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2024-07-08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精选12篇)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1

在藏族地区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逐渐进步, 藏区的教育形式也随之多样化。就目前的教育形式而言,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寺院教育, 此时的教学基础就是以藏传佛教为主, 所以不具有现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性。另一种就是藏区大学生选择到内地学校进行学习。藏族在校大学生虽然宗教信仰程度不似老一辈的人那样强烈, 但在高等学校这个群体中还是具有其特殊性。查阅资料发现, 前人的研究涉及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很少, 所以本文着重分析这一部分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其影响。

一、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对于藏族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反映出的宗教信仰状况, 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而言, 总体上呈现出三个趋势。

首先是信仰程度上没变, 但形式上有了变化。与以前的信徒对藏传佛教的信仰程度作对比会明显地发现, 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宗教信仰并未减弱。藏族人们的信仰主要是对藏传佛教的信仰, 采访中发现各个地区的藏族大学生在家乡时会参加当地的宗教仪式, 大多数会以庙会的形式体现。例如在部分民族县里人们普遍信仰佛教, 一位藏族大学生提到在家乡每到了初一和十五就会和家里人一起到当地的寺庙里上香祈福。在四川省境内的丹巴嘉绒藏族就会在每年的8月底为当地的墨尔多菩萨庆贺生日, 藏族学生说他们每年暑假都会和家里人一起到庙里上香祈福, 可在学校就没有太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信仰。所以他们大多会以佩戴开光的佛珠、松达儿等形式去寄托信仰, 还有的藏族大学生会选择在睡前祈祷。

其次是宗教信仰人数在数量上较少, 但更多的人有宗教信仰的倾向。藏族大学生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部分大学生从小生活在藏区, 周围都是典型的藏族生活方式, 他们受藏族文化习惯的影响较大。而另一部分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与汉族无异, 只是由于父母一方是藏族而成为藏族, 他们生活的地区被划为民族地区, 享受国家政策的照顾, 诸如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等。除去本身有宗教信仰的那一部分大学生而外, 其余民族区带有一半或者更少的藏族血统的藏族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思想意识更偏向于内地大学生。

最后还有最为特殊的一点, 在校的藏族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将传统的对藏传佛教的信仰以及对自然等的信仰转化为了对血统的信仰崇拜。周围的同学在了解了他人的民族之后, 藏族大学生首先会询问对方究竟有多少藏族血统, 以此作为区分。那些只有部分藏族血统的大学生也不会觉得自卑, 因为他们大多数已经汉化。

二、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发生变化的原因

在了解了在校藏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发生的变化以后, 我们更加清晰地认到这些现状所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对比差异。藏族大学生在进入内地学校之前普遍生活在西部较为偏远的山区, 在那里交通极为不便, 很难与外界有太多的交流, 风俗文化习惯的保存也很原始, 他们大多会习惯于家乡的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方式。可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分布更趋向与中东部地区, 或者是就在西部却是远离了西部山区。藏族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与之前有很大差异, 他们不得不学着适应学校的生活。

其次是随着地区间的交流不断加强, 更多的藏族人们选择走出藏区看祖国, 看世界;与此同时, 外面的人们也会好奇看他们在城里的生活。当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改变后, 藏族同样会选择与其他民族通婚, 于是存在着民族混血这一种说法, 血统崇拜也随之产生。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那就是当藏族学生进入陌生的地域进行学习时, 由于同其他大学生在观念上的差别以及与本民族同学宗教信仰的相似性或许更倾向于同本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都会出现藏族大学生显得十分团结, 并且经常进行群体性活动。他们在学校形成新的群体以对抗孤独的心理。“在藏族大学生中讲宗教的民族性, 就应引导其看到宗教在民族内的团结力与号召力。”[1]

三、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对其价值观的影响

藏族大学生有着与一般大学生不同的信仰, 所以在今后的就业、婚恋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我们先来了解通常情况下藏族大学生会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 婚恋观

基于对在校藏族大学生的采访, 藏族在校大学生对于婚恋基本上持三种观点。一种是一定要和藏族人恋爱结婚, 也就是说自己的另一半必须是藏族, 以保证今后家族血统的纯洁。这种对血统的崇拜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婚姻择偶标准。持这种观点的大学生一般自己本身就是纯藏族血统, 并且信仰的程度极深。但也有部分藏族大学生提到自己选择和藏族人恋爱结婚是基于自己今后工作的安排, 他们想要回家工作, 而自己家乡一般会是民族县, 所以整个地区都是藏族人, 那自己也就没有选择了。

还有的藏族大学生坚持婚恋自由, 可以与其他民族的人相恋结婚。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纯藏族血统的大学生, 因为调查显示这一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并且父母多在当地政府机关任职, 家庭氛围较为和谐、民主。他们的父母大多数会同意他们自己去选择喜欢的另一半, 不会多加干涉。但他们对家里最大的孩子一般要求必须要和藏族人结婚, 以巩固自己家族的地位。虽然长辈不会强迫后辈选择结婚对象, 但他们也都更偏向于子女和本民族的人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思想也会逐渐退化。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由于自己本身已经被汉化, 选择恋爱对象是更偏向于汉族人, 同时对对方的文化水平会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这一部分藏族大学生从小习惯汉族人的生活方式, 对藏族的生活习惯很不适应, 所以一般不会选择与藏族人恋爱结婚。但他们在婚恋对象的选择上又显得有些尴尬, 他们认为汉族人一般很少选择与藏族人结婚, 所以对自身民族认识又有些偏差。

(二) 就业观

根据调查显示, 大多数的藏族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家乡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进入内地高等学校所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是出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根据地区的需要而学习有用的知识。他们基于自身对民族宗教虔诚的信仰, 希望学成后能回归家乡, 奉献家乡。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 由于在藏族家庭里一般会有不只一个孩子。所以在藏族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家里最大的孩子, 基于较强的家族观念, 他们一般会被父母要求回家乡工作。可是作为家族里较小的孩子, 对他们的要求一般就不会太严格。部分藏族大学生提到在自己周围的朋友、同学圈中, 他们在离开家乡以前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复杂, 内心多少会有些忐忑。可是在他们走出家乡进入内地高校学习时, 就会喜欢上外面的工作环境, 会有部分人想要留在外面闯。特别是想到家里有哥哥在, 就会摒弃自身对于家庭未来的担心而追求自己的事业。

四、引导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

(一) 宗教信仰在藏族大学生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

宗教一直以来都是古老文明的存在形式之一, 并且以特殊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现代人不再相信传统的宗教, 但现代人仍然需要宗教。”[2]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特别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更应当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 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宗教代表了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一种整体的视角, 是价值承载者和行动指南。”[3]大多数的价值观是通过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体现出来的, 所以大学生接受的价值观也直接反映在了他们的行为表现上, 也就是说宗教信仰会直接影响和支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等等。“宗教与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际关系, 而国际关系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和民族问题, 这又与民族认同的问题联系在一起。”[3]作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藏族大学生对民族问题应当有清晰的认识, 要有大局意识和高度的政治敏锐度。虽然达赖企图实现“以教促政”, 利用宗教掀起一阵宗教热, 但我们要看到“西藏问题”已经有百年的历史, 这是基于一定社会文化渊源的。藏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不会因此而受到利用。

在校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学校这一公开合理的途径组织各民族联欢活动, 使藏族大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而不是只局限在藏族圈子中。更多的是我们要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多普及正确的宗教信仰。

(二) 如何培养藏族大学生正确的宗教观

对于如何培养藏族学生正确的宗教意识, 有这样几种方式, 一是在校内专门针对藏族大学生而开设有关宗教信仰、社会心理类的校选课, 让他们对宗教信仰有科学合理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的基础是要认识了解宗教, 明确何为宗教, 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 要利用宗教信仰的激励作用。二是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多普及正确的思想意识。现在高等学校基本上是以专业课为主, 每学期会有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学生大多也是兴趣索然。所以适当增加科目和课时也是十分必要的。其次课程形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样的类型的课程可以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体现, 直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三是加强老师与同学的互动沟通, 以便老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对不合理的方面及时加以规避, 特别是对于群体性事件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国武.宗教五性说视域下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探讨[J].教育评论, 2012, (4) .

[2][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第2版[M].曹卫东,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5.

[3]顾肃.宗教与政治[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 2010:11-157.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2

组长:小组成员及学号:许佳琪09064633班级:时间:09064629 09064641 09064628 国贸0922011-5-28

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个案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由我小组成员在课间和课后进行,选择调查对象时使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在大二年级国贸班进行。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则强调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相结合,以客观问题为主的设计方法。

二、小组分工

王阳升:调查问卷设计、制作PPT、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赵安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实地走访相关宗教场所。

许佳琪:实地走访相关宗教场所,PPT展示。

汪重人:整理、统计回收的调查问卷,查阅资料。

三、样本选择

在调查期间,我小组在国贸班共发放了60份调查问卷,实收58份,回收率约97%,其中男生21人,女生37人,团员52人,预备党员3人。

四、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在设计上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 学生基本信息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政治面貌。

 大学生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对宗教的认识。

 对身边亲人、朋友宗教信仰态度问题。

 对宗教、国家、科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认知。

五、问卷发放和回收

此次调查中使用的问卷发放和回收方式为现场发放,现做现收。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摘要:宗教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在宗教世俗化、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日渐突出,信徒的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近年来,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弱势群体到强势群体、从老年人到青年人甚至在校大学生的迁移和扩散的趋势。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论文调查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引

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方面。

关键词:调查宗教认知信仰态度大学生

1、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统计中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为6人,约占调查总人数的10.34%,所信仰宗教为佛教和基督教,其中,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为5人。大部分大学生不信仰宗教,且认为人生不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到不信教学生人数的51.72%。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小学阶段开始有宗教信仰的占33.3%,中学阶段开始的占50%,大学阶段开始的占16.7%;有时参加宗教活动的占50.0%,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占33.3%;大部分大学生不信仰宗教,且认为人生不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到不信教学生人数的51.72%。有31%的学生认为共产党可信仰宗教,36%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抱无所谓态度的有33%。大部分信教学生认为信教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没有冲突。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我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仍然比较大,部分学生的信教虔诚度还较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原因

(1).有家庭信仰背景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占到50%。大学生通过家庭接触宗教,并对其有直观 的了解,成为家族宗教信仰的继承者,延续者。另外,还有3人是由于朋友宣传和迷信而信仰宗教的,这需引起注意。

(2).自身原因。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接触到全新的社交圈子,并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个人生存、就业创业等方方面面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不适应这种生存竞争机制。如果再缺少来自学校、家庭及身边人的关爱,他们就会失望、自卑,转而会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会把虚幻、超现实的宗教当成为他们最有效的心灵避难所。在影响他们信仰宗教的原因中,仅次于“家庭因素”影响的是占到33.3%的“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可见,大学生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有其不同于社会其他阶层的特殊性。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3)受亲戚朋友宣传影响。调查学生中有13%受过宗教宣传。

3、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认为宗教对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影响的占信教人数的50%。66.7%的信教学生认为宗教可以在个人身上体现出爱,能够把爱传递给别人。宗教教义中某些方面劝导人积极向善,要有爱,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吻合。但须注意的是仍有个别学生把其当做内心空虚时的心灵寄托。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对待爱更加大度,包容,心态上更加平和,对现实中的一切更能坦然接受。特别应看到,大部分信教学生认为宗教在个人身上体现出爱,能把爱传递各别人。但在自我陷入绝望时,信教学生较不信教学生更易走向极端,这一点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2).社会行为。有58.3%的不信教且有信教亲戚或朋友的学生认为能从信教的人身上发现爱和宽容,可见信教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但宗教在约束大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当信教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各种困惑和障碍时,可以通过与神沟通得到慰藉,使自己超然于现实之外。然而,正是宗教宣扬的“神的安排”,很容易使一些人陷入迷途,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于神,只凭信心等待结果.从数

据也可发现问题,约33.3%的信教大学生认为宗教可以消除内心空虚,是心灵的寄托。

3、研究总结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的认识到:第一,宗教中有相当一部分教义教规与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要求相容,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我们不能把大学生中个别宗教徒与绝大多数非宗教徒的差异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更不该强迫大学生宗教徒改变自己的信仰。但宗教的消极作用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尤其在当前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图谋“西化”“、分化”、“分裂”的严峻形势下,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第二,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核心在于“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以及“追寻自己的信仰”,其中精神寄托是最为根本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理性关注宗教,帮助大学生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信仰。第四,对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需求,应当探索建立有效途径,使得爱国宗教团体能进行正面引导和发挥积极作用。

七、我小组成员对此次调查感想如下:

1、对于大学生信教现象日益突出的情况,我们要有一份清醒的认识,既不能惊慌失措,一概否定,也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2,大学生宗教徒皈依宗教大多是在追求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不是着重于某种现实性的需要。更多是出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出于对心灵慰藉的探寻,出于对自己原有信念的怀疑,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困惑。

3,大学生不仅把宗教的理念和教义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而且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更多是通过理性的思考,从宗教中找到了生命的本源和人生的价值。一旦认可某个宗教,宗教神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便成为他们思想的内核,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4,我们认为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视野宽广、求知欲较强的一个青年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也难免会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辨析科学与宗教的区别,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3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宗教热持续升温,大学生信仰危机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依据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阐述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信教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面临现实困境与危机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等方面探索教育引导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党团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加强对面临困境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引导;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87-02

近年來,“宗教升温”蔓延全球,因宗教问题而产生的国际纷争与矛盾更引起世界关注的目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大学生宗教热”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宗教热度仍然居高不下。这反映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困惑与思考,同时更需警惕其附带一定政治色彩的影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国家教育体制在育人方面的顶层设计,在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方面,信仰宗教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途径探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

1.全国数据。2003年,据李志英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约9.2%的大学生信教[1]。这是高校宗教热现象出现之后较早的调查数据。综合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之外的各地调查资料,对大学生中宗教信徒所占比例估计最高的在44%左右[2],最低为3.5%[3]。同时不同区域和时间的调查结果具有差别。

2.东北地区。综合东北地区调查结果,大学生信仰宗教比例最高为28.1%[4],最低为6.7%[5]。相同区域调查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同调查问卷设计与调研群体选取有关。例如,据2006年杨晓慧等在东北地区8所高校调查,仅4.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具有某种宗教信仰,但14.6%的大学生表示倾向于信仰宗教,合计有18.7%的学生倾向信仰或信仰宗教。对其中2 0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更显示了差异:有21%的学生表示信仰或倾向信仰宗教[6]。因此,该调查结果不能简单说信教大学生为4.1%。

3.对比分析。时间对比调查显示,信教大学生有上升趋势。例如:孟繁英等对吉林高校大学生的跟踪调查表明,2004年大学生中信仰宗教者不到7%,2006年调查显示信教学生比例超过12%,2010年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信教比例已达16.8%,呈明显上升趋势[7]。在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2014年在辽宁省3所高校579份有效抽样问卷的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有明确宗教信仰的比例为7.4%,明确回答自己为宗教徒的学生比例为5.9%,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占15%左右。

综上,近些年大学生宗教热现象在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并有继续升温趋势。2014年大学本专科在校生2500余万人,以7%计算,信教学生的绝对数量在175万人以上。

二、信教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成因分析

1.历史文化影响是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成因。文化对宗教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更具有持久性。同时,宗教往往表现为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文化传统。佛教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并同传统文化相融合。2014年在辽宁高校的抽样调查结果:佛教占信教学生的46.5%,基督教占27.9%。同时与诸多其他调查相吻合:张澜等的调查,信仰佛教者占41.6%,基督教占17.5%[4]。王毓楠等的调查显示,信仰佛教者占44.3%,基督教占36.1%[5]。赵宗宝等人的调查也发现,信仰佛教者占41.64%,信仰基督教者占26.14%[8]。综合分析,信仰佛教者占信教学生的比例集中在40%-50%之间,基督教在20%-30%之间,两者总人数占信教学生的比例在60%-80%之间。

2.社会转型导致大学生基督教信徒增加迅速。上文数据可见,基督教已经成为继佛教之后大学生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特别是在南方沿海地区的调查结果,一些高校大学生基督教信徒比例最高。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以大众化姿态渗入社会生活,基督教义宣扬的伦理原则,强调人的严格自律等具有道德制高点,奠定了大学生不排斥的心理基础。而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路径是:危机、认知和人际网络共同推动[9]。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业困境、价值观危机、就业压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迷茫和诉求。基督教通过社会生活、熟人朋友和网络等途径渗入大学生活,一些大学生在追求真理与智慧愿望驱使下,“偶遇基督”而成为慕道者。信仰基督教大学生比例低于佛教,但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却相对较多,其原因之一是基督教成为部分大学生面对现实困境的心理安慰。

3.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具有类似遗传特点。通过对宗教信仰多因素方差分析,父母信仰的不同会对学生个人宗教信仰产生显著性影响(见表1)。直接问及信仰宗教原因,回答来源于家庭和民族信仰的占58.6%,印证了家庭环境及其成员的信仰具有类似“遗传”特点。我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重家庭和自身修养基础之上的伦理文化,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具有宗教信仰或称为信仰社会的文化传统,社会对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在社会传承上是比较弱化的[10]。

表1      宗教信仰与父母信仰交叉分析

4.文化融合使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本民族文化影响,回族或维吾尔族学生信教的比例较高,他们更愿意认为信奉宗教的人能“获得上帝或神灵的佑护”,更倾向于神化宗教信仰。但在东北地区和辽宁省的调查结果显示,伊斯兰教已经不是他们所信仰的唯一宗教。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但大学生信众数量并不多,主要受多元和外来文化影响。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每个民族信仰固定宗教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宗教文化信仰已经融合,呈现多元化;外来宗教和本土宗教都会对个人宗教信仰产生影响,外来宗教已经融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里。我国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度,我国古代圣贤的思想大多具有基于生命的哲学思考,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呈现多元化趋势不足为奇。

三、信教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途径

1.加强对大学生党团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并存,大学生信仰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和信仰迷茫。大学生宗教热是其明显标志。更值得关注的是,40.2%的大学生认为党员可以信教,学生党员认为党员可以信教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并且学生党员中也确有信仰宗教者。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高校黨团组织首先应加强对党团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引导,注重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建立起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体系。通过党课和团课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内涵。注重教育的实践性,理论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关心的政治和时事热点问题,切实让大学生从内心信服,而不是作为简单知识系统传授。党团组织应切实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从而坚定党团员的理想信念,进而辐射到普通学生群体。

2.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在对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信仰宗教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教和无神论之间关系等学生主观认识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不清晰。55.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无神论教育效果不明显,44%的学生选择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并不冲突。问及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10.2%的学生选择了“任何场所都可以组织宗教活动”。这反映了他们对宗教本质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十分清楚。

宗教信仰作为古今中外始终存在的客观现象,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下,开展好无神论教育,才能使学生了解宗教信仰的本质和特征,才能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高校应该通过课程、讲座等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从中分析宗教信仰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引发学生的哲学思考,引导其主动探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还应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基础上,使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真正“入脑入心”,解决对宗教信仰的认知问题。

3.加强对面临现实困境和遭遇危机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引导。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和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面临各类现实困境而遭遇危机,成为他们信仰宗教的契机。不信仰宗教的学生对宗教的印象顺序为:宽容>博爱>平和>善良>真诚>虚伪,积极的成分居多。学生认为信仰宗教的人更“客观善良易于沟通”,即对宗教信徒的评价也是积极的。这种积极的态度与评价,导致学生遭遇危机时,在人际关系不和谐、进行心理咨询和向老师请求帮助未能解决问题情况下,易于倾向信仰宗教寻求解答。

在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要关注大学生各类现实困境与诉求,建立各类危机干预机制,注重生命教育引导。应及时了解掌握特殊群体情况,进行分类,及时开展疏导。对各类群体建立档案,对教育疏导和危机干预进行跟踪记录。应丰富教育方式方法,注重应用专业辅导理论,例如,基于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运用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开展学习适应和发展规划指导,做到有效破解危机。

参考文献:

[1]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前沿,2004(8):44-46.

[2]许丽平.大学生宗教观念的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5(9):25-28.

[3]华桦.我国青年和大学生信教现象研究综述[J].理论观察,2009(3):129-132.

[4]张澜,陈菲.辽宁省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6):36-38.

[5]王毓楠,安俊学.沈阳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建议[J].学理论,2012(12):62-63.

[6]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19-21.

[7]孟繁英,王勇.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新趋向及成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3):79-82.

[8]赵宗宝.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6):103-105.

[9]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4

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同时结合少量的个案研究。随机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调查对象为某校在校学生,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2份, 有效回收率为94.4%。第二次调查对象为某校部分党员, 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第一次针对一般大学生对宗教基本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坚定的无神论者有149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31%;虔诚的宗教信徒有32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7%;遇到困难转向宗教的临时抱佛脚的有106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2%;对宗教感兴趣的有185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0%。

此次调查反映:某校虔诚宗教徒所占比例不高, 低于张淑雯、王雪在京内外三所高校所调查的信教数据 (14%) (2) , 也低于寇爱林、王刚等在广州高校所调查的信仰数据 (19%) (3) , 与孙永艳、熊中宏对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京工业大学调查的信仰数据 (7.8%) (4) 基本持平。可见, 宗教信徒在高校大学生所占比例虽然不大, 但仍有其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调查中发现, 有40%的学生对宗教有兴趣, 甚至有22%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后, 不积极面对困难, 解决困难, 转向宗教以为庇护, 不免让人觉得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问题相当严重。

为了解学生党员对宗教信仰问题的态度, 特针对党员群体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作为第二次调查。随机选择了100名党员做问卷 (见表1) 。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党员依然坚持无神论, 但仍存在着少数党员对党员能否信仰宗教持怀疑态度。事实上, 党员不能信仰宗教是原则问题, 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 而宗教的世界观无一例外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事实上, 党员应该坚持无神论, 绝不能信仰宗教。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特征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 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高校也不全然是块净土, 在包容并蓄, 尊重宗教信仰的同时, 也要密切注意学生思想动态, 以防被敌对势力利用。目前大学生信仰宗教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2.1 大学生信教人数不多, 但呈多元趋势

在调查者中, 只有32人信仰宗教, 所占比例不大。但信仰范围相当广泛, 有24人信奉基督教, 4人信奉佛教, 2人信奉伊斯兰教, 2人信奉天主教。这反映了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基督教为主, 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2.2 大学生对宗教兴趣浓厚, 但对宗教的认知还处于混沌状态

“90后”的大学生身处一个开放化、多元化的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他们很容易接触到宗教, 被宗教悠久的文化吸引。毕竟, 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人类发展也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来了解宗教, 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好奇或是对宗教文化感兴趣, 而远远不是真正的信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对宗教常识了解肤浅, 真正阅读过宗教典籍的学生很少。甚至他们在“宗教与迷信”、“宗教与科学”等问题上仍是是而非, 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2.3 大学生对宗教宽容度较高, 支持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据调查, 大多数非信教学生对信教学生持理解态度, 支持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为此, 在随机的某校100名非信教学生中展开调查, 具体情况统计如表2、表3、表4所示:

从个别访谈中还发现非信教学生认为信教学生普遍更有归属感, 更愿意行“善”。大多数宗教都宣传是“布善”的事业, 劝善行善, 利己利人, 信教的大学生从宗教中学习到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 更能与人为善, 这也是宗教带来的积极意义。

2.4 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来自农村、边远、少数民族的学生比例更大

从信仰宗教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 农村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学生比例。从民族信仰来看, 少数民族因本民族信仰而崇信宗教, 如回族学生信奉伊斯兰教。在随机的32名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中调查数据如下所示:

3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分析

根据对32名某校信仰宗教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有59%的学生因为父母信宗教而信教;有19%的学生受同学、朋友感染, 由对宗教感兴趣逐渐转为笃信宗教;有13%的学生因个人机遇、兴趣等自身原因而信仰宗教;有9%的学生是因为社会其他原因信仰宗教。具体调查数据如下图所示:

3.1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个人的成长、观念的形成、信仰的建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19名学生父母信仰宗教, 7名学生甚至从祖辈开始就信仰宗教。除了民族信仰外, 宗教在我国农村传播较为广泛, 在充满宗教氛围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比不信教家庭学生更早更深入地了解宗教, 甚至很小就经常参与宗教相关的家庭活动。民族及家庭因素对一些信教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 并且难以通过社会及高校的后天教育加以改变 (5) 。

3.2 校园因素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 同吃同住的集体生活使得他们的三观很容易受同学影响。有4名学生因为受朋友、舍友的影响而对宗教产生“好奇”, 随即多次参加宗教活动, 最终信仰宗教。有2名学生是因为觉得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说教意味重, 太过于虚无缥缈, 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失去信心, 转而追求宗教, 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纯粹、真实。

3.3 个人因素

有4名学生因为个人机遇、兴趣等转而信仰宗教。经详细访谈, 发现有3人在大学期间遭遇过心理上的挫折打击或人际交往困难:1名学生父母遭遇交通事故亡故;1名学生长期与舍友关系紧张;1名学生暗恋同学遭到嘲笑。他们通过宗教的方式排解心中的苦闷, 试图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基督教的忏悔、佛家的瑜伽等宗教修行方式在某种方面可以达到冲淡烦恼、排解块垒、涤荡灵魂的效果。还有1名学生是在偶尔参加宗教活动后, 被宗教场所特有的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 激发了他对宗教的好奇与求知欲, 促使他主动去了解宗教、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 在“共同信仰”的坏境中找到了归属感。从这也反映出传统思想教育形式呆板、僵硬, 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时找不到出路。

3.4 社会因素

现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正好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 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社会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以极快的速度大范围传播, 其中不免存在主观臆断、片面放大, 乃至造谣生事等问题。有2名学生思想比较偏激, 只看到社会阴暗面, 从而转向信仰宗教。还有1名学生素来对社会有责任感, 相信宗教都是劝导人向善的事业, 逐渐被宗教吸引。

4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策研究

4.1 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宗教政策, 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承认多样性和多元主体利益的前提下, 向大学生宣传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宗教政策, 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针对大学生对宗教的“好奇”心理, 为学生解读宗教文化知识, 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 从而满足学生对宗教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使得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更为清晰。在面临信仰选择时, 能更加理性地去判断。疏导胜于封堵, 在做好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同时, 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协调好信教学生、党员、一般学生的关系, 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充分汇聚方方面面的力量, 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多作贡献。

4.2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大学生对社会充满激情, 却存在看问题片面、容易激进的弱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因势利导, 缓解由于不满现实引起的过度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的反应。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应对, 而不是盲目寻求宗教庇护。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摆脱简单说教层面,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发挥思政课程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探求科学规律, 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

4.3 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渗透

高校可以以社团、协会为纽带, 帮助大学生搭建人际交流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在社交方面的需求, 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树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 把大学生吸纳进各种社团, 为其提供一个发挥能力、展现自我的平台。

高校依据国家的宗教法规和政策, 建立健全宗教管理制度, 既要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 也要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对高校的渗透, 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 积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信仰选择。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和容易引发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的世纪。在这一背景下, 高校大学生因信仰缺失, 导致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本课题针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努力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体系。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 找到既有利于统战工作, 也适应社会主义需求的信仰引导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统战

参考文献

[1]沈桂萍.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看高校宗教工作[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5) .

[2]吉玉娇, 施丽娜.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对西安市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与特点 篇5

近几年,大学生思想多元化问题愈发突出,表现在信仰领域里信教学生比例不断增加,呈现出新的特点.准确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的针对性.

作 者:王世翔 Wang Shixiang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党委宣传部,河南,平顶山,467044 刊 名:高校辅导员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LLEGE ADVISOR 年,卷(期): 1(4) 分类号:G641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特点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6

关键词:宗教;文化;高职学生;信仰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79-02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方向,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因此,面对目前在大学生中出现的“宗教热”,如何积极引导和管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上与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区别。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面较为窄小、知识获取的渠道也较为单一。加之,目前四川省的高职院校招生主要针对于本省生源,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开设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宗教信仰问题上有着较鲜明的地域特色。根据这一背景,我们选取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他们在宗教信仰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高职学生在宗教信仰上表现出非自觉性。在明确表明自己有宗教信仰的高职学生中,有38.2%的学生是因为受家庭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信仰宗教的。14.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为了单纯的避灾祈福。5.33%的学生认为宗教教义本身有说服力。3.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感召。在对信教途径的选择上,有27%的学生是由亲朋好友的介绍而信教的。有9.3%的学生是由宗教组织的宣传而信教的。通过阅读宗教书籍而信教的学生仅有1.7%。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对宗教的信仰更多是受到社会环境、民族因素和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观的影响,表现为一种非自觉性的特点。

二是高职学生在宗教信仰的动机上表现出一种功利性。38.7%的学生认为宗教对人的帮助主要在于能给人以安慰和寄托;有37%的学生是在遭受挫折时才开始信教;有13.5%的学生认为信教可以帮助自己实现理想;有7.3%的学生认为宗教能在一切方面给人以帮助;选择“宗教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学生仅占受调查学生总数的3.5%。可以看出,高职学生信教的原因在于自身的困惑、苦恼和精神上的某种特定的需求,从宗教中寻获心理和精神价值的取向明确,而对宗教的信念和追求非常淡薄。

三是高职学生对自己周围人的信教持有一种宽容的立场。调查发现,对于身边的宗教信仰者,有37.5%的学生持非常理解的态度,有30.5%的学生持基本理解的态度,选择不能理解的学生有15%,其余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有77.5%的学生认为“信仰宗教是个人自由,不应该被干涉”;有22.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不应该信教”。这些说明了许多学生对信仰宗教并不反感,并且倾向于一种肯定的态度。

四是高职学生在对宗教内涵的认识上具有一种模糊性。有37.5%的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有62.5%的学生将宗教与迷信等同起来。在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中,有57.6%的学生对所信宗教的基本教义搞不清楚。这些表明高职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具有一定的肤浅性,也说明了高职学生这一信教群体与其他信教群体相比较有其特殊性。

二、高职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导致高职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高职学生是因为其民族身份而选择信仰宗教的。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长期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该民族的信仰传统,并代代相传。一般来说,某些少数民族基本是全民信教的民族。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就有一些藏族、羌族、彝族学生,这些学生的民族背景和家庭环境决定了他们必须根据民族习惯接受和坚持某种宗教信仰。

其次,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自身面临的现实困境导致一些高职学生选择信仰宗教。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使得一些青年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当一些现实问题无法得以圆满解决时,他们就转而求助于宗教。此外,目前在校大学生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一个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与政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高职学生面临着经济、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给高职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逆境的加剧会使人回想到宗教。”[2]面对这些压力,高职学生往往感到自身力量的有限,一些学生为了逃避现实而选择信仰宗教。

再次,理想信念教育手段和方式上的滞后导致部分高职学生信仰宗教。当前,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为一些宗教向高职校园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远离校园生活,成为对行政命令和政策的简单诠释,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公信力。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单调古板,主要以正面灌输为主,说教意味浓厚,缺乏对学生接受心理和接受过程的关注,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在教育目标上,我们长期片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和否定了人的个人价值,过多地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忽视和淡化了青年学生崇尚自我的特点。这些情况导致了青年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在调查中,一些学生坦言他们对内容不切实际而缺乏公信力的政治说教不感兴趣。因此,他们更愿意去追求强调“真、善、美”境界的宗教。一些学生还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更为真实、更为纯粹。

三、对高职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无论宗教在形式上多么光怪陆离,但其本质上是非理性、非科学的。”[3]当前如果青年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态度,就极容易产生消极避世的心态,滋长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形成消极的宿命论人生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4]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慎重地对待当前青年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宗教的消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宗教观、积极的人生观。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宗教信仰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我们要在充分尊重大学生信仰自由的基础上对其思想进行积极引导。我们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帮助他们拨开宗教的神秘面纱,划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区分科学与迷信的本质。在正确认识宗教本质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我们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宗教中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因素,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课程,破除宗教的神秘面纱。许多高职学生信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并非虔诚的信徒。广大高职院校通过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课程,让高职学生了解各种宗教产生的背景、起源、本质,澄清他们对宗教的模糊认识,消除他们对宗教的神秘感。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及时准确地解答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警觉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第三,对高职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引导工作,切实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消除他们消极的心理影响。通过对高职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成因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既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自我识别能力却有待提高。高职学生在现实压力面前可能产生心理失衡,容易陷入无助、绝望的境地,导致他们容易向宗教寻求心理支撑和精神关怀。弗洛伊德曾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是由于害怕独立所带来的孤独、恐惧和无能为力之感。”[5]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系统,对高职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让高职学生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正确地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

第四,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关怀,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方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心理变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重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使青年学生能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恩格斯曾经说过:“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民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6]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排遣消极的心理因素,使其目光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积极健康的一面,使大学校园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乐园。

青年学生的成长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上存在的问题,都会在高校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社会上有何种宗教信仰,高校校园里也会存在什么样的信徒。我们在对待青年学生信教的问题上,一定要以尊重的态度,从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加以引导。要团结和尊重信教学生,不要人为地制造信教学生与不信教学生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只有认真研究和正确应对青年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2.

[2][英]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陈荣富.比较宗教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1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7.

[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宗教[M],王献华,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7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4.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7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调查涉及9个市州具有代表性的15所高校, 调查范围涵盖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农林类、医学类、财经类等大学本科及大专学生, 调查范围比较广。由于各高校学生数差别比较大, 因此, 我们根据各校学生比例确定了各校所分配的调查样本数。调查共发放问卷1030份, 回收问卷992份, 回收率为96.3%, 其中有效问卷946份, 有效率为95.4%。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大学生对宗教性质、起源与发展、作用、以及人生是否需要宗教信仰、宗教与文化关系、中国宗教“五性”、邪教与分裂活动七个方面的认知情况来分析他们的宗教观;同时, 还从大学生信教的人数、种类、对教义的理解、参加宗教活动的仪式以及宗教传播方面对他们的宗教信仰情况也进行了调查。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宗教有着比较公允、客观、科学的认知,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 正确认知宗教的性质、起源、发展和作用, 正确认知与宗教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当然, 调查中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第一, 一些学生对宗教作用的认知不够全面, 不能正确认识宗教作用的两面性;第二, 一些学生未能认知宗教也有其发展规律的事实;第三,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国宗教“五性”说缺乏必要的了解;第四,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清邪教危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本质, 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对邪教认识模糊;第五, 个别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分裂活动的实质。

在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 有17.3%的学生明确表示信仰宗教, 略低于20%;其中, 有37.2%的学生信仰伊斯兰教, 48.2%的学生信仰佛教, 10.4%的学生信仰基督教, 还有4.2%的学生信仰道教。当对他们开始信教的时间进行调查时, 高达81.1%的学生表示从小就信, 7.9%的学生表示从初中开始, 6.7%的学生表示从高中开始;从大学开始才信教的最低, 为4.3%。这就说明, 绝大部分信教学生是从小就开始信教的, 并非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的。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教的比例较高, 且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 民族性较强;大部分信教学生基本了解所信仰宗教的教理教义, 信仰坚定、虔诚, 且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宗教仪式, 来表达自己的宗教感情, 寻求一种宗教的归属感与荣耀感。总之, 根据统计结果来看, 绝大部分信教学生都能够正确处理宗教信仰问题, 但也反映出两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 大学生普遍对校园传教持宽容态度, 对校园传教行为和活动的认识不清, 警惕不足;其次, 一部分信教学生都不同程度的进行过传教。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观的成因分析

宗教观是指人们对于宗教的基本态度、观点和看法, 它是广泛存在的, 是任何人所具有, 而又无法规避的, 无论他是否为宗教信徒;且在一般情况下, 是否具有宗教信仰与是否具有科学的宗教观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非宗教信徒可能具有科学的宗教观, 也可能没有。考察大学生宗教观的成因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与宗教相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 无论大学生是否为宗教信徒, 他的宗教观受社会化的影响较大, 尤其是成长环境与后天教育程度。如上文所述,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都对宗教有着比较公允、客观、科学的认知,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立场和观点, 正确认知宗教的性质、起源、发展和作用等。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人们往往将宗教等同于迷信、落后和愚昧。事实上, 虽然宗教曾经表现为祈雨、驱鬼、巫术等活动, 但是它反映了人类在特定阶段对事物不确定性的一种思考、认识和探索, 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甚至对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依然发生着重要影响。

调查中, 大部分学生对宗教都有着比较正确的认知, 缘于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宗教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 不盲目崇拜, 亦不盲目排斥。当然, 宗教类人文知识的相对欠缺也是影响当前大学生宗教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上文所述, 部分学生对中国宗教五性说缺乏一定的了解,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宗教的科学认知。虽然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邪教的危害性, 认识到分裂活动的本质, 但是在调查中, 发现有个别学生对邪教和分裂活动的认识不清晰, 也凸显出反邪教、反分裂活动的教育不够深入成为影响大学生宗教观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考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 大学生信教的原因比较复杂, 既有环境、宗教方面的因素, 也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首先, 就国际大环境而言, 信教人口众多, 宗教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一方面,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我们国家进行的文化渗透。其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 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也逐步凸显, 一部分人需要通过现实之外的某种力量寻求安慰与庇护, 而宗教恰好适合和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要, 受到亲睐。[1]再次, 家庭环境对学生信教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调查中, 有48.8%的信教学生表示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而信教。最后, 学校环境的影响。调查中, 虽然只有3.6%的学生表示很赞成在校园里传教, 但是明确表示很反感的也只有25.9%, 这表明, 大部分学生对校园里的传教行为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客观上给传教给予了相对宽松的空间。总之,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处于环境之中, 环境的状况不能不对他们有所影响。因此, 环境因素是影响当前大学生信教状况的首要原因。

2. 宗教因素

首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 宗教开始借助新时代的文明成果, 通过建立网站、创办杂志、法事活动等宣传宗教的教义、思想和文化, 这无疑对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 为了争取更多的信众, 求得生存与发展, 一方面, 宗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扩大影响;另一方面, 宗教也依靠信众展开传教, 吸纳新教徒。调查中, 有34%的学生表示在校园里遇见过有人向他们传教;在对信教学生的调查中, 有40.9%的学生向他人传过教, 这给大学生信教无疑提供了方便。

3.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一方面, 思维活跃, 具有较高理性, 富于创造性, 对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 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自然受到关注;另一方面, 又希望寻求一个博爱、互助的理想环境, 找到群体归属感, 这样宗教相对平和友爱的环境恰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调查中, 有15.2%的信教学生表示自己信教的原因是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归属感, 仅次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另外, 有12.8%的信教学生表示是对某种宗教文化的向往。事实上, 环境与宗教因素只是外因,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内因, 因此,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信教状况的重要原因。

四、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发展趋势

据调查, 虽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对宗教的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宗教的认知基本上符合事物的真实情况。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加强,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也会更加正确认识与宗教相关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更加深刻认识邪教和分裂活动的本质。

相对于大学生宗教观的发展趋势来说,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发展趋势则显得更加复杂一些。首先, 就信教人数而言, 大学生宗教信徒的人数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调查中, 虽然有82.7%的学生目前不信仰任何宗教, 但在对不信教的学生作进一步的调查时, 只有16.1%的学生明确表示以后绝不会信仰宗教, 有32.0%的学生表示以后可能会信仰宗教, 而51.9%的学生则选择了说不清楚。这就说明, 当前我国大学生当中有一部分目前不信教的学生可能以后会信仰宗教, 信教的大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其他相似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发展趋势, 如谈宗凡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对同一个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宗教信仰人数上升了3.7%。[2]李海晶的调查显示, 从2002年至2008年, 学生信教比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由7.9%上升到12.5%。[3]其次, 大学生信教越来越受到理解。调查中, 有36.2%的不信教学生表示非常理解信教学生, 53.1%的学生表示基本理解;同样, 在我们对信教学生进行调查时, 只有24.4的学生表示不能被理解。这说明, 大部分非信教学生能够理解有宗教信仰的同学, 能够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信教问题;且随着不同思想信仰之间的交流对话, 相互理解亦有增强的趋向。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的中国, 无神论和宗教信仰者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根本利益完全是一致的;他们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 应坚持在政治上团结合作, 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4]最后, 宗教信仰中文化因素有增强的趋势。有研究认为, “到本世纪初我国青年教徒已达3000—4000万, 约占所有宗教信徒的三分之一”。[5]与此同时, 还存在一个庞大的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或追随者群体, 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望教者、慕道者和青年宗教文化爱好者。[6]如上文所述, 据我们对164名学生的信教原因调查中, 12.8%的学生表示信教是由于对宗教文化的向往和热爱。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思维活跃, 富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因此, 文化因素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

五、结语

有研究认为, 自20世纪末以来, 宗教信仰呈现出年轻化、高知识化、高层次化、高收入化等许多特征, 并提出了“高校青年宗教信仰高知识化”的概念。[7]事实上, 自20世纪末以来, 宗教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再陌生, 已经渗入到他们当中, 高校学生中出现了宗教信仰的现象, 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 大学生对于宗教的态度和信教情况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统计, 总的来说,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认知各种宗教现象, 且随着教育的不断加强, 他们对宗教的认知会更加趋于科学化。而针对大学信教现象来说, 我们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 既不惊慌失措, 一概否定, 也不视而不见, 放任自流。[8]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漫长的历史, 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9]党的十八大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此, 处理宗教问题既不能简单化, 将宗教斥为唯心主义, 一概加以否定, 又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宣传宗教思想。

摘要: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回顾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分析和讨论了大学生宗教观及宗教信仰的成因, 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我们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 既不惊慌失措, 一概否定, 也不视而不见, 放任自流。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宗教观,宗教信仰

参考文献

[1]叶蒙荻.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研究——以浙江省下沙高校园区为例[J].当代青年研究, 2011 (2) :65-70.

[2]谈宗凡.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 2007, (8) :75-81.

[3]李海晶, 徐朝亮.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探析及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12) :78-82.

[4]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李素菊, 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6]徐连明.青年宗教时尚:我国青年宗教热的时尚化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 2013 (5) :73-78.

[7]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9.

[8]左鹏.高度重视并审慎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J].科学与无神论, 2006 (1) :21-22.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研究,综述

本研究考察的范围限定在中国东北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等汉族为中心的高校, 而对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等因其少数民族聚居而几乎整体信教, 从而与前者信教状况有重大区别的地区不做研究。

一、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研究的综述

1、从信教人数的比例上看, 普遍存在信教大学生所占比例不高的状况, 不排除有地区较高。

湖北省对“包括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13所高校发放并回收的有效问卷2064份中, 只有184人信教, 占8.91%”;在河南省对“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商丘学院三所高校被调查的1958名大学生中, 只有152人信教, 仅占7.7%”;西安市对“1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的信教比例是6.8%”;福建省对“闽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三所高校的调查中, 有90%大学生没有宗教信仰, 仅8%的大学生参加过宗教活动, 5%的大学生对宗教了解”。但是在广州地区大学生调查中, 信教学生比例相对较高, “在979分有效问卷中, 信教的有182人, 占19%, 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由此可见,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但从地区差异看, 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省份, 信教比例低, 而在信教人数众多的广州仔学生信教人数也多。

2、从信教动机看, 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好奇或者心理需求, 而非虔诚的信教徒。

从各地区高校的调查问卷中, 普遍显示出大部分信教大学生并非虔诚的信徒教。在信教比例较高的广州地区, 调查显示, 信教学生当中“经常参加的只有4%, 偶尔参加的有57%, 不参加的有39%。”;湖北省的调查问卷中显示, “60.91%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涉及宗教行为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认为宗教的神秘性具有感性的美;沈阳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45%的学生认为宗教对人的帮助主要是‘能给人以安慰和精神寄托’, 27%的学生则在遭受到挫折开始信教, ……从宗教中寻求和获得心理平衡和精神慰藉心理意识强”

可见, 大学生信教的感性因素大于理性因素, 显示出信教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因此, 只要给予大学生及时适当的引导, 就可以避免他们信教。

3、从宗教选择上看, 佛教和基督教影响最大。

湖北省的一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问卷中显示:“信教学生中, 信佛教的占54.35%, 伊斯兰教者占19.02%, 基督教者占13.04%”;河南省“对调查的152名信教学生具体分析后得知, 信仰基督教的为79人, 其余73名学生信仰佛、道教、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西安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 占信教人数的40.4%, 其次是基督教, 比列是23.8%”。其他地区高校也显示出相似的情况。

从以上数据看, 大学生信仰何种宗教, 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佛教在我国传播历史悠久, 且已经渗入到民俗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一方面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4、从认知水平上看, 大学生对宗教本质及宗教政策存在误区。

信教与不信教的学生都显示出对宗教本质认识的模糊性。信教学生大多是基于感性而非理性去选择宗教, 不信教的学生中大多数也并非正确完整地认识了宗教的本质、历史、存在原因及与科学的区别后才选择不信教的。“他们不信教的原因主要是不需要 (50%) 和不了解 (28%) , 接下来是‘我是党团员’ (13%) 、宗教不科学 (9%) ”[12], 可见‘因为理性认识到宗教与科学有本质区别才不去选择的所占比例甚少。另一方面“认为信仰宗教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有帮助的学生占39.92%”可见, 大学生对于宗教的消极作用的认识不够。

对于宗教政策, 很多大学生认为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暗含着鼓励宗教信仰, 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党员可不可以信教。“像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这样的重点高校, 却有高达68%的被调查学生对此认识错误或者认识不清, 甚至在访谈中还有学生认为‘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入党以后仍可以信教。”

二、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研究的综述

本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因素、社会因素和高校思政建设不足等三个方面。

一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大量的外国文化进入到国内。带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大学生, 急迫地想主动了解西方文明。其中, 基督教文明以其神秘的色彩引起了广大大学生的吸引力, 他们开始阅读《圣经》以及与其相关的宗教书籍。此时, 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 部分学生就有可能认为已经成为基督教信徒, 甚至鼓励身边的亲戚朋友信仰基督教。

另一方面, 尽管文化的交流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 但其中还有文化交锋的问题。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其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利用商品、在华教师和传教士等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其中一个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宗教信仰。

1、社会因素的影响

目前中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 从封闭到开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新鲜事物与现象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 思想越来越具有独立性、在选择上呈现多样性, 对新生事物的接纳呈现更大的包容性。然后, 同时在信仰领域呈现空白。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9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基本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 共发放问卷1400份, 回收问卷1309份, 有效问卷为1309份, 有效回收率为93.5%。

(一)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 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接受调查的男性人数482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6.82%;女性人数为827人, 占63.18%。

2. 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接受调查的理工类学生464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5.45%;文史类学生650人, 占49.66%;艺术类学生195人, 占14.89%。

3. 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接受调查的农村生源人数为470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35.91%;城市生源人数为839人, 占64.09%。

4. 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接受调查的党员人数为91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6.95%;团员人数为1166人, 占89.08%;群众学员44人, 占3.36%;其他人数为8人, 占0.61%。

5. 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接受调查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550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42.02%;大学二年级学生为324人, 占24.75%;大学三年级学生为287人, 占21.95%;大学四年级学生为148人, 占11.28%。

6. 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接受调查的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内的学生为325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4.83%;家庭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学生为626人, 占47.82%;家庭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学生为268人, 占20.47%;家庭月收入超过10000元的学生为90人, 占6.88%。

7. 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接受调查的汉族学生为1214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92.74%;少数民族学生为95人 (满族41人, 朝鲜族23人, 蒙古族7人, 回族7人, 维吾尔族4人, 土家族4人, 壮族2人, 水族2人, 锡伯族2人, 苗族2人, 哈萨克族1人, 藏族1人, 布依族1人, 彝族1人) , 占7.26%。

(二) 信教大学生构成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 有86人信仰宗教, 占调查总人数的6.57%。按性别划分, 男生32人, 女生53人;按生源划分, 农村35人, 城市51人;按政治面貌划分, 党员3人, 团员76人, 群众6人, 其他1人;按科类划分, 理工类学生39人, 文史类学生35人, 艺术类学生12人;按年级划分, 大学四年级学生6人, 大学三年级学生24人, 大学二年级学生32人, 大学一年级学生24人;按家庭收入水平划分, 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内的有21人, 2000元至5000元的有39人, 5000元至10000元的有15人, 10000以上的有15人;按民族划分, 汉族学生70人, 其他少数民族总计16人。由数据可以看出, 吉林省高校信教大学生比例不高, 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参与宗教活动。大三、大四信教学生相对多一些, 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学生信教多一些, 团员大学生信教占有很大比例,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个别党员学生信仰宗教。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考验。

(三) 大学生信仰教类情况

在有宗教信仰的86名大学生中, 信仰基督教的35人, 占信教大学生总数的40.69%;信仰佛教的29人, 占33.72%;信仰伊斯兰教的6人, 占6.97%;信仰其他宗教的16人, 占18.62%。佛教、基督教是中国公民宗教文化信仰中最主信最主要的信仰类型, 体现了中国宗教信仰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大学生信仰教类也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在调查宗教信仰是否对学业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时, 38人认为有积极的影响, 比例为44.18%;5人认为有消极的影响, 比例为5.81%;43人认为无影响, 比例为50.01%。这一现象表明, 大学生信仰宗教更多的是为了修生养性, 寻求心灵慰藉, 强化自身的群体归属感, 信教并没有给学业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对宗教的基本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 有729人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占被调查人数的55.77%;有115人认为宗教是“一种迷信, 一种荒诞的学说”, 占8.78%;有274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占21%;有191人认为“说不清楚”, 占14.45%;有705人认为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并最终会消亡”, 占53.8%;有627人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知识“互通有无, 没有矛盾”, 占47.9%;有935人认为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之间不存在冲突, 占71.4%。上述统计数据看出, 多数大学生能理性地对待宗教, 能站在发展的角度认识宗教。但也看出许多大学生对宗教与迷信的关系缺乏准确的辨别能力, 对宗教的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 因而把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共产主义混为一谈。

(二) 大学生对宗教持有的态度

在调研中, 对1223名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问卷得知, 有166人对周围信教同学表示“非常理解”, 所占比例为13.57%;有522人表示“基本理解”, 占42.68%;有430人表示“不理解也不反对”, 占35.16%;有51人表示“不理解”, 占4.17%;有54人表示“鄙视”, 占4.42%。在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中, 有408人表示在学校有人向其传教;当周围同学向其介绍宗教知识时, 有131人表示“认真聆听”, 占总人数的10.71%;有699人“出于礼貌听他们讲”, 占总人数的57.15%;有165人表示选择“出于好奇心听他们讲”, 占总人数懂得13.49%;有228人选择“直接拒绝”。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大多数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持包容和理解态度, 正确对待具有宗教信仰的同学, 尊重信教同学的自主选择。一方面说明学生充分尊重信仰自由的权利, 另一方面也与高校广泛接纳和包容多元文化有关, 当然不排除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信仰宗教的暧昧心理。

(三) 大学生接触宗教的主要途径

问卷调查显示, 在1223名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中, 有408人在学校有人向其传教, 占无宗教信仰大学生的33.36%。向大学生传教的人员中, 有182人是本校信教同学, 60人是校外信教同学, 13人是国内教师, 81人是校外宗教人士。在有宗教信仰的86名同学中, 有42人来自于“家庭、朋友人际圈介绍”, 占信教人数的48.83%;有7人是“宗教组织的宣传”, 占信教人数的8.14%;有13人是“阅读宗教类的书籍杂志, 网络传播等”, 占信教人数的15.11%。从中不难看出, 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多种多样, 主要来自于家庭、朋友等人际圈的影响, 身边信教同学传教是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自身广泛接触有关宗教方面的典籍, 以及网络传播, 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 大学生信教的主要动机

据调查统计, 在86名信教大学生中有42人来自于家庭、朋友等人际圈的影响, 所占比例为48.83%;有6人是为了“消灾免祸”, 占6.98%;有5人认为“信教就是信真理”, 占5.81%;有17人认为是“一种精神寄托”, 占19.77%;有17人选择为“其他”, 占19.77%。其中66人认为拥有宗教信仰是“理性的”, 占信教总数的76.74%, 可以看出, 接近半数的信教大学生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朋友的影响, 是大学生信教的重要因由。一部分信教大学生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宗教本身具有的“善”“美”因素, 为大学生精神追求提供了方向。宗教的心理慰藉功能也迎合了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某种心理需要。同时, 大部分学生认为信教是一种理性选择, 说明了对宗教文化的一种尊重。

(五) 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形式

在信教大学生中, 有13人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一周超过4次”, 占信教人数的15.11%;有1人“一周3-4次”, 有3人“一周2-3次”, 有25人“一周1-2次”, 有44人表示“从不参加”, 占信教总数的51.16%。在调查信教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方式方面, 有8人表示“参加集体活动”, 占总数的9.30%;有16人进行“祷告”, 占总数的18.60%;有27人表示“去教堂”, 占总数的31.39%;有35人进行其他宗教活动, 占总数的40.71%。在调查是否参加因宗教而组织的游行等集体活动上, 有10人表示参加, 占总数的11.63%;有76人表示不会参加, 占总数的88.37%。以上可以看出, 多数信教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频率不高, 相当一部分信教学生从不参加宗教活动。同时, 大部分信教大学生能够把握好参与宗教活动的分寸, 对应该做什么, 不宜做什么, 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宗教信仰已经深入到民众生活的诸多方面, 对当代大学生必然有着一定的影响。我们既要正确把握高校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 又要客观地理性地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培养大批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而不懈努力。

(一)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问题。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引导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组织学习党的历史、参观革命胜迹地、体验中国经济社会巨变、体察城乡人民安居乐业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和报国之志。要让学生懂得, 只有把个人远大理想与国家宏伟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把个体力量汇聚成强大的民族力量, 我们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我们每个人才能有大作为, 我们的大学生才无愧于国家的宝贵财富。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是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是我们认识宗教本质的重要理论基础。要通过各种有效教育活动, 让大学生认识到宗教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将随着人类的高度文明而消亡。要让大学生坚信,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也没有神仙皇帝, 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个人理想的实现既依赖于外部环境的优劣, 更决定于主体精神和力量的发挥。要在大学建立一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队伍, 设立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机构, 开设必要的宗教专业课, 让学生通过正确途径学习了解宗教知识, 消除对宗教的距离感、神秘感和好奇感。

(三)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还要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入手, 排解学生内心不良心理情绪,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开展心理普查和家庭状况调查, 及时发现并正确干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反馈, 并采取相应教育措施。要抓住重大节日、假期返校、期末考试、毕业离校等易发心理问题的节点, 对学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疏导其内心的抑郁焦虑情绪。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通过开辟宣传专栏、举办讲座、制作心理宣传网站等系列活动,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四) 加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

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专业介绍会、经验交流会、复习动员会、学习分析会、科研公关、高层次专业竞赛等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要加强寝室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是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 班级是大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要提高寝室活动质量, 营造温馨健康的寝室氛围。要依托班级开展社会调查、文体赛事、节庆联欢等活动, 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寝室和班级文化建设, 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朋友的关怀。要调动各种有效资源, 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等科学知识的宣传。

(五) 加强抵御宗教渗透能力建设

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包括不得在校园内传教、布道、宣传有神论, 不得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或组织, 不得在教室、寝室和校内公共场所召集信教同学读经、做礼拜, 不得动员原本不信教的同学去宗教场所等。宗教渗透是国家明确规定的非法活动, 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 并通过建立长效预警和监管机制, 有效抵御各种宗教渗透行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体制结构调整、利益格局改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一些深层次社会问题和矛盾必然显现出来, 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 研究探索和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立足高校实际, 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 不断创新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对策。

参考文献

[1]邓雪姣.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现状调查——以青海省高校为例[J].前沿, 2012 (20) :34-35.

[2]王康.在杭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7) :50-52.

[3]张淑雯, 王雪.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以京内外三所大学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5) :176-180.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10

(一) 生存焦虑的影响, 即需求性信教。

大学生跨进大学校门就跨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高中时代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这里, 他们要独自处理生活学习的诸多问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意识不断觉醒。他们看到了高中时代不认识或认识不够的许多责任和压力。面对家庭生存、个人生存和自身条件缺陷等种种压力, 当他们无法解决、无法发泄、无法承受或缺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时, 宗教就会成为最有效的心灵避难所。

(二) 为了追求人生的终极关切, 即主动性信教。

有些信奉宗教的大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 家庭和睦富足, 本人聪慧伶俐, 学习成绩优异, 一般不存在人生道路的挫折问题。但是他们涉世不深, 带着一种幼稚的理想主义来看待社会。然而社会却并不符合他们的理想, 而是越来越暴露出许多缺陷。他们愤世嫉俗, 他们惴惴不安。当他们所受的教育过于空泛, 面孔过于呆板, 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一切时, 以仁爱和行善为核心的精巧又深奥的宗教学说就易于趁虚而入。

(三) 家庭和民族传统的影响, 即传统性信教。

宗教在我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有悠久的传承, 曾经长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和某些地域还曾经形成过宗教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居统治地位的现象。“宗教离物质生活最远, 而且好像与物质生活最不相干”, 它一旦形成就带有显著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当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甚至社会性质变化时, 它仍能比较稳定地存在下去。这样, 当某一宗教在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后, 便会在人们中形成一种信仰传统, 并且代代相传。大学生中来自民族地区的宗教信奉者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正是以上诸种因素促成了大学生信教人群的出现, 其中除传统信教者外, 其余人员信教都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二、大学生信教人群的显著特点

(一) 男女生信教比例基本持平。

调查显示, 在大学生信教人群中, 男性占了55.2%, 女性占44.8%, 男性比女性多了10个以上的百分点。信教男性大学生占男性大学生的9.24%, 女性大学生的同一比例是9.3%, 基本持平。以上两组数据都没有显示信教女性高于信教男性的一般特点。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处境的特点找到原因。

(二) 信教不信神的现象突出。

我国大学生信教人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接受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长大, 又在高等学校接受现代科学的教育, 要使他们在思想上真正相信神的存在一般不是一件易事。

(三) 心理调节的需求突出。

大学生信教也体现了中国人信教的通常特征, 许多人是在发生问题或产生需求时投向宗教的。但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 大学生信教更多地表现在心理调节的需求方面。大学生尚在求学时期, 他们面对的更多的是人生转折时期的适应问题, 而不是成年人面对的创业、发展或守成、败落等问题。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 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 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友谊、爱情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关系复杂的问题时, 常常会引发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和不平衡, 给心理体验带来不适应感、焦虑感和压抑感。

三、做好大学生信教工作的建议

(一) 要澄清大学生对宗教的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识。

1. 对宗教道德作用的认识。

由于宗教道德本身就是世俗的社会道德宗教化的结果, 是将世俗道德神秘化、绝对化和片面化的结果, 因而它同世俗的社会道德不能不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起着世俗的社会道德作用, 很多大学生迷恋宗教的主要原因即在此。然而信仰神、服从神、崇拜神乃是一切宗教道德规范的首要准则, 调整人神关系的宗教神道决定或支配了调整人神关系的宗教人道。因此就本质而言, 这种道德规范消极的影响、负面的作用是主要的。

2. 对科学家信仰宗教问题的认识。

从根本上来说, 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无法调和的, 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遵循的应该是理性的、科学的、唯物的方法。然而一个人在相信科学的同时仍可能会相信超自然力量, 科学家未必就是无神论者。这一是出于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不仅有物质生活的追求, 还有精神生活的追求。人们都以不同形式发现自己的“终极关怀”。二是由于宗教道德的“诱惑”。现代西方有不少颇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面对科技理性的负面作用, 反对并担心科技的非人道用途, 崇尚宗教的道德作用进而信仰起所谓的道德宗教来。此外还有科学家认识上的问题。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对于暂时无法认识的未知的领域, 有的科学家无法解释, 最终往往会归诸于“神”。有的科学家“专业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之间的分裂倾向在不断加剧,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茫然无知、道德判断力的低下与出色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当他们精神上有苦闷时, 就很容易投入宗教的怀抱。

3. 对大学生特别迷恋基督教的现象的认识。

大学生为什么与来自西方的基督教特别“投缘”呢?笔者认为, 这主要跟基督教本身的特点有关。其一, 基督教具有理论性。其二, 基督教的出世和入世观念的影响。其三, 青年大学生往往容易由欣赏、羡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实力开始, 欣赏甚至迷恋起基督教来。

(二)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 使他们树立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世界观。

1. 要加强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一些大学生由于受实用主义、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 到学校学习只顾实际目的, 只学固定知识, 只学会一些现成的科学结论, 信仰的焦点集中在各门学科的成果上, 而不了解其方法, 这将出现把科学当作权威, 把科学原理作为迷信的教条信仰。这样, 他们就会在科学专家面前不再运用自己的思考力, 但当这些专家们也无力解决某些问题时, 他们就会失望地离开专家甚而走向真正否定科学, 把未知的当作不可知而付诸上帝, 投入宗教神学的怀抱。而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批判性的思想精神能使学生之“思”尽可能导向事物的本源, 导向事物的全面性, 不为一切教条所束缚, 并对所有可知的事物、科学的意义以及生活的真实性持开放的态度。

2. 要加强心理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能力, 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

青年学生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心理断乳期, 正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期。尤其对于那些想逃避现实, 摆脱社会的大学生而言, 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不啻是“良好的避风港”。对此,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从重建理性认识、完善自我意识、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学会情绪调节、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等等方面入手, 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

3. 要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 揭露宗教的真面目。

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普宣传, 让大学生认清宗教和迷信的本质。对一些目前不能理解的现象, 也应向大学生普及科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引导他们远离宗教和迷信的误区。同时, 必须坚决反击、揭穿诸如“水变油”、“万里发功”、“借尸还魂”、“末日预言”、“法轮消业”、“特异功能”等伪科学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实质, 使其无处遁形。

参考文献

[1].王德权.探索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2].刘冉.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业家, 2012

[3].王沛.关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2还曾经形成过宗教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居统治地位的现象。“宗教离物质生活最远, 而且好像与物质生活最不相干”, 它一旦形成就带有显著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当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甚至社会性质变化时, 它仍能比较稳定地存在下去。这样, 当某一宗教在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后, 便会在人们中形成一种信仰传统, 并且代代相传。大学生中来自民族地区的宗教信奉者大多属于这种情况。正是以上诸种因素促成了大学生信教人群的出现, 其中除传统信教者外, 其余人员信教都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二、大学生信教人群的显著特点 (一) 男女生信教比例基本持平。调查显示, 在大学生信教人群中, 男性占了55.2%, 女性占44.8%, 男性比女性多了10个以上的百分点。信教男性大学生占男性大学生的9.24%, 女性大学生的同一比例是9.3%, 基本持平。以上两组数据都没有显示信教女性高于信教男性的一般特点。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处境的特点找到原因。 (二) 信教不信神的现象突出。我国大学生信教人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接受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长大, 又在高等学校接受现代科学的教育, 要使他们在思想上真正相信神的存在一般不是一件易事。 (三) 心理调节的需求突出。大学生信教也体现了中国人信教的通常特征, 许多人是在发生问题或产生需求时投向宗教的。但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 大学生信教更多地表现在心理调节的需求方面。大学生尚在求学时期, 他们面对的更多的是人生转折时期的适应问题, 而不是成年人面对的创业、发展或守成、败落等问题。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 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 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友谊、爱情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等关系复杂的问题时, 常常会引发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和不平衡, 给心理体验带来不适应感、焦虑感和压抑感。 三、做好大学生信教工作的建议 (一) 要澄清大学生对宗教的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识。

[1].对宗教道德作用的认识。由于宗教道德本身就是世俗的社会道德宗教化的结果, 是将世俗道德神秘化、绝对化和片面化的结果, 因而它同世俗的社会道德不能不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起着世俗的社会道德作用, 很多大学生迷恋宗教的主要原因即在此。然而信仰神、服从神、崇拜神乃是一切宗教道德规范的首要准则, 调整人神关系的宗教神道决定或支配了调整人神关系的宗教人道。因此就本质而言, 这种道德规范消极的影响、负面的作用是主要的。

[2].对科学家信仰宗教问题的认识。从根本上来说, 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无法调和的, 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遵循的应该是理性的、科学的、唯物的方法。然而一个人在相信科学的同时仍可能会相信超自然力量, 科学家未必就是无神论者。这一是出于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不仅有物质生活的追求, 还有精神生活的追求。人们都以不同形式发现自己的“终极关怀”。二是由于宗教道德的“诱惑”。现代西方有不少颇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面对科技理性的负面作用, 反对并担心科技的非人道用途, 崇尚宗教的道德作用进而信仰起所谓的道德宗教来。此外还有科学家认识上的问题。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对于暂时无法认识的未知的领域, 有的科学家无法解释, 最终往往会归诸于“神”。有的科学家“专业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之间的分裂倾向在不断加剧,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茫然无知、道德判断力的低下与出色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当他们精神上有苦闷时, 就很容易投入宗教的怀抱。

[3].对大学生特别迷恋基督教的现象的认识。大学生为什么与来自西方的基督教特别“投缘”呢?笔者认为, 这主要跟基督教本身的特点有关。其一, 基督教具有理论性。其二, 基督教的出世和入世观念的影响。其三, 青年大学生往往容易由欣赏、羡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实力开始, 欣赏甚至迷恋起基督教来。 (二)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 使他们树立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世界观。

[1].要加强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一些大学生由于受实用主义、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 到学校学习只顾实际目的, 只学固定知识, 只学会一些现成的科学结论, 信仰的焦点集中在各门学科的成果上, 而不了解其方法, 这将出现把科学当作权威, 把科学原理作为迷信的教条信仰。这样, 他们就会在科学专家面前不再运用自己的思考力, 但当这些专家们也无力解决某些问题时, 他们就会失望地离开专家甚而走向真正否定科学, 把未知的当作不可知而付诸上帝, 投入宗教神学的怀抱。而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批判性的思想精神能使学生之“思”尽可能导向事物的本源, 导向事物的全面性, 不为一切教条所束缚, 并对所有可知的事物、科学的意义以及生活的真实性持开放的态度。

[2].要加强心理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能力, 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青年学生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心理断乳期, 正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期。尤其对于那些想逃避现实, 摆脱社会的大学生而言, 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不啻是“良好的避风港”。对此,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从重建理性认识、完善自我意识、锻炼优良的意志品质、学会情绪调节、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等等方面入手, 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

大学生宗教观念研究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观念;调查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研究项目(教思政司函【2007】49号)“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2008年作者对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二十余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4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04份,回收率92.25%,符合社会学公认的调查问卷回收率要求。调查对象基本涵盖了除西部地区之外其他地域的代表性高校学生,包括了专科到博士,涵盖了文、理等学科。根据统计学的一般规律,此次调查问卷的样本量足够大,样本构成基本反映了总体特征。通过对样本的特征分析可以推论总体的一般状况。

一、大学生的宗教观念分析

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1]

调查发现,对宗教熟悉的只有6.8%,一般了解的占59.8%,不清楚的占33.4%。在人们的意识里,宗教总是跟唯心主义紧密相连,往往忽略了他的文化含义,最主要的是宗教现在正以一个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而存在。与其他现象相比,现存的并且正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如此紧密联系的宗教在大学生认知领域内的模糊与缺失,使宗教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人们对他的认识态度则更加多元,好奇、排斥等不一而足。宗教本身对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与人们对他认识的欠缺与不足反映出我国高校在宗教问题上的引导亟需加强和改善。

在对宗教的总体态度上,30.5%的学生总体上持赞成意见,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9.6%的学生赞成与自己信仰不同的宗教的存在,1%的学生反对与自己信仰不同的宗教的存在,52.3%的学生对宗教的有无表示无所谓。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较为宽容,这与人本思想的日渐突出有密切关系,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意识越来越强,宗教与个人结合之后成为一种信仰,对大学生而言,宗教信仰只是个人行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都是值得尊重的。

在问到对宗教信仰的具体认识上,84%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7.6%的人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愚昧的迷信活动,6.9%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1.5%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神的恩典与启示。大多数学生看到了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含义,基于这种认识,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对宗教存在的整体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学生不再以非是即非的观点简单判断宗教信仰,而是与时俱进、综合多种因素更加人性化地审视宗教信仰问题。

在对国家宗教信仰政策的了解程度问题上,有14.9%的学生熟悉我国的宗教政策,有62.8%的学生对宗教政策一般了解,不知道国家宗教政策的占到了22.3%。总体上看,有近八成的大学生对我国实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所了解,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仍有两成多的大学生居然不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在宗教问题上,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做出有违政策和法律的事,不利益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在问及现有宗教知识的来源时,有42.3%的大学生是通过书本获得的,24%的通过网络、电台等媒体获得,11.7%的是从宗教场所或者信徒的口耳相传中获得。由此可见,书本仍是当前学生获取宗教知识的主要来源,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普及发达以及网络所承载知识的日益丰富,书本传播宗教知识的比例会逐步下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选择权会更加主动,渠道会更加广泛。

本次调查样本中有宗教信仰人员638人,占总数的10.8%,这些信教大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学历层次、专业等群体中,与非信教学生生活在一起,其他学生如何看待这些信教学生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之间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值得庆幸的是,有88.4%的大学生理解尊重信教学生信仰宗教,有11.6%的学生会对信教学生有意无意疏离。从根本上说,这种态度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对宗教本身和对宗教信仰认识的差异。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和组织,传播是其影响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人类文明的场所,因其学生在未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自然成为宗教传播其影响的重要目标。根据调查,共有43%的大学生受到不同方式的宗教传播。具体来说,有17.1%的是通过互联网传播,主要是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等渠道,有9.4%是通过发放宗教宣传品传播,有15%是信徒口头传教,有1.5%是通过外教传教。

根据吕大吉先生关于宗教的定义,外在的宗教活动是宗教营造氛围、凝聚信仰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2]大学生对宗教活动的了解,有5.5%是通过直接参与,11.6%是通过现场观看,37%是通过影视作品,20.8%是通过他人介绍。可见,大学生对宗教活动的了解更多是间接获得的,高校应该在学生接触宗教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引导。

关于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3]宗教虽然是一种由四个方面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但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一种思想信仰和精神寄托,是人们对超人间力量的一种敬畏和崇拜。邪教的本质在于“邪”,是对人们思想信仰和精神寄托的一种亵渎和欺骗,是反社会、反科学、反民主、反人类的。宗教与邪教迥然不同,在这一问题上,仍有18.7%的大学生不能明确区分宗教与邪教,几年前国家坚决取缔了法轮功邪教组织,邪教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伤害有目共睹,但现在仍有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尚不能将二者明确区分,这一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对大学生宗教观念现状的几点思考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总体上比较科学。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要改善这种状况,从根本上讲,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科教学,开设宗教相关的选修课。在信息时代,任何人不能依靠强制措施有效阻止人们的思想和信仰。宗教信仰作为个人行为,在不影响社会和其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是不应该被武断禁止的,这也正与我国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从哲学层面讲,宗教属于唯心主义范畴,而我国的高校要坚持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此看来,宗教和高校是水火不容的,但是我国现有宗教总体上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维护民族团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促进作用。高校的学生工作者看到这一点,宗教工作才能正确有效开展。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需要靠学习正确的知识来纠正,对高校而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探索、灵活运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开设宗教相关的课程是一个明智之举。高校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把宗教的本质、形式、历史、影响等知识展示给学生,充分发挥大学生判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逐渐消除对宗教的神秘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宗教,同时解析我国现有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大学生真正领会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精神实质。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信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上主要是政策敏感性不强,理论水平不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理论阵地的主导地位。平时要俯下身子,深入学生摸清学生信仰状况,关注信教学生,及时化解学生之间因为信仰差异造成的矛盾,避免由此引发的更深层次动荡的发生。

3.运用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全局中把握学生的宗教工作。要在维护学校大局稳定的基础上,依据政策对在非宗教场所布道传教的非法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制止,对违反政策传教的教师和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谈话,讲明政策,消除不利影响。要加强网络信息巡查,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宗教和科学起源于同一心理机制,即依赖。根据作者的调查,心灵上的孤独和现实的艰难是大学生转向宗教信仰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可以代替“神”,做到关爱心灵、关心生活的。宗教信仰对国家而言,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因为他代表了某一社会人群的价值取向,并决定着这一人群的行为。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宗教相关问题,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可能消除大学生思想和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疑惑,使“此岸”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温暖可靠,作为宗教的“彼岸”也许会光芒散尽,失去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上册).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2.参见: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上册).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12

一、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 中国信教人数呈递增趋势。2009年, 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统计, 目前中国有信教者一亿多人。且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 基督教的发展比较快。2009年,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公布的调查结果是2300万信众。从近几年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实证调查研究, 可以发现,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在系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后, 仍有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 甚至有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学生党员信教,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李志英在2003、2005和2008年对大学生信教问题调查基础上, 指出大学生信教比例在10%是可信的。2007年王康研究发现, 自称自己有宗教信仰的占32.1。2009年, 徐州市委统战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课题组对中国矿业大学展开调查, 在916份有效问卷中, 赞成并信仰某种宗教人数占13.6%, 赞成并不信仰宗教人数占31.3%。另据青岛农业大学刘启营在2011年对山东某大学的调查发现, 有约90%的大学生表示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 有约10%的大学生信仰某种宗教。但当被问道是否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时, 有86.4%的大学生表示没有这种想法, 有13.6%的学生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 比目前信仰某种宗教的比例稍高。2012年, 在长沙理工大学张承安对长沙七所代表性大学的650名大学生的问卷 (有效问卷共590份) 调查中显示, 表达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有89人, 占总人数15.08%,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受到了宗教在文化上的影响, 其比重达到52.21%。从数据显示来看, 数次研究的数据比例有差异, 这是由研究角度、范围、地域和对象选择的差异所导致。但是有一个明显趋势是:大学生信教的人数有增长的趋势。这不论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 还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 都是十分危险的。

二、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呈现如下特点:其一, 信教或认同宗教人数呈上升趋势。或皈依宗教, 或有皈依倾向或受到宗教影响, 如前面的数字;其二, 信教选择以佛教、基督教为多。徐州市委统战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有效问卷人数中, 有信佛教者104人, 占11.3%, 伊斯兰教者70人, 占7%, 基督教者74人, 占8%, 天主教者20人, 占2%, 道教者12人, 1.3%。青岛农业大学刘启营的调查也有类似结果, 在有皈依某种宗教想法的学生中, 以佛教、基督教为主;其三, 信教渠道向多样化发展。当代大学生了解宗教的渠道, 除通过地域、家庭等传统信教渠道外, 书籍、网络、电台、教会传教、教会培训等渠道的作用不可低估。据徐州市委统战部、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课题组的调查排序依次是:选修相关课程、阅读相关宗教书籍, 网络和境外宗教电台, 教会传教, 教会组织培训, 单发的小册子、传单, 其它等;其四, 信教意识向无意识领域扩散, 有些大学生并不信仰宗教, 但或感染于环境, 或迫于从众心理, 或出于个人好奇, 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不自觉地带有宗教的符号, 如佩戴十字架装饰, 参加圣诞节活动等, 几乎成为一些大学生追求时尚的表现, 从而在无意识中扩大化了高校的宗教文化氛围。

三、高校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的特点和趋势, 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思考, 或认为大学生信教源于我国传统宗教思想的影响和在文化交流中异国文化在高校争取发展空间, 以及家庭和地域因素 (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思想较深厚) 、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管理方面的原因[1];或归为身份危机、归属感缺失、传统信仰断裂、大学教育功能弱化所致[2];或强调敌对势力的诱导、就业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压力[3]。综合考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可以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个体需求和宗教魅力等几个方面加以梳理和分析:

1. 社会因素

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 (P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宗教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社会存在有物质层面的, 也有认识层面的。人离开社会, 就不能独立生存。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 人势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国内因素看, 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向。贝尔指出:“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 是一种精神危机, 因为这种新生的稳定意识本身充满了空幻, 而旧的信念又不复存在了”[5] (P74) 。竞争带来的压力、贫富差距的加剧、社会不公的存在, 使思想活跃又敏感的大学生产生困惑, 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信仰危机, 转而祈求神灵的保佑, 逐渐由精神寄托向实际信仰转移。

2. 家庭因素

一部分大学生出身于穆斯林或天主教徒家庭, 祖辈或者父母笃信某种宗教, 他们会按照所信宗教的教义、教规去教导子女, 孩子从小就接触到宗教的思想和观念, 家庭生活对人的信仰的影响有直接性和先入为主性。进入大学后, 他们从更深层次上接触宗教, 很有可能加深和巩固自己的宗教信仰。还有许多非信教家庭, 由于家庭不和睦或者生活困难等原因, 导致学生精神压力大, 在高校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 最终走向宗教信仰。

3. 学校教育

近年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效性, 对学生出现的困惑和烦恼难以应对, 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 就是试图在宗教世界里找到慰藉。

4. 个体需求

英国著名学者费雷泽认为, 宗教“是指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自然力量的迎合和抚慰”[6] (P19-20) 。人类追求有意义的存在, 宗教的存在使一部分人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宗教社会学看来, “只有在社会环境与情景的先决条件同个人的心理需要及认知活动、可受性有某种程度的结合时, 才会出现对宗教的信仰”[7] (P84) 。当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时, 他们会思考人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当他们付出极大努力还是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时, 宗教的宿命论迎合了他们寻求解脱的心理, 宗教成为精神和心理的慰藉。部分大学生转而诉求宗教, 形成宗教情感和宗教认同, 最终有可能形成宗教信仰。

5. 宗教魅力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 宗教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他对人类精神有着特殊的的支配作用。马克思指出“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以及其他的观念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不断改变的。但是, 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本身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8] (P271) 。宗教文化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所以宗教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针对性, 要理性对待宗教信仰问题, 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规范信教、健康地成长,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张爱淑、李来成、王晓燕.高校宗教问题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2) :54-55

[2]华桦..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状况调查——以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J].青年研究, 2008 (1) :28-29

[3]刘汉民、麻杰、刘进英.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状调查报告[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4) :42-4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5页。

[5]贝尔著, 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6]J.G.费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研究[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7]戴康生, 彭耀.宗教社会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专业路管理人员下一篇:带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