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2024-09-20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精选8篇)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1

摘要: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合理制定极为重要, 直接影响着当年粮食的生产。本文从种植面积、主要粮食产量、粮价波动、农民收益4个方面采用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对粮食最低收购政策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阐明了最低收购价格对于稳定我国粮价稳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灰色模型,蛛网模型,神经网络

1 引言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波动对农民生产收益造成危害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稳定国内粮食产量和总值面积起着重要的影响。但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对农民增收起着多大作用, 是否应该采用这一政策, 学者们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了市场定价规律, 一些地方部分粮食品种种植面积不增反降, 政策效果值得怀疑;任君君, 王文举等人[2]则利用供给——需求模型对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启动后对市场供、求曲线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验证了最低收购价存在托底粮价和提高市场均衡产量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粮食最低收购政策还有欠缺, 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法。如方鸿[3]提出用粮食生产要素适当补偿法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等建议。

我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已有10a, 但有关该政策的讨论却从未间断。如何客观评价粮食最低收购政策早已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从种植面积、主要粮食产量、粮价波动、农民收益4个方面采用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对粮食最低收购政策效果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 以期对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2 从种植面积和粮食增产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评价

2.1 4大小麦主产区政策效果评价

粮食生产属于土地密集型行业, 土地面积的多少直接反应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的高低。从经济意义可知,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为正。选取1998-2012年湖北、江苏、安徽和山东白小麦种植面积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整理出全国统计年鉴中这4省白小麦作物的种植面积数据并分析可知, 自2004年以来, 4个省份白小麦种植面积基本呈上升趋势, 其中2006年增长尤为显著, 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时间相吻合。但是小麦种植面积增长的变化是否与政策有关, 不好在纵向上通过时间做比较。因此, 建立灰色模型对政策施行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屏蔽。通过1998-2003年4大产地的小麦种植面积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04-2012年小麦主产地的种植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对比如图1、2所示:

由图1结果表明政策效果屏蔽后, 4个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均大幅度减少。由图2结果表明粮食最低价格收购政策施行后, 小麦最低收购价对其种植面积的稳定和增长起到了显著效果。2005-2006年4个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增长幅度较大, 2008年后平稳增长, 山东省、湖北省效果最为显著。2006-2008年各省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2006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但是在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保障下使得种植面积下降的幅度很小。

2.2 4大早籼稻主产区政策效果评价

从全国统计年鉴中选取湖北、安徽、湖南和广西早籼稻作物的种植面积数据, 同样建立灰色模型对政策施行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屏蔽。通过1998-2003年4大产区的小麦种植面积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04-2012年小麦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对比, 表明政策效果屏蔽后4个省份的早籼稻种植面积基本处于下降趋势, 湖南、湖北大幅度减少。而粮食最低价格收购政策施行后显示, 4省份早籼稻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 波动不大, 湖南省有上升趋势。广西由于属于沿海工业城市, 工业和城市化速度较快所以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但是下降幅度明显比政策屏蔽后小。因此, 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有力地保证耕种面积的增长和稳定。

从白小麦和早籼稻种植面积两方面分析, 连续提高最低收购价, 能够引导市场粮价稳步上升, 有效地调动了粮食生产积极性, 使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 “抛荒”现象大为减少, 土地流转费用还有所提高。

对于粮食增产的情况, 因为产量一般与种植面积直接关联, 因此从国家统计年鉴整理出2004-2011年小麦主产地和早籼稻主产地的产量情况。根据2004-2011年各个品种粮食增长情况可以看出, 小麦主产地的产量于2006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后, 粮食产量平稳地增长, 有力的保证了国内市场小麦的供应。而水稻主产地自2004年以来产量一直处于小幅度波动状态, 总体上比较平稳, 即使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早籼稻生产也没有出现下滑, 说明最低粮食收购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粮食产量的增长和稳定。

3 从粮食价格波动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评价

从经济学原理[4]分析, 粮食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 稳定粮食价格, 防止“谷贱伤农”, 就是使供求关系保持相对稳定。这里引入蛛网模型, 分析供求关系和价格相互影响机制, 从而分析最低收购价格对于粮食波动的影响。整理出1990-2012年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指数数据对蛛网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做出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指数趋势图, 如图3所示:

由图3分析可知,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变化趋势分为明显的3个阶段。第1阶段:1993-1996年粮食价格是盘升的, 1993国家制定了粮食市场化改革, 提出了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 保留粮食订购的数量, 价格随之上涨。第2阶段:1997-2004年价格大幅度下跌, 这一阶段主要受到了上一阶段调控的粮食价格过于偏离市场价格负面的影响, 使得这一阶段农民从事大量生产导致粮食产量供大于求, 其次过高价格的收购使得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第3阶段:2004-2012年国家施行了最低粮食收购价格的政策, 参考当年的市场价和均衡价, 使得国家调控机制能较为合理的发挥作用。这一季度粮食的价格上升趋势远比第一阶段要小, 价格波动的范围也不大。由上述模型分析可知, 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施行是有利于我国粮食价格的稳定。

从横向上来看, 整理出2006-2009年主要粮食作物托市收购数量。结果表明:从托市收购的数量来看政策执行6a累计收购粮食1831.5亿kg。其中小麦占较大比例。而我国的小麦生产情况是产大于需。因此, 该政策的施行有力地拉动了小麦价格的回升, 同时对稻谷市场价格起到了托底作用避免了因市场供求关系而导致的大幅度波动, 使得粮食价格在托市价格附近小范围波动。

4 从农民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的比重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从国家统计年鉴中2004-2012年湖南、安徽农民收入以及2010-2012年这2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支出数据可以看出, 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均是影响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因素, 粮食价格也是影响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大因素。故选取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农业性收入、粮食类CPI指数作为指标建立模型, 从农民收入角度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的效果进行衡量。

为了合理的评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施行对农民收益的效果,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的方法对施行政策的效果进行屏蔽, 利用2004年前未执行该政策的数据进行训练再随机抽取1985-2003年的数据5组进行检测, 在神经网络情况稳定、误差率较小的情况下, 对2004-2012年的农民人均收入进行预测。为了训练样本的情况能够较为稳定以及屏蔽数据单位不一致的影响, 需对训练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由于农民的人均收入影响的因素十分复杂, 且训练样本中的因素可能还有不显著的因素, 传统BP神经网络难以描述这样的关系。依据Elmand理论[5]:三层神经网络足以模拟大多数复杂的函数, 因此这里对BP神经网络进行修正和改进:引入随机动量因子, 并构造三层的GNN神经模型, 隐含层分别设置有15、5、1神经元。训练后预测值与检测样本的误差走势如图4所示:

由图4结果可知, 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后误差走势相对平稳。因此神经网络是稳定可靠的, 采用此神经网络对2000-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做预测。再应用SPSS做农民人均收入真实值与预测走势图, 如图5:

结果表明, 实施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 而屏蔽政策影响的预测收入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因此, 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实行的效果, 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与积极性, 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植面积, 对稳定国家粮食产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 小结

本文综合粮食产量、粮价波动、农民收益这4个方面对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我国自2004年陆续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 粮食价格保持稳定, 粮食产量也在增长。但明显在受到外界影响时会出现波动。

参考文献

[1]兰录平.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3.

[2]任军军, 王文举.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农村科技, 2010 (4) :44-47.

[3]方鸿.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9, 23 (4) :20-25.

[4]王想斌, 唐芳语.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政策金融, 2006 (12) :47.

[5]时小虎.Elman神经网络与进化算法的若干理论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 2006.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2

面对粮食购销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单位应发挥现有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做好新形势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就我县基层粮食购销企业而言,大部分已采取了租赁经营模式,还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性质,享受的是国家税收减免政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业务。

(一)加大投入,解决仓容不足的问题

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最低收购价粮食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维修及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除新建一批符合现代化储粮标准的粮仓。同时,还要立足现有仓库资源,给予专项仓储维修、建设费用,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延长现有仓储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中储粮分公司、直属库和县级粮食主管部门都要建立起专门用于承担最低价粮食收储任务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维修方面的基金。另外,中储粮总公司还应根据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库存现状,适时开展移库调运、拍卖销售。可采取提前上市拍卖或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定定向合作协议,消化吸纳一部分最低收购价粮食,以此解决当前仓容不足而影响秋粮收购的问题。

(二)加强对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明确损耗补偿标准

1. 要参照储备粮管理,推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及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具备清粮设备、通风设备及保管条件的企业,不认定其收购及代储资格,从源头上把好关。2.要严格把好收购质量入库关。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笔者建议在执行预案中明确最低收购价粮的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在粮食拍卖后给企业一次补偿到位。同时,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成立粮食质量检测小组,对入库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要求在入库量达1/3、1/2及满仓时不少于三次抽查质量,出具书面质量检查报告,对一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其改正;对二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资金投放,待整改到位后再行投放;对三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取消其承储和贷款资格。

(三)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保障政策效果不偏离

中储粮是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而承担最低价粮食收购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则成为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责任主体。在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中,为了严格执行政策,不打“白条”,直接向中储粮直属库申请收购辅底资金,这辅底资金与粮食收购入库存在时间差,期间利息则由收购企业承担。而最低价收购的粮食粮权在中央,企业除去微薄的收购费用,没有任何收益,不仅谈不上效益,还要为执行政策而背负沉重的利息债务,势必严重阻碍购销企业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工作环节上还存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不透明的问题。由于目前粮食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加上最低价粮食收购实行垂直管理,中储粮与地方粮食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预案》各条款,清晰地界定各执行主体、监督主体、配套服务主体的权、责、利,明确财政各项补贴费用的分配方式、在途时间、利息分摊合理方式。

(四)采取措施,方便农民,把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针对部分农民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粮食主管部门要借助新闻媒体,加强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到粮食收购点直接售粮。有条件的购销企业可以在交通不便、离库点较远的地方设置临时收购点等途径来方便农民售粮;还可以组织一些移动收购点,到困难农户家直接收粮等措施,使国家政策确确实实惠及到每一位种粮农民。2008年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不畅压库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到秋粮收购工作,影响到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多方配合,着力抓好最低价粮食环节管理

1. 在收购上,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通力协作,实行“联手”管理。建立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管理联合督查小组,实行分片督查,通过明查暗访、核实收购码单等措施,监控企业收购期间是否有“压质压价”等欺诈行为。如发现上述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加以解决,保证托市粮收购正常有序进行,从源头上防范因价格而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对那些恶意抬价,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对于“质”和“量”环节上的监管,要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按入库的进度进行质量检查。同时对最低收购价粮食贷款实行“预案”管理,要求企业缴纳一定的质量保证金,落实好相关风险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减少经营风险。2.在储粮保管上,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的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了获得30元/吨(在预案中规定50元/吨)的收购费用,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使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无利润可谈。为争取每年70元/吨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从上至下都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但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水分减量、保管自然损耗等,得不到额外补偿,全部由企业负担。由于保管费是按实际保管月份拨付的,剔除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人员工资后,国家给的保管费用已所剩无几了。在此,笔者建议中储粮总公司根据2008年的实际情况,应补足20元/吨的收购费用,用以弥补承储企业正常的费用支出。在库存管理上,中储粮直属库、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协调一致,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库存检查,做到既节约费用,又杜绝信贷风险。3.在粮食销售上,中储粮总公司要建立季节性、稳定性、可控性的最低收购价粮食多元化销售机制。国家指定的托市粮食拍卖交易市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的交易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在保证交易安全的情况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竞价销售,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要优先在网上挂牌销售,最大限度地方便客商,提高拍卖成交率,扩大销售量。承储企业必须凭《出库单》无条件地执行出库计划,并对出库费作出严格的界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各地粮食承储企业在出库时,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质量、品种、数量交货。

(六)制定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措施

1. 加大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粮食行政执法是当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准确,关键是看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这也是重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因此,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务必在强化、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上下功夫,特别要在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方面下深功夫,加大工作力度。2.完善执法工作体系,夯实执法工作基础。争取增设政策法规、粮食监督检查、粮食质量监管等行政执法必需的机构和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能职责,尽快实施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和执法监督电话。探索在辖区内的乡镇政府设立或聘用粮食行政执法协管员的办法,以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的矛盾。3.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沟通与协调。一方面,要在粮食系统内部经常交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又要密切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学习执法技巧与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与工商、质监、物价、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执法,各履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全方位开展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和粮食行政执法工作。

总之,只有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真正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不断改进与创新,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正确的位置上,使之真正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载体,才能执行好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肖亮,郭军,罗汉前.建湖县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粮食, 2008,(4):28.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3

【关键词】 粮食收购;问题;对策;财务管理

从2005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笔者就江苏省建湖县(下面简称“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最低价收购粮食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人从事粮食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所面临的问题

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维护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仓容紧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许多仓储设施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年久失修;加之改制后大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前几年经营困难,一般不会投入资金对老化的仓储设施进行大规模维修改造,不少基层粮库仓储设施老化、仓房条件差、仓容紧张,出现了有仓不能收粮的现象,已不能满足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的需要。有的企业只好打露天囤满足农民售粮,安全储粮存在问题。

(二)农发行系统“库、贷分离”的问题

2008年由市级农发行向中储粮直属库承贷,收购资金由中储粮直属库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然后再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根据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拨付收购资金;延伸收购企业逐期结报收购实绩,库存随之划转到中储粮直属库管理,这一模式看似合理,但是贷款人毕竟是市级分行,库存监管人却是县级支行,造成贷款、库存分别由上、下两级行管理,库、贷分离,难以实施有效的库贷挂钩管理。

(三)在途资金利息成本的分摊问题

由于收购辅底资金由中储粮直属库按预计收购量向市农发行一次性贷款全额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其利息按农发行同期贷款利息计算。而延伸收购基层企业的收购辅底资金是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为强化信贷资金管理,根据各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先预付部分然后再按入库进度陆续拨付的,其利息只能按同样方法计算。对于未能全额下划仍停留在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账上的收购资金期间利息无着落,造成资金利息难以分摊。

(四)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的问题

在2008年的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中,到收购点售粮除农民外,还有大部分是“粮食经纪人”,这样就有可能让国家的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受益于农民。究其原因,目前在农村,家中男劳力大部分常年在外打工,在家留守的一般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在出售粮食时,因家中缺乏壮劳力,往往图省事售给“粮食经纪人”,坑农损农事件时有发生,出现了国家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的现象。

(五)最低价粮食收购质量、价格难监控的问题

最低价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它是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的。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但近几年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农村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加之2008年收割期间连续阴雨,给粮食收购工作增加了压力,带来了难度。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执行的主体是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预案》过程中,购销企业本身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出现了个别企业以质量标准为借口,对需整晒入库的粮食,变相压级压价的现象,而且点多面广,价格监管难度较大。

(六)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还不完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至少应包括政策法规、监督检查、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机构,才能保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而有效地开展。还有基础工作不扎实、执法对象还不够明确、执法外部环境还不宽松、执法行为还不规范等等。

二、对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面对粮食购销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单位应发挥现有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做好新形势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就我县基层粮食购销企业而言,大部分已采取了租赁经营模式,还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性质,享受的是国家税收减免政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业务。

(一)加大投入,解决仓容不足的问题

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最低收购价粮食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维修及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除新建一批符合现代化储粮标准的粮仓。同时,还要立足现有仓库资源,给予专项仓储维修、建设费用,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延长现有仓储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中储粮分公司、直属库和县级粮食主管部门都要建立起专门用于承担最低价粮食收储任务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维修方面的基金。另外,中储粮总公司还应根据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库存现状,适时开展移库调运、拍卖销售。可采取提前上市拍卖或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定定向合作协议,消化吸纳一部分最低收购价粮食,以此解决当前仓容不足而影响秋粮收购的问题。

(二)加强对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明确损耗补偿标准

1. 要参照储备粮管理,推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及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具备清粮设备、通风设备及保管条件的企业,不认定其收购及代储资格,从源头上把好关。2.要严格把好收购质量入库关。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笔者建议在执行预案中明确最低收购价粮的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在粮食拍卖后给企业一次补偿到位。同时,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成立粮食质量检测小组,对入库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要求在入库量达1/3、1/2及满仓时不少于三次抽查质量,出具书面质量检查报告,对一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其改正;对二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资金投放,待整改到位后再行投放;对三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取消其承储和贷款资格。

(三)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保障政策效果不偏离

中储粮是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而承担最低价粮食收购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则成为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责任主体。在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中,为了严格执行政策,不打“白条”,直接向中储粮直属库申请收购辅底资金,这辅底资金与粮食收购入库存在时间差,期间利息则由收购企业承担。而最低价收购的粮食粮权在中央,企业除去微薄的收购费用,没有任何收益,不仅谈不上效益,还要为执行政策而背负沉重的利息债务,势必严重阻碍购销企业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工作环节上还存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不透明的问题。由于目前粮食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加上最低价粮食收购实行垂直管理,中储粮与地方粮食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预案》各条款,清晰地界定各执行主体、监督主体、配套服务主体的权、责、利,明确财政各项补贴费用的分配方式、在途时间、利息分摊合理方式。

(四)采取措施,方便农民,把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针对部分农民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粮食主管部门要借助新闻媒体,加强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到粮食收购点直接售粮。有条件的购销企业可以在交通不便、离库点较远的地方设置临时收购点等途径来方便农民售粮;还可以组织一些移动收购点,到困难农户家直接收粮等措施,使国家政策确确实实惠及到每一位种粮农民。2008年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不畅压库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到秋粮收购工作,影响到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多方配合,着力抓好最低价粮食环节管理

1. 在收购上,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通力协作,实行“联手”管理。建立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管理联合督查小组,实行分片督查,通过明查暗访、核实收购码单等措施,监控企业收购期间是否有“压质压价”等欺诈行为。如发现上述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加以解决,保证托市粮收购正常有序进行,从源头上防范因价格而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对那些恶意抬价,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对于“质”和“量”环节上的监管,要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按入库的进度进行质量检查。同时对最低收购价粮食贷款实行“预案”管理,要求企业缴纳一定的质量保证金,落实好相关风险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减少经营风险。2.在储粮保管上,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的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了获得30元/吨(在预案中规定50元/吨)的收购费用,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使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无利润可谈。为争取每年70元/吨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从上至下都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但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水分减量、保管自然损耗等,得不到额外补偿,全部由企业负担。由于保管费是按实际保管月份拨付的,剔除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人员工资后,国家给的保管费用已所剩无几了。在此,笔者建议中储粮总公司根据2008年的实际情况,应补足20元/吨的收购费用,用以弥补承储企业正常的费用支出。在库存管理上,中储粮直属库、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协调一致,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库存检查,做到既节约费用,又杜绝信贷风险。3.在粮食销售上,中储粮总公司要建立季节性、稳定性、可控性的最低收购价粮食多元化销售机制。国家指定的托市粮食拍卖交易市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的交易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在保证交易安全的情况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竞价销售,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要优先在网上挂牌销售,最大限度地方便客商,提高拍卖成交率,扩大销售量。承储企业必须凭《出库单》无条件地执行出库计划,并对出库费作出严格的界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各地粮食承储企业在出库时,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质量、品种、数量交货。

(六)制定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措施

1. 加大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粮食行政执法是当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准确,关键是看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这也是重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因此,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务必在强化、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上下功夫,特别要在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方面下深功夫,加大工作力度。2.完善执法工作体系,夯实执法工作基础。争取增设政策法规、粮食监督检查、粮食质量监管等行政执法必需的机构和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能职责,尽快实施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和执法监督电话。探索在辖区内的乡镇政府设立或聘用粮食行政执法协管员的办法,以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的矛盾。3.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沟通与协调。一方面,要在粮食系统内部经常交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又要密切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学习执法技巧与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与工商、质监、物价、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执法,各履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全方位开展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和粮食行政执法工作。

总之,只有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真正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不断改进与创新,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正确的位置上,使之真正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载体,才能执行好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肖亮,郭军,罗汉前.建湖县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粮食, 2008,(4):28.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4

一、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积极作用

1.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稳步上涨, 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表中可以看出, 自2007年起,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是稳步上升的, 国家接连三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2007年相比, 2010年红小麦、混合麦上涨0.28元/公斤;白小麦上涨0.3元/公斤;早籼稻上涨0.4元/公斤;中晚籼稻上涨0.4元/公斤;粳稻上涨0.44元/公斤, 增幅分别达到20.3%、21%、28.6%、27.8%、30.1%。而我国GDP在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1.4%、8.7%、9%, 累计增长29.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维护了农民的收益。

单位:元/公斤

2.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粮食种植面积逐步恢复, 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单位:亿吨

单位:亿亩

民以食为天,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 可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2000—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自2004年起, 我国采取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 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其中2009年全国粮食产量为5.3082亿吨, 比上年增长0.4%, 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调动了农业土地的资源配置, 粮食种植面积的恢复情况良好, 200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6.27亿亩, 随后降至2003年的14.91亿亩。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之后, 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上升, 并实现2009年16.35亿亩的粮食种植面积。

3.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 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单位:元

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的实施,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保障了农民增产增收的利益。其中,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增加621元, 同比增长15%,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实际增长达8%;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92元, 增长率为8.2%。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在大幅提高。

4.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 有效地缓解了农资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压力

2007—2010年粮食最低收购价都有一定的涨幅, 但农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2010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提高, 将有利于补偿粮食生产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带来的额外成本, 保障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因2010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略高, 这将进一步有利于粮食生产, 使农业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扩大优质小麦、稻谷上来, 改善粮食品种和结构, 农民会更多地从农业生产中受益。

二、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所面临的困境

1.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生活负担加重

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的提高, 必然会推动粮食流通、成品粮价格的上涨, 而粮食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这必将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支出。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仍保持在较高的比率上, 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比例比较大, 此次最低收购价政策势必增加部分居民的生活负担。

仅2010年10月份我国CPI就同比上涨4.4%, 环比上涨0.8%, 其中城市上涨4.2%, 农村上涨4.7%, 食品上涨达到10.1%, 涨幅已大于年初所预计的3%以内。粮食是基础产品, 是市场商品价格的方向标, 是CPI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必然会带动与CPI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上涨, 进而拉动整个CPI指数的上升。

2.粮食流通市场发育不健全, 农民很难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得到实惠

我国自2003年起就提出全面放开国内粮食流通市场, 并实行粮食价格市场化。然而现实是, 中储粮用最低收购价来收购农民粮食, 形成对粮食价格和粮食市场的垄断, 外加中储粮在国家补贴政策下具有雄厚的收购资金优势, 基本上控制了绝大多数的粮食资源, 整个流通环节可赚取的利润可想而知。

以粳稻为例, 2009年最低收购价为1.9元/公斤, 2010年为2.1元/公斤, 上涨幅度为0.2元/公斤, 但有些中储粮的验收点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翻倍的利润增长。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有标准品、杂质含量、水分、出糙率、整精米率的严格限制, 而等级差价更是难以掌握, 国家又对整精米率达不到相应质量等级标准下限要求的进行控制, 即每低1个百分点, 扣价0.75%;不足1个百分点, 不扣价;高于标准上限的不增价。整精米率低于38%的中晚籼稻和整精米率低于49%的粳稻不列入最低收购价范围, 从而不断压低粮价。中储粮下设的收购站点都有自身的高额赢利空间, 想要获得翻倍的净利润额 (0.4元/公斤) 也是不足为奇的, 农民得到的实惠与流通环节的利润额相比微乎其微。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远大于农民的承受范围

仅2008年一年,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就上涨了20.3%, 而2009年和2010年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大幅度地提高了, 外加农业水电、人工、机械用油等费用逐年提高,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但与其相对应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上升幅度较小, 种粮农民从土地上得到的收入严重缩水。尽管这些年来对农业的各项补贴标准不断完善, 但却很难真正弥补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成本支出。

三、建议

1.适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粮食价格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 既要兼顾四方, 又要保障农民收益。为避免“谷贱伤农”现象就要适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这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稳定粮食的供给, 还会引导资源和生产要素投向粮食生产,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更有效地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

2.实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与其他农业补贴政策的整合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提高农民收入, 要在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条件下, 与其他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整合。采用按实际播种面积和实际商品粮出售数量进行补贴, 减少流通环节费用, 使补贴资金能够真正补贴到种粮农民的手中;现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只关注粮食种类, 但粮食的优质程度却很难保证, 这也阻碍了粮食结构的优化, 国家应加大对农民的良种补贴, 减少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农机具因其自身的特殊性, 种粮农民需要花大成本才能购置农机具, 因而国家应采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扩大单机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大型机械的不同额度和数量;燃油税的开征, 加大了农业成本, 使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实行变得更为迫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迫在眉睫, 这也是为了调动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3.减少粮食供应的流通环节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地方储备粮企业等, 这些国有性质的企业使粮食主体趋于单一, 限制了粮食生产、流通、销售的市场化发展。以粳稻为例, 因2010年种粮成本不断攀升, 粮食价格上涨是必然之势, 粳稻最低收购价2010年比2009年上涨0.2元/公斤, 然而超市里的普通粳米价格已由3.4元/公斤增长到5元/公斤左右, 其上涨幅度早已是粳稻上涨幅度的3倍以上,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粮食流通环节的大肆涨价。所以要减少粮食流通环节费用, 提高粮食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 重点建设面对种粮农民的大型粮食市场, 建立粮食流通信息平台, 促进电子化交易, 使农民真正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得到实惠。

摘要:自2004年起, 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7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平衡市场粮食价格水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国家在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全面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及制定最低价格标准要兼顾各方的利益。

关键词:粮食,最低收购价,农民

参考文献

[1]田建民, 孟俊杰.我国现行粮食安全政策绩效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 .

[2]江峰.对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 2010 (6) .

[3]金良.浅议粮食价格与农民致富[J].粮食问题研究, 2009 (2) .

[4]王吉富, 史成刚.浅析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 2010 (4) .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5

一、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所面临的问题

(一)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仓容紧缺比较突出。

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许多仓储设施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年久失修;加之改制后大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经营较为困难,一般不会投入资金对老化的仓储设施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出现了有仓不能收粮的现象,已不能满足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需要。

(二)农发行系统“库、贷分离”,加重企业负担。

2008年托市收购资金实行“统贷统还”,收购资金由直属库向市级农发行承贷,再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然后再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根据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拨付收购资金;延伸收购企业逐期结报收购实绩,库存随之划转到中储粮直属库管理。这一模式看似合理,但是发贷人毕竟是市级分行,库存监管人却是县级支行,个别地区还存在跨市贷款,造成了贷款、库存分别由上、下两级行管理或跨地区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库、贷分离,难以实施有效的库贷挂钩管理;二是频繁的验收和重复检查活动,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开支;三是县级行重复收取质保金加重了企业负担。

(三)在途资金增加利息成本。

由于收购铺底资金由直属库按预计收购量向市农发行一次性贷款,全额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其利息按农发行同期贷款利息计算,而延伸收购基层企业的收购铺底资金,是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根据各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先预付部分,然后再按入库进度陆续拨付的,其利息只能按同样方法计算。对于未能全额下划仍停留在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账上的收购资金期间利息无着落,中储粮直属库要收取收购铺底资金利息,增加了企业的利息成本。

(四)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

在2008年的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中,到收购点售粮除农民外,还有大部分是“粮食经纪人”。究其原因,目前在农村,家中男劳力大部分常年在外打工,在出售粮食时,因家中缺乏壮劳力,往往图省事售给“粮食经纪人”,这样就出现了国家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的现象。

(五)最低价粮食收购质量、价格难以监控。

最低价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但近几年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农村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执行的主体是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过程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企业放宽了收购标准,未能整理完全达标入库,导致储粮保管难度增大、保管费用剧增、粮食品质下降等,甚至以质量标准为借口,对需整晒入库的粮食,变相压级压价,使价格监管难度较大。

(六)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相关税收减免政策不明确。

《关于地方商品储备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对地方储备企业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相关税收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但对执行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一直未能明确,使基层粮食购销企业没有享受到相关税收政策,这对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

(一)加大投入,解决仓容不足的问题。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维修及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除新建一批符合现代化储粮标准的粮仓外,还要立足现有仓库资源,给予专项仓储维修、建设费用,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延长现有仓储设施的使用寿命。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用于承担最低价粮食收储任务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维修方面的基金,也可适时开展移库调运、拍卖销售。可提前上市拍卖或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订定向合作协议,消化吸纳一部分最低收购价粮食,以此来解决仓容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对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明确损耗补偿标准。

一要参照储备粮管理,推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及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具备清粮设备、通风设备及保管条件的企业不认定其收购及代储资格,从源头上把关。二要严格把好收购质量入库关,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建议在执行预案中明确最低收购价粮食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在粮食拍卖后给企业一次补偿到位。同时,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成立粮食质量检测小组,对入库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要求在入库量达1/3、1/2及满仓时不少于三次抽查质量,出具书面质量检查报告。对一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其改正;对二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资金投放,待整改到位后再行投放;对三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取消其承储和贷款资格。

(三)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保障政策效果不偏离。

中储粮是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而承担最低价粮食收购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则成为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责任主体,在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中,为了严格执行政策,不打“白条”直接向中储粮直属库申请收购铺底资金,铺底资金与粮食收购入库存在时间差,期间利息则由收购企业承担,而最低价收购的粮食粮权在中央,企业除去微薄的收购费用,没有任何收益,不仅谈不上效益,还要为执行政策而背负沉重的利息债务,势必严重阻碍购销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清晰地界定各执行主体、监督主体、配套服务主体的权、责、利,明确财政各项补贴费用的分配方式、在途时间、利息分摊合理方式。

(四)采取措施,方便农民,把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部分农民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缺乏了解,粮食主管部门要加强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到粮食收购点直接售粮,有条件的购销企业可以在交通不便、离库点较远的地方通过设置临时收购点等途径来方便农民售粮,还可以组织一些移动收购点,到困难农户家直接收粮,使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确确实实惠及到每一位种粮农民。

(五)要多方配合,着力抓好最低价粮食环节管理。

一是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通力协作,实行联手管理粮食收购。建立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管理联合督查小组,实行分片督查,通过明查暗访,核实收购码单等措施,监控企业收购期间是否有“压质压价”等欺诈行为,如发现上述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加以解决,保证托市粮收购正常有序进行,从源头上防范因价格而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对那些恶意抬价,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二是强化储粮保管。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了获得30元/吨(在预案中规定50元/吨)的收购费用,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无利润可谈。为争取每年70元/吨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自上至下都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但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水分减量、保管自然损耗等,得不到额外补偿,全部由企业负担。由于保管费是按实际保管月份拨付的,剔除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人员工资后,国家给的保管费用已所剩无几。三是加强粮食销售管理。中储粮总公司要建立季节性、稳定性、可控性的最低收购价粮食多元化销售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交易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在保证交易安全的情况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竞价销售,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要优先在网上挂牌销售,最大限度方便客商,提高拍卖成交率,扩大销售量。

(六)积极向上反馈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相关税收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6

一、连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效果

2007年到2011年, 我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每斤分别提高了0.24元和0.4元, 提价幅度为33.8%和55.3%, 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效果:

一是促进粮食生产。连续提高最低收购价, 引导市场粮价稳步上升, 有效地调动了粮食生产积极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研究员调查, 在扩大种植面积或有意向扩大种植面积的被调查农户中, 85%是因为粮价上涨, 15%是因为劳动力回流。

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在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和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带动下, 粮价稳步上升, 种粮收益逐年增加。据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 2004年到2007年, 农民种植粮食的现金收益相对稳定, 甚至略有下降。2008年之后开始稳步提高, 截至2011年, 三种粮食平均每亩现金收益增加到635元, 比2007年提高57.1%。

三是避免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连续5年主动地、有步骤地提高最低收购价, 有效地改变了粮价周期性的波动, 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 进而稳定价格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纵向比较, 我国1985年以前, 计划价格体制仍居主导地位, 粮价基本稳定;1985-2006年, 粮食价格呈周期性大幅波动态势;2007年后, 呈温和、小幅上升态势。从横向看, 2007年以来, 国内粮食价格始终保持了温和上升态势, 而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波动, 2007年、2008年大幅度上涨, 2009年深度下跌, 2010年再次大幅上涨。我国粮食价格温和上升的格局对稳定价格总水平产生积极影响。2007年以来国内价格总水平波动较大的年份, 粮价实际成为稳定因素之一。

四是促进土地流转。过去粮价较低时, 农民进城打工, 往往将土地抛荒不种, 甚至以倒贴钱的方式请人耕种。但近年来, “抛荒”现象大为减少, 土地流转费用还有所提高。农业部统计, 2006年、2007年我国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分别为5551万亩、6372万亩, 流转规模基本稳定。2008年后流转速度明显加快, 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分别为1.06亿亩、1.52亿亩、1.87亿亩和2.06亿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调查, 78%的农户认为转入亲戚邻居的承包地是由于粮价上涨。从流转土地用途看, 流转面积较多的东北地区 (流转面积占承包面积的比重为20%左右) , 将流转土地的90%仍用于种粮。

二、以成本为基础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已不能充分适应粮食生产和市场新形势的要求

现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 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 按照弥补成本并有一定收益的原则确定的。尽管这项政策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但由于国内外粮食生产和市场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继续以成本为基础制定最低收购价, 难以引导市场粮价较大幅度上升, 很难保障种粮农民的收入合理增长, 也难以吸引社会投资。

一方面, 种粮劳动力工价增长缓慢, 按照成本计算的最低收购价难以保障种粮收入合理增长。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劳动力工价上涨往往是从沿海地区、大中城市率先开始的, 然后再形成示范效应, 向农区转移, 城市工价和农村工价提高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同时, 由于工业技术进步速度较快, 劳动生产率较高, 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务农工价提高速度也相对较慢, 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 城市工价呈明显加速上涨态势, 差距进一步扩大。由于国家在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时, 所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工价数据是相对稳定的调查平均数, 以此为基础计算的最低收购价不足以改善工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据测算, 受粮食经营规模较小的限制, 仅仅按照弥补成本并获得一定利润制定最低收购价, 很难吸引农民种粮。目前, 按农村户均耕作面积9亩测算, 种粮纯收入仅相当于外出务工纯收入的20%左右。

由于进城务工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速, 按照当前的成本收益率, 即使考虑了土地流转、户均耕地规模扩大因素, 农民的种粮纯收入相当于在外务工净收入的比例也依然较低, 很难调动种粮的积极性。受其影响, 这些年来业已形成的以“386199部队”为主的劳动力结构,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女性在外务工日渐增多, 加上“留守儿童”达到入学年龄后随父母进城, 不愿意再回到农村, 即使回到农村, 也缺乏种粮的意愿和能力, 农业劳动力只剩下老年人。据2009年中国农科院易晓燕、肖碧林对浙江、河北两个典型省份的调研, 在被调查户中, 劳动力年龄超过50岁的有61%, 40岁以下的只有11.5%。以中老年为主的种粮劳动者, 在身体素质上难以适应传统农业主要依靠体力的需要, 在文化素质上又难以适应依靠科技进步、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需要。长此以往, 必将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 由于种粮效益明显低于第二、三产业, 特别是显著低于房地产开发的效益, 地方政府和非农产业大量占用农业用地, 特别是占用土地平整、肥沃的粮食用地。还有不少名义上为种粮, 实际上用于种植花卉、苗木, 进一步影响了粮食供应能力。

另一方面, 世界和我国的粮食需求的数量和结构都正在经历明显变化, 依靠国际市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非常困难。2003年以来, 我国粮食已经连续8年增产, 2011年粮食产量首次超过了1.1万亿斤, 这是可喜的成就。但也要看到, 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850斤, 刚刚超过1998年人均821斤的水平。随着城镇居民数量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在直接口粮需求保持稳定的同时, 饲料粮、工业粮和高品质口粮需求快速增长, 粮食供应将长期保持“紧平衡”态势, 部分品种对外依存度还将提高。但是, 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特别是稻谷、小麦等主粮供应只能依靠国内生产, 不能寄希望于国际市场。首先, 随着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 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粮食生产结构有所调整, 玉米、大豆等与生物能源有关的粮食增产较多, 小麦、稻谷增产相对有限。其次, 在流动性充裕、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和投机炒作等因素作用下, 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波动中走高。第三, 国际市场并没有足够的粮食满足国内需求。多年以来, 全球粮食贸易量维持在2.7亿吨左右, 仅相当于我国年需求量的一半。2006年以来全球粮食已多次出现供求紧张, 库存消费比接近警戒线, 依靠国际市场满足国内供应更加困难。

面对新的形势, 要保护和调动种粮积极性作为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新的形势下, 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方略。为此, 需要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保持合理的粮食种植面积, 继续保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并根据国家财力逐步提高政策强度。但从根本上说, 必须从经济动因上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吸引社会投资。1979年《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离开一定的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利, 任何阶级的任何积极性都是不可能自然产生的。我们的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 在农业扶持政策上面, 为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重要战略部署, 调动和保护种粮积极性, 必须在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方面做出重大突破, 将以成本为基础制定最低收购价, 改为按照比较效益原则, 主要依据比较效益相当的原则制定最低收购价, 使种植一定面积粮食的纯收入达到接近外出务工纯收入的水平, 并引导市场粮价明显上升, 使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种粮的好处。这样做, 一方面, 可以使农民从事粮食生产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 鼓励他们安心从事粮食生产, 并吸引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 从事粮食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 改善种粮比较收益, 有利于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粮食生产, 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 进一步鼓励土地流转, 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

三、按照比较效益原则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设想

依据比较效益原则, 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本思路是: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成本调查体系, 特别是科学、合理地反映劳动力工价快速提高的实际情况, 更准确地反映农民种粮实际成本。二要推动土地流转, 逐步提高户均耕地面积, 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改变比较效益, 按照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人口城市化速度, 加上土地的适度流转, 预计我国农民户均耕种面积将由目前的9亩逐步提高到2015年的15亩、2020年的20亩。三要考虑到务农与务工的其他收益和费用。农民在种粮间隙可以从事兼业劳动, 而进城务工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生活费用也更高一些。当种粮收益达到进城务工收入的80%时, 两者的比较效益基本上是大体相当的。四要分步实施。实现种粮收益与务工收入大体相当需要一个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目前, 种粮收益大约相当于进城务工收入的20%, 在短期内达到两者基本相当可能造成粮价大幅度上涨, 可以考虑在利用两个“五年规划”的时间逐步达到大体相当的目标。五要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办法, 建立更加灵活、有针对性的发布机制, 可以提前宣布提高最低收购价的五年规划, 在粮食播种前在发布具体调价幅度的办法, 合理把握发布时机, 给农民长期、稳定的预期。

按照比较效益原则, 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从长远看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 缓解“产量-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过去, 我国有“一粮带百价”的说法, 粮价大幅度上涨引发价格总水平快速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之所以成为通胀膨胀的主要表现形式, 主要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较高, 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就会直接反映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同时,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慢, 产量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较大限制, 在发生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 往往会因劳动力、耕地的非农化导致粮食减产, 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涨幅相对较高。从未来发展走势看, 粮价上涨是长期趋势, 但是上涨的过程是表现为周期性的大幅波动还是温和、小幅上涨的上涨, 取决于国家的调控政策。主动地、有步骤地提高粮食价格, 有利于消除价格的大幅波动;而完全依靠市场强制平衡, 就会出现粮食价格和产量的周期性“蛛网”波动, 经济学用“蛛网理论”描述农产品的“产量—价格”周期性波动。其原理是, 受动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制约, 当期价格上涨, 引导下期产量增加和供应过剩, 从而带来下期价格大幅下跌, 再影响下期的生产, 并导致新一轮的价格上涨, 价格信号很难发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尤其是我国农业生产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为主体, 生产缺乏组织性, 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 周期性波动将更大一些。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在供应过剩、价格可能大幅下跌时, 通过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利益, 保护当期粮食种植积极性, 就不会造成生产大幅下降, 后期价格就不会大幅上涨, 从而平缓了“产量—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按照比较效益原则, 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造成的居民生活成本提高, 应主要通过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引导市场粮价上行, 将带动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价格上涨, 不可避免的将增加居民生活开支, 对此需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办法予以解决, 而不宜采取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一方面, 随着国家财政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粮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有所减小, 居民承受粮价上升能力也明显增强。2007年至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5%, 食品价格上涨了38.4%。只要绝大多数居民收入增幅超过食品价格涨幅, 居民生活就能够逐步改善。另一方面, 为缓解食品价格上涨对以主食为主的低收入群体产生的影响, 国家已先后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临时性救助等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 2011年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从制度上保障了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据统计, 从2006年到2010年, 城镇最低收入居民的月均食品支出从132.2元提高到210.4元, 提高了78.3元。同期城镇的低保标准由169.6元提高到251.2元, 增加了81.6元, 比基本生活费用增加额高3.3元。在2007年、2008年、2010年这三个物价涨幅较高年份, 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了每月10-60元的价格临时补贴, 进一步缓解了物价上涨的影响。

较大力度的价格支持政策, 也是市场经济国家鼓励和保护粮食生产的重要经验。各国普遍实施了农产品价格支持和财政直接收入补贴“两条腿”走路的政策。而且在工业化、城市化中期, 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财政能力相对较低时期, 更多地以价格支持政策为主;在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实现以后, 国家财政能力大幅增强, 农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 转为以财政支持为主。美国从1933年到1996年的农业支持政策一直是以价格支持为核心, 经过1996年、2002年两次较大改革才实现向直接收入补贴的转型;欧盟从1962年开始实施以“目标价格 (最高限价) 、门槛价格 (进口农产品进入欧盟的最低价格) 、干预价格 (农民出售的最低价格) ”为核心的共同农业政策, 经过1992年、1999年、2003年三次调整, 逐步向直接收入补贴转型;日本从1950年代至今实施了“价格安定带”、“价格安定基金”制度, 1986年大米、小麦价格分别为国际市场价格的6.14倍、6.46倍。1995年之后, 为适应世界贸易自由化潮流, 日本才被迫进行了改革;韩国从1968年大幅度提高大米收购价格, 1993年大米支持价格达国际市场的9.5倍, 1998年之后逐步向直接补贴转变。

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 按照比较效益原则, 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从长远看也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 对群众生活和财政带来的增支压力也是可以承受的, 应当成为今后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重要依据。

TIPS

经济学用“蛛网理论”描述农产品的“产量—价格”周期性波动。其原理是, 受动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制约, 当期价格上涨, 引导下期产量增加和供应过剩, 从而带来下期价格大幅下跌, 再影响下期的生产, 并导致新一轮的价格上涨, 价格信号很难发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尤其是我国农业生产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为主体, 生产缺乏组织性, 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 周期性波动将更大一些。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在供应过剩、价格可能大幅下跌时, 通过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利益, 保护当期粮食种植积极性, 就不会造成生产大幅下降, 后期价格就不会大幅上涨, 从而平缓了“产量—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7

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效应显著

1.1 增加了农民种粮收入, 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

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稳定了农民种粮增收的心理预期, 调动了他们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后, 种粮比较效益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主要目的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变成了市场出售商品粮, 在粮食购销市场上每一个粮农都是独立进行商品生产者, 他们会根据市场粮价变化来调整粮食供给量。国家通过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向粮农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种粮收入有政府兜底, 给农民种植粮食吃了“定心丸”。从表1来看, 自2000年以后, 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超过了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 而且随着国家托市价格水平的不断提高, 主产区农民纯收入的平均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4年主产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3%, 到2008年这个数值扩大到4.2%。同时, 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据统计, 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9940万hm2 (14.91亿亩) 恢复到2012年的11106.67万hm2 (16.66亿亩) , 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增产。根据国家测算, 近年来国家的托市政策每年使全国农民增收数百亿元, 托市收购带动了农民增收。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2) 》整理。

1.2 发挥了粮价托底作用, 稳定了粮食市场

粮价过低, 势必影响农民种粮收益, 农民种粮没有积极性, 进而导致粮食总产量下滑, 危及到粮食安全;粮价过高消费者难以承受, 又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最低收购价正好发挥着粮食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一般来说, 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以前, 市场粮食价格较低, 粮食买卖双方观望等待的气氛比较浓厚, 市场交易相对冷清。政策启动后, 农民大多选择将粮食按最低收购价出售, 使得市场上的粮食流通量减少, 从而达到了拉动粮价回升的预期目标。有了国家最低收购价做托底, 市场粮价始终维持甚至超过托市价格小幅波动, 避免了大起大落。以2005年湖南稻谷最低价收购为例, 当年稻谷丰收, 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前, 市场粮价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 稻谷收购价格稳步上涨:湖南早籼稻价格从启动预案前的0.34元/kg上涨至0.35元/kg, 此后价格都维持在最低收购价之上, 政策起到了明显的托底作用。2007年国际小麦市场价格上涨112%的背景下, 中国市场粮价上涨仅超过10%。如果没有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 市场粮价很难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格水平, 政策确实发挥了市场托底和稳定粮价的作用。

1.3 夯实了调控的物质基础,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自2004年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 扭转了2000-2003年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43069万t, 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5000万t大关, 达到53082万t, 比2003年增长了23%, 并出现了从2004年起粮食生产已连续9年增产的喜人局面, 2012年达到58957万t。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这些年的收购情况看, 库存越来越充裕, 国家掌握了充足的优质粮源, 奠定了宏观调控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大增强国家在粮食市场供求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如2007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40%, 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此严峻的形式下, 由于国家手中掌握了可供调控的粮油, 采取了及时的应对策略, 保持了国内粮食市场的相对稳定,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维护了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责任主体不一致, 影响政策实施效果。责任主体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储粮公司。按照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 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是责任的具体承担者, 担负着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的职责。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规定,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公司是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主体, 具体落实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造成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粮食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 却不是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的执行主体, 权责不对称。二是中储粮系统与委托收储库点。中储粮库承担着最低价粮的信贷偿还、储存和监管责任。由于中储粮系统的库点严重不足, 大部分最低价收购任务不得不委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去完成, 事实上, 真正落实最低价粮食收购任务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肩上, 导致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与粮食收购主体分离。两对责任主体的矛盾, 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

(2) 政策预案没有对最低价的合理确定作出规定。最低收购价价格标准是决定政策实施效果最关键因素, 直接关系到能否起到托市作用和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定价太低可能起不到托市作用, 定价太高可能严重影响到粮食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和市场的稳定, 也影响了政策效果。2004年确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 国标三等早籼稻70元/50kg, 中晚籼稻72元/50kg;国标三等白麦72元/50kg, 红、混合麦69元/50kg, 一定三年没有改变, 直到2007年才提高。即是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也只是公布价格数据, 并没有告知农民价格是如何构成, 给农民不信任感,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 有必要在政策中明确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 合理确定粮食最低价格水平, 适时公开, 告之广大种粮农民。

(3) 政策未把优质粮食品种列入最低价收购, 不利于粮食品种结构优化。政策预案规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 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价收购。可见优质粮食品种被排除在外。如优质水稻和优质小麦享受不到最低价收购政策。间接地给农民一个错误的信号:多种常规粮食品种, 不担心市价下跌而贱卖, 且亩产高于优质粮食品种。导致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下滑, 不利于优质粮食品种的开发和推广, 加剧了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

(4) 政策没有明确或细化收购贷款与利息补贴等相关问题。一是“库贷分离”的问题。最低价收购信贷实行“统贷统还”, 资金贷款人是各地的农发行市级分行, 而最低价粮食库存的实际监管人是各地农发行县级支行, 造成资金贷款、粮食库存分别由市级分行和县级支行分别管理, 增加了贷款风险。二是利息转嫁的问题。最低价收购铺底资金一般层层拨付路径:市级农发行→中储粮直属库→延伸收购库点。时间延长就造成在途资金利息承担问题。收储库点相对中储粮库是弱势群体, 在途利息费用被转嫁给一线的粮食收购库点、企业, 增加了收储库点的费用, 恶化了中储库与承储库点、收购库点的关系, 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落实。三是最低价粮收购费用和保管费用补贴拨付问题[1]。收购和保管费用补贴一般都是先由财政统一层层“慢慢”下拨承储企业, 这个过程往往需要4个月以上, 造成两个直接后果, 一是承储企业要承担这4个月的利息, 二是拨付过程中容易出现克扣承储库点费用补贴的现象, 不利于最低价粮食的储粮安全和政策落实。

2.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 粮食品种差价不合理。2004—2009年, 预案规定的早籼稻与中晚稻品种差价为2元/50kg, 粳稻差价为3元/50kg, 2009—2011年差价有所扩大。而根据国家粮食局对湖北、湖南等5省的稻谷成本收益调查显示, 2007年5省早籼稻、中晚稻和粳稻平均收益分别为1429.7元/hm2、2918.7元/hm2和2591元/hm2, 收益最高与最低相差1489.1元/hm2。最低收购价差不合理, 间接引导农民多种植早籼稻, 少种植中晚稻、粳稻, 导致结构性矛盾加剧。

(2) 收购点库不足, 农民利益难以有效保护。由于中储粮公司的分库各县只有1—2个, 有的县甚至没有, 点库和人员的不足严重制约其有效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储粮公司只好将大部分任务委托其他企业在一线设立收购点库, 目前一般是1—2个乡镇设置1个收购库点。这样1个粮食收购库点管辖1个甚至几个乡镇, 出现农民卖粮不方便, 路程远, 费用高, 有的农民干脆低价卖给粮食经纪人, 种粮效益相对降低, 造成农民对政府和收购企业不满,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标未得到有效实现[2]。

(3) 执行主体和委托收购库点关系不顺。由于中储粮公司与委托的收储库点之间的博弈, 影响政策效率。一是收购资金贷款的问题。中储粮企业作为贷款的主体, 必须是受委托企业收购的粮食验收合格, 办理验收交接手续之后, 才能得到收购贷款资金。委托企业要承担粮食验收不合格所带来的风险[1]。二是保管费用补贴的问题。虽然有委托收购合同:规定保管费用和利息按时足额发放。但委托收储库点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加上中储粮总系统人手不足和经济效益等原因, 造成粮食收购后至正式验收这段较长时间内没有保管费。政策规定:2.5元/50kg的收购费用和3.5元/50kg的保管费由中储粮总公司包干使用, 委托收储库点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得到这些费用, 不利于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和储藏安全。

(4) 最低价收购有保护价“敞开收购”倾向。最低收购价政策与保护价收购有根本区别。最低价收购通过指定企业托市收购, 托起市场粮价, 当市场粮食收购价格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上, 即停止托市收购。但在实际收购中, 由于指定的托市收购企业有多收购多赚保管费等利益驱动, 只管多收粮而放松收购质量要求[3]。特别是2006年预案启动后, 当市场粮食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和超过国家指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时, 并没有及时停止托市粮收购, 托市收购演变成保护价“敞开收购”, 背离了政策的初衷。

3 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3.1 最低收购价托底, 制约了粮食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 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 反映供求关系。我国2004年以来连续9年粮食增产, 粮食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依理而论, 应该是价格下降或成本推动小幅上涨。但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后, 粮食价格涨幅较大, 2004—2012年早籼稻收购价从70元/50kg涨至120元/50kg, 涨幅70%多, 扣除物价上涨指数, 涨幅在40%以上。其中, 重要原因是最低收购价扭曲了市场价格, 抑制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4]。

3.2事权与粮权实际分离, 带来最低价粮储藏安全隐患

政策执行过程中, 中储粮公司及其分公司将最低价收购绝大部分任务委托给中储粮代储库, 代储库由于条件限制, 又将绝大部分任务委托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层层委托, 导致了执行主体与收购主体的实际分离, 即实质上的事权和粮权分离。虽然有委托合同约束, 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但中储粮公司及其直属库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制约手段有限, 管理责任又相对分散, 同时人手不足, 难以对一线收购入库粮食的数量、质量进行现场把握, 即是在验收后, 中储粮系统也难以对储存在委托库点的最低收购价粮进行有效监管, 致使粮食安全储藏带来隐患。

3.3最低价垄断性收购, 削弱了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动力

最低收购价预案绝大部分执行者是中储粮企业和国有粮食经营企业, 最低价收购几乎没有外部竞争, 近乎垄断收购, 这样至少产生两个负面影响。一是执行最低价收购的国有粮食企业吃起了政策大锅饭, 似乎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 这部分企业往往暂缓改革改制, 回避因改革带来的矛盾。有的地方已改制企业的职工要求回单位上岗, 出现“历史倒流”[3]。二是非最低价收购的粮食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 因为不能得到费用补贴等政策优惠, 与执行最低价收购的粮食企业不在同一水平上竞争, 面临着更大市场风险, 当然不敢贸然入市收购, 适时掌握粮源, 失去了进一步改革发展的物质基础, 与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相背离。

3.4 最低价垄断性收购, 不利于粮食流通市场化

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国发[2004]17号) , 明确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 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但是, 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由于中储粮公司代表政府执行收购政策, 收购资金、收购网点 (可以委托) 、收购设备、收购技术、仓储设施等优势, 无论其他国有粮食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无法比拟, 基本控制了国内粮食市场, 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大市场”, 有背于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向。

4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思路与建议

4.1 优化粮食收购政策目标与思路

(1) 优化政策目标。农业政策发展经验表明:产量目标、收入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作为农业政策的四个基本目标,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这几个基本目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现阶段, 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仍然是当前两个主要目标。首先, 要确保粮食安全。没有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粮食市场的稳定, 国民经济不可能健康协调发展, 甚至落入“李嘉图陷阱”。其次, 要促进农民增收。收入目标的基本含义是要不断增长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目前, 随着粮食供给能力大大提高, 由不足转变为平衡有余, 农民增收就成为核心问题。因此, 当前我国粮食收购政策应以要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出发点的。

(2) 完善政策思路。从政策目标上讲, 完善我国现行粮食收购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 结合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现状以及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经验, 根据WTO农业规则和经济环境变化, 以市场化为导向, 对我国粮食收购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4.2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及政策的建议

4.2.1 优化政策设计

(1) 建立科学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确定机制。粮食是特殊商品, 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因此, 既要遵循价值规律, 也必须对市场粮价进行适度干预, 保证粮价既尽可能反映价值, 又适当保护生产者、消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避免“谷贱伤农”和“米贵伤民”等影响民生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确定机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应考虑生产成本、种粮比较收益、社会平均利润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等几大因素, 科学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一般由生产成本与收益组成。如美国政府规定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稻谷、燕麦、黑麦等7种主要粮食的支持价格, 就是由该粮食品种生产成本与收益组成。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国际国内粮价联系越来越紧密, 应保持两者合理的比价关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笔者认为, 某品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某品种粮食前一年的生产成本ⅹ (1+物价上涨指数) +合理收益。生产成本以实际调查为实, 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数据为准;合理收益主要参考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利润、种粮比较收益、国际市场对应粮食品种平均价格[7]。

(2) 理顺粮食最低收购价差价体系。一是合理拉开品质差价。对同一品种不同品质的粮食设定差价, 以普通品种粮食为基础制定最低收购价格, 然后, 对优质品种给予适当加价, 同时把需要淘汰的品种和等外品排除在最低价收购政策之外, 引导粮食种植结构的优化[4]。二是调整不同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的比价关系。2008年以前, 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基本持平, 后来就出现稻谷价格提高幅度大于小麦, 2012年早籼稻价格120元/50kg, 白小麦102元/50kg, 差价18元。目前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稻高麦低, 而生产成本却是麦高稻低, 正好相反。因此, 在制定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时, 应调整好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的比价关系, 使之趋之合理。

(3) 明确或细化收购贷款与利息补贴等相关问题。解决“库贷分离”的问题, 即资金贷款、粮食库存都由市级分行或县级支行管理, 减少贷款风险;解决利息转嫁的问题。最低价收购铺底资金不搞层层拨付, 延伸收购库点由对应委托中储粮直属库担保, 资金直接拨付到延伸收购库点, 避免因层层拨付造成在途资金利息承担问题[4];最低价粮收购费用和保管费用补贴拨付问题。收购和保管费用补贴应从实际收购时间起计算, 同时, 出台规定严禁拨付过程中克扣承储库点费用补贴的现象。

(4) 建立和完善最低价粮多渠道销售机制。建立和完善最低价粮畅通的销售渠道, 成了最低价收购政策继续实施的关键。除现行集中统一拍卖、网上竞价拍卖销售方式外, 建议国家开辟更多最低价粮畅通的销售渠道, 并强化最低价粮销售措施。一要规定销区省储备粮的轮换等政策性用粮, 首先必须从产区最低价粮中调进, 并由国家下达指导性计划;二要把储备轮换与最低价粮有机衔接起来, 让适量的最低价粮转化为储备粮[5]。三要根据国内粮食流通状况, 适当调整粮食进出口量, 实现国内粮食供需平衡, 保持国内市场粮价在较为合理的价位上运行, 理顺粮食购销市场, 促进最低收购价粮顺价销售。

4.2.2 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1) 理顺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中储粮系统、地方收储企业的关系。政策要进一步明确两者各自的职责, 防止在执行最低价政策的过程中出现政出多门, 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建议由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最低价政策的执行主体, 统一负责最低价政策的执行;由中储粮公司及其分公司、地方储备粮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具备最低价收购资格的其它企业作为执行政策的收购主体;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中储粮公司和农发行共同负责最低价粮的监管。二是收购主体和委托收购库点关系。中储粮公司委托收储库点绝大部分是各级地方国有粮食企业, 他们之间存在着收购贷款、粮食质量、粮食集并、费用补贴等诸多难以协调的问题, 要在政策中对这些问题逐一加以明确, 充分调动各自的积极性[7]。

(2) 完善粮食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科学灵活的预警机制, 完善粮食价格监测网络, 当市场价格低于或高于一定价格时, 迅速及时地启动或停止执行收购预案, 避免托市收购演变成保护价“敞开收购”, 使最低收购价政策真正发挥“托市收购”作用, 防止粮食价格过低, 维持粮食价格在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 达到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 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资金供给多元化。在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的监管, 强化资金供应的计划性, 增强服务意识, 克服衙门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拓展最低收购价资金供给渠道, 赋予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收购资金功能, 使收购资金由独家提供变成多家, 充分满足粮食最低收购的资金需求。

(4) 建立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协调机制。最低收购价政策涉及面广, 仅靠企业行为来全面落实是不够的。因此, 有必要建立以地方政府牵头,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备粮系统、农发行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协调机构, 在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基础上, 协调处理在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中的相关问题[7]。

4.2.3 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1) 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的前提。要重点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和推广优良粮食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农业种植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稳定或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生产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等措施, 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 实行种粮收益保险制度。美国、欧盟等国对农作物种植实施保险制度, 由私营保险公司对农民种植农作物进行保险, 减轻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风险损失。同时, 政府提供大规模保费, 既保证农民以较低的保费率普遍参加农业保险, 又让私营保险公司从中获利。建议我国尽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探索性地在粮食主产省推行种粮保险, 为种粮农民保驾护航。

(3) 继续实施各种粮食补贴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只能保证农民种粮不亏本或者有点利润, 且是国家对流通环节的价格补贴, 属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黄箱政策”之列。因此, 要继续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粮食生产补贴, 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减少粮食最低收购价对市场粮价的扭曲效应。既确保种粮农民足够多的补贴, 又不使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市场机制的发挥[8]。

(4) 健全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 打造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发展粮食批发市场, 健全其功能, 使其真正成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重要载体;发展现货市场, 发挥粮食期货市场发现未来价格、调整现货价格和套期保值、转移现货价格风险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信息联动机制, 发挥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形成的引导作用, 健全粮食市场形成价格机制。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9年来, 对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 如责任主体与粮食收购主体分离, 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未明确, 收购贷款与利息补贴等没有明确或细化等相关问题;以及在操作方面存在诸如粮食品种差价不合理, 执行主体和委托收购库点关系不顺, 收购点库不足等问题, 制约了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从优化政策设计、提高执行效果、完善配套措施三个方面, 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粮食生产,粮食收购,粮食价格政策,粮食市场,政策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想斌, 唐芳语.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政策金融, 2006 (12) :47.

[2]龚锡强.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问题和对策[J].粮食经济研究, 2005 (5) (:19-21) .

[3]郭永红.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调查研究, 2007 (3) :38-39.

[4]俞跃, 周马.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研究综述[J].财经视点, 2009 (10) :30-31.

[5]甘霖, 兰录平.对粮食最低牧购价政策及其执行的调查与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7 (2) :30-32.

[6]施永杰.新形势下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6) :21-22.

[7]兰录平.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应的实证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3 (2) :45-49.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篇8

报道称, 受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 最近两个星期,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豆油、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价格全线上涨。在国家收储政策的支撑下, 从2008年10月20日到现在, 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上涨了20%左右。

11月1日前, 中国储备粮公司开始在黑龙江省内开秤收购大豆。入秋以来一路走低的豆价开始迅速回升。中储粮今年在黑龙江省一共开了82个库点, 准备挂牌收购大豆10亿kg, 消息传出后, 大豆的市场价格一下从3.20元·kg-1跳到了3.60元·kg-1。部分县市已经超过了国家收购价格, 达到了3.74元·kg-1。

上一篇:农业物联网平台构建下一篇:高校创新成果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