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上市公司

2024-06-18

军工上市公司(精选12篇)

军工上市公司 篇1

截止2013年12月31日, 军工集团除了中核建设外均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共计78户, 其中A股65户, B股1户, 创业板2户, H股10户。这些上市公司资产合计8942亿元, 其中沪深上市公司资产7644亿元, 占沪深两市总资产的0.6%;收入4767亿元, 其中沪深上市公司收入4064亿元, 占沪深两市总收入的1.5%;利润总额243亿元, 其中沪深上市公司利润195亿元, 占沪深两市总量的0.6%;总市值8004亿元, 其中沪深上市公司收入7544亿元, 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3.2%。

可以发现, 军工集团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布并不均匀, 中航工业控股23户上市公司, 其次是兵器工业12户, 兵器装备11户, 其余军工集团上市公司数量均小于10户, 中核建设没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中核工业和中船重工仅有3户。

1 整体情况看特点

1.1 军工上市公司行业分布集中在制造业

根据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的分类标准, 上市公司共分为18个门类, 75个大类。参照该标准, 78户军工上市公司分布在制造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8个门类、20个大类。按照行业门类划分, 63户军工上市公司集中在制造业, 占军工上市公司总数量的80.8%, 带来收入4115.1亿元, 占军工上市公司总收入的86.3%;按照行业大类划分, 公司数量和收入规模的前3大行业均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 军工上市公司中大多数上市年限较长

自军工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算起, 军工上市公司上市年限在10年以上 (2004年以前上市的) 的共53户, 占比67.9%, 上市年限在15年以上 (1999年以前上市的) 的共36户, 占比46.2%, 上市年限在20年以上 (1994年以前上市的) 的共9户, 占比11.5%。其中上市年限最长的为航天科技控股下的航天控股, 自1981年H股上市以来共经营了30余年;其次是中航工业控股下的中国航空工业国际, 自1991在H股上市, 至今已经营了20余年。

1.3 军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规模效应

2013年, 军工上市公司净利润平均值为2.5亿元, 低于沪深两市9.5亿元的整体平均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6.3%, 低于沪深两市整体平均值7.1个百分点。军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2013年市值在在100亿元以上的军工上市公司共19户, 占比24.4%, 净利润191.6亿元, 占比98.6%, 也就是说绝大数的利润都集中在市值高的公司;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军工上市公司共39户, 净利润31.8亿元, 户均利润仅0.8亿元。

1.4 军工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稳步提升

2013年, 剔除中核建设外, 9家军工集团合计上市资产8942亿元, 同比增加1336亿元, 同比增长17.6%, 资产证券化率达到31.5%, 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其中有6家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同比有增长, 增长较多的有中航工业 (53.8%, 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 和电子科技 (18.1%, 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 。

2 具体分析找问题

2.1 军工上市公司涉及细分行业较为分散

虽然军工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 但其涉及的细分行业比较分散。从军工集团的维度看, 仅有1户军工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处在一个行业大类, 3户军工集团分布在2—3个行业大类, 5户军工集团分布在5个以上行业大类。其中涉及行业较多的有中航工业 (23户上市公司, 涉及11个行业) 、兵器工业 (12户上市公司, 涉及8个行业) 以及航天科技 (9户上市公司, 涉及7个行业) 等。

2.2 军工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呈两极化态势

78户军工上市公司中, 资产规模最大的是中船重工控股的中国重工, 资产达1734.1亿元, 最小的是兵器工业控股的安捷利实业, 资产仅有5.2亿元, 两者相差337倍。另外, 军工上市公司中资产在100亿元以上的共有18户, 资产合计6662.2亿元, 占到所有军工上市公司资产总量的74.5%;资产在50亿元以下的多达46户, 资产总量1207.4亿元, 还不及中国重工一户的资产量, 户均资产仅26.2亿元。

2.3 军工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呈高估值趋势

截止2013年底, 78户军工上市公司净利润194.4亿元, 总市值8008.4亿元, 平均市盈率高达41.2倍, 也就是说投资军工上市公司的股票, 付出41.2元才能分享1元的盈利, 远高于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9.6倍的平均市盈率。同期国外典型军工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约15.3倍, 其中最高估值的上市公司也仅为21.6倍, 军工上市公司整体市场价值呈现出高估值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加速支撑起了军工股票市场的高估值。

2.4 军工上市公司杠杆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截止2013年底, 军工上市公司总负债5670.2亿元, 同比增加1164.7亿元, 同比增长25.9%;平均资产负债率63.4%, 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 低于沪深股市平均资产负债率22.1个百分点;平均权益乘数2.7, 同比增长0.3个点, 低于沪深股市的平均水平4.2个点。

78户军工上市公司中权益乘数小于2 (即资产负债率小于50%) 的有38户, 占比48.7%, 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公司未充分意识到利用权益乘数来撬动更大的杠杆利益;权益乘数大于4 (资产负债率大于75%) 的有7户, 合计亏损25.4亿元, 其中权益乘数最高的三户天威保变、建摩B、中国嘉陵, 利润分别为-58.2亿元、0.1亿元、-2.4亿元。

对于权益乘数, 一方面可以撬动更大的资本, 产生倍数效应, 提升公司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 也代表公司对外融资的财务杠杆倍数增大, 公司面临的风险加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半数以上的军工上市公司要么未充分认识到财务杠杆带来的杠杆效应, 要么对杠杆带来的风险准备不足, 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 盈利能力不足。

3 建议对策助成长

3.1 宏观把握政策形势, 继续深化军民融合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多次提及国企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制提速、民营资本进入军品领域等问题, 国企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另外, 目前我国在东海、南海领域均与邻国存在岛屿争端, 在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领土关系持续紧张的形势下, 我国2014年国防预算同比提高12%至人民币8080亿元, 高于去年11%的增幅。军工集团应积极洞察宏观政策形势, 充分把握机遇机会, 继续深化军民融合, 努力扩大民品规模和效益, 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

3.2 大力注入优质资产, 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中船重工主营业务于2013年整体上市, 开启了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破冰之旅, 开创了重大装备总装资产证券化的先河;2014年中航工业将防务装备板块的核心资产整体上市, 重组完成后, 成飞集成将由目前的汽车磨具、锂电池生产业务新增加歼击机、空面导弹等航空产品研制业务。军工集团优质资产大多存在于事业单位, 随着事业单位改制, 各军工集团也应该将拥有的优质军工资产或研究所资产的注入上市公司, 通过军工资产打包上市引入外部投资者, 完善军工集团军民品业务布局,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产业链, 推动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核心竞争力。

3.3 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提升上市公司效益

根据《决定》的相关指引, 部分已开展军工业务, 或与军工领域有密切关联的民资控股上市公司, “民参军”的进程有望加快。据有关券商预计, 在军用机器人、军用高端嵌入式系统、军用北斗终端、军用红外热成像仪、军用轻型装甲车、合成孔径雷达等领域将诞生出一批与国有军工巨头“分庭抗礼”的“小巨人”。未来军工集团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把握制度改革对军工行业的带来的影响, 促进上市公司更加市场化、效率化, 提升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益。

3.4 把握并购重组机遇, 做大做强上市公司

目前, 中国军工类的上市公司大多数散而小, 军工行业要想做大做强, 在国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并购重组、扩大资产规模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军工集团如果能够抓住军工领域并购重组的机会, 通过横向多元化并购、纵向完善产业链条并购, 形成立体化、规模化、效益化的生态体系, 将上市公司利用在资本市场的地缘优势做大做强, 将上市公司发展成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这又将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投资力度, 以此形成良好的资本循环, 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军工上市公司 篇2

中铝西南铝担负着为国家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研发和提供高精铝材的任务。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实施运营转型,我们提升了国防军工材料的保障能力。

一、运营转型为我们带来了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国防军工保障能力的重大机遇

西南铝从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开始起步,到80年代改造升级,再到新世纪大规模重点军工条件保障项目建设,构建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加工技术装备。但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与国防军工事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相比,西南铝的研发和保障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为什么一流的装备没有一流的军工材料保障能力?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和想要解决的问题。2011年,西南铝贯彻落实中铝公司党组的部署,积极投入到运营转型工作中来。通过反复学习、讨论,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认定运营转型是强化基础管理的有力手段,是管基础、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没有一流的管理,即使装备再好,一流的军工保障能力也不会自动形成。我们紧紧抓住运营转型的重大机遇,全力促进军工保障能力的提升。班子成员郑重承诺从自身转型做起,每人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深入一线当好转变观念、推进转型的宣传员和指导员,并成立了运营转型专职机构,选拔了102名运营转型骨干成立专业团队,开展了4000多人次运营转型培训,运营转型拉开帷幕。

二、加强“六个结合”,通过运营转型夯实管理基础,切实提升国防军工保障能力

我们借助运营转型平台,系统地运用运营转型的工具和方法,加强“六个结合”,有效地提升了国防军工保障能力。

一是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设立极具挑战性的目标与军品的高标准严要求相结合,努力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在“突破经验、突破传统、突破自我”的运营转型变革精神指导下,我们对标国际先进铝加工技术水平,加大管理投入,全面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在军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使西南铝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够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航空航天专用7050、7475、7A85等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的企业,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为国产大飞机和新型航天器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西南铝圆满完成了大飞机材料研制任务,提供大飞机材料2200吨。

二是把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与提升军品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力相结合,不断增强军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是中铝公司运营转型的目标要求。在运营转型实施过程中,我们强力推进国际标准化认证,按照波音质量控制体系、美国宇航标准要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工艺要素管理和现场管理。目前,压延、锻造、热处理等生产线均已通过Nadcap、BVC国际认证,实验室通过了空客集团和赛峰集团认证,达到国际航空材料生产、检验的最高技术要求。硬合金料内圈质量波动一直是让我们头疼的环节,质量异议长期居高不下。运营转型中,我们运用控制工具及质量问题树分析,发现开槽环节是造成质量波动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质量波动,2012年1季度月均外异损失降低了9.99%。

三是把流程再造与优化生产运行相结合,有效提升军品产能。流程再造,是运营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西南铝以满足国家需要为目标,在运营转型中对军品生产从资源保障、生产计划、现场作业到销售服务全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军品生产绿色通道,实现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有力地支撑了军工产品结构调整和产能升级。去年9月,我们周密组织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盘加急生产,开通绿色通道,只用了10天就完成了以往需要45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1+4”热连轧系统投产以来一直没有达产达标,在运营转型中,我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很快实现了达产达标。

四是把确保军品质量与降低军品生产成本相结合,努力改善军品生产效益。军品质量事关国家安全,作为国有重点军工生产企业,我们始终以国家安全的大局为重,“确保军品质量万无一失”一直是我们的座右铭。但高质量与低成品率常常相伴,严重影响效益。如3系列某合金铸锭在工艺制度的设计上存在不计成本保质量的习惯做法,头尾锯切比例大,存在过度加工现象。运营转型中,我们采取改进措施,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头尾锯切量,使合金铸锭工艺锯切比例降低4%,每月降低成本7.5万元。

五是把优化管理架构与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相结合,持续缩短军品交货期。运营转型中,我们在主要军工生产厂推行“制造部”管理模式,打破车间、科室界限,实现生产计划、技术质量、现场作业职能的全面整合,提高了内部协调效率。6000吨拉伸机是厚板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工序,产品交货周期较长,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通过编制各类单点教程、标准化作业和目视化点检卡等,对生产作业实施持续改善,建立拉伸力计算模型,实行产品合理分流等措施,待料时间同比减少3%,设备故障率同比降低9%。同样是通过优化管理架构,我们把某5系合金军品管材生产周期从60天缩短到20天。

六是把激励机制与军品研发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提升军工保障能力的长效机制。在领导力变革研讨中,领导班子就“相对模糊的激励”是造成军品保障能力不高的关键环节达成了共识。为此,西南铝在绩效考核体系中专设“军品奖”,用于激励军品研发、生产。本着“凡提高必奖励”的原则,军品产量超过上年即进行梯级奖励,增幅越大,奖励力度越大。同时,为确保通过运营转型提高经营业绩支撑军工保障能力建设,我们还制订了“运营转型激励办法”,按运营转型收益15%的比例进行奖励,使员工收入增长与军品产量增长和运营转型成效挂钩,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加大科技人员激励力度,推行主管工程师、责任工程师与支持工程师制度,大幅提高其薪酬待遇,对有创新性贡献的科研人员给予重奖,调动了科技人员从事军品研发的积极性。前不久,我们一名技术员开发出2系合金低温低速挤压新工艺,大幅度提高了军品棒材的成品率,我们给他颁发了相当于4个月薪酬的奖金。

三、抓运营转型促军工保障能力提升的成效

随着运营转型的深入,通过加强“六个结合”,基础管理不断夯实,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交货周期缩短,促进了国防军工保障能力的提升。

一是管理理念得到实实在在转变。领导班子认识到基础管理中存在的差距,激发了深度挖掘“冰山”下隐藏的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热情;在企业内部,干部员工形成了从“旁观者”到“运动员”、从“随意”到“标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新型管理理念。

二是管理架构得到实实在在的优化。通过深化运营转型、强化基础管理,西南铝管理架构实现了扁平化,企业二级单位数量减少了36%,科级机构数量减少了61%,中层干部数量减少了25%,科级干部数量减少了2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

三是军品保障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第三代新型铝锂合金,是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的轻量化材料。火箭、导弹每减轻一公斤,射程就会增大100公里,但这种尖端材料化学成份特殊、国外技术封锁严密,研制工作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我们转变研发模式,成功试制出第三代新型铝锂合金,填补了国内空白,有效提升了国家战略防御能力。新一代运载火箭所需的大型铝合金环件,是国家航天重大科技专项。受设备瓶颈和传统经验束缚,开发工作在较长时间内未获得实质性进展。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西南铝自主开发出“轧制+环拔”生产工艺,一举攻克了5米级大型铝合金环件的制造难关,满足了国家需要,奠定了生产更大规格巨型环件的技术基础。某型直升机悬翼大梁是国家重点关键材料,国际上只有极少国家能制造。但该产品在研制中,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每年只能生产几十件,不能满足需要。去年,我们通过运营转型,优化生产流程,加强生产要素控制,成品率从过去40%左右提高到96%,产量提高4倍,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现在的西南铝,不仅已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综合实力最强的铝加工企业,更是国防军工业所需国产轻合金材料的最大供应商。

四是经营业绩得到了实实在在提升。通过持续深化运营转型,企业共实施改善优化项目140余项,开展改善活动2500余项次,在提升国防军工保障能力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预计这些项目可实现运营转型收益约6600万元。

2011年在市场低迷的不利形势下,中铝西南铝不仅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而且圆满完成了大飞机、“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和新型运载火箭等重点型号所需多个品种关键材料的研制保供任务。

军工上市公司 篇3

记者求证: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尽力推进。

近期有消息指出,中利科技(002309)子公司中利电子的军工资质申请今年上半年有希望通过。

资料显示,2013年下半年,公司先后出资合计3350万元投资中利电子并占其33.5%股份,短短一年时间该公司便实现了5亿元销售收入和2100万元净利润。

中利电子生产的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是发达国家限运产品,该产品可以独立应用也可配套使用,即可用于军工也可灾害应急救援等等,但目前的下游客户主要是军工企业。

中利电子2013年签订了7亿订单,2014年签订了10几个亿订单,开票收入5个多亿,大部分订单将在2015年反映。此外,公司又拿下了50多亩土地用于中利电子产能的扩张,产能扩张后有望支撑50个亿的销售规模。拿下军品保密资质后,公司能够直接参与军方招标,军工电子产品的盈利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此外,受4G建设加大投入的拉动,公司线缆业务较好地扩大了销售规模,各产品收入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毛利率全面回升。在国内,公司在运营商和通讯设备制造商市场方面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在海外,公司与耐克森、华为等知名企业合作,销售也有较大幅度提升。

同时,公司在铁路市场、舰船、海洋工程用缆市场也有较好表现;铝合金电缆系列产品也形成了规模销售。公司在光通信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投资兴建的光纤预制棒项目,在2014年已完成了部分运营商投标工作,为公司光纤及预制棒的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通信、电力、轨道交通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受益于具有独特性能和特殊结构的特种线缆的需求日益增加。

浅析上市军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军工的投入, 军工企业自我生存能力普遍增强, 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国防科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而, 军工企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军工资产高度分散, 一些军工企业盈利能力较差, 传统的军工体系远不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网络分布式体系对抗的要求, 军事工业也必须完成装备制造向系统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从国外经验看, 军工资产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整合是必然规律, 上世纪90年代, 美国军工企业由50多家经过并购整合形成五大军工集团, 并促成了今天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国防工业巨头的诞生。因此, 军工行业资产整合、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一、军工企业上市的发展概况

1、国家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 军工资产进入上市公司的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以来, 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在不同程度上为国防事业投资体制改革和国防资产证券化带来了新的思路。

2007年11月, 国资委出台的《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规定:除国有独资军工企业外, 绝大多数具备条件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军工企业都可以上市融资, 军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借助收购、重组等手段发展壮大。该办法开辟了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途径, 对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初, 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提出“用三至五年的时间, 基本完成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这意味着未来三到五年内, 国防工业中除战略装备外, 资产质量最好、盈利能力最强的研究所等所有军工业务资产都将进行市场化改革, 在未来一段时间, 随着军工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军工企业改革、重组进程的提速, 相关投资机会将日益明晰。

2、上市军工企业的基本情况

2006年46家军工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077亿元, 而2001年营业总收入是428亿元, 增长152%。2008年, 53家军工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为2604.77亿元, 同比增长33.53%;工业总收入1768.34亿元, 同比增长29.22%。按2008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 军工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1186.75亿元, 占A股市场的2.63%。到2010年末, 军工上市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800亿元。可见, 军工企业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中重要的一个板块。

发展是推动军工集团走向大融合、大整合的根本动力。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 实现产业的整合与发展, 是军工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上市军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盈利能力欠佳

据2007年三季度季报显示, 我国十大重点军工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只有17.48%, 较A股平均值23.35%低了5.87%, 其中, 有10家公司的毛利率低于10%。

据2008年长城证券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军工资本报告”显示:2006—2008年三年来, 累计有15家军工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和资产注入, 融资金额达225.9亿元, 资产注入150亿元, 使得军工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规模和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成本费用控制力增强, 军工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逐年改善。但是, 由于目前已有的大部分军工上市公司以发展民品业务为主, 真正以军品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不到10家, 加之民品产业利润水平低、业务品种单一、产业规模小、上市资产质量差, 产品缺乏竞争力, 从而导致上市军工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低于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

2、融资渠道单一

2007年国防科工委出台的《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 打破了军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瓶颈”, 开辟了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途径。国家将鼓励军工企业整体改制上市, 以发挥军工企业的整体优势。这些都表明国家希望上市军工企业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筹资的意向。

但限于改革方面的不彻底和市场的不完善, 加上企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我国上市军工企业在股权融资方面受到了诸多的限制, 股权融资的效果不佳。目前我国军工企业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良好的政治关系或企业高管的政治关系从银行等机构获取债务融资, 这一方面导致军工企业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 企业筹资的风险加大, 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

3、股权高度集中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也是股份制度比较规范的国家。美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经营者在公司中占有支配地位, 且随时都受到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在日本和德国上市公司中占据控股地位的是法人股, 且法人股可自由流通, 法人之间可相互持股, 减少了股东们的投机性行为。

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军工企业的股份制度相比, 我国军工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现象较为严重。在我国的军工上市公司中, 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较高, 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占30.61%, 处于相对控股地位的占59.18%, 且多数为国有法人股, 其他法人股及社会公众股所占比重小且较为分散, 无法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由于军工背景的特殊性, 使得第一大股东的存在有助于军工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 但同时也应认识到, 国有股主体缺位及其非流通性, 却会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在公司经营中, 存在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等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随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关联交易、违规担保等行为, 给军工上市公司造成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4、信息披露产生利益冲突

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 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军工企业需要尽可能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其真实的信息。但是, 作为军工企业的一部分, 上市军工企业具有很强的军事属性和有别于一般民用企业的特殊性。就信息披露而言, 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 上市军工企业最好尽可能少地披露其相关信息, 因为军工企业的任何信息都可能被他人不正当地利用, 成为对我国军事、国防情况进行推断的依据;对于所披露的信息, 最好是比较模糊、简单的, 时间上力求滞后。

由此可知, 上市军工企业的双重属性使得它们的信息披露既关系到国家安全, 又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而国家安全和投资者的利益却对上市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这两方面的要求甚至有时是相反的。这样, 就在上市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方面形成了利益冲突———国家安全和投资者利益之间的冲突。

三、建议

1、注入优质资产, 提高上市军工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以发展民品业务为主的军工上市公司, 要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最主要的是要提高民品收人。

首先, 需要股东注人具有竞争力或者具有技术垄断的优秀资产, 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其次, 需要上市公司在相关领域进行公开的市场竞争, 解决目前军工民品公司普遍存在的成本核算和关联交易问题;最后, 推进寓军于民、寓民于军, 、军民互通、互补和互动的一体化体系的快速发展。军工类上市公司拥有大量先进技术, 研发能力强, 其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既可以用于军品, 也可用于开发民品,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这些都是民用企业所不可比拟的。如果把军用的技术民用化, 不仅可以提高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 还可以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2、完善上市军企投融资体制机制, 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通过政策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根据军工建设项目情况和性质, 不仅要有直接投资, 还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 积极探索采用代建、租赁、借用、补偿、调配等新的投资方式, 以适应股份制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等新的形式, 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和效益。

其次, 深化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措资金。以资本市场为纽带, 逐步打破部门、行业、军民、所有制界限,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科技和经济力量进行国防建设, 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提高社会融资效率, 分散投资风险, 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同时较好地满足投资者与融资者的不同需求, 使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从而促进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

3、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

有效的股权结构不仅能提高公司的市场绩效, 而且能保障公司绩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难以建立合理制衡的股权结构。符合条件的军工上市公司应改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实现股权结构的优化, 使股权集中度达到合理的程度, 各大股东之间既相对集中又相互制衡,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透明性, 有效地规范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

在优化军工企业股权结构过程中, 一方面, 可以通过减持国有股吸引外资、民营资本进入, 实现股权多元化;另一方面, 可通过股权重组, 建立国有股和法人股流动化机制, 解决股权流通性分割问题。允许和鼓励现有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在产权市场上进行合法化、规范化的转让和流通, 建立竞争机制, 促进持股法人股东加强公司治理, 提高公司绩效。

4、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平衡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为了有效地实现国家安全和投资者利益的平衡, 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在对上市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义务进行规制时要兼顾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法律对于上市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事务所作的各种规定也不能只照顾一种利益要求而忽视另一种利益要求。

当然, 目前我国军工企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国防科工委和证监会的有关法规衔接不够;涉及军品业务的非军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相应的规定及程序;军工类上市公司或者涉及军品业务的非军工类上市公司过度利用、滥用信息披露豁免等。因此, 军企上市公司应尽快健全完善军工企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实施细则, 使涉及军工业务的信息披露制度化、程序化。为平衡国家安全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军企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全过程中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包括在确定信息披露范围、把握信息披露标准、进行信息披露执法等过程中均应考虑两者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罗开元:军工企业上市之我见[J].中国军转民, 2007 (6) .

[2]董新凯、王烈:上市军工企业信息披露之利益平衡[J].学术论坛, 2011 (1) .

[3]马睿、傅建设:上市军工企业债务性融资便利性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6) .

[4]黄越、朱丽娜:我国上市军工企业财务风险等级评价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7) .

[5]康月东:现代企业的投资管理[J].中国经贸导刊, 2005 (17) .

民营军工行业研究 篇5

随着整体国力的提升以及武器装备现代化、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近十年来中国军费却正逐年以较快速度增长。据统计,至2015年已增至8800亿元规模,中国各类军工企业以及各相关各业,虽比不上以“吸血”著称的美国军工企业,但总体利润还是较为稳定和丰厚的。以生产军用整机、整系统为例,相关企业的利润率通常都在30%以上。而军品二、三级配套相关企业,一般也能到近20%的利润率。在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此的利润率是任何一家实体企业都渴望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2016年3月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会议再次明确“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强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军地双方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思考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在此之前,很多民营企业已开始转向军工行业,然而军工行业毕竟进入门槛很高且对于资质要求十分严格,即使勉强进入行业内的民企,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民营军工行业的投资是一块热土,但也蕴含着诸多风险。

2006-2015 年中国军费开支(亿元人民币)

一、民营企业参与军工行业发展趋势

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原总装备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的措施意见》,重点围绕“政策法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息互通、过程监管”等五个方面改革创新,筹划启动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军改后,依照职能使命任务由军委装备发展部负责牵头推进落实。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于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指出,随着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全面实施,军队装备领域军民融合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目前,中国有2054家单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其中非公有制企业717家(一类许可50家)。从准入数量来看,军工单位占1/3,民用口国有企业占1/3,民营企业占1/3,民营企业增长趋势明显。未来10年内将很有可能诞生一批高速成长的民营军工企业。随着事业单位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军工重组涉入深水区,也将加速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进程。(从美国等全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来看,民资参与武器制造研发等是国际通用做法,例如日本的主要军工产品生产都来自于民间资本。)随着各项军民融合政策的出台,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道路越来越宽。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严格保护并且自成体系的国防工业领域“脱敏”,中国民企中出现类似于“洛克希德·马丁”的企业只是时间的问题。他说,在经济放缓和军队改革的背景下,民资进入该领

域为民间投资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对当前民间投资下滑起到支撑作用。来自政策制定者的“红利”成为了刺激民间投资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2005-2015 年中国军民融合政策

同时,“民参军”尚处于起步阶段,兼具机制灵活、效益费用比高等诸多优点,未来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军民融合体现在‘军技民用’和‘引民入军’两个方面。”中研普华研究员危仁鹏表示,民资进入武器装备科研和维修领域旨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民营企业在微电子、软件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参与军品配套业务。他认为,一方面可以分担国家军品研发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军工集团的垄断体系。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分化明显,通过混合制改革、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等方式可以更好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新的领域当中。这些领域很多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进去,市场潜力非常大。

国家国防白皮书显示,近年国防支出中,人员生活保障费用、演习训练等活动维持和装备研制采购经费投入各占1/3比例。显然,进入这些领域的技术门槛并不高。

事实上,从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技术条件来看,已初步具备研制生产现代信息化军工装备的能力。尤其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高端制造和材料技术等方面,部分民企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企业,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不断提高。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取得军品科研生产资质的机构中,传统机构仅32%,民口单位已占68%。其中,民营单位占比近41%。

二、民营企业参与军工行业的所面临的困境

尽管政策很多,但在“民参军”开放程度有待提高。中国的民资进入军工市场仍存在不少障碍和瓶颈等问题。比如,中国国防工业为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垄断,仍然是主流现象。

(一)军工行业是准入制的,门槛标准都是政府设置的

“准入制”让不少民营企业只敢隔海相望,而不敢勇往挺进。很多军工项目从前期接触、项目洽谈、签订保密协议、军方培训、各类许可证申办„„一系列过程下来,真正能拿到军工订单,可能已经一年以后了。如果中途遇到点什么情况,还可能半途而废。这对民营企业来说也是必须面临的风险,也是让很多民企不敢轻易进入的原因。浙江民企进入军工领域在全国应该是比较多的,但大部分还是后勤物品、材料供应、辅助用品、被服防化等,很多电器企业实际上也只是提供一些非核心的电器产品,严格来说不能算军工领域。

(二)民企进入国防科技领域遭遇的“三重门”:“磨砂(玻璃)门”、“弹簧门”“挤压门”

所谓的“磨砂(玻璃)门”是指,信息不透明“盲进”,主要是进入前,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雾里看花。武器装备科研信息不透明是民营企业进入国防领域的最大障碍。一方面,民营企业无上级主管部门,现有的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制度对民营企业有着实质性歧视,多数民营企业缺乏畅通的装备科研生产信息发布渠道来了解装备采购信息,对军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掌握很少,使得民营企业在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中丧失很多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国防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由于保密安全性等原因,暂时无法对要进入的民企提供查阅。如果民企无法了解这个信息,民企可能要预研的项目已经存在,就有可能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投入。此外,限于体制机制和保密要求的制约,很多中小

民企无法及时获取和知晓相应的军用标准。标准信息网上发布滞后的情况仍有存在,文本标准出版周期相对较长,阻碍了对军品产品质量的了解,致使民营企业承担军品任务的话,在技术的标准统一上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所谓的“弹簧门”是指在进入中,看似可进却被行政审批的高门槛高标准等被弹回,意即,准入高门槛“难进”。国防装备许可资质的前置认证和审批程序复杂直接导致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门槛偏高。就目前而言,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必须获得“四证”: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合格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质量体系认证和保密体系认证等。除了这“四项认证”外,随着现代生产对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还要取得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证明和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出具的达标证明。另外,一些特殊领域还需要获得行业专业技术能力认证,如国家保密局组织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等。在资格审查和认证过程中,政府和军方多头管理,审查和认证程序相对复杂,除了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局的分头认证管理外,军方内部也存在着各军兵种分头认证的情况,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

除了“弹簧门”,还面临着“挤压门”,意即待遇不公平“悔进”。无法享受与军工企业同等优惠政策是涉军中小企业真正的杀手。不论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还是在公平竞争环境、资金支持方面都存在不平等的情况。

但无论如何,军民融合在趋势上已是明显提速,并且在相互渗透和融合。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我国已有1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比“十一五”末期增加127%。另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收购的民参军标的共24个案例(不包括北京信威),2015年的平均净利润规模4714万元,其中净利润规模大于1亿元的仅有2个,即新研股份收购的明日宇航及银河电子收购的同智机电;在7000万-1亿元的仅有4家,鼎立股份收购的洛阳鹏起、华讯方舟收购的南京华讯、雷科防务收购的理工雷科、天海防务收购的金海运,扣除这6家标的外的18个案例平均净利润规模仅2868万元。

(三)小批量定制需求Vs研发成本高之间的矛盾

由于军工产品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支配作用较强,生产研发工作缺乏系统规划,容易出现缺什么就要什么的情况,需求变化快速且零散。因此小批量多品种类型的军品定制需求比较常见。军方对装备质量上要求相对于民品而言更加严

格,在军方高标准要求的牵引下,民营企业在军品研发上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投入的成本更高。

原总装备部对许多军选民用装备,通过竞争采购形成了“三自一参与”的订购模式,即企业自筹资金、自主研制、自主开发,军方参与,军方几乎没有前期投入。民营企业投入了军品科研经费,生产出的产品既可能因需求变化而缺乏长期订单支撑,也可能因通用性弱而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偏低。

(四)前期低价入场Vs企业持续成长之间矛盾

获得更高投资收益,是很多民营企业开辟军工市场的初衷。然而由于缺乏客户基础和信誉积累,大多数民营企业初期只能凭借低价优势赢得“入场券”。当前,大部分军品采购价格仍然沿用成本加上5%利润的成本加成模式。与此同时,军品在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方面提出了比民品更高的要求。民营企业需要控制生产成本、加大管理投入,才能实现“物美价廉、万无一失”的目标。

(五)追求发展空间Vs难以进入核心领域之间的矛盾。

当民企“参军”后的收益趋于稳定时,必然会产生提高军品市场占有率或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上游扩张的意愿。但是,当前军工产品中的武器装备等系统总体设计工作仍由大型国有军工企业承担,“参军”的民企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外围配套生产。大型军工企业处于统筹型号任务的总体负责地位,在配套任务的分配上,难免会向内部下属单位倾斜,造成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范围更加有限。从而导致民企追求扩张的雄心将不得不在“玻璃门”面前放缓脚步。

三、民营军工行业投资注意点

做好军工产业投资,需要注意如下三点:

(一)透彻理解国防军工建设需求

深度理解的基础,源于长时间浸泡和经验总结。道听途说、阅读研究报告、简单走访、十个八个的尽职调查、或者东拉西凑专家渠道很难在一两年内解决产业认知瓶颈。军工产业具有较为特殊的保密性、严肃性的特点,只有长期跟踪、深度浸泡和总结,方可系统做好军工产业投资的分析、判断和决策。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双线评估优势

由于产业高资本回报、强市场需求,很多企业涌入国防军工领域,历史证明,虽前赴后继,但绝大部分企业最终会折戟而归。原因有三,其一,源于对于国防军工产业需求的盲目认识。我们很多企业往往有这样的认识,认为“我有研究所孵化了某种技术,可以用于军工领域”,“我有一项防弹衣领先技术,可以替代目前军工某应用”,“我有好产品,一定有军方来买”,具有这些想法和思路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但其折戟的概率往往也很大。任何市场经济,都离不开供需匹配的基本原则。不是你有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军工产业尤其如此,不是你可以做什么,而是国家需要什么。过于强调技术,而忽略了市场的适配性。这是为什么诸多大型研究院、高校、智囊机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金,储备了大量技术、产品、工程,但产业化甚微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国防军工不是一个大箩筐,单凭技术即希望去孵化市场的逻辑行不通。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有部分基金以军民融合为名,为并购而并购的拼凑投资,违背市场逻辑的投资,最终免不了秋后补交学费。原因之二,“我有军方关系”,“我是大所出身”,甚至自居“我是大型科研单位”,有关系即可突破市场的片面认识,害了又一批拟进入军工领域的企业或者项目。我国有数百家军工科研院所,上千家国有单位。可谓人人有渠道、个个有关系。关系,在庄重、严肃的国防军工建设使命面前,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是唯关系至上。原因之三,耐不住长跑。很多人认为军工属于冤大头,不差钱,大手笔。没错,军工产业确实是不差钱,也是大手笔,但军工需求绝非冤大头,一项好的技术和产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产品研制、市场验证、客户需求明确、准入资质批准、软硬件配套验收环境衔接,方可最终获得批量化采购,可谓是一 项时间、资金、技术、耐心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

能够对于军工产业技术和市场,进行充分的双线评估,是衡量一家军工产业投资机构的核心指标之一。

(三)正确的投资时点。

掌握时点的能力,一方面来自投资机构对于产业、市场需求、企业质地的深刻认知,一方面来自投资机构对于拟投资企业的深度增值服务能力,包括产业服务、资本服务和管理服务。一般地,一家通过技术孵化进入军工产业的企业,从技术沟通到最终呈现批量采购,一般需要6-8年时间。而比较好的军工投资项

目,大多数都已经实现列装和批量生产或即将列装,这也意味着在投资当年或次年就能实现较好的盈利。一些同行机构发起了5-7年期的军工产业孵化基金,希望联合国家级产学研院所,通过技术和产品孵化,推向军工市场,进而通过资本市场变现。这样的企业通常最终只能并购给上市公司炒一把概念,因为基金到期时,这些现在还处于技术孵化计算和产品孵化阶段的项目还没有走完批产流程。而且这些技术日后的时间进度及商业化前景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大家相当于在做早期投资。更让人着急的是,这些同行,常常把储备项目中几个产品的竞争格局都搞错了。

军工黑马猎手(1) 篇6

从棋迷到股迷

采访一开始,当我问及黄咏,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英才,是如何踏入股票市场的?没想到,他不假思索,脱口一句话作答:“我喜欢智力博弈游戏!”

黄咏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和“棋手之家”。他的父亲是中学校长,大姐和夫人都是教师。父亲和叔叔是当地有名的象棋棋手,每年春节当地举办象棋比赛,经常是两人轮流当冠军。从小耳濡目染,黄咏对棋牌一直情有独钟,成为他生活中的最爱。进入大学后,无论是围棋、国际象棋、五子棋,还是桥牌、升级、斗地主、拱猪、大怪路子,他基本都是看一样学一样,学一样精一样。毕业后,他拿过广州市桥牌双人赛的亚军。

“为什么从一个棋迷,又迷上了股票?”听着黄咏的故事,我问他。

“你看,那闪烁的盘面,跳动的数字,有多吸引人。”黄咏说,“自从接触了证券市场,我就很快发现,股票投资的复杂性、趣味性远胜于棋牌,那些在屏幕上跳动的变幻莫测的数字和图形,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超级博弈游戏’。”

1995年黄咏开始了对股票技术的研究。但那时,股票还仅仅是他的一个爱好。也正是那一年,当时在广东可口可乐公司担任IT主管的黄咏,“下海”创办了一家IT技术服务公司,开始加入到互联网大潮中。但随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他的IT梦也随之结束了。

但是,黄咏在“毁灭”中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在创业过程中,他和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行有了深入的接触,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此前研究的数字和图表,只是股市的表象。真正决定股价的,还是股票代码背后的实体企业和它的成长能力。同时,他对股市有了全新的认识:“股市不仅仅是一个赌场,它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没有股市,很多成长性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资金发展,社会进步就不会这么快”。

这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给他以后的职业投资提前上了一场生动的风险教育课。他认识到,投资要取得成功,成长性和确定性缺一不可。“要买能让你睡得着觉的股票”,黄咏追求投资确定性的理念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形成。

抓住股改历史性机会 两年20倍

黄咏真正成为一名职业投资人,是从2005年股改开始的。他的原始积累,也正是抓住了这时开始的股改机遇。随着2005年的8月,中国股市开始实施股权分置的改革。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对股改发表的“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一番话,激荡着他的心。

“中国股市最好的投资机会来了!”他看到这是中国股市一次历史性的拐点,认定参与股改,将是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于是,他辞退了所有工作,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执着挚爱已久的股市。在那段日子,他日夜忙碌着,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研究股改线索与方案上,尤其是实施股改的高成长股是他的“最爱”。

中兴通讯(000063)是他选择的第一只全仓介入股改的优质股票。2005年11月11日该股出股改预案,11月24日复牌,次日黄咏果断地全仓介入。12月29日,G中兴10送2.5的股改方案实施,不仅一分钱没跌,当天就填满权,还涨了1.95%,创造了股改的一个神话。黄咏从中获利30%,淘了重重一桶“金”。

首战告捷的当天,正好他颇为看好的海油工程(600583)公布了股改方案,黄咏立马又全仓买入了海油工程。之前,他曾对海油工程这个公司做过一些调查了解。他得知这个公司的很多职工领了工资和奖金,都马上去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所以他对G海油一直十分看好。他的分析判断,让他再次获取厚利。

2006年1月,黄咏以独到的目光,瞄上了一只高成长性股票,那就是海螺水泥(600585)。这是一只他在股改前就提前介入的股票。问及他当时买入的理由,黄咏说:“它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成长性非常好,但当时没有股改的股价却比港股低20%左右。比A股贵20%的港股受到国际机构的热捧,A股便宜并且含有股改权利,很值得投资。”

他从这只股的股改行情中获得30%的收益后,并没有收手,一直持有,不断进行波段操作。“这只质地优秀的股票,从股改到2007年10月,股价涨了10倍。它是送给我‘银子’最多的一只股票。”至今,黄咏对操作海螺水泥的历程仍难以忘怀。

在2005年底至2007年的行情中,黄咏骑着挖掘到的一匹匹黑马,两年资产增值超过20倍。

暴跌中挖掘“军工黑马”攫取7倍收益

金融风暴中,股市跌势惨烈,黄咏竭力寻找安全的“避风港”。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了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军工行业。

“你操作军工股,不会是有内幕消息吧?”

“没有。在2008年大跌中,我也损失不少,牛市中赚到的20倍,缩水了不少。到北京奥运前,我已看到跌势不止的势头,就斩仓出局,之后一直空仓观望。一直到10月底、11月的样子,见大盘跌不动了,国家的利好政策也不断出台,才重返股市。在一轮熊市的惨烈下跌后,当时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安全第一’。在选投资标的时,主要考虑是寻找局部的‘避风港’,选些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品种,或者是逆周期的品种。”

“当时你具体的选了哪些品种?”

“一开始是介入了基建板块。因为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保8”(8%的GDP增长)的目标,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重返市场最后决心就是看到了这个四万亿投资,于是我首先买入了受益于高铁建设的华东数控(002248)和远望谷(002161)。”

“后来基建股涨得太快了,我开始重点投资军工板块。军工行业的需求是很特殊的,基本是独立于经济周期。它的成长性,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而受到丝毫改变及影响。这在经济复苏不太明朗时,这种标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做出选择后,就开始操作军工股了?”

“是的。卖出华东数控和远望谷之后,就开始向军工股板块进军了。”

“你能否把你挖掘和操作军工股的过程比较详细地讲述一下?”

“可以。”说着,黄咏打开历史交易账户,再现他当时操作军工股的历程。

实战案例一:中航光电(002179)

2008年12月3日在11.5-11.8元间买入,2009年4月7日24.5元左右卖出,4个月获得一倍多的收益(见图1)。

买入理由:

1、中航光电主要产品是光电连接器,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电子元件,广泛用于空军、海军装备,在军品市场中市场份额很高,军品市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需求。

2、中航光电的产品还面向通讯厂商、轨道交通和新能源装备等民用领域,这些都是发展前景很广阔的领域。

3、经过与上市公司沟通,发现其订单充足,产能利用饱满,制定了大规模扩产的发展计划。买入时其动态市盈率不到20倍,属于典型的高增长低估值的品种。

实战案例二:火箭股份(600879,现名为航天电子)

2008年12月25日8.3-8.5元间买入,2009年4月7日12-12.3元卖出,收益率45%(见图2)。

买入理由:

1、火箭股份生产航天用电子元配件,需求稳定增长,市盈率在军工股里面相对较低。

2、2007年火箭股份成功增发募集资金,用于通信对抗、星载接收机、空间动基座、无人机等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但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3、大股东航天时代电子持股比例低,一直有计划注入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4、买入时技术形态非常好,从盘面看有机构持续增仓。

军工上市公司 篇7

日益增长的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关键 (Cardoso and Teixeira, 2009) , 2020年中国将建成创新型国家, 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将提高到2.5%。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D投入的大幅增加也引起了人们对其效用的关注, 其中备受争议的就是R&D投入能否提升公司价值。2010年我国复杂产品生产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 (研发投入资金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远超过平均水平, 未来几年我国企业复杂产品的研发投入会日益增加。复杂产品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 Cops) 是指研发成本高、规模大、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单件或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集成度高的一类产品, 包括航空航天系统、军事系统、码头设施、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网络、高速列车和许多其他重工产品和系统。复杂产品系统与现代工业休戚相关,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甚至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基于此, 本文选取我国航天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复杂产品系统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对推动我国航天军工产业复杂产品系统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Morbey (1988) 研究发现, 管理层关于研发投入的决策可能影响一个公司未来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研发活动本身具有高风险、不能马上获得回报等特点, 但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公司要想在日益增长的竞争中找到发展机遇, 并先于竞争对手占有市场, 必须通过研究和开发新产品, 加快创新进程, 使企业变成具有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企业。很多证据表明研发投入能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提供更好的新产品, 为公司创造价值。Walwyn (2007) 使用芬兰手机行业的数据研究发现在日益增加的竞争中研发投入的作用具有乘数效应。近些年来, 国外学者关于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一直存在争议: (1) 一些研究表明公司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有积极的影响 (Chan etal, 1990;Doukas and Switzer, 1992;Chauvin and Hirchey, 1993;Bae and Noh, 2001;Ho etal., 2005;Bae etal., 2008) , Grabowski和Mueller (1978) 通过对美国86家公司的样本回归分析发现, 研发投入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其它投资; (2) 一些研究认为公司研发投入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Bae and Noh, 2001) 。Myers (1977) 指出公司的价值是由现有的资产与未来成长机会所构成, R&D能为公司带来成长机会和超常盈利能力。Morbey (1989) 以800家研发支出超过一百万美元的美国企业为研究样本, 探讨研发强度与企业利润、获利成长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 研发强度对企业未来获利有着显著影响]; (3) 另一些研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认为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Hall (1993) 研究发现1979-1883和1986-1991期间美国制造业公司研发资本投入的股票市场估值暴跌, 进一步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资本的期望现金流入是非研发投入资本的四分之一。Erickso and Jacobson (1992) 发现研发投入和广告支出与其他投资和支出相比更难以增加公司市场价值, 并认为以前研究中研发投入对股票市场价值的积极影响是由于股票业绩和可支配支出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 国内文献

国内学者关于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较少, 研究结论也不一致, 张信东、刘旭东 (2010) 使用2004-2006年度沪深两市生物制药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18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发现R&D强度对同期股票实际收益有影响显著。吕媛和黄国良 (2009) 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会带来股票价格的上涨。罗婷、朱青、李丹 (2009) 发现R&D投入与未来一年的股价变动显著正相关, 而与同期股价变动不相关。可见, 国内外关于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选取样本不同、研究方法不同, 研究结果也不一致。董静、苟燕楠 (2010) 认为不同行业中的研发和创新活动, 因其科学性质不同、行业竞争结构不同、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同, 导致不同的研发投入水平和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轨迹, 并实证研究发现, 不同行业的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Hu A G和Jefferson G H (2004) 利用中国北京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数据, 研究了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实证检验结果是: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贡献是显著的, 显著程度对不同行业有所不同。

上述文献只考虑到全体或不同行业的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很少关注研发投入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 本文认为对于制造业来说, 研发的直接对象是产品, 企业创新的产品性质、复杂程度不同, 其研发投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轨迹是不相同的, 相对于一般简单产品, 复杂产品研发和创新活动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投资活动, 因其自身的特点 (研发成本高、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等) , 会导致不同的研发投入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此外, 企业的R&D投入能给企业带来未来市场价值, 而财务绩效等指标为历史性指标, 建立研发支出与财务绩效及其它历史性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往往低估了研发支出的未来绩效 (程小可等, 2010) 。因此, 本文选取股票收益率这个指标来研究我国航天军工行业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对当期公司绩效和滞后一期公司绩效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市86家航天军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收集了2007年至2010年年报中披露了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数据, 获得72家上市公司的197个研发数据, 其中仅27家样本公司均披露了2007年至2010四个年度的研发费用。由于2007—2010期间完整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公司不多, 为扩大样本容量, 将4年截面数据并在一起。剔除研发费用完全没有披露的上市公司、ST类的上市公司及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 最终得到170个公司样本数据。本文用到的研发费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巨潮咨询网站 (http://www.cninfo.com.cn/) 提供的年度报告全文中披露的数据, 包括年报附注中“管理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等项目中披露的研发费用以及董事会报告中研发情况, 如:“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试制开发费”、“研发支出”、“研发费”以及类似名称披露的费用, 但不包括反映在“无形资产”明细项目下的“专利权”、“专有技术”本年增加额。所有研发数据都是通过手工收集获得。其他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CCE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 部分财务数据进一步与公司年报中的数据进行了复核和补充。数据处理主要运用EXCEL软件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

(二) 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对上市公司来说, 股票的市场价值更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波动, Pakes (1985) 研究了R&D费用和公司股票市场价值变动的关系, 结果发现, 长期的R&D活动导致公司股票市场价值的重估, 并且R&D费用的增加会带来公司股票市场价值的提升。据此, 建立模型 (1) :RSEi, t=α0+α1MEi, t+α2BMi, t+α3βi, t+α4RDIi, t+α5YEAR+α6ROAi, t+μi, t… (1)

其中, RSEi, t为公司i第t+1年的股票收益率, MEi, t为公司i第t年的规模, αi (i=1, 2, 3, 4) 为回归系数。BMi, t为公司i第t年的账面市值比, βi, t为公司i第t年的系统风险, RDIi, t为公司i第t年的研发强度, YEAR代表年度 (该指标用来控制年度宏观因素对模型的影响, 2007、2008、2009、2010年度分别取值为1、2、3、4) , ROAi, t代表公司i第t年的总资产净收益率, μi, t为随机项。具体变量定义见表 (1) 。此外, 为了检验研发投入对股票收益的滞后影响, 建立模型 (2) , 并将4年截面数据并在一起, 剔除研发费用完全没有披露的上市公司、ST类上市公司及数据不全上市公司, 最终得到118个样本数据。RSEi, t+1=α0+α1MEi, t+α2BMi, t+α3βi, t+α4RDIi, t+α5YEAR+α6ROAi, t+μi, t+1… (2)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本文进行了如下描述性统计: (1) 研发强度描述性统计分析。研发强度是指研发投入的程度。企业的R&D投入主要包括资金和人员, 已有研究大多数从资金和人员两方面考虑选择R&D投入强度指标。由于考虑到研发过程中的投入大多计入了研发费用中, 资金投入在企业的R&D投入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且投入人力的多少会一定程度呈现在经费的支出面上, 因此, 本文仅考虑R&D资金投入。然而对于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的考量也不相同, Shi (2003) 使用研发资金投入与资产市值的比值来衡量研发强度, 研究了研发强度与发行的债券评级和风险报酬之间的关系。Allan Eberhart、William Maxwell和Akhtar Siddique (2008) 重新检验了Shi的研究结果, 发现在衡量研发强度的指标选择上, 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和研发投入与资产的比值比Shi使用的研发强度指标更好, 基于此, 本文使用研发资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衡量研发强度。如表 (2) 所示, 本文对收集到的2007年至2010年年报中披露了研发费用的航天军工行业上市公司197个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2007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航天军工行业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强度均值为1.67%, 超过我国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而且这四年的研发投入逐年提高, 研发强度均值由1.5% (2007年) 上升到1.84% (2010年) 。但是国际上一般认为, 企业R&D投入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才能维持生存, R&D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5%才具有竞争力。通过频率统计分析见表 (2) 我们发现, 197个样本数据中, 有104家 (占样本数据的52.8%) 研发强度不到1%, 研发强度超过2%的有53家, 仅占样本公司数的26.9%, 其中有13家公司的研发强度超过5%。尽管这种局面有可能是由于我国研发费用披露导致研发数据收集的误差的影响,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 我国航天军工行业研发投入相对不足。 (2)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 (3) 所示, 本文对其他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发现:样本贝塔系数的均值大于1, 说明样本公司风险相对比较大, 这是因为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在研发产品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具有相当高的风险;样本公司股票收益率均值为65.3%, 说明样本公司股东有很好的投资回报, 但是股票收益率的方差较大, 这大部分是由于市场宏观因素决定的, 因为本文选取的样本是2007-2010年的上市公司数据, 这期间中国股市大起大落, 沪市指数从6000多点下降到1600多点;样本公司账面市值比均值为0.62, 样本公司市值相对于账面价值较高, 说明市场对样本公司的前景预期较好;样本公司总资产净利润率均值为正, 说明样本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 基本处于盈利阶段。表 (2) 列示了不同研发强度下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几个明显的数据特征:样本二 (研发强度大于或等于2%的样本) 的账面市值比 (BM) 均值高于样本一 (研发强度小于2%的样本) , 且标准差小于样本一。Fama和French认为, 账面市值比效应代表风险因素, 高账面市值比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更大, 公司需要更高的风险补偿。这进一步说明了复杂产品研发强度高的样本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更大, 需要更高风险补偿。样本二的总资产净利润率 (ROA) 均值大于样本一, 且标准差小于样本一。总资产净利润率反映公司的当期盈利能力, 说明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大的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相对较好。样本二的当期股票收益率 (RSE) 均值小于样本一, 且样本一的标准差较大。说明研发强度大的样本公司当期股票收益率反而低。

(二) 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两个步骤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来研究研发强度对股票收益的影响:首先对总样本进行回归分析, 验证研发投入对当期股票收益与滞后一期股票收益的影响;然后对不同研发强度分组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复杂产品不同研发投入强度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在共线性诊断方面, 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在1至1.2附近, 远小于10, 即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但是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 (1) 研发投入对当期和滞后一期股票收益的影响。如表 (4) 所示, 本文使用模型 (1) 对170个样本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当期的股票收益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通过F检验模型显著, 修正后的R2为40%, 说明拟合度相对较好。对回归系数的检验, 只有研发强度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未通过t检验, 而且研发投入强度对当期股票收益的敏感系数为负数, 这就意味着我国航天军工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当期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使用模型 (2) 对118个样本的研发投入强度与滞后一期的股票收益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通过F检验模型显著, 修正后的R2为39%, 说明拟合度也较好。对回归系数的检验, 除了公司规模 (ME) 和常数项没有通过检验外, 其他变量也都通过。此外, 研发投入强度对当期股票收益的敏感系数为正值, 且在10%水平下影响显著, 这说明研发投入与滞后一期的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 且敏感系数较大, 为4.127, 意味着研发投入能给企业带来较大未来增长价值。 (2) 复杂产品不同研发强度分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上述回归分析验证了很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研发投入对当期股票收益的影响不显著, 而对滞后一期股票收益的影响显著。然而复杂产品研发成本高规模大, 不同程度的研发投入强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将已有的数据样本按研发强度大小分为两部分, 将研发强度小于2%的样本公司作为一个样本, 研发强度大于等于2%的为另一个样本, 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观察不同研发强度分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如表 (5) 所示四组样本数据, 每组回归方程均通过F检验, 模型显著, 修正后的R2都大于30%, 说明拟合度也较好。通过比较分析发现: (1) 对于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大于或等于2%的样本公司, 研发强度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显著, 但是其与滞后一期的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 (在10%显著水平下) , 而与当期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 (在10%显著水平下) 。 (2) 对于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小于2%的样本公司, 研发强度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没有通过检验, 说明影响不显著, 特别是该样本复杂产品研发强度与滞后一期股票收益完全不相关, 甚至其参数值为负值。这两个结果说明: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太小, 其对公司价值没有太大影响;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大时, 其研发投入强度对股票收益有着显著影响, 这是由于目前我国对研发投入的会计处理原则是符合条件才予以资本化, 大部分的研发投入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而复杂产品研发投入成本高规模大, 研发当期投入可能严重影响公司的当期财务状况, 对公司当年绩效有着负面影响;但是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 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增长价值, 因而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对公司滞后一期的公司价值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表示1%水平下显著, **表示5%水平下显著, *表示10%水平下显著, 括号内表示t统计量的值。

五、结论

本文以沪深两市86家航天军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收集了2007年至2010年年报中披露了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数据, 实证检验了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 (股票收益) 的影响, 检验结果发现: (1) 通过描述统计分析, 我国航天军工行业复杂产品研发投入相对不足, 研发投资风险较高, 股东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也较高, 并且市场对样本公司的前景预期较好; (2) 从全样本来看, 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与以前学者研究结论一致, 即:研发投入对当期股票收益的影响不显著, 而对滞后一期股票收益的影响显著; (3) 从不同研发强度分组检验看, 对于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大于或等于2%的样本公司, 研发强度对当期股票收益和滞后一期的股票收益的影响均显著, 但是其与滞后一期的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 而与当期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对于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小于2%的样本公司, 研发强度对当期股票收益和滞后一期股票收益的影响均不显著。上述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第一, 与一般简单产品研发活动相比, 复杂产品研发活动投入成本高规模大, 其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小对公司当期绩效与滞后一期绩效均不产生影响, 只有研发强度大的公司, 研发投入才对公司绩效有影响。第二, 复杂产品研发强度大的公司, 当年的研发投入严重影响当期的财务绩效, 对当年公司绩效有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而对公司的未来业绩有着很强的积极效应, 这说明复杂产品的研发活动更偏重长期效益, 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增长价值。可见, 复杂产品系统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开发一项新的产品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具有研发投入成本高规模大等特点, 只有当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强度大时, 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支持企业长远的发展, 才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

摘要:本文选取我国航天军工行业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 实证检验了复杂产品不同研发强度对公司价值 (股票收益) 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复杂产品研发活动具有研发成本高规模大等特点, 只有当复杂产品研发投入强度大时研发投入才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军工上市公司 篇8

内外兼“融”, 转型军工集团“全能司库”

要在危机之下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并在军工集团产融结合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充分挖掘财务公司的新业务潜力并实现科学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 财务公司作为军工集团内缘性金融机构, 背靠集团, 服务集团, 完全有能力为其成员单位提供“定制服务”, 从而有的放矢地发挥自己的金融职能, 最大程度降低沟通成本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 作为军工集团内部最核心的金融机构, 财务公司可以有效衔接集团内部与资本市场, 充分扮演集团及内部成员单位与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本桥梁”, 从而成为企业集团实现产融结合战略的重要载体。

我们认为, 在现行政策法规允许的前提下, 只有结合财务公司的定位优势, 充分挖掘其 “ 内部银行”、“投资银行”和“海外资金平台”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将财务公司打造为集团的“全能司库”,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集团产融结合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瞄准产业链金融, 延伸“内部银行”职能

2014年, 银监会选取了北汽、上汽、海尔、格力、武钢5家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试点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 这些试点的财务公司可以开展“一头在外” (指产业链交易双方中, 一方为集团成员单位, 另一方为集团外非成员单位) 的票据融资和保理业务等, 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范围由此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 这对促进财务公司有针对性地服务实体经济、帮助企业集团提升竞争优势、放大产业协同效应产生了巨大作用。

当前, 军工集团在军民融合战略的牵引下, 正全力与民口配套企业深度打造“产业联盟”, 力图充分发挥集约优势与成本优势, 通过在产业链上实现深度合作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产业链上的交易环节日趋频繁;而长期专注于为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财务公司, 在发展产业链金融业务上具有先天优势。以集团成员单位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为依托, 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设计定制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群体提供融资、结算、票据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是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要义所在。相比较于传统“内部银行”仅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服务, 产业链金融的服务对象由集团内部成员扩展到与集团成员有交易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群体, 其本质就是财务公司“内部银行”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在监管层逐步放开服务范围的限制后, 财务公司的上下游产业服务链得到延长, 各家财务公司也根据所属军工集团的业务特点, 积极拓展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定制各具特色的产业链金融服务, 由此带动以集团成员单位为核心的“企业群”成长, 真正促进了以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对接资本市场, 发掘“投资银行”功能

长期以来, 财务公司作为内部资金管理中心, 在军工集团外部融资上并未发挥足够作用。随着军工集团走向前台, 如何充分借力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来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在现行法规与政策下, 如能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的“投资银行”功能, 进一步开拓中间业务, 不仅能增加军工集团融资渠道, 改善资金期限错配现状, 而且还能通过中间业务收入增加财务公司利润, 保证其作为“资本桥梁”的可持续发展。

承销集团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设立1年以上且经营状况良好, 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 亿元人民币的财务公司经批准可以从事承销成员单位企业债券的业务。由于财务公司不仅熟悉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情况, 与成员单位业务交流密切, 同时又专业从事金融业务, 因此由财务公司承销企业债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仅减少集团或成员单位的发行风险, 降低经营成本, 同时通过承销业务, 财务公司还能获得稳定的承销收入, 有利于作为利润主体不断增加效益。

另外, 交易商协会2015年2月发布了《关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意向承销类会员 (财务公司类) 市场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 尝试给予通过市场评价的财务公司类会员承销中票、短融等债券融资工具的资格。根据公开资料, 目前200多家财务公司中共有25家具备交易商协会会员资质, 这其中就包括军工集团中船重工旗下的财务公司。如能通过市场评价, 则有望获得承销中票和短融的资质。相比企业债券, 中票与短融的发行过程更加市场化, 除获取承销收入增厚利润外, 更有助于财务公司树立市场地位, 建立市场信誉。

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2012年5月, 财政部、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 首次将财务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通过资产证券化, 财务公司不仅可以有效盘活现有存量贷款,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扩大信贷业务规模, 还能有效地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解决“短借长贷”这一困扰财务公司业务发展的期限错配问题。

另外, 财务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财务顾问牌照, 为集团内成员单位开展量身定制的应收账款证券化业务服务, 以信托计划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载体, 设立SPV (特殊目的机构) , 批量收购集团成员单位的应收账款, 滚动发行证券化产品, 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集团成员单位应收账款高企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财务公司的产品结构, 为财务公司带来可观的业务收入。

走出国门, 打造“海外资金平台”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商, 军工集团在经济新常态下正加紧落实“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随着“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国际业务日趋增多, 以外币定价的订单飞速增长, 海外投资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 这些新趋势都对军工集团外币资金的管理与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9年, 外汇局发布了《境内企业内部成员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正式提出了企业集团成员企业间通过财务公司可以委托贷款方式建立“外币资金池”的资金运营模式, 使得借助财务公司实现外币资金集约化管理成为可能;2 0 1 5 年,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 取消了企业发行外债的额度审批, 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 明确允许资金回流支持重大项目, 资金在境内外可自由支配, 降低了境内企业境外发债的主体门槛, 大力推动了企业境外债务融资的市场化。

实际上, 上述政策的落地都为财务公司在军工集团的海外融资与外汇资金运营和集中管理上提供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一方面, 以财务公司境外平台发行外币债券, 不仅拓展了外币融资渠道, 保障了海外项目投资建设与并购投资等外币资金需求;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财务公司集团“资本桥梁”的定位优势, 根据成员单位的实际需求实现外汇资金的合理配置与科学拆借,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集团面临的汇率风险。2015年, 中船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成为外管局“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试点单位之一, 不仅外债额度大幅提升, 同时吸收的外币资金可以自营贷款的形式放款给境内成员单位, 有效解决了成员单位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 财务公司应打造“海外资金平台”, 加强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提高企业集团外汇资金管控能力, 实现“本外币一体化”, 在助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型背后, 突出问题尚待解决

部分业务监管政策尚未明确。考虑到部分资本市场业务对于财务公司属于创新业务, 监管机构尚未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 同时对财务公司在实际业务开展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也未给予详尽解答, 很多业务是以试点的方式逐步拓展。财务公司应主动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 同时对各类业务进行系统的可行性论证, 从而真正促成财务公司在新形势下的全面转型。

尚未建立专业化运作团队。财务公司目前仍以传统金融机构业务为主, 中间业务开展的范围及规模仍相对较小, 在人员配置方面仍以传统型的金融人才为主, 现有团队中掌握先进金融技术的人才不多, 而多元化金融业务涉及多个尖端领域, 需具备相应经验的专业人才方能胜任此项工作。财务公司目前相对确实缺乏该类专业人才, 也是财务公司开展业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有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多元化业务需要。 相比专业金融中介机构, 财务公司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多元化业务开展的必要前提是要求金融机构建立起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便其借助该系统通过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资产进行准确的定价, 整个交易以此定价为基础方能成功实施并实现收益。财务公司目前的信息系统在此类高级功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军工上市公司 篇9

关键词:军工市场,新形势,资源整合,生态系统

与民品市场相比,军工市场拥有宏观环境影响大、市场集中度高、研制计划性强、准入门槛高等诸多特点,这也决定了军工市场与民品市场具有不相同的运作模式。近年来,随着军队系统作风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军工事业单位改制渐入高潮,军工市场形势较以往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军工市场运作模式也势必要随之发生变化。传统军工事业单位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积极转变思路,从而有效发展军工市场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军工市场形势分析

1.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军方持续不断改革优化武器装备采购流程,蓄意打破以往优势军工事业单位的优势,引入竞标等竞争机制,吸纳新兴优质资源。特别是随着军民融合策略的深入发展,大力鼓励民企参军,民营企业对于军工市场满腔热血、大胆投入,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船小好掉头”的特点,将响应速度快、工作方式灵活的优势显著放大,传统军工事业单位面临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

2.军队系统作风建设。2012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即“八项规定”,军队系统深入持续地开展作风建设。这对于传统军工事业单位一直奉行的关系型市场模式带来重大冲击,以往那些以“拉关系、搞人情、套近乎”为基础的运作方式与新形势格格不入,迫切需要军工事业单位顺应形势发展,摸索出新的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方式。

3.军工事业单位改制。随着军工事业单位改制大幕的拉开,军工单位由事业逐渐向企业过渡,以往笼罩在军工单位头顶的“国家队”光环不再,军工单位发展军工市场所拥有的先天优势被逐步削弱,甚至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军工事业单位改制后,薪酬福利等政策短时间内很难与市场挂钩,对于优秀的市场人才,尤其是青年市场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在短期内可能面临市场人才流失的问题。

概括来说,以往的军工市场可以概括为垄断型、关系型市场,而新形势下军工市场则逐步向开放市场、自由竞争市场转变。

二、军工市场开拓思路

针对新形势下军工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如上特点,笔者认为传统军工事业单位必须要适应形势发展、积极转变思路,具体可以通过“两整合、两创建、一转化”等切实举措来发展军工市场。

1.两整合。(1)市场资源整合。对内部已有的相对分散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按照现代企业架构和运作模式,构建统一的市场营销体系,各功能模块定义清晰,进行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裁减冗余,并且切实提高市场人员能力素质。一方面,发挥统一的市场营销体系在渠道共享、信息互通方面的优势,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可齐心协力办大事,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个性化市场,区别对待,认真应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个性化运作模式。(2)优势市场整合。对已占有的外部优势市场进行整合,巩固并进一步扩大优势市场,提升已有产品在军工客户中的口碑和信誉,充分挖掘已有产品对军工市场的惯性驱动力效用。一方面,将已有产品做好做精;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军工老客户关系的维护。

2.两创建。(1)创建新的市场开拓机制。仿照现代商业市场运作模式,创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市场开拓机制。一是要改变以往“重签单,轻策划”的思路,重视产品策划职能,挖掘产品的独特价值输出,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培养细分市场;加强企业宣传、增加在公共大事件上的曝光率,展示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二是要加强市场队伍建设,鼓励引导优秀人才投身军工市场工作,拓宽军工市场从业人员职业通道,进一步完善军工市场人员薪酬体系。(2)创建产业生态系统。现代企业要求发展,必须融入产业生态圈系统。军工单位通常规模大,底子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则必须围绕自身创建产业生态系统,占据产业链条的上游。在新形势下,找准企业独特价值输入,打造产业生态圈,广邀产业合作伙伴加入其中,培养合作伙伴,实现市场联动,寻求多方位合作意向也是开拓军工市场的必由之路。

3.一转化。传统军工单位通常为知识密集型劳动企业,技术储备雄厚,军品研制经验丰富。在新的形势下,如能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能力,则可以有效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人员分工中增加技术市场人员角色,鼓励具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人员直接参与到市场开拓活动中来,或者让技术专家兼职从事市场开拓活动,接洽客户第一手信息,加强对于客户需求的牵引和指导,同时也有利于新产品的策划。

在“两整合、两创建、一转化”中,“两整合”重在打基础,对市场资源和优势市场进行整合为新形势下发展军工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两创建”意在提升,新的市场开拓机制和产业生态系统是切实提升传统军工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规范化市场运作模式的重要手段;“一转化”为突破创新,将传统军工单位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能力是促成传统军工市场完成质变的突破创新之举。

三、结束语

军工品质,值得信赖 篇10

2014年即将离我们远去, 我们满怀憧憬, 即将踏上新一年的征程。2014年中国继续保持作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2015年起, 中国汽车市场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 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会进一步明显, 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会发生进一步变化, 消费者购车关注点的转变, 即从价格到价值追求的转变会进一步显现。

2014年,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凯迈 (洛阳) 机电公司以60年军工制造品质、引进技术及一切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等优势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超额完成公司既定任务, 以电力测功机为主的新测试平台取得了骄人业绩, 发动机性能测试装备、动力总成试验装备市场份额增长迅猛, 深得客户认可和好评, 公司产业成功升级转型。

衷心感谢《汽车工艺师》长期以来对凯迈机电试验装备的发展给予的关注与支持, 希望《汽车工艺师》能继续作为核心汽车行业媒体的舆论向导, 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宝贵资讯!

探秘军工集团年会 篇11

但是,军工集团的年会真的很神秘么?他们到底怎么开年会?

谁会受邀军工集团年会?

岁末年初,每年总会有几个知名杂志选年会的主题。这是因为,年会总是别人家的好的心理作祟。所以嘛,有媒体就会给年会来这么一些关键词:“饭桌、会议中心、酒店、度假村、聊天、吹牛、表演节目、编派领导。这就是年会。”这明显有些起哄,唯恐天下不乱的意味。

除了媒体的大肆渲染,微信朋友圈也是年会信息的集散地。在戴尔上海公司工作的朋友,依然是热辣辣的劲舞和丰硕的奖品,还有各种high翻天的游戏。蚂蜂窝虽然不及携程有名,但300多员工奔赴新加坡开年会。1月15日新加坡蓝天碧水,让在北京某军工集团工作的朋友感叹不已,“要是换工作,就去某旅行社”。要知道,北京当天重度雾霾,PM2.5指数最高469。该朋友最开始入职的时候,公司也会去郊区度假村开个会,虽然选的是比较不知名甚至简朴的郊区宾馆,但好歹也是很拉风地拉出去开会了。随后,第二年的年会就是在某个很高档的酒店地下一层吃了个饭,员工自己演了些节目,这一年反四风的风已开始吹起来了。最近三年的年会,更加简朴,开开会表彰一下优秀员工,直接借用公司的大会议室,饭也变成了类似丽华快餐,跟工作午餐区别不大。正因为年会变得无关紧要,无非是领导讲讲话,员工领领奖,如果领导关于公司的发展业绩和未来的战略规划,并不能吸引员工的注意,不是强制性要求一定要参与的话,很多年底业务很忙的员工就借机请假了。

在公司会议室能解决年会的单位,一看就是军工集团下属的二级甚至三级单位。军工集团总部的年会,又岂是单位内部会议室能容纳的?那么,军工集团总部单位到底在哪里开年会?规模多大?哪些人有资格参会?年会怎么办?

这里,得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有些娱乐性质的年会,军工集团有清晰的自动远离娱乐的界定与判断。他们一般会给一年一度全集团的会议,要么定义为波澜不惊的“工作会议”,要么则冠以颇具严肃意味的“峰会”。

问起年会的情况,很多底层员工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没有开年会,就开了一下工作会议”,这当然是普通员工了。但领导们一般出言比较谨慎,就是“开开年度工作会议嘛!”是的,十大军工集团一般不会称之为年会,而是笼统称为“年度工作会议”。而受邀的人,除了总部党组成员、各部部长和副部长,还有“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其院本部部门部长、副部长,三级厂所和控股上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两院院士、获奖代表、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会议。”也就是说,除了特别受邀的,参加年度会议的大都是二级或者三级单位的党政领导。

而作为具有行政级别——副部级单位的军工集团,每年的工作会议,还会邀请中组部、国务院、发改委、国资委、科工局、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相关政府机构的人参加。但这些部门并不是每年都会参加,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国资委等部门是必请部门,其他则根据业务关系的不同,各军工集团所邀部门不尽相同。还有,在军工集团从部改制为公司后,原属部管的相关院校划归地方后,和军工集团经历一段时间的关系空缺期,但又在某个阶段以参加年度工作会议的形式回归了行业的怀抱。

在中核集团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华东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则受邀出席。因为教育体制的转轨改革而划属地方政府,这些创校初衷为核工业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一度脱离了核工业系统。同样的境况,在航天和航空领域则有北航、南航、西工大等高校,兵器工业的中北大学等。还有一些地方地质局、航空局等,和高校情况类似,也是脱离又回归。即便行政所属级别不再回归,但是因为业务的原生关系,受邀参加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他们是“回娘家”的感受。

军工集团体量大小不等,小的集团员工约10万人,多的则有50万人。据《国际航空》报道,2015年中航工业峰会,“有434名峰会代表、53名外请嘉宾、46名‘航空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和199名职工代表”出席,约700多人。中国电科2015年会主会场就有1600多人,还设有视频分会场。这和动辄要借用容纳四五千人的首都体育馆、高校体育馆办年会的公司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一般为期一两天的会议,涉及到吃和住,尽管各集团总部的网站只是简单说,“在京举办”,但我们还是可以猜测到,如此规模的峰会,必须要有一个大型度假村或者宾馆才能容纳。我们从中核集团网站可以看到2007年工作会议是在“中核宾馆”举办;2014年初,中航工业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张福君在接受采访时则介绍了“7个工作组,3个论坛,1个系列会以及1个云湖”和“筹备1个月”,既透露出了中航工业的年度工作会议是在云湖度假村举办,而且也表明年度工作会议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光是筹备都得1个月之久。

但是即便在宾馆或者度假村举办,受八项规定的影响,集团年度工作会议的形式也越来越简朴,以前一般得开个3天,现在都缩为一天半或者一天。而智能手机、APP的普及,也很大程度上帮助会议议程的缩短,很多会议精神的传达就直接通过手机进行,参会人员通过APP能清楚地知道峰会信息、行程安排和活动手册,节省了等待和纸质资料的流转时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15年工作会议,则只花了3小时15分钟,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做完长达10多页的工作报告,受邀领导代表讲话和表彰先进,会议就结束了。中船重工2015年度工作会议与平常会议区别不大,各成员单位的领导都没有聚在一起,视频成了大家了解集团总部精神的最好载体。会议的简洁浓缩在集团网站区区400字的报道里。曾经形式丰富的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也趋向越来越简单了,这是文风会风转变的最好体现。同时,这也告诉我们,玩得转尖端武器的技术大牛们,同样也玩得转时尚科技。

军工上市公司 篇12

一、职工福利费的含义

根据 《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 号)的规定,企业职工福利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二、企业会计制度职工福利费的变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以下称新准则),将在企业任职并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职工从企业得到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列为职工薪酬统一核算,同时明确了职工薪酬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职工福利费。从而改变了原有会计制度关于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等相关内容的会计核算,尤其是职工福利费的核算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把职工福利费纳入到职工薪酬项下二级核算,并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按照受益对象据实分别列支于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当期损益中,总额不受限制,改变了原有职工福利费独立核算且按职工工资总额14%计提为最高限额列支于成本费用中的做法,从而有可能扩大资产成本、产品成本,降低当期收益。新准则没有给出职工福利费的具体内容,而我国企业财务通则将职工福利费分为法定职工福利费和非法定职工福利费两种,并对法定职工福利费的内容作出了规定,但没有规定任意职工福利费的具体内容,从而使企业职工福利费的核算变得比原来简单的多。这种简单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无需对属于任意职工福利费的费用进行判断(因制度没有要求)。二是职工福利费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据实列支,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变化,对与企业会计制度日益趋同的军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新旧制度职工福利费财务核算对比

1、归集来源不同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工字[1997]384号)(以下简称旧制度)中规定,职工福利费是在净资产下的专用基金中核算,资金来源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 从成本、费用中提取和从结余分配中转入,即“先提后用”。新制度规定职工福利费据实开支,即“不提只用”。

2、使用方向不同

旧制度中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亲属统筹医疗费超支补助、职工医疗费的超支部分按规定由单位负担的费用和其他必要的福利支出,其收支差额作为企业积累在净资产中反映。旧制度中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既可以用于集体福利,也可以用于职工个人的福利开支事项。新制度下,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开支事项。

3、会计核算方法不同

在旧制度下,职工福利基金除了计提业务外,几乎不存在日常开支的业务发生。各项福利开支均是在“应付福利费”科目下核算,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而新制度则规定,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支出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归集后,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

四、新制度下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1、期初余额的会计处理

旧制度下,可以按照财政补助结余不超过40%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显然,职工福利基金计提属于结余分配范畴,对应于企业会计中的提取盈余公积。如何处理应付福利费的年初余额是执行新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种做法:将负债类科目应付福利费余额全部转入权益类科目专用基金的二级科目职工福利基金中。这种做法会使报表的资产负债率发生较大变化,对报表信息使用者准确衡量当期的偿债能力并做出合理决策造成一定干扰。但是,对于单位本身,在利润预算指标能够完成、对EVA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其转换期的偿债能力较大提高将有助于当期的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

第二种做法: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直接转换为应付职工薪酬的二级科目应付福利费的余额,在以后的会计期间里继续使用,直至用完为止,再在工资总额的14%限额内据实列支。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符合会计处理的延续性和一致性要求,但是,相比旧制度而言显著地增加当期利润,甚至根据余额的大小能显著影响以后若干期间的损益。

2、后续计量

新制度规定单位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支出,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职工福利基金用于开支单位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建设支出或补助、集体福利待遇等,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可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支出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归集后,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区别“集体”和“个人”除了按照制度规定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实务中,为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存在两种极端的可能。一是由于利润预算目标完成难度大,而把职工福利费全部在“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中核算,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新制度的规定。二是为了利润预算执行准确性,便把职工福利费全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这种做法属于不完全合规的降低利润的盈余操作。

五、思考及建议

1、健全制度、核算规范、统筹管理

各军工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制定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制度,明确规范职工福利费的开支项目、标准、审批程序以及审计监督。各单位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准确反映开支项目和金额。企业应当统筹规划职工福利费开支,可以实行预算控制和管理。职工福利费预算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纳入单位财务预算,按规定批准执行,并在单位内部向职工公开相关信息。

2、优化工资总额策划

虽然央企下属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有着严格的工资总额预算控制,但是这不能成为四处“隐藏”工资的理由。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具备天然的高科技企业的属性,应当充分挖掘优惠政策,享受高科技企业的政策红利。

3、合理增加职工福利费的开支

有些单位工资总额上涨,福利费也应该同时上涨。职工福利费是确保全体职工生活水平上涨的保证,能够提高职工整体的生活水平。在一个单位里发放福利费不会差别太大,不会像工资薪金那样,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建议有关部门在按照中央精神上涨工资同时,适当考虑福利费的上涨,可以将工资上涨的部分截留在福利费上,即将工资上涨的比例下降14%,补贴在职工福利费上,与单位发放的福利费的规定保持一致。至于福利费的列支依据问题,建议军工事业单位依据要求有发票做依据,并且在管理上一定要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几类“福利”容易混淆,即对于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需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作为“各种津贴和补贴”,需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

4、确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列支额度区间

职工福利费是职工为单位服务而享有的一项权利和待遇。对于法定福利,单位不得对本单位职工实施差别政策。法定福利以外的福利—职工福利费,是由单位自主决定的,因此,单位可以依据自身条件自行决定职工福利水平。为了保护职工的福利待遇及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军工科研院所必须规定职工福利费支出的最低数额和最高数额,具体可采用与单位所得税法相同内涵的工资薪金总额为依据,确定一个统一的支付比例区间,强制要求单位必须为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且不得低于区间的下线,也不得高于区间的上线,单位依据其经营状况在区间内自行决定职工福利费具体比例,这是单位应尽的法律义务。这样既能维护职工利益,又能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

5、加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对比学习

央企下属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包含大量的科研院所,而这些科研院所在2015—2016 年会迎来蓄势已久的转企高峰。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出台,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汽车、节能环保、通信网络等等产业重点突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势在必行。这些优质资产势必会进入军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里,提高军工资产的证券化率。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再到上市公司,这自然造成会计准则适用性的重大调整。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目前适用的会计制度,而应当针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展开对比学习研究,为单位今后的各项财务战略决策包括盈余管理需求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Z].1997.

[2]财政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Z].2012.

[3]财政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Z].2013.

[4]吴虹颖:央企下属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职工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5(12).

[5]张娟:探析科研事业单位如何加强职工福利费的财务管理[J].财会研究,2011(3).

[6]赵瑱:职工福利费核算的变化、问题及完善措施[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上一篇:评教质量下一篇: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