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宗教

2024-09-13

民间宗教(精选7篇)

民间宗教 篇1

宋代宗教性节日是指宋代时期在民间颇为流行的、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节日。其中的“宗教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不仅是指具有佛教、道教这样的正统宗教因素,也囊括了原始信仰、民间迷信因素。具体说来,宋代宗教性节日包括传统民间信仰中的节庆日、佛教或道教团体组织的宗教节日和具有迷信色彩的神灵诞辰日等。见于史料的节日名称有人日、玉皇大帝诞辰、梓潼帝君生日、祠山圣诞、花朝节 (老君诞辰日) 、北极佑圣真君诞辰(上巳日)、大禹生日、东岳帝君生日、浴佛节(释迦佛生辰)、忠惠王生日、竹迷日(龙生日)、崔府君生日、灌口二郎生日、中元节和下元节(洞阴大帝生日)等。

宗教性节日是宋代众多节日的一部分,对于宋人来说有两重重要的意义,其一,过这些节日初始目的自然是在于禳灾请福,摆脱霉运浊气,取一个吉祥的兆头,保佑家宅平安,保佑五谷丰登等。其二,宗教性节日还提供了许多娱乐活动。使人们在平时礼仪约束中的压抑情绪得到舒缓,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在传统宗教节庆中的种种娱乐(特别是狂欢娱乐)所体现的精神,类似于西方由狄奥尼索斯崇拜而来的“酒神精神”,是人自然本性的体现。1对于这两层意义,本文将重点探究后者。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于受礼治的影响,等级规范十分严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把许多自然本性、情感因素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但是非理性情感并不能完全被传统等级社会压抑的无影无踪,也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宣泄,而各种节日娱乐活动正提供了这一途径。通过这类活动,人们从平日的单调生活和辛苦劳作中暂时解放出来,一反平日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 (而同时又不被人认为是出格离谱) ,这实际是起到一种调节功能,即一种使人们被压抑的情绪得到舒缓的功能。2节日相对于平时固然短暂,但它却对人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孔子就曾对他生活时候的乡民的腊祭狂欢有过这样的评价:“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张而不驰,文武弗能;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3可见古人对节庆狂欢的调节作用早已经有了认识。

宋代的宗教性节日与前代相较,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参与娱乐的主体突破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团体的分野。节日期间,举国同庆同乐,不分男女老幼、贫富士庶都参与到节庆娱乐活动中来了,形成了大规模的节庆出游,其规模之大,为前代罕有。例如二月十五日老君诞会时候,四川青城山组织道会,“会着万计”;4越州(绍兴府)大禹生日,“禹庙游人最盛,无贫富贵贱,倾城俱出。”5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这一时期节日娱乐风尚的形成。

宋代宗教性节日是把宗教庆典和观光游览、文化娱乐融为了一体,极大地丰富了宋人的文化生活。宗教性节日中的娱乐游玩内容极其丰富,列举如下:首先,游船、竞渡是节日里最常见娱乐项目。如在祠山圣诞那天,杭州“西湖画舫尽开、苏堤游人,来往如蚁。其日,龙舟六只,戏于湖中。其舟俱装十太尉、七圣、二郎神、神鬼、快行、锦体浪子、黄胖,杂以鲜色旗伞、花篮、闹竿、鼓吹之类。其余皆簪大花、卷脚帽子、红绿戏衫,执棹行舟,戏游波中。”6上巳日、大禹生日和崔府君生日亦有竞渡或下湖游览的活动。其次,伴随着寺庙宫观的香会、法会,宗教性节日也是百戏云集的日子。如二月八日这天,霍山张王行宫、百戏竞集,《武林旧事》一书详细例举了参与表演十五种剧社的名称,7可见当时场面之盛大。又灌口二郎生日,其开封神祠在亦有许多游娱节目。

至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 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8

在各类宗教性节日期间,社会社火广泛存在,大大满足了百姓的视听娱乐需求。另外,郊游也是节日一项重要的活动。如花朝节正处于仲春,是百芳争放之时,民间有在此日有游春的风俗。百姓也可乘到一些偏僻的寺庙宫观拜神之机,在郊外游览。宗教性节日为宋人提供了许多休闲娱乐内容,使他们在平日的劳作之余,有了一些享乐的机会。

在平时的日子里,普通百姓生活艰苦,节衣缩食,不敢有任何铺张,而到了节庆,人们压抑的食欲就需要得到别样的慰藉,即用大吃大喝的方式给自己生活以调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满足自己的食欲,也就成为了节日里一种重要的“娱乐”。大户之家对于节日的餐饮也尤其重视,他们常通过宴会等形式,将饮食与声色之娱结合,共同组成节日的重要内容。宋代宗教性节日也有许多节日食品,如人日的煎饼和“六上菜”、上巳日的青饭、四月八日指天馂馅、中元节的盂兰饼馅、十二月初八的腊八粥。这些特定时间的特定食物不但在一定程度满足了穷苦百姓的需求,也对许多大户之家有着一定吸引力。如寺院的“腊八粥”不但供应僧侣,也“馈送檀施、贵宅等家”;9中元节前后,瓜桃枣梨和鸡头盛有,“中贵戚里,多以金盒络绎买入禁中”。10在各宗教性节日里,寺庙宫观也常设茶饭,为僧侣道士和善男信女提供饮食。

宋代许多文人士大夫,也爱在宗教性节日里面享受着人生的欢愉,进行出游活动。我们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笔记、小说、诗词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记载他们在宗教性节日的活动和感怀。例如宋代词人贺铸曾在人日的宴席上写到“巧剪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韵艳歌浅笑拜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11便是对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上巳日对于宋代的文人十分重要,他们常于此日游山玩水,享受节日里的安宁。关于这天的记载也尤其的多,如王安石有词云:“日暮初回祓禊舟”,12李纲也在《水龙吟·上巳日出郊》里写到:

暮春清淑之初, 赏心最乐惟修禊。兰亭序饮, 泛觞流咏, 萧然适意。旧弼宗英, 文章贤牧, 肯临坰外。向碧山深处, 寻花问柳, 有佳气、随旌旆。13

李纲的这首词就是描述他们在上巳日修禊,模仿王羲之泛觞流咏的情景,体现了宗教性节日里文人独特的生活情趣。竹迷日也是比较能体现宋代文人气质的节日,这天既要栽竹又要喝酒,而竹与酒都是文人墨客文章里的重要元素,因此和这天有关的诗文也很多,苏轼、晏殊等大文豪都留下了许多佳作:“竹是当年醉日栽。”“苒苒渭滨族, 萧萧尘外姿。如能乐封殖, 何必醉中移”。“何须俟迷日, 可笑世俗情”。“梅蒸方过有余润,竹醉由来自古云。掘地聊栽数竿竹,开帘还当一溪云。”14这些都是文人们对这天栽竹喝酒场面的生动描写,以及对此所产生的情感进行抒发。文人士大夫对宗教性节日娱乐的参与,不仅丰富了宗教性节日娱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这些娱乐的文化内涵。

前文已经提到过,宗教性节日是宋代少有的全民性活动之一。在节日里,不同阶层、等级,不同性别、地域、职业的人都可以无限制的参与其中。同时,许多寺庙宫观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法会、香会,各地善男信女都不辞劳苦的赶来,形成大规模的全民出行。在宋人普通百姓的眼里,这些日子实际都是借祭神之名,行游玩之实,有着重要的休闲功能。不过,宋代宗教性节日的娱乐功能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长期的节庆出游不免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无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由此吴自牧在其《梦粱录》里感叹道:“此邦风俗,从古而然,至今亦不改也。”15为了赏玩娱情,摆阔气,不惜举债。此种奢华消费之风,对当时的社会风俗造成了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宋代宗教性节日提供的许多娱乐活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压抑情绪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其作为娱乐的文化载体,反映了一时的生活风气,为我国古代节日民俗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版。

[2]王肃注:《孔子家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

[3]洪迈编:《夷坚志》, 中华书局, 1981年版。

[4]施宿:《嘉泰会稽志》, 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486册) ,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5]吴自牧:《梦粱录》,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6]周密:《武林旧事》, 西湖书社, 1981年版。

[7]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8]贺铸:《雁后归》, 载唐圭璋编:《全宋词》, 中华书局, 1965年版。

[9]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之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事》, 载吴之振等编《宋诗钞》,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第601页。

[10]李纲:《水龙吟·上巳日出郊》, 载唐圭璋编:《全宋词》, 中华书局, 1965年版, 第905页。

[11]陈元靓:《岁时广记》, 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467册) ,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民间宗教 篇2

摘要: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点多面广,历史悠久。人们对民间宗教信仰与传统宗教,封建迷信甚至邪教组织等混为一谈。为了让人们能科学地认识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本人试图通过对民间宗教信仰的基本问题的初步探讨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键词:民间宗教;信仰;改革;管理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是指源自中国社会历史,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他地方神灵崇拜为核心,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和宗教经典,具有分散性、自发性、民间性、区域性和群众性的非制度化的自然宗教及其相关信仰习俗。

我国民间宗教信仰点多面广、种类繁多,历史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恢复了信仰自由。于是,寺庙香火重燃,宗祠全面修复,族谱重新编写,祖先崇拜之风日盛。巫婆师公重操旧业,装神弄鬼;宗教祭祀、隆重异常;宗教小团体修筑庙宇,敛刮民财,增加了民众负担。民间宗教信仰世界的复杂多样,加之缺乏真正的宗教情感的陶冶,于是社会就给封建迷信和邪门宗教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民间宗教信仰既不属于传统宗教信仰范畴,又有别于封建迷信和邪门宗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为了让人们能科学地认识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本人试图通过对民间宗教信仰基本问题的初步探讨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

1、民间宗教信仰历史悠久、规模不一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民间宗教信仰,而且也都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的可能创建于唐代,大多数创建于明清时代。而且民间宗教信仰的庙宇数量多得惊人。有庙、宫、观、殿、堂、祠等,从繁华的城镇到偏僻的山区、海岛,无所不在,量罗棋布。庙宇的建筑规模、规格也悬殊很大,一般而言视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用地审批宽严状况而定。

2、民间宗教信仰对象杂乱,无崇拜的主体对象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崇拜是以原始崇拜为基础,掺杂儒、道、释色彩并与当地的习俗相融合的一种混合性崇拜。大凡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虫木,都被赋予其种神性,具有某种灵力

。(狗)“大将军”(老虎)榕府“王爷”等;宗族先祖与历史人物,如王氏崇拜“开闽王”王审知,此外还有保护神、财神、行业神崇拜等,民间宗教信仰结构庞杂,没有统一的主神,折射出民间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典型特征。

3、民间宗教信仰的地域性与群众性相结合大多数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宫庙等,一般只作为一个或周围几个自然村的香火,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信众相互各不统属,独立开展活动,久而久之,形成民间宗教信仰的保守性、封闭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同时,民间宗教信仰在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特别是农村95% 以上的村民都具有这种传统世俗的信仰观念。每逢宫庙传统节日,组织的演戏、酬神等娱乐活动,往往是家家户户都参与,设宴请客,带有浓郁的民俗性。

二、民间宗教信仰的作用

1、民间宗教信仰的实用性与动利性并存

古语有云:“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求必应、心诚则灵”等,深刻揭示了民众信仰的心理。东南沿海渔民崇拜妈祖,经商者崇拜财神,农耕民族崇拜牛神、蛙神,患病者拜佛以求去病消灾,无子者拜佛以求得子,学子烧香以求金榜题名,无不出自直接功利之心。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避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衰乞。鬼神赐给我们的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

2、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感化功能显衰。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往往离不开杀鸡宰鸭,进酒摆果,如事现之人,尽现乞求丑态,无助于心灵的净化与情感的升华。基督教徒面对神圣的十字架,面对耶稣的献身精神,升腾起心灵被感动的热潮。而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为的是如何从神灵处索取更多的东西,达不到纯净心灵的感化功能,甚至相反地强化了物欲索求之心。当今社会的精神迷失,不能仅仅归咎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政治思想工作的不受重视,还同民间宗教信仰感化功能的缺失紧密相关。

3、民间宗教信仰的部分社会功能在扩大

近年来,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出现逐渐超越宗教信仰活动范畴的趋势,兼具民俗文化活动、社会公关活动、宗族活动、招商引资等功能。如一些地方的庙宇,既是宗族议事中心和老人活动中心,又是乡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心。人们也常以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为契机和纽带,吸引海外乡亲、信徒回乡修庙,进而修桥铺路,投资办厂等。

三、民间宗教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民间宗教信仰的名义私设“神坛”、“家庙”等进行非法活动。经调查发现,社会上存在为数不少的巫婆,神汉借用某一民间宗教信仰宫庙神灵的名义在自家住宅设“神坛”或“家庙”,搞跳神、卜卦、算命等非法迷信活动,装神弄鬼;迷惑群众,社会影响极坏。

2、阻扰城乡的改造和建设,存在乱建滥建现象

在许多的旧城改造中,往往会涉及民间宗教信仰的宫庙的拆迁问题,由于政策上可能没有明确的规定,建设部门处理这类问题尺度不一,以致在处理这类拆迁问题过程中,接二连三出现某些人采取“以神压人”的手段,严重阻挠了城乡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宫庙本身的修建工作没纳入全面的规划体系、修建时甚至无需批准,从村里小巷到居民的住房,从公共通道到旮旯角落,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修建,给建设规划,安全防火、交通、市容市貌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3、宫庙修建耗资大,存在攀比、摊派现象,增加群众的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宗教信仰的宫庙大多数到翻建、重建。宫庙修建耗资达千万元以上比比皆是。这些巨资有的是来自海外投资,有的是群众自愿集资,也有不少是摊派,少则二三十元,多则百余元以上。宫庙建筑金碧辉煌,有些地方还存在互相攀比现象。而且一些神诞活动铺张浪费,民间宗教信仰中的这些攀比,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使一些低收入者有时不堪重负。

4、发展宗族势力,以至干扰基层工作民间宗教信仰往往与宗族势力相结合,而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中,基层组织的选举往往与宗族势力的大小相连,于是有些地方上就出现以旧的传统观念和宗族利益为出发点,控制群众,违反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干扰和影响基层选择、计生等方面的工作,甚至可以左右村一级的基层选择结果。

四、民间宗教信仰改革的依据

1、党和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依法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发展和壮大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促进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的目标上来;二是,一切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而对各种不属于宗教范围的,危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封建迷信活动和邪门宗教活动,则应当依法取缔。因此,在对待传统宗教、民间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等活动中,要保护合法、抵制违法、打击非法。

2、稳定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民间宗教信仰是各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既有稳性的一面,也有变异的一面,而且稳定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随着人类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变迁,必然引起宗教信仰的变迁,当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会引起思想文化的变革。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不可能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现化文化繁荣的社会里,不能允 许封建迷信四处横行。也就是信仰文化处于低层次的民族,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

五、加强民间宗教信仰管理的基本思路

1、首先要加强民间宗教信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民间宗教信仰根深蒂固,且多与民俗融为一体,易引发封建迷信的狂热,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对民间宗教信仰的管理要因势利导,趋利抑弊,将其引向健康的轨道。可以依据国务院《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地方行政法规、法令作为规范 化、制度化管理的法律或政策的具体依据。也可以借鉴西方优秀的精神文化,包括西方宗教文化的合理成分:完整的制度,健全的体制,完备的设施,简朴而神圣的仪式,超凡的精神体验,克己制欲和进取精神等。

浅析宋代宗教性节日和民间娱乐 篇3

【摘 要】宋代的宗教性节日作为众多节庆的一部分,已融入了宋人的日常生活。宗教性节日不仅满足了宋人信仰方面的需求,也是民间娱乐的一大方面,起到了百姓抒发生活抑郁情绪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对宋人的城市生活产生很多影响。

【关键词】宋代 宗教性节日 民间娱乐

宋代宗教性节日是指宋代时期在民间颇为流行的、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节日。其中的“宗教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不仅是指具有佛教、道教这样的正统宗教因素,也囊括了原始信仰、民间迷信因素。具体说来,宋代宗教性节日包括传统民间信仰中的节庆日、佛教或道教团体组织的宗教节日和具有迷信色彩的神灵诞辰日等。见于史料的节日名称有人日、玉皇大帝诞辰、梓潼帝君生日、祠山圣诞、花朝节(老君诞辰日)、北极佑圣真君诞辰(上巳日)、大禹生日、东岳帝君生日、浴佛节(释迦佛生辰)、忠惠王生日、竹迷日(龙生日)、崔府君生日、灌口二郎生日、中元节和下元节(洞阴大帝生日)等。

宗教性节日是宋代众多节日的一部分,对于宋人来说有两重重要的意义。其一,过这些节日初始目的自然是在于禳灾请福,摆脱霉运浊气,取一个吉祥的兆头,保佑家宅平安,保佑五谷丰登等。其二,宗教性节日还提供了许多娱乐活动。使人们在平时礼仪约束中的压抑情绪得到舒缓,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在传统宗教节庆中的种种娱乐(特别是狂欢娱乐)所体现的精神,类似于西方由狄奥尼索斯崇拜而来的“酒神精神”,是人自然本性的体现1。 对于这两层意义,本文将重点探究后者。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于受礼治的影响,等级规范十分严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把许多自然本性、情感因素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但是非理性情感并不能完全被传统等级社会压抑的无影无踪,也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宣泄,而各种节日娱乐活动正提供了这一途径。通过这类活动,人们从平日的单调生活和辛苦劳作中暂时解放出来,一反平日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而同时又不被人认为是出格离谱),这实际是起到一种调节功能,即一种使人们被压抑的情绪得到舒缓的功能2。 节日相对于平时固然短暂,但它却对人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孔子就曾对他生活时候的乡民的腊祭狂欢有过这样的评价:“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张而不驰,文武弗能;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 武之道也3。”可见古人对节庆狂欢的调节作用早已经有了认识。

宋代的宗教性节日与前代相较,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参与娱乐的主体突破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团体的分野。节日期间,举国同庆同乐,不分男女老幼、贫富士庶都参与到节庆娱乐活动中来了,形成了大规模的节庆出游,其规模之大,为前代罕有。例如二月十五日老君诞会时候,四川青城山组织道会,“会着万计4”; 越州(绍兴府)大禹生日,“禹庙游人最盛,无贫富贵贱,倾城俱出5。” 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这一时期节日娱乐风尚的形成。

宋代宗教性节日是把宗教庆典和观光游览、文化娱乐融为了一体,极大地丰富了宋人的文化生活。宗教性节日中的娱乐游玩内容极其丰富,列举如下:首先,游船、竞渡是节日里最常见娱乐项目。如在祠山圣诞那天,杭州“西湖画舫尽开、苏堤游人,来往如蚁。其日,龙舟六只,戏于湖中。其舟俱装十太尉、七圣、二郎神、神鬼、快行、锦体浪子、黄胖,杂以鲜色旗伞、花篮、闹竿、鼓吹之类。其余皆簪大花、卷脚帽子、红绿戏衫,执棹行舟,戏游波中6。”上巳日、大禹生日和崔府君生日亦有竞渡或下湖游览的活动。其次,伴随着寺庙宫观的香会、法会,宗教性节日也是百戏云集的日子。如二月八日这天,霍山张王行宫、百戏竞集,《武林旧事》一书详细例举了参与表演十五种剧社的名称7,可见当时场面之盛大。又灌口二郎生日,其开封神祠在亦有许多游娱节目。

至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8。

在各类宗教性节日期间,社戏社火广泛存在,大大满足了百姓的视听娱乐需求。另外,郊游也是节日一项重要的活动。如花朝节正处于仲春,是百芳争放之时,民间有在此日有游春的风俗。百姓也可乘到一些偏僻的寺庙宫观拜神之机,在郊外游览。宗教性节日为宋人提供了许多休闲娱乐内容,使他们在平日的劳作之余,有了一些享乐的机会。

在平时的日子里,普通百姓生活艰苦,节衣缩食,不敢有任何铺张,而到了节庆,人们压抑的食欲就需要得到别样的慰藉,即用大吃大喝的方式给自己生活以调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满足自己的食欲,也就成为了节日里一种重要的“娱乐”。大户之家对于节日的餐饮也尤其重视,他们常通过宴会等形式,将饮食与声色之娱结合,共同组成节日的重要内容。宋代宗教性节日也有许多节日食品,如人日的煎饼和“六上菜”、上巳日的青饭、四月八日指天馂馅、中元节的盂兰饼馅、十二月初八的腊八粥。这些特定时间的特定食物不但在一定程度满足了穷苦百姓的需求,也对许多大户之家有着一定吸引力。如寺院的“腊八粥”不但供应僧侣,也“馈送檀施、贵宅等家9”; 中元节前后,瓜桃枣梨和鸡头盛有,“中贵戚里,多以金盒络绎买入禁中”10 。在各宗教性节日里,寺庙宫观也常设茶饭,为僧侣道士和善男信女提供饮食。

宋代许多文人士大夫,也爱在宗教性节日里面享受着人生的欢愉,进行出游活动。我们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笔记、小说、诗词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记载他们在宗教性节日的活动和感怀。例如宋代词人贺铸曾在人日的宴席上写到“巧剪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韵艳歌浅笑拜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11。”便是对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上巳日对于宋代的文人十分重要,他们常于此日游山玩水,享受节日里的安宁。关于这天的记载也尤其的多,如王安石有词云:“日暮初回祓禊舟12”,李纲也在《水龙吟·上巳日出郊》里写到:

暮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13

李纲的这首词就是描述他们在上巳日修禊,模仿王羲之泛觞流咏的情景,体现了宗教性节日里文人独特的生活情趣。竹迷日也是比较能体现宋代文人气质的节日,这天既要栽竹又要喝酒,而竹与酒都是文人墨客文章里的重要元素,因此和这天有关的诗文也很多,苏轼、晏殊等大文豪都留下了许多佳作:“竹是当年醉日栽。”“苒苒渭滨族, 萧萧尘外姿。如能乐封殖, 何必醉中移”。“何须俟迷日,可笑世俗情”。“梅蒸方过有余润,竹醉由来自古云。掘地聊栽数竿竹,开帘还当一溪云。”14 这些都是文人们对这天栽竹喝酒场面的生动描写。文人士大夫对宗教性节日娱乐的参与,不仅丰富了宗教性节日娱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这些娱乐的文化内涵。

前文已经提到过,宗教性节日是宋代少有的全民性活动之一。在节日里,不同阶层、等级,不同性别、地域、职业的人都可以无限制地参与其中。同时,许多寺庙宫观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法会、香会,各地善男信女都不辞劳苦地赶来,形成大规模的全民出行。在宋人普通百姓的眼里,这些日子实际都是借祭神之名,行游玩之实,有着重要的休闲功能。不过,宋代宗教性节日的娱乐功能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长期的节庆出游不免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无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由此吴自牧在其《梦粱录》里感叹道:“此邦风俗,从古而然,至今亦不改也。”15 为了赏玩娱情,摆阔气,不惜举债。此种奢华消费之风,对当时的社会风俗造成了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宋代宗教性节日提供的许多娱乐活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压抑情绪得到舒缓,身心得到放松;其作为娱乐的文化载体,反映了一时的生活风气,为我国古代节日民俗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王肃注:《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洪迈编:《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4]施宿:《嘉泰会稽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周密:《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年版。

[7]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8]贺铸:《雁后归》,载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9]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之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事》,载吴之振等编《宋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1页。

[10]李纲:《水龙吟·上巳日出郊》,载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05页。

[11]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注 释

[1]参见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6—118页。

[2]参见同上,第116—139页。

[3]王肃注:《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页。

[4]洪迈编:《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1页。

[5]施宿:《嘉泰会稽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6页。

[6]《梦粱录》,第7页。

[7]《武林旧事》,第40页

[8]《东京梦华录注》,第206页

[9]《梦粱录》,第49页。

[10]同上,第26页。

[11]贺铸:《雁后归》,载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33页。

[12]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之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事》,载吴之振等编《宋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1页。

[13]李纲:《水龙吟·上巳日出郊》,载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05页。

[14]这四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苏轼、晏殊、陈与义和刘延世。均摘自《岁时广记》,第16页。

民间宗教 篇4

一、淄博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

1. 无事不登三宝殿, 求神保佑的直接实用性

“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 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 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 不是理想;是财源, 不是公道。”淄博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动机是低层次的, 比如升官发财、祈福禳灾、风调雨顺、送子求运、益寿延年等。人世间的大多数事情, 都需要神灵的保佑。民间俗语“有求必应、心诚则灵”和“用菩萨挂菩萨, 不用菩萨卷菩萨”就是民众这种直接实用性心理的真实写照。淄博民众从自身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利益出发, 祈求对生产、生活有帮助的神灵。无事不求、有事才求, 正是出自这种直接实用之心。

2. 缺乏宗教常识, 信仰对象的模糊随意性

淄博民间宗教的信仰人群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 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对各种民间宗教缺乏基本的常识。他们在姜太公祠求保佑, 却到普照寺去还愿, 不分佛道。民众的信仰对象是模糊的, 非佛非道、亦佛亦道的特征异常明显。今日信此神, 明日即信彼神。随意性太强。

3. 制约机制残缺, 宗教组织的散乱无序性

淄博的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的专门化程度不高, 还有待于发展完善。各个寺庙的管理制度都还较为简单化, 离正规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宗教的整个本质表现并集中在献祭之中。去献祭时, 是自然的奴仆, 但是献祭归来时, 是自然的主人。”献祭在民间宗教信仰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淄博的献祭仪式和程序都较为原始, 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政府对民众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缺乏有效制约, 管理存在着漏洞, 披着宗教的外衣骗钱骗色, 欺世惑众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淄博民间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

1. 少部分中共党员参加民间宗教活动

党章规定, 中共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不能参加宗教活动。但有少数中共党员无视党章规定, 违反党的纪律, 不但从事民间宗教信仰活动, 有的甚至捐资建设庙宇。他们求神拜佛, 祈求升官发财, 这严重的败坏了党员形象, 在社会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2. 寺观庙宇存在严重滥建的现象

淄博以前仅有不多的寺观庙宇, 如淄川的普照寺、临淄的姜太公祠、博山的颜文姜祠、周村的千佛寺、桓台的华严寺、沂源的牛郎庙等。但最近这些年, 全市各区县修建寺观庙宇的风气正呈扩大趋势。现如今, 淄博各类大大小小的寺观庙宇达几十处之多。探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相关部门对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第二, 增收创收是大肆修建的主要因素。第三, 未经报请审批随心所欲擅自修建也是重要的因素。

3. 迷信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时有发生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 各区县的寺观庙宇里大都设有功德箱, 抽签算卦问卜的行为非常兴盛。择日师、风水师、算卦先生等靠鬼神和迷信吃饭的社会人员大量存在, 有的竟然商业化和合法化。迷信流行正处于日益恶化中, 不断地败坏社会风气, 一些被取缔的非法宗教活动也似有死灰复燃之相。

三、淄博民间宗教信仰的意义

1. 民间宗教信仰对于淄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管宗教仪典的重要性是多么小, 它都能使群体诉诸行动, 能使群体集合起来, 举行仪式。所以说, 宗教仪典的首要作用就是使个体聚集起来, 加深个体之间的关系, 使彼此更加亲密。通过这一事实, 个体意识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在农村, 民间宗教信仰通过庙会、仪典等各种活动形式把大家组织起来, 形成一种合力。在城镇, 大型的寺观庙宇既是一种标志性建筑, 也是国家政权与民间政权的交汇处。民间宗教信仰包含有大量的民俗活动, 使民众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 这有利于地方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民间宗教信仰中存在众多优秀的传统思想和宝贵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 对于促进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民间宗教信仰对于淄博人民大众起着潜移默化的社会教化作用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 以死勤事则祀之, 以劳定国则祀之, 能御大患则祀之, 能捍大患则祀之。”民间宗教信仰普遍遵循着儒家传统思想。在此指导下, 民间宗教信仰的对象大多是历史上为人民大众做过善事的人。他们的优良道德, 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信仰者, 对人民大众的教化起着积极效用。

民间宗教信仰宣扬忠孝的伦理道德和因果轮回、承负报应等宗教伦理, 大肆宣扬“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叫门”。规劝民众向善, 发扬美德孝道, 对广大人民百姓进行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从古至今, 淄博地区始终民风淳朴, 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教化功能息息相关。

3. 民间宗教信仰对于淄博广大老百姓具有突出的精神抚慰作用

“中国老百姓有着自己的信仰活动, 而这种信仰是历经岁月的磨砺存在下来的。”当今社会存在诸多问题, 人们经常会遇到种种不平等甚至天灾人祸。老百姓迫切需要心灵安抚和精神寄托, 寻找一条发泄失落情绪的途径。而民间宗教信仰在此时站了出来, 及时满足了人们发泄情绪和获得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老百姓根据各自的需要, 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神灵。民间宗教信仰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有了长期存在的现实基础。

四、结语

民间宗教信仰经过历史的传承与发展, 不断地变革以适应当今社会, 出现了诸多新的特点, 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理应发挥民间宗教信仰的积极作用, 剔除消极作用的影响, 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构建和谐的民间宗教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淄博民间宗教信仰历史悠久,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分析淄博民间宗教信仰的诸多特点, 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关键词:淄博,民间宗教信仰,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 三联书店, 1985年, 第110页。

[2][德]费尔巴哈著, 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 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第39页。

[3][法]爱弥儿·涂尔干著, 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4]杨天宇撰:《礼记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第604页。

民间宗教 篇5

兰坪县金顶镇白族民间宗教信仰调查

金顶镇是远离洱海区域的`白族聚居地,山多地少,长期处于相对后进状态.作者着重考察了当地的经典和金石文字,以期为非洱海区域白族的宗教信仰研究提供初步的材料.

作 者:赵慧生 Zhao Huisheng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02级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年,卷(期):2005“”(1)分类号:B9关键词:金顶镇 白族 宗教信仰 科仪经书 法师墓碑

民间宗教 篇6

1.阿吒力教融入了当代白族民间的坛会活动。

弥沙井的前身是唐代樊绰《云南志》中提及的“傍弥潜井”和“沙追井”, 这已被不少学者所证实, 白族人口占90%以上。弥沙井距离沙溪寺登街40公里, 距离剑川海门口遗址也就63公里左右, 由此推断其开发历史可能还要更早。弥沙井“美善坛”组织就在宗教节日“四月八”举行唱滇戏, “耍牛”等传统的文娱活动, 表演“弥勒佛”、“鹿鹤同春”、“剑舞”等阿吒力教舞蹈, 在“三圣宫”里面举行佛事活动, “美善坛”已经是佛、道、儒合一的民间合法的宗教组织, 有的会友由于文化较差和经过文革的破坏甚至已不知道阿吒力教的概念, 但其组织形式和相关内容经过笔者的调查证实有许多是阿吒力教的传承, 比如洞经音乐, 隐性的巫术信仰, 阿吒力舞蹈、释儒阶层在坛会活动中的特殊地位, 也有巫婆的参与活动等。在白族村落中都有莲池会的中老年妇女组织, 有“经母”, 相当于阿吒力教中的“释儒”, 主要带领大家唱颂经文, 其唱颂的《方广经》、《报恩经》、《放生仪文》、《观音经》等许多经文就是从阿吒力教经文中化用的, 有的就是“释儒”为了使不识字的妇女好记忆而改编的, 当然由于口头传播且传统白族妇女文化水平不高, 错漏很多, 但也有她们自己的创造在里面, 莲池会所祭拜的神系很复杂, 但主要是观音崇拜, 这和阿吒力教有相似的地方, 也表明了阿吒力教对当代坛会活动是有影响的。在白族村落中也有许多洞经会, 主要是演奏中国传统音乐, 里面也包括了许多阿吒力教音乐。

2.阿吒力教融入了当代白族本主信仰和本主活动之中。

白族许多村落的本主就是阿吒力教的神祈, 如大理的上下湾桥本主、重益村本主、白塔邑本主、果子园村本主、庄科村本主、喜洲镇本主都是大黑天神。者摩村本主是观音和白姐圣妃, 喜洲镇附近村落、邓赕、上下丰邑的本主是阿利地母。大理的本主因人口流动大, 其崇拜的对象发展变化很快, 但在许多村落却长期流传着与阿吒力教有紧密联系的大黑天神、白姐圣妃 (阿利地母) 、观音等崇拜, 大理的其它地方也有这种情况存在。在剑川各村落的本主崇拜中, 与阿吒力教有关的本主有大黑天神、白姐圣妃、北方天王、建国梵僧观音菩萨, 在本主活动中, 剑川弥沙井以请到“释儒”帮助祭拜或请“释儒”来吃“本主饭”为荣;本主活动还要请巫婆来帮助举行各种仪式活动, 以表明自己的诚意。因此可以说, 阿吒力教通过对本主信仰和活动的影响使此教在白族地区长期存在, 既传承发展了自己, 也使白族文化不至于被汉文化完全同化。

3.阿吒力教融入当代白族的祖先崇拜和丧葬习俗中。

在白族地区搬新家要重新安放祖先的牌位就必须要请阿吒力师来做2-3天的法事活动, 以告慰祖先, 如果家庭不顺利也要做法事请求祖先帮忙。在剑川一般家里有人亡故时要请“经母”来“白经” (唱颂告慰亡魂的经文) , 要请洞经会乐队来参加从开坛、招魂到家祭的各种活动。下葬三天后要到本主庙去祭拜, 把亡魂交给本主, 家里才能平安。当棺木一旦从堂屋中抬出, 就有专门的阿吒力法师在堂屋里做法事, 他们口念咒语, 手拿荆棘枝条 (一般为黄连枝在室内外驱邪降魔, 以保证家宅的清洁平安) 。剑川弥沙井每年的七月十四一般在“三圣宫” ( 阿吒力寺庙) 举行规模较大的祭祀亡灵活动, 其程序也和阿吒力教有紧密的联系。

结语:

总之, 阿吒力教通过融入当代白族的民间宗教活动, 使自己在白族地区长期的隐性传承, 并对白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既保留了白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又有效的抵制汉文化对白族文化的完全同化, 对白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做出了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阿吒力教融入了当代白族民间的坛会活动, 融入了当代白族本主信仰和本主活动, 融入了当代白族的祖先崇拜和丧葬习俗的阐述, 拟论证阿吒力教对当代白族民间宗教活动多方面的影响和对白族文化的最终意义。

关键词:阿吒力教,白族,民间宗教活动,影响

参考文献

[1]方国瑜.云南佛教之阿吒力教二三事[A].方国瑜.滇史论丛 (第一辑) [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2]王海涛.云南佛教史[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1.

[3]张锡禄.大理白族佛教密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9.

民间宗教 篇7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民族舞蹈,宗教

一、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宗教情结

(一) 原始宗教的崇拜情结。舞蹈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内涵着对于原始宗教的崇拜情结, 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是支撑起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宗教崇拜的形式多样, 它包括我们熟知的图腾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等。这些宗教崇拜的产生与其民族的社会结构有着直接的关联, 同时也折射着民族的发展历史。

原始的宗教信仰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宗教信仰属于上层建筑, 它涉及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宗教。宗教信仰对于当时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撑, 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的一种方式。其次,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要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稳定团结绝非一件易事, 少数民族之间安定有序一团和气, 原始宗教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仪式舞蹈是西南少数民族一直流传的舞蹈形式, 它是人们心愿的表达, 当人们支配自然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人们就会选择这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心愿, 以期望自己的心愿可以达成, 这一形式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中一直被流传, 对人们影响很深。发展至今, 也经过了后人的改良, 形式更加民间, 更容易被人们多接受和欣赏。

(二) 舞蹈是其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原始社会的人类, 对于情感的表达形式其实是很陌生的, 表达形式也很单一, 由于当时的语言基础不完善, 人们会借助于其他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感情, 身体成了传达感情的最佳的工具, 起初舞蹈还没有被定义化, 人们通过肢体的各种不形式的舞动, 传达他们不同的感情诉说, 随着后来人们意识的逐步增强, 舞蹈才被定义为一种抒情艺术形式, 因此, 传达感情就成了舞蹈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西南人们还有这悠久的图腾崇拜的历史, 也因此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中经常用图腾符号的动作来体现舞蹈的动作, 这种舞蹈方式对于强化人们的记忆有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传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意。

二、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生活化

(一) 生活的诠释。随着时代的发展, 原始社会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 但是舞蹈作为传达感情的最佳表现方式, 在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上, 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并在原始宗教舞蹈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 发展成为了更符合现代大众审美标准的民间舞蹈形式。西南少数民族的人们在继承和保留原始舞蹈形态的同时, 不断的将现实生活中元素加入到舞蹈当中, 不断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

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一直是西南地区人们的信仰, 他们敬畏自然, 崇拜自然, 如何将这种情感传达给自然, 舞蹈就成为了他们很好的沟通工具, 直到现在这种传统一直有得以保留, 只是舞蹈形式发生了变化, 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一种仪式舞蹈的形式, 现在的舞蹈形式更加的贴近生活, 但是对于感情的传达有着同样的厚度。

(二) 情感的释放。原始的宗教舞蹈让人们感受到了舞蹈这种表达方式带给人们的乐趣, 人们利用原始宗教舞蹈是向神灵宣泄情感, 现代社会的人们同需要情感的表达, 只是现在的传达对象有了不同, 在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中, 有许多是男女用来择偶的一种手段, 土风舞就是其中一类,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有一把弦, 人们就能开始跳舞, 姑娘们对舞蹈表现出喜欢的神情, 但是当中还夹杂着害羞的成分。还有烟盒舞, 这是云南建水和峨山一带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形式。人们利用生活最简单, 也是最可取的物品作为道具, 用自己的智慧创新着舞蹈形式, 再结合自身所要传达的不同的感情, 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舞蹈形态。

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从原始宗教的舞蹈形式发展到今天被人们广泛喜爱并接受的民间舞蹈形式, 经历了历史沧桑的洗礼,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对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西南少数民族舞蹈用原生态的舞蹈形式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 也同时向人们传达着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参考文献

[1]巫允明.绚丽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M].中外文化交流, 1997.

[2]范红艳.浅谈舞蹈与呼吸—呼吸是舞蹈的灵魂[M].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谢莲花.审美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以傣族孔雀舞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 2007.

[4]纪兰慰, 邱久荣.少数民族舞蹈在中华舞蹈史中的历史地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9.

上一篇:移动虚拟旅游下一篇:汽车售后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