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024-06-29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共12篇)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会长期存在下去,宗教既是“人民的鸦片”,又是创造文明的文化主体。顺其自然的宗教在当今社会必然长期存在,并不断发挥着作用。它不仅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到很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它对社会的精神建设,如:社会道德的净化、社会环境的稳定、社会风气的矫正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是众多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因素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科学的宗教理论,它作为我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具有长远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所以对待宗教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我们要有新的思考和探索。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宗教新状况

(一)、宗教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当今社会中社会物质财富未达到最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未达到和谐、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对无限世界认识的局部,这三个宗教所存在的根源尚未清除,因此宗教将长期继续存在下去,而宗教问题也将会不断出现。

(二)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理论上讲,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宗教会逐步衰弱并走向灭亡。可是,事实却是相反。根据“《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统计,百年来,世界上传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信徒人数一直处于增长之中。至1997年,世界58亿人口中,宗教信仰者站81%。”1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党的宗教政策的不断完善,政府对待宗教采取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使得我国宗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繁荣阶段,很多宗教不断扩张自己的实力,增大自己的影响,并寻求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在上涨,所以教徒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所以,宗教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三)宗教的世俗化发展倾向。

一方面传统的宗教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自己,使其与社会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教徒们也走向社会,更加关怀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为突出的是,随着宗教团体的经济实力的发展,我国宗教团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率也会大大增强,他们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我国的宗教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具有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等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视和警觉。只要依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正确的宗教政策,才能妥善处理我国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我党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论述,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方针;二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和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卖弄的积极作用的基本要求。2我党对待宗教的方针和政策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历史性的一个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历史条件下的一个新的理论创造,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一个里程碑。

二、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积极研究和处理新情况新问题

(一)、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方针,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政党,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是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因此,很多海外敌对势力、分裂分子等恶意人士,经常会抨击在我党的领导下是无法实现宗教自由的。这种攻击是错误的,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因为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是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思想体系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民主观、平等观、宗教观所决定的。在平等观中,我们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文化权利平等、法律平等,因此以文化权利平等出发,我们必定会坚持人民的信仰权利,不会将主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强加于人,因为如果这样做那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体制了。我党的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信仰又是精神世界的问题,所以它只不过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特点的体现,对有意识的人类来说自然是合理的,那么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对我们的怀疑和攻击是无意义的,社会主义者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坚定维护者,我们的无神论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阐述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正确理论,它反对简单的否定和取缔宗教的存在。同时,我们保证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当然也保证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所以他们在信仰上选择自由是有权利保障的。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把其他先进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做到主导与广泛性、多样性和先进性相结合。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对宗教的管理以往经常是以行政命令和政策的手段进行的。这中方式虽然简单立行,但是对宗教问题的长期性、频繁性是不具抵抗能力的。因此,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必要的。首先,对于《宗教事务条列》要继续发展,加快对宗教立法的进程,不要简单的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加以约束,这样是不能持久的。其次,要加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既要加强宗教信徒的法制观念,对其宗教活动、宗教组织等进行依法管理,使得宗教在不影响社会安定、社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范围内依法自由活动。同时,也要加强对非宗教信徒的广大人民对宗教信徒的看法的矫正,规范其不可对宗教信徒进行歧视、轻蔑和侮辱等行为,要树立其尊重平等观念。我们要强调我们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并不是对宗教内部事务和运行的干预,而是对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发生关系的事务。

(三)、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新视角。

宗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他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永远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宗教问题将掺杂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之中。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就会与宗教长期共存。我国的教徒比例正在不断升高,这也就表明了宗教将会对这些教徒群众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也就对社会思想产生普遍的影响。有的人就会说,这样会不会对死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神论思想的宣传缠上阻碍作用?会不会导致社会思想的混乱和人民的迷茫呢?答案是,不会。因为宗教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消极作用,但是它在思想工作上的积极作用更是不可小觑的,这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也曾提到。宗教不仅使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心理需要,成为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宗教本身教义的神圣化和教化性,使得信徒们要严格遵守它的宗教教条和教义,在这方面宗教是有很大的震慑力和说服性的,因此宗教的宗旨就是道德高尚、行文检点、为人以善等教义,就会对社会良性运行和社会道德起到很好的维护作用。宗教不仅对教徒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它是思想观念和文化形式的表现,就使得它的某些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元素在历史的演进和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融入并沉淀到了社会之中,成为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基本特性存在于构筑它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之中,而外在的这些道德规范是以信仰的方式内化于信众与社会的,从而升腾出巨大的宗教情怀与宗教力量”3。因此,我们可以把宗教纳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之中,将它作为一种资源和向度用来进行改造和批判,吸取其积极因素,摒弃其不利因素,但前提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和坚持社会主义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包容、改造宗教中的积极性的思想观念性要素。”4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批判地借鉴宗教的某些合理有益的元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否认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包含了对宗教思想的批判性吸收。尽管存在信仰上的差异,但以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根据,思想政治领域可以批判性、改造性地借鉴和吸收宗教的有益成分。这种做法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因为马克思从未否定过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对生产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并且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身就是对宗教思想批判下的一种吸纳。

(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根本原则。

这里主要是对我国现在比较复杂的基督教、天主教两大宗教而言的。从历史的角度来分,基督教和天主教在近代史上,特别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曾是帝国主义战略、侵略中国的重要思想工具。因此,我们要尽量切断我国国内教会与外国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的联系,把基督教和天主教真正的中国化、真正的办成我国的宗教。这种做法既使基督教和天主教能够得到健康繁荣的发展,同时也能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防止国外敌对势力或是分裂分子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但在这里要强调,这种切断并不是指完全的没有交流。我们所说的是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大前提下,进行有利益宗教发展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是必要的。另外,对于基督教的家庭教会和天主教的地下教会这两个棘手问题而言,应该让其公开化、透明化,只要它们是在遵纪守法、爱国爱民的前提下去进行活动,应该是予以允许的。这样我们对它们的活动和举措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及时对不合法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那些活动及时采取措施。

(五)、重视对民间信仰、新兴宗教的认识和管理。

我国的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是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的,它们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依据社会文化内容的丰富和提升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它们的信仰内容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的被人为改变以及不断的与外来宗教结合,并且它们一直对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着重大作用。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就具有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其必须掌握和了解,积极发挥其正面作用,防止其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其容易被诱导或煽动引起社会事件货过激群众行为的弱点加以控制。因为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往往会不经过理性思考对一些传言和蜚语加以相信,从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或事件。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依法管理和教育,防止过激的群众性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地方管理机构对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拉帮结派的行径的控制。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往往在不同地区间有所不同,甚至信奉同一种神灵的两个地区有所争执,如:厦门地区的保生大帝信仰和漳州地区的就有所不同,双方争执很久,互不相让。像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地区间的矛盾,甚至引起过激的行动,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予以警示,加强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防止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排外情绪导致的国际关系紧张。民间信仰、新兴宗教的这种排外特点,与近代列强对我国的欺辱、侵略有必然的关系,甚至有人说这种情绪就像火一样,一点就着。这与我国所倡导的“强调建立和谐发函、互利共赢的世界新秩序,更应坚决防止仇外、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5相背离,所以我们要保证国有文化的前提下,正确引导这些信仰者的正确国际关系思维。

综上所述,在宗教作为文化视域中的一种人类思想文化现象,它对社会的作用是具有双重性的。随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历史不同时期的发展,宗教可能会发生积极作用或是消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它为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当下我国的宗教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它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客服其消极影响,有着重要作用。它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在当代中国,如果想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使其促进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国家安定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指导理论,宣传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科学的、辩证的看待和处理宗教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伟虹:《当前世界宗教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第63页

[2]加润国,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三大原则》, 卓新平、唐晓峰主编《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94-295页

[3]叶小文:《改革开放30年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创新》, 载《中国宗教》2009年第1期

[4]秋石:《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载《求是》2003年第9期

[5]韩秉芳, 《中国民间信仰之和谐因素》, 载于卓新平、唐晓峰《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009年版, 第203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2

教育概论 考点 马克思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

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 考点:

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祖国所体现的是特定人群共同体与他们世代生息的地域之间的关系,是自己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府、主权等若干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2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祖国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感情;对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对祖国的领土、主权的责任感;对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等。

3、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4、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段,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5、国家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6、国家的职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不同,产生过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形式,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第一,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第二,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时,为协调和处理它们之间各种矛盾而具有的功能。

7、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国家是历史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剥削出现→阶级出现(直接原因)→国家产生(p4)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它在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我国的整体和国家机构的形式。

建立单一制的共和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是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在当代国家结构中,单一制于联邦制(复合制的一种)是主要形式。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能采取单一而不可分割的形式”。列宁也指出:中央集权制的大国是从中世纪的分散状态走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的一个巨大的历史步骤。

第二,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国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二是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三是实行中央统一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整个政府实行层级控制,对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四是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实行某种程度的地方自治。五是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机关对外不具有独立性。

第三,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形式。原因:

1、我国政治、经济、民族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决定;

2、是我国历史上单一制国家机构的延续。特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民族问题;2建立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单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要趋势,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与成功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的单一制结构,成为单一制的新模式。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既符合中国的实践,也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年:第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人民遭殃。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p17)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体体现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p17)

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中表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p19)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p20)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民族和个人的利益都应服从于国家利益,这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原则。(p21)

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

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p21)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在西藏高原上,自古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证明,西藏出土的大量新旧石器时期的文化一存与内地同时期的远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因素。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

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驿路畅通。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

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

民主改革的主要: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

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

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考点:

1、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

2、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

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

4、民族的基本特征: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

5、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民族自治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

6、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和主要内容: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主要内容: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

7、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

8、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依据:政治基础: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现实基础:大杂居、小聚居;历史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p63)

9、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

10、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思想做新西藏的建设者;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做民族团结的坚定执行者;认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捍卫者;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

**集团是打着“民族利益“、“人权“等旗号,妄图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各民族人民利益的犯罪团伙。(p70~7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考点:

1、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2、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第一,宗教的产生。第二,宗教的发展。第三,宗教的消亡。

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

5、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消极作用: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

宗教的阶级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

6、马克思主义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上对立;不能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禁止宗教;宗教对国家来讲是私事,但对工人阶级政党不是私事;实行国家同教会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要慎重周密,要服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要实行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坚持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p81~82)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特点:宗教的长期性;宗教的群众性;宗教的复杂性。(p83~84)

7、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理论基础: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基本内容: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

8、“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

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

9、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 是正确认识宗教和宗教现象的需要 是确立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需要

是反对分裂和维护社会主义稳定的需要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崇尚科学文明(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不信仰宗教,积极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规范遵守政治纪律。做到不信仰宗教,不佩戴宗教标准物,不悬挂宗教宣传品,更不准悬挂**像。)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考点:

1、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

2、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和基础;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存在的重要形式;在阶级社会,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服务,又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文化具有开放和交流的特征,文化会被不断地继承和发展等。

5、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

6、文化的特征: 第一,民族性。第二,阶级性。第三,继承性。第四,开放性。

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

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8、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第一,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凝聚力是文化的精华,是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第二,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开发民族的创造力。(p 110)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

9、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要求p(110~111)

10、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最基本的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为统领,来审视、指导和规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p(112)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三个面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在的、基本的属性。

第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p(113~114)

12、中国文化的特性: 一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性 二是中国文化的科学性

三是中国文化的大众性p(114)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p115)

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

15、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有效保护文物、典籍:

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

16、新西藏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现代文学艺术事业得到巨大发展 藏学研究全面展开

科教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宗教是人类生活中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46亿人信仰宗教。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期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接触宗教理念并逐渐建立起宗教信仰。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大学生不仅在理想与信仰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迷失,也缺乏科学宗教观的认知与构建。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故此,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对于大学生正确区分宗教与迷信、宗教与邪教,自觉抵制不良宗教活动,促进高校校园和谐发展,帮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确立科学向上的信仰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理念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现实化,他认为人与宗教之间是创造和被创造的关系,即宗教源自人的创造,是现实世界的倒影,即“颠倒了的世界”[1]。可以这样说,宗教实际代表着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1.2 关于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有自然与人为之分。自然宗教源于自然异己力量的压迫,而人为宗教源于社会异己力量的压迫。人的概念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所研究的宗教理论中现实化,因而可以从现实化的理论中追溯宗教的本源。

1.3 关于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将宗教对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定义为“无情世界的心境”、“被压迫生灵的叹息”以及“现实苦难的抗议”。他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信仰,同样具有消极作用,并不是说人建立了宗教信仰就能从现实和苦难中获得解放,因此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现实方法——社会革命,来消除这种鸦片式的精神慰藉赖以存在的根源。

1.4 关于宗教的消亡:马克思认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2]他将宗教与国家视为“异化的产物”,认为二者会随着社会分工、私有制和意识形态的消亡而逐渐消亡。

1.5 关于宗教的政策:马克思理论提到,“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就像满足自己的肉体需要一样,不受警察干涉。”[3]宗教信仰与人类的肉体需要一样,都应该被尊重、被保护。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原因。一项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显示,受家庭影响而建立起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8.6%。从小受家庭影响而信教的学生占信教大学生总人数的56%。出生在信教家庭中的学生从小与信教的祖父辈共同生活,共同参与宗教活动,从小接触宗教理念,因而逐渐建立起宗教信仰。此外,有的家庭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盈亏自负,而市场瞬息万变,“做生意”的风险加大,所以有的经营者将致富的理念寄托于神灵,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而一帆风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大学生也会在耳濡目染间逐渐接受宗教信仰。

2.2 社会原因。据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研究显示,认为受社会影响而信教的占总调研人数的15.4%。首先,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主义信仰受到多种思想文化思潮的侵蚀,共产主义运动遭受资本主义等各方面的打击,致使一些学生开始怀疑社会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因而不得不向宗教等思想领域寻求精神安慰;其次,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解放了国人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市场经济更为规范化,社会生活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动,各种思潮纷纷涌现,由于大学生在接触社会前完全处与思想和社会活动相对纯净的高校校园,因而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接触社会后其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极易在纷乱的社会环境中被动摇、被扭曲;第三,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客观的评价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有失公平的现象,因而不得不将思想寄托于神明来找寻精神安慰。

2.3 学校原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不符合现实逻辑,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仍未有半点改观,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学效果较差。

2.4 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大学生信教调研中,认为能从宗教信仰中获得心理安慰的占总调研人数的1%。这部分学生认为,宗教信仰能够疗愈心灵创伤,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一些学生认为,当人身处庄严肃穆的宗教圣地,烦躁的内心会逐渐静下来,忧郁的心绪随即被冲淡,心灵也得到慰藉。有的学生本身未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信仰不坚定,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当下纷乱的社会环境中,马克思信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冲击而有所动摇,同时对前途产生恐慌感和畏惧感,便不得不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求精神庇护。

3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践途径

针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马克思理论引入日常课堂教学内容中,同时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咨询讲座,逐步引导其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信仰,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1 充分发挥“两课”主导作用,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阵地教育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应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向学生讲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向学生介绍宗教的产生、本质、社会作用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向学生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宣传新形势下党的宗教政策,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内容;“形势政策教育”课要结合重大时事,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宗教发展变化的形势及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分析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利用宗教团体和组织进行政治斗争或制造恐怖活动等要事,使学生在分析、比较、鉴别的过程中,提高辨别宗教及其有关问题是非的能力。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践教育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高校要定期安排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引导其树立无神论思想及科学世界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学校要加强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管理,通过举办宗教文化讲座,组建宗教礼仪研究小组等丰富教育内容,通过创设社团组织或开展科学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信仰和价值观念,努力创设一种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宗教观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坚定政治信仰,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3.3 发挥高校心理教育功能,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很强,高校扩招、社会转型,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因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而产生心理问题或厌学、厌世情绪。一些传教教徒就乘虚而入,主动接近他们,不失时机的向大学生宣传宗教思想,就很容易俘获这些需要帮助的弱势大学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掌握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完善机制,针对高校生的心理特点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陈树林.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4(4).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4

1.1 教育内容不丰富

这主要体现在现在的课程设置与已有的教学内容上。首先,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课程,即使有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只是选修课程,只是起到普及宗教知识的作用,对党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等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并没有承担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一是因为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少,更不要说单独设立章节内容,二是因为教师本身对这部分知识把握不好,即使有关问题在个别章节出现,也被教师一带而过或省略不讲。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党的政策、正确认识当前的宗教问题。

1.2 教育方法不多样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方式方法的单一落后,致使教育的实效性不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式大都是以灌输式为主,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只能成为课堂教学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个体因素被忽视,因此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致使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失去了兴趣,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目的难以达到,不利于大学生正确宗教观的培养。

1.3 教育者的素质相对不高

教育者先受教育,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前提。这就要求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不仅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具有丰富的宗教知识及对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理解,这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至关重要。而在高校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了解得不多,对党的宗教政策也知之甚少,可以说宗教知识还不够丰富,因此,面对现实的宗教问题,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这样,就会影响对大学生信仰的正确引导,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2 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几点对策

2.1 更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观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然而,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一些教育者只看到了宗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一面,而忽视了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等特点,把信教者与不信教之间的信仰上的差异当成是政治上的对立;还有的人认为宗教问题敏感,不敢触碰它,因此不敢面对或不能正视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问题。这都不利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此,应从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做起,摆脱对宗教的某些不正确认识,客观准确地评价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问题,既不惊慌,也不逃避,既要教育,也要依法监管。这是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首要前提。

2.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确立。为此,高校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大学生,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教育大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使之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3 丰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内容,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第一,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第二,在条件不是很具备的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选修课及与宗教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对学生加强宗教文化知识教育。第三,利用党课、团课、学生社团等进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尤其是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第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干课的课堂教学中,单设专门一讲,介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及党的宗教政策,在形势政策教育课上,要结合重大的国内外时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看待宗教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4 改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效果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呆板单一,不以学生为中心,不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接受度,一味地灌输,结果使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将理论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要将理论教育与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咨询教育相结合,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要将理论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2.5 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只有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真信、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真懂,才能起到教育大学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真懂”、“真信”,要立场坚定地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并在教学与日常行为中,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世界观教育。

2.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的软环境

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活动、支农活动、郭明义志愿者团队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各类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使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消除他们寻求宗教帮助的动机和需要,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无神论思想和科学世界观的理解。当然,学校要对学生社团加强管理,从活动的政治方向上把关,保证活动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7 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强化高校宗教预警机制建设

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机制的保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还有一小部分宗教信仰者。因此,高校必须要审慎处理好保护公民个人宗教信仰自由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依法对大学生宗教活动进行管理和引导,建立预警机制。既要依法保护信教大学生正常的宗教活动,又要对宗教活动依法管理,配合社会相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预警方案,严防西方敌对势力、邪教组织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参考文献

[1]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5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渊远流长,有着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有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那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二者之间有没有共同点与不同点呢?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该问题的讨论。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关系: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同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思想,他们作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存在决定思维。这种观念引导我们公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我们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事情从实际出发,客观踏实的走好每一步。

而关于宗教信仰这一问题,它是一种客观唯心的表现。举一个常见例子,西方社会人们都信奉耶稣,信奉上帝,从这一层面来说,宗教信仰是以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即思维决定存在。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能够引人向善,改善人们的行为等。从我的观点来说,我是不反对一个人有宗教信仰的。西方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把物理学研究到登峰造极地步后,晚年开始研究神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牛顿认为以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一些现象,就连他自己提出的理论都无法完美的解释世界和宇宙,所以,由此可见唯心主义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可见,宗教信仰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在特定的时期也是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的。

因此,我认为,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方面来说,可以是互补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都不能从绝对的层面来说谁对谁错,即使我们信奉唯物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唯心主义为我们带来的巨大作用。所以,二者是相互补充的。无论是宗教信仰也好,马克思主义也好,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的学习与认知。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相同:

1、二者都作为一种世界观,知道我们正确的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二者都在精神上能够为人指引方向,引人奋进。

3、二者都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重要方式。

4、在二者的影响下,都曾引导社会发生过重大变革。如十月革命,文艺复兴。

5、随着社会的进步,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向前迈进着,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与实践。

不同:

1、宗教信仰主要以唯心主义为主,马克思主义以唯物主义为主。

2、宗教信仰是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是有神论。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6

摘要: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深刻的批判过宗教,但是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对于宗教是全盘否定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不乏对于宗教积极作用的描述。不可否认,宗教具有迷惑性、麻醉性,在阶级社会中它更多的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存在的,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它对于现实社会也有批判的一面,对于被统治阶级有精神抚慰的作用,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有着道德教化、维护稳定的作用。

关键词:鸦片;阶级统治

一般说起宗教,中国人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句话: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或者宗教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是列宁的话,但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他对马克思思想的再创造。马克思的原话是这样的:“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这里,马克思用形象化的语言显示宗教具有“苦难中的人民的精神安慰”的重要社会功能,在马克思的原意中,对宗教的这一功能并无褒贬之意,况且比喻性的描述也不能作本质判断。在西方,鸦片原来是一种药物,是一种镇痛剂,对病痛没有什么实际治疗作用.宗教也是这样,对社会的物质发展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只能在人的精神上产生一些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仅仅也就限于类似于医学上的麻醉作用.。而在中国则不同,鸦片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含义,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起源于中英鸦片战争,中国人提起鸦片都视之为洪水猛兽,是最恶毒的毒品,所以中国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的。

马克思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观点,其深刻性在于,它使人们对宗教的负面影响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犹如重击。其实,这一观点最初并不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海涅、布鲁诺-鲍威尔和一些教会中的人都使用过“鸦片”或类似词句比喻过宗教。但是,马克思继承与发展了这一思想,其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道:“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主要是针对当宗教与反动的社会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时,会成为被这种政治力量用来对人民大众进行欺骗的手段来说的,因此,它着重从政治角度强调了宗教的欺骗性。

关于宗教本质,马克思认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则进一步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个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在马克思眼里,宗教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自发朴素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形成现实基础,而每一历史时期的法律、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观点都构成上层建筑。”即是说,宗教是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必要完整领会马克思的原意,特别是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不应以宗教为敌,而应以宗教为镜,找到自己致力于改造的对象。

但列宁在解释这句话时,创造性地加上了“麻醉”两字,即改为人们所熟知的“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把原来“人民对宗教的需要”变成“统治阶级利用宗教麻醉人民。”主语换了,意思也就全变了。更为不幸的是,列宁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由此引申出来的又一结论便是:“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现代所有的宗教和教会、各种各样的宗教团体,都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用来捍卫剥削制度、麻醉工人阶级的机构,我们应当同宗教做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起码的原则”从此,“宗教是资产阶级(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成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标准理解,也成为我们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宗教被视为“毒品”,被视为旧社会的残余,被视为与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先进制度格格不入的异物,被视为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意识形态。

列宁对于把宗教仪式或准宗教用语用到社会主义运动中来的企图进行过尖锐的嘲笑。一次有人问他,一个社会主义者说社会主义是他的宗教这是否适当。他答复道:“如果一个普通工人说这句话,那么它只意味着那个工人正在抛弃宗教而赞成社会主义。但是如果一个社会主义领袖或一个知识分子声称社会主义是他的宗教,那他就是正在抛弃社会主义而赞成宗教。”我想,这也就是共产党员不能信教的原因吧。

但是列宁后来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十月革命时,俄国东正教曾与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强烈抵制革命,所以列宁当时对宗教的描述,具有鲜明激昂的时代特征。而革命成功后,列宁的观点又有了新的内容,他提出“不在自己的党纲中宣布我们是无神论者”“不禁止基督教徒和信奉上帝的人加入我们的党”。他甚至举例说:“如果有一个祭司愿意到我们这里来共同进行政治工作,真心诚意地完成党的工作,不反对党纲,那我们就可以吸收他们加入社会民主党……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的捉摸不定的恐惧,……无论什么启蒙书籍都不能使这些群众不信仰宗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7

西方的文明从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经济到社会的渐变过程, 社会同个人一样都会面临各自的精神危机和精神革命, 16世纪的西欧到处呈现出许多新旧社会更替时期的明显迹象,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进入到手工工场的新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成长, 必然要求挣脱封建制度, 这便是宗教改革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路德

由于文艺复兴而兴起的经济革命大力地推动了思考, 个人主义的、竞争性的新经济文明在商业和金融的巨大发展的迅猛推动下, 宗教改革开始, 它包括内部改革和“激进的”新教改革, 路德是宗教改革先躯, 人们称为路德派。宗教商品出售的背后的教义内涵激起了路德的愤怒, 使他走上与教会领导权相左的冲突路线, 结果形成了“德国的宗教改革”作为宗教改革的重要要素, 路德派针对社会腐败和教会的腐败, 宣扬“因信称义”, 从通过形式化的如朝圣、立誓、禁食、购买赎罪券等善功来获得灵魂的拯救, 改为路德主张的“信”, “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这样, 就把人的灵魂获得拯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真正的信徒手中, 把人从外在性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拯救的自主权。

三、加尔文

加尔文派在路德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加尔文派作为一种城市的运动, 不同于路德派讨厌经济生活和商业金融, 他们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它, 他们看贸易和金融的利润跟看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主的租金一样, 这种利润不会被看作不义之财。他们最重视的是工业阶级和商业阶级的环境, 让宗教成为经济生活的真正道德, 他们不再怀疑经济动机世界和精神动机世界格格不入, 不认为贫穷本身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美德, 不再认为资本家所获资本是建立在其他人不幸的基础之上。加尔文把借贷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正常但又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借贷他的永恒法则不是“莫要放贷”而是“公平和公正”。

加尔文派的社会道德学说, 他认为勤俭和节约是人类最好的品质, 他强调个人的责任、克制和禁欲。他是基督个人主义, 注重宗教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他认为教规是宗教的神经, 而且这也一直是加尔文主义的精髓。他所强调的得救预定论, 深深扎根于中产阶级之中,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四、路德与加尔文

路德与加尔文分为是宗教改革中的关键人物, 在宗教改革中两者都起到了相应的重要作用, 两者有其不同之处:

首先, 两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路德反对资本主义, 他仇视商业和资本主义, 反对高利贷, 只提倡农民的生活, 反对农民起义以及商业和金融, 认为工匠的生活也是值得尊敬的, 在生活中有限制的交易, 反对懒惰和贪婪。

加尔文却和路德完全相反, 他认为应该将新兴的资产阶级组成一个有纪律的社会力量, 它的使命是持有经济美德的标准。他的教义都是由移居外国的商人和工人传播的, 承认商业和金融, 注重公平、公正, 认为借贷是必须的, 承认高利贷的地位, 并积极的鼓励商业实践。有人说“加尔文为16世纪的资产阶级做了马克思在19世纪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事”一点儿也不过分。

其次, 路德主义是保守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 面对时代发展而来的商业文明感到束手无策, 恭从于既定的权威, 他的理想是家长制的社会道德, 认为农民的生活最美好的, 不受商业侵蚀在基督中没有资产阶级的位置;而加尔文主义认为各种运动与斗争都要根植于资产阶级之中, 加尔文派充满了战争与革命, 是一种积极、激进主义, 是一种国际性的运动,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 设想了一个更加先进的经济组织, 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最后, 两者的教义不同, 路德派主张“因信称义”路德主张的“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强调的是个人的发现。而加尔文强调得救预定论。

五、宗教改革的影响

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冲击和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 首先, 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 给罗马天主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 罗马教皇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去不复返了。随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 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 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 有利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其次, 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 没收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 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 也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再次, 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变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即作为封建支柱的罗马教会势力的动摇,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宗教人士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浅析 篇8

一、宗教人士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一)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潮流的要求

我国虽然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始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不以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基进行创新的,现阶段,我们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的理论要求。我国的宗教原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此,现阶段的宗教就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而这实际上是要求宗教人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去践行核心价值体系,落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宗教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让宗教人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宗教政策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就不能剥夺人民信仰宗教的权力,也就是不能剥夺他们信奉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权力,但国家又需要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者就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即不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又能使他们接受政府和党教育管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以一个民族的情感为纽带的不涉及意识形态这种敏感的问题也不具有政治的意味,它是民族在国家发展中自觉形成的一种民族凝聚力,这种教育更能容易被信教群众所接受。

(三)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

无论是信奉唯心主义的有神论者还是信奉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者,大家都同是中华民族,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强大起来,宗教才有自身的容身之所,才能有安定的环境进行发展,宗教人士才能有权力信奉自己的宗教宣传自己的教义。宗教虽然宣传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相背离的,但是宗教人士在国家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行动从未背离国家的需要。宗教界一直以来都与国家共进退,在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佛教、天主教主动成立了抗日宗教团体;中国宗教界全国性的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也自发成立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宗教依然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绝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强调对教堂和庙宇等宗教活动的场所保护,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江泽民同志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这样一种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从未中断过,因此今天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巩固爱国统一战线是具有可能性的。

二、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一)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1. 将法律法规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

将法律法规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是由现在的国际背景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就社会背景而言,宗教具有群众性的特点,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对宗教人士进行法律宣传教育使他们的宗教事务和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的规定下进行,保证不扰乱社会秩序、不传播异端邪说、不组建邪教组织、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国际背景而言,国外宗教势力也会通过网络等途径宣传他们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我们对宗教人士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一方面使其明白在知悉外国宗教的不法意图时应该积极主动配合国家机关及时遏制这种不良宗教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肃清宗教界的不良因素,使宗教在纯洁的环境中发展。

2. 对宗教人士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宗教的历史文化为根基

对于广大普通的人们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唯物史观的无神论为根基,使其在价值观正确的方向上接受教育,但是我们不能对宗教人士进行唯物史观教育,所以对于宗教人士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得回归宗教本身,以宗教的历史文化为根基。宗教的历史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宗教教义中许多道德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道德伦理思想是具有一致性的。

3. 对宗教人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以“人”为核心

宗教虽然是一种“神本”思想,但是宗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人”而服务的,宗教意图通过精神的麻痹,使人们安于现状获得精神的解脱,其实是要人们摆脱痛苦,最终使“人”得救,因此,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人”为核心是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使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起来,始终还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实际上是使宗教人士找到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1. 依托时代的发展,采用新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

信息时代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会有一些负面的阻碍但同时也方便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传播。宗教的发展不断适应着社会的需要,就如同东正教为了自身的发展改变与科学的直接对立态度,调整宗教教义一样,我国的宗教也在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网络时代,宗教教会通过互联网、微信、短信等方式宣传教义,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抽签,上香,捐助等活动,这远比从前靠纸质宣传资料更加方便快捷。亦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借鉴宗教教会宣传教义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

2. 不完全依靠新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虽然新媒体是当下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社会中还是有许多人不会使用网络,他们欠缺知识,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宗教的宣传也是通过制作小书册,宣传单等方式使人们知道了解其教义思想,使人们认同他,爱国主义的宣传同样要照顾和考虑到这部分人的需要,脱离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单纯依靠新媒体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现在还不现实。

3. 注重爱国主义的隐性教育

爱国主义的隐性教育主要通过旅游景点、影视等方式进行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就以旅游景点为例,宗教人士一般在旅游时都会特别向往去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寺庙也是比较多的,在进行景点介绍时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宗教人士在虔诚膜拜的同时认同宗教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在思想上具有爱国的内在动力。

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社会所需要的,爱国主义的对象有许多,如何将宗教人士作为爱国主义的对象在社会思潮众多,宗教盛行,信教群众增加的历史时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由于价值观的问题,宗教问题有着复杂性和敏感性,但是我们必须敢于直面这个问题,勇于去讨论这个话题。在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更多人在寻求精神解脱的时候就转向了宗教,将宗教作为解压的一个途径,因此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使崇尚唯心史观的宗教人士和崇尚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者同一个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荆喜双.《斯大林时期苏联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问题初探(1924-1953)》.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9页.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3页至第11页.

[3]韩雪.《苏联解体的宗教因素分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曾传辉主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9

宗教中有益成分的吸纳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集, 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添砖加瓦。在历史上, 儒释道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 宗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和主要载体之一。

妥善处理宗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树立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又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我们要善于具体分析, 正确对待, 尊重信仰宗教的人。只有这样, 才能坚定广大信教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宗教思想文化崇尚以“仁爱”为核心的和谐理念,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道德风尚, 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宗教一直主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佛教讲慈悲, 主张众生平等, 提出“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道教主张天人合一, “功行两全”, 提倡“生活道教”;基督教讲博爱, “慈爱和同, 济世度人”;伊斯兰教行善惩恶, 讲求“两世吉庆”, 等等。这些有益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节和整合的功能, 是一种思想文化上的引导和道德规范上的约束,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意义。

宗教思想文化的“心灵关怀”功能, 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富足。现在,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在现代社会, 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 人们精神生活中出现一些不健康因素, 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始于内心”, 宗教思想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 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从而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 培育出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从而实现个体的内心和谐, 最终促成全社会的大和谐。

宗教思想文化“天人协调”的生态精神, 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 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随着文明的发展, 人类不仅创造了改造自然的手段, 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国家乃至世界性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巨大破坏, 人类正在走上一条与自然相抵触的歧路, 今天的人们必须以高度的理智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宗教历来提倡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 佛教主张善待众生, 反对杀生;道家、道教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把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最为最高的准则, 反对以人力干预自然;等等。今天, 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 这种朴素天人观和生态伦理思想, 确有值得我们借鉴

宗教思想文化的“奉献”精神, 有利于和谐理念的践履。广行慈善是宗教回报社会的重要形式, 宗教要求信徒讲奉献。近年来, 宗教界发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关怀社会、服务人群的传统美德, 在搞好自养的基础上, 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慈善事业作贡献, 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得宗教界成为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信、保障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 在人们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宗教的良好形象, 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 共同成为增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 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宗教搭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今天,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种文化激荡交流的局面, 我们要借助宗教这个平台, 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扩大对外交往、交流和合作, 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和”的理念, 抵制文化的隔绝和霸权, 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宽容, 推动世界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对话与和解。同时, 从不同文化之中汲取养分, 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辨证取舍、择善而从,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 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我国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方针, 也为我国宗教界提供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 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宗教, 是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经典和教义积累了丰富的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文明健康的内容, 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宗教信仰与文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篇10

现在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但仍然是一个宗教的国家,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要政治人物一般都有宗教信仰, 美国总统就职宣誓也要手按《圣经》, 中国在其中是个例外。而且那些国家, 宗教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 宗教是节日的一部分, 宗教是人们追本溯源的依据;西方的近代文明和近代科学就是在基督教的神学背景和襁褓之中诞生。中国文化的发展没有这么强有力的宗教背景, 而且在信仰上也没有西方的那么浓烈的宗教情结。所以中国式的一个以无神论为主导的社会完全可能。

中国历来没有宗教传统, 没有一统的大神观念。从文明起源的角度看, 可能与中国起源于贫瘠且灾害不断的黄河流域有关, 而且历代中国的帝王都是君而兼师的, 其心思当然偏重在人事。中国历来的国情是这样, 无神论把位高权重之人从神坛上显露出来, 由此可剪除封建余孽, 这对于宣传科学、实行民主和自由都有极大的好处。

封建制的中国教权只是皇权实行其统治的工具, 对于中国发展近代文明的贡献并不是很大。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道教、本土化后的佛教, 还是后来传入中国的西方的宗教都是过分的关注人事和伦理, 而不是对自然和自身的探求。在这个文化承接的问题上, 我们现代化的过程并没有欠古代的宗教神学多大的债务, 可以放下包袱而只思进取。

当然, 这也是个很大的缺陷, 中国的文化发展出现了断层, 我们汲取了西方另外一种模式的文明, 西方文明是在宗教背景和哲学思辨中诞生的, 我们二者都没有。如何将西方现代文明与我国古典文明结合乃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无神论的社会显然更尊重科学和理性, 以求取得实证的结果, 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况且无神论在我国也非常有市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不外乎是为了自身的现实利益而并非为了某种终极的信仰和拯救。所以, 宗教我国的现况下与社会主义和无神论相适应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 是可行的。当然, 无神论同样可以破除统治阶级的虚伪言论和迷信, 人们可以不再用宗教这个“人民的鸦片”来麻醉自己。

无神论和社会主义与我国的信仰传统并无太大的冲突, 但人们的信仰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传统讲究“三纲五常”, 尊孔奉祖, 如今已淡化, 信仰的缺失乃是现代人的一大通病。大力宣传无神论, 宣扬科学和理性, 建立人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同时把宗教也纳入这样的一个轨道, 即宗教的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形式文化的象征性。这是我们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目标所在。

二、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

中国的宗法性的传统宗教脱胎于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 大自然崇拜以及带有巫术性质的祭祀活动, 而历代的中国宗教祭祀都具有祈求并操控神灵的意味, 从而达到自己所向往的实际需要, 这显然是与西方的一神教及其信仰特征是有所相异的。而在这宗法性的宗教之中其核心是以儒家为主体的宗法体系观念, 儒学也承纳了许多天命, 鬼魂思想, 但也有一定无神论的观念, 它本质上不是作为一种神圣性的信仰体系而是作为规范性的伦理约束而影响于社会。这就导致中国在宗教信仰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种重现世, 尚事功的世俗性文化, 它的中心始终落在现实的人伦关系之上, 其结果就导致了中国古代社会盛行的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等一系列的实践性的伦理规范。”

在现代, 儒家仍是维持中华民族凝聚的重要的心理纽带。中国人宗教信仰的传统并不深厚, 也并不虔诚。但由于中国人敬祖和祭祖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如:“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在心理上便对渊源于同一祖先和文化的群体保持高度的认同感, 这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儒家的思想继承了商周时代的宗法性的宗教思想, 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天命神学观念, 这些腐朽的思想是封建时代统治者钳制人民的工具, 但与此同时, 儒家的思想中也有丰富的无神论思想, 如孔子说“众生必死, 死必归土, 此之为鬼。”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宣传无神论, 可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无神论因素, 而儒家作为中国人的历史深层的精神根基更具有宣传无神论的教化效应。

中国的文化具有多元的互补性。除了儒家之外, 道教和佛教及其它外来宗教, 都分别构成中国文化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儒家主要的作为一种伦理规范体系, 渗入中国人日常的行为, 观念, 精神和社会生活之中, 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性的核心要素, 此外在文化的其它领域, 道教和佛教等同样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实体性的器物文化方面, 道教和佛教都对中华文化做出了瞩目的艺术成就, 展现了辉煌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思想性的角度, 尤其是表现在文学和对尘世的态度它们还是有所相异的, 而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佛教是由外传入必定有一个适应中国文化的转化, 尽管佛教具有世界性宗教的素质和融汇于其它民族和文化的能力, 但是它仍有自己的独立性。而道教就不同了。所以从中国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历程来审视, 便不外乎出世和入世, 道家的“无为”包涵着遁世索隐的思想, 这在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和文人乖戾的性情可窥一斑。而佛教则主要地是用来“养性”的, 即无论遁世还是入世, 用佛教来修心可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平衡。

从民族精神角度而言, 从文化的继承性上道教亦有很多的思想值得发挥, 它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的在现代各类学科下的积极的阐释及它的无我浑然的和谐思想可为中国的现代文化注入一丝活力。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是深广宽泛, 涉及到了神学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文化体系的诸多形式, 哲学, 文学, 史学, 艺术, 乃至建筑, 雕刻等都在佛教的影响下变换其思想立场, 我们现在倍加赞颂的鸿丕巨擘无不浸染着道佛的气息, 如《世说新语》、唐宋的诗词、《红楼梦》等, 我国这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文化遗产难道不值得我们探赜索隐吗?

因此, 从传统的角度讲, 无论宗教曾经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或整体, 抑或失去这一地位, 其在我国当下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 而且宗教在中国文化的统一体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不纯粹是消极的因素, 它和其它的世俗文化相互吸收, 补充, 利用, 终于汇聚成蔚为壮观的中华文明。只有把宗教和传统的文化放到一个相融相长的整体框架中内在地理解, 才能明晓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而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我们有更好的文化氛围和机遇去探索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和背景, 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在中国与传统文化的相遭遇进行深层的本土式诠释, 从而更好的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

[3]陈麟书.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11

关键词:宗教禁欲主义;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B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0-02

一、宗教禁欲主义产生的原因

首先,宗教的二重世界论必然包含禁欲主义。原始宗教生活中的禁忌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禁欲主义,不仅没有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消逝,反而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日益强化。这是因为宗教禁忌从本质上来说是宗教神灵的支撑物,如果没有禁忌规定,宗教神灵就不复成其为神圣物。所以,宗教禁忌规定所表现的禁欲主义只会随着宗教神灵观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宗教禁欲主义在原始时代之后被各种宗教的教义体系所接纳,并通过其神学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种宗教为了拨动善男信女的宗教情感,激发他们对神灵的信仰,因而把世界二重化,在现实世界之外虚构一个幸福的天堂或极乐的净土,并把它和现实世界对立起来。在神学的二重世界论中,尘世生活总是短暂无常并充满痛苦的,只有天堂才永恒不灭;尘世生活充满罪恶和痛苦,而与之相对应的天堂生活则无限美好和幸福。任何宗教都只能承受尘世生活的苦难,而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寻求解脱。他们之所以大肆演染尘世之苦,就是要使善男信女们鄙弃这个现实世界,不要去争取现实的物质利益,而要把物质世界的一切视为卑不足道的过眼云烟予以鄙弃;既然四大皆空,一切皆苦,那就应看破红尘,注视来世,到宗教所臆想的天堂中去寻求灵魂最终的解脱。宗教就这样从关于来世天堂的信仰导出了否定现实生活的禁欲主义。

其次,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强化。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和正常的人都会主张去恶向善,宗教自然不例外。而且,宗教还以其特有的神圣权威来强化社会对道德罪恶的反对态度。问题在于罪、恶的性质和根源是什么? 如何清除它? 一般说来,历史上较大的宗教和教派多是用精神一物质、灵魂一肉体的二元论来解释个人在道德上之所以或善或恶的原因。它们一般都认为,灵魂本是纯净的,物质和肉体才是不洁的,污秽的。道德罪恶来源于肉体的物质欲求对灵魂的污染,因而,多数宗教将物质追求和肉体情欲视为万恶之源。只有否定物质生活,弃绝肉体欲求,自觉忍受苦难才是灵魂得救之道。一些极端的宗教禁欲主义甚至宣扬灵魂得救的唯一道路便是摆脱肉体的束缚,其结果是使许多信徒以各种方式折磨肉体。许多宗教都把妇女看成是诱发人的肉体情欲、造成道德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而制定出歧视妇女的教义和性禁忌方面的戒律规定,反对男女性生活,进而反对婚姻和家庭。

最后,在人神宗教关系中,人要求得自己的解脱和升天堂的权利,就要取媚于神,方法之一就是禁欲苦行。这似乎可以使神注意到自己在向神哀告,克己苦修,因此理应得到神的怜悯、同情和拯救,赦免自己的一切罪恶而进入与神同在的极乐世界。他们将禁欲苦行看做是一种修行的手段与方法,是善男信女们从事宗教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此来达到与神的沟通和交流。在此种意义上,宗教禁欲主义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二、宗教禁欲主义的历史作用

宗教禁欲主义在许多民族的历史上对文化生活,特别是伦理生活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人要求得自身的存在和种族的延续,就得实现人的生存本能和生殖本能,即实现人性的自然欲求。人类的生存本能促使人去创造实现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按照人的自然欲求和审美欲求改造和利用自然界, 使自然界更适合于人的需要。这就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性乃是人类社会生命力的内在基础,创造性的内在源泉。宗教禁欲主义对人性欲求的压制,势必会造成人类社会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的萎缩,不利于文明的创造和社会的进步。宗教禁欲主义用神的名义禁制人的自然情欲,把人对现实幸福的追求视为道德上的恶,把人的注意中心从人引向神,从现实社会引向虚无缥缈的来世,其社会影响显然是消极的。在各民族的历史上,宗教禁欲主义愈是盛行,人性情欲被禁制得愈是严苛,那个民族便愈是愚昧无知,那个社会便丧失生机,陷于停滞、落后、僵化,甚至灭亡。因而要想使那个民族恢复其生命力和创造性,便必须重新夺回丧失了的人性,使之重新回归到人的自身,而这就需要有否定宗教禁欲主义的启蒙思潮。

然而禁欲主义的作用不完全是消极。宗教禁欲主义的原始形式是原始宗教生活中的禁忌规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宗教禁忌规定对于培养原始人的伦理意识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瑞典神学家、宗教学家纳坦· 瑟德布罗姆认为,严酷的禁忌制度成了原始人日常生活上必须遵守奉行的“ 无上命令”,使原始人的动物式欲望受到限制,由此受到自制的教海,有助于原始人培养伦理意识,强化公共道德规范。著名的宗教人类学家弗雷泽也认为,禁忌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对稳定政治,对确保私有财产不被盗窃,不受侵犯,对婚姻的神圣性,对保护和尊重人的生命都有积极地作用和意义。瑟德布罗姆和弗雷泽的上述观点,无疑也适用于我们对原始社会中宗教禁欲主义的批判分析。表现人性的生存本能以及有关的感官情欲,确有动物性欲求的一面,如其在人际关系中的实现不受必要的控制,势将损人以利己,产生破坏性行为。社会关系当然会自发地对人的利己性生物本能施加限制,从而产生出许多强制性的社会规约、习惯法以至成文法。但宗教禁欲主义和宗教禁忌制度以神圣的名义,把这些社会性的强制措施神圣化,更能培育起人们抑制人性之破坏性方面的自觉性,把趋利避害性的动物本能变成自觉调整行为以适应社会关系的伦理意识。正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提到的,新教的禁欲主义在培养人的职业观,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正是基于此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更大的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陈平译.北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杨彦明.论西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因素——解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河西学院学报,2006(03).

[4]王汉林.理性和理想——解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科学·经济·社会,2002(03).

[5]桑红.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1999(04).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篇12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

1.“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并吸取了道、墨、法各家以及宗教文化等精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是一个重要范畴,是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连起来使用而构成的“和合”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各家学者的阐发,“和合”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和合”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相互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和合”精神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大家都能基本上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同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宗教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明确提出了同宗教界人士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因世界观上的不同而排斥宗教界人士,在反帝爱国的共同基础上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宗教领域也相应地进行了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党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也得到巩固与发展。1991年,江泽民在会见我国各宗教团体主要领导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而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内部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发扬“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有助于在思维方式上纠正和防止过去一个时期出现过的“左”的偏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在思维方式上超越、抛弃以往的“斗争哲学”,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和合”的思想理念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加以引导,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和合体中,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形成总体上的和谐与合作。当然,讲“和合”不是要否认矛盾,也不是用“和合论”代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实践上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我国宗教在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宗教领域的问题,要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妥善加以解决。用“和合”方式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从而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丰富内涵,如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和组织的作用;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

要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国家就必须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2]这既是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应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和打击犯罪的统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其次,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依照政策管理相统一,把法律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依法加强管理与改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注重和体现管理的服务功能与关怀功能。最后,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同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统一,在加强宗教管理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教务上的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处理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与抵制渗透的关系。以宗教为载体的对外友好交往,对于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更加重视这种交流与交往。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要完善宗教法律法规,依法抵制渗透;要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各宗教教理体系建设。因为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归宿,是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根本。

三、 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横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它一方面要求作为引导主体的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法规,各级行政与文化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把宗教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畴,发挥宗教团体、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地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适时地对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的因素加以改革和调整,使宗教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面对现实,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引导他们在对影响生产的某些教规戒律和耗费大量财务的某些宗教习俗、仪式加以摒弃和改进的同时,利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行为服务。要支持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对宗教中所包含的生态环保思想加以挖掘并作出新的解释。对于各宗教组织和寺庙开展的自养活动,国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政策予以管理。要解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脱贫问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与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处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宗教文化中的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利用宗教文化的某些有益形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纵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与决策机制,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保证。它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指挥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经常列入议事日程,放在全局和长远规划中加以研究,制定引导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了解我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宗教基本知识。要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强化信息意识,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宗教信息网络,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建立多级宗教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要保证引导宗教的各项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套行政管理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的承担者是各级宗教局与宗教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宗教工作机构建设;要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多级宗教管理网络系统;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宗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层层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要建立多方位的宗教管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制度。

第三,建立宗教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各宗教爱国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展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与教职人员的自身建设。各级宗教团体都要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各寺庙教堂要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较大的宗教活动要经民主讨论决定,经济账目公开,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要: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6.

上一篇:桥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下一篇:思想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