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价格

2024-05-08

收购价格(精选7篇)

收购价格 篇1

近一个月来,受外运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生猪收购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2007年南方出现猪源紧张现象时,曾大量从黑龙江省调运生猪,当时黑龙江省与京津、山东等地区的生猪价格差曾一度达到1.8-2元/kg左右,生猪贩运人的经济效益可观。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一方面通过多种措施恢复生猪生产、改善供需关系,另一方面大量从欧美等地区进口猪肉,到今年5、6月份时,南北方的生猪价格差每千克还不到1元,生猪外运也相对减少。近一段时间,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生猪消费逐渐进入旺季,省内与北京地区的价格差又达到了每公斤1元以上,新增加的利润空间吸引了生猪贩运者卷土重来。

收购价格 篇2

场价格监测工作自查报告

市局监督检查科:

按皖粮明电„2010‟28号《关于切实做好对粮食收购企业收购资格库存量核查及市场价格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联合县工商、物价部门共同开展了监督检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组织情况

县局十分重视此次秋粮收购检查工作,接到市局文件通知后,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并成立了以局长王志刚为组长、副局长盛祥贵为牵头责任人(联合县工商、物价部门共同开展监督检查),局监督检查股、办公室部份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粮食收购资格库存量及市场价格监测工作组,统一认识、协同配合、加强监管。并及时的联系了工商物价等部门组成了联合检查组。

二、检查对象、及检查内容

检查对象:县粮食购销公司、金禾米业公司、金田米业公司、三晶大米厂、小龙粮食加工厂、文胜粮食加工厂、西武青山米厂。检查内容 :

1、参与的粮食收购企业是否有粮食收购资格。

2、拥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是否向县粮食局报送相关收购数据。

3、拥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是否执行了粮食最高库存量标准。

三、检查结果

1、粮食收购资格核查方面。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皖政„2004‟72号)等相关规定,我县粮食收购企业收购条件基本无大的变化,只有两家粮食产业化企业金田米业和金禾米业公司近两年企业规模扩大、生产加工能力提升、仓储条件改善,在粮食收购资格库存量方面需适应调整。检查中,没有发现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粮食收购许可证》行为、没发现在粮食收购中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粮食收

购政策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行为;我县粮食收购市场没有发现有外资企业从事粮食收购的情况。

2、报送粮食经营数据、建立台帐方面。

此次检查的7家粮食企业,基本上都能按粮食收购许可有关规定建立了粮食收购、加工、销售台帐,但因企业规模和企业统计制度执行力度不同,向我局报送粮食收购、加工数据和建立台帐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3、最高库存量核查

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安徽省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的通知》(皖粮调„2008‟48号)等相关规定要求,在此次检查中,重点对县内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按照“粮食收购者在丰年粮食最低库存量不得低于现有仓容量的30%,歉年冬令春荒期间最高库存量不得高于现有仓容量的20%”的规定,对在我县从事粮食经营的,逐户按该企业向我局申报并核定的企业最低最高库存量依法进行了督查和核定。根据相关条款规定和有关方面的解释,我县被查的7家企业在2010的秋粮收购中基本没有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行为,企业也较好地执行了最高库存量有关规定。

(四)粮食市场价格监测方面

我局自秋粮收购以来,一直坚持定期向有关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经营户)进行价格、收购量、销售量等方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反馈工作,切实做好粮食市场价格监测,时时把握市场动态;并通过各级粮食政务网、政府信息、统计报表等向社会宣传国家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丰收,粮食库存充实,市场供应有保障,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加强等情况并适时公布粮食价格和市场走向分析等,以维护粮食购销市场的健康有序。

(五)问题和不足

此次我局通过对辖区内参与收购的7家粮食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虽然没有发现粮食收购资格和最高库存量方面违反规定的行为,但同时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1、社会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在执行统计数据报送方面有迟报、漏报

和报送不规范的现象,急需加强和改善;

2、社会粮食企业统计、仓储等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应急需加强;

3、社会粮食企业仓储条件,特别是规模以下的急需加强和改善;

4、社会粮食企业在公布和执行品种、价格和质量标准方面应加强;

5、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数据库和资料档案方面,应实现专人管理、分企专档管理等。

通过此次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最高库存量的核查,为我局进一步做好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摸了底、铺了路,同时也促进了我县粮食购销市场的有序发展。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县供给稳定、粮食安全不懈努力。

黟县粮食局

2010年11月29日

收购价格 篇3

今年河南省夏粮托市收购于6月18日启动,截至目前已收购将近两个月。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共确认委托收储库点1022个,准备仓容2500万吨。农发行河南分行安排夏粮收购资金规模300亿元,已投放夏粮收购贷款200多亿元。截至8月5日,全省共收购夏粮1420万吨,同比增加769万吨,收购量占今年全省小麦产量的44.69%;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878万吨,按市场价收购542万吨;全省最低收购价格在1.01-1.06元/斤之间,市场价在0.986-1.062元/斤之间,较去年同期平均高0.036元/斤。

与往年收购市场相比,今年河南省小麦收购市场多为国有企业收购(中储粮系统),其他市场收购主体受资金限制、小麦品质、市场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入市较为谨慎。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已连续10年增产,农户手中余粮较多,售粮积极性较高,推动新麦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同期,但受小麦品质、售粮渠道及质量把关较严等因素影响,今年没有出现“抢粮”现象,预计收购时间向后延长。从目前的收购形势来看,短期内小麦市场价格仍以稳中有涨为主,波动空间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受小麦种植成本上升、收益下滑的制约,市场对2013年托市收购底价继续提高的预期很强。业内普遍认为,为了继续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预计明年国家将会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将会推动小麦市场价格进一步攀升。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研究 篇4

关键词:灰色模型,蛛网模型,神经网络

1 引言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波动对农民生产收益造成危害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稳定国内粮食产量和总值面积起着重要的影响。但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对农民增收起着多大作用, 是否应该采用这一政策, 学者们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了市场定价规律, 一些地方部分粮食品种种植面积不增反降, 政策效果值得怀疑;任君君, 王文举等人[2]则利用供给——需求模型对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启动后对市场供、求曲线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验证了最低收购价存在托底粮价和提高市场均衡产量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粮食最低收购政策还有欠缺, 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法。如方鸿[3]提出用粮食生产要素适当补偿法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等建议。

我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已有10a, 但有关该政策的讨论却从未间断。如何客观评价粮食最低收购政策早已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从种植面积、主要粮食产量、粮价波动、农民收益4个方面采用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对粮食最低收购政策效果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 以期对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2 从种植面积和粮食增产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评价

2.1 4大小麦主产区政策效果评价

粮食生产属于土地密集型行业, 土地面积的多少直接反应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的高低。从经济意义可知,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为正。选取1998-2012年湖北、江苏、安徽和山东白小麦种植面积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整理出全国统计年鉴中这4省白小麦作物的种植面积数据并分析可知, 自2004年以来, 4个省份白小麦种植面积基本呈上升趋势, 其中2006年增长尤为显著, 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时间相吻合。但是小麦种植面积增长的变化是否与政策有关, 不好在纵向上通过时间做比较。因此, 建立灰色模型对政策施行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屏蔽。通过1998-2003年4大产地的小麦种植面积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04-2012年小麦主产地的种植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对比如图1、2所示:

由图1结果表明政策效果屏蔽后, 4个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均大幅度减少。由图2结果表明粮食最低价格收购政策施行后, 小麦最低收购价对其种植面积的稳定和增长起到了显著效果。2005-2006年4个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增长幅度较大, 2008年后平稳增长, 山东省、湖北省效果最为显著。2006-2008年各省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2006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但是在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保障下使得种植面积下降的幅度很小。

2.2 4大早籼稻主产区政策效果评价

从全国统计年鉴中选取湖北、安徽、湖南和广西早籼稻作物的种植面积数据, 同样建立灰色模型对政策施行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屏蔽。通过1998-2003年4大产区的小麦种植面积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04-2012年小麦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对比, 表明政策效果屏蔽后4个省份的早籼稻种植面积基本处于下降趋势, 湖南、湖北大幅度减少。而粮食最低价格收购政策施行后显示, 4省份早籼稻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 波动不大, 湖南省有上升趋势。广西由于属于沿海工业城市, 工业和城市化速度较快所以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但是下降幅度明显比政策屏蔽后小。因此, 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有力地保证耕种面积的增长和稳定。

从白小麦和早籼稻种植面积两方面分析, 连续提高最低收购价, 能够引导市场粮价稳步上升, 有效地调动了粮食生产积极性, 使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 “抛荒”现象大为减少, 土地流转费用还有所提高。

对于粮食增产的情况, 因为产量一般与种植面积直接关联, 因此从国家统计年鉴整理出2004-2011年小麦主产地和早籼稻主产地的产量情况。根据2004-2011年各个品种粮食增长情况可以看出, 小麦主产地的产量于2006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后, 粮食产量平稳地增长, 有力的保证了国内市场小麦的供应。而水稻主产地自2004年以来产量一直处于小幅度波动状态, 总体上比较平稳, 即使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早籼稻生产也没有出现下滑, 说明最低粮食收购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粮食产量的增长和稳定。

3 从粮食价格波动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评价

从经济学原理[4]分析, 粮食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 稳定粮食价格, 防止“谷贱伤农”, 就是使供求关系保持相对稳定。这里引入蛛网模型, 分析供求关系和价格相互影响机制, 从而分析最低收购价格对于粮食波动的影响。整理出1990-2012年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指数数据对蛛网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做出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指数趋势图, 如图3所示:

由图3分析可知,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变化趋势分为明显的3个阶段。第1阶段:1993-1996年粮食价格是盘升的, 1993国家制定了粮食市场化改革, 提出了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 保留粮食订购的数量, 价格随之上涨。第2阶段:1997-2004年价格大幅度下跌, 这一阶段主要受到了上一阶段调控的粮食价格过于偏离市场价格负面的影响, 使得这一阶段农民从事大量生产导致粮食产量供大于求, 其次过高价格的收购使得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第3阶段:2004-2012年国家施行了最低粮食收购价格的政策, 参考当年的市场价和均衡价, 使得国家调控机制能较为合理的发挥作用。这一季度粮食的价格上升趋势远比第一阶段要小, 价格波动的范围也不大。由上述模型分析可知, 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施行是有利于我国粮食价格的稳定。

从横向上来看, 整理出2006-2009年主要粮食作物托市收购数量。结果表明:从托市收购的数量来看政策执行6a累计收购粮食1831.5亿kg。其中小麦占较大比例。而我国的小麦生产情况是产大于需。因此, 该政策的施行有力地拉动了小麦价格的回升, 同时对稻谷市场价格起到了托底作用避免了因市场供求关系而导致的大幅度波动, 使得粮食价格在托市价格附近小范围波动。

4 从农民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的比重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从国家统计年鉴中2004-2012年湖南、安徽农民收入以及2010-2012年这2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支出数据可以看出, 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均是影响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因素, 粮食价格也是影响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大因素。故选取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农业性收入、粮食类CPI指数作为指标建立模型, 从农民收入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进行衡量。

为了合理的评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对农民收益的效果,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的方法对施行政策的效果进行屏蔽, 利用2004年前未执行该政策的数据进行训练再随机抽取1985-2003年的数据5组进行检测, 在神经网络情况稳定、误差率较小的情况下, 对2004-2012年的农民人均收入进行预测。为了训练样本的情况能够较为稳定以及屏蔽数据单位不一致的影响, 需对训练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由于农民的人均收入影响的因素十分复杂, 且训练样本中的因素可能还有不显著的因素, 传统BP神经网络难以描述这样的关系。依据Elmand理论[5]:三层神经网络足以模拟大多数复杂的函数, 因此这里对BP神经网络进行修正和改进:引入随机动量因子, 并构造三层的GNN神经模型, 隐含层分别设置有15、5、1神经元。训练后预测值与检测样本的误差走势如图4所示:

由图4结果可知, 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后误差走势相对平稳。因此神经网络是稳定可靠的, 采用此神经网络对2000-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做预测。再应用SPSS做农民人均收入真实值与预测走势图, 如图5:

结果表明, 实施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 而屏蔽政策影响的预测收入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因此, 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实行的效果, 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与积极性, 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植面积, 对稳定国家粮食产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 小结

本文综合粮食产量、粮价波动、农民收益这4个方面对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我国自2004年陆续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 粮食价格保持稳定, 粮食产量也在增长。但明显在受到外界影响时会出现波动。

参考文献

[1]兰录平.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3.

[2]任军军, 王文举.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农村科技, 2010 (4) :44-47.

[3]方鸿.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9, 23 (4) :20-25.

[4]王想斌, 唐芳语.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政策金融, 2006 (12) :47.

收购价格 篇5

5月2日,据外媒报道,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拟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交易,因双方在交易估值上存在较大分歧,已宣告失败。业内人士分析,因去年这一业务的收入为49亿美元,因此IBM CEO罗睿兰希望交易价值介于50亿—60亿美元之间,但杨元庆对该业务的估值约为25亿美元,与罗睿兰的期望差距较大。

关于这宗交易的最早消息出现在4月。4月18日,IBM发布2013财年一季度糟糕的财报,当即就有美国媒体爆出有关IBM正在与联想洽谈出售低端服务器的新闻,第二天,联想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就一潜在收购事项与第三方进行初步磋商,但还未达成最终协议。把这两条新闻与此前杨元庆“要成为国内第一大服务器厂商,在2-3年内进入全球企业级硬件产品市场第一阵营”的豪言相联系,中美两国产业界都认为“蓝色巨人”和联想达成两度交易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来自华尔街的服务器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罗睿兰之所以考虑把x86服务器业务卖给联想,是因联想在网络、存储,以及数据中心方面未有太多建树,不会对IBM的既有业务造成威胁。

IBM是传统的服务器大厂之一,但它的服务器业务却正逐渐沦为IBM的“鸡肋”,更麻烦的是,去年上任的罗睿兰点燃的三把火中,第一把火就是甩掉利润较低的硬件设备,以使“蓝色巨人”的身姿更轻盈。如果顺利出售,她将有充足的资金带领IBM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利润更高的领域转型。

而对于杨元庆来说,虽然联想在去年重新启动了服务器战略,但就像PC业务里的ThinkPad品牌一样,他的服务器清单里也必须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而兼具品牌、技术和渠道优势的IBM x86服务器业务绝对是最佳选择。

虽然目前谈判告吹,但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联想是目前唯一一个与IBM谈判收购的公司,只要双方愿意继续讨价还价,交易还有继续的可能。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x86服务器业务的发展态势,确实让罗睿兰感到头疼。

据IBM 201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IBM硬件业务销售尤其疲软,总收入下降了13%,税前亏损4.05亿美元。其中x86产品“System x”的销量更是下降了9%,已沦为IBM众多产品线中利润最低的一环,严重拖累公司的整体业绩。

与此同时,由于x86服务器缺乏利润,一部分制造商已失去了创新动力,开始削减成本来提升利润,整个产业环境急剧恶化。另外,随着谷歌等大客户开始自主开发服务器产品,这让罗睿兰意识到,完全标准化生产的x86服务器有可能重蹈PC业务的覆辙,需尽快出售,專注于利润较高的高端服务器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

业内人士认为,从利润日渐稀薄的低端服务器市场抽身,符合IBM一贯的转型策略。即: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IBM一向注重发展高利润业务,此前已剥离了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硬盘、打印机、PC等利润较低的硬件业务。而作为IBM史上第一位女性CEO,罗睿兰继承了前几任的衣钵,不断减少对硬件业务的依赖,加快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智慧星球解决方案等领域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x86服务器业务在罗睿兰眼中已形同“鸡肋”,但该市场随着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企业数据中心市场向开放架构的转移还在不断扩大。罗睿兰在这一时间点作出出售服务器业务的决定,刚好正中杨元庆下怀。

目前,联想虽为全球第二大电脑制造商,却受累于PC业务持续萎缩和低利润率,杨元庆近日向董事会提交未来四年规划时,提出了加速整个联想转型及改善盈利能力,力争每年利润率增长0.3-0.4个百分点的目标。杨元庆还表示,将充分借助投资并购等方式来实现战略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而恰在此时出售服务器业务的IBM进入了杨元庆的并购范围。其实在服务器领域,联想早已跃跃欲试。去年,联想先是联手全球最大的存储软件公司EMC集团,后又推出全新的ThinkServer服务器,二次进军服务器市场,并且发展速度很快。合作当年,x86服务器就收获了3.6亿美元的营收,而2010年该数据仅为1.54亿美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杨元庆想在短时间内为联想找到新的利润来源,收购IBM的服务器业务似乎是目前唯一的选择。该分析人士向本刊记者指出,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而且受制于品牌认知度等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对比之下,x86服务器不仅可以帮助联想提高利润率,还能扩大其企业客户基础,为其将来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打好基础。

潜在的影响

服务器交易因价格分歧而搁浅,双方都未因此有任何实质性损耗,但潜在影响却已形成,首当其冲的就是IBM。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该收购交易没有发生,或者高度保密,那么,IBM x86服务器部门的员工仍将保持高涨的士气,渠道和业界也会继续看好其产品。毕竟该业务远没有达到非出售不可的程度,其行业最高的平均售价和全球市场份额第三的占有率,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如今交易非但没有成功,罗睿兰对该业务的“厌弃”已让员工士气大伤,投资者和市场也将出现负面情绪。如果交易最终失败,如何消弭员工们的不良情绪,是罗睿兰需要向董事会解释的一大难题。

而对于杨元庆来说,收购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价格,美国政府严苛的“政审”,和接管后面临的诸多“融合”问题,也是他要慎重考虑的。

从美国政府以往对待中国企业并购美国同行的案例来看,联想的这一收购将会受到美国政府基于其国家安全考虑的严格审查。此前,联想在收购IBM的PC业务时就遭到了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调查。而今,联想要收购的是IBM在北美市场拥有颇高占有率的服务器业务,甚至会触动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神经。更为重要的是,联想如今面对的是一个较为复杂和严格的政治环境,此前中国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和中兴就因“威胁到其国家安全”的理由而遭到美国政府冷遇,因此如何应对美国政府苛刻的审查,极大地考验着杨元庆和联想的智慧。

另外,由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销售渠道存在很大区别,杨元庆一旦接手IBM的服务器业务,就必须通过后者的营销渠道向企业客户销售服务器产品,但IBM现有的服务器客户是否能接受,这也是一个隐性的危险。

此外,在上一次收购PC业务后,联想就背负了较大的财务压力,还出现了文化冲突、高管离职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可能在本次收购中重新上演,如何依靠以往的经验将IBM的品牌、人才、产品消化进联想,都是一系列的巨大挑战。

联想的烦恼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连联想都因为价格问题而放弃收购x86服务器的话,那么业界将不会有比联想更高的出价。这一观点似乎反映出,交易的收购方非联想不可。但是,罗睿兰抛弃x86服务器后,可带领身姿更加轻盈的IBM向高利润业务进发,在企业级市场少有建树的联想,又该如何消化掉这一大块“肥肉”呢?

随着中低端服务器市场利润不断下滑,IBM、惠普、戴尔等巨头都把目光瞄向了高端企业级市场,走上了整体解决方案的路线,通过将服务器与自家的软件及应用进行深度整合,从而创造出更易用、高效的高利润产品。

反观联想,虽然近几年来在个人电脑和移动业务上发展不错,但都难有更大突破。有观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联想在创新上的乏力。

按照杨元庆在去年制定的服务器市场3步走战略,未来联想在服务器领域肯定会杀入国际市场,这将不可避免地与惠普、戴尔以及IBM(Power Systems)三大巨头狭路相逢,但与它们相比,缺乏整体解决方案是联想致命的软肋。有观点就认为,如果杨元庆不能带领联想在解决方案上有所突破的话,那么他收购x86 服务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但也有看好这一收购的人士站出来支招。他们认为,中国服务器用户的应用水平尚未完全进入到需要解决方案的阶段,联想完全可以借助IBM的品牌和产品优势,以及原先积累起来的万全服务器销售经验,先坐稳国内市场,待时机成熟后再进军海外市场。但该人士也强调,在发力国内市场的同时,联想需加快创新,在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存储等方面迎頭赶上,毕竟企业级市场不同于PC业务,只要控制好供应链和成本就好了,其难度更大,对手也更强。

由此来看,收购IBMx86服务器对于联想来说是利弊各半,是否值得在价格上作出让步或者坚持己见,取决于杨元庆。

责编:扈东玲E-mail:hudongling@ittime.com.cn 美编:陈汉燕 校对:媚子

收购价格 篇6

报道称, 受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 最近两个星期,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价格全线上涨。在国家收储政策的支撑下, 从2008年10月20日到现在, 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上涨了20%左右。

11月1日前, 中国储备粮公司开始在黑龙江省内开秤收购大豆。入秋以来一路走低的豆价开始迅速回升。中储粮今年在黑龙江省一共开了82个库点, 准备挂牌收购大豆10亿kg, 消息传出后, 大豆的市场价格一下从3.20元·kg-1跳到了3.60元·kg-1。部分县市已经超过了国家收购价格, 达到了3.74元·kg-1。

收购价格 篇7

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概述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期才实施的全新土地管理制度, 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现代土地管理体制, 但在具体实践中, 土地储备制度的操作主体是城市土地储备中心, 而操作对象主要以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为主, 以行政手段和等价交换手段为前提的现代土体管理策略。

1.1 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基本情况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凭借法律规定, 利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总体规划、城市规划要求, 采用回收、收购、置换、征用等手段取得土地, 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储备, 然后再公开招标、拍卖土地。这种土地管理制度的实施目的在于调节各类用地的供给关系, 确保政府高度垄断这一市场, 从而维持土地市场的正规、科学。我国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自1996年以至今已近有十多年历史了, 其数量早已超过两千多家。

1.2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程序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根据城市规划、土地出让计划以及市场供需状况, 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对土地进行整理和处理, 从而达到维持土地市场供需平衡的一种现代化管理策略, 也是城市政府科学开展土地调控工作的关键。根据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际操作要求, 这一工作目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1 征购:

这一阶段是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起始阶段, 它是以收购、置换、征收等方式来实现的土地回收机制, 目前我们常见的土地收购方式主要包含了新增土地的征用和土地收购、置换及回收。

1.2.2 土地开发、整理。

对于进入储备系统的土地, 储备机构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要求, 对其进行整理、开发, 并且向社会发布可供地的想关心, 对于暂时无需求的土地则以租赁场地等形式, 组织短期内土地的科学应用, 以避免土地浪费问题的产生。

1.2.3 供地。

供地是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是让储备土地进入到市场的过程, 是根据城市整体规划来确定土地用途, 并且严格把控招商引资关卡。另外, 还要对城市土地市场的供需平衡进行研究, 确保城市土地的供需平衡用量, 尽可能利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方式进行土地出转。

2 城市土地征收储备制度中土地价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土地价格是一个综合、系统的问题, 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 是城市土地收购储备中一个关键、核心的问题, 主要包含了土地收购价格和土地供应价格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工作中, 因为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建设是依托于市场经济的, 因此其原动力也就是市场盈利性, 但也容易因此而忽略掉土地储备制度的社会功能。面对这种现象, 使得土地价格方面容易产生政府定价色彩浓厚的问题, 无法准确、科学的反映市场规律。

2.1 城市土地储备价格形成与市场脱节

2.1.1 原土地使用单位差异。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 原土地使用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 他们取得土地的方式和利用效益有很大差异, 企业目前经营情况和社会负担也不同, 但目前的补偿标准没有考虑这些因素, 增加了回收土地的难度, 容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1.2 土地使用权产权结构差异。

由于同时存在着有偿划拨、无偿划拨和有偿出让等方式, 用地单位的土地权益和成本差异较大。目前, 许多用地单位的土地取得成本加上土地和建筑物的投入成本, 已经远远高于所规定的补偿标准, 如果按照目前规定的补偿标准进行回收, 回收难度就特别大。分级补偿制实行“一刀切”, 也不符合客观实际。

2.2 城市土地储备的价格形成尚未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1 储备土地规划用途单一。

我国各城市储备土地的规划用途基本上都为居住用地, 大约占总土地储备量的9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 土地储备机构难以发挥在政府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 同时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介理调配。

2.2.2 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未垄断。

由于城市政府不能完全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因而也就不能对土地价格进行有效的调节, 因此, 发挥地价杠杆的作用就受到了一定限制。

3 城市土地征收储备制度中土地价格问题应对建议

3.1 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保障国家土地产权

我国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有以下特点: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量大增, 存量土地使用成本过高; (2) 地方政府在利益的激励下大量出让土地; (3) 城市郊区的农地进入隐形市场。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一级土地市场供给量的失控。正因如此,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首先需切实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保障国家土地产权。

3.2 引进市场机制,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配置土地的实质就是要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 使得土地在不断的流通过程中逐渐得到优化配置。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其市场化尚不完全。而市场机制作用的这种不完全性就直接决定了行政干预土地市场的必要性。

3.3 对土地资产进行统一规制和管理, 促进土地资产增值

对土地市场进行实际的调查, 按一定的思路, 对土地资产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杜绝私下土地交易的非法行为。使土地资产的增值模式摆脱自发分散的状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以有效的管理促进土地资产长期稳定的增值。

结束语

整体来看,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设置的方向就是要建立能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求, 符介国情, 并能切实保证土地市场正常运行,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有效保障建设用地供地能力, 充分发挥土地在宏观调控中杠杆作用的土地储备体系, 为房地产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颖.土地收购储备的风险问题之我见[J].市场周刊 (管理探索) , 2015 (2) .

[2]宋洋.关于推进黑龙江省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6) .

上一篇:预防欺诈下一篇:经尿道等离子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