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精选12篇)
上市公司 篇1
一、引言
现代公司的资本结构普遍由外援融资和内源融资两部分组成, 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比例。它是企业债务与股权比例关系的集中体现,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再融资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 也因为这样, 它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合理的资本结构在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 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公司的价值。因此, 资本结构成为了公司需要做出的最重要决策之一, 也成为了金融领域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管理界和学术界的关注。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研究由来已久, 观点不同。那么, 我们从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绩效对比入手, 讨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的影响。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样本选择
(一) 变量的选取及定义
1、变量选取
(1) 公司业绩变量: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和经济增加值。然而, 由于净资产收益率能够更好的反映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 也是评价所有者投入资本获取报酬水平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同时, 净资产收益率通用性很强, 适应范围广泛, 同时不受行业限制。所以, 本文决定采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业绩的变量。
(2) 关于公司资本结构指标的选取。反映资本结构指标的种类很多, 主要包括:长期负债率、长期借款比率、资产负债率、短息借款比率等。参考以往研究, 本文选用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长期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的研究变量。同时, 采用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有资产总值表示。
2.变量定义
(1)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2) 资本结构的衡量。见表1
(3) 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令其为X4。
(4) 回归模型
根据相关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b+a1*x1+a2*x2+a3*x3+a4*x4, 分别利用2006年到2010年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 运用eviews6.0软件, 实证检验和比较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绩效。
(二)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所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巨潮网资讯平台上的上市公司年报。样本选取遵循如下标准: (1) 样本为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2005年至2011年连续5年的数据, 具体为历年来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前100强, 这样的公司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2) 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本文研究时段为ST和PT上市公司的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 (3) 选取只发行A股且上市时间均在2004年以前的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根据以上原则, 本文选取2004年1月1号前上市的100家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6年到2010年五年的面板据为基础, 实证分析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业绩的比较。
三、实证分析
本文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的是面板数据。它是时间序列与截面数据的混合, 如此不仅可以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情况, 还能够体现个体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 面板数据对于扩大样本容量、削弱模型中多重共线性、提高模型估计精度能够起到有效作用, 此外, 还能反映被忽略的个体差异因素和时间因素的综合影响, 而这些都是在非面板数据中难以观察或量化的。具体回归结果如下表:
表2中, 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的模型拟合优度分别为0.624568和0.411897, 拟合度符合要求。同时, 在显著性水平5%的水平下, 两个模型的F值分别为6.12205和2.56314, 及两者均分别通过了F检验。
国有上市公司模型回归中, 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 而民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 但是两者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并不显著。这样表明, 资产负债率的大小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 无法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率的大小来提高公司业绩。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的长期负债率系数为正, 即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 民营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率系数为负, 即与净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同时, 两者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 T值分别为1.789704和-1.17227, 两个模型均显著。也就说, 通过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比率, 降低民营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比率, 均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两者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即有利于提高各自公司的业绩。其实这也验证了描述性统计中, 2009年这一挂点以后, 国有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随着长期负债率的增加而上升, 而民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随着长期负债比率的降低而增加。
表3是将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合并, 同时引入虚拟变量D, 当为国有上市公司时, D为1, 当为民营上市公司时, D为0。虚拟变量分别与资本结构中的各个变量分别相乘, 从而得到的回归结果。在该模型中, 资产负债率与长期负债比率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 但是从各自的T值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资产负债率不显著, 长期负债比率显著。股东权益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但是不显著。引入虚拟变量的合并样本数据模型与民营上市公司模型回归结果相同, 表明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回归关系更符合普遍情况, 也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业绩之间关系有所偏离, 资本结构水平有待提高。
四、结论
本文集中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以及业绩比较的实证研究。由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可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均高于国有上市公司, 同时其业绩也明显好于国有上市公司。也就是说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于国有上市公司, 从而达到了业绩更为突出的结果。根据各自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影响关系的不同, 各自改进的建议如下: (1)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融资政策演变的影响所形成的“银行主导型”的企业融资结构。虽然现已上市, 但是仍然对于银行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因此, 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减小其对银行的依赖度, 扩宽其融资渠道。 (2) 两类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不是很高。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在向银行贷款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更加偏好股权融资。因此我们需要提倡民营上市公司进行债券融资。现阶段, 已有部分民营企业虽然自身在发行债券方面仍存在不足, 但是通过发行企业集合债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更能优化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业绩。
上市公司 篇2
7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那么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是要遵循怎样的流程呢?下面,金斧子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流程,上市公司股权如何转让?
一、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划出)方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
二、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上市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对职工安置等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三、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划出)方将股权转让(划转)的相关材料报产权持有单位(省直厅局、行管办)或市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省国资委,省国资委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省人民政府批复后再报国务院国资委审批。
四、转让或划转股权需报送的材料(尽量附电子版):
1、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划转)的申请文件;
2、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划转)的有关决议文件;
3、转让方、受让方草签的股权转让协议;
4、国有股权转让(划转)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转让收入的收取及使用管理的报告;
5、上市公司涉及的、经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的职工安置方案;
6、关于股权转让(划转)的法律意见书;
7、上市公司上年度及近期财务审计报告和公司前10名股东名称、持股情况及以前年度国有股权发生变化情况;
8、受让方和划入方基本情况、营业执照及近2年财务审计报告;
9、受让方与公司、转让方的债权债务情况;
金斧子财富:
10、受让方在9个月内与转让方及上市公司发生的股权转让、资产置换、投资等重大事项的资料;
11、受让方对上市公司的考察报告及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的计划(适用于控股权发生变更的转让情形)。
上市公司动态 篇3
中海2008年仍将百亿买地
3月20日,中国海外公司公告显示,2007年度物业销售创下223亿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7.2%。2008年期望全年销售面积可达400万平方米、协议销售面积270万平方米,同时新增土地储备450万平方米。
集团主席孔庆平透露,公司今年的资本开支将达330亿元,当中150亿元用作现有项目发展;100亿元拟增购土地,另外80亿元用作支付去年购入土地之地价。
中海计划今年开工项目86个,面积约为900万平方米,预计完工入住53个项目,面积350万平方米。年初至今,于内地五个城市新增六幅土地,摊占权益合共为143万平方米,使集团总土地储备逾2300万平方米。
中海还拟逐步在主要城市加大投资物业的比重,以获得长期稳定回报,希望于2010年前投资物业盈利比重可占整体达20%。
“中国地产”近50亿重庆买地
3月4日,香港买家重庆江湾房地产有限公司以4.7亿将南岸黄葛渡一地块收入囊中,此后另外5家港资公司亦开始轮流上演“拿地秀”,7天内6家公司共拿下1012亩的土地。经过调查,这些拿地的公司,其幕后原系一个东家操控——中国地产集团。
中国地产集团(原名为太平协和),属香港富豪汪世忠旗下。2007年初,汪世忠将两个上海地产项目重新包装为中国地产集团,成功登陆香港市场,融资4亿美元。去年9月13日,汪世忠对外透露,以23亿元代价从重庆二级市场上取得2块地皮。去年9月29日,中国地产下的5间子公司顺利进入重庆。今年2月28日,汪氏旗下“重庆晓威”进入重庆,汪系重庆公司数量也增加为6个。今年3月4日,汪系公司以接近平均1天1块的速度,斥资19.68亿,以挂牌和拍卖的方式,一口气拿下6块土地。加上先前投入的23亿,汪世忠在重庆已投入资金42.68亿。
中国地产上市后,土地储备一直是其软肋。当时在招股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土地储备最少的以内地市场为主的地产公司”。按汪的预想,2008年中国地产的发展目标是在建项目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50%来自上海,其余来自重庆及北京。
[投融资]
栖霞建设解资金之困系于增发
3月18日,栖霞建设在股东大会上坦言,截止到3月底,预计一季度公司房地产各项目预销售收入将同比下降30%左右。
栖霞建设总经理江劲松则表示,公司并不考虑降价。换言之,除了还需等待增发方式外,公司缓解资金压力的办法暂时并不多。
中信建投报告提示栖霞建设未来发展的风险指出,该公司现有项目的开发计划投资总额约45亿元,公司拟公开增发方案是否能有效实施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
招商地产准REITs信托产品发行成功
3月16日,由建行、招商地产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推出的“准REITs”信托理财产品在深圳成功发行。
该产品采取三方合作方式,委托方为招商地产,受托方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建行作为托管银行和监管银行。招商地产将其位于宝安与蛇口工业区的若干商业物业未来的租金收益权,委托给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资产支持信托,并通过建行“干图理财”向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产品期限2年,募集资金规模6.5亿元,是目前国内房地产金融领域最大的准REITs项目之一。
去年3月,华侨城地产就与工行深圳分行和中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发行“准REITs”信托产品,利用租赁收益权直接融资6.5亿元。
中华企业8.7亿“卖崽”回笼资金
3月9日,中华企业公告称,将以8.7亿元的价格将公司所有的万泰大厦整体转让给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万泰大厦是中华企业于2006年10月以5.4亿元的价格竞买获得的。该项目位于上海市乌鲁木齐路470号,占地面积32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8747.16平方米。中华企业已对其进行了设计规划并已开工及投入,目前该项目正在续建中,预计2008年内竣工交付使用。
为加快资产周转,促进资金回笼,中华企业拟将万泰大厦项目整体转让给上海工投。
复地拟年内发6亿A股
3月10日,复地年报发布会表示,计划年内发A股集资,拟发行逾6亿股,暂无意向H股集资。去年复地的负债比率升48个百分点,至86%,主要基于配合A股上市而补充资本,以及母公司提供的17亿元股东贷款。该公司总裁范伟表示,来自母公司的资金属短期融资,若撇除这笔款项,负债比率将减少至50%水平。他还表示,现在复地持有逾23亿元现金,可能用于增加今年的土地储备。
上实发展定向增发获批
3月10日,上实发展公告称,公司定向增发方案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根据该方案,母公司上实集团及两家关联公司共计42亿元的资产将注入到上市公司,进而为整体上市打下基础。该公司公告称,将向母公司上实集团,以及上实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上实投资定向发行1.43亿股股票,用以购买上实集团持有的8家房地产类公司股权,及浦东新区上川路1111号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向上实投资购买其所持有的6家房地产类公司股权。
富力地产希望两月内回归A股
3月,富力地产集团总裁张力透露,富力地产已提交回归内地A股的申请待审批,目前并不缺少资金。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也再次明确了富力地产回归A股的时间和决心:“富力已将所有材料上报,正等待证监会的最后批复,我们希望两个月内能回归A股”。早在去年5月,富力地产集团董事会通过回归A股计划;同年12月,李思廉公开表示:“年内富力肯定回归A股”。
广宇集团增发预期明显
近日,广宇集团发布了2007年业绩公告。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实现主营收入13.06 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67.69%,每股收益为0.67 元。 这是广宇集团在半年报利润亏损1564万余元从而备受投资者置疑后,迎来的一场不易的胜利。
2007年资金畅旺,该集团也积极投入参与“打新股”活动中。年报显示,广宇集团用闲散资金参与股票一级市场,新股申购中签赢利900多万元,除尚持有中国石油外,其余股票已经全部售出。对此,有分析师认为,2008年该集团将有几个项目同时开工,资金应该相对比较紧张,2008年继续参与新股申购可能性不大。但据广宇集团内部表示,今年并不排除有继续拿地的考量。因此,有证券公司认为,目前广宇增发预期十分明显。
首创部署发40亿A股
部署发行A股的首创置业,预计近期提交有关申请,拟最早在今年下半年发行不高于40亿股A股。撇除未来发行A股而筹集的资金,首创今年在物业销售业务中,有望套现逾80亿元,加上以往向银行借入的长期贷款及手持现金约27亿元,预计即使无法赶及在今年内发A股集资,公司也不会面对资金困难。此外,首创财务总监罗俊表示,今年的到期贷款共23亿元,包括13亿元长期贷款,和10亿元一年期短期贷款,全数归还后将使负债比率由现时约35%进一步收缩。
[其它]
万通地产创新独董制度
3月11日,万通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从即日起开展“新股东文化”,旨在加强公司治理、尊重中小投资者权益。冯仑此次颠覆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贯实行的由大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方式,邀请符合条件的中小投资者提名公司独立董事的候选人。此外,在分配方案提出制度、投
上市公司 篇4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每股收益
一、引言
上市公司中的农业板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行业性板块之一。截至2008年底,全国A股农业上市的公司共计38家,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
农业上市公司的子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农业类19家,占据1/2,这与农业是该行业的支柱业的分布情况相符合,渔业8家,占全部农业上市公司的比重为21.1%,农业上市公司子行业的分布情况:其中农业19家、渔业8家、农林牧渔服务业4家、畜牧业4家、林业3家。
二、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概况
为反映上市公司近年来经营绩效状况,本文选取了2006-2008三年间的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在收录数据的过程中,将ST、PT公司剔除,因为这些公司的绩效一般较差,不再具有代表性,而且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和指标包含大量极端值,影响整体计算的客观性。本文剔除了ST、PT和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最后选取了32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根据样本数据,得出32家样本公司最近三年11个财务指标数据的平均值,以及三年的加权平均值,并将其与全部A股(非ST)财务指标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见表1)。
三、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一)盈利能力(见表2)
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2006-2007年,盈利能力逐年增强。无论是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净额、还是总资产净利率,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每股收益从2006年的0.2316元上升到2007年的0.2896元,涨幅为25.04%,每股净资产从2006年的3.0266上升到2007年的3.1732, 2008年达到3.3021,涨幅为9.103%。总资产净利率从2006年的5.074上升到2007年的6.499,涨幅为28.08%
第二,2008年,盈利能力急剧下降。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净额还是总资产收益率,在2007年达到最高点后均呈下降趋势。每股收益从2007年的0.2896元下降至2008年的0.181,下降幅度为60%,每股现金流量净额从2007年的0.2389元下降至2008年的0.2204元,下降幅度为8.394%;总资产净利率从2007年的6.499下降至2008年的3.009,下降幅度为115.99%。
第三,盈利能力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中农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EPS平均值为0.234,低于全国近17.5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3.982,低于全国近87.64个百分点。
原因分析:在盈利能力方面,2006-2007两年间,平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和总资产净利率ROA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8年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受到的影响最大,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了亏损;大多数农业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方面。目前农业还没有摆脱弱质性,其盈利能力显著低于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二)偿债能力(见表3)
农业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变化趋势如下:
第一,由表3可以看出,从2006年偿债能力较强,2007年逐渐降低。流动比例从2006年的1.701下降到2008年的1.4608,降幅为16.45%;速动比例从2006年的0.9985下降到2008年的0.7522,涨幅为32.74%。资产负债率从2006年的47.4上升到2007年的49.47,上升幅度为4.37%。
第二,由表1可以看出,偿债能力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47.58%,低于全国平均值近93个百分点;流动比率平均值为1.517%,低于全国近2.37个百分点;速动比率平均值0.831%,低于全国近33.7个百分点。
通过三个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总体而言农业上市公司2008年偿债能力整体上较差,存在负债过重的问题,说明农业上市公司整体上存在短期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至于反映企业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三年的加权平均值低于50%,说明农业上市公司在负债和股权融资方面比例略显失调。
(三)发展能力(见表4)
第一,由表4可以看出,农业省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呈现两个特点:从2006年开始至2007年,每股收益增长率由2006年的-53.22%上升到2007年的50.2%,增长幅度为2倍,到2008年每股收益增长率下降到-42.18%,与2007年相比降低近2倍;营业收入增长率从2006年起,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10.876%上涨到2008年的41.76%,升幅达125%;而营业利润增长率由2006年的-108.12%上升到2007年的40.49%,2008年达到了170.56%,上涨幅度达321%。
第二,由表1可以看出,每股收益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上市公司近三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平均值为0.234%,低于全国平均值近15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增长率平均值为34.31%,高于全国近3倍;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平均值为15.07%,高于全国近0.5倍。
分析其原因:在发展能力方面,在2006-2008三年间,农业上市公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维持着较高的水平,说明上市公司发展后劲充足。只有每股收益增长率%到了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出现了明显下滑,出现了负增长。可见,金融危机对农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营运能力(见表5)
农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指标变动情况:
第一,由表5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06的16.86次增加至2008年的20.36次,增加幅度为20.76%;存货周转率率由2006年的0.2496次上涨到2008年的2.814次,增加幅度达12.7%;总资产周转率从2006的0.5919次上升到2008年的0.6617次,增长幅度为11.8%。
第二,由表1可以看出,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上市公司近三年的存货周转率平均值为2.603,全国平均值为26.46,只为全国的十分之一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为18.57次,而全国平均值为312.3次,只为全国的5.9%;总资产周转率为0.617,低于全国29个百分点。
通过对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对于营运能力而言,农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且波动幅度较大,这主要受部分企业影响所致。对于较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说明农业上市公司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营运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明华.中国企业经营者行为内部制衡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以上市公司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 2001 (5) .
[2]、葛永波.农业投资行为分析——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东岳论丛, 2003 (2) .
[3]、顾文炯.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4]、高健.浅谈企业财务绩效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1) .
上市公司 篇5
(2009年11月11日 深圳)
各位参会人员: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深圳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会议。大家知道,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最关键的是要透明,要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而最核心的信息就是财务会计信息。所以,我们监管工作一直把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过去五年,我们重点开展了年报审计监管工作,通过抓好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质量,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日常监管我们也发现,有些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比较差,严重制约了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影响了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是上市公司会计工作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会计核算等基本要求,还包括了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机构设臵、会计监督以及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等方面。财政部在1996年就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几年,大部分上市公司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比较重视,在会计人员的聘用培训和考核、制度建设、监督检查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但还是有不少公司在方方面面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讲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公司的会计责任,两者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抓 好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监督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我局在2008年度公司治理规范大会上专门提出了上市公司要完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要求。今年,我局把规范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工作来做。今年5月,我局向辖区102家上市公司下发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问卷,涉及会计人员配备和机构设臵、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资金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和控制情况等方面近160个问题,重点关注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财务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制度建设和执行以及责任追究几个关键环节的问题,并且对财务负责人的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备案。要求公司进行对照自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结合全面现场检查对24家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并抽查了7家公司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本次自查和专项检查,一些上市公司重新修订了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相关业务流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提高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我们对辖区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今天专门召开这次会议是想向大家通报一下情况,并明确下一步的监管要求。
一、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设臵存在的问题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中起关键的作用。但辖区上市公司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负责人缺位或是履职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和管理的职责。
我们说的财务负责人是主管公司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不管是财务总监还是总会计师或者是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总之财务负责人是按《公司法》要求由董事会聘任,是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最核心的人员,也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职业道德。一名高素质的财务负责人将对提高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在调查和检查中重点关注了财务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首先,财务负责人缺位的问题。有些上市公司没有聘用财务负责人。有些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是由公司总经理或是由分管其他业务的副总兼任,但这些人员有些并不具备会计专业技能,连最基本的企业会计准则也不熟悉。还有些公司财务负责人是由会计机构负责人兼任,既要负责具体的会计工作,包括对每一张记账凭证的审核,又要承担管理工作,但实际上往往是没有精力做好财务负责人的工作。各公司在设臵工作岗位时会有不同的考虑,但我们要求公司至少要聘用一名具备较高会计专业技能的人员全面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而且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履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并承担法 律责任。此外,对于总经理兼任财务负责人的情况我们也不赞同。去年我们在治理规范大会上特别强调了一点,财务负责人要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说“不”,意思是财务负责人要充分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为公司经营层的经济行为把好关。财务负责人由总经理兼任,怎么能履行监督职责呢?
第二个问题是财务负责人的职权设臵问题。有些公司虽然聘任了专职的财务负责人,但又没有将其定位为高级管理人员,没有为其提供充分履职的条件。比如,有些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不是公司的经营班子成员,不参加经营班子会议、不列席董事会;公司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事项也不需要财务负责人审批。财务负责人对公司的重大事项不知情,也不过问,更不谈不上把好关了。有的公司大额的对外支付由总经理签字就支付了,财务负责人根本不知情。这类公司往往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支笔,缺少制衡机制,公司管理和内部控制有重大缺陷。我们要提醒各位财务负责人,你们的职责是法律赋予的,如果公司没有给你们提供条件充分履职,大家要争取,不然出了事还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审计委员会也要充分关注这个问题,督促公司管理层改变现状,重视财务负责人在公司的会计监督作用。
第三个问题是财务负责人的履职问题。财务负责人在公司既要“管好钱、理好财”,又要“建好制度、带好队伍”。但有些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资金筹措,但忽视会计管理工作,公司会计核算基础薄弱、制度建设不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有的财务负责人缺乏规范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犯糊涂。有一家公司的下属 公司财务人员编制报表时发现产品的毛利率太高,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担心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了错,针对这种情况财务负责人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检查,居然同意下属公司在无任何依据的情况下,直接多记了一笔500万元的主营业务成本,不仅严重违反会计核算的规范性要求,而且还轻而易举的放过了管理上可能存在的重大漏洞,极其不负责任。还有些财务负责人对董事长、总经理不正确的决策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为其不合法、不合理的做法出谋划策,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财务负责人履职不到位,一方面是专业能力不够,但最关键的还是没有尽心尽责。
2.会计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首先是会计人员的考核不到位。科学的考核制度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是做好会计人员管理的重要方面。辖区有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人员的考核上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在考核内容上详细规定了加分事项和扣分事项,对会计差错等违规事项进行扣分并按扣分多少直接予以经济处罚,同时对于会计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等事项予以加分,奖罚分明。但还是有不少公司对会计人员的考核不系统、不具体、不细化,会计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对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没有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执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情况等方面作为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也没有与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晋升等挂钩。
其次,是对下属子公司的会计人员管理缺位。目前,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向下属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这有利于建立集中统一的财 务管理体系,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但是如果对委派的财务负责人管理不到位,考核不全面,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很难确保符合公司的要求。辖区有家公司,下属一家重要子公司竟然有几十笔的银行存款业务没有入账,原因是下属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缺乏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连账都不会做,公司一直没有发现,直到我们检查发现并下发了监管意见书,公司才采取全面清查账目、撤换相关会计人员的措施。
3.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岗位设臵不符合内部牵制和会计人员回避的要求
从机构设臵上,有的公司将属于财务会计管理范畴的业务设立单独的部门而不由财务负责人负责管理。例如,有家公司单独设立了资金部,公司资金收付都由该部门负责审核,但该部门不由财务负责人负责管理,财务部只负责做账,不负责审核,会计人员乃至财务负责人无法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有的公司由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这种情况也不符合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基本要求,弱化了内部审计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在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岗位设臵上,也存在不符合内部牵制要求的情况。比如,有个别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同时担任审计委员会成员、或是担任监事会成员,该任职安排削弱了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履行对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有效性。
此外我们还特别关注到会计人员亲属回避问题。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这两年上市的中小板民营企业,存在任用公司董事长或是总经 理的亲属担任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资金业务的负责人或是出纳,从会计人员的回避原则来看,不利于会计人员对管理层的经济行为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能。有家公司资金管理部总监和出纳均为实际控制人的直系亲属,我们发现该公司部分支票领用就没有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由总裁、主管副总裁、财务总监签字,而仅由资金管理部总监签字就签发了,公司的资金管理缺乏制衡。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公司对会计人员亲属回避问题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比如规定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关联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公司职员的直系亲属均不得任用为公司的会计人员。严格的会计人员亲属回避制度,是有利于会计人员独立行使会计审核和监督职能的,也有利于公司的规范运作。
4.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规则导向式转变为原则导向式。要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就必须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能力做出正确的、专业的判断,具备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有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从辖区整体情况来看,学历在本科以上的会计人员占比为47%,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的占总数的29%,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占总数的4.2%。应该说,这几个指标是比较低的。毕竟深圳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经济特区,一个各方面人才都比较集中的地区,我们的上市公司应该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士。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还有少数公司会计人员的基本条件甚至还不符合《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 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没有取得会计师职称等。
在日常监管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部分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甚至是财务负责人不熟悉会计准则,在对重大会计问题的判断上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而是完全依赖会计师事务所。部分上市公司还没有能力独立编制合并报表,而是由负责年审的会计师事务所代为编制合并报表和财务报告附注。这里面还有不少是上市十多年的老上市公司。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会计人员队伍,除了会计人员自身的基本条件外,常规化、科学化的专业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辖区有些上市公司非常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制定了培训的相关制度,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培训。每年培训次数在10次以上,人均培训费用在2000元以上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公司的会计人员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还没有常规化,还有些公司一年也没有一次专业培训,尤其是对下属子公司会计人员的培训更是严重不足。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是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家要充分认识到目前的形势,重视这项工作。
(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存在的问题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臵。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出现在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不规范
原始凭证是记账的重要依据,也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资料,《会计 基础工作规范》对原始凭证的编制、审核和保管都有严格的要求。有的公司由于管理不到位,原始凭证编制缺少最基本的要素,甚至无法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仓库的出库单没有仓管人员签名,入库单没有验收证明,出入库单没有连续编号或是即使连续编号也不按编号顺序填制。有一家公司仓库管理混乱,存在多种发货单,既有ERP系统生成的发货单、也有手工填写的空白发货单、还有通过Excel人工制作打印的发货单,发货单不连号、使用也没有相关规定,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无法保证,存在较大的舞弊风险。有些公司会计处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齐全。比如,有些公司对外拆借资金的记账凭证后不附借款协议,也没有银行汇款凭证,无法确保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再比如,进行收入核算时,相关的合同、出入库单、销售客户收货证明等原始凭证没有附在记账凭证后,无法证明会计事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有的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很不认真,仅仅关注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而不对经济事项涉及的单据、合同、法律文书等进行复核。辖区有一家上市公司,相关制度已明确规定财务人员在审核时应审核与项目相关资料后确认付款,但实际上财务人员只要见到付款申请单上各部门的签名即可,未真正履行财务审核的职责,甚至公司总经理在付款单上也注明“财务审核太不认真”的字样。有的会计人员甚至是不管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是否有审批手续,只要见到公司总经理的签字就对外支付款项。还有的会计人员都不看领导的批示,有一家公司负责人在付款审批单上批示“要工程完成才支付尾款”,结果会计 人员根本未关注到批示的要求,见到签名就付款了。此外,公司记账凭证无人审核或是审核流于形式的情况也很普遍。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实行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这项基础工作绝对不能因为业务繁杂而大打折扣。
2.记账、登账、对账不规范
首先是记账不及时的问题比较突出。会计事项及时入账是会计核算的最基本要求,尤其是现金和银行日记账,都要求日清月结。但是有不少上市公司是每周或每月一次集中入账。有家上市公司平时不记账,到下月初要编制财务报表了才一次集中入账。会计事项集中入账客观上也很难保证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能够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的审核,会计核算容易出错。
其次,出纳不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或是以电子表格代替日记账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公司没有启用财务信息系统中的现金管理模块,出纳只是用普通记录本简单记录现金收支流水,或是用电子表格代替现金日记账。有些公司认为目前网上银行可以实时查询资金的情况,就不需要登记银行日记账了,或者直接由会计直接编制记账凭证形成银行明细账就可以了。要求出纳记录现金和银行日记账是为了加强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使出纳和会计能及时核对,并能相互牵制、明确责任。此外,用电子表格代替日记账也是不规范的,电子表格可以随意更改而无法留痕,无法保证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三,对账工作不到位。对账包括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对账以及 外部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对账。有的公司存在对账不及时或是以口头沟通代替正式对账的情况,对账结果未得到双方确认。尤其是财务与仓库的对账即存货盘点,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盘点表上未记录实盘数量和盘点差异处理情况的说明,财务人员、仓管人员未在盘点表上签名确认,差异的处理未经相关人员审批等。还有些公司存在异地由他人代管的仓库或是将商品寄存于客户仓库的情况,但公司也没有定期对这些仓库进行盘点。
3.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不规范
有的公司存在以个人名义开立银行账户的情况。我局从2007年现场检查以来,发现十多家公司存在此类情况,这几年经过整改已得到了一定的规范。以个人名义开立银行账户的行为是违反《公司法》相关规定的,绝不允许存在此类情况。在银行账户管理方面,我们还重点关注了网上银行的使用和控制情况。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对网上银行的支付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但也发现有个别公司将网上银行的授权人、复核人、操作人的密码卡以及载有密码卡授权密码的单据由出纳一人保管,存在一人掌握网上银行支付所有权限的风险。
在现金管理方面,有不少公司未严格执行国家及公司内部现金管理的相关规定。现金没有做到日清月结,没有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进行现金盘点,还存在坐支现金或是白条抵库等违规现象。对于支票等票据,未设立登记薄对支票的领用、作废等进行登记。
4.会计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一是销售收入确认标准不明确或是不按标准来确认。有的公司没 有针对公司业务的特点制定销售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收入确认方法前后不一致。如销售合同已明确约定需要以货物交付并经买方验收确认作为双方权利义务转移的标志,但实际操作中,公司在货物发出但尚未取得买方收货信息的情况下即确认了销售收入。有的公司已明确了销售确认的标准,但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能一贯执行,销售确认随意。
二是成本核算不规范。有的公司采用“倒轧法”核算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没有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库存商品成本仅有总金额,而无法确认各订单、产品的具体成本,会计核算不准确,也无法为成本管理提供最基础的财务数据。辖区还有一家老上市公司的下属子公司,长期以来没有仓库管理员,成本也无法进行准确核算,而是到月末按售价的一定比例确认成本。这样的核算水平,出来的财务报告如何保证质量?
三是费用跨期、费用长期挂账或是多计费用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公司将属于费用类的支出挂在往来账上,有意少计费用,调节利润;有的公司在依据不足或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预提返利、奖金、广告费和研发费用等,成了盈余调节的“蓄水池”;有的公司上年应计提的奖金费用在下一年实际发放时才进行费用核算,导致费用跨期。
四是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不规范。近期检查,我们发现不少公司对于在建工程应何时结转固定资产的要求很不熟悉,公司内部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是根据需要或是凭感觉选择结转的时点。有一家公司在2008年三季度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 程结转至固定资产,年末又将其转回在建工程,对公司当年年度财务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是未按准则要求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这个问题在上市公司中非常突出,公司对资产减值仅有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对减值测试的程序、方法等要求作出规定。有的公司平时不对资产减值进行测试,仅在年报审计中根据会计师的意见进行调整;有的确定减值金额没有任何客观的依据,仅凭主观判断,成为一种调节利润的手段。
会计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情况我们仅仅列举了很小一部分,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公司会计核算基础的薄弱,一方面是公司对具体的会计处理事项缺乏明确的标准和管理流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低,甚至是缺乏职业道德,随意调节利润。
5.审计调整事项多,且长期不入账。
本次调查,我们对辖区上市公司近二年的审计调整汇总事项进行了审阅,发现有些公司的调整事项非常多。辖区有一家公司一年的审计调整事项就多达100多笔,可想这家公司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而且有些公司很不重视审计调整事项,有些事项今年错了明年还错,根本没有采取措施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还有些公司甚至不将审计调整事项调整入账,结果造成长期的账表不符,每年编制财务报告都要依赖会计师对以前调整事项进行滚调,自己根本没有编制财务报告的能力。有家公司长期以来未将相关业务收取的押金纳入公司银行存款进行核算和管理,会计师审计发现后每年均对公司报表进行调整,但 这家公司始终未将这部分资金纳入公司银行存款进行核算,会计规范意识极其淡薄。希望大家对会计师的审计调整事项予以高度的重视,今后我们也会参照会计师的审计调整事项来评价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三)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辖区上市公司除1家公司外,已全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财务信息系统种类比较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但是一旦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控制不到位,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从本次专项调查和检查的情况来看,辖区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控制还存在不少问题,且存在问题的公司较多,问题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缺乏独立性
辖区有个别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与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财务系统是联网的,也就是说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直接查询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甚至还可以通过权限设臵拥有修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权限。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财务包括财务信息系统独立于大股东是公司治理规范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公平信息披露的要求。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是绝对不能随意通过联网的系统查询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上市公司也要采取措施堵住这个口,确保财务信息系统的独立。同时,对于这类公司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我们将纳入内幕信息知情人予以严格监管,定期进行核查。2.财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不符合会计规范的要求
有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系统过于落后,导致系统运行缓慢、非正常退出、查询异常、数据异常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而有的上市公司虽然在信息系统方面投入较大,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财务信息系统不能满足企业核算的基本要求。比如有一家公司耗资约1400万元购臵了Oracle系统,但是其会计核算模块存在重大缺陷,记账凭证出现大量断号、缺号,无法查询明细账和总账的记账时间、凭证号、摘要、期初期末余额以及发生额等基本要素,无法查询往来账项历史时点的余额,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输出打印功能等。上述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不符合我国关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基本要求,更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财务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
有的公司增减用户以及修改用户的权限没有相应的审批程序,或是仅有口头的申请和批准,而没有书面的审批手续。有的公司对用户权限实际上没有专人管理,因此出现了会计人员借用他人账户进行账务处理,或者是多人使用同一账户的情况,甚至有的公司还存在多人共同使用系统管理员账户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况。
有的公司权限分配很不规范。比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一般的财务人员、甚至仓库管理员拥有信息系统的全部权限,相当于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从增加凭证到结账的全部过程;还有的公司会计人员具有直接修改下属子公司会计记录的权限。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权限管理不规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 缺少独立于财务部门的专业信息管理员。有些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员是由财务负责人或是其他会计人员担任,一方面这些人员缺乏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可以利用系统管理员身份随意分配权限,修改会计记录,甚至删除操作日志。
4.修改记录的操作不规范,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修改会计记录的审批和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是防范会计舞弊行为的重要控制措施,也是我们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有些公司对于修改会计记录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修改会计记录不需要与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行核对确认,也不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有一家公司,在一个月内修改会计记录多达40多笔,会计人员修改会计记录无需履行审批程序,甚至在订单、出库单等原始单据不匹配的情况下随意冲销原有系统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而手工重新录入。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都提供了“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不少上市公司对上述功能的使用缺乏严格的管理。有些公司在已经结账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功能直接修改、删除或新增会计凭证,既没有书面的审批程序,同时在系统中又不留痕迹,不保存操作日志。我们在调查中也关注到,有些公司的信息系统是不具备“反结账”功能的;或是仅在月结可以反结账,在年度结账后系统是不能反结账的,这些措施都能从源头控制修改记录的行为。
修改会计记录的要求国家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关键是要有依据,要有审批程序,而且要留痕。随意修改会计记录存在很大的会计舞弊 风险,大家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修改会计记录行为要重点予以规范。
(四)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是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既是指导工作、规范程序,又是明责、问责的基础。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辖区有的公司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内容不仅包括了会计岗位设臵、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对资产减值、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重大会计差错等重大事项制定了专项制度,此外还对财务人员的聘用、培训等会计人员管理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但也发现有不少公司制度修订不及时、内容不齐全,没有包括重要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事项;有些公司的相关规定与证监会、交易所的相关要求不一致。此外,建立制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尤其是一些重大的风险事项,比如说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业务等,在业务发生之前就应建立好相关制度。
有的公司虽然制度不少,但都是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会计核算方面的要求,不少公司只是照搬会计准则上的要求,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导致会计处理随意或是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资产减值、公允价值 计量、预计负债计提等涉及重大判断事项的会计处理缺乏具体的操作流程,没有对确认方法、审批程序作出具体的规定。再比如说重大会计差错,公司没有在制度中明确重大会计差错的具体标准,会计人员无章可循,造成不同人有不同的判断。在这方面,准则有很多原则性的规定都需要公司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具体标准和处理方法。
2.制度执行和检查监督不到位
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一是要靠执行者的职业操守,二是要靠完善的检查监督机制。
首先,公司的管理层要不择不扣的执行相关制度,不然制度是很难有效推行的。比如,有些公司制度规定重大财务支出事项需要财务负责人审批的,结果总经理未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就要求会计人员付款了。再比如,关联交易事项,制度规定了一系列决策程序,但财务负责人也不关注该交易事项是否合规,就审核通过了。辖区还有一家公司,存在大额的对外拆借资金,而公司制度对于董事长对外拆借资金的权限没有限制,我们检查发现后公司虽然重新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在执行时公司管理层根本没把制度当回事,还出现控股股东的高管直接指令下属子公司对外划出资金的情况。
其次,加强制度的执行力,检查监督是关键。目前,还是有不少上市公司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执行未形成定期的检查机制;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也未跟踪落实,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整改。近几年,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辖区有一家公司编制了《财务内控检查表》,定期每月对货币资金管理、票据使用、印鉴公章使用、会计档案和财务信息报送等内容进行自查及交叉检查。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做法,希望公司能根据自身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制度执行的检查监督工作。
3.未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
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检查督促推动完善,但是对于频繁出错、性质严重的问题一定要通过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才能起到警示作用。本次调查,我们特别关注了上市公司在相关制度中是否制定了责任追究的相关内容。大部分公司在制度中规定了责任追究的原则性条款,但没有具体的做法。比如,关于重大会计差错事项的责任追究,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认定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的上市公司频繁出现重大会计差错,但公司也没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明责、问责是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也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规范意识和责任心。
二、我局的监管要求
上市公司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层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重视不够,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督检查不到位,责任追究不落实,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希望大家能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一)财务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监督和管理的职责
财务负责人是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领头羊,对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财务制度建设和执行、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等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负有全面责任。各位财务负责人要摆正位子,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 责。
1.财务负责人要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
公司应制定合理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项业务的审批权限,涉及重要的财务收支事项财务负责人必须要参与审批,包括下属子公司的重大财务收支事项,按公司的管理要求需要上报母公司管理层审批的,财务负责人也要参与审批。辖区有一家公司将各项业务涉及的审批程序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固化,相关业务自动按照系统设臵流转至不同级别的审批人员进行审批,较好地避免相关人员不按规定进行审批的情形。大家可以参照这种做法,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
财务负责人还应该通过参加经营班子会议、列席董事会等方式充分关注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和重大交易,充分考虑重大事项的合法、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积极发表专业意见,为公司把好关。
2.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已经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多数上市公司还有很多下属子公司,财务负责人要致力于建立一个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此外,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会计信息化程度都能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财务负责人不仅要做好最基础的管理工作,而且要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3.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加强责任追究。
财务负责人的会计监督和管理职责刚才已经说了,现在要重点说 说考核和责任追究的问题。公司应在相关制度中明确财务负责人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审批权限、考核要求以及公司内部的责任追究条款等,明确财务负责人的责任和工作要求,对于不认真履职的要按制度要求进行问责。财务负责人是由董事会聘任的,要履行向董事会报告的义务,董事会也要负责对财务负责人的考核、评价以及责任追究问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要做好这个工作,要参与制定财务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关注财务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加强对财务负责人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财务负责人严重违规的,要提请董事会作出处罚决定。
(二)加强管理和培训,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关键是要吸引人才、抓好培训、强化考核。
1.规范会计人员的任职条件,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公司应对会计人员的任职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不仅要符合《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而且应根据公司每个会计岗位的职责明确会计人员的学历、专业职称、会计工作年限等基本的任职条件,对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各位财务负责人要重点关注公司整体会计人员的结构,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技能化的会计人员队伍。
2.抓好培训,做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公司要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会计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工作的责任 人、培训目的、培训的主要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等。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财务会计基础规范、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和内部控制方面等相关内容,还应该做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会计人员对于违法乱纪的事项要坚决抵制,并向公司负责人、向董事会、乃至向监管部门报告。
3.强化考核,做好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
科学的考核制度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是做好会计人员管理的重要方面。公司应重新审视目前的会计人员考核制度,设计更合理化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细化、量化和有针对性。从考核内容上,要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执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考核结果要与会计人员的薪酬挂钩,并作为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的重要参考依据。
4.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会计人员管理
下属子公司是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下属子公司的会计人员应当采取统一管理的模式,不仅要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进行管理,也要将一般会计人员纳入管理的范围。比如,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统一备案,要求下属子公司按照统一的原则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任职条件、招聘程序、考核要求、培训要求等。对于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要加强管理,招聘要把关,培训要统一,汇报要及时,考核要规范。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也要贯彻到下属子公司,并应形成定期的检查机制对下属子公司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
会计的信息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不仅可以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而且也提升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但是,财务信息系统如果管理不好,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先提两点要求:
1.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首先,公司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检查财务信息系统是否存在固有的缺陷,系统设臵是否不符合国家有关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规定,对于有缺陷的财务信息系统要进行改进,甚至是更换。
其次,公司要努力推动下属子公司与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联网,加强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资金和财务情况的管控,提高管理和核算效率。
第三,公司要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要推动公司业务模块的信息化程度,如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和仓库管理等,同时将业务模块的数据与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并减少财务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
2.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和风险控制
公司要制定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权限管理、修改会计记录的程序以及各项控制环节等重要内容应在制度中予以明确。关于权限管理,我们认为,系统管理员岗位与财务人员应完全分离,权限的申请、审核、执行三个岗位也应相互分离、相互牵制。在权限设臵 上,绝对不允许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具有查询等任何财务信息系统的权限,同时要避免一人拥有全部财务信息系统权限的情况。关于修改会计记录的控制要求,第一要严格规定审批程序;第二要严格控制修改会计记录的人员范围;第三审批程序和修改会计记录要留痕。大家还要特别注意做好操作日志的备份,而且还要定期抽查操作日志,关注是否存在未经审批的异常操作,做好内部监控工作。
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是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基础。各位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要高度重视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控制情况。首先要充分了解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的现状,其次要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对公司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管理的缺陷要通过建章立制予以规范,对于违规行为还要进行问责。目前,财务信息系统的检查对于负责年审的会计师来讲是个短板,在公司内部更缺乏检查机制。审计委员会召集人都是会计界的专家,希望大家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切实负起责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四)加强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1.完善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重点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今年,不少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自查过程中已着手对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修订,这非常必要。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也是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控制环节,希望大家结合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逐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度制定既要全面又要具备可操作性,要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还要 细化责任追究的内容。审计委员会要重点督促上市公司建好制度,多提专业意见,重要的制度可以提请董事会进行审议。
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制度,是我们监管工作的重点。明年,我们要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关于重大会计差错的责任追究制度。公司应在相关制度中明确重大会计差错的具体标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应履行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要求,重大会计差错的责任认定和处罚规定等。该制度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报我局备案。除此之外,公司还应在其他制度或是在会计人员的考核体系中对违反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行为规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内容。对于重大的违规事项,审计委员会应督促公司管理层按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追究责任,包括经济处罚、公司内部通报、降职、撤销职务等,情节严重的要提请董事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董事会决议并对外公告。其次,上市公司还应重点完善核算制度,对于重要的会计核算事项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细化,确定具体的标准,特别是对于资产减值、公允价值计量、预计负债计提等较多涉及主观判断的事项,要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具体会计处理标准、操作流程和审批程序等。
2.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跟踪落实
公司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审计委员会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指导和督促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的力量,认真审核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报告,及时提出专业意见,对内部审 计检查发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督促公司管理层落实整改。另一方面,审计委员会还应与负责年审的会计师事务所做好沟通,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发现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的同时向公司董事会提交管理建议书。
三、我局将采取的监管措施
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应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人员、系统到制度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来说,这是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上市公司而言,这是脱胎换骨,是一次完全再造的过程。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工作,始终是我们监管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明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和问责的力度,督促财务负责人和审计委员会切实履行职责。
(一)加大检查力度
我们将结合审计监管、全面现场检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以及现场走访等多种方式对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关注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会计人员培训有无开展,考核要求有无落实,内部责任追究是否执行。对于发现问题的,我们将视情况对公司采取包括下发监管意见书、责令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等监管措施。同时,我们还将对公司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对整改不到位的上市公司将采取更进一步的监管措施。
在日常监管中,我们将会把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程度作为评 价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指标。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我们将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对公司进行频繁的现场检查,在公司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激励等重大事项的审核上充分发表意见。
此外,在检查过程中我们也会特别关注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希望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促进上市公司相互交流,提升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
(二)加强对财务负责人的监管和问责力度
过去,我们特别重视董事、董秘在公司规范治理中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结合公司完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力度、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及我们检查发现问题的情况对财务负责人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对于缺乏必要履职能力、不尽责、不配合监管、会计信息披露频繁出错的,我们会通过公开批评、媒体曝光、建议上市公司予以撤换以及提请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监管措施追究责任。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与财政部门加强监管协作,将我们的监管信息向财政部门通报。
(三)督促审计委员会切实履行监督和指导的职责
首先,审计委员会成员要熟悉公司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对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采取措施管好内部审计部门,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对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检查,提出改进意见,落实问责措施。第三,要督促财务负责人切实履行职责,参与财务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对于公司的制度建设、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以及会计人员管理和培训都要积极提出专业指导意见、督促落实。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要全面承担起责任,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以后,公司在财务方面出大问题的,我们不仅要追究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审计委员会的责任。
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希望各上市公司能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好的经验,将深圳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上市公司动态 篇6
新世界中国一年卖楼套现62亿元
隶属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中国10月13日发布的截至6月底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受益于物业销售状况的改善,该公司全年业绩同比飙升70%至20.2亿港元。虽然销售业绩是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来自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收益也对新世界中国的全年业绩产生显著影响。年报披露,该公司报告期内来自人民币汇兑收益达到5.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6亿港元大幅增加。
报告显示,新世界中国的物业销售经营赢利增加六成至13.89亿港元,公司报告期内已落成的物业总楼面面积同比上升25%至105万平方米,而物业销售总面积达到88万平方米,共套现62亿港元。报告期内,该公司在北京、济南、沈阳、武汉等地落成11项物业发展项目。租赁业务方面,期内经营赢利为4.32亿港元,同比上升25%。
新世界中国执行董事郑志刚日前表示,由于短期内市场存有不确定性,公司将采取较为谨慎的发展策略,暂时没有收购地产公司的计划,也无意增加土地储备。
花旗预测富力全年销售160亿元
花旗近日发布报告称,预测富力全年合同销售将为160亿元。其认为,富力地产在销售方面能力不俗,前九个月合同销售为125亿元,为同期内地少数销售金额超越100亿元的中型地产商之一。
但报告同时称,富力现价较其已落成的150亿元投资物业组合(相当于每股5.33元的价值)出现折让,反映市场对集团27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给予估值有限。
花旗认为,富力财政状况较为紧张,至本年底的净负债比率会维持约1.5倍,但还没达到危险水平,建议富力集团可沽出投资物业套现。据此,花旗将富力地产目标价由23.64元大削至9.38元,相比较经调整后的每股资产净值预测每股15.63元,投资评级则维持“买入”。
恒大新盘低价入市全年回笼资金有望超15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国庆节前,恒大共拥有300万平方米可售物业,国庆期间推出100多万平方米,且开盘当日全部实行8.5折优惠,部分项目还以成本价促销。至此,恒大成为首个在全国范围统一打折促销的开发商。恒大地产有关负责人日前向媒体透露,这些新盘分别位于广州、长沙、合肥、贵阳等地,以二线城市居多。
该相关负责人称,国庆节期间销售的约80万平方米物业,均价约在5800元/平方米,由于其中有大量别墅产品,多数产品还带精装修,因此其中利润空间相当有限。但未来市场形势不明朗,加速现金回笼对开发商的安全而言非常重要。由于国内多数城市的楼市发展仍不景气,恒大是否会凭借巨大的供应量在今年最后两个多月里扮演“价格屠夫”的角色,目前尚不得而知。
据了解,恒大国庆后的销售情况较理想,平均每日成交几千万元,周六、周日则有1亿多元。由于集团一直是一个月制定一次营销目标,因此全年目标无法确定,但如果剩下12个新盘的销售势头依然凌厉,集团在今年的销售额极有可能超过150亿元,而如果实现150亿元销售额,恒大将跻身全国销售榜前五位。
保利地产近三成年度计划不能完成
10月13日,保利地产发布了9月份销售情况简报,简报显示保利地产在9月实现销售面积10.7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认购金额11.41亿元。简报同时披露,1~9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76.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 8%:实现销售认购金额141.53亿元,同比增长17.95%。虽然前9个月的销售金额同比有所增长,但相比去年9月的销售面积及销售认购金额则下降了约29%。
保利地产在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元、增长101%的基础上,于2008年提出了房地产直接投资300亿~50亿元,全年实现销售认购240亿元的目标。对此年度销售计划,保利有关负责人表示,保利地产销售业绩截至9月底仅完成了63%,实际较公布的数据更高一些,约为151亿元,但保利的销售目标仍有89亿元有待完成。即使保利在本年度的最后一季度里完成30亿元的销售额,但其在2008年依然有59亿元的销售目标不能完成,占全年销售目标近三成的比重。有分析师认为,保利地产要完成240亿元的目标比较困难,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保利根本不可能在最后三个月中,每个月完成30亿元的销售额。
投融资
碧桂园调低全年销售目标否认股权质押给高盛
碧桂园集团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刘嘉毅10月15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证实,公司将调整销售计划,但具体数额暂时不便透露,今年初该公司宣布的全年销售目标是320亿元。
另据香港交易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记录“CCASS”显示,高盛(亚洲)证券名下的碧桂园股份在10月13日增加至102.69亿股,占碧桂园发行总股本的62.77%,由此引发市场对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已将所持股权质押给高盛的猜想。碧桂园集团日前发布澄清公告称,集团大股东持有碧桂园已发行股份的95.7亿股,其中的94.2亿股并无提供抵押。高盛也强调,截至10月15日公司所持有的碧桂园股份未超过其发行股本的5%。
此外有信息显示,碧桂园主席杨国强有意用女儿杨惠妍的股份抵押给银行,借钱来收购邵氏兄弟股权,间接控制香港最大免费电视营运商电视广播。但金融市场近来不断恶化,碧桂园股价也已下跌逾六成,日前更从邵氏传出,基于当前金融市场的动荡情况,所有有关洽购大股东股权的商讨已经终止,这使得杨国强成功收购的机会变得渺茫。
世茂地产拟借道A股发债2008年销售额下调至140亿元
世茂房地产控股公司主席许荣茂近日在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称:“现在A股发公司债券已比较宽松,目前正有几家投行在与我们进行前期接触。”但他并未透露拟发公司债的规模。
日前发布的世茂房地产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08年6月30日经调整后世茂房地产负债率为43%,集团可动用资金达到42亿元,包括持有现金28亿元及未动用的银行贷款14亿元,且于2008年7月1日至9月25日期间,集团再获银行借贷额度约21亿元。
此外,公司由年初开始已放缓增加土地储备速度。许荣茂称,公司除了在今年首季曾购土地外,第二、三季均未再买地。世茂房地产半年报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期公司实现纯利9.19亿元,较2007年同期利润减少56%:酒店及投资物业的收入大幅上升,达4.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4%。
许荣茂表示,考虑到目前房地产及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冲击,故把2008年全年合约销售额目标下调20%至140亿元,而2009~2010年的销售额目标亦下调约三成,分别至208亿元和265亿元。
黑石终止上海商业地产收购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黑石集团已因市场条件恶化而放弃位于上海价值10.17亿元的地产项目。
据知情人士透露,黑石原计划从卓越金融有限公司手中收购长寿商业广场90%股权,由于在收购价格上存在分歧,黑石在中国楼市的首次投资最终宣告失败。资料显示,上海长寿商业广场出让方卓越金融有限公司曾分别于今年6月15日和7月4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公示将该物业售予黑石的情况。日前,卓越金融宣布向黑石集团出售上海一处商用物业的协议并未终止或作废。
9亿元投资浮亏6亿元社保基金投资名流置业被深套
名流置业10月14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社保基金112组合仍驻守该股且一股未抛。由于名流置业股价大幅缩水,社保基金112组合这笔股票投资严重被套,当初投入的9亿元至今剩下不足3亿元,账面亏损超过6亿元。
名流置业三季报披露的前10名无限售股东持股情况显示,社保基金112组合持股9050.0101万股,位居第一。在名流置业一季报中,社保基金112组合就已持股6464.2929万股,其6月13日实施10股送2.54股转增1.46股,6464.2929万股送转后即为9050.0101万股。因此,在过去的半年里,社保基金112组合一股未抛。
上市公司 篇7
关键词:股权融资,公司治理,股权结构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三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所有者把其自己的资产交给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是拥有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聘用、奖惩权;高层管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 组成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的执行机构, 并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对企业进行经营。
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在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利益点, 驱使他们在公司治理中从自己的利益点出发, 做出对公司有利或不利的事情, 影响着公司治理效率, 如何制衡三者之间关系是实现公司治理高效率的关键, 具体体现在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合理、董事会内部完善的制衡关系、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加强监事会功能、建立高层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
可供上市公司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内源融资, 如初始投资形成的资本、折旧基金和留存收益;还有外源融资, 如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配股再融资、增发再融资、可转换债券融资等方式在股票市场再次进行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以下特征:
1. 内源融资低, 外源融资高, 外源融资中轻债权、重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偏好明显。
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的比例是很低的, 外源融资比例要远高于内源融资。从1996年到2006年, 内源融资比例最高也仅仅有22.77%, 内源融资的平均比例只有19.3%。而在外源融资中, 由于债券市场发展比股票市场的滞后, 导致债权融资的方式单一, 多依靠银行借款和应付款, 因此企业在融资偏好上更倾向外部股权融资, 造成我国上市公司重股权的融资偏好。
这与标准融资理论大相径庭, 标准的融资理论首先是使用内部留存收益, 其次是举借外债, 最后才是发行股票。这种融资方式偏好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体现, 据国信证券课题组关于上市公司资金来源问题研究, 美法德英日加拿大意大利七国在融资方式选择上, 内源融资平均占企业融资资金55.71%, 债权融资资金占32%, 股权融资资金占10.86%, 其他方式的占1.43%。
2. 融资总量上, 存在过度融资的现象。
上市公司在融资量上, 常常出现所融大于所需的情况, 存在募集资金闲置问题。一方面上市公司不断提出再融资计划, 另一面对闲散资金不得不进行委托理财, 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证券报统计分析, 从2000年至2006年, 我国发生闲置资金事件共491起, 涉及432家上市公司, 平均每年发生64起, 2000到2006年期间共闲置资金493.2亿元, 平均每年70.5亿元, 加权资金闲置率为24.34%。
上市公司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 常常随意改变资金的使用方向, 致使资金使用与募股说明书中计划项目相差甚远, 有的上市公司甚至将募集的资金存入银行, 用来购买国债或归还贷款等等, 这种对融资资金使用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中小股东权
三、基于融资偏好下治理效率问题
融资偏好一方面是心理反映, 这种心理反映折射在公司管理上, 对公司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融资偏好决定了融资者在融资方式上选择, 不同选择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1. 股权结构不合理, 导致重股权融资, 治理效率低。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表现:一是控股股东股权比例过高;二是流通股东股权比例低, 而且过于分散;三是国有股比例偏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一股独大或几股独大,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没有完全用于自身业务发展上, 相当一部分被大股东运用大股东权力无偿占用, 而上市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手段, 从而出现“上市热”, “增发热”和“配股热”等现象, 筹集资金巨大, 但上市公司这种轻视债务融资而偏好股权融资的选择, 并没有换来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改善, 反而是与公司治理目标越来越远。
2. 董事会内部制衡不合理, 监事会监督功能缺失。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往往由控股股东担任或委派, 控股股东可以以此来控制上市公司, 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流于形式, 公司决策缺少必要的制衡、监督, 同时监事会受董事会领导, 监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公司治理决策权最好仍在大股东。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治理不良影响的在于:内部人控制、股权融资偏好与公司治理之间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也就是主要因为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比重太大而导致治理结构的失衡即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又成为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股权融资比例的扩大又强化内部人控制、增加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难度。
四、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建议
要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主要从改善外部环境和强化内部制衡监督关系两个方面。
外部环境上完善证券市场, 构建多种融资方式, 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第一, 完善股票市场, 建立股票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立法、外部监督、信息披露等多手段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 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第二, 加快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 我国长期以来, 在股票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债券市场却相对落后, 阻碍了企业债券融资方式的选择, 应该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 使企业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可供选择, 通过以上方式改善外部环境, 引导企业理性选择融资渠道。
从内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第一, 优化股权结构, 尽快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 特别是国有股比例的减少, 使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不公平的局面得到遏制, 弱化国家干预和大股东控制的局面。第二, 完善我国董事会制度, 上市公司董事会是维护所有股东利益的组织, 因此董事会的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上市公司必须实施必要措施使董事会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董事会职权, 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 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三, 强化监事会监事功能, 提高监事会地位, 确保其能够正常的履行监事职能;严格监事成员的准入条件, 确保其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的独立性;建立可行的监事考核制度。第四, 建立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管理者建立正确的经营目标, 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遏制管理者和大股东通过上市圈钱的扭曲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288
[2]任晓燕:改善公司治理效率的思考.会计之友.2009.10
上市公司 篇8
截止2008年底, 总共有38家A股农业上市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本文对2006—2008年间我国A股市场中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营运能力等方面出发, 选取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指标, 构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选取农业上市公司相关的指标数据, 采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二、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
本文研究对象为农业A股上市公司, 剔除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和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 最终选取了30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主要财务指标数据分别来自Wind资讯、新浪财经等网站。
(二) 指标选取
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很多, 本文选取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如表1所示。
(三) 研究方法
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 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通过提取公因子, 达到减少指标的目的, 根据上市公司在各因子的得分和相应权重, 求出其综合经营绩效得分, 并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排序。
(四) 模型构建
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后, 选取特征值>1的公因子, 自动产生了上市公司在各公因子的得分F1、F2、…Fi, 运用公式:
综合得分= (a1×F1+a2×F2+a3×F3+…+ai×Fi) / (a1+a2+a3+…+ai)
其中:ai为第i个公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 求出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分。
三、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所有农业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变量特征的统计性描述分析, 即2006、2008两年相同的农业上市公司的30个样本, 每个样本选择12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其次对12个财务指标数据作标准化处理, 得出各财务指标的均值, 再求出各自的标准差和平均值。首先将农业样本公司2006、2008两年业绩的进行对比分析, 其次对2008年度30家农业样本公司经营业绩的均值进行比较、排序、分析。
(1) 2006年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将选取的12个指标的样本数据输入到SPSS统计软件中, 经整理计算后, 得到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值如表2所示。从上述得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每股收益的平均为0.23%, 表明每股收益水平一般, 标准差较小表明农业上市公司各样本之间每股收益水平相差不太明显, X2、X3 (Mean) 为其它盈利指标平均值, 为正值, 但与X1一样, 普遍偏低。资产负债率X4均值为47.3987%, 反应出企业总体偿债能力良好, 流动比率X5的均值为1.7013倍, 稍偏低, 速动比率X6平均值为0.998倍, 处于适中水平。总资产周转率X9的平均值为0.5919, 不到1次, 周转速度较慢, 应收账款周转率X8平均值为16.885, 比全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慢, 且总体水平相差很大, 存货周转率X7的平均值为2.4955, 远远低于全部上市公司的这一指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都出现了负值, 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营业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 该指标的标准差为112.34%和71.29%, 表明农业上市公司之间每股收益增长和利润增长水平之间差异很大。
(2) 2008年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
将选取的12个指标的样本数据输入到SPSS统计软件中, 经整理计算后, 得到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值如表3所示:每股收益的平均为0.18%, 2006年的每股平均收益为0.23%, 低于27.2个百分点, 每股收益水平一般, 标准差较小, 表明农业上市公司各样本之间每股收益水平相差不太明显, X2、X3 (Mean) 为其它盈利指标平均值, 为正值, 与X1一样, 较低。资产负债率X4均值为45.87%, 反应出企业总体偿债能力良好, 流动比率X5的均值为1.46倍, 偏低, 速动比率X6平均值为0.7522倍, 水平较低。总资产周转率X9的平均值为0.6617, 不到1次, 周转速度较慢, 应收账款周转率X8平均值为20.3, 比全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慢, 总体水平相差较大, 存货周转率X7的平均值为2.814, 远远低于全部上市公司的这一指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都出现了负值, 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营业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态势, 该指标的标准差为134.8%和90.29%, 表明农业上市公司之间每股收益增长和利润增长水平之间差异较大。
(二) 2008年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得分
上述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进行了统计性描述, 通过将原始财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标准化的数据形成矩阵, 并得到特征值, 按照特征值不小于1的基本原则, 选取五个因子指标, 其累计贡献率均达到65%以上。根据各因子的得分和方差贡献率, 求出2008年样本上市公司业绩的总得分, 计算出2008年总得分均值和正值比率, 通过检验的结果分析, 得出2008年农业样本公司总的业绩的特征值。以特征值不小于1为依据选取出前4个公共因子F1、F2、F3和F4, 分别为盈利因子、偿债因子、营运因子和发展因子。通过SPSS软件, 计算出各样本公司在4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 再以每个公共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作为比重, 计算出30家农业样本公司的综合分值, 即四个主因子F1、F2、F3和F4的得分, 这四个主因子得分可以代表原来数据73.901%的信息量。然后以每个主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为比重, 运用公式:综合得分F= (28.721×F1+22.164×F2+13.307×F3+9.710×F4) /73.9, 结合四个因子得分的值, 计算得出30家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 即F为综合绩效得分, 根据F值的大小, 得出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排名。
(三) 研究结论
综合分析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30家农业上市公司按照经营业绩的因子得分结果综合得分排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开创国际、延长化建、敦煌种业、冠农股份、绿大地。其中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开创国际公司其营运能力因子排名较高, 且分数较高, 而盈利能力因子得分、发展能力因子得分略低, 显然在这两方面还存在不足, 有待遇提高;排名第二的延长化建整体业绩较好, 在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处于农业上市公司中位于前列, 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也排在前十位;此外, 排在第三位的敦煌种业在发展能力方面较为突出;排在第五位的绿大地在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现较好。
综合得分排名后五位的分别是永安林业、新中基、中水渔业、大湖股份和嘉禾股份。在处于排名后五位的公司中, 大湖股份在偿债能力方面较为突出, 但是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三个方面表现较差, 导致其综合得分仅为-0.8575, 排在30位, 嘉禾股份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位于全部农业上市公司的末位, 导致其综合得分也排在末位;中水渔业在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方面相对较差;此外, 永安林业在盈利能力方面的有亟待于提高, 新中基在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方面还有所不足。
四、结论与建议
(一) 从发展能力水平看
2008年农业上市公司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发展能力指标出现明显下滑, 说明金融危机对农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要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 使农业上司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并使资产、资本等项目保持持续、适度的增长。农业上市公司应针对自身优势和潜力的特点,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
(二) 从偿债能力水平看
农业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水平较低, 农业上市公司的三年加权平均流动比率值为1.127, 存在负债过重的问题, 说明农业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建议通过改善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 优化其资本结构, 以提高偿债能力, 增强农业上司公司的经营绩效;同时还要合理保持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比例, 协调好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的关系, 使企业的偿债能力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三) 从营运能力指标看
农业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水平普遍较低, 受部分公司指标影响, 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水平偏低, 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较慢, 导致农业上市公司资产利用效率低, 从而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农业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水平也偏低, 针对这项指标, 建议企业提高其资产利用率, 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从而使资产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同时, 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存货、总资产等资产的管理, 避免资金呆滞, 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上司公司的营运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四) 在盈利能力方面
2008年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 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变现在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变动较大, 受到的影响也最大, 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了负值;由于目前农业还没有摆脱其弱质性, 其盈利能力显著低于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能力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 农业上市公司更应注重盈利能力水平, 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使其财务竞争力得到加强。农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使利润空间得到提升;同时要加强各项成本控制, 选择成本控制效果的最佳方案, 从而使利润达到最大化;此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纳税筹划有效减少税负, 使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被最大限度地利用, 特别是农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 使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加强, 进而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总体的经营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梅国平:《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经济》2003年第10期。
[2]李志彤:《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典型相关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年第11期。
[3]刘伟、杨印生:《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与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4期。
[4]高健:《浅谈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上市公司 篇9
我国证券市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部分上市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关心财务结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微观经济指标,盲目追求眼前利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投资者能够快速获取市场信息,自由选择投资对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近年来上市公司谎报财务状况、改亏为盈的事件屡见不鲜。安然事件还未平息,国内就又出现了银广夏银行破产案、蓝田事件、中航油事件等,一时间证券市场上人心惶惶。政府、舆论、投资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质量,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尽管社会加强了监督,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上市公司也在不断改进,但这些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相对较低,基本按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标准执行,自愿性披露的意愿不强,对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致使外部投资者不能获取有效信息。
因此,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探究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建立更加完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对信息披露质量有问题上市公司的纪律处分和通报批评的公告,发现自2010—2014年5年期间,共有57家上市公司被上交所通报批评和纪律处分,其中有两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因信息披露质量问题被上交所纪律处分。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越发严重。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由2010—2014年5年期间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并没有减轻,反而越加严重。信息披露质量有问题的上市公司2010年有10家,2011年有4家,2012年有9家,2013年更是超越以往,达到18家之多,2014年则发现了23家。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题每年的增长率在100%左右,越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披露质量问题越发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的表现分析。
首先,55家受到上交所处分和批评的上市公司中有53家是由于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比如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变化、收购交易等受到处罚。信息披露的要求之一就是及时,投资市场瞬息万变,及时的信息披露能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的增加和损失的减少。而这些公司未能将信息及时公布出来,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和造成资本市场秩序的紊乱。
其次,披露信息不真实和财务舞弊。部分公司改亏为盈,出现重大会计差错,虚增合同收入,虚增营业收入,少结转营业成本,销售收入相关数据存在虚报、造假情形等更是惯用手段。部分上市公司篡改财务真实数据,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损失。此外,上市公司若是改亏为盈,虚增利润,呈现一派阳光积极、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公司的形象,则是欺骗投资者,误导投资者,容易给投资者造成损失,间接导致本应大规模发展的企业融资短缺,造成资源浪费,未能物尽其用。
最后,信息不完整和信息存在陈述性误导。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中未将控股公司非法占用的非经营性资金、大股东与公司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往来等重要事项予以公布,而是被媒体披露、上交所检查出来时才予以公布。另外,没有恰当地预估风险,存在陈述性误导的现象,也让信息披露质量存在可疑之处。低估风险,能吸引到大量的投资者为项目注资,但从长远来看,则很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破坏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正确、谨慎、恰当地预估风险,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才是上市公司的长久发展之道。
三、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意识不强。
从上文分析中可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未能正确预估风险,存在陈述性误导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意识不强的缘故。上市公司只是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披露信息,没有自主、主动地公布信息,处于被动地位,才会出现上述问题。
(二)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 高层管理者的态度。
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秉承“利益相关者”理论,会提高披露信息的质量,毕竟这关系到公司的融资和信誉问题,对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些高层管理者着眼于眼前利益,未能正确真实地披露信息。就笔者调查的5年期间里,被上海证券交易所记录处分的公告中,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独立董事、财务总监等高管都涉及其中,并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 董事会结构。
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实际的权力机构,负责制定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代表股东对管理层的日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是上市公司和股东之间的一种防护机制。无论股权是否集中,董事会都有绝对的权力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必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并且董事的意向很重要,如果董事涉足披露不真实的信息,那么公司披露的报表等信息极有可能也是不真实的。
3. 监事会特征。
在我国,由于缺乏监事的利益保障措施,监事会的产生机制存在缺陷,监事能力先天不足等原因,可能出现监事会职权偏小、义务责任不明确等问题。57家被记律处分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独立董事或者是监事对信息披露不真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比重很大,表明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法律环境、社会监督不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如西方国家长远,各方面的机制还未完善。法律制定还存在漏洞,市场上有很多投机者。而且从信息披露到被证监会通报、被社会熟知,往往会有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显得很关键。如果公司是出现一时的经济危机,能运用这段时间来调整公司的运营,不会对股东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但如果这段时间被那些经济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公司利用,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四、相应的改进建议
根据近几年来屡屡发生的财务造假案,以及考虑到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诸多因素,本文认为完善法律制度、整顿投资环境、修订《证券法》已迫在眉睫。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
(一)增进自愿意识。
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意愿正在持续显著的提升。可以通过立法或制定披露准则,分层次地由上市公司开始强制披露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随后向其他企业推广。政府部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设计了一套审计标准,根据各项指标评比的结果,设立严格的企业奖惩机制,并定期公布评比结果和企业奖惩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发展状况的一项标准,对企业发展、融资、经营等都将产生影响,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意愿上升时,财政部门应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相关披露制度,上市公司也会积极配合,热烈响应。
(二)端正管理者态度,改善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应该确保公司的长期市场价值最大化,这样才能避免股东和管理者的短期行为,既满足股东的利益,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公司的管理层有能力和动力做出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正确决策。真正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的作用,增强诚信意识,自觉披露信息,履行社会责任。如果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真实,财务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可能是迫于上级压力,不得不这么做,但是应该对上级管理者进行解释,坚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做虚假的财务报告,篡改会计信息。
(三)改善法律环境和加强社会监督。
诸多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造假案,究其原因,不乏有违法成本低廉这一因素。有学者认为,应加大对违规事件的处罚力度,投资者应对违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索赔,相关部门则应给予支持鼓励,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除了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应承担相应责任。现行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处罚过于宽松,尤其是对虚假信息披露处罚的罚金过低。我国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杀一儆百,以达到预防的效果。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利益问题,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可以发挥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信用评价机构、社会公众、媒体舆论等对信息质量的监督作用,改善外部监督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参考文献
[1]徐贵丽,康兴建,陈小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分析---基于山东省上市公司的数据[J].商业会计,2015,(18).
[2]李芊.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张舒.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王文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5]刘新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学,2010.
上市公司 篇10
2009年2月2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业的调整振兴规划, 物流业终于搭上了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末班车。在物流业被确定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 物流基金也开始升温, 各式各样的物流基金走上前台。随着物流的升温, 物流的财务风险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关于物流研究的文献却相对较少, 而研究物流财务风险的文章就更少了。贾炜莹 (2007) 用字数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对物流上市公司风险进行了分析。沈渊和王旭晖 (2009) 分别用DEA法对物流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李政权 (2008) 用熵值法对物流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支燕 (2005) 用F-O模型对物流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了研究。曹小秋 (2009) 用因子分析法对物流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黄福华 (2007) 年用层次分析法对物流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闫甜 (2009) 用指标分析法对物流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物流风险分为可度量的风险和可以度量的风险, 财务风险就是一种可以度量的财务风险, 本文就是以物流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 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物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中。
主成分分析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数学变换方法, 它把给定的一组变量X1, X2, ..., Xk, 通过线性变换, 转换为一组不相关的变量Y1, Y2, ..., Yk。主成分分析方法基于原始数据本身, 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将多指标进行降维处理降低了评价的复杂度, 削弱了指标间的多重相关性;易于发现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有利于客观反映真实绩效。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物流上市公司进行评价。
二、变量确定
财务风险指标设计的方法有很多, 如指标图示法、工作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本文采用经验总结法和头脑风暴法来建立指标体系。
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物流业归属于“交通运输、仓储业”, 通过查阅“东方证券”网站上“交通运输、仓储业”每一个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 同时参考大智慧对物流上市公司的分类, 本文的研究样本选取我国沪、深股市A股2009年47家港口类和运输类物流上市公司。
本文研究的公司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和巨潮资讯网。
四、主成分分析
(1) 标准化处理, 统一量纲。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对指标进行正态标准化, 即:
(2) KMO、Bartlett球度检验。》转266页
KMO值为0.568, 巴特利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 小于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 适宜做主成分分析。
表2中的数字显示, 所选的5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78.839%, 说明了前5个因子代表了原始数据绝大多数信息。
依据因子负荷矩阵, 通过SPSS计算得到特征向量矩阵, 然后根据特征向量矩阵, 计算得出各因子得分。
可得到物流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函数为:
将物流上市公司各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得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物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排名。现在排名前10的企业列表如下:
五、结论
本文采用主成分方法对物流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 得到结果是中海集运、中国远洋、长航凤凰、SST天海、ST华龙、东方航空的财务风险较大。海峡股份、XD大秦铁、新宁物流、国恒铁路、山航B的财务风险较小。风险大公司和风险小的公司比较起来主要是盈利能力恶化, 股东权益受损的风险增大, 但在它们在负债和规模和发展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相对较小, 这和物流这个行业的特点有关。但整体上物流行业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小, 发展也相对稳定。用主成分分析随物流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为大家提供了一种参考, 但这种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
[2]、朱帮助, 王平, 张秋菊.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科学出版社[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3]、中国物流信息中心.7月我国物流运行增速继续放缓[J]中国物流与采购北京.第18期, 2010.p64-65
[4]、贾炜莹.基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我国物流上市公司防御能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 (10) .p367-368
上市公司 篇11
关键词:中国;公司治理;改革
一、中国公司治理概述
自1993年中国公司法颁布到1994年生效以来,已经建立了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在公司法颁布前中国已经存在很多处理国企、集体企业、私企和外企之间关系的法律,但是公司法是自1949年以来第一部不考虑所有制形式这一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有限责任公司概念的法律。20多年后,公司治理上升为中国企业改革的核心地位。
然而,即使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法律框架仍旧提供的是有限股东保护。鉴于依然存在大量的国企,所有权集中的企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中小股东在公司监管方面没有积极性,政府干预管理层的任命和公司的运营。大部分权利集中于少数股东手中,很多情况下公司的股东决策缺乏责任感。
二、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
影响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最主要一个因素就是公有制:中国政府拥有上市公司50%的股份。甚至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分辨不清谁代表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的一名股东。另外,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间的交易经常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中国公司治理的其他问题还涉及到董事会以及上市公司领导层。例如,很多董事都是“内部”董事或者执行董事,缺乏独立董事,导致出现了内部操控。即使中国安全监管机构试图通过要求每个上市公司都要设立独立董事,并且独立董事的人数需要占到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来消除董事会的内部操控,但是大多数的权利依旧很集中。
传统意义上,中国公司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薪酬比较低,大部分上市国企管理层的任命通常是政府根据政治上的可靠性来进行选择,而不是根据管理能力。由于缺乏职业管理者的市场以及准确的绩效激励就会影响管理者的质量。很多情况下信心的披露不够及时准确,也不容易被投资者理解,使得难以监督董事会和企业管理业绩。
三、中国公司治理改革亟不可待
中国证券市场概述显示2006年12月中国由1461个上市公司。中国有两个股票交易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均成立于1990年。2001年底市价总值达到52亿美元,2002年底市价总值为51.6亿美元。在2006年年底,仅上海证券交易所就达到91.5亿美元。2003年中期,中国就具有超过6500万的投资者账户(人口的5%),118个证券公司以及众多基金管理公司。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监管系统成立于1992年,监督中国所有的证券交易活动(包括期货)。该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有36个区域办事处分布在各省、直辖市,且拥有1500个员工。最初的证券法在1999年颁布,与公司法一并于2005年进行修订,为证券监管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中国证监会为提高公司治理近期和持续的措施包括鼓励上市公司设立董事会的独立董事,采用公司治理准则以及提供良好的信息披露。在证监会的监督下推动了通过法律诉讼保护股东权利的法律改革,也推动了会计改革和审计人员的监管。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证监会规定的一个主要政策就是增加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人员的数量。直到2002年6月30号,上市公司股东会议就选举出了2414名独立董事。在对1084个公司的调查中,80%的公司董事会设立了2个独立董事。70%的公司至少聘请一位专业会计人员作为独立董事。
2001年,当美国开始遭受因公司治理失误而造成的诸如安然事件、世通事件以及环球电讯案件等一系列的公司破产,安然事件丑闻提醒了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紧迫性。上述公司在破产前公司运营以及股票价格都表现很好。权利滥用滥用一年(2004年)后的结果包括德隆集团内部架构的崩塌,广东科龙电器股份公司董事长逮捕和六个高管因夸大了收入和利润超过20亿元被逮捕,中国首富周正毅因为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和虚报其农凯集团公司注册资本罪被判入狱三年。
2006年中期, 因为广东证券公司“严重违规”,中国证监会其业务许可证下令关闭后该公司开始清算,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11月4日股票交易暂停后,指定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托管和清算广东证券。自2004年中国证监会为了“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发起了一项全国性运动打击违规行为的百病缠身的证券行业以来,广东证券是中国证监会叫停的第15个证券公司。
在上述事件没发生之前,从2002年1月起中国就为上市公司颁布并执行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准则》对所有的上市公司具有强制力并且与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相融合。它保证了股东、董事、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责任。另外,持续信息披露是所有上市公司的责任。所有的股东在获得准确、及时和完整的信息方面,获得定期披露审计报告年报、半年报以及未经审计的季度报告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公司年报中需要披露公司治理实践,同时也需要披露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信息。
中国也相继推行法律和会计改革。允许对董事和管理层进行诉讼。2001年高级人民法院颁布股东因虚假公司信息造成公司损失对董事和管理层进行诉讼的程序,且法院已经受理了这类案件。中国会计准则也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会计准则机构强化了对审计人员的监管,甚至因为审计丑闻撤销了中国最大审计公司的执业资格。
现存法律和准则的强制力促进了对上市公司会计、披露、相关方交易等定期实地检查。一年有300多个公司进行定期检查。符合《公司治理准则》的专项检查也已经制定。强有力的制裁包括公开批评违反法律和准则的行为。赋予证券交易所谴责上市公司违反上市准则行为的权利。中国证监会同时与证券部成立了一个联合的证券违法监督委员会来检举违反证券法的行为。
四、结论
长远来看,如果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统筹改革市场发展的需要。在中国企业的商业文化下,开发一种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和进行一次公司治理改革是中国市场的关键性一环。(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典;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中国社会科学;2013-1-10;
上市公司 篇12
关键词:管理层持股,公司绩效,上市公司
1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 民营经济已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亮点。与此相对应, 市场经济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已成为公司的主导生产要素, 公司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 包括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等等, 而这些都离不开管理层的决策和支持。高层管理者作为拥有优质人力资源的人才, 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是其他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所替代不了的, 同时其价值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2001) 认为, 在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经营知识化、竞争激烈化的今天, 市场竞争瞬息万变, 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当大, 在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中, 经历阶层的能力作为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关键。由此可见, 高层管理者为公司运营和价值提升带来的巨大效应。然而, 在现实的工作中, 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经理们往往不会为企业绩效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全力, 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相偏离。因此, 基于以上考虑,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来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
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2.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Mehran (1995) 对美国工业企业1979年与198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 CEO持股比例与企业经营业绩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Benston (1985) 的研究肯定了管理层持股的重要意义, 他的研究结果表明, 股东财富的变化与管理层持股价值的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Jensen (1986) , Hanson和Song (2000) 则指出管理层持股有助于减少自由现金流量及代理成本, 增加公司价值。管理层收购也从侧面支持了“有关论”。Kanlan (1989) 和Smith (1990) 指出, 伴随管理层杠杆收购的成功, 公司的绩效也大幅提升。
Morck (1998) 等根据管理层持股的利益一致假说和掘壕自守假说提出管理层持股可能区间有效并设计模型实证检验得出:持股比例在0%-5%范围内, 托宾Q值与董事的持股比例正相关;持股比例在5%-25%范围内, 托宾Q值与董事的持股比例负相关;超过25%, 二者又正相关, 但托宾Q值与持股比例的关联程度在这一区间有所减弱。Morck的研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很多研究都沿用了Morck的思路。Mcconnel (1990) 选取了1976年的1173家和1986年的1093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他们发现托宾Q值与公司内部人持有的普通股比例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呈倒U型。托宾Q值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当持股比例达到40%-50%后, 托宾Q值随着该变量增加而减少。Han和Suk (1998) 采用公司股票收益率作为绩效指标, 发现股票的收益率与管理者的持股比例正相关, 而与管理者持股平方负相关。
2.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研究也存在各不相同的结论。刘国亮, 王加胜 (2000) 通过对经理人员持股比例、职工持股比例与公司ROA、ROE、EPS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 公司经营绩效与经理人员的持股份额正相关。吴淑琨 (2002) 研究表明, 股权集中度、内部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 (总资产利润率ROA) 呈显著性倒U型关系。张宗益, 宋增基 (2002) 认为企业绩效与经理持股比例存在立方关系。于东智 (2003) 发现董事持股比例之和、董事人均持股比例都未与绩效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 表现出统计意义上的曲线关系, 而表现出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张俊瑞等 (2003) 和徐承明, 濮卫东 (2003) 分别发现公司经营绩效与董事长、总经理的持股呈正相关关系。谌新民, 刘善敏 (2003) 将经营者界定为董事长和总经理, 选取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衡量上市公司的主要经营绩效指标。发现“零持股”比例有上升之势;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有显著性弱相关关系。
3理论基础及假设
3.1利益汇聚假说
Jensen与Meckling (1976) 提出的“利益汇聚假说” (convergence of interest) 认为:更多的管理层股份会使管理者与其他股东有更多的共同利益, 让管理者拥有更多的剩余索取权使得管理者与股东在彼此的目标函数上趋于一致, 所以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能够汇聚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 降低代理成本, 提高公司绩效。
3.2掘壕自守假说
伴随着“利益汇聚假说”的出现, Fama和Jensen便提出了“掘壕自守假说” (management entrenchment) 认为:如果管理者拥有的所有权增加, 他就有更大的权利来控制企业, 其受到外界约束的程度也随之减弱, 因此他会去追求更多的自身利益, 从而偏离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同时, 管理层持有股份越多, 企业被并购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使得控制权市场对管理层的约束机制减弱。
3.3本文假设的提出
通过以上两个假说, 即“利益汇聚假说”和“掘壕自守假说”, 可以得到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所以,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文献梳理, 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民营企业的情况, 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呈倒U型。
4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设计
4.1变量定义
本文研究变量包括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其中, 因变量为公司绩效, 自变量包括:管理层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平方、管理层持股情况 (即管理者是否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此外, 为了控制其它公司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公司规模、财务杠杆、行业作为控制变量。
因变量:公司绩效, 用P值表示。选择反映资本收益能力的国际通用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表示。然而在国外学者大多采用托宾Q值来衡量公司价值, 但是它容易受到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 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自变量: (1) 管理层持股比例即管理层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 用MR表示; (2) 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平方; (3) 管理层持股情况, 用Xn表示, 其为虚拟变量, 管理层未持有公司股份的上市公司取0, 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的上市公司取1。控制变量: (1) 公司规模 (size) , 以上市公司账面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 (2) 财务杠杆 (DAR) 以公司负债总额与账面总资产之比表示; (3) 行业 (IND) 为虚拟变量, 采用CCER数据库行业分类资料, 将上市公司分为13个行业, 公司属于第i个行业的, INDi为1, 否则为0。
4.2模型设计
根据本文的假设和变量定义, 本文设计如下回归模型:
P=a+b1MR+b2MR2+cXn+d1Size+d2DAR+d3IND +ε
其中P为公司绩效, 以净资产收益率 (ROE) 表示;a为常数项;b1、b2、c、d1、d2、d3为回归参数;MR、MR2分别表示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平方;ε为随机扰动项。
5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5.1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6年沪、深两市我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采用截面回归的统计方法。样本均出自色诺芬数据库。另外, 为了保证收集数据的有效性, 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数据筛选依据如下: (1) 考虑到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不利影响, 本研究剔除了每股净资产小于1的上市公司。 (2) 考虑到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不利影响, 剔除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异常的ST、*ST公司, 以及享有为暂停上市流通的股票提供流通渠道的特别转让服务的PT上市公司。得到352家上市公司作为最终的研究样本。
5.2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2006年样本公司中, 管理层持股比例在排除缺失值后的有效样本中, 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最高值达到63.702%, 最低值为0.000000一个近似为0的值, 说明管理层持股比例在样本公司间差异较大, 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均值只有3.304%, 低于国外对管理层持股比例研究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均值约在10%以上的水平。其中McConnell和Servaes (1990) 的研究中, 管理层持股的均值为11.84%;Morce et al. (1998) 的研究中, 管理层持股的均值为10.6%;Short and Keasey (1999) 的研究中, 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均值为13%。另外, 通过管理层持股情况的均值为0.66可以看出, 一半以上的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都持有公司股份。
5.3回归分析
本文基于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 通过运用SPSS13.0 软件处理后对研究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2。
a Predictors: (Constant) ,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b Predictors: (Constant) ,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管理层持股比例;c Predictors: (Constant) ,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管理层持股比例, 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平方。
由表2可知, 利用逐步筛选策略共经过三步完成回归方程的建立, 最终模型为第三个模型。整个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062, 为了消除自变量个数影响, 经过校正的R2为0.053, 效果不算太明显, 但通过表3的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528, 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 说明该回归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a Predictors: (Constant) ,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b Predictors: (Constant) ,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管理层持股比例;c Predictors: (Constant) ,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管理层持股比例, 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平方;d Dependent Variable: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
从表4可以看到,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平方的回归系数显著性t检验的概率p值分别为0.002、0.002和0.016, 均小于0.05, 说明它们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同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0562, 管理层持股比例平方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434,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181。所以通过表4中的回归结果数据, 可得回归方程, 即:
ROE=0.562 MR - 0.434MR2+0.181Size+ε
所以, 回归结果支持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 即: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呈倒U型。
6结论
本文的回归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性倒U型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 只考虑了行业、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三个控制变量, 而自变量对公司绩效的正面影响可能会受到诸多外部变量的干扰而减弱, 所以可能会成为本文研究的局限。本文的研究对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 将使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不断完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国亮, 王家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及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11) .
[2]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 .
[3]于东智.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3) .
[4]于东智.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用及影响因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9) .
[5]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 2000, (3) .
[6]Andrei Shleiferand Robert W.Vishny, 1997: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7]Berle, A and Means, G, 1932,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Macmillan, New York.
[8]Fama, E, F, 1980,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9]Hall, B.J., Mruphy, K.J., 2002.Stock options for undiversfied ex-ecutiv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3,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