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4-07-12

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共12篇)

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篇1

作为水文学科的基础课程, 水文学原理主要阐明各种水文现象、水文过程形成的机理和原因, 为定量研究水文过程奠定基础, 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循环、土壤水分运动、蒸散发、洪水波运动、产流、汇流等。通过研究各种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运动、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水体与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模拟和预测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及发展动态, 为洪水的防控及资源化、水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的保护及恢复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水文学原理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了解降水、下渗、蒸散发等水文现象的物理规律及其对产流的影响, 掌握产汇流的物理机制、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从事与水文或水资源专业相关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水文学原理的课程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较多、教学难度较大, 一般要求学生先修完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水力学、工程地质、气象学、工程测量、计算机程序设计等, 因此多被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开设[1,2,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为东北农业大学新增设的本科专业, 水文学原理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且学时较多 (56学时) 、学分较高 (3.5学分) , 目前开设时间为二年级第2学期。受授课学期限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气象学、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环境化学、测量学等课程与水文学原理同学期开设, 这无疑给授课增添了很多困难。笔者根据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 总结自己的教学体会和认识, 以期为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教材的选用

迄今为止, 国内出版的以“水文学原理”命名或名称中包含“水文学原理”的书籍 (包括讲义、教材、专著等) 并不多见, 如果按照出版年限划分,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出版的书籍主要包括Don Johnstone和William P.Gross合著的《应用水文学原理》 (吴瑞鋐和李昌华译) , 陕西省武功水利学校、重庆水利水电学校、江苏水利学院共同编写的《陆地水文学原理》, 施成熙和梁瑞驹主编的《陆地水文学原理》等。这一时期的教材主要为大学水文学专业、中等专业学校陆地水文专业、高等工业学校陆地水文专业编写, 并且多为学校内部交流使用或试用教材[4,5,6]。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版的教材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胡方荣和侯宇光合编的《水文学原理 (一) 》、于维忠主编的《水文学原理 (二) 》及梁学田主编的《水文学原理》等。这一时期的教材专门为高校陆地水文专业编写或作为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专科通用教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将水文学原理教材分为两册编写, 《水文学原理 (一) 》以水文循环为核心, 主要阐明水文循环各要素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相互关系及时空分布, 为后续课程提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而《水文学原理 (二) 》则以径流形成为核心内容, 重点阐述径流形成过程的概念、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7,8,9], 这种设计教材的体系内容以及编写教材的思路值得借鉴。2000年之后出版的专著和教材相对较多, 主要有芮孝芳编著的《水文学原理》、缪韧主编的《水文学原理》、沈冰和黄红虎主编的《水文学原理》等。这一时期书籍的特点是适用范围较广, 一般可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或参考[10,11,12]。

教材是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工具, 其编著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选用教材方面往往存在一个误区, 即最新出版的书籍质量应该最好, 介绍的内容和成果也应更全面、更新颖。然而, 大篇幅直接引用或稍作修改间接引用他人书籍内容的现象很常见, 这导致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时常面临一种窘境, 即对于一些介绍得简单、模糊, 甚至可能有误的内容, 往往很难究其根源或考证其真伪。根据笔者多年查阅专业书籍的经验, 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不应局限于层出不穷的新书籍, 而应更多地参考和借鉴不同年代, 尤其是早期出版的专业书籍, 这些书籍不仅写作认真, 文献出处明晰, 并且错、误处相对较少。考虑到我国水文学原理教材的发展历程及适用特点, 本课程目前主要以芮孝芳编著的《水文学原理》为主, 前述的其他教材为辅, 同时也参考了部分专业书籍, 如《水文预报方法》、《流域水文模拟———新安江模型与陕北模型》、《水文水利计算》等[13,14,15], 综合这些书籍的内容编写了教师自用讲义, 同时大量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 积极筹备编写适合本校专业教学计划和寒区水文学的水文学原理自编教材。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调整、修正及充实

根据东北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 考虑到课程特点、课时总数、与其他课程兼顾等教学要求, 目前水文学原理课程按绪论、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与下渗、蒸散发、径流、流域产流、洪水演算、流域汇流等十章设计教学内容。需要说明的是, 受学科发展以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变更等影响, 授课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 在保证课程主要知识体系不变的前提下,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部分授课内容。如:对于“水文循环现象”、“降水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地球系统中水的储量”等传统授课内容, 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重复介绍次数较多, 作为专业知识学生一般都有所了解, 因此类似的内容在本课程中可以略讲或不讲;对于课程中出现的变差系数 (Cv) 等知识点, 由于在本课程之前学生没有学习过“水文统计”、“水文水利计算”等课程, 同学期开设的公共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此类专业知识介绍得不多, 因此, 须简略补充这部分知识;课程中涉及的诸如气象知识、降雨量观测、降雨资料检验、区域 (流域) 平均降雨量计算等内容略讲, 因为同学期开设的“气象学”和“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等课程对此均有详细介绍;针对黑龙江省处于高寒区的地域特点, 将“冰雪水文”或“融雪径流”等概化为一节独立的授课内容, 并增加到径流一章中等等。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内容在应用中受限制或知识陈旧等现象, 然而以往教材对此并未提及, 此时应谨慎对待, 除进一步明确以往课程内容的应用范围外, 还应介绍和引进较成熟和公认的新内容。例如, 当缺乏水面蒸发观测资料时, 部分教材推荐应用桑斯威特 (Thornthwaite) 公式确定流域蒸散发能力, 该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 应用月平均气温资料即可进行计算, 在美国和日本应用较广泛, 这是桑斯威特公式在应用方面的优点。然而, 当月平均气温低于0℃时, 计算“月热能指数”的公式将不再适用, 由于“月热能指数”是桑斯威特公式的主要计算因子, 桑斯威特公式也随之变得不再适用。在我国纬度较高地区的寒冷季节, 月平均气温最低可以达到零下几十摄氏度, 因此, 在讲授桑斯威特公式时要进一步明确该公式的适用范围。又如, 在计算水面蒸发量时, 部分教材推荐彭曼 (Penman) 公式, 然而, 彭曼公式自提出以来已经被多次修正, 且更多地被应用于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O) 。1998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提出了彭曼公式的最新修正式, 即彭曼—蒙蒂斯 (Penman-Monteith) 公式, 该公式不仅理论较严密, 且计算ETO的精度较高, 不改变任何参数即可应用于世界各地区, 被公认为计算ETO的标准公式。虽然彭曼—蒙蒂斯公式作为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公式提出, 但经过参数修正后可以用于确定植被的蒸散量, 目前在计算蒸散量方面应用较广, 因此, 彭曼—蒙蒂斯公式应被引入“蒸散发”一章的教学内容。

三、课堂教学

水文学原理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由于一些原理和方法涉及的理论较多, 传统的板书讲述比较枯燥乏味, 难以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 尤其是繁杂的理论公式推导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增加学生的畏难心理, 同时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也难以透彻了解掌握课堂的讲授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课堂的教学内容,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为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 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公式推导、土壤水入渗、产汇流等教学内容, 可以预先制成多媒体课件, 通过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的演示,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还可以节省相应内容的板书时间, 更充分地讲述课程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水文学原理的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叙述严谨的专业知识, 能讲得“出彩”部分并不多, 为提高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法”和“章节总结法”组织教学, 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在讲“降水”一章内容前,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和前期知识, 你认为降水的形式应该包括哪些?”在介绍“流域”概念时, 不妨让学生先谈谈“什么是流域”等等。通过这种提问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学生回答得正确 (全面) 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求真愿望。再如, 在学习每章的内容后, 可以带领学生做“串线”式总结, 梳理每章的整体脉络和知识细节, 了解每章内容在全课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章节学习内容并掌握课程的知识脉络, 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四、知识巩固及拓展

水文学原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 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解, 应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目前水文学原理教材课后一般无习题, 而学生在课后一般又不情愿主动复习, 授课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讲授的内容,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 一些教学内容 (如单位线推求、洪水演算等) 只能在课堂上讲解其实现步骤, 对于初次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 如果没有经历亲手操作过程, 不易形成理性认识。据此, 笔者曾查阅大量资料, 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并借鉴一些专业书籍中的工程实例, 通过更改数据、重新设置参数等方法编写了一些有别于原资料的课后作业,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作业, 又可以杜绝学生抄袭原资料、投机取巧等现象的发生。笔者还尝试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 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协作,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参考教师建议的题目 (或根据兴趣自拟题目) 完成一份与课程相关的读书报告, 并在班级分组宣读。通过定期预留和检查作业、集中时间辅导答疑、组织读书报告等方式, 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动脑能力, 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真正感受到课程知识在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水文学原理不仅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也是我国目前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 (或复试) 科目, 对于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而言, 水文学原理还可以为径流形成原理等考试科目的学习 (或复习) 奠定基础。可见, 在满足本科教学要求外, 水文学原理的课程教学还应适当兼顾部分学生的继续深造要求。因此, 为能上好这门课, 除上述总结的几方面外, 教师还应拥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查阅资料、精心备课、虚心听课、坦诚求教等方式, 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取长补短, 从而可较全面地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 逐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篇2

一、《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考核,主要集中在是否该有考核以及具体形式等问题。针对是否喜欢闭卷考试这个问题,36人选择了不喜欢,占比64%,而20人选择了喜欢,占比36%。这表明很多学生不喜欢闭卷考试这种形式,这种选择也许因为闭卷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另一角度也表明《古代文学》的考核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可以作更多形式的尝试。对于考试内容,50人选择了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相结合,占比89%。这说明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愿意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的边缘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压力和功利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都对古代文学课程持学习无用论。上述调查分析中,有61%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其重要程度仅仅是一般甚至是不重要的。这说明,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古代文学已经不再是强势课程,它的重要性最多只停留在中文专业的教学大纲或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意识大大地边缘化。

(二)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大多数同学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种认识较为狭隘,或者过于功利。抱着这个目的去学习古代文学,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向学生阐述教学目标,或者在阐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学目标高度化,而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简单传输知识的基础上。这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古代文学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现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以灌输式的培养模式为主。教学过分强调单方面的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收呆板、固化的知识。教学也很少注重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以及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71%的同学不喜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由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大多数教师未意识到这一点,教学理念趋于保守,大多不能与时俱进。

(四)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核心课,一般都在期末以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现在虽然引入了平时作业等其它式样的考核方式,但多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过分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麻烦的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的内容选取上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课程历史长、基础厚、学术氛围相对凝固。新时期的《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把教学立足于当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并树立起新的师生观。除知识传授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应交给学生什么,这应成为教师上课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文学作品的典范意识,明白文学经典的意义,并强调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意识,这样就破解了“古代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从古代优秀作品和人物所体现出的高尚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古代文学正是中国文化血脉所在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还应建立起实践观念,让已远去的文学形式重新散发出鲜活的时代魅力,学生的模拟和创作可以去掉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隔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讲授时间跨度长达三至四个学期,涉及知识面广,领域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讲授清楚《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系。传统《古代文学》最好的教学方式是“线”“点”“面”结合的视野和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几千年庞杂知识的梳理和传授,但是却存在一个最大弊病,即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时代的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仅就是了解、接受几千年来的文学知识,而这种接受是非常机械、固化的。因此,为了明确《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对《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以史讲授为主的方式,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认知和把握上。因为作品才是构成文学史最真实、最本始的东西,以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文学史本来面目的还原。而对作品的直接拥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史的直观和感性认识,转向素质教育。即在不同朝代、不同题材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解析中,折射概括出朝代文学特点及文体特征,以感性的理解代替空泛的史的知识。或者以文体流变为主线,贯穿时代讲解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文学史的认识。这些教学方式也更有利于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性转化。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古代文学新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调查结果表明,68%的同学希望一节课应该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讨论组合而成。因此,应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针对教学具体内容,在课前布置相关思考题目,或将教学内容解析成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在观点争鸣中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和看法。或者让学生一起解析作品,自己梳理文学史知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化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但这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和监督。

2.作品学习与人文修养相结合

作品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古代文学的教学知识点,更应该将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经验和基本的人文精神挖掘和传达出来。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真正体味到经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学精典之美。如研究诗歌的教师,在学习诗歌时,教学重点更在于与学生一起体会蕴含于诗中的情之美、文之美等。传授的教学知识是生硬的,但教师教学是灵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学与艺术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如古诗的演唱、吟诵,作品的书法演绎,人物及作品的戏剧、小品演出,作品的改编,乐器的演奏等等。文学艺术本来相通,这些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几千年前的作者和作品形成理解并产生共鸣,让生硬的知识变成生动的再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或参与表演,不能参于表演的老师也要有着艺术的感知和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知识传授与学术培养相结合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5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将教师的研究成果与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了解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动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化所学知识。

(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实现考核多元化考核机制单一化一直是古代文学课程的一大弊端,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因此,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1.调整闭卷考试内容

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这种考试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如增加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

2.丰富考试模式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思考 篇3

关键词:幼儿文学课程 定位 原则 实用

幼儿文学课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语文教学向专业教学的延伸。幼儿文学课程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以下是笔者对这门课程的几点教学思考。

一、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师范院校的幼儿文学课程都大同小异:从任教者角度来看,大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从课程内容来看,大多从文学的视野来构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几个板块。虽然教材也结合一些审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但总体而言仍在这些文学范畴之内;从教学形式上看,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由于幼儿文学课程主要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基本上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更对路一些,但对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则不适合,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近些年,课程改革昭示我们课程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来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应该把“幼儿文学”与促进“幼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定位在这一点上,幼儿文学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找准自己在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精准定位的前提就是要突破囿于“文学”视野的局限,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发展”为主线,以幼儿文学的文本和幼儿发展的规律为情境脉络,从多样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去吸取丰富的学习“给养”,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只是启蒙教育,它要求幼儿教师是通晓人文、自然知识,在音、体、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任教者应改变自己在课堂中单纯的讲解者身份,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积极合作、主动探索、发现幼儿文学的文体规律,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对作品的诵读、剖析,让学生领悟幼儿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范式;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到理论中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创作出贴近生活、质量较高的好作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过程,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作品与技能相结合

现在很多幼儿文学的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阅读欣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它们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色。

对教材中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鉴赏和运用。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分析情节、语言、写作技巧等,而应该从实用出发,让学生学会吟诵、讲述、编排、表演。比如幼儿童话和幼儿生活故事,要求用幼儿喜欢的、能接受的语气、语调,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5~10则;教师推荐一些经典的、受幼儿喜欢的绘本,让学生阅读并讲述出来,在学生已有的美术基础上创编绘本;让学生创作和改编幼儿戏剧,以小组、班级为单位,进行不同规模的表演。通过这样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幼儿文学的兴趣,在学会鉴赏、创编的同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加强了幼儿文学课程的实用性,锻炼了学生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3.训练和实用相结合

首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完成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进行检查。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另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比如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周见习、月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幼儿的语言运用方法和习惯,进行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在幼儿园带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请幼儿听、赏、观、看,然后再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

只有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感到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确实有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社会实用性。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实施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讲解变为活泼的表演,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课堂,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索与积极思考,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幼儿文学的知识与理论,更主要的是学会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独立选择幼儿文学作品,创造性地改编、创作幼儿文学作品,或者将幼儿文学的构思表现方法迁移到其他教育活动的设计之中去。

参考文献:

[1]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篇4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时代, 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相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今社会整体呈现意识世俗化、文化消费化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追求一时的痛快和短暂的释放后, 却忽视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情感和信仰的渴望, 尤其是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 他们热血、青春、激情、叛逆、彷徨、敏感, 每天接收大量新鲜的资讯, 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激, 而他们大多缺乏理性的辨析和准确的判断, 所以最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茫然失措。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 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轻一代心灵的缺失 (空洞化, 虚无化) , 美感的缺失, 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 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尤其需要借助文学的力量来滋润他们枯竭的心灵和清醒他们混乱的精神, 文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体察社会、感悟人生;文学中所蕴涵的理想精神和批判意识, 又是激发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

文学即人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主要支柱, 其审美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对人文精神构建具有天然的优势, 文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审美接受引导大学生从爱情、时间、生命、现实、理想、青春等多角度去认识、思考、理解和感悟自我、社会和人生, 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目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它既是传统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贯彻, 也是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体现。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篇5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尤其文化情境的变迁,当今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提高学生兴趣,除了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安排、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等普遍方法外,课前十分钟、课外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以及考试改革等多种手段可谓古代文学教学有益地尝试和探索。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方法 改革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传统核心课程,一直颇受学生喜爱和重视。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尤其文化情境的变迁,古代文学教学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与现实的疏离,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的不重视等等带来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任课教师认真反思,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笔者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教学,深切感受到教学日渐面临的变化和挑战,而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定尝试和探索。现将一些有益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当今古代文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最直接问题是学生兴趣普遍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是任课教师首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除了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安排、采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等普遍方法外,笔者还采取了课前十分钟、课外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以及考试改革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一.“课前十分钟”活动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实践课时的增加使得大量理论课时被不断削减和压缩。较之以往,古代文学任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明显感到课时不足。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课时的压缩让不少教师作出无奈选择,即教学只注重文学史线性理论知识的梳理,而放弃对大量作品的解读。这样的授课方式极易造成学生对作品感悟能力的缺乏,并使文学史的理论学习变得空洞和浮泛。为了避免这一弊端,不少授课教师采取自主补课、课外背诵等方式试图对压缩的课时进行一定补足。但若补课课时太多,教师不仅要花费更多精力,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可以说费力不讨好。笔者在这几年教学中尝试开展了“课前十分钟”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所谓“课前十分钟”就是要求学生提前十分钟进入教室,一起阅读作品选在课上无法精读的作品、或者检查学生背诗背文情况、或者交流读书心得等等。提前十分钟进教室,由于时间不长,教师和学生都不会感到太大压力,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持续进行。由于课时压缩,作品选上的大量作品是无法讲授的,学生兴趣的降低也影响了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十分钟的阅读,相当于巧妙地拓长了课堂时间,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多地熟悉和了解文学作品。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背诵大量作品,这是基本素养之一。课上检查会占去授课时间,让本不充足的课时更感有限。利用课前十分钟,就可以比较灵活地去了解和把握学生背诵以及课下学习的情况。笔者也在课前十分钟,开展过学生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即每个学生在课前将自己近期读书情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或者写作的诗词等学习内容在五分钟内作一个简短的汇报,其余学生参与提问和讨论。

“课前十分钟”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反响较好。对于教师来说更加充分利用了时间,减少了课堂教学的课时压力,也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个了解和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更多地去了解、拥抱作品,更是一个学习的促进。因为笔者学校文学史作品选为繁体字版本,学生在认识和熟悉繁体字方面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二.课外作品抄写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一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构成。文学史理论的梳理来源于学者对历代作品的解读和归纳,因而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就是作品的学习,《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成了古代文学的必备教材之一。但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繁多,可谓浩如烟海,《作品选》这样的教材也只是编者按照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喜好选取了各个时期各种体裁一些重要作家或代表性作品,虽然尽可能地注意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风格的多样性,但范围还是过窄,并且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如何跳出一般文学史知识的限制,形成自己对文学史的认识和把握,就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作品。为补足《作品选》篇幅有限及编者主观性等问题,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一步扩大阅读量,在课下对相关作品进行抄写补充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为例,《诗经》是这一段文学史的重点,一般《作品选》会选择二十几篇左右作品,相对于305篇的整体数量来说是偏少的,因而笔者要求学生在作品选外另外增抄五十篇。又如诸子说理散文的学习,作品选一般很少选编《老子》,选抄或全抄会让学生对老子思想及文学特点有个更清楚地把握。又如汉代文学的学习,汉赋虽然后世评价不一,但它却是汉一代文学之代表,不容忽视。作品选在选取汉赋作品时,其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由于篇幅较长,一般只选其中一篇。这就造成了上下文义的脱节,也很难让学生去把握司马相如赋作的变化以及汉一代之文学散体大赋的特点,补充抄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又如学习唐诗宋词时,让学生抄写百首唐诗百首宋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将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有着自己对诗词格律、语言、意境、风格等的理解,等等。三.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

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因与现实生活较为疏离,让不少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思想。而在另一方面,古代文学在长期教学中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太完全适应现代文化情境和当今学生需要。为提高学生兴趣,笔者采取了多样化展现教学内容的方法去丰富教学形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即是让学生各尽其能用演唱、话剧、小品、朗诵、舞蹈、乐器演奏等等方式去演绎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浩瀚的资料,为学生的这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几年教学中,这项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教学环节。有的朗诵《离骚》、演唱《诗经》、有的将《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小品、有的将《左传》《史记》里的历史事件改编成戏剧、有的将诸子和屈原同台改编成话剧,有的将古代爱情诗进行汇编形成一个爱情故事等等,形式相当丰富。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不仅仅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现代性及魅力,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现代延续问题,不再形成与古代文学的时代疏离。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不少学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但是在演绎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因现代嘻哈文化盛行,网络发达造成网络语言的被推崇和滥用,学生在作品演绎过程中,非常喜欢用各种流行的网络语言或用喜剧形式对作品进行改编,让古代文学作品打上了清晰的时代印记。这是好,还是不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有一点笔者是强烈建议的,即无论何种演绎,文言语言的运用是基本要求。

四.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的结合

笔者所在学校长江大学地处荆州,是古代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域,是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荆州留存和修建了不少与屈原和三国故事有关的古迹和建筑。这就为我们学习屈原、《三国演义》等内容提供了大量的实景资源,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屈原是先秦文学段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楚辞浪漫的风格直接根植于奇异瑰丽的楚文化。带学生参观荆州博物馆,可以了解楚文化的发展历史及特点,更为我们把握楚辞特点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比如,屈原在楚辞作品中写到了许多楚地乐器和音乐,荆州博物馆出土的乐器实物和楚乐楚舞表演,让学生对这些记载有了直观感受。又如,出土的墓葬文物、漆器图案鲜明体现出楚国巫文化的特征,这可以加深我们对屈原楚辞作品中神话传说、巫鬼信仰、以及浪漫风格等特点的把握。荆州的三国文化更是发达,民间留存大量三国传说,并兴建了不少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建筑。带学生游城墙、关公祠、关公庙,登公安门、一担土,可以清晰感受到三国文化的浓郁氛围,并促进学生学习《三国演义》和了解三国文化的兴趣。这就将疏离的古代文学教学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一些看来了无生趣的古代文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和亲切。

将地方文化与古代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学生是相当喜欢的。利用一个或两个半天带学生近距离参观旅游,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文化、当地文化,更让学生将枯燥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现实文化结合起来。五.读书报告活动

大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大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这就给老师的授课提出了较高要求。课堂的问题式教学之外,笔者在每学期教学中必定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交流活动。

开学第一次课,就将读书活动作为学期平时考察作业布置下去。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本学期古代文学教学时段内选择一部书或一位作家进行精读,记载下自己的读书收获,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的思考或问题,在临近学期末时选择时间开展读书交流。读书报告活动不仅可以去了解学生课外读书情况,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籍此养成阅读原著、积极思考,形成自我观点的习惯和能力。从活动开展来看,大多数学生态度都是非常认真的。当某个学生的报告非常精彩时,同学们总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会在学生中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形成一种热烈读书及积极向学的良好氛围。学生阅读的兴趣面很广,有时阅读的作品可能老师都没有细读过。这在另一方面,也给老师提出了挑战。尤其如何评价作品,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以及回答学生问题也促使老师不断学习。六.考试改革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古代文学课程基本上都在学期末以闭卷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单一的考核机制不能准确地对学生知识情况作出全面地评价,尤其是有特长的学生,而且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遂逐渐成为古代文学课程的弊端之一。因此如何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是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完善考核机制可以从科学设计试卷以及考核多元化两方面入手。从现有情况来看,闭卷考试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但仍然不失为一个较为客观公平的考核方式。我们需要的是对考试内容、考试题型等进行科学地设计。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为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或者临时抱佛脚,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体现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乐趣。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如笔者在试卷中除常识填空、名句填写、一般简答、论述题外,还增加了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材料分析题即是将一些古人评论罗列若干条,让学生指出评论对象,并结合自已观点进行述评。作品解析题即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诗词曲等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考察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这是中文专业学生必备素养之一。观点辨析题即是让学生对学界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并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考试题型较为灵活,既有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更有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前后知识的贯通。

考核多元化即打破单一的闭卷考,增加丰富的考核模式。笔者将发表学术论文、创作古典诗词、出版相关著作等都作为了通过文学史考试的形式之一。在开学初,笔者就与学生约定,若能在本课程学期结业前,在公开省级刊物发表古代文学学术论文,或创作五十首古典诗词作品,或完成了十五万字的相关著作(不论出版),都可以提交由古代文学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进行评估。若考核小组三分之二老师认为这些作品已经达到了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目的,并能体现出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素养和水平,与闭卷考试效果一致,则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闭卷考试,并至少以八十五分的分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考试模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发掘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更体现了古代文学知识的有用性及现实性。当然考试形式的改革不是一个任课老师所能做到的,它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尤其需要改革的勇气和魄力。遗憾的是,取代闭卷考试的其它考核形式颇具难度,笔者所在院系至今还没有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去完成古代文学的学习。但是考试的改革和多元化是今后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我们期待优秀学生的努力和尝试。

上述课前五分钟、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活动,以及考试改革等等形式都是笔者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所作的一些改革和尝试。大多数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有些活动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如走出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结合的形式需要教师课外精力的投入以及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读书报告会活动需要教师自身知识素养的提高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地继续总结和反思,在当前文化情境下,真正让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走出现实困境,实现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喜爱上这门课程,并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篇6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处理教材 快乐 角色扮演 模拟教学 能力培养

《幼儿文学》是幼师专业高三时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幼儿文学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一定的改编创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文学修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把握全局,正确处理教材

从2002年开始,我校《幼儿文学》课程采用了新教材。新教科书分上篇和下篇。上篇介绍幼儿文学基本理论,下篇介绍幼儿文学文体知识,并在每章的后面,分别按体裁安排作品选读和写作练习。新教材按大纲要求应是每周开设3课时,总课时为96课时,其中基础知识教学30课时,作品选读教学45课时,写作教学21课时。但实际上我校每周只开设2课时,总课时40课时,达不到标准课时的半数。教学中我从实际出发,把握大局,认真分析处理教材。上篇“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理论性强,条条框框多,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我用了2课时就完成上篇第一章至第七章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做一般的了解就可以了,如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的特征、功能、分类、鉴赏等等,而把重点放在下篇“幼儿文学文体论”上。其中下篇第一章儿歌6课时;第二章幼儿诗6课时;第三章幼儿童话8课时;第四章幼儿故事8课时;第五章幼儿图画故事2课时;第六章幼儿散文3课时;第七章幼儿戏剧4课时;机动1课时。教学中我注意处理好基础知识、作品选读和写作三者的关系,做到把握知识要点,注重实例,与阅读紧密配合,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帮助学生及时消化,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让学生快乐起来

幼儿文学是愉悦的文学,它是幼儿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幼师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熟悉幼儿文学,懂得幼儿文学。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时,我要求学生调整心态,打破成人固有的思维定式,唤起自己对幼儿生活的体验,“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教学中我更多地运用“移情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自己设想为一个天真烂漫的幼儿,进入幼儿文学的艺术天堂中,感受绚丽多彩的万千世界,倾听千百年前的神话传说,分析寓言的精辟教训,体会童话神奇魔幻的变幻无穷,享受儿歌童谣的节奏美,抒发幼儿诗自然率真的情感,朗读意境优美的幼儿散文……学生像小孩一样可以从中听到鸟语,闻到花香,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妙,从而愉悦身心,快乐精神,可以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之中,求知的欲望不断得到满足,并经过努力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课堂上我做到以自身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乐学的情感,引发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学会、会学,在参与中激活思维,在成功中建立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根据实际,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走入作品

幼儿文学是有趣的文学,幼儿文学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就缺乏幼儿文学的趣味性,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我根据需要,组织部分学生对幼儿文学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有时即兴分角色朗读;有时把角色扮演练习当成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预先把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在做作业时分析角色特点,熟悉角色台词,在课堂上作示范表演;有时我也扮演某个角色,参与到剧情的演出中,辅助学生感受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使课堂生动有趣,气氛活跃,表现积极。

四、适当开展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

在幼儿文学这门课程中,应该鲜明地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能力这个具有专业性质的特定任务和目标。另外,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看,学生有一种参与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热烈愿望。学生本来就有着幼儿文学表演的天赋和欲望,这是我们必须利用的宝贵的课程资源。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会演出十分精彩。我着重进行三个方面的模拟教学训练:1.儿歌模拟教学活动训练。2.故事模拟教学活动训练。3.幼儿戏剧模拟教学活动训练。因为是模拟教学活动训练,就不是一般的要求学生读儿歌、讲故事、演戏剧,而是要求学生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让幼儿在模拟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享受到参与活动的喜悦。这里说的“幼儿”,也是由班上的学生充当的。一名学生充当教师,其他学生就充当幼儿。每名学生都有轮流充当教师的机会,也都有更多充当幼儿的机会。这就要求每个学生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由组织教学活动的学生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组成。双方都处在模拟角色的地位。担任教者角色的学生必须自觉体验幼儿的情感,揣摩幼儿的接受心理,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吸引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担任幼儿角色的学生也必须体验幼儿心理和表现方式,在教者的组织指导下共同完成活动任务,使双方契合为一个互动的和谐整体。在各轮活动中,每个学生无论是担任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或组织者,都受到独立的实实在在的锻炼。

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开放性、创造性、探索性,重视培养人的能力。《幼儿文学》课堂上,我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良好的记忆、想象、思维和条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积极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随教学内容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幼儿文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文学知识、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各科教学法等专业学科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多朗读、多欣赏、多感受、多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欣赏能力、创作能力。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多见习,参与幼儿园的组织活动,特别是语言、常识活动,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我深入研究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探 篇7

关键词:英语文学,教学,改革

英国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的英国文化习俗和英国文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英文写作水平;通过深层次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娴熟创作手法的领会, 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认知能力、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扎实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英国文学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端,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英国文学课成了单纯的信息输入课, 一学期下来学生只是了解了某些作家及其作品的简介, 而在能力培养上没有得到丝毫的改观。鉴于此, 以彻底改变教学目的、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弊端

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往往是传统英国文学课程的授课特征之一。在传统的英国文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上课的教师往往从某一个英国文学名词解释开始, 引出历史上某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然后旁征博引, 滔滔不绝地描述某个社会阶段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哲学、教育等状况, 再以此为背景详细介绍某个作家或诗人的生平、家庭、出身、爱好, 最后揭示该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写作手法。由于英国文学课程信息多、知识容量大, 老师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更丰富的文学知识, 这样更不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填鸭式”教学, 一方面学生觉得乏味, 另一方面也形不成系统的见解, 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某些文学流派和文学大师的介绍, 文学课程的教学还涉及到一定数量英国文学作品的选读。而对于这些名扬中外的长篇小说或者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 由于篇幅较长, 用时较多, 教师往往会挑选部分片段进行重点句子的讲解和重点词汇的解释, 而这种“语录式”的节选必然会破坏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使得学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学生如果课下不去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而始终停留在浅尝辄止上, 就不会客观独立地分析原著, 也体会不到文学作品的内在美。

二、英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文学史的学习以及文学作品的选读让学生们主动去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和创造过程, 在这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们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和敏锐的洞察力, 学习并掌握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 把对事物表面的感性认识转变为深层的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真正从该课程的学习中获益。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是:

首先,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英国文学课堂上, 英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学生获得文学知识的唯一渠道。然而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 只要利用搜索引擎, 学生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网上、电子图书阅览室和各种百科全书中获得这些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下, 如果文学课老师还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就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了。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内, 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上面, 如通过对英国小说的阅读把握作品的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叙述方法、细节设计、结局构造和手法运用等方面, 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造诣, 把各种文学理论变成实践能力。

其次, 提出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众所周知, 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 教学上也是如此。要使学生把英国文学这门课学精学透, 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去读完整的英国文学作品并认真写出心得。文学是以人的人生体验为创作参照并作为文化表征的一门学科, 而不同的文学作品则隐含和折射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生活态度的抉择、周围环境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反应和内心善恶的斗争等。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如西方文化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价值观念、西方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西方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等等, 而了解这些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熟悉外国文化、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眼界、启迪我们的智慧, 另一方面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还有助于消除中西文化分歧、增进中西文化融合。

最后, 加强教学活动的实践环节。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用来指导我们实践的,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文学课程时, 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学知识和文学分析方法, 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该门课程的和社会日常生活的联系, 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不是用来附庸风雅或吟诗作对的, 文学还有着极强的社会功能。在很多时候,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甚至可以推动或促进某一社会形态的向前发展。跟实践有关的具体活动有:广泛开展学生第二课堂, 如成立散文诗社、戏剧诗社,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戏剧和小说的朗诵、翻译和讨论活动, 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给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写信的交流活动, 对文学故事进行续写和改编, 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 然后组织大家选评和互评, 加强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成就感。

三、结束语

作为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对于所有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师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因为这门课程包含着诸多的文学流派和庞杂的文学作品, 知识信息容量相当大, 而相对而言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文学作品往往涉及面广, 无论是事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还是文化历史背景, 如果做到了如指掌, 如数家珍, 没有一定的阅历和文学修养的教师简直难以驾驭。所以要想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讲出新意, 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调动先进的教学设备, 如利用教务的BB平台, 运用一流的教学理念, 全方位多渠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造就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8

一.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意义及价值

当前, 多数地方院校新闻专业的文学课程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的, 这对于新闻专业学生全面打牢基础, 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继而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和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开设文学课程是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是指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 也是新闻专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客观必然。一般来讲, 语言文字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而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围绕着“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本能力展开的, 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无不以扎实的文学功底为前提。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媒体的迅猛发展, 当前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具备更加全面的科技素质, 然而, 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支撑的写作能力、编辑能力、评论能力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据此, 在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打牢语言文字基础, 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写作评论、语词运用和积累创新等能力, 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 文学课程的设置, 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开设文学课程是培育新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根本途径。人文素养是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职业精神、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前提条件。普利策认为, 新闻永远是文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社会力量, 新闻专业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的职业, 要具有最渊博的知识和最高尚的品格。特别是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渊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编辑或者记者能够开展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素质和精神。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掌握如此众多的科学门类和如此丰富的知识显然不切实际。文学课程的开设恰恰可以弥补和排除这种不足。文学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 涉及了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信息, 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 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还可以汲取文学中的精神财富,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建构价值观念、培养爱国情怀等。

(三) 开设文学课程是实现新闻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当前, 多数地方院校新闻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 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能力, 能在新闻单位、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媒介传播的专门人才。”这其中, “能在新闻单位、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媒介传播的专门人才”是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落脚点。然而, 据来自新闻媒体一线部门的反馈信息看, 新闻专业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特别是撰写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 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相关部门严重缺乏的“多能”甚至“全能”人才。通过文学课程的设置,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鲜明的个性, 实现“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 (2) 此外, 文学课程对于新闻专业学科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 是新闻专业学科发展的有利支撑。

二.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现状和教学效果评价

新闻专业最初是作为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出现的, 因此, 在我国多数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由来已久。经过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不懈努力, 新闻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 部分院校由于领导思想不够重视、教学指导思想不统一等原因, 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 严重影响了新闻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目标错位。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新闻专业的培养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闻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 素质高、能力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和网站等新闻媒介机构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采访、写作、编辑、节目制作、策划、主持工作;在影视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广告的策划、制作工作。就目前新闻类专业文学课程的设置看, 部分高校课程与中文专业没有差异, 而多数的文学课程, 依然是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讲授方法和讲授内容来设计, 根本不能突出应用型的培养目标。

(二) 教学模式单一。从当前教学模式看, 一直以来沿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力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以黄淮学院为例,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均开设中国文学作品选讲课程, 然而, 由于教学目标设置错位, 当前的课程内容庞杂、重点不够突出, 与新闻专业的特点结合不够紧密, 不能很好的适应新闻专业教育的需要, 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与当前形势发展联系, 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此外, 当前专门为新闻专业文学课程培养的师资力量比较少见, (3) 封闭式、内在式教育倾向仍然突出, (4) 教师往往是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趣味性较差, 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三) 评估考核机制不科学。如果说教学模式单一是造成当前新闻专业文学课程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的话, 那么, 对于课程缺乏有效管理, 特别是缺乏相关评估考核机制则进一步恶化了这种境地。当前, 对文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考核仍然处于传统模式, 简单的“线型管理”对于最具有发散特性的文学课程进行评估考核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特别是, 当前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有关教学评估的规章制度比较粗疏, 对于课程考核的检查监督和评估考核程序缺乏规范性, 导致了新闻专业文学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 相应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对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改革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媒介融合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是培养新型新闻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教学改革中,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和对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实施教学改革试行效果分析, 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机制, 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 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转移教学重心, 要针对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对当前新闻专业学生使用的文学教材组织重新编撰, 突出新闻专业的特色和重点。以黄淮学院为例, 《中国文学作品选讲》开设时限为半年, 学时60。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解的, 因此必须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选择。作品选讲课程, 很容易给人一种教师可以随便讲的感觉, 但是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 因此要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相对规范上课内容。如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优秀的作家作品的理解, 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一方面也应强化文学作品艺术手法如对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对偶、顶真、仿拟、双关等辞格的讲解, 适当增加语言规范和法规方面的内容, 同时, 针对现代社会对文学经典反复改编影视剧的现象, 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正确比较、看待改编剧等, 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二) 深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 注重作品内涵探讨,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辨析能力。如《诗经·氓》, 中学讲解注重藉此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作品的结构、章法、赋比兴的艺术分析, 在此基础上, 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 在课堂上展开古今爱情观的讨论, 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 同时对了解大学生心理、情感状态有一定的帮助;再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大家对人才观的讨论, 适时加以引导, 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注重作品的美育作用。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 改革当前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势在必行。应积极探索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 组织专家讲座、影视教学等, 增强文学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如, 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意境制作FLASH, 或者对叙事文学作品进行改编, 以情景剧的形式表演等, 让新闻专业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汲取营养, 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三) 适度引入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导向作用。在开学之初向学生说明课程考核方式, 可以打消部分同学对于课堂模式改革的顾虑, 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为最终达到课程目标奠定基础。传统的考试基本是平时成绩占30%左右,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基本由期末的一张试卷决定, 这很难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尤其是文学课程。因此, 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 丰富平时考核内容, 注重过程考核,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同时, 对于新闻专业文学课程考核, 不仅要把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 还要把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 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 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和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师不分家, 造成了教授新闻专业学生文学课程的教师不懂新闻的奇怪现象, 导致了教学重点主观化和偏移化, 不能很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效果, 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学队伍。

参考文献

[1] .苏焘.新闻传媒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新探[J]语文学刊, 2011 (1 3)

[2] .胡连利.美日两国新闻教育的共性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 1997 (2)

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篇9

1. 积极引导,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家往往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的身分,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思想与文化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当今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使用的文学手段,大多可以在古代文学中找到源头。因此,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读懂各历史阶段重要的文学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意义重大。

此外,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世界、思想内蕴、感情意象可以使学生在怡悦精神和情感满足的艺术享受中增益自身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的憧憬可以培养他们的崇高理想;仁人志士报国济时、视死如归、持节不渝的忠诚可以激发他们献身国家的浩然正气;哲人学者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博大胸襟可以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流贤达反势利、反庸俗的磊落气度和冰清玉洁涅而不缁的高尚品质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的讴歌可以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水的自豪与热爱之情。而且中华民族文学独有的样式和特色,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能够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用人类创造的财富和知识,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说,古代文学是我们祖先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财富,而古代文学教学,是这一珍贵财富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对课程的这些重要性,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和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讲解和引导教育。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员,学生可能不会再存在“有用无用”的顾虑,而是去想方设法完成好学习任务。

2. 优化教学内容,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它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开阔的知识视野,又能获得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直以来,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纲的基本线索,以作品阅读分析为辅助,以选修课为补充,力求全方位打好学生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思路,笔者认为这是不应改变的。教师需要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及如何科学地传授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改革的关键。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两个层面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结合,笔者认为关键是课程设置及处理好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选修课则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两者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点带面,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等以教为主,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则以自学为主。作品阅读与分析点面结合,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在知识优化的同时,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应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应该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这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都是必须的;还应强调关于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的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还要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因为对教师来说,若不收集完备的资料则根本没有发言权;同时要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在新世纪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并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学中还应注重当代意识与古典领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及历史变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手段单调,教学形式单一,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不够,相互启发、促进不够。然而,作为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应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良好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改革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设计,提倡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采用讨论法教学,推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师生形成对话格局。关于讨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一些热点话题,也可以布置课堂讲授的一般性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评述各家观点,有根有据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动手动脑,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新途径。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以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自然亲近古代文学,可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营造的“幻象”世界。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的“幻象”就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能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古代文学的许多名诗词、名小说、名戏曲都已经谱成歌曲、拍成电影电视,我们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愉悦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和影响。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也能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准备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也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根据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文献检索和搜集学术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课件,把图书馆电子检索手段与传统的古文学文献查阅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取了更多学术信息,为古代文学学习打下了厚实基础,也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虽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发扬扎实苦干的精神,锐意改革,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方面的引导,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容易克服的。

参考文献

[1]黄连平.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 (4) .

[2]龙文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7, (4) .

对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10

一、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师范院校的幼儿文学课程都大同小异:从任教者角度来看, 大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从课程内容来看, 大多从文学的视野来构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几个板块。虽然教材也结合一些审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但总体而言仍在这些文学范畴之内; 从教学形式上看, 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由于幼儿文学课程主要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基本上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更对路一些, 但对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则不适合, 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近些年, 课程改革昭示我们课程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来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 幼儿文学课程应该把“幼儿文学”与促进“幼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定位在这一点上, 幼儿文学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找准自己在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精准定位的前提就是要突破囿于“文学”视野的局限, 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发展”为主线, 以幼儿文学的文本和幼儿发展的规律为情境脉络, 从多样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去吸取丰富的学习“给养”,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从而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 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 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 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只是启蒙教育, 它要求幼儿教师是通晓人文、自然知识, 在音、体、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因此,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任教者应改变自己在课堂中单纯的讲解者身份, 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积极合作、主动探索、发现幼儿文学的文体规律, 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对作品的诵读、剖析, 让学生领悟幼儿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范式;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 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到理论中进行检测, 从而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 同时创作出贴近生活、质量较高的好作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过程, 既让学生乐于接受, 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作品与技能相结合。现在很多幼儿文学的教材在编写时, 都是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 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阅读欣赏, 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它们以理论基础为指导, 以作品鉴赏为基础, 以写作训练为提升, 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以及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色。

对教材中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 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鉴赏和运用。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时, 教师不能单纯地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分析情节、语言、写作技巧等, 而应该从实用出发, 让学生学会吟诵、讲述、编排、表演。比如幼儿童话和幼儿生活故事, 要求用幼儿喜欢的、能接受的语气、语调, 借助一些肢体语言, 声情并茂地讲述5~10则; 教师推荐一些经典的、受幼儿喜欢的绘本, 让学生阅读并讲述出来, 在学生已有的美术基础上创编绘本;让学生创作和改编幼儿戏剧, 以小组、班级为单位, 进行不同规模的表演。通过这样的技能训练,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幼儿文学的兴趣, 在学会鉴赏、创编的同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加强了幼儿文学课程的实用性, 锻炼了学生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3.训练和实用相结合。首先,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给学生必要的组织和指导,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完成训练, 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进行检查。其次,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只有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 才能让学生感到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确实有用, 才能真正体现出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社会实用性。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实施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 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枯燥的讲解变为活泼的表演, 使学生情绪高涨, 积极参与课堂,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 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索与积极思考, 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幼儿文学的知识与理论, 更主要的是学会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独立选择幼儿文学作品, 创造性地改编、创作幼儿文学作品, 或者将幼儿文学的构思表现方法迁移到其他教育活动的设计之中去。

参考文献

[1]李莹, 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高职高专 古代文学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26-03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技能型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表明由过去单一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在这样的形势下,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能力。古代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模块,在教学上既要注意夯实学生的专业文学知识,也要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深化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是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学科广,包含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和名家们无数优秀作品。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鉴赏和评析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却感到困难重重。一方面,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课时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单一、呆板,强调文学史解读,忽略文学作品的欣赏,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也使得学生失去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机会。

如何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走出纯理论课的教学困境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笔者大胆尝试,对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选取知识点中最具有个性的知识点,将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合一”的古代文学新课堂。

一、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包括了上古到近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内容,跨度相当大,除了文学发展史外,还有大量的作家作品、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及文学流派。文学体裁包括诗、词、曲,赋、骈文、散文、戏曲和小说,涉及的学科有语言学、哲学、史学、美学甚至包括文艺学、文献学。但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占64个学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优化内容,整合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最大限度地吸收文学常识和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首先,选取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潮作为突破口,让学生领会在文学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有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潮。如先秦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术、魏晋的建安风骨、唐代的古文运动,这些文学思潮不但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体现时代特征,展示中华民族的思想特征,而且也代表了文学的时代性。其次,提取具有经典价值的文学作品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先秦有《诗经》《离骚》,唐诗有李、杜,明清小说有四大名著,这些作品不但具有代表性,通过学习它们,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情境,对整个古代文学的过程进行整合,优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以诗歌起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国古典的精神源头进行情境描述,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诗歌以浪漫主义诗歌为开端,然后引出代表作《诗经》和《楚辞》,让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诵读体会作品的魅力,并对作品通过讨论、分析,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突破了以往过分着重文学史的描述的平面教学,做到了点面结合,纵横交错,文学知识与文学体验并重。这种融知识传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与审美养为一体的课程框架,有利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谱系。

二、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当前古代文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压缩教学时间,不少高职院校安排古代文学只有一个学年,这就产生教学容量大与教学课时数过少的矛盾。教学模式上,大部分教师都沿袭了分段文学史教学与文学作品讲授的模式,这使得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割裂开来,从而造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建构轻视知识积累,强调观点灌输而忽略基础知识积累,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不利。因此,要使古代文学教学在质上有提高,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该规划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实质就是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师分析作品、学生记笔记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技能型教师人才的目标,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古代文学的内容十分庞杂,但一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常常要旁征博引地补充相关的材料。如对一些古代的典籍的介绍、一些作品的解读,由于文字晦涩,如果单纯靠教师在讲堂上讲解,不但效率低,而且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结合课程特点,将教学模式改变为“情景—项目—学习档案”的循环模式,把学生引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学生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系统的档案。在这个模式中,情境创设是关键,教师首先创建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学生环境,把学习者带入到学习环境当中,与此同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媒体素质,资源索引和学习网站。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根据任务驱动,进入到问题任务环节。第二阶段是基于问题与任务的过程学习。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或任务进入学习当中,他们的角色就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同时还能和共同体有积极合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即时通信工具与教师甚至专家进行互动,并且有丰富的资源作后盾,学习者就可以真正实现创新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后是学习的评价阶段。有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生的评价可以更加完善且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建立的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如在先秦文学的诗歌教学,教师创设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这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开端”这个关键词去收集和学习相关的诗歌,了解诗经开创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楚辞开创了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并把诗歌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作者等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学生写读书笔记、作品分析,然后把这些建立成一个个学习档案。这个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隐形的因素融入课程当中,它虽然没有显性表现,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模式里,信息技术是一个有机结合的部门,它支撑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学习,从而培养了学习者自主学习以及主动探究的研究方法,支持学生从多渠道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更多的学习自由,从而在教学中摆脱对教师的依附,使自身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面对古代文学广而深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上可综合运用研讨式教学、诵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1.研讨式教学。对于教学而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研讨式教学就是将学生由知识性学习变成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让学生在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获得,培养他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比如在《关雎》一诗的讲授中,提出古人的认为这首诗是吟咏“后妃之德”,让学生去讨论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并且通过分析,理解《诗经》里的主要题材、现实主义的反映,以及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并且从这些爱情诗引申到后世对《诗经》的吸收。运用研讨式教学,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扩宽学生知识面,更引导学生乐于探讨,敢于质疑,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作品、赏析作品。

2.诵读式教学。文学的美在于赏析,在于发现。古代诗文的美除其文学性外,还有音乐性。诵读式教学是通过诵读作品,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体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学素养结合起来。诵读教学法包括示范诵读和学生诵读两种。示范诵读可以通过教师示范,也可以通过音像示范。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文学作品,把握作品思想内容,与作品产生共鸣,才能读出作品的感情,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而学生的诵读分为集体诵读和个人诵读两种,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感情地诵读作品。这样不仅能体会古代文学的文字之美,也可以体会其音乐之美。如对汉赋的解读。让学生诵读抒情小赋《归田赋》。先让学生集体诵读,然后再由个人诵读。在不断反复的诵读中,体会里面的清新平浅的语言,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情愿归返田园的心情。而在学习《焦仲卿妻》时,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诵读,要求学生从焦母、兰芝和仲卿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体会三个不同身份、不同意愿的人的想法。通过诵读的教学,可以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去机械地背诵课文。通过诵读作品,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中。

3.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小组对某个问题进行研讨,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相互启发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史记·项羽本纪》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如何看项羽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这个观点的正确与否,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从《史记》里的《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里找资料,从多个侧面的材料中去把握项羽这个人物,通过文章中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了解《史记》的创作特色,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后世文人对项羽的评价中寻找材料,进行讨论。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发学生讨论,并在学生进行总结发言后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评价。

三、延伸课外活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前提下,学生不仅应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还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延伸到课堂外,注意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课外活动,“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的诵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教学能力融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如在班上举行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唐诗宋词的教学,举行书法比赛,让学生通过临摹字帖进行诗文书写;在一些绝言律诗的教学上,结合教师技能,让学生扮演教师,撰写讲解的简单教案,并进行讲解。举办这些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老师起到指导作用。这些有竞争的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弥补课堂教学知识局限性的不足,从而使得学生能认识自身的不足,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总之,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高职高专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备学生、备课本、备内容”,改变教学思想,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2)

[2]戴干明.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创新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2(9)

[3]黄澄华.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困境与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11(3)

[4]刘伟.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基金项目】贵港职业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课题(130208,A)

【作者简介】吕 凌(1977- ),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艺术设计系讲师。

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篇12

一、全面落实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主战场”, 是实现理论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 但是, 从当前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看, 其依旧是局限在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之中,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该学科教学不感兴趣, 教学质量与效率偏低, 无法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 这就要求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将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及享受式教学模式引起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案例的构建, 使学生走进语言文学知识的“海洋”中, 通过自身主观积极性的发挥来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并从语言文学知识中获得快乐, 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升华。

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享受文学语言之美的过程, 走进文学作品之中, 就仿佛置身于一个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之中, 所有的情感、欲望都得到了释放与满足。而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被激活, 进而在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 实现了对语言文学的再创造。

二、积极开发隐性课程, 实现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所谓的显性课程指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而隐性课程指的是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资源, 其中, 显性课程的开展能够实现学科理论内容的有效传授, 而将隐性课程融入其中, 能够实现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丰富, 进而以寓学于乐的教学理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进而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

1. 开展社团活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 其思维较为活跃, 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并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 因此, 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 如创办演讲社、文学社等, 能够“投其所好”, 在吸引其兴起的基础上, 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 在展现自身才华与个性的过程中, 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 以实现与显性教学内容的融合, 使学生真正具备相应的文学知识素养。

2. 积极开展专题讲座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实现对显性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知识的实际需求, 进而弥补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不足。在实际开展专题讲座的过程中, 可以聘请专家或者精英, 同时也可以选择具有此方面特长的学生作为代表来开展讲座, 进而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在语言文学领域上的境界, 通过“讲”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创办语言文学网络论坛, 并实现校园环境的教化功能

首先, 在网络论坛的创办上, 针对语言文学教学的实际需求, 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师生以及生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这对于教师来讲, 其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而实现对显性课程教学的有效调整, 并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确保学生能够在对此学科感兴趣的基础上, 不断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其次, 充分发挥出校园环境的教化功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已经就给出了最好的证明, 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讲至关重要, 环境是信息传播的媒介, 因此大学校园的环境也是大学生接收到语言文学教育信息的途径之一。因此, 这就要求要打造出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背景, 以充分发挥出环境的教化功能。

三、创新语言文学课程的评价模式

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下, 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成败的唯一标准, 但是, 在当今时代下, 综合能力素养是衡量人才的标准, 所以在落实教改要求的过程中, 语言文学课程教学需要实现对评价模式的创新, 确保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合理评价。首先, 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落实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以生生互评等方式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 在评价方式上, 应该将出勤、平时表现等与最终考核成绩相结合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只有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 才能够在实现对学生合理评价的基础上,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 使其能够在接受这一学科教学的基础上, 不断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 为了全面落实教改的内容, 实现对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就需要针对当前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决, 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以及对评价模式的创新来提升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推进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存霞.对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08) :145-146.

[2]李小平.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改的探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2 (06) :45-46.

上一篇:创新方法打造高效课堂下一篇:国外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