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差异

2024-09-18

宗教文化差异(共12篇)

宗教文化差异 篇1

引言

黑格尔认为, 从宗教与民族性的关系看, “宗教和政治原则, 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1]。基于这一看法, 宗教从它诞生的那天起, 就和世俗的政治权力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 考察欧洲各国的政体,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以新教为国教的国家, 绝大多数采用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而天主教国家的政体则多共和制。这意味着政体选择与宗教形态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2]。纵观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 可以说无一例外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 都要受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 (即大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和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圈) 中的一个或若干个文化的直接间接影响, 而东南亚则更加与众不同, 世界四大文化都汇集在这里, 对这个地区的文化、文学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尤其东方三大文化的影响更为悠久和深远。以下将结合中英宗教文化意象的差异进行阐述。

一、中英宗教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宗教经过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 形成后来的儒家道家并存的局面, 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儒家成为正统的统治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以及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思想为基础。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 反对一味的刑杀治国;天命论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在道德观上强调“忠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认识论上, 宣扬有“生而知之者”, 但也强调“学而知之”, “多见多知”[3]。

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整个欧洲文明的基础。希腊文化的民主和人道倾向, 使这一文化有可能成为完完全全的精神价值, 从而使欧洲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占据并保持世界的主导地位。在这期间西塞罗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在于, 他用罗马的语言传播了希腊的思想, 从而给予帝国一套哲学术语, 现今欧洲的不少哲学概念都来源于西塞罗。然而中世纪摒弃了西塞罗的文化观念, 把文化理想置于现实存在的界限之外, 使这一理想对日常生活来说是无懈可击的。而英国人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繁衍生息, 主要信仰基督教, 信奉上帝, 以《圣经》为信条。

二、英国宗教文化意象

英国选择君主政体, 原因很多, 其中与英国将新教定为国教, 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格局不无关系。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从1527年起, 因与王后卡瑟琳的离婚纠纷未能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而开始与罗马教廷决裂。英国国会于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 确定国王代替教皇成为英国新教圣公会的首脑。英格兰教会脱离罗马教廷, 君主代替教皇成为英国基督教圣公会的领袖, 这为后来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形成埋下了伏笔。现代宗教学家道森认为, 在中世纪, 由加冕仪式体现出来的基督教会对君权的制约, 隐藏着一种可能导出神权政治的立宪主义逻辑:“如果臣民们必须服从国王, 那么国王自己也必须恪守他的誓言, 即他不但要做一位统治者, 还要做上帝的臣仆。”在这样的推论下, 国王只有兼任这两种角色, 才能真正使加冕仪式对臣民具有长久的感召力, 促使臣民从内心主动服从国王的神圣权威, 而不是被动屈服于飞赤裸裸的武力威慑。“因此, 在现代的君主立宪政体思想与中世纪的王权传统之间, 存在着一种历史的联系。”[4]我们若从西方人可以砍下国王的头却一有保留着教皇的事实看, 道森的观点无疑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在现代世俗化社会到来之前, 对深受一千多年宗教传统潜移默化的许多欧洲人来说, 宗教信仰是人的精神归宿, 要一下子割断与宗教的联系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 英国在进行基督教民族化过程中确立的政教一体格局, 使世俗国王同时兼备了宗教领袖的光环, 这给英国土室的长久生存留下了空间。随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和资产阶级的崛起, 世俗君主权力和大一统的罗马教廷权威的急剧衰落, 由此先后导致欧洲王权的大崩溃之时, 正是英国王室的宗教光环给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利用价值, 使英国王室躲过了这一劫难。对此, 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说唯物主义成厂法国的教条, 那么敬畏上帝的英国资产阶级就更加紧紧地抓住了自己的宗教。难道巴黎的恐怖时代没有证明, 群众的宗教本能一旦失去, 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如果说, 英国资产者.先前已经确信有必要使普通人民保持宗教情绪, 那末,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 他一定会如何更加强烈地感觉到这种必要性呢?”应该说恩格斯的分析是十分深刻的, 这从另一侧面揭示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宗教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英国, 人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 从人们熟悉的圣经故事中, 我们知道Judas Kiss (元凶) , 是犹大出卖了耶稣, 他是最后晚餐中的第十三个人。因此, 在西方国家饭店没有第十三层, 第十三号房间, 请客避免请十三个人。宗教信仰某方面的不同必然会带入到其语言行为和语言观念上的差异。英美人多信基督教, 圣经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际。不少圣经中所出现的地名和人名都带上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 Olive Branch (橄榄枝) 是和平的象征, 同样, 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日子。

三、中英宗教文化意象的不同之处

各种宗教的教义观念和经书典籍都倡导一种真城、仁善和求知、平等、勤劳自.亿的生命风格。它们对“上帝”、“真主”的信仰和体验、修功与接近之努力, 体现“苦中品乐”、“以苦达甜”的深邃情感和超越性理念;其次, 各种宗教的拜念仪式、教堂与寺院设施及其组织活动, 都赋予那拟人化、理想化的“圣境天国”以许多升腾庄重、圣洁伟奥的美感品格。尤其是它们借助祈祷、赞念、礼拜和洗礼等仪式, 把信徒的心灵带人一重崭新肃穆、朴洁清高的境界, 在身感体验、心神往之的人化实践中, 展开了对生命观念、情欲意向和智性思想的大清理、大组合、大冶炼和大升华[5]。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 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隋唐之前, 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 如“太极”、“道”。隋唐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菩萨心肠”等。随着大量佛教传入, 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 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在英国, 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侣) 等, 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 如religion (宗教) 、dean (教长) 等, 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 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英语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 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

对于我国宗教文化, 例如, (1)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佛家修行达到一定阶段;魔:破坏佛法的恶鬼, 或烦恼等迷障。佛家高一尺, 魔法就高一丈。本是佛家用语, 告诫信徒勿受外界诱惑。后比喻有了成就以后, 困难就会更多。又比喻一方的本领胜过另一方。现在也比喻革命势力胜过反动势力。 (2) 不二法门:法门:佛教指入道的门径。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现指独一无二的方法。 (3) 此中三昧:三昧:佛教用语, 樊文音译词, 意思是“正定”, 即屏绝杂念, 使心平静, 是佛门修养之法。现比喻“某事物里面的奥妙之处”。 (4) 渡河香象:佛教语。比喻悟道精深。后用来赞美诗文写得透彻精辟等。

同样在英语国家信仰基督教的同时, 基督教的语言和思想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英美国家社会生活和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基督教的一大传播特点是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宣扬教义, 基督教教义浩瀚, 义理精深, 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因此在西方基督教事业中, 在翻译和传抄《圣经》和讲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充分运用了英语语言体系作为载体来传播基督教文化, 另一方面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化的底蕴。因为基督教的圣书是《圣经》, 所以在整个《圣经》的英译过程中, 也就产生了许多与《圣经》有关的习语, 这些习语融入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用语当中, 为英语语言文化又添一抹亮色, 是英语语言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 其内容丰富, 包罗万象, 影响深远, 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 而且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支柱。《圣经》最初的宗教价值远远超过其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圣经》中的宗教价值渐渐淡化, 而《圣经》中的典故、比喻、谚语、俗语等习语却广为世人所接受, 成为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

结语

总之, 只有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 并能正确运用, 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我们看到佛教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语言行为。仅在佛经的汉译过程中就为汉语语言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是人类文明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宗教文化在语言文化领域结出的丰硕的果实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浩、曾琦云.宗教文化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阿诺德·汤因比著, 郭小凌、王皖强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3]周本存.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4]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5]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宗教文化差异 篇2

宗教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同时,对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深远。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对宗教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宗教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近年来,我国宗教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宗教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旅游业影响,指出宗教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对策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宗教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宗教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推动第三产业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宗教旅游实现了从纯粹的朝觐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信仰提升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旅游者选择宗教地区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恬淡的生活方式,纯朴的生活情趣,古老的风俗习惯的向往,在现代都市生活“城内人”越来越向往那种天然的“城外人”的生活。绿色、环保、健康正在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生活理念,而宗教所提倡的正好契合了人们的精神追求。2.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人群普遍缺乏对信仰的了解,宗教朝觐作为重要的修学旅游方式,受到老人们欢迎

3.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宗教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宗教地区,有的可能处于求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世界上信教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宗教信徒的信仰与求知欲望转化成旅游动机,形成了以探求宗教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潮流。各国各地区形成了许多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耶路撒冷、罗马、梵蒂冈、印度等都成为国际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宗教圣地成为旅游者到该地区必去的目的地。在我国,宗教种类齐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我国的道教共同发展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亿多人信仰各种不同宗教,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有几大宗教的很多宗教场所在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物古迹,它们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人文景观。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中,宗教古迹就有250多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佛教为例,在我国中原地区,游客可以感受到汉传佛教的魅力;到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游客感受到的是藏传佛教的深邃。同时,佛教根据派别不同,地域不同,其寺院建筑等景观也有所不同。宗教文化胜迹成为现代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

(1)宗教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教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形式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人类文化。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阴山山脉发现的阴山岩画是较为古老的宗教遗存,贺兰山岩画也大量地记载了中国北方的原始宗教,这对游客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巨大帮助。现代寺庙中,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重要环节,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石刻,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到近代宗教题材的雕塑;从原始祭祀音乐到现代佛教寺庙的佛教音乐、基督教堂中的教堂音乐等。不同种类的宗教,其制度也各不相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制度不仅受本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礼仪丰富而复杂,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只有身处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才能真正感受各种宗教礼仪的区别。到中亚地区,必定要接触到伊斯兰教教徒的饮食起居、社会交往、人生仪礼等,而我们必定要尊重教徒们的各种礼仪,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宗教的禁忌。所以,宗教对旅游地及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我们不能忽视寺院教育、医疗卫生、慈善事业等。我国的各个佛学院、西方国家由教会开办的学校、神学院等构成的寺院教育;教会医院、育婴堂(孤儿院)等构成的医疗卫生机构;它们都是宗教的载体,对旅游也有特定的价值。

(2)宗教文化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宗教和旅游自古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从教徒们为了朝圣拜祭而离开常住地前往宗教名胜所进行的简单的前夕游历活动,到今天旅游者为了观赏宗教山川、领略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氛围以及学术的考察和交流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没有宗教的“新人” 篇3

宗教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曾经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宗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前总统小布什在中国访问时,曾放言“美国95%以上的人口都信仰宗教”,似乎美国政治的成功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宗教的公民塑造能力之上的。宗教信仰自1980年代以来,成为美国“文化战”的重要内容,宗教提供的价值理念成为凝聚选民意志的重要工具,虽然政教分离是美国的基本立国原则,但是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越来越“政治化”。

当文化战趋向谢幕的时候,美国人的宗教观念又有怎样的变化呢?皮尤、盖洛普等重要调查机构都发现,美国人参加有组织的宗教活动的比率正在大大降低,多数美国人所谓的宗教信仰事实上是世俗宗教关怀而已。弗吉尼亚大学进步文化研究所出版的半年刊《文化》发表了“没有宗教的新一代”,讨论美国无宗教信仰的人群。文章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文化史家克里斯托弗·麦克奈特·尼科尔斯撰写的。他指出,宣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已经达到了人口的15%,相对于1990年的调查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一个空前高的比例。在美国,“没有宗教”泛指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以及人道主义者,为什么文化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不信神的人越来越多呢?尼科尔斯指出,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在美国一直有着一种文化压力要求人们明确自己的宗教信仰,因而直到1960年代,美国的历史统计之中一直刻意低估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口。1957年首次专项调查表明,2.7%的美国人不信仰宗教,到了2008年不信教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000万。

这些不信教的美国人,主要居住在西海岸,大部分是年轻人。事实上西海岸地区的美国人,年龄段在18岁~34岁之间的,约有四分之一是不信教的,这个群体的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几大基督教会组织的人数。但是这一群体的多数人群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这个比例达到了67%。这个群体的扩大,尼科尔斯认为有三个意义,第一,新一代美国人已经不再以一种极端的观念来看宗教;第二,美国人已经不再把宗教差异当作严重的政治问题来对待了,寻找上帝的敌人不再是美国人的使命;第三,有组织的宗教异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有组织的宗教不再被人信任。总之,美国不信教的人口将继续扩大。

中英宗教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 篇4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 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中西方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不同的语言文化现象。

一说到语言, 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 一说到文化, 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所谓文化, 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决定人们生活方式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具备文化的一般特征, 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创造语言的动力和语言表达的内容, 在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又起着主导作用, 制约着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内容。

但是语言并不是对外在客观世界的镜像式的直接反映, 在语言和世界之间还存在着大脑作为调节这两者关系的介体, 因此最后反映在语言中的世界是经过大脑思维处理过的世界, 这个过程对于认知语言学来说是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同样, 意义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也是认知建构的结果, 也就是所谓的概念化的结果。不同语言之所以存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使用者建构意义的认知方式不一样, 不同的认知方式也就相应地造成了语言形态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学习外语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同时, 学生和教师应该怎样积极有效地利用这些影响呢?本文将尝试在认知这个层面通过比较东西方不同的宗教, 不同内涵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不同文化传统因素, 亦即东西方世界建立的哲学基础—儒、道思想和基督教, 对语言的不同理解。以便人们在对外交往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好外语, 让英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更好地组织教学。

一、中西宗教渊源

中国传统宗教经过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 形成后来的儒家道家并存的局面, 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儒家成为正统的统治思想。有人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以及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思想为基础。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 反对一味的刑杀治国;在天道观赏相信天命论, 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在道德观上强调“忠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认识论上, 宣扬有“生而知之者”, 但也强调“学而知之”, “多见多知”。

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整个欧洲文明的基础。古希腊的思想家强调希腊人优于未开化的和未受教育的野蛮人。古希腊文化使人成为一切事物的尺度。希腊文化的民主和人道倾向, 使这一文化有可能成为完完全全的精神价值, 从而使欧洲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占据并保持世界的主导地位。中世纪摒弃了西塞罗的文化观念, 把文化理想置于现实存在的界限之外, 使这一理想对日常生活来说是无懈可击的。而英国人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繁衍生息, 主要信仰基督教, 信奉上帝, 以《圣经》为信条。自从1611年, 新圣经译成英语问世以来, 《圣经》就对英语语言规范化以及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不同宗教对不同语言认知的影响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 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隋唐之前, 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 如”太极”、”道”。隋唐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菩萨心肠”等。随着大量佛教传入, 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 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在英国, 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侣) 等, 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 如religion (宗教) 、dean (教长) 等, 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 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英语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 他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

在西方, 人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 从人们熟悉的圣经故事中, 我们知道Judas Kiss (元凶) , 是犹大出卖了耶稣, 他是最后晚餐中的第十三个人。因此, 在西方国家饭店没有第十三层, 第十三号房间, 请客避免请十三个人。宗教信仰某方面的不同必然会带入到其语言行为和语言观念上的差异。英美人多信基督教, 圣经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际。不少圣经中所出现的地名和人名都带上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 Olive Branch (橄榄枝) 是和平的象征, 同样, 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日子。

总结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集领会到词的涵义, 并能正确运用, 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摘要:中西方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关于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语言认知差异, 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好外语, 让英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更好地组织教学。

关键词:中英,宗教文化差异,语言认知,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一社会语言学札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0年。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年。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浅谈宗教文化 篇5

浅 谈 宗 教 文 化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班级:热能11-A1班 姓名:孙克庆 学号:120113206029

浅谈宗教文化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广义上讲,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

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宗教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浩繁的书籍、绘画、建筑等宝贵财产。它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如佛教经典丛书《大藏经》,最先翻译的印度佛教著作,已是鸿篇巨制,再加上我国古代佛教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学者的阐释和著述,形成了经、律、论三藏,更加蔚为大观,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伦理、逻辑、文学、艺术、历史的宝藏。

文:

一、宗教文化及其功能

宗教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与功能。宗教是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被实体化了的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这便是宗教的文化属性。这种具有异化反映方式特征的宗教文化,并非一种孤独的思想游魂在空中飘来飘去,它总要附着在某种文化实体上,通过一定的文化系列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实际的作用,例如通过宗教道德、宗教哲学、宗教习俗、宗教活动,影响人们的思想情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宗教文化大致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 容。器物文化包括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的用物、工具和场所,如寺院、教堂等。这些宗教器物是宗教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包括构建宗教活动的一切形式和方法,如宗教的组织结构、宗教礼仪、宗教习俗等。这些宗教制度是宗教得以建构的组织力量。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意识活动及其形式,如宗教教义、宗教艺术等。宗教精神文化是宗教器物文化和宗教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可见,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是 宗教文化的物质外壳,精神文化则是宗教文化的内核。

二、河南宗教文化浅析

佛教旅游文化在河南的旅游文化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佛教文化是河南宗教文化的核心。

1、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佛教是人类文化的最初源泉之一。我国的佛教旅游资源风格独具。佛教旅游历史悠久。旅游使佛教走向世俗化,使中外游客了解到佛教文化的真谛。

佛教文化是根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土壤里的一种价值创造,迄今已是具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极其真实的传统,活在当代,活在你我他心灵深处。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一)佛教文化是当今世界信仰重建的重要资粮

佛教文化之悲智双运、真俗无碍、德性与知性并重的智慧,可以为信仰重建提供新理路。其关于空、无、缘起的哲学知见,经创造性的诠释,可使人们窥见本相,认识自我。

(二)有助于中国文化之重见

佛教哲学的深奥精妙已为学人所公认。本世纪以来,佛家智慧已成为东西方哲学得以汇通的桥梁,同时也成为许多思想家诸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漱溟、马一浮、熊十力等人构筑自己哲学体系的基石,它在文化重建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已经很显然。

(三)可以纠正当前人们的某些精神偏向。

佛教文化的真实内容,实际是生命本真的启迪和觉悟,是对生活中虚幻、染污、执迷等现象的斥除,可以彰显佛教的现代意义,纠正当前佛教发展中的一些偏向。

2、佛教文化对河南旅游的影响

(一)对山水景区的影响

“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以来,名山与宗教就有着扯不断的历史渊源关系。大约在仰韶文化时代(约BC5000年—BC3000年),由万物有灵观念引发的山水崇拜,就已经是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和活动的重要内容了。贯穿中国文化史的“天人合一”思想,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是源于原始宗教意识中那种对自然的依赖心理。而佛教,早在印度就有在山林石窟中坐禅苦修的传说,主张在僻静清幽的山林中,习精修炼,以求达到涅磐极境。

(1)奥岳嵩山

嵩山是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一部地球发展的史书,是一部华夏历史发展的史书,也是佛、儒、道三教萃之地。宋代以后,出现三教合一,所以嵩山有许多宗教建筑: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寺法王寺,有禅宗祖庭少林寺,有唐代的会善寺,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嵩岳寺塔,有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塔群少林寺塔林。所以嵩山的每一个地方,几乎都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曾有“三里一寺,五里一庵”的形象描述。足见嵩山文物古迹之多和文化底蕴之厚了。嵩山博大精深,独领风骚,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向人们展现出华夏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壮丽画卷。

(2)灵山

灵山风景名胜区属大别山区,是豫鄂两省信教群众经常朝拜的佛教圣地。灵山佛教源远流长,风行甚广。山上寺庙广泛分布,其中以灵山寺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灵山寺最初建于唐朝。灵山寺素有“三奇”:一奇是山门朝东。在我国,寺宇一般门朝正南,据考证,唐明皇之女入寺为尼时,地狭庙窄,朝廷扩建时,依山就势,把寺门朝东而建。二奇是蓄发修行。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三奇是僧尼同诵。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实施,僧尼归来,古刹逢春,灵山寺重新对外开放,并逐步得到修缮、恢复,成为参观游览和进行佛事活动的胜地。

(二)寺院旅游的繁盛(1)释源白马寺

“寺”本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而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的名称,此后,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寺”就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专称了。白马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历来有“中国第一古刹”和“释源”之称。白马寺在唐代规模宏伟,香火隆盛,宋明曾重修。现存寺宇面积约四万平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五层大殿,四周还分布着钟鼓楼、法堂、僧舍、庖厨数十间,形成一个个院落式布局,现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和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腾兰墓、焚经台、清凉台等古迹。

白马寺历经多次的战乱和灭佛,饱经沧桑,屡毁屡建,现存寺院虽为明代所建,但它作为中国第一古刹,在中国佛教史和对外文化交流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却是任何中国佛教寺院所不能取代的。

(2)少林寺

位于登封市西北嵩山少室山的丛林中,寺以山名,故称少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曾来此宏授禅宗,被佛教史上推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遂被尊为禅宗祖庭。这里是我国佛教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塔林中的和尚墓塔数量位于全国第一,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宗教派别,它的唯一信仰是“自心”,迷在自心,悟在自心,苦在自心,解脱在自心。“迷即佛众生,悟即终生佛”。禅宗的特点就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讲究静坐苦修,为防止疲劳和防身,寺僧们模仿禽兽等动作,创造了心意拳,自少林和尚救驾秦王李世民后,少林寺名胜大震,素有“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

(三)河南名窟

石窟是佛教建筑的最古形式之一,源于古印度。原来是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坐禅苦修的石窟,在印度称“石窟寺”或“僧伽蓝”。随着佛教的传播,逐渐发展成集建筑、雕塑与壁画于一体的石窟文化综合体,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极珍贵的组成部分。我国佛教石窟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近来著名的石窟都成为众多游人参观、朝拜的对象,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1)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处,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2000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至宋,现有龛窟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达十万尊。雕刻内容除佛像外,还涉及建筑、服饰、音乐、书法、医药等,如同一座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龙门石窟的形制比较单一,题材内容简明集中,大多突出主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中国佛教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漫长的接纳、改造、融合、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到龙门奉先寺的这尊庐舍那佛,终于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进程,中国佛教艺术在这里也得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

(2)巩义石窟

位于郑州巩义市区北15公里的黄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唐宋时称净土寺,清改称希玄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东西魏、北齐、隋、唐至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石窟呈方形,有中心柱,柱四周凿龛造像。佛像脸形方圆,衣纹疏朗,多呈静态。构图简练生动,为我国现存佛雕中较完整者。

佛教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在河南分布区域广泛,成为河南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宗年,河南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教材,2005.8 [2] 流方,旅游与宗教,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3第一版 [3] 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1第二版 [4] 王玉宝,河南旅游精品景点,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8第一版 [5] 罗哲文,刘文渊,韩桂艳,中国名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 [6] 罗哲文,王去非,王小梅,中国名窟,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 [7] 陈蔚德,王玉宝,河南旅游基础,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8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浅析宗教文化的英汉翻译 篇6

关键词:宗教;文化;语言;翻译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56-02

一、宗教文化及其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在英语语言中,不乏一些富有本民族风俗习惯及价值观的习语及表达。因此不同民族的交流,不仅是不同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而翻译恰恰为此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但有时由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经常出现意义被扭曲或理解错误。因此作为一名译者,其任务不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有其内在的文化知识。而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如果对其宗教文化没有透彻理解,也许一篇好的译文就会毁于一旦。正如翻译大师奈达所言:“一篇成功的翻译,掌握二元文化要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因为词汇只有在相应的文化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根据奈达对文化因素的分类,他将其分为: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及社会文化。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势必会对语言造成极大影响。这种影响在英语语言中极为明显。由于社会背景,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宗教的确占据在他们日常生活中。这种历史悠久的宗教信仰,正如我们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流工具:语言。

由于东西方宗教文化的明显差异,在英汉翻译中,我们特别需要对其宗教背景知识认真了解,以便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工作。

二、宗教对英语及其翻译的影响

英语中宗教(relig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ligae,其本意是使紧紧联结。这种词源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由某种教义或道德准则而使信徒们联结起来,使人们对神圣信仰、义务和崇拜。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文化在人类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西方,宗教几乎渗透在社会传统、文学、艺术甚至日常生活等等各个领域中。而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的主要力量,几乎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可以说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它。比如说,人在出生后首先会受洗;结婚时会在教堂举行婚礼;离世后,会接受牧师的祷告。在西方各种节日中,最盛大的要数圣诞节了,而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辰。在文学领域里,宗教影响更不计其数。例如米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神曲》等等。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巨著应该是《圣经》了。它里面不仅涵盖了宗教观点,而且它为西方政治、法律、教育、文学及文化提供了基本框架。在现代英语语言中,仍然充斥着许多与宗教有关的习惯搭配及用法。这也是英语学习者及译者需要掌握西方宗教文化的原因。

这里,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英汉翻译中的宗教文化因素。

1.人物

在英语国家,许多人都以宗教典著当中的人物起名,特别是《圣经》当中有许多人物,像犹大,诺亚,夏娃等等,他们每个人物背后都有与之相关的故事,每个性格千差万别,这些人名伴随着他们的故事被人们传诵,久而久之也被赋予了一些除了标识姓名之外的比喻和象征的意义。其数量直达和使用频率之高,使得人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随意的一句话竟源于圣经。译者在遇到这些翻译时,必须对上下文进行仔细推敲,以决定是使用直译还是意译。例如:

That joke you told us is as old as Adam, but I still think its funny.

你给我们讲的那个笑话简直老掉了牙,不过我认为还是很有趣的。这句子中有一个著名的圣经人物亚当(Adam),据圣经记载,他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类,而夏娃是第一个女人,他们曾一起在上帝创造的花园—伊甸园中生活,由于夏娃偷食了禁果,他们两个均得到上帝不同方式的惩罚。亚当和夏娃可以说是人类的始祖了,因此“亚当”这个专有名词便蕴涵了新的意义:指古老或陈旧的事物或人。因此,如果对此了解不深,直译其人名,便会曲解原文意思,使意义模糊不清。

2.数字

基督教中有许多富有特殊含义的数字。作为英语学习者或翻译者,对其所隐藏的深刻文化内涵绝不能忽略。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数字“13”了,可以说它是基督教世界里的一大禁忌。这背后又隐藏着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据说耶稣与其13个门徒的最后一顿晚餐上,犹大,也就是其第十三个门徒背叛了耶稣,把他送上了绞刑架。因此那些虔诚的基督徒们相信十三是一个会带来厄运的数字。日常生活中,英美人就像回避“4”一样地回避“13”这个数字。所以楼层号没有13,请客绝不能有13人,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13座,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

另外一个在基督教世界比较有影响力的数字是“7”。基督教认为上帝在七天内创造了人类,有七种美德,人的一生被分为七个生长时期,主祷文也分为七个部分,这是一个神圣的数字,甚至连七的倍数也被认为是神圣的。因此,它便经常用来表示规范或调解人类行为以及宗教仪式。比如七宗罪、神的七大礼物、神的七大圣礼,每个教条背后都蕴涵着其价值观及传统习俗。请看下面一则错译的例子:

He is the seventh son of a seventh son in the family.

他是家里第七子的第七子。

很显然,这样的翻译意义不明,让人看了一头雾水。由于数字“7”在基督教中的神圣地位,句中表示此人是“the seventh son of a seventh son”,当然不会只是表面意义上的第七个儿子了。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此人在家里地位的重要性,因此把这个短语译成“非常显要的后代”比较恰当。

3.动物

我们常见到的关于动物的英语习语很多,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引申意义来源于英语世界的宗教文化。而对于那些不了解宗教文化便想当然的翻译与之相关的句子,便会闹出笑话。请看下面的句子:

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一种神奇的动物,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我们常以龙的精神来代表中华民族,在中国,关于龙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正面意义的,比如说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飞凤舞等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龙在《圣经》中确是一个十足的恶魔或者凶猛的生物,它是一个违背上帝而被教民视作是彻头彻尾的反面形象。因此,龙这个生物,在西方世界绝不是像在中国一样受欢迎。倘若拥有了此类宗教文化的知识背景,这个句子应该被合理地译为“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又如:

I was made the scapegoat, but it was the others who started the fire.

是别人放的火, 让我背了黑锅。

这个句子中的“scapegoat”就是来源于基督教。“替罪羊”的故事说的是:上帝耶和华想考验亚伯拉罕对他是否忠诚,要他把爱子以撒献为火祭的供品,亚伯拉罕就在高山上用石头砌起了祭坛,把吓得魂不附体的以撒绑了起来,放在准备点火的木柴上,然后举起尖刀朝着以撒刺去——正在此刻,耶和华派天使急速拉住了他的手腕——亚伯拉罕就把附近一只迷了路,角被荆棘挂住的山羊捉来,代替以撒做了火祭。于是人们就用“替罪羊”来比喻代人受罪的人。

4.典故及习语

英语中许多的典故与习语均来自《圣经》,这些表达方式不仅盛行于文学作品中,也在政治、哲学、科技等领域中有所表现,可以说是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请看下面例句:

His dream of going abroad became the tower of Babel, for he didn't pass TOEFL, and money is also a problem.

他的出国梦是很难实现了,因为他没有考过托福,而且还没有钱。

句中“巴别塔(Babel)”来自旧约·创世纪,据说在大洪水过后,诺亚方舟上幸存的人们想要修建一座能够通天从而见到上帝的塔,上帝因他们的狂妄自大盛怒,于是混淆了他们的语言,使得他们无法交流从而阻碍了他们修建巴别塔的计划。所以“巴别塔”这个词语可以理解成“痴心妄想”或是“某种引起障碍或混淆的事物”。试想,如果不知道这样的宗教故事,我们很难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更别提忠实流畅的翻译了。这种由于不知道宗教背景知识而造成的意义理解错误真的是值得译者注意的问题。

还有很多习语,比如“奋勇追敌,不畏强暴”(beard the lion),“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仔细学习这些习语,你会发现它们都是来自宗教故事的引申。试想,一个译者如果对这些宗教因素不加以认真学习和充分了解,大量误译错译定会出现。这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译者不仅语言知识有充分把握,更要对其文化背景知识有深刻了解认识,这样才能保证译作的忠实与流畅。

三、结语

以上所分析的宗教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只是九牛一毛,但足以看出翻译的重要性。毫无疑问,英语这种包含了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的语言,势必会给英语学习者与译者造成一定障碍。某种程度上,译者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桥梁,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传递的纽带。因此,在翻译工作中,不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语言和文化有效地联系起来,在学好语言知识的同时,谙熟其负载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差异的意识,才能更有效地体现并传达语言,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庆学,彭建武.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曹青.英语与宗教文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4).

宗教文化差异 篇7

关键词:《撒旦诗篇》,风波,宗教,文学,意义

萨尔曼·拉什迪《撒旦诗篇》仅仅是一篇小说,但是它却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并且引起了“拉什迪事件”,这个事件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拉什迪事件可以和影响世界历程的“九一一”袭击,以及始终消散不去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撒旦诗篇》的出现以及接踵而来的种种荒唐事件都向世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霸权运动和宗教研究的尴尬境地。这个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宗教(伊斯兰教)和文学(主张艺术自由独立乃至超验的现代、西方文学)之间的矛盾。但是本文认为“拉什迪事件”根本的意义在于小说的作者、人物和一些读者漂泊在亚欧大陆之间的移民经历将基督教传统的宗教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化了。本文从《撒旦诗篇》风波着手,将基督教模式与伊斯兰环境的宗教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了《撒旦诗篇》在宗教与文学研究中的体现和意义。

一、《撒旦诗篇》简述及风波的产生

《撒旦诗篇》在1988年9月26日出版,其中将穆罕默德解读为是无所顾忌的“后现代”,但是在伊斯兰教中穆罕默德是先知,而《撒旦诗篇》却亵渎了他,按照伊斯兰教的法律,任何将神之言归于人的做法都是大不敬的,需要判处死刑,况且这是在亵渎先知和真主,《撒旦诗篇》严重触犯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在此书出版之后穆斯林并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只是平静的要求作者和出版社在书中插入一页说明这本书是虚构的,其中涉及的穆斯林历史是错误的。但是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作者和出版社都没有认真的对待此事。1989年1月14日,穆斯林示威者在布莱德福当众焚毁《撒旦诗篇》,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或许这并不是穆斯林希望看到的结果。之后英国并没有去研究《撒旦诗篇》对穆斯林造成的伤害,而是开始斥责穆斯林是“野蛮人”,将之和法西斯相提并论。

二、基督教模式与伊斯兰环境的宗教文化对比

《撒旦诗篇》是基督教模式和伊斯兰教环境互动中出现的代表性冲突事件。两大宗教产生的冲突原因无非是宗教文化的差异。基督教模式和伊斯兰教模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从宗教起源上看,伊斯兰教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继承了基督教,伊斯兰教认为基督教是“篡改天经”,而基督教则把伊斯兰教看做野蛮人。二、从宗教本质上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旗帜鲜明的两大神教,两者都强调绝对的肯定和否定,对外来宗教的文明存在着排斥,并且不断的强化本宗教的文明,两大宗教之所以不能在地中海地带和平相处,其主要原因在于两大世界性的宗教都认为自己掌握着世间的所有真理。所以,两大世界性的宗教在强化自己宗教文化的同时将会和其他宗教产生冲突,而不是汲取。

三、《撒旦诗篇》的宗教纠纷和文学体现

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教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注定会出现宗纠纷。对于教徒而言,任何亵渎和扭曲本宗教的教条和言论都会对宗教和教徒造成严重的伤害,不仅仅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所以,《撒旦诗篇》对穆罕默德和《古兰经》的亵渎,给伊斯兰教带来了极大的耻辱,造成严重的宗教纠纷。英国公众并不了解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也许并不愿意去探究穆斯林为什么去焚烧《撒旦诗篇》,并不愿意去理解《撒旦诗篇》对伊斯兰教造成的伤害,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穆斯林斥责为“野蛮人”,比作纳粹,甚至一些作家还公开表示,应当将穆斯林进行“开化”,以免英国后世遭受“中世纪原教旨主义”的伤害。这种言论并不是批判性的而是更大程度上对穆斯林的伤害。由于西方和伊斯兰教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造成了西方人“后现代”心态和穆斯林“前现代”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

四、《撒旦诗篇》对宗教与文学研究的发展意义

宗教文化差异 篇8

一、美国社会的宗教宽容

宗教宽容是英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洛克提出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宗教是建立在宽容基础之上的, 人实现自由、幸福、和谐生活的途径就是通过宗教宽容。由此看出, 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坚持的仁爱和博爱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宽容元素, 法律能约束人们的世俗行为, 但不能约束人们的宗教信仰。

一方面, 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革命, 主要表现在他宗教宽容理念中强调的政教分离。洛克的宗教宽容理念被美国革命“国父”们——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借鉴。杰斐逊在著名的《宗教自由法案》中详细论述宗教自由思想。而杰斐逊的《宗教自由法案》对《人权法案》的制定和通过有着深刻的影响。麦迪逊在其基础上, 还将政教分离真正带进了美国宪法——《人权法案》。这最终使得美国社会里信奉不同宗教的族群裔体能够自由地信奉自己的教派和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 洛克的宗教宽容拯救了基督教的宽容思想。早期的神学思想家们一直在极力维护着基督教传统的信条, 牺牲的被称作“异端邪说”的其他宗教不计其数, 这段黑暗的统治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才看到曙光。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着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 在这个时期孕育发展的宗教宽容理论经过改革的打磨, 最终在17世纪发展成熟。宗教宽容使基督教成功地从中世纪的神学禁锢中摆脱出来, 做到了从不宽容到宽容的改变, 化身新教。然而解脱出来的新教却又重演历史悲剧, 迫使清教徒们离开英国, 去异乡土地建立能够真正自由信仰的世界。当一批清教徒踏上北美土地时, 一个全新的新教社会开始在北美建立。历史和经历让他们深刻铭记住博爱, 博爱放宽而言即是宽容, 从此, 新教的这一价值理念推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促进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形成, 直至今日, 一直占据着美国文化的核心地位。

如今, 笃信不同宗教派别的人在美国这个共同社会里生存着。作为移民, 异地他乡, 他们依旧自由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也互相尊重着其他的宗教信仰者, 这派和乐的景象离不开美国的宗教宽容, 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

二、美国的文化多元

美国国土面积和民族的构成体现了美国独特的成长, 它独立时的面积仅为94万平方公里, 可是到了19世纪末国土面积已经超过90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由最初的240万达到了8000多万, 其中多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以及他们的后代。美国在这一基础上成长, 美国的社会也在这一基础上形成, 一种有特色的美国文化亦在这一基础上壮大。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就主要表现为美国的文化多元。

众所周知, 美国是世界上的移民大国。大批移民的涌入, 给美国带去的不仅是人口的增加, 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加速, 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扎根融合, 将自身的民族文化带进美国社会, 久而久之, 美国形成了五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夸张地说, 美国如同一个缩小版的地球, 因为遍布全球的文化符号在美国都能找寻到存在的痕迹。在美国的各个领域里, 多元的文化深深渗透。以美国的教育为例, 它提倡因材施教和多元文化教学, 对特殊的、文化上有差异的学生进行特殊教学, 用相关的文化材料、用学生的母语来授课, 并鼓励那些非英语的学生保持其母语, 学校的全部课程会在吸收单个民族和社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同时, 纵观美国电影, 文化多元也被鲜明地体现出来:很多美国大片都常以美国崇尚的个人奋斗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为主线, 融进中国的功夫与民乐元素, 法国的浪漫与激情元素等等。除此之外, 音乐、服装、语言、文学等等, 都能折射出美国的文化多元。俗话说:“想要灭其国, 预先灭其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美国这片热土上, 本土的文化与外来的移民文化共同繁荣, 熠熠生辉, 所开创的文化多元局面为美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球化下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

美国的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 美国宗教宽容理念为美国的文化多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宗教宽容理念的存在与实行减少了宗教冲突的产生。因为很多宗教冲突产生的缘由恰恰是民族信仰层面上的唯我独尊、唯我正统, 他们忽略了文化层面求同存异、重叠共识的可能性, 忽视了为文化赋予人的包容性, 拒绝宽容而选择用强制和暴力来解决信仰层面的分歧。宗教宽容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诸如巴以冲突、卢旺达屠杀等悲剧发生在美国这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这为美国的社会营造了和谐的环境, 为美国文化多元的形成创设了良好的温床, 也为文化多元的长久发展做了强有力的保障。

简单地说, 面对美国的文化多元性的原因, 我们可以一步步追问——最初是美国有各种各样的移民, 而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移民?正是因为这些出于政治, 或出于宗教迫害, 或出于经济所迫, 或出于机会泛滥等等原因移民美国的移民者们深知, 信仰支撑着一个国家, 美国宗教宽容的影响已经无形中影响了它的政治, 政治宽容孕育了民主的社会, 而良好的社会也培养了一批懂得宽容的民众。在美国的社会里, 信仰不同, 文化不同的移民们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甚至还会受到欢迎, 他们能在美国找到安全感, 归属感和自由感。宗教宽容让一个国家的灵魂到每个民众的灵魂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懂得宽容, 学会宽容。而宽容的力量不容小觑, 可以改变个人, 改变世界。

同时, 一定程度上, 美国的宗教宽容是延生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不同民族, 不同人种围绕这个核心而推进文化多元。因为美国在文化宽容的原则下兼收并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文化, 而文化宽容是从宗教宽容演变而成的, 换言之, 文化宽容的中心是宗教宽容。美国有60%的人都信仰宗教, 其中信仰基督教的人居多。博爱作为基督教的思想, 是一种坚定的信仰, 博爱主张无差等, 博爱众生, 教导大众尊重他人, 爱护他人, 宽以待人。泛泛来说, 博爱是宽容的缩写, 它意味着的就是包容一切。这样的观念主导着美国的宗教社会, 美国以这样的宗教宽容理念去对待包容其他与之不同的宗教, 让移民者们可以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 这使得其他宗教派别在美国的发展存有一席之地。宗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如一棵大树一般优先扎根在美国大地上, 而其他的文化内容也就随之如叶如花般生长繁荣起来。

另一方面, 宗教宽容的理念产生于文化多元的背景之下, 是文化多元化的必然结果。宗教是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下的一个分支, 各个文化之间间都会存在着相似点和不同的, 由此, 面对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繁杂的各个文化, 我们是将其消灭, 还是让其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求对待它们的最好方式——宽容。我们选择让这些各不一样的文化共存, 宽容地对待, 均给它们彼此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当洛克看到一神论下, 那些非正统的宗教遭到排斥, 那些异教徒们惨遭驱逐或杀害时, 当布鲁诺被烧死, 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西方哲学的黑暗与沉寂, 是由于基督教思想上的不宽容所造成时。似乎他已经意识到对待宗教也应该如对待文化那般选择宽容的方式。他想如果宗教不主张宽容, 那么“与个人意志对立的强制只能是取得表面的顺从, 不可能解决思想问题。”被强行改变宗教信仰的教徒也只能算是光有躯体没有灵魂的“皮囊”而已。灵魂与信仰密不可分, 宗教作为信仰的工具更应具有宽容性, 只有这样, 宗教才能在文化中长存。

透过美国宗教文化与文化多元的视角, 我们探寻到了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宗教宽容是延生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是文化多元发展的基础, 而宗教宽容也是文化多元的必然结果。

而全球化这个大背景, 它为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平台。全球化的实际进程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实际进程和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 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保守文化和开放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相互交织, 相互作用, 加速形成多元的文化, 也将在社会树立起多种宗教信仰观,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宗教宽容的理念之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追求, 我们有权信教, 有权不信教, 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什么教。所以, 全球化为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结合创造了契机, 这也使得我们在文化观和宗教观上都可以成为不同的价值主体, 从而使社会上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也反过来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四、结束语

全球化时代, 我们面对冲突与和谐、机遇和挑战、开放与保守并存。也许我们自身并不信教, 但我们深知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人们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的关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与体会、感悟和重视, 因为在当今世界, 仍然还有很多的人在用不平等的宗教的眼观来审视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美国是对待宗教宽容和多元文化关系的好的典范, 值得学习。我们期待看到有一天, 法国的穆斯林女生不会再因戴着面纱和头巾进教室而受到学校的违规处罚;巴以地区的人民可以远离战火, 自由往来等。这也让我们最终明白, 宽容是使二者存在关系的关键点, 没有宽容, 历史也许会被改写, 世界又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宽容无可或缺, 宽容也无处不在, 对待宗教, 我们要宽容;对待文化, 我们要宽容;对待人类周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事物, 我们也要学会宽容。

摘要:我们对于宗教宽容和文化多元, 陌生且熟悉。因为我们虽尚未完全弄懂它们的真正内涵, 但我们已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生活。全球化下, 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就以美国为例, 宗教宽容为其的文化多元作出了巨大贡献。宗教宽容驱动着美国文化朝着多元的方向大步迈进。我们以美国的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小, 来窥全球化下宗教宽容与文化多元的关系之大。

关键词:宗教宽容,文化多元,关系,美国

参考文献

[1]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56, 383.

[2][英]洛克.论宗教宽容[M].吴云贵, 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宗教文化差异 篇9

一、关于“宗教”的定义

关于儒学是不是一个宗教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什么是宗教的问题, 因为根据不同的宗教定义可能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因为各个国家由于文化差异对宗教的定义各不相同, 就比如说:《大英百科全书》给宗教一词这样5个意义: (1) 对上帝或其他超然力量的服从和崇拜; (2) 对宗教信仰和教规得承认和信奉; (3) 宗教观点、信仰和实践的个人趋向或制度体系; (4) 古时候指良心; (5) 热爱和信仰某种事业、原则或信仰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 是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 因而企求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韦氏大字典》的定义是, “宗教所关怀的是超越可见世界以外的存有, 它与哲学不同, 不是依靠理性, 而是仰赖信仰与直觉, 它一般相信一个单一的存有, 如上帝, 或者是群神灵, 或者一个永恒的原理, 或者一个超越的精神实体, 创造了世界, 统治它, 控制其命运, 有时干预其历史之自然过程, 也相信人有了这样的信仰, 通过仪式、祈祷、精神修炼, 遵守日用常行的规则, 如十诫, 乃会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大美百科全书》的定义是, “宗教是以‘终极’、‘至上’和‘神’为核心的一种信仰和礼仪的模式, 人们企图由此凭借通常的现实经验与来世相通, 并希望获得有关来世的灵性感受。”通过各个权威大辞典对宗教定义的分析综合来看, 我们可以得出三项内涵:一是宗教信仰的对象, 必须是超越的, 如上帝, 或者一个永恒的原理, 或者一个超越的精神实体, 通常是超越的人格神。二是宗教接近或达到超越对象的方法, 必须是信仰的。因为这种超越性不可能有真正的经验基础因而不是依靠理性来达到。宗教的一切仪式、祈祷、精神修炼、日用常行的规则, 都是信仰的一种表述。三是宗教给人生一种解释, 创造出一种生活意义和样态, 从而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二、儒家文化中的宗教性元素

1、儒学的超越性与内在性即儒家的“天命”观

从信仰对象或者说“教义”上来看, 儒学不信仰诸如上帝、真主般的人格神, 是其被质疑是否为宗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信仰超越的人格神固然是宗教的外在特征, 但我们认为宗教观念中更核心的乃是其信仰对象具有超越性这一点。此超越性实质上就是指信仰对象是超感觉的、无限的、对具体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在儒学中超越者虽然没有表现为人格神, 但对于超越者的信念是存在的, 这就体现在另一形而上的绝对实在, 即“天”或“命”上。

孔子的“天命”观反映在他以及他的弟子的言论之中“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天是伟大的, 圣人顺从天的意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决定着四时运行, 生命的生存繁衍。“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如果得罪冒犯了天, 就必然受到惩罚, 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孔子周游列国, 遭到匡人的围攻和拘押, 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 则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天决定着人事世人无法违背上天的意志。他病了的时候, “子路使门人为臣”, 孔子说:“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 欺天乎?”天不可欺, 做人要诚实自欺欺人实不可取, 因上天自有明鉴。作为儒学最高范畴的“天”或“命”, 实际上是指某种超越社会、个人之上的神秘力量, 某种非人力所能左右的客观必然性。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因此不少人在遭遇挫折与苦难时, 常把人生的祸福归结为上天或是命运的安排, 以此来慰藉心灵。

但是在如何肯定或证明有一超越者的存在方面, 儒学走上了与世界其他各大宗教不同的道路, 即内在而超越。就一般的宗教形态而言, 不仅人与超越者是相隔离的, 而且超越者作为具有无限力量的一方, 往往是与俗世之中人的软弱、无力、无助相对应的。这种超越是出于苦业意识、恐怖意识的超越信仰, 其结果往往是由于人对于超越者充满敬畏之情, 最终融掉自己的主体性, 完全把自己的生命置于超越者的控制之下, 超越者成为人之生命的最终极的价值与意义的源泉, 人则成为超越者的奴仆, 只能毫无反抗地服从。这种状况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中世纪的欧洲, 作为超越者之代表的教会控制了整个社会生活, 人只是卑微地听从于上帝的奴仆。与此相反, 儒学一开始就把这种外在的超越当作是一种可被理智体认的对象, 进而通过道德实践的桥梁把这种对象内化为人的道德本性。孔子曾说:“五十而知天命。”这就表明在孔子那里, “天命”已不是仅供信仰的对象, 而是可以通过人的经验、知识积累来认识的。人与天之间是一种超越而内在的遥契和认同。正因为儒学重视超越者的内在性, 因此儒学在处理人生际遇时, 不像传统宗教对超越者顶礼膜拜, 表现出狂热的宗教热情, 而是通过人自身的道德实践对命之必然作出积极而主动的回应。儒学的这种态度从孔子时就已形成, 孔子虽然“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 但仍循着“道”的原则奋斗不已, 虽遭时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的讥评, 亦无怨无悔。

总括以上, 儒学在重视信仰对象的超越性上与世界上其他各大宗教是相同的, 但是儒学和其他宗教不同在于它突出了信仰对象的内在性与超越性。

2、在宗教组织、活动上来看

因为宗教信仰的对象具有超越性, 人们不可能对它形成真正的经验基础, 所以教徒们只有通过信仰来达到它、接近它, 故此仪式、祈祷、精神修炼、日用常行的规则等等莫不与宗教有极其紧密的关联性, 从而也产生了形成宗教组织的必要。佛教有其僧伽, 基督教更形成了庞大的教会组织, 与其相比较, 儒学家在这方面无疑是最弱的, 如儒学缺乏对超越者顶礼膜拜的宗教信仰感情, 缺乏僧侣、牧师作为人神之媒, 亦无一定的宗教经典等等, 显然儒学不能被称之为“组织宗教”, 从某种意义上不符合宗教的特点, 但其信仰与生活相连, 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儒家也有祭祀活动、组织仪式或者说“教仪”, 如儒家的三祭活动 (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 , 还有儒生的“加冠礼”等等, 其实际的精神内涵是道德理性的追思恩德的伦理感情, 追思先贤的同时将自己的内在情感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其虽然不能被看作是宗教仪式。然而, 儒学从这种道德感情中确能孕育出一种不容其已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使士大夫能不容其已到“杀身以成仁”, “舍生而取义”。关于“三祭”的深刻意蕴, 蔡仁厚先生有一段颇为精辟的论述:“‘天地’是宇宙生命之本;‘祖先’是个体生命之本;‘圣贤’是文化生命之本。通过祭天地, 人的生命乃与宇宙生命相通, 而可臻于‘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通过祭祖先, 人的生命乃与列祖列宗的生命相通, 而可憬悟一已生命之源远流长及其绵延无穷之意义。通过祭圣贤, 人的生命乃与民族文化生命相通, 而可真切地感受慧命相承、学脉绵流的意义。总括起来, 中国人对于生化万物、覆育万物的天地, 自己生命所从出的‘祖先’以及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对此三者而同时加以祭祀, 加以崇拜, 这种回归生命根源的‘报本返始‘的精神, 确确实实是‘孝道伦理’的无限伸展, 而其中所充盈洋溢的‘崇德’‘报功’的心情, 亦未尝不可视为一种不容其已的‘责任感’之显露。”从自己的道德实践中感悟到生活的意义与终极追求, 最终实现安身立命。这是三祭之礼中又具有的宗教性情怀。

3、从宗教的社会功能来看

宗教的社会功能即一方面宗教能十分有力地号召、团结信徒, 形成制定和组织, 建构社会共同体;另一方面宗教必须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生之终极价值与意义进行关注, 通过向信徒提供安身立命之所, 将其精神导向安宁。完全可以说正是儒家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要求构建了汉代以后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体制和社会秩序。尽管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不符合儒学原初的意旨, 尽管其中可能夹杂了法家把君主权利绝对化的影响, 但正是从其三纲五常中强调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自觉出发, 中国确实形成了儒家生活方式中具有凝聚力的, 以伦理关系和历史传统为内涵的实体——家庭和国家。另一方面儒学为中国士人设计了一个完满的精神品格, 正是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儒学提供了士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从而将其精神导向安宁和久远。那就是“圣贤”、“君子”的品格, 从其精神源泉孔子开始, 儒学就为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形态树立了一个足以光照千秋的典范人格形象。正是在儒学“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的教诲下, 中国士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作为其人生的最终意义和价值的永恒体现。这种对高于现世今生的人生终极的关切。这种对人之终极价值和永恒的追求, 也正是宗教所固有的情怀。

三、总结

综上所述, 我们无可否认儒学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宗教, 但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儒学具有相当程度的宗教性, 或者说, 儒学在中国人的生命存在中充任了人的终极关怀之寄托的角色,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类似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所起的作用。西方文化中哲学与宗教的分野泾渭分明, 虽各自影响却相互独立。但是儒学毕竟不具传统宗教意义上的那些宗教特质, 它既是哲学又有宗教的特质, 其精神建设没有游离于日常伦理生活, 也不在避世出世中另求解脱, 它只是把超越的宗教情感赋予俗世的行为实践之中, 让人们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来实现高出于其生命和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这或者应该被认为是儒学生命力的最深刻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注释[M].中华书局, 1980.

[2]梁海明, 译注.孟子《告子章上》[M].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

[3]蔡仁厚, 著.孔孟荀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 1984.

[4]杜维明, 著.儒家心性之学——论中国哲学和宗教的途径问题[M].武汉出版社, 2002.

[5]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 1980 (1) .

浅议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 篇10

一、宗教是一种文化

西方“文化”一词的内涵, 其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意义是把文化与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始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 原始宗教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 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人类为谋取生活资料, 经过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 逐步地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分开, 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提高, 逐步认识了许多自然现象和人们经济生活的联系, 从而对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许多自然现象产生了某种希望和控制的要求, 于是原始宗教才得以产生。所以说是人类对大自然解释的需要使之产生了“灵”的观念, 是人类为了建立某种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秩序和慰藉的心理需要产生了祭祀、葬式、崇拜仪式等宗教活动内容。因此,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 本身也就包括了宗教发展的历史。而对于原始社会而言, 当时的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是互为包含、合二为一的。从发展过程来看, 原始宗教为原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母体以及促进力量。作为原始文化的残存物,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原始宗教, 在保留有原始先民的原始观念意识外, 由于历史的发展,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 已经更大程度地以民族文化的特定形态出现, 文化的色彩更为浓郁, 成为活形态的文化实体。

二、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在精神方面具有多种文化功能。原始宗教是人类先民认识自然和反映自然的意识, 是人类先民在原始社会时期的主体文化。原始宗教对于人类所具有的文化功能, 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方面。

(一) 解释功能

探索、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是人类文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宗教文化在这方面担任了前科学的解释功能。当人类难以用理性和实证方法来解释世界现象时, 宗教文化就通过其特有的直观性、猜测性的幻想方式来填补这个“真空”而做出种种解释, 具有前科学时代解释世界的特殊功能。因此它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以直观性和猜测性的幻想方式来解释世界, 为后来的文明社会人类科学地解释世界提供了最初的源头。原始宗教以最初的实践知识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弗雷泽看来, 远古时代的巫师既是宗教职业者, 又是自然科学家。原始社会的巫师, 承担了“知识分子”的角色和使命, 他们不仅仅是部落、氏族祭祀活动的主持人, 而且是原始社会的医师、建筑师以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二) 艺术功能

原始人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的源泉无疑是他们的社会实践, 但原始艺术在原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也离不开宗教观念的刺激和宗教活动的哺育。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世界各民族的早期文化艺术几乎无不具有宗教的色彩, 寄生于原始人的宗教生活。语言的象征发展为讴歌神灵事功、感谢神灵恩德的文学艺术 (诗歌和神话之类) ;身体动作的象征性模拟发展为舞蹈艺术;神灵偶像的制作发展为雕塑绘画之类的造型艺术。我国民族学的研究资料表明, 佤族的木鼓就是祭祀“木依吉”天神的专门乐器, 所以又称为“木鼓神”。我国景颇族的大型集体舞蹈多用于宗教仪式, 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感, 如“布滚戈”是追悼亡人舞;“金再再”是在墓地上跳的送葬舞。原始宗教文化功能为人类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使宗教艺术策划成为人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三) 娱乐功能

原始宗教的娱乐功能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存着, 如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傩戏表现极为突出, 为乞求神灵的庇护、保佑, 因而请神迎神。但是在娱神的同时, 原始宗教又会产生娱人的客观作用。一方面当原始人群所参与的某一崇拜祭祀仪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时, 他们那种对于崇拜对象的尊崇或恐惧的心理也随之得以满足, 这一过程本身在心理情感上对原始人群产生了愉悦的、欣慰的效应。另一方面, 原始宗教活动中所运用的各种动作行为, 如舞蹈、歌唱、呼喊, 以及在这些动作行为中加入浓郁的情感, 必然使得原始先民在生理上获得某种快感和满足。从这个角度而言, 娱神的同时又可以达到娱乐自己的目的。由于历史的发展, 我国现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原始宗教, 从整体上看娱乐功能作用明显逐渐增强。

三、结语

以上种种宗教文化功能都在某一方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原始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文化功能是正负功能相杂于一体, 我们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对待少数民族原始宗教, 发扬其优秀的内容, 摒弃其糟粕的内容, 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美国宗教文化的内容及影响 篇11

美国学者总结出美国宗教文化的六个内容,第一,神秘;第二,教义,即相信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按上帝旨意建立的国家;第三,礼仪,即圣诞节、感恩节等;第四,道德;第五,个人信仰经历;第六,社会机构。

美国的宗教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宗教效用已经从政治性向家庭、道德性转变,这也是宗教的主要特点之一。托克维尔(Tocqu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政论思想家,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出版后 ,立即受到普遍好评,使他名扬海外。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他深入考察了美国社会之后指出,法律、志愿组织和宗教是防止美国社会变成自私与物质主义社会的三种主要力量。他说:“法律容许美国人做他们所愿作的,宗教则阻止他们进行欺骗,禁示他们做那些鲁莽的或不公正的事情。”在当代美国社会,宗教依然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发挥着抵制邪恶、维护伦理、呼吁良知、凝聚社会的作用。美国人相信,祈祷可以感受到超验的力量给予他们的引导,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勇气和力量,可以使他们得到平安和好运。在说到祈祷的作用时,2001年2月1日乔治W.布什在他就任总统之后10天举行的全国祈祷早餐会上说,“我相信祈祷的力量。我们欢迎所有的祈祷,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

宗教对美国青年高等教育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政教分离的政策的实施,当今的教会已经失去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权,但它并没有从大学校园里退出,也从未放弃过在大学校园中扩大影响的任何机会,它仍然主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等教育的部分内容,只是影响高等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首先,宗教组织在高等院校工作的重点从对高等教育领导权的争夺变为对学生个人信仰的转变上。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大量的学生宗教组织,方兴未艾的学生宗教祈祷小组和圣经学习小组,在私立学校和某些公立学校中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生命力。

其次,宗教组织在高等院校中保持存在和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在经济上对大学教育、科研经费的巨额资助和对学生提供的奖学金。这种对学校和学生的资助是宗教机构开展社会服务与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会的传统,也是宗教从根本上维护建立在宗教道德基础上的社会规范,保持对社会的影响和自身价值的长期战略投资。

此外,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宗教机构与大学之间呈现出微妙的关系。每当高等教育因为落伍于时代需要进行改革时,宗教便作为影响进步的消极因素之一,被激进的自由派拉出来批判;而当高校学生因酗酒、打架、吸毒、性丑闻和暴力事件等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增多时,宗教传统与道德规范又往往成为校方维护纪律的工具被加以倡导。

浅析宗教文化的概念及其功能 篇12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环节。从本质上说,宗教属于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然而,它不是伴随人类一起诞生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真正的宗教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宗教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它以异化的方式来反映一种被实体化了的现实生活,这完美地体现了宗教文化属性。宗教文化这种具有异化反映方式特征并非空洞无力的表达,如同孤独的思绪遨游在空中。与众不同的是,依附于某种文化实体是宗教文化体现的独特方式。与此同时,它也是基于一定的文化系列之上的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实际作用。从宗教的道德、哲学和文学,再到宗教艺术、习俗,甚至典籍以及宗教活动等都是其作用的实体,其通过这些实体引导人们的思想文化情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地溶入人们社会精神生活领域,而且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石器文化和火文化始于人类远古时代,但在那种不成熟的历史阶段,难以形成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当历史的车轮碾到中石器氏族社会时期时,历史条件的成熟催生了原始宗教的诞生,从此以后,人类的文化历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舞台,人类的文化开始蓬勃发展。鉴于此,原始的宗教文化无疑是原始人类最早的文化,它体现宗教体系的整体文化性。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是其发展的基础,并且凭借此方式来规范原始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乃至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从而推动氏族社会的前进。

宗教文化包括器物、制度以及精神三大方面的内容。首先,器物文化所涉及范围相当广泛,除了庙宇、寺院、教堂、圣像以及圣书,还有圣地、供品、祭品以及其他一切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的工具、场所都属于宗教的器物文化。以上宗教器物是宗教意识的具体物化实体,器物文化就是基于这些实体而发展壮大的。其次,宗教的制度文化所蕴含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不但包括宗教的组织结构、教阶制度以及宗教礼仪,而且把宗教法规、宗教习俗、修持方式、宗教经典等构建宗教活动的一切形式和方法也囊括在内。它们从结构上体现了宗教制度的宗教意识,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从简单的宗教教义、神学、以及人生观,再到神谕神启、宗教神话以及宗教艺术等,这些都属于宗教精神文化。它包括一系列宗教意识活动形式。这些宗教意识的多样性是如何体现的呢?其主要通过上面那些宗教精神文化来具体表达其内涵的。与此同时,宗教器物、制度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内容也是通过其来完美体现的。宗教精神文化为也宗教器物、制度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是,器物、制度文化是宗教文化外在的体现形式,而宗教文化的内涵则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在原始时代、古代和中世纪,宗教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车轮的转动,世俗文化逐渐取代宗教文化而居于人类文化的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宗教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旦世俗文化左右了宗教文化的发展,那么宗教文化就会向世俗文化靠拢。因此,宗教、民俗文化互为一体以求发展是古代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

二、宗教文化的功能

宗教文化的功能是丰富多彩的,从简单的解释、规范以及调控功能,再到复杂的整合凝聚、生活习俗功能等。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实践完美地体现这些宗教文化功能,而且其发挥的独特而又重要的社会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1. 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

人类文化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去探索、研究并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精神现象,而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完美地胜任了前科学的这一特殊的历史性任务。人类面对各种世界现象而犯难,不知如何用理性或实证方法来解释,在这关键的时候,宗教文化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宗教文化特有的直观性和猜测性,再凭借幻想方式恰如其分地弥补了这一历史空白。因此,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宗教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是具有不同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宗教文化就是原始社会人类的总体文化的观点毫无疑问,其也是原始人类惟一可能的一种思维方式,于是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在情理之中。原始自然现象具有变化多端性,当人类祖先面对它时,无从下手并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祖先们犯难的地方。就在这关键的时候,人类富有创造性的天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为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说:“人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用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把自然现象异化、对象化或者具体化,这是人类祖先最常做的方式,这样就能做出不同的解释和结论,尽管这种解释和结论尚具科学性和客观性,但是在当时落后的时代,宗教文化解释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前科学性并起到了颇具萌芽性的启蒙作用。

当历史的车轮在近代的工业时代停止脚步时,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的科学已有了雏形。于是,在众多方面和现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已经逐渐取代了宗教文化解释功能的作用和地位,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但即便是如此,当科学无法对人生、伦理以及心灵等问题做出合理而正确的解释时,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完美地胜任了这一历史使命。当然,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其解释功能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被科学所取代。在自然、社会以及精神现象等方面,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人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的认识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对提高和升华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宗教文化的规范功能

人类通过创造宗教律法、道德以及伦理等途径反过来影响人和塑造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文化在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惊人的作用。具体来说,宗教教义、教规以及宗教戒律等是体现其神圣性的具体方式。鉴于宗教伦理、道德具有长期渗透性和潜移默化性这一特点,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在人类自我意识中,其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提高,甚至不可分割。与此同时,世俗伦理和道德大多源于宗教教义和教规等。宗教文化的规范功能往往与民族特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但在规范民族风俗伦理习惯以及道德方面,而且在增强民族认同度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用。

3. 宗教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

不同个人和群体是宗教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表达和作用的实体。尽一切可能把各种社会势力、集团凝聚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其功能的首要任务。宗教意识、组织和礼仪是宗教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得以发挥共同作用的基础。一旦各种群体、个人与社会集团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具有共同意识和宗教文化共同体时,那么就称其为组织上的整合。与此同时,存在宗教文化整体内的宗教文化激起一股愈发强烈的认同度和感知意识,从而极大地有利于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和发展。与此同时,宗教文化具有认同的特性也被体现出来,一旦人们认同并接受相同或相似的宗教文化,那么宗教意识、宗教伦理道德以及宗教规范等这些表达方式将在人们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宗教文化认同是整合凝聚功能的基础,一旦脱离基础,其功能将荡然无存。此外,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方面,宗教文化的认同感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宗教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们的信仰问题,它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领域都有涉及。从根本来说,一个民族心理、意识是相互影响并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宗教文化的问题。无论在促进形成民族的共同心理、习惯以及文化,还是在促进民族内部以及民族间的融合、团结,宗教文化的民族整合凝聚作用都四处开花。宗教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具有可变性,在不同的情况、时间和形势下,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和效用,甚至相反的结果。从某种角度说,在民族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宗教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决定了民族演变和发展的命运和前途。

4. 宗教文化的调控功能

宗教文化的调控功能是一种具有主动控制权的人类行为方式。从根本角度说,不论是调控人与自然、还是调控人与人以及与其他族群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宗教文化调控的范围。如何分析并调控其中的两种关系是我们主要的研究内容。首先,在个人与族群的关系方面,如何规约族群与个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常常借助宗教文化来达到这一目的。如此一来,每一个人都与自己的族群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处于最佳状态。崇拜祖先、图腾以及神灵等都是人们表达对宗教文化的信仰方式,从而形成并提高族群的归化感以及认同感。每一个族群成员与族群关系在潜移默化中都受到宗教文化的调控,个人对族群的认同感就被提高,与此同时,族群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强。其次,如何调节各族群之间的宗教文化的相容与共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宗教文化的排他性是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一定范围内各种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存在一个度和范围,在不危及各族自身宗教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下,在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各族自身的宗教文化的调控能力以吸纳不同的宗教文化或其他形式的文化,这样各族的宗教文化就会共同前进共同发展。然而,一旦所谓一定的“度”被超越之后,那么国家权利或政治将介入其中以给予强行的规范和约束。宗教文化的调控功能具有可变性,它受环境和形势的影响较大。因此,它需要一个“方向标”来指引其发展的方向,如果其方向发展不对,文化冲突就难免在不同宗教信仰族群之间上演。

5. 宗教文化的生活习俗功能

宗教的教义、教规和礼仪在生活中是习以为常的,一旦其通过祈祷、禁忌和节庆等形式变了个方式时,比如:教民的婚生、丧葬、服饰以及饮食等形式,那么一种独特的宗教习俗文化就诞生了。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一种宗教习俗文化,其基于宗教生活和日常习俗融合的共同基础,它们对增强宗教文化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十分重要的。简而言之,生活习俗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惯性系统,它的基础是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人们的婚生丧葬的礼仪形式中,其体现着人们的情感因素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当然这是建立在宗教的神圣庄严性的基础之上的。它也是一种结合了崇拜神明、祝福自己以及娱乐民众的宗教节庆,所以其更有开放性和娱乐性以达到丰富人们习俗、文化生活的目的。在宗教禁忌的生活习俗方面,其具有一定的狭隘教派性,通过神圣教义来教化教民并提高他们的认同感是表达宗教生活习俗的重要方式。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有些宗教生活习俗已脱离宗教仪式而成为一种民族风俗。在一些与生活习俗相关的事件中,其神圣性和庄严性都有具体的体现,慢慢地演变为民族惯常而普通的生活习俗,并且标志着该民族文化生活的独特性。

宗教文化的功能是博大精深的,以上所述的仅仅是宗教文化的部分功能,但是从部分功能的作用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宗教文化的功能是多么的神奇和伟大。宗教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地位和作用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它深深地影响着民族形成、发展及民族演变。显然,上述宗教文化的功能具有可变性。不论是特定的历史时期,还是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其地位和作用都是迥异的。伴随着人类文明车轮的滚滚前进,宗教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也许会逐渐被历史所削弱,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摘要: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而又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多元、综合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全面地揭示宗教文化的概念,并探讨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凝聚功能、调控功能和生活习俗功能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宗教文化,概念,功能

参考文献

[1]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M].巴蜀书社,1988,5.

[2]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39.

[3]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517.

上一篇: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下一篇:道路工程排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