,而参加高端培训的人员主要集中于高端人群,即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女性,层次较高的职业培训和兴趣培训也多限于有相当经济能力的知识型女性。因此,经济利益恐怕是举办方首要考虑的问题。而正是因为利益丰厚,才让这种培训在短时间内成为热潮。
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 篇3
学生、教师、文本等都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面。文本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文笔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生活状态或思想结晶, 是编者煞费苦心选编进教材的内容。而文本是教学中的本源。
现代文教学的过程, 就是对现代文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所谓解读文本就是学生、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探究、建构过程。其实这正是学生、教师与文本本身、文本的作者或译者、教材编者等的对话过程。文本解读的过程充分体现着阅读主体的知识水平、情感态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对文本的解读效果如何, 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成效。
一、现代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几种误区
现代文教学中, 学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存在一些误区:
1.“空架子”:师生对文本的关注冷漠化, 甚至脱离文本泛泛而教
在讲授《肖邦故园》一课时, 笔者按照由感知到理解到探究的递进式规律, 设计了感知性阅读题目: (1) 肖邦故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2) 肖邦故园有哪些特点?理解性阅读题目: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闻名, 那么故园与音乐到底有什么联系?探究性阅读题目: (1) 肖邦音乐对世界有何影响? (2) 肖邦之家四季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3) 在写景时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那是什么? (4) 文章最后写景用意何在?
实际的授课过程中, 学生对理解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题目无从下手。原来, 学生不了解波兰的历史, 不了解肖邦的生平, 很少听到他的音乐, 这样的隔阂只能靠教师的补充弥补。整体把握好本文的爱国主义基调后, 要细细品读文本。如果不结合文本, 很多人会认为肖邦的音乐是波兰人民战斗的武器。事实上, 本文中提及的肖邦音乐是“朴素、淡雅”的, 不是直接号召人们去战斗, 这种文化的深层影响值得探究。
教学中需要从文本的重要语句入手, 如“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 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 参观游览的古迹, 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艺术家的摇篮、这个喷射出了肖邦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 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到了肖邦之家, 你会亲眼见到, 而且确信, 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 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密茨凯维支的诗, 肖邦的音乐, 对于波兰人而言, 就是这样的支柱。”对这些语句的理解不可或缺。有时以它们入手提出问题, 可以把教学衔接得更好。
脱离文本空谈情感或写作技巧是荒谬的。干巴巴地提出几个问题, 让他们找到答案, 这个学习的过程是被动且生硬的。现代文教学中遵循“整体把握、局部感知”的原则。对文本的解读不是空喊口号, 必须深入细致。
2.“花架子”:对文本的解读不客观实际, 教学过程分散或游离主题
教师在教学中错误地引导, 把学生带离文本的本身, 游离于主题之外。有些人为了公开课, 在教学中一再补充课外知识, 恨不得一堂课变成表演课, 对教材的处理虽说是灵活机动了, 但对文本本身探讨得不够实在。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滥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把课件做得特别精美, 讲《斑纹》就不停地展现各种生物的图案;讲《父亲》时, 就展示许多父亲的形象。这些画面的确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文本提及的对象。但是语文现代文教学应该以解读文本为重, 不能只做一些表面的东西。
3.“小架子”:对文本的解读过于局限, 没能跳出小圈子
例如在讲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课时, 中规中矩的方法就是按部就班地先分层次, 开头总启, 中间部分对徐老师的“给我印象最深”和“受益最多”加以介绍, 结尾写作者对徐老师的怀念之情。在介绍“给我印象最深”时, 主要是外貌和行为习惯的介绍。“受益最多”围绕先生选编教材、朗读、批改作文几个方面展开。在把这些内容解决后, 品味文本的语言, 边读边笑之后得出结论:作者语言幽默。
这节课的课容量明显偏小。这个散文专题的名称是“活生生的这一个”, 言下之意,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讲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的过程中, 就应该贯穿对语言的品味。在品读到写徐老师的外貌和习惯的语句时, 结合专题特点, 要能够体会到作者描写细腻、人物个性鲜明。在品读到写徐老师教学的语句时, 要体会出作者笔下的人物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令学生受益匪浅。之所以先贬后褒, 是为了更加凸显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这篇文章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 这堂课应该设计一个课堂写作练习, 让学生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 课堂效果才能显现。
“小架子”的思路较之“花架子”是正确的, 但不够灵活开阔, 仅仅停留在文本表面, 没有能够结合实际生活, 深入探究下去。
二、现代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若干策略
1.教师合理地导读
教师不要游离于文本之外, 要先于学生接触文本, 对文本的解读必须正确和深入。平时要多花点心思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文本本身之上, 对学生的引导要适当。教师常常抱怨某个问题很简单, 学生怎么还是解答得不好呢?其实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积累情况、认知情况入手, 循序渐进, 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提倡学生学会自读
文本解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阅读主体存在差异性, 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对于一些简单的文本, 学生可以自读。一些有点难度的文本, 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 也可以尝试自学。读文章时可以采用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究的方法, 学会精读文本。有许多精彩的文本, 需要阅读主体精读。读书的过程应该静心。在这样一个阅读过程中, 才能体会到语言的优美、思想的深刻。
3.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自学中勤动笔、勤思考, 整理不理解之处, 课堂上可以集体探讨。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可以设计一些重点或者难点, 找到切入口让学生合作探究。合作学习这种形式, 不但有利于解决难题, 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蔡澄主编《当代教育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 篇4
电影《沉睡魔咒》是对经典童话《睡美人》的重新改编,讲述了女巫玛琳菲特的故事。她本来是森林王国的守卫者,却遭受人类的背叛,在守卫森林的战争中失去翅膀,便对人类公主下了诅咒,最后咒语也被玛琳菲特解除。电影颠覆了原来的人物形象,解构了原故事,在女性话语权和女性主体的建立,男女关系重构方面都体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构建了新女性形象。
二、女性话语权的建立
福柯认为权利是由话语组成的,话语就是一切,话语的争夺就是权利的争夺,拥有话语就意味着拥有权利。后现代女性主义吸收了福柯的“话语权”理论,认为话语是权利的来源,强调解构男性话语权,用女性声音建构女性话语权。
格林童话版的《睡美人》采用全知视角叙述公主被女巫下了咒语,最后被王子拯救,女巫阴谋失败的故事。整个故事强调的是男性话语中女巫的“恶魔”本质,丑化了女性形象。
电影版的《沉睡魔咒》颠覆了传统的上帝视角,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讲述了“女巫”的故事。女巫成为新故事的主角,发声讲述了“她”的故事,挑战了男性叙事权威,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倡的倾听女性声音,与女性书写相契合。随着情节的发展,诅咒背后的故事也逐渐显现出来,善良,充满母爱的全新的“女巫”形象确立。电影中,“女巫”完全占有了话语权,讲述了故事的另一面,不再是传统男性话语中的刻板女巫形象。通过女巫故事的完整叙述和影片全新结局,女性话语权最终得到确立。
三、女性主体的建立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下,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特征是由男性界定的,所建构的女性主体是由男性话语构成的,是对女性的歪曲和误解。因此,后现代女性主义主张解构父权制中心文化,使女性成为自己的主体,寻找自我,发现自我,重构女性主体性。
在男性话语下,女性被神圣化与妖魔化,要么是像公主那样温柔善良的“天使”,要么是像女巫那样恶毒邪恶的“魔鬼”。《睡美人》中的女巫没有话语权,是邪恶的象征,无法为自己辩解,是永远不发声的“他者”。而公主也是等待男性救赎的柔弱女性形象,这两者的都是男性笔下虚构的女性形象。
电影《沉睡魔咒》以女巫为主角,形象更加丰满。女巫从出生就是森林的守卫者,是对女巫传统邪恶形象的颠覆。她美丽,善良,勇敢,当人类入侵森林时,愿意为守卫森林作出牺牲,是正义的形象。而当她被所爱的人类背叛时,她伤心,难过,才对新出生的公主下了诅咒,成为了“恶毒女巫”,建立了女巫的完整形象。虽然施下诅咒,但女巫并没有像《睡美人》中那样一直等待机会迫害公主,而是在背后默默的守护着公主,就像守护森林一样,这样默默的关爱让公主以为她就是教母,女巫母性的光辉释放了出来。虽然最后咒语成真,但真正解除咒语不是王子,而是女巫对公主的疼爱,颠覆了男性的主体地位,树立了女巫的女性主体地位。
四、男性和女性关系的重构
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观,提出新的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平等,主张要求与男性展开全面合作,争取男性的支持,主张男女关系应从男性统治模式转变为伙伴关系模式。
格林童话中《睡美人》的男女关系体现了男性统治模式。女巫是男权笔下的恶毒形象,没有话语权。公主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王子拯救,是缺乏主动性的弱者。影片《沉睡魔咒》颠覆了男性的统治地位,弱化了男性的绝对权威,重新塑造了男女关系。女巫在少女时期和人类斯特凡自由恋爱,摆脱了被动接受爱的地位,在遭到爱人背叛后,也不是像传统女性那样默默忍受,而是主动发出攻击,通过下咒语讨回公道,争取自己的女性权利。在女巫与凡人斯特凡的关系中,男性虽然还是对女性实施压制,但女巫大胆的反抗打破了男性权威,女性不再是弱者,他者,而是同样和男性有平等权利的主体。电影的结局也是对男性权威的巨大颠覆,传统童话中公主是被王子吻醒的,女性始终处于被救赎的地位,而电影中公主是被女巫吻醒的,这种反转式结局是对男性绝对权威的巨大讽刺。男性不再是救世主,女巫与公主用真心结成同盟,这是女性要求主动权的胜利。电影中,无论是国王和王子,都是弱化了的男性权威,在男女关系中,男性不再是权利中心,而女性也发出了自己的呐喊,重新更改了传统的男女关系。
五、结语
电影《沉睡魔咒》是对传统童话颠覆式的改编,无论是人物形象,故事结构,故事结局都是对传统的反抗,从女巫的角度讲述了“他者”的故事,体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要求建立话语权,树立女性主体地位,重构男女关系的要求,反映了后现代语境下女性不再是沉默的“他者”,而是要发出心声的新时代女性。
摘要: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电影《沉睡魔咒》改编自格林经典童话故事《睡美人》,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塑造了童话中的女巫形象,打破了男性的权威地位,颠覆了传统女巫的“恶魔”形象,建立了女性话语权和主体地位,具有强烈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征。本文旨在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读电影中女巫玛琳菲特的形象。
关键词:《沉睡魔咒》,女巫玛琳菲特,后现代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冯石岗,李冬雪.后现代女性主义概观[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胡倩.玛琳菲森的形象颠覆—电影《沉睡魔咒》女权主义评析[J].大众文艺,2015(19).
[3]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 篇5
一、损益盈虚, 与时偕行———妮浩的反现代性
现代性是个矛盾概念, 因为它是启蒙学者们对未来社会的一套理论设计, 所以其科学性、逻辑性不必言明, 但同时它也把焦虑意志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这也因此成为反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
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多种矛盾, 如生死、人神, 萨满正是在其中起介质作用的人, 妮浩接天通地, 她理解矛盾间神秘而锋利的对立转换。成为萨满, 依她个人而言, 是痛苦, 但从事物转化的的视界中看, 她恰恰是在承继万物衡然与自然续延的机理。
每次舞蹈, 眉头紧蹙, 浑身颤栗, 为了众生, 必须以自己孩子的生命为代价, 她凄楚, 心在滴血。“我是萨满, 怎么能见死不救呢?”她忠诚地践行她的使命———保护世间的生命, 但她更忠贞于天的法则:果格力从树上跌落是为了挽救何宝林高烧不退的儿子;交库托坎被马蜂蛰死是为了让马粪包吐出卡在喉咙的熊骨;妮浩失去了即将出生的孩是为了让偷驯鹿的少年起死回生……妮浩一次次地失去, 直至最后失去自己, 因为她深知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在彼此的交换流通中, 得到“自我”的本然力量, 在个人生命衰竭与自然生机焕发的过程中, 回归本真, 回归本我和超我。
二、以管窥无, 以蠡测海———达玛拉的反现代性
反现代性是一种思想态度, 一种自愿选择, 一种感觉方式, 一种精神气质, 在寻求超我的过程中实现心灵的无限慰藉, 达玛拉就是一个具有这样气质的女人。
达玛拉在舞蹈中奔向自己的幸福, 也在舞蹈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鲁尼和妮浩的婚礼上, 达玛拉“上穿一件米色的鹿皮短衣, 下穿尼都萨满送她的羽毛裙子, 脚蹬一双高靿儿狍皮靴子……达玛拉开始跳舞了, 她跳起来还是那么的轻盈。她边跳边笑着, 我从未听见她那么畅快地笑过。”她从黄昏跳到深夜, 从深夜跳到了黎明, 第二天, 篝火旁有三种灰烬:一种是篝火的, 一种是猎犬的, 另一种是母亲的。
达玛拉是不幸的, 在火堆旁却浑身冰冷, 无意识层面的无法解脱换来的只能是用死亡来驱散痛苦, 在舞蹈中耗尽生命。直到死她也不会放弃对尼都萨满的爱, 这种欲求, 这种意志。她死后, 尼都萨满为她唱了一首关于“血河”的送葬歌, 因为达玛拉在痛苦环绕中过不了血河, 灵魂消亡殆尽。
在幸与不幸之间转换的达玛拉是无忌的, 在爱与不爱之间游走的达玛拉是疯狂的, 在文明与传统间奔突的达玛拉是迷惘的。这是她身上范现代性的三大表征, 这些不仅仅使达玛拉成为一种隐喻的象征与母亲形象的原型, 更在广泛的视域下展示出反现代性的理论境界。
三、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伊莲娜的反现代性
“她每次回来时都兴冲冲的, 说是城市里到处是人流, 房屋, 车辆, 到处是灰尘, 实在是无聊。她说回到山上真好, 能和驯鹿在一起, 晚上睡觉时能看见星星, 能听到风声, 满眼看到的是山峦溪流, 花朵飞鸟, 实在是太清新了。然而她这样过上不到一个月, 又会嫌这里没有酒馆, 没有电话, 没有书店, 她酗酒, 冲自己未完成的画发脾气, 说它们是垃圾, 把画扔进火塘毁掉。”这就是迷惘和矛盾的伊莲娜, 无助和无选的伊莲娜。
大彻大悟在痛苦过后临幸于她, 最终选择用动物的皮毛镶嵌做画, 但她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宁谧。终于妮浩萨满舞蹈时的状态让她震颤, 此时在她的无意识深层结构中传统文化已走向顶点, 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已达到巅峰, 她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幅鄂温克人生命与心灵的画作, 在洗净画笔的一瞬间, 纵身一跃贝尔茨河就结束了她的生命, 在死亡中结束了无时无刻不再环绕着她的痛苦, 她最终也没能找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点, 思想的迷惘, 心灵的无解, 让她只能在轻生中寻求永生。
伊莲娜用死亡对现代文明的威胁和亵渎进行了反抗和荡除, 她是失败的, 因为她最终选择了用生命作为反现代性的殉葬品;她是成功的, 因为她终将自己心灵深无意识结构深层的民族文化情结展露无遗, 弱化了“揭示社会的病痛, 引起疗救的注意”的鲁迅式救赎, 强化“民族品德的发现和重造”, 用实际行动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有效的反抗。
美国学者艾恺曾说:“现代化及与其同时存在的反现代化批判, 将以这个二重性的模式永远地持续到将来。”迟子建是这个二重模式中永远的讨檄者, 她用自己手中的笔不停地在丛林中奔突, 在她的思想意识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野性思维, 在她的血管里流淌着永远流着大自然的血, 反现代性在她的心中已根深蒂固并在当下社会渐趋优势, 渐行渐远, 天道伦常、万物恒冉、和谐自然才是世间万物的始终。
摘要:反现代性与现代性在中国这样一个话语场域下是新奇和不凡的, 是被接受和探寻的。在这个过程中,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以下称《右岸》) 已然是一个巅峰性的代表作。那么, 反现代性在《右岸》中是如何展现的?在富于代表性的女性达玛拉、妮浩、伊莲娜的身上又是如何厘清的?为了将这些问题廓明, 经过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在她们身上反现代性是一种大爱的隐喻表征, 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状态, 是一条通向幸福的天路。
关键词:迟子建,地域性,《额尔古纳河右岸》,女性形象,反现代性
参考文献
[1]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78.103.408.
[2]艾恺.最后的儒家.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37.
[3]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10.
【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推荐阅读:
现代解读06-11
现代语言解读《心经》08-09
《小王子》的现代解读06-15
初中现代散文解读和教学策略07-30
解读误区07-07
解读防暑降温的误区11-30
专家解读食品安全误区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