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的主战场

2024-06-18

沃尔沃的主战场(共4篇)

沃尔沃的主战场 篇1

进入“十三五”, 两化深度融合继续成为重要的政策抓手, 为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等多个目标提供动能和路径。根据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智能制造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战场。

《中国制造2025》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长期纲领, 制定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 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 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第三步目标的时点, 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二个重合。“两个一百年”的第二个目标表述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点的重合, 表明“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指标。

三步走目标的关键词是“制造强国”, 从进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此行列的中等水平, 再到制造强国前列。那么衡量是否制造强国的标准如何定出?关键在于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体系和重点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经济战略的几个侧面是相辅相成的, 制造业升级、“互联网+”、创新创业, 三者的角度不同, 却具有整体性, 它们的联结点, 正是智能制造。在讨论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时, 我们首先关注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分析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形成的方法时, 我们会遇到“互联网+”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在年度工作报告中的阐述, 2 0 1 6 年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体系化工作包括:指导编制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 开展“互联网+ ”制造业试点示范;加快信息物理系统应用测试验证平台建设, 开展行业应用示范。在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方面, 则将研制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和路线图, 制定发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指导意见, 新增300家通过体系评定的企业。

智能制造的两个关注点——生产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 即生产手段和生产模式) 和制造业的网络化 (即生产组织) , 均需要体系建设。 前者, 在于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 提升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的自主化能力, 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 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后者, 在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促进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创新, 发展物联网, 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

2 0 1 6 年, 制造业中的智慧价值将受到充分重视,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将在技术领先的企业中加紧建设, 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将获得支持, 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将不再陌生。

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发表署名文章《催生新的动能实现发展升级》, 提出促进中国制造上水平的几个重点: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这几项关键技术, 既有益于改造传统制造的“补课”, 又能成为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的“加课”。

重点还包括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 它们共同构建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 将促使生产手段、生产模式和生产组织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 0 1 6 年, 工信部将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另外, 将启动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 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食品等行业分类推广智能矿山、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

技术和政策保障

智能制造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技术保障和政策保障, 其中技术保障又分关键技术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关键技术有多种, 集成电路、传感器、5G通信、车联网、大数据等。2016年, 集成电路产业将延续重点突破的策略, 根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在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攻关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传感器则和物联网产业融合发展, 工信部已提出生态化和集群化的方向, 准备打造我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集群。

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方面, 2016年,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工业信息安全政策、标准, 开展工控系统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在石化、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试点。

政策保障部分, 不仅需要财税、金融、产用结合等方面的特殊政策, 还需要加紧制定一些急需的标准, 通过这些政策和标准, 推进网络通信设备与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此外, 人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与发达国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等等, 都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智能制造这个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战场, 建立体系, 突出重点, 提供政策保障, 大力研发, 确保关键技术就绪, 我们期待2016年取得全方位进展。但挑战仍然存在:需求不足导致制造业企业收入和利润下滑, 影响到研发投入;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未实现信息化的集成应用, 智能装备、软硬件设施不足, 管理者的意识也存在欠缺;法律建设滞后, 政策则未能有效配合联动。这些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沃尔沃的主战场 篇2

质量追赶大体上处在“后历史需求峰值”与“成熟增长”之间, 其特征是通过提升增长质量实现中速增长, 进一步缩短与先行者的距离。与质量追赶相适应的发展条件、体制和政策环境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这就为供给侧改革提出了直接而明确的要求。在供给侧改革受到重视且有所泛化的情况下,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至关重要。

经济转型再平衡:须满足三个条件

当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大的下行压力, “底”在何处, 从高速增长“降落”后前景如何, 是“十三五”直接面对的关键问题。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 直观地看, 是由以往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到中速增长, 背后则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体制政策体系的系统转换, 从大的增长过程看是增长阶段的转换, 可称之为“转型再平衡”, 也就是由高速增长时的平衡转向中速增长的平衡。这一平衡的实现, 将取决于三个条件。

第一, 高投资触底。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 高投资主要由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构成。高投资触底, 即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出口三只“靴子”落地。基础设施投资这一指标波动较大, 但总体上处在回落状态。出口已由以往20%以上的高增长转为2015年的负增长, 可以认为大体触底。房地产投资在2015年下半年出现月度同比负增长, 当回落趋稳时, 很可能成为房地产投资增速触底的信号。

第二, 去产能到位。严重过剩产能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PPI迄今40多个月的负增长, 最大降幅达5.9% (截至2016年5月) ;二是工业企业利润自2014年下半年以后一年多的负增长。走出这种困局的出路, 重点是在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五大行业实质性去产能。产能下来了, 供求趋于平衡, PPI才能恢复正增长, 企业才能恢复盈利和再生产能力。

第三, 新动力形成。“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替代性增长, 新的增长空间挤压了原有增长空间, 或者说, 在原有的增长空间内换了一种增长方式。这种增长具有重分蛋糕的性质, 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利益关系的冲突和重组。如果“新经济”确实拥有并有效运用了新技术、新机制、新商业模式, 提高了生产率, 终究是不可阻挡的, 但同时必须重视并妥善应对利益冲突引发的挑战。

以上三个条件逐步形成后, 中国经济这一轮大调整将可能呈现双重底部。一是“需求底”, 随着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全部投资增速趋稳, 这一底部有可能在今后一两年内出现。另一个则是“效益底”, 是从供给侧适应于需求侧来看的, 主要指标是PPI止跌回升, 工业企业盈利增速由负转正, 并保持在适当水平。

这个底何时出现, 将直接取决于去产能的力度和进度, 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触底成功后, 增长态势不会像有些人期待的出现V型或U型反转, 而很有可能是大的L型加上若干个小的W型。

质量追赶:追赶的新阶段

中速增长期依然是追赶期, 这个判断相当重要, 难度主要表现在质量提升上。在现有的情况下, 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纠正资源错配。目前在行业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生产率差异, 表明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欠佳, 根源在于行政性垄断, 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和定价受阻。通过深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 仍会在“老经济”中释放出规模可观的需求, 特别是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投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生产率, 增加收益, 化解潜在风险。这也是当前供给侧改革中“降成本”潜力最大的领域。

二是激励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包括发展新兴产业, 如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在已有产业中采用新装备、新技术, 如用机器替代人工;更多的则是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提升, 如由低端制造转到高端制造, 加大设计、研发、品牌等元素的比重。产业升级将带来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 产业集中度的适当提高;将更多地开发和利用中高级生产要素, 全面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优化资源配置水准;将从行业标准到工匠精神, 全面推动精致生产的制度和文化建设。

三是营造创新环境。创新与产业升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在于, 产业升级中的大多数内容, 发达国家已经有了, 我们也要跟着有,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追赶的含义;而创新则是从无到有, 我们与发达国家大体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创新必须经历一个试错过程, 因而不确定性显著加大。之所以强调市场在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创新, 提高创新试错过程中的成功概率。

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

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 应当聚焦于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优化配置, 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 就是要与中国经济质量追赶新阶段相适应。具体地说, 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优先领域加以推进。

第一, 切实放宽准入, 深化行政性垄断问题突出行业的改革。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在小微企业准入便利化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但更有待突破的是基础产业和服务业领域。放宽准入, 既要“放小”, 更要“放大”。

第二, 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中国城市化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但重点不在现有的大城市, 而在大城市之间。要把以往孤岛型城市转变为网络型城市, 要下决心打破城乡间土地、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交易、优化配置的诸多不合理体制和政策限制。

第三, 在尊重创新规律基础上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必须由以往居高临下地指定技术路线、搞规划, 转向遵循创新规律, 营造创新环境, 让市场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而提高创新成功的概率。地方竞争是以往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应使改进创新环境成为地方竞争的新元素, 推动形成若干个有吸引力、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第四, 抵制各类经济泡沫的诱惑和干扰, 将资源导向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活动。必须牢固确立制造立国、实体经济为本的理念和政策导向。必须高度警惕、及时纠正各种形态经济泡沫的危害, 把资源尽可能地引导到提升要素生产率的领域。

第五, 切实调动人的积极性, 完善公务员队伍激励机制。供给侧改革, 最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现有国情下, 政府公务员的精神状态至为重要。地方基层试验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有利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触底关键期, 预期问题再次突出而敏感。近期股市、汇市的大幅波动, 很大程度缘于预期变动, 而预期变动又与对中国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经济体的转型规律和现实理解有关。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增速放缓后,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最为困难, 同时也最有希望看到转型成功曙光的时候。

网络问政的主战场在电子政务 篇3

网络问政更像是信访新渠道

如果对这三年多来广东网络问政的效果加以深究, 我们可以坦白地说, 无非是多了一条信访的渠道而已, 只不过这种信访渠道是基于互联网的, 因而是大容量的、可以较快速处理并得到反馈的, 并且不像现实中信访拥堵各级党委政府门口那样有太大社会负面影响的。

其一, 网络投诉者并不能直接影响事务的执行办理机构, 他们是在正常的行政办理程序内解决无效, 才转而上网申诉的。也就是说, 它不能触动现有行政办理体系的有效改良。

其二, 网络投诉同样只有得到某更高级别官员重视时, 才能获得实效。这与信访寄希望于“青天”如出一辙, 否则大量的网络投诉也只能石沉大海。

其三, 当更高级别政治官员重视时, 某件才能得到解决, 但这种解决仍需由当初不给予解决的部门操作执行。他们的操作执行是慑于更高级别的权力威严, 是讲政治的结果, 而不是行政改良的结果。这与信访到国务院, 解决还得在乡和县, 逻辑上和程序上没有什么区别。

其四, 即便是网络问政的某种所谓机制化, 也不过是设立专门的机构搜集网络民意, 这种收集与原来的信访部门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要领导批阅, 同样要转到执行部门解决, 更一样的是, 这个部门同样要对信息有一道筛选程序, 而这一程序在最初可能是开明的, 但只要发展下去, 就一定会冷漠化, 而且存在腐败的空间, 信访部门在最初同样也是开明和热情的。

因此, 网络问政最终并不能给现行官民互动机制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也不能促使整个行政体系变得更有效率和更直接反应民意。

互联网改造行政体系的主战场在电子政务

自互联网革命大潮席卷中国大陆以来, 执政当局可谓对此有深入和富有远见的认知。自上而下的, 各级政府都在主动地推动“电子政务”工程, 并以之作为网络技术应用于行政体系的突破口。

许多比较开明的地方或城市政府, 投入巨资打造“电子政务”工程, 全面更新设备和软件, 不少城市政府实已完成了办公的电脑化和无纸化, 文件通过互联网进行上传下达, 由此行政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不少地方政府, 或者说大部分地方政府, 这样的电子政务仅局限于行政体系内部的运作, 他们的电子政务系统却并不直接接入政府的主要客户——市民、企业、访客和投资者。

电子政务系统如何最便捷接纳其客户需求

行政体系如何让其客户最为便捷地接入流程, 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客户需求。城市政府的主要客户共有四类:市民、本地企业、访客 (旅游者) 、 (意向的, 或新增的) 投资者。毫无疑问市民是一个城市政府最核心的客户, 但现状是, 不少地方政府把本地企业当作最核心的客户, 甚至有些城市政府, 其行政体系仅把意向的或潜在的、新增的投资者当作其最核心的客户。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下一个主战场 篇4

2012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马凯分别在《行政管理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发表署名文章《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和《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被认为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序幕,也是本届政府直面经济严峻形势、迎难而上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据统计,2013 年两会上,共有1898 人次参与讨论新型城镇化建设,可见新型城镇化是当年两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后,整个2013 年上半年,城镇化实施方案的制定时间、全国城镇化会议推迟以及城镇化草案被上层否决等信息在网上可谓满天飞,其背后也体现出围绕这一国家战略的多方激烈博弈和从理念到路径的复杂论辩。

当然,在围绕城镇化的争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识就是:中国需要走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子。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尤其是后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是让大家记忆深刻。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只是大方向政策性的宣言。

2013 年12 月12 日到13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但是客观的说,从以上政策来看,城镇化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县乡的共识,但是中央出台的创新举措和具体措施不是太多,给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广泛创新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或者说,中央出台了原则和禁止事项,却只是划定了一个圈,设定了一些目标,具体的措施让各地自主决定。

二、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在全国各地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过程中,特色小城镇建设可谓异军突起,引起了领导层的关注。

特色小城镇有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以浙江为例,作为浙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决策,今年年初,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被《省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

根据4月下旬印发的《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

据浙江省的表述,特色小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 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原则上,每个小镇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

湖南省的情况是,全面实施“3521 旅游创建工程”,近百个旅游小镇成为湖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类型来看,依照湖南省各地不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商贸特色古镇、温泉度假小镇、红色遗迹小镇、景区生态小镇、农业景观小镇和民俗文化小镇等。

截至2012年末,湖南省有建制镇1109个,其中全国重点镇17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 个,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19 个,历史文化名村68个,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有72个。这些特色村镇具有深厚而独特的资源禀赋。从自然环境来看,湖南省自然景观种类丰富,山河湖江等自然景观全部拥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各种地貌形态一应俱全,为不同类型的旅游小镇建设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同时,湖南人文底蕴深厚且典型,既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独特多样的民俗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也有独特的革命文化、宗教文化和船山文化等,为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浙江省和湖南省的特色小镇建设基本上代表其它省份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思考和逻辑,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特色小镇或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也将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主阵地”,可谓方兴未艾。

三、特色小镇而非特色乡镇

目前,对于特色小镇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以为所谓“特色小镇”就是以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为依托,将城镇规划与建设、特色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产品打造、特色文化民俗、特色商贸活动等多维发展元素集聚、融合为一体,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情和魅力、对游客具有独特吸引力的特色文旅和宜居小城镇。

这里的小镇往往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具有某种要素集聚功能的区域。在清晰了特色小镇的概念之后,如何界定特色小镇理应把握“小、特、色、多”四个关键词。

首先是“小”,这是特色小镇的基础。所谓“小”是从区域发展角度看,特色小镇不要和行政区划的乡镇对应。对于我国城镇的研究,国外学者早已涉猎,在英语国家里“城”和“镇”也是分开翻译为“City”和 “Town”。

我们所谓的“特色小镇”先不要局限于和城镇化中的“城镇”对比,也不要与目前行政设置的乡镇挂钩,可大可小,西部的一个小城市,东部的一个古村落,只要是具有“特”和“小”的概念,具有特定的特色产业,能够区别于其他地方,能够吸引游客、创业者即可。

比如,有专家以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的经验总结,特色小镇以不大于10平方公里、10 万人口为宜,且在实际工作中以一批不超过3—5平方公里和3—5万人的镇及产业集聚区为主。

再比如,京郊怀柔区的燕城水韵长街,是集游览、购物、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步行街区。加上周边的薰衣草庄园、顶秀美泉小镇的欧洲风情商业街,可以算是一个特色小镇。

其次是“特”,这是特色小镇的命脉。特色小镇的“特”主要集中在有特定产业、资源、产品、企业等。一些乡镇上某个企业具有主体性地位,影响了整个乡镇的发展变化,就有可能可以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依托。比如横店镇的横店集团,温溪镇的意尔康集团。还有就是某个产业或某个产品决定着全镇命运,如越城黄酒小镇、诸暨袜艺小镇、分水镇圆珠笔,杭州转塘云栖小镇的云计算。这些产业已经成为辐射当地各种产业的龙头企业,甚至在世界上占有一定位置。

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引领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村民致富,这必须由产业来带动。所以说特色小镇建设本质之一是一个产业问题,一定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产业的科学谋划和定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以政府力量划一片地方建立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理应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产业定位是命脉问题,没有产业其他一切都是空话。

在特色小镇建设选址中,首先应该是市场化过程中具有一定资源禀赋和消费群体的地方,不然的话,政府凭空造出来的小镇只能是浪费。

要依托特色小镇的资源禀赋,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这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根本。在产业方面要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内外融合,让特色小镇体现出高度的信息化、高端化、系列化。

再次是“色”,这是特色小镇的关键。这里提到的色是景色的意境,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旅游特色,适合居住。

特色小镇要有旅游的特色,这是保持特色小镇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关键。国外许多特色小镇往往以动人的风景,或以迷人的花香,或以其数百年的沧桑故事,或以活色生香的艺术氛围,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而繁荣一方经济。

浙江省的经验就是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湖南省全面实施“3521 旅游创建工程”,近百个旅游小镇成为湖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以旅游主打特色。

按照目前的梳理,特色小镇如按功能定位可分为:生态人居型、历史文化型、民族民俗型、特色产业型、旅游接待型、主题创意型、复合型等类型。

在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上,旅游不是唯一的目的,却是最重要的目的。唯有具有一定旅游价值,有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作支撑的小城镇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所以,特色小镇建设,要针对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众旅游消费的变化,在多样化、多元化、特色化上下功夫。要避免单一性旅游小镇的开发,大力发展综合性旅游小镇,以此满足旅游消费市场广泛的客户群体,打破客源主体的狭窄,避免客源市场的局限性。

最后是“多”,这是特色小镇的支撑。特色小镇从产生之后,就受到各方关注,被期待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可以说特色小镇吸引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往城镇化的弊端相比较而产生的差异感、新鲜感,是在互相竞争中横空出现的新模式。它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对于全国发展雷同且多患有“城市病”的大城市而言,小镇因承载的内容没有大城市多,因而其发展路径可以千差万别。一个有产业引领作用的小镇其国际影响力甚至可以大过周边的大城市,并能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特色小镇的建设,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形成“满天星斗式”的特色小镇分布格局与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满天星斗式”的特色小镇分布格局需要政府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加以引导。

四、必须做好投融资体制设计

特色小镇有的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回归自然的朴实和韵味,有的虽偏居一隅,但是从来不缺乏人气,有的也可深处闹市之中。

国外的特色小镇往往古朴典雅、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自然内涵,不仅给人一种居住形态、生活形态的呈现,还被当作一种历史传承、文化形态和旅游资源。

这些让游客纷至沓来,让当地得到发展,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建设中一定要做到“立足生态、重视产业、普惠居民、做好投资”。

1.立足生态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特色小镇建设也不例外,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位要素进行考虑。

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注重发展方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要集约使用各种资源,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要制定合理的开发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生产领域,要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生态文明的保护。

2.重视产业

目前来讲最具有潜力的特色小镇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模式和休闲、商务、度假等“驿站”模式。

“三位一体”模式。可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公共建筑和配套特色商贸业为“壳”,以特色民俗文化、生活文化为内核,以周边自然资源、特色农业、红色资源、历史遗址等特色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为补充,以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产业为支柱,形成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旅游、产业等文化相互交融又可承接规模旅游的特色格局。

“驿站”模式。以生态元素纷呈的特色建筑为“巢”,吸引各类符合小镇预设功能的特色经营者(如商业、商务、运动、娱乐及度假酒店、各类馆吧等经营者)和部分富裕人士“进驻”小镇,打造成可供大众休闲、娱乐、度假的“驿站”,以及可供商务等特别活动的“基地”。

3.普惠居民

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特色小镇建设不是纯粹的政绩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改善民生。因此,小镇的打造不但要体现现代化、生态化,还要体现人性化,更要为百姓生活谋利益。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 “实惠”。

4.做好投资

上一篇: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下一篇:职业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