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疆高中班(共11篇)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1
一。学校于2000年8月成立了新疆部, 目前在校的新疆班学生共四个年级, 八个班级, 有来自14个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蒙古、塔吉克等5个民族的320名“民考民”的学生。学校新疆部始终把民族教育工作深深地根植于学校“人文教育”之沃土中。面对新疆学生特殊的教育群体,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状况、认知能力、行为习惯等,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性, 优化人格, 进行富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办学九年来, 七宝中学新疆部不仅没有学生因心理疾病而被退回原籍, 而且已经毕业的五届学生中, 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均超过全国同类学校的录取水平。尤其在近三年, 高考录取率均为100%, 位居全国内地新疆班之榜首, 其中有三位毕业生摘得全国内地新疆班“民考民”类文理科状元, 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这里跨入理想的大学, 其中两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 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几年来, 有800名学生参加了青年党校的学习, 86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其中已有9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疆部工作业绩斐然, 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认同, 为了表彰学校在民族教育中的突出贡献, 上海市政府授予七宝中学新疆部“劳模集体”称号, 三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新疆自治区优秀教师”。
现在就我校新疆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心理问题疏导途径的实践探索作一回顾与总结。
一、新疆班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
新疆班学生整体素质不错, 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勤俭、勤奋、勤劳;淳朴、善良、热情;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感情丰富。清晨和傍晚的校园里,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疆班学生在默默阅读;运动会和篮球场上, 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班学生总是奋力拼搏而取得骄人战绩;在学农基地和军训方阵中, 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班学生总是以埋头苦干和精神饱满赢得众人的好评。他们不愧是具有刻苦、勤奋、踏实、拼搏品质的优秀学生。
但由于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加之部分学生的性格内向, 心理承受能力差, 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与竞争面前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们发现, 他们给父母打电话时往往是报喜不报忧, 思乡与恋家的感情压抑在内心, 艰难与不适的困惑消磨着自信。其实, 从接到内高班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 他们就进入了一个心理动荡的困境。告别可依赖的父母、离开熟悉的家乡、进入陌生的校园, 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 是何等的艰难。他们要独立地面对语言突破关、人际交往关、生活适应关, 所以, 在群体表现平静的背后, 隐藏着巨大的个体心理危机。
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与技术, 如:16PF人格因素测试、沙盘游戏投射、音乐意象分析、咨询案例剖析等, 了解新疆班学生真实、客观的心理状况。以下是几种比较典型的类型:
1. 由角色定位的落差引发的失落心理
高三学生小A, 在新疆读书期间, 一直是学校的“高材生”。但来“内高班”读书后, 再没有找到过“优秀”的感觉。随着高考的临近, 她害怕高考失利没脸见父母, 最近与宿舍同学又发生了矛盾, 好朋友之间产生了误会。她觉得没人能理解自己, 自己的经历非常失败。新疆部的领导与教师们认真分析小A同学的学习基础、应试水平、心理承受力, 在征得小A父母同意的基础上, 请小A妈妈来上海陪伴女儿度过高考前的最后时光。因为有妈妈的陪伴, 生活上精心照顾;老师、家长共同配合, 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呵护。小A最后顺利考入江西中医学院。
2. 由心胸狭隘、情绪过激而引发的冲动行为
学生小木自我防御意识特别强, 常常表现为没有安全感。高三最后一学期因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 又催化了他敏感而浮躁, 急躁而不稳定的心绪。2005年3月的一天, 因一些小事与另外三位男生发生了口角, 盛怒之下的他失去理智。
针对这桩斗殴事件, 校长决定给小木同学一个“美丽的惩罚”, 罚他在最后的三个月里:与那三位受伤害的同学和好如初;奋力拼搏迎接高考,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
小木同学被感动了, 从那以后的他像换了个人似的, 三个月中他如饥似渴。最终, 小木与其他三位同学一道顺利地考入了理想的大学。临别时他们四人特意找到并紧紧拥着校长, 激动地说:“谢谢您。”
为了学生的前途, 为了家庭的幸福, 为了社会的和谐, 学校用宽容之心呵护了学生的“成长风波”。通过这件事, 感动了他, 教育了他, 改变了他。小木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因表现出色, 一年中两次大幅照片刊登在人大校报上, 他已成了人大的新闻人物。小木同学懂得了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
3. 由学习困难、抗挫能力差而引发的自卑心理
新疆班的学生大部分都表现出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 但由于“民考民”学生的汉语基础差, 在学习上确实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 如与原来的学习相比, 学习时间长、强度大、节奏快、要求高, 学习压力剧增。部分学生因此而产生了学习焦虑症状, 出现多梦失明、头晕恶心、胃痛、记忆力减退等躯体化症状。正如一位预科班的学生在“音乐意象分析”中所描述那样:“在聆听《不速之客》音乐时, 眼前出现的是一片黑暗, 渐渐地看到自己站在波浪汹涌的海边, 海浪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双脚。人在海浪的拍打下, 摇晃着难以站稳, 心里是一阵阵的紧张、恐惧。慢慢地发现, 拍打过来的是一张张考卷, 上面醒目的红字:50分、40分、30分……”
面对由学习困难而自尊心受损, 产生学习焦虑的学生, 信任与鼓励对他们是莫大的支持。老师通过“借”分数予以柔性鞭策;也可以通过对学困生处于稳步前进中的不及格分数旁大大地写上“大于60分”, 肯定学生的进步, 以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还可以用欣赏和赞美的眼光去发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积极的肯定, 是他们能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的动力。
二、优化新疆班学生心理品质的途径
针对基础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现状, 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 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尽职, 仅做到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而被动式的解决是不够的。为此新疆部设计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心理教育活动, 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调适、疏导和辅助作用。
1. 开展心理系列课程, 提升心理素养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 包括必选课、拓展型课和研究型课。如面对预备班、高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适应困惑问题, 开设《适应新环境》、《自我角色新定位》、《我的情绪我做主》等心理活动课, 帮助学生适应环境, 调控自我。
(2)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 在高二年级开设《人际交往技巧》、《提高学习效率策略》、《创新思维探索》等拓展课,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交往技巧。减少学生为了缓解学习压力而寻求产生的异性交往过密现象。
(3) 在高三年级开设《减压工作坊》、《助你学业成功的好习惯》、《自信迎考铸辉煌》、《调整心态迈向成功》系列心理讲座, 帮助学生提高应考的心理技巧, 以稳定的心态迎接高考的选拔。
(4) 成立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 大力支持学生运用同伴辅导与团体心理支持的方式, 排解心理压力。新疆部有《雪莲》杂志社、楼兰舞蹈队、驼铃记者团、飞翔网络工作室等十四个社团。
2. 开阔视野, 培养大气品格
由于“内高班”教育的特殊性, 我们在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开阔学生的眼界,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组织学生参观了浦东陆家嘴金融区、洋山深水港、中国航天基地以及金山石化总厂、宝钢集团、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现代化企业,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 经济和社会的繁荣靠的是科学知识, 而科学知识的获得, 少不了勤奋。组建志愿者服务队, 到社区、公园参加护绿活动, 给福利院的老人送去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学生社团积极参加社区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 介绍民族风情, 增加与当地群众交流的机会。近距离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
3. 鼓励自主管理, 促进自我成长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搭建舞台让学生们有充分展示的机会, 满足他们好表现的欲望, 发挥集体荣誉感强的优长。举办“五一”社团展示、“国庆”诗歌朗诵、“春节”文艺联欢、寒假“OK”秀等具有新疆班特色的文化节日。
在班级管理中一贯坚持的班长、班委干部的每月轮岗制度,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上班干部。体验做班长、班委对自己能力的培养, 考验自己的责任心和爱心。
4. 建立家校联系, 完善心理支持系统
新疆班学生常年寄宿在校, 家庭心理支持系统弱化或缺失, 这对缓解学习压力、消除负面情绪, 培养和谐心理都是不利的因素。新疆部通过创建温馨教室活动, 运用《家长通讯》、暑假家访等方式, 建立家校联系。与七宝中学汉族学生组建联谊班, 组织学生走进教师和当地汉族学生的家庭, 开展学习和文化的交流活动。融洽的师生关系、真切的同学友情, 完善了他们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老师的关爱、同学的支持, 使他们感到温暖、安全和幸福。在四年的高中生活中, 学生们享受了充实的生活, 愉悦的心情, 成功的学业。
三、探索新疆班学生心理问题的意义
探索新疆班学生的心理特征, 研究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与途经, 让每个新疆学生健康成长, 是民族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者的使命。这项研究既可以丰富少数民族班学生心理研究的内容, 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平稳、健康地度过在内地四年的学习过程, 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新疆内地高中班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同时更是为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加速边疆地区发展、维护国家稳定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杨敏毅蔡品莲上海市七宝中学201101]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2
我如果被内地新疆高中班学校录取,保证将坚决履行以下承诺:
一、履行《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生报到承诺书》的各项承诺,按时到录取学校报到。
二、决不放弃到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习机会,一定会勤奋学习,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学业。
三、保证做到在规定的时间、指定学校按时报到。
四、自觉参加县市教育局组织的新生行前培训,服从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报到运输,遵守运输过程中各项规定。
五、保证到学校报到后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三非”活动,坚决做到 “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绝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否则我将承担一切后果。
六、如果因个人原因未按时到内地新疆高中班报到,我接受我的信息被录入到报到失信库中,我也将自愿放弃本地区重点高中(如喀什二中、喀什六中)的录取。
以上六条,如果做不到,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我本人承担。
考生准考证号: 考生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3
关键词:内地新疆高中班;汉族普通班;化学学习动机;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3–002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提出
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已经开办近13年,新疆的孩子在内地的学习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发现,对内高班学生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政治、汉语、英语等学科上,而关于化学等理科的研究较少,尚未发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将内高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其化学学习动机,同时与汉族普通班(以下简称“普通班”)学生作比较分析。
2 问卷设计与实施
2.1 问卷设计
根据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关于学习动机研究的成果[1][2],内高班学生、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刘克文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分类理论设计调查问卷[3]。问卷由以下六类学习动机维度构成:
(1)认知动机:学生对化学知识及其获得过程具有极大兴趣,渴求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对学习化学知识无满足感等。
(2)崇高理想动机:学生理解了学习化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从而产生学好化学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
(3)自我实现动机:学生为了升学或将来能找到一个满意的职业而学习化学知识。
(4)义务动机:学生为了班、组集体的荣誉,为了帮助其他同学,为了报答化学老师和家长的关心而学好化学。
(5)依附动机:学生为获得家长、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等而努力学好化学。
(6)受迫动机:学生因为害怕家长或老师的责备或批评,怕同学的讥笑,害怕考试结果达不到毕业水平才不得不学习化学。
每一类学习动机都有5道题目进行平行考察,组成30道题目,每一道题目有5个备选答案。
2.2 问卷实施与样本分析
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上海某重点高中的内高班学生进行调查,在平行条件下也对普通班学生进行调查。向内高班所有学生发放问卷,各年级随机抽取两个普通班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67份,回收467份,得到有效问卷446份。其中内高班学生245份(预科班72份,高一65份,高二70份,高三38份),普通班学生201份(高一74份,高二85份,高三42份)。
选用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法来计算问卷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经分析处理得总体α=0.878,因此问卷的信度基本达到要求。
2.3 统计说明
分别以“5”、“4”、“3”、“2”、“1”代表备选答案“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能确定”、“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认知动机”类型为例,得出每份问卷,即每位学生在该类型上5道题目的平均值M1,然后求出所有M1的平均值M2。M2即为所有学生“认知动机”的动机指数。以此类推,得出其余五类化学学习动机的动机指数。
3 结果与讨论
3.1 内高班和普通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分析
如表1可知,内高班学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的强度顺序为: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崇高理想动机>义务动机>受迫动机>依附动机;普通班学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的强度顺序为: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义务动机>依附动机>受迫动机>崇高理想动机。
分析发现:认知动机是两类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动机,要明显高于其他学习动机。其次是自我实现动机,其动机指数数值与认知动机的差距较大,但要明显高于其他学习动机。两类学生的认知动机(F=3.522,p<0.05)、崇高理想动机(F=13.625,p<0.001)和依附动机(F=11.085,p<0.001)存在显著差异。
内高班与普通班学生最显著的不同要数“崇高理想动机”,在内高班学生中该类型化学学习动机强度处于第三,而普通班中则处于最后。可见,国家“派请新疆学生不远千里来到内地学习,将来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初衷似乎正深入学生的心中。相比于内高班学生,普通班学生更愿意听到父母、老师们的赞许与夸奖,以此激励自己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
3.2 内高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差异性分析
3.2.1 化学学习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
结合表2与表3可以发现内高班男生的动机强度普遍高于女生,普通班学生也是如此。对于自我实现动机类型,内高班男生的动机指数高于女生,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F=7.598,p<0.05)。该结果首先体现了传统观点:男生对理科学习相比女生更具倾向性。当然,其中也不乏其他因素,如男生在荣誉感、责任感方面相比女生需更重一些;女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相对男生较多;由于化学是一门重视实验操作,重视科学探究的学科,需要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男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相比女生要强一些。综合上述因素导致了男生的化学学习动机高于女生。
对于普通班学生崇高理想动机(F=4.061,p< 0.05)和受迫动机(F=4.117,p<0.05),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显著。相比于普通班女生,虽然两者都具有类似强度的自我实现动机,但是内高班女生有着更远大的理想抱负,胸怀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而普通班女生则不然,从小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使得她们无法经历并感受到内高班女生那种艰难的成长经历,虽然在受教育过程中也树立理想,但是程度有限,所以造成自我实现动机基本相同,但崇高理想动机不同的情况。
3.2.2 化学学习动机在年级上的差异性分析
结合表4、表5可以发现:对于各类化学学习动机,不同年级的内高班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别是认知动机(F=10.436,p<0.001)、崇高理想动机(F=10.371,p<0.001)和义务动机(F=11.834,p<0.001)差异非常显著;随着年级的上升,内高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在认知动机上的变化差异最大,内高班学生在预科时最强,然后呈递减趋势,特别是认知动机,随着学生进入高三,该类动机下降明显,而崇高理想动机则上升明显。
预科班学生的认知动机强度较高。作为全疆最优秀的学生,有幸来到祖国内地接受优质教育,学生感到无比的幸运,再加上心中强烈的使命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相信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具有较强的认知动机。同时,刚接触到化学不久的预科班学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阻力和自身基础的负面影响较小,所以对化学学习产生较强的认知动机。而随着年级的上升,化学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而且相比于普通班学生而言,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可能就一下子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致认知动机强度逐渐下降。
4 结论与启示
4.1 内高班与普通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异同点
(1)内高班学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强度总体较高,但低于普通班学生。其中,认知动机强度最高,自我实现动机次之。
(2)内高班男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强度总体高于女生。其中,内高班女生的崇高理想动机较高于普通班女生。
(3)内高班学生在预科年级时认知动机最强,除了认知动机和崇高理想动机以外,其余各类动机强度随着年级的上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4.2 调查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4.2.1 以认知动机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其他类型化学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两类学生都有较强的认知动机,但笔者认为仍需要继续加强,特别是需要注重更多的化学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更高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在此基础上,内高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化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并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环境等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为祖国、为民族而刻苦学习的崇高愿望,树立今后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再者,内高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运用更多更深层次的结合家乡实际的教学素材,研究并建立适合民族特色的化学教学体系与反映民族文化的化学校本课程,以发挥传承民族化学文化的功能。后者在普通班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进而转化为崇高理想动机。最后,化学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提升自信的机会,不断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持久而稳定的动力。
总之,在对内高班和普通班学生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认知动机较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培养、激发学生其他化学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传播更多关于化学的“正能量”从而提高两类学生总体化学学习动机。
4.2.2 关注女生群体,培养和激发其化学学习动机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高班女生与普通班女生都具有类似强度的自我实现动机,但是内高班女生有着更强的崇高理想动机。这和两类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可以考虑加强两类学生的交流,让她们彼此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别是普通班女生,需要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以提升崇高理想动机。另外,内高班男生的动机强度高于女生。除了生理因素外,传统观念也致使女生学习化学等理科学科的信心与兴趣降低。但是早有研究表明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智力上的差异。因此,要激发和提高女生的化学学习动机,那就要加大正面宣传,积极引导公民转变观念,为女生学好化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女生的化学学习寄以更高的期望,充分发挥科学探究实验的积极作用,引导女生学好化学,提高其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应针对女生的个性特点如细心、耐心、善于观察等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特别是内高班女生,她们的依附动机较低,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多多鼓励与表扬,肯定进步,善于发现她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引导,把她们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转移到化学学习中来。注重“进步大于分数”的观念。
4.2.3 “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针对内高班和普通班学生这两类学生,化学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因人制宜”,以保持或激发学生更强的认知动机。就内高班学生而言,化学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高中化学与初中的不同,漫长的四年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化学知识不断摄取与应用的过程。再者,在低年级阶段要严格按照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以应对今后更深入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思路能使学生的化学学习由较低的学习阶段“跃迁”到较高的阶段,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从而在今后学习中不会受基础不扎实、难度加大、抽象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认知动机。就普通班学生而言,化学教师需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经常委婉地指出:如果能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就能不断改进实验技术,提出更好的实验方案;学好化学可以解释生活中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这样的启发和引导,必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化学教师要认识到内高班学生的认知动机随年级上升而下降趋势明显,应该意识到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在激发基础上的延续与保持。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5.
[2]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15.
[3]刘克文.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1992,(1):26~30.
[4]徐创新,金裕.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0,(2):41,61~63.
[5]颜红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4
一、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内高班没有专用的音乐教材, 汉族学生使用的教材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是教师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 我借鉴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教材内容, 根据内高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首先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然后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 引导学生走近音乐, 接着从学生熟知的家乡音乐———新疆音乐入手逐步引导, 层层深入, 使学生慢慢融入音乐, 逐渐产生学习的欲望。以内高预科班 (内高班新生) 第一学期音乐课为例,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如下:
音乐与生活 (1课时) →音乐基本要素 (旋律、速度、力度、节奏等, 2~3课时) →学会聆听→多彩的新疆音乐 (内高班学生多数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设计2课时, 让学生自己讲, 教师补充) →其他少数民族音乐 (蒙古族、藏族等, 2~3课时) →汉族民歌 (1课时) →走进民乐→鼓乐铿锵→丝竹相和……
因为内高班的特殊性, 所选的教学内容还要考虑思想性、教育性。为了调节学生的情绪, 在教学中, 有时也穿插2~3课时学唱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歌曲, 如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的通俗歌曲等;古尔邦节前夕, 课上也可以带领学生排练节目。由于内高班新生汉语基础较差, 课上教师要尽量放慢语速, 课的容量也要适当减少。合理的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的设计, 唤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 为学生多元感官联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 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
在音乐教学中, 情境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审美心理的变化往往发生在一定的音乐教学情境中。创设情境, 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 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 激发他们的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在内高班音乐教学中, 为了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 我引导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 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声音、动作、故事、游戏、图画和影像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脑、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动起来, 以动启思, 以动促思, 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热情, 使他们能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例如, 讲解音乐要素“节奏”时, 为了帮助学生找寻音乐节奏与生活节奏的关系, 我让学生欣赏连云港本地海州湾渔民《起网号子》视频片段, 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劳动的同时嘴里哼的是什么?哼的曲调节奏与劳动节奏有关系吗?学生回答过后, 我创设一个抬东西的场景, 并设计了简单的号子, 让学生边动边与教师的号子相呼应, 在良好的氛围中, 学生通过动脑、动眼、动口、动手, 在自身体验中得出结论:音乐的节奏是从生活节奏和语言节奏中概括、创造出来的, 它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劳动节奏运用了音乐节奏, 音乐节奏在劳动节奏中表现出来。由于之前有了良好的铺垫,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在“听、唱、跳、想象、创编”等活动体验中, 音乐能力得到发展, 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又如, 在教学《中华鼓韵》一课时, 为了刺激学生视觉、动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 我在课前播放马来西亚电视连续剧《鼓舞》中一段“斗鼓”场景, 铿锵的鼓点把学生引入了鼓的世界, 激烈的斗鼓画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导入:《鼓舞》讲述了一群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如何在艺术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点。这段视频让我们感受到了斗鼓的激烈场面。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也来尝试、体验一下这紧张的气氛。敢接受老师挑战的就拿起你们手中的鼓锤, 请你把老师敲击的节奏模仿出来。通过画面及语言的刺激, 学生的动觉被调动起来, 斗志高昂, 纷纷拿起鼓锤, 仔细聆听我敲击的节奏, 并模仿敲击出来。学生全员参与活动, 气氛活跃而热烈。
三、利用多元感官联动, 让学生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 也是学生自己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2]情感既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必须把学生自身的情感调动起来。情感的激发和调动作为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和效率的手段, 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服务。多元感官联动, 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和音乐情感的体验。在内高班音乐教学中, 我向学生提供多种音乐活动的机会, 通过听觉、视觉、动觉、触觉等多元感官联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音乐良好的情感体验, 进而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促进他们感知、创造、想象等方面能力的健康发展。
西方音乐史是内高班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 但是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新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理解作品塑造的形象, 我做了多元感官联动的教学尝试。下面是《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教学片段。
【案例】
(1) 教师:肖邦的作品受到世人很高的评价, 那么, 他作品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聆听来感受。
(2) 教师演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让学生用心聆听, 边听边展开想象。
(3) 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谈听后感受。
(4) 教师出示曲名, 简介夜曲, 并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对肖邦夜曲的印象, 引学生入境。
(5) 分析:肖邦作品中优美旋律的来源是什么? (启发学生结合语文课本中文章《肖邦故园》对肖邦出生地自然风景等环境的细致描绘来进行分析)
(6) 体验情感:出示小诗《夜曲》, 全体学生和着教师钢琴伴奏朗诵, 进一步感受乐曲描绘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7) 感悟:从乐曲中感受到肖邦的诗人形象 (气质忧郁、纤弱、敏感、幻想) 。
【点评】教师抛出问题, 唤醒学生听觉感官进入情境;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 并在音乐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引学生入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结合语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学生随音乐朗诵等方式, 既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意境, 又让学生在动觉、听觉等多元感官联动中感悟了音乐塑造的形象、理解了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
内高班学生远离自己的家乡, 一年回家一次, 他们平时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理解。在多元感官联动的音乐课堂, 我走进学生当中, 与学生一起同歌、同舞、同乐, 良好的互动, 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尊重学生的思想, 聆听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在教学中, 我关注学生的学习, 对于有语言障碍、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我给予充分的鼓励, 并耐心地指导。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 信任学生自身的内部成长力, 重视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多元感官联动教学, 使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摘要:利用多元感官联动是提高内地新疆高中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具体方式是:在音乐课堂中, 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利用多元感官联动, 让学生体验音乐情感。利用多元感官联动, 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 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关键词:多元感官联动,内地新疆高中班,音乐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烁.多元感官统合的音乐教学及启示[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3 (4) :3-5.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5
欢会
(议程)
一、学生舞蹈《好运来》
二、主持人宣布2011兔年新春联欢会开始
三、吴建生校长致新春贺词
四、学生大拜年
五、与会领导致新春祝福并赠送新年礼物
1.天津市政府老领导、市慈善协会名誉会长陆焕生祝贺新疆学子新春快乐
2.天津市政协老领导、市慈善协会会长曹秀荣祝贺新疆学子新春快乐3.受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委托,市教委和市民委领导祝贺新疆学子新春快乐
4.宣读市政协主席邢元敏给微山路中学内高班学生的新年贺信
5.宣读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贺信
6.宣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给新疆学子的新春贺信
六、学生节目
1.舞蹈《青春飞扬》
2.吉他弹唱《无可奈何》、《姑娘》
七、天津各界爱心人士祝贺新疆学子新春快乐
1.2位企业家分别捐赠助学金和新年礼物
2.2-3位书画家捐赠书画作品
八、学生节目
1.合唱《感恩的心》
2.舞蹈串烧
九、网络大拜年
1.新疆班历届毕业生向母校、老师、学弟学妹致新春祝福
2.微山路中学原内派教师向新疆学子致新春祝福
十、合唱《国家》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6
关键词:教学内容;整合;模块;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77-03
每个专业都有其特殊的知识系统,专业知识学习“度”的把握精准与否,不仅影响教学有效性,也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为内地新疆中职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供有效途径。
1 内地新疆农业中职专业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按照3 a学程编排的教学计划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多而杂,远远超出了新疆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教学过程完全依赖教材,加之教材知识过于陈旧,各学科课程间、教学内容间的衔接纰漏或重复,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内地新疆中职专业教学如果沿用普通中职的一般教学模式——按照课程的门类组织和编排,势必造成人为的知识割裂,教学过程也将出现学生服从学科要求的现象。这对于原本汉语表达和理解能力就较弱的新疆学生来说,无疑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会使其认知结构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同时,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势必造成学生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分开。以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割裂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客观上造成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过程才能将知识与技能相融合,然后才能转化为工作能力。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实际知识的人才。为保证学生上岗前不必进行过多的技能培训,必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重新编排和设计。
2 内地新疆农业中职专业教学内容整合实践
2.1 专业教学内容整合的必要性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举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的意见》中指出:内地新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一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伟大祖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这一定位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直接指向就业,也为专业教学内容的确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培养技能型人才就是要使其具有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并将知识的综合性、能力的实践性、工作的基层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为第一批来校的新疆生授课时,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费劲心思来讲解枯燥的理论,结果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一头雾水,教学效果与预期的目标偏差很大,师生均深感困惑。究其原因,学科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从而造成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方式进行被动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内地中职新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汉语水平相对较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完全照搬汉族学生的教学标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学生很难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常受到来自于其母语的干扰,当一个生疏的专业术语出现时,学生常会用母语来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虚假”掌握。
因而,教师要首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在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习惯和学习特点,精准的提炼教学内容,准确地捕捉讲授要点。
2.2 专业教学内容整合的基本思路
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建立以生产岗位、生产类型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主线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满足内地新疆农业中职的教学要求。
内地新疆中职专业教学,应把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变为能力训练为目的;以知识体系为主线变为项目训练为主线;以教师教为中心变为学生练和学为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中职学生在其毕业后的1~2 a内主要在基层从事生产和技术指导工作,不需要过深的专业理论。因此,选取实际工作中能够用到的理论,并将理论教学实践化,不仅能使学会的技术易于巩固和强化,也会使在实践中渗透的知识要点更易于理解,使技能训练充满情趣。
为达到“按需培养、按需开课、按需施教”的要求,使教学内容的编排更加合理,需要按照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种,合理整合、梳理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再归类形成模块、项目和任务。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就是把专业所涉及工种的应知应会部分,按其性质划分不同层次的块,有序地逐块达标的教学活动。模块教学训练过程中的每个动作要领都有理论结合点,所以使理论与实践最大限度融合;在一个技能点上可能含有几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的具有综合性。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各模块内容的“易、简、全、新”,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习惯和学习特点,以及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这样不仅能减少专业课程的门数、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缩短教学时间,而且能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活动经验,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 专业教学内容整合的方法
对于汉语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内地新疆中职学生来说,安排过多的专业理论内容是不现实的,故理论知识的讲解可大幅度缩减,但绝不能只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将课程模块化可能会割裂理论和实践的完整性,而在模块下设置项目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分割的问题。由于每一个职业都具有特殊的项目和工作任务,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学习情境,来将课程内容具体到用项目任务完成。
从认知心理来看,一个知识点如果不反复记忆和练习可能会很快遗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个认知规律,有意识地调整教与学的合理安排、讲与练的实践分配。教学设计要让学生知道当前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在此基础上引入必要的专业理论,让学生逐渐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如此循环。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从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增设专业实践课程,让学生熟悉专业并体验生产流程,随着学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并将专业理论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渗透。如各类植物的种植,从整地、播种育苗、间苗、定植、浇水、施肥、中耕除草、收获,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什么东西就做什么,种类虽然变了,但步骤在重复,而且相同步骤涉及的理论知识是一致的。同时,由于每一个种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殊性,因此知识得到反复练习的同时,技能也得到了强化。
2.4 专业教学内容整合的效果
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每一部分知识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每位教师对部分与整体的认识、把握及具体安排有所差别,导致各部分知识之间经常出现重复或没有达到最佳衔接。
采用模块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课堂信息容量的“度”,便于教师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限度及时、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避免因超过或达不到“度”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减弱,通过模块教学使汉语表达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分开,而是需要二者合理整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割裂的传统教学方法,客观上造成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过程才能将知识与技能融合起来,并转化为工作能力。课程内容整合后的模块教学可有效解决此问题。每个工作任务都涉及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只有按照内在的逻辑进行整合,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往的学习评价多以笔试试卷为主。对于内地新疆中职学生来说,笔试主要衡量其汉语表达能力,而模块教学进行的是逐块达标考核,能够很好地体现实践能力,提供学生的职业发展预测。
3 结语
对内地新疆中职学生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的过程教学加以正确引导,并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进行合理的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7
一、内地兄弟省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1.基础养老金模式 (简称“北京模式”) 。
北京市以广覆盖、低水平为原则, 将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纯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 其最大的亮点是基础养老金的建立和发放。资金账户主要采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结合模式, 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财政补贴由市、区 (县) 财政分担, 市财政按区县功能定位向远郊山区 (县) 适度倾斜。缴费方面实行弹性缴费标准, 最低缴费标准为本区县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最低缴费标准以上部分可由农民根据承受能力自愿选择, 体现多缴多得。弹性缴费标准, 考虑了城市近郊、远郊农民的承受能力和不同需求, 且不受缴费15年的限制。有条件的人员可选择高标准缴费, 便于与城镇养老保险衔接。所享受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由个人账户积累总额 (含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 和国家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确定;基础养老金标准为280元, 由财政支付, 基础养老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 此外, 还充分考虑了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北京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农保”模式, 充分解决了农民未来的养老问题, 体现了缴费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有机统一, 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铺平道路并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 北京模式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一些欠缺:没有充分考虑少数弱势群体, 特别是农村老弱病贫困群体的缴费能力, 影响了社会保障的公平和正义原则;“农保”资金保值增值渠道比较简单, 没有引入市场机制, 导致大量资金闲置和浪费。
2.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养老模式 (简称“郑州模式”) 。
郑州模式是目前我国唯一采取城乡一体化的全民普遍养老模式。其参保对象为年满16岁、有郑州户口、没有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或不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郑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不抵触, 如符合条件, 参保人可以在3项保险中互换, 缴费方式比较灵活, 参保缴费比例分为7个档次, 分别为年缴费基数的6.0%、7.5%、10.0%、20.0%、30.0%、50.0%和85.0%。市民可以自愿选择, 个人缴得越多, 将来领的养老金就越多。缴费基数以郑州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每年按缴费基数的1.5%提供养老金补贴, 政府补贴每年上调一次, 大概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10.0%左右来计算。此项制度还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郑州模式充分考虑农民缴费能力和高龄贫困群体的切身利益, 打破了城乡两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存的格局, 为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但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农民缴费负担比较重, 政府财政补贴十分有限 (占缴费基数的1.5%) , 这不利于激发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也不能保证45岁~70岁之间没有缴费能力的贫困群体的利益, 制度实行起来比较困难。这种制度设计也没有考虑无子女老人的养老问题, 没有系统建立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
3.保险公司 (基金公司) 运行模式。
在山东莱芜市、辽宁朝阳市探索引入市场机制, 建立了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相结合, 标准统一、覆盖广泛、易于操作的“农保”模式。在基金筹集上, 实行政府补贴与个人交费相结合;在基金运作上, 实行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相结合;在基金监管上, 实行政府审计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其基本做法是“政府补贴、个人交费、市场运作、专门监管”。政府各级财政按每人每年补贴180元, 每年共补贴1500多万元。50岁的农民一次性交纳570元, 65岁的交纳720元, 中间年龄每增加1岁多交10元;66岁~79岁交纳710元至360元不等;80岁以上老人不交费。在基金管理上, 莱芜市委托人寿公司收取、管理、发放和保值增值养老基金, 市人寿保险公司按基金总额1.5%一次性提取管理费。这样不增机构、不增编制、不需行政经费, 能够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并减少政府管理运作方面的开支。基金公司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政府开支和管理成本, 调动社会成员参保和监督的积极性, 较好解决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从而有效保证资金安全。
4.政府等价补贴和城乡衔接型养老保险模式 (迁安模式) 。
河北省唐山市的迁安市在“农保”体系构建中创造了政府直接补贴型“农保”模式, 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设计了两大内容。一个是老年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制度, 一个是养老保险缴费制度。规定凡具有迁安户籍,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农民, 至少两个直系亲属参加养老保险就可以享受老年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 2007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另外, 只要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按时缴费, 政府就会提供相当于缴费额的养老补贴, 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尤其是政府特意在“农保”制度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者间建立互动通道, 保证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统一和衔接。迁安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鼓励性“农保”险模式, 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可有效解决农民缴费负担重、高龄农民缴费难等, 为“农保”制度的建立打好基础。但这种模式中政府所要承担的责任比较重, 可能会使政府不堪重负。
5.自主选当模式 (“马鞍山模式”) 。
安徽省马鞍山市提出了以政府组织引导, 个人自愿缴费, 村级经济补助, 乡 (镇) 、县 (区) 政府补贴为原则, 建立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式的、对老年农民实行老年津贴的“农保”制度。其资金主要来自参保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村级经济给予参保人的养老保险费补助;乡 (镇) 、县 (区) 政府给予参保人的养老保险费补贴;市、县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新农保基金收益和其他收入。参保农民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个人年缴费标准设为400元、600元、800元和1000元四个档次。参保农民缴费后, 村集体和乡 (镇) 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一般为个人缴费额的10%) ;区政府按个人缴费额15%给予补贴。参保农民在一个缴费年度内选择其中一个缴费标准缴费, 缴费标准可以按缴费年度变更。缴费档次随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基金管理方面,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缴费或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 由其指定的收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
6.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宝鸡模式”) 。
陕西省宝鸡市新型“农保”采取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的办法筹集资金, 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年缴费标准为参保农民所在县 (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至30%, 参保农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自由选择。市、县 (区) 财政对参保农民给予适当补贴, 补贴标准为市财政每人每年15元, 县 (区) 财政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由市 (县) 财政全额补贴。 参保农民按规定参保并缴纳养老保险费, 年满60周岁即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 并不再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养老补贴两部分组成。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缴费年限、缴费标准挂钩。政府养老补贴则在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上, 由市、县 (区) 财政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实施补贴, 并随经济增长而调整。宝鸡模式为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养老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然而, 如没有中央政府的财政援助, 地方财政投入有限, 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保障水平偏低。
二、内地兄弟省市“农保”模式的局限性
1.农村养老保险地方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加快立法是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性问题。从内地兄弟省市的经验来看, “农保”立法层次尚比较低或停留在政府文件上。北京市、青岛市、郑州市等具有地方行政立法权的城市, 其养老保险方面的规定没有通过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地方立法, 使得“农保”没有制度上的稳定性, 其权威受到一定的质疑。
2.个人账户控制比较严, 遇到紧急情况农民没有一定的处置权。个人养老账户属于农民个人所有, 是“农保”制度的一个鲜明特征。但实际上参保农民对账户资产的控制权极为有限。除个别特殊情况外, 在达到规定年龄之前, 参保农民只有缴费的义务, 并无实质的控制权力, 也没有投资选择权, 个人账户资金只能用于农村未来养老, 不得他用。农民个人账户上的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这对生活本不富裕的参保农民来说很难接受。
3.个人账户主要采取县级统筹或省级统筹, 由于各地养老模式千差万别, 不利于农民跨省区流动, 也不利于跨省区的统一养老保险模式的建立。
三、内地兄弟省市“农保”模式对新疆的启示
1.明确界定政府在“农保”中的责任。社会化养老的主体是社会, 而能够代表社会、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商业保险或民间互助只是辅助形式。因此, “农保”应以政府为主导, 承担相应的财政责任、法律责任和监督责任。从内地各兄弟省市“农保”运行情况来看, 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十分明确。新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方财政有限, 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农民缴费有一定的困难, 各级政府很难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政府财政补贴的空缺和农民缴费能力的不足是目前制约新疆“农保”“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需要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 由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农保”补贴责任, 不足部分可由自治区和当地财政来负担。应学习南京模式, 根据北疆、东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的情况, 国家、自治区出资所占比重依次递增, 相反, 集体补助和农民自筹比重应依次递减。还应仿效青岛模式, 地方投入比例和缴费标准根据当地实际经济情况来确定, 做到量力而行、因地制宜。
2.采取弹性缴费制度。新疆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农民收入很不一致、波动比较大, 在这种客观经济环境下, 很难采取统一缴费模式。因此可以借鉴北京模式, 采取弹性缴费方式。笔者认为, 农民按当地上年度人均收入的8%左右缴费比较合适。这样既能解决农民缴费难的问题, 也能避免固定缴费方式弊端。此外, 应充分考虑社会不同群体的缴费能力, 可学习郑州模式, 对贫困群体、高龄群体采取非缴费型养老补贴方式。
3.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主导、村域社区养老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虽然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所削弱, 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新疆地方财政比较紧张, 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养老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 家庭养老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年轻人大量向城市流动和农村计划生育的逐步普及, 农民对家政服务、精神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村域社区作为农民养老服务的提供者, 将会成为农民养老的最佳场所。因此, 应当仿效天津市的社区养老模式, 逐步建立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主导、村域社区养老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4.基金管理应当引入市场机制。新疆矿产资源丰富, 应像莱芜市一样引入市场机制, 采取基金公司运行模式, 把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部分投资于中亚和新疆自治区内的天然气、煤炭、矿产、房地产等低风险、高利润行业, 或专门成立农村养老金投资公司, 高薪聘请投资专家, 逐步提高养老金的投资回报力度。此外, 建议自治区政府允许养老保险管理机关发放新疆农村养老保险福利彩票, 以此解决资金和管理费问题;改变以前“农保”基金由民政厅一家单独管理的局面, 建立由政府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审计和银行三方组成“农保”管理委员会, 对“农保”基金进行独立核算和管理。县级以上单位应成立“农保”基金管理中心, 直接隶属于自治区“农保”管理中心;另外从社会聘请监督员, 建立“农保”公开制度, 保证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
5.顺序推进, 待条件成熟后在全疆推广。“农保”作为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任重道远, 不能操之过急, 也不能一劳永逸。从内地各兄弟省市来看, 应首先试点, 试点成功后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普及。目前新疆一些地区已经具备投保能力, 特别是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乡镇企业发达, 农民收入高, 集体经济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因此笔者建议在克拉玛依、奎屯、鄯善、石河子、沙湾、玛纳斯等市县率先进行试点, 取得一定经验后, 逐步向其他地区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应在农村计划生育户、多女子户先行, 然后逐步在其他群体开展。南疆三地州和北疆阿勒泰、塔城地区农牧民收入普遍低, 集体经济力量薄弱, 目前暂不具备投保条件, 可暂时延缓。有条件的农民自愿参加商业养老保险, 没有自给能力的老人应当享受低保或送到敬老院。缴费困难农民的保费尽量减免。
内地兄弟省市, 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保”试点可对新疆“农保”体系的构建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但新疆的具体区情与内地兄弟省市有所不同, 不能采取某种统一模式, 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内地某种模式。我们应从新疆的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在学习内地先进经验时, 吸取其精华, 才能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与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保”模式。
摘要:内地兄弟省市, 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试点, 对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但新疆的具体区情与内地兄弟省市有所不同, 不能在全区采取某种统一模式, 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内地某种模式。我们在学习内地先进经验时要吸取其精华, 从新疆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才能建立与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区情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新疆,启示
参考文献
[1]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36.
[2]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组.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研究[J].社会保障制度, 2006 (5) .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8
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创新“立体复合型”组织模式
为加强组织管理, 学校建立了校党委领导、行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 同时实施“学长辅导计划”, 在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的同时, 结合学生群体之间平等互助的横向管理, 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复合型”管理组织模式。一级组织:学校成立了援疆工作领导小组, 书记、校长担任组长, 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 主持日常工作, 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要求出发, 做好顶层设计。二级组织:成立援疆办, 下设思政工作组、学生工作组、教学工作组等, 定期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以人为本, 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方案等。三级组织:由举办专业所在相应系部的党团、教学组织牵头, 充分发挥班干、团干、心理委员、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 贯彻“爱、细、严”的育人理念, 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动态和健康状况, 适时教育、引导、疏通, 及时解决问题。
实行学长辅导计划, 即从援疆班所在系部, 遴选同专业普通专科中品学兼优且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内地学生, 与援疆班学生一对一结成对子, 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 对维吾尔族同学的汉语水平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修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与地方政府合作, 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就业问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鉴于此, 学校和安徽省对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密切合作, 通过对当地卫生人才总量和结构的调查分析, 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优势, 定向培养皮山县急需紧缺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以提高当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培养一支走不掉的医疗卫生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根据国家人才和智力援疆决策精神, 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合格,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优秀医护人才, 其中, 专业教学以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目标。学校根据新疆学生的实际情况, 量身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养, 又立足课堂教学, 增强学生对祖国、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建设和谐新疆的使命感。
三、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各项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之中
(一) 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课程
学校精心挑选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并加强对援疆班任课教师的培训、学习, 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树立大局意识, 强调“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贯彻全员育人的指导思想, 把民族团结教育融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
(二) 爱在细微中、严在当严处
学校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予新疆班学生真心关爱、真诚帮助, 尊重新疆籍学生的民族民俗习惯,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各级管理人员平时与学生充分沟通, 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 竭尽所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在学生遇到困难, 如生病住院期间, 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用真情温暖每一位新疆学子。同时在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在学校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 以人为本, 努力成为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引导者”。
(三) 增进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心理适应
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环境的改变, 语言差异, 以及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 在文化融合过程中, 不但群体文化上可产生变化, 同时个体心理上也可能发生变化。学校对新疆籍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心理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并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开展日常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 定期开设短期文化适应团体训练 (跨文化心理训练) , 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我, 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为学生适应文化生活和学习提供保障。在全校范围内建成“学校—系—班—心理委员”的心理咨询网络, 切实指导新疆籍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情感的需求, 引导其健康成长。
(四) 深化主题实践教育, 帮助学员在体验中认同
学校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通过社会调查、劳动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 促进学生了解社会、感受责任。如开展“太阳花爱心助老”、“无私奉献助你我, 榜样力量永留心”系列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组织学员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参观考察, 到社区参与送健康、送温暖、送文明等活动, 引导学生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育人
(一) 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 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 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 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学校秉承“厚德精医, 博学笃行”的校训, 着力构建学习型、活力型、节约型、和谐型、花园型校园环境, 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医疗卫生行业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 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参与达到文化融入
鼓励和支持新疆班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文化活动来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交流, 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充分发挥维吾尔族学员能歌善舞的特长, 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举办了“共度端午佳节, 体验中华文化”主题活动, 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庆国庆, 贺中秋”联欢会, 举办“古尔邦”节系列活动, 校园里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氛围, 让维吾尔族学生真正体验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三) 加强红色文化育人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学校主要通过邀请全省励志演讲比赛获奖选手、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等来校进行事迹交流,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唱红歌、读红书、看红色电影等活动, 激发学生矢志奋斗的精神;组织学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传播当代红色文化。
(四)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育人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核心内容为儒家文化中的“仁”、“礼”、“中庸”、“和”等思想, 对我国人民的精神、思想及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是人们保持个体精神和谐、家庭和谐, 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学校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学生共度中国传统节日, 帮助他们了解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组织学生考察徽园、三河古镇、安徽民俗博物馆、黄山等, 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摘要: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积极探索把内地新疆班学生培养成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献身于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内地,新疆班,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谭富才.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
[2]李中耀, 栗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10 (2) .
[3]古扎丽.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教育的深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4]梁玉春.新疆高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
[5]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2) .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9
1. 知识水平不高, 学习能力较弱
由于文化差异、整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历史等原因, 新疆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师资力量薄弱。新疆籍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 学习能力也明显低于内地学生, 这直接影响了新疆籍学生大学数理类科目和英语类科目的学习。比如, 很多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词汇量虽然比较大, 但对英语语法的知识却知之甚少, 有的学生甚至不清楚is和are用法的区别。
2. 高考受诸多照顾, 自我定位偏低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享有“50”分的优惠政策, 即高考400多分就可以被内地“211”高校录取, 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必须先上一年预科班。民族预科班, 其学制一般为一年, 学生汉语文基础较差的, 学习时间为二年。笔者的调研表明, 民族预科班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进入内地高校的途径, 但在提高学习能力及其适应性方面预科班远未达到目标。这与学生的如下态度不无关系:反正可以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就不需要好好学习了。作为辅助手段的“预科班”不但未能起到一个良好的过渡作用, 反而消解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养成了散漫和怠惰的习惯。
3. 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薄弱
在进入大学之前, 新疆籍尤其是新疆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高中受到的教育与内地教育有很大差异, 学生平时在学校遵守纪律的状况也各有不同。预科班学习压力小、学习目标低, 也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纪律意识和组织意识薄弱。商学院“新疆班”出勤统计的情况表明, 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遵守纪律情况都差于内地学生。
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表现
1. 学习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吃力, 各类考试继续“照顾”
新疆籍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 在学习数理和英语等科目时显得较为吃力。内地学生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弄懂的高数中的某些内容,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才能弄懂。长期以往, 学习质量难以追上内地学生。考虑到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 各类考试都有形式不一的“照顾”, 如降低及格标准等。这种做法导致大部分民族学生产生“我会被照顾”的消极心理, 这种心理副作用贯穿了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会被照顾”的心理和“应照顾”的做法, 以及二者的互动, 可以解释新疆籍民族学生学业质量长时间以来与期望相差甚远的事实。[1]
2. 组织性和纪律性依旧不强
初中、高中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行为。优秀是一种习惯, 不优秀同样是一种习惯。在进入大学之前,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都是比较轻松的, 各种“照顾”也导致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 进而导致他们在接受大学教育时组织性和纪律性观念薄弱。
3. 单独设置新疆班对学生的影响
单独设置新疆班便于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集中管理, 各类评奖评优活动相对公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差异性小, 彼此之间更容易相处, 不易发生冲突;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学节奏的控制及其教学方式更具有个性化, 学生更容易接受。其弊端是: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不适应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把自己与小团体紧密结合起来, 交际范围变得狭小, [2]不利于他们与汉族学生交流学习。而对于汉族学生而言, 他们是一个特别的小团体, 很难融入。取消新疆班是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新的探索。
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不适应的表现及成因
1. 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导致的小团体意识比较强, 跨文化适应难度大
由于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与内地有显著差异, 因此他们与汉族学生的融合总是差强人意。所谓“文化适应”, 即“由个体所组成, 且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 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 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3]新疆籍学生背井离乡, 分赴内地高校深造,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原有文化 (即新疆民族文化) “中断”,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文化冲突, 从而引发跨文化适应问题。[4]
2. 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
由于高中教育“营养不良”和文化环境不适应,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普遍比较差。他们上课出勤率低, 课堂纪律较差, 参与学习活动少, 这直接导致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 并增加教师授课的难度。
3. 社团活动参与状况不佳
内地高校社团众多且很活跃, 但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即便参与也不能持久。这直接减少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不利于其融入高校文化。高考方面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一再照顾, 使得他们比内地学生进入同等高校的机会更大, 承受的学习压力更小。但进入高校后, 他们反而无法适应繁重的学业压力与挑战。
四、改变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态“慵懒依赖”的对策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高考政策。享受不到加分照顾的考生会觉得不公平, 而过分享受到这一加分照顾的考生也难逃其潜在的副作用。教育水平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学习能力差异, 都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大学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生活态度, 间接影响高等教育对其培养的结果。汉族学生的抱怨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不适应表明, 教育公平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1.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必须充分重视新疆地区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鼓励内地人才到新疆从事教育工作, 同时强化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学习态度等方面加强管理, 以缓解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长期营养不良”的状况。
2. 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考选拔人才方式
高考政策照顾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体现在平时成绩和平时在校表现两方面。这样, 学生就会重视高三的每一场考试以及平时在校的表现, 尽量避免达到分数线后出现学习懈怠;在保证完成计划和质量的前提下, 侧重考生的数理和英语成绩, 可以制定高于新疆标准的录取标准, 深化民族预科教学模式改革, 合理优化课程,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并将成绩作为它们预科结业的必要条件, [5]以增强他们未来考上内地学校后的适应性。
3. 加强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
实行小班教学, 并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小班教学旨在避免大班教学时与汉族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微调。导师制是优秀教师与民族学生结对的过程。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在生活上, 学生都可以求助于导师。导师对民族学生尊重但不放纵, 关心但不溺爱。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6]
五、结语
近年来, 教育部及相关国家部委出台各类政策和援疆计划, 鼓励内地高校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学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形成了“照顾”和“应照顾”双方面的恶性循环, 民族教育陷入民族学生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困境中, 影响了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通过内地高校中培养方式的不断调整, 以及更深层次的新疆地区教育改革的协同发展, 笔者相信,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玉山·吾斯曼.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现状浅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学版, 2010 (11) .
[2]魏铭静.浅析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问题[J].民族论坛, 2012 (2) .
[3]余伟, 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6) .
[4]唐建兵.内地高校“新疆班”混合编班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报, 2013 (10) .
[5]阿西木·阿布都热西提.对深圳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 2011 (10) .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10
内高班的学生都是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优秀学生,但与北京学生比起来,他们的知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特别是英语学科,绝大多数学生连26个字母都没有学过。因此他们在上高中之前,要进行一年的预科学习——也就是他们要在一学年九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内地孩子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任务。作为预科班的英语老师,我深深感到任务的艰巨。为了圆满完成预科班英语教学任务,帮助这些孩子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经过反复思考以及与其他同行们的相互探讨,在预科班英语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策略,并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注重情感培养,创建和谐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只有具备了相互信任、彼此沟通、协调一致的授受关系,教育才能获得最佳效果。首先,我在生活中努力去亲近学生。由于预科班的学生是第一次长时间远离家人,来到一个语言、生活、习俗、气候条件、生活节奏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新环境,所以在思想上、精神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产生精神压抑,情绪方面容易波动。有的孩子因为想家经常暗自流泪。为此,我经常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促膝谈心,耐心倾听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苦恼,在生活上给予关照,在思想上进行开导,逐步消除不良情绪对他们的影响。教师的真情感动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逐渐拉近,师生感情逐步由“接近”、“亲近”向“信赖”升华。其次,我在教学中努力亲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用一些贴近新疆少数民族生活、风俗的句子作为例句,让学生感到课堂离家乡很近,教师似亲人一样亲切。例如:Xinjang is a beautiful place.I like Xinjiang very much.I want to visit Xinjiang.等,以实际行动来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这就为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
二、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为了帮助预科班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需要做很多耐心细致的工作。由于教学进度快,造成了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成绩很不理想。再加上预科班学生普遍好胜心强,这种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巨大反差,非常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我发现有的学生终日惶恐不安,甚至出现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我一方面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降低标准,倡导学生“纵向比较”,提出:“今天你比昨天有进步就是好样的”。这样,他们在平时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有了信心。此外,对于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进行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学生即使上课回答问题或平时作业中出现错误,也不会受到责备。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与赏识中,不断地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热情高涨起来,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只有采取多方面超常规的措施,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1、强化识记,扩大阅读,攻克词汇难关。
因进度快,生词学习量很大,记忆单词成为预科班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关。为此我采用单项与多项、集中与分散、专题与综合的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词汇复习。此外,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我还帮学生选择了一些生词量适中,通俗易懂,故事性、趣味性又强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求他们每天读两篇文章来增加外语输入量。我鼓励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查字典。当同学们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看懂文章时,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而这些点滴微小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去阅读,一篇篇阅读增强了他们学外语的兴趣。同时由于阅读材料中复现了教材中的很多词汇,这样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在语境中记住了单词,强化了对词语的理解深度,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学生也扩大了外语的接触面,拓展了知识范围。
2、实施语法集中教学,攻克语法难关
初中阶段重点语法主要是时态,通常的教学是将这些时态分散在各个年级学习,我则将它们相对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如: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与过去将来时等时态项目同时呈现给学生,启发他们了解这些时态在构成上的异同,让他们在对比中找到规律,然后再结合一定量的反复操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几种时态的构成。接下来更重要的一步是给他们提供一些源于生活的具体语境,以便学生可以实际运用这些时态。如:考虑到预科班的同学个个能歌善舞,我便请一些同学分别到前面唱一段民族歌谣或跳一段新疆舞蹈,根据情景,要求同学们描述:Gulizi sang a song just now.Abula is dancing right now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Next,Guiiman will play a piece of music on the Dongbula(东不拉)。学生在这既熟悉又喜欢的情景活动中,真切感受到了几种不同时态的区别,从而真正掌握了这些时态的语用功能。
3、做到“细、实、精、趣”,提高教学效果
细:备课细、讲解细。备课中多考虑民族学生的特点,充分估计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有的词语、句式用汉语解释学生难以听懂时,要请英语和汉语好的学生用民族语解释。例如:当学到“twins”这个单词时,我发现学生不懂汉语“双胞胎”,于是请一位班里汉语好的学生用维吾尔语去解释。
实:辅导实、批改作业实。课外辅导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利用辅导时间,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灵活方式,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向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强化听、说、读、写的练习。有意识有目标地分期分批地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作业批改我经常采取一对一当面批改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及时指出每个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又避免花费课堂时间说作业问题。
精:选材精、作业精。因为一年要学完三年六本书的内容,所以必然要对课本中的内容做适当取舍。我精选语言点、知识点典型的课文作为精读课文,对于预科班学生来说一些难度太大的课文,就大胆地舍弃,因为这样的课文不仅耗时多,而且会使学生们的自信心受挫。同时我还及时补充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以弥补阅读量的不足。作业选用有代表性的、能得到举一反三效果的题目。我还给学生精心准备灵活多样的专题复习材料,对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趣: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兴趣。备课时多考虑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英语进行对照。在词汇或句型教学中经常让英语好的学生用维语解释,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又能使他们从感情上亲近英语,喜欢英语。课堂活动尽可能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他们的民族风俗活动为背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一堂时态复习课上,我提出问题:I’m very interested in the Guerbang Festival (古尔邦节).Could you tell me what you usually do on that day?学生们对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非常感兴趣,都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是怎样过古尔邦节的。这样的问题设计调动了学生们说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在运用中掌握所学的语法和词汇知识。
4、采取“低起点、多台阶、缓坡式”前进的方式
在对预科班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应采取“低起点、多台阶、缓坡式”前进的方式。所谓“低起点”,就是不提和其他初三学生同等的要求,而是以预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多台阶”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排,将难点分解,以解除预科班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他们一步一个台阶顺利地前进。因教学任务重,容易出现只为赶进度却不顾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现象。采取“缓坡式”即教学进度匀速进行,逐步接近和达到学习目标,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现象。
内地新疆高中班 篇11
摘 要:通过分析新时期内地援疆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特点,从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融合、提升综合能力、关怀学习生活状况、解决实际困难、尊重民族习惯、一视同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内地援疆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的有效建议,为内地援疆高校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关键词:内地援疆高校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第一作者简介:薛建航(1982-),男,甘肃古浪人,工程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为2015-2016年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项目课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5SZ302)研究阶段成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本民族的代表,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多重历史使命。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国内部分高校作为援疆高校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攻读相关学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成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紧密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进内地援疆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一、内地援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整体而言,内地援疆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显现以维吾尔族居多,南疆学生居多的特点,攻读学位以本科为主,兼有少量研究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良好,与其他民族学生关系融洽。主要有如下特点:
1.生活习惯同汉族学生差异较大。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别。在饮食、服饰、行为等方面。
2.学习成绩普遍不高。近年来,根据对相关成绩的分析判断,我们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民族没有必然相关性,而是和生源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来自同一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基本一样。在大学期间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上升很快。但由于成长的语言环境,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学习较为吃力,成绩不理想。
3.喜欢以本民族为团体聚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与本民族学生在一起聚集,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时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同学交流相对较少。
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建议
1.高度重视,认真宣传和落实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在教育管理服务方面,要高度重视,充分認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认真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切实保障学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一方面做好全体师生员工的民族团结教育,使得全体师生员工增强民族团结观念,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切实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民族政策、观看民族团结纪录片、民族团结主题活动、鼓励向党组织靠拢和加强网络思想宣传等方式,将宣传教育贯穿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使全体师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政策,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的自信,切实感受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提升他们的是非甄别能力,增强他们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信心。
2.强化认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各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要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意识,牢固树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强化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民族融合,如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召开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多民族混合居住、多民族就餐、多民族学生搭配演出文艺节目、阅读各民族交流的书籍、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讨论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做到“歌舞同台、就寝同舍、进餐同桌、娱乐同享、语言同学、学习同步、节日同庆、校园同护、困难同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加强指导,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能力锻炼和自我素质提高,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及学生社团,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提升他们组织、协调和实践等综合竞争力。
4. 加强关怀,经常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学校学院领导、教师、辅导员要经常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谈心谈话,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在维稳特殊时期还可以通过召开多种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政治问题。
5.认真落实,切实解决各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困难。学校要通过倾听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难题,从体制机制和工作实际出发,在学业、就业创业、经济资助、心理帮扶等方面加强鼓励引导,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
6.尊重习惯,把关爱和温暖体现到生活的细节中。按照国家民族政策要求,全体师生员工要尊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设立清真餐厅,同时做好餐厅在外形、装修、功能区划分、餐饮人员选配等各方面工作。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时向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节日的祝福。
7.一视同仁,坚持普遍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进行。采取与汉族学生相同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个别不认真学习,没有正确对待课堂纪律及日常行为不符合国家民族政策的学生,在学生管理上同样执行校纪校规,对违纪行为同样予以教育和处理,帮助他们及时改正错误,促进健康成长成才。同时,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特点,在宗教信仰、民族团结教育、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采取实效性较强的措施,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马立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M].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