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宗教

2024-09-22

日本宗教(共8篇)

日本宗教 篇1

摘要:中国与日本都是以看重精神轻视物质的态度来对待建筑,但是两者对待建筑原真性的态度是不同的:日本着重技术与意境的原真,而中国着重文化意义上的原真。这两种态度又导致了两国保护措施的不同

关键词:原真性,金阁寺,鸡鸣寺

1.建筑原真性的不同

20世纪60年代的《威尼斯宪章》中明确提出了对建筑保护的原真性(Authenticity)的定义:“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1994年12月在日本奈良通过的《奈良文件》又对原真性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探讨。文件指出:“由于世界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将文化遗产价值和原真性的评价,置于固定的标准之中是不可能的。”

不同于石质建筑,对于木质建筑而言,永恒实在是勉为其难,与永恒相伴随的原真性也与石质建筑的相去甚远。与欧洲试图通过建筑与自然抗衡不同,中国和日本受儒家道家以及佛学的影响,总是希望顺应自然。日本对建筑保护的态度在某些方面和中国是相似的:“不求物之长存”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取向之一;而“evanescence”是日本禅学的重要思想。不难看出二者表达的是相同的概念:“nothing immobile can escape the hungry teeth of the ages.”换言之二者都有“spiritual preservation and material destruction”的现象。但是,中国与日本在对待建筑基本思想上的相似,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建筑的保护态度上是相似的,不同的态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在文化与宗教方面进行分析,以南京鸡鸣寺与京都金阁寺为例,尝试解释二者背后对待原真性态度的不同。

2.日本京都金阁寺

日本京都金阁寺最初是由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将寝宫舍利殿捐出而建成的。当时足利义满将寝宫修建得金碧辉煌,已经被人称为“金阁”。金阁寺历经多次毁坏与修缮,最近一次重建是在被纵火焚毁的1952年。然而重建后展示的却是最初创建时的风貌,并非烧毁之前的样子。

日本受唐朝、魏晋时期人文风气及玄学影响,有着幽玄的审美倾向。幽玄一词本为佛教用语,强调佛法的趣旨深奥。而日本人所谓的幽玄,讲究的是“境生象外”,意在言外,追求神似的精约之美。这种审美观念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日本的禅宗寺庙不仅仅是人们礼佛的场所,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传达禅宗幽玄意境的静思空间。在历次改造扩建中,意匠都非常注意保留这种原有的意境,而不会推翻重建。

日本多地震的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物持久性的判断,木构建筑物在最初建造之时就预想到了之后的解体修理;佛教中“转瞬即逝”的思想让日本人对物质性的存在没有执念。在不断的推倒与重建中,被保留下来的是建造的方式而非建筑本身:“what is preserved is thus the way of acting,the ritual of doing.”由此可见,对于日本人而言,木构建筑物的原真性在于其传统技术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也即文化的内涵,并非它的物质面貌。

日本的伊势神宫有这样一种传统:每隔20年重建一次。重建并非是对原来的复制,而是在对仪式、构件尺寸的保留与空间排布上的创新。尽管每次重建都不尽相同,但它从未被认为是不真实的:部分形式上的改变并没有触及它的根本。而且这种重建的理念并非为伊势神宫所独有,它在日本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平等院凤凰堂进行大修时将全部木构件按原尺寸更新——日本的木构建筑物大多使用同规格、同形式、同寸法的木材,样式和加工技术也非常发达,故更换起来并非难事。

同样的手法也被运用在金阁寺中,技术的真实性同建筑原真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日本有传统的解体和半解体的修理法,此种技术使得在丝毫不损原有的木材的情况下,解体整座建筑物并进行修理后再重新组装成为可能。

在金阁寺的修理过程中,池的形状、建筑物同池的位置关系、地面的起伏状态、树种树形等方面作为庭院美的构成,被严格地保留下来。同时也做出小规模的变更,以求建筑物的平面、构造和内外立面与意匠当初的建造意图是一致的——如此精神上的原真性得以延续。

3.中国南京鸡鸣寺

中国南京鸡鸣寺始于三国的吴国后院,建于西晋,明洪武年间始称鸡鸣寺。历经战火动乱,至少五次完全被毁,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是2009年修复后的鸡鸣寺。虽然它经历了多次重建,甚至有一段时间神佛像混杂,但它仍然是“南朝四百八十寺”里的鸡鸣寺。

中国的建筑没有类型一说,因为无论是宫殿庙宇还是园林,都可以用相同制式的房屋建造。中国的第一座寺庙是白马寺,由官邸改建而成。而中国人去庙中的主要活动是拜佛祈福,并没有禅性空间体验的要求,也就沿用了住宅的制式。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对寺庙外观应该是怎样并不感兴趣,他们的关注点在于佛像。建筑里有佛像就可称为佛寺,有太上老君的像就可称为道观。鸡鸣寺历史上有一段时间整个寺院仅剩房屋十余间,但其本身仍本认为是佛教建筑,与这个观点有很大关系。

由于受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人一向对实体建筑物保护意识淡薄,[7]对精神在思想中的传承关注度要高于对物质的保存:"Chinese civilization did not lodge its history in buildings...Chinese everlastingness does not inhabit monuments,but people."[8]Stanford Anderson认为“我们可以不靠建筑生存,不靠它工作,但是我们无法不靠它记忆”。[9]而在中国人看来,精神传承的载体是文字。如苏州枫桥,不止一首诗提及了它的存在,但谁也无法从地图上找到它,也没人关心它形体如何。枫桥仅仅作为一种真实的精神意象存在于文字中,它的物质存在从精神上得到了证实。从这种意义上说,枫桥在物质上不论是哪座桥,它的原真性都得到了保留。

鸡鸣寺的前身是同泰寺,如今没有任何一根木头能证明它的存在,但它确确实实出现于文献与诗词中。南朝梁王暕曾有诗《望同泰寺浮图》:

副君坐飞观,城傍属大林。

王门虽八达,露塔复千寻。

重栌出汉表,层拱冒云心。

昆山雕润玉,丽水莹明金。

悬盘同露掌,垂凤似飞禽。

月落檐西暗,日去柱东侵。

反流开睿属,搦翰动神襟。

愿託牢舟反,长免爱河深。

这首诗用文字记录了同泰寺塔的存在,但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样。此后同泰寺浮图因雷击起火酿成寺内大火;梁大同三年,九层宝塔遭雷击焚,延及整个寺院,只剩瑞仪和柏堂两个大殿;洪武十八年,敕建鸡鸣寺,造浮图五级;咸丰年间,寺毁于战火,同年间重修,仅有房屋十余间。现在的鸡鸣寺是根据明朝碑文《重修鸡鸣禅寺记》《金陵凡刹志》的图片以及遗址重建的。虽然建筑结构与平面布置跟明朝或是南朝相比大相径庭,但在人们的意象里,现在的鸡鸣寺仍然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它的形态改变并不能影响它的原真性。

4.结语:

从以上对比来看,古代日本建筑的原真性与建筑实体的关系比较紧密,尽管外表和形式在改变,意境却得以在建筑中保留。虽然收到转瞬即逝的佛教思想的影响,古代日本人对于物质的持久性没有有太多坚持,但是在物质上有相对应的表现,有迹可循。相对而言,古代中国对于建筑的态度,更加注重意境的描述而非实际的物质表现。文字上的意境传承对于古人来说已经足够,想象中的楼阁已然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物质上的需求更多是古代统治者欲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by Botond Bognar.page 38

[3].The Chinese attitude towards the past.by Pierre Ryckmans.page 4

[4].同3 page 38

[5].Arata Isozaki.Chapter 9.Japan-ness in Architecture.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2006

[6].谷光灿谢凝高.以金阁寺为例看日本学者视野中的遗产真实性。风景园林论坛文章编号1000-6664(2012)09-0087-04

[7].David Lowenthal.Materia Preservation and Its Alternatives.Perspecta,Vol.25(1989)

[8].F.W.Mote.A Millennium of Chinese Urban History:Form,Time,and Space Concepts in Soochow.Rice University Studies 59,no.4,Fall 1973

[9].Stanford Anderson.Memory in Architecture.Daidalos,December 1995

宗教思想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 篇2

关键词:宗教 日本 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38-02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任何一种宗教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无论是神道、佛教、基督教等传统宗教,还是现代社会兴起的新宗教,都在日本社会的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并且影响着日本人的文化和审美。

一 神道思想的影响——自然主义风格

神道是日本原始宗教,是占主要地位的宗教。日本国自称“神国”也是神道的传承。对日本人来说,所有的日本人都是神的后代。神道教的基本观点是:1.世界是自行产生的,它是优秀而完美的。2.情欲是合乎自然应受到尊重的,和道德无关。3.“不洁”的东西,是不受尊重的,而神社的仪式可以把它净化。4.多神信仰,万物有灵,都是神的后代。5.日本人是神的后代,等等。

日本是个岛国,多火山、多地震,古代的日本人对自然界的无常变化,抱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灵魂的,把巨大的岩石、茂盛的树木都被视为神灵降临的地方。因此日本神道教崇拜自然的生命,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祗。作为一种自然神教,神道教在每一个景色优美的山麓、水滨、密林之中都有神灵,因此也都有神社。神道教肯定人的价值、认可劳动能力,洋溢着人文精神。

对于自然的崇拜、祖先的崇拜,形成了日本人对自然风格的喜爱。除了在材料上尽量使用自然材料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中营造出了一种自然的氛围。通过技法、颜色、比例、材料等给人以自然的美好感受,满足受众心灵上对自然的喜爱和依赖。同时,自然又是最具创造力和美感的,所以形成的设计产物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浮世绘(图1)是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民间版画,描写风景及变形的风俗人情。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浮世绘大胆地表达人的性感美和自然之美,这都是与神道教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浮世绘的描绘方法根式简朴、素雅。无影平涂,使得画面更为简洁单纯,善于营造一种恬静又富有无穷韵味的画面。这些以简朴、素静的图形表达也体现了神道教对日本平面设计的潜在影响。

和服(图2)上的纹饰以花卉植物和一些活泼可爱的动物为主,常见的有樱花、牡丹、菊花、芍药、梅花、松树、竹叶、枫叶以及蝴蝶、小鹿、孔雀、仙鹤等。这也与神道思想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日本的传统颜色观念里,白色是最受尊崇的。日本神道教认为凡是带色彩的都是不洁净的,唯有白色是神圣的。它崇尚白色并以白色作为人与神联系的颜色。在日本,白色象征的意义很广大致可概括为:1.生命的力量:面色白净标志着生命的光辉和美,日本人自平安朝自大陆输入百粉之后,直至镰仓时代,用白粉化妆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日本名著《源氏物语》、《荣华物语》等描述的贵族美人,几乎都用白粉化妆,之类的记载。妇女用白粉化妆,戏曲中的美女化妆也是浓施白粉。在田光一中的《日本舞蹈》(图3)的平面设计之中,画面中日本女子的脸就是白粉妆。2.尊贵:《衣服令》中白色排在第一位,天皇的服装就是白色,近代武士的服色也是白色为主调,以象征崇高的精神美。日本的国旗白色为底,日本的国家象征是覆盖着白雪的富士山。3.神圣:上文已谈到在神道教的观念中,白色是人与神相联系的色,日本的神社多为淡彩素色,神社中各物也为白色。4.美的理想:日本人认为死后升天是最理想的归宿,但必须要有一颗洁白的心。死后最美的所在,是一个白色的世界,所以他们的墓穴和陪葬物大都涂白色。5.格调高致。日本传统文化赞赏的“雪月花”一薄雪、残月、樱花都是白色。日本能乐大师世阿弥的艺术论《九位》中至高的艺术品位几乎都与白色有关。6.清明、纯洁、善良。与表示邪恶的黑色相对。因为对白色的钟爱,在日本平面设计中也被大量的使用。

在梅田医院的导视系统(图4)中采用的是纯白色的棉布作为医院导视标志的载体,在材质上可以给人以温馨之感,也符合了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推祟。而白色是最容易脏的,一旦有污点就更容易被发现,梅田医院还采用了纯白色的棉布,是为了借着医院有能力管理其清洁性这点,来让患者感受到医院在空间设计上的高度用心。最干净的颜色白色,也是日本人对于洁净最高的标准。

二 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简洁、空灵的艺术风格

公元六世纪末,佛教通过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其间曾引起正反两派不同意见的争执,后由祟佛者获得胜利,自此开展日本佛教史新页。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日本的神道教思想相互同化、融合,形成了共同的领域范围,成为了日本宗教思想的一个整体。同时,佛教在日本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工艺、建筑、美术的进步,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禅宗在日本成立较晚,但禅宗在日本佛教史、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史,以及整个日本的历史上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禅宗来自中国。当禅宗发展至顶峰,在它最丰富饱满的时候,传到了东邻这个被称为“扶桑”的岛国。禅宗在日本人的生命活动中留下许多息息相关的社会心理痕迹,影响着日本人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书道、茶道、花道中积累下来的审美格调和艺术品位已成为日本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

1简洁美

禅宗倡导的是一种宁静、节制、简单、朴素的,而非宣泄、浪费、复杂、奢华的生活。禅宗中体现出的节制精神和祟尚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本人对于禅宗的信仰形成了日本人俭朴、单纯、自然的文化,禅的实质也就是要通过自我调心,来达到主体自我与客体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实现精神上的超脱与安宁。深刻的自省、简素的器具和苦行修德的传统使日本人生来排斥杂乱与繁琐,力求在追索事物本质过程中达到一种简洁,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和传统审美意识的精神构造。因此,日本平面设计的审美观念也受其影响,一般秉持“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的设计原则,形成了日本设计中单色的、直线的、单纯与简朴的形式语言。受禅宗“少则多”的简化精神的影响,日本平面设计形成了能表现复杂理念的简约形式,这种形式隐含“只传达要义”的精神,成为一种精炼的视觉语言。日本无印良品(图5)的包装设计,颜色多采用单色,形成了识别度极高的视觉体系。在标签的设计中几乎都使用了简单的色块将产品的标志、产品信息等文字进行简单分割排版组合,整体关系简单明了,看上去很简洁又有一种秩序美。

nlc202309010233

2空灵美

禅宗中“空”的思想突出表现为慧能所作的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和“三无”的思想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禅宗中的“空观”即是自心清净,心灵保持空明自由而无所住,入世却不受其尘染,体现空寂淡然的心境。空灵是艺术的生命,只有空,才能灵,才能生义。所谓空灵,就是艺术形象隐含着丰富深远的东西,留给欣赏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充满禅意的作品,往往呈现出水月空花般的空灵美。

日本的平面设计中,也深入了禅宗的影响,而愈显灵性和深幽。因为禅意的设计艺术,始终表现出一种自然外物的空寂,它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意”,描绘出一个极静的空灵意境,艺术家们只有内心与外物合一,才能体会到空寂的禅意,方能步入禅宗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有时又在艺术的表现上不含任何的传统视觉符号,它超越了对视觉符号的表面形式关注,认为美也存在于非具象的事物之中,将人对视觉的通常解读由表及里,深入到心灵的感知。以传统的“空灵、虚无”的禅宗思想为基础,融合日本艺术特有的“清愁、冷艳”的浓郁色调,追求艺术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开阔了对设计的思考。日本的设计艺术以符合现代人的视觉习惯和一种超越东西方文化的姿态,去探索新的艺术设计发展方向。在日本许多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空灵禅意的宁静悠远。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地平线系列的海报(图6)中,四副海报是来自世界不同的地区的广阔一望无垠的超级场景为底,为了就是寻找完整的地平线,完整利落地把整个画面一分为二,一片巨大的草原、盐湖和远处天际相交,好像地平线之上空无一物,又好像涵盖全部。它们都呈现出看似空无一物,却能海纳百川的容器。海报给人空灵、静、虚的禅宗境界。

3生态美

生态美也就是所谓的自然观,禅宗所述自然观的特性,首先就是明心见性从而得以达到自然与人的“合一”,人本就是由自然而生,固自然的禅宗理念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日本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在精神气质。且大自然对人类有着厚重的养育之恩,加之日本人本就对自然环境十分珍惜与关注。他们对自然都抱着感恩之心,反对随意无度地占有与浪费,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观念是与设计上倡导的生态、环保主义相吻合的。在无印良品的包装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多数是纸质的。纸质包装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无毒、无味,在自然界中能够很快腐烂,被降解吸收,对环境没有污染。这样的材料可以使产品回归本质。无印良品将这种既环保又纯粹的纸用来制作商品的标签及包装袋,就形成了一个独具一格的品牌体系,我们很容易通过这些产品体会到无印良品的自然纯朴、朴实无华的设计风格。

结语

神道与佛教禅宗的文化内涵是深刻悠远的,通过文章的洞悉,我们可以把宗教思想在日本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归纳为是对自然、简洁、空灵、生态等设计风格。

也可以把“意清虚静”、“心物一体”等禅悟思维作为创作情态的参考,但它实则超越了种种常识、规律、法则,而更多地指向我们内心的省思——对自然、性灵、社会、世界等各方面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当代设计越来越崇尚本土化,而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作为一名设计者,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我们要敢于打破固有和局限的思维,使看世界的眼光和视角呈现出与以往的不同,设计会将是一场心灵修行和升华的体现,它包括你对文化、文学、宗教、心理等诸多因素的感悟。在平面设计中体现宗教思想是一种设计的方式,希望通过对日本设计的分析总结规律,可以借鉴并探索适合本国本土化设计发展之路,推动本国平面设计向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日本宗教 篇3

一、萨满教造像

1. 萨满教。

萨满教, 也称为“珊蛮教”, 是蒙古族早期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自然物和自然力, 相信万物有灵以及灵魂不灭。萨满教没有明确的创始人, 其传教者称之为“萨满”, 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萨满被认为是能在鬼神和人之间进行沟通的人, 因此萨满在蒙古人的生活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占卜吉凶、医治疾病、负责祭祀、甚至主持皇帝的登基仪式。蒙古历史上最著名的萨满就是巫师阔阔出·帖卜·腾格里, 而“成吉思汗”的尊号就是阔阔出“奉天神之命”献给铁木真的尊号。

2. 萨满教造像。

萨满在进行巫术拜祭活动时都会制作一种人像布偶来充当拜祭和供奉的对象, 这就是蒙元初期的宗教造像, 被称为“翁衮”, 意为亡灵或守护神。制作“翁衮”的方法非常简单:用小木条或木板做骨架, 其上裹上蒙古人常用的毛毡, 再用绳子包扎成人形, 就是“翁衮”。“翁衮”的制作符合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始宗教造像制作法则, 是原始宗教雕塑艺术品。

随着蒙古铁骑的西征南进, 萨满教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了。萨满教是多神教, 对其他宗教没有强烈的排斥作用。因此对萨满教的改造、对外来宗教的学习与利用就成为元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道教造像

1. 道教。

道教产生于东汉, 是汉民族地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追求得道成仙、垂法济人、无量度人。而“长生不老”、“羽化成仙”正是成吉思汗青睐道教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 成吉思汗还要借助道教的力量夺取广大中原地区。1219年, 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听说道教全真教“七大真人”之一的丘处机法术高超, 遂派近臣持诏相邀。1220年秋, 丘处机西行, 历时三年终于在大雪山见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有长生之药否?”丘处机答曰:“有卫生之道, 无长生之药。”并对成吉思汗进言说“要长生, 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 须敬天爱民。”成吉思汗非常赞赏, 将丘处机尊为“神仙”, 并让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教迅速发展, 遂成为北方第一大教。

2. 道教造像。

(1) 传统道教造像。道教有众多的天神, 除了最重要的“三清”、“四御”外, 还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五方天帝等神灵。山西晋城玉皇庙是至今保存完好的道教道宫。玉皇庙内所供奉的天神众多, 属于元代雕塑只有二十八宿塑像和十二元辰真君塑像。二十八宿塑像据考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所作, 其中既有秀丽的千金、儒雅的书生, 也有粗犷的武夫、威严的官员。这些塑像以山西当地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为范本, 大都呈现出脸型修长、额头较宽、颧骨较低、鼻梁细长、眼呈丹凤的特点。二十八星宿身边还有二十八种异兽。

(2) 全真教新造像。全真教的崛起使得中国道教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尤其是在雕塑艺术方面, 道教宗教造像开始出现以创始人王重阳、全真七子及其他弟子为创作题材的造像。这一阶段保留至今的就是山西的龙山石窟。1234年元代道人披云子宋德方开始开凿龙山石窟。龙山石窟中除了“三清窟”造像仍然采用传统的“三清像”题材外, 其余造像题材均有所创新。如有表扬王重阳创立全真教而建造“玄门列祖洞”, 其中有专为丘处机开凿的“长春演道真人”主像一尊;有宋德方弟子所作披云窟宋德方像;有全真道人修炼仙丹时模仿佛教涅槃而作的卧如窟卧如像等。龙山石窟内道教造像雕刻朴实、形象敦厚, 代表着元代乃至中国道教艺术的最高水平。

道教是汉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 蒙古统治者为了顺利进入中原曾经拉拢过道教。但当他们在中原地区根基稳固时, 便开始打压道教、亲近对汉民族而言也是外来宗教的佛教了。

三、汉佛造像

1. 汉传佛教。

佛教在传入中原地区过程中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 逐渐融入汉民族本土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思想和理论, 即汉传佛教。成吉思汗在西征之前就召见过佛教禅宗临济宗的中观禅师及其弟子海云禅师。成吉思汗非常推崇他们的学识与修养, 尊为大、小长老。1219年又命他们统领汉地僧人。曹洞宗万松禅师的俗家弟子耶律楚材也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 成为当时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成吉思汗以后的元代皇帝都采取优待汉传佛教的政策。尤其是元世祖忽必烈, 对佛教更是推崇弥甚。《佛祖统记》中记载忽必烈“万机之暇, 自持数珠, 课诵、施食”。忽必烈还把推崇、优待汉传佛教与蒙古贵族“因俗而治”, “以少治多”的民族政策联系在一起。元代统治者利用汉传佛教安定了人心、巩固了统权、缓和了民族矛盾。

2. 汉佛造像。

早期汉佛造像都是仿照印度佛教造像的造型。后东晋戴逵父子创造出了符合中原地区审美观念的中国式佛像, 这就是“二戴像制”, 自此“汉地佛像”造型逐渐形成。元代汉佛造像有两类, 一是寺庙佛像, 二是石窟佛像。寺庙佛像加入了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创作手法, 佛像虽富有生活气息, 但失去了宗教虔诚而纯粹的信仰;元代石窟佛像数量很少, 现存的仅有福建福清的少量石刻和敦煌莫高窟第95窟的元代造像。福清石刻以弥勒佛最具代表性。弥勒佛像高9米, 阔8.9米, 以一整块花冈岩石雕凿而成, 具有汉人的面相体态, 是不可多得的石雕造像。敦煌莫高窟第95窟的元代塑像造型则富有时代气息。佛像面相淳朴、体形健硕, 观音和胁侍菩萨具有蒙古族女性特征, 天王具有蒙古男子的气魄和游牧民族的特色装束。

四、藏佛造像

1.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是由佛教密宗与藏族原始苯教相融合而形成的宗教。蒙古族和藏族都是少数民族, 在对待汉民族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藏族苯教与蒙古族萨满教在教义、教规、祭祀等方面也有很多相似性, 因此藏传佛教更容易得到蒙古统治者喜爱。当佛教与道教产生矛盾时, 蒙元统治者解决佛道之争的办法就是两大宗教进行辩论。1258年, 藏传佛教大师八思巴在辩论中驳倒了道教。1260年, 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国师”, 让他统领天下佛教, 后又再封八思巴为“帝师”。自忽必烈之后元朝历任皇帝都设立“帝师”, 并由藏传佛教大师担任。帝师负责主持元朝宫廷佛事, 甚至连元朝太子登基也由帝师“灌顶”。由于元朝皇帝宠信佛教, 藏传佛教在中原地区空前发展。

2. 藏佛造像。

藏传佛教中最常见三类造像。第一类是“妙相庄严像”。这类佛像一般眼睑微开、眼线拉长、微露眼珠、耳配大耳饰、嘴巴略小、用含笑不语的表情来表达威严慈爱的感觉;第二类是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造像。这类佛像大都眼睛微闭、嘴角含笑, 宽肩细腰, 装饰华美, 在威严慈祥之上又增加了艳丽;第三类是“师祖像”。“师祖像”必须尊重历史、真实地表现师尊的生理特征和精神面貌, 因此是宗教感染力和艺术水平都极高的造像。

藏传佛教还出现了另外三类造像。首先是“女像”。藏传佛教崇尚女神, 女神造像中最常见的就是度母像。据《大日经》的说法, 度母是从观音菩萨的眼睛中变化出来的, 共有21相, 藏传佛教称她们为21度母。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是白度母 (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化身) 和绿度母 (唐朝文成公主的化身) 。女像大都发髻高耸、脸庞椭圆、耳坠大环、丰乳突起、细腰裸露, 形象优美生动;其次是“忿怒像”。藏传佛教认为佛具有两种化身, 即真实身和忿怒身。真实身就是平时的佛像, 表情平静, 四肢正常。而忿怒身就是面相怪异、体态夸张、手持不同法器、张牙舞爪的明王、金刚像。忿怒像是佛和菩萨变化成凶恶的模样吓唬邪魔的;最后是“机械像”。藏传佛教中的机械像多为“曼茶罗”, 就是仿照僧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地进行的雕塑。“曼茶罗”平时是合上的, 只有在宗教仪式时才会打开。因此比佛像的制作需要更多智慧、金钱和时间。

五、元代宗教造像特征

对各民族宗教信仰采取宽容政策是元代统治的特点。这不仅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统一, 更使元代宗教造像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 宗教造像的内容形式是由宗教思想教义决定的。原始宗教没有造像, 随着宗教的发展就出现了超人化的宗教崇拜对象。以佛教为例, 为了突出佛祖超越历史和人格的存在, 藏传佛教教义就规定了佛像的各种形式和规范, 也就是佛教造像的内容和形式。其次, 宗教发展为宗教造像的规模制造提供了条件。艺术发展、实现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蒙古贵族通过战争掠夺的大量的财富使他们可以为宗教艺术的发展“买单”, 这就为宗教造像的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第三, 统治者宗教取向变化促使宗教造像艺术不断创新。元代统治者早期扶持道教带来了以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全真七子及其他弟子为创作题材的新道教造像艺术。中后期扶持藏传佛教, 又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带来重大创新。正是统治者的宗教取向不断变化才促使元代宗教造像艺术不断创新。第四, 元代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对明、清产生了重要影响。元代统治者尊崇藏传佛教, 因而促成了藏佛造像的发展。藏佛造像有系统的理论, 造像的尺寸、比例、姿势等都有规范, 所以藏佛造像手法细腻、装饰意味浓郁。由于元代统治者的推波助澜, 导致藏佛造像程式化越来越严重, 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的雕塑风格, 导致了明、清雕塑华丽繁复而缺少生命力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黎日晃.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 2005.

[2]艾丽曼.从萨满教到藏传佛教[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5) .

论宗教传袭方式对宗教信仰的影响 篇4

传袭就是传授和继承, 它是任何宗教得以延续的首要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宗教传袭方式来分析宗教传袭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

一、王权自上而下推广的力量

与欧洲各国相比, 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宗教信仰传统是截然不同的, 这些差异体现在两者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中国人民群众宗教观念淡薄, 信教者非常少, 宗教势力一直没有发展到可以左右政局的国教地位, 更没有宗教战争。这是因为我国各派宗教都是在以汉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流传、发展的结果。中国汉人宗教观念从图腾崇拜以后就进入了一个以维护现实利益为前提的务实文化领域。因为我国从商开始的奴隶制社会就是以血亲为稳固统治集团的高度专制的社会, 没有经历过类似古希腊历史上奴隶主民主制的宽松阶段。我国传统的务实思想使中国人的心目中并没有一个关于未知世界的体系, 也没有一个最高神的存在主宰人们的命运, 最高的神就是皇帝。因此, 随着皇权的没落, 对神的畏惧也就不复存在。而进入现代, 政府对无神论的宣扬, 对宗教的管理与控制, 都让宗教进一步退离了我们的生活。这就注定了我国汉族中各种宗教始终不可能取得很大的发展, 宗教神学在我国也往往向哲理方面变迁, 而减弱了其神秘性和超世性。到今天, 大多数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在务实文化的长期熏陶下, 民众并不向往虚幻空灵的“神”, 而是从实利出发, 视具体需要而定。中国没有宗教可以得以传播的传统, 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同样缺乏宗教信仰滋生的传播途径和心理基础。

而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却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宗教传播完全不同。以基督教为例, 公元前四世纪的罗马达到全盛时期, 征服了全部地中海地区, 控制了整个欧洲和部分亚非国家。罗马本来是个多神教的国家。为了适应帝国对各民族统治的需要, 统治者们需要建立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一神论的宗教观适合大帝国统一, 于是帝国统治者便把基督教提到国教的地位。虽然后来罗马帝国崩溃, 欧洲各民族相继独立, 但基督教信仰和它的国教地位却仍被沿袭下来。统治者的争权夺势, 为了统治的需要强迫人们信仰某种宗教, 也是基督教得以传播与壮大的重要原因。

同样, 伊斯兰教也是经过王权的推广而逐渐被民众所接受。王权的力量作为宗教传袭的一种手段, 在宗教最初阶段的普及是非常关键的。当宗教被强制性地要求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会慢慢地接受其所给予的价值体系, 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信仰传统, 使宗教信仰的延续得以可能。信仰体系通过王权的力量, 在信众的日常生活中被反复强调, 最终产生广泛的社会认同, 并通过这种社会认同形成的教化和压力渗透在个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方式中, 把信仰变成社会生活的习俗, 并与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

二、家庭的宗教传承作用强化了宗教信仰

而除了历史上统治阶级干预了宗教信仰行为, 家庭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信仰的形成方面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历代统治者并不以宗教为然, 而是以儒家的宗法礼教来支撑整个宗族的统治, 作成为治国齐家的信条, 这种文化传递方式也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宗教的发展, 没有为宗教传袭提供必要的土壤。

世界性大宗教能够民族化、区域化传播的重要条件是, 其传袭的年龄起点低, 这一点有利于信仰者对某一信仰的普遍接受和巩固持久。关于何时开始信教, 人们信仰选择在社会化的早期就已经开始了, 即开始信教的时间绝大多数应当发生在獐和青少年时期, 而不是更晚。因为一个人越是到成年的进修, 其对信仰的选择越趋理性, 其从众和顺从的可能性会偏低, 那么全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普通信众中, 信仰传袭的年龄起点低, 事实上趋向于低龄, 主要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事实上, 如我们所知, 世界性宗教都是在儿童和表少年时期就选择了该教作为他们的毕生信仰。

以中国西北伊斯兰教信仰为例, 在西北地区, 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的穆斯林大多数都生活在浓厚的宗教背景下,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家庭、社区就为他们营造着宗教的氛围, 他们看见家庭成员做礼拜、看到矗立在他所居住的社区的清真寺。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还可以去清真寺做礼拜、听教职人员讲《古兰经》。因此对于西北地区的穆斯林来说, 他们的宗教信仰主要还是受到家庭和社区的影响。

由此可见, 家庭作为宗教信仰传承的基本单元, 有力地支撑起圣俗并存的和谐空间。信徒在家庭中从小接受的宗教熏陶奠定了他们终生的信仰基础, 并把信仰体系融汇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同时, 也会他们对后世进行教育以及宗教的代代相传打下了基础。

家庭在社会学意义上是被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联系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共同体, 也是社会制度、文化和生物学意义上的共同体, 它构成社区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在宗教信仰传袭过程中起到的不是中国宗族文化一样的弱化作用, 而是促成了宗教信仰的产生。尽管家庭可能缩小个体内心的人际归属空间, 但家庭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宗教发生的社会单元中, 只有家庭是最可靠、最稳定, 也是最基本的。作为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家庭出生的个体, 从一出生就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宗教, 而家庭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充当了传教士的角色。世界宗教的传播和发展的基础在于, 它们不仅建立在信仰基础上, 而且还建立在行为基础上。要做一个信徒就要绝对地信仰该宗教的神, 按其规定的方式生活。家庭是我国西部宗教活动的基本单元, 是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纽结, 也是人们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在这个宗教与社会的基本单元中, 父代对于子代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父代的信仰行为以及仪式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宗教抉择。

以基督教为例, 其宗教公共活动一般是在教堂进行。而普通信众的宗教活动主要是在家庭或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家庭是基督教走向公共性的最小单元, 是扩大其影响力的基础所在。很多基督教信众是从他们一出生就自然而然地接触了基督教文化并将其作为自己终身信仰的宗教。正是由于这种代际影响和家庭中的宗教氛围, 通过感染、暗示、模仿等心理机制的作用, 使同一信仰在家庭中强化, 在社区中扩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以薪火相传。信徒成长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宗教的参与, 在他懂什么是宗教或什么是信仰之前, 就通过一系列的言传身教, 耳濡目染, 成为了宗教信徒, 并随着时间的流转, 使宗教信仰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部分。

伊斯兰教, 藏传佛教在我国的发展与传承就是同样的情况, 家庭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使此两大宗教在维吾尔族、藏族全民信仰的宗教。

三、教职人员的传教活动扩大了宗教信仰的范围

世界性大宗教都规定它们的信徒有传教的义务, 而教职人员作为信徒的榜样和主要传播者, 对传教更有着重要的责任。任何宗教的扩张与传袭都不能抹灭教职人员所做的贡献。

在世界性宗教的宏扬时期, 都会有传教人员活跃在世界各地, 传经、布道、发展信徒。传教士开拓进取的毅力, 以及为自身信仰不惜牺牲的精神是并不鲜见, 可以为了信仰传播远离故土, 不远万里异乡传教, 终生献给传教事业。

以我国为例。首先, 在我国这个缺乏政教合一传统的国家, 伊斯兰教是广大西北少数民族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而西北地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而且拥有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他们来源于信教群众, 又服务于信教群众, 充分发挥教职人员群体联系政府和信教群众的桥梁作用。他们将伊斯兰教的布道活动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

同样, 基督教的传教士同样如此。基督教的发展现在已经从中国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延伸。以川南农村为例, 据笔者了解, 基督教的进入主要集中在最近两三年。传教士来到当地, 建立教会、发展信徒全是义务性的。他们有的来自国外, 有的来自东部沿海城市, 来此传教并非为名利, 纯粹是为了达到基督教信仰体系的要求。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信仰支撑着传教士的活动, 而同样, 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扩大了宗教信仰的范围, 使更多地人认识到并走上信仰的道路。

四、总结

宗教信仰的可能性与原因有很多方面, 某种情况下可能是主观方面占主导地位, 而另一场景下又可能是客观环境导致宗教情感的生发。宗教信仰这一话题的探导始终离不开基本的理论范式。

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之间也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在有信仰传统的地区与没有信仰传统的地区, 宗教信仰的传播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务实的, 注重实利的信仰方式没有为宗教信仰的传承提供必要的环境与土壤。而王权、家庭以及传教士在宗教传袭中所起到的作以及传袭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宗教信仰的扩张和延续。

参考文献

[1]于可:《当代基督新教》, 东方出版社, 1993年。[1]于可:《当代基督新教》, 东方出版社, 1993年。

[2]许明炎:《中西宗教信仰的不同特点与文化差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2]许明炎:《中西宗教信仰的不同特点与文化差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

[3]连东:《试论宗教存在的原因和信仰宗教的原因》,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3]连东:《试论宗教存在的原因和信仰宗教的原因》,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

[4]普慧 (张弘) :《“史”与宗教信仰》, 《东方丛刊》, 2007年。[4]普慧 (张弘) :《“史”与宗教信仰》, 《东方丛刊》, 2007年。

[5]许明炎:《中西宗教信仰的不同特点与文化差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许明炎:《中西宗教信仰的不同特点与文化差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

[6]陈昌文:《圣俗边缘:西部社会的环境、信仰和行为》,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年。[6]陈昌文:《圣俗边缘:西部社会的环境、信仰和行为》,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年。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72年。[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8][法]爱弥尔.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8][法]爱弥尔.迪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9]世瑾:《宗教心理学》, 知识出版社, 1989年。[9]世瑾:《宗教心理学》, 知识出版社, 1989年。

[10]阿忠荣:《关于宗教信仰的心理基础及心理特点》, 《攀登》, 2005年。[10]阿忠荣:《关于宗教信仰的心理基础及心理特点》, 《攀登》, 2005年。

日本宗教 篇5

一、既有宗教与科学关系学说的不足

“对抗说”、“分立说”和“关联说”作为既有的关于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三种学说, 为人们认识宗教和科学可能具有的关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分析路径。它突破了以往宗教消亡论对宗教所抱的歧视和敌意态度, 积极地评价了宗教对人们的生活甚至宗教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所提到的正面作用。对宗教的宽容不仅使人们对宗教和宗教人士充满同情的理解, 同时也为宗教发挥终极关怀和道德规劝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

但是, 这三种学说从静态的层面上看, 毕竟是互相排斥甚至彼此对立而不能共存的。“对抗说”作为西方近代的传统见解, 把科学当做批判宗教的最有力的武器, 它为近代科学摆脱宗教的压制, 为人类思想的启蒙和理性的解放起到了振臂一呼的作用。但科学和宗教并非一开始就彼此对抗, 只是到了16世纪, 科学世界观从真正兴起后, 宗教才扮演了阻碍科学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反动力量。相反, 宗教在人类最原始的时代不仅没有阻碍科学的发展, 而且影响和造就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即使西方的近代科学史作为宗教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也并不能否定宗教文化与科学之间在方法论上所具有的共性。“关联说”就从基督教与近代科学形成的关系入手, 从另一侧面挖掘出宗教精神以及宗教在方法论上对科学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事实上, 现当代宗教在基督文明发达的文化中并没有因为人类科学的发达而退减, 反而愈显蓬勃, 也从现实层面驳斥了绝对“对抗说”的片面性。

“分立说”作为宗教界面对18世纪以来对势不可当的科学潮流而主动向科学作出让步的具体表现, 将科学和宗教的研究对象进行区分, 在承认科学对人类现世生活必要性的同时保留了宗教存在的可能性, 从而避免了全面“对抗说”对宗教生存的致命打击。而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也主张放弃科学和宗教全面对抗的观点, 采用康德的“科学与宗教相互关系的二元论”观点来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2]。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宗教在终极关怀和道德规劝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但是“分立说”无法解释宗教界尤其是西方基督教在中世纪对科学的束缚和对科学家的残酷绞杀。

“关联说”是当今西方学术界新起的较为普遍的观点。它既认可科学对宗教具有批判的权利, 同时又反对把科学同宗教对立起来和隔离起来。这种折中的观点, 其优点同时也正是它的缺点, 它通过东西文明的对比, 从比较学意义上揭示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却无法涵括宗教与科学在历史上的诸多恩怨仇和, 更无法为显示宗教政策的制定和宗教未来走向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二、宗教与科学关系“杠杆”模型的本质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的提出是受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的启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 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 (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F1·L1=F2·L2。其中, F1为动力, L1为动力臂, F2为阻力, L2为阻力臂。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发展永恒动力的观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必将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活世界。因此, 如果用人类生活作为杠杆支点, F1表示科学变量, F2表示宗教变量, L1表示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联度, L2表示宗教与人类生活的关联度, 其中力臂越短表示关联度越高, 则宗教与科学关系完全可以在非严格意义上的杠杆原理来表述。

1. 宗教与科学作为影响人类生活的两股重要力量, 它在人类生活中试图保持相对平衡。

科学与宗教虽然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但是,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 科学又无法完全消除宗教之影响[3]。人类生活的历史也表明, 任何人为的以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的企图都会导致平衡被打破, 从而给人类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 (如西方中世纪的宗教黑暗时代和“上帝死了”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首先继承了“对抗说”的合理成分, 承认宗教与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本质对立;同时又汲取了“关联说”关于宗教与科学具有深层内在关联的见解。不只如此, 杠杆模型还有机地将“对抗说”与“关联说”融合在具体的人类生活历史当中。在人类原初的蒙昧时代, 宗教观念在人们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 科学知识只能在充斥着神秘的、荒诞的种种宗教观念之中逐渐积累、成长。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 新宗教则往往具有科学的倾向。而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不断获得发展, 科学越是巩固和扩展自己影响的领域, 它就越是排挤宗教, 减小宗教对人们世界观影响的范围, 把它推到次要的地位[4]。科学与宗教的激烈对抗恰恰就发生在人类历史两端之间的过程当中。

2. 宗教与科学在总体上是此 (宗教) 消彼 (科学) 长的趋势。

基于唯物史观, 我们知道, 科学作为生产力的主要代表总是会不断发展并扩展自己在人类生活中的势力范围。生产力的不可阻挡决定了科学终将把宗教从原本神圣的位置上拉下来, 宗教与科学在总体上此 (宗教) 消彼 (科学) 长的趋势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规律和趋势。宗教被科学所排斥这一历史规律性, 用俄罗斯著名的哲学家米特罗欣的话说就是“从这儿出现极其常见的公式:科学前进一步, 宗教就后退一步。今天, 宗教和教会在社会生活中实际已经被边缘化了。”因此, 在宗教去魅和理性高扬的现代, 宗教必须因应科学的发展而自觉地进行宗教改革, 远遁到道德劝化和终极关怀领域, 从而保持宗教与科学的杠杆平衡。

3. 不同文化背景下宗教与科学是具有深层关联的矛盾统一体。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宗教与科学都是为着人类征服未知和死亡的共同目的而出现的。由于轴心时代东方和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 中西方人类生活也有质的区别。因此, 从文化比较学角度来看, 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科学也有各自的方法论特色。如果说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区别在于一为“天人合一”, 一为“主客二分”的话, 那么“天人合一”式的宗教不可能培育出西方“主客二分”式的近代科学[5]。究其原因, 一方面, 从历史的角度看, 现代科学史神学的繁衍, 现代技术至少可以部分地被认为是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人类统治自然的理论的西方化的实现;另一方面, 从精神层面来看, 如果没有源于基督教历史的精神阐述和冲动, 现代科学的诞生也许是不可想象的[6]。而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不重视宗教, 追求天人合一状态, 所以重人生体验和精神境界之追求, 而轻自然科学之研究;故此, 近代科学不能在中国得以产生。

三、基于杠杆模型的宗教未来走向预测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多层次、动态的阐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关系, 将既有的三种彼此不能兼容的学说有机的融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于更深层的探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理解把握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宗教现象, 从而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宗教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1.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并非单维和固定, 而是多维、复杂、与时俱进的。

就总体而言, 宗教与科学关系经历了科学萌芽于宗教、科学与宗教冲突到宗教与科学的自觉调适。因此, 我们要通过探讨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内在规律, 充分认识到宗教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具有的双面效果, 尽可能使已经存在的宗教发挥积极作用, 为发展帮忙;而不是释放消极作用, 在矛盾中添乱。这就需要我们避免过去长期形成的急躁和简单化的思维惯性, 通过主动工作, 而不是消极防范, 来放大宗教的积极因素, 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引导、化解和抑制宗教可能释放的消极因素。

2. 宗教在经过自适应改革后仍将长期存在。

根据杠杆模型, 随着科学的发展, 宗教将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现实生活本身, 一步一步从日常生活的内容走向日常生活的形式, 走下神坛。目前, 宗教界提出的全球普世伦理实际上正是宗教应对现代科学的挑战而为自己开辟的新的可能生存空间, 宗教伦理化也成为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天, 我们已经认识到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将长期存在。宗教存在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在看待宗教问题时要防止短视症, 忽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一方面,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把意识形态领域让给宗教去主导;另一方面, 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促退宗教”甚至“消灭宗教”作为社会主义阶段的目标或者任务。

3.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样需要坚持宗教的民族性。

宗教是社会人群的思想信仰, 属于社会精神文化的范畴。民族是宗教的社会载体, 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两者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 一切民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 一切宗教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 这是没有例外的[7]。根据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模型, 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人类生活支点决定了其杠杆两端宗教与科学在思维方式等方面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共同特性。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本土宗教因其民族性仍然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 外来宗教要在中国传播, 也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自觉改造, 才能落地生根。

摘要:在后现代价值多元背景下, 学术界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认识已经超越既有单一、静态的“对抗说”、“分立说”或“关联说”, 逐渐转向动态的综合。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杠杆假说在综合前人学说的基础上, 基于唯物史观, 用杠杆平衡原理, 直观、动态的展现宗教与科学关系在历时和共时层面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并进而推演宗教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宗教,科学,关系,杠杆模型

参考文献

[1][英]A.D.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73.

[2]何小莲.宗教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7.

[3]钱时惕.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35.

[3][俄]B.C.谢苗诺夫.科学与宗教:相互关系、对抗与前景[J].郑镇, 译.世界哲学, 2009, (1) :135.

[5]朱立元.科学与宗教精神的奇特联姻[J].复旦学报, 1995, (3) .

[6]宋波, 夏廷.基督教与近代科学[J].世界宗教研究, 2003, (2) .

日本宗教 篇6

通过对我院及周边高职学生的宗教信仰调查, 高职生对宗教信仰具有好奇性、随众性及混沌性的特征, 故对宗教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必须以对话为基本手段, 遵循思想教育原则、重视心理疏导、加强理论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等。除此之外, 还要改革创新当前思政教育模式, 切实树立起立场鲜明的旗帜, 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同时结合我们医学生的实际,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 信教现状

我们在护理学院的学生中进行了宗教信仰的排摸, 从信教人数上看:4000名学生中有85人信教, 占2.1%。从信教选择上看:基督教84人, 占98.8%伊斯兰教1人, 占1.2%。这85个学生对宗教信仰认识表现出三大共性:第一, 严重的好奇心, 这些学生不了解宗教, 只是觉得为何身边有人那么痴迷宗教, 于是想探个究竟, 也就走上了信仰宗教之路。第二, 盲目的随众性, 这些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受到家庭、社会的耳濡目染, 觉得信教也未尝不可, 于是也就信教了。第三, 认识的混沌性, 其实好奇和从众都是认识上模糊, 整个人处于混沌状态, 他们不清楚诸宗教之间的区别, 以及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到底有何意义, 等等有关宗教的问题。

2 现状分析

那么造成学生信教及对宗教的认识不足, 主要是因为什么呢, 可以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去分析。内因就是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当代大学生思想异常活跃, 个性非常张扬, 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存在的意义或精神的寄托, 而宗教的存在则让一部分人得到了精神的寄托, 获得了人生精神的支点。人类的意义追求和精神需要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内在动因。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经济、就业等问题造成大学生的困惑, 感慨人生苦闷。当人遇到挫折和失落时, 就会导致心境复杂, 会不自觉的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比如, 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恋爱受挫、就业失败时, 往往会思考人生的一系列问题, 追问人生价值和意义何在。如果此时大学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可能就会动摇他们在长期教育中形成的无神论信仰, 转而诉求宗教, 寻找生命的价值, 在宗教意义上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 产生心理皈依, 形成宗教情感和宗教认同, 最终就有可能形成宗教信仰。受到熏染, 日后信仰宗教更多的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 和心理慰籍, 以缓解各种原因造成的孤独感、失落感等, 同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 好奇、逆反心理, 从众心理特征也让他们觉得宗教信仰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

造成外因的主要因素有: (1) 社会因素: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与外界交流增多, 多元价值观冲击着以往单一朴素的的信仰, 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 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倾向。而价值体系的多元结构, 势必会导致一元化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和解构, 造成价值观体系的紊乱, 引发人们思想的混乱, 进一步加剧人们在信仰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在多元的文化价值时代, 多元与一元不是简单、外在地对立和排斥的, 而是相通、共生、良性互动的关系。再加上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所包含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 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2) 学校因素:高校的思政教育重灌输, 内容、方法简单化, 针对性不强, 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宗教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社会存在有物质层面的, 也有认识层面的。任何宗教思想都不是独立自在、随意产生的, 其背后一定有复杂的社会原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于实际的生活学习等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 不能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由认识层面偏差所引发的问题, 又不能着重从思想认识的层面进行教育, 而偏重于意识形态的说教, 而把“人”放在一边。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理想和现实矛盾时, 就易导致学生理想迷失, 走向宗教。 (3) 家庭因素:受家庭影响, 从小开始信教。此外, 特殊的家庭环境也是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甚至是终身的, 有些家族有信仰宗教的传统, 孩子自然也会遵循其传统的。

内因决定着外因, 外因是内因的诱导, 当内外因共同作用时, 大学生的走上宗教信仰之路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内因这个重点, 关注外因的作用, 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对有宗教信仰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3 管理策略

高职学生的宗教信仰既有社会人员宗教信仰的共性, 又有学生自身的特点, 那么我们就要抓住学生在学校的特点对症下药。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宗教对话的一项重要活动, 这里的管理的不是一种单行的自上而下的控制与指导, 而是至少要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确保国家大政方针的方向, 二是学生、师生个体之间的民主平等, 三是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当我们确保这三个特点之后, 就可以利用恰当的时间, 合理的安排人员, 运用适当的形式来进行宗教对话工作。

3.1 重视三个时期的对话

期初、期中、期末。学期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特有的时间因素, 宗教工作要常抓不懈, 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期由于其不同的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和研究。期初, 学生带着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尚未完全融入正常的学校生活, 甚至有的学生违背宗教政策, 在校园里偷偷宣传宗教, 因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排摸, 了解情况, 在原有的宗教信仰学生登记表的基础上, 完善建档, 做好跟踪。随着学期的推进, 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或许有些许改变, 加上期中需要进行教学检查的, 对宗教信仰学生的信仰与学习问题需要关心。而临近期末时, 学生渴望着假期的来临, 思想上有着波动, 宗教信仰的冲动亟待爆发, 因而需要给与他们很大的关怀。同时又要做好他们在假期宗教信仰的一些预防措施, 以避免他们走上邪路。

3.2 抓好三支队伍之间的对话

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班干是开展有效对话的三支队伍。辅导员的角色就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 是学生的最亲密接触者, 是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班干又是时刻伴随在学生左右, 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见证者, 是学生和教师的中间人、联络员。我们需要这三支队伍深入校园、教室、寝室。宣传教育我国的宗教政策, 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 与宗教信仰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话, 排解宗教情结, 帮助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3 运用三种形式的集中对话

例会、班会、每月班主任会议是集中力量对话的好时机。会议既是对过去的总结, 又是对未来的设计, 每周的党总支例会既要总结以往的不足, 又要设计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同时居高临下, 统筹规划班会和班主任例会的内容。当然会议只是布置, 关键还是要充分发挥同伴、同乡群体的对话作用, 因为他们由于地域关系, 信任度很高, 因而同伴和老乡彼此之间容易敞开心扉的对话, 这样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总之, 对于宗教问题, 我们不避讳、不打压, 而是平等的对话, 这样才会使模糊的问题清晰起来, 更有利于认清宗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

4 展望

宗教有着几千年的流传而不衰落, 有着其自身的原因, 宗教信仰不仅仅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 更是一种社会问题, 需要深入的进行个案访谈、调查, 以及背景分析, 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信仰宗教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两点展望。

首先,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作为教育者, 我们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来及时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要刻苦钻研, 拓宽知识面。更多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利于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 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困惑,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盲目信教的从众心理。细致的了解并真正掌握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本质, 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指导, 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而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高校要经常研究所面对的德育对象, 正确对待同学们在学生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及时地加以引导。在大学生遭受挫折时, 尤其要从心灵深处予以关怀, 使他们不至于去向虚幻的神灵寻求庇护, 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时候, 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

其次,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 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为个体的价值和行为选择提供参照系, 而且对生活其中的个体具有软约束力, 促使个体接受并践行相应规范, 否则会受到群体和舆论的排斥, 校园文化环境的积极因素满足了个体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并形成文化诱因, 成为个体内化并践行思想道德规范的精神动力。” (3) 校园文化环境为宗教之间、宗教与非宗教之间提供了平台, 而“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 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 是非问题, 不但是没有效率的, 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 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 (4) 只有平等对话, 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高远的人生境界。对于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 社会各界要做出努力, 平等对话宗教,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就会大大加强社会的凝聚力, 在大学生中开展宗教教育,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 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 客观解析宗教对主体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信仰问题, 推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宗教信仰是大学校园客观存在的现象, 如何应对校园宗教是摆在所有教学及管理人员的一个问题, 进行宗教对话是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宗教,对话,和谐校园

注释

11 方立天.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中国社会科学, 2005, 4.

22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19.

33 张耀灿, 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08.

日本宗教 篇7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调查涉及9个市州具有代表性的15所高校, 调查范围涵盖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农林类、医学类、财经类等大学本科及大专学生, 调查范围比较广。由于各高校学生数差别比较大, 因此, 我们根据各校学生比例确定了各校所分配的调查样本数。调查共发放问卷1030份, 回收问卷992份, 回收率为96.3%, 其中有效问卷946份, 有效率为95.4%。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大学生对宗教性质、起源与发展、作用、以及人生是否需要宗教信仰、宗教与文化关系、中国宗教“五性”、邪教与分裂活动七个方面的认知情况来分析他们的宗教观;同时, 还从大学生信教的人数、种类、对教义的理解、参加宗教活动的仪式以及宗教传播方面对他们的宗教信仰情况也进行了调查。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宗教有着比较公允、客观、科学的认知,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 正确认知宗教的性质、起源、发展和作用, 正确认知与宗教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当然, 调查中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第一, 一些学生对宗教作用的认知不够全面, 不能正确认识宗教作用的两面性;第二, 一些学生未能认知宗教也有其发展规律的事实;第三,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国宗教“五性”说缺乏必要的了解;第四,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清邪教危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本质, 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对邪教认识模糊;第五, 个别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分裂活动的实质。

在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 有17.3%的学生明确表示信仰宗教, 略低于20%;其中, 有37.2%的学生信仰伊斯兰教, 48.2%的学生信仰佛教, 10.4%的学生信仰基督教, 还有4.2%的学生信仰道教。当对他们开始信教的时间进行调查时, 高达81.1%的学生表示从小就信, 7.9%的学生表示从初中开始, 6.7%的学生表示从高中开始;从大学开始才信教的最低, 为4.3%。这就说明, 绝大部分信教学生是从小就开始信教的, 并非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的。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教的比例较高, 且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 民族性较强;大部分信教学生基本了解所信仰宗教的教理教义, 信仰坚定、虔诚, 且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宗教仪式, 来表达自己的宗教感情, 寻求一种宗教的归属感与荣耀感。总之, 根据统计结果来看, 绝大部分信教学生都能够正确处理宗教信仰问题, 但也反映出两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 大学生普遍对校园传教持宽容态度, 对校园传教行为和活动的认识不清, 警惕不足;其次, 一部分信教学生都不同程度的进行过传教。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观的成因分析

宗教观是指人们对于宗教的基本态度、观点和看法, 它是广泛存在的, 是任何人所具有, 而又无法规避的, 无论他是否为宗教信徒;且在一般情况下, 是否具有宗教信仰与是否具有科学的宗教观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非宗教信徒可能具有科学的宗教观, 也可能没有。考察大学生宗教观的成因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与宗教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 无论大学生是否为宗教信徒, 他的宗教观受社会化的影响较大, 尤其是成长环境与后天教育程度。如上文所述,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宗教有着比较公允、客观、科学的认知,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 正确认知宗教的性质、起源、发展和作用等。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人们往往将宗教等同于迷信、落后和愚昧。事实上, 虽然宗教曾经表现为祈雨、驱鬼、巫术等活动, 但是它反映了人类在特定阶段对事物不确定性的一种思考、认识和探索, 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甚至对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依然发生着重要影响。

调查中, 大部分学生对宗教都有着比较正确的认知, 缘于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宗教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 不盲目崇拜, 亦不盲目排斥。当然, 宗教类人文知识的相对欠缺也是影响当前大学生宗教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上文所述, 部分学生对中国宗教五性说缺乏一定的了解,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宗教的科学认知。虽然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邪教的危害性, 认识到分裂活动的本质, 但是在调查中, 发现有个别学生对邪教和分裂活动的认识不清晰, 也凸显出反邪教、反分裂活动的教育不够深入成为影响大学生宗教观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考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 大学生信教的原因比较复杂, 既有环境、宗教方面的因素, 也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首先, 就国际大环境而言, 信教人口众多, 宗教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一方面,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们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其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 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也逐步凸显, 一部分人需要通过现实之外的某种力量寻求安慰与庇护, 而宗教恰好适合和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要, 受到亲睐。[1]再次, 家庭环境对学生信教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调查中, 有48.8%的信教学生表示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而信教。最后, 学校环境的影响。调查中, 虽然只有3.6%的学生表示很赞成在校园里传教, 但是明确表示很反感的也只有25.9%, 这表明, 大部分学生对校园里的传教行为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客观上给传教给予了相对宽松的空间。总之,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处于环境之中, 环境的状况不能不对他们有所影响。因此, 环境因素是影响当前大学生信教状况的首要原因。

2. 宗教因素

首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 宗教开始借助新时代的文明成果, 通过建立网站、创办杂志、法事活动等宣传宗教的教义、思想和文化, 这无疑对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 为了争取更多的信众, 求得生存与发展, 一方面, 宗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扩大影响;另一方面, 宗教也依靠信众展开传教, 吸纳新教徒。调查中, 有34%的学生表示在校园里遇见过有人向他们传教;在对信教学生的调查中, 有40.9%的学生向他人传过教, 这给大学生信教无疑提供了方便。

3.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一方面, 思维活跃, 具有较高理性, 富于创造性, 对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 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自然受到关注;另一方面, 又希望寻求一个博爱、互助的理想环境, 找到群体归属感, 这样宗教相对平和友爱的环境恰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调查中, 有15.2%的信教学生表示自己信教的原因是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归属感, 仅次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另外, 有12.8%的信教学生表示是对某种宗教文化的向往。事实上, 环境与宗教因素只是外因,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内因, 因此,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信教状况的重要原因。

四、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发展趋势

据调查, 虽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对宗教的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宗教的认知基本上符合事物的真实情况。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加强,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也会更加正确认识与宗教相关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更加深刻认识邪教和分裂活动的本质。

相对于大学生宗教观的发展趋势来说,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发展趋势则显得更加复杂一些。首先, 就信教人数而言, 大学生宗教信徒的人数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调查中, 虽然有82.7%的学生目前不信仰任何宗教, 但在对不信教的学生作进一步的调查时, 只有16.1%的学生明确表示以后绝不会信仰宗教, 有32.0%的学生表示以后可能会信仰宗教, 而51.9%的学生则选择了说不清楚。这就说明, 当前我国大学生当中有一部分目前不信教的学生可能以后会信仰宗教, 信教的大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其他相似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发展趋势, 如谈宗凡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对同一个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宗教信仰人数上升了3.7%。[2]李海晶的调查显示, 从2002年至2008年, 学生信教比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由7.9%上升到12.5%。[3]其次, 大学生信教越来越受到理解。调查中, 有36.2%的不信教学生表示非常理解信教学生, 53.1%的学生表示基本理解;同样, 在我们对信教学生进行调查时, 只有24.4的学生表示不能被理解。这说明, 大部分非信教学生能够理解有宗教信仰的同学, 能够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信教问题;且随着不同思想信仰之间的交流对话, 相互理解亦有增强的趋向。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 无神论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完全是一致的;他们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 应坚持在政治上团结合作, 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4]最后, 宗教信仰中文化因素有增强的趋势。有研究认为, “到本世纪初我国青年教徒已达3000—4000万, 约占所有宗教信徒的三分之一”。[5]与此同时, 还存在一个庞大的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或追随者群体, 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望教者、慕道者和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6]如上文所述, 据我们对164名学生的信教原因调查中, 12.8%的学生表示信教是由于对宗教文化的向往和热爱。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思维活跃, 富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因此, 文化因素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

五、结语

有研究认为, 自20世纪末以来, 宗教信仰呈现出年轻化、高知识化、高层次化、高收入化等许多特征, 并提出了“高校青年宗教信仰高知识化”的概念。[7]事实上, 自20世纪末以来, 宗教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再陌生, 已经渗入到他们当中, 高校学生中出现了宗教信仰的现象, 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 大学生对于宗教的态度和信教情况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统计, 总的来说,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认知各种宗教现象, 且随着教育的不断加强, 他们对宗教的认知会更加趋于科学化。而针对大学信教现象来说, 我们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 既不惊慌失措, 一概否定, 也不视而不见, 放任自流。[8]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漫长的历史, 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9]党的十八大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此, 处理宗教问题既不能简单化, 将宗教斥为唯心主义, 一概加以否定, 又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宣传宗教思想。

摘要: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回顾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分析和讨论了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成因, 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我们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 既不惊慌失措, 一概否定, 也不视而不见, 放任自流。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宗教观,宗教信仰

参考文献

[1]叶蒙荻.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研究——以浙江省下沙高校园区为例[J].当代青年研究, 2011 (2) :65-70.

[2]谈宗凡.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 2007, (8) :75-81.

[3]李海晶, 徐朝亮.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探析及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12) :78-82.

[4]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李素菊, 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6]徐连明.青年宗教时尚:我国青年宗教热的时尚化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 2013 (5) :73-78.

[7]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9.

[8]左鹏.高度重视并审慎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J].科学与无神论, 2006 (1) :21-22.

日本宗教 篇8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宗教新状况

(一)、宗教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当今社会中社会物质财富未达到最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未达到和谐、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对无限世界认识的局部,这三个宗教所存在的根源尚未清除,因此宗教将长期继续存在下去,而宗教问题也将会不断出现。

(二)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理论上讲,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宗教会逐步衰弱并走向灭亡。可是,事实却是相反。根据“《国际传教研究公报》统计,百年来,世界上传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信徒人数一直处于增长之中。至1997年,世界58亿人口中,宗教信仰者站81%。”1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党的宗教政策的不断完善,政府对待宗教采取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使得我国宗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繁荣阶段,很多宗教不断扩张自己的实力,增大自己的影响,并寻求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在上涨,所以教徒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所以,宗教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三)宗教的世俗化发展倾向。

一方面传统的宗教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自己,使其与社会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教徒们也走向社会,更加关怀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为突出的是,随着宗教团体的经济实力的发展,我国宗教团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率也会大大增强,他们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我国的宗教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具有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等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视和警觉。只要依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正确的宗教政策,才能妥善处理我国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我党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论述,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方针;二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和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卖弄的积极作用的基本要求。2我党对待宗教的方针和政策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历史性的一个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历史条件下的一个新的理论创造,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一个里程碑。

二、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积极研究和处理新情况新问题

(一)、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方针,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政党,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是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因此,很多海外敌对势力、分裂分子等恶意人士,经常会抨击在我党的领导下是无法实现宗教自由的。这种攻击是错误的,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因为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是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思想体系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民主观、平等观、宗教观所决定的。在平等观中,我们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文化权利平等、法律平等,因此以文化权利平等出发,我们必定会坚持人民的信仰权利,不会将主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强加于人,因为如果这样做那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体制了。我党的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信仰又是精神世界的问题,所以它只不过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特点的体现,对有意识的人类来说自然是合理的,那么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对我们的怀疑和攻击是无意义的,社会主义者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坚定维护者,我们的无神论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阐述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正确理论,它反对简单的否定和取缔宗教的存在。同时,我们保证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当然也保证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所以他们在信仰上选择自由是有权利保障的。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把其他先进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做到主导与广泛性、多样性和先进性相结合。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对宗教的管理以往经常是以行政命令和政策的手段进行的。这中方式虽然简单立行,但是对宗教问题的长期性、频繁性是不具抵抗能力的。因此,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必要的。首先,对于《宗教事务条列》要继续发展,加快对宗教立法的进程,不要简单的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加以约束,这样是不能持久的。其次,要加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既要加强宗教信徒的法制观念,对其宗教活动、宗教组织等进行依法管理,使得宗教在不影响社会安定、社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范围内依法自由活动。同时,也要加强对非宗教信徒的广大人民对宗教信徒的看法的矫正,规范其不可对宗教信徒进行歧视、轻蔑和侮辱等行为,要树立其尊重平等观念。我们要强调我们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并不是对宗教内部事务和运行的干预,而是对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发生关系的事务。

(三)、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新视角。

宗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他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永远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宗教问题将掺杂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之中。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就会与宗教长期共存。我国的教徒比例正在不断升高,这也就表明了宗教将会对这些教徒群众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也就对社会思想产生普遍的影响。有的人就会说,这样会不会对死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神论思想的宣传缠上阻碍作用?会不会导致社会思想的混乱和人民的迷茫呢?答案是,不会。因为宗教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消极作用,但是它在思想工作上的积极作用更是不可小觑的,这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也曾提到。宗教不仅使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心理需要,成为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宗教本身教义的神圣化和教化性,使得信徒们要严格遵守它的宗教教条和教义,在这方面宗教是有很大的震慑力和说服性的,因此宗教的宗旨就是道德高尚、行文检点、为人以善等教义,就会对社会良性运行和社会道德起到很好的维护作用。宗教不仅对教徒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它是思想观念和文化形式的表现,就使得它的某些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元素在历史的演进和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融入并沉淀到了社会之中,成为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的基本特性存在于构筑它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之中,而外在的这些道德规范是以信仰的方式内化于信众与社会的,从而升腾出巨大的宗教情怀与宗教力量”3。因此,我们可以把宗教纳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之中,将它作为一种资源和向度用来进行改造和批判,吸取其积极因素,摒弃其不利因素,但前提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和坚持社会主义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包容、改造宗教中的积极性的思想观念性要素。”4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批判地借鉴宗教的某些合理有益的元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否认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包含了对宗教思想的批判性吸收。尽管存在信仰上的差异,但以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根据,思想政治领域可以批判性、改造性地借鉴和吸收宗教的有益成分。这种做法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因为马克思从未否定过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对生产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并且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身就是对宗教思想批判下的一种吸纳。

(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根本原则。

这里主要是对我国现在比较复杂的基督教、天主教两大宗教而言的。从历史的角度来分,基督教和天主教在近代史上,特别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曾是帝国主义战略、侵略中国的重要思想工具。因此,我们要尽量切断我国国内教会与外国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的联系,把基督教和天主教真正的中国化、真正的办成我国的宗教。这种做法既使基督教和天主教能够得到健康繁荣的发展,同时也能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防止国外敌对势力或是分裂分子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但在这里要强调,这种切断并不是指完全的没有交流。我们所说的是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大前提下,进行有利益宗教发展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是必要的。另外,对于基督教的家庭教会和天主教的地下教会这两个棘手问题而言,应该让其公开化、透明化,只要它们是在遵纪守法、爱国爱民的前提下去进行活动,应该是予以允许的。这样我们对它们的活动和举措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及时对不合法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那些活动及时采取措施。

(五)、重视对民间信仰、新兴宗教的认识和管理。

我国的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是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的,它们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依据社会文化内容的丰富和提升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它们的信仰内容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的被人为改变以及不断的与外来宗教结合,并且它们一直对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着重大作用。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就具有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其必须掌握和了解,积极发挥其正面作用,防止其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其容易被诱导或煽动引起社会事件货过激群众行为的弱点加以控制。因为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往往会不经过理性思考对一些传言和蜚语加以相信,从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或事件。所以我们要对其进行依法管理和教育,防止过激的群众性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地方管理机构对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拉帮结派的行径的控制。民间信仰、新兴宗教往往在不同地区间有所不同,甚至信奉同一种神灵的两个地区有所争执,如:厦门地区的保生大帝信仰和漳州地区的就有所不同,双方争执很久,互不相让。像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地区间的矛盾,甚至引起过激的行动,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予以警示,加强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防止民间信仰、新兴宗教排外情绪导致的国际关系紧张。民间信仰、新兴宗教的这种排外特点,与近代列强对我国的欺辱、侵略有必然的关系,甚至有人说这种情绪就像火一样,一点就着。这与我国所倡导的“强调建立和谐发函、互利共赢的世界新秩序,更应坚决防止仇外、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5相背离,所以我们要保证国有文化的前提下,正确引导这些信仰者的正确国际关系思维。

综上所述,在宗教作为文化视域中的一种人类思想文化现象,它对社会的作用是具有双重性的。随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历史不同时期的发展,宗教可能会发生积极作用或是消极作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它为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当下我国的宗教现象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它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客服其消极影响,有着重要作用。它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在当代中国,如果想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使其促进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国家安定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指导理论,宣传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科学的、辩证的看待和处理宗教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伟虹:《当前世界宗教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第63页

[2]加润国,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三大原则》, 卓新平、唐晓峰主编《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94-295页

[3]叶小文:《改革开放30年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创新》, 载《中国宗教》2009年第1期

[4]秋石:《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载《求是》2003年第9期

上一篇:统一电网信息模型下一篇:审计准则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