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制度(精选10篇)
收购制度 篇1
反收购制度是收购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伴随收购行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完善的收购制度必然包含反收购制度。其是指目标公司采取的旨在抵御或者挫败收购行为的措施。国际上常见的反收购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诉诸于法律的保护,一般指根据政权法、公司法、反垄断法对收购行为的规定,请求法院确定收购不合法;第二,采取管理上的策略防止被收购,具体包括为保持控股地位发行有限制表决权股票、通过密切公司相互持股、采取被称之为“焦土战略”的毒丸措施等;第三,采取股票交易策略防止被收购,如采取股份回购以提高每股市价增加收购难度等。由于反收购措施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部分措施只注重反收购的效果,尤其是管理上的部分措施如“毒丸措施”条款经常会损害股东的利益,甚至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为保证反收购行为的合法、公正,必须对反收购进行严格规范。现在国外证券市场基本都有反收购制度,规范反收购行为。根据国外立法、司法实践及我国证券市场上有关反收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应尽快创建及完善反收购制度,对反收购行为予以规范,并建立相关的司法救济制度。
一、反收购法律措施分析
在实践中,上市公司股东或者管理层为了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往往拒绝与收购人合作,而采取各种方法反收购。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反收购策略加以分析。
(一)超级多数条款。
超级多数条款是指上市公司对于修改公司章程、与其他公司合并或被收购、选举或更换董事会等事项必须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四分之三以上通过。采用超级多数条款,也就意味着收购人要购买超级多数的股份才可以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从而提高收购人收购的成本。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合并、分立或解散公司做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因此,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特殊事项已经做出了超级多数表决权的规定。至于超级多数的比例高于公司法的规定,笔者认为并不与公司法相抵触,从立法宗旨上看,公司法之所以做出如此规定,是因为此种事项对于公司及股东而言都是影响巨大,必须谨慎为之,章程所规定的比例超过法定比例,与公司法保护股东和公司的立法目的完全吻合。
(二)股东持股时间条款。
股东持股时间是指股东在股权取得一定时间以后才能行使董事提名权,以维持公司管理层和经营业务的稳定。股东持股时间条款有助于阻止收购人在取得上市公司股权后立即要求改选董事会。股东持股时间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但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司法规定了股东持股时间必须持续一年以上。
(三)董事资格限制条款。
董事资格限制是指规定董事的任职条件,非具备某些特定条件者不得担任公司董事。在收购发生后,通过董事资格某些特定条件来限制收购方进入董事会从而阻止其取得公司的控制权。董事是公司的股东选举产生,让什么资格的人当选董事代表了股东的意愿,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章程中规定董事比较高的任职条件,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四)降落伞。
降落伞是指由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通过做出决议或上市公司与管理层签订协议,当上市公司被收购并且管理层非因自己的原因被解雇时,管理层人员可以领到高额补偿金。这种收购方法可以增加收购方的收购成本,降低其收购后的公司预期利益。笔者认为,签订协议的方法要优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因为收购人可以在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后通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来变更前次股东大会决议及推翻董事会的决议。我国公司法规定了股东大会有权决定董事的报酬等事项,因此上市公司实施降落伞计划没有法律障碍。
(五)白衣骑士计划。
白衣骑士计划是指收购发生后,被收购公司可以寻找一个善意的合作公司以更高的价格向其发出收购要约,以挫败敌意的收购者。该善意的收购公司被称为白衣骑士。白衣骑士计划一般会引发异常激烈的收购战,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价格明显上升,加大了收购成本,可能会使敌意收购者知难而退。该计划的关键是是否有人愿意充当白衣骑士来承担更高的收购价格。
此外,上市公司还可以在反收购过程中积极获取有关收购方可能违反公司法、证券法以及相关法律的证据并据此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等报告,以阻止收购。
二、英、美两国反收购措施规制的立法模式
(一)英国模式。
英国对目标公司管理部门的反收购行为原则上是禁止的,它把反收购措施的决策权赋予了目标公司的股东。英国城市法典规定,未经股东大会批准,目标公司的董事不可采取任何与公司事务有关的行为,其结果是有效的挫败一项善意的收购,或对于股东来说,使他们丧失一次根据其价值做出决定的机会。英国城市法典还进一步规定在要约期间,甚至在收购发生之前,目标公司的董事,不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从事下列任何行为:(1)发行任何已被授权但未发行的股份;(2)发行或授予任何与未发行股份有关的选择权;(3)创设或发行任何拥有转换或认购股份权利的证券;(4)出售、处分、收购或同意出售、处分、收购大量财产;(5)除了正常的经营外,签订任何合同。股东大会决定模式在客观上是有利于收购人的,收购人可以对目标公司董事会单独做出的反收购决定的合法性提出异议,从而为其进一部展开收购行动提供便利。但是,股东大会决定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其股权极度分散,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整体利益很少关心,他们很难以一个有效的整体力量来对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做出有利决策。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司投资人和管理者日益分离,大多数股东由管理者股东向投资者股东转化,使股东大会成为了形式化。由于股东的时间、精力及专业技能不足,使他们往往不能获得充足的信息,并不能算是对公司状况最熟悉的人,因此,股东们做出的决议并非都能符合公司整体和长远利益的最佳选择。
(二)美国模式。
美国则赋予目标公司管理部门采取反收购广泛的权利。美国《威廉姆斯法》仅把反收购行为纳入信息披露制度中加以规制,该法重点在于确保反收购相关的信息的充分披露,而具体的反收购行为则不加以规制,美国各州立法更从保护本州公司角度出发,允许公司经营者反收购措施。美国的判例法则将反收购纳入经营者判断准则的范围,并强调目标公司董事的受信义务,这就造成了美国对反收购规制的弱化。
(三)对英美两国反收购立法的评价。
英美两国都是公司收购频繁发生的国家,但从上述两国法律对目标公司反收购行动的规制来看,英国对目标公司的反收购措施所进行的限制比美国要严格许多。美国的收购活动数量远远超过英国,但美国法律对目标公司经营者的反收购行动却采取了更为宽松的态度。比较英美两国收购立法,笔者认为英国的做法更为合理。究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其一,目标公司股东自由转让股份的权利不应受到目标公司反收购行为的限制,股份是目标公司股东的股份,目标公司股东在何时、以何种价格将股份出卖给谁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第二,目标公司经营者固有的自我利益与公司股东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及难以避免的冲突,如果将所收购的决定权向美国那样赋予目标公司经营者,那么目标公司经营者为保护自身利益而滥用反收购权利的现象,无论法律怎样规制都不可避免。况且目标公司董事的反收购措施是为目标公司股东利益,还是其个人利益,本来就难以证明和区分。目标公司董事只是为了巩固其控制权。因此,反收购行动应由目标公司股东自己决定。
三、我国反收购立法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3条规定:“被收购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针对收购行为所做出的决策及采取的措施,不得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收购人做出提示性公告后,被收购公司董事会除可以继续执行已经订立的合同或者股东大会已经做出的决议外,不得提议如下事项:(1)发行股份;(2)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3)回购上市公司股份;(4)修改公司章程;(5)订立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或者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合同,但是公司开展正常业务的除外;(6)处置、购买重大资产,调整公司主要业务。但是面临严重财务困难的公司调整业务或者进行资产重组的除外。”
应该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在上市公司收购上的立法空白。但是,该办法也存在着一些立法上的缺陷。首先,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专门有关于反收购的规定中规定了反收购中的可作为和不可作为的事项,却没有规定在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律越权侵害后另一方当事人的诉权,现实中其规制权仍掌握在证监会手中。作为对私权保护的最重要一道屏障司法机关缺位了。其次,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代表的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相关立法的另一个缺陷是将反收购规制限于要约收购之中,而对协议收购中反收购规制却只字未提。第三,我国仅将董事会不得作为的事项以列举的方式规定,可是,现实生活中董事会可以采取的反收购措施丰富多彩,上述六条禁止规定远不能包括现实生活中董事会为反收购而采取的所有的措施。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的反收购的问题会逐渐突出,上述规定显然不能适应对目标公司反收购行动进行全面规制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反收购立法应对目标公司的反收购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早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应当把反收购的决定权赋予目标公司的股东大会,而不是目标公司的经营者。未经公司股东大会同意,公司经营者不得擅自设定任何反收购措施。第二,目标公司的反收购意图和措施应及时披露,并要求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证券交易的提交书面报告,以备审查。第三,收购发生后,允许目标公司的经营者寻找收购竞争者参加要约竞争,同时规定目标公司的经营者必须平等地对待所有的收购竞争者。第四,应当明确目标公司经营者在反收购行动中对目标公司的诚信义务,因为对公司的诚信义务与对股东的诚信义务毕竟不等同。目标公司股东作为与收购关系最为密切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利要求目标公司经营者对其负有诚信义务。第五,对目标公司经营者违反规制从而损害目标公司股东利益的反收购措施,应赋予目标公司股东提起诉讼、获得赔偿的救济权。
收购制度 篇2
目的: 严格检查质量,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和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对入库的粮油质量进行认真检查鉴定,把好入库质量关。
一、扦样
接收入库的粮油,必须按规定扦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每份一公斤。扦样做到扦取面(上、中、下、前、后)不少于30%。小车原则上要逐袋扦取。扦取的样品要由扦样员填写扦样单装入样品袋内,由粮库工作人员送到化验室,不得将样品交售粮人,以免出现换样等差错。
二、检验质量
门检化验员根据操作规程,对每一份样品都要严格认真地检查鉴定质量。一般要求化验人员不能与售粮人对面接触,实行密码检验,避免出现收人情粮、验人情粮等问题。检质后按要求填写购粮入库票,并做好门检验质记录,对有疑问的要保留样品。退车不收的粮油要做好记录,保留样品。
三、每日复检进行质量对照
库存化验员对每日入库的粮油都要逐型态分部位扦取样品,用仪器进行检验,对照门检质量。并将对照结果及时通知门检化验员,以便及时修正检验中出现的偏差,以保证国家依质论价政策的正确执行,又可保证接收入库的粮油质量合格。
四、认真登记质量台帐
门检化验员要逐笔登记收粮门检台帐。库存化验员要按规定型态逐日认真登记库存粮油质量台帐,型态号、数量与保粮区的型态号、数量一致。
五、认真检斤计量
对入库粮油要认真过秤,验收数量。做到检斤及时、准确、迅速,以加快粮油接收速度。记好票据,写明型态号,经保管人员现场验收卸粮后,准确称取皮重,按规定核减掺杂扣重并计算净重。
六、依质分类保管
1、五就近:(1)入库的粮油结合晾晒,就近晒台堆放。(2)结合烘干,就近烘干塔堆放。(3)结合储藏,就近仓库堆放。(4)结合加工,就近加工厂堆放。
(5)结合调运,就近铁路专用线或沿江码头堆放。
2、六分开:
(1)品种分开:对入库的粮油按大类品种分开堆存。如稻谷要区分籼、粳稻、糯稻,又分早熟、中熟、晚熟;大豆要区分种皮颜色和粒型;小麦区分红麦、白麦、花麦、软质麦和硬质麦;玉米要分黄玉米、白玉米和杂色玉米、粘玉米、粳玉米等。
(2)等级分开:入库粮油要按其容积重、纯度、含粮率,成品粮精度,色泽、气味等规定的等级分开堆放。
(3)干湿分开:入库粮油要按水分含量、安危程度分开堆放,对受潮的危险粮更要单独处理,防止混堆造成霉变坏粮。
(4)商品粮和种子粮分开:入库的商品粮和种子粮及可以用来做种子的商品粮分开堆放。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种子粮的纯度、活力和发芽率,以备应付突发的灾害对种子的需求。
(5)新陈分开:对入库的粮油要区分新粮陈粮,分开堆放。
(6)有虫粮与无虫粮分开:入库的粮油要检验有虫无虫,严格区分,对有虫粮单独堆放保管。
七、统筹安排接收作业
1、在劳动力组织上,做到合理调度,专兼结合。
2、在器材装具方面加强管理,统一调动,及时周转,保证供应。
3、在仓容能力和储粮场地上,要统筹规划,积极挖潜、合理摆布型
八、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收购法律;法律制度;问题;对策
一、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本身的经济收益情况判断主要以公司经营状况与年利润的具体状况关系密切。上市公司的收购指的是投资者通过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和通过证券交易市场的方式吸收股份,获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行为的一个过程。虽然目前我国股份制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收购情况会存在千差万别,可能一些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力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增长,产生长远的影响。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我国当前的法律部门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法律行为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更,其中存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和其他《股票发行暂定条例》相关内容的一些具体内容,根据当前我国具体的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做出判断和改进,实施创新性发展策略,通过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具体情况展开研究。
二、上市公司收购概念辨析
上市公司收购的具体概念,指的是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其中涵义为取得或巩固一个上市公司具体控制权的行为,其中大量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股份的一种法律行为。在市场中,对某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大量购买的行为就是上市公司收购行为。这种法律行为具有一些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上市公司收购不需要经过目标公司经营者的统一。上市公司收购的主体是收购者(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和目标公司股东,目标公司的经营者不是收购任何一方的当事人。收购者进行收购,只需与目标公司股东达成协议即可,无需征得目标公司经营者的同意。这是上市公司收购区别于其他并购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上市公司的收购目标就是按照公司股票的具体价格,进行交易并保证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数量和规模的最大化,并且实现大量的盈利,创造最大收益为基础。上市公司收购并不是直接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而是通过目标公司的本身交易对象进行吸收合并的操作,对一些目标客户企业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的兼并重组,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来创造经济收益的良性运作,从而获取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在公司股票发行与收购中,市场化的规律与法律行为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的合理运行,实现股票价格与收益的均等化,企业资产转让过程中评估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出现的具体情况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的具体困难进行克服。而且收购方可以通过调整持股量来达到不同程度控股的目的,相对于其他交易方式而言,这种收购方式显得更为灵活。
第三,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为的是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不是为了转售公司的股份谋利,也不像一般的投资者那样是为了获得公司的股息、红利或通过证券交易来赚取差价,上市公司收购的根本目的是要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三、目前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收购行为不规范,有些尚无规范可循,有些虽有规范,却不够明确具体。如有关协议收购中如何履行披露义务,境外投资者直接购买早市公司的法人股,间接进入我国A股市场规范问题等。自1995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相继发生了几起成功的外贸协议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国家股和法人股的事件。
第二,资产评估的情况不规范,缺乏标准化,在转让价格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在国有资产价值被低估和资金流失的前提条件下。在实际操作中,股权转让的具体情况表现为未公开化的表现,在低于市场价格的幅度空间内,国有股的转让价值是一对一的协商价格与谈判机制,转让价值高低存在双方的议价能力,而非股权的内涵价值具体表现在资产评估的详细情况。收购公司一般是在资金、技术上占有优势,他们往往会抓住上市公司的弱点尔基里压价,导致转让价格不合理。
第三,信息披露的责任与义务情况要根据豁免公开性与透明度的情况,在我国企业中发生的场合协议收购情况为主,根据大多数的一次性完成情况制定公告义务豁免的情况与内容,在持股比例中,只要超过30%的比例份额,也可以获得强制收购要约与义务的法律豁免。
第四,协议收购中关于一些关联交易的内容与问题,要进行认真监管。如果仅按照资本多数的表决原则,那么中小股东无权发挥控制和表决,会很快被排除在外。
四、当前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立法建议
第一,对场外协议收购予以明确规定,公告义务及强制要约以物同样适用于协议收购,以体现同股同权原则,同时也为国家股和法人股的上市流通奠定基础。
第二,对场外协议收购的调整对象与范围应相当广泛,以加强监管,包括收购前后并购方、关联公司、目标公司及其董事会的股东等行为主体所发生的各项法律关系,尤其是对作为上市公司收购活动的重要利害关系人的目标公司及董事会的全力予以明确,以保护广大中小股东和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如目标公司公开收购信息的义务,董事会为股东利益着想,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出具独立意见的义务,重大决策的股东批准义务,以及利益冲突回避,不作内幕交易的义务等。
第三,针对协议收购开展严格的监管与控制。根据规定协议收购获取的相应特别批准,展开相依规定和审批手续,根据审批流程和收购具体程序安排,收购人在要约的过程中,进行协议收购,协议收购的价格不能高于要约价格,否则应将要约价格提高到同一水平。
第四,根据完善强制性收购义务与责任的豁免权进行规定,按照证监会的各项法律条例和内容开展具体情况的豁免收购决定,根据权利滥用和立法参照各项规定,确定豁免收购的具体条件和内容,根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标准,没有获得控股权的可以获得豁免义务,购买股票的一方如果没有再次参与股票流通操作,也可以得到豁免义务。
第五,针对协议中收购的关联交易还是可以根据限制大股东本身的表决权进行制约,约束大股东本身的权益与义务。如果存在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在涉及自身切身利益与各项内容规范中,在股东大会上要保证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根据股东本身的利益与表决同意收购的情况,根据全体股东表决进行交易价格的规制,也可以采取聘请单独第三方机构监管协议中的具体经济数额,对交易价格谋利场合中,应采用市盈率定价而非净资产定价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的收购法律制度还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做出深入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通过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提高法律本身的可行度与可信度,改善上市公司本身的制度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文国.论强制性公司要约收购缺席的基本法律问题[J].山东法学,2012,(5).140-144
[2]关家涛.我国证券法中上市公司收购法律规定之检讨[J].财经科学,2011,(2).120-122
[3]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97.89-91
[4]宋永泉.论上市公司公开收购的法律问题[J].中国法学,2012,(5).20-24
[5]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中国人大出版社,2013年版.06.120-123
[6]罗培新,卢文道等.最新证券法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07.44-46
收购制度 篇4
一、持股披露
持股披露一般又称为“举牌”, 当上市公司被收购时, 无论投资者采取何种收购方式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 同时不得再买卖该公司股票的制度。按照《证券法》规定, 在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 投资者的持股披露义务并不因采取的收购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只要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的比例时 (1) , 就得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或者说, 持股披露是成功收购任何一个上市公司的前置程序。
(一) 持股披露的特征
从《证券法》的规定来看, 持股披露具有如下特征:
(1) 持股披露是投资者持股达到法定比例后依法履行的义务, 如果没有达到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比例, 则无须进行持股披露。
(2) 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至30%时, 持股人处于投资者的法律地位, 被称为投资者。其所以如此, 就在于持股人是否收购上市公司的意图还不是非常清晰, 或者说, 作为一般投资者出于炒股目的也可能持有该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持股达到30%以上时, 持股人则处于收购人的法律地位, 被称为收购人。
(3) 持股披露是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至收购完成整个期间的义务, 这也就意味着, 持股人必须履行该义务, 持股人的法律地位和收购方式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二) 持股披露的具体内容
根据《证券法》第86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持股披露的内容包括:
(1) 当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之后, 其应在3日内向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提交该事实的书面说明报告, 并予以公告。与此同时, 投资者无法再次购入或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2) 达到上市公司5%持股比例的投资者和一致行动人, 在该股份在买卖超过5%的比例, 必须及时向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提交报告, 抄报的同时在规定的期间内内, 投资者无法再次购入或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3) 上司公司做出的书面报告以及公告, 应该包括:首先, 持股人的名称和住所;其次, 持有股票的名称和数额;最后, 达到法定持股比例的日期。
依据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 投资者所拥有的上司公司权益由所持经登记的和未经登记但有表决权的股份组成之 (在这里, 投资者和他人共同拥有的权益必须合并计算) 。同时, 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 合并权益的投资者通过其他手段, 诸如执行法院裁定、行政划拨、继承或赠予等方式, 股份变动达到法定比例之后, 必须履行想相关机构报告的义务, 并予以公告, 并且应办理登记过户的手续。
二、要约收购制度
该制度是为了达到收购人兼并或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 公开的向上市公司股东发送要约, 提出收购该公司股东的部分或全部的股份。一定程度上, 要约收购是最为复杂的收购形式, 这是也是《证券法》第四章主要规制的内容。要约收购可以分为自愿要约收购和强制要约收购两种形式。
(一) 自愿要约收购
我国现行《证券法》没有对自愿要约收购形式和内容做出明确的直接的规定, 但是《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23条则规定了投资者可以自愿选择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 (1) 。一般来说, 自愿要约是一项权利, 只要按照法定程序, 任何人在有充足的资金能力情况下, 都可选择适当时候发出部分或全部要约。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来看, 自愿要约收购具有如下特征:
(1) 收购人发出要约没有强制持股比例的限制。该要约并不以持有目标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为前提, 收购人对目标公司在任何持股比例下 (甚至还没有持有目标公司股票) 都可以对其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只是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25条规定, 要约“预定收购的股份比例均不得低于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2) 自愿要约收购中, 由于持股人的收购目的在要约中已经载明 (即收购目标公司) , 因而无论持股人对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为多少, 均具有收购人的法律地位。
(3) 无论收购人在何种持股比例下发出收购要约, 均需要按照《证券法》有关规定进行持股披露, 即持有目标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的比例时, 就应当履行“举牌”程序。
(二) 强制要约收购
所谓强制要约收购, 则是指已持有上市公司30%的股份时, 若收购人继续增加其持有的股份, 则该行为就被视为收购行为;在没有取得中国证监会相关的要约豁免时, 收购人必须以公开要约的方式来完成收购。根据我国《证券法》第88条的内容, 投资者与他人共同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30%的, 如果继续进行收购的话, 那么必须依法全部股东提出收购股份的要约。不难发现, 强制要约收购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强制要约收购以持有目标公司股份达到30%的比例为前提, 而无论此前是采取何种收购方式, 也无论收购人主观上是否以收购上市公司为目的, 只要持股达到该比例的, 如果要继续加持的, 那么应依法向该公司的股东提出收购其股份的要求, 此时收购人依法发出要约, 就成为收购人负有的一项法定义务。
(2) 一旦进入强制要约收购, 持股人就具有收购人的法律地位, 继续增加持有该上市公司的股份就视为对目标公司的收购, 而在达到一定比例之前, 除了自愿要约收购的情形外, 持股人只是具有投资者的地位。
(3) 强制要约收购发出的要约, 包括其期限、收购价格、收购数量及其他规定事项等, 与自愿要约收购发出的要约, 法律规定都是一致的。《上市公司收购办法》第29条对要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规定。对于要约收购的期限, 《上市公司收购办法》第37条做出了相关规定, 要约的收购期限不得超过60天, 并且不能少于30天。
(4) 转变为法定义务的要约收购, 如果能获得中国证监会的豁免, 那么该要约收购就可以转为协议收购的形式。
(三) 收购要约
收购人不论采取自愿要约收购抑或强制要约收购, 都应向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收购要约是收购过程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都对其形式、内容、公告、效力、期限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 收购要约的内容。根据《证券法》第89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28条、第29条规定, 收购要约包括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财务顾问专业意见和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三种文件, 其中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是最重要的文件。
(2) 收购要约的形式。正如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23条所指出的, 收购要约分为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两种形式。全面要约要买足“两个全部”——即发出收购要约内容为全部股东的全部股份, 而部分要约则是向目标公司的全部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部分股份的要约。
(3) 收购要约发出的期间。依据《证券法》第89条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28条, 收购人在发出收购要约前, 须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 在报送的同时对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摘要做出提示性公告;在报送之日起15日内, 只要中国证监会对该报告书所披露的相关内容无异议的, 可以进行公告。但如果证监会发现该报告书与法律法规不相符的, 应告知收购人。那么, 收购人就不得公告其要约。由此观之, 收购要约发出的时间应当是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正式公告的时间。
(4) 收购要约对收购人的限制。作为一种合同要约, 一旦承诺则对收购人产生效力。因此, 收购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要约。在此问题上各国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在英国, 根据《公司收购与合并法典》的规定, 收购的有效期至少为21天。而在美国, 依据《威廉姆斯法案》的规定, 收购期限至少为20日。欧盟则在“公司法第13号指令”中规定, 该时间为四个星期。但是在我国, 《证券法》第90条第2款里规定, 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少于30天而不多余60天。在要约期限内, 根据《证券法》第91条和第93条的规定, 首先, 收购人不得在承诺期限内人撤销该次要约。其次, 收购人如果需要进行变更的, 必须事先向国务院监督机构等机关提交报告申请, 经批准后始能予以公示。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40条则指出期限届满前15日内, 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最后, 收购人不能在收购期限内出售或收购约定之外的股票。
(5) 收购要约价格。收购要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其价格。正因为价格是上市公司股东与收购人利益的重要体现, 所以各国立法均重视价格的定价及其计算、支付方法等内容, 具体表现为价格自由和价格法定主义。不难发现, 目前我国对定价采取了较灵活的立法路径——既非自由定价主义, 也非简单的价格法定的规定。 (1) 我国仅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价格定价的方法, 即收购人的要约价格不得低于同类股票在收购人提示性收购公告中6个月内已支付的最高价格。如低于该公告日的前一个月交易日的同类股票的日加权平均价格平均值, 那么收购人有权对就该种股票前6个月的一切交易情况进行评估。
(6) 收购要约支付方式。《证券法》对收购要约支付方式也未做出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6条规定, 收购人可采取现金、证券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支付相应价款。同时第27条又规定, 如有存在收购人发出的全面要约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或者向证监会发出的全面要约未取得豁免, 则该要约应该以现金方式支付。如果以可以转让的证券来支付收购价款的, 收购人必须提供现金支付的方式供被收购人选择。
(四) “预受要约”和承诺
上市公司收购作为股票买卖行为, 合同的要约和承诺则是必经过程。在此, 必须厘清什么是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受要约人表示承诺的标志。
值得指出,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承诺与一般合同的承诺是有区别的, 在此上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在美国,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第14条第4款第7项的相关规定, 当承诺发生后, 要约人在收购开始60天之后仍未支付承诺的相应价金, 则收要约人有权在该60天以后的任意时间内撤回向要约人已交付的股票。由此可见, 美国的做法是赋予受要约人在做出承诺后一定时间内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这一做法可以保证受要约人在获悉更全面的信息之后进行第二次评估要约, 可以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受要约人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收购双方的公平公正。虽然我们注意到, 我国《证券法》没有在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承诺方面做出任何具体规定, 只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预受要约”制度, 但是却与美国的做法有相似之处。预受要约就是指受在要约收购期限内到要约不可撤回这段时间内, 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并不构成承诺。与美国做法不同的是, 既然不构成承诺, 收购合同就没有成立, 也就无须解除合同了。但又正是由于“预受要约”不构成承诺, 就意味着在合同成立受要约人还可以撤回“预受要约”。因此, 我国的“预受要约”制度实际上是赋予了受要约人在承诺构成之前可以撤回自己意思表示 (即反悔) 的权利。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42条规定, 我国要约收购的期限可以划分为两个时间段, 一为“预受要约可撤回”阶段;二为“预受要约不可撤回”阶段。在前一个时间段中, 受要约人做出的同意接受要约的意思表示不构成合同法上的“承诺”, 只能被称为“预受要约”。预受要约人在收购期限届满3个交易日之前, 可以办理撤回手续。根据预受要约人的申请,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可解除对该股票的临时保管权。但此后受要约人做出的“预受要约”在规定期限内就转变为不可撤回的意思表示, 即构成合同法上的承诺;承诺一经做出, 收购人与受要约人的股票买卖合同就正式成立。
(五) 履行合同
收购合同成立之后, 收购双方均受合同约定的约束。收购人应当依约接受受要约人交付的股份, 并支付相应价款;而就受要约人而言, 承诺后就负有按期交付股票的义务。根据《证券法》的规定, 收购要约的两种基本形式为全部和部分要约。如果双方约定为部分要约, 那么在向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的要约之后, 实践中难免出现受要约人承诺出售的股份数额溢出的情况。面对这种现实, 《证券法》第88条第2款强调如果法硕被收购公司股东承诺出售的股份溢出的情况, 则收购人根据实际情况应按实际比例进行收购。而且《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43条进一步规定, 当要约约定购买的股份数量超过预定收购数量时, 收购人的收购应当按照同等比例进行;若以终止该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而收购的, 收购人应当按照约定条件收购预售的全部股份;发出全面要约但未取得豁免的, 收购人也应收购该公司股东预售的全部股份。
除此之外,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78条的规定, 要约期限届满之后, 如收购人违反约定义务的, 则自违约之日起3年内, 收购人不得再次有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
摘要:上市公司收购是《证券法》的重要内容,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收购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公司上市收购过程中涉及对其所持股披露的时间和内容等制度;而要约收购制度包括自愿要约收购、强制要约收购、收购要约、“预受要约”和承诺、履行合同等相关内容等。
关键词:上市公司,持股披露,要约收购,协议收购,间接收购
参考文献
[1]陈忠谦.上市公司收购[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美]戴尔.奥斯.兼并和收购 (美国法精要.影印本)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王保树.公司收购:法律与实践 (21世纪商法论坛) [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5.
[4]郑琰.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 (国际金融法论丛)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 (法律科学文库)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6]官以德.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透视[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
收购制度 篇5
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加强对公司物资的统一管理,现对超市废品的处理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原则
实事求是、坚持原则 第三条适用范围
诚信超市各部门均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细则
第四条废品的范围包括:
一在装修过程中拆除下来不能使用的材料。
二废旧玻璃、玻璃瓶、啤酒瓶、罐、罐头空壳、废纸皮、纸板、纸盒、旧报刊、废纸、废旧塑料纸、废旧金属材料等。第五条废品处理:
一公司与废品收购老板签定《废品收购协议》,以定期、定价、定计量称的办法来收购废品。二计量称的购买费用由废品收购资金产生。
三结算方法:废品收购老板以五千元押金作抵押,每月到公司财务结算一次。四为确保废品回收价格的合理性,采购部每月作两次市场调查,以便及时调整。五废品资金的管理:各门店做好卖废品金额的统计工作,统计金额要与废品收购老板到财务结算的金额相一致。每月5日前财务部按各门店编制将《处理废品收支一览表》交总经理和店长处各一份。
第六条废品收购资金的用途:
废品收购的资金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则,可作为奖金使用: 1用于发放员工的福利用品。2用于员工活动(如:聚餐)。3用于年终奖金发放给员工。
4对该费用支出全额清单报财务部核销费用。第八条违纪责任:
一经发现有部门自行处理废品,将追究部门负责人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参照公司《奖惩管理制度》予处罚。
第三章附则
第九条制度的批准、修定与解释权 一本制度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实施;
收购企业也要收购人心 篇6
这条新闻若放在其他巨头身上或许不算新鲜,但对于一直在收购上“小打小闹”的Facebook则不同。毕竟在此之前,Facebook一向是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小型企业,进而将其人才团队纳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此次收购标志其收购战略的转变。
其实这种转变实为必然,一方面,图片是社交网络的核心体验,另一方面,Facebook在临近上市之际,这样大手笔的收购显然比其之前的收购方式更有意义。而通过上市融资50亿美元足够使Facebook推动未来并购市场的变革,虽然扎克伯格称这此收购不会是一系列大手笔的开始,但将其视为对手的谷歌等巨头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不过不管Facebook是否继续大手笔下去,收购战略的转变已经证明它加快了做大做强的步伐。可是,许多Instagram用户却并不买账,称厌恶Facebook所带来的隐私问题,甚至明确表示要删除掉自己在Instagram上的图片来保证自己的隐私权。
因此对于Facebook而言,收购小公司得到人才,而收购成熟企业得到的除了该企业的产品和业务之外,还有它的用户群体。所以Facebook收购企业,也要“收购”人心,在整合收购来的业务时,还要替那些用户着想,想想如何将他们的心也成功地“收购”过来。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探讨 篇7
要约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收购市场中发展的时限还不长, 根据过往的数次要约收购的经验, 要约收购在我国证券市场推行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通常有较大的失败风险。在西方发到国家成熟的证券资本市场中, 要约收购是一种主流的收购方式, 协议收购限于不够公开、公平、透明, 而未在上述市场中流行。发达成熟的证券市场能够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提供法律法规、经验等多方面的支持。本文将从我国要约收购的特点,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实践, 以及对要约收购立法的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特征
(一) 价格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 我国要约收购针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采取了不同的定价模式。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 实现了同股同权, 也就是要约收购的价格不再区分上市和非上市公司, 还规定了要约收购的定价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 一旦定价的价格不再满足该事先确定的条件, 则需要重新进行合理性分析。
(二) 要约种类
1. 主动要约和强制要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要约收购可分为强制和主动两种类型。当要约发出者在要约发出之前持有的标的公司股份不超过三成, 即为主动型要约。强制性要约则是指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 就必然引起收购要约的发出的要约行为。
2. 部分要约和全面要约
根据要约发出者要约内容是否计划持有标的公司的全部股份, 可以将要约分为部分要约和全面要约。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流通股份有着比例上的限制要求, 因此, 如果要约发出者最终实际持有了该标的公司的全部股份, 则极有可能引发标的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
三、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现状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 自2011年截止至2014年10月, 我国资本市场共触发要约两百多起。其中通过证券交易所采用股票增值的方式的要约收购事件约10起, , 由于法院判决所引起的执行案件数起, 其他触发要约收购的大多采用了协议收购的模式, 但最终上述全部两百多起收购中, , 没有一个成功完成要约收购的案例。但是经过分析, 可以明显的发现, 主动发起要约收购的事件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 这说明要约收购开始日益为我国的资产市场所接受。另外, 由于我国要约收购受到行政部门的各种行政审批程序的限制, 往往容易在某一项审批程序中拖延迟滞, 并最终导致要约收购的失败。在另外一方面, 我国的证券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还不具备完善的制度促进要约收购的顺利实施。这主要表现在要约发出者发出要约时, 容易导致标的上市公司股价飙升, 最终由于要约收购的价格让要约发出者无法承受而流产。另外, 投资者在进行要约收购时, 要避免触发收购持股比例30%的红线, 根据国家有关证券法律法规, 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30%时, 继续收购的, 应当履行向被收购公司发出全部收购或者部分收购的要约。该固定存在较大的缺陷, 不利于要约收购的实施, 抑制了市场开展要约收购的积极性。
四、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律方面的建议
(一) 明确要约收购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应当在立法层面明确要约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 避免法律层面的漏洞长期存在。例如, 针对要约期限届满之后, 当要约发出者收购标的公司的发行股份未超过5%时, 应当如何操作进行明确。也就是此时从法律层面上来说, 要约是否已经成功, 或者失败。如果失败是否意味着合同未订立, 或者合同未履行, 此时要约发出者收购的股票是否应当按照收购价格退还给原有持股人。如果视作成功, 则立法依据在哪里, 又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此时如果能够允许已收购股票给原有持股人, 则和强制收购的理论相悖。另外, 对于收购持股比例达到30%时有关规定, 应当通过立法予以修改、完善, 促进要约收购方式的发展。
(二) 明确保护标的上市公司的原则
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有必要在法律层面明确保护标的上市公司的原则, 在时间、途径、程序、内容等方面对标的上市公司予以特殊的保护。一是要约过程中的要约条件要趋于严格, 二是变更的要约不应当仅仅适用于特定的被要约人。
(三) 建立健全要约收购监督法律机制
我国要约收购法律机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现行证券法律法规应当予以完善。在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现有监管机制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监管手段, 充分运用监管资源, 实现监管机制的有效性、公平性, 加强监管的透明度, 降低监管的成本, 提高监管的成效。一是监督标的公司忠实履行相关义务, 二是有效地利用证监会有关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 要约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活动中一项较为重要的方式, 具有公开、公平等特征。目前, 我国的收购市场仍然以协议收购为主流, 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要约收购必然成为收购的主流方式。因此, 有必要从立法层面完善要约收购的法律法规, 严格规范要约收购的程序。
摘要:根据我国证券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的方式, 对标的上市公司进行收购。长期以来, 由于证券市场还不够开放完善, 投资方通常采取协议收购的方式对标的上市公司进行收购活动。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繁荣, 要约收购也将越来越在上市公司收购的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客观实际, 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进行挖掘并探讨。
关键词: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分析
参考文献
[1]章维加.被要约收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长期绩效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9.
收购制度 篇8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一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配置的土地资源, 政府依法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收购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与储备, 以供应或者调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管理制度。中国的城市土地储备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1996年上海市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2001年, 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 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试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伊春市于2002年成立了土地整理储备交易中心。截止目前共收购储备土地4025.9公顷, 其中实物储备379.73公顷。
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原则
一是等价有偿的原则。在土地收购过程中, 依据有关规定给原土地使用者以适当补偿。二是土地效益最大化原则。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 采用市场竞价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 实现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三是公平原则。在收购储备过程中一视同仁。四是公开供地原则。建立信息发布、公开交易、形成土地使用权卖方市场。
3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作用与优点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称之为“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二次革命”。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在土地供应实行“一个口子进水, 一个池子蓄水, 一个龙头放水”的政策, 极大增强了政府对土地的调控能力。一个口子进水“是指统一收购政策, 凡符合收购条件的土地必须统一由土地储备机构收购, 企业不能自己招商。“一个池子蓄水”是指所有的存量土地和增量土地都必须进入土地储备库。“一个龙头放水”是指应由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向市场供应, 政府有权根据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调控土地一级市场政策, 决定供应的时间和数量。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有效地铲除土地投机弊端。随着土地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投机开始出现。一些用地企业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取得土地, 而是在做土地投机买卖。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以地招商, 出台优惠政策, 给不法用地企业创造了土地投机的温床。建立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垄断一级土地市场, 必将成为消除土地投机的一个有力形式;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现了土地价值最大化, 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土地收购储备统一进行规范操作和管理, 对原土地使用者进行合理补偿后, 有效地减少了因土地补偿费不能及时到位的风险, 将收购储备来的地块再以招拍挂方式供应, 有效防止土地资产收益的流失。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施后, 一方面, 土地变成了国有资产中最具活力、增值潜力最大、政府又能直接经营运作的资产和城市建设最重要的融资工具, 提高了政府经营存量土地资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 政府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 把闲置土地、低效能的等土地纳入到储备库管理, 从制度上消除了中间商炒作土地、囤积土地的可能性。杜绝了“人情地”, 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减少了腐败案件的发生。
因此,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增强社会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 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可靠保证。
4 土地收购储备融资渠道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最重要的保障是融资渠道的畅通, 土地收购储备基金可能利用的资金主要来源有:
一是政府拨款。我国多年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已经为政府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土地收益, 这些收益一部分已经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可将一部分列为土地收购储备基金, 专款专用。
伊春市的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就是以这种方式运作, 2009年, 伊春市政府以规范性文件出台的《伊春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要在已收取的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不低于20%的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收购储备”, 此《办法》切实保证了我市收购储备工作的启动与持续开展。
二是银行贷款。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运行, 必然将带来较为客观的运行收入, 在初期, 可以用贷款的方式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基金。
三是政府预期划拨部分城市土地。这相当于政府以土地资产实物的形式投入到土地收购储备基金中。
5 对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议
一是做好土地收购储备计划编制工作。不断加强政府在土地收购储备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土地收购储备对城市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在编制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工作中切实保障涉及民生用地和重点项目用地的需求。
二是积极利用好低效能土地和闲置土地, 及时纳入储备库统一管理。
三是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及土地供应, 牵扯多方利益, 要切实协调好各方利益, 积极与规划等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工作, 依据城市规划明确其使用性质和各项规划参数做好土地供应前期工作, 保证土地供给与城市规划一致, 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启动了土地金融的发展, 促进土地资产保值增值, 对培养和规范土地市场, 盘活存量土地、闲置等土地,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一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配置的土地资源, 政府依法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收购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与储备, 以供应或者调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管理制度。本文探讨了土地储备制度的原则和融资渠道,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收购制度 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收购制度
一、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异同
在各国公司法中, 并无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列为企业类型的先例, 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是证券法领域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类型的一种划分, 其区分准则为公司是不是有股份面向社会民众发行和发行以后其股份是否能够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依法购买股份有限公司已发行上市的股份, 从而获得该上市公司控制权。一般而言, 收购的内容是股份。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明确的关于非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定, 在适用法律时非上市公司收购一般适用公司合并或者企业兼并的规定。
二、现行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收购制度规定的比较 ( 一) 收购过程中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
1. 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公司收购过程当中存在着多方利益冲突, 而目标公司股东的保护问题应当获得特殊关注。我国证券法关于收购前的披露主要包括大股东持股披露义务、大股东持股变动披露义务两个方面的内容。
大股东持股披露的责任, 是指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数额时, 负有在法律划定的期限内报告并公开其持股状况。在上市公司正式提出要约前, 如果某个公司的股东持有公司股票达到特定比例, 有可能进一步谋取公司控股权, 《证券法》便要求他向公司及社会公众公开披露其控股状况。就大股东持股变动披露义务而言, 大股东持股数量达到一定比例之后, 其变化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因此, 他们需要履行该义务, 我国《证券法》第79条第二款对披露变化这一情况规定了变动比率与期限标准。
2. 非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中国公司法的通知义务是非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中信息披露的主要体现。依照《公司法》第174条和176条的规定1是以施加不利后果的方式督促公司合并、分立过程中信息及时披露, 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免受信息闭塞引起的损失。
我国法律对于非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中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不及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内容详细, 涉及范围也不及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广。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不妨对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做出详细规定, 形成有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 二) 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问题
1. 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问题
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可以分为对于收购者的监管、对目标公司董事会的监管。
对于收购者的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 依据信息公开原则确定的公开收购信息的义务。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主要股东公开持股情况和收购要约人公开与收购有关的信息两个方面。主要股东是指持有某一公司较大比例股份的股东。一个股东持股数额一旦达到主要股东的持股标准, 即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开其持股状况。需要公开的与收购相关的信息包括收购要约人在发出收购要约前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有关监管机关呈送的信息、与该要约有关的所有信息。第二, 强制收购制度。引发强制收购情形的原因一般可分为两种, 即只有当持股总数达到一定比例时才发生强制收购义务和除规定持股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外, 还规定在某种特定的持股状况下, 一定期间内股权变动超过法律规定的自由增购率, 也发生强制收购义务。
2. 非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问题的完善
我国公司法仅就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规定了惩罚等不利后果, 并没有对非上市公司收的条件、收购主体权利义务等做具体规定, 这给非法证券活动提供了机会。因此, 应对《公司法》、《证券法》等规定的具体化。另外, 制定相应的非上市公司收购规则, 可以依据非上市公司规模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收购规则, 规范股票交易场所、交易方式等。
( 三) 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
1. 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
对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完善。首先, 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0条对这一义务做出规定。收购人披露有关信息使股东能够按照信息做出辨别, 并能对公司发展空间形成预期。其次, 收购要约不能只向部分股东发出。这确保了目标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平等地位, 为中小股东退出提供机会。再次, 对收购人收购价格的限定、支付方式等问题《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做出了规定2。
第二, 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反收购措施的规范。在对公司有益的恶意收购出现时, 管理层极有可能进行一系列反收购活动, 此时就会危及中小股东的权益。因此, 反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在是否采纳反收购措施的决定和反收购措施的具体实施上都应有章可循。
第三, 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3的完善。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是股东实质平等的追求, 对大股东或关联股东权利运用的约束, 从另一个角度看便是对其他股东权利行使的庇护。
2. 非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我国《公司法》股东查阅权与建议质询权、累积投票制等以及《公司法》关于债权人权利的相关规定4是非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制度的组成部分。
与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相比, 非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为中小股东知情权提供了保障, 但并未就非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须受到平等对待给予规定。所以, 笔者认为, 应当重视股东之间平等地位的保护。防患于未然地先行规定股东权利平等, 辅之以惩罚破坏平等的行为, 共同促进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平等的实现。
三、非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完善的构想
( 一) 完善公司并购参与人的规定
在《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中就公司并购的参与人主体资格条件等作详细规定, 可以规定收购人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发出收购行为; 针对不同规模的公司设置不同的收购权限, 对于规模比较小、股东人数比较少的非上市公司可以设立一定的豁免情形, 使法律规定更具灵活性, 层次性, 更好地保障经济发展。
从监管主体来说, 发挥政府的干预指导作用。设立专门机关管理非上市公司收购事宜。监管主体也应负责与非上市公司收购相关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发布。
鼓励与非上市公司收购相关的民间自律协会的发展, 与监管机关紧密配合, 共同促进非上市公司收购的健康运转。
( 二) 完善公司并购行为的规定
将并购过程中交易方式、交易过程中的监管问题写入法律, 加强收购行为的规范性。
另外, 针对股东大会决议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并购的申报及审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内容, 上述法律应在各自的范围内做出详细规定。当然所有的规定都要注重层次性, 不能一刀切,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规模的公司具有的不同特点, 构思出适用度高的规则。
参考文献
[1]李雨龙, 陈景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投资并购法律全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李东方.上市公司监管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收购制度 篇10
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999年在百慕大注册成立,旗下津西钢铁是中国最大的钢坯生产和供应商之一。
前不久,东方集团大股东Wellbeing的代表人物、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韩敬远向外界爆料,二股东嘉鑫控股董事长陈宁宁用伪造签名的协议书和委托书购买进口铁矿石,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6000万美元,涉嫌侵占股东利益。而号称“钢铁女王”的陈宁宁本人则在第一时间透过相关人士向媒体否认,并在5月16日发出公告,表示会在60天内寻求融资,向其他股东收购中国东方集团股权,意欲执掌东方集团。
“港股钢王”对打“钢铁女王”
对于这场内讧,集团两大股东Wellbeing和嘉鑫控股目前虽然还是各执一词,但他们之间的是非纷争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伪造签名一事是否属实,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一场收购与反收购的争夺战却已经在胡润榜上的女富豪陈宁宁与《新财富》富人榜富豪韩敬远之间实实在在地上演,收购方陈宁宁现有28.14%股权,而反收购方韩敬远手上则控制着超过44%的股权。据称,双方的恩怨早在东方集团上市之初便已结下。
知情人士表示,东方集团2004年在香港上市之时,陈宁宁便希望获得对其控股权,不过当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只获得了29.2%的股份,退而成为集团的第二大股东。这就是双方矛盾的开始。韩敬远说陈宁宁早就设好了局,就是想成为大股东。
2005年12月10日及2006年1月25日,迁西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刑侦中队和中纪委分别收到署名“胡文”的《对韩敬远疯狂侵吞国有资产问题的举报信》,两封举报信内容大体一致,都称“韩敬远在任职期间,趁国企改制之机,利用法律的漏洞,空手套白狼,明目张胆地侵吞国有资产,在短短5年内由普通的工薪阶层变成个人财产超几十亿的大富豪”。
“如果我出事了,经营层基本上就束手就擒了,津西股份就变成陈宁宁的了。”韩敬远曾说。津西钢铁是韩敬远一手打下的江山,从一家亏损小厂变成今天的中国500强,着实不易。当然,他也没那么容易出事,更何况他有迁西县政府撑腰。
在今年2月份,嘉鑫方面就曾直接在联交所发布公告,提示收购韩敬远等人的股权。并在3月18日,向迁西县政府及津西股份职工股股东们发布《关于要约收购中国东方股份的函》,称目前中国东方集团存在多种问题,收购极其必要。但今年5月举报案结案显示,不存在举报信所称津西股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陈宁宁的执著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在结案之前,陈宁宁依旧在别的问题上咬紧韩敬远不放。海归陈宁宁在资本市场上早就是个知名人物,在东方集团一役看来,她的执著程度与曾经的香港女首富龚如心有一拼。
2007年4月11日,东方集团公告称,公司持有97.6%的津西钢铁,于2006年4月向关联公司佛山津西金兰冷轧板有限公司(中国东方持有津西金兰60%股权),提供最高1.5亿元信贷担保。该担保是在没有经过董事会同意、股东批准的情况下作出的,也没有通知香港交易所。津西金兰已于2007年2月以银行承兑汇票形式,向相关银行提取7100万元。对此,公司董事会认为,韩敬远应负有主要责任。
于是,陈宁宁抓住此“信贷担保未予披露”一事,要求第一大股东韩敬远转让控股权。不过港交所发言人罗文慧称,如果确有董事要负责,可能会公开谴责,但按现行条例,违规董事没有刑事责任。因此,此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伴随着这一系列事件,双方的股权争夺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资本与实业的掐架
这一切看似纷繁复杂,让人犹入太虚幻境般分不清方向。但仔细想来,其中种种,无论是结论已定,还是依然在争论不休,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股东间的股权争夺战一直很常见,资本和实业之间的分歧所致的纠纷在资本世界里很常见,不过现在发展的态势已经有点不择手段。但面对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的东方集团,众多中小股东还是不免担心,两大股东的不合,会不会影响东方的业务。
而事件的主角,集团的两大股东似乎更多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战事”问题。目前,陈宁宁与韩敬远的分歧越来越大,陈宁宁抓住韩敬远的失误不放,并会继续收集其他对韩敬远不利的证据,并针对韩敬远的财务问题,企图逼他下马及转让股权;而韩敬远也找到了仿造签名这一有利武器,猛攻不止。原本的资本与实业间的较量变成了两派当家的掐架。
看来,这场战争短期还不会结束,双方都各尽其能,挥刀舞剑,誓要置对手于死地,将胜利揽入怀中。最后到底花落谁家,而东方集团又会有怎样的命运,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新闻人物背景
“港股钢王”韩敬远
中国东方集团之主席兼行政总裁,亦为津西钢铁之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1992年韩进入河北唐山这家亏损经年的小厂,当时的身份是津西铁厂副厂长。自他加入后,十年时间,从一家不知名的小铁厂跃升至中国500强。韩敬远2007《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排名274,东方集团上市之初,韩被称为“港股新钢王”。
“钢铁女王”陈宁宁
陈宁宁是嘉鑫控股董事长、福布斯中国女富豪榜排名第二位之身家65亿的女富豪。她控股中国东方集团,参股稀土高科,并曾试图收购古井贡酒,她和嘉鑫控股的崛起都颇具传奇色彩。
1995年,留学纽约的陈宁宁归国,与其母吕慧在香港成立嘉鑫控股集团,主要从事矿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近年来,中国炼钢产业发展之际,拥有进口矿石资源的嘉鑫控股如鱼得水,占据中国进口铁矿石10%的份额,使其迅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