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内地与新疆的桥梁(精选7篇)
搭建内地与新疆的桥梁 篇1
2014年舞蹈协会在院工会的领导下,在院属各研究所、处(室)和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紧紧围绕院工会“214年新疆农科院职工文体活动工作的通知”精神,本着协会“丰富我院职工的文娱活动,提升我院职工文化素质”的宗旨,致力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2014年共计活动次数127次(其中上课69次,排练45次,练习13次),参与训练总人数计1435人/次(其中上课859人/次,排练443人/次,练习113人次);参加第七届新疆舞蹈节排练32次,累计455人/次,两项合计1890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积极配合院内外各种活动需要,输入高质量的舞蹈节目10余个,演出5场,获得好评,首次参加第七届新疆群众舞蹈大赛,参加的3支舞蹈全部入围2015年决赛。
1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坚持定期训练
协会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成立四年以来,不断提高会员的训练水平与质量,不断推出精品作品,坚持每周一、四下午7时至9时两个小时的基本功训练与成形舞蹈编排同步进行,舞蹈质量较往年显著提升。例如:编排了藏族舞蹈“走出喜马拉雅”,江南小调“秧歌健身操”,维吾尔族舞蹈“喀什姑娘”、“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蒙古族舞蹈“草原力量”等。韵律操“巴西足球世界杯”、“你是我的小苹果”等。维吾尔舞蹈组合“PERHAPS”等,使大家的整体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2 积极配合院工会的各项活动,成为展示新疆农科院职工精神风貌的亮丽平台
2.1“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倾情演出
2014年3月7日在院机关六楼会议厅来自全院的妇女职工们和院、处(室)领导欢聚一堂,共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舞协排编的开场舞,“京剧炫”由我国国粹京剧、传统体育武术与现代舞等五个曲目改编而成,柔中带刚,刚柔相济,充分展示了协会舞技水平与上乘的音乐,获得了全场的欢呼与掌声。汉民间舞蹈“桃花谣”飘逸洒脱,似潺潺流水,拨动了在场观众的心弦。“走出喜马拉雅”都是清一色首次登台的会员,经过刻苦训练,使在场职工眼前一亮,令人刮目相看。“为了大地的丰收”歌颂了农业战线上的科技人员,把农科人献身农业的奉献精神用艺术的形式推向了高潮,整台节目在欢乐的气氛中让女职工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三八妇女节”。
2.2 接地气,搭建魅力四射的亲民平台
协会从实际出发,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2014年是自治区党委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第一年。舞蹈队派代表两次分别赴喀什、和田进行慰问活动。10月14—15日前往喀什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农科院驻村干部7村、9村点为全体驻村干部及村干部表演了“天山青天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文艺互动联谊活动,让驻村干部体验文化大餐的同时,彻底的来了一次心情大放松、院领导及全体干部的走秀,全场的麦西来甫,顿时小院变成了歌舞欢乐的海洋。大家开心又依依不舍地说:这真是一次超级愉快的崭新体验。
10月21—22日舞蹈队代表又前往和田墨玉县与科技厅的三个驻村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直播”体验,访谈、采访村干部、农民和驻村干部与民族舞蹈巧妙的串在一起,博得了科技厅驻村干部和村大队长及村民们的阵阵掌声和一致肯定。
2.3 军民共建鱼水情
2014年8月6日,舞协在玛纳斯县广场代表新疆农科院玛纳斯试验站,参加了县“庆八一,军民共建联谊晚会”,一曲“红色娘子军组歌”英姿飒爽,博得了在场武警官兵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和群众的阵阵掌声,为玛纳斯试验站争得了荣誉。8月23日,舞协和玛纳斯县武警中队举行了一场“军民鱼水情,同呼吸、共命运,维护社会稳定”文艺晚会,你来一支“你是我的小苹果”,我来一支“为了谁”,让官兵们惊讶地说:你们真是农科院的职工吗?。官兵们纷纷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做更大的贡献。
2.4 舞协骨干撑起早操一片天
欢快的节奏,矫健的舞步,伴随着极具民族和现代体育特色以及触动心灵的音乐,让职工们沉醉在早操精彩的舞步中……2014年5月4日,院机关大楼前早操活动开始了。
为了调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健身积极性,也为了更好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每一天的工作中,连续几年每年夏季作息时间,院工会安排早上9:30进行第九套广播操、刀郎健身操、新疆民族健身操的活动。
本着“每天早上10分钟愉快身体,整个一天开心工作8小时”的宗旨,本项活动得到了院内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成为院上班族清晨的一道风景线。早操让大家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处关节得到舒缓,在上班前来了一次热身运动,使得投入工作的状态更加充满力量和精气神。
从5月4日至9月30日,除节假日和双休日,共进行早操活动105次,累计参加人数1060人。其中来自舞蹈协会的骨干们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3 舞蹈健身促进工作进步
舞协不乏研究员、副研究员,更有普通职工,大家经过舞蹈的熏陶,陶冶了情操,优美的民族舞蹈既锻炼了身体,又让大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有的被推荐为最美农科人,有的在行业中获得荣誉,娘子军们在各自的领域充分展示了“半边天”的作用。
4 兼职干部管理工作
舞协的干部都是兼职,都是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余作好舞协工作,有演出任务,都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加班加点,克服困难,完成演出任务。例如:在参加第七届新疆群众舞蹈大赛时,舞蹈队共排练31次,每天中午2:00-4:00大家放弃午休,经过刻苦训练,编排的三支舞蹈经新疆舞蹈家协会专家组初评,全部进入2015年的决赛。
5 经验、体会与做法
近几年我们的舞蹈展示之所以取得成功,与舞协骨干们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去经营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有机地与自身工作、与学会项目紧密结合。例如:连续四年与自治区科协“百会万人下基层”项目结合在一起,伴随着科普惠农、科技下乡、送文化下乡,共建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把舞蹈也带下乡。2014年玛纳斯活动不但取得了实效,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科协好评,并推荐参加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评选。活动所到之处与新疆农科院各地试验站紧密结合,先后去过吐鲁番两个研究所、塔城小麦育种家基地、昌吉示范园区、玛纳斯试验站、墨玉试验站。通过精彩演出慰问了我院场站职工,为远在他张的场站职工送去温暖。同时南疆的和田和喀什行,又从新疆科技出版社申请了“果麦间作”三农新书架三本,将免费发放农民。正所谓科技支撑,文化搭台、互惠互利、多级联动,把科技工作者与基层县委、县政府、科技局、科协、农牧民联系起来,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达到了舞蹈、科技、文化传播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搭建内地与新疆的桥梁 篇2
1 基本情况
我校共接收11级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170人、12级学生87人, 因各种原因退回42名学生, 现共有215名, 来自9个民族。女生8人, 男生207人。数控系75名学生、采矿系140名学生。
2 具体工作
2.1 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为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2.1.1新疆教育厅对内派教师为一年一调整, 这往往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利。为了让内派教师尽快进入角色, 制定了详实的内派教师工作职责、内派教师每周例会制度、内派教师签到制度, 内派教师每月测评制度, 这样能够挖掘内派教师工作特长, 充分发挥其他老师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而帮助学校较好地开展工作。
2.1.2 根据新疆班学生特殊性, 制定了学生退学办理程序、请假办理程序。
2.1.3进一步落实学生实时考勤制度、班主任内派教师晚间查房制度、信息员联络制度、与学生谈话制度、重点学生重点关注,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重大情况及时上报。
2.2 针对新疆班学生特点, 制定了“一个基础, 三个注重”的教育目标, 学生各方面得到长足进步, 成果显著
2.2.1 打好一个基础
全力做好新疆班学生在生理、心理、环境、人文等的适应和调节工作,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生理适应关、心理适应关、环境适应关、人文适应关, 这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2.2.2 做好三个注重
(1) 注重学习:一是, 汉语言的强化训练;二是, 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三是, 职业规划的制定:明确学习目标, 制定近期和长期的职业规划。目前在11级学生中已经明显感到了压力和紧迫感, 很多学生有了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迫切需求。
(2) 注重行为养成:针对新疆学生纪律观念不强、懒散等实际情况, 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手把手教, 反反复复强调,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 新疆班学生的内务整理、文明礼貌、纪律观念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3) 注重发展: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注重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3 坚持“爱、严、细”的教育管理原则, 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2.3.1 关爱切实。
“爱生如子、关爱有加”。最大限度地在情感上补位与投入, 真情换真心, 帮助新疆班学生尽快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2.3.2 管理严格。
对于内地新疆中职班学生, 坚持在校规校纪面前一视同仁, 做到统一要求、统一管理。
2.3.3 工作细致。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要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 从来新疆班学生的所有事无小事, 大事小事事事关心:制定详实的各类制度、预案, 做到有章可循;紧抓学生的日常管理,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学生外出旅游、购物, 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安排的详实周到。
2.4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注重在活动中育人
积极筹备古尔邦节:组织学生到徐州市景点旅游;给学生买来了羊肉、馕、馓子、水果等集体会餐, 组织学生联欢, 并送给每一个学生节日礼物———棉袄。校领导、老师与同学们载歌载舞、共同联欢, 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古尔邦节。
同时我校还开展教工党员与新疆班学生结对子活动, 有的党员送衣送物;有的给学生送书;孩子生病了, 到医院看望他们, 嘘寒问暖;定期跟学生谈心, 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党员们对待学生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让每一位学生感受更多的关爱。
2.5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对新疆班来说,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军训和入学教育期间, 我们组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采用听、看、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 如请学校党委书记为同学们上爱国主义教育课;观看《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爱国主义影片10多个;到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塔瞻仰革命烈士, 以铭记历史, 努力学习, 报效国家, 来激励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机会。
2.6 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
围绕中职国家资助政策、援疆免费教育计划等民生工程讲党恩, 讲国恩, 从自身成长讲父母恩, 从老师同学的帮助事例讲师恩、同学情等形式, 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召开专题班会、组织学生给父母、给老师等需要感谢的人写一封感谢信等活动, 培养学生对在成长过程中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或集体的感恩之心。
制作手工作品制作———感恩卡片, 把心里的感恩之情通过卡片抒发情感。
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感恩的心”手语操, 并把手语操搬上了舞台, 用同学们的肢体语言抒发对祖国、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7 存在的问题
2.7.1 学生来我校学习目标不明确, 对专业不清晰, 因此开学很长一段时间我校对这部分学生做了大量的讲解和教育工作, 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思想不稳定。
2.7.2 60%多学生汉语言不过关, 存在无法交流和交流困难现象, 我校要花很长时间对学生进行汉语言训练, 耽误很多专业课学习时间;同时, 我校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 没有维汉双语教师, 教育教学工作难度很大。
2.7.3 本批次学生和田地区的学生有50余人, 内派新疆老师听不懂和田地区的学生语言, 无法与学生交流, 他们也感到做工作困难, 这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相当大的难度。
搭建内地与新疆的桥梁 篇3
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创新“立体复合型”组织模式
为加强组织管理, 学校建立了校党委领导、行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 同时实施“学长辅导计划”, 在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的同时, 结合学生群体之间平等互助的横向管理, 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复合型”管理组织模式。一级组织:学校成立了援疆工作领导小组, 书记、校长担任组长, 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 主持日常工作, 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要求出发, 做好顶层设计。二级组织:成立援疆办, 下设思政工作组、学生工作组、教学工作组等, 定期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以人为本, 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方案等。三级组织:由举办专业所在相应系部的党团、教学组织牵头, 充分发挥班干、团干、心理委员、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 贯彻“爱、细、严”的育人理念, 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动态和健康状况, 适时教育、引导、疏通, 及时解决问题。
实行学长辅导计划, 即从援疆班所在系部, 遴选同专业普通专科中品学兼优且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内地学生, 与援疆班学生一对一结成对子, 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 对维吾尔族同学的汉语水平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修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与地方政府合作, 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就业问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鉴于此, 学校和安徽省对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密切合作, 通过对当地卫生人才总量和结构的调查分析, 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优势, 定向培养皮山县急需紧缺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以提高当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培养一支走不掉的医疗卫生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根据国家人才和智力援疆决策精神, 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合格,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优秀医护人才, 其中, 专业教学以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目标。学校根据新疆学生的实际情况, 量身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培养, 又立足课堂教学, 增强学生对祖国、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建设和谐新疆的使命感。
三、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各项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之中
(一) 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课程
学校精心挑选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并加强对援疆班任课教师的培训、学习, 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树立大局意识, 强调“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贯彻全员育人的指导思想, 把民族团结教育融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
(二) 爱在细微中、严在当严处
学校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予新疆班学生真心关爱、真诚帮助, 尊重新疆籍学生的民族民俗习惯,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各级管理人员平时与学生充分沟通, 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 竭尽所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在学生遇到困难, 如生病住院期间, 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用真情温暖每一位新疆学子。同时在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在学校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 以人为本, 努力成为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引导者”。
(三) 增进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心理适应
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环境的改变, 语言差异, 以及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 在文化融合过程中, 不但群体文化上可产生变化, 同时个体心理上也可能发生变化。学校对新疆籍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心理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并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开展日常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 定期开设短期文化适应团体训练 (跨文化心理训练) , 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我, 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为学生适应文化生活和学习提供保障。在全校范围内建成“学校—系—班—心理委员”的心理咨询网络, 切实指导新疆籍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情感的需求, 引导其健康成长。
(四) 深化主题实践教育, 帮助学员在体验中认同
学校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通过社会调查、劳动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 促进学生了解社会、感受责任。如开展“太阳花爱心助老”、“无私奉献助你我, 榜样力量永留心”系列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组织学员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参观考察, 到社区参与送健康、送温暖、送文明等活动, 引导学生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育人
(一) 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 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 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 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学校秉承“厚德精医, 博学笃行”的校训, 着力构建学习型、活力型、节约型、和谐型、花园型校园环境, 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医疗卫生行业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 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参与达到文化融入
鼓励和支持新疆班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文化活动来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交流, 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充分发挥维吾尔族学员能歌善舞的特长, 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举办了“共度端午佳节, 体验中华文化”主题活动, 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庆国庆, 贺中秋”联欢会, 举办“古尔邦”节系列活动, 校园里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氛围, 让维吾尔族学生真正体验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三) 加强红色文化育人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学校主要通过邀请全省励志演讲比赛获奖选手、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等来校进行事迹交流,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唱红歌、读红书、看红色电影等活动, 激发学生矢志奋斗的精神;组织学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传播当代红色文化。
(四)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育人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核心内容为儒家文化中的“仁”、“礼”、“中庸”、“和”等思想, 对我国人民的精神、思想及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是人们保持个体精神和谐、家庭和谐, 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学校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学生共度中国传统节日, 帮助他们了解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组织学生考察徽园、三河古镇、安徽民俗博物馆、黄山等, 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摘要: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积极探索把内地新疆班学生培养成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献身于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内地,新疆班,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谭富才.当前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
[2]李中耀, 栗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10 (2) .
[3]古扎丽.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教育的深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4]梁玉春.新疆高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
[5]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2) .
搭建融洽作文教学与生活的桥梁 篇4
一、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叶圣陶说: “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 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
1. 关注社会, 体验生活
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在体验中升华感情。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是神奇美妙的, 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日新月异的, 几乎每天所有东西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即使每天在往返于家庭、学校的路上, 别人的, 自己的, 只要留心观察, 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大自然的花开花落, 社会的人情冷暖, 个人的兴趣爱好, 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素材。要想积累这些生活素材, 学生就得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 善于发现, 学会思考, 同时学生可以组织多种校园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快乐。
2. 学科整合, 拓宽视野
新课程标准提出: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 注意跨学科的学习,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学科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 作文教学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拓宽学生写作视野, 多体验多感受。如在校运会上, 让学生都做做班里的通讯员; 美术课后, 让学生写写想象作文; 数学课后, 让学生谈谈游戏过程; 实验课后, 让学生介绍实验步骤。这些作文素材都是可以随手从生活中拈来的, 学科的整合, 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作文教学过程生活
1. 准备阶段生活化
生活化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区别之一, 也就在于写作前的准备。传统作文根本就没有准备阶段, 全凭平时积累, 生活化作文则重视写作前的素材积累, 在写作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时间和空间, 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实践, 体验, 感悟。带着任务, 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所要寻找的事物, 摒弃了平时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的心态, 带着好奇, 带着憧憬, 他们会为自己的无意的发现而惊喜, 这往往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不断去探索, 那么在写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对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感而发。如写关于动物的文章, 在写作前一段时间, 教师就应告诉学生习作的要求, 范围, 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动物进行观察, 条件允许的话, 教师还可以把些小动物带进教室, 让没养动物的同学也亲自养养, 观察他们的外型、吃相、习惯、爱好等, 体验这种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准备前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作文的源泉, 有了第一手真实的生活素材, 加上丰富的感情的沉淀, 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写作愿望, 有一吐为快的需要了。
2. 指导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正处于非常崇拜, 依赖大人的年龄阶段, 这种心理导致他们对事物懒于思考, 当出现问题就把希望寄托在大人身上。如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困难, 或思路阻塞或材料短缺而觉得无话可说,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会把目光转移到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的物体上, 不是抄袭范文就是向家长和教师求助,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善于分析困难症结所在, 通过旁敲侧击的点拨, 引导他们自行克服困难。作文指导生活化主要通过活动实现:
( 1) 社会活动。优秀的作者不是在教室里就可以培养出来的,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让学生感知人间冷暖, 悲欢离合。社会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 提倡个人主动参与, 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感知, 体验, 积累素材, 教师在这过程中充当带头人,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栽花种草, 参观访问, 这些活动过程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体验。
( 2) 家庭活动。今天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过着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家庭的过分溺爱, 使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生存的艰辛, 体会不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因此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进行家校联合活动, 给学生适当安排一些家务活动, 如写作文《第一次……》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去做生活的小主人, 亲自参加劳动, 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如第一次洗碗、煮饭、钉纽扣等小事, 都可以从小培养。
三、作文教学手段生活化
要想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最好能使用一些工具, 给学生一个惊喜, 或者再现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激发回忆, 创造想象。
1. 利用图片、简笔画或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
这个方法既通用又实用, 它适合所有地区的作文教学, 简单又方便, 利用这些工具多少都能激发学生好奇、探索欲, 同时也能起到定格生活瞬间的作用, 能激发学生对物品和已有生活的对比, 形成不同的感受, 诱发习作兴趣。
2.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教学媒体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教学媒体的形象性、虚拟性、再现性等特点能把学生熟悉或不熟悉的、感性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通过直观, 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形象, 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 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弥补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 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 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摘要: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 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
搭建内地与新疆的桥梁 篇5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富有童趣的游戏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点燃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而且可以使他们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带了袋子,里面有3个红球,3个黄球。让学生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如果摸出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呢?这时学生意见不统一,他们各抒己见。教师又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大家开始动手摸球……这样的导入紧扣教学目标,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了数学课堂。
2.创设生活情境,呈现知识的“生命态”
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教师应当做一个有心人,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生命态”。例如,教师出示情境图:乒乒和乓乓在秋游活动中分4个苹果和2瓶水吗?”学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教师总结:“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如果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你想怎样分?”“猜一猜这一半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数上的一个飞跃。对于小学生而言,形成分数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一开始就创设了秋游分食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平均分”这一数学概念,从而引入“分数”的课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操作情境,在体验中建构意义
孙晓天教授认为:体现数学基本思想的教学路径是关注儿童,关注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体验和探索再发现的过程。要让再发现的过程开展得更有效,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有序的数学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再发现的数学化过程。如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让学生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并说说折出来的图形为什么是正方形。……放手让学生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充分探究、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样的操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思考的素材,将教材中静态的活动转换成动态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投入,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4.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创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我借鉴名师课堂,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丁丁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请你们想一想,宝物可能在什么地方?并在纸上标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动手画了一个点,我接着问“:除了你已经找到的这个点,宝物还可能在什么地方?”学生继续在纸上画点,一个、两个……渐渐呈现出圆形时,学生好奇地问“:宝物的位置为什么就成了一个圆呢?“”要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圆有什么特征。”……通过创设“丁丁寻宝”探究式问题情境,以“宝物可能在什么地方?”这一问题为主线,把圆的要素、圆的特点镶嵌在这些问题的探究之中,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自觉主动地思考数学问题的本质。
搭建诗歌教学与学生作文的桥梁 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作文,情趣,立意,结构,细节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从教十多年来, 我越来越感觉到课文的重要性, 并就如何发挥它的“例子”作用进行了实践和反思。
今年, 在诗歌教学时, 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搭建诗歌教学与作文的桥梁, 发挥诗歌在作文方面的“例子”作用。多次的高考作文阅卷经验告诉我, 学生在作文的谋篇布局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客观地讲, 学生也在积极搜求作文技法, 特别是每年高考之后, 会有大量的满分、优秀作文摆上大小书店的书架, 成为广大家长、学生梦想的寄托。然而, 每年的高考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优秀作文, 这只是一种舍近而求远的做法。作为中国文学的精髓, 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营养, 它能很好地灌溉、美化作文园地。
诗歌营养一:情趣美
朱光潜先生认为“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1], 在诗歌王国里, 我们可以发现形态各异、异彩纷呈的情趣:在陶潜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里, 能感受到他远离世俗、遁隐山林的高洁;在李白的“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里, 能感受到他流连于敬亭山的赤诚与世无知音的孤独幽愤;在杜甫的“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里, 能感受到他对朝廷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的血泪控诉与发自肺腑的激愤之情
……
诗人们或关注自然风光, 或关注社会现实, 或关注自我生存与发展状况, 这些暗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高考阅卷时, 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一种被阅卷专家称之为怪诞的现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怀念已故爷爷、奶奶的文章, 因为爸爸、妈妈要承担抚养的责任, 不能死。这背后隐藏的恰恰就是学生情趣的空乏与单一, 他们缺乏对各种情感的真实而深入的体验, 自然、社会、人生并没有真正成为学生们全力感悟的对象。诗歌能为学生作文的情趣选择提供“例子”:张扬个性, 抒写自我, 关注社会, 构建异样人生。
诗歌营养二:立意美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 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 不少诗歌的立意为学生作文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诗人想要表达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按照常理应该描摹四季中春天的美景, 但诗人偏偏选择了不被人看好的“春芳歇”的秋季, 在他的眼里秋天的山空寂、清新, 这里的人安然、自得;秋天的山及生活尚且如此美好, 让人留恋, 又何况其他季节呢?
再以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 遭受贬谪本应悲苦万分, 苏轼也曾借酒消愁, 也会“微冷”, 但旷达的他“山头斜照却相迎”, 即使一生顶笠披蓑出没于烟雨之中, 也不怕, 在他的心里“也无风雨也无晴”。超旷的苏轼写就了非凡的篇章, 也留给了后人写作立意的典型例子。
流传至今的诗作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 语文教师理应引导学生感悟它们的立意美, 并在作文中大胆实践。大体来讲, 诗歌给作文立意的启示:在主题思想正确、鲜明的基础上, 思想要积极向上, 追求新颖、深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高中生的书面表达“感情要真实健康”,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3]
王维、苏轼等诗人不就为学生作文的立意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吗?
诗歌营养三: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 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一般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 如果说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 要明确无误;那么材料就是“血肉”, 要丰富, 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 是谋篇布局的手段, 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诗歌, 特别是绝句、律诗和词的篇幅短小, 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诗歌的结构是完整的, 甚至不少诗歌的结构令人拍案叫绝。
以张若虚的古体诗《春江花月夜》为例, 全诗紧扣标题中的五个字来写, 又以“月”为重点, “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全诗从月生开始, 继而写月下的江流、芳甸、花林、沙汀, 然后反复抒写月下的思妇, 最后写到月落, 将客观的实境与诗中主人公的梦境写得美妙绝伦, 将人生哲理演绎得自然而深刻, 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绝句、律诗、词都有自己的结构方式。绝句一般是起承转合式的结构,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全诗以“床前明月光”作为起句, 描画出诗人不能入眠的情状, “疑是地上霜”则是承接第一句, 借助幻象“霜”渲染凄冷的氛围, “举头望明月”则由写景转入抒情, “低头思故乡”则点明全诗创作的主旨——思念故乡, 起到了“合”的作用。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基本上对应着“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 就不再赘述。至于词, 上阕以泛写为主, 侧重于写景;下阕以专写为主, 侧重于抒情。明白了这种结构模式, 很有利于我们迅速把握住词的主题, 也就明白了上阕写景的功用在于渲染、烘托要抒发的情感。以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为例, 上阕重点描摹“碧云天、黄叶地”之类的秋景, 下阕重点抒发因羁旅在外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上阕为下阕情感的表达起到了渲染、烘托作用。
诗歌的不同结构足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例子”, 何不从中汲取营养呢?
诗歌营养四:细节美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 能有效地传达主题思想。在中国古代叙事诗当中, 细节描写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
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琵琶的细节“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凸显了琵琶女高超的琵琶弹奏技艺, 也以此为媒介诉说了琵琶女凄惨的人生遭遇。而全诗结束处的“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洲司马青衫湿”这一细节, 则以“青衫湿”传达出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哀叹。
乐府诗《陌上桑》中“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等诗句刻画了少年、耕者、锄者、使君见到秦罗敷后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 通过这些描写, 从侧面烘托出秦罗敷的美貌。
学生写记叙文, 完全可以以这些诗歌为模板, 发挥它们的“例子”作用。
诗歌营养五:修辞美
从概念上讲, “修辞”有三重含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法;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 即锤炼词句;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我们能从诗歌当中获取前两种含义上的营养。
一是修辞手法。古人写诗歌好用修辞,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对偶的效果是语言工整, 音律和谐。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对仗工整, 读来朗朗上口。比喻、比拟、夸张这三种修辞具有相似的特点:想象奇特, 易将抽象的事物或情感表达得具体、形象、生动。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修辞将想要表达的“很多愁”用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形象地表达出来。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 诗人巧妙地借助“花溅泪”和“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对时事与国运的感伤之情。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头如刀面如割”、“五花连钱旋作冰”都运用了夸张修辞, 突出了西北边疆自然环境的恶劣。
二是锤炼字词。古人很重视炼字, 在古代诗坛就有着“推敲”的佳话。实际上, 有成就的诗人往往就是锤炼词句的典范。以李白为例,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中的“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如果将“邀”换成“向”或“对”也能讲得通, 但只能表其“形”, 而不能传其“神”, 诗人的浪漫与凄苦不能有效传达。
从学生作文的现状来看, 他们的语言往往是干涩的, 不知道运用修辞手法, 为文章插上美丽的翅膀;在词语的选择方面, 也往往是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很少考虑哪一个词语是最好的, 最能传神。向诗人们学习吧, 他们的诗歌是现成的“例子”。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多少年来, 语文教师和学生们都在苦苦寻求与等待作文指导大师的降临, 但实际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就是教科书上那一篇篇诗歌的作者, 那些用自己的性灵与生命抒写自我、抒写人生的诗人们。多与他们对话, 多与他们的诗作对话, 我们一定能从他们的“例子”中汲取营养, 使自己的作文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著《诗论》, 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第55页。
⑵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9页。
搭建内地与新疆的桥梁 篇7
1 严谨休闲理论
严谨休闲理论源自1973年, 它的原创者珍娜·哈特尔 (Jenna Hartel) 正因为建立了综述休闲三种形式:严谨休闲 (Serious Leisure) 、放松休闲 (Casual Leisure) 、专向休闲 (Project-based Leisure的理论框架而闻名于世。此理论有三点重要意义。首先, 作为一种理论, 它是从理论层面上观察休闲现象。因此,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考察人们在闲暇时间所做的事。其次, 作为一种理论框架, 严谨休闲理论向我们同时展示了三种休闲形式的相似性、显著特征及相互关系。第三, 尽管这并非此理论创始人———珍娜在过去三十年里的研究初衷, 但是, 毫无疑问, 她的研究发现与理论沉思为勾画人类的休闲类型学地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 截止到目前为止, 人类全部休闲 (至少在西方社会) 毫无例外地可以被划分到此三种休闲形式之中。严谨休闲是三种休闲方式中最复杂的一个, 这意味着它给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提供了最为丰富的资源。它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核心活动占据了人类休闲活动中信息搜集与传播的巨大需求量。尽管如此, 放松休闲与专向休闲的某些具体形式在信息搜集与传播时也是极具分析意义与研究成果的。简言之, 严谨休闲理论提供了一个系统探索人类闲暇时间使用、依赖信息的框架。
下面我们来介绍三种休闲形式:
1.1 严谨休闲
严谨休闲是从系统上追求人们大量感兴趣的业余爱好或者志愿活动。在具体情况下, 人们将自己的休闲时间专注于获得和表现其特殊的技巧、知识及经验上。
1.2 放松休闲
放松休闲是一种短时的、本质的自我奖励, 只在较短时间内给予人愉悦的活动。人们不需要任何训练就可以享受。
1.3 专向休闲
专向休闲是一种在休闲时间里短期的、中等复杂的一次性或偶然创造性活动。它需要大量计划、努力、技巧和知识, 但是它并不等同于严谨休闲, 参与者并非有意地在此方面有所发展。
2 严谨休闲的显著特征
当谈到严谨休闲时我们必定要讨论它的特点, 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给这个观念以延伸。严谨休闲共有六点显著特征, 均在业余爱好和志愿活动中显露无遗。
2.1 偶然坚持需求
比如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工作高效的博物馆讲解引导员。在某种程度上, 此项活动积极的感觉来源于无论听众的态度好与坏, 她都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战胜逆境。
2.2 严谨休闲活动中发掘事业
把严谨休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和随机应变视为事业的转折点以及成功参与的阶梯。
2.3 个人努力
关键的个人努力是建立在具体的现有知识、训练、经历或技巧之上的, 也有可能四点同时兼具。
2.4 长久的利益或极大的回报
我们所说的严谨休闲绝大多数是来源于专注业余爱好。它们促进人类自我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表现、自我重建成就感、增强自我形象、社会参与度和归属感, 同时延续活动的物质产品 (如:油画、科学论文、家具) 。更大的利益是自我满足, 表面享受和深层自我实现的结合, 这也是放松休闲的好处之一, 但区别是享受占据了后者的主导地位。
2.5 特有的社会思潮
每个人都会追求自由时间的兴趣爱好, 但是这会受到他们所处的具体的社会思潮、风尚的严重影响。
2.6 既发性附和
与放松休闲相对, 尽管严谨休闲丝毫不受羞辱或鄙视, 但是也时常是稍纵即逝的、世俗的、人云亦云。
3 三种休闲中蕴含的信息
3.1 严谨休闲中蕴含的信息
在上述六点特征中, 我们着重考察第二、三、五点, 它们涉及到严谨休闲与信息搜集与传播的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那么, 信息是如何在严谨休闲中被搜集和传播的呢?这里所说的至少涵盖了两种信息:一种是与“自我实现”相关的;另一种是与现实社会相关的。与“自我实现”相关的信息在第二和第三种性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重要的个人努力, 需要运用一系列具体的知识、训练、经验和技巧, 而这四种需求正是严谨休闲中发掘事业为何的基础。图书信息科技最深层次的含义便根源于知识和训练两项内容。依靠此类活动, 参与者进行研究并得到进展, 读书、文章, 监测网络, 尤其是攻读成人教育课程, 在网上或各种社群 (包括:人际交往、各种组织、谈话沙龙) 内部彼此间交流信息, 很有可能其他的资源就被搜集了。当然, 在通过获得和传播信息的同时, 开发所需技巧和经验时努力是不可或缺的。举些更实际的例子, 比如:通过打网球或其他业余体育活动;通过集邮或其他搜集爱好;通过搜索和救援活动或各种志愿活动, 一个人可以获得信息。所有这些都强调了一个重点, 那就是, 当审视自由时间领域时, 图书馆学、情报学所从事的休闲活动 (或笼统来说它的种类) 就是分析的基本组成单元。然而, 并非所有从严谨休闲活动中获得的信息都直接与具体活动中学习和发展的个人努力相关联。一些重要的知识是通过参与现实社会生活得到的, 我们称其为“现实生活”信息。现实生活是严谨休闲第五个区别于其他休闲概念的特性, 即:社会思潮根源。很明显, 此类信息对于活动参与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 与努力而得来的信息相比较而言就稍显逊色了, 因为后者最终决定了知识、训练、技巧甚至是最终的自我实现。无论是搜集与自我实现相关的还是搜集与现实社会相关的信息均可被理解为“非浏览” (non-browsing) 活动。
3.2 放松休闲和专向休闲中蕴含的信息
如前所述, 一些放松休闲是非常个人化的, 因此, 信息貌似与其无太大关联。然而, 放松休闲中的许多活动也需要寻求信息的帮助, 而这些信息都是具有多种现实与实用性的。专向休闲中蕴含的信息包括两种类型。一些像织毛衣这样的一次性工作需要大量来源于诸如:成人教育课程、互联网等的基本知识。这里, 现实生活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 其他一些 (如:组织一次聚会) 专项休闲则明显不需要与自我实现相关的基础信息。简言之, 这种类型的休闲与严谨休闲不同, 不需要依赖与自我实现相关的信息, 也不必依赖长时间的积累。
4 总结
尽管图书信息科技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参与者不太清楚搜集和传播信息是如何与自由时间活动相联系的, 但是从他们被严谨休闲理论所指导的意义上而言, 休闲研究也非常有益。
与此同时, 图书信息科技人员对从事休闲领域的研究很感兴趣, 严谨休闲形式提供了最为广阔的探索路径。与其他两种休闲形式相比, 除与特殊的实现相关的信息外, 其他两种形式的信息在人们自由时间的生活中发挥着更为核心的作用。事实上, 这些探索已经在图书信息科技方面显现其功用。这种规定着眼于信息寻求行为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ISB) , 这是一种检验人类寻求信息互动地点的方法。完善的严谨休闲活动信息研究必须包括信息寻求行为探索和非信息寻求行为探索。
参考文献
[1]Stebbins, R.A. (2005) .Project-based leisure:Theoretical neglect of a common use of free time.Leisure Studies, 24, 1-11.
【搭建内地与新疆的桥梁】推荐阅读:
搭建体育与旅游的桥梁11-15
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11-20
内地新疆班11-12
内地新疆高中班09-17
生产力促进中心搭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07-02
内地与澳门06-27
导游爱岗敬业演讲稿——用心服务搭建桥梁09-21
内地电影06-13
内地城市07-11
内地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