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解读(精选6篇)
宗教解读 篇1
思想
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自问世以来,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莎翁的四大悲剧。我国历史上公开上演的第一部莎翁戏剧便是《威尼斯商人》。它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进入成熟期的代表作,其隐含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远远超过前几部喜剧,本文试图从宗教的角度解读这部经典名剧,透视作家的宗教观和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们既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又从基督教文化中吸取了精华。[1]基督教与人文主义新思想密不可分。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莎士比亚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英国学者博格斯曾评价道:“莎士和癖性,捕捉住生活的那个奇怪的、不规则的节奏”。这在某种程度上,吸引并影响了现代主义作家在创作时“将实现转向精神孤独、性格扭曲和猥琐平庸的‘反英雄人物’,深刻揭示现代人的异化感和变态心理”。
2.小说的创作应拥有自由
如同音乐、诗歌、绘画及建筑等艺术一样,小说也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它“靠讨论、靠实验、靠好奇心、靠尝试的多样化、靠意见的交流和观点的比较而得以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詹姆斯对小说的艺术性的推崇。因此,作为一门艺术,小说的创作应拥有充分的自由。他指出皮赞特先生事先将一部好小说的形态进行预设实在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错误。因为小说赖以生存的关键在于“锻炼”,“而锻炼的意义在于自由”。在詹姆斯看来,小说是一门“自由与严肃”的艺术。为了让小说不失去其艺术价值,小说家在进行创作时表现出趣味性的方式不应该被限制。只要最后生成的小说成品尽到它的“唯一责任”———有趣,就应该给予其足够的自由进行创作实践。任何在路线、语调还有结构上的规定都是对这种自由的一种限制。因此,小说家作为创作实践者应在这种自由下没有限度地尝试各式各样的“实验、努力、发现、成功”。詹姆斯鼓励小说家在写作时进行自由创作,不要被形式的东西框住。为使小说的艺术性及创造性自由地表达,他提倡小说在形式和风格上的革新。在他看来,一部作品越是展现出它的独特,就越成功。
3.小说的整体性
作为艺术,一部小说便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它应该是“一个整体,并且连续不断”。这就表明詹姆斯对小说的完整性的强调。小说的完整性在于“它的每一部分里都包含着每一个别的部分里的某些东西”。也就是说,读者抑或批评家无法在小说这部艺术作品中清楚区分每部分的成分,以及对小说进行归类。在詹姆斯看来,小说的分类只有两种,即“有生活的小说和没有生活的小说”,并不存在“小说和传奇,情节小说和性格小说”这种区分。这些分类仅仅是那些“批评家和读者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全剧以爱情和友谊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作家博爱、宽容、仁慈的基督教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他相信仁爱之心可以化解矛盾、消除偏见,共建理想的社会。剧中,鲍西娅对巴萨尼奥的爱是无私的,当她得知巴萨尼奥的好友安东尼奥遭遇不幸时,义不容辞地推迟婚期,交给丈夫二十倍于借款的钱,让他去搭救朋友,并暗中鼎力相助。对夏洛克进行审判时,鲍西娅依然以慈悲为怀,请求公爵和安东尼奥对其从宽发落,不要把他送上绝路。鲍西娅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她的爱不同于世俗的爱,而是基督教徒的仁慈、博爱。巴萨尼奥在踏上求婚征途之前,对鲍西娅的爱掺杂了个人的私欲,可是当他踏上贝尔蒙特这片圣洁的土地,面对完美的鲍西娅时,他领悟到爱情的真谛,懂得了爱情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当鲍西娅示意为其“开后门”时,巴萨尼奥断然拒绝。凭着对爱情的信仰和为心爱的人牺牲一切的精神,巴萨尼奥最终在选匣时获胜,赢得了爱情。安东尼奥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是一名正直、善良的基督徒。他严格遵照《圣经》的教导,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借钱给需要帮助的人,却从不收取利息。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向邪恶的夏洛克借高利贷。在法庭上,安东尼奥仍为了他们自己贪图方便而搞出来的把戏”,对小说的创作并无实意。既然作为一门艺术,小说家就有完全的自由决定他所要表达的课题、主题与出发点,旁人是无法对其进行限定和分类的。
4.小说的艺术问题与道德观念无关
如前所述,詹姆斯认为,小说应具有现实性,但却不可将小说的艺术观念和道德观念混为一谈。“艺术的问题(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论)是创作实践的问题;道德问题则完全是另一码事”。为了说明问题,詹姆斯仍旧拿绘画来作比较。虽然画家有时试图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展现道德观念,但我们不能说这作品是“道德的或者是不道德的”。而在19世纪早期,大多数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将写作重点放在展现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冲突,以传统的方式来检验社会道德。在这一点上,虽然詹姆斯很注重小说的现实性,但他却更倾向于小说对现实的真实感受的表达,而并非完全地反映社会道德。
综上所述,亨利·詹姆斯在其论著《小说的艺术》中提倡小说应该是一门反映生活的艺术。小说家应该不遗余力地在各式各样的形式上进行创作实验,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将描写重心从外界转移到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正是这些观点极大影响了后期现代主义小说家。毫不夸张地说,亨利·詹姆斯是现代主义小说运动的先驱者。
参考文献:
[1][美]亨利·詹姆斯.朱雯等译.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陈明瑶.论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技巧革新[J].天津外国月学院学报,1999,(3).
[3]陈丽,郑国锋.艺术与道德———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J].外语教学,2007,(1).
[4]何峰.西方现代小说的开拓者———詹姆斯———纪念詹姆斯逝世80周年[J].广西社会科学,1996,(5).
然恪守基督徒的教义,信守约定,忍辱含垢,坦然面对死亡,并且在最后关头拯救了想置他于死地的夏洛克。显然,安东尼奥也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基督徒。
《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的焦点是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对抗。基督徒安东尼奥代表正义的一方,犹太人夏洛克代表与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的一方。如今,夏洛克已成为自私、贪婪、吝啬的代名词。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评论中,夏洛克这个人物形象颇受争议,在饱受批判的同时,夏洛克也得到一些评论家的辩护,甚至有学者指出莎士比亚放弃了对犹太人的偏见,借夏洛克之口表达了犹太人应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权力的思想。身为基督徒的莎士比亚真的有这种超越时代的思想吗?
虽然犹太教是基督教的前身,但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便与犹太教水火不容,基督徒一直视迫害耶稣的犹太人为眼中钉。古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被定为国教。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各国统治地位的确立,反犹浪潮愈演愈烈。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异教徒”犹太人长期受迫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4世纪,欧洲鼠疫肆虐,犹太人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瘟疫制造者。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对犹太人的迫害方式之一是“隔都”,欧洲各国通过法律手段将犹太人驱赶到犹太区,使之与外界隔绝。“隔都”使犹太人失去了人身自由和从业自由,但是,犹太民族的凝聚力与日俱增,他们顽强地生存下来,且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3]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职业———经商和放高利贷。据史料记载,犹太民族有悠久的经商历史。犹太人经商时严格遵照犹太教的教义,重视律法和契约。中世纪的威尼斯是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中心,也是犹太人的主要居住地,长于经商的犹太人在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如鱼得水,积累了财富,为威尼斯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然而,犹太人的致富方式是基督教徒无法容忍的,财富并没有改变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依然被视为劣等民族。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作了《威尼斯商人》。莎学研究者认为《威尼斯商人》的灵感来源于克力斯多夫·马娄的《马耳他的犹太人》。此外,1594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犹太医生洛佩兹被指控为阴谋毒杀女王的西班牙间谍,被处以绞刑。该事件激起英国人的公愤,英国的反犹浪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威尼斯商人》的问世绝非偶然,它是莎士比亚顺应形势,迎合统治阶级和广大英国民众的作品。然而,与同时期其他作者不同的是,莎士比亚结合犹太教典籍《旧约》,相对理性地刻画了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形象,并于结尾之处通过基督教的“普世”情怀将其拯救。
《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的实质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冲突。以夏洛克为代表的犹太商人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是放贷。犹太教典籍《旧约》(又称《塔纳赫》)记载了关于借贷的条例:“你的兄弟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兄弟与你同住。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利未记》25:35-37)[4]由此可见,犹太人对外邦人放贷完全符合犹太教的教义。相比之下,基督教徒没有如此狭隘的民族意识,普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为“兄弟”。在基督徒眼里,放债取利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故事伊始,夏洛克的贪财吝啬与安东尼奥的慷慨大方形成鲜明对比,为后文矛盾的激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犹太民族历来重视契约,这种契约观念可以追溯到上帝耶和华与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约定,犹太人深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通过“十戒”、割礼、信仰一神与他们建立契约关系,倘若他们不遵守契约,犹太民族会蒙受灾难。历史上的犹太商人无不严格遵守契约,夏洛克当然也不例外。夏洛克在回答安东尼奥为何收取利息时引用了雅各为舅父拉班牧羊的故事———雅各在上帝的眷顾下略施巧计,按照与拉班的约定获得越来越多的羊,从而积累了大量财富。夏洛克引用这段圣经典故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按照契约收取利息是天经地义的。夏洛克痛恨借钱不取利息的基督徒安东尼奥,他曾斥责安东尼奥:“我恨他因为他是基督徒,可是尤其因为他是一个傻子,借钱给人不取利钱,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债这一行的利息就压低了。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5]当这只羔羊送上门来,夏洛克自然不会放过报仇的机会。然而,夏洛克选择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报仇方式———剜肉。其实,根据犹太教的教义,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残忍至极的惩罚方式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旧约》记载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惩罚条例(《出埃及记》21:24)[6],夏洛克钻了法律的空子,企图运用这一古老的惩罚条例将他在基督教世界遭受的苦难加倍奉还给基督徒安东尼奥。精明的夏洛克不收取安东尼奥一个子儿的利息,却与他立下“一磅肉”的契约,正是想利用契约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善良的安东尼奥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掉进“契约”的圈套。
倘若认真研读“一磅肉”的契约,不难发现夏洛克堪称绝妙的复仇计划。这一契约不仅可以将安东尼奥置于死地,而且能让他背上违背基督教教义的罪名。《新约》记载:“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7]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基督徒不得自杀或伤害自己,否则他们的灵魂会下地狱,因为他们的肉身已经与圣灵融为一体。当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签下“一磅肉”的契约时,没有预料到悲剧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一旦他按照约定接受惩罚,就等于以实际行动被判了自己的信仰。这一箭双雕的计划将夏洛克的阴险歹毒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东尼奥集正义、仁慈、诚信于一身,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基督徒。安东尼奥的言行完全符合基督教的教义,包括对犹太人的仇视。基督教徒历来与犹太教徒水火不容,据《新约》记载,救世主耶稣遭受犹太人的鄙视和迫害,曾责备诸城中的犹太人,预言他们死后必坠落阴间(《马太福音》11:20-24)[8]。基督徒认为犹太人秉承了犹大贪财、良心泯灭的本性。当夏洛克答应借钱给安东尼奥且不收一个子儿的利息时,安东尼奥以为夏洛克真的良心发现,快要变成基督徒了。无论夏洛克如何精打细算,在法庭上还是败给了安东尼奥,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可见一个孤立无援的异教徒在基督教的世界捍卫本民族的尊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夏洛克败诉后,安东尼奥依然以慈悲为怀,说道:“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于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是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她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9]安东尼奥这番话体现了基督教的普世观念,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开放性的宗教,普世观念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新约》记载了耶稣及其门徒不畏艰难险阻,去各地传播福音的故事。耶稣教导人们心怀爱与宽容,如“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祈祷”(《马太福音》6:44)[10]。耶稣遇难后,保罗继续在罗马帝国的各民族中传道,将基督教发展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对于像夏洛克这样顽固不化的异教徒,基督徒们仍抱有将他同化的希望,但是这一同化过程并不顺利,夏洛克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改信基督教的。然而,剧中另两个犹太人则心甘情愿地被基督教同化了: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厌恶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无法忍受夏洛克的虐待,投奔基督徒巴萨尼奥。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剧作体现了反对封建束缚、尊重个人价值的时代精神。同时,莎士比亚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基督教的教义和时代背景的局限下,他的进步思想是有限的,众矢之的的犹太民族也成为他鄙夷的对象。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高唱时代主旋律,歌颂基督徒的美德,奚落犹太人,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尽管莎士比亚对犹太民族存有偏见,但这种偏见是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他相信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最终会将犹太异教徒同化。由此可见,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读者不能以现代的眼光苛求他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
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其隐含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使其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评论界对剧中人物,以及莎士比亚宗教观的解读莫衷一是。本文结合《圣经》,从宗教的角度解读这部经典之作。通过对莎士比亚宗教观的分析,本文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虽有局限性,却已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宗教观,人文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陈惇.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57.
[2]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2:64.
[3]塞西尔.罗斯.简明犹太民族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350.
[4][6]圣经.旧约全书[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194,116.
[5][9]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91,149.
[7][8][10]圣经.新约全书[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329,21,10.
宗教解读 篇2
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系列解读之三
本报记者布仁克西克阿比拜
在刚刚闭幕的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指出,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精心做好宗教工作。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当前最突出的工作就是要深入推进“去极端化”,要把“去极端化”作为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精神和部署,出重拳、下狠手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必须从严从紧强化“三非”治理,切断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渠道。正确区分宗教活动和民族习俗、正常信教和宗教极端的界限,保障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严禁宗教极端势力干预世俗生活。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切实加强爱国宗教人士培养教育。必须保障信教群众合法宗教需求,挤压宗教极端活动空间。6月24日,本报就这一重要讲话精神,采访了几位专家学者,请他们就这些重要讲话所蕴含的深刻内容进行解读。关键词打击
任红(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去极端化”是当前新疆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对于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要出重拳、下狠手进行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的源头是宗教极端主义思想。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排拒理性、煽动宗教狂热,其最终目标是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统治国家。它虽然冠之以“宗教”的名称,但其实质是宗教幌子下的政治。宗教极端主义所宣扬的“宗教思想”实质上是对宗教教义的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其非理性的主张和做法完全有别于宗教。
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首先要遏制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蔓 延。当前,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否定新疆的传统宗教观念,煽动穆斯林妇女穿黑罩袍、戴面纱,男性留大胡子,而且否定新疆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禁止穆斯林唱歌跳舞、参加体育活动。宗教极端主义就是要通过这些手段破坏新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氛围,好为其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做掩饰。从目前的情况看,“三非”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宗教类非法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是境内外“三股势力”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的主要渠道,必须要从源头上强化治理,才能有效阻断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
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必须要坚决遏制“三非”活动。近年来,新疆破获的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团伙绝大多数都有参加“三非”活动的背景,他们或通过地下讲经点接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洗脑,或通过非法宣传品和网络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三非”活动是滋生“三股势力”的土壤,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新疆各地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坚决遏制“三非”活动的蔓延。
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要搞清楚哪些属于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的范围。界定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法律原则,即看它是否触犯了国家法律,只要是触犯了国家法律,就要以法律的手段严厉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是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所以利用宗教、打着宗教旗号是它的突出特点,也是最具蛊惑性的。我们既不能因为其披着宗教外衣就将其视为宗教活动,也不能把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混为一谈,该打击的要严厉打击,该保护的要尽力保护。只有如此,才能团结大多数信教群众,孤立和打击极少数犯罪分子。
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要保障信教群众的合法宗教需求,以此来挤压宗教极端势力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宗教极端势力之所以有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教极端势力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宗教极端势力之所以有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教群众有宗教需求,以所谓的“宗教信徒”为伪装大肆传播极端思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要多编写出版一些符合信教群众需求的宗教书籍,引导广大信教群众通过合法的渠道学习和了解正确的宗教教义、礼仪;在信教群众比较集中的县市开办一些宗教基础知识培训班、宗教礼仪学习班;加强培养高层次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这些措施,既能有效压缩宗教极端势力的活动空间,也能进一步提高信教群众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快法制建设,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还要做到“违法必纠”。关键词治理
阿布来提·艾山(自治区民委(宗教局)宗教一处处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当前最突出的工作就是要深入推进“去极端化”,要把“去极端化”作为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精神和部署,下狠手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渠道。这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召开宗教界代表强烈谴责乌鲁木齐“5·22”暴力恐怖案件座谈会,对暴力恐怖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谴责后,社会反响很好,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当中起到积极作用,大家都表示将坚决拥护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共同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分子的犯罪活动。希望今后新闻媒体也大量宣传批驳宗教极端分子的歪理邪说,暴徒分子的所谓的殉教、圣战等谬论。所谓的殉教、圣战等谬论。
近期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在牵头做“卧尔兹”编写工作,前段时间也举办了自治区第二届专题“卧尔兹”演讲比赛,社会效果都很好。我们要提倡伊斯兰教崇尚和平、爱国爱教、宽容中道、反对极端、重视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让这种精神扎根在信教群众心中,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争做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公民。
地下讲经点是宗教极端思想扩散蔓延的地方,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我们要把正确的教义教规或宗教政策、知识传播给广大信教群众,让极端宗教势力无法获得思想和舆论宣传的阵地,正确引导信教群众走向正确、正规的信教轨道。
近年来,从一些已经破获的暴恐案件来看,参与人员几乎都是“80后”、“90后”年轻人,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95%左右,他们对宗教知识不够了解或了解不深。我们今后要把宗教政策、知识通过做成课程等方式让年轻人正确了解宗教政策或知识,给有需求的青年讲解伊斯兰教最基本的教义教规或宗教知识,要正确理解、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的好教民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我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的贡献。
用新思路、新理念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我们的人管好、宗教活动场所管好,做好思想管理工作。继续开展“五好宗教人士”、“五好宗教场所”的创建,充分发挥宗教人士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坚决抵御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民管组织是从教民中选出的一些在当地威望高的群众来管理寺坊的活动。我们发现在一些宗教人士能力强、民管组织强的片区,暴恐案件或刑事案件发生的概率很低,今后我们要加强依法管理,积极发挥民管组织的作用。
目前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正在筹备出版合法宗教书籍,通俗易懂的读物,前期工作正在做。我们根据任务分解,尽快拿出具体的操作性的意见,为更好地做好我区宗教管理、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必须从严从紧强化“三非”治理,切断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渠道。关键词引导
姚德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北坊寺阿訇)
这两天我们向信教群众宣讲了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张春贤书记的讲话精神,让信教群众及时、正确了解自治区党委的有关政策。以前,我们也会在主麻日信教群众多的时候,宣讲中央或自治区的有关宗教政策等。近两年,乌鲁木齐市高架桥、田字路、棚户区改造、红光山风景区的建设等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众多信教群 众也都赞叹自治区的民生工程,都说日子越来越好了,环境越来越美了。
正确引导信教群众,首先要做好讲经、解经工作。我们爱国宗教人士得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解经和讲经能力。只有高水平的、正确的讲经、解经,才能正确地把信教群众引导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的工作上来。讲经、解经工作就是把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中积极、进步的,符合社会发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的核心内容解读出来,把信教群众引导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长治久安上来。
其次,让信教群众深刻懂得什么是教民、什么是公民,作为一个教民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得把国家最高利益、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引导信教群众正确区分宗教活动和民族习俗、正常信教和宗教极端的界限,保障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严禁宗教极端势力干预世俗生活。
我们为了长期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民族团结宣传进入宗教活动场所。向信教群众大量宣传身边的民族团结典型,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我们信教群众中,牢固树立稳定是福、**是祸的思想,让民族团结精神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牢固基础。
宗教解读 篇3
关键词:黑塞;《德米安》;基督教;救赎;自我
赫尔曼·黑塞的小说主人公往往都忍受着生活的两极分裂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在道德与人性、理智与感情、社会与个人间徘徊,为寻找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而苦苦探求。《德米安》中的少年辛克莱在朋友德米安(上帝的化身)的引导下,克服心中对黑暗诱惑的恐惧,认识到“好”和“坏”、“善”与“恶”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本质上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终,主人公在探索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同时,黑塞在作品中又融入了浓浓的宗教色彩,在黑暗中给人一种可被救赎的希望。《德米安》在人物的选择与安排上有极强的宗教意义。
一、克罗默
克罗默在作品中是一个恶人,是他一步步将主人公引向恶的世界,本来辛克莱仅为满足虚荣心,小小吹嘘一下,竟被恶人克罗默抓住“把柄”进行金钱的要挟。本身没钱的小主人公在强力的压迫下,被迫去偷,去骗,一步步迈向黑暗的国度,远离他的伊甸园——他的家。他内心和现实的恶与他家庭的善是相悖的,他离家越来越远了。本来辛克莱有好几次机会可向母亲忏悔的,一次次地错失,导致他在黑暗的道路上慢慢渐行渐远。每次,克罗默的出现就像一把利剑刺痛辛克莱的心,每次克罗默的口哨就是催命的符咒。此时的克罗默就成了“恶”的人格化,是他无意识之中被压抑的“恶”的力量的体现。纵使辛克莱对克罗默万分厌恶、痛恨,但是又迫于软弱和恐惧只能言听计从。其实这就是辛克莱对“恶”的认识,只是通过对克罗默的态度得以外化。其实,“邻家”男孩克罗默——蛇的象征——将辛克莱引到了伊甸园的边缘。《圣经》中,正是比田野一切活物更狡猾的蛇引诱夏娃偷吃禁果,进而夏娃又使亚当吃下禁果,最后两人纷纷被赶出伊甸园,进入人间遭受磨难。与夏娃初见蛇一样,主人公也是先被克罗默吸引。只是为求认同而不惜自我吹嘘,这就为罪恶埋下祸根,这不幸落下的把柄,反被克罗默操纵。克罗默抓住辛克莱的把柄后,从此像“阴影”一样对他纠缠不休。堕入“恶”其实是夏娃和辛克莱无意识自我的选择。无意识不受理性控制,是最真实自然的。辛克莱因为克罗默的“纠缠”,最终无奈地被迫地不得不地面对内心和现实中恶的世界。认识到自己本质中的罪恶,是极具打击甚至毁灭性的体验,因而辛克莱毛骨悚然地觉得自己今后的路将堕入黑暗之中,感觉“自己朝克罗默和他的世界又迈进了一步,形势正在一寸寸地恶化,但我只能直面一切”。 所以克罗默俨然就是《圣经》中的撒旦——化作蛇形到伊甸园中诱使夏娃吃下智慧树上的果实——诱使辛克莱,迫使他最终离开了自己的光明世界。
二、德米安
辛克莱遭到克罗默的威胁之后,带着满心的踌躇和恐惧在“光明之家”里战战兢兢地生活着。面对母亲的呵护与父亲的慈爱,自己感到愧疚又难以启齿。慢慢地他觉得自己无法再融入这个家庭,无法再心安理得地与家人一起生活,一起做祈祷,一起唱圣歌……“我仿佛被恶灵附身,再也融不进这个曾经亲密的家。有时候,我会无端生起一股强烈的乡愁,渴望回到长久失去的天堂一样。” 克罗默想魔鬼一样缠着他,在他的生活中、在他的梦里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克罗默勒索主人公被德米安撞见。纵使他百般推诿与解释,不愿德米安插手此事。德米安依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逃离克罗默的欺凌。德米安的正义援助使得辛克莱得以逃出“恶”——克罗默的魔爪;他的出现让辛克莱再也不用忍受魔鬼的折磨,得以回归家庭的怀抱,母亲的怀抱,纵使它是短暂的。德米安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会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他是转学生,但是,他的出现帮助了困苦的辛克莱,此时他俨然是上帝或者是上帝的天使,被派到人间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后来,辛克莱的人生之路更加离不开他的帮助。所以,对于辛克莱来说,他是人生的导师,精神的领导,更是上帝的化身。
三、夏娃夫人
夏娃夫人是德米安的母亲,是小说最重要的女性形象。她既是德米安的母亲,也是辛克莱的向导和情人。“我内在有一股原始的欲望,在被许可的和光明的世界中,这个原始欲望必须隐藏起来。和每个人一样,性欲慢慢觉醒了,它有如敌人、毁灭者、禁忌、诱惑和罪恶般侵袭我。” 辛克莱一直与被视为禁忌的青春期性欲对抗,终究无法摆脱其纠缠。性欲是隐藏在他心中的原始冲动,稍一触碰便如洪水般一泻无余。后来,辛克莱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魔鬼——贝克。贝克给他讲许许多多有关女孩的事,他听得入迷,跟着贝克每天都是浑身醉醺醺,以至于父亲收到学校的警告信,此时的贝克可谓是另一个撒旦。突然有一天,碧翠丝出现了,唤起辛克莱心中的光明。辛克莱打算画出她的画像,但是“越在脑中想象当日在街上相遇时她的面容,就越画不成功”。最后,他画出的女像竟是德米安的母亲——夏娃夫人。初见她时,“她脸上和头发散发的气息是这般年轻和甜美,她的皮肤如此紧致光滑,唇色如此美好。眼前的她比在我的梦中更显君王的威严,却又亲切得让我感觉到恋爱的幸福和满足。” “愿她是我的母亲、情人、女神——只要她在这里!只要我的道路紧紧依傍着她就行了!” 与之交往中,辛克莱感受到了爱情。此时的夏娃夫人与《圣经》中的夏娃是不是有某种隐含的联系呢?她们同样都是给男人以启示。《圣经》中夏娃虽因诱使丈夫亚当食禁果而遭遇上帝的惩处,但是他们却获得了智慧,知善恶,明羞耻,懂事理。这是人类的进步。在作品中的夏娃夫人,她对于辛克莱的帮助,有爱情上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指引。她使得辛克莱的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合二为一,使得辛克莱完成寻找和完善自我道路的最后一步。如果说皮斯托琉斯帮助辛克莱在精神与心理的层面完善了对内心的认识,那么对夏娃夫人的爱则让辛克莱在身体与性欲的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内心的认识,最终达到自我的真实的完满和统一。
总之,在小说《德米安》中我们始终能寻找到基督教的印迹。作家的这种宗教书写习惯与他自身的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黑塞的父亲是基督教牧师,外祖父也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母亲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因而作家黑塞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这对日后黑塞的文学创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黑塞年少时迫于父命曾就读于神学院。这些经历为黑塞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使得黑塞形成自己的生存观。
注释:
[德]赫尔曼·黑塞,林倩苇译:德米安:彷徨少年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7.P21.
[德]赫尔曼·黑塞,林倩苇译:德米安:彷徨少年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7.P39.
[德]赫尔曼·黑塞,林倩苇译:德米安:彷徨少年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7.P57-58.
[德]赫尔曼·黑塞,林倩苇译:德米安:彷徨少年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7.P177.
[德]赫尔曼·黑塞,林倩苇译:德米安:彷徨少年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7.P177.
参考文献:
[1] [德]赫尔曼·黑塞,林倩苇译:德米安:彷徨少年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7.
[2]王蓓蓓,《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的叙事特色 ——以热拉尔·热内特的叙事理论为分析视角[D].中山大学,2013.
[3]嘉树,忠诚于命运——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J].高中生之友,2010(5).
[4]霍伟,选择的艰难:黑塞《德米安》主题之再追问[J].安徽文学,2011(1).
[5]卞虹,寻找自我——从心理分析学角度解读《德米安》[J].外国文学,2012 (2).
[6]张惠珺,浅析荣格心理学理论对赫尔曼·黑塞作品的影响——以《德米安》为例[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4).
《飘》中的宗教文化负载词解读 篇4
小说中有很多关于宗教的文化现象和宗教文化词汇, 在英翻汉时译者均采用的直译, 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异域文化。如:It was the threat of the convent that finally wonthe assent of bewildered and heart-stricken Pierre Robillard.He was staunchly Presbyterian, even though his family wereCatholic, and the thought of his daughter becoming a nun waseven worse than that of her marrying Gerald O’Hara. (最后是修道院的威胁使困惑不解, 伤心欲绝的皮埃尔罗彼拉德做出了让步。他是虔诚的长老会教徒, 尽管他的家庭是天主教信徒, 想到自己的女儿将变成修女比想到她要嫁给杰拉尔德奥哈拉更糟糕。) p65这里的‘长老会’、‘天主教’和‘修道院’的‘修女’都是宗教衍生的文化词汇。长老教会 (Presbyterian church) 属于基督更正教的一派, 起源可以追踪到苏格兰改革, 在教义方面, 归正宗强调因信称义, 认为信的本质就是相信通过基督而获得恩典–上帝赦罪的爱。而修道院指的是天主教、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另外还被译作“隐修院”;也可以指天主教培训神父的机构译作“神学院”。Convent一词指由修士、托体会士、修女构成的地区修道院——通常指女修道院。而abbey指的是由男修道院院长管理的男修道院, 或由女修道院院长管理的女修道院。修女 (nun) 是天主教中离家进修会的女教徒, 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甫进行传教。
艾伦和奥哈拉都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 因此在小说第一章就给读者详细描写了就寝前的祷告仪式, 艾伦希望家人和奴仆们都仔细反思自己一天的行为不当之处, 恳请圣母赐予力量改正这些错误。如:She clasped her white beads betweenlong fingers and began the Rosary, Ellen finished and Gerald, who could never find his beads at prayer time, began furtivelycounting his decade on his fingers. (她将长长的手指捻着白念珠开始吟诵《玫瑰经》, 艾伦做完了祷告, 杰拉尔德开始偷偷地扳着手指念《圣母十遍颂》。) ‘virgin most faithful, ’her mother intoned. The Litany of the Virgin was beginning, andobediently Scarlet responded: ‘pray for us’, as Ellen praisedin soft contralto the attributes of the Mother of God. (志诚的圣母玛丽亚, 她母亲吟诵。《圣母玛利亚祷文》开始了, 艾伦用柔和的低音赞美圣母的本性时, 斯卡利特顺从地回答:“为我们祈祷吧!”) p85圣母玛利亚是《圣经》中的人物, 耶稣之母。她被天主教、东正教奉为童贞圣母, 也被视为教徒的典范。《玫瑰经》 (正式名称为《圣母圣咏》) , 于十五世纪由圣座正式颁布, 是天主教徒用于敬礼圣母玛利亚的祷文, 是天主教敬礼圣母的一种方式。“玫瑰经”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osarium”, 意为“玫瑰花冠”或“一束玫瑰”。此名是比喻连串的祷文如玫瑰馨香, 敬献于天主与圣母身前。《圣母十遍颂》原指天主教徒对圣母玛利亚的赞美歌。
Her relieved heart singing’Hallelujah! Hallelujah!’ (她心中轻松地唱到:“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p1226“哈利路亚”跟“阿门”一样是宗教祈祷用词“哈利路亚”是希伯来文, 原来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哈利路”是复数的命令语气, 译成中文是“你们要赞美”, “亚”是神名字的缩写。“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哈利路亚”这句话成为万国常用赞美的话, “哈利路亚”的意思与“赞美耶和华”的意思相同, 主耶稣也就是旧约的耶和华。
A pagan hearing the lapping of the waters around Charon’sboat could not have felt more desolate. ( 这比一个异教徒听见卡隆度船的桨声心里更难受。) p323卡隆指的是摆渡的船夫冥府渡神, 就像“死神”的含义。异教徒是那些保有与正统或者核心的价值和教义相左的观点的人;他们放弃基督信仰, 明显的背教。
‘If thy right eye offend thee, pluck it out, I was his right eye, his oldest son, and he plucked me out with a vengeance. ’ (“假如你的右眼叫你跌倒, 就把它剜出来扔掉。我是他的长子, 他的右眼, 他狠狠地把我剜出来了”) p928“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 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 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这是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来历。这里用了一种借喻的说法, 如果只有一个选择, 缺一只眼或缺一只手进天堂, 总比全身掉进地狱为好。忍受一时的痛苦, 总比让罪带给我们审判和惩罚为好。省察自己的生命, 看什么东西令你犯罪, 尽你所能把这些东西除去吧。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上下) [M]. (王惠君, 王惠玲译) 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3.
[2]胡鑫辉刘源甫.从模因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飘》的两种中译本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
宗教解读 篇5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民族舞蹈,宗教
一、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宗教情结
(一) 原始宗教的崇拜情结。舞蹈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内涵着对于原始宗教的崇拜情结, 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是支撑起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宗教崇拜的形式多样, 它包括我们熟知的图腾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等。这些宗教崇拜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社会结构有着直接的关联, 同时也折射着民族的发展历史。
原始的宗教信仰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宗教信仰属于上层建筑, 它涉及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宗教。宗教信仰对于当时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撑, 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的一种方式。其次,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要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稳定团结绝非一件易事, 少数民族之间安定有序一团和气, 原始宗教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仪式舞蹈是西南少数民族一直流传的舞蹈形式, 它是人们心愿的表达, 当人们支配自然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人们就会选择这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心愿, 以期望自己的心愿可以达成, 这一形式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中一直被流传, 对人们影响很深。发展至今, 也经过了后人的改良, 形式更加民间, 更容易被人们多接受和欣赏。
(二) 舞蹈是其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原始社会的人类, 对于情感的表达形式其实是很陌生的, 表达形式也很单一, 由于当时的语言基础不完善, 人们会借助于其他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感情, 身体成了传达感情的最佳的工具, 起初舞蹈还没有被定义化, 人们通过肢体的各种不形式的舞动, 传达他们不同的感情诉说, 随着后来人们意识的逐步增强, 舞蹈才被定义为一种抒情艺术形式, 因此, 传达感情就成了舞蹈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西南人们还有这悠久的图腾崇拜的历史, 也因此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中经常用图腾符号的动作来体现舞蹈的动作, 这种舞蹈方式对于强化人们的记忆有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传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意。
二、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生活化
(一) 生活的诠释。随着时代的发展, 原始社会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 但是舞蹈作为传达感情的最佳表现方式, 在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上, 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并在原始宗教舞蹈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 发展成为了更符合现代大众审美标准的民间舞蹈形式。西南少数民族的人们在继承和保留原始舞蹈形态的同时, 不断的将现实生活中元素加入到舞蹈当中, 不断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
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一直是西南地区人们的信仰, 他们敬畏自然, 崇拜自然, 如何将这种情感传达给自然, 舞蹈就成为了他们很好的沟通工具, 直到现在这种传统一直有得以保留, 只是舞蹈形式发生了变化, 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一种仪式舞蹈的形式, 现在的舞蹈形式更加的贴近生活, 但是对于感情的传达有着同样的厚度。
(二) 情感的释放。原始的宗教舞蹈让人们感受到了舞蹈这种表达方式带给人们的乐趣, 人们利用原始宗教舞蹈是向神灵宣泄情感, 现代社会的人们同需要情感的表达, 只是现在的传达对象有了不同, 在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中, 有许多是男女用来择偶的一种手段, 土风舞就是其中一类,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有一把弦, 人们就能开始跳舞, 姑娘们对舞蹈表现出喜欢的神情, 但是当中还夹杂着害羞的成分。还有烟盒舞, 这是云南建水和峨山一带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形式。人们利用生活最简单, 也是最可取的物品作为道具, 用自己的智慧创新着舞蹈形式, 再结合自身所要传达的不同的感情, 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舞蹈形态。
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从原始宗教的舞蹈形式发展到今天被人们广泛喜爱并接受的民间舞蹈形式, 经历了历史沧桑的洗礼,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对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用原生态的舞蹈形式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 也同时向人们传达着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参考文献
[1]巫允明.绚丽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M].中外文化交流, 1997.
[2]范红艳.浅谈舞蹈与呼吸—呼吸是舞蹈的灵魂[M].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谢莲花.审美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以傣族孔雀舞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 2007.
[4]纪兰慰, 邱久荣.少数民族舞蹈在中华舞蹈史中的历史地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9.
宗教解读 篇6
一、关于人的实践
实践的观点构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论的核心也是提纲中马克思以此为起点清算“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开端。提纲的第一条和第二条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即:“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最大的缺点是在唯物主义根本出发点的问题上即“对象、现实、感性”上只是用消极的、形而上学的非辨证性去理解, 忽略了“感性的人的活动”不是将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去理解。只是把客观世界当成了直观的对象而没有当成实践的对象, 把人当作了直观的主体而并非实践的主体。唯心主义虽然认识到了人所具有的能动的方面但却又因为没有“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这一根基抽象并且脱离现实存在夸张的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走进了另一个误区。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产生的根源就是误解和排斥了人类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的这个局限必然导致他用非历史的观点去观察外部世界。“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们视界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他没有看到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在定义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在定义人的类本质问题上也因为忽略了人的生产实践本质而发生了偏差。“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把感性不是看作时间的、人的感性活动”, 他把“理论引向了神秘主义”不了解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存在的方式和“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不能通过费尔巴哈所说的感性来检验而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即证实“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此岸”是人类可以到到达并且认识的世界, 若要离开“此岸”的现实去妄图解释“彼岸”的神圣形象, 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
二、关于实践的人的本质
对于什么是人的现实的历史的规定性问题马克思指出“全部唯心主义都以意识为基本点, 而费尔巴哈、鲍威尔等则以人的情感关系和异化了的宗教为基本点来区别人与动物。”[3]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这种界定在人的一般意义上说不算错的, 的确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但却不能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最根本的内在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在提纲中马克思为人的本质下了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 在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的社会关系包括了三种:自然关系、生产关系和精神关系。只有人类从与动物一样的对自然的肉体索取与服从中摆脱出来, 真正为了“生产”而生产, 人才具有了人类社会生存的质的规定性。“可见人类社会存在是长期物质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通过现实的生产历史地突现的”[5]
“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 (通过劳动) 或是他人生命的生产 (通过生育) ——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6]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上的界定由于没有认识到实践的真正的革命性的意义而必然发生偏差, 他仅仅认识到了人作为社会上的人的某些方面并且将其夸大成为人的类本质, 比如宗教感情, 比如人的个体。马克思看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意义, 正是在生产实践中人才得以为人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升华为社会存在, 同时也升华了人类本身。
三、关于实践基础上的宗教和社会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亦着力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他首先对费尔巴哈进行了肯定即“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的见解是正确的, 宗教来源于世俗基础, 但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并没有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 也不能正确的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马克思提出了“世俗基础”的“自我矛盾”和“自我分裂”。人类作为一种非神圣形象所具有的力量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相对的。但同时人类又是一种有自我超越性和自我否定性的存在, 人类要不断的超越自我的这种非神圣形象。可以说宗教形象是人类自身目标和力量的寄托, 但是这个美好的初衷在费尔巴哈那里变成了“宗教的自我异化”。“异化”一词指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统治和支配人们的一种外在力量。费尔巴哈误解了宗教与世俗基础的关系, 将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并将宗教与人的本质结合。“他把这种人的本质异化限制在宗教领域, 认为人将自己的类本质赋予宗教, 宗教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精神力量”。[7]费尔巴哈将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倒置, 仅仅认识到宗教感情的来源却没认识到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因此找不到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提出“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在理论和实践中被消灭”。宗教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和信仰上的约束具有道德和法律不具有的力量, 人类对于宗教信条所要求的行为的遵守是一种自律行为, 当今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自律、自育。由此笔者认为宗教的存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否应该“消灭”宗教应从现实和长远两方面去考虑, 重新定位宗教对稳定和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纲中, 马克思还提到了18世纪法国某些哲学家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分析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他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教育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指出“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 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制定法制和教育制度的人凌驾于被统治者和被教育者之上。马克思阐明了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这种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提纲的第十和十一条马克思提出新旧唯物主义具有不同的阶级基础、特点和历史使命, 其中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句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质, 开启了新的哲学历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1卷:4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22。
[3]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8。
[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10。
[5]广松涉.突现的社会存在层系[J].福建论坛, 1992年第4期
[6]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