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类高校期刊

2024-07-27

民族类高校期刊(共6篇)

民族类高校期刊 篇1

0 引言

2010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数字终端技术发展取得突破,出版业数字化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各大出版商巨头纷纷将目标转向数字出版业[1]。这种转变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人们对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习惯已悄然发生转变。面对这样的形势,图书馆应做出改变和调整,其中最为重要且最最容易被忽视的期刊采购策略急需优化和调整。

1 电子期刊的优缺点

电子期刊以其独特优势在几年时间内迅速成为馆藏文献的一部分,它的出现给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容,并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成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重要形式。

1.1 优点

电子期刊具有体积小、传播快、检索方便、使用不受时空限制、信息扩展性强和便于资源共享等优势[2]。在移动终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期刊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如网络环境下特有的链接指标(被其他论文链接的次数、下载量等)[3],在用户效果、网站交互(稳定性、易用性和安全性)和网络营销等方面增加了网络特有的元素[4]。这些优势进一步加快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快速传播和利用,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能力。

1.2 缺点

1.2.1 长期保存问题

早在2005年9月的安德鲁·梅隆基金特别会议上,与会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学管理者和图书馆馆长们提出并发布了题为《保存学术电子期刊所需采取的紧急行动(Urgent Action Needed to Preserve Scholarly Electronic Journals)》的声明,显示了对学术电子期刊长期保存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当前,国内在电子期刊保存这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和可靠的解决方案。尽管国内科研人员提出了建立中国的学术期刊典藏库,在运作模式上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技术上加强与国外存档机构的合作等建议措施,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5]。

1.2.2 收录问题

收录的首要问题是电子期刊重复。由于出版者将期刊出售给不同的数据库制造商,使众多数据库提供商都可提供同样内容的电子期刊。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购买的CNKI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为例,以“移动图书馆”为关键词,时间跨段介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分别对两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对。比对发现:CNKI288篇,维普196篇,两者共有120篇重复,重复度较高。

其次是电子期刊所刊载文章的质量参差不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电子期刊从诞生起,其质量问题就受到图书馆界、出版界、学术界甚至同行业从业人士的普遍关注,随之而来的期刊质量评价问题引起了大量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一些研究者从所刊载论文本身的时效性、新颖程度,以及参考价值的大小等要素进行探讨[6];还有一些学者基于二元语义的定性属性对期刊电子期刊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7]。国内外虽然对这一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评价体系,但对于电子期刊质量问题的担忧依旧存在且有扩大的趋势。

第三是电子期刊发表相对滞后。这是电子期刊最突出的不足,相当一部分全文数据库没有提供现刊浏览,这就使读者要得到最新信息的来源,只有依靠纸质期刊,这也是图书馆在订购电子期刊时不能忽略订购纸质期刊,而造成建设重复的根源所在。另外,电子期刊的滞后时间从1个月到3年不等,降低了期刊的时效性,尽管一些全文数据库提供部分电子期刊的优先出版功能,但在使用上还是给读者阅读和使用带来不便。

1.2.3 管理问题

电子期刊的管理维护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针对商用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两类不同的电子期刊所属类别,有不同的管理办法。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对于商用数据库,一般在正式订购前需要图书馆技术部工作人员联系数据库厂商试用一段时间,图书馆根据自身的需要,在考虑综合价格、收录质量等因素后由管理层作出是否订购,如订购则由商用数据库商提供电子期刊的远程链接或者安装本地镜像,时时更新维护,维护工作由技术部具体负责;对于自建数据库,需要采访人员先进行组织加工(一般制作成电子期刊的传统格式——pdf格式),编目人员通过专业数据库制作管理系统再进行上传和编目(在856字段中增加字段链接),最后技术部工作人员将其添加到图书馆主页的相关目录下。此外,对于电子期刊的合理有效使用,还须参考咨询部联系商用数据库商为用户进行电子期刊的介绍和使用培训。在电子期刊正式使用过程中,参考咨询部根据电子期刊的重要程度以及使用的难易情况,对用户开展不同程度的培训工作[8](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训应区别对待)。

2 纸质期刊面临的困境

2.1 电子期刊带来的冲击

电子期刊以其上述优势在几年时间内迅速成为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一部分。在丰富图书馆馆藏组织形式的同时,也给传统的纸质期刊以很大的冲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移动上网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在图书馆领域的日益丰富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加之高校师生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之其他社会成员更加出众,使得许多高校师生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逐渐趋向于网络资源。

2.2 纸质期刊的管理问题

第一,鉴于采购过程中验收员的疏忽、阅览期刊管理人员的工作疏漏以及管理制度漏洞等因素的影响,丢刊现象对于纸质期刊来说无法避免;第二,纸质期刊的采购首先应极大地配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其次是满足师生的其他需求。由于期刊采购的相关制度和采购策略长期不变,加之师生对期刊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使得采购与使用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第三,纸质期刊价格的不断上涨,高校图书馆资源采购向电子资源的偏移,加之自身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了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订购经费紧张的问题[9];第四,图书馆纸质期刊数量的逐渐增加,给保存和阅览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3 纸质期刊质量下降

由于期刊数量过大,稿源不足,所以刊物相互之间抢稿件,造成一些得不到优秀稿源的期刊只能以低劣的稿件应付了事。大量劣质的、没有创意的稿件充斥于许多科技类纸质期刊。同时,大量纸质期刊出版商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不断增加刊物的期数,使得纸质期刊的质量下降。

3 纸质期刊的优势

3.1 提供最新、最全、最准信息

许多高校虽然购买了诸多电子期刊,但一般都是提供镜像站点(部分开通远程链接),因为受期刊供应商人员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实行实时更新较为滞后,这给读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因为版权的原因,许多纸质期刊拒绝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收录,这样就出现许多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全的情况,影响用户查看。另外,由于技术等原因,部分纸质期刊在转换成电子期刊时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师生的使用。纸质期刊这些独特优势是无以替代的,也就决定了它继续存在的必然性。

3.2 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电子期刊的载体———硬盘的寿命不长,寿命也不过30年左右。随着采购数量的增大,也给图书馆的电子存储带来高昂费用等诸多问题,这种局限性在纸质期刊方面是不存在的。只要有光源,具备阅读能力就能阅读,而电子期刊阅读易受外界的干扰和破坏。数字化方式存贮的信息,往往是不能直接阅读的,必须借助某些电子设备,如电子书、计算机等,同时还须安装一些阅读软件,这给信息应用能力不够的个别师生也带来了不便。

3.3 阅读的情趣

电子期刊因其利用手段、利用场所的局限及网络通讯费、机时费的负担,使用的普遍性仍受到限制。读者使用计算机或者专门的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这就决定了读者须坐在计算机前阅读或者做一个“低头族”,但部分读者不习惯屏幕阅读,他们依然依恋手持书本的传统阅读方式。同时,长期使用电子期刊有碍健康,极易使读者的视神经疲劳造成近视,也可导致某些未知疾病的发生。而纸质期刊则更为随意,不受设备的限制,无论茶余饭后,还是居家旅行,只要稍有空闲,便可在书房、公园、图书馆或靠在沙发上,甚至可躺在床上阅读数页,其情趣远非电子期刊可及。

4 期刊采购的优化策略

4.1 实时调整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采购比例

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采购比例,应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技术设备相对充足,读者群体素质较高,对电子期刊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纸质期刊,期刊采购向电子期刊偏移已成一种趋势。但受限于采购经费以及计算机技术瓶颈等因素的制约,采购策略需要不断调整。在采购源期刊文献时,对于高校学报类、高科技的学术期刊这类辅助教学科研的期刊,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纸质版和电子版都采购,否则只采购电子版;对于读者借阅率高的鉴赏类、休闲类、科普类的期刊应订购纸质版,同时削减部分通过网络等手段容易获取的期刊。例如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在购置了一批电子阅报机后,取消了一些娱乐性强的期刊采购。再如,根据自身校情和办学特点,加大了少数民族纸质期刊的采购,同时减少了一些实用性不强但占有计算机存储的电子期刊的采购。这样做不但丰富了期刊的类目,也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4.2 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期刊采购

尽管高校图书馆加大了电子期刊的采购力度,但电子期刊的检索、下载利用情况不佳。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订购的、师生使用率最高的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例,时间范围选择2015年度全年,统计使用情况如下:检索89 425条,下载103 905条,浏览105 812条。以上数据从侧面反映出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电子期刊的使用情况不够理想,反观纸质期刊,一些休闲类、科普类的期刊多次被翻阅,有时候一本难求,这种差异性将影响期刊采购策略的调整。

5 结束语

尽管电子阅读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但传统的纸质期刊因其自身的优势,依然有较高的使用率。加之读者阅读习惯和对于信息的获取习惯各异,高校师生在利用期刊的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对电子期刊的宣传不够,部分师生对电子期刊的检索、下载存在疑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子期刊的利用情况堪忧。这种对期刊使用的差异性,使得高校图书馆必须时时调整期刊采购的策略。目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仍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并存,完全废弃传统的纸质期刊而采购电子期刊是不可取的。图书馆的期刊订购策略不是偏废,而是互补[10]。

摘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图书馆领域。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和电子阅读的盛行,电子期刊备受青睐,已成为一种阅读时尚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有取缔纸质期刊的架势。但由于电子期刊自身在长期保存、收录、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点,加之纸质期刊受到的冲击和固有的优势不再,使得图书馆在期刊采购方面面临两难境地。本论述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从电子期刊的优缺点出发并分析纸质期刊的困境和优势,提出了对期刊采购的优化策略,以期能更好地指导期刊的采购和对同行业的采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纸质期刊,电子期刊,采购

参考文献

[1]国内各大巨头抢滩数字出版业[EB/OL].2016-01-21.http://www.grcsw.com/htm/1056.html.(下转24页)

[2]王小兰.电子期刊优缺点分析及管理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04):126-129.

[3]党亚茹,王莉亚,高峰.JCR网络版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变化与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06):951-956.

[4]谢新洲,万猛,柯贤能.网络期刊的发展及其评价研究[J].出版科学,2009,17(01):22-28.

[5]阎雅娜.学术电子期刊长期保存项目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10):26-28.

[6]张全.基于二元语义的网络出版电子期刊质量的定性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2(06):154-157.

[7]张千楚.网络出版的电子期刊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8]吴昌合,左亮亮,卢小莉.JCR国外电子期刊管理模式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2010,28(01):15-18.

[9]马滴滴.纸质期刊不可替代[J].图书馆,2009(06):108-109.

[10]吕娟.电子期刊对期刊采购工作的影响[J].图书馆学刊,2001(02):17-18.

民族类高校期刊 篇2

高校作为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场所,高校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首要是科研。教师科研生涯是其职业生涯在科研上的体现,其发展关系到教师职业和高校的发展,甚至于影响国家竞争力。不同的专业对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的要求存在差异,并且同一职业在不同阶段对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传统的职业生涯发展模型都是建立在男性职业经验之上的,由于女性与男性在职业上有许多不同,如家庭对男性与女性职业的不同影响、女性心理不同于男性以及在高层职位上女性较少、缺乏角色榜样[1,2,3],等等,因此女性职业发展有别于男性职业发展。人的一生不同的年龄段的精力和创造力不同,个人必须把握最佳的年龄段,更多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年龄、专业和性别三个维度,以10个管理学期刊作者数据为样本,研究我国高校教师科研生涯,建立“三维”匹配的科研管理模式,以便于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改善高校工作环境,帮助教师成就科研事业,也可以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最终实现教师职业成功和高校人力资源有效利用。

2 高校教师科研实证研究

2.1 研究数据来源

我国高校教师的科学技术产出包括科技期刊论文、会议论文、著作、专利、获资助课题金额和级别以及包含很多有间接影响的绩效产出等,但在当前的科技成果评价中,科技文献产出仍然是衡量发明创造活动,特别是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测度[4,5],故本文主要以教师发表科学论文数量对教师科研发展进行测度和分析。因为根据期刊数据,每一教师都处在不同年龄,我们无法获取反映一个教师在整个职业发展阶段论文发表情况的数据,因此本研究将每一个年龄段教师的科研发展情况连接起来,这在统计学上来说,相当于一个教师从职业发展初期到职业发展结束的一个完整科研发展轨迹。

本文选择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认定的权威期刊,再加上一些目前较为公认的管理学期刊作为研究数据的来源。这些期刊包括《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系统工程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管理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通过对维普和知网数据库的检索,得到第一作者的详细资料,剔除无效数据后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研究对象为10种管理学期刊2005—2009年文章发表的第一作者,共计7 234名(女性为1 663人),其中《管理科学学报》361人、《管理工程学报》587人、《科学学研究》980人、《科研管理》747人、《系统工程学报》562人、《研究与发展管理》579人、《中国管理科学》821人、《中国工业经济》897人、《中国软科学》1 177人、《外国经济与管理》523人;正高级1 954人、副高级1 582人、中级1 305人、助教31人、无职称2 362人。

2.2 实证结果分析

2.2.1 教师科研发展的年龄差异

国外研究较为一致地认为,记忆、速度等受到年龄的影响,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统计分析发现,管理学期刊2005—2009年发表文章作者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本文研究对象在整个职业生涯年龄中出现了2个峰值:第一峰值段为29~33岁,第一峰值为31岁;第二峰值段为41~44岁,第二峰值为43岁。这与国内外有些差异。我国学者尚智丛[6]以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为样本,研究得到了36~40岁是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高峰;胡小元[7]研究则发现论文产出的高峰年龄区在49~58岁之间;台湾学者黄英忠[5]在职业发展阶段与绩效的关系图上表明45岁是职业年龄的关键点,一般的人在45岁达到绩效的最高峰,还有一部分人在45岁后绩效继续攀升,一直呈增长态势。国外研究表明,博士和候补科学家的业绩分别在40岁左右和55岁左右各有一次高峰,而两次顶峰之间均大幅度低落而呈现马鞍型曲线[8]。国内外和本研究均表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年龄差异。

2.2.2 教师科研发展的专业差异

国外研究表明,专业不同,职业发展路径是有差异的。林曾[9]研究表明不同专业教师科研发展轨迹是有区别的,如美国理科教授的年龄越大其科研能力越强,最终在69岁达到科研顶峰;文科教授伴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其研究能力逐步提高,而其科研生涯一直处于“平淡”上升的。美国理科教授的科研能力展现出三个明显的高峰,分别在39岁、62岁和69岁,峰值越来越高;和理科教授相比,美国文科教授的科研生涯虽然是上升的,但多少显得有些平淡。

中国不同专业的教师的科研发展也存在差别。我们采用“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杰出人才”教师发表文章数为理工科专业教师科研发展的衡量指标[6],与本研究的管理学专业的教师发表文章在6个年龄段对比进行分析。通过图2可以知道,理工学科教师与管理学教师的科研发展是有差别的,峰值时间不同,趋势线也不同。

2.2.3 教师科研发展的性别差异

高校男女教师在科研发展总体上有显著差异。图3显示,男教师发表文章在职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较女教师多,并且男教师总体发表文章数大概为女教师的3倍;同时男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三个明显的峰值,依次为31岁、44岁和63岁;女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平坦,主要峰值为29岁,其他峰值不太明显;并且男教师整个科研生涯时间比女教师要长些,男教师发表文章的最大年龄为79岁,女教师发表文章的最大年龄为74岁,而在60岁以上男教师共发表文章154篇,同年龄段女教师发表文章数为14篇,年长男女教师发表文章差异较为明显。高校男女教师在不同职称级别发表文章有显著差异,在职业起点的无职称阶段,男女的差异数据显示女教师已输在职业发展起跑线上。从助教到教授的每一职称,男教师发表文章数都比女教师多,并且随着职称级别的上升,男女教师发表成果的差别越来越大。

3 “三维”匹配的高校教师科研生涯曲线构建

由于管理类教师科研职业发展中存在年龄差异,其科研发展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的科研发展,同时也证实了管理类教师科研发展中存在性别差异。传统职业阶段理论将职业生涯阶段硬性地按年龄进行划分,指出了在不同职业阶段的角色和主要任务。这样的划分缺乏弹性,没有考虑记忆力、动作与反应速度以及比较各职业的具体特点[10];另外,由于传统的职业生涯理论的分类要么宽泛、要么细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无法对教师根据相关职业生涯阶段有效地指导其开展科研,因此应同时考虑专业、性别和年龄三者匹配的科研生涯曲线。

3.1 教师科研生涯的峰值

“三维”匹配高校教师科研生涯曲线的关键是教师科研生涯的峰值的确定。如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知道,管理类男教师的科研生涯的第一峰值为31岁,第二峰值为44岁;管理类女教师的科研生涯第一峰值为29岁。考虑专业不同和性别不同,教师科研生涯峰值以及几次峰值出现的时间也不同,高校可以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得到。

3.2 “三维”匹配的高校教师科研生涯曲线

“三维”匹配高校教师科研生涯发展曲线是根据年龄、专业和性别三个维度匹配角度构建教师科研生涯阶段的。国内高校教师一般需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按照7岁入小学,经过6年小学、3年中学、3年高中,4年大学和2年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一般为25岁,因此将25岁作为教师准入年龄(该年龄有可能随着高校发展和人口变量的变化有所调整)。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可知,我国教师科研生涯发展曲线上有两个峰值,因此将这两个年龄作为高校教师科研生涯两个峰值年龄。我国教师一般的退休年龄为55岁或者60岁,因此将这个年龄确定为退出年龄。考虑年龄、专业和性别三个维度,将高校教师科研生涯划分为四大阶段(见图4)。

(1)职前探索期:25岁之前。

职前探索期是指劳动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的能力挑选与自身素质和科研工作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职业的过程。在职业生涯选择过程中,教师自身是职业选择的主体,具有择业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教师从自身经验与能力出发,判断其是否适合科研工作,其中女教师更应加强主体意识,避免社会角色期待以及性别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同时女性在择业时会受到自身能力与兴趣的限制。各项职业对于劳动者都有相应的要求,应避免选择个人难以胜任或对从业人员有专门要求的职业。职业选择是一个教师与职业岗位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

(2)职业发展期:25岁—第一峰值年龄。

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后,逐渐习惯高校教学工作,开始尝试科研工作。在这个阶段,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非常快,也是最容易出科研成果的阶段。一部分教师则刚刚进入科研院所工作。此阶段教师对学习与职业满怀希望,由于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生育小孩,男女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增长的速度较快,性别差异并未体现出来。

(3)职中调整阶段:第一峰值年龄—第二峰值年龄。

职中调整阶段是高校男女教师科研发展生涯中家庭与工作冲突最为严重的阶段,尤其是女教师。职中调整阶段是后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该阶段能较好过渡,将出现第二次事业高峰;反之,将出现提早进入职业衰退期。不论性别,30—40岁是大多数高校教师建立家庭并考虑生儿育女阶段。根据何玉萍对2001—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的调查分析[11]可知,大学教职工30—34岁之间初次怀孕的比例为67%。因此,在这一阶段,男女教师的精力较多倾向于家庭,因而科研成果逐渐下降。这一阶段的男性也会遭遇家庭与工作的冲突,但是影响不像女教师那样严重,因此男教师会有一个调整时间,但是此调整时间会较女性短些。

(4)职后退出阶段:第二峰值年龄—退出年龄。

职后退出阶段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未晋升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的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大,其精力衰退,科研成果会持续下降;另一类是已晋升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的教师,由于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其主要工作用于指导硕士或博士发表论文,而在我国,导师与学生经常联合发表文章,因此这部分教师的科研产出可能达到另一个小顶峰。

4 “三维”匹配的高校教师科研生涯管理策略

4.1 与年龄匹配,做好科研生涯规划

高校教师应该根据科研生涯曲线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学习和锻炼,积累丰富的科研知识和经验,为每一步科研发展奠定基础。要重视峰值年龄和职业的二次开发。峰值年龄是取得科研成就的关键年龄段,要加强峰值年龄前期的知识和经验的储备,在峰值年龄阶段要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表现自己和对他人施加影响力,努力成就自己的事业高峰。高校应该根据教师科研发展特征,采取各种措施延长峰值的时间,如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引导教师持续不断出成果,等等。同时,考虑进行职业二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职业的二次开发,尤其对于女性而言,职业的二次开发非常重要,高校和教师都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女性教师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冲突,并且创造环境让女性在完成性别角色任务之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达到第二科研生涯高峰。最后延缓衰退期,提高二次峰值开发的成效。国家应该适当延长高校教师的退休年龄,以提高高校教师在二次峰值后的激情,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激励手段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4.2 与专业匹配,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峰值

理科专业教师的科研涉及的变量基本上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控制的,一般在实验室中完成,因此实验室设施、教师能力以及高校激励措施对理科教师的科研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涉及的变量基本上是无法用实验的方法来控制的,并且当前想解决社会问题,仅靠单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真正重要的是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正如当前学术界最有影响的研究主要发生在心理语言学、生物工程学这样的交叉学科领域一样[12]。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更需要长期的积累。高校管理者应根据不同专业掌握教师的科研发展路径,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科研能力,不断创造和优化科研环境,最终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峰值。首先,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寻找该学科的职业峰值,建立学科的科研生涯曲线,为教师安排合适的培训,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其次完善激励机制。为激励教师致力于科研,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晋升可以借鉴美国的“非升即走”制度,改变目前我国高校有些教师职称晋升压力不大的现状,激励教师们努力发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绩。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方面是确立科学的评审标准,以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为评价人才标准的主要依据。只有当高校教师的职务晋升和终身教授选拔是建立在正确评价其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的基础之上时,才能有效地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科学地确立评价主体。科学的评价主体应强调同行评价,校外同行专家对于教师学术水平的认定更具说服力,因为这种评价更少地受到利益冲突的影响。

4.3 与性别匹配,挖掘女教师的科研潜力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7—2009)显示,大学女教师占据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比例持续增加,从1998年的36.28%到2009年的46.15%,她们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中的主力军,开发高校女教师潜力可以提升高校教师整体水平。高校和女教师都应该根据科研生涯曲线规划科研发展。首先根据科研生涯曲线,找到每一关键时期阻碍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区别于男教师,女教师有着特殊的职业发展阻隔因素,如成功动机、多重角色、指导、关系网络、刻板印象、人力资源政策[13]。其次高校应该对女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其认识科研发展的特殊性,并且指定导师帮助其突破职业生涯障碍。最后高校女教师应基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征科学地规划职业,如高校女教师应该坚持自己的择业目标,并且努力在工作与生活、工作与婚姻等多方面求得平衡。

民族类高校期刊 篇3

为更好地了解高职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推动高职教育科研发展,课题组专门针对2015年高职教育类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统计范围包括《职教论坛》(南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职业技术教育》(长春)、《教育与职业》(北京)4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以下简称4家职教核心期刊)刊载的高职教育类科研论文。同时,为更好地反映整体状况,亦将纳入《2015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统计范围的18家核心期刊(以下简称18家高教核心期刊)中的208篇有关高职教育科研的论文纳入统计范围1。

根据统计,4家职教核心期刊2015年共刊载文章4304篇2。剔除期刊中的卷首语、资讯报告、报道、简讯、广告、简介、速读、投稿须知、要目检索等文献信息,以及非高职教育类文章和非学术文章,获得高职教育科研论文3188篇,加上18家高教核心期刊的高职教育科研论文208篇,此次统计分析有效论文数为22家中文教育核心期刊刊载的3396篇高职教育科研论文。

一、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文机构分布情况

2016年6月3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普通高校2595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普通本科院校1236共计所,其中公办812所,民办417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5所;高职高专院校1359所,其中公办1042所,民办317所[1]。除军事院校外,2015年共有917所高等学校在上述22家中文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文高校数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31.85%,其中376所公办本科院校在22家期刊有成果发表,占同类高校总数的46.31%;公办高职高专院校417所在核心期刊有成果发表,占同类院校总数的40.02%;民办高等学校(含本科和高职高专)仅91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12.40%。

高职教育科研发文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公办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科研发文比较活跃,从事高职教育科研的意愿比较明显,贡献度也较高,我国高职教育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发文动力相对欠缺。总体上看,高职教育的研究群体数量和活跃度上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力量和队伍略显失衡。

(一)公办本科院校2015年发文情况

统计显示,376所公办本科院校2015年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共计1447篇,占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总量的42.61%,机构平均发文3.85篇。其中,发文4篇(含)以上的普通本科高校共计113所,占有高职教育研究发文公办本科高校数的30.05%;共发文1013篇,占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总量的70.00%。

对发文机构统计分析显示(见表1),发文5篇以上的公立普通本科高校共89所,发文共计917篇,机构平均发文10.30篇。其中有19所是2000年以后升格成为本科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总共发文114篇,机构平均发文6篇。从发文数量上看,虽具有高职业教育的传统,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对高职教育科研的研究兴趣和贡献率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较大,科研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

2015年有41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在22家期刊中发表了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占高职高专院校的40.02%,总共发文1498篇,占被统计论文的44.11%,机构平均发文3.59篇。共有169所院校发文3篇以上,占有发文同类院校数的40.53%,总发文量1165篇,占同类院校发文总量的77.77%。发文5篇以上院校总计99所,占有发文同类院校数的23.74%,共发文932篇,占同类院校发文总量的62.22%。(见表2)

(三)国家示范高职与骨干高职发文情况

2006年到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分批完成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项目,之后又新增了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简称“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典型代表,这些院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水平与科研导向。

2015年,全国200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中的130所在22家期刊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696篇,占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总量的20.49%,占高职高专类高校发文总量的46.46%,机构平均发文5.35篇,反映出国家示范性、骨干性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教育科研整体实力高于其他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其中,66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发文430篇,64所骨干高职发文266篇,示范性高职的发文贡献度明显高于骨干高职。

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发文进行比较发现,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发文3篇以上学校数量为74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为96所;发文4篇以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60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63所;而发文5篇以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49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50所,两者在机构数量上呈现均衡的趋势。(见图1)

虽然发文3篇以上机构数量大致相当,但对5篇及以上的论文发表机构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49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共发文535篇,机构平均发文10.92篇,而普通高职50所,共发文397篇,机构平均发文7.94篇。在发文的活跃度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明显高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发文8篇以上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优势比较明显,显示高职教育科研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从发文的数量上看,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的教育科研产出、发文意愿以及活跃程度要强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但根据统计,仍然有70所(总量为200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高达70%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140家)的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9篇)。

通过分析发现,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群体内部的教育科研水平差距相当大,如果希望扩大重点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提升影响力,还需要加强重点引导,通过内外部科研机制的改革来调动学校进行高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升科研能力,促进相应成果产出。

(四)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

2015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与民办高职高专共734所,其中91所发表了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占民办高校总数的12.40%,共发文142篇,占被统计论文的4.18%,机构平均发文1.56篇。其中,发文2篇以上高校25所,发文77篇,占到民办高校高职类教育科研论文总量的54.23%。(见表3)总体上,民办高校高职教育科研成果数量和发表意愿不如公立高校、教育科研需求不高。

(五)其他院校、机构发文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有31所成人高校共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56篇,占高职教育科研论文总数的1.65%。其他科学研究机构,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政府直属研究部门等单位共发表教育科研论文61篇,占发文总数的1.80%。另外,此次统计论文的发文院校中,有22所“学校机构”并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之中,它们共发文36篇,占发文总数的1.06%。综合来看,这几类机构总共发文153篇,占总论文量的4.51%,研究参与度较低。此外,公司企业的高职教育科研发文的数量亦较少,在产学合作和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国家战略需求下,高职教育科研产出的结构需要随之动态调整。

二、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论文作者情况

经数据分析,高职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合作研究情况

单独署名和合作署名是发表论文的主要方式。在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3396篇论文中,有1933篇为单独作者署名,占论文总量的56.92%;987篇为两位作者合作发表,占比29.06%;312篇文章为3名作者合作发表,占比9.19%。三者合计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95.17%。可以发现,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力量,独立研究占到教育科研发表的半数以上。4人合署52篇,占比1.53%;5人及以上合作作者的共计112篇,仅占被统计论文的3.30%,其中署名最多的数量为18人。(见图2、图3)

(二)职称情况

作者的职称信息能够很好的反映高职教育科研力量在高校内部的分布结构,反映出本领域科研总体发展趋势。在被统计的3396篇论文中,有3100篇论文作者有职称说明,另有296篇论文没有标注作者的职称信息。其中,第一作者拥有正高职称的论文有483篇,占总量的15.58%;第一作者副高职称标识的论文1079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4.81%。高级职称发文总共1562篇,占发文第一作者总量的50.39%。中级职称发文1191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8.42%,两者合计88.81%。统计数据显示,中级职称与副高职称是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的主力,两者论文产出绝对数量相当。另外,在读学生也有一定的发文量,其中博士生发文98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16%,对高职教育科研有一定的贡献。(见表4)

通过对比2015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职称情况,我们发现正高、副高和中级职称作者均是研究主力,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不同的是,高等教育科研中,正高级职称作者发文量所占比例高于副高级和中级,且远远高于高职教育研究中正高级作者发文比例。在高职教育研究中,副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发文比例均高于正高级作者发文比例。此外,博士生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得更为活跃,与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相比,学生高职科研论文中的发表贡献率明显偏低,这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有着密切关联,科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的占比较少。(见图4)

(三)学科背景情况

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论文有半数以上(1831篇)标注出第一作者第二单位,并能明确判定出学科背景。对这部分论文的第一作者学科背景进行分析,发现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论文共659篇,占标记了作者背景信息论文的35.99%;具有文史哲、经管类、理工类、法学类学科背景的论文共703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8.39%;具有医学类、农林类、艺术类学科背景的文章极少,仅有90篇。不难看出,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鲜明。(见表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的学科背景仍然主要以教育学为主,但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这一特点和2015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学科背景情况一致。从图5可见,在整体结构上,以教育学科背景为主,但其他学科背景亦占比较重,呈现出跨学科特点。比较而言,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教育学背景更加突出,高出文史哲、经管、理工和法学背景7.87%,而在高职研究领域,文史哲、经管、理工和法学的比重高于教育学,说明在高职教育科研领域中跨学科性更加明显。

三、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

2015年发表3396篇论文中,有2125篇论文为各项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占论文比率为62.57%,这一比例与2015年高等教育核心发文中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比例相当(62.73%)。受资助论文中,有1438篇论文为单项基金/课题资助,518篇论文有2项基金/课题资助,163篇论文有3项基金/课题资助,5篇论文为4项基金/课题资助,1篇则有6项基金/课题资助。论文第一署名基金以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和其他进行归类,受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总共147篇,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806篇,厅局级基金资助694篇,校级192篇,其他289篇。基金存在合署的情况,2125篇论文提及国家级基金156项(次),省部级基金994项(次),厅局级基金987项(次),校级基金381项(次),其他469项(次)。篇均基金1.41项。(见表6)

比较来看,高职教育研究与高教研究发文中无基金支持的比例相当,在非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来看,高职领域受到的资助要高于高等教育研究,反映了高职教育研究的属地性较强,与地方地域的支持联系紧密。(见图6)

四、高职教育科研热点分析

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根据2015年4家高职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将全部关键词信息进行提取并逐条拆分,得到11764个关键词,平均每篇文章3.69个关键词。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独立出现的关键词个数一共5195个,只重复一次的关键词3906个。其中重复出现20次以上的关键词如表7,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科研的热点。

我们将内涵相同的关键词进行整合,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合并为“培养模式”(88篇),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合并为“高职教育”(200篇),重复20次以上的关键词合并后为51个。

根据Donohue于1973年提出的高频词低频词界分公式:(I1为文中出现1次的词汇数量)。计算出高职教育研究高频词阀值为87.89,高职教育科研领域仅有9个高频词,不能完全代表研究的热点。根据经验法则,为了更好地描述高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我们选取30作为高频词的阀值对高职科研的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生成253对共现词对。(见表8)??Á81121-????IT

将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Ucinet 6.0进行网络关系分析,生成网络关系图。(见图7)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处于高职教育研究网络的中心位置,其中介中心最大,是网络的中心节点,“高职教育”“高职”等学科自身的领域问题也是学科研究的重点,“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科研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节点地位,这些都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创业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处于次级研究重点的位置,这些都是最新政策强调的重点;同时,我们看到近期以来一直强调的“现代学徒制”“职业能力”等政策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宏观体系问题,以及有关“高职学生”等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高职教育科研的边缘,说明政策向高职教育研究的传导存在滞后性。

五、结论

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论文的数量庞大,各高职院校对教育科研的要求有所不同,导致教师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表现不同,产生了差异性特征。同时,根据最新的CSSCI核心期刊目录的统计分析,我国教育类核心期刊36种,而职业教育类专业期刊数为零。北京大学2015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教育类期刊共计77种,职业教育类仅4种。

以2015年为例,在我们选定的18家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上共发表(非高职)高等教育研究类论文3464篇,年平均刊载192篇,而2015年仅在4家职业教育类杂志发表的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就达到了3188篇,年平均刊载797篇。但总体上高职类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偏低。(见表9)

这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平台还不完善,关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自身状况研究的生态系统还不健全,学科的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也就导致了期刊发文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统计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型,以及制造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针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研究将逐步增加,研究的质量也将进一步提高,需要有效的科研平台予以支撑,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趋势下,如何通过平台建设、制度保障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科研质量,是在如今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民族类高校期刊 篇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民族大学学生。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研究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相关论文,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来了解该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问卷发放针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发放320份,回收300份,有效率93.75%。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

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参加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认为非常重要的仅占15.0%,认为比较重要的占23.67%,其中认为无所谓的占到3.22%,认为不重要的有4.0%。从数据分析得知,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不高。有待提高。

问卷反映出,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有:有必要的仅占到了27.67%,且认为比较有必要的也只有44.67%。说明该校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程度不高。且有提高的空间。

3.2、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长

从数据对比可看出:男生运动的时间比女生明显要长。因此分析可知:男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比女生高。

3.3、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因

学生参加为体育活动的动机,在所有选项中兴趣爱好在男女总合排最高。在女生选项排名中:健美减肥是最多的,其次是兴趣爱好,而男生:消遣娱乐为最多,其次是兴趣爱好。由此可知在男女生在课外体育活动动机上差别不是很大。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害怕受伤这一项,女生竟有103人,反映出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及安全问题。在学校运动氛围和场地设施方面人数不多。

3.4、学生对体育设施及体育设施管理的评价

根据调查数据反应学生对该校体育设施非常满意和满意程度分别达到32%和45.67%,不满意仅1.67%,但对各种设施的管理认为很合理仅9%,合理也只占11.33%,认为不合理竟达16%。由此可看出该校体育设施管理达不到学生的期望值,有待改善提高。

4.2、制约该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学生自身:从调查学生平均每周参与每次参与次数与时长来看,在学生积极性上发现,学生积极性一般。从没参加过人数也占有4.67%,且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不是很高,对于这一部分是学生应当加强体育活动意识教育,培养他们的体育活动兴趣,鼓励他们逐渐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并提升其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与认知程度。

(2)客观因素。

(2)客观因素1组织管理

由于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高校,民族学生较多,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有摩擦和碰撞,这就要求学校及各院部加强社团管理、加强各个体育活动的组织。提高学校氛围。

2安全问题

在现在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从小家长很少让其进行较大危险的活动,因此学生也不敢尝试新鲜的运动项目。致使有些活动项目人数较少甚至开展不起来的情况。在影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女生因害怕受伤的有103人占到女生总人数的91.50%。由此可见,安全问题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瓶颈。

(3)场地设施。

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该校学生对体育设施有着很高的评价,但在体育设施的管理方面学生评价不高,管理有待提高。由于管理限制学生晨练只能进行户外运动,到了冬季由于气温太低晨练场所更是有限。

(4)课外体育氛围。

通过数据分析得知该校课外体育活动氛围不是很浓厚每次活动时长在60分钟以上的也只有27%。并且由于现在手机互联网的影响以及现代传媒娱乐化的浸濡使得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兴趣降低,因出该校课外体育活动氛围不是很浓厚,有待提高。

5、对策及建议

5.1、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

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不仅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同时也受更多老师及领导的关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不仅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氛围的提升。

5.2、举办体育知识竞赛活动

体育竞赛可以吸引学生投身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相对于那些身体素质欠佳、体育基础有较差的学生就不愿去参与学校活动。为未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转而进行体育知识竞赛;可举办体育文化活动周;在这周内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体育知识进行宣传,可进行体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体育发展过程、体育历史、名人及各运动项目的了解,进而间接培养其体育兴趣。

5.3、加强组织管理

在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下,加强组织管理。同时根据该校实际情况,首先学校可建立一套完整的课外体育活动考查制度,并作为对各学院,社团组织及班级的考评指标。其次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将其纳入学生评比中去,对学生提出课外体育锻炼次数要求,在加强学校对活动管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5.4、重视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医务监督及体育保健知识的普及

为了保障课外体育活动顺利的开展,应当将医务监督纳入到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确保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受伤能及时得到治疗。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与宣传,让学生自己拥有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自该保护常识。避免运动中的受伤,是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

5.5、开展趣味体育竞赛

趣味体育竞赛主要体现的是趣味性,没有体育竞赛竞争激烈,比体育竞赛更能娱乐身心,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团体规模大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有利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氛围的提升。

5.6、加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体育兴趣。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学校体育氛围才能提高。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5.7、加大场馆开放力度

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希望管理部门能加大场馆开放力度,这样就避免学生晨练只能进行室外活动的现状,同时也为冬天的晨练提供了更多的场地。丰富学生活动内容的同时也有利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氛围的提高。

6、结束语

课外体育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技术运动水平、人际交往、锻炼习惯、展现自该等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本文就该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旨在了解西北民族大学课外体育的现状,发现其课外体育的不足。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来提升西北民族大学课外体育氛围,促使更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使各民族学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很好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民.滨州市省示范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4.

[2]周国荣,龙小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6.

[3]石玉虎,王鑫.高校课外与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

[4]刘大海,庞大庆,宋晖.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实践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民族类高校期刊 篇5

关键词: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

民族高校承担着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历史责任, 特别是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自我国不同的民族地区, 民族习惯、生活方式、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差异较大。因此, 把握好各民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创新学习载体, 研究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的方法, 探索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的新途径。

一、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 西方各种思潮和文化对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政治立场和辨别是非能力的冲击。

由于互联网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 西方各种思潮、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高校管理类大学生的思想。面对经济、文化、社会的多样性发展, 以及大量的、经常性的信息冲击的影响, 管理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必然表现出个体的差异, 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这种个性鲜明、差异明显的大学生思想现状, 要求我们在进行创业教育时,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西方各种思潮和文化剔去糟粕, 吸取可用, 融入本民族文化特色, 以提高管理类本科生的政治立场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某些消极因素对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 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 在繁多的社会思潮和多元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中, 出现了一些与传统思想和观念不一致的新情况、新问题, 使一些管理类本科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 在思想和道德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惑。同时,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有些大学生认为经济决定一切, 利益驱动使一部分学生精神境界下滑, 变得比较功利和世俗, 在价值取向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热衷于自我设计等消极因素对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思想道德素养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 如何帮助管理类本科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创业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3. 竞争压力大, 对民族高校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产生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得民族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增强, 但由于各自在竞争中所处的条件和自身能力的制约, 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大学生在入学初经短暂的放松之后, 在以后的学习中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紧张的考证、考研、出国大战之中, 不重视管理类专业课的学习, 甚至有少数同学学习纪律涣散, 迟到、早退、逃课、旷课, 上课不认真听讲, 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 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 创业教育面临着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积极参与竞争的问题。

4. 创业教育由于受条件的限制, 教学内容较枯燥、缺乏针对性, 教学方式和手段较单一, 教学理念“滞后”等,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创业教育中, 任课教师在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但仍存在教学内容较空泛、针对性不强, 教学方式单一, 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另外, 当前创业教育教学中, 教材体系设置上未很好结合民族地区及民族高校具体情况, 只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忽视现实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太少, 现成答案、结论太多, 留给学生思考并进行探索性求知的东西太少, 不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一些学生不能自觉运用学过的基本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阻碍了创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如何与时俱进地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这是当前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创业教育教学中面对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 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

1. 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生创业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要求和愿望,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及专业素质,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学中要坚持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根据学生的愿望和要求施教, 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专业理论知识, 实现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 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力求“疏”与“导”的结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合格管理人才的根本问题。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疏”与“导”的结合。“疏”就是疏导, 让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讲出来。“导”就是引导, 就是在疏导的基础上对正确的意见和思想观点表示肯定和支持, 促进其进一步地发展;对错误的意见和思想观点, 通过民主讨论、说服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以理服人,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只有“疏”与“导”相结合, 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第二, 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民族大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上进, 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这是他们的优势及青春活力的展现。但因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知识面较窄, 辩证思维能力不成熟,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时, 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往往缺乏全面性、深刻性和精确性, 这就使他们的认知和思想常出现矛盾和困惑。因此, 创业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 及时把握民族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 尤其是认识模糊的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 力求找出有说服力的答案, 及时解开学生的思想“症结”。例如, 针对西方各种思潮和文化渗透, 要运用所学专业理论, 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说明, 使学生增强识别能力。

第三, 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应突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中的特色和优势。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应以经济管理类知识为主体, 结合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特色及专业特征, 构建具有民族高校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 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 加入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创业的机遇和政策等课程。民族高校创业教育特色应在于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的元素, 以民族高校掌握的民族资源, 突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中的特色和优势, 从而提升学生创业理念、精神、能力各方面的品质。

第四,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理服人。民族大学生单纯、坦诚, 崇尚真理, 教师在授课时, 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专业角度重点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会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创新教学方法, 增强课堂吸引力, 讲究教学的实效性。

创业教育教学的活力在于创新。因而, 要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第一, 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案例等教学方法, 满足学生的参与愿望。传统的创业教育教学方式重说教, 轻“学生体验”, 重灌输、轻主体情感认同。采用师生互动、案例教学等方法, 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运用案例教学法, 就是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身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真实事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 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此外, 还可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法等来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二, 用问题引导教学, 开展生动的课堂讨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为学生创造环境,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及社会现象, 或已学理论知识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和研究, 培养学生多项思维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获得对问题较为深刻的理解、解决方法或实际经验。通过这种问题式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创业教育教学中, 教师若能挑选一些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明辨事理, 受到启发和教育, 就可起到理论灌输所难以替代的作用。教师对讨论课要认真设计和组织, 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要先行预测, 并将其与实际讨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只有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才能不断增强讨论课的效果。

第三, 重视社会实践环节, 实施开放式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在创业教育教学中, 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接触社会, 通过参观企业、乡村、社区、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等方式, 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不断地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情, 更好地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更深刻地体会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管理人才。

总之, 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创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 以改革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 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增强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创业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俞位增.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困境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2) .

[2]仇玉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 2010 (19) .

民族类高校期刊 篇6

高等师范院校做为培养师资的教育重地,她的教育方向应该说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及文化的发展导向,因此,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而且能够继承、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1]。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13所高等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开展和推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制约河南省师范类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师大、信阳师院等13所高校在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人数为279人,其中男生160人,占57.35%;女生1 1 9人,占4 2.6 5%。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比较真实、可信的基础。

(2)访谈调查法:利用河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期间专访了多所师范类高校体育院系(部)领导,就有关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3)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 7 9份,回收2 6 8份,回收率96.06%。有效问卷2 68份,有效率10 0%。

(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常规的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河南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为主,调查对象性别比例情况见表1

2.2 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程度及喜爱程度的调查

从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程度(表2)可以看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了解的仅占13.43%,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分别占50.37%和19.41%,说明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是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动力。从表3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喜欢和喜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别占16.04%和46.27%,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持喜欢的态度。如河南师范大学的舞龙舞狮、安阳师院的柔力球和各高校开展的太极拳(剑)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提高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学生喜欢从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太极拳、游泳、放风筝、围棋和象棋、瑜伽位列学生选项的前五位,这表明学生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这一情况也符合大学生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

2.4 河南省师范院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现状调查

2.4.1 河南省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中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项目设置情况

从表5显示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师范院校都将武术中的太极拳作为必开项目,有条件的院校也将游泳作为必开项目,而这两个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技能上都能体现较好的现实性。

2.4.2 河南省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师资、教学和课外训练情况

从表6~表9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师范院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有系统完备的教学大纲、专用教材、考试标准和专业师资,但从我们访谈中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大纲、专用教材、考试标准和专业师资主要是武术方面的,对于其它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的教学大纲、专用教材、考试标准和专业师资还比较缺乏。

从表10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大多数师范院校都成立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队或协会,但大多数都是武术协会或跆拳道协会,真正体现民族特色的运动队和协会也还较少。

2.4.3 河南省师范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制约因素

从表11调查数据显示:76.4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制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领导不重视、宣传不够的选项比例也达到64.18%和53.36%;场地器材不足的选项比例也达到51.49%。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语

(1)河南省高等师范类院校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正确的认识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养生功效和娱乐、休闲作用有较好的认识,但开设项目仅限于常见的部分项目,挖掘潜力巨大。

(2)南省高等师范类院校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虽有教学大纲、专用教材、考试标准和专业师资,但所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武术等竞技项目上,而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生活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和养生保健项目,由于专业师资的缺乏,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师范类高校广泛开展的瓶颈。

(3)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场地器材缺乏也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不利因素。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西方体育项目如网球、体育舞蹈、街舞、健美操的日益普及和盛行,也使得部分学生担心从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土而被人讥笑。

3.2 建议

3.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普及程度

加大宣传力度,把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逐渐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河南省师范类高校更加普及。

3.2.2 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师范类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2]。在目前西方体育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更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3]。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挖掘、整理出具有竞技性、娱乐性、健身性、观赏性、传播性等特点,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经费开支少,便于普及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适当的改革创新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使其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实现高校体育“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3.2.3 面对高校实际,培养合格师资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是高校体育教师哺育成长的“母体”,其教学体系直接影响师资队伍的水平和质量的优劣,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新颖的学科,其教学内容、理论传授和课程设置要适合现代体育的发展和需求,培养的人才要切合高校体育实际。不仅要注重广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培养,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各类健身、保健养生的功法机理和掌握科学的理论方法[4],并根据需要适时举办各类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训班,不仅从技术技能上掌握各类项目,还须从理论上注重科学研究,深入学术探讨,从而培养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师资队伍,从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4 创编特色教材,注重理论传授

配备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教材,既是每位体育教师的必备的工具,也是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技术和锻炼知识的向导。有无教材不仅影响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同时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有着较大的作用。因而编写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材,对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运的意义。理论教材不仅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而且还要体现可读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看的懂、读的明,百学而不厌。编写内容针对性要强,注重实效。要有循序渐进的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还须从内容的可行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广度出发,既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又能深入吸取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锻炼兴趣,养成终生爱好,从而为树立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思想奠定基础。

3.2.5 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其本身具有民族性、表演性、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审美性、教育性等功能,因而深受各民族人民喜爱。要使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更具特色,使其充满吸引力,就必须拓宽教学内容,改变过去一味重视竞技体育的教学形式的内容,在内容选择上既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特点,有利于自我健身锻炼,还须兼顾到有益于今后终生增强体质的实用价值高、易于开展的项目[5],如武术类:简化太极拳剑、三路长拳、木兰拳、小型擒拿格斗术、初级剑等;功法类:五禽戏、八段锦、练功十八法、易经筋等,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型多样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游泳、踢毽子、放风筝、跳绳、跳竹排等。要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爱好,需要教师组织教学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项目的兴趣,体验到学好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将终生受益。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能在课外得到延伸和发展,还要发动学生成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社团组织和运动队,专门培养一批民族传统体育的骨干队伍,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协会锻炼、运动队训练,定期举行表演和比赛,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水平。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功能与作用,并在高等师范类院校体育教学中大力普及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继承、发扬、普及与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郝心莲.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2]周华,等.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08(3).

[3]曾秀瑞.福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J].体育科学研究,2008(3).

[4]崔世宏,李可可.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的双赢发展效应[J].贵州体育科技,2008(2).

[5]李容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上一篇:湖北村镇银行绩效研究下一篇:PCI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