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

2024-06-17

吉利收购沃尔沃(共12篇)

吉利收购沃尔沃 篇1

吉利收购沃尔沃终于在新年前夕取得了重大突破。吉利控股集团2009年12月23日宣布,已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与福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第二季度有望完成全部交易。这意味着,吉利收购沃尔沃这起令世界车业关注的大好事,真的只差一步之遥了。

两年前当吉利攀亲沃尔沃的消息传出后,业内外一篇哗然。一个是瑞典贵族,一个是中国草根,肯定、否认、追问、再肯定、再否定……间或还有国内外的财团、汽车企业等“第三者”插足,甚至还有人曾将这起收购案称作“最八卦的并购”。如今,当美丽的传说即将变成事实时,人们不得不佩服李书福:他虽然说过一些大话,但他却用行动把大话变成了真话。这个在很多人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正一步步地照进现实。

收购几经沉浮

吉利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作为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几经波折,终成正果,用李书福的话来说“就像一个农村穷小子追求国际世界顶级明星”。

2007年9月,福特美国总部收到一封吉利控股集团从杭州发出的挂号信,阐述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想法。据称,福特收到信后没有回应,因为福特当时不了解吉利。2008年1月,参加底特律车展的李书福第一次见到了福特的多个高层,但据称对方只是礼节性地表示“回去研究一下”。

2008年12月1日,福特汽车公司终于宣布,可能出售沃尔沃,并向中国企业抛出绣球。一时应者云集。吉利、北汽、奇瑞、长安几家车企都身陷收购传闻。

2009年3月,吉利汽车发布的一份新闻稿称,海外并购是吉利汽车重要的国际化手段。“五一”期间,李书福率领谈判团开赴瑞典,考察沃尔沃和萨博。但6月17日,吉利新闻发言人称吉利收购沃尔沃传闻“不靠谱”。与此同时,福特总部新闻发言人也称沃尔沃还未找到对象,任何传闻都是炒作。6月底,李书福对“沃尔沃猜想”作了委婉评述:“对这件事情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机遇,我们能抓住更好,但我们不会强求。”7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吉利报价20亿美元左右,在沃尔沃的竞购战中处于领先地位。8月底,瑞典媒体报道,福特汽车即将公布进入最后收购谈判的竞购方名单,吉利为唯一竞购方。9月,媒体则称,在竞购过程中,吉利已处于领先地位。但事过一天,吉利对媒体表示,集团并无竞购沃尔沃汽车的意图。

10月28日,福特发表声明,吉利成为福特首选沃尔沃竞购方,将和吉利展开更深入更细节的会谈。正当吉利成为沃尔沃首选竞购方时,又出现了意外,瑞典财团为竞购沃尔沃准备一份现金提案,预计出价在21亿美元,叫价高于吉利汽车,对福特汽车极有诱惑力。此外,参与竞购的还有福特汽车前任主管领导的美国皇冠集团。

11月16日,李书福“御驾亲征”,组建200多人的专家团队奔赴沃尔沃总部哥德堡谈判,一掷千金志在必夺。12月23日终于福特达成一致,此次收购沃尔沃终于“板上钉钉”。

只待一纸“婚书”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从法律角度讲,吉利仍然不是福特眼中惟一的竞购方,但吉利与福特双方进展到这一步,意味着别人横插一杠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收购已无障碍。而此前传出有两个财团予以狙击,可能只是福特的谈判策略。吉利称,在商业条款上业已达成的一致,是自2009年10月吉利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以来与福特进行深入商谈的结果。

吉利和福特日前双双表示,双方将围绕法律文本和融资的最终确定以及政府审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收购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目前就等两国政府在政策上的协调和批准。”一位接近李书福的权威人士表示。

至于福特看中吉利的原因,有关人士表示,与吉利近年来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汽车企业之一有关,吉利在中国有着很好的发展轨迹,也在汽车制造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同时,吉利和福特都有着开放的企业文化,很了解中国市场的吉利,将帮助沃尔沃在中国快速发展。

据了解,如果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北京或将成为沃尔沃国产的首选地。据悉,吉利正有意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购买土地,一旦收购沃尔沃成功,该地将用作建造生产沃尔沃车型的工厂。

吉利表示,与沃尔沃管理层、工会代表以及沃尔沃主要工厂所在地——瑞典及比利时的政府官员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会晤。“吉利将致力于与所有利益攸关方一道,完成一项最符合各方利益的交易。”李书福如是说。

吉利和福特前期已经进行了多次的磋商。该项交易得到了中方银行支持。沃尔沃目前的工厂、研发中心、工会协议和经销商网络将得以保留,同时,沃尔沃将借此进一步增强在中国这个重要汽车市场上的销售网络和采购渠道。未来的沃尔沃将有独立的管理团队领导,总部仍设立在瑞典歌德堡。

吉利的“三步走”

吉利近几年在“走出去”的战略上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

第一步是2006年与英国本通公司合资,生产英国经典出租车。

第二步是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厂商。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吉利并购了澳大利亚DSI公司。这家企业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也很强,在澳大利亚为福特和双龙配套。吉利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并购了这家公司,解决了困扰吉利汽车的重大技术问题,即自动变速箱的研发和制造。

第三步,即收购沃尔沃,改变低端形象,进入“上层社会”,这是近几年李书福的重要目标,而这也被认为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重要原因。对于沃尔沃,李书福绝对不是好大喜功,他对吉利高层说过:这是充满战略意义的一步,是巩固我们在汽车业地位的重要一步。

2007年,吉利宣布与低价告别,他的一句“要造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车”成为一时名言。他将原来老三样全面停产,2008年“全球鹰”品牌启用,2009年高端品牌帝豪面市。今年他又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如今又把沃尔沃揽入怀中。可以说,经过了这“三步走”,吉利羽毛渐丰,具备了向高端产品进军的底气。

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萨博。已有82年历史的沃尔沃,是欧洲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吉利如果将其纳入自己麾下,无疑将使吉利汽车获得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并推动自身水平的提高。若明年按照计划达成全部协议并最终完成收购,其对于吉利,以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意义无疑具有历史性。

从收购双龙、罗孚,到收购萨博技术,更多的只是具有个案的意义,或者说具有技术上的意义。但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不同,吉利收购沃尔沃买到的不仅仅是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和制造设施,还获得了沃尔沃在全球的经销渠道。标志着吉利的崛起,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汽车时代正在来临。

政府推波助澜

人们注意到,2009年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对待海外并购的态度正悄然变化,由上半年谨慎对待海外并购转为酝酿出台扶持政策。2009年11月15日,在第三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商务部副部长陈健指出,商务部将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优势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不断拓展对外投资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

在扶持政策出台前,主管部门已经制订了走出去的宏伟目标。2009年11月11日,商务部、发改委、工信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目标,即从2009年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2020年实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业内人士认为,收购是走出去的最佳途径之一。

众所周知,以往中方监管部门在处理海外并购申请时,一般比较谨慎,但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上,商务部却早早表态支持。12月16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回答关于商务部是否会为吉利沃尔沃提供帮助时表示,吉利收购沃尔沃可以有效利用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必要时,商务部将为吉利提供海外法律咨询等服务,支持其顺利收购。

姚坚表示,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利于有效利用中国的资金和外汇储备,增加国际并购经验,对其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技术和品牌非常有帮助。他说,尤其是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销售快速发展,更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作为支撑,而并购是很好的方式,这有利于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未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会进一步增长将成为趋势。其实,商务部的表态另有深意。目前,包括中国主权投资基金在内的中国国有资本在海外的收购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政府部门意图鼓励民营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在海外收购来弱化国际社会的这种担忧。

过了商务部这一关以后,吉利在国内的审批几乎再无障碍。去年初,国家发改委曾表态支持奇瑞收购沃尔沃,后来奇瑞突然收缩战线,吉利则及时补空,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业内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应该能很快获得政府部门的“通行证”。

面临新的挑战

对于此次吉利与福特之间关于收购沃尔沃获得实质性进展,业内表示,有多种原因,除了国际金融危机之下福特急于轻装上阵,吉利拥有的充裕的资金实力以及了解汽车产业之外,一些汽车品牌向新兴市场转移也是当今的一个发展新趋势,说明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正在试图借助收购海外核心资产站在更高的起跑线前,这正是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汽车企业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吉利收购沃尔沃将会获得成功。如果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将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收购国外豪华汽车品牌第一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也对新兴市场的汽车企业带来了挑战,如何经营一个全球汽车品牌,尤其对于像吉利这样刚刚在中国市场成长起来的企业,仍面临很多挑战。

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也面临着诸多难题需要克服。相关资料显示,沃尔沃虽然被称作最安全的车,但近年来业绩并不理想,2007年全球销量只有42万多辆,2008年减为37万多辆。连年处于亏损之中。如何让沃尔沃扭亏为盈,或许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是个下金蛋的鸡,福特也不至于急忙将它卖掉。

吉利收购沃尔沃对于外界来说,最大的顾虑在于吉利汽车是否有能力运营和管理好沃尔沃汽车,并未该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此次吉利收购沃尔沃,与单纯买技术和生产线不同,如买下所有股权,国外的劳动力使用综合成本很高,中国车企能否成功驾驭是个难题。另外,作为低价车代言的吉利如何将吉利品牌与沃尔沃品牌区隔将是一大考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向海外的收购虽屡见不鲜,但大多是购买海外矿产等资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此次吉利作为一家成立历史远远短于一大批国有汽车企业的民营企业,能在万军之中摧城拔寨,获得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臣服,一方面表明中国轿车企业快速增长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带来关于中国轿车工业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才能兴利除弊和迈上新台阶的深思。

吉利收购沃尔沃 篇2

考验一:如何解在决管理理念上的巨大差异?

在没有完成收购之前,李书福就多次公开表态,保持沃尔沃的独立运营,不派人,不干涉,采取了完全弱势的管理模式,我想李书福这么讲的最主要目的还是说给沃尔沃工会听的,难道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目的就是出钱做甩手掌柜让瑞典人自己玩?不派人做总经理,不派人做中层,也许可以理解,难道连董事会也不组建了不成?我想不会,起码沃尔沃董事会中大部分会是中国人的面孔,在确定公司重大目标与重大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上,难道就不会有管理理念与文化观念的分歧吗?管理团队与投资者的分歧是太空见惯的事情,就拿互联网的大佬们来说吧,张朝阳、王志东、李彦宏的创业故事中,讲述他们与董事会的分歧的故事情节哪个少了?除非吉利完全无条件信任沃尔沃的管理团队,无条件为沃尔沃提供资金支持,这样可以度黄金蜜月,但是这种黄金蜜月注定是脆弱而短暂的,如果放手沃尔沃团队2年,沃尔沃汽车的业绩也没有明显改善,蒙在双方脸上温情脉脉的面纱就会彻底四下,

放手不管的管理模式是不可行的,强势改造也是不可行的,吉利要在管理沃尔沃上有所作为,也许吉利介入的管理不在细节上而是在战略层面,但是战略层面的管理更为重要,也更需要具有极高的战略智慧,这对初进汽车行业的吉利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不可回避的挑战。

考验二:如何承受与消化收购沃尔沃的巨大成本?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总金额在20亿美元左右,约合150亿元人民币,基本相当于整个吉利集团的全部资产总额,这可是吉利要支付给福特集团的真金白银!另外维持沃尔沃轿车的运营费用每年也高达四十亿美元左右,而20沃尔沃轿车的亏损高达8亿美元。可见吉利集团要收购并维持沃尔沃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是多么的可怕。

吉利收购沃尔沃风险与前景分析 篇3

关键词:吉利;沃尔沃;并购

一、企业文化整合中的风险

吉利和沃尔沃,分别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发展阶段。沃尔沃有80多年历史,以安全著称,是瑞典人的骄傲,后福特收购沃尔沃,底特律文化介入,仍未改变沃尔沃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吉利汽车只有13年历史,一直以生产中低端车型为主。而且沃尔沃传统上不是一家快速增长公司,但吉利习惯于快速增长。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不久,李书福表示,用“吉利模式”打造沃尔沃。李书福认为沃尔沃经营状况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用吉利模式打造沃尔沃,实质是逐步形成沃尔沃汽车的生产规模,逐步降低生产成本,用规模效应提升沃尔沃品牌利润。吉利希望沃尔沃针对中国富裕阶层推出大型豪华轿车。沃尔沃管理层却希望延续低调、安全理念,坚持自己的发展规划,走低碳环保路线。

二、品牌整合中的风险

吉利可能导致沃尔沃品牌价值下降。沃尔沃坚持以安全作为主要品牌诉求,存在品牌老化、品牌内涵单薄问题,难以得到年轻群体认同,市场表现节节败退。吉利主要市场为低端市场,产品制造能力、品牌管理经验与原沃尔沃母公司福特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吉利规划5年内沃尔沃年产销达到100万辆。国产化、快速规模化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沃尔沃品牌价值。

吉利、沃尔沃就沃尔沃品牌规划存在分歧。吉利希望沃尔沃改变低调形象,向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品牌发起挑战,大幅增加销量。沃尔沃管理层认为沃尔沃放弃几十年培育的安全和斯堪的纳维亚式含蓄低调理念,转而尝试与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比拼的思路过于冒险。沃尔沃推出“中国版”S80高端轿车,有评论认为此是沃尔沃采取的折中线路。

三、技术不确定性风险

大众集团为降低旗下车型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研发10速DSG双离合变速箱和高性能的模块化柴油引擎。宝马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机构VANOS系统仍处于全世界汽车发动机技术的领先地位。日系豪华车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以及讴歌等纷纷在技术革新上推出具备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吉利沃尔沃在瑞典哥德堡设立吉利-沃尔沃联合研发中心。整合吉利和沃尔沃优势研发资源,开发全新中级车模块化构架,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下一代中级车型奠定技术基础。此外,沃尔沃与爱立信公司合作研发汽车互联服务。基于爱立信多媒体服务传送平台的“汽车互联云系统”,为沃尔沃汽车提供信息娱乐、应用程序和通信服务。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插电式混合汽车和人车交互系统的升级等新技术。

吉利通过沃尔沃在技术上实现整体提升短期内难以实现。技术的获得或提升并非朝夕之事,与收购来的公司联合研发是条捷径,但沃尔沃占主导地位的研发模式能否产出有利于双方的成果尚待检验。

四、并购前景分析

(一)不断的资金投入是对吉利沃尔沃持续的风险考验

近几年来,吉利集团背负的债务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2010年兼并沃尔沃汽车后,吉利集团负债规模急剧膨胀。 2009年至2011年,吉利集团负债总额分别为161.41亿元、712.34亿元和787.68亿元,资产负债率也逐年上升,分别达到了70.43%、73.27%和74.86%。2012年3月末,吉利集团负债总额已经达到845.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71%。吉利近年来的负债情况同收购沃尔沃直接相关。一方面,吉利接过了沃尔沃过去所欠的债务;另一方面,吉利为了振兴沃尔沃,还要继续不停地大举借债,资金压力巨大。

(二)企业文化与管理风格带来的冲突可能形成沟通方面较高的成本

吉利和沃尔沃希望它们非常明确地区分开,沃尔沃官方表示沃尔沃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豪华品牌,而吉利是一个大众化的品牌。这对控股集团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保持旗下两个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虽然李书福一开始就从顶层设计开始推进沃尔沃与吉利牌的融合,然而,两个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的品牌相融,误解在所难免。

(三)中国汽车消费趣味与沃尔沃固有文化基因之间冲突带来的内部错位

沃尔沃自从被吉利收购以来,销量连年下滑,自身产品竞争力已经被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车品牌拉开差距,奔驰、宝马、奥迪在产品加长版等适应中国消费者趣味方面已经做得较好。

沃尔沃自身注重安全和内在品质的企业文化基因,本身并不太对中国消费者喜欢“大气豪华”的胃口。虽然2013年,沃尔沃在华的销量有小幅度上升,但支撑销量的产品仅仅局限在S60、XC60这两个产品之上。新上市的V40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沃尔沃仍然没有摆脱自身产品线过窄,各系列产品发展不均衡,抗风险能力弱的劣势。

(四)国产后沃尔沃汽车品牌价值存疑

吉利振兴沃尔沃的战略规划中,吉利的主导思想是利用“中国制造”来降低沃尔沃的运营成本,再借助沃尔沃的品牌价值,提升在中国的销量。压缩成本进行国产化,将会对沃尔沃的装配、品质乃至质量会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及对沃尔沃汽车品牌价值的长期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舆论担心沃尔沃作为豪华汽车的高端品牌会因为吉利而受到影响。

(五)豪华汽车品牌的竞争格局对沃尔沃汽车的影响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红利已经达到尾声。销量增长放缓,库存积压,这是奔驰宝马奥迪等这些国际一线豪华汽车品牌在中国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而沃尔沃自身的品牌价值,已经脱离了德国三驾马车组成的第一集团。事实上,沃尔沃在技术和产品造型方面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与传统三强比肩。沃尔沃更应该在B级车与豪华车之间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鉴于沃尔沃此前在中国的积淀太少,但它如果能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特点调整战略,其市场前景尚有可观, 因为中国巨大而复杂的消费土壤中总有特定的对应的消费细分区间。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沃尔沃2012年度报告http://www.volvogroup.com/group/china/zhcn/newsmedia/financial_information/annualreport/Pages/annual%20reports.aspx (2013/4/26).

[2]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12年年度报告[Z]

http://pg.jrj.com.cn/acc/CN_DISC/BOND_TIME/2013/05/02/122838_nb_62453850.PDF( 2013/5/2 ).

[3]时海涛,于峰.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J].产业研究,2011:250-251.

[4]苏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冷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10:3.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后故事 篇4

并非有钱就能买下沃尔沃

“有钱并不一定买得下来沃尔沃,没钱不一定买不下来沃尔沃。福特选择新的东家有它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标准。”这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次吉利收购沃尔沃做出的总结。

一个此前一直生产低端汽车的中国车企,收购一个在欧洲生产高档轿车的豪华品牌,这在2009年11月之前根本不被人看好,直到2009年1 1月底福特汽车承认吉利的优先竞购方资格,业内人士才发现,已经有足够多的豪华汽车品牌选择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这在几年前根本不能想象,而如今已经逐渐滑坡的沃尔沃汽车选择中国汽车企业作为优先竞购方,自然也不是什么超大新闻。

中国市场成就吉利梦想

分析认为,吉利此时收购沃尔沃可谓正当时。

与全球豪华车市场因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低迷相比,2009年的中国豪车市场依然风光无限。全年45万辆的销售业绩虽然只占国内乘用车总量的4.3%,但其影响力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咨询公司CSMWorldwide驻上海高级分析师张豫甚至预测,2010年中国高档车销量将再增长30%以上。

以国产三大豪车品牌为例,在国产奥迪Q5上市的发布会上,一汽一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2009年奥迪在华销量已经突破15万辆,而其更是表示:到2015年一汽一大众奥迪的目标是年销量达到22万辆。而随着华晨宝马第二工厂也终于尘埃落定,未来10万辆产能正在向华晨宝马招手,2009年宝马在华销售超过了9万辆。此外,奔驰也将2010年在华目标定格在10万辆,其中国产新加长E级轿车以及C级轿车将是其中最重要的棋子,而2009年其在华总销量为6.8万辆。奔驰中国总裁麦尔斯说,2009年推出了新的产品后,中国就成为该品牌第四大市场,而2006年中国还只是奔驰第十大市场。他还预计今年中国将取代英国成为奔驰第三大市场。

与上述德国三大豪华品牌相比,沃尔沃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市场表现都要逊色很多,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只有33.5万辆,同比下滑10%,继续亏损9.3亿美元。而其在中国市场却销售2.2万辆,增长达到80%。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中国市场增长势头迅猛,受制于产量的S40及S80L依然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

沃尔沃最终选择吉利,其实就是拿自身为赌注,以中国市场为依托赌上了自己品牌的未来。按照吉利方面的设想,在中国的30万辆新车基地将为沃尔沃重返“BIG4”铺平道路,未来90万辆产销目标的计划也是吉利吸引沃尔沃真正动心的主要原因。

李书福八年关注沃尔沃

如果说沃尔沃看重的是吉利在生产基地和资金方面的让步,则吉利李书福更是看重了沃尔沃的品牌,并称其紧盯研究沃尔沃长达8年,其他人买不走。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此前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就表示,吉利近10年来一直在研究收购外国汽车企业的事情,其中紧盯沃尔沃已经8年,早就认为福特会拖累沃尔沃的发展,此次收购是长期研究的结果,而非一时兴起。

李书福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此次收购沃尔沃的竞争很激烈,有瑞典当地的,有美国、英国、中国,世界各地的,大家抢着要去买好企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规则的问题,他说,吉利走这一步,是不断努力的结果。这涉及各方利益平衡、各方关系处理。要实现双赢、多赢,必须对整个行业、对相关利益方、对用户和市场都有好处才能做成,与哪一方的利益有冲突都不会成功。

记者了解到,除了吉利,中国方面也有长安汽车高层领导曾经在2008年广州车展期间与沃尔沃汽车方面进行了长时间机密会议,内容涉及了收购的相关事宜,但最终长安只是拿到了几款车的生产权,与最终的收购无关。

“对于别的竞争者来说,吉利的合作诚意就是保证沃尔沃的未来命运是健康的、良好的,在行业里面还能够继续为人类的安全、交通作贡献,这些都是协议当中的内容”,李书福透露,吉利正是以如此的诚意打动了福特和沃尔沃。

别用“吉利模式”套沃尔沃 篇5

对于李书福这样的理念,从学术角度出发,我是相当不赞成的。首先,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目的不是提升利润。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大都把利润挂在嘴边,好像利润最大化了,经营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其实不然。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以前嫁女儿选人家,都将家风放在首位,为什么呢?一个家风不好的人家,就算日进斗金,可家里有个败家儿子,挣的钱再多也不够败坏的,这个家庭能靠得住吗?企业投资也是一样,假设你是投资者,请你投资的企业利润很不错,可就是抗风险能力极差,有个风吹草动恐怕就要关门大吉,这样的企业你愿意投资吗?

当然,与娶妻嫁女不同的是,婆家(公司)不是娶完媳妇(获得投资)就万事大吉了,公司的行为要处处以出资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追求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利润只是实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而非目的。当手段与目标发生冲突时,当然要以目的为重了。我曾接触过一个国外案例,某企业要上一套冶炼某种贵金属的设备,可测算的结果是,3年内没有任何利润,而3年后的该种贵金属的价格相当不确定,算来算去,企业决定放弃,因为不符合经济学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理论。但金融学家不这样看,他们运用当时市场上交易的该种贵金属期权的隐含波动率测算该套设备的价值,发现投资该设备将提升企业价值,于是力荐项目上马,最后金融学家说服了决策者。结果,只是设备将要上马的消息就推升了这家企业的股价。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利润并不是企业价值全部,甚至连主要支撑都算不上,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行动本身最大的价值,应该在于提升吉利的市值。收购行动被确认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吉利股票在香港股市就来了个跳空高开、高开高走,说明市场很认可这场收购,也说明吉利当初的决策是对的。从金融学的角度讲,吉利汽车这些年在国内汽车市场逐步站稳了脚跟,盈利能力相当稳定,加之国内市场对汽车――尤其是吉利主打的低端汽车――的需求很大,因此,吉利的实际情况是:能力很强,但风险不足。开发一些风险虽然较大,但预期价值更大的新项目,对于提升吉利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沃尔沃品牌的特点是,定位很高端,几乎可以和“奢侈品”等量齐观,它的市场状况本身就是与波动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好的时候市场回报丰厚,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市场运行很可能低迷。但就是这种高波动性恰恰是吉利当前所需要的,也就是说,沃尔沃对于吉利的价值不在于什么规模或利润,而在于它的波动性,因此,要想使这场收购的价值得以持续体现,维持沃尔沃的高波动性并从高波动性中获得市值提升,才是吉利日后真正要做的。

可惜,吉利不这样想。如果今后沃尔沃真的如李书福先生所说被打造成“成本低、规模大”的品牌的话,沃尔沃的高波动性还会存在吗?高波动性不在了,吉利的收购行为还会得到市场的追捧吗?有一个事实,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必然,就在李书福先生公开了他的“沃尔沃宣言”的第二天,吉利在香港的股价就下跌了,截至上周收盘时,跌势仍未改观。

还有个问题也是吉利必须考虑的,就是沃尔沃品牌的文化价值。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沃尔沃”几乎是“安全”、“高档”、“品位”、“身份”的同义词,就算是沃尔沃的一切硬件都烧光了,品牌价值依然存在。吉利在沃尔沃如此“落魄”的情况下还要花上几十亿来收购,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被视为文化价值而支出的。现在吉利要用自身模式打造沃尔沃,沃尔沃品牌的文化价值还能存在吗?

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吉利身上,当初盛传腾中要收购悍马的时候,就曾有人说过:即使把悍马的牌子贴在腾中拖拉机上也是值得的。要真这么干的话,腾中和悍马必定两败俱伤:腾中拖拉机将不伦不类,悍马的文化价值将分文不值。

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厂一钱不值 篇6

沃尔沃最重要的是品牌价值,国际专家估值为近百亿美元。然而,吉利收购的并不是沃尔沃的品牌,而是沃尔沃集团的一个汽车厂,严格地说,吉利用了18亿美元,收购了一个在近期是亏损企业,在中期可能成为垃圾的一个已经被淘汰的生产厂家。

近年来沃尔沃经营陷入困境,销量一路下滑,净资产只有15亿美元。福特曾经雄心勃勃,用了64亿美元试图拯救沃尔沃,结果功败垂成。吉利此次收购,实际上是全球汽车制造业的整个趋势正在逆转之际,沃尔沃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不可能还有生机。

这个趋势反映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发达国家尽快实现汽车业生厂车间,迁往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就是被他们称为的所谓的“金砖四国”,这个过程美国最早完成,现在美国的底特律基本只是一个汽车科技的研发中心,他们的生产车间已经早就迁往中国。欧洲正在努力完成汽车业的生产车间迁往新兴经济体的过程,吉利收购沃尔沃实际上是在努力帮助欧洲缩短这一个过程。

还有一方面就是未来三到五年全球将迎来第二次能源危机,原油价格将会出现暴涨。这种暴涨不排除有美国操作的因素,因为国际原油的定价权在美国。现在的原油价格在80美元上下震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想因为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引发通货膨胀,所以,做多原油的国际投机炒家动能不强,而一旦美国找到原油替代技术时,汽车工业的历史性革命就将爆发,现在已经迁往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生产车间就将全部过剩。

这种汽车工业的历史性革命说来就来。2009年,正在中国拿出四万亿元拼命进行投资拉动GDP之际,美国政府也制定了一个刺激经济计划,在全部刺激计划的8700亿美元的资金中,拿出了4500亿元研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包括用于军事的高精尖技术。在这4500亿中,有600亿元投入到了对新能源的研究中,实质上是为原油寻找替代品。据讲,研究成果已经完成,只是还没有向全球公布。

之所以没有公布,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引发全球汽车工业颠覆性革命,原来的发动机制造技术一钱不值,必须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汽车发动机,以适合这种新能源。而核心技术仅限于美国和日本使用。丰田章男在全球作秀,背景与这项新能源技术有关,目的是将日本文化渗透到丰田汽车的营销之中,并继续将一部分美国的车间迁往新经济体国家,为这项迁厂行动铺路。

所有新经济体国家,当然包括中国在新能源的技术研发上投入过小,将来一定受制于人。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产能已经出现大量过剩,2009年中国汽车一年产量为1379万辆,接近于美国和日本的总和。如果全球性由新能源引发的汽车工业革命浪潮,提前爆发,中国的汽车产能70%要惨遭淘汰,这个时候,花18亿美元的巨资引来的一个将被淘汰的汽车生产车间,还有什么用呢?

吉利收购沃尔沃 篇7

沃尔沃是瑞典著名的汽车品牌, 1999年沃尔沃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后, 汽车销售数额呈现了下滑的趋势。2008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对美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销量都持续下滑, 面临重大的危机, 在这种状况下, 福特公司决定卖掉沃尔沃汽车品牌来回笼资金。在多方配合下, 浙江吉利汽车公司成功对沃尔沃进行了收购, 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对一家外企的全股权收购, 很多人将这次收购看作是一种“蛇吞象”的行为, 对其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收购案例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 这次收购对于吉利公司来说, 既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沃尔沃汽车由于其安全性能较好, 在欧洲和北美的国际市场中有着很好的声誉, 吉利公司若能成功把握其品牌优势, 会使公司得到很好的发展, 对吉利旗下的其他品牌的市场推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若经营不善, 则不仅沃尔沃本身的声誉和市场份额得不到稳固, 吉利公司将受到收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影响, 对公司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 吉利公司应该利用沃尔沃的技术优势, 对技术进行不断更新, 将沃尔沃国产化后, 在降低其生产成本的同时, 使其品牌优势得以延续, 并且, 要做好品牌的推广, 所以吉利公司可以收购之后的营销策略对于收购是否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汽车的营销渠道及存在问题

1、目前中国汽车的主要营销渠道

汽车的营销渠道是沟通汽车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一条纽带, 是汽车从厂家到消费者的途中所经过的途径[3]。我国的汽车营销渠道主要包括:4S店、多品牌的汽车经营店以及汽车交易市场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特许经营店“4S店”的销售模式被引入中国, 成为目前我国汽车营销的主要渠道, 4S店一般是在店面对客户进行直接销售, 并且融合了汽车配件、维修和信息服务的一体化营销店。另外, 多品牌汽车经营店也是一种汽车营销渠道, 这种营销模式由一家经销商代理多个品牌的汽车, 取得多个品牌的经营权, 在同一个实体店销售, 这种销售渠道的优势在于, 可以将每个品牌的服务进行整合和优化。除了以上两种销售渠道外,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 以及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的扩大, 出现了一些费用低、容易运营的销售模式, 例如2S店、汽车交易市场等。

2、目前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的汽车营销渠道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 从事汽车营销人员的水平较低, 很多从事汽车营销的人员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和相关的经验, 这对于4S点的建设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管理混乱, 营销水平较为落后等等。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要对汽车的营销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要大力发展4S店, 加强监管, 使4S店的营销能力得到提高, 拓展汽车的营销渠道, 例如开展网络营销, 实现营销渠道的多元化。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之后, 沃尔沃的品牌效应会帮助吉利的汽车开展国际市场的营销, 因此, 吉利的汽车营销模式, 除了稳固和优化国内汽车市场营销之外, 还要利用沃尔沃的品牌效应, 建立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 使吉利旗下的其他汽车品牌也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营销渠道改进分析

1、收购所带来的利弊

沃尔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汽车品牌, 其汽车安全性能很高, 在国际汽车品牌中具有很好的声誉, 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 对于吉利公司来说, 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战略, 就要对营销渠道进行改进, 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2、沃尔沃所带来的国际市场机遇

沃尔沃汽车品牌本身在欧洲和北美占据一定的市场,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 要对沃尔沃的北美和欧洲市场进行巩固, 使沃尔沃在这个成熟的汽车市场的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 同时, 吉利汽车应借此机遇, 将吉利本身旗下的其他汽车品牌推向北美和欧洲市场, 利用这个沃尔沃的品牌效应将我国自主生产的汽车品牌推向欧洲和北美市场。

3、国内市场的双品牌战略

近年来, 国内的汽车市场发展迅速, 汽车销量逐年增加, 因此, 国内市场依然是国产汽车发展的主要市场, 把握好国内市场对于国产汽车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沃尔沃汽车国产化之后, 要形成自己的品牌, 良好的品牌的树立对于汽车能够较好的营销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做好自身的品牌建设, 同时发展沃尔沃品牌的和吉利自身的品牌, 做好自身的品牌宣传, 在同类汽车中确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从而, 使其在国内市场中将品牌得到推广, 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4、沃尔沃国产化后所面临的挑战

沃尔沃汽车国产化之后, 生产成本会降低, 利用价格优势的同时, 要做好汽车技术的研发, 沃尔沃的安全性能一直以来在汽车行业内都被人称道, 因此, 国产化之后要继续加强相关方面的技术研发, 使其安全的优势能够保持下去。最后, 要提高沃尔沃品牌的服务质量, 加强汽车专营店的服务, 只有做到人性化一流的服务, 才能使使顾客得到满意。从而使沃尔沃品牌的汽车和吉利旗下的其他品牌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总结

沃尔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汽车品牌, 在国际汽车品牌中具有很好的声誉, 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 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营销渠道的改进对于沃尔沃国产化之后能否得到较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 吉利公司应利用沃尔沃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稳固沃尔沃本身的国际市场, 开拓其国内市场, 并且做好品牌战略, 使沃尔沃和吉利旗下原有的品牌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起到互利双赢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刘一昕:《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海汽车》, 2009, (02) 。

[2]尹博华:《浅析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营销策略》, 《经营管理者》, 2011, (04) 。

吉利收购沃尔沃 篇8

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大致起步于2003年, 并在当时经历了一段海外并购的活跃期, 曾出现过几宗交易额较大且影响较深的并购案例。例如, 2004年上汽集团以6 700万英镑收购英国罗孚公司的部分核心技术产品的知识产权, 2004年上汽集团耗资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48.9%的股份, 以及2005年南汽集团出资5 300万英镑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子公司。此后, 我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并没有进一步加速, 2006~2008年间, 我国汽车企业主要海外并购项目仅有7宗, 只占我国汽车企业各种海外投资总数的19%。而2009~2010年,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汽车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海外并购, 其中尤以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及腾中与悍马的失之交臂最受关注。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与腾中收购悍马的比较分析

2008年4月, 吉利向福特首次提交并购沃尔沃建议书。2010年3月28日, 吉利控股集团与福特公司在瑞典正式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 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 (包括知识产权) 。2010年8月2日,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 这桩备受关注的“蛇吞象”传奇终成正果。

2009年6月3日, 四川腾中重工宣布收购悍马的初步协议。2009年10月9日, 通用汽车表示, 已与中国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就出售旗下悍马品牌的交易签署协议。2009年10月12日, 四川腾中重工称, 开始设法获得相关监管机构对该交易的批准, 目标是在2010年初完成收购。2010年2月24日, 我国当局否决了四川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汽车旗下悍马品牌的交易, 腾中收购悍马最终失败。

虽然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未来成功与否, 全球汽车行业还将拭目以待, 但对比腾中收购的失败, 吉利成功收购的原因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1. 并购目标为同业企业。

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 其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吉利的并购目标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 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 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吉利在国内已经有十几年的汽车生产经验, 十分熟悉汽车行业, 知道生产中各个环节的问题所在, 因此其并购沃尔沃有十分优厚的先天条件。而在腾中并购悍马案例中, 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原为四川腾中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注册成立于2005年, 于2008年1月更名为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它是一家以建筑机械、新能源、石化设备财富等为主业的现代重工企业。从所属行业来看, 腾中根本没有生产乘用车的经历与经验, 甚至并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 却要收购通用旗下的著名汽车品牌悍马, 其在很多细节上是很难把握的, 对汽车产业运作及产业链整合的能力很难得到业界的认可。

2. 并购融资渠道相对稳定。

从综合实力上来看, 吉利强于腾中, 这也导致了它们在并购融资渠道上存在较大差异。吉利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与良好业绩增强了金融机构及民间资金等对其并购成功的信心。同时, 由于其并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要求, 因此更能得到政府的扶持。这使得吉利收购沃尔沃既有源自国内金融机构的资金、地方发展基金等半民间资金的支持, 也有源自国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其融资渠道多且稳定。相反, 腾中在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沟通上的欠缺, 使其无法得到政府部门的扶持, 而国内金融机构对其并购高风险及协同效应的怀疑也使它们对这场“豪赌”望而却步, 因此腾中收购悍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外的金融机构, 其资金面狭小, 资金风险相对更大。

3. 并购对象涉及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

吉利对沃尔沃的全资收购, 不仅使其拥有沃尔沃的全部股权, 还拥有了沃尔沃全部关键技术 (包括在汽车安全与节能等方面独有的核心技术) 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这一并购有助于实现品牌与技术的协同效应, 使吉利既提升了产品品牌形象, 又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而腾中收购的仅是通用旗下的悍马品牌, 其目的主要是获取其相应的技术、管理经验及市场, 并未涉及汽车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同时, 腾中所要收购的悍马品牌并非我们所熟知的具有军车血统的车型, 其作为通用的劣质资产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 并不具备任何核心价值。这也导致了腾中收购悍马无法获得主管部门的支持及监管部门的审批。

4. 被并购对象的产品更符合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 “绿色、节能、环保”已成为全球倡导的主题。在吉利并购案例中, 被并购对象沃尔沃是全球知名品牌, 其生产的汽车是全世界公认的环保好车, 符合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 吉利的并购属于国家宏观政策所支持的海外并购, 因此更容易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审批。而腾中意欲收购的悍马生产的却是大排量、高油量的高消耗汽车。在高效节能环保已成为汽车行业主流的今天, 悍马作为一个逆潮流的车型, 既不符合低碳环保概念, 也不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需求, 更不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因此, 这场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的并购行为注定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案例启示

民营汽车生产企业海外并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 战略定位问题。

我国汽车业的海外并购多数属于被动行为而不是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 很多民营企业汽车业海外并购的目的并不明确, 到底是要市场、要技术、要资产, 抑或是要品牌等均含糊不清, 使并购最终变成了为并购而并购的结果。例如, 全球金融危机使汽车业成为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行业之一,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销售大幅下滑, 无一幸免地陷入巨大的危机与困境中。这一切似乎都让我国的汽车业感受到了海外并购的契机, 我国民营企业充满了跻身国际品牌的遐想与憧憬, 此时的腾中意欲收购悍马即是如此。如以上分析所看到的, 腾中在此次收购中并没有从战略发展角度对其进行定位与思考, 这就注定了并购的失败。因此, 民营企业在进行汽车业海外并购时, 首先应对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愿景等进行细致的分析, 在没有经验时不要贪求并购大型企业, 应全面考虑其自身战略发展的定位, 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质对象, 充分认识到海外并购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 潜在风险认识问题。

我国汽车业的海外并购过分注重并购机会是否出现, 并购是否成功, 而对并购中及并购后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却认识甚少。虽然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业海外并购中已意识到部分风险, 海外并购前也会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一些财务研究, 但对被并购企业商业与运营方面的一些潜在风险依然欠缺认识。在海外并购中,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条件缺乏, 往往忽略了对被并购企业当地政府、政策法规、劳工组织、供应商、客户结构、文化等潜在风险的充分认识与评估, 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认识与评估不充分, 自然无法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 因而经常导致海外并购的最终失败。由此可见, 海外并购应在企业整体战略的定位下, 对并购市场进行系统分析, 制定详尽的并购计划, 充分认识并购目标竞争格局、技术发展及主要风险, 进而主动、有目的地选择并购目标, 实行与企业战略定位匹配的战术策略, 最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3. 知识产权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对于海外并购一直存在“以市场换技术”的预期, 但在实际运行中, 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基本没有达到。反而是外方纷纷占据了我国的汽车市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 汽车业的海外并购应侧重于高端并购, 并购科技型企业与技术及影响产业升级和战略布局的专有人才、专利技术、管理技能、独有品牌等知识资本等。我国民营企业汽车业应通过并购达到获得核心技术、人才积聚和产品领域扩张的目的, 加强对核心业务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2010年吉利全资并购沃尔沃是我国民营企业并购第一次直逼核心技术, 当然其并购成功既有金融危机的偶然因素, 也有民营企业自身势能及政府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4. 战略整合问题。

并购过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结果的成功。回顾我国汽车企业已经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 我国的海外并购在持续经营中大多归于失败, 这主要源自于并购后的战略整合问题。对汽车业而言, 文化差异、技术壁垒、人力资源、后期资金投入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要渡过持续经营危机, 就必须加大文化价值观、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及核心技术整合的力度, 这不仅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及汽车业海外并购应关注的问题, 也是我国所有海外并购应关注的问题。吉利并购沃尔沃目前虽完成了并购法律程序, 但后期运营能否成功却还是未知数。并购之后, 吉利如何消化沃尔沃巨额亏损?如何通过并购沃尔沃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如何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如何整合国际与国内市场?如何妥善处理跨国文化融合与劳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吉利强有力的整合能力来解决, 只有妥善处理并购后一系列难题, 才能真正实现“蛇吞象”传奇的最终成功。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资源与技术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最多的两个外部要素。而在此之中, 更难获得的是技术。由民营企业代替国有企业收购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技术或品牌, 能够有效避免政治敏感性问题, 对我国海外并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也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的特殊作用。然而, 民营企业要在汽车业海外并购中获得持续经营的成功, 还必须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 通过理性思维与决策, 真正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明, 欧阳君山.中国民企海外并购案例研究——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多重意蕴.新经济导刊, 2010;5

[2].孙龙林.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与风险.汽车工业研究, 2010;8

吉利收购沃尔沃 篇9

关键词: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吉利,沃尔沃

一、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按照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知识产权转让的方式分为:内部扩散、合资扩散、转让扩散。

技术创新的内部扩散是指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进行扩散。能实现内部扩散的往往是大型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 它们有许多家分厂、分公司或子公司, 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扩散, 没有发生知识产权的企业间转让, 只是扩大了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

合资扩散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来扩散创新技术。采用这种方式一般是为了分散独家经营风险, 或因受资源和条件限制而无法建立独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合资扩散, 往往是把创新成果折合成股份与其他公司分享。

转让扩散是指在创新的技术上向第三者再次转让。在扩散过程中, 知识产权均发生了转移。技术转让可以分为单纯出售软件的许可证方式及伴随商品与设备等硬件出售的技术转让方式。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介绍

始于1924年的沃尔沃汽车以优异的质量和性能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 特别是安全系统和能源方面, 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相比前者在技术方面的独到创新和悠久历史, 吉利汽车于1997年才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行业, 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之时拥有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15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由于起步较晚和技术方面的欠缺, 吉利汽车一般占据着汽车市场低端位置。为了拓展其产品到中高端市场, 吉利汽车强烈渴望品牌和技术升级。

2010年,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功将北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纳入旗下, 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对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来说, 收购沃尔沃不仅能够使自身在品牌方面得以提升, 向中级、高级轿车领域进发, 获取高额利润, 而且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的方式, 实现自身的技术升级。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 吉利100%拥有沃尔沃品牌和沃尔沃所有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 接近60万辆产能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 以及2 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而沃尔沃通过此次收购能摆脱深陷金融危机以来的市场萎缩, 加快其自身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

三、结合案例分析创新技术的扩散

1. 安全技术的扩散

沃尔沃汽车被誉为全球最安全和绿色的汽车。就安全性而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 沃尔沃拥有全球最先进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 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 通过内部间的创新技术扩散, 吉利将有可能使用沃尔沃领先的安全技术于吉利汽车旗下的三个品牌 (帝豪、全球鹰、英伦) 。技术的内部扩散使吉利汽车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掌握汽车安全技术方面最前沿的科技, 提升其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 减少研发成本, 增强品牌影响力。

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安全中心之一, 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可移动车道, 从2000年建立之初到现在, 这座世界顶级的安全中心共进行了近3 000次实体碰撞试验, 使得沃尔沃能够制造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并不断引领汽车安全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对产品不断的开发和测试, 沃尔沃汽车积累了成熟技术。也正是因为吉利借鉴了沃尔沃的安全基因, 在最近新推出的车型中吉利汽车的碰撞测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 吉利汽车旗下总共有5款汽车的碰撞测试取得C-NCAP碰撞测试5星的成绩。特别是在2012年, 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吉利帝豪EC7 (GEELY EMGRAND EC7) 取得安全评价4星的成绩。吉利汽车这次所取得的成绩改变了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性方面长期遭受质疑的历史。可以说, 这个结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 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技术领域己具备了冲刺世界最高水平的能力和实力, 吉利帝豪也由此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最安全的汽车。

2. 新能源环保技术的扩散

新能源势头已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和科技的进步,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 各大汽车厂商均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沃尔沃有超过十五年做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历史。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为了保持沃尔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豪华和高端的印象, 创新技术将会被以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资的形式以合资扩散的模式进行。

在2012年, 经历两年多的整合和合作之后, 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在上海签署技术合作协议:沃尔沃汽车将向吉利汽车转让技术, 双方将联合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和环保型的小型车平台, 以及电动车、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

据吉利汽车规划显示, 吉利汽车在山西晋中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2014正式投入生产。而这一基地的建立也证明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技术共享为吉利和沃尔沃提供的规模经济的效应, 让创新技术扩散更为有利地进行。根据国家要求, 2015年国内汽车达到低碳排放标准, 那么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消费者, 而且还包括吉利和沃尔沃。

3. 内部扩散和合资扩散的选择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中, 只有少数创新技术采用的是内部扩散, 而大部分的创新技术都是采用的以更高成本的合资技术扩散模式。其原因如下:

(1) 维持沃尔沃品牌的高端化和满足市场的细分要求。沃尔沃汽车以安全和绿色被全世界汽车消费者所认可。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沃尔沃汽车出现大幅亏损, 但是就其自身在安全技术和环保技术而言, 沃尔沃汽车在世界汽车行业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自身拥有诸多世界领先的技术, 而吉利作为中国本土的民营汽车制造商, 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但是在汽车制造方面与前者还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在技术扩散的层面, 若是单纯的全部采用创新技术内部扩散的方式将沃尔沃的先进技术转移到吉利汽车中, 相对低端的吉利汽车将会对高端的沃尔沃汽车产生同质化的影响, 淡化沃尔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一贯树立的高端形象, 降低沃尔沃的“豪车血统”。最终可能导致沃尔沃汽车复兴之路的严重阻碍。

(2) 减少因整合带来的损失。在先前的历史中, 不乏很多的汽车厂商的并购案例, 无论是宝马并购罗孚, 还是奔驰并购克莱斯勒, 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可以说都是因并购的整合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失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 依然将吉利和沃尔沃按相对独立的角色进行运作, 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企业文化的冲突, 为深层次的合作带来缓冲, 而且在技术的研发上, 有利于减低整合过程中带来的损失, 保证创新技术研发不会受双方的过多干预, 即最大限度地发挥沃尔沃在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独立优势。

四、对汽车行业的启示

2013年, 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 000万辆, 据估计2014年, 中国汽车产销将突破2 400万辆, 毫无疑问, 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一直被视为中国汽车业的三大软肋, 要突破外国汽车强国的围剿, 技术创新成为了自主汽车品牌追赶和超过国外同行的惟一之路。除了加大自身创新型技术的研发之外, 中国汽车厂商应该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内部扩散、合资扩散、转让扩散等模式来获得先进的技术。

1. 通过收购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扩散, 双方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共赢

对收购方来说, 技术的扩散使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先进的技术, 降低了其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对被收购方来说, 技术的更广泛运用, 提高了其新技术研发的收益率, 从而有利于其自身在技术领域的优势和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当然, 对于技术扩散的方式, 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和实施, 既要考虑到技术扩散的成本因素, 也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在技术转移时对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影响。

2. 扩大国际知名度

通过技术创新扩散,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 扩大国际知名度, 提升在国际和在本土的竞争力, 应该是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毕竟我国汽车行业在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上还远远不如国际发达国家, 我国汽车行业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核心技术水平, 确保汽车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最终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3. 合理选择创新技术扩散方式

创新技术的扩散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不同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扩散模式。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扩散模式, 各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效扩散模式。既要考虑技术扩散的成本, 也应该考虑技术扩散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以及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佳彬, 吴婷.当前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分析[J].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2, (12) :75-77.

[2]孙丽娟.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问题——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22) :27.

吉利收购沃尔沃 篇10

一、并购动机

1. 弥补产业短板:

吉利在成立初期制定了成本领先的发展战略, 但这使得吉利很难进入中高端汽车市场。2007年吉利确立了全新的企业战略, 即“造最安全, 最环保, 最节能的好车, 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要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 技术, 市场和品牌这三个核心竞争力缺一不可。但吉利在技术、人才和研发等方面仍然和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存在着较大差距, 单纯的依靠自身积累远远不够, 吉利需要通过并购、合作等资源整合方式, 绕开技术壁垒, 才能以较快的速度掌握核心部件研发、生产能力。

2. 发挥管理协同效应:

如上文所介绍, 吉利的优势在于价廉, 而在高档轿车市场缺乏必要的技术和人才积累, 管理团队缺失。沃尔沃则拥有一支成熟的管理团队和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 吉利收购后, 沃尔沃继续作为独立运营的法人, 其管理层拥有执行商业计划的自主权, 沃尔沃继续在豪车市场发展壮大。吉利也能吸收沃尔沃的管理经验, 弥补其缺陷。

3. 营销能力及品牌效应的提高:

沃尔沃是拥有着80多年历史的国际知名企业, 有着高端的企业形象, 丰富的销售经验, 在销售渠道、品牌效应上有很深的积累。并购前沃尔沃在全球有100度个国家地区的2500家经销商, 销售渠道遍布全世界, 有着深厚的渗透力, 其品牌也多次入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等荣誉。并购后吉利将把产业优势并入沃尔沃, 借助沃尔沃的平台和技术统一管理, 双方优势互补,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4. 沃尔沃对未来发展的迷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行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2007年开始沃尔沃的全球销售量一路狂跌, 从2007年的45.83万辆下降到2009年的33.48万辆;除了销售量下降, 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豪车市场的占有率也连年下降, 从1998年的12.6%, 下降到2009年的7.2%, 沃尔沃从2006年开始出现巨大的亏损。母公司福特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企图帮助沃尔沃脱离困局, 但收效甚微。

5. 相关政策推动:

针对金融危机, 我国政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这些政策刺激了消费, 扩大了内需, 给汽车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此外,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我国政府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2009年政府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这从政策上支持了吉利走向海外, 促进了此次并购的成功。

二、吉利公司2008年-2014年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1. 盈利能力分析:

通过吉利2008-2014年的年报, 我们可以发现, 销售净利率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最大值20.19%下降至2014年的8.79%, 其中2010年达最小值7.71%。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一些跨国汽车制造商, 如通用、大众、丰田和雷诺等, 都不约而同地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导致销售增长乏力。净资产收益率大体上也是下降的, 从2008年的18.11%下降到2013年的16.51%, 可能的原因是吉利的总资产不断提升, 然而净利率提高的速度没有总资产提高速度快, 造成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其中最大值为2009年的18.58, 最小值为2012年的15.51%, 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小幅提升达16.51%。

2. 营运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由2008年最大值22.08下降到2012年的11.01, 2013有小幅的上升达到12.86。积压库存商品增加, 存货占用资金的比重也增加了。总资产周转率在并购前后同样呈现下降趋势, 由2009年的最大值1.34下降到2013年的最小值0.88,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变小, 收入转化为资产的能力在减弱。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并购支付了大量的现金, 导致流动资产减少, 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是决定总资产周转率的主要因素。

3. 偿债能力分析:

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在并购前后呈现下降趋势, 速动比率参考值为1, 但是它会根据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速动比率越大,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由2008的0.85先上升到2010年最大值1.25, 然后下降到2013年的最小值0.78。这可能是因为收购当年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 负债增加, 并且后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导致流动资金相对缺乏。

4. 成长能力分析:

并购完成后的3年来, 吉利资本积累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吉利汽车通过并购沃尔沃而获得了协同效应。2011年11月吉利和沃尔沃成立“沃尔沃-吉利对话与合作委员会”;2012年3月, 沃尔沃开始向吉利转让技术, 双方共同研发性能优越, 节油, 尾气排放少的环保发动机及新能源汽车;2012年12月, 吉利获准使用沃尔沃的中型汽车平台技术、汽车内部空气质量以及安全技术;终上所述, 吉利在并购后通过与沃尔沃的技术交流, 引进沃尔沃在安全配置, 环保科技, 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从而提高了吉利的技术研发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结论:

本文从并购动机的角度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辅以传统财务指标进行佐证, 通过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 有目的性的横向并购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在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中, 吉利明白自身的短板是中高端汽车市场, 而沃尔沃的优势正是先进的技术和绝佳的品牌优势,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及市场地位, 打开了国际汽车市场, 走向了世界汽车中高端汽车市场, 这是一个有明确目的的并购。通过此次并购, 收购方能够迅速弥补自身短板, 绕开壁垒, 提升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 且并购后整合成本相对较小, 巧妙的应用国内和国际资金, 在短期内就达到获得技术协调效益目的。

结论二, 横向并购有助于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取得规模效应。就汽车行业来说, 市场、技术、品牌缺一不可, 投入成本巨大, 品牌效应突出是行业的主要特点, 横向并购能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整合并购双方企业的优势资源, 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规模效应。同时, 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有助于品牌形象和国际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

结论三, 善意并购有助于并购后双方企业整合。并购前吉利与沃尔沃和福特主要股东进行了充分的磋商, 双方就收购条件达成了统一, 正是这种友好的收购方式, 保证了收购后沃尔沃管理层与员工能继续努力经营企业, 同时也让吉利顺利地从沃尔沃获得技术、市场、供销商等优势资源, 大大缩短了整合成本和时间, 减小了企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为收购后绩效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 对吉利的建议:

(1) 关注财务风险, 加强现金管理, 适当降低负债比率。吉利汽车应加大销售平台的建设与投入力度, 整合吉利与沃尔沃的营销资源, 实现营销方式多元化, 尽可能扩大销售量。同时也要加强对于现金的管理, 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 降低负债的比例, 适当增加股权资本的运用, 保证企业的偿债能力。吉利汽车需要顺应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环保问题的趋势, 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 抓住发展机遇, 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2) 加强技术整合, 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现阶段国家优惠政策力度有限, 新能源汽车存在价格高, 实用性低, 消费者难以接受等问题, 吉利应通过并购、合作等资源整合方式, 在向发达国家和中高档汽车市场进军时, 绕开了技术壁垒, 最大程度的利用并购的资源优势, 避开贸易壁垒, 以较快的速度掌握核心部件研发、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来晨天.中国汽车民企跨国并购的绩效评价.特区经济, 2013.

吉利离沃尔沃有多远 篇11

扑朔迷离的瑞典沃尔沃汽车并购案似乎有了转机。据瑞典媒体报道,福特汽车将最晚在下个月,公布进入最后收购谈判的竞购方名单,吉利汽车可能成为唯一的竞购者。

据报道,福特希望出售沃尔沃的交易价格大约在200亿~250亿瑞典克朗(合25.3亿~31.6亿美元),吉利则期望以约20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大部分股权。

此消息一经公布,就有吉利人士表示,公司高层将就此开会,商讨对外口径。吉利一位高管则表示,收购一事属实,不日将对外公布,“最晚国庆之前。”

据接近吉利汽车的人士透露,由于吉利与福特签有保密协议,因此,目前不便主动与媒体沟通,但收购一事从未停止过。至于具体股权收购比例,上述人士表示会在51%以上,以谋求控股资格。

据悉,吉利已聘请法国洛希尔投资银行,完成了一份关于沃尔沃未来发展框架的全面报告。包括沃尔沃前董事长哈曼、前总裁奥尔松等在内的前沃尔沃高管,均通过该投行参与了该项发展报告。

收购事件中的画外音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消息,已成为时下汽车圈最热闹的看点。两家企业,一个是全球名列第三、安全技术世界排名第一的百年品牌,一个是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才十几年的中国本土企业;一个是“洋新娘”,一个是“土新郎”,果真是一个愿嫁,一个能娶?

沃尔沃的品牌定位一向在高端,身价堪称高贵;作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吉利,十多年来一直在低端市场打拼;正是由于两个品牌之间有如此大的差异,使这桩跨国并购案广受市场关注。“福特出售沃尔沃,首先是不一定要卖给吉利,其次是吉利不一定买得起。更重要的是,吉利买来能否养得起。至于收购资格,要靠资本说话,能买得起,就很说明问题。然后,就要看买来以后,会不会对企业产生正的协同作用。” 战略与资本市场资深专家郑磊这样对《新财经》记者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现在还只是个说法,成功与否变数还很大。”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汽车工程师吴志峰表示,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但他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性仅为20%。汽车行业资深咨询顾问晋东海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收购仅仅会提升吉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会给吉利披上华丽的外衣。”

记者查看了相关评论,发现舆论对吉利的收购前景并不看好,并对吉利的收购能力、融资渠道和后续整合能力,提出了一系列置疑。

收购事件披露后,吉利作出的回应也前后不一:从否认、不断否认,到间歇性默认、或承认,然后再否认。9月8日,吉利汽车上市公司行政总裁和执行董事桂生悦公开表示,吉利方面正在参与收购沃尔沃,有关收购是吉利母公司层面在操作。之后,吉利汽车副总裁王自亮却对媒体称,集团并无竞购沃尔沃汽车的意图,也没有发布相关消息。

郑磊对此分析说:“看来吉利自己都没有信心。” 面对各种猜测和传闻,记者电话连线吉利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对此事并不知情。可见,吉利内部对此事也有诸多顾虑。

反观福特方面,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表示,现在福特在全球的运营依然很艰难。“需要把财政资源集中起来,把资源集中在福特品牌上”。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售沃尔沃。福特已经是铁了心要将沃尔沃出售,以聚集企业资源。但财大气粗的福特完全没有任何甩卖压力。福特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新财经》记者:“关于沃尔沃问题,正在与相关各方洽谈。目前没有任何决定。沃尔沃不愁嫁。”业内人士预测,福特会不断抬高收购底价,谁能最终接盘,目前仍是未知数。

此前,长安、奇瑞、东风等中国汽车企业,曾先后对沃尔沃表示出收购意向,经记者调查,国内车企普遍对收购沃尔沃有浓厚兴趣。7月,刚刚在欧宝竞购案中兵败出局的北汽控股,也转身加入到沃尔沃的竞购队伍中。

吉利上演“蛇吞象”

业内人士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典型的“蛇吞象”收购案。吉利是否具备收购能力,李书福是否有足够好胃口对并购进行消化,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李书福是典型的浙商代表,从照相生意做起,然后开照相馆,做淘金生意,做冰箱配件开启“小狗经济”,生产冰箱、做摩托车、搞装潢材料、追赶海南房地产热潮、投资足球……虽说一路起起伏伏,但在历经商界百态之后,最终在创业大潮中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巅峰。1998年8月8日,随着第一辆吉利汽车下线,惯于赚快钱并迅速把企业做大的李书福在吉利汽车这块产业土壤上,扎下了自己的事业根基。

不惧商海闯荡的李书福,而今再次因收购沃尔沃被人称之为“疯子”,而这一切,与他的一贯做派相当吻合。“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要像卖西瓜一样卖汽车”,当年的李书福一入行就语惊四座。从那以后,他在国内汽车行业的我行我素,使他收获了诸如:汽车狂人、汽车疯子、偏执狂、有野心、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等众多外界的负面评价。

“李书福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取得了成功,他是一个非常善于运用国家政策、行业政策、资金政策等各种资源的商界精英。同时,他也是一个善于把握商业机会的企业决策者。”晋东海这样评价李书福。

“吉利能走到今天,李书福显然是个不错的企业家,他有进取心,有能力。”郑磊评价道。奉行低成本战略走低端路线,这也贯穿到吉利运营的各个环节。“早期的李书福赚到了第一桶金,是他把握住了市场规律。”

在收购沃尔沃这一舞台上,李书福显然不甘寂寞,据知情人士透露,吉利已拿到发改委同意其进行海外谈判的“确认函”。

据来自沃尔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8月,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2%。据了解,2008年沃尔沃销量37.4万辆,2007年则是45.8万辆,而吉利2008年的销量才刚刚超过20万辆。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活动仍然在马不停蹄地进行,其在美国的市场也开始复苏,身处并购旋涡的沃尔沃似乎丝毫未受影响,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市场扩张。

吉利能吃得下这个比它身躯庞大得多的豪华品牌吗?正如郑磊所描述的,“蛇如果吞了象而不消化,死得会比平时更难看。”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悲怆结局,便是前车之鉴。

“炒作”与“真做”

“竞争是惨烈的,任何企业不进则退,不管它以前有多么辉煌。”晋东海表示。

吉利汽车经过十多年发展,一直在市场的挤压中求生存,却没有找到真正的突围点。“李书福的不足在于,当自己整个企业(项目)前期的投入到位之后,在如何持续稳定进行良性运作上缺乏连贯性。”晋东海这样分析。

此番并购,吉利在“否认,不断否认”的同时,又不完全咬死可能性,反复披露之下,人们宁可选择相信“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吉利到底在想什么?对于一贯擅长炒作的李书福来说,此次到底是“炒作”还是“真做”?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谁与沃尔沃这个国际大牌有染,炒作得越厉害,将会带来越多的市场关注。吉利似乎看准了沃尔沃这个如同晋级垫脚石的国际大牌。

“这些人的心态跟打高尔夫球差不多,俺也参与了贵族运动,至于玩得怎样没人关心。他们对市场、技术战略的把握很随意,收购也就是个投资项目而已,至于投资回报怎样,也就是听天由命或搏一下。国内企业普遍在战略管理上很落后,收进来又怎样,玩得好吗?我很怀疑。” 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项目管理咨询顾问孔先生说。

“要跟上世界汽车发展潮流,当然要上中高档车,但国内技术跟不上。所以,买技术、买品牌成为一条捷径。”郑磊说,收购成功后,李书福的品牌心病自然得以解决。

晋东海分析,若能成功收购,吉利将大获丰收:“进入中国车企前5强,不会再担心自己被国企并购;还可以从政府手中拿到许多民营企业得不到的优惠(土地资源、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车型批文,等等);汽车部分核心技术和研发人才;整车企业的国际运营方式;部分管理高层;其他国家的汽车消费习惯;其他国家的汽车行业政策,等等。”

对于“炒作”和“真做”的置疑,晋东海表示:“此次是真做。中国现在鼓励国内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有国家背景,奇瑞有安徽省政府的背景,比亚迪有巴菲特的投资,只有吉利还没有任何背景。目前,任何非国有企业要在国内做大做强,背后一定要有一个‘背景’。吉利选择并购沃尔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不是最佳的选择,但也没有更好的途径,能让自己的企业更上一个台阶。”

正如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新男所分析的:“吉利是一个符号,不管大家有什么争议,有什么看法。”“走出去”的吉利,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个代表,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得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不仅是吉利的梦想,也是整个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梦想。

吉利能否借沃尔沃“一跃龙门”

售卖之路并不顺利,福特玩起了“太极”,不再急于出手沃尔沃这块“准鸡肋”,开始耐心等候最佳收购方,期待着能卖个好价钱。

尽管“国内政府相关高层已经默认——这也是此番并购的优势”,但吉利并购沃尔沃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第一,资金压力,与吉利合作的第三方投资公司或银行突然变卦;第二,新的竞购方出现,如果是国际知名的公司(比如菲亚特),即使所报的价格比吉利低,新入公司中标的可能也会更大;第三,国内四大汽车巨头也可能对吉利并购沃尔沃扔出自己的‘绊脚石’。” 晋东海对吉利面临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虽如此,但“并购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同时,运营成功的风险也很大。”晋东海表示, “在发达国家,工会的力量大得惊人,不仅持有部分股权,而且对许多企业的决策拥有否决权。国内企业并购外企,一定要对工会有系统的应对方案。他们的工会,不会考虑品牌影响力的降低,也不会考虑股东是谁,而是考虑哪个投资方给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后,目标客户群体的选择非常关键,如何让原有的客户流失最小化,设定新的客户群体在哪里,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晋东海以联想为例,“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之后,IBM有多少高管留下?有多少研发者流失?没有人统计过。去了哪里——惠普和戴尔是最大的受惠方,因为他们直接接收了IBM原有的全球合作伙伴(指定使用IBM笔记本的跨国公司和政府采购)。”

“目前在中国,民企、国企、外企、合资企业的运营模式差别太大,如果竞购成功,是采用沃尔沃原有的模式,还是选择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创造一种新的模式——不仅在国内运作不错,还可以推广到全球。吉利决策层肯定会选第三种,采用国内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借用沃尔沃的品牌优势和全球网络优势,快速扩张。”

吉利“草台班子”的粗糙制造和营销手法,在与沃尔沃的品质制造和“精细营销”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晋东海指出,“国内运营成功的经验,无法复制到全球其他国家”。吉利没有足够的经验管理拥有数万员工的沃尔沃,这不止是管理问题,也是文化问题。

郑磊告诉《新财经》记者:“吉利只能按照沃尔沃的东西去做。要改变,很难,只能是去学习。这其中,营运成本会很高,吉利能否承受得了,是个疑问。吉利可能想借买沃尔沃,把他们的技术拿过来,提高吉利的高端车型。这有点类似上汽当初的想法,结果双龙告上汽偷技术。吉利如果想买下,然后把在瑞典和比利时的那帮人甩掉,恐怕也不行,哪怕是裁员,成本和障碍都很大。所以,必然是一边维持海外高成本,一边是尽快学技术,弥补自己在高端车上的不足。靠在国内大量销售沃尔沃也不现实,只有将吉利车的价格和沃尔沃的技术结合,才是吉利真正想走的路,但这需要资金和技术实力,以及跨国经营能力。吉利靠自己,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收购后,吉利倒是可以通过逐步消化沃尔沃品牌里的养分,提升水平,同时丰富自己的产品线。”

晋东海说,吉利一旦成功并购沃尔沃,即使未来两年运营不太理想,吉利自己也不会崩盘:“在目前的中国,任何大项目的并购运作,都要提前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默许或者支持,否则拿不到政府批文。政府支持并购,是因为政府一直有一个情结(大国情结),即中国企业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政府高层在如何思考,决定着许多大型项目的运作。”

吉利收购沃尔沃 篇12

关键词:跨国并购,吉利,沃尔沃,风险

1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企业海外并购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999年之前) :这阶段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几乎全部是国有企业。第二个阶段 (1999年之后) :1999年我国确立了“走出去”战略后, 企业的海外并购开始普遍出现, 这阶段我国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开始积极进行海外并购, 并且崭露头角。我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并购数量少、交易规模小; (2) 并购行业相对集中; (3) 并购对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4) 并购动机主要是获取无形资源。近年来,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显得非常活跃。在这些并购中, 吉利并购沃尔沃在规模上是首屈一指的。本文接下来将结合本次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

2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 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沃尔沃汽车公司原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 也曾经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 现在属于中国吉利集团, 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自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货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不仅使全球资本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动荡, 由此所引发的需求减弱, 也使得世界主要汽车市场的汽车销量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 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第二大生产国。国际化道路似乎成为了中国汽车企业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恰逢金融危机使得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进行资源整合的好机遇。

2010年8月2日,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 吉利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3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

3.1 福特巨额亏损, 卖掉沃尔沃以实现资金迅速回笼

1999年, 福特汽车在其全盛时期, 花费了64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 让这个总部位于瑞典的豪华乘用车品牌成为福特旗下一个全资子公司。沃尔沃汽车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 沃尔沃轿车出现巨额亏损。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福特汽车出现巨额亏损, 不得不卖掉那些不挣钱的品牌。在把捷豹和路虎两个品牌卖给印度塔塔汽车集团后, 去年12月福特汽车又决定出售沃尔沃业务能缩减生产成本, 能全力保证福特品牌的开发及运营工作。2008年底, 福特公司汽车业务债务为258亿美元, 减债后仍然有100多亿美元的缺口, 卖掉沃尔沃能迅速回笼资金, 避免福特进一步陷入困局。

3.2 沃尔沃有吉利想要得到提升的价值

沃尔沃的价值主要在于以下四方面: (1) 中高端汽车的生产线及技术能力; (2) 百年历史和高端品牌形象; (3) 完备的经销商团队; (4) 知识产权通行证。吉利, 作为一个国内民营草根企业, 它希望在今后提升的方面主要这四个方面: (1) 国际品牌价值; (2) 操控核心技术; (3) 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国际市场渠道等价值链 (4) 中高端车型及其技术体系能力。由此可见, 吉利想要的东西沃尔沃恰好都能提供, 这是吉利成功收购的基础。并且从收购的结果可以看到, 吉利确实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沃尔沃轿车品牌、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车型平台、2000多个全球经销商、供应商体系、沃尔沃知识产权。

3.3 吉利欲借沃尔沃实现战略转型

从2001年吉利汽车拿到轿车生产资格的“准生证”开始, 李书福为吉利定下的口号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 吉利汽车以低价策略与国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合资车企们实现差异化竞争。吉利在消费者中的形象和口碑就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沃尔沃具有丰富的产品线和高端的品牌形象, 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一直为外界好评。对于现阶段的吉利集团而言, 收购沃尔沃是其摆脱低端品牌形象、实施战略转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利用沃尔沃多年沉淀的技术体系与“最安全车”的品牌形象, 来打吉利汽车的“安全牌”, 从而实现吉利旗下品牌的重新定位。

4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风险

4.1 生产风险——沃尔沃代工生产成为难题

长安福特马自达在重庆的工厂共有两条生产线——ECDU和C1两大平台, ECDU平台共线生产的车型包括蒙迪欧-致胜、麦柯斯、沃尔沃S80L, C1平台共线生产的车型包括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长安福特重庆的这家工厂产能大概为25万辆, 但是却承担着超过26万辆的生产任务, 产能明显入不敷出。由于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的共线混合生产方式, 但是马自达3和沃尔沃S40的销售权没有被长安福特马自达掌控, 所以从事实上来看马自达3和沃尔沃S40、S80L仅仅是交由长安代工, 所以其产能很难得到保障。对长安来说, 沃尔沃的代工生产的微薄数量让长安可图的利润很少, 外加现在长安本来就产能紧张, 沃尔沃鸡肋的形象日渐突出。如今, 沃尔沃100%股权全部转售给吉利后, 福特和沃尔沃撇清了关系, 长安必然会失去代工沃尔沃的激情。

4.2 资金风险——吉利面临资金困难

此次吉利收购成功的关键就是融资借债。为了收购沃尔沃, 吉利可谓倾囊而出。据分析, 在整个收购计划中, 吉利至少需要融资180亿元人民币, 这些所有的资金需要在正式交割日期前到账。2009年吉利的销售收入为140亿元, 利润12亿元, 也就是说, 吉利要攒够15年的利润才能买下沃尔沃。在签约当天, 吉利已将18亿美元首付款打入福特公司账户,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众所周知, 资本运营从来都是唯利是图, 收购案的幕后资本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 吉利如何处理好这些利益攸关方的关系也是一道难题。如果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吉利不能满足这些资本的回报诉求, 必将给它的运营带来障碍。总的来说,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杠杆收购, 过高的杠杆率成为吉利收购过程受到的众多质疑之一。这笔庞大资金极有可能从此拖累吉利。

4.3 盈利风险——短期内沃尔沃难以盈利

吉利自信在两年之内让沃尔沃实现盈利。吉利通过吸收沃尔沃的专利和特长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开发能力, 同时要通过沃尔沃来解决自己的品牌短板, 以此获得品牌溢价的丰厚利润。但是相对于依靠沃尔沃摆脱吉利的低端形象, 保住沃尔沃岌岌可危的豪华车地位应该才是当务之急。吉利汽车的低成本策略能够让沃尔沃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短期刺激销量, 但也极可能会让沃尔沃脱离包括奔驰、宝马和奥迪在内的豪华车阵营。另外, 吉利暂时竟没有三厢轿车可以从瑞典拿来国产, 吉利再组建一个新工厂至少需要1年半时间, 这段时间恰恰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最艰辛的过渡期, 所以吉利想要沃尔沃在2011年实现盈利是很困难的。

4.4 销售风险——沃尔沃在华经销商网络薄弱

目前, 沃尔沃在华经销商网络可谓相当薄弱, 主要表现在网点, 而且管理权集中。截至2010年1月, 沃尔沃在中国的销售网点只有91个, 而且这些网点的管理权被控制在少数汽车集团的手中, 他们具有极大的话语权。沃尔沃现有运营模式并不健康, 这是由于之前沃尔沃与国内汽车集团签的都是十年或数十年的长约, 因此, 吉利“尊重现有供应商、经销商”的合同是出于无奈。沃尔沃想要在国内实现迅速扩展, 有效梳理其在华经销商网络将是必要的步骤。

4.5 经营风险

(1) 工会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后时刻, 沃尔沃的工会放了吉利一马。工会在欧洲国家一直是一支很强大的力量, 是进步之源, 是企业形成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成本较低而著称, 劳工政策一直是比较宽松, 这与欧洲完善的劳工保护比较起来, 无疑会极大地加大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成本, 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2) 沃尔沃难以成为官车

官车一直是奥迪的宝座, 显然奥迪不会把官车宝座拱手相让。吉利表示会效仿奥迪的运营模式经营沃尔沃, 要积极开拓政府采购市场, 成为官车。但是, 吉利作为一个民营企业, 品牌、实力、口碑与消费心理都处于明显的弱势, 它希望像奥迪一样去开拓官车市场, 抢占奥迪所占的份额, 除了价格优势外, 应该没有其他任何优势。所以, 沃尔沃想要成为官车的梦想, 现在谈还为时尚早。

参考文献

[1]杨维芝.从智猪博奕理论看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策略[J].北方经贸, 2010, (4) .

上一篇:中职英语情景教学下一篇:局域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