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2024-09-27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共12篇)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1

一、宗教信仰与无神论的社会主义

现在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但仍然是一个宗教的国家,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要政治人物一般都有宗教信仰, 美国总统就职宣誓也要手按《圣经》, 中国在其中是个例外。而且那些国家, 宗教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 宗教是节日的一部分, 宗教是人们追本溯源的依据;西方的近代文明和近代科学就是在基督教的神学背景和襁褓之中诞生。中国文化的发展没有这么强有力的宗教背景, 而且在信仰上也没有西方的那么浓烈的宗教情结。所以中国式的一个以无神论为主导的社会完全可能。

中国历来没有宗教传统, 没有一统的大神观念。从文明起源的角度看, 可能与中国起源于贫瘠且灾害不断的黄河流域有关, 而且历代中国的帝王都是君而兼师的, 其心思当然偏重在人事。中国历来的国情是这样, 无神论把位高权重之人从神坛上显露出来, 由此可剪除封建余孽, 这对于宣传科学、实行民主和自由都有极大的好处。

封建制的中国教权只是皇权实行其统治的工具, 对于中国发展近代文明的贡献并不是很大。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道教、本土化后的佛教, 还是后来传入中国的西方的宗教都是过分的关注人事和伦理, 而不是对自然和自身的探求。在这个文化承接的问题上, 我们现代化的过程并没有欠古代的宗教神学多大的债务, 可以放下包袱而只思进取。

当然, 这也是个很大的缺陷, 中国的文化发展出现了断层, 我们汲取了西方另外一种模式的文明, 西方文明是在宗教背景和哲学思辨中诞生的, 我们二者都没有。如何将西方现代文明与我国古典文明结合乃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无神论的社会显然更尊重科学和理性, 以求取得实证的结果, 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况且无神论在我国也非常有市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不外乎是为了自身的现实利益而并非为了某种终极的信仰和拯救。所以, 宗教我国的现况下与社会主义和无神论相适应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 是可行的。当然, 无神论同样可以破除统治阶级的虚伪言论和迷信, 人们可以不再用宗教这个“人民的鸦片”来麻醉自己。

无神论和社会主义与我国的信仰传统并无太大的冲突, 但人们的信仰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传统讲究“三纲五常”, 尊孔奉祖, 如今已淡化, 信仰的缺失乃是现代人的一大通病。大力宣传无神论, 宣扬科学和理性, 建立人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同时把宗教也纳入这样的一个轨道, 即宗教的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形式文化的象征性。这是我们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目标所在。

二、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

中国的宗法性的传统宗教脱胎于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 大自然崇拜以及带有巫术性质的祭祀活动, 而历代的中国宗教祭祀都具有祈求并操控神灵的意味, 从而达到自己所向往的实际需要, 这显然是与西方的一神教及其信仰特征是有所相异的。而在这宗法性的宗教之中其核心是以儒家为主体的宗法体系观念, 儒学也承纳了许多天命, 鬼魂思想, 但也有一定无神论的观念, 它本质上不是作为一种神圣性的信仰体系而是作为规范性的伦理约束而影响于社会。这就导致中国在宗教信仰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种重现世, 尚事功的世俗性文化, 它的中心始终落在现实的人伦关系之上, 其结果就导致了中国古代社会盛行的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等一系列的实践性的伦理规范。”

在现代, 儒家仍是维持中华民族凝聚的重要的心理纽带。中国人宗教信仰的传统并不深厚, 也并不虔诚。但由于中国人敬祖和祭祖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如:“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在心理上便对渊源于同一祖先和文化的群体保持高度的认同感, 这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儒家的思想继承了商周时代的宗法性的宗教思想, 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天命神学观念, 这些腐朽的思想是封建时代统治者钳制人民的工具, 但与此同时, 儒家的思想中也有丰富的无神论思想, 如孔子说“众生必死, 死必归土, 此之为鬼。”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宣传无神论, 可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无神论因素, 而儒家作为中国人的历史深层的精神根基更具有宣传无神论的教化效应。

中国的文化具有多元的互补性。除了儒家之外, 道教和佛教及其它外来宗教, 都分别构成中国文化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儒家主要的作为一种伦理规范体系, 渗入中国人日常的行为, 观念, 精神和社会生活之中, 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性的核心要素, 此外在文化的其它领域, 道教和佛教等同样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实体性的器物文化方面, 道教和佛教都对中华文化做出了瞩目的艺术成就, 展现了辉煌的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思想性的角度, 尤其是表现在文学和对尘世的态度它们还是有所相异的, 而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佛教是由外传入必定有一个适应中国文化的转化, 尽管佛教具有世界性宗教的素质和融汇于其它民族和文化的能力, 但是它仍有自己的独立性。而道教就不同了。所以从中国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历程来审视, 便不外乎出世和入世, 道家的“无为”包涵着遁世索隐的思想, 这在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和文人乖戾的性情可窥一斑。而佛教则主要地是用来“养性”的, 即无论遁世还是入世, 用佛教来修心可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平衡。

从民族精神角度而言, 从文化的继承性上道教亦有很多的思想值得发挥, 它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的在现代各类学科下的积极的阐释及它的无我浑然的和谐思想可为中国的现代文化注入一丝活力。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是深广宽泛, 涉及到了神学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文化体系的诸多形式, 哲学, 文学, 史学, 艺术, 乃至建筑, 雕刻等都在佛教的影响下变换其思想立场, 我们现在倍加赞颂的鸿丕巨擘无不浸染着道佛的气息, 如《世说新语》、唐宋的诗词、《红楼梦》等, 我国这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文化遗产难道不值得我们探赜索隐吗?

因此, 从传统的角度讲, 无论宗教曾经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或整体, 抑或失去这一地位, 其在我国当下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 而且宗教在中国文化的统一体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不纯粹是消极的因素, 它和其它的世俗文化相互吸收, 补充, 利用, 终于汇聚成蔚为壮观的中华文明。只有把宗教和传统的文化放到一个相融相长的整体框架中内在地理解, 才能明晓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而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我们有更好的文化氛围和机遇去探索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和背景, 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在中国与传统文化的相遭遇进行深层的本土式诠释, 从而更好的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

[3]陈麟书.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4]牙含章.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2

3212001243高露

在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中,我才发现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绝不是单独的两件事,它们两个相互影响,并不是单方向的谁对谁产生影响,它们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好的影响,也可能会产生坏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不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文章首先陈述了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中宗教与党的关系,再陈述了为什么没有禁止而且也不应当禁止那些还保存着某些旧偏见残余的无产者靠近我们党。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党和宗教的关系。我们要坚决反对宗教教会干涉国家的政权问题,同样也反对国家资助一切宗教活动;宗教要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从国家中独立出来,彼此不互相依赖,不互相干涉,为社会主义科学道路扫清障碍。如邓小平对十世**说过的一段话: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而之前的西藏**事件恰恰证明了这句话,宗教过分狂热导致一些人盲目迷信甚至扭曲,最终导致流血事件,损害社会与人民的利益、危害他人安全利益。有的人盲目信佛,沉迷于此,终日只懂上香跪拜,荒废事业,甚至不顾家庭,这样损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人的利益。

在防止“宗教方面搞狂热”这个问题上,通过多年在中央领导集团的正确领导,在实践上的探索研究我党推出一套方针“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我国是一个存在多种宗教和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民族群众有1亿多人,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泛。在当代,宗教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特别关注的突出问题。宗教问题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历史和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由多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复合而成的。我国的宗教问题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并且宗教问题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

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政策。早在1993年11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可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目前宗教工作的主要目的。

因此,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发展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必由之路。

宗教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长期存在、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它能主动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诸多方面相适应,构成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长远发展相适应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宗教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做贡献,“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国宗教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使命。

所以根据我国的国情,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和谐发展,共同团结进步,相互帮助。宗教之于社会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两者关系处理好了,宗教也能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素质、祖国统一等作出贡献。而我们党应该从傍给予宗教教会正确的指导和协

助,如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必要的法律法规。而对于企图分裂我国统一、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宗教活动,我们必须马上采取行动,杜绝一切企图对我国不利的事件活动。而我们对宗教的方针法律法规是对宗教正确发展的一盏明灯,引领它往正确道路进展,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发展的保障,而绝不是限制它的发展。所以,正确处理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宗教矛盾和宗教问题已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处理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是对宗教工作实践的新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新形势对宗教工作的要求,也是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遵守的原则,得到了广大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拥护。

宗教在我国社会将长期存在,宗教问题处理得不好,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容。对建国以来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的回顾,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可见,我国对宗教还是很开放的,在大部分地区,宗教问题还是很少的,所以我国对宗教问题处理的还是比较妥当的。但是,还是在小部分地区会发生宗教矛盾问题,一些敌对分子想通过宗教来对我国进行破坏,我们是坚决抵制和不允许的。企图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我们一定不要被他们迷惑。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3

摘要:宗教信仰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经过漫长发展的精神文化现象。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宗教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也清醒地指出宗教信仰的消亡将是长期的过程。当前,教育群众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长期性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是社会主义大力建设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

关键词:宗教信仰;共产主义;人类解放

信仰从字面上理解是指相信并敬仰的情感。现代汉语词典中把信仰理解为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仰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信仰产生于现实生活但又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超越。其次,首先这种“信”和“仰”的情感基础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盲目的。再次,信仰虽然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但对人类历史绝对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无论从各大宗教对于人类的重要影响事件和久远历史、还是从一百多年前共产主义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信仰之后的世界的巨大变化,这一点都显而易见。由于信仰是一种信念在精神上的最高体现,所以人们有时候甚至愿意为信仰献出生命。

一、宗教的消亡条件

宗教何以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并立足呢?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生活需要的不是玄想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要过没有迷乱的生活。正如自然哲学的任务一般是研究最主要的事物的原因一样,认识天象时的幸福感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关于星辰的升起和降落、星辰的位置和亏蚀的理论本身,并不包含有关幸福的特殊根据;不过,恐惧却支配着那些看见这些现象但不认识它们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因的人。”[1]这段话指明了宗教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恐惧致使人类不得不在生活之外寻找一套另外的解释系统来求得安身立命。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哪种宗教,不管它赋予人什么样的世间使命,正是由于它给出了一套与现实景象不同的意义解释,最终都会让信众在其中求得内心平静获得精神满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宗教产生于人类在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两方面的局限性。宗教产生的原因表明了它将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但正如阶级、国家等其他历史现象一样,宗教必然会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说:“只有当实际生产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活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2]在上面所说的这个漫长而痛苦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宗教的消亡是一个客观规律。任何想借助外力人为消灭宗教的想法显然都是极为愚蠢的。因为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信仰是必然伴随人类而存在的,也就是称呼或者形式上的不同而已。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上帝死了”之后,“‘他们又变得虔信了,他们祈祷,他们疯狂了啊!——他如是说,且非常吃惊。真的,所有这些高人们,两个王,失去了职守的神父,恶的魔术家,自愿的乞丐,漫游者和影子,老预言家,精神的明智者,最丑陋的人——他们如同孩子和最迷信的老妇人一样地跪下,向着驴子膜拜。”[3]面对这个充满滑稽而悲怆的讽喻,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人类处于在现实中脆弱无力、心灵迷茫难辨去向的历史阶段,即使上帝被挪开,人们还是会因为焦虑无助而寻找一个“圣物”替代其以作慰藉,哪怕只不过是一头驴子。否则就如无神论的李银河先生亦不禁叹道:“既然根本无神,你就只能把眼睛拼命地睁开,直面宇宙的荒芜和人生的无意义。”[4]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最为美好的理想社会蓝图。但从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根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共产主义既不是谁头脑中的主观臆想,更不是虚无飘渺的乌托邦。一方面,马克思以科学的唯物史观解释和证实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另一方面,除了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还体现在整个无产阶级的革命进程与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中。任何一个人只要走出了以往对共产主义理解方式上的误区,而能用历史的、生成的科学态度来理解共产主义——无论是其概念本身还是现实运动,都将得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是人类历史必然趋势的结论。

二、宗教信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随着近代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蓬勃迸发,宗教一度面临质疑、声讨四起的危机,但通过宗教自身的不断改革和提供更加面向人间的服务后,虽然被晃动数下但马上又站稳了脚跟。如何解释在人类在相程度上认识了、甚至征服了外部世界后,宗教继续存在的现象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根本改变。作为个体的我们在生活中似乎表现的更加独立和自由,然而整体人类的出路却被愈发禁锢。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内心二个重要世界都面临严重危机:一方面表现为更痴迷于对物质的依赖和索求,另一方面是更深刻感受到的精神苍白和生活空虚。比如,现代的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已经达到了惊人地程度,对自然界的改造几乎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人类成了独统天地万物之尊长,轻松驾驭一切。但稍显清醒地审视现代的伟大成就,我们惊恐地发现,现在的人类已陷入童话中巨人所处的困境——对外无所不能但对己却无能为力,俨然成了无法举起自己的巨人。[5]

无论是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阶段,都并未超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历史形态。[6]这就注定了人类虽然不再受制于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第一大历史形态),但仍然在认识和驾驭自身命运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意识形式将必然会伴随这第二历史形态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由其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截然不同。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应如何对待宗教呢?从前苏联领导人到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一方面制定政策以保证群众在宗教信仰上的自由。这是因为,首先必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人民群众掌握自身命运的力量,让群众自己去认识宗教本质才是最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世界的精神实质。如毛泽东说:“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7]另一方面,确保宗教成为个人的私事。“当国家摆脱了国教,而在市民社会范围内则让宗教自由行事时,国家就从宗教下解放出来了,同样,当单个的人已经不再把宗教当作公共事务而当做自己的私人事务来对待时,他在政治上也就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了。”[8]马克思针对人的解放的真正本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时指出:在一个国家中当宗教只作为个人私事存在的时候,国家就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了,而个人在政治上也从宗教下得到了解放。也就是说,宗教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前提,接着,马克思还指出政治的解放不不意味着人的真正解放,“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 ‘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9]所以,在当下的历史阶段,我党所采取的宗教政策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从现实基础中的生成的理想信仰,在它不断超越自身、实现自身的过程就是无限趋近人类解放的过程。在社會主义达到自身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时,从人本身异化出的宗教信仰将被共产主义社会中更高级的精神文明形态所取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楚图南,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4] 李银河博文:《直面惨淡人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2enhe.html.

[5]童话故事讲述了有个巨人傲慢无比、目空一切,因为他力大无比、世间没有他举不起来的东西。可有人说有个人是他永远无法举起的,他轻蔑一笑。最终发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举起的那个人原来是自己。

[6]我们通常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历史形态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在此处的说法是鉴于两个考虑: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第二,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整个人类发展阶段。

[7]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8][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4

一、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情况及结论

(一)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

针对调查问卷中关于对马克思的认识方面的问题, 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了解颇多, 但是也有20%学生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只停留在课本上的内容, 还有5%的学生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 对其认知只停留在只言片语之上。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和分析, 我们发现, 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 主流是良好的, 绝大多数学生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有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有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仅仅停留于学校教学或是媒体宣传中, 甚至是字面意义上。这其中固然有一定的主观原因, 但是学校教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二)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程度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 80%以上的学生还是非常认同马克思主义的, 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仍然能够起到指导作用;有16%的学生虽然认可马克思主义, 但是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 而是信仰其他思想;还有8%的学生不认可马克思主义, 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他们其中有的信仰宗教, 有的秉承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 还有些迷信星座和宿命论。

(三)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看法

针对调查问卷中的相关问题, 我们总结后发现, 85%学生都反映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单一, 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不够;教学手段和方法老套, 不灵活。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文科学生认为, 在理工科院校, 领导层对文科的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从而会影响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而理工科的学生则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课程离自己的专业较远, 属于无足轻重的学科, 因此重视的程度也不是很高。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知程度不够的原因

1.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基础教育阶段是整个人生受教育的基础时期, 对未来的人生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因此, 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非常大的责任。而现实的情况是, 大多数学生反映, 在自己的基础教育阶段, 老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学大多以“填鸭式”的方法为主, 没有新意, 课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此时的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生活, 心理上与意识形态的东西有些距离感。上述两方面因素, 导致基础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教学不是很完善, 没有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了解新闻较少, 不关心国家大事

现在的青年学生对国家大事大多表现出漠不关心, 而往往对娱乐、体育等方面的信息更为热衷。有些大学生认为, 国家大事是领导人和各级政府应该关心的, 离自己太遥远, 因此表现出了淡漠。另外, 一些媒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程度不高, 使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出现了偏差, 分辨对与错、是与非的能力下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促使学生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 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不认可的原因

1. 内部因素

首先,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尚未形成, 处于可塑阶段;其次, 作为青年人, 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容易以喜好等主观因素作为判别标准。这两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信仰确立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使得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可能出现摇摆不定甚至不认可的现象。

2. 外部因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当代大学生不认可马克思主义, 除了自身的原因外, 更多的是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消极影响。首先,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实效性有待提升。任何理论思想和宣传都应该有针对性, 并在匹配内容的形式多样性上多下功夫。我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够, 因此在实效性上处于较低水平。其次, 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各种思想和观念鱼龙混杂, 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社会的主导思想, 但其社会功能难免被其他思想侵占。这严重动摇了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 教育因素

高校本应是人文思想和理论学说汇聚的驿站, 是青年学生的精神补给站, 但是我们看到, 一些高校, 尤其是理工科高校,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并不是非常的重视。首先, 校领导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与定位, 认为学校应该主抓“王牌”学科, 突出学科优势;其次, 任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是很高, 有些老师认为自己所讲授的这一学科属于“冷门”, 并由此导致在教学工作中态度不积极。此外, 教学内容及手段不丰富、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的“瓶颈”。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解决

(一) 打牢基础, 努力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

1.改革基础教育, 使学生自幼熟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基础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首先, 基础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应该在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目标和针对性。例如, 在小学教育阶段, 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 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展现给孩子们;而在中学教育中, 逐渐增加教育内容的知识性, 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在方法上, 将趣味与逻辑性相结合, 引导学生深刻思考问题。其次, 基础教育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要推陈出新, 引导学生凭着自己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喜爱学的学科。因此, 教育工作者在这一阶段, 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将课堂与社会相融合。课堂教学要尽量生动有趣, 把理论变为兴趣。

2. 引导青年人多关心天下大事, 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敏锐性

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培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气概。青年人应该不断开阔眼界, 将自己放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 培养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因此, 高校教师等青年教育者应注意从个别事情到一般事情, 从身边事情到国家事情, 由小到大, 由浅入深, 逐步地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大事;要引导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只有政治素养得以提升, 大学生才能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性, 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得稳,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坚持的勇气和信仰的决心。

(二) 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首先,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应该做到内容设置有针对性、方法选择有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内容要紧密结合受众的实际和特点而设置。同时, 宣传形式在严密匹配宣传内容的同时一定要不断实现多样化、新颖化等, 寓意识形态宣传于轻松、鲜活的日常生活化的形式之中, 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 各级教育者、相关部门应该为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氛围而积极努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并将之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等, 使公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能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

(三) 坚守主阵地,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1. 提高高校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领导对于高校的教育工作起着制度修订与执行、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等作用。要想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必须首先得到校领导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政治素质提高和人文素养提升的课程, 其地位不能被实用性的各门专业课程所侵占和取代, 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兼优型人才, 而不是单纯的智能型人才。同时, 也要着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水平和信仰程度将直接决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信仰程度。因此, 教师自身应该秉持学习化理念,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同时教师要将自己的人生理念完全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 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2. 丰富教学内容, 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内容上一定要鲜明地体现出时代性, 不要因为顾及理论的一般性而给学生造成教育教学的内容古板、脱离时代的印象。首先, 教师要及时搜集并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站在理论学习的前沿。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其次, 教师应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最新的实践相结合的案例、素材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例如可以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名人轶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情境性。

3. 丰富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师生之间沟通的中介, 中介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决定教学信息的流动效率。首先,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 而不是单纯的板书或者文字课件。有研究表明, 图画 (含图表) 、视频和声音等教学手段会使86%以上的学生提高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因此, 教师应该多利用有声、可视媒体来进行理论讲授, 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立体、直观的学习氛围。其次, 教师可以将课堂从教室里搬到社会中,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能够提升其理论兴趣。

总之, 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和教育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我们应该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分析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大学生。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 如何坚定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实证调查、数据分析, 实现了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整体把握, 并分析了该问题的成因、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6, (4) .

[2]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4]丁丽娟, 陈海.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1) .

[5]李小静.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探析[J].科教文汇, 2006, (12) .

社会主义与宗教 读书报告 篇5

从《社会主义与宗教》中,指出了必须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宗教教会干涉国家的政权问题,同样也反对国家资助一切宗教活动。使得宗教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从国家里独立出来,彼此不相互依赖,互不干涉,为社会主义科学道路扫清障碍。

邓小平同志说,“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言简意赅。讲“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待宗教问题要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不能简单化。但我们如何在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又防止“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防止“宗教方面搞狂热”?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因此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下方针: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明确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在列宁同志的正确指导下,除了要求宗教与国家完全分离,互不干涉政权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觉得应补充的是:社会主义与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因此我建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与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但是由于宗教具有国际性、复杂性、民族性等特点,所以国外敌对势力、反宗教组织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就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侵略和破坏。国外敌对宗教组织和敌对国家一直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宗教渗透及和平演变活动。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同我国爱国宗教组织争夺信教群众,培植地下势力,窃取我国各方面的情报,支持宗教界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杜绝一切外来宗教对我国的敌意破坏,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宗教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必然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求我们指导和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要求我们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古洁萍

西方近代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 篇6

1. 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在手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出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现象,资本主义产生,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是工场手工业和早期公司等。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获得巨大的原始积累,得到初步发展,这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2. 宗教改革。

(1) 背景:① 经济: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长起来。② 政治: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加剧;天主教会腐败,基督徒要求振兴基督教。③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④ 导火线:罗马教皇派人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 马丁·路德发动的宗教改革:① 序幕: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宣称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否定赎罪券功效。② 思想核心:因信称义学说。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要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③ 成效:改革后创立的新教“路德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3) 宗教改革的扩展:受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4) 宗教改革的影响:①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② 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 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重难点突破

1.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和思想。

(1) 改革内容:主张“信仰得救”,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无须通过教士的中介;这实际上否认了罗马教皇和教会的权威;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君主的权利高于教会和教皇,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

(2) 人文色彩的体现: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把与上帝沟通、中介的权力交给教皇、主教等神职人员,教徒只有通过烦琐的宗教仪式包括购买赎罪券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马丁·路德强调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让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和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这样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 路德教的新变化:神职人员用德文代替拉丁文主持教堂礼拜;摒弃了由教皇、主教和教士等组成的教会制度,否认他们是通向天国钥匙的掌管者;废除了修道院制度,坚持教士有结婚的权利;简化了宗教礼仪,铲除了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比较。

(1) 相同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与统治者的关系相似,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2) 不同点: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承认人的价值地位,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在信仰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群众基础上,文艺复兴仅限于上层知识分子等阶层,宗教改革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得到部分贵族的响应,而且受到群众的拥护。

3. 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资本主义在欧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宗教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新教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它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创造价值、追求财富的意识,这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同时,新教还使得欧洲的企业主和工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虔诚的信仰而工作。此外,宗教改革还激发了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等。

【专题训练】

1. (2007年广东卷)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 黄金是推选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 (2008年广东卷)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 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 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 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3. (2007年上海卷)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以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忽然退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A. 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4. (2007年山东卷)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力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 倡导人的解放

B. 否定基督教

C. 宣扬《圣经》精神

D. 否定教皇的地位

5.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

A. 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 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 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7

西方的文明从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经济到社会的渐变过程, 社会同个人一样都会面临各自的精神危机和精神革命, 16世纪的西欧到处呈现出许多新旧社会更替时期的明显迹象,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进入到手工工场的新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成长, 必然要求挣脱封建制度, 这便是宗教改革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路德

由于文艺复兴而兴起的经济革命大力地推动了思考, 个人主义的、竞争性的新经济文明在商业和金融的巨大发展的迅猛推动下, 宗教改革开始, 它包括内部改革和“激进的”新教改革, 路德是宗教改革先躯, 人们称为路德派。宗教商品出售的背后的教义内涵激起了路德的愤怒, 使他走上与教会领导权相左的冲突路线, 结果形成了“德国的宗教改革”作为宗教改革的重要要素, 路德派针对社会腐败和教会的腐败, 宣扬“因信称义”, 从通过形式化的如朝圣、立誓、禁食、购买赎罪券等善功来获得灵魂的拯救, 改为路德主张的“信”, “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这样, 就把人的灵魂获得拯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每一个真正的信徒手中, 把人从外在性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拯救的自主权。

三、加尔文

加尔文派在路德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国际性的运动。加尔文派作为一种城市的运动, 不同于路德派讨厌经济生活和商业金融, 他们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它, 他们看贸易和金融的利润跟看劳动者的收入和地主的租金一样, 这种利润不会被看作不义之财。他们最重视的是工业阶级和商业阶级的环境, 让宗教成为经济生活的真正道德, 他们不再怀疑经济动机世界和精神动机世界格格不入, 不认为贫穷本身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美德, 不再认为资本家所获资本是建立在其他人不幸的基础之上。加尔文把借贷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正常但又不可避免的事情, 对借贷他的永恒法则不是“莫要放贷”而是“公平和公正”。

加尔文派的社会道德学说, 他认为勤俭和节约是人类最好的品质, 他强调个人的责任、克制和禁欲。他是基督个人主义, 注重宗教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他认为教规是宗教的神经, 而且这也一直是加尔文主义的精髓。他所强调的得救预定论, 深深扎根于中产阶级之中,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四、路德与加尔文

路德与加尔文分为是宗教改革中的关键人物, 在宗教改革中两者都起到了相应的重要作用, 两者有其不同之处:

首先, 两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路德反对资本主义, 他仇视商业和资本主义, 反对高利贷, 只提倡农民的生活, 反对农民起义以及商业和金融, 认为工匠的生活也是值得尊敬的, 在生活中有限制的交易, 反对懒惰和贪婪。

加尔文却和路德完全相反, 他认为应该将新兴的资产阶级组成一个有纪律的社会力量, 它的使命是持有经济美德的标准。他的教义都是由移居外国的商人和工人传播的, 承认商业和金融, 注重公平、公正, 认为借贷是必须的, 承认高利贷的地位, 并积极的鼓励商业实践。有人说“加尔文为16世纪的资产阶级做了马克思在19世纪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事”一点儿也不过分。

其次, 路德主义是保守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 面对时代发展而来的商业文明感到束手无策, 恭从于既定的权威, 他的理想是家长制的社会道德, 认为农民的生活最美好的, 不受商业侵蚀在基督中没有资产阶级的位置;而加尔文主义认为各种运动与斗争都要根植于资产阶级之中, 加尔文派充满了战争与革命, 是一种积极、激进主义, 是一种国际性的运动, 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 设想了一个更加先进的经济组织, 然后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最后, 两者的教义不同, 路德派主张“因信称义”路德主张的“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 而是与生俱来的, 根植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 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强调的是个人的发现。而加尔文强调得救预定论。

五、宗教改革的影响

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全面冲击和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 首先, 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 给罗马天主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大大缩小了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 罗马教皇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去不复返了。随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 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 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 有利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其次, 宗教改革剥夺了教皇和教会贵族的特权, 没收教会的大批土地和财产, 这不仅有助于专制王权的加强, 也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再次, 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变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即作为封建支柱的罗马教会势力的动摇,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8

一、“一个人的恐怖主义”与法律信仰

在这些恶性犯罪事件中, 凶手都是单个的普通人, 案发前, 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认为他们性格和善, 能被推断的杀人动机都是“报复”, 手段都特别残忍, 影响都十分恶劣。舆论把这些凶案称为“一个人的恐怖主义”。

何谓法律信仰?“信仰”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 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所以, “法律信仰”坚信法律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能促成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实现;坚信法律是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桥梁;坚信法律能够 (至少部分地) 决定社会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坚信法律之于人有如生命般重要, 由此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二、“一个人的恐怖主义”与法律信仰的缺失

1、漠视法律的权威。

法律是公民行为的规范, 维护法律的权威, 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内心建立起对法律的尊崇和强烈的守法意识。在“江苏泰兴杀童案”中, 徐玉元在江苏泰州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 供认自己因赌博遭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又因冒用他人银行卡等被单位除名, 后从事直销亏本, 为发泄不满情绪, 产生行凶杀人的恶念。这说到底, 是把个人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 把体现法律尊严和权威的判决书当成了个人义务的“白条”。

2、不信法律的功能。

法律有两个基本的功能——秩序与公正。法律给人们行动中的确定的模式, 让人们在社会中找到预期性, 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当现实中软弱的个体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 可以依靠法, 足以压倒一切的权威。”而现实中, 很多群众思想深处存在着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遇到矛盾和纠纷, 不相信法律, 不求助司法机关, 而是找亲属、找朋友甚至采取暴力解决。在“福建南平血案”中, 郑民生与社区医院领导产生矛盾冲突以致失业, “你们不让我活, 我也不让你们活”, 经济上的困境成为其报复社会的导火线;在“山东潍坊血案”中, 王永来耗尽毕生积蓄并举债修建的新房因系违建, 遭致政府拆迁, 情法冲突下引爆了犯罪动机。事实上, 对于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正当解决, 当事人的权益也可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 最终却是走上了报复社会的不归路。

三、重塑法律信仰的途径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将形同虚设。”美国比较法学家伯尔曼的这句名言指出, 不被人们信仰的法律, 只会被束之高阁成为僵硬的法律条文。当前是法治社会, 从根本上说, 对法律的信仰理应成为人们处理任何事件的源泉。

1、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强化法治观念, 为树立法律信仰创造条件。

法律信仰是一种境界, 它以法律认知为前提, 人们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强化是法律信仰得以树立的基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培养人们法律意识的主要手段, 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特色。应该看到, 经过“四五”普法, 人们的法治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离我们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还很远, 因此, 我们应该把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真正从内心树立起法律至上的信念, 为树立法律信仰创造条件。

2、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 重

视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 这是培养法律信仰的前提条件。法律要赢得人民对它的尊重和信仰, 首先它要尊重人, 也就是要以保护人的基本权利为基础。社会公众的权利是一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没有权利内容的法律激发不了公众对它的渴望。应该说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律信仰是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 权利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同及法律所含的价值的褒扬, 从而萌发了信仰的雏形;同样, 采取对法律信仰的认同和鼓励也会引发起社会公众对权利意识的重视。

3、保障充分的司法救济, 为树立法律信仰提供有效的保障。

法律秩序的形成和法律信仰观的最终确立, 皆仰赖于司法对法律的忠诚的守护。因此, 司法方面必须充分公正地实行救济, 从而让公众从心里相信法律是维护个人的自身权益和最有效和根本保障。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9

1. 调查目的

2013年5月4日,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1) 可见青年信仰, 尤其是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它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 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 一切是非、正误、主次, 一切真假、善恶、美丑, 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 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2) 习主席认为青年的精神脊梁立于坚定的信仰, 青年的成长依靠信仰的滋养与净化, 只有坚定信仰, 青年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发奋图强。

然而,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青年学生思想不够成熟, 政治素养基础相对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在学习能力和辨别能力上缺乏足够的主动锻炼, 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诱惑, 在树立理想的路程中更容易迷失方向。在此情况下, 高职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跟进教育、坚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青年一代的信仰领域就会受到影响。

2. 调查对象

课题组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职院校的全日制三年制专科学生为调查对象, 抽取2013级和2014级两个年级共900名学生。为了增强此次调查的科学性与普遍性, 抽取的学生涉及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英语、涉外旅游、空中乘务、动漫设计、铁道工程、航海技术、产品造型设计10个专业, 其中男生占46.7%, 女生占53.3%。

3. 调查方式与技术路线

课题组通过问卷发放、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等方式对上述五所高职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方法是随机抽样发放问卷, 要求匿名答卷并当场收回。课题组一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 回收874份, 其中有效问卷853份, 有效回收率为94.8%。

二、调查情况与结果分析

在关于大学生是否有信仰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68%的学生回答自己有明确的信仰;17.9%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目前还没有信仰, 但是想拥有信仰;有12.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而1.4%的学生则没想过信仰是什么。大学生中有76.7%的认为信仰很重要, 而有23.3%的大学生认为信仰无关紧要、或不重要, 也占相当比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意识到信仰的重要性, 然而现在大学生的总量基数大, 尽管不重视信仰的比例不是很高, 但总人数却不少, 值得思政教育者关注。

1.“信仰选择”的问题

调查中543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信仰, 约占总人数的63.65%;共有65人选择了“拜金主义”, 约占总人数的7.62%;共有49人选择了“个人主义”, 约占总人数的5.74%;共有149人选择了“宗教”, 约占总人数的17.47%;还有22人选择了“其他”, 约占总人数的2.58%。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共有36.35%的人选择“非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信仰。

就不同专业学科而言, 在文史类学生中423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 约占文史类学生总人数的75.40%;在理工类学生中, 84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 约占理工类学生总人数的66.14%;艺术体育类学生中127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信仰观, 约占艺术体育类学生总人数的68.64%。可以看出来文史类专业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要好于理工类和艺术体育类学生。

从学生的政治面貌看, 学生党员中有94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 约占党员学生 (含预备党员) 总人数的96.90%。非党员学生中有441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信仰观, 约占非党员学生的总人数为58.33%。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信仰的选择上, 党员学生 (含预备党员) 与非党员学生还是有很大差异。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大学生群体中信仰状况总体而言是乐观积极的, 大部分学生都心存信仰, 并且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选择。

2. 高职院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看法及认知程度调查

在“你认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必要吗”的选择上, 566人选择了“非常有必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 作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必须了解”, 约占总人数的66.35%;196人选择了“一般性必要, 因为学校课程设置相关课程, 考试需要通过”, 约占总人数的22.98%;54人选择了“完全没必要, 马克思主义对日后的工作、生活起到的作用不大”, 约占总人数的6.33%;还有37人选择了“不知道, 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相关方面不感兴趣, 觉得可有可无”, 约占总人数的4.38%。从以上数据反映出, 现今存在一部分的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机出现偏差, 仅仅为了考试的需要而学, 或者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作用不大而对其不感兴趣, 认为对于它的学习可有可无。

3. 高职院校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及效果调查

在“你认为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的选择上, 663人选择了“理论相对较脱离实际, 较为枯燥, 空话多, 课程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差”, 约占总人数的77.72%;136人选择了“任课教师水平较差, 师资队伍不强”, 约占总人数的15.94%;241人选择了“课程内容与就业毫无关系, 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动力不足”, 约占总人数的28.25%;319人选择了“空泛的大道理, 难以理解且学生不感兴趣”, 约占总人数的37.40%。

被调查的853名大学生中, 741名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来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 占总数的86.87%;336名认为报纸杂志是他们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途径之一, 占39.40%;301人通过广播、电视来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 占35.29%;另有29.3%和12.7%的大学生分别通过网络、家庭来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看到,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其次是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 网络也是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选择“其他”选项的学生列举了一些他们所认为比较易于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 包括到红色景区参观学习或组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的主题教育等, 都是实践性比较强的途径, 也是高职学院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 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接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思想理论课的课堂教学, 但缺乏实践教学。同时, 也反映了对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来说, 教学内容大多为空洞枯燥的理论, 教学方式不够新颖, 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也难以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马克思主义。

三、对策与教育建议

1. 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首先, 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对信仰意义的认识, 不能单纯地依靠任课老师从理论知识方面的灌输。此外, 高职院校在通过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同时, 也要注意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 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模式,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辩证讨论,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内化, 将信仰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因此, 教育者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去教育学生, 让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 即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等, 让当代大学生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2. 强化高职院校主阵地作用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是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 而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 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 在书本教材内容方面, 存在与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 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需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2) 在教学方式方面, 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是比较注重传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播, 教学手段单一,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应该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 教师与学生应该更多地进行讨论、交流和沟通, 吸引学生参与理论教学。此外, 课堂教学也应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走出校园, 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论知识的真实性; (3)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 一些高职院校不够重视, 教师数量不足, 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经验, 整体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 内容不够丰富、品位不够高雅、主题性和教育性不够鲜明。另外, 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微博等高技术手段在理论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3.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 自我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比如, 充分发挥班级、学生会、大学生党团组织、大学生社团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 可以通过优秀学生党员影响带动周围同学, 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此外, 学校应该积极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一定条件和支持。如加大资金投入, 为学生组织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加强各种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场所;帮助大学生组织聘请指导专家, 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咨询, 等等。

参考文献

[1]张伟珍.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刍议_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2009 (3) .

[2]刘瑞波.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6) .

[3]付叶亮.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4]金琴芳.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查与分析_以华中师范大学大二学生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10

一、《基因传奇》中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

作为科学小说, 《基因传奇》在作品内容中侧重于表述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基因传奇》中, 作者迈克尔·科迪使科学与艺术、现象与事物本质得到统一, 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巧妙构思, 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科学技术是要对人类更好地生存、生活、发展做出贡献和影响的。也就是说作者迈克尔·科迪想要通过小说《基因传奇》来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神的权威, 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科学无论对于是汤姆·卡特博士, 还是对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而言都只是一个服务于人类的辅助工具, 博士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找到完美的抗癌基因以拯救小霍利, 而宗教组织则希望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找到拥有基督基因的人, 找到新基督, 使基督二次降临人间, 这都体现了作者迈克尔·科迪所要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即一切“以人为本”。又例如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玛丽亚在临死前终于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曾经作为杀手的她不会“爱”、不会“尊重”。纵观历史发展, 无论是殖民主义还是霸权主义;无论是种族歧视还是宗教排外, 都与作品中的玛丽亚无异, 作者迈克尔·科迪借助玛丽亚这一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观点, 即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只有做到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援才可以更好地共同发展。

二、《基因传奇》中有关“科学与宗教”的思考

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作者不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象, 表达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更在作品中对于科学与伦理, 科学与宗教信仰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作为科学小说, 作者迈克尔·科迪并没有将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冲突强烈地表现在小说《基因传奇》中, 而是巧妙地为二者安排了一次短暂的结盟。博士希望借助宗教组织找到可以抗癌的完美的基因拥有者, 宗教组织也希望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找到证实转世基督的存在。在结盟的过程中, 科学精英震撼于基督基因的存在, 宗教组织吃惊于科学技术的精准、迅速, 于是双方都开始重新互相审视。作者迈克尔·科迪为了表现人文主义中科学与宗教密切复杂的关系, 甚至在科技精英中, 将绝顶“黑客”设定为虔诚、正统的基督教信, 而基督基原教旨主义组织中也出现了赫利克特之类的相信科学技术的基督教徒。“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基因传奇》中相互交缠, 迈克尔·科迪在描述科技发展的同时丝毫没有诋毁宗教信仰, 甚至在小说的最后, 玛丽亚因为缺少“爱”没有成为真正的基督, 汤姆博士却因注射了上帝完美的基因而成功拯救了小霍利, 甚至有读者认为, 虽然作者并没有对已经死去的玛丽亚进行过多的描述, 但人们隐约觉得在不久的将来, 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会再一次与博士等人合作, 利用科学技术将玛丽亚复活。作者迈克尔·科迪所以如此巧妙的安排旨在说明, 在人文主义中, 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宗教信仰, 无论是理智还是感性, 都该“以人为本”, 服务于人。

综上所述, 《基因传奇》所以受到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好评、赞誉, 其原因在于, 小说《传奇基因》不但是一部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预言式科学小说, 更是一部阐述“平等、自由、尊重”的人文主义的寓言式文学作品。无论是在作品本身的结构安排, 人物形象刻画方面, 还是在主题选定、主旨表达方面, 迈克尔·科迪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为我国科学小说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摘要:科学小说作为19世纪下半叶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写作过程以科学原理和科学实验为创作基础, 并加以适当合理的想象。科学小说不同于科幻小说, 其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技术对于人类, 对于未来世界各方面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英国作家迈克尔?科迪所著《基因传奇》是典型的科学小说, 作品中讲述了科学家与神秘宗教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本文通过对小说《基因传奇》进行分析, 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科学与宗教之间密切关系。

关键词:迈克尔·科迪,《基因传奇》,人文主义,科学,宗教

参考文献

[1]迈克尔·科迪.基因传奇.译林出版社, 2000.1

[2]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4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11

【关键词】 相适应;挖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2

2005年5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必须辩证的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党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1990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引导爱国宗教团体和人士把爱国和爱教结合起来,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范围,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991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使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1992年中办转发的《九十年代统一战线部门工作刚要》也作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规定。1993年11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全面、正确的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正式以严密理论概括提出了“相适应”的论断。

“相适应”要求宗教界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包括挖掘文化、宗教教义、宗教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全面的。而且,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历经曲折发展,总体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但宗教还有与社会主义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许多社会矛盾可能反映与宗教领域。政府或有的干部对宗教合法权益尊重不够,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这些种种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因素,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促进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首先,宗教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文化是民族事务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与人们特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连。是政治、经济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反应,并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立足于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创造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新文化,才能构建和深化真正的当代文化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文化都存在一个如何现代化及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宗教也是一种文化,宗教教义中有许多有益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和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中国伊斯兰教义学往往把五功称做“五常”。又把五常分为“内五常”与“外五常”。内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它们实际上是念、礼、斋、课、朝的内在根据。在某种意义上内五常也可以说就是五功的修持。外五常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道”。内五常是“天道”,“外五常”是“人道”。外五常又被称为“无伦”、“五典”。五功因为是天道,所以其品位高于人道的外五常。但是,天道人道,互为表里,不能截然视为毫无关系的两种东西。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刘智说:“五功者,修道之房。”它要求穆斯林在身、心、性、命、财等五个方面来体现其信仰。这就是“身有礼功,心有念功,性有斋功,命有朝功,财有课功。”中国伊斯兰教教义学关于五功的阐释,是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一种表现,这些对于伊斯兰教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适应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丰厚的教义基础。广大爱国宗教人士作为教职人员和宗教精神的体现者,其特殊身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伊斯兰伦理观中所倡导的爱国理念、敬业精神、诚信美德、友善规范与党的八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的要求上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爱国爱教是中国宗教的光荣传统。伊斯兰教倡导“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倡导“慈爱合同,济世度人”,基督教倡导“作光作盐,荣神益人”,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诫命”等。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讲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如果国家不富强,社会不稳定,就没有宗教存在的安定环境。因此,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爱国爱教的基本原则,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做贡献。爱国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伊斯兰教把爱国与爱教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爱国提到信仰的高度,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切入点,如果不能把爱国与爱教统一起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穆斯林。穆斯林群众要正确区分和把握“国家”和“宗教”的概念,增强公民意识。

其次,在思想道德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道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宗教是以幻想的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现实世界中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道德是调整人们的行为以适应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关系的规范,宗教与道德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为道德规范、准则提供理由和支持,它作为道德根基不仅保证了人们对于道德的贯彻与执行,为道德生活与伦理秩序提供支撑与维系,而且它所提供的终极关怀与至善的理想也满足了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对于拯救人类的价值空虚与道德危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道德在当今社会的积极作用。对于个人而言,它可以净化心灵消除贪欲,缓解心理压力,劝人扬善抑恶;对社会而言,它可以维护社会稳定,营造纯净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方面能满足部分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慰藉,满足他们对爱与关怀的渴望,帮助他们化解由于暂时的心理不平衡而带来的愤懑与怨气,帮助他们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及人生的种种烦恼,使这部分成员的精神和心理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宗教道德与社会道德尽管本质不同,但在现象层次上其属于社会公德的部分与社会道德却是一致的。宗教可以通过对教徒的道德教育与提出道德要求,使其恪守社会公德,从而有助于维护局部的社会秩序,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和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鼓励他们深入发掘宗教中包含的重科学、重知识的因素,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科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引导宗教组织和信教群众弘扬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作出积极贡献。我国各宗教界所倡导的宗教伦理道德有很多止恶扬善的内容,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众上奉行、自净其意,天主教的荣主益人,道教的慈爱合同、济世渡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爱国爱教,基督教的善言善行、作盐作光等,这些伦理道德都体现了各宗教蕴含着丰富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道德修养资源、各宗教经典、教义教规中劝人为善等积极因素和优良美德,是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内核与精神相一致的,应该继续支持宗教界将之遵循并发扬光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我们,对社会而言,要做到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对职业而言,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家庭而言,要做到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睦邻里。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美德是一致的,对于广大穆斯林群众学习理解伊斯兰教义,争做优秀的穆斯林和社会模范公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什么叫知道耻辱?就是要求信仰者能够辨明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要求信仰者有是非观念。伊斯兰教以“止恶扬善”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中许多积极因素都与社会主义建设文明,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相同之处。穆圣说“知耻也是伊玛尼的一个枝杈。”这段圣训明确将知道耻辱作为信仰的一部分。在建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广大穆斯林群众要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自己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力量。

总之,伊斯兰教是一个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宗教,伊斯兰教拥有简朴明了的信条,积极进取谋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拥有爱国、协商和服从主事者的政治观,拥有宽容、讲中道以及余人为善的道德观,拥有知足安命、洁身自好的生活观,拥有鼓励学习、追求知识的文化观,这些对于伊斯兰教适应不同色号社会发展阶段,适应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丰厚的教义基础。广大爱国宗教人士作为教职人员和宗教精神的体现者,其特殊身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努力挖掘和发扬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的要求,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挖掘和发扬伊斯兰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研究》王娟霞著

《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卢国龙主编

《民族宗教与西部地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郭娅,徐学初著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篇12

1、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与人文主义

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最为重要的文化特点体现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这两个方面,这一时期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不是简单对立的关系,人文主义者所富有的精神境界恰好是基督教因素存在的体现,两者对人的存在价值都有着积极的肯定,宗教的教义、教规、仪式、音乐等都透漏着人文主义的终极关切。

2、佛兰德乐派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

2.1弥撒曲的创作及其隐含的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名作曲家几乎都从事过弥撒曲的创作,其本来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但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题材出现以后,作曲家个人的体验和意图就在其创作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多声部的弥撒套曲是作曲家根据自己的精神体验和创作意图而创作出来的,它摆脱了外在推定的约束,其成形准则完全由创作人所决定。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弥撒曲的歌词基本没有变化,但不同时期的弥撒曲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

2.2经文歌的创作及其隐含的人文主义精神

经文歌是上方声部有独立歌词的复调乐曲,其产生于13世纪,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重要的宗教音乐类型,配有宗教拉丁歌词,其内容多以对虔诚道德的称颂赞美为主,音乐表现上富有气势,多用于典礼仪式场合。勃艮第乐派所创作的经文歌成为了这一时期宗教所特有的歌曲,其特色为音乐结构比较统一,所有声部采用无伴奏的声乐合唱,音乐中透露着虔诚的宗教感情。

3、德国宗教改革下的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与表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音乐文化改革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音乐-众赞歌,其民族特征鲜明,曲调来自德国古老的圣歌,具有宗教性质的歌词。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认为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不需要通过任何中介,人人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歌颂和接近上帝,这种人文主义关怀给教会音乐带来了解放,使得宗教音乐在内容上更加主观,形式上摆脱了拉丁古典的规律,诞生了使用各国新方言歌唱的活泼通行的圣诗,促进了雅俗共赏的大众音乐的流行和传播。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观点,该观点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平民阶层信仰的表达,马丁路德帮助人们在宗教信仰中寻找和发现自我,将人文精神中的自由、个人良心和思想的权利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平等”、“自由”体现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学说中的个人主义因素,认为人们在宗教信仰上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4、反宗教改革的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与表达

反宗教改革是天主教教会在面临新教质疑和挑战的情况下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和革新,在谈及宗教音乐问题时,反宗教改革派认为由于世俗曲调的应用使宗教音乐丧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纯洁性,过于喧闹纷繁的乐器和复杂得多声部音乐结构影响了信徒对宗教音乐歌词的理解和与上帝的交流。反宗教改革对宗教音乐的世俗化问题分化成了两个派别,守旧派认为应该在宗教音乐中保存古代圣乐的遗产,反对在宗教仪式和宗教音乐演奏中使用除管风琴以外的其他乐器,摒弃宗教音乐中世俗非宗教的因素,革新派认为不能简单的否定多声部音乐的结构,认为当下的宗教音乐再回到单声部音乐也是不现实的。经过争论最后达成共识,即宗教音乐的创作不是为了获得听觉上的愉悦,而应该能够启发人们对宗教和上帝的沉思,要为宗教礼仪服务,在使用管风琴创作合唱弥撒时,应该只包含对上帝的颂赞,歌词的使用上应该让人们能够理解。达成共识后教会为了让信徒更好的理解圣礼的意义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打破了以往拉丁化的强制传统,全面开启了在圣礼中使用本国语言的大门,总而使宗教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过程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不言自明。

5、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及其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与表达

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具有色彩绚烂、富丽堂皇的宗教音乐风格,该派的宗教音乐家们开创培养了复合唱的风格,这种唱法所带来的声音交互作用使其具有空间立体声的宏大效果。

乔瓦尼加布里埃利是威尼斯乐派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宗教音乐以多个歌唱队的形式进行演唱,拜托了传统对位的复杂技法,在作品中追求明朗的主调性风格。他进一步加强了合唱队与乐队之间的对比,使得乐曲演奏呈现出绚烂华美的音响效果,使得乐曲的表现色彩十分丰富。

参考文献

[1]伍维曦.弥撒套曲体裁性的确立与现存14世纪的弥撒套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王茕.论西方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的关系[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02).

上一篇:革新传统教学下一篇:和谐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