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2024-09-23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共10篇)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1

1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征分析

1.1 社会发展变迁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征的影响

首先, 面对国内外不良社会思潮,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存, 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道德滑坡现象呈上升趋势。不良社会思潮容易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同一民族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分野和交往隔阂。其次,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境遇下, 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数量与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产生的矛盾日益凸显。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时常担忧个人的前途, 时刻对能否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成功就业产生焦虑与不安。再次,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 社会化程度不高, 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使少数民族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

1.2 内地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征的影响

首先, 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滞后于社会发展。当前, 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灌输轻引导、重经验轻创新等问题, 并存在与汉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趋同化现象, 缺乏感染力与吸引力, 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要。其次, 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当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基本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 [1]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如此。很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过多强调理性和整体一致性, 重危机后干预, 轻危机前引导, 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潜在的积极特质。

1.3 少数民族学生的群体特性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征的影响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育基础、民族文化的影响, 他们在利益需要上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多的群体特性。首先, 学习压力大, 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期望值高, 成就动机强, 但他们因为小学、中学教育基础薄弱, 知识结构单一, 因此在大学期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学业压力, 难以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节奏, 较少有时间参与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无暇提升综合素质。时刻伴随的学习压力使少数民族学生极易产生焦虑与紧张状态。其次, 文化适应障碍多, 集体融入性差。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培养了少数民族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特殊的人文素养, 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问题比较敏感, 在语言、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他们不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学生交流。

2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激励机制的构建

2.1 提升心理素质, 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指出, “只有生命是神圣的, 对生命的爱是第一美德。”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为内驱力, 重视其情感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1.1 首先, 构建全员参与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制

内地高校要从系统论角度, 全面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防止将其绝对化、孤立化、扩大化。高校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后勤集团等部处要建立联动机制, 多管齐下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要深化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改革, 调整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方法, 完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创造条件引进和配备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教师与辅导员。

2.1.2 其次, 丰富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体系

内地高校要因材施教, 充分关注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 多开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团队拓展等体验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分层分类举办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讲座、心理沙龙、校园情景剧、心理健康宣传月等活动, 以菜单式自主选择方式积极开展人际关系、感恩教育、珍惜生命、压力疏解、情绪调整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发挥新媒体、自媒体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开展网络在线心理咨询。

2.1.3 再次, 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

内地高校要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全程化、多路径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辅导体系。构建校级、院级、班级三级心理健康防控体系, 创建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协会可挂靠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院级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水平;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员, 形成“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班级心理健康防控机制。以便对心理压力较大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动态跟踪, 早发现、早干预, 帮助其化解心理困惑。

2.2 加强人文关怀,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是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体现。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处于核心位置。内地高校辅导员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要热心关心学生, 积极鼓励学生, 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力量, 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 使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冷静地面对挫折, 将压力转化为拼搏争先的动力, 从而增强其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2.2.1 首先, 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帮扶与激励

学业帮扶与激励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内地高校辅导员要坚持教育管理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容与互动, 用一种更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 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同时, 对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 要通过“结对帮扶”、设立“学业进步奖”等形式, 最大限度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潜能。

2.2.2 其次, 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帮扶与激励

内地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 扎实做好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情况, 急他们之所急, 想他们之所想, 通过各种途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 要尽可能将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转换成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 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困难程度、在校学习表现进行资助, 体现激励的差异化与公平性。

2.2.3 再次, 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帮扶与激励

内地高校辅导员要以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职场胜任力提升和职业道德塑造”为主线, 建立少数民族学生能力素质发展项目,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与求职技能。在此过程中要能够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 从整体、动态、多维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将自我发展与民族地区需求有机结合,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调整就业观念, 降低就业期望, 缓解就业压力, 拥有良好的择业心理, 增强求职能力, 提高就业成功率。

2.3 优化校内外环境, 营造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氛围

文化建立起社会规范, 规定人们应该有哪些特定的情绪反应, 以及特定人群成员的哪些情绪表达是具有社会适应性的。[2]内地高校要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淡化民族意识, 强化公民意识, 凝聚正能量, 展示新风貌, 充分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创新欲望。

2.3.1 首先,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内地高校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校园政治参与的意识, 使他们习得校园政治参与的技能, 增强校园主人翁精神。通过校长接待日、院长接待日等方式, 征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 使他们自觉维护学校利益, 合理表达自身发展诉求;吸纳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各级学生组织的骨干, 切实赋予他们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积极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2.3.2 其次, 构建“多元开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内地高校要在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情感的基础上,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 适时举办民族文化月、民族风情展、民族节庆文艺晚会等活动,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展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 增强竞争意识, 奋发进取;在结伴交际与合作中, 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 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 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能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充分了解彼此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 有利于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紧密的合作性关系和友谊。辅导员要以班级凝聚力建设为契机, 积极挖掘每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 使他们始终保持自信乐观、谦虚谨慎等优秀品质。

2.3.3 积极探索全时空、全覆盖的实践育人机制

内地高校要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体系和保障机制。拓宽实践载体, 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谈、岗位体验、爱心支教、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 使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 坚决反对非法宗教活动和民族分裂主义, 辨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坚决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

2.3.4 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高校要建立并妥善运用社会舆论支持。应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少数民族学生, 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 为其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 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顺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促进用人单位完善招聘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究, 2010 (7) :50.

[2][美]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磊, 王甦,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354.

[3]张东秀.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0 (3) :169.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2

据悉,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咨询日于2月23日(大年初六)上午9时至下午1时30分举行,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本科生招生开放日则安排在2月24日(大年初七)上午9时至下午2时。内地学生现在就可以登录学校的网站进行登记,不过赴港签证须自行办理。

据介绍,两高校在内地学生开放日当天都安排了丰富的内容。香港大学安排了教务长韦永庚介绍学校概况及发展,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介绍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内地本科生分享在香港大学学习及生活经验学院老师提供选科指导及院系介绍,还安排了学生及家长参观校园和学生宿舍。而香港科技大学则安排了理、工、商学院及双学位本科生课程展示及咨询,招生说明问答会以及参观校园等活动。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3

摘 要:通过分析新时期内地援疆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特点,从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融合、提升综合能力、关怀学习生活状况、解决实际困难、尊重民族习惯、一视同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内地援疆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的有效建议,为内地援疆高校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关键词:内地援疆高校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第一作者简介:薛建航(1982-),男,甘肃古浪人,工程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为2015-2016年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项目课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5SZ302)研究阶段成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本民族的代表,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多重历史使命。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国内部分高校作为援疆高校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攻读相关学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成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紧密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进内地援疆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一、内地援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整体而言,内地援疆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显现以维吾尔族居多,南疆学生居多的特点,攻读学位以本科为主,兼有少量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良好,与其他民族学生关系融洽。主要有如下特点:

1.生活习惯同汉族学生差异较大。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别。在饮食、服饰、行为等方面。

2.学习成绩普遍不高。近年来,根据对相关成绩的分析判断,我们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民族没有必然相关性,而是和生源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来自同一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基本一样。在大学期间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上升很快。但由于成长的语言环境,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学习较为吃力,成绩不理想。

3.喜欢以本民族为团体聚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与本民族学生在一起聚集,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时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同学交流相对较少。

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建议

1.高度重视,认真宣传和落实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在教育管理服务方面,要高度重视,充分認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认真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切实保障学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一方面做好全体师生员工的民族团结教育,使得全体师生员工增强民族团结观念,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切实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民族政策、观看民族团结纪录片、民族团结主题活动、鼓励向党组织靠拢和加强网络思想宣传等方式,将宣传教育贯穿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使全体师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政策,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的自信,切实感受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提升他们的是非甄别能力,增强他们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信心。

2.强化认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各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要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意识,牢固树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强化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民族融合,如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召开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多民族混合居住、多民族就餐、多民族学生搭配演出文艺节目、阅读各民族交流的书籍、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讨论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做到“歌舞同台、就寝同舍、进餐同桌、娱乐同享、语言同学、学习同步、节日同庆、校园同护、困难同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加强指导,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能力锻炼和自我素质提高,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及学生社团,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提升他们组织、协调和实践等综合竞争力。

4. 加强关怀,经常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学校学院领导、教师、辅导员要经常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谈话,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在维稳特殊时期还可以通过召开多种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政治问题。

5.认真落实,切实解决各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学校要通过倾听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难题,从体制机制和工作实际出发,在学业、就业创业、经济资助、心理帮扶等方面加强鼓励引导,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

6.尊重习惯,把关爱和温暖体现到生活的细节中。按照国家民族政策要求,全体师生员工要尊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设立清真餐厅,同时做好餐厅在外形、装修、功能区划分、餐饮人员选配等各方面工作。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时向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节日的祝福。

7.一视同仁,坚持普遍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进行。采取与汉族学生相同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个别不认真学习,没有正确对待课堂纪律及日常行为不符合国家民族政策的学生,在学生管理上同样执行校纪校规,对违纪行为同样予以教育和处理,帮助他们及时改正错误,促进健康成长成才。同时,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在宗教信仰、民族团结教育、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采取实效性较强的措施,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马立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M].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12.5.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4

1. 知识水平不高, 学习能力较弱

由于文化差异、整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历史等原因, 新疆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师资力量薄弱。新疆籍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 学习能力也明显低于内地学生, 这直接影响了新疆籍学生大学数理类科目和英语类科目的学习。比如, 很多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词汇量虽然比较大, 但对英语语法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有的学生甚至不清楚is和are用法的区别。

2. 高考受诸多照顾, 自我定位偏低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享有“50”分的优惠政策, 即高考400多分就可以被内地“211”高校录取, 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必须先上一年预科班。民族预科班, 其学制一般为一年, 学生汉语文基础较差的, 学习时间为二年。笔者的调研表明, 民族预科班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进入内地高校的途径, 但在提高学习能力及其适应性方面预科班远未达到目标。这与学生的如下态度不无关系:反正可以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就不需要好好学习了。作为辅助手段的“预科班”不但未能起到一个良好的过渡作用, 反而消解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养成了散漫和怠惰的习惯。

3. 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薄弱

在进入大学之前, 新疆籍尤其是新疆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高中受到的教育与内地教育有很大差异, 学生平时在学校遵守纪律的状况也各有不同。预科班学习压力小、学习目标低, 也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纪律意识和组织意识薄弱。商学院“新疆班”出勤统计的情况表明, 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遵守纪律情况都差于内地学生。

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表现

1. 学习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吃力, 各类考试继续“照顾”

新疆籍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 在学习数理和英语等科目时显得较为吃力。内地学生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弄懂的高数中的某些内容,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才能弄懂。长期以往, 学习质量难以追上内地学生。考虑到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 各类考试都有形式不一的“照顾”, 如降低及格标准等。这种做法导致大部分民族学生产生“我会被照顾”的消极心理, 这种心理副作用贯穿了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会被照顾”的心理和“应照顾”的做法, 以及二者的互动, 可以解释新疆籍民族学生学业质量长时间以来与期望相差甚远的事实。[1]

2. 组织性和纪律性依旧不强

初中、高中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行为。优秀是一种习惯, 不优秀同样是一种习惯。在进入大学之前,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都是比较轻松的, 各种“照顾”也导致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 进而导致他们在接受大学教育时组织性和纪律性观念薄弱。

3. 单独设置新疆班对学生的影响

单独设置新疆班便于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集中管理, 各类评奖评优活动相对公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差异性小, 彼此之间更容易相处, 不易发生冲突;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学节奏的控制及其教学方式更具有个性化, 学生更容易接受。其弊端是: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不适应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把自己与小团体紧密结合起来, 交际范围变得狭小, [2]不利于他们与汉族学生交流学习。而对于汉族学生而言, 他们是一个特别的小团体, 很难融入。取消新疆班是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新的探索。

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不适应的表现及成因

1. 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导致的小团体意识比较强, 跨文化适应难度大

由于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与内地有显著差异, 因此他们与汉族学生的融合总是差强人意。所谓“文化适应”, 即“由个体所组成, 且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 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 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3]新疆籍学生背井离乡, 分赴内地高校深造,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原有文化 (即新疆民族文化) “中断”,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文化冲突, 从而引发跨文化适应问题。[4]

2. 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

由于高中教育“营养不良”和文化环境不适应,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普遍比较差。他们上课出勤率低, 课堂纪律较差, 参与学习活动少, 这直接导致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 并增加教师授课的难度。

3. 社团活动参与状况不佳

内地高校社团众多且很活跃, 但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即便参与也不能持久。这直接减少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不利于其融入高校文化。高考方面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一再照顾, 使得他们比内地学生进入同等高校的机会更大, 承受的学习压力更小。但进入高校后, 他们反而无法适应繁重的学业压力与挑战。

四、改变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态“慵懒依赖”的对策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高考政策。享受不到加分照顾的考生会觉得不公平, 而过分享受到这一加分照顾的考生也难逃其潜在的副作用。教育水平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学习能力差异, 都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大学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生活态度, 间接影响高等教育对其培养的结果。汉族学生的抱怨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不适应表明, 教育公平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1.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必须充分重视新疆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鼓励内地人才到新疆从事教育工作, 同时强化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学习态度等方面加强管理, 以缓解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长期营养不良”的状况。

2. 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考选拔人才方式

高考政策照顾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体现在平时成绩和平时在校表现两方面。这样, 学生就会重视高三的每一场考试以及平时在校的表现, 尽量避免达到分数线后出现学习懈怠;在保证完成计划和质量的前提下, 侧重考生的数理和英语成绩, 可以制定高于新疆标准的录取标准, 深化民族预科教学模式改革, 合理优化课程,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并将成绩作为它们预科结业的必要条件, [5]以增强他们未来考上内地学校后的适应性。

3. 加强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

实行小班教学, 并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小班教学旨在避免大班教学时与汉族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微调。导师制是优秀教师与民族学生结对的过程。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在生活上, 学生都可以求助于导师。导师对民族学生尊重但不放纵, 关心但不溺爱。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6]

五、结语

近年来, 教育部及相关国家部委出台各类政策和援疆计划, 鼓励内地高校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学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形成了“照顾”和“应照顾”双方面的恶性循环, 民族教育陷入民族学生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困境中, 影响了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通过内地高校中培养方式的不断调整, 以及更深层次的新疆地区教育改革的协同发展, 笔者相信,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玉山·吾斯曼.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现状浅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学版, 2010 (11) .

[2]魏铭静.浅析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问题[J].民族论坛, 2012 (2) .

[3]余伟, 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6) .

[4]唐建兵.内地高校“新疆班”混合编班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报, 2013 (10) .

[5]阿西木·阿布都热西提.对深圳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 2011 (10) .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5

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县综治办:

接到《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群众赴内地务工经商服务管理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安排有关人员按文件要求进行调研,现将我局对少数民族群众赴内地务工经商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结经验、建章立制,提高对进城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一是总结推广各地有益经验,及时转化为长效机制和制度规范。

二是在贯彻执行《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推进涉及进城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的规范劳动关系、加强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将相关工作纳入本部门的整体工作部署;在辖区范围推动建立和完善由局领导领导牵头、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民族工作领导机制;完善民族团结促进会或少数民族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形式,切实加强辖区民族工作,使其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机制。

四是加强对进城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知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完善少数民族群众流出地与流入地协调机制,提高外出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和培训水平,加强少数民族群众流入其它城市后的相关信息收集、统计、分析和反馈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培训和鼓励有技能和条件的少数民族群众返乡创业。

六是在处理有关纠纷和矛盾时,要坚持发生什么性质的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防止有意无意地硬往民族问题上扯;必须严格依法办事,避免“花钱买平安”的错误倾向。

我局将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少数民族群众赴内地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在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诉求方面做好工作,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充分听取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不断提高这方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6

关键词: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

近年来,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背景下, 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会, 内地职业院校招生人数也在随之增加, 大批民族学生涌入内地各类职业院校, 随之而来的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管理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查阅相关文献发现, 学生问题行为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 当下就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已经很多, 但专门对内地职业院校中来自民族地区学生的问题行为所进行的探究还未得到充分关注。四川省委、省政府2009年6 月在四川省推出“藏区9 + 3 免费职业教育计划”, 给予四川藏区学生免除学费、杂费、补贴生活费和来回差旅费, 鼓励当地初中毕业生来内地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三年免费职业教育。七年实践, “9 + 3”计划探索出一条“藏区打基础, 内地学技能”“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藏区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新路, 收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拥护、社会赞誉、中央肯定的良好效果, 已成为教育扶贫的典范。四川“9 + 3”免费教育计划正在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1]。2014 年,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比照藏区“9 + 3 ”教育模式和政策措施, 四川省正式启动了大小凉山彝区“9+ 3”免费教育计划, 2016 年, 还将进一步扩展到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这是“9 + 3”计划作为教育扶贫民生工程的进一步深化。从2014 年秋季起, 比照四川省藏区“9 + 3”免费教育政策, 四川省实行大小凉山彝区免费职业教育。此举措是为了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重视大小凉山扶贫工作, 打一场彝区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 认真实施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中的职业技术培训工程, 组织更多彝区学生免费获得职业教育, 对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提高彝区人口素质,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和时间推移, 内地职业院校中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将大幅增加, 难免又有一大部分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若对此不加以重视, 势必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整体素质, 进而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因此, 民族学生问题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现象。同时, 从笔者统计的各类数据来看, 近几年对民族学生的问题行为除学校口头批评、教育之外, 由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也是十分普遍, 他们都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 常见如: 打架、酗酒滋事、不假离校、考试作弊等。这其中的部分民族学生不乏入学前就存在一些问题行为, 特别是部分问题行为较严重的学生在校期间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如果没有经过学校老师的不断总结、探索并结合这部分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影响因素, 寻求根源、对症下药, 他们就很难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

一、问题行为概念界定

本研究主要对内地职业院校中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首先针对“问题行为”、“不良行为”和“越轨行为”开展文献的检索与综述。以“问题行为”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共检索到2 267条记录, 其中期刊论文1 636篇, 学位论文507 篇 ( 硕士465 篇、博士41 篇、博士后1 篇) , 会议论文118 篇, 外文期刊5 篇, OA论文1 篇; 以“不良行为”、“越轨行为”为关键词, 在万方数据库共计检索到6 479条记录。因检索结果的种类比较多, 涉及面比较广, 与本研究相关性不高, 所以改成以“学生问题行为”为关键词, 共检索到1 392条记录, 通过对检索出的1 392篇文献进行归类分析, 对文献中关于“问题行为”的界定进行梳理, 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将问题行为界定为“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这种多变的环境, 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个方面发生的生理或精神上的困扰”。这是邓世英, 刘视湘, 郑日昌 ( 2001) 在《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中所提出的概念[3]。

二是万礼修 ( 2002) 认为问题行为“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由于复杂的内、外因所导致的顺应不良行为”[4]。

三是张珊明 ( 2006) 将问题行为界定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由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 ( 神经生理性) 原因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 分为内倾问题和外倾问题。其中内倾问题主要是退缩、神经质、考试焦虑等情绪问题; 外化问题主要是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违纪等行为问题”[5]。

经过对以往研究的归纳和分析, 结合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张珊明对问题行为的定义, 笔者将问题行为界定为: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 由于内部影响因素 ( 如: 人格特质、个性发展、神经质等) 和外部影响因素 ( 如: 出生环境和家庭、学校和社会引导等) 共同影响而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

再结合笔者所从事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 将当前职业院校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大致归纳为五种类型。第一种类型, 学业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学习专业知识困难、学习成绩不好、专业技能掌握不好、考试作弊, 极个别最后劝其退学; 第二种类型, 品德行为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偷窃、经常打架、攻击行为、破坏行为, 经常违反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种类型, 酗酒成瘾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醉酒、酒后闹事、酒后打架、酒后与老师顶撞等; 第四种类型, 心理健康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自闭、退缩、躁动、多疑、人际交往困难等; 第五种类型, 抱团结伙、拉帮结派的问题。以上五种类型即被认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差、品德与行为偏常态, 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反常行为, 如旷课逃学、说谎、打架、酗酒、吸烟、拉帮结派、自律性差等[6]。

二、影响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 孩子恶习一旦养成, 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 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这句话应该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 由于民族学生出生地的原因, 在起跑线上就出现一些不该有的问题行为, 并且没有及时得到合理地引导、教育。

2. 学校因素

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力量都有所提高, 但教师资源还是不能满足当地的教育发展, 绝大多数核心课程还要靠支教和义教来完成, 再加之由于教师任务繁重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使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随着学生厌学情绪的增加, 家长对学校逐渐失去原有的信心, 不支持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 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与日俱增。

3. 地区环境因素

民族聚集区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 这一地区的教学大多实行多语教学, 即少数民族语言、汉语、英语等。教师上课的时候一般要求用汉语实施教学, 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这样一来更加剧了本不该有的“教育鸿沟”, 加深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另外, 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几天才来上一次学, 更有甚者, 一两个月才来一次, 这无疑对当地正常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民族学生在得不到教育的同时, 反而助长问题行为的蔓延。

4. 社会因素

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早就是一把双刃剑,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学生在网络里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但也有很多学生沉迷在不健康的东西里面, 特别是民族学生由于接触网络不多, 当他们步入新鲜的网络社会时, 发现自己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 正是这些契合点使他们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再加之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 使得本就迷茫的民族学生在内地学校里更加迷茫, 难免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对上述内容的研究,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重要意义。第一, 在理论上的价值。国内对学生问题行为虽然做过大量研究, 但是对于职业院校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注并不多, 尤其像笔者这样专门从事德育管理的研究更少。希望能发现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其特殊影响因素, 扩展对民族学生的研究, 为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做一点补充。第二, 在实践中的意义。本研究是内地职业院校民族学生问题行为, 也是大多数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来的, 因此, 该研究对民族学生自己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官网 (http://www.moe.gov.cn/) .2015-10-16.

[2]四川省凉山州民委 (http://mzw.lsz.gov.cn/) .2014-06-09.

[3]邓世英, 刘视湘, 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50—54.

[4]万礼修.中学生问题行为与人格特征、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2.

[5]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7

香港的心理学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心理学行业具有完备的体系和专业的职业学会,同时细分为多个方向领域,心理咨询师也是港人眼中的高薪职业。相比之下,内地心理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及社会问题,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寻求心理辅导与帮助的人逐渐增多。香港教育学院今年首次开设心理学学士本科课程,不同于内地院校以心理学理论研究为主的专业特点,香港教育学院主要有三个专科, 包括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际关系和沟通心理学等以应用为导向的领域,并配备了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全英文授课。相关课程不但得到了香港心理学会及认可,学生毕业后有机会可以成为该学会会员,这在香港是成为心理学家的必要条件,也是成为职业心理咨询师的第一步,而且此资格也得到国际认可,对将来以专业人士身份出国深造及就业必有帮助。由于是第一年开设心理学专业,且心理学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较高,此次香港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只在内地招收少数学生,录取条件相对较严格。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8

一、国家认同影响机制理论基础分析

(一) 研究综述

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 学者们从民族、文化、国民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试图构建出一个“认同网络”。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 关注的是个体的认同问题, 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他把认同看作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 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 国家认同作为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其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从理论上看, 主要围绕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质去解释, 认为, 无论是国家认同还是族群认同, 归根结底都是个人的集体认同。郑晓云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及整合的内外部因素来说明, 民族认同的稳定性大于国家认同, 且早于国家认同的产生。陈茂荣从辩证的角度解析, 认为,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体。强化民族认同, 则弱化国家认同;反之, 弱化民族认同, 则强化国家认同, 但在某种意义上, 民族认同的向心力可以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陆海发、胡玉荣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共存于现代多民族国家之中;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互依赖, 共同构成民族国家的认同基础。

二是从历史上看, 重点考察特定时期的国家认同问题。黄志繁以明清时期的族群冲突为例, 认为, 流民与土著产生冲突并形成各自心理认同的前提是, 流民接受“国家”统治, 开始具有与土著同样的国家认同意识。许小青则从晚清时期, 民众的“国籍”问题入手, 探讨不同群体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认同的焦虑和危机。

三是从经验研究上看, 重点分析国家认同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包括台湾地区的国家认同研究。邵丹以满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例, 论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陈红梅则从回族的政治意识形态去讨论政治形态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认为回族的国家认同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实现其更高层次的政治认同。

(二) 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对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 将“国家认同”界定为国民对自身所属身份的社会认同, 即“认同自己是哪里人”的身份建构, 即国民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身份, 对国家产生归属感, 全体国民能从国家的角度团结和凝聚, 形成建设和保卫国家的自觉行动。由此提出理论模型, 如图1所示。

(三) 研究方法

针对国内对于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相对较少, 而且大部分学者对国家认同都进行理论研究, 因此本文大胆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运用定量分析,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 对内地港澳大学生调查研究。基于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 本文将国家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度、民族认同度、文化认同度、政治认同度四个变量维度, 运用统计分析SPSS软件,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 探讨政治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民族情感因子、社会因子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从而为提升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 寻找一条有价值的建设性途径。

二、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分析

1. 调查样本基本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 收回360份, 回收率达到90%, 其中有效问卷328份, 有效率达到91%。问卷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2.统计性分析:通过数据分析, 本文结合理论模型从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层面, 样本中有高达90.6%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有6.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外国人, 这表明港澳大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建立较为牢固的基础, 与此同时, 还有7.5%的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处于不清楚状态, 说明依然有一部分的被访者对于自己身份处于待选择的状态, 而这部分的身份倾向的未来选择对于总体的身份认同有较大的影响。但数据显示, 依然有84.9%的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或澳门人, 有83.0%认为自己是中国香港人或者中国澳门人, 说明港澳大学生已经建立较高国家身份认同, 但依然存在地区性身份认同的倾向。

在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层面, 数据显示, 港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较低, 只有9.1%的被访者表示会唱国歌, 绝大部分港澳大学生对于国歌这一重要的政治符号缺乏认知, 而且数据显示54.3%的港澳大学生表示有机会就会选择移民国外, 只有17.1%表示不会移民, 这两组数据都表明港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非常低。在文化认同上, 港澳大学生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很强的认知度, 其中79.9%的人知道3个以上的名胜古迹, 47.9%的学生了解5个以上。而且对于中华民族标志的传统图腾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文化符号, 高达98.7%的港澳大学生都知道中华的传统图腾是龙, 同时, 90.5%的港澳大学生读过中国传统的文学名著。

(二) 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 主成分法, 最大方差旋转, 保存政治影响因子、经济影响因子、民族情感因子、社会影响因子、文化影响因子等5类因子值作为影响国家认同自变量。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估计国家认同对5类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政治影响因子分析: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依法治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大制度的认知情况为指标来衡量政治影响因子, 除去常量项外, 政治因子的解释变量的t=3.865, 在α=0.000显著性条件下拒绝零假设, 说明政治因子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56, 说明政治态度对认同有影响, 但是为反向的, 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 这就意味着:政治态度越积极, 越认同国家。也就是说对内地港澳大学生开展社会政治制度、重大国策宣讲, 增加政治认知, 改善政治态度有利于增强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

2.经济影响因子分析:经济影响因子, 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度、经济发展的满意度、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度三项来测量, 除去常量以外, 解释变量经济因素的t=-3.397, 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 说明经济因素对国家认同影响显著, 线性相关系数为-0.429, 说明经济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 但也是反向的, 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 其含义是:经济认知越正面, 越认同国家。也就是说, 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化, 促进经济的巨大发展, 让港澳大学生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 提高他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对于提高国家认同有重要意义。

3.民族情感因子分析:民族情感因子, 是人们对于所属民族的内在心理感受活动, 是对一个国家的认同的深层次是影响因素。主要通过毕业后是否愿意在大陆发展为指标, 除去常量以外, 解释变量民族情感的t=2.450, 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 说明民族情感对国家认同有显著性影响, 线性相关系数为0.224, 说明民族情感因子对国家认同是有影响的, 而且是正向的, 意义是民族情感越强烈, 国家认同感就越强。也就是说, 我们要立足于民族, 从民族文化出发, 增加港澳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进而增强民族情感, 提高国家认同度。

4.社会影响因子分析:社会影响因子, 主要采用学习方式、起居饮食、兴趣活动、消费娱乐、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的适应程度指标。解释变量社会影响因素的t=-2.665, 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 说明社会影响因素对国家认同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而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339, 说明社会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 但也是反向的, 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 意义是:对社会生活越适应, 国家认同越高。也就是说, 我们对于内地港澳大学生的生活多关注, 帮助其接触了解内地社会生活, 了解内地风俗习惯等等, 从而加快他们适应内地生活, 进而增强国家认同感。

5.文化影响因子分析:文化影响因子, 通过庆祝中国节日为指标来衡量文化影响因子, 其解释变量的t=3.486, 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 说明文化因子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而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279, 说明文化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并且是正方向的, 意义是:对文化的倾向度越高, 国家认同越高。

(三) 研究结论

对于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特征分析发现, 港澳大学生已具备较高国家认同, 但还不坚定;区域认同度较高, 超过国家认同的比例;地区性国家认同差异明显。对于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情感以及社会因素等都对他们的国家认同起作用。调查分析显示, 政治态度越积极, 经济认知越正面、民族情感越强烈、对社会生活越适应、对文化的倾向度越高, 国家认同也就越高。

三、意见与建议

教育是国家认同感构建的一个重要途径, 港澳大学生作为联系内地与港澳两地的重要纽带, 是增强港澳人民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承担者, 探索提升国家认同的有效教育途径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前文分析, 本文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有效提升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

(一) 重视思想素质教育, 增强港澳生国家认同意识

增强内地高校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 离不开思想素质教育的努力。本文认为思想素质教育工作, 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观念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三个方面。由于港澳地区长期受到殖民统治, 以及一国两制政治环境的影响, 港澳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也应该与大陆区别对待。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熟知中国历史, 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区的特色风土人情等等, 在潜移默化化中让港澳大学生爱上中华文化, 以中华民族文化而自豪。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 感受港澳自古就是中国的重要的部分。对于港澳大学生, 开展类似“寻根之旅”、“文化之旅”和到老少边穷地区支教等活动作为载体, 了解自身祖先生活的环境, 认识内地经济发展的成就。在寻根过程中产生亲近感, 认识到自己的根在中华这块土地上, 自己与中华民族同根同源, 进而对于中华民族产生天然的认同感。

(二) 丰富校园文化, 完善港澳生国家认同方式

校园生活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历时间最长的活动, 更是引导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 其要以社团活动为种文化交流平台。社团是已成为学生兴趣的社交场所, 社团或者学生组织, 学校应该采取较为宽松自由的包容态度, 鼓励港澳大学生参与社团建设, 加强三地大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于内地了解和认知, 进而转化为其他对国家的认知。通过在校园内定期开展盛大的文化活动, 动员起全校的学生参与其中, 使中华传统文化和港澳特色文化在港澳生和内陆学生中不断学习交流, 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 又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消除文化代沟, 如华侨大学长期开展“香港文化展”、“澳门文化展”、圣诞PARTY等活动, 加强彼此认同。

(三) 优化教育体系与内容, 规划港澳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与丰富教学内容来实现,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对学校教育成果影响重大, 由于内地和港澳的教育背景与模式的区别, 学校的课程安排应该考虑到港澳生的特殊性, 结合港澳的社会环境优化课程体系;同时, 在课堂上要让港澳大学生接受专业的中华文化知识, 进而能系统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既能深入探寻传统文化的精髓, 又能了解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主流价值观, 增强国家认同。教学内容不仅应该设置专业相关的知识, 还应该开拓课外第二课堂, 安排港澳大学生深入内地开展多样社会实践活动, 感受内地的社会生活, 亲身感受内地发展, 加强国家认同。如开展留学生“菁英学堂”, 着力培养优秀港澳优秀大学生。

(四)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构建港澳生国家认同教育机制

建立学校与社会一体的双主体教育机制。对于大学生的教育, 学校并不是唯一主体, 应该将社会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育主体, 让大学生走出校园, 深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教育, 只有通过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锻炼才是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完整的教育, 对于港澳大学生更是如此。

构建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制度性渠道, 使两者达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良好的互动是和谐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 而融洽的关系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性条件。学校应该构建一个通畅的与学校互动的良性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使得两者的意愿可以达到统一, 如建立校长邮箱以及见面会等方式, 促进学校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增加港澳大学生对于在内地受教育的接受度, 从而提高其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 2009, (6) .

[2]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 2006, (6) .

[3]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1) .

[4]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 2011, (15) .

[5]黄志繁.国家认同与土客冲突——明清时期赣南的族群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

[6]许小青.晚晴国人的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困境——以国籍问题为中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3, (2) .

[7]邵丹.故土与边疆:满州民族与国家认同里的东北[J].清史研究, 2011, (1) .

[8]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 2001, (2) .

[9]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M].韩震, 王成兵, 乔春夏, 李伟, 彭立群, 等, 译.江苏:译林出版社, 2001.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9

藏族是我国一个人口较多、聚居地域广阔、文化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藏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与其他民族尤其是在与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交往中, 藏族成员面临着文化认同与适应的考验, 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文化认同远比其他民族复杂[1]。藏族大学生这一群体与其他藏族成员相比, 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较强, 因此他们的文化态度非常值得关注。尤其对在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藏族大学生来说, 全球化背景将他们置于更为复杂的文化环境下。随着他们交往范围的扩大和视野的开阔, 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会不会发生变化, 内地主流汉文化以及全球化环境下的西方文化是否对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冲击?这种文化冲击对他们认同和传承民族文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王亚鹏、万明钢曾以青海藏族大学生为样本研究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2003) [2]。但在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 内地藏族大学生与藏区大学生相比所处环境有较大区别。因此, 本文以当今内地藏族大学生为例, 尝试研究多元文化背景对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对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藏族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民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西藏民族学院57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剔除7份无效问卷后,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0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7%。

(二) 调查问卷及实施

问卷参照曹梅等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身份认同调查问卷 (2009) 以及万明钢等的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现状问卷 (2002) , 并根据研究需求对其题目修改而成, 由对藏、汉、英三语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的认同情况及学习英语之后的变化等70个题目组成。而且, 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本调查问卷统一发放, 当场回收。

三、研究结果

(一) 文化认同情况

有关文化认同的调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语言认同、身份认同、宗教认同和习俗认同。表1 (见附表) 为对本民族语言文化认同结果。

表1显示:藏族大学生在学习了第二语言汉语和外语英语之后, 对自己的民族语言、身份和宗教、习俗认同度依然很高。 (均值都小于2.5, 如果均值大于2.5说明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不确定或者排斥。)

表2为对汉族语言文化认同情况。

表2显示:内地藏族大学生对汉族语言及文化认同度较高, 基本了解汉族传统习俗, 但对在生活中是否遵循汉族习俗表现出不确定 (项目30、31、32、33) ;对于自己是否愿意采取汉族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表示不确定 (项目26、38) ;对于没有宗教信仰和愿意和汉族人结婚两个问题, 表现出不认同 (均值大于3.5, 如果均值小于3.5说明基本认同) 。以上数据说明藏族大学生由于身处内地, 对汉语言和文化认同度很高, 但由于母语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根深蒂固, 他们在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婚姻中还是更愿意选择和本族人共同生活。

表3为对英语语言文化认同情况。

表3显示:内地藏族大学生对英语文化认同情况为:对英语语言学习、西餐及与外国人交友表示认可, 但对英语国家的习俗、文学作品及文化不确定是否了解 (项目43、44、48、49、52、53、54、56) , 对信仰基督教、遵循英语国家的习俗以及与西方人共同生活表示出明显不认可 (项目45、50、51、55) 。

(二) 学习英语后文化认同的变化情况 (见表4)

表4显示:在学习英语之后, 多数内地藏族大学生虽然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持接受态度, 认为英语学习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使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但并没有因此对藏族的传统习俗、文化产生反感 (项目63、64、65) 。相反, 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促使藏族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 (项目66、67) , 藏族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也没有发生变化 (项目70) 。

四、讨论及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内地主流汉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影响使藏族大学生对母语文化、主流汉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1) 多元文化背景并没有使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语言、身份和文化的认同产生怀疑或者淡化。他们仍然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地道的藏族人, 对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表现出积极认同和非常强烈的保护意识, 以一种充满优越感的态度看待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习俗。学者们把这种态度归为积极的民族认同, 即民族成员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民族, 并且为身为民族的一员而自豪。表现在行为上, 积极的民族认同使民族成员积极维护本民族利益, 以一种充满优越感的态度看待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习俗。积极的民族认同能够使民族成员具有强烈的凝聚力。相反, 消极的民族认同指个体以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看待本民族的一切, 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充满了自卑, 甚至有时以自己身为自己所属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耻辱[3]。藏族大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民族身份, 并对民族语言和文化保持深厚的感情是积极的民族认同的表现, 也是非常可喜的。 (2) 多元文化背景使藏族大学生对汉语语言和文化也有较高的认同感。藏族学生从小在藏汉双语的文化环境下长大, 具有积极开放的思想和良好的国家观念, 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而且, 他们也认识到无论是个人还是本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汉语文化, 因此对汉语文化也表现出积极认同。但是对汉文化的认同并没有使藏族大学生丧失自己的民族身份, 或者拒绝或者排斥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一方面保持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对主流民族文化的接受, 既注重了主流民族文化的实用价值, 又保证了自身民族文化的长久发展。 (3) 全球化背景和英语学习并没有使藏族大学生对英语国家和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度狂热和盲目崇拜。他们对英语语言和文化只表现出浅层次的认可, 认为英语语言和知识的学习能够有助于自己未来更好的发展, 但对深层次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表现出明显的不认可。这说明英语学习虽然帮助藏族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和眼界, 对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并没有使藏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产生消极排斥。西方文化的学习反而促使藏族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这也是藏族学生从多元文化中获益的体现。

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 多元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与日俱增, 在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藏族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 促使他们以更加包容、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民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这说明他们具有开放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 藏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保持的积极认同和自豪体现出当今新一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和理性思考。他们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我们感动, 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少数民族青年能够承担起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并把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展现给世界的重任。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探讨多元文化背景对内地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藏族大学生在内地多元文化环境下仍然很好地保持了母语文化身份。 (2) 西方文化的学习对内地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有一些影响, 但不显著。藏族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认同特点, 反映了当今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环境下藏族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差异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内地藏族大学生,多元文化,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张雁军, 马海林.西藏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研究[J].青年研究, 2012 (6) .

[2]王亚鹏, 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3 (4) .

[3]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 1995 (6) .

[4]孙德智.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 2008.

[5]曹梅.新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身份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6]万明钢, 王亚鹏, 李继利.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 2002 (9) .

[7]黄亚平, 刘晓宁.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 (6) .

[8]耿亚军.和谐社会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实证调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 (6) .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篇10

一、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 有些省份高考英语听力不记入高考成绩, 内地很多省份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并不重视英语听说训练。内地新建地方性高校招录的学生主要是本省和内地的学生;内地地方性高校的学生大多是农村学生, 这些农村学生在中学阶段身处内地, 外资企业少, 对外交流的环境相比沿海城市少, 中学教育中配备的外教基本没有, 中学阶段用于听说的设备少。综合这些原因, 内地新建地方性高校入学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高, 而内地新建地方性高校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在东部沿海城市就业, 这就造成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大学是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生英语听说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所以对这些内地新建地方性高校来说, 研究在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应用能力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

二、提高内地新建本科高校学生听说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大学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学习考试”和“研究”, 而是为了“应用”和“使用”。2013年6月28日, 35所以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联盟, 并成立地方高校研究中心, 研究新时期高等院校在社会转型发展中如何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 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已列入教育部工作重点。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全国共新设本科学校647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点的新型高校, 但在转变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过于关注课堂教学, 注重应试和教师的单项传递, 对教学实践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传统单一, 职场英语和应用型英语涉及极少, 学生英语听说应用能力差, 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相匹配。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大量毕业生在职场中不能听, 也不能流利地说, 从而造成大学阶段英语教育的效率低下和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大学英语承担着高校超过90%的大学生的英语教育, 而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英语听说应用能力上, 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内地新建本科高校学生听说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三、听说应用能力提高的具体实施策略

1. 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借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 而是由思考的主体积极建构的。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向学生信息的单向“灌输”。灌输的过程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造成一直以来灌输的对象接受效率低下, “哑巴”英语现象广泛存在。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在课上课下听说练习的机会少。

他认为,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当组织者的角色, 组织课堂内容, 组织课堂活动及流程,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 通过教师的组织, 组织学生有较多机会进行听说展示, 组织听说相关的话剧表演、电影对白等活动。并构建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以实现有效的听说语言输出训练。还要充当指导者的角色, 指导和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改变过去教师一味单向灌输、填塞的做法, 充分考虑学习的规律和认知的过程, 遵循学习规律, 从知识的灌输到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习总是发生于个人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中, 学生可积极主动地从所摄取的材料和布置给他们的任务中建构知识意义, 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课下, 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当资源提供者, 课上课下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如:英文名著、时事报纸杂志、英文经典读物、英文电影、英文纪录片、英文经典视频、英语听说学习网站等。

2. 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

加德纳 (H.Gardner) 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多元智能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认真考虑人类学习中个体差异的存在并尊重这种存在。他甚至提出:“我的千年梦想, 就是智力测验的方法将来有一天不为人们所需要的时候, 没有人替它惋惜。”多元智能理论提倡使用多种评价途径和方法。由于个体的差异, 在学习中认知的方式及学习途径及特点存在差异, 使用单一的考试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全面考查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只停留在智力层面, 因为一个人的综合学习效度还包括情商、态度、创新、输出、迁移等方面。听说训练和听说教学是一种软性的教学, 更应采取这种软性的教学评价模式, 以起到鼓励学生多参与、多练习, 以达到多提高和更熟练的目的。

形成性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以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参与为出发点,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性评估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评价、课上记录评价、课下记录评价、网上学习记录评价、任务完成评价、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等, 以全方位评价学生。

人的多元智能特性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元化, 形成性评价正是考虑到所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学生特点。这种多元的评价方式充分鼓励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 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由发挥和创新输出性。

通过对2012级3个班14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71%的学生首先在学习英语上的焦虑心态有较大缓解, 92%的学生能够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新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多方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尤其是基础一般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与就有收获, 多参与、积极参与就会有很好的评价结果。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及本身知识积累的方法获得理想的评价结果。

斯塔弗尔比姆 (L.Cronbach) 提出教育评价不应仅仅是评价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而应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 即教育评价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在以后的改革中, 应着重探讨如何高效利用此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如何丰富和完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内容, 如何细化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及课上课下给学生的任务和活动, 如何公平有效地给予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结果。

3. 充分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辅助听说教学

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现在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部分, 英语听说教学是有声教学, 更需要借助设备和场地进行教学, 计算机与网络辅助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英语听说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为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

(1) 多媒体辅助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高效的心理倾向。单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比较枯燥, 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 呈现方式生动的特点为听说教学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 优化对英语语境的创设, 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乐于学习的体验, 将取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例如:听力练习除了教材的材料之外, 也可以补充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听力素材, BBC经典纪录片, 其语音可以作为很好的听力材料, 该纪录片不仅有关于西方的介绍, 还有关于中国的地理、风俗等。有一些电视节目也有英文版的, 如舌尖上的中国, 可让学生听某个片段, 然后看。这些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让学生看到了英语的实用功能, 最终收获的是英语听力的提高。还有一些经典听力素材, 如经典电影片段、名人演讲等。对于口语, 通过多媒体创设语言环境进行语言教学, 可利用多媒体创造语言环境, 如电话英语、宾馆英语、接待英语、饭店英语、出租车英语、旅游英语等。英语听说教学必须注重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中心 (Student-centered) , 这是语言教学的原则之一。多媒体情景教学法就是遵循这个学习原则, 创设情境, 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输出性、创造性的实用语言练习。

(2) 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现在已经成为新兴的高效教学方式, 其资源信息量大, 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而在现代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内地新建本科高校中其作用尤为明显。内地高校对外的环境相对较少, 学生从外部环境对英语的应用性感觉不够灵敏, 但从网络教育平台及教育情境中会很快拉近和英语世界化, 国际化及企业应用化、生活应用化的距离并体验到英语的实在价值。再者, 最近10年, 全国新建本科高校有600多所, 数量庞大, 新建的高校传统积淀较少, 对外实习基地和资源也是后劲不足, 网络教学现在已成为英语听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英语听说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为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

课外,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如班级公共邮箱、学习微信群、新视野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自主学习。新视野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的口语学习创设了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机会, 只要可以上网, 学生就可以在宿舍、在家里打开这个系统, 进行人机交互聊天口语练习, 人机交互是指学生在通过新视野英语视听说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时的一种情景学习方式。人机交互的双方一方为学生, 另一方为网络平台。新视野网络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记录功能, 学生在练习的同时, 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外,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例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文电影对白大赛等和英语听说相关的比赛类项目, 为学生的听说展示提供平台。例如:平顶山学院每周在固定地点都举办英语角, 每周一个固定话题, 学生可提前做准备, 进行现场口语练习。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沈至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189.

[2]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172.

[3]斯塔弗尔比姆.陈玉琨译.方案评价的CJPP模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301.

[4]布卢姆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5]黄映玲, 江朝进.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教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214.222.

[6]王景英.教育评价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坚持的力量下一篇:英语读写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