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上市公司

2024-07-12

国外上市公司(精选12篇)

国外上市公司 篇1

在现代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 如何设计、改善高管人员激励机制, 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国外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机制特点, 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上市公司薪酬机制特点

一项针对全球26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超过5亿美元企业的高管人员薪酬调研报告显示, 高管人员薪酬包括的项目主要有:基本薪酬, 包括年度基本工资 (经常性收入, 如13个月的薪金或假期津贴) 和其他常规报酬 (与工作无关的奖金及盈利分成) ;非固定奖金 (以个人业绩为基准的奖金) ;法定公司补贴 (企业提供社会保障、法定福利及作为降职补偿的款项) ;公司自愿补偿 (公司自愿提供的个人退休计划、人寿保险、医疗及其他自愿性员工福利计划, 包括总裁养老金) ;特殊津贴 (年度健康检查、公车、额外假期、房补等津贴的现金价值) ;长期激励计划 (年度赠予的股票和期权及其他长期激励性奖励的价值) 。

根据上述薪酬项目, 结合相关资料, 国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特点有。

1. 从总薪酬构成看, 职位越高, 薪酬项目越多。

成熟国家的CEO级别及中层管理人员, 薪酬中都包含上述6项中的多数项目;而中国高管的薪酬中一般只包含基本薪金、非固定奖金、法定公司补贴3项, 结构相对单一。

2. 成熟国家CEO报酬中与个人业绩相关的奖金, 如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超过了1/2, 基本薪金所占比例约为1/5-1/4;

而中国CEO报酬与个人业绩相关的奖金, 如股票期权等与薪酬总额占比分布非常不平衡, 更多的是依靠基本薪酬。

3. 从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披露的高管薪酬信息看, 2007年标准普尔CEO平均薪金为1054万美元, 其中:

平均基薪84万美元, 占总薪金的8%;现金奖金204万美元, 占总薪金的19%;股票奖励737万美元, 占总薪金的70%;福利补贴29万美元, 占总薪金的3%。这种综合考虑企业短期和长期经营结果的薪酬结构是中国企业可借鉴的。

4. 薪酬委员会是董事会常设机构之一, 由3-5名董事组成, 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少于2/3, 委员会主席由董事会任命。

二、国外上市公司薪酬机制的“得与失”

金融业高管人员的高薪受益于行业的迅猛发展, 而且金融业是一个波动性大、人力资本依存度高的行业, 需要较强的激励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并刺激他们甘冒风险以取得高收益, 从而实现公司利润的增长。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这些报酬都是天文数字。金融风暴之后, 我们发现如此高的薪酬水平却几乎没有和公司业绩尤其是公司长期风险相挂钩, 可谓是国际金融业高管薪酬机制的一个巨大漏洞。

在美国, 大量上市公司都将股价作为衡量高管绩效的唯一重要依据, 其长期激励计划仅仅与股价挂钩, 即便与业绩挂钩, 也是短期业绩挂钩。欧洲的情况要好些, 欧洲公司将奖金和长期收入与业绩挂钩, 有的还将业绩与离职薪酬挂钩, 但也没有与未来风险相关联, 使得高管薪酬方案不具备长期考核性。

虽然股票期权为代表的中长期激励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但它也并非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万应良药, 具有自身先天的缺陷: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受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如果股价不能有效反映业绩, 激励作用将会失效, 甚至会产生负效应。高管人员是否得到奖励单纯地取决于股票在股市的表现。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并不能充分反映高管人员的工作业绩。股票期权持有人在股票价格上升时受益而在价格下降时不会受到损失。这可能激励管理层提高公司资产负债比率, 涉足风险更大的并购活动, 这些行为的短期回报是极吸引人的;但从长期看, 可能会损害股东利益, 使股票期权激励演变成少数贪婪的公司高层掠夺股东和投资人利益的工具。

三、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机制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2003-2008连续六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数据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凸显出三大特征:企业家估值已达合理水平、约束机制略显不足、薪酬结构有待优化。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家价值回归较快, 虽然仍远低于国外同行水平, 但高管薪酬的增速已快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就中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及非完全竞争市场而言, 高管薪酬已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管理层持股比例依然偏低, 薪酬结构呈现了较强的短期性, 这也是薪酬与业绩较难成线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在上市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 要解决高管薪酬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从高管薪酬结构存在的问题出发, 找到解决途径;其次要追溯其决策机制, 从决策程序合法合规出发, 并且加强信息披露规范化处理;最后要追究相关决策人员责任。按照上述分析,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优化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机制:

1. 薪酬挂钩股价与实体经济。

长期激励尤其是股权激励为两者的桥梁, 通过使高管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 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 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 可以使高管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 长期激励在防止高管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2. 决策程序合法合规。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董事会制度, 董事会应由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共同构成,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高层决策机构, 内部董事应该占少数, 防止内部人控制。其次强化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职能, 目前上市公司要求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2/3为独立董事, 并要求委员会主任为独立董事等。最后要严格执行薪酬决策的执行程序, 对上市公司利润有较大影响的高管薪酬如奖励基金方案, 可以聘请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相关论证。

3. 信息披露规范化。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薪酬信息仍然十分有限, 只是披露数据, 且是总额数据, 还应关注薪酬的组成结构、支付方式等, 应在年报中对高管报酬政策、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上一年度管理层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做出详细说明。信息的有效披露, 有助于监管机构、小股东及民众的监督。

4. 建立追溯制度。对于薪酬委员会委员, 应该建立追溯制度, 如果其设定的高管薪酬存在重大疏忽或偏差, 应该追溯其相应责任。

摘要:在现代公司治理机构下, 上市公司的短期业绩和长期发展与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工作密不可分, 如何提高高管人员激励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国外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机制特点, 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外上市公司,薪酬机制,借鉴

参考文献

[1]钱颖一, 政府制定高管薪酬是严重错位, 财经网, 2008年12月.

[2]高管天价薪酬持续遭疑, 限薪令难限上市公司, 新华网, 2009年12月.

国外上市公司 篇2

◇ 商业形态的发展

◇ 国外商业设计公司及作品简介

◆ 英国Benoy

◎ 上海环贸IAPM广场——Benoy

◆ 美国Callison

◎ 上海宏伊国际广场——Callison

◆ 美国RTKL

◎ 深圳万象城——RTKL

◆ 英国Jerde

◎ 上海西郊百联购物中心——Jerde ◇ 国外商业设计公司在中国发展状况

商业形态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近代商业形态的发展

国外商业设计公司简介

◇ Benoy 贝诺——英国()

公司概要:贝诺在1947年成立于英国,是一家屡获特荣的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公司,在英国、中东、印度、中国和亚洲均设有设计分公司,被公认是一家拥有无限创意的领先全球性企业。

设计理念:贝诺团队以真正的个性为基石,以实现设计之最为信念,集国际经验、对当地的了解、创意能力和设计诚信于一身,所完成的建筑设计方案富于创意、历久弥新、具有商业可行信且兼顾成本效益。团队作品:上海环贸IAPM广场

香港圆方商场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环贸IAPM广场

含义及定位:商场名字 “iapm” 呈现国际化“international”及日“am”与夜“pm”不受时限的全新购物体验。“ am ”及 “pm”,分别象征白昼及晚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合二为一,成为崭新的零售模式—“夜行消费”。iapm项目定位于建造上海首个主打”夜行购物消费“概念的”夜行商场“。商场营业时间为上午10点至晚上11点,餐饮等业态则延长至次日零点甚至凌晨1点左右,突破了一般商场10点关门的惯例,开创了沪上行业先河,弥补了“夜间消费”空白。

◇ 凯里森——美国()

公司概要:1960年,Tony Callison开始从事建筑和室内设计。1975年,凯里森股份制公司成立。1995年,公司更名为凯里森建筑。2006年,正式更名为凯里森建筑事务所。凯里森作为全球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世界各地提供专业化的设计服务,包括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商店、办公、住宅和酒店设计。凯里森在商业零售设计尤其著称,在全球享有声誉。

设计理念:凯里森在中国积累20年的市场设计经验,凯里森的成功和特点在于我们坚持投入世界一流的专家型设计力量,持续发展与客户的长久战略合作关系,探索高效和符合本土国情文化的设计流程和成果交付

团队作品:上海宏伊国际广场

上海悦达889

上海宏伊国际广场

◇ RTKL ——美国()

公司概要:RTKL国际有限公司(RTKL International)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规划设计公司之一。从1946年创办至今,RTKL已经发展成目前有建筑,都市规划,结构工程,空调水电设备工程,室内设计,园景绿化设计,标志路牌系统设计等各种专业人才,提供多元性整体专业服务的世界性设计公司。

设计理念:RTKL融合不同文化背景,尊重自然和环境的条件,达成提供完美设计成果的目标。近五十年来,RTKL在世界各地城市的美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今,RTKL的项目涵盖了商业零售,游乐休闲,办公大楼,高级酒店,各型住宅,交通设施,医疗设施,高科技设施等多种类型,并成功地协调文化特色,配合环境条件,克服设计的挑战,赢得了世界各地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团队作品:深圳万象城

北京世界金融中心

深圳万象城

◇ 捷得——美国()

公司概要:捷得于1977年开始了他的建筑设计征程,创始人为美国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FAIA)乔恩•捷得。乔恩打破了传统建筑师注重发展建筑形式的樊篱,致力于创造令人难忘的场所,让人们聚集在一起,感受社区的氛围。捷得场所创造展望能创造与众不同的多层次“体验环境”。当然,这些愿景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还包括与建筑周边空间相关的广阔概念。人们可以在整个空间中感受并分享纯正多元化的城市体验——在此空间里体验场所。

设计理念:捷得以创新性和整体性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上扩展游客体验,精细的过程管理实现高效、精确并充满创造性的成果而广为人知。我们的协作设计模式——我们将其称为共同创造——为“体验环境”提出我们的愿景;希望能将建筑、周边景色、内部设计、平面环境、灯光和水景要素完美结合,令其犹如浑然天成。团队作品:香港数码港中心

上海西郊百联购物中心

上海西郊百联购物中心

国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公司的影响 篇3

[關键词] 国外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性经济实体中,国外直接投资(FDI)在政策制定者的议事日程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他们希望FDI的流入能带来紧缺的资金、新的技术和市场营销手段,以及管理技术。FDI被郁积将带来这些潜在的利益,因而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方面,FDI的贡献受到了特别的强调,各级政府总是希望通过FDI带来的技术转移所产生的结果能超过在项目中外国的投资者所应承担的义务,并通过相关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国内的公司受益。

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能够表明由于国外投资的出现,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性的存在。有这样的可能,研究者们从一个错误的方向来寻找FDI的溢出效应。跨国公司总存在着这样的冲动,阻止可能增强本地竞争者的相关信息的泄漏。但是,与此同时,随着相关技术对本地供应商的影响,将使本地供应商可能从中受益。因而,FDI的溢出效应更应是纵向的,即垂直的,而不是产生于同一行业的内部。换而言之,溢出效应更有可能是通过反向关联,在本国的中间产品的提供者和他们的跨国公司顾客之间产生的。

本文将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将对溢出效应的渠道进行简介;第二部分,讨论FDI流入立陶宛后的数据分析和估计策略;第三部分将就全文做出总结。

第一部分溢出效应渠道的简介

当跨国公司提高他们在投资国公司的生产力且没有完全带走利润时,FDI就会产生溢出效应。通过复制外资机构用于本地市场的技术或通过雇佣由外资机构培训的员工,国内企业也会获得溢出效应。另一种溢出效应的产生则是由于外资的进入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从而促使国内企业更有效的使用国内已有资源或寻求新的技术。(Blomestr?m and Ari Kokko,1998)

但从另一方面看,跨国公司并没有动机去阻止技术对上游部门的普及,因为他们会从中间产品的供应者那里获得好处。这样,反向关联——即跨国公司和国内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是最可能产生溢出效应的渠道。由此,溢出效应可通过以下三个渠道产生:(i)外资对国内企业的直接技术转移(ii)跨国公司对生产质量及准时的交付要求促使国内供应商提高其生产管理和技术(iii)跨国公司的进入增加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这使得国内供应商能够从生产规模的扩大中得到好处. 在经济转型国家有证据证实,通过反向关联会产生溢出效应。

第二部分数据和估算方法

1.立陶宛的FDI

立陶宛在90年获得独立,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前实际上是不允许外资进入的。私有化的第一阶段开始于1991年,当时限制性的允许外资进入。直到1997年FDI才开始大幅提高,这是私有化进程的第二步阶段。

FDI在1998年达到高峰由于起步晚,比起其他中东欧国家,立陶宛吸引的FDI较少。

基于立陶宛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因素,FDI的流入主要集中于维尔纽斯、考那斯和克莱伯特等三个主要城市。直接投资于制造业的外资主要集中于克莱伯特附近,而大部分投资于批发和零售业的外资则集中于首都维尔纽斯附近(OECD,2000,2001)。

2.估计方法

为了检查处于相同产业或其他部门的公司的生产率同FDI的关联性,我们采用一种类似于早期文献中的方法,同时公式中有部分的改动:

Yijrt代表j部门的公司i在r范围和t时间的真实产出,他的计算调整了报告销售量中存货的数量,缩小了生产物价指数,一边适用于NACE中的大多数企业。Kijrt表示资本,被定义为固定资产在年初的价值。Mijrt——原材料,按照其投入的价值,随着存货的变动而调节。通过每一部门投入-产出矩阵计算出的中间产品的投入,随着相关产业的缩减而缩小。最后, 衡量的是公司中外商股份的比例。

而溢出效应的渠道之一Horizontaljt,代表在t时间j部门中得到的外商投资。他被定义为部门中所有企业的外商投资的平均数,权数为每一企业在该部门产出所占的比例,即:

这样,变量值随着有外资投入的企业的产出和这些企业中外资所占比例的增长而增加。

Backwardjr代表被j部门供应的外资。他产生于国内供应商和跨国公司之间的潜在联系。他被定义如下:

这里,αjk是从1996年NACE中超过10%的企业的投入-产出矩阵计算出的j部门供应给k部门的产品比例。该比例不包括为最终消费的而提供的产品,但包括对中间产品的进口。正如公式所指出的那样,部门内部的产品供应为包括在内,因为这一座用已包括在了Horizontal变量中。我们可以看到,被j部门供应的部门中,外资的投入越多,变量的值越大。

Forward变量被定义为有外资参与的上游(或供应)部门产出的加权份额。因为我们的研究中只有一家中间生产商参与到国内市场,所以外商生产的用于出口的中间产品为包括在内。这样,就有公式(4):

这里,σjm是j部门从m部门购买的中间产品在整个j部门中间产品投入中所占的份额。同前面所属的原因相似,部门内的中间投入未包括在内。变量值的增长伴随着外商在上游部门产出所占份额的增加。

为了更好的确认并计算出生产性溢出效应,我们必须分清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如果跨国公司的进入降低了产业的垄断,导致更多的竞争,并迫使本地企业提高他们的效率的话,那么这样的情况也可被认为是广义的溢出效应。更进一步,外商进入下游部门会增加中间产品的需求,这又反过来使国内供应商从规模经济中得到好处,为分离出这种效应,回归分析将包括基于投入-产出矩阵和消费部门产值当中的原料来源方式计算出中间产品的需求量。一个正的系数就建立在了中间产品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率之间。

一些计量经济学理论需要加入进分析中。第一个是对未被观察到的变量的删除。这里可能会存在行业、时间、区域等因素不为计量经济学所知,这样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和外资投入之间的系数。这些变量包括某个特殊企业的高质量的管理或是所给区域中更好的基础结构。这样,描述就变为:

第二,有人认为当估计生产率时,使用OLS是不合适的。因为这种方法把劳动力和其他投入看作外生变量。Griliches和Jscques Mairesse(1995)认为要素的投入应被视为内生变量,因为他们由计算其生产率的公司内的生产者搜集,而非计量经济学家搜集。不考虑要素投入的内部性会导致估计系数的偏离。

第三部分 结论

观察的结果与生产性的溢出通过反向关联起作用是一致的。结论认为,处于产业链下游部门的外资和标准偏差一程度的增长是伴随处于供应领域的每一国内企业15%的产出增长的。生产的利润同外资的部分而非全部所有权相联系。这同早期FDI承担更大范围的本地资源这一证据相一致。最后,因为是对早期发展中国家公司研究的案例,所以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内部部门的溢出效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溢出效应是从又多国投资的专门供应中间产品的部门中产生的。

当然,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以全方位考察FDI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为证实这篇论文的结论,此论文使用的数据考虑的是作为供应商的个体企业,而不是依赖投入-产出矩阵来衡量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另外,应该多了解决定溢出效应程度大小的被投资国和投资者的特点。我们希望未来改进的一些可用数据能帮助研究者们研究这些问题。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研究 篇4

一、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

英美公司是“单极式”领导体制的代表性国家, 其公司治理模式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在企业融资方面以股权融资为主, 债权融资为辅;公司内部机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首席执行官组成, 董事会一般兼任首席执行官;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化, 证券市场上的并购活动很活跃, 外部治理机制较强, 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更多的是通过外部约束的形式来实现的。

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 是以发达的股票市场和积极的公司外部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极其发达的股票市场是公司融资的重要工具, 成为有效配置市场资源、实现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司股权极为分散, 股东很难直接影响经营者, 出现“弱所有者、强管理者”现象。这一模式有着两大弊端:

一是“内部人控制问题”。由于股权高度的分散化, 职业经理人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公司经理人可能会违背股东的利益而寻求个人利益。二是这种模式使得公司经营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化倾向, 敌意收购的频频发生对公司经理层构成了严重威胁, 经理层往往以维持自身眼前的利益代替公司长远的战略打算, 公司的长期发展问题受到搁置。

二、日德组织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

日德组织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采用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监事会的组成方式。实际上股东大会只是一种形式。董事主要由内部管理人员组成, 包括一名以上的有主银行背景的董事, 总经理通常由董事长兼任。公司董事会既是一个决策机构,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执行机构, 决策权与执行权统一的公司占据绝大部分。因此, 公司经营者有较大的决策权和独立性。

虽然也有发达的股票市场, 但对于公司筹资以及监控公司来讲, 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Dimsdale1994) 。其主要原因在于, 在这些国家里, 资本负债率较高, 股权相对集中, 特别是法人之间的相互稳定持股, 以及银行对公司的持股和干预 (如德国的股票托管制度和持股人投票制度DSVR;日本的主银行制度) , 从而使立足于企业内部的各相关利益主体监控公司成为可能。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加大了对经营权的监督力度, 最大可能地避免发生大股东侵犯小股东权益的问题;缺点是公司机关多了一个权力层级, 决策效率相对较低。从实际运作效果来看, 公司历史上很少或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美国安然、世通的重大恶性事件。内部制衡机制的存在, 也没有明显觉察出日德公司相对于英美公司在决策效率上的差异。可以说, 日德模式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一。

三、东南亚家族型公司治理模式

东南亚家族型公司治理模式以家族资本主义或裙带资本主义为特征。公司股权由家族控制, 变为具有绝对控股权的单一大股东和交叉持股的普遍存在, 企业主要经营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 经营权与所有权很少分离, 很明显家族内的关系治理具有灵活性和环境的适应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公司内部以决策独断、家长式约束的管理为基调, 而这恰恰正是高效管理的最大天敌。因此, 一旦公司中的家族“权威”受到冲击或者是出现漏洞, 整个治理体系将会轰然倒塌, 不像其他的公司治理模式那样, 可以通过“机制修复”来实现治理结构的恢复。随着所有权的日益分散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家族监控的企业将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管理才能首先在所有者家族中成为稀缺资源, 迫使家族企业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让给非股东的经营者, 这必然会使家族的控制权被削弱。二是对物质资本的需求将导致单独由家族提供成为不可能, 而对外部资本的寻求也就意味着对控制的分割。

综观国际上各国公司治理的实践, 公司治理模式都存在着利与弊, 因为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与资本市场的情况都不一样, 形成公司治理模式的背景不同。因此, 没有哪种公司治理模式是全世界通用的, 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也不能照抄照搬, 必须按照自身的情况去探索。我国的公司治理受到历史因素和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具有其典型的特色。我国的资本市场和经济都处在快速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公司治理的最优模式还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正因如此, 借鉴国际上公司治理的经验对我国公司治理现状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M].林华伟, 等,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2]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3]李维安, 武立东.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4]王文钦.公司治理结构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第四章 国外信托公司业务 篇5

个人信托业务

一、财产处理信托

(一)生前信托——合同信托

(1)生前信托只有在委托人在世时才具有法律效力。

(2)生前信托必须由信托文件而产生,且委托人必定是个人。(3)可以是自益信托,也可以是他益信托。典型案例:子女教育及创业信托

(二)身后信托——遗嘱信托

(1)信托文件订立在委托人生前,但其信托效力却开始于委托人去世之后。(2)他益信托,身后信托的受益人只能是委托人生前指定的第三者。遗嘱信托:遗嘱执行信托、遗产管理信托 典型案例1:遗嘱管理信托

台湾的 林老先生年过七旬,生活富足,拥有一套豪宅,一儿一女也早已成家立业,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太太在两年前去世了。为了老年生活不会孤独,林先生娶了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太太。但老先生知道终有一日自己会比太太先走一步,非常担心自己身后儿子不愿继续照顾后母,也怕太太还太年轻,将来带着豪宅改嫁,不照顾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子女。林老先生咨询了自己的会计师,会计师建议:

他成立一个遗嘱信托,将房子交付信托,由信托机构担任受托人,儿子为受益人,同时在信托契约中注明,如果太太没有改嫁,太太拥有该豪宅的使用权一直到去世。这样一来,林老先生的烦恼解决了,既可以尽到照顾妻子的责任,也可以让儿子拥有财产。请思考该信托的特点是什么以及相比传统遗嘱方式的优点

二、财产监护信托

三、人寿保险信托

请查找人寿保险信托的案例 重点思考:

1、人寿保险信托的功能或优势

2、人寿保险信托的适用范围

四、特定赠予信托

重点:特定赠与信托与公益信托的比较

第二节

法人信托业务

一、抵押公司债信托

1、抵押公司债的定义:

以公司某种特定财产作为还本付息之担保而发行的公司债。公司不履行其义务时,债券持有人有权对所提供的担保品自由处理,以清偿其债权。

在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破产案例中,债权人如此众多,如何将抵押品进行拍卖并获得相应赔偿?

2、抵押公司债信托的定义:

信托公司接受发行公司的委托,代替债券持有者行使抵押权或其它权利的信托业务。实质:代为债权人(债券持有人)行使抵押权

3、抵押公司债信托的三方当事人及信托财产 债券发行公司(委托人)信托机构(受托人)债券持有人(受益人)

信托财产:债券发行公司提供的抵押财产的担保权

4、抵押公司债的运作原理

如果委托人按期清偿公司债的本息,则信托目的达成,信托关系消失。如果委托人不履行清偿公司债本息的义务,或延迟给付,则受托人实行担保权,拍卖担保物,以其价金清偿公司债本息。这时,受益人按其持有部分自价金平等受偿,以致所有公司债债权人都可以获偿。

请思考:抵押公司债信托的作用(重点)

二、商务管理信托(即表决权信托)

1、表决权信托的定义: 也称为商务管理信托。指公司的全体或部分股东推举一家信托公司为受托人,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过户转移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集中行使约定的权利,以控制公司业务活动的一种制度设计。

2、表决权信托操作流程

(1)公司股东代表和信托机构签订协议,将集中起来的表决权委托给受托人管理,原股东享有除表决权之外的一切权利。

(2)受托人在信托期间代表股东:行使行政权;负责保管股票;代股东处理公司事务;将每年股息收入转发给表决权信托收据的持有人

3、表决权信托的特点

(1)表决权信托的信托财产:表决权

表决权信托的实质:表决权与收益权的分离

(2)表决权信托——自益信托;股东(委托人=受益人)

(3)期限性:表决权信托的有效期限通常不得超过10年,一般财产信托期限可以更长

(4)不可撤销性。除非全体当事人之间具有合意,一旦成立表决权信托,则不容一方当事人任意撤销。

请重点思考表决权信托的作用及优势

典型案例:青岛啤酒公司与A-B公司的合作

5、表决权信托收据:

①由信托机构向股票持有人发放 ②可以像股票一样自由流通转让 ③据此收据可以获得股息收入等。

④在信托终止时,表决权收据持有人可以凭此收据换回股票。

三、设备信托 定义:委托人将动产设备委托信托机构代为出租或出售并达到为设备供应商和设备使用者融通资金目的的信托业务。信托受益权证书:

一种由信托机构根据设备厂商转移的信托财产开立的有价证券,持有者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到期可凭此证书要求信托机构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设备信托的特点:

1、自益信托:委托人=受益人=设备拥有者

2、与设备租赁相比,委托人须将设备的所有权过户给受托人。信托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将设备进行管理。

3、委托人出售信托受益权证书给公众的行为——类似于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第三节

公益信托

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都属于私益信托。公益信托是一种个人和法人通用性质的信托业务。也就是说公益信托的委托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一、公益信托的定义

二、公益信托与私益信托的区别

三、公益信托的特殊类型:慈善剩余信托

1、特点:兼顾自益信托与他益信托

本金和收益分离信托

兼顾私益与公益

2、三种类型

慈善剩余年金信托——适合中产阶级 慈善剩余单一信托——适合富裕阶层 共同收入基金信托——适合普通居民 注意前两种类型的比较

第四节

国外上市公司 篇6

(一)各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1.美国公司股权具有分散性、高度流动性及以机构持股为主。由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成熟的证券市场,具有反对金融集聚的传统,因此,美国的公司主要靠在证券市场上直接筹集资金,其股权结构中自然人股东占的比重较多,这就造成了美国大公司股权十分分散的状况。公司股权的分散性又产生了股权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特点。股权分散在所有者中产生了一个“搭便车”的现象。为避免自己成为“搭便车“的牺牲品,一般自然人股东持股的目的是从股票增值中获得收益,而并不关心经理的工作绩效。

美国股权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股权结构中以机构持股为主。从股权结构来看,美国目前最大的股东是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互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养老基金所占份额最大。

2.德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首先,德国的公司制度中有限责任公司为主,权威部门对持股的管制比较宽,因此,公司交叉持股比较普遍,这就造成德国公司股权集中程度比较高。德国公司持股主体是银行、保险公司、实业公司和创业家族,而非自然人股东。德国公司交叉持股比较普遍,股权集中程度比较高,交叉持股企业很少轻易或频繁地变动股权,一方面使股权流动受到限制,使企业的经营者将企业的扩展、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投资于长期项目,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德国公开资本市场的发育迟缓和相对落后。其次,银企关系对德国治理结构产生极大影响。德国银行是全能银行,既向企业提供贷款,同时又持有工商企业的股票。从传统上看,德国银行将与企业的关系视为一种长期关系,并愿在企业困难时帮企业避免破产,并且这种紧密关系由于银行对企业的持有公司股票及派驻代表进入监事会而得到强化。

3.以法人相互持股为特征的日本公司股权结构。日本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法人相互持股。法人之间的相互持股或环形持股,形成银行、企业、保险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法人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监督网络,整个集团形成大股东会,企业间形成了以产权为纽带的牢固协作关系。这种股权结构的独特性,即大部分股票都是由“友好的”、“稳定的”股东持有的特征,对于维持企业经营的长期稳定,抵御敌对企业的兼并收购有很大作用。

日本股权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主银行体制。主银行是对于某个企业而言在资金筹措和运用等力一面容量最大,并且拥有该企业股份的银行。主银行通过资金供给、派遣干部参与经营决策及企业重组等手段形成对企业的控制和监督,对关系企业发挥治理效能。但是主银行体制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这种体制作用的发挥是以经济整体状况良好为条件的,一旦经济状况恶化主银行体制必然会随之崩溃。

(二)各国公司的不同治理机制

1.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与美国公司分散性、高度流动的股权结构相适应,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有以下三个特征较为突出。(1)不设监事会,由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责。(2)以股票期权为激励经理人员的主要手段。(3)企业中职工持股制度较为典型。

2.德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德国公司的治理模式与日本非常相似,但同时也有两个方面非常不同于美、日的公司治理模式。(1)双重委员会制。(2)职工参与制。

3.日本公司的治理模式。日本的文化特点对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日本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家庭观念比较强以及强调决策的一致性,对不同当事人的利益的共同点的强调以及对商业关系中的忠诚与信任,使日本形成了一种重视长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的公司治理特色。(1)董事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企业社长拥有企业的最高决策权。(2)职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二、美、德、日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

(一)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各国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法律哲学、价值观念不同,因而各国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也各有其特点。同样是治理比较好的公司企业,美国和日本所采用的手段虽不同,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并且,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取长补短,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完善。因此,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保险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是在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的平衡之间寻求突破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特殊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相比,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经营目标多元化。一方面公司作为资本的载体,要寻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其次是社会责任重大。正因为如此,政府对保险业的改革历来都十分谨慎,努力寻求为维护金融体系健全而进行的规制与不阻碍有效市场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之间的平衡。因此,国有股控股格局将会是今后较长时间内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任何基于股权彻底分散化的改革方法都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不符合保险业的实际。

(三)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新模式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股权结构越分散就越有成效,从我国保险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似乎也与国有股的绝对控制有关。在大股东存在的前提下,公司治理结构就不能达到最优吗?国外实践表明,治理结构具有多种模式,没有完美之说。美国基于股权分散基础上的治理结构,也有惨痛的教训。日本、德国以大股东为基础的治理结构,在促进经济腾飞、提升公司价值等方面也同样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经济体制、股权结构、资本市场监管等不尽相同,切不可照搬照抄,强求外在模式的一致。应坚信适合自身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就是最佳模式。因此,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基于现阶段国有产权控股前提下,采取渐进的方式,继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综合治理和手段创新,以完善内、外治理机制,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机制的内在生机和活力,从而形成与产权结构相适应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四)产权配置创新,优化国有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是决定治理成效的内在要素。中小股东及散户投资者如果占股比较低,不能对大股东形成实质上的制约,容易形成“搭便车”的机会主义或干脆“用脚投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三方制衡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应借鉴德、日等国的做法,积极寻找国有股配置的多种形式。一是在保持股权“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产权流通、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多方引入国有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国有(控股)企业等,从而优化国有股权结构,促进股权相对分散,形成多元化。二是改革董事、监事选举办法。如:尝试累积投票选举制度,或规定国有投资机构出任董事的条件和席位数等,完善制衡机制。

(五)独立董事制度创新,发挥独立董事职能

当前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面临挑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独立董事的聘请主要由大股东决定,难以起到散户投资者代言人的作用,独立董事身份尴尬。二是独立董事的薪酬设计缺乏激励,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关联。三是大多数独立董事都来自院校、研究所或政府部门,实际操作经验欠缺和跨行业任职的现状,制约了监督作用的有效性。为此,要从引进独立董事的本源出发,对现有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改革独立董事选举制度,如当散户股权比重达到20%时,可委托某中介机构委派独立董事。二是改革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使收入与公司经营特别是长期绩效挂钩,产生正向激励。三是构建独立董事人才市场,探索独立董事职业化道路。通过出台任职资格制度、建立人才中介机构、完善董事声誉管理等,培育市场紧缺人才。

(六)选聘制度创新,克服主体虚位弊端

经营者由董事会选择,并负责监督,但谁来监督董事会选聘工作,以确保将那些富有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管理才干的人聘用到经理岗位上呢?由于国有产权主体虚位现象,董事会经理选择投票权是廉价的,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等道德风险。建议从三方面入手,建立董事选聘经理的三重约束:一是要求董事持股,以形成财产约束。二是董事的报酬与所选择经理的业绩挂钩,形成收入约束。三是严格董事素质,聘请勤勉、诚信、具有较高选才、用才能力的人担任,形成资质约束。

(七)经营问责创新,规范公司经营行为

国外基金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基金公司治理,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监控机制

伴随着全球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快速发展, 基金或基金公司本身所面临的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契约型基金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没有相应的组织体系;公司型基金虽然是一个公司, 但是除了董事会, 也并无其他机构。因此, 基金公司所面临的治理问题与一般公司所面临的治理问题有所差异, 而治理问题作为影响基金公司发展的瓶颈值得国内外研究者作深入探讨。

纵观基金业的历史发展过程, 自1970年以来, 随着大型公众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的加大, 公司治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而作为一种集体行动方式, 共同基金能有效地解决大型公众公司治理中可能存在的“搭便车”以及成本收益问题。此时, 通过将“消极财产”变成“积极财产”, 共同基金获得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这又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 使其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在基金业崛起及发展的初期, 人们更为关注基金作为“公司治理调节器”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 然而与一般公众公司发展轨迹如出一辙的是, 随着基金业的快速发展与成熟, 基金公司本身的“治理困境”也日益浮出水面, 且成为制约基金业发展的瓶颈。基金公司的治理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发展, 而且会影响所投资的公司甚至整个资本市场。因此, 为了加强基金公司治理, 保障其持续发展, 理论界对基金公司的研究焦点逐渐由其作为积极股东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转向其自身的治理问题, 并且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一、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主要表现在其组织结构上, 主要包括公司型基金的股东大会、托管人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及激励机制。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基金大多为公司型基金, 有关基金公司治理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讨论独立董事制度、基金经理行为及激励机制。

1. 以独立董事为核心的基金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公司型基金属于一种虚拟的公司, 几乎所有涉及基金经营管理的功能模块都通过合同的形式交由第三方机构负责。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来看, 由于董事会负责基金与所有第三方合约的签订, 并对履约过程进行监督, 因此其能保护公司型基金投资人的利益, 并且其职责范围比一般公司董事会的职责范围更广。所以, 公司型基金的治理机制多以独立董事为核心, 而这被契约型基金借鉴并广泛运用。

关于以独立董事为核心的基金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存在两种假说:相关性假说和无关性假说。这主要是因为选取的标准不同所致。当以市场业绩为标准时, Bill Ding和Russ Wermers (2004) 认为董事会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很大, 独立董事的数量越多, 公司业绩越好;公司业绩差时, 经理被更换的可能性大。而Ferris和Yan (2005) 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论。他们使用2002年共同基金家族的大样本进行研究发现, 基金丑闻发生的可能性和基金绩效都与董事长和董事会的独立性无关。

以独立董事对基金费用的控制为标准, Tufano、Peter和Sevick (1997) 研究了美国开放式基金的费用与其董事会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基金公司董事会中每增加一位非独立董事, 基金费用就要提高34~37个基准点, 也就是4%左右;而独立董事的比例每提高10个百分点, 基金费用就会下降48~56个基准点。这说明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 监督越有效。同时, 他们发现独立董事受聘于同一基金家族的基金公司越多, 基金费用越低。这可能是因为独立董事的参与程度越大, 监督范围就越广, 这时独立董事就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以及增强了与基金家族管理人谈判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相对于独立董事被收买的情形而言占了上风。Del Guercio、Dann和Partch (2003) 也认为, 董事会规模较小或独立董事比例较高的基金公司, 基金费用较低, 董事薪酬也较低, 当基金发生较大折价时会采取较有效的调整措施, 即成本控制水平较高。人们通常认为独立董事受聘于同一基金家族的基金公司越多, 其越容易被基金家族的管理人员收买, 基金费用会越高。Khorana、Servaes和Tufano (2006) 通过对18个国家的46 799只共同基金进行比较得出, 规模较大、综合性较强的基金, 其费用较低;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家的基金, 其费用较低。

以独立董事的监控效率为标准, Ferris和Yan (2005) 研究发现, 当每名独立董事监管基金公司的基金的平均数越大时, 基金公司发生丑闻的概率越大。Khorana、Tufano和Wedge (2004) 则从基金公司合并的角度研究了董事会对于此类重大决策事项的有效性, 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 其越难以忍受公司经营的低效率。另外, 他们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为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而提出的“基金公司董事会中至少有75%的独立董事”的治理建议提出了质疑, 并指出上述情况只有在董事会成员完全具有独立性时才成立。

董事会成员在基金公司中是否持有股权也会影响董事会作用的发挥。Cremers等 (2005) 认为, 董事会成员持股较多的公司的绩效较董事会成员持股较少的公司的绩效好。Qi Chen、Itay Goldstein和Wei Jiang (2006) 则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基金公司的董事是否持有公司股票以及持有量的多少。研究结果表明, 基金公司董事一般在公司持有资产的风险较大、其他监控机制缺乏时倾向于持有公司的股票;当基金公司的其他监控机制较健全、投资者也很老练时, 董事的监控作用较小。

2. 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

基金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基金资产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问题。我们可以在有效的基金治理结构下通过对基金管理人进行必要的激励和约束, 使基金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对于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用即报酬, 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

Sundaram等 (1998) 研究了共同基金的管理费结构问题, 通过建立模型发现对基金管理人进行激励可以提高基金的业绩, 并发现激励合同使基金承担更大的风险。Chevalier和Ellison (1997) 则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1982~1992年基金表现与基金管理人收入的关系, 发现对基金管理人进行激励将改变基金的投资组合风险。另外, 他们也分析了基金经理的隐性激励机制, 发现年轻的基金经理在选择基金投资组合时趋于风险规避。

(1) 线性报酬契约。所谓线性报酬, 是指基金管理人按照基金总资产或总收益的一个固定比例来提取的基金的管理费用即报酬。最优线性报酬则是指使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效用都能够达到最大的线性报酬。Starks (1987) 认为, 若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可用模型来描述, 且收益率的系数不具有不确定性, 那么在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之间就存在一个最优的线性报酬契约。但是, Cohen和Starks (1989) 进一步考虑了基金管理人的价值, 认为基金管理人所付出的努力越大, 基金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的波动就越小, 从而对最优的线性报酬的存在产生质疑。

(2) 相对业绩报酬契约。所谓相对业绩报酬, 就是根据基金投资组合实现的收益计算的收益率。我们可以根据收益率来评价基金管理人的工作绩效, 并以此作为其报酬确定的依据。人们认为在某些情况下, 收益率比收益更有效。在业绩衡量时, 不宜将基金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进行简单比较, 因为这种做法通常会引发基金管理人的短视行为与风险态度, 并不能激励基金管理人以及提高基金管理人能力预测的准确程度。Admati和Pfleiderer (2000) 进一步讨论了基金管理人在拥有私人信息时的情形, 结论是:当给定了作为基准的证券投资组合之后, 基金管理人就会根据证券投资组合和相对业绩报酬提取的比例相应调整基金的投资组合, 从而使投资者试图根据相对业绩来推断管理者能力和提高管理者努力程度的愿望落空。也有学者认为可采用投资组合中没有确定的另一只基金的收益率作为基准收益率, 这种方法能消除部分外部市场因素的影响, 从而更关注基金管理人的努力程度。Eichberger、Grant和King (1999) 证明了在两只基金竞争的条件下, 相对业绩报酬契约比简单的线性报酬契约能更有效地激励基金管理人。

3. 其他管理者和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基金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Chevalier和Ellison (1999) 通过研究基金经理的学历、年龄等特征与基金业绩的关系得到了有趣的结论:有MBA学位的基金经理取得的业绩更好;毕业于排名靠前大学的基金经理, 其业绩较好, 同时所毕业学校的排名会影响基金经理就职于什么样的基金公司;相对于年老的基金经理, 年轻的基金经理取得的业绩更好, 但当其业绩下滑时也更容易被更换。Gottesman和Morey (2006) 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基金经理的GMAT成绩与基金业绩显著正相关;基金经理参加的MBA项目在商业周刊排前30位的, 其业绩好于排名在后面的以及没有参加MBA项目的基金经理的业绩;而其他教育变量如是否有其他硕士学位、是否为博士等与基金业绩无关。David R.Gallagher首次以澳洲基金公司 (包括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及平衡型基金) 1999~200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 对基金业绩能被其他管理者特征解释的程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 高级管理人员的任期与实际管理生涯的不配比对基金的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非高级管理人员的忠诚度与基金业绩负相关, 而系统风险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忠诚度 (服务年限) 负相关。除了受教育程度及忠诚度等特征对基金业绩有显著影响, Bill Ding和Russ Wermers (2005) 认为基金经理的经验对投资组合的业绩也有很大影响。他们通过研究基金经理的整个职业生涯、观测每个基金经理的股票选取过程及业绩发现:在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中, 基金经理的经验越丰富, 其业绩就越好;而在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中, 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反而没有经验缺乏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好, 这说明可能存在基金经理利用低效的公司治理进行“掏空”的现象。

二、基金公司的外部监控机制

外部监控机制是对内部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 其作用在于使公司管理层的行为受到外界的评价和约束, 同时也给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一种保障。对于基金公司的外部监控机制, 西方理论界主要讨论的是基金经理市场以及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

1. 基金经理市场。

基金经理市场的作用在于淘汰不称职的基金经理, 保留那些经实践验证的具有才能并高度负责的基金经理, 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使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更大的保障。

从基金经理更换的角度看, 基金业绩能体现基金经理是否努力工作, 而不负责任的基金经理会遭到市场的淘汰。与一般公司不同, 基金公司投资人可以随时要求赎回所购的基金份额 (也就是撤资) , 如果公司业绩不佳, 将可能导致巨额赎回的风险, 从而迫使更换基金经理。Khorana (1996) 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其研究以美国的共同基金为样本, 发现基金经理的更换与基金绩效相关, 表明美国基金经理市场发挥了惩戒“绩效较差经理人”的作用。随后, Khorana (2001) 又对基金经理更换后基金的业绩进行了研究。他以在1979~1991年被更换基金经理的393个美国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为样本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被替换后, 基金的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反, 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被替换会对基金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 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更换基金经理之后, 投资组合的换手率明显降低。在表现不好的基金经理被替换之前, 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净现金流入的减少。Chevalier和Ellison (1999) 的研究发现基金经理被解雇的概率平均为15.5%, 被解雇的可能性与当期以及滞后一期的基金业绩显著相关。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是, 相对于年龄较大的基金经理而言, 年龄较小的基金经理离职与基金业绩的关系更为密切, 年轻的基金经理因业绩较差而离职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年长的基金经理。Wermers和Zechner (2004) 从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角度研究基金经理更换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两年的事件窗中, 基金经理被更换后的基金绩效会好转;根据滞后两年的折价回报 (引起折价改变的基金投资者的回报) 能够预测基金经理更替, 而根据滞后一年的折价回报却无法预测基金经理更替。

2. 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研究主要围绕“基金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是否能够减少基金经理所掌握的私有信息”展开。Wermers和White (2006) 的研究表明, 大约10%的美国股票型基金都存在着超额的风险调整收益, 即说明基金经理掌握了关于股票价值的私有信息。Myers (2001) 分析了主动管理型基金和被动管理型基金的投资组合信息披露对成本和收益的影响。Wermers (2001) 认为要求共同基金进行更频繁的投资组合信息披露时, 将降低基金的收益、提高交易成本及增大基金的潜在风险等。为了对基金经理拥有私有信息的情况进行控制, SEC规定所有美国的基金公司应由半年一次变为一季度一次公开披露信息。然而定期进行投资组合的信息披露并不意味着完全真实地反映了基金的交易情况, 其仅从表面上披露了与投资价值有关的信息。

三、结论

通过对国外研究文献的梳理, 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监控机制两方面展开, 并遵循以下逻辑框架:

从研究成果的分布来看, 首先, 国外的基金公司治理研究虽从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两方面展开, 但重点仍放在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上, 成果仍集中于董事会, 而对外部监控机制的研究尚存在很大空间, 如政府监督、媒体和社会的影响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其次, 对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的研究, 目前仅限于对信息披露频率的分析, 但对披露信息的质量却很少涉及。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披露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治理机制的运行效果, 因此还需要在今后对这个领域作进一步研究。最后, 以往的研究都是从公司角度出发, 将公司视作“黑箱”。在基金公司中, 公司治理机制一般只能决定公司的战略选择, 而不能决定具体的投资决策, 因此要研究基金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公司运营及绩效就不可避免地要打开公司这个“黑箱”, 而对基金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在将来对这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Del Guercio, D.L.Dann, M.Partch.Governance and boards of directorsin closed-end investment compan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69

[2].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Mutual fund independent directors:Amodel of corporate America.Fundamentals, 2003;4

[3].Khorana, Ajay, Henri Servaes.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ompetition in themutual fund industry.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LBS Working paper, 2004

[4].Khorana, Ajay.Performance Changes Following Top ManagementTurnover:Evidence from Open-End Mutual Funds.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1;36

[5].Klibanoff, P.O.Lamont, T.Wizman.Investor reaction to salient news inclosed-end country funds.Journal of Finance, 1998;53

国外跨国育种公司的组织管理形式 篇8

中国现在的育种公司都属于第一类。中国的育种模式与美国以前的模式很相似, 玉米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猪病严重、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动物福利, 还处于追求高效的阶段, 所以北美的一体化、集约化的高效养猪模式为中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而北美是PIC目前最大的市场, 40%的猪源来自PIC, 占世界猪总数的10%左右, 有一些世界最大的一体化、集约化养殖企业。

2010年7月~2011年6月间, PIC北美的种猪年销售量:PIC北美国内销售多于22, 500头祖代、曾祖代母猪, 1875头祖代、曾祖代公猪, 201000多头父母代母猪, 6825头父母代终端公猪;PIC北美出口到17个国家, 其中4500多头母猪, 3900头公猪。

从美国玉米生产分布和美国生猪存栏分布发现, 美国的生猪多分布在玉米生长带, 饲料供应方便, 有利于降低成本, 但是疾病风险大。为了防控疾病, PIC的曾祖代、祖代场在玉米产区的周边, 而遗传核心场都分布在边远地区。

遗传改良传递的管理方面, PIC根据商品猪生长表现测定遗传增益, 保证在PIC核心场的遗传进展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客户场。PIC每年供应的公猪大约为11475头, 有50%为PIC自己拥有, 26%是合同制, 14%来自客户;PIC每年提供的母猪中有76%是客户提供, 只有0.5%是公司自己拥有。通过北美的核心场体系向全球传递遗传改良, 公司拥有全球数据库。而我国育种的最大瓶颈就是测定少, 遗传联系少、关联少。

PIC未来育种的趋势:

(1) 研发投入增加 (人力、物力) 。

(2) 育种目标更加关注整个产业链。体型外貌只是外表的东西, 而育种应该更加考虑猪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 更加关注猪的生产性能、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等, 产业链是育种公司的目标。

(3) 更加重视综合效益的提高。考虑养猪人的效益, 每头母猪每年的断奶仔猪数、断奶仔猪公斤数、出栏数、出栏公斤数、胴体公斤数, 饲料报酬、每公斤胴体成本、每头断奶猪成本。PIC断奶猪成本低的原因主要有母猪初情期早;初配早;后备母猪空怀少;怀孕母猪每天4.5~4.8磅料就能维持好体况 (1400~1500磅/年) ;断奶后再配上快;对商品猪日增重及料比的好影响。考虑屠宰场的利益, 培育大猪 (控制背膘、维持料比、保证肉质的前提下, 如近期提出的350 (约159千克) 磅的猪) 。

(4) 另外还有有更多的信息来源, 更多的纯种测定数据、更多的分子标记信息、更多的杂交猪信息。

(5) 更加注重基因组选择方法的快速应用。

国外专利投资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篇9

由于专利的主要价值是一种排他权,专利以往都作为企业限制竞争对手的防御性工具,但专利投资公司将这种排他性全新的价值,通过将专利资本化使其逐渐变成一种进攻性工具。专利价值的变化以及专利投资公司的发展,对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战略、专利管理和运用以及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专利投资公司现状

专利投资公司主要业务

20世纪末,专利投资公司出现并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类企业的发展而增加,据Patent Freedom统计,截至2011年1月1日,全球有380家NPE,且数目仍在增长。专利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专利授权和专利诉讼。

专利授权。专利授权是专利投资公司的重要收益来源之一,专利投资公司可以获得高额的专利授权费。有时还会与交易对手达成专利合作协议,在获得专利授权费用的同时获得交易对手所拥有的专利,并部分享有这些专利的授权费用。目前无法准确统计专利投资公司的专利授权数量及金额,但有资料显示,高智发明2010年的收入为7亿美元;阿卡西亚研究公司(Acacia Research Corporation)2010年的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累积专利授权960次,2010年的31次专利授权费用超过13亿美元。

专利诉讼。据Patent Freedom统计,1985年以来,专利投资公司对超过5 000家不同经营类型的公司发起了4 000多起专利诉讼。

2005年以来,专利投资公司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数量增长迅速,第15页表1是2006—2010年遭受专利投资公司诉讼数量最多的25家企业所面临的诉讼情况。电子和通信类企业所占比例最高,占比达84%;超过一半的企业为美国企业,且前十名中有7家来自美国。

2010年有超过2 600家企业遭受专利投资公司诉讼,较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增长了48%(见图1)。

虽然我国企业不是专利投资公司的主要攻击对象,但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企业遭遇专利侵权威胁或诉讼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表2给出近年来国外专利投资公司对我国企业发起专利诉讼的情况。

专利投资公司主要类型

根据专利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专利来源及业务类型不同将其分为纯粹型(True Blue Trolls)、意外型(Incidental Trolls)、竞争型(Competitor Trolls)和发明型(Thinking Person’s Trolls)等几个类别。

纯粹型。纯粹型专利投资公司是专利投资公司的最原始状态,其主要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收购个人或企业专利并利用这些专利提出诉讼,诉讼成功后与原专利所有者共同分享诉讼收益,这种模式与创业风险投资通过投资特定项目,并从项目的成功中获得收益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创业风险投资的行为关键是选择项目并对项目的运作提供指导,而专利投资的核心则是投资专利后成为司法诉讼的绝对主体。美国纯粹型专利公司最多,如高智发明及众多小型NPE。

意外型。意外型专利投资公司在发展过程渐渐不再继续从事原有产品的制造而专门从事专利投资或者其持有专利成为其获利的重要手段。例如柯达公司不从事软件行业,1997年收购王安公司软件部并成立伊士曼软件公司;2002年,以收购王安公司时继承的专利起诉Sun公司,两年后获得Sun公司支付的9 200万美元专利费用;2008年,柯达公司起诉三星电子公司和LG公司专利侵权,并为此获得9.5亿美元专利授权费用;2010年,柯达公司起诉苹果、黑莓制造商RIM专利侵权,虽然案件还未结束,但柯达公司CEO安东尼奥·佩雷兹(Antonio Perez)认为柯达公司起诉苹果和RIM的案件将为处于挣扎状况的柯达公司带来最多高达10亿美元的专利费用。从目前伊士曼软件公司的业务状况看,属于典型的意外型专利投资公司转变。

竞争型。竞争型专利投资公司是指:商业中竞争对手间为实现打击竞争者而通过购买特定专利对竞争对手发起专利诉讼,从而实现打击竞争对手目的。许多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竞争型专利投资公司的角色,如Broadcom(博通)诉Qualcomm(高通)案就是典型的竞争型专利投资公司行为,博通和高通在许多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竞争,2007年博通购买到一项专利(美国专利No.337-TA-543),并控告高通侵犯该专利。这种专利投资行为就是典型的竞争型专利投资公司的特征。

发明型。发明型专利投资公司不仅通过购买获得专利,自身对研发活动也有投入,通过对其拥有专利的授权、诉讼等方式营利,这类公司多数由科研机构发展起来。由于其对产业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且为专利产生进行了研发投入,因此产业界对其批评较少。

典型专利投资公司及其商业模式

阿卡西亚研究公司

阿卡西亚研究(Acacia Research Corporation)公司成立于1992年,其子公司拥有180多个专利组合,公司在99个技术领域的专利授权协议数量超过1 000个。阿卡西亚研究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以专利侵权诉讼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且其子公司Acacia Technologies是一家纯粹型专利投资公司。该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发起了近400起专利侵权诉讼,是发起诉讼最多的专利投资公司,诉讼对象包括微软公司、三星电子公司、雅虎公司等。阿卡西亚研究公司按照技术领域不同成立多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其领域内,利用其掌握的专利开展诉讼,这也是专利投资公司中较为普遍的商业模式,只是阿卡西亚研究公司这家NASDAQ上市公司做得更为成熟。表3列出部分阿卡西亚子公司提出的专利侵权诉讼。

高智发明

高智发明(Intellectual Ventures)的商业模式更加接近风险投资,该公司成立了三支功能不同的基金,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围绕这三支基金开展,这与阿卡西亚研究公司围绕子公司开展业务的模式有很大差异。高智发明这种以基金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可能成为专利投资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

高智发明在专利投资公司传统业务方面也做了探索:第一,专利保险是高智发明专利授权业务的衍生,企业通过向高智发明交付一定额度专利费用与高智发明结成专利同盟,高智发明以为企业提供巨型专利保护伞为服务内容,当企业面临专利侵权诉讼时,为其设计一个可绕开原告主诉专利的专利池,从而避开专利诉讼。据高智发明中国区一名高层人员介绍,在实践中,面临诉讼的公司通过购买高智发明的这种专利保险不仅可以绕开专利诉讼的专利池甚至会形成对原告主诉专利的反诉。第二,高智发明的借壳诉讼业务机制。高智发明在2010年之前没有进行过专利诉讼,公司更像是专门从事专利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但实质上,公司却进行了“借壳诉讼”,即通过一个壳公司对企业进行专利侵权诉讼。最典型的案例是Oasis Research起诉Adrive案(见图2),表面上看高智发明并未涉及专利诉讼,实质上该公司通过一个成立仅12天的小型专利投资公司实现了“借壳诉讼”。

创智发明

韩国的创智发明(Intellectual Discovery)成立于2010年,是韩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高智发明进入韩国的产物。该公司已经筹集大约700亿韩元组成创意资本基金,资本来源主要是国内的大企业(包括三星电子公司及LG公司)及投资人。

由于创智发明具有鲜明的政府背景,因此该公司的业务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利孵化。除购买专利外,创智发明也通过孵化的方法获得专利,并为此设立了一支专项基金(Invention Capital)用来支持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发明专利,目前已与首尔国立大学就合作开发运作专利项目达成协议。

专利联盟。2011年,创智发明启动了一批专利联盟,以提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专利的购买和管理能力。

专利诉讼咨询。创智发明成立以来一直为韩国企业、韩国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专利诉讼咨询的义务。

我国专利管理运用现状

专利投资公司利用专利主动获得经济利益,是专利运用的全新模式。目前,我国的专利管理运用主要集中在专利代理等传统业务,专门的专利投资公司非常少。国外专利投资公司的发展也对我国专利市场发展提出了挑战。

政府缺乏对国外专利投资公司的应对措施

高智发明进入日本和韩国后,两国政府均出台政策禁止科研机构和高校向高智发明出售专利;两国已经或筹备设立专利投资基金。我国政府目前既未出台限制科研机构和高校向高智发明出售专利的相关政策,也未设立与高智发明形成竞争的专利投资基金。相反,还在很多高校鼓励高智发明设立基金,实际上是促使科研人员向高智发明出售专利。政府未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造成了我国专利大量被国外专利投资公司收购。

企业缺乏专利策略规划

国外很多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控股公司,是企业专利运作专业化的一种表现。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搜索引擎检索结果中发现,国外多家企业所属的知识产权公司在我国申请专利。第18页表4为国外企业所属知识产权公司作为专利申请(专利权)人申请专利数目超过100项的企业情况。

相反,我国企业很少成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控股公司,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仅申请发明专利就为27 034项,但并没有设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公司,同样作为专利申请大户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也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公司。

国内投资机构缺乏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投资经验

中国的投资机构大多将目光集中在房地产、资源甚至农作物,很少关注无形资产,即便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也较少关注无形资产项目,《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1》显示中国还没有专注于投资无形资产的风险投资机构。

我国专利管理和运用的发展方向的政策建议

完善专利管理运用法律体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目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和《专利代理条例》已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但对专利运用、管理的规定还较少。一些地方出台了有关专利管理的条例,如《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在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和专利管理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其中专利管理中要求申请政府资助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或者技术改造项目,申报政府资助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政府科学技术奖等情况下,申请人或申报人应向有关行政部门提交专利检索报告。2007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太原市促进专利转化办法》,在专利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中营造鼓励发明创造、加强专利转化及专利保护的法制环境。国家应尽快出台《专利管理条例》或完善《知识产权法》,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专利创造、转让和运用活动,营造健康的知识产权市场环境。

加强专利转移中介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要求,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作用,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的专利中介机构以专利代理机构为主,还未形成专门的专利转移体系,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虽然发挥了专利转移的作用,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的专利规模。因此应建立专门的、专业的专利转移中介机构,将专利创造和专利运用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机结合。

国外上市公司 篇10

一、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要素分析

(一)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企业, 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是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

作为一个企业,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需要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 既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 又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就是要使贷款收益大于贷款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本 (包括管理费用、风险补偿费用等) 之和, 即贷款利率要能覆盖单位资金成本和经营成本。

(二) 作为经营资金这种特殊商品的企业, 保证资金来源充足是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信贷资金是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给市场的特殊商品, 保证资金供给的持续性是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三) 不同于提供其他服务或商品, 保持贷款到期的高比例回收是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关键要素

这一要素主要涉及风险控制及外部支持两方面。风险控制又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外部支持则是指信用环境、征信体系、司法程序等外部支持体系。

二、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据人民银行统计, 截至2010年6月末,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已有1940家, 贷款余额1248.9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加606家和474.6亿。受资金活跃度、市场认可度、政府推进度等因素影响, 各地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速度差异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民间资本参与热情高, 机构发展迅猛。二是贷款对象以个人为主, 主要投向“三农”, 贷款方式以保证和信用贷款为主, 贷款期限基本为1年以下。三是贷款回收率高。

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其贷款发放灵活便捷, 主要投向了“三农”和中小企业, 信贷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随着涉足该领域投资人的不断增多、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 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在逐步积聚, 对比国外成熟市场,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主要面临五方面的困境和挑战。

(一) 制度设计中悬而未决的定位问题、法律问题、监管问题等困扰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壮大

1.机构定位不明。与国外小额贷款机构被视作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机构不同, 我国并没有明确其金融机构定位, 而是按照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待。出现了《指导意见》是金融机构管理部门制定、登记注册在工商部门、监管又以各省级政府指定的部门为主的特殊发展模式, 其身份地位十分尴尬。

2.法律制度缺失。针对小额信贷机构制定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已渐成国际趋势, 但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 《指导意见》仅属部门规范性文件, 各地的试点方案等也不属地方法规范畴, 约束力有限, 管理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还会存在法律风险。

3.监管归属不清, 管理不到位。与其他国家不同, 政府的认可和推动是近两年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超常增长的主因, 但在监管方面, 金融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造成的多头监管、实则无人监管以及管理责任层层下放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 地方金融办既缺乏监管经验、又缺乏人力, 而人民银行、银监会分支机构又没有被赋予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职责, 也是监管缺位的重要原因。

(二) 出资人及经营者的认识问题、经营水平问题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效率

1.出资人的逐利性加大了经营风险。国外成熟市场小额信贷的经营理念是小额、分散, 向低收入人群放贷, 从而实现低风险、高回收。而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人更多的是将其视为新的高回报投资领域。逐利性出发点扭曲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基本特点, 也无法受益于该业务的低风险优势。据调查, 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着上千万元的单笔贷款, 超过百万元的也不在少数。

2.经营者经营水平有限, 信贷创新不足。简单复制银行贷款模式、财务报表混乱、风险控制制度缺乏或形同虚设、资金管理不严、客户档案不全等都在困扰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长远发展。

(三) 后续融资渠道不畅制约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资金不足已成发展瓶颈。就全国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现状来看, 要么惜贷, 业务发展缓慢, 尚有资金可用;要么放贷, 业务拓展快, 但已是“无米下锅”。

2.资金来源单一, 后续融资困难。按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只有资本金、捐赠资金, 以及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银行融资, 最大融资杠杆只有1.5倍, 且在实际操作中, 银行融资难以获得。

(四) 配套支持措施不足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

1.经营税费负担重, 缺乏政策扶持。近期, 国务院出台“新36条”, 提出对民间金融要一视同仁, 财政部也就金融机构给农户的贷款出台了各种税收优惠。但同样面对“三农”的小额贷款公司却无法享受。不仅如此, 由于定位不明, 小额贷款公司连一般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都无法比照实施。

2.征信系统难以顺利接入。同样由于没有明确的金融机构定位, 小额贷款公司在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方面也存在障碍, 加大了信息不对称及风险控制难度。

3. 研究、培训、信息平台搭建、行业协会自律组织建设等其他支持措施都有待进一步拓展。

(五)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明

2009年银监会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但这一制度安排并未得到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认同。一方面, 村镇银行主发起人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要求意味着如果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 原股东将丧失控股权。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发起设立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方式直接介入小额信贷领域。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出路依然模糊。

三、国外成熟市场小额信贷机构发展模式类比及经验借鉴

(一) 实现高收益、低成本盈利增长模式的主要做法

2011年第8期中旬刊 (总第453期) 时代Times.实行较高的贷款利率以覆盖小额贷款高昂的交易成本。小额、分散的特点使小额信贷经营成本高于一般银行贷款业务。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 (CGAP) 对印度一家小额信贷机构的调查显示, 其交易成本占贷款余额的比例高达25%, 而印度商业银行该比例通常在5%~7%。因此, 国外小额信贷机构一般都实行较高的贷款利率。统计资料显示, 多数国家平均小额贷款利率都比商业银行一般贷款高10个百分点左右。

2.推出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促进提高贷款偿还率、降低风险补偿费用。如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小组担保方式以及周还款制度, 既减少了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 又减轻了借款人的还款压力, 达到了降低违约率、提高还贷率的目的。

3.采取鼓励竞争的政策, 改善贷款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进而促进贷款利率的下降。降低贷款利率, 让利于小额贷款发放对象是各国政府及国际援助组织所致力实现的目标。在这一点上, 有关研究表明政府应做的就是通过采取鼓励创新、竞争的政策以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全球小额信贷信息平台 (MIX) 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四个没有利率上限的竞争性市场 (玻利维亚、波斯尼亚、柬埔寨和尼加拉瓜) , 小额信贷行业的总管理成本从1997年的38%下降到了2002年的24%, 贷款收益率从57%降至31%。

(二) 解决小额信贷后续资金来源不足的主要途径

1.允许部分运作良好的机构吸收成员存款或公众存款。从20世纪80年代起, 小额信贷机构开始从当地贷款客户或公共储蓄寻找融资来源。以格莱珉银行为例, 到2006年, 借贷人持有的股份从建立之初的40%提高到94%, 而政府的股份则从60%下降到6%, 其存款量是贷款量的1.14倍。

2.从银行以及专门的小额信贷资金批发机构批发资金。据孟加拉中央银行小额信贷研究与建议小组 (MRRU) 统计, 2006年该国720家非政府组织 (NGO) 的资金来源中, 成员存款占28.5%, 经营收入占23.8%, 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 (PKSF) 和当地银行的贷款分别占20.8%和8.3%。而在菲律宾, 主要的小额信贷资金批发机构就有三类, 包括国有资金批发机构、私有银行和乡村银行以及捐赠款资助设立的专营批发贷款的基金等。

3.利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成功案例包括墨西哥的小额信贷机构Banco Compartamos、印度的小额信贷银行SKS以及南非的主营小额信贷、保险、移动通信合约等业务的公司Kagisano等, 这些都为小额信贷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资金来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范例。

(三) 构建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的主要方式

1.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始终体现灵活多样、方便客户、利于收贷、降低风险的核心需求。无论是产品设计、贷款条件、资金监测、激励机制, 还是高科技的信息管理技术, 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都把满足上述核心要求作为制度和系统应用的出发点。

2.坚持区分资金性质实施分类监管原则, 确保良好的社会金融秩序并促进小额信贷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基本趋势是:其一, 根据是否吸收公众存款分别实施审慎监管或非审慎监管;其二, 针对不同机构确定不同的管理部门;其三, 逐步将NGO小额信贷机构纳入监管框架, 以防范风险并促进提高其经营透明度。

3.成立行业协会、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以及由批发资金机构对成员进行行业规范, 全方位构建风险控制体系。如菲律宾的小额信贷协会、印尼的存款保险制度、孟加拉最大的小额信贷资金批发机构PKSF对其成员的行业规范等。

(四) 完善有利于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外部支持环境的主要方面

1.制定法律法规, 规范机构注册、经营、监管等相关活动。各国小额信贷法律体系主要分为专门或重点针对小额信贷机构的法律体系和在银行法下设立一个条款或若干规章两种模式, 而目前, 已有更多国家正在引入或讨论对小额信贷的专门立法。

2.拓展征信服务领域。为发挥征信体系的积极作用, 许多国家已逐步将小额信贷机构纳入国家征信系统或有针对性地收集小额金融NO.8, 信贷客户信息以及向小额信贷机构提供专门的征信服务。

Finance (Cumulativety NO.453) 3.开展研究、培训及综合信息服务。当前, 除国际组织外、各国政府部门、NGO、以及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小额信贷领域的研究、培训、综合信息服务等相关活动。如, 印尼央行小企业发展信息系统、南非银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局、孟加拉格莱珉信托以及各小额信贷监管部门提供的各种培训项目等。

此外, 在税收方面, 各国对小额信贷业务采取了诸如优惠增值税, 对不以盈利为目的NGO免收所得税等各种优惠政策。

四、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 尽快出台法律或行政法规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机构地位以及主管部门。当前可行措施是加快出台《放贷人条例》, 并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制定若干专门条款或章节, 提高有关规定的法律位阶。

(二) 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坚持“小额、分散, 支持‘三农’和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并在扶持政策上予以体现

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方式、贷款对象、贷款产品上百花齐放, 以促进市场竞争, 满足不同层次的信贷需求。同时, 在增资扩股、税收优惠、融资比率、培训奖励等政策制定上对坚持“小额、分散, 支持‘三农’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予以倾斜。

(三) 拓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

可考虑新设小额信贷资金批发机构, 鼓励邮储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向小额贷款公司批发资金, 将批发资金发展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联姻”后, 既要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管, 又要接受融资银行对资金运用的监督, 也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此外, 可考虑用政府扶贫资金或鼓励民营资本出资设立类似于孟加拉PKSF的专职小额信贷资金批发机构。

(四) 明确管理部门, 充实监管队伍, 制定统一的监管原则

实施非审慎监管。短期看, 现有的管理格局很难打破, 而地方金融办牵头监管的优势在于可从政府层面协调解决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地方税收优惠、债权维护、打击非法集资等问题。关键是在现有监管格局下, 应制定出台统一的监管原则, 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 避免“多头监管、无人监管”、“只批不管”的局面。

(五) 搭建信息平台

定期披露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注册、设立、经营等相关信息, 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透明度。在具体操作上, 可先鼓励各省区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搭建小额贷款公司信息平台, 条件成熟后在全国搭建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

(六) 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畴

把已有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和政策优惠扩展至小额贷款公司。应尽快将已有的支付结算、征信、评级等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以及针对金融机构和各项“三农”贷款的优惠政策扩展至小额贷款公司, 以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成本, 增强其业务拓展能力。

(七) 鼓励各省区成立省级行业协会

加快设立国家级行业协会。目前, 部分省区已经成立了行业协会, 在行业自律、信息共享、技术支持、培训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应鼓励各省成立省级行业协会, 同时, 全国近2000家的小额贷款公司, 从数量上具备了成立国家级行业协会的条件。

(八) 积极探索各种发展路径

国外上市公司 篇11

近年来,洛阳博耐特工程技术公司在成功引进了俄罗斯等离子发生器的结构设计、等离子体的发生和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和派员出国培训,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之路,根据我国燃煤品质低和锅炉自身构造的特点,对等离子燃煤点火装置和配套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和二次开发,在理论、结构、材料、控制系统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如燃烧器采用分级燃烧结构逐级放大原理;等离子发生器功率达400千瓦,发生器电极工作寿命延长至200小时以上;建设了1∶1热态模化试验台,可模拟电厂实用工况进行试验,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2005年9月,在陕西秦岭电厂20万千瓦贫煤机组上进行了工业试验,成功实现锅炉的冷态点火和热态稳燃,成为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寿命最长、热效率最高、能点燃煤挥发份最低、灰份最高的空气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得到了国家电力部门的充分肯定。

目前,洛阳博耐特工程技术公司已具备年产100-200套等离子点火装置和微油(少油)点火装置能力,“烈火”系列等离子燃煤点火装置已在秦岭、大唐三门峡、鹤壁、淮阴、新疆天业等电厂推广。使用效果显示:火电机组使用该项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可节约运行成本75%以上,以30万千瓦火电机组(1025吨锅炉)为例,每年可节省用户点火、稳燃燃油1000-1500吨,折合费用400-600万元,投运以后将实现锅炉的无油启动和低负荷稳燃,并长期受益。同时,使用该装置可在锅炉发电期间全程使用电除尘装置,大大降低了粉尘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国外上市公司 篇12

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面临的新形势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政府通过政策制度、法律等软环境建设利用外资,2014年我国将进一步放宽跨国公司的市场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跨国公司在华扩张透明、稳定、可预期;推动教育、文化、金融等服务领域;健全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的监管体系以及完善安全审查机制,提升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透明度。不仅如此,跨国公司面临着上海、福建以及天津自由贸易区扩张投资的新形势,所投资的项目以及成本也在不断变化着。我国进一步加深改革、建立高效的外资审批和外商准入,开展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试点,并且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为实现内外资准入的统一创造条件。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投资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进入中国市场。

2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现状

2.1 跨国公司在华当地化

2014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吸收外资国,市场规模的增长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最大的吸引力,更多的跨国公司看重中国投资市场以及良好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跨国公司通过提高在我国的市场竞争力而实施当地化经营战略,跨国公司在华当地化战略的组织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文化当地化、研究开发当地化、生产当地化、策略营销当地化、人力资源当地化等,将其管理、产品、文化、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同时利用我国市场其所需资源实现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

跨国公司在华通过对我国消费者行为习惯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状况和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入了解进行扩张投资。包括产品逐步当地化,产品设计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当地政府的无形要求以及降低营销产品等。跨国公司进行当地化经营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各国和区域的良好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与跨国公司本身的产品相结合,已达到与其他竞争企业抗衡的目的。实质上跨国公司在华当地化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高端的推动力量。

2.2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地位不断上升

跨国联盟是是双方结成战略伙伴,它基于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势均力敌的两个企业就某一方面展开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实现这跨国企业经营的全球一体化战略。

以苹果公司为例,在2007~2014年之间,产品销售额不断扩大,利润不断提高。产品研发费用占销售额度的比例不断下降,通过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广泛的战略技术联盟是高新技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降低高额的研究成本费用以及科技技术费用来满足自我核心研究的需要。在完善自主创新的同时,与全球各大厂商结成战略技术联盟,掌握相关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走向,与企业本身产品的研究以及营销推广相结合,联盟厂商对产品的优化,从而生产苹果公司所需要的产品。苹果公司也有自己庞大的产业链生态系统,主要是将相关产品代理分销给联盟企业通过技术联盟中相关技术与销售协议。

2.3 行业重心从制造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自从十一五以来,中国开始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以及逐步开展服务业的道路。2014年,跨国公司在服务业扩张投资占其他跨国投资行业比重的55.8%,同比1997年的22.99%增长了32.81%。服务业渐渐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商贸服务、民生服务和现代农业等方面扩张投资明显增多。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重心也有新的流向,从一般制造业向集成电路、汽车制造以及家用电器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见图1。

2.4 跨国公司在我国中部地区扩张增长迅速

在国家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有关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区域结构在不断优化。2012年东、西、中部地区跨国公司投资为925.1亿美元、99.2亿美元、92.9亿美元。2013年,跨国公司在华东部地区投资金额8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0%;西部地区投资总额为70.7亿美元,相比之下减少了1.1%;中部地区投资总额为85.5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升了9.9%。

中西部地区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以及产品成本优势,中西部的发展也越发受到中国的重视,跨国公司正是看到这一优势,在中西部的扩张投资比重也越来越多,不仅可以降低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风险还可以赚取相应的利润。

3 跨国公司在华所处环境分析

3.1 外资政策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不足、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的深刻调整对外资政策调整定了基调。我国将吸引国外公司在华扩张与中国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积极开放新的举措,实施的市场准入原则不断优化,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法律法规政策通过政府的积极策划也在向有益于跨国公司方面进化,积极推动扩张贸易便利化,为境内外跨国公司创造优良的扩张环境。从改革开放之初“以市场换技术”的严谨开放到“政策优惠吸引外资”再到“互利双赢利用外资”至当前的“优化国外资产结构提高效益和质量”,利用外资结构逐步升级优化,政策目标仅仅关注吸引外资的短期利益,更要关注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政策取向通过国家与跨国公司在法律、市场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合理谈判,扩展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空间。2014年,国家对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政策倾向于投资促进与扩张自由化。与此同时,监管性或限制性政策占比从25%进一步上升至27%,见图2。

3.2 劳动力市场

改善劳动力市场是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从1978年的40152万人上升至2014年末76420万人,失业率从原来的5.3%下降到4.1%,从中经济发展到今天,三个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劳动人员的分布发生了改变,第一产业的劳动数量根据时间在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劳动数量逐渐增长,在改革开放初中期,第二产业劳动数量比第三产业劳动数量高了很多,然而进入改革开放后期,第三产业劳动数量逐渐上升甚至超过第二产业,这也代表着中国经济方式的转变。

3.3 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市场主要以合资形势与外商合进行生产与管理技术,国有企业为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做了铺垫。由于中国的外资市场逐渐开放以及经济发展方面越来越明确,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主要采取独资的经营模式打通中国市场的潜在商机。后改革开放时期,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除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外,跨国公司之间也存在竞争,竞争存在于市场的发展方向、产品营销手段以及中国的外资市场政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也越来越精明,利用市场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提出技术市场置换的合作互赢。所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从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变成了资源、技术、市场共享的战略联盟者。

3.4 技术环境

技术对于中国来讲是产业发展中的强者,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家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国家教育,除此之外,我国对跨国投资的技术环境也做出了相应举措,允许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2014年底,已经达到3450家,同时我国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研发,在研发环节的投资比重逐渐升高,我国逐渐对商品质量提出高的要求,技术投资也会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重点投资。

4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一般是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绿地投资主要有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以及和相关企业建立合资关系这两种形式。绿地投资的投资规模较大、建设时间较长、不确定性以风险较大,而跨国并购进入市场较快,风险相对较小;绿地投资无法向跨国并购那样利用企业原有的资源以及无法通过出售新企业的部分股票或资产来获利,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采用跨国并购的手段占据中国市场的原因。在中国也不例外,跨国公司基本由外商独资企业、并购等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投资直接扩张模式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合作开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其中,外企独资数量逐渐增长,2014年占全国实际吸收外资数量的75.53%相比1997年上升了41.33%。

2005年,在华跨国并购项目达到482个,占外资总项目数的1.2%,并购金额3,3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0.5%。2012年,跨国并购项目1213个,占外资项目总数的4.9%,较2011年下降9.5%;交易数目为45.6亿美元,占实际吸收外资总额的4.1%,相比之下下降6.9%。

跨国并购交易在第三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4年对第三产业的并购交易105件,2013年增加到745件,大大超过对第二产业并购交易的447件。

从交易额度方面来讲,2004年至2012年,跨国公司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并购交易额分别从2.7亿美元和0.4亿美元增至20.7亿美元和24.2亿美元;而第一产业2012年的并购额较小,仅仅为7379万美元。从跨国并购发生的产业看出,制造业、房地产和批发和零售业是跨国并购的重点,处于交易的前三位,所占比重为76%。

参考文献

[1]罗晨颖.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以房地产公司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159.

[2]陈纬霓.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模式探讨[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7(3):122-125.

上一篇: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下一篇:任务式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