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极端主义

2024-09-22

宗教极端主义(精选12篇)

宗教极端主义 篇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会长期存在下去,宗教既是“人民的鸦片”,又是创造文明的文化主体。顺其自然的宗教在当今社会必然长期存在,并不断发挥着作用。它不仅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到很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它对社会的精神建设,如:社会道德的净化、社会环境的稳定、社会风气的矫正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是众多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因素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科学的宗教理论,它作为我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具有长远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所以对待宗教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我们要有新的思考和探索。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宗教新状况

(一)、宗教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当今社会中社会物质财富未达到最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未达到和谐、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对无限世界认识的局部,这三个宗教所存在的根源尚未清除,因此宗教将长期继续存在下去,而宗教问题也将会不断出现。

(二)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理论上讲,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宗教会逐步衰弱并走向灭亡。可是,事实却是相反。根据“《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统计,百年来,世界上传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信徒人数一直处于增长之中。至1997年,世界58亿人口中,宗教信仰者站81%。”1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党的宗教政策的不断完善,政府对待宗教采取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使得我国宗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繁荣阶段,很多宗教不断扩张自己的实力,增大自己的影响,并寻求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在上涨,所以教徒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所以,宗教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三)宗教的世俗化发展倾向。

一方面传统的宗教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自己,使其与社会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教徒们也走向社会,更加关怀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为突出的是,随着宗教团体的经济实力的发展,我国宗教团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率也会大大增强,他们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我国的宗教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具有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等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视和警觉。只要依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正确的宗教政策,才能妥善处理我国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我党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论述,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方针;二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和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卖弄的积极作用的基本要求。2我党对待宗教的方针和政策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历史性的一个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历史条件下的一个新的理论创造,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一个里程碑。

二、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积极研究和处理新情况新问题

(一)、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方针,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政党,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是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因此,很多海外敌对势力、分裂分子等恶意人士,经常会抨击在我党的领导下是无法实现宗教自由的。这种攻击是错误的,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因为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是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思想体系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民主观、平等观、宗教观所决定的。在平等观中,我们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文化权利平等、法律平等,因此以文化权利平等出发,我们必定会坚持人民的信仰权利,不会将主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强加于人,因为如果这样做那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体制了。我党的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信仰又是精神世界的问题,所以它只不过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特点的体现,对有意识的人类来说自然是合理的,那么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对我们的怀疑和攻击是无意义的,社会主义者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坚定维护者,我们的无神论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阐述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正确理论,它反对简单的否定和取缔宗教的存在。同时,我们保证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当然也保证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所以他们在信仰上选择自由是有权利保障的。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把其他先进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做到主导与广泛性、多样性和先进性相结合。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对宗教的管理以往经常是以行政命令和政策的手段进行的。这中方式虽然简单立行,但是对宗教问题的长期性、频繁性是不具抵抗能力的。因此,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必要的。首先,对于《宗教事务条列》要继续发展,加快对宗教立法的进程,不要简单的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加以约束,这样是不能持久的。其次,要加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既要加强宗教信徒的法制观念,对其宗教活动、宗教组织等进行依法管理,使得宗教在不影响社会安定、社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范围内依法自由活动。同时,也要加强对非宗教信徒的广大人民对宗教信徒的看法的矫正,规范其不可对宗教信徒进行歧视、轻蔑和侮辱等行为,要树立其尊重平等观念。我们要强调我们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并不是对宗教内部事务和运行的干预,而是对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发生关系的事务。

(三)、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新视角。

宗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他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永远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宗教问题将掺杂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之中。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就会与宗教长期共存。我国的教徒比例正在不断升高,这也就表明了宗教将会对这些教徒群众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也就对社会思想产生普遍的影响。有的人就会说,这样会不会对死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神论思想的宣传缠上阻碍作用?会不会导致社会思想的混乱和人民的迷茫呢?答案是,不会。因为宗教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消极作用,但是它在思想工作上的积极作用更是不可小觑的,这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也曾提到。宗教不仅使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心理需要,成为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宗教本身教义的神圣化和教化性,使得信徒们要严格遵守它的宗教教条和教义,在这方面宗教是有很大的震慑力和说服性的,因此宗教的宗旨就是道德高尚、行文检点、为人以善等教义,就会对社会良性运行和社会道德起到很好的维护作用。宗教不仅对教徒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它是思想观念和文化形式的表现,就使得它的某些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元素在历史的演进和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融入并沉淀到了社会之中,成为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基本特性存在于构筑它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之中,而外在的这些道德规范是以信仰的方式内化于信众与社会的,从而升腾出巨大的宗教情怀与宗教力量”3。因此,我们可以把宗教纳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之中,将它作为一种资源和向度用来进行改造和批判,吸取其积极因素,摒弃其不利因素,但前提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和坚持社会主义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包容、改造宗教中的积极性的思想观念性要素。”4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批判地借鉴宗教的某些合理有益的元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否认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包含了对宗教思想的批判性吸收。尽管存在信仰上的差异,但以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根据,思想政治领域可以批判性、改造性地借鉴和吸收宗教的有益成分。这种做法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因为马克思从未否定过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对生产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并且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身就是对宗教思想批判下的一种吸纳。

(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根本原则。

这里主要是对我国现在比较复杂的基督教、天主教两大宗教而言的。从历史的角度来分,基督教和天主教在近代史上,特别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曾是帝国主义战略、侵略中国的重要思想工具。因此,我们要尽量切断我国国内教会与外国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的联系,把基督教和天主教真正的中国化、真正的办成我国的宗教。这种做法既使基督教和天主教能够得到健康繁荣的发展,同时也能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防止国外敌对势力或是分裂分子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但在这里要强调,这种切断并不是指完全的没有交流。我们所说的是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大前提下,进行有利益宗教发展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是必要的。另外,对于基督教的家庭教会和天主教的地下教会这两个棘手问题而言,应该让其公开化、透明化,只要它们是在遵纪守法、爱国爱民的前提下去进行活动,应该是予以允许的。这样我们对它们的活动和举措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及时对不合法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那些活动及时采取措施。

(五)、重视对民间信仰、新兴宗教的认识和管理。

我国的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是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的,它们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依据社会文化内容的丰富和提升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它们的信仰内容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的被人为改变以及不断的与外来宗教结合,并且它们一直对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着重大作用。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就具有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其必须掌握和了解,积极发挥其正面作用,防止其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其容易被诱导或煽动引起社会事件货过激群众行为的弱点加以控制。因为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往往会不经过理性思考对一些传言和蜚语加以相信,从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或事件。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依法管理和教育,防止过激的群众性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地方管理机构对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拉帮结派的行径的控制。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往往在不同地区间有所不同,甚至信奉同一种神灵的两个地区有所争执,如:厦门地区的保生大帝信仰和漳州地区的就有所不同,双方争执很久,互不相让。像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地区间的矛盾,甚至引起过激的行动,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予以警示,加强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防止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排外情绪导致的国际关系紧张。民间信仰、新兴宗教的这种排外特点,与近代列强对我国的欺辱、侵略有必然的关系,甚至有人说这种情绪就像火一样,一点就着。这与我国所倡导的“强调建立和谐发函、互利共赢的世界新秩序,更应坚决防止仇外、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5相背离,所以我们要保证国有文化的前提下,正确引导这些信仰者的正确国际关系思维。

综上所述,在宗教作为文化视域中的一种人类思想文化现象,它对社会的作用是具有双重性的。随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历史不同时期的发展,宗教可能会发生积极作用或是消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它为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当下我国的宗教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它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客服其消极影响,有着重要作用。它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在当代中国,如果想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使其促进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国家安定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指导理论,宣传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科学的、辩证的看待和处理宗教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伟虹:《当前世界宗教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第63页

[2]加润国,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三大原则》, 卓新平、唐晓峰主编《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94-295页

[3]叶小文:《改革开放30年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创新》, 载《中国宗教》2009年第1期

[4]秋石:《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载《求是》2003年第9期

[5]韩秉芳, 《中国民间信仰之和谐因素》, 载于卓新平、唐晓峰《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009年版, 第203页

宗教极端主义 篇2

文章从宗教极端主义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母体--宗教及宗教的异化入手,探寻宗教极端主义产生、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基本轨迹,同时对促成宗教极端主义兴起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总体考察.以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认识宗教极端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作 者:张莉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2007 22(11) 分类号:B928 关键词: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的异化   恐怖主义   根源  

浅谈《等待戈多》的宗教虚无主义 篇3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用理性摧毁了宗教的世界价值体系之后,人的意识就开始崛起。到了十九世纪“上帝死了”,人们的信仰完全地崩塌。同时,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越发将人的能量加大,强调起了“人的自由选择”。这种自由选择的热潮导致了人类自信心的高度膨胀,也正因如此,到了二十世纪,当人们在二战中发现了自身力量实则渺小无比、生命原来只是类比浮游的时候,人们对自己存在产生了极度消极的怀疑,以致于虚无主义的出现。

我认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是虚无主义的衍生品。他在剧本中分别用两个角度来体现这种虚无: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宗教性。而我要在本文中重点分析的就是贝克特是怎样在《等待戈多》中体现这种“宗教的虚无”的。

首先,我们需要论证一下《等待戈多》剧本中的宗教性。当人的意识不再是这么崇高和伟大的时候,人对自身的信仰就崩塌了。二十世纪的西方,因为一场战争又进入了無信仰阶段。但是,人是无法离开信仰的,信仰是一种崇高感,只有有了这种崇高感,人们才能够越过困境。正因为困境越大对信仰的需求就越大,当人的社会性成为虚无的时候,人们为了这种自身的需求,最先想到的就是捡回原来被遗弃的宗教信仰。这种来自另一个客观世界的、积累了几千年底蕴的光辉似乎永远都不会落下。然而,对于贝克特来说,他在这个剧本中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对宗教信仰消极返还的现象的本质给人们看,让他们在这场没有尽头的“等待”中清楚地看到自己无路可走的困境。

《等待戈多》在物件的选择上就充满了宗教性。贝克特将场景设置在乡间的一条路上,然而纵览全剧,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块荒芜的旷野,而这种空旷之地在《圣经》中是包含隐喻的,那是施洗约翰居住的地方,是为了避免分心,专心领受神的话语的宝地。而在剧中这块宝地却听不到任何抚慰人心的话语,只能看见人和人的纠结,只能听见两个流浪汉在互相表达着沟通的障碍和分离的无能。而那棵唯一变化的柳树,在《圣经》中的寓意是求告神的名的柳树,却无能再次召唤出神的大能,也无法再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满足。柳树在第二幕时发出了新芽,这枯树长出新叶在《圣经》的新约中就被指出代表着神的降临之日近了,可是,我们却发现弗拉基米尔和爱思特拉冈的衣服更破烂了,波卓变成了瞎子,幸运儿变成了哑巴,“瞎眼得看见,哑巴恢复声音”的神迹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作为“照着上帝的模样儿造的”人,虽然还被称作是“幸运儿”,却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的幸运。剧中的宗教性越强,对宗教的反讽意味就越强,人生的意味也就越消极。在最接近神的旷野,我们却听不到半点神的默示。人们在苦苦等待,上帝却杳无音讯。

弗拉基米尔 或者说等待夜的到来。(略停)咱们已经守了约,咱们尽了自己的职责。咱们不是圣人,可是咱们已经守了约。有多少人能吹这个牛?

爱思特拉冈 千千万万。

自从在《圣经》中与上帝立约,他会有一天重返人间拯救世人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无尽的等待之中。然而,“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夜”。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时间等得越长,我们就越看清楚这场等待的毫无意义,我们也试图跳脱出这种等待,却总最终无功而返,因为我们除了等待在没有什么是可以成为活下去的理由的了,“青灰色的死海”成了斑斓的《圣经》地图里最适合我们的地方。我们就像是被上帝排除在救赎名单里,即使跳着《替罪羊的痛苦》也无人理睬与怜悯。人成为了一个越发孤独的个体,而这种孤独却并没有因为个体意识而显现出任何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等待戈多。

存在就是无意义。而这种宗教意义上的虚无,更是从《圣经》的开始就使人们充满了“无辜感”。

贝克特特地用了小男孩这个形象,不仅象征着天使的形象,暗喻戈多是上帝,还用哥哥弟弟的形象比喻该隐和亚伯。

弗拉基米尔 你干什么活儿?

孩子 我放山羊,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揍不揍你?

孩子 不,先生,他不揍我。

弗拉基米尔 那他揍谁?

孩子 他揍我的弟弟,先生。

弗拉基米尔 啊?你有个弟弟?

孩子 是的,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干什么活儿?

孩子 他放绵羊,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干嘛不揍你?

孩子 我不知道,先生。

弗拉基米尔 他准是喜欢你。

孩子 我不知道,先生。

……

弗拉基米尔 你很像我。

在《圣经》里,绵羊代表着受神喜悦的人。很显然,放山羊的是哥哥该隐,放绵羊的是弟弟亚伯。上帝为什么不揍该隐,不是因为他蒙神的喜悦,而是因为上帝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然而,无论是那个放山羊的孩子还是被判处的该隐,他们的不受的喜爱都是源自于未知的理由,无辜被排斥在恩典之外,无辜被抛弃,无辜得不到重视,无辜等待……自从我们有了个体意识,原罪的概念似乎也渐渐的被忘记。作为我们自己,我们认为自己无辜以一种毫无立场的匍匐的姿态乞求上帝的恩赐,甚至为了得到这种虚无的恩赐抛弃了自己的权利,却等不到任何的回应。即使这样,我们的愤懑还是显得那么无力。发泄过了,愤骂过了,我们还是只能回到原地。渐渐的,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叫做该隐。

人们都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等待是虚无的,然而,为什么还是要等下去呢?我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害怕“他会惩罚我们”。在强调现世意义的二十世纪及其之后的世纪里,人们能够做到不把未来长挂嘴边,甚至突出对于现世的追求。可是,正是因为对于这种对现世的极强追求,当求之不得的时候,我们就越发希望未来可以弥补我们现世的缺失。《等待戈多》中说:“思想并不是世间最坏的东西,但是,如果没有思想我们就不会那么不幸。”我们有了思想,知道了宗教是不可能救赎我们的,所以我们知道真相后越发变得不幸,因为我们将永远存在。爱思特拉冈说:“原来耶稣比我们要好,他待的地方是温暖的而且他很快就被钉上了十字架”。死亡对于等待是多好的解脱!可是我们还是要活下去。

如果说个体的社会孤立状态表达了人类当下的虚无主义倾向,那么,宗教的虚无主义就是从未来的角度也否定了我们存在的价值。

弗拉基米尔 Memoriapraeteritorum bonorum(拉丁文,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那准是不快乐的事。

我们开始怀念以前希望没有被拆穿的时候,有一段愚昧却幸福的过去比一直处在清醒却又绝望的现实里还要残酷。过去的所有“都早已死掉了,埋葬掉了”,我们在葡萄园里采了无数的葡萄,却发现还是孑然一身。但我们却也只能为了活着,垂死挣扎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像四福音书里只在路加福音中提到的那个也许被救赎了的贼。我们知道上帝的不存在,可是上帝必须存在。因为只有上帝的存在,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

宗教极端主义 篇4

西方的文明从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经济到社会的渐变过程, 社会同个人一样都会面临各自的精神危机和精神革命, 16世纪的西欧到处呈现出许多新旧社会更替时期的明显迹象,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进入到手工工场的新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成长, 必然要求挣脱封建制度, 这便是宗教改革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路德

由于文艺复兴而兴起的经济革命大力地推动了思考, 个人主义的、竞争性的新经济文明在商业和金融的巨大发展的迅猛推动下, 宗教改革开始, 它包括内部改革和“激进的”新教改革, 路德是宗教改革先躯, 人们称为路德派。宗教商品出售的背后的教义内涵激起了路德的愤怒, 使他走上与教会领导权相左的冲突路线, 结果形成了“德国的宗教改革”作为宗教改革的重要要素, 路德派针对社会腐败和教会的腐败, 宣扬“因信称义”, 从通过形式化的如朝圣、立誓、禁食、购买赎罪券等善功来获得灵魂的拯救, 改为路德主张的“信”, “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这样, 就把人的灵魂获得拯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真正的信徒手中, 把人从外在性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拯救的自主权。

三、加尔文

加尔文派在路德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加尔文派作为一种城市的运动, 不同于路德派讨厌经济生活和商业金融, 他们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它, 他们看贸易和金融的利润跟看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主的租金一样, 这种利润不会被看作不义之财。他们最重视的是工业阶级和商业阶级的环境, 让宗教成为经济生活的真正道德, 他们不再怀疑经济动机世界和精神动机世界格格不入, 不认为贫穷本身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美德, 不再认为资本家所获资本是建立在其他人不幸的基础之上。加尔文把借贷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正常但又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借贷他的永恒法则不是“莫要放贷”而是“公平和公正”。

加尔文派的社会道德学说, 他认为勤俭和节约是人类最好的品质, 他强调个人的责任、克制和禁欲。他是基督个人主义, 注重宗教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他认为教规是宗教的神经, 而且这也一直是加尔文主义的精髓。他所强调的得救预定论, 深深扎根于中产阶级之中,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四、路德与加尔文

路德与加尔文分为是宗教改革中的关键人物, 在宗教改革中两者都起到了相应的重要作用, 两者有其不同之处:

首先, 两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路德反对资本主义, 他仇视商业和资本主义, 反对高利贷, 只提倡农民的生活, 反对农民起义以及商业和金融, 认为工匠的生活也是值得尊敬的, 在生活中有限制的交易, 反对懒惰和贪婪。

加尔文却和路德完全相反, 他认为应该将新兴的资产阶级组成一个有纪律的社会力量, 它的使命是持有经济美德的标准。他的教义都是由移居外国的商人和工人传播的, 承认商业和金融, 注重公平、公正, 认为借贷是必须的, 承认高利贷的地位, 并积极的鼓励商业实践。有人说“加尔文为16世纪的资产阶级做了马克思在19世纪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事”一点儿也不过分。

其次, 路德主义是保守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 面对时代发展而来的商业文明感到束手无策, 恭从于既定的权威, 他的理想是家长制的社会道德, 认为农民的生活最美好的, 不受商业侵蚀在基督中没有资产阶级的位置;而加尔文主义认为各种运动与斗争都要根植于资产阶级之中, 加尔文派充满了战争与革命, 是一种积极、激进主义, 是一种国际性的运动,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 设想了一个更加先进的经济组织, 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最后, 两者的教义不同, 路德派主张“因信称义”路德主张的“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强调的是个人的发现。而加尔文强调得救预定论。

五、宗教改革的影响

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冲击和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 首先, 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 给罗马天主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 罗马教皇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去不复返了。随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 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 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 有利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其次, 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 没收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 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 也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再次, 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变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即作为封建支柱的罗马教会势力的动摇,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篇5

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奉行宗教极端主义的一种社会政治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在宗教的幌子下,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煽动宗教狂热和极端主张,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强烈要求摧毁当今一切社会秩序和世俗国家,建立神权政治的一种社会思潮和反动政治行为。在新疆,宗教极端势力的最初思想来源于“泛伊斯兰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沙比提大毛拉等人,鼓吹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上世纪末,随着国际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在新疆的宗教极端势力死灰复燃。鼓吹在新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并未实现这一政治目标,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大肆煽动宗教狂热,疯狂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形成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破坏各族人民团结、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生活 篇6

关键词:宗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生活;实践;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33-02

《苏联大百科全书》把宗教规定为:“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统治着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和虚幻的反映,是对超自然力量、神、魔鬼、灵魂等存在的信仰。”《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宗教的界定是:“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感到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因而追求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当代中国宗教的实际变迁及人们宗教观念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是由他们关于宗教的本质、社会作用和历史变迁规律等问题的思想观点所构成。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因循从人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出发去解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而忽略了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以及人与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要回到“人”的问题上来。不仅要回到“社会人”,而且要回到“生活人”。也就是以“现实社会生活着的人”为出发点。宗教是人所特有的信仰现象,虽然宗教总是表现为以神性为中心。但是,人们信仰神性归根结底是关怀生活中的生老病死、爱恨善恶,关怀人自身的本性和命运的。因此,任何一种宗教理论都离不开对人这个信仰主体的思考和规定。同时,人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它的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1]1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在本质上是虚幻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本质所做的基本规定,也是他们评判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命运的思想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是着眼于人的社会生活,立足于社会实践,批判宗教的虚幻性的。在他们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唯有改变现实社会关系的社会实践才是人的本质活动,才是社会生活的本原;而宗教只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是以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人间力量。由于人们无法解释、无法摆脱作为异己力量的自然力量、社会力量,人们把自然力量人格化,把社会力量神秘化,使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具有了不可侵犯的神圣性。因而宗教的虚幻性不仅仅表现为认识的虚假性,还在于宗教生活不是人的本质活动,不是社会生活的本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宗教的论述:“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1]1“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2钱钟书在其《管锥篇》中曾追溯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个比喻的历史渊源。他写道:“浪漫主义诗人WOVALESS早言:俗子仰宗教以解忧止痛,不过如收鸦片之效;或言,世人莫不吸食精神鸦片,以谬误信仰自醉;后来小说家有以不信奉基督教比于不求助鸦片;哲学家有以宗教比牙痛时所服之麻醉剂。要推马克思语为最明快矣。”[2]114-115在这里主要体现了宗教对人民的麻醉作用。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人作为个体是有局限性,而作为“类”则是无限的。类的本质是“个体之绝对本质”或“无限的本质”。人一方面通过类本质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在类本质中看到自己的无限性,并通过理性、意志、爱或心表现自己的无限本质。他认为,宗教就是人对自己的“无限的本质”亦即类本质的意识,是把人的无限本质对象化、人格化的结果。因此,宗教并不神秘,人们信仰宗教其实就是“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所以,人的宗教意识在本质上是虚幻的,是“人心灵之梦”。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和国家制度严重地束缚着人的生命潜能的发挥,使人的本质得不到真正的实现。于是,人们诉诸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中使人的本质得到幻想的实现。“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1]1-2也就是说,通过宗教信仰而实现的人的本质,并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只是在幻想中实现。而这个世界之所以需要以宗教为精神抚慰,在于这个世界本身有局限性,而这个世界本身的局限性,同时也造成了人的本质力量发挥的局限性,从而导致人的宗教幻想。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信仰特性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其实是一种精神补偿,而且是颠倒的、虚幻的精神补偿。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意味着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为此,马克思主张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宗教信仰改变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在改变现实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实现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在揭露宗教意识的虚幻性的同时,并不主张消除宗教,而是主张扬弃基督教的“爱之意识”,以“爱”的宗教超越基督教,通过“爱”的意念实现人的“类本质”或绝对本质。费尔巴哈实际上只否定了基督教的虚幻形式,而没有否定基督教的爱的精神,基督教以“道成肉身”这一超自然形式,启示了人间需要关爱的宗教精神。费尔巴哈以“类本质”这一世俗的形式,确定了爱的精神在人性中至上性地位。无论是作为基督教上帝之道的爱意念,还是费尔巴哈所谓的作为类本质的爱意念,它们都永远是现实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因而都只能诉诸人的意念、人的信仰,在信仰中保持着期待和希望,而不可能把这个希望化为真正的现实。人的希望与现实之间的间距和张力是永远存在,无法弥合的。

为此,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出发,批评费尔巴哈在揭穿基督教的虚幻性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宗教幻想,马克思在揭示出宗教的幻想性以后,主张坚决放弃宗教幻想,直面社会现实,不抱任何幻想地、理性地去实践、去生活,因为对于要求实际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和政治革命实践来说,是容不得有幻想色彩的,也不是现溺于精神幻想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依靠理性的思想,付诸理性的行动。因此,对于个人而言,马克思认为,“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任何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1]2

“宗教向人们承诺天堂和彼若世界,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承受力和耐心,使人们在经历痛苦的时候,心灵保持平静。信仰属于未来,是有待于实现的、非现实的、幻想的。正是这种来世的幻想,抵消了或部分抵消了现实带给人们的失望情绪,使心灵获得了片刻安宁。很显然,这就是宗教存在的理由。”[3]4-5宗教信仰对于人最重要的意义便是精神上的慰藉。它作为一种信仰,是个人的意义、价值的追求的取向。它本身作为一种信仰,是具有超越性的;而它本身的内容的虚幻性却易于使人树立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来说是一种障碍。

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人生信念,对生活充满信心,而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新生活。“神灵”可以给我们短暂的安慰,也可能是一生的安慰。但是,人类真正意义的拯救,是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条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习惯的)。这才能从根本的意义上得到拯救,而不只仅仅是精神的寄托。“宗教起源于人类知识的不完善。因此,等到有朝一日,人类的知识完善了,宗教也就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去。从此,人类将进入完全理性的、一切依赖知识的时代。”[3]9这也说明了要克服不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到“完善”的境界,并将其付诸实践,也即个人的道德生活和道德境界的完善。不断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合理的、积极的信仰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宗教既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必定要在一个历史阶段消亡。这是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包括宗教现象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国家、政党最终都要消亡一样。讲消亡,正是从一个方面强调宗教问题的长期性。我国现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便是对宗教问题的长期性认识清楚了的表现。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我们才能树立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态度:既不能无能为力、无所作为,即任由宗教发展而不加以约束、限制;又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即用正确的政策引导宗教,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取缔宗教,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施船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相关动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美]乔治·桑塔亚纳.宗教中的理性(前言部分)[M].犹家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宗教人士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浅析 篇7

一、宗教人士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一)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潮流的要求

我国虽然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始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不以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基进行创新的,现阶段,我们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的理论要求。我国的宗教原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此,现阶段的宗教就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而这实际上是要求宗教人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去践行核心价值体系,落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宗教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让宗教人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宗教政策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就不能剥夺人民信仰宗教的权力,也就是不能剥夺他们信奉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权力,但国家又需要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者就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即不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又能使他们接受政府和党教育管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以一个民族的情感为纽带的不涉及意识形态这种敏感的问题也不具有政治的意味,它是民族在国家发展中自觉形成的一种民族凝聚力,这种教育更能容易被信教群众所接受。

(三)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

无论是信奉唯心主义的有神论者还是信奉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者,大家都同是中华民族,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强大起来,宗教才有自身的容身之所,才能有安定的环境进行发展,宗教人士才能有权力信奉自己的宗教宣传自己的教义。宗教虽然宣传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相背离的,但是宗教人士在国家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行动从未背离国家的需要。宗教界一直以来都与国家共进退,在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佛教、天主教主动成立了抗日宗教团体;中国宗教界全国性的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也自发成立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宗教依然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绝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强调对教堂和庙宇等宗教活动的场所保护,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江泽民同志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这样一种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从未中断过,因此今天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巩固爱国统一战线是具有可能性的。

二、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一)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1. 将法律法规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

将法律法规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是由现在的国际背景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就社会背景而言,宗教具有群众性的特点,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对宗教人士进行法律宣传教育使他们的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的规定下进行,保证不扰乱社会秩序、不传播异端邪说、不组建邪教组织、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国际背景而言,国外宗教势力也会通过网络等途径宣传他们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我们对宗教人士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一方面使其明白在知悉外国宗教的不法意图时应该积极主动配合国家机关及时遏制这种不良宗教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肃清宗教界的不良因素,使宗教在纯洁的环境中发展。

2. 对宗教人士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宗教的历史文化为根基

对于广大普通的人们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唯物史观的无神论为根基,使其在价值观正确的方向上接受教育,但是我们不能对宗教人士进行唯物史观教育,所以对于宗教人士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得回归宗教本身,以宗教的历史文化为根基。宗教的历史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宗教教义中许多道德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道德伦理思想是具有一致性的。

3. 对宗教人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以“人”为核心

宗教虽然是一种“神本”思想,但是宗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人”而服务的,宗教意图通过精神的麻痹,使人们安于现状获得精神的解脱,其实是要人们摆脱痛苦,最终使“人”得救,因此,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人”为核心是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使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起来,始终还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实际上是使宗教人士找到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1. 依托时代的发展,采用新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

信息时代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会有一些负面的阻碍但同时也方便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传播。宗教的发展不断适应着社会的需要,就如同东正教为了自身的发展改变与科学的直接对立态度,调整宗教教义一样,我国的宗教也在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网络时代,宗教教会通过互联网、微信、短信等方式宣传教义,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抽签,上香,捐助等活动,这远比从前靠纸质宣传资料更加方便快捷。亦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借鉴宗教教会宣传教义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

2. 不完全依靠新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虽然新媒体是当下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社会中还是有许多人不会使用网络,他们欠缺知识,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宗教的宣传也是通过制作小书册,宣传单等方式使人们知道了解其教义思想,使人们认同他,爱国主义的宣传同样要照顾和考虑到这部分人的需要,脱离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单纯依靠新媒体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现在还不现实。

3. 注重爱国主义的隐性教育

爱国主义的隐性教育主要通过旅游景点、影视等方式进行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就以旅游景点为例,宗教人士一般在旅游时都会特别向往去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寺庙也是比较多的,在进行景点介绍时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宗教人士在虔诚膜拜的同时认同宗教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在思想上具有爱国的内在动力。

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社会所需要的,爱国主义的对象有许多,如何将宗教人士作为爱国主义的对象在社会思潮众多,宗教盛行,信教群众增加的历史时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由于价值观的问题,宗教问题有着复杂性和敏感性,但是我们必须敢于直面这个问题,勇于去讨论这个话题。在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更多人在寻求精神解脱的时候就转向了宗教,将宗教作为解压的一个途径,因此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使崇尚唯心史观的宗教人士和崇尚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者同一个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荆喜双.《斯大林时期苏联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问题初探(1924-1953)》.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9页.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3页至第11页.

[3]韩雪.《苏联解体的宗教因素分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曾传辉主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宗教极端主义 篇8

宗教中有益成分的吸纳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集, 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添砖加瓦。在历史上, 儒释道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 宗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和主要载体之一。

妥善处理宗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树立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又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我们要善于具体分析, 正确对待, 尊重信仰宗教的人。只有这样, 才能坚定广大信教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宗教思想文化崇尚以“仁爱”为核心的和谐理念,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道德风尚, 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宗教一直主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佛教讲慈悲, 主张众生平等, 提出“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道教主张天人合一, “功行两全”, 提倡“生活道教”;基督教讲博爱, “慈爱和同, 济世度人”;伊斯兰教行善惩恶, 讲求“两世吉庆”, 等等。这些有益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节和整合的功能, 是一种思想文化上的引导和道德规范上的约束,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意义。

宗教思想文化的“心灵关怀”功能, 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富足。现在,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在现代社会, 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 人们精神生活中出现一些不健康因素, 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始于内心”, 宗教思想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 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从而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 培育出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从而实现个体的内心和谐, 最终促成全社会的大和谐。

宗教思想文化“天人协调”的生态精神, 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 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随着文明的发展, 人类不仅创造了改造自然的手段, 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国家乃至世界性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巨大破坏, 人类正在走上一条与自然相抵触的歧路, 今天的人们必须以高度的理智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宗教历来提倡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 佛教主张善待众生, 反对杀生;道家、道教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把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最为最高的准则, 反对以人力干预自然;等等。今天, 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 这种朴素天人观和生态伦理思想, 确有值得我们借鉴

宗教思想文化的“奉献”精神, 有利于和谐理念的践履。广行慈善是宗教回报社会的重要形式, 宗教要求信徒讲奉献。近年来, 宗教界发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关怀社会、服务人群的传统美德, 在搞好自养的基础上, 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慈善事业作贡献, 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得宗教界成为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信、保障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 在人们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宗教的良好形象, 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 共同成为增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 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宗教搭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今天,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种文化激荡交流的局面, 我们要借助宗教这个平台, 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扩大对外交往、交流和合作, 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和”的理念, 抵制文化的隔绝和霸权, 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宽容, 推动世界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对话与和解。同时, 从不同文化之中汲取养分, 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辨证取舍、择善而从,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 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我国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针, 也为我国宗教界提供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 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宗教, 是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经典和教义积累了丰富的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文明健康的内容, 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宗教极端主义 篇9

关于宗教的产生, 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是“人创造了宗教, 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古希腊宗教最早是自然崇拜。这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 人因无法正确认识自然而产生的对自然物的一种畏惧和崇拜, 原始宗教也就产生了。当然, 古希腊的原始宗教并不仅仅只有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狩猎崇拜、祖先崇拜、各种巫术占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应有尽有。古希腊宗教的正式形成得归因于两个人——荷马和赫西奥德, 自此以后, 以神话为主要内容的古希腊宗教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古希腊宗教最基本的内容是12 位主神, 如宙斯、雅典娜、波塞冬等等, “这些主神最初多为动物之形, 而后才获得人形”。除这12 位公认的主神外, 各地也有自己的保护神, 如:赫拉克勒斯、提修斯、阿斯克列皮奥斯、狄奥斯库里兄弟等。

古希腊宗教是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 它并没有发展成为一神教, 无论是宗教的起源, 还是宗教崇拜的对象, 抑或是宗教仪式, 都是多种多样的, 一方面是因为古希腊城邦制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得古希腊社会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尤其是它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为古希腊宗教增添了异域文化的成分, 如希罗多德就说希腊众神中“较大的一部分则是起源于埃及的”。

二、人本主义色彩的体现

古希腊宗教的人本主义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宗教观——神人同形同性

神人同形同性, 即是说, 神灵的外表和性情与普通人无异。

在古希腊宗教中, 不是神塑造人, 而是由人来塑造神。所谓神, 便是现实中的人的一种升华和提高。神与人的区别, 只在于神更有力量, 寿命更长, 更美。神像人一样有男有女, 要结婚繁衍后代。神灵的分工也和人间相同, 一旦越出自己的管辖区域, 便失去了能力。更有意思的是每当神灵们有大事要决定时, 总是要开大会讨论。与人一样, 神灵也是一个矛盾体, 它们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也会有优缺点, 如众神之父宙斯, 他既是众神之王, 也是一个典型的暴君和淫棍。这些神也会有爱恨情仇, 也会有七情六欲, 也会有你争我夺, 比如特洛伊战争就是因赫拉、雅典娜及阿芙罗狄忒三个女神争夺“谁是最美的女人”而引起的。

基于此, 神的世界并非是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 并非天堂, 而是像人间的城邦一样, 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人们之所以崇拜神, 是因为神是人的最高典型, 在神的形象中可以想见人的智慧和美德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即“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和出发点”。

另外, 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 并非是威严和高不可攀的, 而是显得和蔼可亲, 是一个完美的人的形象, 他们被人性化了。在埃及, 太阳神是鹰的形象, 还有快乐神、创造之神等都以兽首人身的形象出现;在远古时代的中国, 始祖神伏羲“蛇身人首”, 女娲“人头蛇身”, 神农氏“人身牛首”, 而古希腊众神完全是以一个形体健全的人的形象出现, 这正是古希腊人人本主义色彩的自然流露。

2、无祭司阶层的控制和干预

古希腊神庙虽然众多, 宗教事务繁杂, 却没有形成特殊的祭司阶层。凡属公民范畴的男女老少, 均可通过推选充当祭司, 其任期短者仅一个月, 但多为终生制。在古希腊, 祭司纯属荣誉职务, 没有实权, 其工作是奉神守庙, 无异于一种变相的奴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古希腊, 如前所述, 在宗教信仰上是一种多神崇拜, 这就使得祭司难以在思想与步调上保持统一;古希腊发达的民主政治与贵族共和国使得祭司阶层始终未能找到机会踏进政治领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祭司形成一个特殊的利益阶层;另外, 祭司工作因其待遇并不高而无利可图, 因此也不被人看重。正是因为整个古希腊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祭司阶层, 也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宗教信条, 生活在古希腊的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 而无需担心像在中世纪那样受到统一的基督教会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压制和束缚。这样, 古希腊的民众就能够获得相当程度的自由度——无论是政治上的, 经济上的, 还是思想文化上的,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挥自己的天性, 比如, 艺术家们在观察生活或创作构思的时候, 不必根据神的启示或权威的独断, 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 因此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成果, 古希腊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民主政治也同样跟这种能够实现更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本主义色彩有着很大的关系。

3、宗教活动:神民同乐

在希腊人的心目中, 最美的生活就是和神的生活最接近的生活, 那就是宗教祭祖节日中的活动。每当农业丰收或橄榄、葡萄熟了的时候, 人们就欢聚在一起进行祭神庆典活动。当初, 这种祭神活动仅是一项隆重的礼节, 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示对神的崇敬和感激, 到后来这种祭神活动便成为一种盛大的节日。凡遇季节变化, 重要农事, 军事活动, 生死婚嫁等, 人们都要停止劳动, 举行集会。随着这种仪式的发展, 产生出了举行祭神歌舞、体育竞技和戏剧表演这样隆重的祭典盛会。对古希腊人而言, 他们从来未曾想到为了敬神需要去苦修、守斋、祷告与忏悔, 他们一心只想与神灵同乐, 给诸神看最健美的舞蹈和裸体竞技, 用艺术和诗歌创造辉煌的作品, 以壮观的喜剧和悲剧场面, 表达人类最奔放、最庄严的情感, 使人们能暂时与神明并肩共娱, 欢度人世间最幸福的时刻。

在古希腊, 每年在雅典举行的此类节日活动竟有60 次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为智慧女神雅典娜、酒神戴奥尼苏斯及列尼尔等所举行的盛大祭祖庆典。而在希腊各地的其他城邦, 不管其地域大小、人口众寡, 也禁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祭祖庆典活动。因此, 在泛希腊的国土上, 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个祭把节日, 它们仅仅是在举行的时间、规模、日程安排等方面不同而已。在这些祭扫庆典活动中, 内容主要有隆重的祭祝仪式、史诗的朗诵弹唱、歌舞音乐以及伴有戏剧和竞技项目的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中, 带有宗教色彩的竞技运动日益为人们所喜爱, 因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地方性的竞技赛会。据史料记载, 雅典自庇西特拉图时代 (公元前6世纪中叶) 起, 祭扫性的体育竞技会就已经具有了全体民众的性质。当时组织者即把大批装橄榄油的陶瓮当作节日庆典赛会的奖品, 分发给与赛的优胜者, 这便与民主贵族统治时的军事竞技的性质截然不同。到了希腊全盛的古典时期 (公元前5 一前4 世纪中叶) , 据有关资料统计, 希腊人一年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 用来参加各种类型的祭祖竞技以及社交娱乐活动。古希腊人的这类祭祖竞技活动, 完全是同他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 而其中又以同神灵信仰与战争的联系最为紧密, “战争期间举行的献祭活动表达了古希腊人祈求神灵帮助他们在保卫城邦的战争中获胜的愿望, 坚定了他们打败敌人的信心”。

三、影响

1、商品经济的发展

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诸多原因, 比如自然环境, 便利的海上交通, 发达的手工业, 等等。但不得不提的一点是, 古希腊宗教中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色彩也同样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因为商业文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个人天性的自由发展。

人本主义要求承认个体的价值, 鼓励自我开拓, 崇尚个性, 而这也正是商品经济对于个人的一种要求, 因为商品经济的竞争性使个体的突出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人本主义色彩之下, 古希腊人关注的更多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体现在经济活动中就是通过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来表现自我价值, 而这与商品经济不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又不谋而合了。可以说, 人本主义对于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并非决定性, 它更多的只是一种思想意识上的推动力。

2、民主政治的发展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 古希腊具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 尽管也是有限的民主。那人本主义对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有何影响呢?

要想达到民主政治, 很重要的一点是公民意识能否达到一定程度, 说的再通俗一点, 就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参与热情能有多少, 公民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对个性的尊重, 是民主政治建立的基础, 伯里克利曾经强调,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 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 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而平等首先就是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尊重, 这也是人本主义所强调的。这种自立、平等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自治、争取自由的精神, 造就了他们渴望通过自我价值的发挥、自我参与来实现自我的控制和管理。古希腊宗教中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这也在某种程度造就了古希腊人积极的入世态度, 换句话说, 即是对社会事务或者说是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关心, 以至于亲身参与, 这也会或多或少的对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思想文化的发展

人本主义之于古希腊思想文化, 可以说是影响颇深, 主要体现在文学、戏剧、建筑等领域。在文学领域, 古希腊宗教是古希腊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作为古希腊文学最高成就之一的《荷马史诗》, 虽然赋予了英雄们渊源深厚的神性, 但描写的“英雄们”仍是人的故事。尽管有神的参与和文学特有的想象力, 但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仍充满了真实、质朴、鲜活的味道, 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真善美、假恶丑无一不是人间的真实写照, 无一不凸显着现实中的人性。

古希腊的戏剧也起源于宗教。古希腊戏剧的诞生, 伴随着狂热的激情和虔诚的祈祷声。在剧本中, 神常常成了主角, 主人公始终未能战胜天神——命运的化身, 从而造成悲剧性的结局, 但神躯壳里的实体却是作者的灵魂, 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积极反抗精神。古希腊三大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美狄亚》, “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便是为建立在古希腊神话基础上的人类早期生命的主体意识 (人本主义的精华) 高唱赞歌, 把那作为人的意志、尊严、品德、个性、情感等本质属性写在了爱琴海的蓝天白云上”。

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宗教也有关系。最使希腊人引以自豪的是人体雕刻, 古希腊人对人的自然形体美十分热爱与重视, 裸体雕刻是来源于古希腊四年一次的竞技会, 竞技会本身就是人们展现自我的一个舞台, 而这些裸体雕刻实际上也是对人自身的刻画, 比较有名的作品有《掷铁饼者》、《持矛者》等。

四、结论

古希腊宗教中的人本主义色彩, 在本质上来说, 反映的还是人们对待宗教、神灵的一种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人们宗教观念的体现, 只不过“人”的因素在其中有了更多的体现, “人”与“神”的地位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神关系有所不同。限于时代的局限性, 古希腊的人们是不可能脱离宗教而存在的, 只不过他们更多的是从“人”本身出发来构建宗教观念, 构建宗教神灵, 表现出了更多的人性。

摘要:古希腊文化一个很重要特征便是其人本主义精神, 而宗教作为古希腊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样也体现出了浓重的人本主义色彩。无论是从古希腊宗教的宗教观还是从古希腊宗教的宗教活动, 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本主义色彩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 蕴含在宗教中的人本主义对于古希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经济、政治、文化都因受到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内容。

关键词:古希腊,宗教,人本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沈之兴, 张幼香.西方文化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

[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宗教极端主义 篇10

1.1 教育内容不丰富

这主要体现在现在的课程设置与已有的教学内容上。首先,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课程,即使有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只是选修课程,只是起到普及宗教知识的作用,对党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等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并没有承担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一是因为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少,更不要说单独设立章节内容,二是因为教师本身对这部分知识把握不好,即使有关问题在个别章节出现,也被教师一带而过或省略不讲。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党的政策、正确认识当前的宗教问题。

1.2 教育方法不多样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方式方法的单一落后,致使教育的实效性不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式大都是以灌输式为主,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只能成为课堂教学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个体因素被忽视,因此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致使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失去了兴趣,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目的难以达到,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宗教观的培养。

1.3 教育者的素质相对不高

教育者先受教育,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前提。这就要求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不仅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具有丰富的宗教知识及对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理解,这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至关重要。而在高校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了解得不多,对党的宗教政策也知之甚少,可以说宗教知识还不够丰富,因此,面对现实的宗教问题,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这样,就会影响对大学生信仰的正确引导,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2 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几点对策

2.1 更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观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然而,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一些教育者只看到了宗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一面,而忽视了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等特点,把信教者与不信教之间的信仰上的差异当成是政治上的对立;还有的人认为宗教问题敏感,不敢触碰它,因此不敢面对或不能正视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问题。这都不利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此,应从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做起,摆脱对宗教的某些不正确认识,客观准确地评价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问题,既不惊慌,也不逃避,既要教育,也要依法监管。这是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首要前提。

2.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确立。为此,高校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大学生,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教育大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使之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3 丰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内容,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第一,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第二,在条件不是很具备的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选修课及与宗教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对学生加强宗教文化知识教育。第三,利用党课、团课、学生社团等进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尤其是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第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干课的课堂教学中,单设专门一讲,介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及党的宗教政策,在形势政策教育课上,要结合重大的国内外时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看待宗教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4 改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效果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呆板单一,不以学生为中心,不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接受度,一味地灌输,结果使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将理论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要将理论教育与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咨询教育相结合,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要将理论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2.5 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只有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真信、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真懂,才能起到教育大学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真懂”、“真信”,要立场坚定地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并在教学与日常行为中,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世界观教育。

2.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的软环境

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活动、支农活动、郭明义志愿者团队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各类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使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消除他们寻求宗教帮助的动机和需要,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无神论思想和科学世界观的理解。当然,学校要对学生社团加强管理,从活动的政治方向上把关,保证活动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7 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强化高校宗教预警机制建设

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机制的保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还有一小部分宗教信仰者。因此,高校必须要审慎处理好保护公民个人宗教信仰自由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依法对大学生宗教活动进行管理和引导,建立预警机制。既要依法保护信教大学生正常的宗教活动,又要对宗教活动依法管理,配合社会相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预警方案,严防西方敌对势力、邪教组织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参考文献

[1]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宗教极端主义 篇11

【关键词】福禄培尔 宗教教育 神秘主义

福禄培尔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路德派牧师家庭, 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和不幸的童年生活使他成为虔诚的宗教信徒。因此,他的哲学思想更关注人性自由,同时也烙上很深的神学印记。他在《人的教育》开篇就提出:“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哲学思想基础上的, 而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万物的统一体, 即万物都受上帝的统一法则支配。故而,他的教育思想就被后人以否定的态度批判为“披上一层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

宗教学家缪勒说“只知其一,一无所知”。基督教思想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由于信仰冲突以及历史原因,大部分人缺乏宗教学意识,对宗教的理解太过片面,有些人甚至对宗教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更谈不上理解它。撇开神学,单方面的论述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并不能真正的达意,只有深入基督教思想,通过分析其宗教观念才能真正理解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所以,笔者试用神学作引,揭开强加在福禄培尔教育思想上面的面纱,还原一个真正的教育伟人。

一、思想求源

在西欧中世纪“崇拜上帝的时代”, 信仰的理性化表述在中世纪神哲学中达到了集中体现, 德国文化主要由道德形而上学、哲学本体和宗教里的“上帝”三者构成。自从经院哲学重新发现亚里士多德的思辨理论及方法以来,人们将其形而上学体系奉为圭臬, 强调思维对象的物化或客体化, 坚持思维方法的逻辑化或公式化。14-15世纪发端于英国和捷克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德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16世纪马丁·路德领导的追求宗教自由的改革运动,推动了德国的信仰自由。一直到18世纪不少思想家并不能容忍纯理性表述或绝对唯理主义对其思想传统之灵性维度的损伤。于是,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借助于柏拉图思想灵气而调整其思维方法, 由此开始了近代欧洲“理性时代”到“情感时代”的过渡,“客体精神”往“主体精神”的转移,“唯理思潮”向“浪漫思潮”的演变,“逻辑思维”朝“诗化思维”的转换。“非理性主义”无疑在立意和指归上都深受基督宗教思想的熏陶,其主要特点正是突出基督宗教之圣爱精神来与传统的理性原则相抗衡。继而,18世纪兴起了基督宗教反理性主义的神学思潮,在哲学上, 它对唯理主义展开了反思和批评,认为其论说过于抽象化和理念化, 毫无情感和美感可言,失去了宗教本有的灵性精神及其蕴含的魅力和高雅。在经过形而上学外在探求之劳苦后,它号召回归人之主体内在,珍惜自我之质朴情感。

福禄培尔宗教教育思想深受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在精神生活上,它对于非理性方面的感情、情绪、幻想和想象给予高度评价,以此来反对过分强调理智的思潮。”费希特的“行动哲学”、谢林的“同一哲学”、克劳泽万物在神论以及调和理性主义和情感关系的施莱尔马赫的浪漫主义神学,都对福禄培尔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他吸收借鉴卢梭的自然教育和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强调儿童的自然天性,“一切为了孩子”。在此基础上,他强调宗教思想和神学教义是与人的内在经验和道德情感相关联的,即人应该顺从上帝,按其旨意和启示生活。

二、福禄培尔的神学教育观

基督教教育有一种朴素的生态整体意识,人和万物有共同的本源,即上帝。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是三个神圣位格的永恒关联, 是父、子、圣灵的无限团聚,整个宇宙是从这一种神圣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流溢出来的, 是按三位一体的形象创造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生态整体性要求对上帝的保护、对圣灵的保护、对自然秩序的保护。因而,对于福禄培尔的宗教教育思想,我们分别从统一性、自然性和连续性三方面来探讨。

(一)统一性

福禄培尔接受了谢林的“宇宙精神”理论——宇宙间万物都是神的创造意志的体现,并受到克劳泽和奥肯的自然哲学影响,认为万物在发展中都服从于同一个法则,而整个宇宙是一个球体,其中心是上帝。福禄培尔以圆球为象征解释上帝、世界与人的关系,力求用“球体法则”的哲学观论证万物的统一性。他认为,具有无限扩散性的圆球“是无形的东西,同时又是最完善的形体……球体法则是自然事物的根本依据。”因而,他的“球体法则”的实质也就是“宇宙统一性”——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這一点反映在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中,表现为要认识到人与世界是统一的,具有共同规律性。在他看来人只有了解、 遵循这一原则, 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 表现上帝精神, 获得智慧。

福禄培尔的“宇宙统一性”同时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定。他认为应该包括宗教、自然、语言和艺术四个方面。“宗教就是按照心灵的要求去发现和感知万物之中唯一者的人的心灵中的生命。自然所追求的是,按照悟性的要求去认识自然中的个别事物本身及其相互关系和对整体的关系。语言则力求按照理性的要求去表现多样性的统一。” 艺术是关于在内部世界活着的东西、关于真正构成内部生命本身的东西的艺术流露;宗教旨在揭示存在;自然致力于力的探求;语言集中生命求源,它们分别表现为人的宗教本能、活动本能、认识本能和艺术本能。这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纯粹统一体,割裂任何一点都会破坏人的本质的统一性。

同时,福禄培尔又提出“恩物”的概念, 即神恩赐给儿童的礼物。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奥妙, 认识上帝的全能全知。然而,自然界包罗万象, 错综复杂, 儿童无法像成人那样认识自然。 因此, 为了适应儿童教育的特殊要求, 仿照大自然的性质、形状及法则, 特制了 “恩物”, 即大自然的缩影。儿童利用 “恩物”在各种游戏中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 发现世界及其固有的秩序。

“恩物” 既包含统一与变化的主张, 又包含分解与组合因素, 充分反映了上帝与万物的关系。“球体法则”预示着从同一中心向各个方向扩散一切事物的圆球成为上帝、世界以及人们之间关系的象征。在上帝的“至善”光芒下,人最初是不完美的,但人具有感知上帝的理智,并且可以通过自我觉醒的方式来“领悟”上帝精神达至完善,而这种方式正是福禄培尔提到的教育。

(二)自然性

福禄培尔所持的并非“泛神论”的观点,他认为“正如自然并非上帝的肉体一样,上帝本身并不像居住在家里一样居住在自然中。但上帝精神是存在于自然中的。”这里就提出了他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上帝的精神”。

什么是上帝精神?他所谓的上帝精神就是世界、自然和人的自我存在。上帝精神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的物质世界,即一切尘世的和自然的存在;另一种是内部的“力”,即人的心灵通过预感,通过共鸣作用所参与的精神世界。他认为,物质与力是在“对立融合”过程中实现“生命统一”的,“力”作为一种冲动从内部向外部发生作用,物质作为一种刺激从外部向内部发生作用。力与物质两种对立的东西通过人的活动而达到统一。

从而,他提出“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决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教学是“把上帝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本身,特别是应用于每个人自己的生活,应用于人类的进步发展和发展修养”。福禄培尔接受了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顺应人的本性,并完美无缺地表现上帝的精神,实现神圣的人生。他认为“一切以规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东西必须顺应学生的本性和需要”,并形象地把教育比作修葡萄藤,如果违背植物的本性和发展规律,即使出于好心,也会损害葡萄的生长。教育应该是顺应人的自然性,保护性和防御性的开展。人的发展不应该受到来自外部的刺激而受到压制、束缚与干涉,是自我的活动。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地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其必然导致人身上的上帝精神的消解,自由与自决的丧失。在上帝精神下自由发掘人的完善性和健全性,在统一体中、个体中、多样性中以及无穷发展过程中揭示出自己“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实”。

(三)连续性

福禄培尔认为,上帝所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某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 都包容在上帝这一最大球体中, 这是事物的普遍性。每种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事物内部都包含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性质, 这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在人的发展中表现为阶段性。另一方面,他从宇宙万物无限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并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强调在指向无限统一的目的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交互的表现各自的本质,这一点表现为发展的连续性。因此,对上帝的認识, 既要通过事物的特性和差异性来认识,也要透过事物间的缓冲区间来认识。

他主张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实际上是没有裂罅的,彼此是相互过渡、不间断地前进的。“把人不断前进的一系列发展的年岁划分明显的界限和造成截然的对立,从而完全忽视持续不断的进步、活生生的联系和生活的本质,那是十分有害的。”人的教育应按照儿童的本性,连续、协调地促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完善。

一方面他把人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少年早期)和学生期(少年后期)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儿童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阶段之间,他并没有设置硬性的精确年龄分段。每一阶段并不是由年龄限度而定,而是由某些显著的特征决定,其中各个阶段之间又互为基础、互为目标。他尤为重视婴幼儿阶段的教育,认为如果儿童未来生命之树的胚芽在幼儿时期受到损害,那么,他需要以极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种损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才能成长为健全的人。

三、小 结

费尔巴哈说:“只有依赖感才是表明和解释宗教的心理根源和主观根源的唯一正确而普遍的名称和概论。” 这里的依赖感是建立在对宗教思想的理解基础上的。福禄培尔的万有神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的整个教育体系却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他的教育思想是渗透在神学价值观当中的。另一方面,基督教是理论色彩浓厚并具有完整宗教世界观的神学体系,明确具体、条理分明的宗教教规和礼仪使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因而,我们既不能盲目地给他贴上“宗教神秘主义”的标签,也不能彻底剥离神学思想只专注于教育思想。我们只有理解西方宗教哲学并以此为引子,深入分析福禄培尔的教育观才能还原一个真正的教育学巨匠。

【参考文献】

[1]麦克斯· 缪勒. 陈观胜等译. 宗教学导论[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10).

[2]卓新平.基督宗教与欧洲浪漫主义[J]. 国外社会科学,2003(5).

[3]鲍尔生著. 德国教育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6.

[4]安希孟.自然生态学与基督教神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5).

宗教极端主义 篇12

一、《基因传奇》中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

作为科学小说, 《基因传奇》在作品内容中侧重于表述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基因传奇》中, 作者迈克尔·科迪使科学与艺术、现象与事物本质得到统一, 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巧妙构思, 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科学技术是要对人类更好地生存、生活、发展做出贡献和影响的。也就是说作者迈克尔·科迪想要通过小说《基因传奇》来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神的权威, 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科学无论对于是汤姆·卡特博士, 还是对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而言都只是一个服务于人类的辅助工具, 博士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找到完美的抗癌基因以拯救小霍利, 而宗教组织则希望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找到拥有基督基因的人, 找到新基督, 使基督二次降临人间, 这都体现了作者迈克尔·科迪所要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即一切“以人为本”。又例如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玛丽亚在临死前终于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曾经作为杀手的她不会“爱”、不会“尊重”。纵观历史发展, 无论是殖民主义还是霸权主义;无论是种族歧视还是宗教排外, 都与作品中的玛丽亚无异, 作者迈克尔·科迪借助玛丽亚这一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观点, 即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只有做到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援才可以更好地共同发展。

二、《基因传奇》中有关“科学与宗教”的思考

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作者不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象, 表达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更在作品中对于科学与伦理, 科学与宗教信仰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作为科学小说, 作者迈克尔·科迪并没有将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冲突强烈地表现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而是巧妙地为二者安排了一次短暂的结盟。博士希望借助宗教组织找到可以抗癌的完美的基因拥有者, 宗教组织也希望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找到证实转世基督的存在。在结盟的过程中, 科学精英震撼于基督基因的存在, 宗教组织吃惊于科学技术的精准、迅速, 于是双方都开始重新互相审视。作者迈克尔·科迪为了表现人文主义中科学与宗教密切复杂的关系, 甚至在科技精英中, 将绝顶“黑客”设定为虔诚、正统的基督教信, 而基督基原教旨主义组织中也出现了赫利克特之类的相信科学技术的基督教徒。“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基因传奇》中相互交缠, 迈克尔·科迪在描述科技发展的同时丝毫没有诋毁宗教信仰, 甚至在小说的最后, 玛丽亚因为缺少“爱”没有成为真正的基督, 汤姆博士却因注射了上帝完美的基因而成功拯救了小霍利, 甚至有读者认为, 虽然作者并没有对已经死去的玛丽亚进行过多的描述, 但人们隐约觉得在不久的将来, 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会再一次与博士等人合作, 利用科学技术将玛丽亚复活。作者迈克尔·科迪所以如此巧妙的安排旨在说明, 在人文主义中, 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宗教信仰, 无论是理智还是感性, 都该“以人为本”, 服务于人。

综上所述, 《基因传奇》所以受到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好评、赞誉, 其原因在于, 小说《传奇基因》不但是一部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预言式科学小说, 更是一部阐述“平等、自由、尊重”的人文主义的寓言式文学作品。无论是在作品本身的结构安排, 人物形象刻画方面, 还是在主题选定、主旨表达方面, 迈克尔·科迪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为我国科学小说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摘要:科学小说作为19世纪下半叶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写作过程以科学原理和科学实验为创作基础, 并加以适当合理的想象。科学小说不同于科幻小说, 其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技术对于人类, 对于未来世界各方面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英国作家迈克尔?科迪所著《基因传奇》是典型的科学小说, 作品中讲述了科学家与神秘宗教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本文通过对小说《基因传奇》进行分析, 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科学与宗教之间密切关系。

关键词:迈克尔·科迪,《基因传奇》,人文主义,科学,宗教

参考文献

[1]迈克尔·科迪.基因传奇.译林出版社, 2000.1

[2]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

上一篇:采油技术现状论文下一篇:矿山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