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宗教文化概况(通用8篇)
福建宗教文化概况 篇1
福建厦门概况和欢迎词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使用上欢迎词的情况与日俱增,在写作上,欢迎词有一定的书写规范。怎么写欢迎词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福建厦门概况和欢迎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位团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素有海上明珠之称的滨海城市厦门。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朱,朱德的朱,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将陪同大家游览厦门的风景名胜,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对厦门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这位是为我们开车的师傅,李师傅,他的驾驶技术可是非常的好,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大家会欣赏到他的娴熟技术。
大家刚下飞机一定累了,我们的行程就从下午开始,现在我先送大家去酒店休息一会儿,我们要入住的是宝龙大酒店,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所有的设施设备都是最好的噢!从这到酒店还有一段路程,在这途中呢,我先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厦门的概况。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不过60万,但是厦门有着超越其它城市的航空业。大家刚刚走出来的机场,就是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它占地面积有8.9平方米,并且开辟了国内航线53条,国际航线8条,有3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厦门设立办事处,开展各种经营业务。它是我国第七大航空港。
厦门地处亚热带,全年气温差别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很适合旅游,看来大家是来对了地方,厦门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同时也是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厦门最大的特色就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大家知道厦门的.市树、市花是什么吗? 没错。就是凤凰木和三角梅。看来大家对厦门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凤凰木是典型的南国树种,枝秀叶美,它开花的季节是在夏天,可惜大家现在看不到,所以希望大家夏天的是时候在来厦门看我们的市树,到时候可别忘了找我为大家介绍噢!而三角梅朴实无华,易于繁殖,花色也很多;市鸟白鹭则是高雅之鸟,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群白鹭在此栖息,又因厦门岛形似白鹭,素有鹭岛之称。
厦门在明朝前是叫做嘉禾屿,那是因为在唐朝是种有一种水稻,一般水稻是一茎一穗,而这种水稻是一茎多穗的,当时的闽越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就把这个无名的小岛称为嘉禾屿;直到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心在闽南沿海设置上、下、左、右、中五个哨所来防御倭寇,刚好当时厦门正好位于中、左二所,固有中左所之称,随后周德心奉命建城,而当时的中左所正好位于福建九龙江下游地段,故又称下门当时的下是上下的下,后来,雅化为现在的厦门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把厦门、金门作为搞清复明的基地,把厦门改为思明洲到了1933年才恢复为厦门的称呼。
厦门的美食风味独特,主要是以海鲜为主,具有清,鲜、淡、脆的特点。厦门菜发于北宋,原来是闽菜系当中的一种,到20世纪90年代,从闽菜中脱颖而出,自成一派,形成海鲜菜肴、仿古药膳、普陀素菜、名点小吃四个系列。在这几天中,我一定带大家去尝遍厦门所有好吃的。
厦门有好多的特产,像厦门的珠绣,漆线雕,瓷雕等。像厦门的珠绣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非常的独特,有珠绣的拖鞋,珠绣的包包,珠绣画等100多种款式。漆线雕可是厦门历史最长的工艺品。早在几百年前,厦门的漆线雕佛像就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各国。大家回去的时候可别忘了带点给亲戚朋友。
还有厦门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很特别。在今后的几天当中我将会为大家更详细的介绍一些。看,宝龙大酒店,我们到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东西下车。
福建宗教文化概况 篇2
我国政府近年加大了推进发展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力度, 使其成为新型经济的增长点,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繁荣文化市场, 增强国际竞争力”, 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但在中国艺术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 产业本身还不够完善与成熟, 下面就以我们的近邻韩国为例, 分析与借鉴其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和发展历程, 从而得出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韩国是一个占地面积仅10万平方公里, 资源并不丰厚的国家, 其经济上在历史上一度依赖美国与日本的支持, 但目前韩国已是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 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 韩流风尚正席卷着全世界。一首“江南style”的韩国歌曲引起了全世界范围歌迷的热情追捧, 不得不承认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蒸蒸日上, 其艺术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盛行并且有着广泛的认同度。韩国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如此兴盛与韩国政府的政策扶持有着重要的关系。1997年韩国遭受亚洲金融危机, 促使韩国政府考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开始进行经济转型。韩国政府明确了发展艺术文化产业的目标方向, 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政策, 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其顺利健康的发展,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着重加强文化产业相关专门管理机构对培养人才、资金投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引导和服务。韩国的艺术文化产业从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据统计, 到了2007年, 韩文化产业产值约为650亿美元, 连续5年年均增长9%以上, 韩文化产品出口值达100亿美元, 占世界文化市场5%的份额, 为世界第五大文化创意产业强国。艺术文化创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其他服务行业与制造业的发展, 同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已日趋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
特色鲜明的艺术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 因其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能充分发挥艺术文化集聚和孵化功能, 历来是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位于首尔市中心的仁寺洞, 是朝鲜时代官府机构密集的地方, 以中央长约700米的文化街为主, 周围围绕像蜘蛛网一样的胡同, 是典型的韩国传统文化商品集聚的文化商业区, 也是韩国当代文化、艺术品云集的潮流街区。仁寺洞不仅云集了众多的传统韩屋建筑, 经营弥漫古香古色又不失高雅气息的茶屋、餐饮及民俗工艺品店;也有很多现代感十足的当代艺术品画廊, 主要展览和出售各种当代艺术品以及韩服、韩纸、韩陶瓷器、古家具等。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仁寺洞主街区上有一个四层楼高的艺术中心, 由室外楼梯螺旋连接, 人们可以很方便的游览。艺术中心可容纳上百家工艺品商铺, 吸引了大量韩国特色工艺品制作家, 整个艺术中心充满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商业的活力, 向人们展示了韩国的古韵文化与悠久历史。仁寺洞就像是韩国的文化产业的一面镜子, 依靠其独特的文化、创意、优质的服务来满足人们对异国文化的想象和追寻。
不同于仁寺洞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关注, 位于韩国首尔市上岩洞的数字媒体城将重点集中在当代数码文化产业上。数字媒体城由韩国首尔市政府负责开发推广, 可容纳媒体娱乐、游戏、电影、动画制作、Cyber教育、音乐和计算机等和数字媒体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公司2000家, 员工12万人, 其目标是成为亚洲最好的数字媒体商业中心, 要使韩国的媒体行业与世界其他国家形成明显差异, 形成优势竞争。媒体城作为首尔的城中城, 特别注重城市建设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在随处可见的生态花园及河流绿地中展现数字媒体的创新应用。数字媒体城的建设开发大大推动了韩国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由于兼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备先进的设施、合理的目标规划、优惠的投资激励政策和高技术人力的保障多方位的优势, 数码媒体城成为韩国艺术文化产业园区的代表, 形成以艺术文化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中心。通过对以上两个韩国艺术文化产业园区的定位及规划建设的分析, 总结其成功的实际经验与历程, 对我国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积极推动与扶持
政策的支持是保证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韩国在决定“文化立国”政策的同时便成立了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机构, 以规划协调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宏观策略, 发展方向与趋势, 实施营销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政府制定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计划《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在这些政策层面的宏观构架和整体构思下, 韩国政府先后成立了由十二个附属机构组成的文化产业局, 每个部门都分管有关文化产业不同的工作, 这样有针对性的职能细化更有利于对组织协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如韩国有文化产业振兴院是促使有价值的文化产业内容生成文化产品的部门, 制定与其它国家与地区发展合作的策略, 除此之外还有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和IT业振兴院等文化产业相关机构。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是艺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所在, 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关键, 确立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才能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和谐环境。为此韩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通过《著作权法》明确著作权的问题, 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 确立文化娱乐产业的相关规定, 还有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和《影像振兴基本法》。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 制定了激励数字行业竞争的《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以及制定了针对某特定产业如游戏和动漫产业的声音、形象等方面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总之, 韩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国家, 健全的法律法规促进韩国艺术文化产业基础的形成, 强化了其产业竞争力。
三、建构资金支持体系
韩国政府为了解决艺术文化创意产业资金的问题, 不断加大国家对艺术文化产业的预算, 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措施, 设立了多种基金以支持各项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顺利发展, 如针对电影、广播、出版等产业的专项基金。另外, 大力扶持以社会资金为主, 官民共同投融资的“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韩国还对艺术文化产业中重点发展企业进行扶持, 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 实行如低息贷款, 减少甚至免除税务等多种优惠政策。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创造文化产业价值的关键要素, 是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精神发展的原动力。从根本上讲, 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依赖于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力资源的涌入。韩国培养人才的主要措施是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广泛的培养, 鼓励创新意识, 并阶段性专项支持国家稀缺人才, 重点关注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 从韩国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可以看出, 创意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风向标, 推动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学习与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以保障我国的艺术创意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健康、协调的发展, 尽快跟上国际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步伐, 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摘要:全球一体化背景下, 文化也趋向一体化, 文化创意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并为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韩国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其艺术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盛行并且有着广泛的认同度, 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已日趋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分析与借鉴别国成功的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和发展历程, 从而得出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豫北地区庙会文化的研究概况 篇3
关键词:豫北 古庙会 区域文化
豫北地区作为开发较早的地区和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庙会对其宗教生活和民俗文化活动的发展和传播影响很大,至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吸引力,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一、目前研究的成果
关于庙会的相关记述可以说从古到今许多历史著作以及文人笔记小说中看到,如晋·周处《风土记》,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宋·吴自牧《梦梁录·社会》,明·刘侗、于正奕《帝京景物略》等。但是这些记载仅仅是对作者所见闻的庙会时间、传说、娱乐、风俗等相关要素的简单记录,没有进一步归纳和开展专门的研究。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民俗学进入我国,对庙会的深入研究逐步兴起。1925年顾颉刚、容庚、容肇祖、庄严、孙伏园五人在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的组织下对北京妙峰山进香风俗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发表为《京报副刊》的“妙峰山进香专号”,不但在民俗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庙会文化研究的开展拉开了序幕。1927年顾颉刚在前述调查报告基础上对香会的来源、分类、办事项目、组织等等进行进一步论述,编著出版了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妙峰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1928年版)一书,确定了庙会研究初期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同时期及稍后还出现了经济史专家全汉升1934年发表在《食货》上的《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等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沉寂期以后,随着80年代民俗学地位的提升,庙会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赵世瑜的《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分概说、地域研究、个案研究三个部分,从中华帝国晚期时代的民间庙会这一生活空间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生活与大众文化,在对明清华北庙会论述时,对河南庙会略有涉及。其他的论著如高占祥编著的《论庙会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版)、高有鹏《沉重的祭典——中原古庙会文化分析》(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版)等著作也相继出版;类似《民俗研究》之类的学术期刊上也出现了如段宝林的《描绘的民俗本质——论生活美与庙会》(《民间文学》1994年第4期)、秦永红的《庙会的文化经济特色及其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展望》(《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高有鹏与孟芳的《中原民间庙会文化简论》(《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小田的《“庙会”界说》(《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等等大量与庙会相关的田野调研报告。这些专著与论文从宏观分析到个案调查,多学科、多视角、多地域、多层次地对庙会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庙会研究日趋成熟。
国外学术界对中国庙会也有所研究。日本学者仁井田升于1946年对北京的工商行会进行调查,庙中的行会碑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他有选择的将东岳庙碑刻中鲁班会、马王会、羊行老会等碑铭文及匾额一一抄录,标明方位,调查极为细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Susan Napin的《北京庙宇和城市生活1400-1900》一书,对东岳庙在北京城市生活的重要地位也做了研究。综观这些成果,研究范围只集中在北京一地,关于河南境内特别是豫北地区庙会文化的研究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目前研究的成果,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豫北庙会文化研究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需要身临其境才能达到一定的整体感知,只有充分地进行田野调查方能有所收获,缺乏进行田野调查的学术实践是研究豫北庙会文化的难点之一。
其次,关于豫北地区古庙会的文献资料比较分散,不易搜集和寻找,这对研究豫北地区古庙会文化的历史沿革是一个重要挑战。
最后,庙会文化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需要利用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规范进行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专业学识。
因此,无论是在发现新的研究起点还是在具体研究展开的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延伸和想象空间。而这些想法,正是本课题的起点,也是其学术价值所在。
二、研究的价值及其意义
庙会从古代的宗庙祭祀和诸侯合会以及民间信仰中孕育诞生,历经汉唐宋时期,明清进一步完善发展,近代商贸功能突出,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庙会文化不仅是民间文化集中的展示平台,也是民间商品活动汇集的中心,即含有古老传统的信仰崇拜,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现实生活,是研究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一,通过解析豫北地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内官方和民间所崇拜的内容、民间百姓的生活变化、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庙会文化的经济与旅游文化功能,为豫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第二,庙会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农村庙会网络是保证小农经济生产与再生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豫北地区做为传统的农业区域,对庙会发展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近代以来的农村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审视河南农村、农民和农村经济,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三,目前来看,河南庙会特别是豫北地区的庙会研究仍然是有個薄弱环节,因此,豫北地区庙会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豫北地区的庙会文化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日本文化概况 篇4
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 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43个县是: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舄、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兵库、岛根、茨城、静冈、石川、櫔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简史: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1910年侵吞朝鲜。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进入昭和时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文化: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公共设施的大厅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现在的相扑比赛极为相似。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因为神道教义认为盐能驱赶鬼魅。相扑比赛在台子上进行。整个台子为正方形,中部为圆圈,其直径为4.55米。比赛时,两位力士束发梳髻,下身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上台比赛。比赛中,力士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比赛在一二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便能决出胜负。相扑的裁判共由6人组成。主裁判由手持折扇“行司”登台担任,其余5人分别在正面、东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大力士的最高等级是“横纲”。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颈,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土中的上层。再次是十两、幕下,除此之外还有更低级的三段目、序三段。最低一级叫序口。一个普通力士要想获得较高的等级是需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不经过艰苦努力,要想获得最低的等级,也是不可能的。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柔道在全世界有广泛声誉。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利用对方的力量的护身之术,柔道家的级别用腰带的颜色(初级∶白/高级∶黑)来表示。剑道是指从武士的重要武艺剑术中派生而出的日本击剑运动。比赛者按照严格的规则,身着专用防护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对方的头、躯体以及手指尖。空手道是经琉球王国(现在的冲绳)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日本的传统戏剧—— 能剧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Sushi)是以生鱼片、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赠礼习俗日本人将送礼看作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礼不在厚,赠送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礼品要选择适当,中国的文房四宝、名人字画、工艺品等最受欢迎,但字画的尺寸不宜过大。所送礼品的包装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叶也应精心打理。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数,但又忌讳其中的“9”,因为在日语中“9”的读音与“苦”相同。按日本习俗,向个人赠礼须在私下进行,不宜当众送出。日本人禁忌绿色。不喜欢荷花,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名胜:富士山(Fuji Mountain)位于本州中南部,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距 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整个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富士山四周有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 岳、成就岳、驹 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富士山区还设有幻想旅行馆、昆虫博物馆、自然科学厅、奇石博物馆、富士博物馆、大型科学馆、植物园、野鸟园、野猴公园和各种体育、游艺场所等。坐落在顶峰上的圣庙──久须志神社和浅间神社是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主要风景区。
东京塔(Tokyo Tower)位于东京市内,建成于1958年,塔高333米,这座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上部装有东京都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等的无线电发射天线。在100米高的地方,建有一个二层楼高的展望台;在250米高的地方,也设有一个特别展望台。展望台四边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窗向外倾斜。站在展望台上可俯瞰东京市容,全市景观尽收眼底。塔的下部为铁塔大楼,一楼为休息厅,二楼有商场,三楼是规模居日本及远东第一的蜡像馆,四楼是近代科学馆和电视摄影棚,五楼是电台发射台。
西方文化概况期末复习 篇5
问题一:
两河流域有什么特殊之处导致人类文明在此首先出现?
答案:
根据“地理环境决定论”(1)两河流域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需依靠人工灌溉体系,这促进了群体合作,导致社会分工、职业专门化和新型社会组织形态出现。(2)两河流域自然资源贫乏,促进了该地区贸易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文明进步。
问题二:
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谈谈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特征的影响。 答案:
埃及文明以恒久和宁静著称(1)尼罗河有规律的定期泛滥为来年带来丰收的期盼,使人们有一种稳定和乐观感。(2)尼罗河特殊的地理位Z,使埃及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不易遭受外族侵扰,社会生活呈现安宁、稳定和同一的特征。
问题三:
从实用文化层面上,简谈近东文明是从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产生影响的? 答案:
(1)书写艺术(2)技术方面,包括建筑学、测量学,军事技术,制陶、雕刻艺术等(3)科学方面,包括文学、数学、几何学、修辞学等(4)贸易的艺术,钱币的使用,以法组织、规范社会,外交手段的运用都由两河流域和埃及人首创。
问题四:
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古希腊指的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没有同一国家的概念。(2)不存在拥有很大政治权利和干预世俗生活的宗教力量。(3)关注人类自身问题,对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的不懈追求是希腊文化的根本特征。
问题五:
雅典是如何成为希腊地区一大强盛城邦的?
答案:
雅典被视为希腊民主制的典范,其新形式的政体有两个鲜明特征:任期限制和责任制,将权力与责任联系起来。雅典所推行的一系列带有首创性的政治改革使其摆脱了长期内政的困扰,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均得到加强。
问题六:
戏剧被誉为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简述你对希腊戏剧的认识。 答案:
希腊戏剧以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出现,包括悲剧和喜剧。悲剧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其形象高大雄伟,气势壮烈磅礴,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道德教化作用。喜剧主要取
材于现实生活,早期多为政治讽刺剧,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抨击。
问题七:
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有什么联系?
答案: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最初,罗马文明很大程度上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当罗马强大到在政治上取代希腊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文明。然而,希腊人崇尚自由民主,罗马人却注重物质世界建设和现实功利。
问题八:
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答案:
罗马法体系完整、法理精深、内涵丰富,是人类法学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罗马法基于的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其自然权利等法理思想,对近代英法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均有启迪和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做出了贡献。
问题九:
中世纪为什么被誉为欧洲的“黑暗时代”?
答案:
1)尚未步入文明的日耳曼蛮族的胜利,使希腊―罗马文明中的城市生活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2)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统治地位,使得自希腊文明形成的理性思想遭到扼杀。无论物质生活水平还是精神生活水平均有下降。
问题十:
简谈你对中世纪出现的骑士制度的认识。
答案:
骑士制度源于西欧的采邑制和封军封臣制,骑士既是封臣也是战士,主要进行军事训练和打仗。骑士制度的目的是维护领主的利益。它所造就的“骑士精神”,以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重女性为特征。
问题十一: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文化上,是古希腊文明的保存者(2)政治上,起到了保护西方不受伊斯兰扩张影响的屏障作用(3)宗教上,使东正教得以发展和留存(4)文化艺术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世纪欧洲文化艺术的最高形式。
问题十二:
简谈你对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
答案:
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次新兴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和要求自我意识的运动。人文主义包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关注的是人和人性,与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人文主义的提出和形成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主要标志。
问题十三:
文艺复兴为什么最初在意大利发轫?
答案:
(1)意大利是中世纪盛期欧洲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复苏最早的地区,商品经济和海上贸易日渐繁荣,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2)意大利地理位Z和条件特殊,作为古罗马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心,与古典过去的联系十分密切.
问题十四: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结束了欧洲的孤立状态,是欧洲走向殖民和扩张的开始.欧洲人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得以发展,欧洲的经济重心转至大西洋沿岸.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物质、文化交流,却对欧洲以外人民和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和掠夺.
问题十五: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案:
(1)新兴的王权统治,使得教会国家化的倾向出现(2)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教会自身暴露问题,内部开始出现变革声音(3)长期积攒财富,教会腐败和不正之风严重(4)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
之二:略谈你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体会,以及听课的感想(包括不足之处)等(限300字以内,共10分)。
通过本学期对《西方文化史》的学习,我体会到学习一门文化课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收获一种思想,学会用历史和文化的眼光看待和思考问题。
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拓展课,向我们介绍了较为宽泛的西方文化,扩大了我们非专业学生的视野。在具体学习中,我了解到西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社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整合而成,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多彩性。同时,对西方历史的探寻,也有助于我们对西方文化内涵和当今西方发达世界的了解。
福建宗教文化概况 篇6
2012-4-11 9:04:47 来源:中国台湾信息中心
台湾和大陆同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人的地方。当人们走下飞机,踏上台湾的土地,看到的是中国字,听到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喝的是乌龙茶,唱的是中国戏。两岸相同的文化,相同的习俗,台湾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生存、劳动的地方,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汉文化的传播
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文化进入台湾有二种途径,一是官方所为,以维护统治秩序、宣扬儒学等统治伦理、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为主;一是移民的到来,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间技艺,加快台湾的开发。来台的男性汉人因为移民女性奇缺,逐渐冲开官方禁婚的限制,与当地平埔族或高山族女性通婚。高山族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移民和睦相处。从友好相处到共同合作,加快了闽粤移民和原住民的融化过程,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汉文化有组织、系统的进入台湾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集团在台湾建立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二县的政治统治体制;郑成功病故后,郑经把天兴、万年二县升格为二府,并设南路、北路、澎湖三个安抚司。在政权建设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一些文化教育建设,建孔庙设学校,教育分为“学院”、“府学”、“州学”和“社学”四类。与教育一致的是开办科举。社学为初级教育,三年两试,州试上榜者送府学,府试上榜者送学院,院试上榜者则进太学。这种完整的教育、科举体系在台湾是第一次出现,很快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
在汉文化在台湾流行过程中,儒学也得到传播。台南市的孔庙,和它门额上所书的“全台首学”一样,是在台湾最早建立的孔庙。1665年,郑成功儿子郑经采纳咨议参军陈永华的建议,在宁南坊修建儒学讲学所“明伦堂”,第二年正月第一座孔庙落成。陈永华出任“学院”,也就是郑氏政权的“教育部长”;叶亨为“国学助教”,在孔庙设立“太学”。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传统文化自此开始全面、系统进入台湾。陈永华在郑氏政权推行汉文化过程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因此流传着“郑成功开之,陈永华营之”的说法,可见两人在推行汉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随着郑氏在台湾推广汉文化的进行,明末清初,一批明朝遗臣也流亡到台湾,在致力于“文化拓垦”的同时,吟诗唱和,著书立说,写出具有台湾特色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并且成立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社团──“福台新咏”诗社。大陆名儒、贤士的到来和从事的文化拓垦活动,使得台湾文风渐开,提高了台湾社会崇尚文化的风气和台湾地区的文化水准,缩短了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的差距。
康熙统一台湾后,为巩固、完善清朝的统治,对台湾的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视。到清代,已经在台湾建立起完整的统治机构,形成现代行政区划。在清朝时期,在民间流行着“三年官,两年满”的说法,说的是许多清朝驻台官吏三年一换,他们无心问政,只知官兵勾结、官匪勾结,欺压百姓,捞取民脂民膏,把任职台湾当作搜刮饱囊的过境之处,台湾成为贪官污吏的集散地。在民间还流行着“一只牛两层皮”的说法,说的是农民既要受“小租户”的剥削,又要受“大租户”和当局的剥削,田赋丁税十分繁重,因此在台湾形成“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的说法,在清朝统治台湾的212年,大大小小民变事件发生116次。其中发生于康熙60年(1721年)的朱一贵起义、乾隆51年(1786年)的林爽文起义、同治元年(1862年)的戴潮春起义,则是规模较大的起义。但是,也正是在清代时期,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在台湾的统治和开发全台湾,在台湾开始完整、系统地实施文化、伦理教育,宣传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意识,推广文化知识。
清治台湾期间,为移植汉文化、宣传汉文化作过巨大努力,也取得相当成功,为中华传统文化广植台湾人民中间起到历史性的作用。阿里山里有一座“吴凤庙”,记载的是一位清政府的下层官吏、“阿里山通事”吴凤,因为力戒当地盛行的猎取人头的残忍风俗,革除旧弊,倡导先进文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而唤醒当地民众的良知而取消猎头恶习。
从中可以看出,大陆带来的先进文化思想对改变台湾民间的落后风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清朝统治台湾的200余年,也成为台湾汉文化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为以后的历史演变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清朝统治台湾期间,台湾的教育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发展。自郑经在台南建立第一座孔庙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为纪念这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宣扬四书五经,在台湾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均建有孔庙。清代开办的官办最高学府--“儒学”就设在各府、州的孔庙内。
清朝台湾知府蒋毓英于1684年,在台南府城东安坊、高雄左营等地,创办官办学校“社学”,后来成为文人结社集会的场所。
台湾还有另外一类像台北士林文昌祠、台北板桥的枋桥大观“义学”那样的学校。义学专收贫寒家庭的儿童、少年入学,不收学费,初为官办,后由民间捐资主办。文昌祠、大观义学则是台北当时小有名气的义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台湾的民间学校也兴办起来,在台被称为“民学”。民学纯属私立,也就是“私塾”、“书房”、“学堂”,大多招收富家儿童入学,学习时间不固定,由各人需要而定。
岛内“书院“也很盛行。在台南市,1683年(康熙22年)施琅开办第一所书院--“西定坊书院”;1704年又出现规模完善的“崇文书院”。此类学校为公有私办,到光绪年间台湾共创办了44所规模不等的书院。
当时还有一类特殊的学校,即“土番义学”,这是专门设立在平埔族(熟番)地区的“社学”,专收平埔族和高山族儿童入学,由汉人执教。土番义学在雍正年间多达50多所,汉字、汉语、汉文化在高山族中广泛流行,有力地促进高山族各族群文化的发展,也推动汉人和高山族的融合。同样,汉文化的推行和学校相对增加,对平埔族的“汉化”产生很大的作用。
台湾汉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加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增加了对大陆治学人士的吸引力,大陆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也传入台湾,广泛传播。台湾本身也出现一批艺苑群星。如主修方志出名的高拱乾、刘良璧、周钟瑄等;以诗文著称的陈鹏南、陈维英、郑用锡、吴德功、吴子光等;大陆来台的季麒光、郁永河、蓝鼎元、姚莹、林鹤年等。他们既成为台湾文化的创导者,也丰富了中华文化。
台湾设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较为重视教育。于1887年在台北大稻埕创办台湾第一座西学堂。他在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创办现代化的学校,聘请西方人教授外语、数理化、史地、测绘、制造等现代科技理论和知识,由此台湾教育迈入现代化时期。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台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省区之一。特别是在大陆很多较难实行的洋务,在台湾得以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民众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大陆开明,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语言上的一致
要说两岸文化、习俗上的一致,首先得数语言上的一致。在台湾把普通话称为“国语”,这本身就反映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国家认同感。在台湾“国语”广为流行,即使在偏僻落后的山区也是这样。要说两岸相同的文化习俗,最直接的体现是语言的相同,正是因为“国语”的存在,所以两岸之间毫无语言障碍,成为加深两岸感情的基本纽带,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台湾流行的还有“闽南话”、“客家话”。到本世纪初,随着台湾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迁徒频繁,族群分布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台湾说闽南话的约占57·1%,说客家话的约占21·4%,讲原住民方言的约为2%,其余则讲其它汉语方言。无论是闽南话,还是客家话,都是由大陆移民带到台湾并流行于台湾的。
台湾话中的“福佬话、台湾话、台语”,属于“闽方言”中的“闽南话”。中国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粤、闽”七个系统,闽方言又可分为以“厦门话”为标准音的“闽南话”、以“建瓯话”为标准音的“闽中话”和以“福州话”为标准音的“闽北话”。
人类的脚步走得很远,历史的发展也有奇特之处。闽南语的发源地不是在福建,而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自然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在台湾位居第二的是客家话,客家话源于广东梅州、潮州、惠州等三州地区的客家人。既是“客”则也是来自中原腹地,为避连年不断的战乱,携家带口南下,直到明初才在南方定居。客家人移民台湾稍晚于闽南人,台湾开发较早的西部的中南部地区已有闽南人占据,因此客家人只能是开发相对晚一些的北部地区和内地半山区。在他们的定居圈内,客家话自然成为基本语言。
正是因为闽南话源于河洛话,客家话和闽南话的相互影响,因此,闽南话和客家话保持着一些“汉音”和“唐音”。包含古老“中原之音”的闽南、客家话,与闽粤两地的方言一样,散发着浓烈的汉唐气息,也是中国语言的活化石。台湾一些人主张把闽南话作为“官方语言”,这一提议只能在台湾社会造成混乱,只能为台湾同胞的学习、旅游、留学、外事、经贸带来不可克服的麻烦。
正如台湾流行“国语”以外,汉字也是两岸共同使用的文字。在岛内,汉字是唯一的文字,从篆隶楷行草,到电脑中文使用,仓颉创造的字成为两岸共同的文化工具。要说两岸文字上有何差别,则大陆的简汉字多一些,台湾的繁体字多一些。在使用汉字的同时,“汉语拼音系统”也成为两岸学习、使用汉字的基础,成为使用汉字的电脑软件的依据。台湾一些人主张以“通用汉语拼音系统”取代“汉语拼音系统”,只能造成台湾同胞学习、使用传统语言的混乱,只能破坏已被全世界接受和流行的电脑软件系统。
习俗上的同根
要说两岸人民在生活习俗上的一致,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同出一地,又同到一地,习性要改是很难的。在澎湖岛上,在“火烧风”横行季节,当地妇女出家门都要用头巾把头包起来,只露出双眼,脖子上围着毛巾,小腿上扎起绑腿,手上戴着手套。这种打扮起自当初移民时期,至今还保留着。
因为城市文明的扩延,移民时的习俗保持较完整的是在农村地区。台湾农村地区穿着“对襟仔衫”、“大裪衫”、“短水裤”、“和尚衫”、“押胸衫”、“肚仔裤”、“密底鞋”的老年男女、婴儿、儿童、农家妇女,这种服饰来自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尤其在闽南人和客家人中间更是普遍。如果不是祖上相传和民间爱好,有些服饰恐怕很难让人接受;相反,因为是世代相传和民间爱好,有些服饰想禁也难禁掉。
家乡的建筑更是让移民及他们的后代难忘。在桃园、新竹、苗粟县东部地区等客家人聚居地,街上是石板街道和风俗民居。这种石板铺、“凹”型的宅院和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几乎完全和客家风格一样。再听着熟旁的粤语和粤调,真是不知身为客,以为是在家乡游。至今保持着家乡民居风格,是一种心灵上的追求,是对家乡的思念。
台湾更是吃中国菜的好地方,它集结了大陆所有地方菜系。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台湾的烹饪技术、食品风格、饮食习惯开始西化,但占主导地位的,存在于家家户户中的依然是中国菜。可以说台湾的烹调艺术、传统菜肴、饮食习惯、食物结构、食补方式,几乎和大陆一个模样。
最为典型的是在台湾流行的“四神汤”。在中国传统中药中,把“淮山、芡实、莲子、茯苓”为“四臣”,民间误认为是“四神汤”,并把这四样中药煎汤服用,以健脾养胃。台湾则把猪肚、小肠和鸡、鸭、乳鸽等配“四臣”熬成“四神汤”。这种食补方式,显然受之于传统养身之道的影响。类似于传统的温补、大补、急补的各种食物、药膳,在台湾广泛流行,各种广告到处可见。
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中,喝茶最为突出且普遍。和祖国大陆的茶俗一样,台湾民众尤其喜好饮茶。台湾产茶以坪村乡出名,茶叶以乌龙茶出名,饮茶更是讲究。台湾人喜欢“饮安乐茶”。即先用滚水把已经放有茶叶的茶壶、茶杯浇洗一遍;第二道滚水冲入后再倒入杯中,边品边饮。转圈斟茶叫“关公巡城”,壶中水快要没有时逐杯点滴,叫“韩信点兵”。这种喝茶方式,显然是祖上流传而来。
喝茶喝出文化来的还很多。女儿订亲,称为“吃了男家茶礼”;新娘第一次回娘家,岳丈家喝着女儿带来的女婿的茶叶,称为“新姆茶”;筵席前要先敬一杯“礼貌茶”;“请茶”是迎客;“看茶”是送客;用茶叶加入食品中,称为“茶餐”。
在盛产茶叶的台湾,还流传着一首《饮茶歌》,歌词是“饮茶可健身,省钱又多利;葱茶治感冒,糖茶养肚脾;饭后茶消食,发酒茶解醉;午茶能提神,晚茶难入睡;空肚茶慌心,隔夜茶伤胃,过量茶人瘦,温淡茶爽意。”这些茶俗和茶歌,基本上是从福建地区搬过去的,只是加上当地特色。
两岸习俗的相同,也体现在民俗节气的相同方面。台湾重要的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送灶、除夕;还有春节“拜年”,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吃棕子、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岁时节俗,最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台湾的传统节日和闽粤地区如同一辙,大同小异,这真是中国人过中国人的节日,中国人在自己的地方过中国人的节日。
在欢庆春节方面,台湾和闽南、潮汕地区几乎一样。在闽南,有一首《新年歌》,歌词是:“初一荣,初二停,初三无姿娘;初四神落天,初五天神下降,初六另空,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蓝相生,十一请子婿;十二返去拜,十三食唵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在台湾,也有一首《新年歌》,歌词是:“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请来拜,十三食湆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几乎一致的歌词,反映出台湾的岁时节俗起源于祖国大陆。
在红白喜事中,两岸民众生活习性的一致性体现得更为完整最为典型。当然,今天的婚丧嫁娶仪式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但在民间依然盛行传统的方式。婚姻中的媒人、相亲、订亲、定婚、成婚和大陆民间一样。至于隆重、热烈的结婚仪式,古风犹存,更是闽粤地区的风俗,至今也为当地人所接受。
在台湾的西南沿海地带,盛行着名叫“土公仔”从事的“捡骨”职业。在台湾死者土葬5至7年后,要“捡骨”,经过“破土、捡骨、洗骨、晒骨、点红、点金、封坛”等过程将遗骨装入“黄金坛”,重新安葬。台湾民间举行的丧礼,更为传统、复杂。临终时,要将临危之际的病人移到正厅临时搭起的板床上,这称为“徙铺”,因为死在卧室会使“冥魂”不得超度;死者的子女必须要“哭丧”,但又不能把泪水滴在尸体上,否则此人要发疯;死者入殓前,家人要守灵;选择墓地要看风水。如此葬礼,完全起源于闽粤地区的风俗习惯。最早是因为客家人流离失所、颠沛不定的迁居生活有关,捡骨后便于将先人遗骨送往故乡安葬,后来成为闽粤地区民众的普遍行为,并随移民来到台湾。由于闽粤移民到台后的生活难定,死后难葬,“捡骨”更为盛行,这是今天台湾“捡骨”风的源流。
祖国大陆在传统文化、文字语言、伦理道德、衣食住行、时令节气、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惯,能够在台湾得到完整的体现,并非是简单的文明传播、文化流通所致,而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础、共同的伦理道德、共同的生活方式孕育出来的成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艺术上的同源
同一民族产生相同的文化,同一文化产生相同的艺术,台湾的文学戏剧就是中国文学戏剧的一部分。说起台湾的戏剧,最受民众欢迎的莫过于歌仔戏和布袋戏。
歌仔戏起源于闽南漳州芗江一带的“锦歌”、“采茶”和“车鼓”等民歌,在明清时期由移民带入台湾,以后又揉合当地的“七字四言”小调,再吸收京剧中的行头、道具、场面、音乐、剧本等特色,形成今天的歌仔戏。歌仔戏长盛不衰,流行全岛。
不仅表演方式的相同,歌仔戏的剧目也大都是根据大陆传统戏剧剧目改编而成,宣扬忠孝节义,代表作有《梁山泊与祝英台》、《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等;歌仔戏剧本也和大陆传统戏剧的旧式表演方式一样,一般都无固定剧本,大都由老演员面授和演员自己揣摩而成。因此,歌仔戏无论是起源,还是其发展和完善过程;无论是剧目,还是宣扬的主题;无论是演出方式,还是传授方式,都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典型的中国方式,当然也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艺术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正是因为歌仔戏是中国戏,演的是中国人,唱的是中国曲;正是因为歌仔戏深植台湾民众心中,所以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在疯狂推行“皇民化”时,其中一个主要酷令就是按照日本方式改编歌仔戏,强迫演员穿着日本和服演唱宣扬“皇民化”的内容。台湾人民坚决抵制,把“皇帝”改为“董事长”,把“宰相”改为“经理”,文武百官改为“职员”,把传统戏装改为时装,而动作、台词、唱腔、场景不变,转入地下、乡间继续演唱。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并不是一道政治禁令就能禁止的,歌仔戏的遭遇说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与歌仔戏同样受台湾民众欢迎的戏曲还有布袋戏。布袋戏起源于福建泉州。明末泉州城里有一位名叫梁炳麟的书生,穷途潦倒,在进京赶考途中,梦见一位白发老翁在他的手掌上写下“功名在掌上”五个字,以为此次一定会妙笔生花,榜上有名。岂知又是名落孙山,无聊之余,做木偶解闷,并且编写一些台词,边用手举着木偶表演各种动作,边说边唱相应的台词,在乡间演出。结果大受乡亲欢迎,梁炳麟也因此远近闻名,他这才意识到“功名在掌上”的含义,原来是要他创造这种适合民间需要的艺术。
布袋戏别具一格的演出,很快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后来,在木偶和外套制作上吸收福州雕刻、泉州刺绣等技术,在曲调上吸收南管的内容,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地方戏剧。因为木偶的衣服形似布袋,所以称为“布袋戏”;布袋戏表演时演员把手掌插入当作木偶“身体”的布袋之中,以手指活动来操纵,所以又称为“掌中戏”。无论是布袋戏,或是掌中戏,都反映出该戏的特色。
布袋戏是随着闽粤移民带到台湾的,在明末传入台湾后,很快流行各地。台湾的布袋戏分成南管、北管、潮调三种不同流派。布袋戏的剧目比较广泛,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奇、神话传说,都可作为表演内容。演出时,被称为“头手”的“手艺”高超的演员躲在幕后,一面用手操纵木偶,表演各种细腻逼真的动作,一面模仿各种人物的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台词中有引人入胜的道白,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有幽默风趣的俚语。狭小的舞台,道尽人间悲欢离合、善恶美丑,难怪该戏能得到如此的欢迎。
布袋戏、歌仔戏发展至今,在东南沿海拥有相当多的观众,不仅是在大陆,也流行于台湾,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现在台湾戏剧界正在采取措施,推陈出新,加强与大陆戏剧界的交流,以使布袋戏、歌仔戏等曾经深受台湾同胞喜爱的艺术,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重放异彩。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布袋戏、歌仔戏所遇到,也是大都传统戏种所面临的问题。
传入台湾的大陆地方戏戏种很多,流行于台湾的主要有采茶戏、车鼓戏、大人戏、童子戏、弟子戏、傀儡戏、皮影戏等。这些剧目和布袋戏、歌仔戏一样,大都能从闽粤地区找到它们的源头,大都是随闽粤移民赴台而进岛的。
不仅是适合南方观众的一些戏种在台湾有市场,大陆的许多剧种如京剧、沪剧、越剧、黄梅戏、昆剧、苏州评弹、粤剧、川剧、汉剧、江淮戏、扬州戏、湖南花鼓戏、吕剧、河北梆子、陕西梆子等,在台湾也都有着一定的舞台,有着相应的观众群体。台湾的戏剧舞台简直是中国戏剧的集锦,在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今天,两岸戏剧交流会越来越多。
台湾的很多艺术和艺术人才、艺术大师都是深受祖国大陆相应艺术的影响。和戏剧一样,在文化艺术领域,源自于大陆的更多。张大千和台湾画家的国画;台湾的律体诗和“红学”研究会;台湾人文古迹中的宫殿、庙宇建筑和现代建筑艺术;在民间体育领域,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气息。是啊,真正的艺术家只有立足民族文化基础,才能有发展前途,他们生产的艺术品才有生命力。
宗教上的同质
共同的文化基础,必然产生相同的宗教现象。从祖国辽东到粤桂的沿海地区,流传着一个传说。说的是在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农历3月23日,家住福建莆田湄州岛的林姓人家,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因为出生满月后也不会哭,因此父母叫她为默娘。默娘心地善良,经常不顾自身安危,解救海上遇险的渔民,她的事迹被人们传颂。不幸的是,28岁时林默娘病故。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湄州岛上设立庙宇,并把她看作渔民出海的守护神“妈祖”。崇祭妈祖在沿海地区迅速流行,妈祖成为生活在海边、劳动在海上的民众的最重要的神灵。
云林北港朝天宫,是闽粤移民最早修建的妈祖庙。随着台湾的开发,祭祀妈祖也传入台湾。在台湾妈祖被尊称为“天妃”、“圣妃”、“天上圣母”,各地修建的近千座妈祖庙则成为北港朝天宫的“分灵”,台南天后宫则是规模较大的一座。
在台湾每年还有特殊的祭祀活动。每年3月间,妈祖的信男信女陪伴妈祖神像步行北港探亲。因为农历3月间,北港的妈祖常把远在大陆的父母兄弟接到北港来小住,因此位于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妈祖回到北港探亲。每逢此时,来自台湾各地的数十万信徒,则赶来大甲镇汇合,陪伴妈祖神像步行前往北港探亲,探亲结束后还要护驾返回大甲镇。来回有300里,历经30多个村镇,参拜沿途数不清的庙宇。在这为时数天、信徒队伍长达数十华里的活动,秩序井井有条,气氛极为隆重、虔诚。这种民间组织、自发参加、并且成为各界要人所看重的活动,能够年复一年的坚持下来,并且规模颇有发展趋势,可见妈祖的吸引力之大。
有一首《天妃词》唱道:“年复年,春复春,流光难断相思心。烟波叠叠断归路,望月盼讯音。云隔音,雾隔音,思绪邈邈情更深。悲欢明月圆又缺,浪花是泪痕。潮有讯,花有讯,天回地转日月新,何时锦帆破浪归,欢歌慰天伦。”《天妃词》唱的是游子心,其意之深,让人无不心动。
人们忘不了身在祖国大陆的妈祖元始金身出巡台湾的盛况。1997年1月24日,上万名信徒集中在台湾最大的妈祖庙--台南大天后宫,广场和附近大路上已无立足之地;天后宫内展出了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康熙圣旨、玉玺及圣剑,以及举行80年以来第一次的“古武祭典”。如此盛大的祭奠活动,为的是迎接从福建湄州来的妈祖元始金身。妈祖元始金身出游台湾,是千年以来的第一次。妈祖元始金身起驾后,在两岸有关人士的护送下,从厦门登上航空专机,在澳门换乘长荣航空专机,飞赴有着700万信徒的台湾。从桃园“中正机场”迎接妈祖元始金身起,到台南进行第一场盛大欢迎仪式,将在100天的时间内,巡游台湾各地。妈祖金身出游台湾,也是两岸交流开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宗教交流活动。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神思想”和“多神崇拜”一样,多神思想、多神崇拜在台湾宗教中、在信男信女中表现得格外突出。
台湾宗教本身是随大陆移民进岛时而传入的,在此之前,在高山族中也有一些原始宗教活动。随着大陆移民的到来,在大陆流传的宗教和各种民间神祗传进岛内,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文化的发展而进一步传播,至今已成为台湾无与可比的社会活动。
观察台湾的宗教现象,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制度化宗教”,即是指有系统化的教义和经典,有相当组织的教会或教堂,宗教活动也与日常生活有明显的不同。一是“普化宗教”,即其信仰、仪式及宗教活动一般没有系统化的经典、组织,贴近民间,深入生活,富于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因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岛内的宗教组织和场所很多,佛教的慈济功德会、中华佛光协会、台中市宝觉寺;道教的台北指南宫,台南的北极殿、朝清宫、彰化的元清观;基督教的台南、台北教堂;一贯道的佛堂道场;伊斯兰教的台北、桃园、台中、高雄的清真寺;轩辕教的台北黄帝神宫;理教的台北总坛;祭拜妈祖的北港朝天宫、新港奉天宫、台南天后宫、鹿港天后宫、水里港的福顺宫等,都是台湾著名的宗教领地,长年香火鼎盛,信徒无数,一片兴旺。
台湾宗教门类众多,在台湾正式登记的宗教有12家。即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贯道、轩辕教、理教、天理教、大同教、天帝教和天德教。据不完全统计,12教的信徒超过1000万人,寺庙、教堂、布道所等宗教场所超过16000所,神教职人员超过11万人。12家宗教中,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一贯道五大教势力最盛,信徒超过900万人,宗教场所占总数的98.3%,教职人员占总数的99.2%。相比之下,其他7门宗教规模要小得多。
属于宗教范畴的民间信仰中,第一类是法力无边的“万能神”,如玉皇大帝、妈祖、观音菩萨;第二类是分掌神,如读书人祭孔子、文昌帝君;医生祭保生大帝、华佗仙师、瘟神王爷;药师祭神农大帝;农民祭五谷仙帝;理发师祭吕洞滨;木匠和一些手工业者祭巧圣先师(鲁班);商人祭财神爷、关帝;百姓祭灶神;想长寿祭南极星君;想生子拜注生娘娘、送子观音;孕妇祭临水夫人,天旱拜龙王爷;第三类是城隍爷,以及天神、土地公公、地狱神、青山王、三平祖师、广泽尊王、圣王;此外还有各种自然界内的动植物崇拜。有人统计,台湾民间信仰的各类神灵多达300余家,差不多把大陆各地的神灵都搬到台湾。
宗教在台湾是最大的社会活动。在台湾平均不到2000人就有一座庙,每2人中有一个信徒,一个信徒往往还同时信奉好几家神灵,台湾真可谓是“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庙比学校多”,可见宗教已经成为台湾民众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人类宗教的出现是必然的,宗教是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文化现象,考察台湾宗教文化兴盛的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考察它们的历史渊源,除基督教、天主教等有着外国背景外,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其余宗教和神祗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源自大陆。从早期居民的原始图腾崇拜,从大陆移民带进宗教文化,从名称相同、作为大陆神灵分灵的台湾的宗教和神祗,从两岸相同的“多神合一”宗教现象,从台湾宗教和神祗到大陆的寻根热,从大甲妈祖回娘家,完全可以证明两岸宗教同根共源,一脉相承,有着密不可分的人文历史源头。同时,台湾的宗教文化,也成为维系血浓于水的民族意识和乡土情结的主要纽带和共同的基础。
闽文化及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影响 篇7
1 闽文化源流与特征
闽文化一方面受到汉民族文化底蕴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 又有一些色彩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呈现出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
1.1 多元性
闽文化的主体是由多元构成的。纵观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 闽越文化遗风、中原文化传入、宗教文化传播和海外文化冲击是其形成的主要源流。
福建古为闽越地, 秦汉之前, 百越文化在福建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原汉人的逐渐南迁, 闽越人的主人地位慢慢被替代, 但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却不同程度地被保留下来。闽越人喜欢濒临江海居住, 其住屋形式应为干栏式, 土坯土墙住宅是中原汉人带进福建的。
中原文化的传入方式是以大量移民的途径为主。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 第二次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 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 第四次是北宋南迁。此外, 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 都有中原人士陆续入闽定居。这四次大移民和陆续入闽的移民, 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另外还有不少闽人北上访学, 也将中原文化带回闽地。如崇安人游酢、将乐人杨时受业于理学开创者程颢、程颐, 留下了“程门立雪”的故事。他们返闽后大力传播理学, 后被朱熹改造发扬为“闽学”。中原文化的传入是闽文化覆盖层中最厚的一层。现存的福建传统民居, 在建筑构造形式上, 既有北方地区抬梁式木构架形式, 又有南方地区穿斗式木构架体系, 许多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构架和构造做法在这里得到延续。在建筑平面布局上, 既有三合院、四合院等中原传统建筑形式, 又有土楼、土堡、竹筒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并存的现象。但是不管传统民居的形式和风格怎么演变, 依然保持着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坡屋顶等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
佛教传入福建约在吴晋之际。道教传入福建也较早,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方士活动踪迹。五代时由于王审知父子崇尚佛道, 佛道文化在福建已影响广泛。福建一些著名的佛寺、道观就是在唐及五代时期创立的。伊斯兰教在唐中叶由海路传入泉州, 宋元时有数万阿拉伯人云集泉州。穆斯林后裔在泉州生息繁衍, 建造了我国最早的清真寺, 留下了安葬伊斯兰先贤的灵山圣墓等。基督教在明代传入闽北, 并向闽东、闽南发展, 基督教建的教堂、学校、医院、慈善机关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福建的民间宗教颇有影响, 尤其是宋元前后的民间造神运动, 造就了妈祖——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和保生大帝——吴夲等神袛, 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广泛影响。祀奉妈祖的天后宫是福建宫观建筑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回归故里等方面。福建东濒海洋, 深水良港星罗棋布。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海上交通的便利, 扩大了福建沿海地区与海外商人的贸易往来, 也促使闽人特别是闽南人出海谋生, 向海外如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发展。随着海外交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他国的文化风俗民情信仰便逐渐与福建文化融汇渗透在一起。在闽南, 各类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应运而生。
1.2 地域性
不同方言区的文化存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性。例如, 福建境内流行闽剧、高甲戏、莆仙戏、芗剧等民间戏曲, 但用福州方言演唱的闽剧在闽南等地无法流传, 莆仙戏在莆田、仙游以外地区没有市场, 同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高甲戏和芗剧则分别流行于泉州和漳州。
造成地域文化千差万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福建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山岭耸峙, 丘陵起伏, 河谷、盆地穿插其间。河流流程较短, 水流湍急, 而且大多独流入海。在两条河流之间往往有高大的分水岭阻隔, 所以住同一流域的人民在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显示出某种独立性。二是方言。不同时期的汉人南迁, 带来了中原不同时期的汉语言, 在不同定居地与当地土语相融合, 形成了福建三大方言群、十六种地方话和二十八种地方音。同时, 由于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点各不相同, 历史上长期交通不便, 各地域之间交往甚少。纷杂的地方方言与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文化交流的隔阂, 形成了闽文化风格各异的基础。
从福建各地的传统民居来看, 同样表现出地域性的特点。例如, 流行于闽西、闽南山区的土楼和流行于闽中山区的土堡都是防御性建筑, 但在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土楼防卫区与生活区合为一体, 外墙为承重墙并联建其它建筑;土堡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 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 外围的木结构体系独立存在。再看土楼这种建筑形式, 根据所处区域还可分为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虽然它们同被学术界称之为“福建土楼”, 在外观造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在平面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闽南土楼多采用单元式布局, 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采用通廊式布局, 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
1.3 融合性
闽文化并不是封闭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历史上, 还是近现代, 它都通过海外交通和各种文化交流, 广泛吸收海内外的优秀文化, 同时把自身文化传播到东南亚等各国和台湾等地。尤其是闽台文化的交融, 是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一水相隔的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许多学者往往将闽台同划为一个文化区。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 中原移民南徙入闽, 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 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 才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在台湾汉族人口中, 福建人约占全岛汉族人口的83.1%, 其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福建人移民台湾, 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 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 建立“血缘聚落”和“同乡聚落”,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祖籍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例如, 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临水夫人也是台湾同胞信奉的神祇。除了闽文化对台湾文化产生了恒久的影响外, 台湾文化也对闽地的风俗文化有所影响。通过台湾人到闽地任职、闽籍台湾人返回大陆探亲、台湾商人到闽地经济贸易等形式, 台湾本土文化艺术、风俗民情、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输入了闽地。
闽台民居的建筑形式极其相似, 台湾的许多深宅大院完全模仿祖籍地民居, 而且建筑材料 (木材、石材、砖瓦等) 大多是从闽地运送来的, 工匠也是从大陆聘请来的。清光绪之后至21世纪初仍有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抵台, 亲自施工或授徒。例如, 来自惠安溪底村的泉州派大木匠师王益顺在台停留12年, 鹿港龙山寺、天后宫、台北的孔庙、龙山寺及新竹城隍庙、南鲲鯓代天府等都出自这支叫作“溪底师傅”的木匠帮之手。又如, 原籍漳州南靖、出身台湾本土的漳州派大木匠师陈应彬, 北港朝天宫、木栅指南宫、台北保安宫、桃园景福宫等都是其杰作。由于各地语言、环境、风俗等的不同, 传统建筑形式也有所差异, 其建筑流派可分为闽南派 (泉州派、漳州派) 、客家派, 个别的还有潮州派和福州派。各地传统建筑的结构、风格大致反映着移民祖籍地的建筑特色。
2 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的形成除了语言是一个关键因素之外, 还与人文条件、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人文条件包括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审美观念等内容,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材料等因素。前者是决定传统民居特点的主要因素, 后者是决定传统民居地域差别的主要因素。
2.1 闽南民居——海洋文化
闽南最早的移民来自三国时期, 但真正发展是在宋元时代。闽南人具有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传统。人多地少, 促使闽南人以其面临大海的自然优势, 从海上向外发展谋生, 渔业、盐业、养殖业和海上贸易都蓬勃发展起来。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使闽南民居明显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如泉州民居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 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红砖文化, 这与古代伊斯兰建筑手法相通。闽南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 也证实了海洋文化的深层影响。
闽南民居从地域上可分为泉州、漳州两大匠派。其平面格局大多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核心, 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的, 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还演变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出于防卫的需要, 乡村修建了土楼、土堡。福建土楼被称为“世界建筑之瑰宝”, 成为夯土建筑的一种典型。民居建筑的外部材料以红砖、白石为多, 内部材料以木构架为主。沿海的石构建筑完全用花岗岩建造。泉州“出砖入石” (利用碎砖与石头有规则混砌) 的墙面独具特色。惠安石雕闻名全国, 精美异常。民居建筑中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丰富生动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2 莆仙民居——科举文化
唐末五代宋初, 北方汉人入迁莆仙地区进入高峰期, 莆仙平原的开发逐渐从莆田中部向沿海及山区推进。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教育兴盛, 莆仙地区人才辈出, 素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科举文化在莆仙之发达世所罕见, 历代世家名宦辈出, 人才济济,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他们的追求。体现在传统民居中, 受中原京城居住文化影响至深。
莆仙民居处于闽南民居与闽东民居的交叉点, 既保持了泉州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 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 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县城人口密集地方, 不乏深宅大院, 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 具有官式建筑的气派。山区广大乡村民居建筑, 虽然进深不深, 但是面宽很大。莆仙尤其是仙游一带民居的结构体系, 多以木构架为承重, 生土墙为围护。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 表现出明显的炫耀性。建筑细部过分堆砌, 做工复杂, 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得建筑外观极其花哨, 给人“珠翠满头”之感。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 (在勒角或窗台以上的红砖墙上交错地砌上小块花岗石) 和“红壁瓦钉” (专门烧制的红壁瓦钉在土墙或木构架上) 的处理手法, 既装饰了墙面, 又保护了墙体, 有其独到之处。
2.3 闽东民居——江城文化
闽东区涵盖福州、宁德两大地区。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 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相对比福建其它地区更为悠久。经过唐和五代300余年的发展, 闽江下游已经成了以福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福州成为统领全闽的大都会已近1500年, 马尾港是福建北半部出海口。地处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闽江口一带人受到民族文化熏陶较深, 见识政治风云的机会也较多, 因而数百年间涌现了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为省会城市, 又有闽江下游富饶肥沃的土地资源, 加之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 使闽东民居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历代不乏达官贵人在此建宅立业, 民居建筑有较浓的文化氛围, 民居类型较多, 工艺水平也较高。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 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民居最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其中风火山墙的曲线多变最为突出, 山墙的轮廊或圆或方, 错落有致, 显得活泼、流畅、自然。连片纵向多进式的合院民居如福州“三坊七巷”布局有方, 设计合理。在民居内部装修上, 以制作精良、雕刻生动、构图活泼, 变化丰富而极富审美价值。福安民居屋顶的木悬鱼也很有特点。在墙体材料上, 福州民居的外围护墙采用“城市瓦砾土”墙 (瓦砾土、粘土、灰按比例掺水搅拌后, 用夯土墙板分层夯筑而成) , 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墙体 (用粘土、石灰、细砂等搅拌成干硬性砂浆, 拍打在由白灰渣、黄土、瓦砾拌和成的三合土墙体上) , 可谓匠心独具。
2.4 闽北民居——书院文化
闽北区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人才辈出。特别是朱熹, 在闽北讲学数十年, 他热心教育, 门徒众多, 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 学者如云, 是闽北最为繁华之时。后因明清开发沿海, 重心南移, 闽北相对落伍。
闽北东片民居建筑以南平为中心, 建筑形式丰富多彩, 有合院式民居、干栏式民居、天井式民居、虚脚楼民居等。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 这里是朱熹讲学、述著之地, 书院文化发达。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中, 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 体现了理学之邦的书院文化传统。闽北民居平面多为“天井式”布局, 内木构承重和外砖、生土墙体结合。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式建筑, 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房。闽北盛产木材, 尤其是杉木, 所以民居至今沿用木作穿斗木结构, 吊脚楼和大出檐瓦屋面。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 丰富多彩、错落有致的马头墙, 工艺精湛的砖雕艺术, 厚重朴实的生土夯筑墙体等, 既是闽北民居建筑的成功经验, 也体现了闽北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
2.5 闽中民居——山林文化
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 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闽中区的地理和气候决定了该地区的特点:青山长绿, 植被多样, 极少干旱, 宜于农耕。但是由于谷地狭窄, 水陆交通不够畅通, 与外地交往历来较为困难。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养成了人们知足长乐、眷念故土、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思想, 也使闽中区逐步形成了独处山区、自成一体、热爱家乡、淡泊名利的文化现象。体现在民居的风格上, 形成了传统民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 南面为闽南地区, 东面为闽东地区, 北面为闽北地区, 西面为客赣混杂地区, 东西南北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加上外地移民众多, 移民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 因此闽中民居建筑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连排屋”等。“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 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闽中地处林区, 满山遍野生长的各类木材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建筑资源。传统民居采用木构架承重, 院落式民居主要墙体材料为砖、石, 建造土堡围屋的主要材料为生土。
2.6 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原汀州府 (今龙岩市) 的属地。客家人和闽海人一样都是南迁的中原汉人, 入闽之前已经历了数次大动乱。为了生存和发展, 客家先民进行长途迁徙,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跋涉, 定居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逢山必有客, 无客不住山”便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团结和奋进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 客家人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宗族、家族观念, 聚族而居、敬祖睦宗显得十分突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 客家人炼就了吃苦耐劳的性格, 并以此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福建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自豪的是土楼。福建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和五凤楼三大类。它以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闽西客家聚居区有一种院落重重、天井多多的合院式建筑, 称为“九厅十八井”。这类民居建筑组合体主要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 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 同样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尊祖敬宗的心理需求。
3 关于传统民居保护的几点思考
3.1 传统民居是在千百年文化沉积和淘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的传统民居既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又有实用和艺术价值。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福建民居, 不仅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 也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 更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泼自由的民间小舍, 还有不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空间布局富有变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 显示了福建的地方建筑特色和建筑装饰手段, 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生活场所。福建民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 广泛地集中了传统营建经验而世代相传, 体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某些独特的布局形式及营建手法, 至今在许多地区新建住宅时仍被沿袭使用。
3.2 由于来自工业化社会的挑战和来自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传统民居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行政管理手段和文物保护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随着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村镇改造的进程加快, 人们纷纷拆旧屋建新宅, 传统建筑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二是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脱节。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搬硬套、简单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比比皆是。于是, 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典型民居建筑越来越少, 渐趋消亡, 一些假古董却浓墨登场, 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的新民居更是四处崛起。这些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的忧虑。
3.3 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 永远处于延续、创新的过程中。传统民居根植于农业文明, 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痕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型期, 传统民居必然与人们现实生活发生矛盾。如传统大家庭生活方式与现代多以小家庭居住的矛盾, 单层或二三层建筑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矛盾, 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与林木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 建筑内部水卫设施落后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矛盾等等。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正确审视和评价传统民居。用狭隘、封闭的心态来发思古之幽情是不现实的, 用当代甚至未来的价值观来挑剔、苛求它也是不正确的。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它, 从居住现状与环境上我们必须改造和发展它。在保护好我们引以自豪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创造出更值得后人自豪的, 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延续的居住建筑形式,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3.4 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织开展传统民居资源调查, 编制福建传统民居文化遗产名录, 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对经专家论证特别有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 对传统营建技艺和建筑装饰手段加以适当利用和开发。二是设立专项资金, 资助理论研究和保护改造工作。组织传承人和专家学者通过记录、录音、拍摄、录像等形式收集整理优秀传统民居资料, 保存下来流传后世, 并为学术研究和建筑创作提供素材。开展历史文化名镇 (乡) 、名村、名街评选活动, 激发各级组织和各地群众保护建筑文化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工作, 选择一些典型村落进行传统民居改造。利用民办公助的方法进行城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论是保护还是开发, 都要尊重建筑的原有风貌, 并做好村落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四是以旅游业为载体扩大传统民居的影响和吸引力, 实现建筑文化的传承。开展传统民居游览、休闲和文化活动应有计划、有控制, 避免开发性的破坏。五、整合资源, 积极做好鼓浪屿、闽中土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工作。世界文化遗产入选条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严格要求和标准, 申报世遗过程也是强化传统民居的保护过程。
摘要: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闽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福建传统民居受闽文化的影响, 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文章归纳了福建各区建筑文化现象为:闽南民居——海洋文化;莆仙民居——科举文化;闽东民居——江城文化;闽北民居——书院文化;闽中民居——山林文化;客家民居——移垦文化。同时对福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闽文化,多元性,地域性,融合性
参考文献
[1]雍正华.关于传统民居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 2010 (6) :09.
福建宗教文化概况 篇8
华源党支部针对企业现状和党员的工作实际,着力抓好班子、队伍、制度三大建设。为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提高业主和员工对党组织的认同度,三位支委都通过自身当好示范:支部书记进厂后的十年里被调换了三次工作,从副总的职位变成负责发货的部门经理,但她仍以工作为重,毫无怨言。挑起销售工作重担,晚上经常开单发货到十来点,荣获了长乐市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支委谢云利分管生产。一个阶段肩周炎折磨得她睡不着觉,家里人劝她不要做了,可她还是坚守岗位。通过她的不断摸索,在生产全过程推行“高效工艺”。工效大幅度提高,年可节电500多万元,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立下功劳;支委李吉钊分管设备管理。在各项技改中,身先士卒,深入现场与员工一起争时间,赶进度,也都按时保质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通过把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企业的生产发展,既弘扬“发展是硬道理”的精神,又为党员和员工做出了榜样。
不管是非典时期还是金融风暴时期,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党组织总是和公司领导站在一起,出谋献策,和公司工会一起号召全体员工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华源公司提前完成三期项目工程,短时间内从9万锭发展到26万锭,迈进长乐大型棉纺企业行列,成为长乐市重点企业和创税大户,体现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公司领导更加信任党组织,有难事就找支部,并大力支持党组织的工作,给予解决经费和办公、活动的场所等问题。许多员工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凝聚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要稳定员工队伍,就要发挥党组织以及其他群团组织的独特作用,从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文化留人、亲情留人四个方面做好稳定工作,真正做到服务好企业员工,当员工群众的贴心人,共同创建和谐企业。通过公司党组织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勇于号召,善于组织,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生活,形成团结互助、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氛围,企业文化建设富有特色,提升了企业形象。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每个党员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写出学习心得,表示自己在企业科学发展中发挥先锋作用的决心。在淘汰旧设备,购进清梳联、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方面,公司的效益年年两位数增长,连续被长乐市委评为“明星企业”和“功勋企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根据自己工作岗位性质写出承诺书,经常对照,争做优秀党员,并号召每个党员每年为企业和员工做一件好事,得到党员一致赞同。党员梅瑜几次推迟回家解决个人婚姻大事,坚持在岗,认真做好车间教练工作,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全班员工深为感动,也都做到小事不请假,提高出勤率。
【福建宗教文化概况】推荐阅读:
福建厦门概况和欢迎词10-25
,福建语文高考增加了文化、文学经典07-20
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的演变及对策研究09-20
福建:文化课分数将成艺考重头戏11-15
【福建师范大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招生网站-福建师范大学分数线07-16
福建漳州10-21
福建南平05-30
福建高校06-14
福建长汀07-07
福建经济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