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

2024-09-23

内地(精选8篇)

内地 篇1

股权转让和股息分红中税收协定的对比分析

一、股息红利所得 国内法的规定:

依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收入来源地。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非居民企业(香港公司)取得来自中国境内的所得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9年3号文也明确规定非居民企业(香港公司)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收益,需由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因此香港公司从内地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将会被认定为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进而需要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同时根据外管局以及银行的相关规定,在分配股息红利对境外付汇时,需要提供税务机关的相关纳税证明,如无法出具相关证明,则无法对外付汇。因此无论是否需要纳税,如果需要对外分红则必须取得税务机关的相关证明。

另外,国税函2009年81号文规定,所有能享受股息红利税收协定优惠的前提是非居民企业(香港公司)必须被认定为受益所有人。

税收协定的规定:

关于股息红利所得根据《香港与内地税收协定》第十条规定:

(一)、一方居民公司支付给另一方居民的股息,可以在该另一方征税。

(二)、然而,这些股息也可以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一方,按照该一方法律征税。但是,如果股息受益所有人是另一方的居民,则所征税款不应超过:

①如果受益所有人是直接拥有支付股息公司至少 25%资本的公司,为股息总额的 5%;

②在其它情况下,为股息总额的 10%。以上条款我们可以理解为:

①香港公司从内地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可以在香港纳税(根据香港税法的一般规定,其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免税)。但是,因为文件规定的是“可以”,也就是说内地也有征税权,按照内地税务机关的一般做法,如果其有征税权基本都会行使其征税权。②如果选择在内地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则假如香港公司被认定为受益所有人而且持股超过25%则可享受按5%的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否则按照10%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对比结论:

根据上述对比,可以看出:

①如果香港公司不申请引用税收协定优惠将会一律按照10%纳税。②如果申请认定为受益所有人并且其投资额超过25%则可享受5%税率优惠。

③因为内地税务机关对香港从内地取得的股息红利有征税权,所以一般情况下,其必定会行使其征税权进行征税要求企业纳税。

我们咨询了深圳、东莞、河北、成都、湖北等地税务机关,各地子公司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都要求对股息红利在境内征税。

二、股权转让收益 国内法的规定:

依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来源地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同时,国税发2009年3号文也明确规定非居民企业(香港公司)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等收益,需由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因此香港公司在转让其所持内地子公司股权时需要在内地纳税。

同时,国税发2009年698号文也对非居民企业(香港公司)转让内地公司股权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文件明确规定相关企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如果没有代扣代缴义务人则由香港公司委托代理人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收协定的规定:

关于财产转让所得根据《香港与内地税收协定》第十三条规定:转让股份取得的收益,而该项股份相当于一方居民公司至少 25%的股权,可以在该一方征税。此处表明:香港公司在转让内地子公司股权时,如果香港公司持内地子公司股权份额超过25%,则可以在子公司所在地纳税。

同时,根据国税函2007年403号文的规定:如香港居民曾经拥有内地公司25%以上的股份,当其将该项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并取得收益时,内地拥有征税权。而在最新的《内地与香港税收协定第二议定书》中对曾经进行了说明,即香港公司在转让股权前12个月内,有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持有过内地公司超过25%的股权,则在其全部或者部分转让该股权时,内地有征税权。也就是说,如果其持股未超过25%的,内地不具有征税权。

对比结论:

从上可以看出,税收协定和国内法律对同一行为的规定发生冲突,但是根据国际法效力大于国内法的规定,我们可以选择按照税收协定申请取得相关优惠。

但是,根据国税发2009年124号文规定,如果企业需要享受税收协定优惠,则需要按照该文件进行申请,需取得税务机关同意以后才能享受相关税收协定优惠。这样,对于非居民企业(香港公司)是否征收,权利最终还是掌握在境内税务机关手中。我们咨询了相关税务机关,目前各地税务机关针对非居民企业(香港公司)股权转让所得基本都在国内进行了征税,更有甚者被税务机关要求重新核定股权转让价格而补税。

内地 篇2

2009年3月23日, 中国海外在香港发布2008年全年业绩年报, 宣布2008年中海地产集团全年营业额为港币188.9亿元, 净利润达到港币50.5亿元, 同比增加20.8%。在年报会上, 中海地产集团高层透露, 今年中海地产销售目标为350万平方米, 销售金额目标约280亿元港币, 计划拿地至少400万平方米以上。

据悉, 中海地产集团全年营业额达到188.92亿元港币, 同比增加约14%, 净利润增加20.8%, 达到港币50.5亿元。其中内地地产增长迅速, 营业额达到港币171.57亿元, 同比增长39.5%。内地营业额占到集团营业额的91%.

中海地产集团认为, 2009年底内地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格局, 香港及澳门楼市则预期会持续受压, 所以, 中海地产今年的主要目标发展地依然是内地, 而香港和澳门则以开发现有项目为主。

土地收购计划134亿元

2008年, 中海地产在内地6个城市新购买10幅土地, 新增可供发展面积约279万平方米。目前, 中海地产集团在内地、香港和澳门共22个城市/地区拥有土地储备约2480万平方米, 中海地产集团实际拥有权益约为2180万平方米, 可满足未来四至五年保持盈利每年20%以上增长幅度的开发需要。

2009年, 中海地产将重点开拓济南市场, 在巩固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布局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环渤海区域的投资布局。中海地产集团方面表示, 今年会加强与大型央企的合资和合作, 以相对较少的资金增加新的土地储备, 预计2009年新增土地可发展楼面面积不低于400万平方米。据悉, 今年中海地产集团资本开支约326亿元, 其中134亿元将用于土地收购, 包括新增土储、已购入土地余款等。

深圳年销售目标25亿元

年报会上, 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孔庆平表示, 2009年, 截至3月22日, 中海地产集团今年已售出合约金额约80亿元, 估计首季可达90亿元。至于全年销售目标, 中海地产集团希望售出约350万平方米, 目标销售金额约280亿元 (以均价8000元计算) 。

另外, 中海地产集团高层还透露, 今年中海地产集团还准备筹备成立计划多年的房地产基金, 预计可于今年完成, 估计规模可达5亿至8亿美元, 将以私募基金形式经营, 主要投资中海地产集团的住宅物业。

看好内地市场前景

2009年2月6日, 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海外集团新春媒体会上, 孔庆平表示, 内地部分城市已经调整到位, 地价会趋于合理。由于中国内地的销售业绩成为了中海地产的重要利润来源, 业内也更关注中海地产集团2009年在内地的发展战略。

孔庆平表示, 中国内地楼市2009年的发展肯定会好过去年, 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中央出台了不少对房地产利好的政策, 这都对今年地产发展有促进作用, 长远看内地地产是有前景的。

华南区一直是中海地产的重点发展区域。据悉, 尽管去年华南区房地产深度调整, 可是最后的利润额占到中海地产集团总利润的30%左右。孔庆平表示, 不管如何, 华南区依然是中海地产集团在内地发展的重点区域。

孔庆平还表示, 2009年会增加土地的储备量。据了解, 目前中海地产土地储备最多的城市为成都、苏州、佛山、长春等地, 有业内人士称上述土地可供中海地产4-5年的开发, 但其在华南区的土地储备不算多, 预计今年中海地产在华南区拿地的意向会更加强烈, 特别是深圳, 若是没新的储备用地, 中海地产的存量土地很快会开发完毕。

品牌建设篇

反对产品的复制

孔庆平认为, 人们信赖中海, 是因为中海的诚信、创新和精品, 而坚持创新更是中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他说, 中海特别反对产品的复制, 因为那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对自己的不尊重。虽然产品复制既可以减少设计和营销成本, 又能迅速推进扩张战略, 但这是与中海一直所追求和实践的以创新引领中国精品住宅新时代的形象背道而驰的。

人才提供品牌驱动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海在香港建立起的现代企业人才机制, 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了品牌驱动力。

孔庆平认为,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公司的立足之本, 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中海的魅力就在于有公平的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孔庆平说, 中国海外有规模优势, 有品牌价值, 有文化底蕴, 有管理潜能, 既有能力继续做大, 更有能力继续做强。随着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中海必将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他说,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 那就是企业团队一定是具有共同的远景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动, 团队建设是中海不变的原则, 也是制胜的法宝。企业提升了人才, 人才提升了企业,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 良性互动, 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自我定位海洋文化

孔庆平认为,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是要用现代的企业文化去拓展管理视野, 丰富管理思想, 提高管理水平, 在经营中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特征, 从而丰富企业品牌的内涵。

他说, 中海文化的自我定位是海洋文化, 大海浩瀚无垠, 奥妙无穷, 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 将污浊净化为碧水。集体协作、团队精神、制度建设是中海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中海把企业制度安排与战略选择所需要的理念灌输到全体员工的头脑里, 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的价值理念融为一体, 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染和洗礼。在崇尚个性、鼓励创新的同时, 让员工从心灵上认同企业文化。

孔庆平说, 公司现有的企业制度, 同样构成了独有的制度文化, 它本身就是中海文化的一部分, 它体现了作为文化导向的企业精神, 全体员工都应自觉做到有章必循, 严格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领导艺术, 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企业文化旗下, 使有形的制度变成“心灵的契约”,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让企业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外资抢滩内地码头 篇3

政策放水外资抢闸

5月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山东——港澳台经贸洽谈会”上,当新任山东省长张高丽向李嘉诚推介青岛港时,李嘉诚马上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当即拍板派人负责跟进,让和黄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与青岛港洽商,在短期内拿出方案。而在此前的4月15日,和黄发布的2001年度报告中显示,和黄已减持了深圳、香港、上海四个集装箱码头的股份,有消息称,转让南方权益是为了获取在北方港口投资的便利,和黄已突破“上海以南的(港口)就做,上海以北的不做”的戒律,对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和锦州港的投资均表示了兴趣,意图逐渐完善其在内地港口的布局。

4月21日,招商局国际主席傅育宁透露了公司新的5年计划:5年内,将在内地港口投资100亿,其中今年的投资额是20亿,将投向深圳蛇口港3期、妈湾新泊位集装箱中转站,上海、宁波、青岛、天津港口,以及增持漳州港股份。而在去年,招商局国际已经投资收购了深圳西部码头和漳州港等项目,花掉13亿元。

此前的3月,长荣集团副总裁林省三表示,长荣正在积极参与上海港、厦门港的码头投资。其中上海港投资案评估中包括两个项目,一个是外高桥的货柜码头中心,一个是上海港的外人工岛的深水码头中心;厦门港的考察对象则是靠近海沧的厦门港新建集装箱码头。作为台湾最大的船运公司,长荣迫不及待地想在内地高速增长的航运及港口业中布局。

除此之外,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海陆已注资上海外高桥四期码头,获得49%股份(上海港务局为51%),并获得该码头的经营权。另一家外资企业加拿大CSII公司也将投资4200万美元与营口港合建集装箱智能库。

其实,从2001年年中开始,中外资本早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港口投资争夺。

在深圳,和黄与盐田港集团签下了盐田港三期开发合约,招商局国际取得了蛇口港100%股权;在广州,新加坡港务集团与广州港务局开始了黄埔港的开发;在天津,招商局也与当地港务局签下了天津港二期合作意向书;在锦州,香港富地石油控股公司与锦州港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将合作建立“新世纪”油品码头;在上海,马士基海陆、铁行渣华、新世界码头公司也已经向中国政府表达了合作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意愿;而在北海,美国皇家太平洋集团、中运集团和中海集团与北海港进行实质接触,都想投资北海港三期工程。此外中海、上海实业、长荣、东方海外、美国海陆等中外资巨头也纷纷瞄准了上海、厦门、天津、大连等港口。而这些投资动辄10个亿,甚至上百亿,全部是大手笔。

“取消控股权限制后,我国的港口码头业将迎来新一轮外商投资的高潮,”天同证券的研究员张伟分析说,“其实在控股权限制取消之前,外商就已经抢先开始了与内地港口的合作,其策略就是抢先占领市场,等到解禁政策出台后再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取得合资港口的经营控股权。”

一掷千金为哪般

回想起来,外资进入中国港口业已有将近20年历史了。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中外合资建设码头优惠待遇的暂行规定》,标志着国内港口业向国际资本打开了大门。1987年12月5日,南京港务局与美国英塞纳码头公司共同组建了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企业。到了1993年,国家加快了港口对外开放的步伐,当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交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鼓励中外合资经营公用码头泊位,允许中外合资租赁码头,允许中外合作经营码头装卸业务,允许外资建设货主专用码头和专用航道。

1993年上海港集装箱综合发展公司与香港和记黄埔合资组建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投资高达56亿人民币,和黄占50%股份,标志着我国港口利用外资走上了一个新台阶。随后和黄又与深圳盐田港集团合资成立了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亿港币,其中和黄占73%股份,开创了外方控股大型集装箱港区的先河。

到现在,中国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码头基本上都有外资的存在。和黄当仁不让,以参与经营9家港口名列榜首,包括深圳盐田港、上海、北仑、厦门、汕头、江门等港口。新加坡港务集团则由北部港口大连一路发展到福州、广州。此外,丹麦马士基集团、东方海外、招商局集团在国内许多港口也有参股。世界上最大的四家港口集团香港和黄、新加坡港务、丹麦马士基、荷兰铁行渣华都已涉足中国。

外资纷纷看好内地港口,投资回报率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交通部的统计数字表明,2001年上半年八大港合计盈利7.9亿元,增长43.2%。而证券公司研究部门的统计显示,沪、深圳两市16家港口类上市公司普遍业绩情况理想,每股收益平均达到了0.2563元,经营活动产生的每股净现金流量0.37元,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其中集装箱业务增长16%,港口吞吐量增长8.6%。国内港口业的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去年显得尤为突出。

从长远需求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将日益突出,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将会持续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持续增长,而我国煤炭生产分布不均匀,铁矿石、原油等大宗矿产需要进口,因而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金属矿石、原油、粮食等大宗散货沿海港口吞吐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形势。外贸的增长也将促使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些大宗货物吞吐量基数巨大,今后的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是支撑我国大陆沿海港口码头吞吐量快速增长的直接因素。另外,航运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共同作用,运输船舶大型化及专用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港口布局、码头结构性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新增投资对现有港口进行改造。

从供给方面来看,资料显示,截止2001年底,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总设计能力为13亿吨,总吞吐量却已经超过了14亿吨,超负荷运转的港口急需大量的资金来开发建设新的港区和码头。在目前中央财政对于主枢纽码头建设拨款只占投资预算的10%,对于中小港口则只是象征性补助,而在民间资本显然还不具备大规模进入港口行业的实力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及缓解港口建设资金的巨大压力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更为关键的是港口资源特别是深水港资源在国内是十分有限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陆型经济体来说,市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供应量。尽管中国海岸线很长,但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地方还是十分有限,深水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可以说,由于港口是中国内地唯一在供应量方面,具有可控性情景的建设市场,谁控制了港口,谁就能充分、直接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这才是外资迫不及待投资内地港口的关键之处。

对于马士基海陆、长荣、东方海外等以航运为主业的公司来说,投资港口还有以下一些好处:船舶到港后挂靠自己的码头,可以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不必受制于人;可以节省港口费用;可以加快航运公司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化的步伐;更容易实现一站式服务,而且为货主在港口提供增值服务,有利于巩固能源。另外,航运业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较明显,而港口业务由于坐收租金收入较稳定,投资港口可使航运公司的业务收入不致波动过大。

外资扩张需防垄断

港口是资本密集、规模经济十分明显的行业,而且大量资本一旦投入,就不再因环境变化而变化,有非常高的“沉没成本”。在这个行业里,因为进入与退出都很困难,行业外厂商少有兴趣,也无能力来取代最先投资企业“先入为主”的自然垄断地位;行业内也很难长期维持多家竞争的局面。当两家规模相近的港口进行竞争时,两败俱伤是最可能出现的结局。为避免这种“毁灭性竞争”发生,相邻港口往往会组成垄断同盟。也就是说,港口是极易产生垄断的行业。

码头由外资控制后,自身拥有定价权,尽管政府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调控,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但对于船公司而言,停靠码头的选择相对有限。因而假若一个港口由外资控股,特别是一个港口群体由同一家外资企业控股,极易造成垄断定价。这种情况,目前已有所体现。在深圳盐田港,作为控股方,和记黄埔曾经在得到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提高收费,这招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跨国船公司总经理的抱怨。同样地,上海集装箱码头执行的收费标准也高于没有外资进入的外高桥二期。

其实早在去年,“李嘉诚垄断内地港口”便已成了热闹话题。在所有投资内地港口的外资企业中,和黄是最有垄断嫌疑的一个。近十年来,和黄大手笔投资南方港口10数个集装箱码头,持股额均在30%以上,而深圳盐田港1、2期工程控股份额更是高达73%。粗略估算,和黄已占中国内地全部港口吞吐量的25%。早在200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交通部长黄镇东就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外资垄断内地集装箱码头的情况,中国的集装箱码头,外资不能持有控股权。实际上,这番表态就是针对和黄集团的。据说国家交通部还曾专门就此照会过各地港务局。

虽然现在对于外资企业码头控股权的政策限制已取消,然而当初选择新加坡港务局集团作为合作伙伴的广州港务局的一位官员说:“国家主管部门的意见肯定是不希望所有码头都由一家外资企业来投资。对于港口控股权的政策,交通部最近还要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对于类似和黄的垄断现象肯定依然会有所限制。”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港口合资项目引进外资肯定会呈多元化趋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青岛、天津及大连的新港工程多数已被不同的外商包走。

在引进外资进还应该特别注意到投资方能否带来新市场、新工艺及新的管理方法。例如吸收大型班轮公司对港口的投资,可以保证这个班轮公司会把船舶来港挂靠,有利于巩固港口的市场。

浅析银团贷款内地前景 篇4

关键词:信贷市场 银团贷款 香港模式 内地运作 前景

历经数十年的演变,银团贷款已经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具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核心业务,更成为全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在银团贷款方面,香港已形成成熟稳定的市场;韩国、台湾、澳洲、新西兰、菲律宾和印度的跨境融资主要通过香港银团贷款市场进行。亚洲银团贷款超过60%是通过香港市场安排的。

银团贷款尽管在主要金融市场已经是成熟产品,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监管当局如何为发展银团贷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监管保障,商业银行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和经营模式、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银团贷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银团贷款的运作模式和香港市场发展状况

(一)银团贷款的运作模式

银团贷款是指获准经营信贷业务的多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组成银团,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同一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或其他授信。

尽管银团贷款的结构、定价、还款安排及其他条款可能各有不同,但银团贷款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银团贷款通常受到同一协议文件约束。该协议会列明各签署方,即借款人及所有贷款人的权利与义务。贷款人的贷款义务互相独立。

2、借款人会任命一位或多位贷款人为经办人(agent bank)。该经办人会按其与借款人确定的条款安排信贷融资。经办人通常也会包销或者承诺提供全部或者部分贷款。

3、银团成员之间实行“银团民主”(syndicate democracy)。当违约事件发生,在是否加速偿还贷款、是否强制执行、是否放弃承诺、是否同意借款人重组等问题上,各银团成员遵循由多数成员控制管理的观念,实行“银团民主”。

4、银团贷款所涉及的金额一般都较庞大,同时各参与方一般不会超过其原本设定额度、额外单独向借款人提供贷款。

5、短期银团贷款较为普遍。

在银团贷款中银行的称谓很多,如:牵头行、安排行、承销行、参与行、代理行、托管行等。根据参加到银团的时间先后和在银团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承担的份额与责任不同,可以把银团成员划分为牵头行和参加行。其中,牵头行在银团中地位重要,并且贯穿银团贷款流程始终。以下以牵头行为例,介绍银团贷款运作的流程。根据香港市场惯例,牵头行在银团贷款中的工作一般主要涉及五个阶段:

1、取得牵头行地位。牵头行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市场地位、银企关系、价格竞争,采用单独或者联合的方式,向客户竞争牵头行地位。在牵头行地位确定后,经过牵头行内部达成共识和客户同意,对贷款的总额、价格、条件、各家行承销份额等要素形成承诺函(commitment letter),并完成贷款条款摘要(summary of terms and conditions)和信息备忘录(information memorandum)。

2、落实副承销商。为进一步分散包销风险,在牵头行及其承销份额基本确定后,还可能邀请银行作为副承销商参加银团。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根据客户、牵头行和副承销商的意愿重新分配银团份额。

3、落实参与行。同落实副承销商类似,银团成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邀请其他银行作为参与行参加银团。需要说明的是,最终银行在银团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认购的份额,银行在银团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在银团中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的高低。

4、签订银团贷款协议。香港的惯例是首先由代表银团的律师根据贷款条款摘要草拟贷款协议,然后由客户和各家银行根据商业考虑、市场惯例和法律条款的含义,提出不同看法。原则上,任何一方有权以条款争议为由退出。在各方对协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最终签订协议。

5、协议后管理。签约后,各家银行根据协议和市场惯例运作。

(二)香港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状况

1、香港银团贷款市场概况

在银团贷款方面,香港在亚洲市场中一枝独秀。根据香港资本市场杂志《基点》(Basis point)的统计,2002年亚洲境内银团贷款740亿美元,其中香港251亿美元。包括韩国、台湾、澳洲、新西兰、菲律宾和印度的很多跨境融资都通过香港银团贷款市场进行。亚洲银团贷款超过60%是通过香港市场安排的。2005年香港地区(含澳门)银团贷款发行宗数为97宗,总发行额度为233.8亿美元。

2、2005年香港银团贷款市场的主要特点

得益于2004年香港经济的复苏,香港银团贷款市场在2005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体规模增长了11%,总发行额度达到230亿美元左右。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包括:(1)与兼并有关的资本支出贷款大幅增长;(2)受香港房地产市场信心复苏影响,带动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上升。

2005,香港银团贷款市场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购并贷款大幅增长。2005年,香港并购贷款比2004年猛增492%。当年筹组7宗银团贷款,融资达到16.5亿美元。2005年融资额最多的为联想收购IBM笔记本电脑的6亿美元银团贷款。

二是红筹股企业贷款出现反弹。有中国大陆背景的红筹股企业贷款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在2005年达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包括中信泰富、联想等企业成功筹组银团。此外,希望购买海外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中国企业也把香港作为筹资的首选地区。

三是房地产开发贷款成为银团贷款的重要部分。2005年的大额银团融资主要来自香港房地产开发商再融资和日常资金需求。房地产贷款总额较2004年几乎翻番,共筹组15宗,融资额28亿美元。

四是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2005年香港银团贷款总额的44%都属于再融资(refinancing)。受到市场资金过剩的影响,银团利率持续降低。以香港天然气垄断企业——香港电灯银团贷款为例,在花旗银行牵头的一年期30亿港元银团贷款中,各参与行只能得到LIBOR上浮22个基点的贷款利率。

经过数十年的历练,香港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市场,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成熟的运作模式

金融,银行-[飞诺网FENO.CN]

二、国内银团贷款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发展国内银团贷款的重要意义

1、有效改善银行风险管理

银团贷款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双边贷款无法比拟的优点,具体表现为:

(1)在风险评估方面,银团贷款由多家银行共同参与对借款人和债项的风险评估。由于各家银行实行独立评估,对于信贷风险的识别效果必然会好于个别银行自行判断。这种风险判断机制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度,也极大提高了银行整体风险判断能力。

(2)在风险控制方面,银团贷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银团利用其风险判断方法更为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更为适当的风险缓释工具,如通过追加合格的担保物或者保证人的担保降低风险;此外,银团以多家银行的参与争取得更好的谈判地位,并获得与风险相匹配的贷款回报;银团贷款在国际市场运作数十年,相应债权人保障机制非常健全,借款人通过严密的合同条款,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银行债权保护机制,确保银团贷款这艘超级航母得以平稳地运作。

(3)在风险转嫁方面,与国内银行固守的传统的“承诺并持有(take and hold)”的观念相比,银团贷款注重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强调通过贷款分销和转让等方式谋求信贷结构优化和风险分散。这就避免了国内银行资金运用趋向长期化带来的资金来源短缺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在风险转嫁方面,银团贷款形成了以下机制:一是分销机制。银团贷款承销商(underwriter)通过向其他银行发出要约,争取由其他银行分担其承销的授信份额,以分摊风险和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贷款的转让机制。利用银团资产二级市场可以优化信贷结构,调整资产组合。银团贷款协议中通常都有关于允许贷款转让(transferable)的条款,标准化的银团贷款二级市场也已经形成。

2、积极创新盈利模式

在银团贷款中,借款人除了支付贷款利息,还要支付如承诺费、管理费、代理费、安排费及杂费等费用。按照香港银团贷款惯例,安排银团的费用最高可达筹资总额的1—2%。这种中间业务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利息收入的下降空间。在香港银团贷款市场上,牵头行往往采取压低贷款利率和提高手续费收入的策略,达到既分散风险又提高收益水平的目的。

实际上,目前香港贷款市场面临与国内同样的资金过剩问题,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花旗、汇丰等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仅在40—50%,而由于牵头银团带来的手续费收入和出让银团贷款的差价在其收入中占比则不断上升。

3、有效提升市场地位

目前国内信贷市场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为了争夺优质客户或重点项目,商业银行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价格战或者主动降低融资条件,过度竞争的结果是银行被迫降低准入和回报要求。与之相比,银团贷款由于是多家银行参与银团,融资条件相对合理。拒绝一家银行的后果也许并不严重,但对银团提出的贷款条件和价格,客户需要慎重考虑。二者相比较,银团贷款的价格发现机制更加科学。众多银行的参与避免了同业恶性竞争,提高了银行同借款人谈判的议价能力,也有利于在银企博弈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4、促进银行协作和积累经验

由于不同银行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不尽相同,不同的银行关注的行业与熟悉的客户组合也有所区别。银团贷款能实现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使银行在角色分工的基础上互相协作。

5、积极化解资本约束困境

资本充足监管已经成为限制国内银行发展的重要瓶颈。而资本充足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从分子(资本)上做文章,更要主动进行资产组合管理,调整风险资产结构。银团贷款通过各家银行的参与,降低贷款集中度和单家份额,有助于化解资本约束困境。

发展银团贷款,除了对国内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有重要帮助,更对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一定意义。

(二)国内银团贷款发展滞后的原因

尽管目前缺乏国内银团贷款统计数据,但据估计,银团贷款在每年银行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不足1%。银团贷款在境内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尽管银团贷款在欧美已经成功运行数十年,但在国内仍属于较新的信贷产品。银团贷款尚未得到国内银行和企业的充分认可。观念上的落后制约着银团贷款市场的发育程度。

第二,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在大型优质客户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很多商业银行仍倾向于追求规模扩张,恶性价格战、“垒大户”的现象依然存在。

第三,银团贷款制度建设落后。1997年人民银行出台的《银团贷款暂行办法》过于原则化,甚至某些规定同国际惯例完全违背,如“除利息外,银团贷款成员行不得向借款人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该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得到执行)。《贷款通则》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而银团贷款一个重要的使用目的就是为企业并购提供资金。制度障碍影响了银行参与银团贷款的积极性。

第四,缺乏配套金融市场环境。规范、灵活、透明和标准的信贷二级市场尚未建立,分销、回购和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严重匮乏,银团贷款的快速、高效流动难以实现,还无法及时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

第五,流动性过剩困扰中国银行业。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年初增加4.4万亿元;而本外币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存贷差将近10万亿元。至2006年4月底,我国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额突破10万亿人民币。目前银行资金运用渠道仍然不宽,迫于股东回报和盈利方面的考虑,商业银行只能加大信贷投放,而不愿以银团方式分散宝贵的信贷资源。

(三)国内银团贷款的发展空间

1、阻碍银团贷款市场发展的因素在逐步消融

事实上,随着国内金融体系的稳步改革开放,阻碍银团贷款发展的因素正在日渐消融。

首先,《贷款通则(征求意见稿)》中以大量篇幅对银团贷款做了符合国际惯例的详细规定,并明确提出“银团贷款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有关银团贷款费用,银团贷款费用的分配方案应当由参加银团的各贷款人协商确定。”银监会目前正在制订《银团贷款监管指引》。此举将为国内银团贷款的开展扫清制度障碍。

其次,国内银行追求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风险管理和资本约束的理念逐渐树立。银监会2006年4月颁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明确要求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并把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比率、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集中度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七项指标纳入评估与监测指标。各家上市银行也都开始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观念,把资本回报和市值最大化作为其终极目标。

再次,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随着大量外资银行、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企业对银团贷款的认可度正在提高。

2、发展银团贷款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共识

大力发展国内银团贷款,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共识。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要求各商业银行采取行动,发展银团贷款。从实际情况看,银团贷款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一是国内各主要银行已达成共识,并一致采取行动。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已经明确把银团贷款作为重点发展的信贷产品。工商银行2005年全年共签约银团贷款64笔,涉及贷款金额2931.9亿元人民币。其中,工行负责承贷金额482.8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翻了一番。2005年5月10日,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举行了银团贷款合作章程的签约仪式。双方将组成银团,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共同采用银团贷款方式,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贷款或其他授信。

二是银行同业协会在发展银团贷款方面作用日益增强。2005年初,广东、上海两地银行同业协会牵头省内主要银行签署《银团贷款合作章程》。有关章程约定:广东省内固定资产贷款15亿元以上的项目,必须组织银团贷款;在上海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中长期贷款原则上要求组织银团贷款。2006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了“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China Syndication and loan-trading Association,CSLA),制订了《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规则》,推动各会员单位拓展银团贷款。

三是大型银团贷款项目不断出现。以南水北调工程、上海轨道交通、奥运工程、三峡项目等为代表的大型银团贷款项目在国内大量出现。2004年,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国内9家金融机构为南水北调主体工程提供总额达488亿元的银团贷款。2006年4月,上海轨道交通项目,由工农中建交等11家银行筹组300亿元银团贷款,用于新建4条线路。截至2006年4月,上海地铁项目共通过银团贷款筹资1610亿元。

四是银团贷款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据上海银监局统计,2006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银团贷款项目共17个,合同金额629.28亿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285.66%,两年增长近三倍。其中,中资银行组建的银团贷款项目10个,合同金额569.08亿元,占比90.43%;由外资银行组建的银团贷款项目7个,合同金额60.2亿,占比9.57%。而根据无锡银监分局统计,至2006年4月,当地金融机构仅有5个项目发放了银团贷款,实际发放91亿元,发放额仅占当地企业贷款的3.4%。各地银团贷款市场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四)未来国内银团贷款的发展预测

从香港银团贷款的发展情况看,银团贷款目前主要运用于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企业并购融资和大型企业整体融资需求等。从目前国内银团贷款市场发展情况看,银团贷款的业务领域也从以前的以大型市政建设项目为主逐步向大型制造业投资项目、大型社区开发项目及国际型大企业循环流动资金贷款等多领域扩展。银团的类型也呈现中资、外资和中外资混合银团的多样性,充分发挥了中外资银行各自的市场优势。

未来国内银团贷款的市场将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基础产业贷款;二是世界级跨国企业在国内的控股公司和投资公司融资;三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整体融资;四是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型民营企业贷款;五是企业并购、重组及海外拓展融资需求;六是通过二级市场盘活存量中长期项目贷款和行业、区域集中度过高的贷款。

三、发展国内银团贷款的政策建议

为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银团贷款业务,鼓励和规范银团贷款市场发育,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商业银行银团贷款业务指引》。金融体系的健康、高效运转需要健全法律机制的支持,银团贷款市场发展需要相应法律体系的配套。监管部门应尽快对现有法规进行梳理,制定《商业银行银团贷款业务指引》,对银团贷款的形式、协议主要条款、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业务流程与风险管理、业务监管要求做出全面规定,为银团贷款规范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鼓励和规范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发展。银团贷款二级市场是提高银团贷款流动性的重要媒介。应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推动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规范发展。对于以资产转让为形式,以规避资本监管、变相扩大信贷规模为目的的“假回购”必须坚决制止,严厉惩戒。

(三)建立银团贷款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监管部门应对银团贷款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并考虑适当进行信息披露。有关信息大致包括:银团贷款一级市场的包销量、二级市场的分销量、转让量,银团贷款的利率水平、费率水平、贷款期限、担保条件、借款人信用评级等。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我国银行业协会应效仿亚太银行协会的做法,制定银团贷款的格式文本,组织各会员银行签订自律协议,并为银团贷款筹组提供平台,创造良好的同业合作机制,引导银团贷款市场有序良性健康发展。

(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银团贷款中的债权银行除了承担双边贷款中的有关风险,还要承担因“国际性”和“银团性”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有关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的控制体系和管理流程。在银团贷款中,要重点关注其特有的承销风险和声誉风险。

赴内地考察心得体会 篇5

一、对比分析 查找差距

此次学习考察的主要目的地是广州,广州国税开拓创新的文化体系、优质的纳税服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印象之一:“一二三六六”国税文化体系

“一二三六六”具体指“一个宗旨、两个基石、三个平台、六个理念、六个一流”的广州国税税务文化体系。

一个宗旨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两个基石包括明法守真、励新至善;三个平台是组织科学发展、团队和谐共进、个人全面提升这三个平台;六个应用理念包括发展以人为本、创新以用为先、管理以效为重、行政以法为准、服务以诚为上、作风以廉为正;六个一流是一流的税收规模、一流的执法水平、一流的科技应用、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队伍素质、一流的团队活力。

可以说广州国税文化是浓厚的、先进的、振奋人心的。优秀的文化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是国税事业发展的深厚的原动力。通过对广州国税文化的了解,通过对比,我们感受到了与国税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创新项目层次较低。近年来,在地区局的倡导下,县局虽然在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成立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创新工作项目库,创新性地创办了税企qq群和纳税服务博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可以说县局的以上做法仅停留在较低的意识萌动层次,未能深层地发掘出其较深的精神内涵,失之于形式简单,内涵较浅,其文化内涵未能得到深层次挖掘。

二是制度、机制不健全。文化建设涵盖的范围很广,体现在国税工作的方方面面,县局在此方面仅成立了国税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以一概之,未能分清层面和主次,建立与之配套的机构和与之相呼应的服务、监督、保障、激励等机制,出现了制度、机制的缺失,尤其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参与国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资金保障不到位。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从上到下的重视和全体干部不懈的努力,而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体现。由于近年来物价攀升和接待费用的增长等因素,导致行政资金紧张,顾得了目前,顾不了以后,呈现被动的文化建设短视效应,后续的资金、人力投入都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国税文化建设工作任务未能很好地得到落实和开展。

结合此次学习的经验,在以后的国税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国税文化建设工作:

(一)用领导表率行为带动。让“用业绩说话、用数据说话、用纳税人的满意度说话”成为我局税务文化的业绩观。为使这一理念成为引导干部思想和行为的导向,局领导需要在党组会、中层会议及全体干部大会上,带头反复倡导这一理念,各业务部门无论是绩效考核、年终总结、评先评优等都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用实实在在的数据、用扎扎实实的业绩说明问题。相信在这种理念的导向下,县局的文化建设开展更扎实。

(二)以鲜明活动主题牵引。自从县局开展税务文化建设以来,各部门的税务文化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布置工作有税务文化理念指导、开展活动有税务文化理念牵引,一切配合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活动都有一个鲜明的时代主题,使每一个税务工作者都浸润在税务文化的氛围中。县局文化建设活动丰富,曾经开展过以“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为主题的读书会、以 “忠诚、敬业、守法、廉洁、创新”为主题的青年干部座谈会等文化主题极其浓郁的活动,让每一个税务工作者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税务文化的魅力。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多开展跨地区的交流考察、大众运动会以及拓展训练等活动。

(三)靠广泛推行养成习惯。县局推行税务文化的重点方向是税务文化在部门的推行,通过各部门税务文化的推行工作,使税务文化的理念、行为、习惯等辐射到全体干部职工。为此,各部门结合部门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部门税务文化推行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有明确的推行项目、组织机构、推行理念、目标要求、推行方法、完成时限等,做到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办税服务厅可以将“永远站在新的起跑线”的发展观确定为推行重点,在掌声中找问题,在荣誉面前找差距,不断推出纳税服务新举措:贴近式服务、特色服务;其他部门将“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真情服务,互助宽容”确定为推行项目,在部门开展的“五互”活动(即思想上互促、学习上互助、作风上互查、工作上互学、生活上互帮),使部门团结互助的空气日益浓郁,互帮互学渐成风气。

印象之二:个性化纳税服务

在考察期间,与广州同仁交流时,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广州越秀区国税局有一个爱钻研、肯吃苦,喜欢刨根问底、不耻下问的小伙阿耀(陈明耀)。他是广州电力行业的税收管理员,在刚接手这项工作时,他对电力行业的相关知识是一抹黑,通过向广东电网公司财务人员学习,逐渐熟悉了电力行业的整体运作,可以说是电力和税务两个不相关领域的一条纽带。在ctais上线的首个申报期,广东电网公司就出现了700多万元的滞纳金,当时公司的办税员紧张万分,一向按期申报的企业,怎么会产生滞纳金,而且高达700多万元。当公司和税务干部都理不清楚时,小伙阿耀运用他对电力行业核算的知识,经仔细研究才明白:按规定,广东电网公司作为汇总缴纳增值税的电力供应企业,其纳税申报期比一般企业滞后一个月,10月份申报的是8月的税款,而新上线的ctais设置并没有考虑这一特殊性,系统认为企业已逾期申报,于是产生了滞纳金。阿耀通过逐级向区局、市局、省局汇报,在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下,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在一次次为企业解决特殊办税难题的过程中,阿耀为广东电网公司与越秀区国税局各相关部门和科室之间架起了一道卓越的服务沟通桥梁。阿耀的故事告诉我们:卓越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以及专业的服务态度才能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的税收服务,同时,为特殊行业提供特殊的税收服务体现卓越的全程个性化服务。

像阿耀的例子有很多,除此之外,广州国税创新工作理念,近期在纳税服务工作方面出台多项举措。例如:一是创新交流方式,开设“在线访谈”栏目,通过成熟的网络技术,将传统访谈节目内容的文字和图片信息通过互联网向网络用户实时发布,搭建起一个征纳双方实时互动沟通交流的电子平台。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纳税申报系统,对户数最多、最集中的市区范围的26万多个体户和小规模纳税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电话语音报税服务。

综上所述,反映出了广州国税局的纳税服务层次已在一个较高的层次,通过比较,我们与之差距在于:县局的纳税服务层次还不高,服务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

(一)纳税服务缺乏深度。片面地认为优化纳税服务就是规范文明用语、建设环境设施齐全的纳税服务场所,追求表象化服务,未将纳税服务融入到税务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去。

(二)服务项目的针对性不强。由于人力、物力和权限的局限性,我局现阶段提供的服务事项基本上都是针对所有纳税人的共性服务,没有条件很好地实现对纳税人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根据纳税人的特定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结合县局的纳税服务工作实际和与先进做法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纳税服务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将纳税服务工作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为纳税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更深层次的服务,使纳税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每半月在主要业务科室工作召开碰头会,交流纳税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好的工作方法,通过及时沟通,化解不便,为纳税人打造更加畅通的服务流程,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务。

(二)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税务机关除了接待好上门来的纳税人外,应主动出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税收管理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纳税人的各种诉求,发掘纳税人的潜在需求,相应地制定匹配的“纳税服务套餐”。比如生产、销售节水产品的企业,可以制定“税收优惠套餐”,套餐涉及申请减免税准备的资料、办税流程以及纳税人享有的权力等内容,直接提供给纳税人,让纳税人心中有数,切实把优惠政策落实到纳税人处,更好满足纳税人的需求。

(三)由一刀切服务向分类服务转变。纳税人素质有高有低,涉税业务也有繁有简,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例如:针对办理摩托车购置税的纳税人多为少数民族这一现象,车辆购置税办税人员应学习少数民族日常办税用语,方便部分纳税人的个性需求。

二、理清思路 坚定信心

广州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开展国税文化建设和优化纳税服务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改进方法、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过程。广州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一)领导垂范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税务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落实税务文化理念的主要推动者。各级领导要克服一切与核心理念及其贯彻要求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把税务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率先垂范,在决策和领导过程中身体力行税务文化理念,合理配置资源,切实抓好文化落实工作。

(二)落实有效

有效落实各种税务文化理念,有力执行各项文化建设措施是税务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当把握的重要原则,言必行,行必果是税务文化建设的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有效落实、执行有力要做好以下三个结合。第一,文化建设要虚实结合,既要用适合的表达方式以增强传播性,又要避免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第二,文化建设要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既要注重文化管理人性化,又要形成切合实际的制度规范,实现文化制度化管理。第三,文化建设要与税务管理相结合,在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将各层面的理念实践与税务管理的重点相结合开展工作。

(三)引导激励

税务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人心工程。对国税干部职工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引导为主,循循善诱;必须以激励为主,正向强化。各单位在建设与税务文化理念一致的制度文化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制度的引导性、激励性;各级管理者在领导过程中,必须以正向强化、正向激励为主。

(四)齐推共进

税务文化的建设工作需要全局群策群力共同落实。各部门既要各守本职,又要相互补位,形成合力,共同落实税务文化理念,共同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部门要按照地区局的统一部署,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和活动,努力形成税务文化建设相对均衡发展的局面。

(五)闭环管理

税务文化建设是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应遵循计划—组织—协调—监控的管理规律,形成管理闭环。各部门在税务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税务文化建设的计划性,确保分工协作到位,加大监控评估力度,不断实现持续改进。

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商务签证 篇6

一、申请条件

(1)受单位派遣赴香港或者澳门商务。“单位”是指:经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或者在国家税务部门办理了税务登记且有生产经营的单位以及境处企业常驻内地代表机构。申请3个月或者1年多次商务签注,所在单位须事先向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登记备案的具体办法和审批条件,并对外公布。

(2)个休工商户经营者赴香港或者澳门商务。

(3)驾驶往返内地与香港或者澳门专用交通工具人员。

(二)在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外国企业、新闻机构等驻华办事处(以下简称驻华机构)工作的内地居民和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

上述人员受单位派遣赴香港、澳门从事商务活动。

二、签注签发的有关规定

一、年纳税额为5万-20万人民币、创汇30万-120万美元或减免税企业注册资本50万-200万人民币的企业,给营业执照持有人签发有效期为3个月多次的商务签注。

二、年纳税额为20万-50万人民币、创汇120万-300万美元或减免税企业注册资本200万-500万人民币的企业,给企业的法人代表、董事、总经理、副经理以及负责营销、财务的部门经理签发有效期为3个月或1年多次的商务签注。

三、年纳税额为50万人民币、创汇300万美元或减免税企业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以上的企业,给企业的法人代表、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签发有效期为1年或3年多次的商务签注,给主要业务人员签发有效期为3个月或1年多次的商务签注。

四、其他人员确实前往港澳从事商务活动的,一律签发有效期为7天一次进入有效的商务签注。

三、企业备案申请手续

达到当地最低纳税标准,要求申请办理多次往来港澳商务签注的企业,首先要在企业所在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备案。企业备案须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提交《广东省企业申办非公务<往来港澳通行证>登记审批表》(简称登记审批表)和《申办非公务<往来港澳通行证>人员报备名单表》(简称报备名单表)。

2、提交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及组织机构代码证。

3、提交本企业上纳税证明或创汇证明,属减免税企业的提交主管部门批准减免税的证明文件,属高新科技企业的,提交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企业批准文件或相关证明,驻华机构办事处可免交纳税和创汇证明。

4、提交法人代表(负责人)、办证员的身份证复印件,交验原件。

5、提交办证人员在本地企业的社保证明。

经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查认定符合条件的,发给《广东省企业申办非公务<往来港澳通行证>资格认定书》(简称资格认定书)。

企业备案实行年审制。年审时可凭原资格认定书、企业营业执照、本企业上纳税证明或创汇证明直接向地级以上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经审核后发给资格认定书。

四、备案企业人员申请手续

备案企业人员申请多次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向企业所在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履行下列手续:

1、提交填写完整的《广东省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审批表》一份,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蓝底彩色光学照片(规格48mmX33mm)1张。(如首次申办或换发往来港澳通行证,须提交广东省出入境证件数码相片检测回执)

申请表中的“单位或派出所意见”栏,须由申请人所在机构、企业法人代表或备案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常住户口人员提交居民身份征、户口簿,交验原件;非本地户口人员提交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和居住证的复印件,交验原件。

3、提交企业资格认定书复印件。

4、已持有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须提交通行证。

5、提交所在企业、经营单位出具的派遣申请人赴香港或澳门从事商务活动的派遣证明。

五、未经备案人员申请手续

未经备案人员需申请赴港澳商务签注的,向企业所在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履行下列手续:

1、提交填写完整的《广东省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审批表》1份,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蓝底彩色光学照片(规格48mmX33mm)1张。(如首次申办或换发往来港澳通行证,须提交广东省出入境证件数码相片检测回执)

申请表中的“单位或派出所意见”栏,须由申请人所在机构、企业法人代表或备案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常住户口人员提交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交验原件;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提交有效中国护照或其他替代护照的证件、定居外国的证明和所在企业、机构工作证明的复印件,交验原件;非本地户口人员提交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的复印件,交验原件。

3、提交申请人所在企业或机构工商营业执照或有关登记证明、申请人与企业签定的合同复印件,交验原件。

4、已持有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须提交通行证

5、提交所在企业、经营单位出具的派遣申请人赴香港或者澳门从事商务活动的证明。

特别提示:申请人不得同时持有两本(含两本)以上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不得同时持有两个(含两个)以上同一前往地的有效签注。申请签注时须确保所持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有效期超过所申请的签注有效期20天以上。

六、收费标准

往来港澳通行证每本100元。

3个月一次有效商务签注每件20元。3个月多次有效商务签注每件100元。

1年多次有效商务签注每件100元。

(以上收费标准不含邮政速递服务费)

中国内地新闻评议组织简析 篇7

而政治坏境相对宽松, 且我国孕育多年的新闻法一直停胎腹中, 新闻媒介一般只有行政法令来约束。但行政法令飘忽不定, 使得新闻媒介在多个灰色地带中自由徘徊。在这样的环境下, “仅靠一些媒介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自省、自查和自纠, 许多行业失范和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往往得不到有效制止和纠正。因此, 应当在完善和加强监督机制上多下工夫, 要强化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监督检查, 要加大对督查结果的处罚力度, 以形成一个健全、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而新闻评议会正是在这方面能够发挥作用的一种有效形式”。[1]新闻评议会在中国大陆已经有孕育的土壤, 也到了成立的契机。

一、自律抑或他律

新闻评议会被誉为媒介行业“自我净化”的独立组织, 是相对于传统政府监管手法的新的规范市场影响的方式。[2]作为媒介的一种重要的约束力量, 新闻评议会与其他的外在约束力量相比显得很特殊, 一是因为它是行业自身推动的自我反思式的组织, 有其专业性与权威性;二是推动公民意识的觉醒,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在此, 我们首先要理清楚什么是自律什么是他律。“自律是指传媒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具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愿意依此进行自我约束, 在自由报道新闻的同时又不滥用新闻自由, 从而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他律则相对于自律而言, 是指政府、社会团体 (或政党) 以及受众通过法律、社会舆论或压力行动比如拒买、拒读等手段, 对传媒及其从业人员进行外在强制性管理”。[3]

新闻评议会出现的理论依据是社会责任论。有学者认为新闻评议会是新闻自律的表现;[4]也有学者认为, 新闻评议会的其实是借他律来实现自律。[5]笔者赞成后者的说法。从各国媒介评议会主体状况来看, 新闻评议会这个机构本身并没有法律效力, 其主要惩戒的方法是道德审判。而道德审判的权力与效力终归于社会大众。也即是说, 媒介评议会是利用社会舆论或压力对从业人员进行外在强制性管理的非政府非赢利的社会组织。所以, 新闻评议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净化的自律性质的组织。

新闻评议会肇始于1910年挪威成立的“报业仲裁委员会”, 其大量出现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台湾是中国最先成立新闻评议组织的地区, 1963年由台北市报业公会成立《台北市报业新闻评议委员会》, 是台湾第一个以自律为标榜的新闻业者组织。[6]而后是2000年正式成立的香港报业评议会, 现已有规范的章程和一定影响力。近年来在内地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类似的零散组织, 但在规范与规模上, 还需进一步探究。

二、内地媒介评议组织的“名”与“实”

(一) 有名无实

号称新闻评议会的组织, 中国大陆已经出现了, 但它带有官方色彩,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组织。2006年4月30日, 媒介批评网开通, 后来演变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人民网共建”的一个平台。其最开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 “当初的想法就是搭建一个媒介批评的思想交流平台, 以弥补国内在这方面的一个空白”。[7]虽然人民网是一个网络论坛, 但与一般意义上的论坛不一样的是, 其官方色彩比较浓厚, 它与官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人民网合作后, 其实质与台湾的“官督民办”类似。从其活动与内容来看, 与其初衷相去甚远。从2008年4月开始, 公告“在人民网的全力支持下, 媒介批评网近日将全新改版并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期间, 我们将陆续转移旧版的数据库, 并进行即时更新”后, 其主页已不再更新。目前, 主页的其他链接也无法打开。

还有一个组织是北京网络新闻评议会, 是目前内地管理比较规范, 影响力比较大的新闻评议组织。这个组织是2006年4月, 由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指导,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主办的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成立的, 其主要职责是对北京网络媒体行业开展新闻信息服务的情况实施“社会公众评议”。协会自我定位为“自律”范畴, 但同时又称“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北京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8]以此看来, 这个协会所说的“自律”其实是不纯粹的。从北京网络新闻评议会的运作机制与实践来看, 它的主要“他律”压力与诉求并非是来自公众, 反而更多地体现的是政府与企业共同利益的驱使。

总的来说, 从“名”来看, 业界与学界确实做了很大的努力与有益的尝试, 但还在摸索中,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 其一是“有名无实”也。这些讨论都止于业界与学界的泛泛之谈, 对于利益群体则无关痛痒, 对于社会公众更是“事不关己”的状态。所以, 空泛而谈, 无伤大雅, 也无关重要。其二, 这些组织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 组织并非独立, 章程也不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不成熟, 离真正的专业与权威还有一定距离。

(二) 有实无名

随着社会力量的崛起, 公民意识的普及, 目前, 内地媒介的整治可能更多地依赖社会力量。层出不穷的公共事件与对媒体的整治, 体现了社会力量的强大。但这种力量却是碎片式的、即兴性的、无组织的不成熟个体集合。怎么整合这样一股力量, 使其得到更好地发挥, 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性质上看, 笔者认为, 内地已经有了新闻评议会之“实”了。大陆报业评论与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网络论坛、新兴的微博都有一些报业评议会的影子。从组成人员、内容与效果来看, 这些“影子”的影响力都超越了香港报业评议会与台湾新闻评议组织。首先是组成主体, 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为例, 它的作者包括知识分子、名人、草根等各色阶层, 代表了社会不同群体对国家、社会公共事件的看法与意见。由于群体不同, 其讨论的内容也繁杂多样。而微博作为网络媒介, 更是以平民媒介的姿态出现, 使用者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这样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容易将个案发展为公共事件, 能迅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近年来的一些公共事件, 都被网络媒体推到了顶点。对于媒体的各种违规行为, 也更加关注, 渠道更多样化。

然而, 这些讨论与意见多数只停留于“口水战”的层次, 热闹过了也就过了。缺乏一种理性的分析与深入长远的探讨。这股力量还表现为零散、无组织、碎片式, 专业经验不足, 凝聚力不强。各方意见是表达出来了, 但最终却往往无益于推动事情的进展。这些“有实无名”的力量, 还得需要进一步去规整、去引导, 否则就会成一股不知所以的“盲流”。

三、集思广益的畅想———实与名的结合

在我国内地的具体环境下, 没有像香港与台湾那样大张旗鼓地高举“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论”牌子搞新闻评议会。在不同社会体制的有限资源与话语空间下, 大陆新闻评议会的名与实都是从网络开始的, 对于网络, 突破空间更大, 渠道更多。新媒体让其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新闻评议会名与实的结合应是在互联网中开始, 从而慢慢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

在具体内容方面, 笔者认为应采用“参与式”的“共同管制”。改变过去以业者主导的作法, 改以纳入新闻工作者、受众、与政府力量的“民主参与式”的“共管”自律机制。“参与者的种类多寡, 对于自律机制的强制力会有一定影响。而完全由业者来主导, 对市场力量就几乎没有制衡的可能。”在以往, 我们更多的担心是政府力量对新闻评议组织的制约, 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市场因素成了另一个强烈的掣肘。“过去业者自行进行审议的新闻自律作法, 因为功能不彰, 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一般社会的期望。因此欧洲国家此刻正进行对媒体管制的广泛讨论, 可能将成为未来包括新闻自律的媒体管制的一种新方向。由于当前传播科技瞬息万变的发展, 过去透过政府进行的‘命令—控制’式管制 (comm and-and-controlre gulation) , 已经无法达成政策目标。但另一方面, 由于媒体的特殊文化属性、以及媒体产业因兼并垄断导致市场失灵等问题, 所以透过市场逻辑所进行的业者自律, 也难以达到照顾公共利益的目标。”[9]

结合中国大陆的实际, 新闻评议会的组成人员除了行业内部人员以外, 还需要加入公众力量与平衡政府力量。在中国大陆, 我们无法完全摆脱政府的控制 (当然现实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 , 很多时候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既然不能消除它, 那改变它, 善用它还是可行的。我们所要争取的是政府给予一定政治管制来应对市场负面影响, 同时给新闻自由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从主导者转向协调者。对新闻从业者, 则需要更专业的人员与规范的章程, 并笃行之, 这方面应向香港学习。至于公众力量, 这是中国最不缺乏的, 但需要良好的组织、秩序与公民意识的觉醒, 这方面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总的来说, 这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是借他律而自律的结果。

四、结语

就外部因素来说, 媒介主要受到三股力量的角力:政治、市场、社会。就内部来说, 受自身组织规范与内化惯例约束。就外在来说, 三股势力的平衡有助于给媒介自由提供一个平衡良好的氛围, 但事实证明, 三者在现实中经常是失衡的。而如何在这失衡的状态中来寻求支点, 拓展自由空间, 这就需要媒介内部自身的努力, 而行业自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新闻评议会就是在这样的内外矛盾中产生的一种媒介实现自身规范的独立组织。

媒介在外因素对媒介影响与控制的强弱视具体场域而定。在中国大陆, 政治调控的强势力量是毋庸置疑的, 自媒体开始“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以后, 经济影响逐渐加大, 至今已成为了不容小觑的力量。而社会力量随着近年来自媒体的繁盛, 也逐渐开始崛起。公民对公共事件的参与, 成绩斐然, 但作为规范、有效的新闻评议机构尚未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1]郑保卫.组建新闻评议机构强化行业自律监督[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0-11-08 (8) .[1]郑保卫.组建新闻评议机构强化行业自律监督[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0-11-08 (8) .

[2][9]刘昌德.民主参与式的共管自律—新闻自律机制之回顾与再思考[J].台湾民主季刊, 2007 (3) :109-140.[2][9]刘昌德.民主参与式的共管自律—新闻自律机制之回顾与再思考[J].台湾民主季刊, 2007 (3) :109-140.

[3]王雪松.香港报纸的自律与他律[J].新闻记者, 2001 (4) :54-55.[3]王雪松.香港报纸的自律与他律[J].新闻记者, 2001 (4) :54-55.

[4]廖晓英.各国新闻评议会概况[J].国际新闻界, 1988 (1) :14-17.[4]廖晓英.各国新闻评议会概况[J].国际新闻界, 1988 (1) :14-17.

[5]彭家发.新闻评议会英国及台湾经验借鉴[J].传媒透视, 1999 (1) :8-9.[5]彭家发.新闻评议会英国及台湾经验借鉴[J].传媒透视, 1999 (1) :8-9.

[6]王洪钧.十年来新闻自律的组织与活动[G]//台北新闻记者公会.中华民国新闻年鉴, 1971:185-195.[6]王洪钧.十年来新闻自律的组织与活动[G]//台北新闻记者公会.中华民国新闻年鉴, 1971:185-195.

[7]王君超.媒介批评网的理念与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媒介批评的责任”研讨会上的发言[EB/OL]. (2008-03-28) .http://blog.people.com.cn/open/articleFine.do?articleId=1323411284463.[7]王君超.媒介批评网的理念与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媒介批评的责任”研讨会上的发言[EB/OL]. (2008-03-28) .http://blog.people.com.cn/open/articleFine.do?articleId=1323411284463.

想来内地做实业 篇8

说起香港影星陈豪,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一定是一部接一部香港无线电视台(TVB)的港剧。的确,从当时火爆一时的《金枝玉孽》到如今好评如潮的《溏心风暴》,无线一线小生陈豪的人气和TVB可以说是分不开的,正是TVB的诸多电视剧让他的人气一路水涨船高。而一路高涨的人气,让陈豪的身价也来了个三级跳。近日就有消息称他已跻身“富豪”行列,以2300万港元购下香港西贡豪宅。

不过,日前以上海史云逊健发中心形象大使身份出现在上海浦东的陈豪,在接受了笔者的采访时,更透露出想在内地办实业的想法。他称自己最想开一个咖啡厅。“在海边,所有的桌椅都是我自己设计。”不过他表示最青睐的是青岛,上海的市场竞争有些激烈,让他不得不退避三舍。

TVB当红小生收入不菲

尽管之前曾演过不少的电影,但提起陈豪的发展路程,不得不提的还是香港无线TVB。正是在进入了TVB后,陈豪的人气才一路飙升。至今,他已经拍摄了《金枝玉孽》、《火舞黄沙》、《京港爱情线》、《妙手仁心2》、《溏心风暴》、《通天干探》等20多部TVB港剧。其中的不少电视剧可以说在整个亚洲都有不小的影响。而以香港TVB的片酬来看,不断的片约带给陈豪自然是不菲的收入。

陈豪的第一收入来源是拍电视剧的片约。由于陈豪今年一直在青岛拍摄TVB的新剧《珠光宝气》,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按照陈豪目前一线小生的身价,每集戏的片酬大约在2,5万港元,《珠光宝气》共计有80集,那么他今年单是拍这部戏,所得的片酬就可得到200万港元。

除此以外,陈豪也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电影尝试。不久前,他就参加了内地拍摄的电影《大明英雄一戚继光》的拍摄。据有关媒体透露,他参加该片的片酬将近40万元。此外,陈豪1.85米的身高和英俊阳光的外表,也受到了不少品牌商的青睐。最近一段时间里,他的代言也不少。据悉,最近他就分别收到一个健康食品品牌和健发品牌的代言邀请,这两个代言预计就能给陈豪带来将近百万元的收入。而且,这还不包括陈豪出席一些品牌的活动的出场费。所以有人给陈豪算了笔今年的总账,他今年的收入有望达到600多万元。

掷千万元购买香港豪宅

对于自己身价水涨船高的说法,陈豪也是欣然承认。不过,他也将功劳归功于TVB,坦言是TVB给了他这么多机会,尤其是《溏心风暴》带给他很多,工作也接踵而来,所以收入增加了不少。而笔者获悉,演技一流的影星陈豪,在投资方面较趋向于稳健加保守的不动产。据有关媒体透露,陈豪今年凭《溏心风暴》“得得地”一角赢尽人气,工作接踵而来,收入节节高升,身价随即来个三级跳,如今已成功跻身“富豪”行列,并以2300万元的天价购下位于香港西贡的一处豪宅。

据了解,陈豪购买的是位于西贡碧沙路的一处名为“满湖花园”洋房小区内的房产。“满湖花园”是该地区最大型的洋房屋苑型开发区。小区内每套物业的面积平均就要190平方米,而居住的都是商界富豪和企业家。而演艺明星中,率先入驻的是如今红极一时的吴彦祖。

陈豪此次看中的这套独立别墅的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而且面朝大海,环境优美怡人。按照该处地段的平均地价,陈豪所购买的200平方米的豪宅,最低的价格也要2000万港元。

尽管陈豪本人目前对购买该豪宅的说法并没有作出明确回应,但对于进驻豪宅,早前陈豪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就已经透露出浓厚的购买意向。当时被问起是否有意向购买豪宅时,他说:“我也很想(豪宅)呀!这个是我的目标。看就真是看过,因为我经常四处看楼,其中也有独立别墅。”

笔者更了解到,演技一流的陈豪对投资楼市也很有一套,以前对楼市一直留意,并且以出手准而著称。只要他认为时机成熟,又是在自己实力允许范围内的,他就会买下做投资或保值。

据有关媒体透露,早在拍摄《溏心风暴》时,陈豪受到搭档香港女星米雪的提醒,买下香港将军澳“城中尺”物业。如今该套豪宅已升值不少,这让陈豪开心不已。不过陈豪也透露,《溏心风暴》中的几个演员几乎都是投资的高手,除了他跟米雪买楼外,夏雨则是买了车。

不过,陈豪当时也表示,他不排除再买楼盘的可能性,但会审慎处理,而且得仔细选择。

开咖啡厅面朝大海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陈豪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的一个新的投资计划:开咖啡厅。看得出,陈豪对开咖啡厅很有兴趣。采访中,兴致勃勃的他还向笔者描述了自己咖啡厅的“宏伟蓝图”。他的咖啡厅规模不大,但确实是非常独特。

“在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我经常会去咖啡厅坐坐,排解压力,因此我很想开个咖啡厅。我心目中的咖啡厅是开在海边。有露天的露台,可以对着大海,享受海风。里面的一把桌子和椅子,甚至是一个杯子,都是我自己设计的……”

尽管咖啡厅规划得很好,但陈豪笑言目前还停留在设想阶段。被问到是否已经做了投资的预算时,陈豪连连否认:“还没有啦。这是我的一个计划。我现在好好努力工作,希望能在近几年里就实现这个愿望。”

尽管陈豪坦言自己的咖啡厅还停留在设想阶段,但他其实已经对咖啡厅开设地点都有考虑。正在青岛拍戏的陈豪坦言青岛是首选。“因为我开的咖啡厅要面朝大海,所以我觉得有海滨的城市比较合适。最近我在青岛拍戏,那里的风景真的非常不错。”

笔者提醒上海也有海边,而且市场庞大,可以开到上海。没想到陈豪一听上海就有些顾虑,他坦言上海的竞争太激烈,自己不敢贸然进入。“上海是很大,但是上海的市场好像竞争也很激烈。上海现在已经有很多咖啡厅了吧,我不知道自己来会怎么样,能不能比得过他们。”正在浦东正大广场7楼的健发中心接受采访的陈豪边说边指指楼下,似乎是已经摸过底的样子。而楼下有了不下3家咖啡馆,竞争的压力果然不小。

另外,陈豪透露,由于自己从8岁就开始喜欢画画。因此自己非常希望能够出一个画册,收集自己的画。“这个计划希望明年就能快点实现”,他半开玩笑地告诉笔者。

消费购书不上网

此外,接受采访中,陈豪透露,自己生活中的主要兴趣爱好是看书。而笔者吃惊地发现,他爱看的竟然是哲学书。“我喜欢看那些有哲理的书。”对于外界认为哲学书比较深奥难懂的说法,陈豪笑着否认。“其实这些书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难懂,看多了就习惯了。而且其实哲理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就离不开哲理。”他还透露自己其实看的哲理书很多,不限“一家之道”,因此自己家里收藏了很多哲理方面的书。

上一篇: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的作文450字下一篇: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的人生名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