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传播手段

2024-07-03

宗教文化传播手段(共3篇)

宗教文化传播手段 篇1

中西宗教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其各自典型流派佛教与基督教观之犹甚, 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与佛和神与人对比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 所以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宗教伦理的道德关系层面看, 以人为本的佛教文化, 相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或者说众生即佛。人和佛的关系体现为:佛即是人, 人即是佛;佛是觉悟的人, 人是不悟的佛。由此看来, 人与佛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经典中如此论述比比皆是:“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无量相好庄严照明”;“众生即佛性, 佛性即众生”。众生与佛性这种“相即”的关系表明, 一切众生都有了成佛的可能性, 即众生不离佛, 佛不离众生, 众生就是佛, 佛就是众生, 因为佛和众生都具有佛性。

正是以这种众生平等的佛性 (或亦可称之人性) 为出发点, 佛教强调以慈悲为怀, 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 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所谓慈悲为怀, 慈是给众生以快乐, 悲是拔众生于苦难, 合在一起, 就是说要救度众生。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以其慈悲胸怀关爱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并赋予了人以崇高的使命, 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 人既是解脱的主体, 又是解脱的对象。

基督教正如圣经所启示的, 却是一个彻底的神本主义信仰。首先, 圣经宣告, 神是独一的真神。他虽然祝福人类, 拯救人类;但是, 神从来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 神从来只为他自己的荣耀而存在。人的存在与否, 人的好坏与否, 既不能增加, 也不能减少神的荣耀, 相反, 人是为神的荣耀而存在的, 没有神, 人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人所能行最大的善, 就是荣耀神。没有错, 神爱世人, 但从来不是因为世人可爱, 不是因为神不爱世人不行 (“不爱我, 他还能爱谁呢?”之类) 。神爱世人, 乃是因为爱是神的本质, 他是因为自己而爱世人, 拯救世人,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 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诗23:3)

圣经也宣告, 人不能选择神, 从来都只有神选择人, 而且神的选择, 人不能抗拒, 因为神是宇宙的主宰, 是当然的主人我们只是他的造物。在这中间所体现的是神绝对的主权。“如此看来, 神要怜悯谁, 就怜悯谁, 要叫谁刚硬, 就叫谁刚硬这样, 你必对我说, 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你这个人哪, 你是谁, 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 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 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 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

中西宗教这方面的差异, 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中国宗教受儒家性善论的影响, 基本上对人性持肯定的看法。肯定众人皆“好善恶恶”, 在伦理生活中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 即“人皆可为圣贤”。相反, 基督教对人性基本上持否定的看法, 认为人有原罪。所以基督教的人性论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不完满, 人的内在的邪恶的倾向。这种差异也对佛、基督分别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表面是多神教, 实质是无神论。佛教不崇拜任何偶像神, 明心见性, 自觉觉人, “大道由心证, 菩提自悟得”,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佛祖在我心中”。而基督教是一神教, 敬拜三位一体的“神”, “除我之外, 你不能信仰别的神”, “上帝与我同在”人只有通过上帝认识自己。

二.自救和他救对比

前文所述佛教的人佛相生, 基督教的人神相离, 同样也是两宗教信教方式差异的原因所在。在佛教看来, 一切众生被业力所驱使, 被烦恼所系缚, 被无常所逼迫, 深陷于三界六道之中难以得出, 获得解脱。人生为什么在烦恼痛苦中不得解脱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有“我”, 对自我的执著是一切烦恼和苦难的根源。佛教历来强调自觉觉他, 觉行圆满了就是佛。佛教强调自力解脱, 纯靠他力是不可能得救的, 犹如自己有病, 却靠他人服药而使自己病愈一样。众生之烦恼业报, 一切苦果都源于自心之无明, 要想达到根本解脱, 必须从自我身心的治疗上下功夫, 一切现象都是众生自身业力所引起的幻象。苦难也是这样, 不是佛强加到人身上的, 苦难的枷锁来自于自我的执著, 自己不停地给自己套上枷锁, 外力无法强行摘除。外力的作用是教育引导当事人觉悟, 自除枷锁, 即得解脱。所以佛教有一套教人苦修、压抑一切罪恶的欲望, 及坚苦的自我克制、自我训练的信仰系统。

而《圣经》却告诉我们:人皆罪人, 且无力自救, 非靠耶稣基督的“替罪代死”之功劳, 人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上帝为人类所定的标准。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 对神的信仰占据着绝对的地位。神爱世人, 神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道成肉身, 并钉死在十字架上, 为世人赎罪。信神、信耶稣、信原罪是基督徒进入天堂的必备信念。人是神创造的, 世界上的一切也是神安排的。人之得救与否在于神的预定和恩典, 而人本身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神拣选谁, 谁才能得救。我们既被定罪, 死亡, 而毁灭了, 因此必须在基督里寻求公义, 拯救和生命;上帝把救赎主的职责交给耶稣, 为的是叫他做我们的救主。“耶稣的名不但是光明, 而且是食粮;它也是油, 一切灵魂的食粮没有了油就枯燥无味;它也是盐, 若没有盐调味, 摆在我们前面的也必都淡然寡味;最后, 它是口中的蜜, 耳边的乐, 是心里的欢娱, 灵魂的药石;任何谈论若不提他的名, 就没有光彩了”。

佛教因性善论的主张, 而以为人虽然被无明遮蔽、牵引, 而流转于虚妄幻灭的不觉之中, 迷失在污浊不实的大千世界里面, 但因本性清明, 佛性本具, 因此在悟与修的不断进程中, 可以靠着内在力量使自己超脱蔽障。虽然佛教徒也礼佛拜菩萨, 但佛、菩萨的护持只是助缘, 人解脱之所以可能, 乃因内具自我救拔的佛性。因此, 佛教是一个自力宗教, 主张人不需要外力的救赎。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因为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 乃是神所赐的, 也不是出于行为, 免得有人自夸” (弗二:8-9) 。人在犯罪之后, 因罪的隔绝, 离开了神的面, 在世界过着没有盼望的生活, 加上人性堕落, 完全失去自救能力。但神爱世人, 亲自道成肉身, 铺陈永生之路, 使人可靠耶稣基督的救赎, 借着宝血洗礼, 洗去罪污, 恢复本性, 得以同神和好。这一切皆因神的恩典, 借着人信心接受而得到, 并不是靠自我的内在本性或外在修行所得到。所以, 基督教主张, 人需要靠外在救赎的力量, 脱离人生困境。

三.现世和彼岸对比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人类自有史以来, 从未对这三个问题停止过探索。为什么信教?信男善女们拜佛打坐, 上帝挑选的子民们礼拜诵经, 终究为哪般?不过也是对人生三大问题孜孜不倦的求解。他们所关心的生死问题, 就是“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在宗教看来, 生死的界限把人的生命历程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现世与来世。对于现世和来世的看法是宗教的基本内容之一, 中西宗教在此区别甚大, 中国宗教重现世, 求神拜佛为的是今世的满足和完满;基督教重来世, 虔诚祷告是以彼岸的永生为最高目标。

其中缘由, 甚是了然。至于中国化的佛教, 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 大胆吸收、融摄儒家的人世精神, 也注重纲常人伦, 强调对世间的关怀, 促使传统佛教不断走向人间。孔子为了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认同而带众弟子周游列国, 虽常惶惶如丧家之犬, 但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到了后世, 儒家更是以入世为主流。“君子之行也, 不远乎微近纤曲而盛德存焉。”就是说工夫应该用于现世俗务之中, 而不是在虚渺的天堂地狱之外。佛教在这种文化底蕴的渲染之下, 就形成了一种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现世品格, 人们都希望可以得到现世的幸福和理想的实现, 即光宗耀祖、齐家治国平天下。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正是普照佛光于人间, 关注人生的各种问题, 使众生离苦得乐, 以示人间佛教对现代人类生命的最深切的关怀。

从历史渊源来看, 基督教产生之初, 其信徒绝大多数是被压迫民族和下层群众, 他们把摆脱苦难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弥赛亚的降临上。《福音书》宣称耶稣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 他死而复活, 不久就要重来此世, 对世人进行最后审判, 在地上掌权为王, 建立千年王国。但是, 这个神国毕竟是未来的事, 随着时间的过去, 基督教徒们等待神国来临的盼望一再地化为泡影。这些遭受苦难的基督徒们没有放弃对上帝及其拯救的寻觅, 因为耶稣曾语重心长地表示:“你们祈求, 就给你们;寻找, 就寻见;叩门, 就给他开门。因为凡祈求的, 就得着;寻找的, 就寻见;叩门的, 就给他开门。” (太7:7) 话中的关键就在于祈求、寻找和叩门。这就造成了基督教深刻的来世观念即在今世生活中人应当忍受苦难, 因为神的国度建立在天上而不是建立在地上。

总之, 佛教来到中国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成为人间的宗教, 围绕着人, 众生只要潜心造诣, 皆能成佛。而基督教围绕着唯一的三位一体的真神, 即耶稣基督、圣灵和上帝, 宣扬只有神才能拯救人。神对人的拯救是为使人的灵性摆脱尘世俗欲特别是肉体欲望的束缚, 死后进人天国, 获得永生, 享受彼岸永恒的幸福。简言之, 佛教更倾向为人的人间宗教, 而基督教更显现为神的神明宗教。

宗教文化传播手段 篇2

关键词:《撒旦诗篇》,风波,宗教,文学,意义

萨尔曼·拉什迪《撒旦诗篇》仅仅是一篇小说,但是它却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并且引起了“拉什迪事件”,这个事件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拉什迪事件可以和影响世界历程的“九一一”袭击,以及始终消散不去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撒旦诗篇》的出现以及接踵而来的种种荒唐事件都向世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霸权运动和宗教研究的尴尬境地。这个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宗教(伊斯兰教)和文学(主张艺术自由独立乃至超验的现代、西方文学)之间的矛盾。但是本文认为“拉什迪事件”根本的意义在于小说的作者、人物和一些读者漂泊在亚欧大陆之间的移民经历将基督教传统的宗教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化了。本文从《撒旦诗篇》风波着手,将基督教模式与伊斯兰环境的宗教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了《撒旦诗篇》在宗教与文学研究中的体现和意义。

一、《撒旦诗篇》简述及风波的产生

《撒旦诗篇》在1988年9月26日出版,其中将穆罕默德解读为是无所顾忌的“后现代”,但是在伊斯兰教中穆罕默德是先知,而《撒旦诗篇》却亵渎了他,按照伊斯兰教的法律,任何将神之言归于人的做法都是大不敬的,需要判处死刑,况且这是在亵渎先知和真主,《撒旦诗篇》严重触犯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在此书出版之后穆斯林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只是平静的要求作者和出版社在书中插入一页说明这本书是虚构的,其中涉及的穆斯林历史是错误的。但是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作者和出版社都没有认真的对待此事。1989年1月14日,穆斯林示威者在布莱德福当众焚毁《撒旦诗篇》,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或许这并不是穆斯林希望看到的结果。之后英国并没有去研究《撒旦诗篇》对穆斯林造成的伤害,而是开始斥责穆斯林是“野蛮人”,将之和法西斯相提并论。

二、基督教模式与伊斯兰环境的宗教文化对比

《撒旦诗篇》是基督教模式和伊斯兰教环境互动中出现的代表性冲突事件。两大宗教产生的冲突原因无非是宗教文化的差异。基督教模式和伊斯兰教模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从宗教起源上看,伊斯兰教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继承了基督教,伊斯兰教认为基督教是“篡改天经”,而基督教则把伊斯兰教看做野蛮人。二、从宗教本质上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旗帜鲜明的两大神教,两者都强调绝对的肯定和否定,对外来宗教的文明存在着排斥,并且不断的强化本宗教的文明,两大宗教之所以不能在地中海地带和平相处,其主要原因在于两大世界性的宗教都认为自己掌握着世间的所有真理。所以,两大世界性的宗教在强化自己宗教文化的同时将会和其他宗教产生冲突,而不是汲取。

三、《撒旦诗篇》的宗教纠纷和文学体现

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教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注定会出现宗纠纷。对于教徒而言,任何亵渎和扭曲本宗教的教条和言论都会对宗教和教徒造成严重的伤害,不仅仅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所以,《撒旦诗篇》对穆罕默德和《古兰经》的亵渎,给伊斯兰教带来了极大的耻辱,造成严重的宗教纠纷。英国公众并不了解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也许并不愿意去探究穆斯林为什么去焚烧《撒旦诗篇》,并不愿意去理解《撒旦诗篇》对伊斯兰教造成的伤害,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穆斯林斥责为“野蛮人”,比作纳粹,甚至一些作家还公开表示,应当将穆斯林进行“开化”,以免英国后世遭受“中世纪原教旨主义”的伤害。这种言论并不是批判性的而是更大程度上对穆斯林的伤害。由于西方和伊斯兰教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造成了西方人“后现代”心态和穆斯林“前现代”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

四、《撒旦诗篇》对宗教与文学研究的发展意义

中外宗教建筑文化对照浅析 篇3

宗教传播与演化, 随着国际化交流增多, 稳定的经济状况下, 多元化宗教文化出现“百花齐放”〗。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建筑, 也随各种宗教文化的传入而变化。现在, 我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处于上升期, 同期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开展。在保护本国宗教建筑文化建设的同时, 必须考虑外来宗教建筑文化对本土宗教建筑文化的冲击。

2 研究背景

2000年后, 人类的通信联系日渐加强、交通工具不断发展, 地球加速缩小, 成为“宇宙飞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1]。在地球村的模式下, 中国大部分主要城市出现许多宗教文化的传播。

原因一:沿海及内陆主要城市国际化的不断提高, 海外移民不断增多, 如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珠三角地区, 就广州地区近年随着亚非拉友人的数量增多, 基督教, 伊斯兰教的建筑数量在珠三角地区及沿海地区不断增加。

原因二:中国地域广泛, 同一种宗教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特色, 随各省流动人口增多, 各民族文化交流程度加深。

原因三:海外人士回流, 把认同的海外宗教建筑文化带回国内, 如道教名山罗浮山, 除了以往的道、佛教建筑, 也出现了基督教教堂。2011年, 由广州市建工设计院设计, 私人集资的种子教堂在罗浮山建成。这座教堂为基督徒建造崇拜和冥想空间, 内部空间美妙, 光影设计巧妙, 引发种子的形式———著名的福音故事中的隐喻元素的设计理念, 成为岭南道教名山———罗浮山上基督教建筑元素的一颗种子。

笔者一直爱好宗教建筑, 曾走访多个国家的宗教建筑, 深感宗教建筑文化的不断交流与演化, 其同性远古存在, 便比较与梳理走访过的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国家建筑文化, 找寻差异, 以达到更好地了解本土宗教。

3 不同类型的中外宗教建筑文化对照

宗教建筑文化与其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宗教文化的起源与当地的社会生产模式、政治、生存环境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 可见各种宗教建筑文化在不期不点都具有各自特色。而社会生产模式又是生存的环境所决定, 为政治因素所左右的。因此, 一个国家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建筑文化与社会生产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

3.1 宗教建筑起源:社会生产模式所决定的宗教建筑文化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对社会生产模式的发展分析中, 把人类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生产类型: (1) 狩猎; (2) 农业; (3) 游牧。由不同的生产方式, 产生了一神论与多神论。

3.1.1 一神论

“一神论”即所谓“一神信仰”, 就是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神, 除了唯一神之外, 没有别的。犹太教就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一神信仰”的宗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一神教, 而犹太教的“一神信仰”后来影响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2]。犹太教起源于游牧民族, 而牧民生存环境恶劣, 需勇往直前, 不断征服, 因此需要神的指引, 团结一体共同进发找寻生存的绿洲, 因此产生“一神论”。从犹太教衍生出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是一神论。后来基督教演变成天主教和基督教, 基督教由于信仰国的生产方式改变逐渐演变为一神和多神的综合体。

3.1.2 多神论

多神论信仰者信仰多个神灵, 据当地地域文化, 风俗特征信奉不同的神, 其反映了当地的秩序, 神灵分职掌管不同的领域, 一般会在有较进步文字文化国家里面产生。多神论以狩猎和农业为生的民族, 还有国际商业交流频繁的地区居多。

猎人面对情况多, 上山打猎的和下海捕鱼的面对所祀奉的神灵就不一样, 除了天气, 还会供奉一些自己所羡慕的动植物。农民祈求丰收, 对土地充满期待, 崇拜的神多与天气有关, 也包括生殖的崇拜 (源于对劳动力的渴望) 。中国、印度、日本等国以农业与打猎为主, 是多神论的国度。东南亚受南传佛教影响, 曾是多国殖民地, 其宗教是多宗教并存。以马来西亚为例, 该国多个沿海主要城市历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补给点, 便成了各式宗教文化的交汇点。社会分工、阶层和政治结构复杂化, 孕育了多神论。

也有是因为文化难以交流和传播所出现的情况。缺乏文字的地区, 中美、南美州被征服前, 没有统一文字, 交流困难, 语种多、流通慢, 使该地宗教出现各自为政、多样化的现象。

总的来讲, 很少国家是单一生产模式, 因此, 这三种的基本生产模式上, 排列组合地衍生出多种宗教建筑文化。

3.2 不同宗教文化所决定的宗教建筑模式差异

3.2.1 一神论的宗教建筑文化

以一神论为主伊斯兰教, 犹太教为发源的基督教建筑文化有以下特色。

1) 对光线追寻的偏好。一神论的起源有明确的指引性, 这种指引性延续到建筑模式中。太阳对古人来说是唯一的, 对光线的崇拜是唯一性的表现。无论是罗马的万神庙还是后来的巴洛克, 哥特式教堂还有近现代的教堂都存在对光影的追求。基督教教堂对光影的特殊喜好, 也是“一神论”的唯一性的体现。

2) 城市的制高点偏好。一神论的宗教建筑多为城市的制高点, 或伫立在山体之上。这种耀眼的感觉, 便是指引性的另一演绎。罗马的万神庙到佛罗伦萨的教堂的穹顶高度之争;巴黎圣母院为巴黎多个轴线制高点之一;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依山而建的神庙, 最高级别的神殿是建在干枯河谷的最高处。还有德国的科隆教堂, 高迪的圣加教堂举不胜举。

伊斯兰教的高塔, 可清楚看到周边的环境。阿拉伯古建筑文化发源地之一约旦的多个古城遗址如佩特拉、安曼、杰拉什等古城中的神庙都可鸟瞰全城。

3) 外向型的建筑细部。从欧洲教堂的雕刻装饰中的狮子多带翅膀, 具攻击性, 而佛教建筑的中国狮子多乖巧。

4) 排他的特性。伊斯兰教是排他性的代表, 不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能随便进入清真寺, 阿拉伯世界的游客不可随便入清真寺内参观和拍照的。即使与美国建交, 在阿拉伯地区开放程度等同香港的约旦也不例外。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信徒与其他宗教信徒通婚, 后者须放弃自己的宗教转投伊斯兰教方可通婚。这种情况只有在各种文化高度集中的城市或国家才能把他们的排他性弱化, 如香港。因此, 清真寺的建筑模式相对其他宗教建筑封闭围合。

3.2.2 多神论的宗教建筑文化

多神论的宗教建筑, 无论人文文化是开放、还是封闭, 都较平和。其建筑模式多是温和、包容、世俗、具有礼制, 如佛教、道教、印度教。

农民耕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体系需要一个稳定平和的宗教体系。以佛教为例, 从尼泊尔起源的佛教传入印度后与婆罗门教互溶演变成印度教传回尼泊尔, 也是多神论平和的体现。原有的婆罗门教是把印度人划分为四个阶级, 随着生产力和资源的剩余, 农奴制度瓦解, 统治阶级需要一个更平和的宗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正好取代了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 便逐渐演化成印度教。所以, 很多印度教建筑中大型的庙宇以开放式的模式建造, 小神庙随处可见, 建筑的选址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没特显眼。以印度教为基础的佛教, 即传入不同国家, 这种温和的本质依然处处可见。

多神教国家, 多存在三、四种以上的宗教, 这些宗教的建筑模式也不断的互相借鉴与包容。如海洋文化背景下的马来西亚的槟城乔治城柔和了中国道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建筑文化。更有代表性的就是槟城山上佛教寺庙———极乐寺更是吸收了多种宗教模式综合体。

中原的佛教与道教在历史上多次竞争, 出现建筑文化互溶, 礼制的儒家学说的搀和, 也见证了在宗教竞争下, 求存寻异的包容性建筑文化的产生。

多神教的国家更多涵盖猎人、农民、游牧民族三种生活模式, 或该三种模式的组合。因此, 所建设的神庙建筑元素也多样, 反映出人们的各种心态如:生殖崇拜, 炫富心理, 生老病死的态度, 往生期望等等。

而多种生活模式的组合也使同种宗教建筑文化的产生分流。例如中国国土广阔, 地理生态环境多变, 也确定了生产模式的多样。传入中国的佛教随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呈多样性, 藏传佛教和中土汉传佛教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 云南省的上部佛教的建筑模式就有很大的分别。中国的道佛建筑中, 官式与民间模式的差别就很大, 融和多种生活模式, 让宗教建筑体现出明显的礼制性。

3.3 不同宗教建筑模式的共通性

梁思成老先生说过, 当佛教传入中国后, 佛教建筑与中国本土优良的建筑技术得以结合。在佛教传入中国时, 印度佛教建筑受希腊和伊斯兰地区建筑风格影响, 把外来的建筑营造法式沿着内地丝绸之路引入国内。山西省的无梁殿中的穹顶和卷拱做法就是一例。虽然这种影响并非大范围, 但可见微微余音的效果。同时中国的木构架模式也小范围的影响到欧洲及阿拉伯地区。中国的宗教故事多通过壁画绘制墙上, 欧洲教堂的壁画多刻画在屋顶, 须仰视才能看清。山西省的云冈石窟也有把壁画和雕刻做到石窟顶部的, 最终还是为了把宗教故事简单示人。

无论哪种宗教建筑都含有生死境界空间的营造, 现存的四大宗教体系也不可避免。佛教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轮回的, 大家曾是世界上的任意物体, 因此众生平等。仅中国的道教没有轮回, 注重养生, 希望通过肉体的不灭达到精神的不灭。

4 近代多元文化宗教建筑文化的演变

宗教文化不会一成不变, 会随时间和地点转变。佛教传播广泛, 世界各地有不同种类的佛教建筑, 有融合了印度教的、折中了中原文化的、西藏游牧式的等等建筑模式。多种宗教并存的环境下, 各种宗教为保存自我, 有绝对排外, 有开放通融态度。

日本保留有唐风和汉朝风格的佛教建筑。佛教在不同时期的传入, 经历了不同地域环境、气候、人文文化的洗礼所产生的风格各异的佛教建筑, 但是在不同中, 又可见这些宗教建筑所流淌的近亲血缘。

山西省的佛教建筑里, 西方宗教建筑在多年以前就对中国本土建筑产生影响。中国的无梁殿立面带有类似欧式的柱廊。无梁殿的穹顶与欧洲的万神庙的穹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让人慨叹, 各宗派之间的渊源, 冥冥之中随缘结合。

5 结论

人生分三层:物质、精神、灵魂。物质是衣食, 精神是文艺, 灵魂是宗教。中国经历了物质、精神文明的建设, 必然进入深层次的灵魂工程。宗教文化的融合、竞争是人类历史上不断发生的事情, 如何保护本土宗教, 须从本土宗教建筑文化入手, 中国道教《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正好是体现了与时俱进, 吸纳百川, 寻找属于自己的宗教建筑模式。保留传统本土宗教建筑文化的精髓, 结合现代人的需要, 创造出适合当代的本土宗教建筑空间。

从中国本土宗教建筑发展的历史回顾, 佛、道、儒三家经历各朝代的纷争, 在竞争中互融, 各取所长, 渐现佛、道、儒一体的宗教建筑状况[3]。历史总是不断的重复,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东西方宗教建筑文化将会在全世界地区发生碰撞与融合, 中国本土宗教建筑文化如何的发展, 是其在纷繁的宗教建筑艺术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起决定性的作用。

[ID:001596]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阿詻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云明, 高颖.论一神信仰和多神信仰对文化的不同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25 (6) :101-105.

上一篇:大学生寝室安全教育下一篇:入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