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精选10篇)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1
一、对于信仰的概括
(一) 信仰的概念。
所谓信仰, 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的信奉和尊敬,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的诞生有很多说法, 所以信仰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
(二) 信仰的特点。
信仰具有神圣性和稳定性, 一旦人有了信仰将会表现出在信仰的指引下做出比较稳定的行为等;崇高性和激动性, 信仰会促使人出现为了信仰而牺牲的决心等;认同性和归属感, 一旦人有了信仰, 就会有很强凝聚力等;感召性和服从性等特点。
(三) 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 是民族的灵魂, 是政党的旗帜和标志。当然信仰中也会出现正确的信仰和错误的信仰, 正确的信仰会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错误的信仰会起到消极或破坏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情况的基本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信仰不仅会关系他们是否会成才, 更是关系到他们是否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正能量, 所以, 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正确信仰的培养。
第一, 当代大学生中党员的信仰现状。主要表现为入党前因共产主义信仰不端正, 而出现的入党动机不纯正问题, 比如:入党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入党是因为学校要求、入党是家人的要求等客观的、外界的诱因。在从事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过程中, 通过与学生的谈话, 了解到有些学生虽然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 但是在问到他们的信仰时, 却有一大部分学生回答的却不不是共产主义信仰;入党后的大学生则出现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等问题。
第二、当代大学生中信仰在内容上多样化。根据某新疆高校一千名大学生的信仰调查, 其中有43%的大学生信仰自由主义, 剩余部分的大学生也有不同的信仰, 比如信仰金钱、权力, 有的大学生却是没有信仰。
第三、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趋向功利化。主要表现为外在的物质激励和权力激励要超过于自身的精神激励, 价值取向逐渐向现实主义转变, 在利益面前不懂得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第四、少数民族学生信仰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现象, 主要包括穿戴宗教服饰、参与宗教活动等。
三、导致出现当代大学生信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缺失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现在的大学生, 接触外界的媒体越来越科技化和现代化, 通过各种途径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但在接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同时却没有对西方从古至今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所以就导致出现对西方文化了解的断层和盲目崇拜等问题。
第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大学生信仰的功利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影响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仍然处于不稳定阶段的大学生, 使其在信仰上发生扭曲和冲击。同时改革开放30年,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在无声无息的被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来, 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利益化。
第三、高校思政教育的力度薄弱导致大学生无法确立坚定的、正确的信仰。高校的思政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多的也就是思政方面的文化课程, 日常生活中的思政教育环节比较薄弱, 所以导致了大学生的信仰的多变性等问题。
第四、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和家庭环境熏陶的影响。近几年, 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比较活跃, 他们运用各种手段对各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精神侵蚀, 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也严重扰乱了新疆的多民族团结和稳定。
四、进一步端正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措施
首先, 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对于大学生中的党员以及预备党员、积极分子, 要加强他们的共产主义的信仰, 积极组织学习党员理论知识和进行“红色足迹”的各种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增进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校、学院、辅导员、班级、干部联系班级等方面层层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使其确立正确的、坚定的信仰。
其次, 指导大学生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更加全面的分析中西方文化, 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 可以做到结合我国现实, 从自身实际出发, 确立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最后, 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 做合格守法的现代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该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在“三股势力”面前能够做到不动摇, 做懂法、守法的当代大学生。
摘要: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域辽阔的地方。正因为新疆特殊的原因, 给新疆带来了多民族的文化和思潮。新疆现存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等六大宗教, 尤其是近几年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影响, 新疆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问题, 而这些大学生是各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是维护民族稳定团结的重要力量, 是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传递、批判、创新中最为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所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查阅资料、理论研究等方法, 从大学生信仰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如何端正当代大学生信仰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
参考文献
[1]徐艳, 吴新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形成的归因分析——基于态度形成理论的视角[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2]吴新平, 徐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视界中的族际交往[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3]黄鑫, 张宝成.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
[4]杨晓婉.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机制研究——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商, 2015 (07) .
[5]李艳, 韦国善.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9) .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2
一、概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璀璨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五光十色。民族信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灵魂,她左右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意识,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而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则更是其中难能可贵的财富,了解她们不仅有利于交流沟通民族大团结实现和谐社会,而且有助于保护那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在民族融合的同时,少数民族自身特有的东西也在渐渐地消失。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种类繁多复杂,给人以百家争鸣的感觉。在西南、中南、东南(包括台湾)广大南方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至今仍较为普遍地保持着以万物有灵为中心的原始宗教信仰。
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保持着自然崇拜的民族有:基诺、德昂、拉祜、傈僳、珞巴、怒、羌、彝、侗、毛南、哈尼、畲、高山等族;保持着动物崇拜的民族有:布依、独龙、德昂、佤、怒、侗、傈僳、哈尼、壮、高山等族;每个民族最初的信仰都是原始信仰,或动物,或鬼神,或自然。图腾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民族的图腾都与自身的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随着民族的发展,这种原始的信仰不断地丰富完善,加以从其他民族传入的宗教,相互交融,最终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完整宗教信仰体系。
该族约212万人(1982),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有少数分布在云南。佛教和道教传入较早。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开始传入,19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后,又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相当流行。
布依族原始宗教信仰意识造就了其原始文化的起源。布依族的原始宗教、早期神话、图腾崇拜、巫术活动,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文化方式,它们带有很高的综合性特征。布依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都没有超越居住地域和血缘关系的限制,深深地受到自然随和的文化气氛的制约。也许祖先崇拜对布依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但它并未以此为轴心将其他宗教观念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信仰体系。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与宗教政策的历史原因与长远和现实意义
二、历史原因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从西到东,从南至北,国土辽阔,集结了56个民族,而依然能够和谐共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极为关注民族宗教信仰问题,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华民族宗教政策,这些政策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来的“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形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形成的重要时期,主要体现为“政教完全分离,真正信教自由”这一主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宗教政策发展
三、长远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进入了全面调整和系统创新的时期, 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对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了重大的发展与创新, 其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宗教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1、宗教与科学
宗教与科学,不但不矛盾,而且二者可以互为补充。
2、宗教与文学艺术
宗教与艺术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的共同点,都是采取幻想和想象的方式。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1、民族平等的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散杂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2、民族团结政策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党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全国56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在政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极需要建立一种以共产主义教育为主导的包容多种规劝形式的庞大的多层次的教化体系。各种宗教的改革都面临着一些共同前提,其要点则必须结合实际,其中文化、教育、经济三方面不容忽视,各自的特殊性也要根据历史和现状有针对性地处理。言“改革”中国宗教者,大约可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宗教事务管理者,即政府有关官员。第二种人是宗教神职人员或信徒。他们是被改革的主体之部分,又是参与改革的主力之部分。第三种人是宗教研究人员即学者。家
不允许境外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与我国宗教界争夺信教群众,争夺思想阵地,企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关键是处理好国内的宗教问题,做好国内的宗教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把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巩固和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打击犯罪,就是要坚决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一切违法犯罪活动。在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必须依法坚决打击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犯罪活动。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借宗教问题煽动群众闹事、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处理;对勾结境外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首恶分子,要从严惩办;对非法宗教组织要坚决取缔;对从事违法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情节轻微的要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的要绳之以法。
中国宗教改革,在本文中已明确是指在中国大陆境内一切合法宗教的改革,在设想各教的具体改革要点之前,很有必要再明确一下各教改革面临的共同前提。
1、政治前提。
2、思想和实践前提。
3、道德和伦理前提。
4、文明和文化前提。
旗帜.信仰.民族魂 篇3
方志敏清贫的生命,却十分富有。他是为自己所崇拜的共产主义而活着的。什么西餐大菜,华丽的大厦,对于他毫不希罕。他所追求的是一个民族的民主与解放、自由和平等。于是,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哀民生之多艰,叹祖国之贫弱,爱山河之壮美。他戴着镣铐,走向了生命的终点,然而,五星红旗的照耀,使他的灵魂晶莹,透亮、美奂美伦!
当一轮红日,照在歌乐山的红岩上,丧心病狂,走向末日的国民党反动派,举起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将江姐和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残酷地杀害了……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染红了共和国的黎明!他(她)们的生命没有走进共和国成立的狂欢大典,但他(她)们信仰的旗帜飘扬了82个春秋,他(她)们在狱中留下的豪言壮语,至今仍然撼动千万人的心灵。他(她)们在烈火中永生。他(她)们用生命铸就了千秋万代永放光芒的红岩魂!
啊,十月,金色的十月,使我们得温共和国的辉煌战斗历程。在那血与火的历程中,有多少生命,象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一样,牺牲在战火纷飞的上代里,他(她)们用年轻人的生命,赢得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胜利,民族的骄傲,于是,我们在共和国的旗帜下,看到了他(她)们用热血书写的信仰和忠诚,永远摧人奋进。
当我们走出炮火与硝烟弥漫和战场,便走进了和平年代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但是共产党人的信仰的灵魂,始终没有变——“英雄纳雄尔就一定要实现”——《国际歌》的歌声,穿越牢笼,穿越时空,永驻于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心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两上务必”的教诲,使“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在抗洪战斗中,一展共产党人的忠诚和风采;在抗击“非典”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又是共产党员奔赴第一线——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忠心爱党,全心为民。有许多抗击“非典”的英雄们,战死疆场。他(她)又一次将共产党人的生命意义,人生的信仰,高贵的灵魂,展现在人生的旅途上,举起了火红的旗帜,树起了明亮、红火的标类!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4
超越文化的诗圣
记记者者::看过你所著的《诗圣诗史论》, 对杜甫“诗圣”名号的由来以及关于“杜诗”的定位, 做了很详细的研究和说明。你眼中的“诗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祁祁和和晖晖::韩愈说:“李杜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 元祯说杜甫:“上承风骚, 下启后世”, 梁启超称他为“情圣”。中国的诗人千千万, 唯有杜甫被称为“诗圣”, 他不是皇上册封, 而是历史筛选的圣人.他的诗是天下独有, 在写作风格上一改魏晋以来诗歌的萎靡不振, 在艺术技巧运用上, 承上启下, 兼有其它各家诗人之所长, 堪称当时最优秀的诗人。在我看来, 杜甫不仅仅只是一个“诗圣”, 他的成就早已超越了诗歌的界限, 他应当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个文化圣人, 而且他甚至超越了文化, 成为中国能力的圣人。无论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他都体现了中国人最积极的一面, 堪称中国道德文化的典范。从诗歌的圣人, 文学的圣人, 文化的圣人到能力的圣人, 杜甫都当之无愧。
记记者者::杜甫真正居住在成都其实只有3年多的时间, 但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作品对成都文化的影响深远悠长。对于这种文化的传承, 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祁祁和和晖晖::成都是巴蜀文化的首府, 杜甫与巴蜀可以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在流传至今的1439首“杜诗”中, 有将近1000首都是在巴蜀大地上完成的。从杜甫在巴蜀大地上写的诗和写巴蜀大地的诗到进入巴蜀前离开巴蜀后, 想念巴蜀的诗、怀念巴蜀的诗, 不难看出他对这里的感情是相当亲切的。巴蜀大地给这位漂泊中的穷困诗人, 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正是巴蜀大地滋养了杜甫的诗才, 使他在巴乡蜀乡不断的形成诗歌创作的高峰, 成就了他走向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也可以这样说, 如果杜甫不进入巴蜀, 他的诗歌造诣, 恐怕也不是今天这个面貌。杜甫选定在环境优美的浣花溪旁修建草堂, 随着历史的演进, 杜甫本人、“杜诗”和浣花草堂渐渐成为中国报国忧民, 志士仁人的精神家园, 也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这种载体就好比西方的教堂, 它让神圣信仰和情感得以实在的保持和延续。
一介布衣传承信仰
记记者者::杜甫草堂除了作为一个历史古迹供游客参观, 还被定位为成都市的文化地标, 你认为它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祁祁和和晖晖::由于杜甫足迹甚广, 所以有了“天下到处有草堂, 杜甫茅屋遍中国”的说法。但成都的杜甫草堂做为全国最集中的杜甫精神的承传和纪念圣地, 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风景名胜地;二是“圣人”居住的圣地。
它对成都的影响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 杜甫的诗歌艺术达到顶峰是在居住浣花草堂时期形成的。“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种对诗歌语言文学创作的认真态度, 对整个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都是极其深远的。在浣花草堂达到的这种境界, 也是一种文化高度的标志。
第二, 中国的读书人始终怀抱着忧国忧民的大志, 并且一直在寻找机遇, 履行这种志向。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期的表现就是一种明显的体现。他极好的履行了孔子为读书人留下的生活态度“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一介布衣的他任然没有放弃关注国事民心, 哪怕“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他还是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超然高洁的心性, 不因挫折, 不因贫困而消沉的报国忧民的志向, 对后世的志士仁人, 不仅仅是诗人起到了鼓舞作用。这种宝贵的思想, 不因时间推移而改变, 仍然洗礼着活在当代的读书人。
第三, 将浣花草堂列为文化地标, 实际上是对中国五千年未逝文明的一种觉醒。杜甫是亲民的, 他秉持着“仁爱”的思想, 诗歌真挚感人。流传于今, 跟这一点息息相关。
记记者者::保留这种文化的传承, 有哪些合理的方法?
祁祁和和晖晖::每一个优秀的民族都会有坚定的文化信仰, 中国非常需要这种神圣信仰情感的保持。传承这种神圣文化的载体, 是不容侵犯的。针对国内前段时间掀起的“杜甫很忙”这件事, 我非常反感, 觉得无论是炒作还是营销, 都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亵渎, 杜甫做为“圣人”应当是不容侵犯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反省这种愚昧的行为。在西方很多国家, 很多都形成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习俗, 例如每周去教堂, 做礼拜。为了延续五千年的文明, 我们也应当提倡这种方式。
记记者者::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 全国各地都争先举办了一些纪念活动。成都也不例外。请问你有没有参与?觉得活动的意思是什么?
祁祁和和晖晖::当然有参与。前两天还去了年会, 已经收到了56篇相关的论文。海峡两岸估计都有人来参加。很多时候读书人为了表达报国忧民的志向, 把自己看成是杜甫麾下的一名战士。浣花草堂可以看做是我们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也是我们心向杜甫的一个象征。
野蛮民族的信仰 篇5
但经过调查,这支民族后来却是澳洲所有稀少民族中最先灭亡的一支。
听说,有人暗查出这个民族传袭着一种奇怪的信仰―――禁止洗澡。他们认为身体的污垢是神赐的礼物,若是加以洗净,力量就会消失,形同软弱的兔子,毫无反抗之力,只有任敌人宰割。
于是,几支弱小民族联合起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将暴涨的河水导进他们所居住的洞穴。
果然,突如其来的河水冲刷,令他们发出惊惶的哀号,一时之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一个个痴呆的瘫倒在地。
当一支支石刀刺进他们的胸膛,尽管鲜血四溢,他们却在完全相信力量已经完全消失的心理因素下,不做任何的抵抗。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6
关键词:土家族民族信仰;宗教;信仰缺失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03-02
来凤县以翔凤山飞来凤凰的传说而得名。地处鄂西,南接湘西,西邻重庆,为三地边区交通要塞和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境内酉水纵贯,武陵横亘,风景秀丽,作物种类繁多,品种优良。据县志记载,来凤县“周为巴子国五溪地,春秋战国以后,历秦、汉、晋、隋、唐,或隶此,或属彼,未成定制。宋仁宗时,置散毛司。此后,土司世代承袭。历元至明,或升或降,不一而足。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废散毛等七土司,建立来凤县,隶施南府。民国初年,直隶于省。继而先后隶荆南道、施鹤道、鄂西行政委员会、第十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9日,来凤解放,隶恩施专区。1979年12月19日,撤销来凤县建制,建立来凤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12月1日,仍恢复来凤县建制,隶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该县土家族民族信仰是否为宗教
土家人的宗教信仰在旧时有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与巫术信仰。在《来凤县志》中曾提到“土家族无统一宗教”,但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按我国著名的宗教研究者吕大吉先生对宗教的基本要素的界定,他认为我们可以将宗教的基本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的内在因素;一类是宗教的外在因素。宗教的内在要素有两部分:一是宗教的观念或思想;二是宗教的感情或体验。宗教的外在因素也有两部分:一是宗教的行动或活动;二是宗教的组织或制度。”
吕大吉先生认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成型的宗教,便是上述内外四种因素的综合”。他认为宗教的这四个要素按逻辑学的顺序来排列,即最为基础的是宗教观念,处于第二个层次的是宗教的体验,宗教崇拜的行为位于宗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则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信徒组织化、宗教行为仪式化、宗教生活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结果,它处于宗教体系的最外层,对宗教信仰者及其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和宗教行为起着凝聚固结的作用,保证宗教这种现象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存在于社会之中”。若按吕大吉先生的划分,土家族的民族信仰便不可被称作是一种完整的成型了的宗教,因为在这个民族信仰之中,宗教的组织或制度这一要素就不存在。
但是,吕大吉先生也提到,在近代宗教学中,对宗教的研究有三种方法最有影响力。一种是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二是宗教心理学,三是宗教社会学。“它们对宗教的本质和基本特性问题的看法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对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说。”吕大吉认为,在把握和规定宗教的本质问题上,第一种是以宗教信仰的对象(神)为中心,第二种是以宗教信仰的主体(个人)为中心,第三种则是以宗教信仰的环境(社会)为中心。而在这第一种研究方法之中,近代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以及爱德华·泰勒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麦克斯·缪勒在《宗教学导论》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说把人与动物区分开的是宗教,我们指的并不是基督徒的宗教或犹太人的宗教,而是指一种心理能力或倾向,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但它使人感到有‘神’(theinfinity——意为无限)的存在,于是神有了各种不同的名称、各种不同的形象。没有这种信仰的天赋,连最低级的偶像崇拜或物神崇拜也不可能有。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在任何宗教中都能听到灵魂的呻吟,也就是力图认识那不可能认识的,力图说出那说不出的,那是一种对神的渴望,对上帝的爱。”后来,缪勒在其《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把这段话说成是他给宗教所下的定义。爱德华·泰勒则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各种宗教均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发展较低的种族之中,宗教学要对这种种族宗教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就必须提出一个基本的宗教定义。但是,如果该定义包括了对上帝或来世的信仰以及相应的礼仪教条,那就必然会把许多原始种族的信仰排斥于宗教范畴之外。为此,泰勒认为,我们必须返回到宗教得以产生的深层动机,即宗教的根本或本质因素来对宗教作一种普遍适用的规定。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中指出,一切宗教,不管是发展层次较高的种族的宗教,还是发展层次较低的种族的宗教,它的最深层、最根本的根据是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他认为,在人们已经了解的所有低级种族中,都存在对“精灵”的信仰。因而,泰勒直接把对精灵的信仰作为宗教的最低限度的定义。
当然,如前所述,还有另外两种占主流地位的研究方法,即以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作为宗教的基础和本质,以及以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规定宗教的本质。但事实上,在宗教之中,最为基础也最为核心的仍然是宗教观念,而在这观念之中作为其核心的“无限”的存在又最为重要,也正是这“无限”的存在衍生出种种宗教观念,因而,我更为赞同缪勒和泰勒二人对宗教的本质的规定。
在该县土家族信仰中,我们通过各种资料发现,它包括了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与巫术信仰。虽然,其信仰较为杂乱(如对生育女神的崇拜,她们的神职相同,但来源不同,关系也不可知),且最为明显的是,在这些信仰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神族体系(其最高神的地位谁属仍然令人十分困惑),但是,在这种信仰中却包含了缪勒和泰勒对宗教的本质的定义的核心,尤其是对“精灵”“神灵”的信仰,因而我认为土家族的民族信仰是一种原始的宗教。
二、宗教形成与发展的时间向度方面的原因
吕大吉先生提出了“宗教发展的历史性分类”。他认为,全部人类宗教作为一个整体看,是从氏族——部落宗教发展为民族——国家宗教,以后又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他指出,氏族——部落宗教包括五个主要要素:即,宗教观念、崇拜对象、崇拜行为、宗教仪式、宗教体制。国家——民族宗教包括三个特点:一是信仰对象等级化,二是出现了地域保护神,三是分化出宗教专职者和特权阶层。世界宗教则包括三个特点:一是神性和信众的普适性,二是产生的创建性,三是组织的独立性。
我认为,虽然说土家族的民族信仰按前面吕大吉先生的划分的话不可被称作是完整的宗教,但如果采用缪勒和泰勒的观点的话,同时忽略其制度因素,将其纳入宗教之内,按其发展进程来说,它也没有发展至世界宗教阶段,它只局限在小范围的氏族、部落、民族之中发展,因而,它是无法与具有普世性质的佛教相抗衡的。因而在遭遇到外来佛教的侵入时,土家族的民族信仰也显得比较乏力。
三、宗教四因素方面的原因
在前面曾说过,按吕大吉先生对宗教的基本要素的界定,他认为宗教的这四个要素最为基础的是宗教观念,处于第二个层次的是宗教的体验,宗教崇拜的行为位于宗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则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信徒组织化、宗教行为仪式化、宗教生活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结果”。若是按照吕大吉先生的划分,土家族的信仰就不能被称作是一种完整的、成型了的宗教,因为在这个民族信仰中宗教的组织或制度这一要素不存在。
我认为土家族信仰中就是因为缺失了最重要的第四个因素才致使其民族信仰容易被外来宗教信仰所入侵。用吕大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处于宗教体系的最外层,对宗教信仰者及其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和宗教行为起着凝聚固结的作用,保证宗教这种现象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存在于社会之中。”因为没有宗教的组织和制度,使得这一信仰显得很散乱,因而它在吸收和容纳外来宗教的时候也显得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据《来凤县志》第34章宗教会社章载,“来凤宗教以佛教较为突出”,并在佛教章节写道:“佛教传入来凤较早。本县仙佛寺摩崖造像,据传为东晋咸康元年所刻(一说为五代咸康)。千百年来,一直是鄂川湘黔边区香火旺盛的佛教圣地。”经后来学者分析,该摩崖造像应为武周之时的佛教造像题材,故可能为五代咸康年间所造。据《来凤县志》载,来凤县在隋时属清江郡;唐时属施州;五代时属蜀施州清江郡,名羁縻感化州;宋时属富州、柔远州。佛教大力发展之时也正是隋唐五代之时。值此之时,来凤县的土家族在吸收到外来的发展形态更为完整的佛教的时候,由于其自身的宗教之中并不具有宗教的组织与制度这一重要外在因素,致使其在不断地社会发展和文化碰撞之中逐渐丧失了其原本的社会地位,致使其本身的民族信仰逐渐弱化,或为赢得民众认可而世俗化、功利化,或保持自身原貌最后逐渐遗失。
参考文献:
[1]来凤县志[K].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土家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美]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金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满益德.外来文化对早期土家族的影响——来凤仙佛寺摩崖造像的考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2).
[6]邓辉.土家族区域的考古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7
一、恩施州民间供奉傩神家族的广泛性
恩施州傩神家族极其广泛, 在过去, 几乎每家每户都供奉傩神, 可谓家喻户晓, 其用意在于保护自家财产、驱除疾病、保佑家族兴旺、家人平安, 同时缅怀祖先、以敬天地。傩神的“现身说法”, 恰好迎合了信仰民众的宗教心理。恩施州民间在过去就有“十里一傩庙, 五里一傩神”的说法。他们所供奉的傩神主要有龙王, 负责风调雨顺;有土地神, 主管五谷丰登;厨房里有灶神;求财有财神;求嗣有送子观音;求医有药王;文运有魁星神;木匠有鲁班神;六畜有牛神、猪神、鸡神等等。但是傩神缺乏宗教理义的统筹, 儒家的忠义孝道, 道家的鬼神迷信, 佛家的生死轮回等, 在民间的功利思想中包容整合, 融为一体。只要傩坛需要, 玉皇大帝、凡间俗神、冥界鬼神、历史人物、传奇英雄都可走入傩坛。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民间傩坛就有三十六神, 七十二相的说法, 可见其纷繁复杂。如太上老君本属道教大神, 傩坛为了壮大声势, 牵强附会地将其搬进傩坛。再如关公是儒家忠义的象征, 道家奉其为“三界伏魔大帝”, 佛教奉其为护法伽蓝, 而傩坛集三家于一身, 奉为傩神。
二、恩施州民间供奉傩神家族的寓意和意义
人们寄予傩神发财、避灾、治病、求子、驱鬼、避邪的美好愿望。这种强烈的世俗愿望, 使傩神家族的包容性越发膨涨。一方面, 傩坛借助儒道佛的神抵、民间传说、野传来壮大傩神家族, 另一方面, 民间傩坛又增加了和气生财、夫妻和睦的内容。其实, 这些傩神在进人傩坛之前, 大多已在民间流传开来, 甚至还被佛、道认可。如“灶神崇拜”在我州民间信仰中就有流行, 灶神既是“一家之主”, 又是决定一家祸福吉凶的专使。它由原始社会崇拜火发展而来, 最先在楚文化中流传, 后来流传到民族地区, 成为我州民族地区崇拜的神灵。土家族民间灶神的寓意是希望能言好事, 使得来年家庭纳吉消灾。因此, 在送灶神上天的过程中, 主持者始终祷告灶神“见到玉皇大帝, 多说好话, 少说坏话, 保佑全家人多挣钱少生病, 生活越过越富裕”等言语。在土家族, 祭灶神仪式普遍要求由已婚并生育过儿女的家庭妇女来完成, 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人们对性别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另外, 这也是土家族心理活动的集中表现。一方面, 土家族的灶神信仰寄托着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希望家族的香火代代相传。另一方面, 也有着浓厚的丰收意识, 希望通过主妇祭灶来博得“灶神爷”的欢心, 保佑来年能过上“仓有余粮, 灶无亏空”的好日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民间信仰。通过民间信仰的起源、发展及流传, 可以最大程度地研读当时社会最为本质的面貌。任何文化的兴衰、变迁都有着其心理内涵, 从心理层面来研读一个民族的民间信仰, 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这一文化现象。因此, 透过民族心理学探究民间信仰产生的原因, 多角度的剖析其深刻内涵, 对土家族民间信仰的把握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散落在中国民间的傩神, 尽管从未受到正统文化的青睐, 但它对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流传和深人人心, 甚至影响到周边一些国家, 如日本、韩国、越南等汉文化圈, 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傩神作为一种文化存在, 其文化价值是丰富的, 它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 学术界称其为“活着的化石”。比如, 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原始并蒙昧的神话故事, 审视中国文化和民众心态, 从中获得某些新的感悟与认识。近年来, 傩文化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兴趣, 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因为这里面隐藏了许多与人们生存、思想和发展有关联的文化信息。
三、傩神与家神的关系及家神信仰与形式
鄂西土家族傩神文化信仰包括家神, 即家神是傩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神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外族之神, 即非汉族之神, 俗称“番神”;另一种则是由某位祖先死后演化而来。后一种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而前一种就有特定的地域社会历史背景。“番神”是少数民族来源意义上的神灵, 汉人供奉番神为家神, 就是说原本为西番的地盘, 在汉人占据之后, 赶走了番人, 番人之番神就成为了孤游野神。同时, 汉人杀死了许多未来得及逃跑的番人, 且大多为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此后, 这些无人供奉的番神及被杀番民的亡魂经常阴害汉人。汉人非常无奈, 遂为番民的亡魂绘制神案, 作为家神长期供养, 从此汉人才得安宁。
家神是以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所, 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神, 它的主要责任是保佑家庭平安。因此主人对家神要精心供奉, 稍有疏忽, 它就会发怒。家神犯怒, 会带来灾难, 它不仅不再守护这个家, 反而将家里的东西任意糟蹋。通常, 为取悦家神, 家中一定要保持清洁。鄂西土家族供奉家神的信仰集中体现在民间, 特别是农村。有天官、门官、灶君、五土龙神等, 种类繁多。家神的信仰, 从最初的祈求降福, 到后来的谨盼避祸, 形象的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命运的茫然和无助, 只能把自己的遭遇托之于神灵。然而在家神面前不许抱怨、发牢骚的种种禁忌, 后来却被统治阶级利用, 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我们以鄂西普通民居所供家神为例:新春时节, 人们通常在门上张贴用红纸印的手持大刀的武官, 以镇宅驱邪, 立在大门两边的神, 俗称门神, 给他钱, 他就为你镇守大门, 不让鬼进来骚扰, 否则家宅不安。所以天黑的时候, 很多人在门边烧纸钱, 即放钞。再如, 有的农家在堂屋的中央供一座神龛 (又叫神楼或神堂) , 占用的位置大小不等, 龛上分三部分, 中间为大神, 上面画有很多神像, 有观音、白帝、天后、华光、关帝、金花、马王等神明。两边联曰:“香烟篆出平安字, 烛蕊生成富贵花”。右边供的是财神, 联曰:“但教福德如文王, 岂愿崇奢学季伦”。左边是祖先, 象金字塔式的, 上面写上祖先的名字。联曰:“祀宗祖天长地久, 佑人孙日盛月新”。进入房间, 如果有小孩, 在桌底下必供奉床头婆神, 俗称“床头乸”。设有香炉一个, 油灯一盏。每逢初一、十五和小孩过生日时, 就烧香点灯。
可以说, 家神名目繁多, 无奇不有。祭祀家神的礼仪反映了恩施土家人的神怪观念, 然而, 祭祀活动的背后, 却是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的。
摘要:恩施土家族傩神、家神在傩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 其内容广泛, 寓意深远, 处处显示出它古朴神奇的愿望和思想。透过这些表象, 可探寻到其内涵的魅力。
关键词:傩神,家神,灶神
参考文献
[1]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译本.第215页.
[2]滕守尧译.《弗洛伊德文集.性爱与文明》.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年12月出版, 第236页.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86-87页.
[4]卡夫卡.《卡夫卡寓言与格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第5页.
[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余大喜.中国傩神简论.
[6]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7月第33卷.第4期、土族民间信仰的民族心理学解析.王默.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8
国家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 具有规范性、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1]然而国家法并不是万能的,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国家法显得相对萎缩。相反, 国家法之外的所谓习惯、伦理、道德等习惯法却倍受民众青睐。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习惯法的一种, 是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在千百年来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 世代相袭, 不断发展并为本民族成员所信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背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 是“活的法律”。在外界眼中, 中国传统的少数民族社会宛如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 真正维系民族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社会秩序, 而这种社会秩序的生成主要依赖对“宗教”和“习惯”的信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动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它的产生并不仅依赖于宗教, 同样可以作用于法律。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是现代法治的应有之义, 也有助于国家法和民族习惯法的契合。
二、法律信仰定义之解读
伯尔曼曾说 过: “法律必须 被信仰, 否则将形 同虚设”, [2]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也进行了一些定义: 法律信仰是对法的“神圣崇尚”; 法律信仰是对法的“神圣体验”;[3]“法律信仰从主体之心理因素观察, 应当和宗教信仰的心理状态相同”, “是主体对法律的行为拜从; ”[4]法律信仰“是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般的情怀。”以上观点都具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将法律信仰主体的信仰程度扩大化, 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热衷。二是把“法律信仰”等同于“信仰法律”, 即信仰的对象为“法律”或“法”。卢梭曾说过: “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可见, “法律信仰是关于人类世俗社会生活秩序与规则的信仰”, 实质在于对法所具有的普遍性与最高价值的认同与期待。因此, 法律信仰应当同时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主体对法律的认同, 二是法律本身应当呈现的内在价值。这就要求法律必须顺应民族的文化、贴合民众的生活, 不能与民众一贯导行的价值相悖。同时, 法律应当具备公平正义的内涵, 值得公众追求。
三、法律信仰对契合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作用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形成具有“封闭性”和“人性”, 这与国家法秉承的“开放性”和“理性”势必产生摩擦, 此外, 少数民族习惯法“自下而上”的产生与国家法“自上而下”的实行更是加剧了二者间的冲突。如何使二者有效契合, 法律信仰的树立为我们提供了方法。
( 一) 法律信仰的树立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吸收
首先, 民族习惯法生存的客观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 生态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是共存共荣。因此, 土地、草场、水域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民族习惯法中早有体现, 如:藏族的“放生”习惯、蒙古族的“轮牧”制度以及宗教对“神山”、“神水”、“神兽”等自然物神性的赋予都为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其次,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处理纠纷时注重调解, 调解是以群众之间的亲善和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以礼俗和习惯法规则来处理问题。这使得习惯法这种自生秩序方式不仅效率较高而且成本较低, 同时在方式上有其更符合民族心理。再次,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艰苦, 部落与族群的发展离不开彼此的互助, 故而, 民族习惯法中多有关于“尊老爱幼、救助孤寡、生产生活互助”的规定。这些都是民族习惯法精华所在, 国家法对其应当承认并尊重。对民族习惯法良性因素的吸收不仅使国家法更容易被本民族成员接受, 也是国家法增强内在动力的最佳途径。
( 二) 法律信仰的培养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修正
民族习惯法必然有它的“有限性”与“落后性”。习惯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有些纠纷甚至依靠“神判”来解决, 惩罚手段野蛮落后, 判决不公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 苗族的“包办婚”等规定都表现出父母包办、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观念, 与我国的民主法制格格不入; 此外, 因为草原、水利、林木等纠纷引起的群众械斗、报复性偷盗、抢劫案件都严重危害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这些问题, 国家法应立足于地区现状对习惯法予以修正, 运用法治理念及时消除习惯法中野蛮、封建因子, 将公平正义的宏观精神渗透到民众日常的微观生活之中, 使之成为维护民众权益的有效武器, 从而树立国家法在民众心底的威信。
四、结语
民族习惯法从产生、发展到与国家法契合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张力, 这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 法不是存在就能树立其权威, 法应当紧密贴合民族生活、顺应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精神。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沟通、妥协需经历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 但二者最终会趋于一致。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为契合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提供了途径, 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推动国家法向主体的意识形态靠拢, 使法具备更为实在的精神。
摘要:法律信仰既包括主体对法的认同, 又包涵法自身的价值, 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吸收, 还有助于国家法民族习惯法的修正。
关键词:法律信仰,习惯法,国家法,契合
参考文献
[1]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旺红.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A].法制现代化研究[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9
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同时结合少量的个案研究。随机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调查对象为某校在校学生,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2份, 有效回收率为94.4%。第二次调查对象为某校部分党员, 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第一次针对一般大学生对宗教基本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坚定的无神论者有149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31%;虔诚的宗教信徒有32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7%;遇到困难转向宗教的临时抱佛脚的有106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2%;对宗教感兴趣的有185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0%。
此次调查反映:某校虔诚宗教徒所占比例不高, 低于张淑雯、王雪在京内外三所高校所调查的信教数据 (14%) (2) , 也低于寇爱林、王刚等在广州高校所调查的信仰数据 (19%) (3) , 与孙永艳、熊中宏对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京工业大学调查的信仰数据 (7.8%) (4) 基本持平。可见, 宗教信徒在高校大学生所占比例虽然不大, 但仍有其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调查中发现, 有40%的学生对宗教有兴趣, 甚至有22%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后, 不积极面对困难, 解决困难, 转向宗教以为庇护, 不免让人觉得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问题相当严重。
为了解学生党员对宗教信仰问题的态度, 特针对党员群体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作为第二次调查。随机选择了100名党员做问卷 (见表1) 。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党员依然坚持无神论, 但仍存在着少数党员对党员能否信仰宗教持怀疑态度。事实上, 党员不能信仰宗教是原则问题, 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 而宗教的世界观无一例外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事实上, 党员应该坚持无神论, 绝不能信仰宗教。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特征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 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高校也不全然是块净土, 在包容并蓄, 尊重宗教信仰的同时, 也要密切注意学生思想动态, 以防被敌对势力利用。目前大学生信仰宗教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2.1 大学生信教人数不多, 但呈多元趋势
在调查者中, 只有32人信仰宗教, 所占比例不大。但信仰范围相当广泛, 有24人信奉基督教, 4人信奉佛教, 2人信奉伊斯兰教, 2人信奉天主教。这反映了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基督教为主, 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2.2 大学生对宗教兴趣浓厚, 但对宗教的认知还处于混沌状态
“90后”的大学生身处一个开放化、多元化的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他们很容易接触到宗教, 被宗教悠久的文化吸引。毕竟, 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人类发展也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来了解宗教, 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好奇或是对宗教文化感兴趣, 而远远不是真正的信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对宗教常识了解肤浅, 真正阅读过宗教典籍的学生很少。甚至他们在“宗教与迷信”、“宗教与科学”等问题上仍是是而非, 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2.3 大学生对宗教宽容度较高, 支持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据调查, 大多数非信教学生对信教学生持理解态度, 支持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为此, 在随机的某校100名非信教学生中展开调查, 具体情况统计如表2、表3、表4所示:
从个别访谈中还发现非信教学生认为信教学生普遍更有归属感, 更愿意行“善”。大多数宗教都宣传是“布善”的事业, 劝善行善, 利己利人, 信教的大学生从宗教中学习到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 更能与人为善, 这也是宗教带来的积极意义。
2.4 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来自农村、边远、少数民族的学生比例更大
从信仰宗教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 农村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学生比例。从民族信仰来看, 少数民族因本民族信仰而崇信宗教, 如回族学生信奉伊斯兰教。在随机的32名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中调查数据如下所示:
3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分析
根据对32名某校信仰宗教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有59%的学生因为父母信宗教而信教;有19%的学生受同学、朋友感染, 由对宗教感兴趣逐渐转为笃信宗教;有13%的学生因个人机遇、兴趣等自身原因而信仰宗教;有9%的学生是因为社会其他原因信仰宗教。具体调查数据如下图所示:
3.1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个人的成长、观念的形成、信仰的建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19名学生父母信仰宗教, 7名学生甚至从祖辈开始就信仰宗教。除了民族信仰外, 宗教在我国农村传播较为广泛, 在充满宗教氛围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比不信教家庭学生更早更深入地了解宗教, 甚至很小就经常参与宗教相关的家庭活动。民族及家庭因素对一些信教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 并且难以通过社会及高校的后天教育加以改变 (5) 。
3.2 校园因素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 同吃同住的集体生活使得他们的三观很容易受同学影响。有4名学生因为受朋友、舍友的影响而对宗教产生“好奇”, 随即多次参加宗教活动, 最终信仰宗教。有2名学生是因为觉得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说教意味重, 太过于虚无缥缈, 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失去信心, 转而追求宗教, 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纯粹、真实。
3.3 个人因素
有4名学生因为个人机遇、兴趣等转而信仰宗教。经详细访谈, 发现有3人在大学期间遭遇过心理上的挫折打击或人际交往困难:1名学生父母遭遇交通事故亡故;1名学生长期与舍友关系紧张;1名学生暗恋同学遭到嘲笑。他们通过宗教的方式排解心中的苦闷, 试图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基督教的忏悔、佛家的瑜伽等宗教修行方式在某种方面可以达到冲淡烦恼、排解块垒、涤荡灵魂的效果。还有1名学生是在偶尔参加宗教活动后, 被宗教场所特有的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 激发了他对宗教的好奇与求知欲, 促使他主动去了解宗教、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 在“共同信仰”的坏境中找到了归属感。从这也反映出传统思想教育形式呆板、僵硬, 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时找不到出路。
3.4 社会因素
现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正好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 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社会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以极快的速度大范围传播, 其中不免存在主观臆断、片面放大, 乃至造谣生事等问题。有2名学生思想比较偏激, 只看到社会阴暗面, 从而转向信仰宗教。还有1名学生素来对社会有责任感, 相信宗教都是劝导人向善的事业, 逐渐被宗教吸引。
4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策研究
4.1 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宗教政策, 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承认多样性和多元主体利益的前提下, 向大学生宣传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宗教政策, 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针对大学生对宗教的“好奇”心理, 为学生解读宗教文化知识, 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 从而满足学生对宗教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使得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更为清晰。在面临信仰选择时, 能更加理性地去判断。疏导胜于封堵, 在做好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同时, 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协调好信教学生、党员、一般学生的关系, 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充分汇聚方方面面的力量, 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多作贡献。
4.2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大学生对社会充满激情, 却存在看问题片面、容易激进的弱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因势利导, 缓解由于不满现实引起的过度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的反应。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应对, 而不是盲目寻求宗教庇护。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摆脱简单说教层面,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发挥思政课程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探求科学规律, 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
4.3 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渗透
高校可以以社团、协会为纽带, 帮助大学生搭建人际交流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在社交方面的需求, 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树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 把大学生吸纳进各种社团, 为其提供一个发挥能力、展现自我的平台。
高校依据国家的宗教法规和政策, 建立健全宗教管理制度, 既要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 也要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对高校的渗透, 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 积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信仰选择。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和容易引发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的世纪。在这一背景下, 高校大学生因信仰缺失, 导致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本课题针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努力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体系。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 找到既有利于统战工作, 也适应社会主义需求的信仰引导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统战
参考文献
[1]沈桂萍.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看高校宗教工作[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5) .
[2]吉玉娇, 施丽娜.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对西安市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篇10
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特征
通过对相关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研, 我们可以看到,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个案化的问题, 高校校园存在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 我们看到, 同社会上宗教信仰的人群不同,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 感性大于理性。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和精神成长期, 生理机能的日渐成熟并不能代表他们心理机能特别是思想的完全成熟。因此, 高校大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思想认识上, 更多地来源于自身的感性认知, 而缺乏成熟的思考。他们更对地关注宗教的仪式, 更多地想通过宗教活动的参与能够解决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未来生活提供“佑护”, 这种功利性的感性思想使得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对宗教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性追求相对淡薄。
2. 时尚高于信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校园已经不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沟通日益密切, 特别是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 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时尚等早已经越过校园围墙, 进入到“象牙塔”内。作为莘莘学子的大学生, 越来越被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文化所吸引, 也越来越被西方电影、电视剧中的教堂婚礼等时尚礼仪所触动, 使得高校大学生们身陷宗教时尚无法自拔。
3. 表象大于深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宗教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 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通过教义得以体现, 还在通过各种教堂或者寺院的设计, 塑像的艺术表现等来使宗教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和艺术气质, 给人以庄严、神圣、肃穆和美的享受。这种宗教的表象强烈地吸引了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他们仅仅对上述艺术感兴趣, 或者以为塑像等本身就是宗教, 而恰恰忽略了宗教教义所带给人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这些深层次内涵。
二、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因素
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格局带来了西方文化包括宗教的强势推进。加之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 社会转型期间带来的社会失范与结构重构, 造成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也受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困惑,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思想困惑面前, 宗教所具有的道德教义和宣传的理念, 成为一些大学生解决内心困惑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方法。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年来相关专家学者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等亲人、朋友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 在信仰宗教或者对宗教感兴趣的大学生中, 相当一部分是出生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家庭, 他们的祖辈或者父母都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信徒。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在宗教环境, 这使得大学生在遇到思想、心理等困惑问题时, 自然更愿意选择宗教解决方式。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造成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很容易促使大学生转向宗教来寻求帮助, 以得到心理的慰藉。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由于方式简单、手段单一、内容枯燥等缺点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起到的功能和作用, 部分大学生通过信仰宗教这种方式, 来缓解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无奈和恐惧, 稳定自己的不良情绪, 从而达到内心平衡。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是一个事实。为此,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方面, 要看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也要看到, 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态度, 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避世的心态, 滋长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悲观主义的宿命观。为此, 应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保障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1. 确立“学校、家长”两个主体
对于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 必须明确学校和家长两个主体, 这是由于大学生信仰宗教影响因素决定的。事实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高校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信仰宗教, 其原因在于家庭或者家长的影响。为此, 一方面要强化学校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校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上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 学校还要创新与家长共同开展信仰教育的机制, 明确家长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协同教育职责, 目标一致地共同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
2. 拓展“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三个载体
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 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宗教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内容, 充实唯物论和宗教观内容, 通过课堂理论讲授, 引导广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使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要依托第二堂课, 大力开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紧密围绕各类纪念日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 开展诸如演讲大赛、书画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 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使广大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 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得充实, 并养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
要依托党团组织建设与管理, 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大学生团员的团员意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章和团章等的规定, 深化党团组织纪律的教育, 确保大学生党员和团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摘要:当前, 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信教人数也在逐步上升。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着感性大于理性、时尚高于信念、表象多于深层等特点。针对这样的宗教信仰特征, 高校可以从“学校与家长为两个主体, 思政课、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管理为三个载体”角度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体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推荐阅读: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09-09
少数民族高职学生07-24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08-08
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06-02
青海少数民族大学生06-10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09-10
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12-11
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教学09-11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09-23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案例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