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2024-07-01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精选6篇)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篇1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奉行宗教极端主义的一种社会政治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在宗教的幌子下,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煽动宗教狂热和极端主张,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强烈要求摧毁当今一切社会秩序和世俗国家,建立神权政治的一种社会思潮和反动政治行为。在新疆,宗教极端势力的最初思想来源于“泛伊斯兰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沙比提大毛拉等人,鼓吹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上世纪末,随着国际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在新疆的宗教极端势力死灰复燃。鼓吹在新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并未实现这一政治目标,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大肆煽动宗教狂热,疯狂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形成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破坏各族人民团结、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

“三股势力”的形成有一定的现实根源。国际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壮大,他们同我国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分子相互勾结,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制造事端,加紧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从理论中明辨是非,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旗帜鲜明地反对“三股势力”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站到反对“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的立场上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同时,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坚决反对极端宗教势力!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篇2

一、各级党委领导, 相关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 建立合作机制

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实质和根本目的是打着宗教的旗号, 进行有政治企图的颠覆, 企图颠覆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要与我们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争夺教育阵地、争夺青少年、争夺下一代、争夺未来, 就是要动摇我们的思想基础和执政根基。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破坏民族团结以及和谐的民族关系。我们与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 既不是民族问题, 也不是宗教问题, 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争夺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实质和危害性, 要将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作为重要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建立党委一把手负责, 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对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要有具体的部署和长远的规划,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各级领导要坚定立场, 要深刻认识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各相关职能部门, 比如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海关部门、宣传部门、安全部门、宗教管理部门、进行民族事务管理的相关部门和教育部门建立齐抓共管、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对进行宗教渗透的非法组织和人员要严厉打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方式具有隐匿性, 渗透的方式不断翻新, 各个部门密切关注宗教渗透的动向, 要相互协作, 密切配合, 做好防范工作, 了解信教群众的思想动态, 加强新闻舆论宣传的力度, 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组织和相关人员, 严厉查处非法地下教学经、依法治理非法宣传品、非法聚会。

二、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 农村人口1 260多万, 占全疆人口的65%, 农村人口中有90%以上是少数民族群众, 这些少数民族普遍信仰宗教, 其中伊斯兰教在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群众中影响力最强, 信教群众多, 宗教氛围浓厚, 因此, 宗教迷信在这些地区影响也最大最深远, 新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公共基础设施落后, 农牧民人均收入低, 居住分散, 交通闭塞。宗教极端势力利用经济贫困、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因素, 过分渲染政府政策落实不力, 蓄意夸大新疆少数民族未脱贫人口的贫困问题, 渲染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困难, 鼓吹他们是“正义、仁慈的领袖”能够带领人们进入“天堂”。可见贫困导致人们滋生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 再加上宗教极端势力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 极端思想便油然而生, 从而为宗教极端势力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各级政府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依托各乡镇场农业资源优势, 积极引导农牧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 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广辟农牧民增收渠道, 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

宗教极端势力在进行宗教极端主义宣传时, 篡改宗教教义, 不允许信教群众唱歌、跳舞, 看电视、看电影, 不能听爱国宗教人士讲经, 不能与不信教的少数民族干部来往、结亲、送葬, 煽动排斥现代服饰和民族服饰。教唆信教群众抵制政府管理, 损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等国家法定证件。要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 必须弘扬科学精神, 破除封建愚昧落后的传统观念,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倡导科学进步的生活方式。

文化是引领新疆发展的灵魂, 在民族地区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 一方面要注重吸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另一方面又要超越传统文化, 注重克服民族文化自身的狭隘性, 剔除封建陋习, 改造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落后文化。在传播先进文化过程中, 要让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生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真正弄清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 真正明白什么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让广大群众能够区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和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和本质。要让各族群众明白, 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外族文化, 注重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打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推动经济发展的、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新疆文化。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坚决抵制把民族风俗宗教化、把宗教活动极端化的行为, 要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文化建设, 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的土壤。

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 重视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 推动文化创新。鼓励农民围绕“去极端化”的重点, 自编、自导、自演, 创作文化精品。促进农民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增强文化造血功能, 坚决抵制“三股势力”反动宣传, 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破坏。通过创新载体,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淡化宗教氛围, 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 引导群众接受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增强现代观念。比如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竞赛, 增强各族群众的交流, 聚拢各族群众, 筑牢各族群众团结的思想感情基础。举办集体婚礼, 回击宗教极端势力“婚礼不唱歌不跳舞”的谬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 引导各族人民群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共建美好家园, 用开放、先进的、科学的现代文化批驳、遏制非理性、排他性、迷惑性的宗教极端思想, 全力推进“去极端化”, 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从而促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阵地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建设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些年来宗教极端思想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形势严峻, 向未成年人、青年人和女性渗透加剧, 宗教极端思想对爱国宗教人士造成冲击, 对民族风俗习惯造成破坏。在新疆基层管理部门对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特殊危害性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干部法制意识不强、对上级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机制落实不到位。有的干部管理方法简单, 甚至存在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

习近平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在农村,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形式是加强党内外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党组织应该成为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一方面基层各族党员干部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提高政治素养, 加强自身素质。要廉洁自律, 密切联系群众, 立足于农民的需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农民办实事。这会为农民提供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 也会在农民的心目中树立党的威信。另一方面, 基层党团组织要定期调研了解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 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 在党员中展开分析讨论, 辨明是非, 统一思想, 然后回到农民群众中给予指导;对于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反馈, 党团组织要向上一级单位认真反映, 党团组织对于经济有困难的农民群众, 要给予及时热情的帮助;发现问题时, 农村各基层党团组织要快速行动起来, 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思想波动, 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教育工作。引导农民学习相关的法律, 比如, 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以及宗教等基础性法律法规。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使各族掌握同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的法律武器, 提高防范能力, 引导农民旗帜鲜明地批判“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等错误思潮。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思想引导作用, 贴近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实际、贴近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生活、贴近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思想特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 做好榜样示范引领, 利用各种活动形式, 比如通过文艺活动、绘画活动等形式将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传播到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基层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旨, 向群众宣讲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 信仰上互相尊重, 促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和谐相处。基层干部要充分认识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 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疏堵结合, 一方面对宗教极端势力要高压严打,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教育疏导, 在“去极端化”上主动进攻, 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设防范抵御宗教渗透的坚强堡垒。

对部分外来分裂分子或流动人员在本地以经商的名义, 组织、串联参与地下教经点, 拉拢欺骗信教群众, 基层干部要敢于挺身而出,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语言通、情况明的特点, 教育各族群众认清极端宗教思想的实质, 旗帜鲜明地抵御“三股势力”渗透, 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筑起铜墙铁壁。

五、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工作,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要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民, 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长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宣传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可以通过墙体标语、墙体画、板报和宣传栏、红色电影、文体节目、国旗等载体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设立文化长廊, 以漫画形式表现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主题, 宣传爱国楷模的故事, 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总目标, 组建宣讲团, 围绕“去极端化”这一基本内容, 让各族群众充分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实质, 认清宗教极端活动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带来的严重危害。大力营造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的浓厚氛围, 让群众自觉树立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用通俗语言向农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新疆“三史”、“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四个意识”, “去极端化”和党的各项惠民政策, 引领村民感恩伟大祖国, 坚定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六、加强对宗教组织和宗教事务的管理, 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

要依照《宗教事务条例》和自治区相关配套法规, 加强对宗教组织、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宗教人士进行管理。从严治理“三非”, 压缩宗教极端思想的生长空间。要坚持宗教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严禁宗教极端势力干预世俗生活。

要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 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宗教政策和相关法规, 学习现代文化,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发挥宗教人士的带动引领作用, 把伊斯兰教主张的爱国、和平、团结、宽容、善行等教义贯穿到讲经解经活动之中, 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抵制极端思想的影响。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突出成效。

摘要:宗教极端是暴利恐怖活动的思想基础,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有利于推动新疆的团结和谐、繁荣富裕, 促进新疆的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途径主要有: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实质和危害性, 建立党委一把手负责, 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阵地作用;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工作,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对宗教组织和宗教事务的管理, 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 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抵制极端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策略

参考文献

[1]常庆.宗教极端势力与中亚地区的安全[J].国际观察, 2000 (4) .

[2]艾尔肯·沙木沙克, 阿布都米吉提·阿不来提.新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实证研究——基于喀什地区“伊扎布特”犯罪组织的调查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 (4)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及危害 篇3

【关键词】:宗教 极端主义 本质 危害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给新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这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的发生,也让我们更进一步认清了幕后元凶-宗教极端主义,充分证明了宗教极端主义已成为新疆社会稳定最现实、最直接的危害。

一、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

由于宗教极端主义提出了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宗教口号,其破坏活动也都是在宗教外衣的掩护下进行的,致使信教群众一时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目,往往误认为是宗教狂热或非法宗教活动,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宗教极端主义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从以下四个特征,即政治性、欺骗性、极端性、暴力性来认识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

⒈宗教极端主义的政治性。宗教极端主义以建立神权政治为目标,曲解、篡改教义,赋予宗教经典、教义以政治含义,使宗教信仰成为政治纲领。例如鼓吹“在整个世界建立伊斯兰政权是真主给我们指引的唯一理想”;煽动信教群众“除了真主以外不能服从任何人”、“穆斯林不得顺从异教徒指令”教唆信教群众抵制政府管理,损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等国家法定证件,目的就是推翻国家政权,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哈里发国家。宗教极端主义不断地变换手法,以宗教作掩护,故意与正常的宗教交织在一起,使得信教群众上当受骗,把宗教极端主义的宣传误当伊斯兰教的规定,进而被其利用和左右。极端主义利用各种途径散播极端思想,宣扬偏激的观点,煽动宗教狂热,挑拨唆使信教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对抗。因此,宗教极端主义决不是宗教,而是打着宗教旗号, 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动政治势力。简单地说,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的关系,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即宗教极端主义利用了宗教,而宗教被宗教极端主义所利用。宗教就是宗教极端言义欺骗和蒙蔽信教群众的幌子,包裹其政治面目的外衣。

⒉宗教极端主义的欺骗性。宗教极端主义之所以打着宗教的旗号,是因为它不仅需要宗教,而且也离不开宗教。因为没有什么比宗教更能诱惑、蒙骗信徒。恩格斯指出:“一切能够影响群众的精神手段中第一个和最重要的手段依然是宗教”①。因此,只有披上宗教的外衣,极端主义才更有吸引力、诱惑力和感召力,才能产生它所需要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因为对穆斯林来说,伊斯兰教早已融入到他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的影响不可估量。在此背景下,宗教在伊斯兰世界就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为实现其政治目的所利用的工具。

为什么我区的信教群众更容易上当受骗? 主要是信仰的盲从性所致。作为外来宗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基本上仍然是以口传耳听作为传教的主要形式,由于《古兰经》全是阿拉伯文,我区信众受文化知识的限制,不能直接学习和了解伊斯兰的教文及经典的基本内容,更不可能运用教义来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只能向宗教人士求教。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部分教职人员受宗教学识所限,不能对群众的诸多疑问做出令其信服的解答,这就促使信教群众自发地去寻找使自己“功德尽可能圆满”的途径。信教群众想更多地了解教义、教规等方面的知识,想听到更贴近现实的讲经解经内容。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教民这种心理和欲望更强烈,这就是当前新疆穆斯林在宗教方面的心理需求。宗教极端主义则利用教民的宗教需求,歪曲教义、教规,在信教群众中散布歪理邪说,混淆是非、欺骗群众,制造思想混乱,煽动宗教狂热,不断渲染浓厚的宗教氛围,控制社会舆论,进而强化对教民的掌控。宗教感情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敏感性,它比民族感情更敏感,更容易被煽动和激化。宗教极端主义正是利用了信教群众虔诚、朴素的宗教感情,煽动民族情绪和宗教狂热。部分信教群众由于信仰上的虔诚和教识上的无知,对各种反动蛊惑宣传难辨真伪,从而被蒙骗利用,成为极端势力的牺牲品。

⒊宗教极端主义的极端性。为了达到控制信教群众的目的,宗教极端势力散布极端思想,以此来渲染宗教氛围,通过歪曲的教义、教规来强化对信教群众的约束。鼓吹宗教至上论,反对一切现代文明成果,排斥传承已久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文化。否定新疆伊斯兰教的历史传承,否认伊斯兰教在适应当地社会文化过程中的变革成果。忽视宗教对精神世界和内心的修养,转而强调一些外在的东西。宣扬“不能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跟政府指定的伊玛目做礼拜没有功德”,来争夺宗教领导权;通过散布各种所谓的宗教禁忌,来侵蚀、消亡维吾尔族传统民族文化。如:不许人们唱歌跳舞,“婚礼不许笑、葬礼不许哭”,不穿戴黑罩袍的、不朝觐的、朝拜“麻扎”的不是穆斯林等,以他们的标准来判定谁是“真正的穆斯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连文化都丧失了,也就失去了其民族的灵魂。宗教极端主义散播的种种言论,正在消亡和吞噬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失去灵魂的维吾尔族还是维吾尔族吗?宗教极端主义把“清真”泛化,除了食物以外,还把一切生活用品、政府颁发的证件、道路、房子、交通工具、工作、钞票等划分为“不清真”。称“真正的穆斯林”一切生活用品都必须是清真的,通过清真和不清真划分人群,以此制造不同民族及同一民族内部的隔阂与对立,蛊惑教民与政府对抗。宗教极端主义的种种行径,所采取的就是“愚民政策”,不允许教民没有自己的思想,只能听从他们的指挥,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掌控教民。

⒋宗教极端主义的暴力性。表现为宗教极端主义极力鼓吹的“圣战殉教进天堂”,说什么“杀一个异教徒胜做十年功,可以直接进天堂”、圣战是“穆斯林应尽的宗教义务”、“一个人一生设有经过一次圣战、杀死一名异教徒或民族散类、他就没有尽到宗教的义务,他的死就是毫无意义的”等,在这些极端思想的蛊惑下,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及一些“文盲”、“教盲”、“法盲”被“洗脑”、控制。以砍杀、碾压、纵火、爆炸,甚至人休炸弹等,极其残暴的方式发动所谓的“圣战”。宗教极端主义鼓吹的“圣战殉教进天堂”的谬论,完全是对宗教教义的歪曲和亵渎。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以宗教为名,进行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动。试问,如果圣战殉教能够进天堂,为什么那些鼓吹“圣战殉教进天堂”的人总是躲在幕后,自己不以身殉教!

nlc202309042049

近年来,境内外“三股势力”不愿看到一个走向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新疆,不断加紧渗透和破坏,疯狂地制造了一系列暴恐案件。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发生的巴楚“4·23”、鄯善“6·26”、北京“10·28”、昆明“3·01”、乌鲁要齐“5·22”等一系列暴怖案件,暴恐分子丧心病狂、滥杀无辜、灭绝人性,充分暴露了他们践踏生命的凶残本性。在从事暴恐活动时,毫无人性可言,手段残忍、追求轰动效应,制造社会恐慌,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尤为严重。

在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相互勾结利用、沆瀣一气,它们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是其精神指导,暴力恐怖则是其活动方式。因此,我们说宗教极端主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

二、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

当前,暴力恐怖活动是影响新疆稳定的直接现实危害,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暴力恐怖活动进行思想发动和成员发展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危害国家安全。宗教极端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以建立“哈里发”国家为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鼓吹推翻现政权,制造不同群体包括穆斯林之间的仇视和争斗。宗教极端思想被敌对势力所利用, 与我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唆使被洗脑的教徒,大肆进行暴恐活动,千方百计制造动乱、暴乱和骚乱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并为国际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提供种种口实,加之,新疆周边国家和地区局势动荡,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活跃,对国家安全和新疆稳定形成直接的威胁。

⒉危害民族团结。宗教极端主义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民族的唯一标准,通过强化宗教意识和归属感,以增强对宗教极端思想的认同。同时妖魔化其他民族,对所谓的“异教徒”和民族败类(叛徒),采取戏弄、嘲讽、孤立、恐吓,以至于用极端、恐怖手段予以残害。通过清真和不清真划分人群,制造不同民族及同一民族内部的隔阂和对立。挑拨民族间、不同群体间的仇视,是宗教极端思想的惯用手段。由于宗教极端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侵蚀,致使社会生活宗教化的倾向日益明显,这也为维吾尔民族内部的团结埋下了祸根。

⒊危害宗教和谐。伊斯兰教总体来讲倡导的是和平、仁慈、善良、宽容、博爱,要求信众为人处世宽厚,反对滥施暴力,禁止伤害无辜。宗教极端主义以宗教“改革派”的面目出现, 歪曲篡改教义、教规,大肆宣扬其所谓“真正的穆斯林”,假冒真主的名义不断给信教群众洗脑,混淆视听,造成信教群众的思想混乱, 迷惑和操控信教群众,致使部分信教群众走入歧途,最终走上暴力恐怖的道路,给正常的宗教抹黑。宗教极端主义大肆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创办地下讲经点,培植自己的势力,利用各种手段散布宗教极端思想,煽动宗教狂热,造成宗教内部的分裂和对立。把宗教变成了愚弄民众的精神工具,通过诬蔑、诽谤、排挤爱国宗教人士,甚至暗杀爱国宗教人士,来争夺宗教领导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渗透和蔓延, 严重毒化了新疆的宗教氛围,不仅伤害了宗教的形象, 更腐蚀了宗教的声誉、教义的精髓。

⒋危害社会稳定。近年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新疆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特别在南疆四地州更为突出。各族群众在就学、就业、社保、住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发现和处置问题等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加之,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和冲突不断涌现,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宗教极端主义往往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刺激信教群众的民族、宗教情绪,打着关心少数民族利益的旗号, 煽动穆斯林群众对抗政府,破坏社会稳定。

宗教极端主义已成为危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股祸水和寄生在宗教上的一颗毒瘤,我们与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是不容否认、不容回避的。广大信教群众和爱国宗教人士要擦亮眼睛,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反动本质、险恶用心和现实危害,分清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的界限,自觉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自觉同宗教极端主义进行斗争,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①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1页

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抬头 篇4

原标题: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抬头

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影响维吾尔社会,也成为新疆维稳的难题。由于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年轻人更易受影响。

记者/张伊扬

宗教极端主义正成为治理新疆不得不面临的严峻挑战。此次鲁克沁镇暴力袭击事件,也显现出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

根据大陆官方的报道,当地不少居民反映,近些年鲁克沁镇极端宗教开始抬头,治安环境也出现恶化势头。居民忧心地看到,有些人宣扬宗教极端思想,认为凡是不赞同他们观点的穆斯林就不是真正的穆斯林。有些穿牛仔裤、短袖T恤衫的维吾尔族女孩走在路上,也会遭到“善意”的规劝甚至谩骂,诅咒她们“下火狱”。在乌鲁木齐著名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二道桥,已经有穿着短袖T恤衫女孩的手臂被刻意划伤。

当地木卡姆村清真寺的伊玛目则坦言,他发现那些参加了非法宗教地下讲经班的人,其宗教用语以及礼拜的动作都跟他们不一样。乌鲁木齐一位维吾尔族知识分子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就是一手拿着《古兰经》,一手举着武器的“战士”。

极端思想扩散

一名维吾尔族知识分子对记者说,极端主义思潮已从中亚扩散到了新疆南部的维吾尔社会,近两年还有向全疆扩散的趋势。至少两年前,就曾有和田地区维吾尔人士向记者透露令人担忧的迹象:当地有人攻击卖烟、酒的店铺,这在早年是难以想象的。

生活在喀什的律师尼加提(化名),也觉得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曾经很要好的一个朋友,突然说要严守戒律,戒烟戒酒,每天五番礼拜。有一次去看望他,这个朋友已经不愿意再跟他一起吃饭。原因是他“没有严守戒律,算不上真正的穆斯林”。

对于尼加提来说,鄯善发生的事件应该并不陌生,多年前,他就接触过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而随意杀人的案件。一些缺乏教育的农民因为接触境外的光盘或是录像,一旦被极端思想控制,头脑就会异常简单,作出愚昧的事情。

匿名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企业主也向记者透露,极端思想在仅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外来打工者中容易传播。他们通常会严守戒律,并且只与相同信仰状况的人住在一起。“他们生活单调,头脑相对简单,极容易被极端思想控制,也容易被教育成守法的人。”。

即便在乌鲁木齐的本地居民中,女人们中间也凭空生出了越来越多的“规矩”。对此,维吾尔学者吐尔文江认为也不必太过担心。他说,以前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学校的维吾尔族学生回到南疆的家里,也会特意穿上长袖衣服、戴上帽子,这样做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但回北京时一定会换掉。这不是纯宗教的东西,没必要非得高度政治化、敏感化,而即刻杜绝这种现象也不现实。

“政府要做的是真正解决好其他经济社会问题,对于这种现象,要容忍其在一定时间段存在甚至蔓延,相信更长的时间后,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前述维吾尔知识分子认为,维吾尔社会目前正在不断寻找世俗文化与宗教发展的新平衡点。文化停滞不前制约了人的思想,而非理性扩展的宗教所带来的极端思想,正在不断占据人们心中那些本该由文化发展所占据的部分。张春贤到任后提倡的“现代文化”,其实是看到了新疆深层次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现代文化,官方给出的正式解读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一体多元、融合开放”。但现代文化推行在新疆遭遇到的现实困难,仍是当地特殊的宗教与文化环境。

吐尔文江力挺这种观点。他表示,维吾尔族其实是分阶层的,每个阶层的想法不同,诉求也不同,政府要做的是要推动这种多元化。不能把维吾尔族看成铁板一块,放在完全对立面,否则,极端人群的基础只会越来越庞大。

但他并不赞同一些反恐专家的说法,认为新疆已经有了组织严密的暴力恐怖组织。他进一步解释,新疆目前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都属于零散个案,并无内在规律性,也没有组织机构的联系。“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一种极端主义思潮。我并不认为鄯善的那几个人知道4年前的韶关事件,虽然都发生在6月26日,巧合而已。”

新媒体工具助推极端思想传播

前述维吾尔知识分子介绍,极端主义与现代文明的斗争,还集中体现在16-24岁左右的维吾尔族青年人当中。

这从新疆公安厅日前发布的一则通缉令似可佐证。警方于7月2日发布通告,悬赏通缉11名涉杀人、纵火等犯罪行为的维吾尔族男子。当中只有一人是1975年出生,其余10人都是“80后”,且集中在“85后”,文化程度普遍在小学至初中。

记者在新疆采访期间,一名青年维吾尔族老师抱怨,他的弟弟不愿参加爷爷的葬礼,说这不是伊斯兰的风俗。最令人忧心的是,受到极端思想影响的学生,其中很多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非以前的草根文盲青年。

而各种新媒体的快速普及,是年轻人受影响较多的重要原因。

一位在媒体工作的维吾尔族人士说:“现在南疆的青少年很容易便能获得一些极端宗教的视频、音频与图片。几百块钱就能买一部智能手机,一些视频很快便在青少年群体中流传。画面里,一个人用维吾尔语宣讲,天下穆斯林都是一家,而他的背后,站着一排排拿着枪的阿拉伯兄弟。这正是南疆独特的伊斯兰式反叛”。

一种在大陆互联网和手机上流行的有声图片社交软件,让这位维吾尔族青年看到了自己民族的另一面。使用者可以从网上下载或者自己拍摄图片,然后给照片配音,制作成“可以说话的图片”。

类似的新型社交工具开放性强,所有人都可以转发、评论。因为当地青少年普遍汉语程度低,很多人看不懂汉字,而相关的维语软件又不多,这种软件可以直接用维语播报,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方便易学好操作,因此在南疆的青少年中广为流传。

而该社交软件里内容最多的,一种是拿着枪和《古兰经》的塔利班战士,这被一些当地青少年奉为偶像和崇拜的英雄。另一种是维吾尔族女孩的各种自拍。凡穿着保守或者传统阿拉伯服饰的女孩,会赢得疯狂的赞美,而穿着现代或者有些暴露衣服的女孩,有可能会收获几千条辱骂。

类似新型媒介在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中的普及,使得宗教极端思潮的传播变得更为容易和广泛。

而南北疆之间原本遥远的沙漠、山峦的阻隔,已经不再能造成传播的障碍。从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来看,近两年更有向全疆扩散的趋势。根据当地人的观察,居住在北疆的哈萨克族也有受到影响的迹象。

世俗社会反弹

宗教极端思想、保守主义的扩散在维吾尔社会引发了反弹。

《凤凰周刊》记者在新疆采访期间,大多数受过教育、已经世俗化的维吾尔族学者、民众都反对宗教极端思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已经切身感受到极端主义的压力,以及对生活的干涉。

匿名维吾尔族人士告诉记者,他曾在斋月期间在大巴扎喝石榴汁,但马上就有人指责,斋月里大庭广众吃东西,像什么话!另一次他去街上购买新鲜烤制的面包,居然有维吾尔族保安制止:不要吃,不清真。甚至有人当面对他说:你们是维吾尔,我们才是穆斯林。

而在今年“4·23”巴楚事件与“6·26”鄯善事件中,均有多名维吾尔族人被暴徒残杀,更加在民间激起了维吾尔族世俗派的强烈反弹。

此次鄯善暴力袭击事件之后,有维吾尔族网友在微博写道:“你说这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没错。但当他们成为主流,你就不可能有不蒙面、不穿黑罩袍的自由,当你对他们说不的时候,你只有面对死亡。你蒙了面,他们会要求你别看电视,别穿牛仔裤,会要求你将来未成年的7岁女儿,嫁给几十岁的男子”。

在新浪微博上,有关保守与世俗的争论在维吾尔族网友中随处可见。

一名在内地工作的知名维吾尔族人士回新疆总会发现,越来越多阿拉伯装扮的女孩,就忍不住在微博上抱怨,大意是我们是维吾尔人,又不是阿拉伯人,干嘛穿这么多阿拉伯服饰。结果遭到大批保守主义言论围攻,十几分钟后便不得不删除。

不过该人士也收获了维吾尔族网友的大量评论支持,且激发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

不少人表达了对来自阿拉伯地区或是阿富汗的极端主义和愚昧行径的不满和讽刺。有网友戏称,“要么哪天会被这些人气死,要么就被他们搞石刑给砸死”。

对本民族的担忧随处可见。一些网友认为维吾尔社会已经产生了分裂或是产生“社会和文化上的断层”,另有言论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

甚至有网友开始困惑于新兴媒体(包括智能手机)一方面传播现代文明,一方面也能传播极端、保守思想的双面性,认为“混沌才刚刚开始”。

长效措施抑制极端思潮

连续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使得中共治理新疆政策是否会变化引发猜测。

吐尔文江称:“起码我没有看出有任何政策风向上的变化。关于维稳,新疆一直都是这么说的,这次高层的公开表态也多是姿态性的东西”。

他认为,连续发生的恐袭事件,并不表示现行民生措施、经济发展、法治建设、改善社会管理等长效举措方向错误,反而应继续推进,以最大程度削弱极端势力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治疆不能目光短浅。长时间积累的问题,想一个政策出来,几个月、一两年就能见成效,新疆没有这样的解药。”吐尔文江说,新疆有救没救关键得看战略战术,“如果能够坚定执行一个长期的政策,新疆问题绝对是有解药的。”

而在一个讨论新疆问题的论坛中,就有人发文力挺现行政策:在政治上真正贯彻民族平等,在经济上大力发展民生与就业,在文化上对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给予足够的尊重,在意识形态上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这不是对分裂势力、暴力犯罪的放纵,也不代表政府软弱无能。

近期微博争论可见,也有维吾尔族网友将新疆避免“阿富汗化”的希望寄托于官方,“新疆不会有阿富汗的趋势是因为政府的差别,虽然政府也不是什么都做得很好。大方向上把握的还是不错的。”

对于新疆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政府部门有意避开民族、宗教问题,并将近期的暴力事件归咎于新疆的分离主义者和恐怖团伙。

但和以往历次暴力事件一样,许多维吾尔族学者的说法却更多地将始作俑者指向民族政策。在后者看来,这些暴力冲突大多是新疆民族关系紧张、新疆当地人的高失业率以及对政府一些社会管控措施的不满造成的。

吐尔文江说,解决新疆问题的核心,“是要坚定地相信新疆绝大多数人民是心向祖国的。但现在,少数民族精英群体在表达诉求和意见时有顾虑,怕被扣上有民族情绪的帽子”。他表示,维吾尔族知识分子不是惧怕暴徒,也不是无原则地维护自己的民族,但每次暴力事件后很少有人会主动发声谴责,这是有原因的。

他说,对待少数民族精英群体应该在用人以及维护个人权利上公平公正。只有国家依赖、政府重用,他们才会有归属感,关键时候才会站出来。

“如果可以倒计时,我们宁愿回到30年前”。吐尔文江看起来有点沉重,“这才只是开始,也许这会成为新疆的常态,未来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将越来越大”。他说自己最担心的是新疆民族间的隔阂会越来越严重,“虽然我们不会建物理的墙,但会有村庄的墙、河流的墙,还有心理的墙”。

暴力活动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不会被消除,强度在短期内上升的可能性也存在,但这不能改变新疆稳定的大局。

特约撰稿员/吐尔文江·吐尔逊

在“7.5”事件的4周年窗口期,新疆的局势突然变得看似要失控,似乎大有要进入一个急剧动荡时期的征兆,不过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应该说现在新疆所出现的暴力活动既有以往政策延续反应的因素,也与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思潮的不断扩张有关,宗教极端主义现在已成为对新疆安全的最大威胁。

一方面,新疆地方政府所施行新政的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另一方面,新疆暴力活动的根源并非只是贫困和发展不足的因素,因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并不能完全消除暴力活动的滋生土壤。还必须要在建立社会公平机制、权利分配、机会分享、法制化管理以及宗教、民族政策的认识和落实等方面采取制度性措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铲除暴力活动。

新疆现在面临的形势是最复杂的时期,宗教极端主义思潮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传统分裂思想、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维吾尔族社会在发展变迁中的社会问题、政府社会管理中的失误等多种因素搅合在一起,使得新疆的社会稳定问题缘由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也极为棘手。尤其是原教旨主义思潮对维吾尔族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对于新疆局势未来的走向,我认为,暴力活动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不会被消除,强度在短期内上升的可能性也存在。但这不能改变新疆稳定的大局,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新疆人民日益厌恶暴力活动,而且开始主动参与到反暴力的社会行动中,人民的选择决定了新疆的发展方向。

那么新疆今后应该怎么办?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政策路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若干方面着手。

第一,从战略选择上,新疆今后应对社会稳定的措施必须要兼顾近期和远期。既要注重近期的问题和对策,尤其更要注重长期的战略规划。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制定的政策能看到三年的不多,能看到五年以后的极少,能看到十年以后的根本就没有。造成目前“消防队员式”的维稳状况,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缺乏战略眼光和长期政策规划,这一点必须要改变。

第二,加快培育维吾尔族产业工人阶层。在新疆可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北疆地区、城市的维吾尔族受原教旨主义思潮的影响明显比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南疆、农村地区要小得多。因此,加快南疆维吾尔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维吾尔族社会趋于开放,是抵御原教旨主义思潮的根本途径。尤其要强调的是大力培养维吾尔族产业工人队伍,目前的现实是维吾尔族的社会分层中缺乏工人阶层,维吾尔社会没有经历工业化的洗礼。促进更多的维吾尔人进入工厂务工,逐步壮大维吾尔族产业工人队伍,有利于培养出维吾尔工人阶层,在维吾尔社会中树立现代价值观念、效率观念、纪律观念,促进维吾尔农村社会的分化。

第三,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实现维吾尔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对于维吾尔族中宗教氛围日益趋于浓厚的现状,依靠运动式的强制干预根本不会有效果。宗教属于精神价值层面,从长远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文化的方式。只有在维吾尔人中进行多元文化的传播,大力进行现代文化理念、行为方式的传播,引导维吾尔族向现代化转型才最终可能使维吾尔族社会成为一个完全世俗化的社会,这也是新疆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重要动机。以外宣的理念和力度在维吾尔族民众中进行现代文化传播,应当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文艺团体等优势资源为民众提供密集的、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制作一大批价值观念上透射现代文化理念的、内容上反映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技巧上吸引群众的电视剧作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增强少数民族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借鉴在内地很成功的一些流行文化的类型,如“快乐女声”“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我是歌手”等引入到维吾尔族社会中推广,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参与性,实现文化类型多元化。

第四,培养维吾尔族的文化先锋和意见领袖。作为对社会公众进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传播者,文化先锋非常重要。在每一次文化形态变化的过程中,都会涌现出一批思想开放、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并为公众所信服和崇拜的文化先锋,通过著书立说、宣传演讲在公众中传播新文化理念,推动文化变革和转型。现在在维吾尔族中缺乏对于民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名人,造成在一些大的事件发生时,维吾尔社会中没有清晰有力的声音。对于原教旨主义的观点和行为,许多维吾尔人也反对,但是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观点领袖。应该要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知识、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维吾尔族社会名人和意见领袖,并且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为他们建立社会影响力。通过他们引领维吾尔族社会思潮,倡导现代观念、文化,澄清消除民间谣言。在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传递正确信息,引导民众舆论。

第五,掌握宗教宣传的话语权。政府必须要掌握解经、释经的话语权。在宗教教义的宣传、解释方面利用所拥有的人员、传播工具、资源等优势牢牢把握主动性。这一点一方面通过培养宗教人士来实现。目前新疆维吾尔族中的宗教人士的现状是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宗教学识不高,因而对信徒的影响有限,削弱了政府解经的影响力。从长远的发展趋势和策略选择看,可以在国内重点高校内设立中国伊斯兰教高级研究院(经学院),最高学位可以授予伊斯兰神学博士。拓展学员来源,创新教育方式,培养一批品行好、具有较高伊斯兰教学识和理论素养、精通阿拉伯语、汉语甚至外语的维吾尔族宗教人士以掌握宗教宣传主动权。另一方面可以甄选国外宗教出版物中或组织编写关于弘扬伊斯兰教积极教义的读物出版,提供给群众,满足信众对宗教知识的正当合理需求,占领信众精神需要的阵地,充分挤压非法宗教出版物的生存空间。

在宗教管理方面尊重客观事实,采取创新性的举措。伊斯兰教经文的基本知识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可以考虑在指定的社会培训机构开办伊斯兰教基本知识和经文培训班,对于授课内容和教师进行规范和资格认证,让地下学经点从暗处走到明处。这样既可以满足信众对经文知识学习的需求,又可以极大压缩那些政府无法控制的地下讲经点。第六,建立反恐处置日常化机制。“6·26”事件再一次暴露出新疆现有的反恐机制的严重不足,在基层公安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警员能力及训练、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新疆有效防范暴力恐怖活动需要的是构筑一个立足公安日常业务、覆盖面广、训练有素、反应灵活、拥有较高技术应用范围和手段的基层警察网络,而不是依赖几支特战警队。反恐不是游击战,也不是攻城拔寨战,不能依靠临时的、高强度的严控,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构建反恐理念、机制和措施,尤其是需要建立针对恐怖主义活动预警、处置的分级制度,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第七,建立常态性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建议建立一个扁平化的快速、权威、使用多种传播工具的信息发布机制,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地分时间、分层次、分内容、采取不同形式向民众通报相关信息,满足民众知情需要。信息化时代,谣言只能止于事实信息的快速、公开和透明。

若不能以历史和社会学角度剖析宗教思潮复兴的内外部因素,呼唤用单纯强力维稳来对抗这种思潮的声音令人担忧。

特约撰稿员/黄章晋

最近几个月来,新疆发生多起暴力事件。事后的社会舆论中,要求新疆从目前以发展促稳定的思路转入强化维稳状态的声音似乎明显加大。

一方面,从官方披露的信息看,近期鄯善、和田乃至此前巴楚发生的暴力事件,是互无影响的孤立事件,集中爆发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它不是新疆社会秩序恶化的证明。过分的联想不利于新疆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官方对近期的暴力事件未能披露足够多的细节,但仍能清晰地从中看到宗教极端思潮的影响和作用。若不能以历史和社会学角度剖析宗教思潮复兴的内外部因素,呼唤用单纯强力维稳来对抗这种思潮的声音令人担忧。

逆世俗化的社会压力

鄯善、和田发生暴力事件时,我正在新疆骑车旅行。和田事发当晚,我刚好抵达和田,路遇当地人皆态度友善,未见紧张的民族气氛,甚至有路人用不流利的汉语提醒我早点住进宾馆,不要在街上逗留。从我个人经历看,民族关系未受暴力事件丝毫影响。

然而,拉长观察时段,新疆维吾尔社会的变化非常明显。2008年以来,我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到新疆,几年间可从维吾尔族女性服饰装扮上看到一个明显而迅速的变化,即日趋伊斯兰保守化。而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新疆维吾尔族城镇居民的装扮看上去比汉族更时尚、洋气,像伊宁这样的边境城市,历史上受俄罗斯、苏联影响,改革开放之初领风气之先,人们在着装上比东南沿海城市要更西化。而今天的伊宁,不少新疆人从感观上已经觉得它是一座南疆城市了。

南疆社会素来观念风气较保守,近年宗教保守主义思潮兴起后日趋保守,虽然官方禁止女性戴头巾,但离开校园后,大家都会戴上头巾,负有上街纠正学生着装之责的老师对此已无可奈何。这次我经过的民丰、和田,或许还有不戴头巾的维吾尔族女性,但我在街上一个也没看到。

伊斯兰风格强烈的保守着装的流行,最初像是追逐一种被大众肯定的时尚,但它的追随者达到一定比例,就变成一种判断“是不是穆斯林、是不是维吾尔人”巨大的社会压力,很少人能抵抗这种无形的压力--在校中学生离开校园后,全部戴上头巾就是这种压力使然。它并不仅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压力,穿牛仔裤、短袖连衣裙的年轻女性,上街可能会遭人训斥,甚至遭掌掴或被人用小刀划伤。

男性受到的压力虽然要小得多,但受宗教观念影响不喝酒、不抽烟的人比例大幅增加,不但餐厅、商店禁止顾客抽烟喝酒,有些售卖烟酒的小商店会在晚上被人破坏。

宗教保守主义思潮的复兴,并非只在维吾尔社会发生,回族、哈萨克族也在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只是尚未像维吾尔社会一样,正变成一种不得不从的社会压力。乌鲁木齐和北疆汉族居多的城市,是今天新疆逐渐高涨的宗教保守主义思潮中的孤岛,因为这里集中了维吾尔族精英和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官方显然注意到了这种变化,但基层的应对措施仍带有某种程度的专政惯性。譬如南疆不少地方挂牌禁止戴面纱的人上公交车、进医院、银行,甚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大院也挂牌禁止戴面纱者进入。从宗教保守主义思潮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看,这种打压很可能起到的是反向效果。

今天,新疆维吾尔社会中的世俗主义群体,正处于宗教保守主义兴起与政府强力之间难以选择的痛苦夹缝中,而新疆社会的发展,亦在宗教保守主义思潮这个全新问题面前,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

新疆宗教极端思想的脉络

宗教问题一直是新疆尤其南疆基层政府一个日常工作的重点,但新疆宗教保守主义兴起这一现象,只是在反“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时,作为一个背景被官方提及。有些版本的官方叙事中,清晰地谈到了其外部源头:苏联解体后,临近的中亚诸国意识形态真空导致宗教保守主义兴起。但它在新疆的迅速传播影响,却从未被纳入社会学和更宽阔的历史角度予以分析。1990年以来,新疆各级政府动员了一切行政手段和社会资源,试图遏制其扩展的影响未收获预想成效,其原因或许与此有关。

在很多人看来,伊斯兰保守主义思潮的那套主张是从未睁眼看世界的一批观念最封闭落后的宗教人士的发明。然而,从历史起源看,伊斯兰世界的保守主义思潮,其实是一种现代性现象,是伊斯兰社会被动进入西方主导的现代化、全球化时,应对这种外部性挑战的诸多思潮之一。

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最早出现在距欧洲最近的北非,1789年拿破仑占领埃及是伊斯兰世界遭遇的第一次强烈刺激--虽然拿破仑曾宣称无比尊崇穆罕默德和《古兰经》,并象征性地头裹头巾宣布皈依伊斯兰。不到一个世纪,从北非到东南亚,广阔的伊斯兰世界纷纷成为西方的殖民地。被命运宰割和社会瓦解的强烈刺激,促使伊斯兰世界思考其面临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世俗主义与回归宗教正道是最重要的两类解决方案,后者今天被统称为“原教旨主义”。

整体上,世俗主义的主张者是青年军人,而原教旨主义的主张者是宗教与知识分子群体。后者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有阿富汗尼、毛杜迪、库特布和霍梅尼等人,今天,无论是通常的保守主义还是新闻中常被提及的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其理论的源头,几乎都来自他们。

这些主张回归宗教的思想家并非只识经书不知世界的人,如现代“泛伊斯兰主义”的开山鼻祖阿富汗尼曾游历过英、法、俄,通晓波斯语、英语、法语和俄语,涉足过数学、工程学、医学、解剖学等领域,对西方思想不陌生,他批判过伏尔泰和卢梭的启蒙主义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后的内乱,批判过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西方弱肉强食的理论工具,其哲学与科学素养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很多人。

在伊斯兰世界面临传统社会日渐瓦解的困境时,在如何看待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规范道德、如何建立社会认同等一系列社会焦虑问题上,他们的观念和理论对社会中下层和年轻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新疆,原有的思想资源被抛弃、人们富裕后的行为失范与苏联解体后宗教保守主义思潮的传入几乎同步。事实上,即便没有外来宗教思潮的传入和影响,宗教保守主义理论观念也会在本土被发明出来。

1997年初的伊宁暴力事件是“7·5”事件前新疆最大的社会震荡。它是由地下宗教热潮引发社会骚乱的典型样本。其兴起的社会土壤,缘于伊宁维吾尔社会因边贸等因素崛起一个富裕阶层,吸毒、酗酒、赌博、包二奶等现象泛滥,那里成为新疆艾滋病最严重的地区。当时一位名叫阿布里柯木的著名宗教人士(被巴基斯坦击毙的塔利班高级军官马合苏木即是其弟子之一)派出弟子在伊宁传教后,以郊外传统“麦西莱普”聚会的方式吸引了大批人,人们在戒毒、戒酒、戒赌的同时,亦被其极端主义观念俘获。

伊宁事件后,官方以强力方式清除了各种可能的暴力隐患,但地下宗教活动却并未因此销声匿迹。在追逐时尚和国际化上曾经领潮的伊宁人,几乎可算是北疆城市中最保守的,“塔里浦”(即“塔利班”在维吾尔语中的发音)被人们认为是品行可靠值得尊敬者的称呼。如果一个人宣称因为宗教问题受打压,私下里会获得社会的尊敬。

某种程度上,新疆的宗教保守主义思潮,与内地汉族社会的宗教热、汉服热、儒家热乃至非法宗教的盛行,是同样性质的社会现象。只是与新疆相比,内地社会从清末就开始遭遇强烈的外来冲击,“五四”运动后,不断接受各种外来现代化思潮的洗礼,它在由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其痛苦和困惑有一个更长的释放过程。

另外,新疆维吾尔族社会在转型中自有其特殊处境。因为新疆开放晚于内地,加之受历史影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长期落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这种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更容易因此转向传统寻求精神慰藉。

十字路口的抉择

“7·5”事件次年的5月17日,北京首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促新疆长治久安,这是从1997年将反“三股势力”作为新疆地方政府工作重心后的一次重大转折。2011年起,内地各省市启动对口援疆工作。今天看,新疆在改善民生上已有明显起色。

不过,对正处于社会转型困境的维吾尔社会来说,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足以缓解转型社会的痛苦和困惑。如前所述,维吾尔社会在价值、道德和社会归属感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远非内地汉族社会可比。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单纯的经济建设无法改变目前宗教保守主义思潮席卷新疆的局面。

不能不说的是,如果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社会分化,它必然造成社会情感的撕裂,尤其是如果民族的收入提高速度不同,发展机会不对等,这种撕裂就会变成民族间的强烈隔膜和离心力。很多对口援疆项目在技术上很容易增大内地人与本地人,汉族与少数民族机会的不对等,类似效果与初衷相悖的前车之鉴多不可数,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张春贤主政新疆后,提出“现代文化”的概念(其完整的表述是“现代文化的内涵是现代知识、现代观念、现代制度、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现代艺术方式等等”),这不但在新疆有针对性,在全国看来亦颇有新意。尤其是从新疆辽阔的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现状来说,此观念本身可谓久旱甘霖。

由于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转入市场机制,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受各种大环境影响,相对已极为荒芜,不但文化影视出版事业乏善可陈,甚至农村居民缺少足够的娱乐生活。即使有电视机的家庭也不愿看电视--翻译成维吾尔语的内地电视片,不但与维吾尔人的生活相去甚远难以理解,而且其较开放的生活方式也与保守的民风相牴牾。

当现代文化缺少有效方式和传播力抵达广大农村社会,不但现代文化无从谈起,甚至在外部刺激下,它会逐渐趋于以保守的姿态来消解这种外来冲击--电脑、VCD在新疆成为宗教思潮最强大的传播工具,无论如何是一种对现代化的反讽。

据当地消息说,最近新疆文化机构正与土耳其洽谈,试图翻译引进一批影视文化作品,如果是真,这对在新疆传播世俗化“正能量”来说,无疑是一项值得大为称道的思路转变。不过,现代文化的建设终归要立足本土化,予新疆民族精英以更宽松的创作环境,重建世俗化的少数民族精英与大众之间文化、精神产品的桥梁,才是缓解新疆农村地区精神文化生活饥渴的根本之道。

不过,对正在新疆穆斯林社会蔓延的宗教保守主义思潮来说,改变其盛行的土壤实非一日之功,它伴随的是一个社会漫长的转型过程,应对时自当慎之又慎,即便置于全球视野,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应对宗教保守主义思潮也是一个缺乏足够成功样本的世界性难题。同时,我们不难见到大量出现反复的失败案例,其共同特征或许可以总结为,一个社会仅有物质成就而未完成社会和制度的现代化重建,它的发展成就便是脆弱和容易出现反复的。今天的新疆,似乎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

“去极端化”宗教管理汇报材料 篇5

为深入揭批“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使和田市环卫处全体职工彻底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真实面目,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工作成果,调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活动中、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性,形成良好宗教、维稳舆论氛围,为群众营造和谐、文明、稳定的社会环境。环卫处开展对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宣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达到了开展此项活动预期的目的,现将此次开展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

为了能让职工深刻了解综治要求并共同参与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单位开展了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宣传活动,发放综治维稳等资料100多份,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积极搭建活动载体,学习现代文化知识和先进文明成果,传播现代文化理念,严厉打击防范非法宣传品的传播、渗透,引导广大职工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在单位内部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真理、反对迷信、拒绝愚昧、追求健康文明的良好氛围,使“新疆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渗透到职工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内化为全单位群体意识,外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筑牢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防线,把“去极端化”中的生动故事和强大声势大力宣传,在全单位形成对宗教极端化和暴恐分子同仇敌忾、人人喊打的局面,坚决打赢“去极端化”的人民战争。我单位依法监督甄选职工禁绝宗教在职工中的蔓延和传递,坚持爱国爱教,遵章守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认真规范监督宗教传播。训导职工科学的世界观,崇尚和平,追求和谐,与人为善。这些追求与我们党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是相一致的。现实中,确有部分信教群众,受教义理念的点化,在家庭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理智地化解矛盾,减少了不稳定因素。事实表明,合法健康的日常活动对于加强人的道德修养,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二、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辖区的稳定工作,我单位成立了宗教事务事务管理小组,定期上门走访及对其邻居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其动向,发现问题进行处理解决,对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同时通过宣传依法治理非法宗教知识及入户检查等形式,将宗教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极大的提高了单位居民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引领职员工和其家属自觉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不断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让求发展、谋富裕、盼和谐、思稳定成为共同梦想。

三、存在问题及应对

1、单位对宗教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虽然和职工签订了责任状和长期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但是对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党的宗教政策缺乏正确的理解。有的视信教群众为迷信愚昧,与其保持距离,“敬而远之”或者,不关自己的事就无视各种民族问题、纠纷当做看不见。有的片面理解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对与本人无关的宗教活动,不敢大胆管理,主动宣传,主动介入,而是放任自由。有的甚至片面认为宗教工作,只是政府宗教部门和宗教团体的事情,很少主动问津。前几年还有个别临时工顶风作案(做乃嘛孜),虽然开除处理,但是还是造成了不良影响。

2、对宗教活动的管理还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宗教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要法律政策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文件。有些规定比较原则,尚无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严谨和扯皮现象。同时,政府宗教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手段,目前的管理仅限于思想教育工作,无法有效行使行政执法的职能。单位虽然有宗教管理负责人,但是由于工作繁多,迎检任务频发,无法将主要精力用于宗教管理,致使许多工作落实不到位。

3、对大量临时工宗教活动的监督、引导还缺乏具体措施。我环卫处人员队伍临时工较多,大多是来自各县市的闲散人员。长期处于自发成长状态,普遍存在人员来源复杂、工作范围较大、文化偏低、管理不便的弱点,施教能力十分有限。部分职工对宗教教义都缺乏理性认识,虽然强制要求不信仰宗教,但是基本处于低级迷信状态。他们很难从中辨别真伪,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对此,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教育全体环卫职工,尽快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对宗教活动监督引导的一项迫切任务。单位对职工下班后的,私下聚会活动的内容是否健康合法也缺乏具体有效的监控措施,很难及时准确地获取情报,依法予以取缔。

4、应对宗教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我单位管理干部20余人,工作量繁重。缺乏交通工具,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将束手无策。各项资源投入偏少,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四、结合实际,务求实效

为了扩大宣传、扩大影响,不断提高宣传效果和质量,突出重点,科学安排,深入开展以下工作:

1、召集职工参与到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宣传及检查工作中;

2、对辖区进行宗教宣传及检查;

3、对辖区进行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工作大检查;

4、全面深入辖区了解情况,开展非法宗教活动排查活动;

5、深入辖区入户访查和进行登记工作;

6、组织人员以徒步巡逻的形式进行巡逻以减少案件的发生。

7、通过与职工签订斋月期间的责任状来进一步规范职工的日常行为。

我对极端宗教的认识 篇6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宪法是根本大法。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的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新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宪法精神,才能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各类暴力恐怖事件,诸如: ①、2014年5月22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早市发生爆炸案,是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初步掌握,5月22日7时50分许,暴徒驾驶2辆车冲破防护隔离铁栏,冲撞碾压人群,引爆爆炸装置,造成31人死亡,94人受伤。

②、2014年5月1日: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发生爆炸,是一起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暴徒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出站口接人处持刀砍杀群众,同时引爆爆炸装置,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

③、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严重暴恐事件致29人死亡130亲人受伤。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民众。

④、2014年2月4日:新疆乌什县发生袭警案件2名民7众和2名民警受伤警方击毙8人抓获1人。3名疑犯在犯罪时发生自爆死亡。

⑤、2014年1月24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城一美容美发店和一菜市场发生爆炸,致1人死亡,2人受伤。公安机关迅速出警处置,抓获3名嫌疑人员。在围堵一可疑车辆时,该车发生自爆,车上2人死亡。

这仅是2014年1-5月发生的暴恐事件。为何会如此频繁的发生暴恐事件?究其缘由,幕后黑手竟是“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号出现的一种极端主义,实际上是属于政治范畴,其目的是要恢复神权统治国家和人民。

宗教极端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它具有极端性、欺骗性、政治性和暴力性等基本特征。在特定地区和特定环境下,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相互勾结利用,形成三位一体的分裂势力,从事煽动破坏活动,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新疆地区的宗教极端势力本质上是打着宗教旗号,采取各种极端手段,进行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企图推翻现政权的反动政治势力。他们鼓吹“信仰安拉独一,不能相信共产党”,鼓动群众反对所谓“异教徒”,挑起民族矛盾,煽动开展“圣战”,妄图推翻现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新疆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契机,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实现新疆各民族发展的根本保障。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极力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活动,为实现其政治目的,竭力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撕裂族群与社会,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同时也严重地毒化了宗教氛围,给宗教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深度的损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以“宗教兴则民族兴”为口号煽动宗教狂热,破坏民族团结,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新疆地区的原教旨主义同泛伊斯兰主义密不可分。其主张是宣扬超越国家、超越民族的伊斯兰信仰。他们在“穆斯林皆兄弟”的口号下,企图将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统一到宗教的旗帜下,形成一

股力量。他们混淆视听,在“振兴伊斯兰”的口号下,把维吾尔等民族与伊斯兰宗教混为一谈,以宗教来区分民族,利用少数民族群众朴素的民族、宗教感情,煽动制造事端,制造民族矛盾。

宗教极端主义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也是普通民众包括宗教人士和宗教信徒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坚决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和渗透。

深入推进“去极端化”,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有利于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是关系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独特的爱作文下一篇:农商行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