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民族高校

2024-10-09

内地民族高校(精选12篇)

内地民族高校 篇1

1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征分析

1.1 社会发展变迁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征的影响

首先, 面对国内外不良社会思潮,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存, 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道德滑坡现象呈上升趋势。不良社会思潮容易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同一民族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分野和交往隔阂。其次,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境遇下, 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数量与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产生的矛盾日益凸显。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时常担忧个人的前途, 时刻对能否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成功就业产生焦虑与不安。再次,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 社会化程度不高, 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使少数民族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

1.2 内地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征的影响

首先, 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滞后于社会发展。当前, 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灌输轻引导、重经验轻创新等问题, 并存在与汉族学生教育管理的趋同化现象, 缺乏感染力与吸引力, 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要。其次, 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当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基本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 [1]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如此。很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过多强调理性和整体一致性, 重危机后干预, 轻危机前引导, 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潜在的积极特质。

1.3 少数民族学生的群体特性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征的影响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育基础、民族文化的影响, 他们在利益需要上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多的群体特性。首先, 学习压力大, 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期望值高, 成就动机强, 但他们因为小学、中学教育基础薄弱, 知识结构单一, 因此在大学期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学业压力, 难以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节奏, 较少有时间参与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无暇提升综合素质。时刻伴随的学习压力使少数民族学生极易产生焦虑与紧张状态。其次, 文化适应障碍多, 集体融入性差。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培养了少数民族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特殊的人文素养, 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问题比较敏感, 在语言、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他们不愿意与其他民族的学生交流。

2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激励机制的构建

2.1 提升心理素质, 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指出, “只有生命是神圣的, 对生命的爱是第一美德。”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为内驱力, 重视其情感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1.1 首先, 构建全员参与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制

内地高校要从系统论角度, 全面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防止将其绝对化、孤立化、扩大化。高校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后勤集团等部处要建立联动机制, 多管齐下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要深化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改革, 调整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方法, 完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创造条件引进和配备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教师与辅导员。

2.1.2 其次, 丰富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体系

内地高校要因材施教, 充分关注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 多开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团队拓展等体验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分层分类举办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讲座、心理沙龙、校园情景剧、心理健康宣传月等活动, 以菜单式自主选择方式积极开展人际关系、感恩教育、珍惜生命、压力疏解、情绪调整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发挥新媒体、自媒体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开展网络在线心理咨询。

2.1.3 再次, 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

内地高校要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全程化、多路径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辅导体系。构建校级、院级、班级三级心理健康防控体系, 创建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协会可挂靠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院级兼职心理辅导员队伍,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水平;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员, 形成“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班级心理健康防控机制。以便对心理压力较大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动态跟踪, 早发现、早干预, 帮助其化解心理困惑。

2.2 加强人文关怀,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是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体现。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处于核心位置。内地高校辅导员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要热心关心学生, 积极鼓励学生, 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力量, 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 使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冷静地面对挫折, 将压力转化为拼搏争先的动力, 从而增强其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2.2.1 首先, 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帮扶与激励

学业帮扶与激励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内地高校辅导员要坚持教育管理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容与互动, 用一种更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能力,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 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同时, 对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 要通过“结对帮扶”、设立“学业进步奖”等形式, 最大限度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潜能。

2.2.2 其次, 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帮扶与激励

内地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 扎实做好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情况, 急他们之所急, 想他们之所想, 通过各种途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 要尽可能将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转换成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 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困难程度、在校学习表现进行资助, 体现激励的差异化与公平性。

2.2.3 再次, 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帮扶与激励

内地高校辅导员要以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职场胜任力提升和职业道德塑造”为主线, 建立少数民族学生能力素质发展项目,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与求职技能。在此过程中要能够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容的态度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 从整体、动态、多维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将自我发展与民族地区需求有机结合,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调整就业观念, 降低就业期望, 缓解就业压力, 拥有良好的择业心理, 增强求职能力, 提高就业成功率。

2.3 优化校内外环境, 营造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氛围

文化建立起社会规范, 规定人们应该有哪些特定的情绪反应, 以及特定人群成员的哪些情绪表达是具有社会适应性的。[2]内地高校要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淡化民族意识, 强化公民意识, 凝聚正能量, 展示新风貌, 充分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创新欲望。

2.3.1 首先,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内地高校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校园政治参与的意识, 使他们习得校园政治参与的技能, 增强校园主人翁精神。通过校长接待日、院长接待日等方式, 征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 使他们自觉维护学校利益, 合理表达自身发展诉求;吸纳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各级学生组织的骨干, 切实赋予他们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积极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2.3.2 其次, 构建“多元开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内地高校要在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情感的基础上,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 适时举办民族文化月、民族风情展、民族节庆文艺晚会等活动,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展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 增强竞争意识, 奋发进取;在结伴交际与合作中, 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 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 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能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充分了解彼此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 有利于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紧密的合作性关系和友谊。辅导员要以班级凝聚力建设为契机, 积极挖掘每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 使他们始终保持自信乐观、谦虚谨慎等优秀品质。

2.3.3 积极探索全时空、全覆盖的实践育人机制

内地高校要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体系和保障机制。拓宽实践载体, 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谈、岗位体验、爱心支教、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 使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 坚决反对非法宗教活动和民族分裂主义, 辨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坚决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

2.3.4 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高校要建立并妥善运用社会舆论支持。应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少数民族学生, 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 为其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 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顺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促进用人单位完善招聘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究, 2010 (7) :50.

[2][美]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磊, 王甦,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354.

[3]张东秀.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0 (3) :169.

内地民族高校 篇2

这规定简直是让人莫名其妙。抢高考“状元”也就是抢优质生源这是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内地高校之间都通过各种方式“抢”得厉害。可是,当香港地区的高校一旦融入到这“抢”中间来,教育部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规定呢?尽管香港与内地社会制度不一样,但是香港与内地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啊。内地的高校能够“抢”,为什么香港地区的高校就不能“抢”呢?难道香港高校将高考“状元”抢了去,就是对内地高校生源的破坏吗?难道香港将高考“状元”抢了去培养,就不是对共和国培养人才吗?

现在真是个市场的社会,我们的管理者什么都要用用市场的手段。内地的学生考取了香港地区的高校必须缴纳1万元港币的定金。考生考取了某一地区的高校居然要缴纳定金,而且是1万元的港币。这可以说是天下奇闻了。考生同时报考多所学校,同时被多所学校录取而任意选择其中的一所,这是考生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允许考生报考多所学校,允许考生在多所学校录取的情况下任选一所学校,这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选择喜欢的学校,接受到最能发挥潜能的教育。而且也可以促使学校把精力放在办学上,用高质量的教学吸引学生,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向教育部门跑这个什么“工程”学校,那个重点大学,靠这浪得的虚名来吸引考生的眼球。记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考生同时报考几所学校,同时被几所大学录取,这是非常正常的事。也没有要考生缴纳定金而加以限制。现在,像英美等西方国家,都是允许学生同时报考多所学校且被多所学校录取的。我们天天讲与“国际接轨”,可是这个国际之“轨”为什么不去接呢?动用行政权力用计划的手段来避免所谓生源的浪费,这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而且这样做是对考生应有权利的剥夺,影响了教育资源按教育规律的配置。

内地民族高校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多元文化教育

适应,有学者理解为,当个人在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改变个人所处环境或者自身,使个人与所处环境达到互相协调的能力①。国内对于民族适应性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本文的研究是立足于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确立。

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研究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和意义。一方面,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情况是不断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更好的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打造高素质高水准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维持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涉及学习适应性、心理适应性和人际交往适应性三个方面。调研自9月12日开始收集至9月26日止,共收回样本218份,有效样本215份,包含15个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占大部分,另有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学生参与问卷,涉及26所大学,本科在读学生占99.07%,专科学生占0.93%,性别比例为男性33.49%,女性66.51%,来自城市的有39.53%,来自乡村的有60.47%;家庭条件优越的占1.4%,困难的占38.14%;大学所在地是东南沿海的占54.88%,在西南地区的占44.19%,东北地区的占0.93%。

(二)调研结果分析

1.样本整体趋同性和个体差异性相伴。

少数民族学生群体适应性情况普遍不容乐观,适应性呈整体趋同性;同时,不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存在适应性方面的差异,就读高校的层次和来内地求学时间长短的不同也是造成适应性差异的一项原因。

2.样本群体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有着强烈的民族诉求。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民族地区的宣传、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風俗的尊重有着较强烈的心理需要,对于开设民族课程、改善民族食堂、提供民族学生展示平台等有着现实的诉求。

3.样本有着强烈的上进意识,政治上敏锐,重视个人发展。

超过半数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有强烈的入党意愿,并对当前的学习状态有着忧患意识,积极寻求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对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打算。

(三)归因分析

1.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差异是导致适应性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的文化差异必然的带来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后,要尝试接收内地高校的主流价值和文化,难免和长期以来从母体文化中吸收的价值和文化产生冲突。

2.近年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深层次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大多是自然经济低水平简单再生产循环,基础资源和基础设施缺乏,制约教育发展速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3.民族地区的不稳定是影响适应性的重要原因。

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在我国已经由来已久,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也影响着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歪曲和夸大民族地区现实情况,往往造成民族学生更强的防备和敌意。

二、增强高等教育教育的包容性: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树立

起源于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国家和社会背景下,各民族文化能够平等和自由的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资源,保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树立广阔的文化视角和包容的文化情感,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跨文化的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深多元共生的理解,辩证看待“一元”与“多元”的民族关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一元”与“多元”辩证统一,我们是华夏民族的一元整体,又是多个具体民族的多元单元,我们是汉族一元的主导和各少数民族的多元共享,增强高等教育的包容性需要正确看待我国民族关系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立足当前和长远,用更包容的民族概念理解一元与多元的和谐共生。

(二)从思政教育整体目标出发,不断增强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思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基础性和保障性的重要作用,对国外成熟的教育理念,我国思政教育模式应有包容和借鉴之意,思政教师要有多元化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修养,为学生营造平等充满活力的学校多元文化氛围,创造条件和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

(三)教育现代化和民族化结合,切实加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和教学

多元文化课程是提高跨文化适应性的有力保障。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必须同时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和民族化发展的双重标准,一方面,通过现代高校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培育少数民族学生与主流文化对话和接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被隔离和边缘化②;另一方面,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加工,重新演绎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文化评价体系

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调整当下教育评价思想,破除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种种偏见和刻板印象,摒弃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存在着测评的局限,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重新测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既能评价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情况,更要能让学生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得到合理的评判,来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完整性。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传播担负着多元文化普及和传播的使命,是我国现代教育应有之义,只有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真正的融入我国教育体系各个环节当中,才能有效的促进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武之地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大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磊译.北京:人民邮件出版社,2003:354

[3]马学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4]张雪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3(1).

[5]田娟.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对我国的其实[J].学术探索,2014(8).

[6]李萌.试论当代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思政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3).

[7]皮建华,徐明祥,黄明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5(1).

注释:

①张大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内地民族高校 篇4

1. 知识水平不高, 学习能力较弱

由于文化差异、整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历史等原因, 新疆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师资力量薄弱。新疆籍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 学习能力也明显低于内地学生, 这直接影响了新疆籍学生大学数理类科目和英语类科目的学习。比如, 很多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词汇量虽然比较大, 但对英语语法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有的学生甚至不清楚is和are用法的区别。

2. 高考受诸多照顾, 自我定位偏低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享有“50”分的优惠政策, 即高考400多分就可以被内地“211”高校录取, 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必须先上一年预科班。民族预科班, 其学制一般为一年, 学生汉语文基础较差的, 学习时间为二年。笔者的调研表明, 民族预科班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进入内地高校的途径, 但在提高学习能力及其适应性方面预科班远未达到目标。这与学生的如下态度不无关系:反正可以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就不需要好好学习了。作为辅助手段的“预科班”不但未能起到一个良好的过渡作用, 反而消解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养成了散漫和怠惰的习惯。

3. 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薄弱

在进入大学之前, 新疆籍尤其是新疆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高中受到的教育与内地教育有很大差异, 学生平时在学校遵守纪律的状况也各有不同。预科班学习压力小、学习目标低, 也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纪律意识和组织意识薄弱。商学院“新疆班”出勤统计的情况表明, 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遵守纪律情况都差于内地学生。

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表现

1. 学习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吃力, 各类考试继续“照顾”

新疆籍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 在学习数理和英语等科目时显得较为吃力。内地学生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弄懂的高数中的某些内容,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才能弄懂。长期以往, 学习质量难以追上内地学生。考虑到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 各类考试都有形式不一的“照顾”, 如降低及格标准等。这种做法导致大部分民族学生产生“我会被照顾”的消极心理, 这种心理副作用贯穿了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会被照顾”的心理和“应照顾”的做法, 以及二者的互动, 可以解释新疆籍民族学生学业质量长时间以来与期望相差甚远的事实。[1]

2. 组织性和纪律性依旧不强

初中、高中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行为。优秀是一种习惯, 不优秀同样是一种习惯。在进入大学之前,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都是比较轻松的, 各种“照顾”也导致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 进而导致他们在接受大学教育时组织性和纪律性观念薄弱。

3. 单独设置新疆班对学生的影响

单独设置新疆班便于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集中管理, 各类评奖评优活动相对公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差异性小, 彼此之间更容易相处, 不易发生冲突;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学节奏的控制及其教学方式更具有个性化, 学生更容易接受。其弊端是: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不适应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把自己与小团体紧密结合起来, 交际范围变得狭小, [2]不利于他们与汉族学生交流学习。而对于汉族学生而言, 他们是一个特别的小团体, 很难融入。取消新疆班是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新的探索。

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不适应的表现及成因

1. 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导致的小团体意识比较强, 跨文化适应难度大

由于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与内地有显著差异, 因此他们与汉族学生的融合总是差强人意。所谓“文化适应”, 即“由个体所组成, 且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 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 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3]新疆籍学生背井离乡, 分赴内地高校深造,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原有文化 (即新疆民族文化) “中断”,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文化冲突, 从而引发跨文化适应问题。[4]

2. 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

由于高中教育“营养不良”和文化环境不适应,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普遍比较差。他们上课出勤率低, 课堂纪律较差, 参与学习活动少, 这直接导致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 并增加教师授课的难度。

3. 社团活动参与状况不佳

内地高校社团众多且很活跃, 但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即便参与也不能持久。这直接减少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不利于其融入高校文化。高考方面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一再照顾, 使得他们比内地学生进入同等高校的机会更大, 承受的学习压力更小。但进入高校后, 他们反而无法适应繁重的学业压力与挑战。

四、改变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态“慵懒依赖”的对策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高考政策。享受不到加分照顾的考生会觉得不公平, 而过分享受到这一加分照顾的考生也难逃其潜在的副作用。教育水平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学习能力差异, 都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大学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生活态度, 间接影响高等教育对其培养的结果。汉族学生的抱怨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不适应表明, 教育公平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1.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必须充分重视新疆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鼓励内地人才到新疆从事教育工作, 同时强化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学习态度等方面加强管理, 以缓解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长期营养不良”的状况。

2. 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考选拔人才方式

高考政策照顾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体现在平时成绩和平时在校表现两方面。这样, 学生就会重视高三的每一场考试以及平时在校的表现, 尽量避免达到分数线后出现学习懈怠;在保证完成计划和质量的前提下, 侧重考生的数理和英语成绩, 可以制定高于新疆标准的录取标准, 深化民族预科教学模式改革, 合理优化课程,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并将成绩作为它们预科结业的必要条件, [5]以增强他们未来考上内地学校后的适应性。

3. 加强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

实行小班教学, 并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小班教学旨在避免大班教学时与汉族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微调。导师制是优秀教师与民族学生结对的过程。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在生活上, 学生都可以求助于导师。导师对民族学生尊重但不放纵, 关心但不溺爱。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6]

五、结语

近年来, 教育部及相关国家部委出台各类政策和援疆计划, 鼓励内地高校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学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形成了“照顾”和“应照顾”双方面的恶性循环, 民族教育陷入民族学生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困境中, 影响了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通过内地高校中培养方式的不断调整, 以及更深层次的新疆地区教育改革的协同发展, 笔者相信,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玉山·吾斯曼.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现状浅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学版, 2010 (11) .

[2]魏铭静.浅析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问题[J].民族论坛, 2012 (2) .

[3]余伟, 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6) .

[4]唐建兵.内地高校“新疆班”混合编班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报, 2013 (10) .

[5]阿西木·阿布都热西提.对深圳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 2011 (10) .

内地考生报考港澳高校常见问题 篇5

问:香港、澳门的大学面向哪些地区的考生招生?

答:具有上海、山东、天津、北京、四川、江西、江苏、河南、重庆、陕西、海南、浙江、贵州、湖北、湖南、云南、福建、广西、广东和辽宁户籍的考生都可以报考香港、澳门的大学。

问:港澳大学对申请者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除了以上地区要求之外,还需要报读学生必须符合中国政府有关赴港澳就读的规定;必须参加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问:申请港澳高校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除了高考成绩,考生还需要准备报名表,户口簿正本及复印本,身份证正本及复印本,学历证明正本及复印本,照片等。

问:录取分数线大约多少?

答:高考分数须至少达到或超过考生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各高等院校参照申请者内地高考成绩择优录取。此外,港澳部分高校还需要考生面试

问:往届考生能否申请?录取时会不会受歧视?

答:港澳高校同样欢迎往届考生申请就读。在录取时一律遵循高分择优录取的原则,没有任何歧视。

问:求学港澳高校,每年的费用大概多少?

答:在香港、澳门求学,花费比内地高校要多。每年的费用是十万至十二万港币左右,澳门的费用要稍低于香港高校。

问:内地考生可否申请奖助学金?

答:香港特区政府为协助需要经济援助的本地学生,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设有“本地专上学生资助计划”及“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以提供助学金及贷款,供就读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或公帑全数资助的课程的本地学生申请。有关资料将附在取录入学通知书内。

问:办理学生签证手续需时多久?如何办理?

答:在一般情况下,申请学生签证的时间大概需时4-6周。内地同学获本校录取后,应立即着手办理申请香港特区入境签证手续。城大会在发出录取通知书的同时,把香港特区入境签证申请表格一同寄给考生。有关详细手续请参阅内地招生网赴港前/抵港后安排一栏。

问:申请赴港签证的财政证明金额需要多少?

答:根据过去非本地同学申请赴港签证的经验,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要求申请签证人士提供财政证明,主要是要了解申请人(即学生本人)或其家庭经济状况,基本上是要求申请人能够出示证据,证明自己或父母(或为申请人提供经济担保的人)具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来源。申请人可根据在港求学及生活经费预算提供经济证明。

问:申请赴港签证的财政证明需要什么文件?

香港高校何以受内地学子“追捧” 篇6

看着香港高校到内地挖“墙角”屡屡成功,难免让人对内地大学的未来产生一些忧虑。然而,在笔者看来,香港高校多次到内地“抢生源”,在挑战了内地名校的优越感的同时,其实也是给许多内地名校注射了一支清醒剂。

那么,內地大学应该如何继承和保护自己的优秀传统及品牌价值?香港高校“抢生源”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香港高校“抢生源”是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体现。香港高校对内地尖子生伸出了全额奖学金的诱人橄榄枝,再加上良好的就业预期与较高的薪资待遇,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教育氛围,这些都是香港高校吸引内地学子的魅力所在。比如迈克尔·杰克逊成为面试考题,就是香港大学开放教育理念的一个缩影。北京女状元梁倩坦言“想尝试不一样的教育体制”,也颇能说明问题。

另一方面,内地就业形势严峻,在坚定了内地学子跳离本土,在更广阔的环境下选择人生之路的决心时,也让他们开始怀疑内地高校的教育质量。不可否认,尽管最近名校屡屡晒富豪、晒政要,但是,北大毕业生卖肉、穿糖葫芦、大学生杀猪、承包公厕之类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考生对内地大学的信仰。而且,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招生制度与连年扩招政策,也加剧了人们对大学生源质量、教育质量的质疑。无疑,与香港高校相比,内地大学的教育模式、管理理念显得滞后。

此外,内地大学也不可能像香港高校那样,给尖子生提供数十万元的奖学金与补考机会。

毋庸讳言的是,近年来,内地大学房子越盖越豪华,但是普遍有精神失落的倾向:大师难出、学术腐败、竞争缺失……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的发展与变革。大学精神的关键应该在于追求真理、笃实学术、教授治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这些,正是内地大学的弱项。

内地民族高校 篇7

关键词:医学院校,少数民族,幸福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 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收非西藏生源定向培养和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学生, 是党和国家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特殊政策措施, 是内地高等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生源来看,重点包括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考生,并适量招收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他们怀揣着家乡人民的厚望来到大学,毕业后需要用所学为家乡人民谋幸福,其自身幸福感知能力与幸福创造力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他们的幸福教育需要在熟悉情况的基础上精心探索, 在高校幸福教育中处于特殊位置。

一、何谓“幸福教育”

幸福是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是个人理想与现实结果吻合时的心灵愉悦,随着对个体影响大小改变着愉悦度。幸福教育则是在对教育对象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物质、精神层面的指导或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主观与客观相对协调统一,使教育对象产生幸福感。“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 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1]。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讲,幸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以幸福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规律的必然选择。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需要,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诺丁斯在“Happines and Edueation”中认为:“幸福与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目的,而好的教育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

二、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医学院校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与汉族学生的差异导致生活上不便。

由于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等原因, 在饮食种类、作息习惯、节日聚会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巨大差异,加上藏族学生信仰藏传佛教,维吾尔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后大多有种无所适从之感, 一方面他们在陌生环境下迫切需要民族认同感,希望其文化、习俗与信仰得到汉族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他们想与汉族学生融洽相处、建立友谊,双方接触中难免会因为以上差异发生摩擦。

2.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基础课学习上相对困难 , 学业成绩跟预期差别较大。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受教育经历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初期,对于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即便双倍于汉族学生努力,最后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少数民族新生入学基础课受挫,对于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影响较大。

3.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饮食品种可选择性小 , 口味难以适应。

如维吾尔族学生对清真餐厅的要求, 内地部分高校由于规模原因, 设立清真餐厅涉及原材料采购与厨师成本较高等问题,品种单一、口味不正、价格偏高等问题也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困扰之一。

4.就读于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 ,家庭经济情况不容乐观。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农民、牧民或偏远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微薄。与之形成对比,内地大学生消费水平较高,容易出现心理失衡、自卑心理。工作中发现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出于攀比购买奢侈品,与学生身份不符,不利于健康心理养成。

三、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幸福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贯穿始终 。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抵御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要积极带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各民族团结。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这不但是国家对人民的要求,还是人民对国家的应有之义。进行幸福教育时注意将这一原则贯穿所有教育活动始终,并着力提高时效。

2.政策倾斜和管理严格相结合 。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资助、住宿条件、饮食问题、学分管理、学习辅导等政策上要适当倾斜,给予他们最大可能的帮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与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求学。同时, 在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上必须与汉族学生一视同仁,主要是在学校相关纪律与规定遵守上,教育管理者需要正确划分教育与宗教界限,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严格执行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行为管理的要求,但教育者应及时发现,预防为主,注重技巧,避免扩大事态、激化矛盾,民族、宗教无小事[2]。

3.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生活设施改善、各种文体活动交流等幸福教育的同时,注重发现少数民族学生中具有影响力的学生并重点培养,增强其自我教育效能。少数民族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个别类似于宗教领袖的学生,他们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具有威信, 少数民族学生对他们的信任度高,充分发挥他们的同伴教育职能,其角色专职教育者无法替代。教育与自我教育齐头并进、优势互补,令教育效果相得益彰。

四、增强医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

1.助学金发放与勤工助学 、 志愿活动 、 社会实践搭配 , 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

通常来说, 医科院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能充分满足在校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少数民族学生获助金额相比汉族学生更高。在学杂费减免、社会与国家助学金等政策的大力资助下,能够保障基本生活费的同时富余一些用作其他支出。但一味的资助容易使人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和形成不经努力便能成功的假象。因此,在给予他们最大力度的经济支持的同时要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勤工助学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懂得感恩惜福、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而这些既是其立身之本,又是医学生的必备品质。

2.组织多渠道学习帮扶和单独设立少数民族奖学金制度相结合,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从汉族学生或者前几届少数民族学生中选拔学业优良、表达流畅的同学与少数民族新生结为学习小组,对少数民族学生比较薄弱的科目给予辅导。也可以通过教务部门选拔专业老师,给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额外补习。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设立专项奖学金进行评优, 对学习优良和进步较快学生进行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发挥他们的中间榜样力量。

3. 利 用 少 数 民 族 学 生 文 艺 特 长 开 展 形 式 多 样 的 文 体 活动,增进各民族交流与情感。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必须善加使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在各民族学生中开展喜闻乐见、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的思想水平、艺术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各民族以轻松愉悦的形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

4.建立一支由专职民族学生工作者和少数民族学生骨干构成的队伍,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幸福教育的总体把握。

高校应该培养专职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者, 可在少数民族优 秀毕业生 中选拔政 治过硬、作 风优良、业 务精通、品 德高尚的人才,培训相关民族事务,专职管理各项民族学生事务。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挖掘骨干力量,开拓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的途径,组成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教育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内地民族高校 篇8

关键词: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

近年来,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背景下, 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会, 内地职业院校招生人数也在随之增加, 大批民族学生涌入内地各类职业院校, 随之而来的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管理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查阅相关文献发现, 学生问题行为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 当下就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已经很多, 但专门对内地职业院校中来自民族地区学生的问题行为所进行的探究还未得到充分关注。四川省委、省政府2009年6 月在四川省推出“藏区9 + 3 免费职业教育计划”, 给予四川藏区学生免除学费、杂费、补贴生活费和来回差旅费, 鼓励当地初中毕业生来内地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三年免费职业教育。七年实践, “9 + 3”计划探索出一条“藏区打基础, 内地学技能”“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藏区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新路, 收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拥护、社会赞誉、中央肯定的良好效果, 已成为教育扶贫的典范。四川“9 + 3”免费教育计划正在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1]。2014 年,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比照藏区“9 + 3 ”教育模式和政策措施, 四川省正式启动了大小凉山彝区“9+ 3”免费教育计划, 2016 年, 还将进一步扩展到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这是“9 + 3”计划作为教育扶贫民生工程的进一步深化。从2014 年秋季起, 比照四川省藏区“9 + 3”免费教育政策, 四川省实行大小凉山彝区免费职业教育。此举措是为了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重视大小凉山扶贫工作, 打一场彝区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 认真实施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中的职业技术培训工程, 组织更多彝区学生免费获得职业教育, 对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提高彝区人口素质,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和时间推移, 内地职业院校中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将大幅增加, 难免又有一大部分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若对此不加以重视, 势必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整体素质, 进而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因此, 民族学生问题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现象。同时, 从笔者统计的各类数据来看, 近几年对民族学生的问题行为除学校口头批评、教育之外, 由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也是十分普遍, 他们都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 常见如: 打架、酗酒滋事、不假离校、考试作弊等。这其中的部分民族学生不乏入学前就存在一些问题行为, 特别是部分问题行为较严重的学生在校期间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如果没有经过学校老师的不断总结、探索并结合这部分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影响因素, 寻求根源、对症下药, 他们就很难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

一、问题行为概念界定

本研究主要对内地职业院校中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首先针对“问题行为”、“不良行为”和“越轨行为”开展文献的检索与综述。以“问题行为”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共检索到2 267条记录, 其中期刊论文1 636篇, 学位论文507 篇 ( 硕士465 篇、博士41 篇、博士后1 篇) , 会议论文118 篇, 外文期刊5 篇, OA论文1 篇; 以“不良行为”、“越轨行为”为关键词, 在万方数据库共计检索到6 479条记录。因检索结果的种类比较多, 涉及面比较广, 与本研究相关性不高, 所以改成以“学生问题行为”为关键词, 共检索到1 392条记录, 通过对检索出的1 392篇文献进行归类分析, 对文献中关于“问题行为”的界定进行梳理, 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将问题行为界定为“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这种多变的环境, 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个方面发生的生理或精神上的困扰”。这是邓世英, 刘视湘, 郑日昌 ( 2001) 在《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中所提出的概念[3]。

二是万礼修 ( 2002) 认为问题行为“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由于复杂的内、外因所导致的顺应不良行为”[4]。

三是张珊明 ( 2006) 将问题行为界定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由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 ( 神经生理性) 原因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 分为内倾问题和外倾问题。其中内倾问题主要是退缩、神经质、考试焦虑等情绪问题; 外化问题主要是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违纪等行为问题”[5]。

经过对以往研究的归纳和分析, 结合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张珊明对问题行为的定义, 笔者将问题行为界定为: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 由于内部影响因素 ( 如: 人格特质、个性发展、神经质等) 和外部影响因素 ( 如: 出生环境和家庭、学校和社会引导等) 共同影响而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

再结合笔者所从事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 将当前职业院校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大致归纳为五种类型。第一种类型, 学业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学习专业知识困难、学习成绩不好、专业技能掌握不好、考试作弊, 极个别最后劝其退学; 第二种类型, 品德行为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偷窃、经常打架、攻击行为、破坏行为, 经常违反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种类型, 酗酒成瘾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醉酒、酒后闹事、酒后打架、酒后与老师顶撞等; 第四种类型, 心理健康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自闭、退缩、躁动、多疑、人际交往困难等; 第五种类型, 抱团结伙、拉帮结派的问题。以上五种类型即被认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差、品德与行为偏常态, 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反常行为, 如旷课逃学、说谎、打架、酗酒、吸烟、拉帮结派、自律性差等[6]。

二、影响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 孩子恶习一旦养成, 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 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这句话应该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 由于民族学生出生地的原因, 在起跑线上就出现一些不该有的问题行为, 并且没有及时得到合理地引导、教育。

2. 学校因素

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力量都有所提高, 但教师资源还是不能满足当地的教育发展, 绝大多数核心课程还要靠支教和义教来完成, 再加之由于教师任务繁重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使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随着学生厌学情绪的增加, 家长对学校逐渐失去原有的信心, 不支持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 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与日俱增。

3. 地区环境因素

民族聚集区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 这一地区的教学大多实行多语教学, 即少数民族语言、汉语、英语等。教师上课的时候一般要求用汉语实施教学, 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这样一来更加剧了本不该有的“教育鸿沟”, 加深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另外, 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几天才来上一次学, 更有甚者, 一两个月才来一次, 这无疑对当地正常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民族学生在得不到教育的同时, 反而助长问题行为的蔓延。

4. 社会因素

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早就是一把双刃剑,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学生在网络里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但也有很多学生沉迷在不健康的东西里面, 特别是民族学生由于接触网络不多, 当他们步入新鲜的网络社会时, 发现自己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 正是这些契合点使他们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再加之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 使得本就迷茫的民族学生在内地学校里更加迷茫, 难免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对上述内容的研究,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重要意义。第一, 在理论上的价值。国内对学生问题行为虽然做过大量研究, 但是对于职业院校民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注并不多, 尤其像笔者这样专门从事德育管理的研究更少。希望能发现民族学生问题行为其特殊影响因素, 扩展对民族学生的研究, 为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做一点补充。第二, 在实践中的意义。本研究是内地职业院校民族学生问题行为, 也是大多数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来的, 因此, 该研究对民族学生自己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官网 (http://www.moe.gov.cn/) .2015-10-16.

[2]四川省凉山州民委 (http://mzw.lsz.gov.cn/) .2014-06-09.

[3]邓世英, 刘视湘, 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50—54.

[4]万礼修.中学生问题行为与人格特征、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2.

[5]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内地民族高校 篇9

内地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主要由学院财务部门负责。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不得遗漏和隐匿,不得在预算之外另留收入项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高校内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小金库”现象。其操作方法就是下属部门为了满足小团体利益,截留收入,并将其作资金的体外循环,而并不纳入整个学校的综合收入预算之中。另外,高校内部综合预算在预算当年由财务部门于1、2月开始编制,通过多次研究、商量,最后在4月前后通过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后,下发到校内各部门。这样学校内部综合预算编制完成并执行已经是预算当年的4-5月份,给及时执行当年预算以及安排预算指标造成困难,使日常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不能及时跟上。

2 香港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的模式

香港高校一般设有专门的财务预算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三年政府拨款申请,制定校内资源分配模式,核定各部门年度用款总额,并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例会以讨论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香港高校的预算考核强调“问责制”,因此高校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要向财务处提交未来三年详细的工作计划、教职工编制计划和财政开支计划。中期、年终都要进行预算执行情况检查,检查预算执行的状况以便修正。高校各部门每年年终要向财务处提交当年的工作总结报告,以考核其是否完成承诺、经济活动是否取得最高效益。

3 国内高校与香港高校预算管理比较后存在的问题

3.1 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配备不全面

通过比较,会发现内地许多学校内部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科室,以及配备相应的预算分析和预算监督的管理人员,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3.2 预算编制缺乏民主性,编制主体单一

学院作为一级预算主体,其预算编制均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但就目前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客体的了解不够,财务部门只是依据上年度会计资料及各个部门上报的预算项目,根据经验进行删减。由于预算编制主客体之间缺乏沟通、了解,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就会大打折扣。

3.3 预算编制方法落后,收入与支出反映不全面

学费收入是作为高校办学资金来源的一项主要渠道,而目前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假如依据收付实现制原则,只对已收的部分作为收入处理而未收的部分不予反映,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核算高校预算外收入的规模,不利于编制年度预算及布置各项财务支出。高校现行支出预算按照财政部门设定的定员定额和日常公用支出限额进行编制,财政虽然对高校的支出预算编制口径做了些调整,但带有高校特点的一些支出,如教学支出、学生活动、实习等支出仍然难以全面反映。

3.4 预算的执行及监管缺乏力度

高校预算缺乏健全的机制,执行、检查、监控等力度不够,流于形式。预算的执行没有和部门的工作业绩挂钩,也没有把部门经费和未来的工作目标结合考虑,奖惩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这也就造成了各部门争夺资金,从而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

4 借鉴先进经验,改进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收入预算编制方法

高校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学生学费及住宿费、经营收入和其他非税收入等。财政拨款收入通常情况下是稳定增长的,预算一般会参照上一年度的财政拨款数,结合增招的学生人数进行合理预计。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收入可以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测算,即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人数与相应的收入标准测定其预算收入。其他非税收入也属于学校的自筹收入。为确保各项非税收入能足额上缴,避免各单位出现隐藏、截留、拖欠等行为,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创收分成比例来调动校内各职能部门创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2 支出预算编制方法

对每个支出项目严格按照“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一切以“零”为起点,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必要性及轻重缓急程度,认真仔细分析,权衡得失,择优选择,测定出每一具体项目的预算金额。对于学生活动费,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的一定比例计提活动费,参考以前年度学生活动项目进行测算。对于人员经费预算,按照标准定额逐人核定;对于公用经费预算,按有关标准和定额,对每一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下达的具体项目逐项测算;对于一些大宗项目,如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基本建设、维修改造等项目,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严谨、科学的论证,并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周密测算,必要时还需请有关专家参与论证才可以批准。另外,还应建立项目库滚动管理和绩效考评管理。在预算安排上,首先考虑的是保证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分配要有顺序,不能随意安排。另外,还要加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研究,使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与之相适应,提高学校资金运作效率。

4.3 财务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制定权限审批制度,各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负责,在审批权限内审定签字,超出审定权限的范围,应报经主管院长审批。主管院长必须检查所处理业务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并对其合理性、完整性及用款进度负责;财务部门的审批依据是原始凭证和资金运筹情况,并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资金运作以及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负责。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学校应建立起财务部门监督、财会人员监督和全体教职工监督相结合的内部综合监督机制,要加强内部审计力量,强化审计责任意识,并通过审计发现和处理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坚持政策观、坚持科学观、坚持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效益意识、节约意识、风险意识,依法理财,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注重效益,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国家预算管理政策,适应学校发展的预算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摘要:本文将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两地高校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找出内地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校,预算,财务管理,比较

参考文献

[1]张静文.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财会研究,2004(,2):46-47.

[2]段玉清.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3):22-24.

内地和香港的高校德育比较 篇10

一、德育的定义

广义的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和社会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内地和香港高校德育的异同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分别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1. 德育目标的比较。

德育目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方向, 同时也决定了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香港高校的德育目标非常明确, 他们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格完善的合格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讲, 香港的高校德育与其公民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两者的目标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都强调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香港回归祖国后, 其德育目标也做出了轻微的调整, 明确提出了青年一代需要具有民族观念, 不仅要爱港、亦要爱国, 同时不忘在学习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 提升道德水平, 为香港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内地高校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爱党爱国,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确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 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等。内地高校的德育目标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确切体现。

纵观内地与香港地区高校的德育目标, 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 其最终目标都是为培养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国家观念和拥有高尚品德的良好公民, 并都将民族精神作为了德育目标的核心内容, 其中爱国主义是核心中的核心。

2. 德育内容的比较。

能否实现特定的德育目标, 首先要看德育内容是否合理。内地高校通常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其主要内容, 同时兼有传统美德、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教育内容。但是, 在内地的高校德育中, 并没有公民教育这一项内容, 不得不说, 内地的德育长久以来太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 从而导致其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香港高校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等。香港虽受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 学校品德教育却保留了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性善论、德治论、等级论、修身论等。同时, 香港作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其思想观念也体现着中西合璧的特点, 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深深地影响着香港青年, 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也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碰撞出火花。由于香港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使得香港高校在德育内容上呈现出中西交汇的混杂性, 对于香港高校来说, 这既是优势, 思想潮流百花齐放;又是劣势, 高校德育背景复杂, 需要谨慎进行。

内地高校提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 倡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香港高校德育内容则兼容了东西方文化, 既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又有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 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典范。

3. 德育途径的比较。

近年来, 内地的高校德育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德育经验,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德育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内地德育一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了社会实践、心理咨询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德育途径, 但在实践过程中, 由于经验不足, 难以将这些途径方法推广延续, 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香港高校一般极少通过正规课程来进行德育, 多数情况下是由隐蔽课程来实现的, 例如, 学校组织各种课外互动、校园活动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内地、香港地区所采取的德育途径不同, 内地多注重课堂教学灌输德育内容, 香港更多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文体竞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其认同自己所倡导的思想观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香港高校德育对内地的启示

1. 内地高校德育内容应突出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民族活的灵魂。香港高校德育的最成功之处就是培养爱国、忠诚、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公民。香港德育的成功经验表明:民族精神培养越突出, 道德教育越有成效。内地改革开放以来, 青年人受外来文化和思潮的影响, 思想意识方面容易出现混乱, 因此, 应该注重培养青年人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 将其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并重新了解、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方法途径, 同时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将青年一代培育成爱国、爱民族的优秀人才。

2. 内地高校德育目标应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立足点。

内地民族高校 篇11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现状与困难 实践策略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9.044

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理解

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却并不统一.笔者在所掌握的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几种研究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世界相互依赖加强的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更注意面向世界,各高校及教育部门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同化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完善及自我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呈多样化,德国学者Dirk van Damme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当前主要有以下形式: 1、学术的流动; 2、教师的流动; 3、课程的国际化; 4、合作办学或在国外办分校; 5、大学合作研究; 6、相互认同协议, 包括一国大学授权国外大学颁授本校学位、建立姊妹学校和学分互认等; 7、大学交流网络; 8、远程教育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极为广泛,北京大学陈学飞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2、国际化培养目标; 3、国际化的课程; 4、人员的国际交流, 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室的国际交流; 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包括国际合作研究、校际合作研究、研究人员的交流、通过国际学术会议交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学术信息交流; 6、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

二、内地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意识增强,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支持和保障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教育“面向世界”方针的指导下,内地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以多种方式开展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縮短了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内地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显得严重不足,需要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从政府以外的资源配置中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

(二)、我国传统大学制度和世界主流的先进教育办学理念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树立内地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和大学制度。

(三)、各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够.1998 年8 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后,高等院校正在逐步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但高等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合作院校选择、专业项目确定、人员出国等方面的干预太多。

(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平衡。

第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和速度都明显优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第二,院校发展不平衡。在我国施行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后,传统的名牌大学得到进一步支持,尤其在财政方面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政府的双重资助。第三,学科间发展不平衡。据统计,近几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的出国留学人员,70%集中在通信与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命科学与人口健康、材料科学与新材料、能源与环境、工程科学、应用社会科学等七大领域内。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协调的问题尚未解决

本土化是国际化向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转化的过程。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是采取拒绝的姿态保持本土文化,还是认同或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发展本土化?有两种较为鲜明的观点:1.拒绝国际化和本土化:因为上个世纪的殖民战争,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部分学者无法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进行的交流与合作,阻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本土化的进程。2.认同国际化并融合本土化。该观点全盘否定本国民族的“传统”,以西方的思想和范式取代本土化。学者徐小军认为,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而言, 都存在着经过历史沉淀积累形成的有别与其他国家地区民族的传统特质, 这是本国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国际化过程是为促进本土的高等教育传统的洗练、延伸,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

三、内地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学校的品牌缺乏对国外学生的吸引力。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内地的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著名学府外,大部分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缺乏品牌影响力,这直接导致了内地高校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没有什么吸引力,留学生输出和输入存在严重的“逆差”。

(二)、学校所在的区域本身对外开放程度的局限。当前内地东西部之间和各省市区之间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均衡,甚至是同一个省市区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均衡,也决定了处在不同区域的高校在国际化方面面临不同的“命运”,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资金、政策、吸引力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需要的政策导向与支持尚不健全。内地当前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还是以政府为主体。但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要在复杂的市场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高校必须成为竞争的主体,拥有自主决策与行动的权力,这就需要理顺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扩大高校自主权,尤其是对外交流的权力,而政府的作用更多应是宏观指导、咨询服务。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过多,使高校丧失商机,降低竞争力。虽然《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一些新的权力,但在真正落实上尚缺乏配套的政策导向和支持。

四、内地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向与策略

(一)、内地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应坚持的方向

(1)着眼于加大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教育市场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的市场化进程相比,进展相对缓慢。这与实际工作中政府的管理观念的转化相对滞后不无关系。对于高校来说,仍在相当程度上依靠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越位管理,使得高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难以确立。因此必须加大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体制改革,在外充分树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形成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投入市场运行;在内确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

(2)立足实际,加强引导,分类分层推进。要做好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划,但这个规划不是一刀切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在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指导下,按照国家——地方——学校进行通盘考虑,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更主要的是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按照学校的层次及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提出适合地方特点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国际化目标和参与措施。

(二)、内地高校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策略

(1)确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入TWO后,我国对教育服务贸易作了承诺,表明我国教育将直接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教育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因而在培养目标上,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树立世界公民意识,同时加强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素质及管理经验的教育,尤其是培养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高层次人才和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

(2)实施课程国际化,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我们必须参照、借鉴国外高校的科类和专业结构的设置,深化我国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国际化。在课程内容上,除一些反映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技能等特色的课程和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外,应紧跟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更新课程内容,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方法和评价标准,使用国际通用的国际术语,与国际接轨。鼓励高校选用进口原版教材,尽快缩短我国在某些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畅通交流的渠道。

(3)办学观念与国际接轨。WTO的服务贸易规则很清楚地表明,高等教育就是产业,是社会投资和消费的重要领域,可以创造产值和形成利润,大学可以把自己的学历作为一种商品出售。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办学观念,树立教育产业、教育市场、教育经营的观念和高校品牌意识,与国際办学观念接轨。依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地对高等教育进行经营,合理配置资源,讲究投入产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4)引进海外人才,吸引留学生回国,迅速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可以利用自然人流动不受限制的条件,大力引进海外的杰出人才,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国际学术空间,并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吸引留学生回国,通过他们高水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完善学科建设,带动整个师资队伍迅速提高水平。

(5)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建立相关部门和组织,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政府应根据现有的法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制定相应的相互衔接的法规和操作规程,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律依据。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建立健全相关的部门和组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专门研究,使专业和课程内容国际化,师生互换与交流、学分互换和学位等值、校际合作与共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具体化、标准化、系统化。

(6)实施走出去战略,占有国际教育市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既要把国外优于自己的或对自己有启发借鉴意义的资源引进国内,也要把有自己的特色的、有竞争能力的教育资源输出到国际社会中,去参与国际教育资源的竞争。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育服务贸易规则,向国际社会输出我国的传统学科,如汉语教学、中医中药等,利用我国学费低、本科教育扎实的特点,更大规模地吸引境外学生来华留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充分发挥理工科教育的比较优势,主动走出去与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五、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国际兄弟院校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地高校正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环境。内地高校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迎接挑战, 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吸取经验教训,调整策略,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历史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佟晓丽.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对策[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2) .

[2] 徐小军.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 2005 ,(12) .

[3] 黄进,胡甲刚. 国际化·现代化·本土化—新世纪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 1.

[4] 陈学飞. 高等教育国际化: 跨世纪的大趋势[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5] 王海燕.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实践—论美日欧盟诸国及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 北京大学学报( 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 教育学研究, 2001.

[6] 陈学飞. 国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探索[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7] 彭未名. 国际教育交流与管理[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8] 王一兵.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国际比较的视角[M].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内地民族高校 篇12

一、香港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的现状

(一) 心理辅导的理念及目标。

首先, 香港高校的学生辅导普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或全人教育) , 除了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学术和专业技能外, 还要协助学生增进对自己的了解, 发展成熟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社会、国家作出贡献。其次, 香港高校的辅导服务强调以学生为本或以用者为本的服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除了基本相同的发展任务外, 他们也有个别的发展需求。最后, 学生辅导工作强调协助并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不但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 并为将来毕业后的人生做好准备,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使人生有综合的、丰富的发展, 进而实现其人生目标。

(二) 心理辅导的内容与类别。

心理辅导并非针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设立的,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从辅导内容上看, 香港高校学生辅导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心理辅导 (咨询) 、发展辅导和职业辅导。从辅导形式上看, 通常包括三方面:一是“补救性”或“治疗性”辅导, 即针对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工作, 协助学生正视危机和挑战, 解决问题;二是预防性的辅导, 即帮助学生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 包括讲座、工作坊、小组训练、资料展览及印刷等等。三是教育和发展性的, 即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包括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增加自我认识的心理测验等。

(三) 心理辅导的特点与特色。

1.围绕全人发展, 发挥辅导功能。

香港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紧紧围绕“全人发展”的目标而开展。全人发展, 即高校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学业, 使其获得发展事业的技能, 同时要培养学生德育、体育、情感、艺术、社交等方面的经验, 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 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如香港城市大学把全人发展的思想概括为心灵、智能、体能、社交、美艺、事业及情绪七个方面。香港大学以“问题为本, 优点为本”作为辅导服务的方向, 强调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育”, 主要从认知、社交和情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提升, 辅导内容涉及正向心理学、性格优点、积极思想、提升自信、适应力与个人成长、情绪管理和精神心理健康等。

2.辅导机构健全, 专业化程度高。

香港每个高校在学生事务处都建立了学生辅导机构, 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员, 所有从事心理辅导的工作人员都是专职从事学生事务工作, 而非兼任教学, 且必须具备以下专业中的一种硕士以上的学位: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学、临床心理学等。在以学生为本, 强调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下, 他们能够把心理辅导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 并且学校对心理辅导人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实行竞争上岗, 因此心理辅导人员能够不断地学习辅导知识和提高辅导技能。例如香港大学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下辅导及心理培育部由临床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师、学生导师、支持团队共20多人构成。另外, 设备与经费比较充足。香港各大学辅导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学校支持, 各项服务活动基本上是无偿的。各机构的资料与设备十分先进、完备, 有自己的图书室、音像、软硬件资料设备, 有各种小组活动室、咨询室、治疗室和其他活动场地。

3.辅导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元化。

香港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一是个人辅导。包括成长、发展性辅导 (如智能、情绪、群体交往、身体等) 和矫正性或补救性辅导 (如个人苦恼、学业问题、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处理等) 。二是小组辅导。主要以发展性活动为主, 通过辅导促进学生个人成长, 包括自我认识、社会沟通技巧、自我管理、处理情绪、领袖训练等, 从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质。较典型的如香港大学的PAC课程、舞蹈小组训练;香港中文大学 “多元发展”计划;城市大学的“择业先锋营”、“摘星计划”等。三是环境介入策略。辅导不单是辅导员运用心理辅导理论以个人、小组等层而进行, 还需要学校环境的介入, 即环境介入策略。学校环境除了校园各种设施外, 还有政策、课程、学习、文化、行政人员及讲师、教授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四是心理测验。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性情取向、能力、价值观、长处和短处等, 以帮助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估。

4.以学生需要为本, 强调服务弹性和适应性。

在学生辅导工作中, 学生是主体, 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的需要而展开, 每个辅导员都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服务”上, 而不是以一个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出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含义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学生不同家庭、成长背景, 不同性格、气质、爱好、特长, 有针对性开展活动;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活动, 紧紧把握学生中的热点、焦点问题, 及时地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服务;三是充分发掘学生资源, 在辅导中, 辅导员的身份不是以纯粹教育者的面目出现的, 而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辅导服务注重时效性、适应性, 在提供服务时, 均考虑到同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要。例如每学年初举办各种各样的新生辅导活动, 为即将毕业的同学提供系列活动如就业展览、求职技巧、工作坊、招聘讲座等。

5.多方协作, 善用资源。

香港高校注重与社会合作进行心理辅导, 使辅导更具发展性、预防性, 辅导效果进一步得到强化。在善用资源的原则下, 高校在服务学生时, 都会利用社会上现有的资源, 如宣传单、小册子等。从校外资源来看, 高校经常使用的社会资源有劳工处、工商机构、企业人士和校友等;从校内资源看, 有朋辈辅导员、学术大使、网络、个人成长课程、教学行政人员等。香港大学学生辅导处及城市大学学生发展处已开始运用互联网技术, 开展网上辅导。如香港大学开设网上电台 (U—Radio) 满足学生对流行心理学、爱情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二、香港高校学生心理辅导的启示

(一)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科学把握心理辅导的内涵。

香港高校对心理辅导的本质认识已达成共识, 对心理辅导概念的内涵已能够科学的把握。他们认为, 辅导是一门科学, 一门艺术, 辅导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 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以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强调辅导的教育和发展性,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对个别学生的治疗。但是在大陆, 心理辅导人员对心理辅导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混乱, 对心理辅导内涵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甚至有不少误解, 认为一提心理辅导, 就是指对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 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心理辅导应重视面向更多健康同学的教育和辅导。心理辅导概念上的模糊, 也许就是目前大陆高校心理辅导既有发展又发展不快且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在。

(二) 高度重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健全组织机构。

香港高校学生辅导有着完善的辅导体系。每所高校都设立学生辅导机构。如香港大学的学生事务委员会下设的学生辅导委员会,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下设的心理辅导组, 香港城市大学学生发展处下设的辅导部。辅导机构内部分工细致, 职责明确, 相互配合。此外, 香港各高校非常重视心理辅导工作, 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装备了现代化的设备, 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 充分保证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相比较而言, 内地高校对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高校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缺乏真正认同, 甚至对此存有误解, 对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学生对辅导的发展和教育功能也不了解, 学校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保证, 没有相应的机构与专业人员, 心理辅导工作停留在表面, 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 大力培养心理辅导专业人员, 实现心理辅导的专业化、专家化。

香港高校对从事心理辅导的辅导员要求严格, 心理辅导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并获得以下专业中的一种硕士以上的学位:辅导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学、临床心理学等。同时比较注重对心理辅导老师的培训和辅导技能提升。目前大陆高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主要由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员、心理课教师、医务工作者、德育工作者或其他管理人员组成。他们大多数没有相应的学历, 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训练, 没有严格的正式资格认定, 临床实践能力较差, 这样给开展心理辅导带来许多限制, 产生了不少问题。因此, 加强对心理辅导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尽快实行学生心理辅导督导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是提高辅导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 注重“发展性”心理辅导, 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香港高校的辅导机构重视对学生的发展性辅导, 各院校提供活动的主题及内容各有不同, 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有短期的及长期的, 短期的一般有两个小时至整天的小组或工作坊, 而长期的则包括整年不断的训练如讲座、工作坊、实际操作的体验等活动。训练范围则涉及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应付压力、思考训练、提高创作能力、有效学习、时间管理、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朋辈辅导员训练、领袖训练、求职技巧等。目前大陆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还基本上停留在以“矫治”、“补救”与“适应”为取向的层面, 辅导目标、功能仅局限在危机处理、适应的协调等方面。诚然, 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但更多的心理问题是与学生发展的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在心理辅导需要特别重视发展性辅导, 不仅面向求助的学生, 而且更面向健康的学生。

(五) 充实、拓展辅导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增强辅导的实效性。

香港高校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 辅导内容丰富, 既包括治疗性的、也包括预防性的、教育和发展性的。在推行辅导工作尤其是发展性的活动及训练时, 所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新意、有趣味, 能够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 从中获得教育, 促进个人成长。常常有工作坊、训练营、训练计划、讲座、课程、研讨会、摊位游戏、展览、流动服务站、舍堂活动、晚餐演讲、心理测验等。目前内地高校学生心理辅导主要以个别辅导为主, 职业辅导主要以提供就业信息为主, 丰富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和活动尚未有效开展, 职业心理辅导和就业技巧的培训还不普及。从总体上看, 内地高校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还处在发展初期, 而且由于人手和专业限制, 辅导工作往往浮于表面, 不普及、不深入。结合大学生实际, 不断拓展辅导的内容, 丰富辅导形式, 灵活应用各种辅导方法是增强心理辅导效果的必由之路, 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选材、施工下一篇:禽流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