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城市

2024-07-11

内地城市(精选12篇)

内地城市 篇1

在新的内生性经济加速发展势头中, 城市化作为一个重量级的可形标志, 自然已成为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的一个可量化指标。

但在急速的经济大发展中, 受急功近利式的政绩效益或经营效率影响, 各类质量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此时此刻, 如政府的质量监管工作不力, 则泡沫式的繁荣中必然会遗留下大量危及市民生存的综合质量安全问题。

重庆是个内陆开放的创新发展高地, 是个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标杆示范城市, 面对急涌的新经济发展大潮, 质监部门如何充分运用各种质监手段抓好各类产品质量, 是摆在我们全体质监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当下城市化浪潮中内陆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其一、部分工业、食品、房地产企业法律意识淡漠。当下, 重庆作为后发型内陆城市, 受发展中的加速上台阶和急功近利意识影响, 一些工业、食品、房地产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 诚信道德低下。其中一些生产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更是唯利是图, 任意串换生产原料, 不按流程生产监管, 任意添加有毒添加剂, 商品造假手段不断翻新, 缺乏社会责任感, 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生产环境十分恶劣, 多类产品质量不能保障。

其二、许多产品质量监管交叉与监管真空并存。工业产品、食品、房地产商品的质量安全因历史形成的制度原因, 不少由多部门分段监管, 这样就必然造成各部门工作衔接不紧密, 有些责任不明确、不具体等问题。结果便形成了许多监管的“金三角”, 从而导致在实际监管工作中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同时存在, 一些区县区域常出现在发生问题后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其三、综合产品质量配套制度相对滞后。一些监管工作需要的法规、规章和制度还存在空白。从当下看, 有关部门和一些区域、县域地方政府, 对国家出台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 不能及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加以落实。更多的问题则是许多产品, 根本就没有准确的度量质量标准或安全标准, 因而在监督执法时, 既存在无标准做质量判定依据或根本存在着对标准执行的解释权差异。从而出现许多质量监管漏洞。

其四、新型检验检测设备更新填补不够。由于我市总体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种类与门类越来越多, 由于历史形成的检测设备的相对老化或更新不足, 尤其是预算经费有限, 必需的高端设备或新型设备无力及时投入, 现场快速检验能力不适应实际需要, 已导致我市总体检验检测能力跟不上我市快速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面对一些新的质量检测要求时, 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其五、不少从业人员对法律规定熟悉度不高。由于内陆开放型、创新型经济的急速展示, 特别是重庆快速城市化的整体推动, 我市的质监工作范围和队伍也在急速扩展。这就必然导致许多老的质监工作人员对创新管理的法规运营把握不及时。也让许多新进质监工作人员缺乏对既有的法律规定熟悉度不高。这种双向不熟习, 必然影响到全市的整体质量监管工作。

2 以“社会创新管理”探索为纲, 推进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上台阶

有鉴于前面提到的诸多因素, 作为内陆城市全面创新的社会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城市全面质量监管, 具体的选择当有八大主抓工作可做:一要主抓质量监管的源头, 力争将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筑牢筑实。正俗话所说:欲想断其流, 必先遏其源。二要主抓质量监管的多重环节, 尤其要以多类专项整治工作贯穿整个流程。三要主抓质量品牌认证, 以质量品牌认证作为提升社会参与质量监管的重要集聚抓手。四要主抓产品质量一以贯之的龙头企业, 以其做彰显标杆, 以发挥优质质量产销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社会示范作用。五要主抓产品质量安全全民监管的文化环境, 将产品安全意识化作一种文化影响力, 既用政策制度, 又用媒体、网站、博客、微博多元工具, 还用告示、诗文、表演等多文化手段, 全面打造积极生态环境, 以汇聚人心共监。六要主抓产品优质质量自觉维护的信用企业, 建立健全起一套工业、食品、房地产等类生产企业的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体系。以增加诠市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七要主抓产品质量监管的全面信息采集, 并建立起一套产品质量社会化监管与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八要主抓产品质量的特色监管和全面质量监管的特色化, 尤其要加快特色产品质量可集约化监控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总之, 较之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地区, 重庆市的质量监管工作要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尤其在城市化加速奋进, 主城区二环21个新聚居区规划出炉的背景下, 就必须向先进发达地区学习:一要更加旗帜鲜明地抓质量, 从单纯抓业务为主转向抓质量为中心, 切实加强质量基础工作和质量提升工作;二要更加坚决有力地保安全, 从事后检测把关为主转向过程监管、重点防范, 切实加强质量安全保障;三要更加科学有效地促发展, 从一般服务转向有效服务, 切实加强促发展的能力和效度;四要要更加坚定不移地强质监, 从平均着力转向抓基础抓重点, 切实加强质监自身建设。

只有全面依法、遵章守规, 顺应城市加速化、任务多元化, 突出质监保民生、管理促效能, 质量兴渝战略才能真正推进“两江新区”的建设, 促进“内陆创新高地”的夯实。

内地城市 篇2

很久没有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干货了,因为前面一直忙着在做网站的下线推广,到现在以告一段落,网站流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网站转化率和知名度,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还是线下的推广。

网站上线前一定要选好一个稳定的空间这样才能保证网站的稳定性,前面已经跟大家分享了网站上线应该做的准备,相信A5的站长朋友们都比我更在行,笔者毕竟是销售出身做人才网站。做内地三线城市人才网站优化时候只要建站前期把程序一次弄好就行了,如果用开源程序的话这方面就更加完善,可以说站内基本上没大的问题就成。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内容和外链建设上来,前期主要精力做好内容给用户和搜索引擎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只有用户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才能降低网站的跳出率增加浏览量和浏览时长,这些对网站优化是很有帮助的。外链建设前面不宜一次性发太多,要逐步增加,优化百度锚文本链接为佳,但要注意锚文本多样化避免单一锚文本导致网站降权甚至被K都有出现过。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因为内地三线城市竞争并不是特别大,只要执行力做好排名上去问题还是不大。

至于线下的推广方式有很多种,有钱的可以做大广告,没钱的可以做小广告,但是广告一定是要做的,要立足当地就得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

1、线下的广告可以选择和当地的DM报纸合作广告资源互换,DM报纸也需要招聘信息来充实报纸的内容所以这种合作模式价格相对便宜,这种推广方式不但可以弥补人才网站对基层求职者的影响力而且可以直接面对广告招聘单位,DM目标群里很大一部分是沿街门面商家。

2、小区和高校一般都会有一个公告栏之类可以张贴广告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定要利用也是最廉价的高效推广渠道,弄些海报张贴到公告栏的最上方,这样可以避免很快被后面张贴广告覆盖从而增长广告有效时长。

3、还有一个是人才市场招聘会,现在很多地方有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两者并存的现状,传统的人才市场往往是对企业收费的,这种操作起来相对难度要高很多,毕竟有利益上的冲突,但是人力资源市场是完全免费的公益性质。做线下推广一定要利用好人力资源市场,可以跟人力资源市场合作每次给他们发布招聘会预告,适当时候应该多加强关系,能让你可以在他们招聘会现场发布你的宣传资料如名片或传单一类。

这些推广方式可能有些朋友用过一些,只要能够持续做下去网站的知名度会会得到快速提升。不足之处还请多指正。本文由新余人才网http:/// 整理编辑,转载请带上链接,谢谢!欢迎转载,但请保留链接:http://uydvd.com 免费电影院

内地省会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研究 篇3

一、内地省会节事活动的发展

(一)发展历程

1.形成阶段。以合肥为例,1999年前后至2004年,以农产、农业观光题材为主题的节事活动形成阶段。这时期会展及节事经济开始得到重视,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农业观光为题材的节事活动。具体有:2001年发起的“长丰草莓节”、“合肥植物园梅花节”、2002年发起的“中国合肥龙虾节”、2003年发起的“合肥大圩草莓节”等。

2.发展阶段。仍以合肥为例,2004至2008年前后,是农副主题与其他多类题材并行发展的阶段。这时期,除上述农业节事外,其他题材的节事活动也蓬勃发展。具体有:2005年发起的“中国(合肥)徽莱旅游美食节”、2006年发起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包公文化节”、2007年发起的“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已举办4届)、2008年发起的“中国·合肥撮镇生态湿地荷花节”、“合肥水文化节”、“公祭包孝肃公大典”、2008年成功申办了“中部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等。

3.提炼阶段。2006年前后至2010年,此阶段为合肥节事活动由数量向质量发展的转变时期,一方面通过参评国家知名节事、政府扶持方式,在已开展的节事里提炼一批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点发展,如:“中国(合肥)徽菜旅游美食节”、“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合肥龙虾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等,均在此期间获得政府大力支持并迅速壮大为全国行业内知名节事;另一方面,政府积极申办、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事活动,主要有:“中部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11年主办权等。

4.未来提升阶段。未来合肥节事活动的发展将延续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态势,向打造知名品牌的提升时期迈进,当然这一阶段并非一蹴而就的。

(二)发展规律。对合肥地区节事活动的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可以得出两个明显规律,即节事活动的空间规律和时间规律。

1.空间规律。调查发现,该城市节事活动的方位布局大体上取决于节事的性质类型,即自然景观及物产类节事多分布在城郊及三县地区,文化娱乐及展销型多分布在相对繁华市区。

2.时间规律。早期,农副主题节事数量多、质量低,中期以后其他类型节事题材兴起,且注重附加值效应。在一年的时间分配规律表现为较集中于4、5月春夏之交和9、10月夏秋之交。

二、省会节事活动发展实效

(一)促进农产技术革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合肥龙虾节“为例,从06年开始促进合肥地区龙虾养殖面积发展到50000亩以上,产量突破20000吨,而且还开发了“稻田连作”、“野生寄养”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再以“长丰南瓜节”为例,该节事打开了产品在全国的销路,使南瓜、冬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张,2010年12000亩以上,同时农民亩均收益也达到3400元之高。

(二)推进城市招商、拉动地方经济。各类节事活动对拉动合肥地区招商引资效果显著,仅以2D08年第四届中博会为例,共有139个项目现场签约,总签约额逾人民币1000亿元,其中截止2009年12月底,在合肥地区落实的项目内外资项目共24个,共计300亿元。再以跻身“中国节事50强”的合肥龙虾节为例,节事效应拉动当地龙虾养殖达8000多户、近3万人从事养殖和捕运、龙虾餐馆4000多家、餐馆从业人员3.5万人、较大规模龙虾出口企业12家、年创汇4000万美元以上,据农业部门估算,其产业创年经济总量已达20亿元以上。

(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2004年前后,合肥会展活动与城市设施、环境的不配套问题日益明显。2006年各类节事活动使市政设施、城市交通、体育场馆及周边环境建设快速提升。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为例,促使滨湖轮滑场、合肥学院球类馆、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全民健身馆及其他全民健身体育场地的建设与翻修,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合肥体育设施建设至少提前了10年。

此外,合肥地区的系列节事活动的实效还体现在: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与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居民消费;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

三、节事活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重复、特色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合肥地区内节事活动主题存在明显的趋同现象,尤其是农业物产、景观类节事(如草莓节、菜花节等)在三县和大圩等地季节性集中推出;另一方面表现为本地区与其他省份的节事主题重复,因此合肥节事活动的生命力面临严峻挑战。

(二)文化缺失、内涵不足。目前不管是何主题的节事活动,大多以歌舞、明星、模特、表演等来营造感官吸引力,而这些大多与节事主题、地方文化、地方特色没有关联,无法彰显地方文化和节庆主题,因此也就很难培育节庆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吸引力。

(三)战略短视、规划不足。中部地区的节事活动发展历史都相对较短,节事举办经验不足,常常一些活动仓促成行、草草结束,接下来就很难延续而遭遇停办,甚至还有的节事损害了地方形象,不具备战略思想,更谈不上走“以节养节”的市场化道路。

四、省会节事活动开发的路径

(一)不同阶段节事开发。起步型节事指的是刚举办1-3届、影响力不太强的活动。此类活动开发的关键就在于选对新颖有利的节事题材,即受众兴奋点。一般而言,选择符合国家发展大势、切合民众时代需求热点的题材;同时,是否搭建了有力的贸易交流平台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成长型节事指的是有一定市场且连续成功举办4-5届的活动,如合肥的“炒货节”、“徽菜美食旅游节”、“安徽青年集体婚礼”等,应着重致力于活动的规范性建设、品牌建设,增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稳定发展型节事指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且影响力遍及全国的活动。如“全国山地自行车系列赛”、“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合肥龙虾节”等。这类活动的开发在于寻找国际化发展路径,如在扩大国际知名度、寻求国际合作、开展国际技术交流论坛等。

nlc202309030420

(二)不同类型节事开发。自然物产型节事活动开发的路径在于“精深”。必须站在产业、行业的高度,挖掘其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精华、延伸产业链,该节庆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而不能流于表面的粗放开发。例如举办“土豆节”,活动不仅是土豆采摘体验、品尝、品种交易等,重要的是要融入当前土豆行业的深层问题——土豆品种退化问题、有毒土豆的解决问题等,另外还要体现该产品的产业链延伸,例如土豆发展为酒精能源等。而合肥此类节庆中,以进入50强的“龙虾节”为例,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民俗风情型节事活动开发的路径在于“精绝”。我国的民俗风情有大众与地方小众两种类型。赛龙舟、庙会、闹元宵等属于大众民俗,而泼水节、土家“哕儿调”、安塞腰鼓等属于地方小众民俗。作为节庆活动开发可以考虑二者的结合,将小众民俗中最“精绝”的元素融入到大众节事活动中。例如著名的合肥庐剧、曾令“洛阳纸贵”的庐阳花布、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肥门歌、洋蛇灯、火笔画、羽毛画等精绝的民俗文化,可以考虑融入相应的民俗风情节事活动中。

历史文化型节事活动开发的关键在于“提炼”。历史文化型节事能促进形成城市个性和形象,加强市民对地域文化认同感、归依,故而此类型的节庆开发应以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模式为主。在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地脉人脉中提炼出既有文化内涵又有传播力、号召力的精髓作为节事主题。合肥有“三国旧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之称,目前举办的“三国文化节”、“包公文化节”都属此类开发模式,但都缺少与时代呼应的主题思想提炼,若提炼“廉洁文化”为主题,加以创意可在全国推广,或策划为青少年文化教育活动等。

博览会展型节事开发的关键在于“定位”。首先是选题定位,其次是特色定位。因地制宜的题材定位成为中部地区第一立足点,诸如“徽商大会”、“中部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家电产业博览会”等“土著”展会活动是今后长期发展的品牌活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区别其他同类活动,一定要有鲜明的特色定位,例如合肥“家电产业博览会”就应着力突出“中国世界工厂,合肥中国工厂”的特色。

总之,中部地区节事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共性和可借鉴性,随着节事实践的发展,今后将有更系统、更具指导意义的研究发现。

中海:目标瞄准内地 篇4

2009年3月23日, 中国海外在香港发布2008年全年业绩年报, 宣布2008年中海地产集团全年营业额为港币188.9亿元, 净利润达到港币50.5亿元, 同比增加20.8%。在年报会上, 中海地产集团高层透露, 今年中海地产销售目标为350万平方米, 销售金额目标约280亿元港币, 计划拿地至少400万平方米以上。

据悉, 中海地产集团全年营业额达到188.92亿元港币, 同比增加约14%, 净利润增加20.8%, 达到港币50.5亿元。其中内地地产增长迅速, 营业额达到港币171.57亿元, 同比增长39.5%。内地营业额占到集团营业额的91%.

中海地产集团认为, 2009年底内地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格局, 香港及澳门楼市则预期会持续受压, 所以, 中海地产今年的主要目标发展地依然是内地, 而香港和澳门则以开发现有项目为主。

土地收购计划134亿元

2008年, 中海地产在内地6个城市新购买10幅土地, 新增可供发展面积约279万平方米。目前, 中海地产集团在内地、香港和澳门共22个城市/地区拥有土地储备约2480万平方米, 中海地产集团实际拥有权益约为2180万平方米, 可满足未来四至五年保持盈利每年20%以上增长幅度的开发需要。

2009年, 中海地产将重点开拓济南市场, 在巩固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布局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环渤海区域的投资布局。中海地产集团方面表示, 今年会加强与大型央企的合资和合作, 以相对较少的资金增加新的土地储备, 预计2009年新增土地可发展楼面面积不低于400万平方米。据悉, 今年中海地产集团资本开支约326亿元, 其中134亿元将用于土地收购, 包括新增土储、已购入土地余款等。

深圳年销售目标25亿元

年报会上, 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孔庆平表示, 2009年, 截至3月22日, 中海地产集团今年已售出合约金额约80亿元, 估计首季可达90亿元。至于全年销售目标, 中海地产集团希望售出约350万平方米, 目标销售金额约280亿元 (以均价8000元计算) 。

另外, 中海地产集团高层还透露, 今年中海地产集团还准备筹备成立计划多年的房地产基金, 预计可于今年完成, 估计规模可达5亿至8亿美元, 将以私募基金形式经营, 主要投资中海地产集团的住宅物业。

看好内地市场前景

2009年2月6日, 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海外集团新春媒体会上, 孔庆平表示, 内地部分城市已经调整到位, 地价会趋于合理。由于中国内地的销售业绩成为了中海地产的重要利润来源, 业内也更关注中海地产集团2009年在内地的发展战略。

孔庆平表示, 中国内地楼市2009年的发展肯定会好过去年, 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中央出台了不少对房地产利好的政策, 这都对今年地产发展有促进作用, 长远看内地地产是有前景的。

华南区一直是中海地产的重点发展区域。据悉, 尽管去年华南区房地产深度调整, 可是最后的利润额占到中海地产集团总利润的30%左右。孔庆平表示, 不管如何, 华南区依然是中海地产集团在内地发展的重点区域。

孔庆平还表示, 2009年会增加土地的储备量。据了解, 目前中海地产土地储备最多的城市为成都、苏州、佛山、长春等地, 有业内人士称上述土地可供中海地产4-5年的开发, 但其在华南区的土地储备不算多, 预计今年中海地产在华南区拿地的意向会更加强烈, 特别是深圳, 若是没新的储备用地, 中海地产的存量土地很快会开发完毕。

品牌建设篇

反对产品的复制

孔庆平认为, 人们信赖中海, 是因为中海的诚信、创新和精品, 而坚持创新更是中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他说, 中海特别反对产品的复制, 因为那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对自己的不尊重。虽然产品复制既可以减少设计和营销成本, 又能迅速推进扩张战略, 但这是与中海一直所追求和实践的以创新引领中国精品住宅新时代的形象背道而驰的。

人才提供品牌驱动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海在香港建立起的现代企业人才机制, 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了品牌驱动力。

孔庆平认为,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公司的立足之本, 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中海的魅力就在于有公平的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孔庆平说, 中国海外有规模优势, 有品牌价值, 有文化底蕴, 有管理潜能, 既有能力继续做大, 更有能力继续做强。随着企业不断走向成功, 中海必将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他说,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 那就是企业团队一定是具有共同的远景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动, 团队建设是中海不变的原则, 也是制胜的法宝。企业提升了人才, 人才提升了企业,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 良性互动, 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自我定位海洋文化

孔庆平认为,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是要用现代的企业文化去拓展管理视野, 丰富管理思想, 提高管理水平, 在经营中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特征, 从而丰富企业品牌的内涵。

他说, 中海文化的自我定位是海洋文化, 大海浩瀚无垠, 奥妙无穷, 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 将污浊净化为碧水。集体协作、团队精神、制度建设是中海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中海把企业制度安排与战略选择所需要的理念灌输到全体员工的头脑里, 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的价值理念融为一体, 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染和洗礼。在崇尚个性、鼓励创新的同时, 让员工从心灵上认同企业文化。

孔庆平说, 公司现有的企业制度, 同样构成了独有的制度文化, 它本身就是中海文化的一部分, 它体现了作为文化导向的企业精神, 全体员工都应自觉做到有章必循, 严格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领导艺术, 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企业文化旗下, 使有形的制度变成“心灵的契约”,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让企业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内地考察心得 篇5

心得体会

佛 山

佛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东升下辖的一个地级市,1954年6月26日成立。

近年来,佛山经济迅猛发展。先后被称为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前10名。主要体现发展的要素有佛山陶瓷及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发展则离不开当地的政府的规划及当地的人民群众的响应。

一、中国陶都

早在东汉时期。佛山素有“南国陶都”之美誉,陶瓷生产始于唐,奠于宋,鼎盛明清。现如今这里已聚集着各种不同品牌的厂家展销批发,形成一个陶瓷的发展的巨大市场,各种品脾有着不同的信息与销售的路径。这里的陶瓷占全国年产量的二分之一,全球的三分之一,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有大量的的陶瓷生产,就有展销,出售及信息,物流的各大行业发展。这里具有商贸物流中心,会展中心,营销中心等。大量的商客来到佛山,带动了当地的饮食,住宿,停车场等各个商业界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巨大的物流中心,这些都有利的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巨大飞越。

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素有“灯饰之都”的美称。

房地产的不断发展、道路、公园的美化等亮化工程都离不开灯饰的点缀。这里聚集了千上万家的生产厂家,各厂家都具有各自的品质、花样特色。有针对性的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从而增大销售的出路。

同时,中山古镇政府经过认识研究分析,积极创建灯饰长街,推广古镇灯饰产业品牌,同时,引导名牌名标企业加盟,有效提高产业品牌,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及推广力度,使90年代后新建的企业在短短三年内抢占了在灯饰市场行业中的最高点。

金华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又名中国小商品城。坐落于中部浙江中部义乌市,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2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现拥有营业面积260多万平方米,商位50000余个,从业人员20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 2005年市场总成交额达288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占60%强,连续15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重质量、守信誉”市场荣誉称号,是国际小商品的流通、研发、展示中心,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80年代初,义乌在全国率先放宽个体户工商登记,允许农民经商,在当时,农民的知识浅薄,就以日用的手工品、工艺品为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小商品日益齐全,几乎包含了生活各类必需品,义乌海关现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海关,年出口海关商品超过40万个标箱。在短短十年间一步步面向发展到国内著名小商品市场,并逐步辐射世界各个角落。

东阳影视城

东阳横店影视城与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市相距56公里,距杭州160公里。

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横店影视城,把一座黄山堆现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已成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像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发展是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横店集团领导人具有敏锐的眼光,能把这片荒山建成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巨大平台。给当地市、镇、乡带来很大的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吸引海内外影视导演们来群、取景拍戏。同时成立影视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运营制景、道具、服装、化妆、车辆、设备租赁、演员队伍等配套服务,成为国内影视拍摄基地中管理和服务最规范者之一。整合各景区营销队伍,成立统一的旅游营销公司,此举为业内首创,营销体制的创新为游客量的大幅上升准备了条件。

“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以影视为牵引机,旅游为载重机,文化为核动力,形成影视和旅游各自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及影视与旅游交融互动的经营特色。影视和旅游都是文化行业,从事这一行业是幸事,修炼个人素养,提高自身技能,同时给他人营造舒适和快乐。

以上的叙述都与这些古建筑群的存在而起到最大的发展。影视城以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实现了影视基地,向影视旅游主题公园的转变,旅游产品中观光要想休闲体验转型,这样游客能深刻体验影视拍摄,还能享受度假休闲乐趣。

东阳市红木家具

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坐落于中国木雕之都——东阳市,是我国中高档红木家具采购批发中心。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创办于2008年,经营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为全国单体经营面积最大的专业红木家具批发市场。经过短短两年,目前全国各地的红木经销商都涌向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市场成交额惊人。

东阳红木家具市场现在主要有四大市场,一个是海德市场(东阳红木家具市场)、一个是木雕城市场(东阳中国木雕城一楼二楼)、还有两个是横店市场(横店红木家具中心)和南马市场(南马红木家具展示中心)。

由于红木家具是纯手工制作为主的生产方式,制作周期长、工序多,所以它的价格与一般家具相比,不但有使用意义还具有收藏意义,价格上也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根据现代市场量需求来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人们的生活居住档次的提高。有人做这个行业也会带来很大的财富。切切会给市场带来一些值得学习的文化与工艺。

最后中国木雕之城致力打造中国工艺品集散地,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木雕红木家具集散地经过5至10年或更长时间培育,逐步把浙江东阳中国木雕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木制工艺的集散地、出口基地、交易中心、展示中心。

浙江萧山区党山镇

党山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部,南接绍兴市,距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10公里,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公里。境内有沪杭甬高速公路和104国道复线通过,高速公路瓜沥、柯桥两个出入口分列东西两旁,是萧山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多年来,党山镇始终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兴镇思路,打造区域特色经济,创建区域特色品牌,着力推进全镇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卫浴产业快速发展,卫浴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党山的卫浴产业是从文具盒、美容镜生产中发展起来的,产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发展于九十年代,提升于二十一世纪。卫浴产业发展从过去单一的制镜到现在镜艺与卫生洁具、装饰门业、休闲用品与玻璃生产的有机结合,包括淋浴房、美容镜、台盆、美容柜、毛巾架等五金挂件系列产品;产品工艺从过去简单的塑框美容镜到现在多品种高档次的磨边、刻花工艺镜;产品生产从过去追求量的扩张、低价竞销到现在的依靠科技、注重品牌;产品销售从过去着眼于国内市场到现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以及与世界同行顶尖企业的合作,行业正一步一步跨入快速、稳健、良性、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农民致富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山的卫浴行业之所以取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拥有较大的区域品牌影响力:1.、注重品牌创建,增强产业存活力。

2、注重产业拓展,增强发展联动力。

3、注重研发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

4、注重技改投入,增强产业发展后续力。

5、注重环境建设,增强区域品牌影响力。

推进卫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党山在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如何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卫浴块状特色经济,如何使之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党山工业经济继续走在全区前列的重要保证,更是党山卫浴实现“浙江第一、全国著名、世界有名”新目标的有力举措。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装饰卫浴产业发展,努力营造块状经济亮点,全力发挥做强萧山东部生力军的作用,使党山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1、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竞争力。

2、促进集聚发展,不断提高协作力

3、重视主体培植,不断提高带动力。

4、强化行业自律,不断提高约束力。

5、加强产权保护,不断提高抵抗力。

6、注重政府引导,不断提高扶持力。政府有效引导是促进块状特色产业发展大有可为的地方。

党山紧紧把握创新与提升的发展思路,做强做大做优党山卫浴特色产业,打造卫浴产业的区域特色品牌,发挥产业的带动优势,增强产业基地的辐射功能,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旅游这个发展。我们去了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上海:首先上海著名的东方美明珠塔,在东方明珠塔上俯瞰上海全城,之柑橘整个城市成了建筑师们的积木累积竞技场。建筑师们的智慧无疑是令人称叹的。城市衍生着人类的高度把人 5

类聚集在一起。这片钢筋水泥铸就的森林在维护人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人类生存的环境。

这天刚好风和日丽,在东方明珠塔上举目远望,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全部尽收眼底。是浏览上海全貌的最好地。这里的各种陈列也很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

东方明珠游船码头:东方明珠游船码头坐落于东方明珠塔前陆家嘴滨江花园内,与浦江外滩万国建筑群隔江相望并与周边 东方明珠游船码头的景点融为一体。游船码头集观光、旅游、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造型犹如一只凌波汲水、展翅欲飞的巨大海鸥,清新自然且富于时代气息,占地面积2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毗邻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浦东临江又一道新景观。游船码头内的上海铭源大酒店(又名“海鸥舫”),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可同时容纳1500名宾客就餐;设有宴会厅、多功能厅和观景包房,可从各个角度将浦江两岸每一道风景线尽收眼底。

上海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位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是反映上海近代历史变迁的形象陈列,展示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整个陈列馆由“华亭溯源。“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追踪”,“建筑博览”、“车马春秋”七个部分构成。陈列馆征集文物及其他展品干余件,采用“融物于景”的场景化展示手法,辅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将文物、道具,模型、多媒体,声光电融于一体,是集历史。文化、鉴赏、娱乐于一体,具有创新理念的陈列;参观陈列馆,是在穿越历史,是在走过一个时代,让观众迫寻海上旧梦、景仰现代史实,品味文化上海。

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上海城隍庙(7张)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从明代永乐(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最为繁盛时期,总面积达到49.9亩土地,约三万三千多平方米。作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上海城隍庙在“文革”时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1994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实,上海城隍庙得到恢复,重新成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宫观。2005年,上海城隍庙大殿前厢房的使用权得以归还,随即开始了二期修复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上海的南京路:上海南京路是世界上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也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广义上的南京路包含了现上海十大商业中心里的两个——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狭义的南京路即1945年以前的南京路则专指今天的南京东路(南京路步行街位于其中)。

内地基金新战场 篇6

近年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中国的企业年金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根据权威人士的预测,预计未来3年将以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企业年金:好大一块蛋糕

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3个支柱组成。在199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并提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

企业年金计划是属于“自愿型”,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关键,尽管国家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有所考虑,但操作细则仍不十分明朗。因此,截至2000年底,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数仅为560.33万人,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3%。参保企业16247户,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人均3425元。从行业与地方情况看,行业发展快于地方,水平高于地方。行业年金参保人员为395.7万,占70.6%,地方参保人数为164.6万,占29.4%。行业积累基金149.3亿元,地方积累42.6亿元。积累基金总量191.9亿元,覆盖面仅5.3%。

不过,由于企业年金建立晚,目前多数地方还没有进入支付期,而且也没有被统筹征用于其它当期支付,所以沉淀下来,沉淀的资金需要保值增值,虽然由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持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但在已颁发的《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基金试点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为规范企业年金委托人、受托人、年金管理机构、专业投资机构、托管银行各方的委托——代理法律关系,规范专业投资机构的公司行为,规范基金受托人与专业投资机构之间委托协议的条款内容,规范基金投资合规运作,已经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外部法律环境。

政策对基金公司情有独钟

许多有先见的商业机构很早就开始开拓年金市场:招商银行和中信信托在这个市场已呆了两年,保险公司也表现出当仁不让的态度,很多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等都纷纷推出年金保险产品。但保险公司提供的都是理财产品,而不是真正的委托理财,根据目前的法规,保险公司想绕道法律直接运作年金还比较困难。所以,圈地运动还存在变数,一切都取决于《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

从事企业年金管理的机构应该可以有三类:第一类为专业性年金行政管理机构;第二类为商业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第三类为只接受本企业年金理事会委托进行企业年金管理工作的内部机构。

据了解,在当前的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分布中,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占企业年金总资产的80%以上,存入财政专户、现金以及股票等其他形式的资产不足20%。而投资渠道狭窄的后果是收益率低下,2000年,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平均只有2.79%。

2003年10月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基金管理公司或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他机构,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或接受特定对象财产委托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根据该法的原则另行规定”,为基金公司接受特定机构投资者的财产委托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开了绿灯。可见,在中国现行法规和市场情况下,基金公司是企业年金专业投资机构的最佳选择。

基金业自1998年推出规范的第一批基金以来,资产规模迅速扩大,至目前为止,共有规模1370亿,显示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基金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业绩等表现出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方面的巨大优势:如运作透明度高,有严格的监管和信息批露要求;基金公司有以投资组合方式管理巨额资金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基金资产管理和保管分离;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用明晰,等等。

基金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1)企业年金部分委托或全部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运营,基金公司按要求设计符合企业年金风险和收益偏好的组合投资产品。(2)企业年金通过购买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中国企业众多,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相差极大,因此这两种模式将同时并存,且基金公司也往往会把基金产品作为组合投资产品中的一部分,使这两种投资管理形式合并。

基金公司积极筹划

基金管理公司方面,一些基金管理公司频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力图在企业年金市场争夺中取得先机。例如,博时基金与社保合启动“社会保险基金测算与投资运营管理”的研究项目,又与一些行业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的研究项目;南方基金公司也和地方社保接触,出炉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基金管理公司业务的创新研究》。

除了课题研究外,许多基金公司已开始着手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拓展。第一批7家接受全国社保基金委托理财人资格的老基金公司希望能扩大战场,参与企业年金的管理,没有获得资格的新基金公司则更是集中优势力量开辟新战场。如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年金委托理财人资格借鉴2002年社保理事会选秀的规则,这批老基金公司因为有了申请社保基金委托人的经验,在年金委托人资格的申请上应该熟悉一些,具有一定优势。

在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名册中,我们已经能发觉基金公司和参与企业年金管理的资料。例如:上海航空的中报股东名单中,有一家“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华夏成长”,东风汽车2003年中期的股东名册中,清楚显示“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银河平衡”持股712万股。让人联想到他们已经将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管理。

不过,基金公司要想参与企业年金管理,还需要基金公司对部门设置、管理流程等进行相应的改进,以适应专户理财的需要。较为可行的方式是采用集中式管理,把不同风险收益需求的企业年金按相应的投资品种进行分解,形成同类型投资品种的资产共同管理组。

目前,基金公司的投资者结构可以首先划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巨额赎回给基金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极大的压力。有了企业年金后,基金公司将形成“两条腿走路”的状况:一方面,基金公司仍将致力于扩大开放式基金的市场份额,以获取证券市场收益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者为目标市场;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将基金参与到企业年金的争夺中,以获取养老保障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者为目标市场,而这部分投资者虽然客户数量较少但单户投资金额较大、投资期限较长、投资规模稳定增长,将使基金公司发展的步伐更为坚实。

从内地视角看广东 篇7

(一) 开放创新:宝贵经验

30年间, 广东承担起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先行一步”的历史重任。与安徽等以农村改革突破不同, 广东走出了一条不断开放创新, 以开放促改革, 以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成功之路。

1、开放引领

(1) 从1979年率先创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到进一步开放广州、湛江沿海港口城市, 再到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部实行沿海开放区政策, 为我国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2) 从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到粤港澳联成一体的大珠三角区域, 再到泛珠三角概念的推出, 开放效应逐步放大。

(3) 从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市场开放, 到以引进外资“前店后厂”为重点的产业领域的开放, 再到以率先实施CEPA为重点的服务业开放和区域性联动开放, 使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推进。

2、改革突破

在向国际开放的同时, 推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 从1980年在全国率先开放部分农副产品价格, 率先进行冲破计划经济旧体制的一系列改革, 到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农村股份制合作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投资、外贸、财税、金融等一系列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日益全面深刻的改革。

(2) 广东在率先冲破原有高度集中统一、僵化的计划经济旧体制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有效地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化了资源配置,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给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3) 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 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依法治省等政治领域的改革, 以及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改革, 广东始终在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3、发展为上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创造了发展的奇迹。

(1) 从原先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边陲省份, 一跃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区域之一, 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 引领了全国发展, 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2) 2007年, 广东全省GDP总量超过3万亿元, 占全国的1/8;财政总收入7750亿元, 占全国的1/7;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340亿美元, 约占全国的30%, 其中出口总额3692.5亿美元, 一般贸易出口就达1050.1亿美元。30年间年均GDP增速达14.5%。

(3) 广东通过实施以广州、深圳、乃至珠江三角洲为“龙头”、粤西粤东为两翼、带动广大山区腹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鼓励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同时采取先富帮后富、不断加大扶贫力度等措施, 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 使全省经济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为今后发展, 乃至带动全国经济、服务全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面向世界:大有作为

(1) 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 拥有成功经验的广东必然、也完全有能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继续充当中国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全球化的排头兵。

(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际贸易突飞猛进, 利用外资规模高速增长, 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外向型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当前, 正处于开放创新的关键时期, 从单向对外开放向双向对外开放转变;从强调对外开放向强调对内对外开放并重转变;从注重对外开放的规模向注重对外开放的质量转变;从“世界加工厂”向“资源整合型”对外开放转变, 迫切需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这些都为广东的开放创新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 广东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和先行先试的诸多优势, 必将在新一轮开放、改革和发展中大有作为。

(三) 开放创新:继续当先

1、深入贯彻实施CEPA, 推进粤港澳一体化, 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广东, 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

4、注重开拓国内市场, 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全面合作, 形成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5、坚持以人为本,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为各类人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营造良好环境。

6、重视规划、超前谋划, 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

7、解放思想, 创造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 打造文化软实力。

内地房策不会放松 篇8

由于欧债危机, 内地的经济也受到一定的拖累。市场估计, 今年内地第一季的GDP势将进一步回落, 能否保八, 也受威胁。这种形势令部分人憧憬, 中央会放松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 以让经济更容易恢复动力。

大陆的地方政府, 素来对遏抑楼市的取态与中央不一致。

中央重视民生, 担心楼价过高会令新一代不胜负担, 导致社会不稳;但地方政府却侧重经济增长, 担心没有地产作火车头, 经济很快会失去动力。届时, 建筑工人会失业, 建材会滞销, 民工会被拖欠工资, 基建没有财源, 社会面对的问题比青年人买不起楼更为严重。

因此, 地方政府经常会偷步, 以测试中央的底线。去年10月, 广东的佛山市曾推出放宽限购条件的新政策, 当晚就被中央叫停, 被迫朝令夕改。到去年11月, 四川成都又推出延后到楼宇落成才审查购房资格的新政, 实质上即是任人买楼花, 结果实施不到一个星期亦得煞停。日前, 安徽芜湖市亦出新招, 内容包括买楼送户口, 购户有补贴, 还可以免契税, 可惜只行了短短三日, 便要把政策收回, 相信亦是受到中央的干预。

过去, 中央盯得比较紧的主要是一线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深圳之类, 对芜湖这类二线城市, 有时会只眼开只眼闭。今次中央对芜湖也不放过, 显示中央对内房调控上仍会非常强硬。

内地的房地产开发商很多都已全国化;他们在一线城市发展受阻后, 纷纷转往二三线城市发展, 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找到新财源之后, 便可不用削价求售。

中央可能担心这会妨碍楼价合理回落, 所以才在二三线城市也要封杀地产商的水源。所以事件一曝光, 内房股都跌个四脚朝天。内地的地产商至今当已明白中央心意已决, 再撑下去只会令不利于他们生存的政策推行的时间更长。还是早点让中央完成指标, 调控政策才有放松的机会。

因此可以预期, 今年上半年内地推出的新盘价格仍会下调。去年, 一线城市的部分新盘已减价一成至成半, 今年可能仍需跌多一成至成半, 合共跌约三成, 价格才能调整到有足够的用家需求去支持大市。

粤商吹响内地市场“集结号” 篇9

今年上半年就入驻了中国家俱CBD的一家东莞家具企业营销经理黄先生表示:“选择到内地开拓市场是公司去年的重大转变, 市场大不说, 更重要的是湖北这边承接了一大批家具行业的企业, 这可以引起集群效应, 市场很被看好。”

从外贸到内地的市场选择

黄先生所在的家具企业主要经营的是木制和铁制家具的生产加工, 是一家拥有独立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 总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成立于2004年12月的企业在去年之前, 产品多以出口为主, 但是全球的金融危机迫使企业从外销到扩大内地市场的转变。“去年年底的订单, 大概减少了6成左右。”他告诉记者。

这并不是一个个例, 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 作为家具业出口重镇的广东, 从去年开始家具出口已经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据统计, 去年前三季度, 广东出口家具7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仍增21.1%。今年9月份广东的家具出口恢复增长, 出口达到8.8亿美元, 同比增长1.3%。但是今年1-9月份, 广东出口家具及其零件69.1亿美元, 同比下降9.3%。

在危机的时候, 企业似乎都有了更长远的打算。黄先生经营的这家企业去年就开始着手内销市场的建设, “现在成本比较低, 加大投入把内销渠道做好, 经济一回暖, 我们的发展机会就更大了。”该公司打算在今后几年投入几百万元, 在全国各一线城市铺设营销渠道, 将产品逐步转往内销市场。

作为我国重要的家具产业集中地, 东莞市现有家具制造企业2200多家, 家具是东莞的支柱产业之一。东莞市大岭山镇家具年出口总值达12亿美元, 约占全国家具出口总值的1/5, 是全国最大的家具出口生产基地。

据了解, 和黄先生一起进驻中国家俱CBD的家具企业还包括富宝、台升、富运等共30家知名东莞家具企业, 单笔签约金额均超过1亿元。早在今年2月份, 深圳就有53家家具企业集体签约中国家俱CBD, 加快了开发内地市场的脚步。

从分散到抱团战略转型

“广东商人很喜欢单打独斗, 都在做自己的生意, 很少有资源的共享。”这也是在征战内地市场初期, 黄先生的困惑。“一个偶然的原因, 由人引见到了广东商会的组织, 才发现有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平台。”

湖北省广东商会秘书长章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湖北成立广东商会是想把在广东的商人聚在一起, 这是商机的发源地, 也是整合资源的投资平台。

据了解, 上月由湖北省广东商会集资兴建的广东商会酒楼在武汉餐饮扎堆的汉口北湖开张, 商会半数副会长及理事均参股其中, 总投资500到800万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 酒店只是在湖北的广东粤商合作的第一个平台, 生意做稳后, 会在武汉再布局连锁店。同时会员们还在筹划做更大经济联合体, 成立粤商经贸有限公司。目前参股股东资产合计已超过10亿元, 待酒店形成成熟的模式后, 大家将拿出2000万到5000万元资金, 成立投资公司, 发展担保、风险投资等业务。

“在外地, 温州人比广东人做的大,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一个区域的商会联络的资源共享, 而现在这个餐馆的建成也是发现商机的开始。”章骏指出, 一些广东老板已经意识到了“商会联盟”的重要性, 筹划上下游“产业联合体”, 到目前武汉广东商会的成员已经超过了300多位。

据了解, 短短三四年间, 广东省工商联旗下各类商会从数家猛增至50多家。限制竞价内哄, 利益分歧暂时搁置, 原来活跃而零散的企业悄悄组成团队共同作战。

实现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

中国家俱CBD投资方金马凯旋集团董事长肖铠旋, 也是湖北广东商会会长,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粤商将整体租赁该项目约5万平方米的楼房, 用作粤派家具销售中心。下一步, 还将借助汉口北的交通和庞大的工业规划优势, 吸引广东家具产业转移, 以壮大武汉已有的家具产业链, 力争使家具产业成为武汉又一优势产业。

不只是湖北, 在其他内地城市到处都可以看到粤商的身影, 今年春节前后, 广东9家服装加工企业“抱团儿”入驻滑县。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 安徽省政府组织参会的84家企业与广东企业对接, 成功签约49个项目, 总投资75亿元。

内地已经成为广大粤商的投资热土, 在一份《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 (地区) 问卷调查表》中显示, 随着广东产业战略转移不再局限于省内, 粤商重点投资也逐渐扩大至广东省外地区, 具体包括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广西、福建、河南、河北、陕西、吉林等地。

广东商会的一位内部负责人介绍, 目前珠三角产业转移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型, 原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二是资源吸引转移型, 即珠三角企业的资源开发已到了一定程度, 为获取资源而向中西部地区及湖北转移;三是资本扩张, 珠三角企业已做大做强, 但受土地匮乏等因素限制, 要进一步发展, 只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内地及香港关联交易浅析 篇10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关联交易,关连交易,香港,内地,比较

引言

上市公司必定会和一般企业一样产生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的股东和公司管理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随着增加和扩大上市公司的规模, 如何防止关联交易损害独立股东权益, 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已成为必然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关联交易的界定与分类

关联交易 (泛指affiliated transaction) , 中国内地称之为关联交易, 中国香港的法律体系中称为关连交易 (connected transaction) , 台湾的法律称为利害关系交易 (interested party transaction) , 日本则称之为利益相关交易。在正常状况下, 关联交易是指上市企业或其附属公司与关联方即在 (包括确定将在) 本公司直接或间接存在一定权益或在金钱上存在利害关系的人士或公司间发生的交易。相关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来对其有一定的限制, 目的是防止与该公司有关的人员即担任董事, 主要行政人员或本公司之主要股东, 采取其在权力或影响力的优势, 与该公司发生交易来谋取不正当利益, 致使公司和全体中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而减少。如果上市公司不接受这些限制 (比其他股票或获得相关监管部门豁免者不在其内) 就不能充分保障此类关联交易是公正和公平的, 则发生此类交易的公司将被联交所认定为不适宜上市的公司。

二、内地与香港关联交易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比较

为了了解内地与香港的上市公司在关联交易方面的状况, 本人的抽取对象是在规模相当的10家H股公司和10家泸市A股公司, 对于上述公司2012年的年度涉及财务方面的财务报告中进行了排查、分析和统计。不同的上市关联交易结构类型, 以及上市关联交易的交易金额占交易总量的年度比例。

(一)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结构类型

10家H股与10家A股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的主要结构类型如表1所示, 下面表格中的数字则代表该项的交易方式有几个公司。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A股上市公司还是H股上市公司, 从关联交易的公司个数上看, 其采取的关联方交易的方式由多到少为购销、提供接受劳务、提供资金和担保等方式, 但是除了许可协议外, H股上市公司都有较多的个数, 可能由于其上市公司业务范围是面向全世界的。但是背后更重要的原因应为, 香港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要求比内地会计准则更加严格和规范, 在H股的公司必须详细完整地进行披露的, 可能在A股的公司只是按照国内会计准则进行简单披露, 导致H股上市公司的披露个数多于A股公司。

(二) 关联交易金额占交易总金额的比例

10家H股公司和10家A股公司某类关联交易金额占公司该类交易总金额的平均比例分表如表二所示.

从此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即A股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额占该业务发生总金额的比例要普遍高于H股公司的, 即从字面上解释为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对其关联交易的依赖程度要大于H股公司。进而得出推论及A股通过关联交易影响利润的程度以及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可能性是要大于H股公司。这是否能从另一个层面显露出内地和香港联交所管制方面确有差异呢?

三、关联交易的研究和监管--内地与香港的不同之处

内地与香港对关联交易的监管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限定或禁止。

(一) 内地与香港关联交易法律监管体系比较

关联交易是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人士间所发生的交易, 由此要求其监管法律必定是多层次的。内地和香港关联交易的法律体系监管如下:第一, 在国内有关关联交易的法律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管理规则》、《关联交易法》以及《上市公司金融事业管理规则》;第二, 香港关于基金业的法律监管体系包括《上市公司关连交易守则》《关连交易执业守则》、《受托人条例》、《保障投资者条例》、《上市公司关连交易广告准则》经过上面内容的对比后分析可以得出, 内地和香港对基金业的法律监管都以“信托—公司、证券—基金”的体系, 正如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基金业方面的法律监管都以“信托--公司, 证券--基金”的体系, 即第一要遵循信托的基本法, 第二就是以公司法规、证券法规作为运作环境和形式的监管, 然后才是遵循专门针对基金业的基金法或者管理条例, 这样层次分明的体系有利于对基金运作的各个层面作出不同深度的规定, 但也要注意防止不同的法律规则的冲突而失去法律效力。虽然关联交易的定义已在基金法或大部分管理中进行了规定, 但也还需要符合相关的信托法, 公司法和证券法。

(二) 内地与香港对关联交易界定的比较

如何正确定义“关联方交易”关联人士”在对关联交易的识别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地和香港关联人士的定义着重在定义范围、所有权、内部人士期限等等各个方面。详细如下:内陆对于关联交易的界定是当关联人士之间相互发生转移资源等事项, 而不是依据是否收取价款, 都为关联交易。展开显示三个特征:第一, 关联交易一定是存在关联着的各方之间;第二, 要有相关资源或者义务的转移;然后关键是了解关联交易的转移价格, 关联人士在价格确定时或许会有一定的弹性, 而与非关联人士之间则会使用其他的市场价格。判断关联交易的存在应当遵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香港关于关连交易的定义就是与关连人士间的所有交易。对于关连人士的定义则极为复杂, 对于自然人来说, 是公司的董事、监事、最高行政管理人员、过去12个月内前任董事及持股超过10%的个人股东。对于法人来说, 是持股超过10%的公司;或上述人、公司的联系人 (公司) , 对于联系人也有相应的规定层级, 如第一层级要求大于50%持股的人士 (公司) 下一层级30~50%等等。

(三) 内地与香港关于关联交易的限制监管

对于关联方持有股份份额的限制, 可以发现内地与香港对公司董事, 经理或职员持有股份份额的比例没有限制, 既然对关联方持有上市公司份额没有更多的限制, 这就显示出对关联方的交易作出限制的重要性了。比较内地与香港的状况, 对禁止的交易都有明确的说明, 大部分关联交易只要不违反相关原则, 还是可以免除一些监管的。通过内地与香港的比较可以看出香港的规定较为具体明晰, 其对豁免的条例也最为明确, 如下所列。

(四) 关联交易需要向公众和监管部门披露要求

从联交所的角度看, 对于关联交易的监督, 重中之重是加强信息披露。从大陆和香港的实际操作来看, 关联交易在披露的内容、对象, 或披露范围有不同的规定:第一, 中国大陆一般不需要对公司或有关部门披露, 但对于大型控股公司员工、董事、以及收益持有人需在他们任职后有10天时间限制用以披露因其所有权所获的利益;第二, 在香港, 情况稍微复杂。简单来说, 对于相关的关连交易首先进行五项测试 (资产比率、盈利比率、收益比率、代价比率、股本比率) ) 或不必完全测试全部五项, 可咨询联交所指定进行期中部分测试。指定的全部测试比率在1%以下且总交易金额在一百万港币之下属于全部豁免是不需要进行任何披露的。测试比率不在这个范围内包括部分豁免类别都需要进行相关程度的披露, 只不过对于获得独立股东的批准又有不同的要求。证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更加严格, 相关贸易必须通过新闻媒体和珠宝网站进行公告, 向股东发出通函, 同时, 提供交易信息和交易后的第一个年度报告和账户中申报, 此类公告、通函及申报必须由联交所审核通过方可披露。

结论

内地与香港关于关联交易的规定有所不同, 本文在对比、调查分析了内地与香港关联交易状况的基础上, 从内地与香港关联交易法律监管体系, 内地与香港对关联交易的界定, 内地与香港关于关联交易的限制监管以及关联交易需要向公众和监管部门披露要求四个角度对关于关联交易的各方面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 旨在实现内地与香港地区的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苏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责任[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陈桂平.投资基金受信任人义务研究[M].清华大学法学院, 2001年.

[3]盏洪.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罗国强.开放式基金监管研究-比较法角度[J].国际金融研究, 2001年.

[5]刘朝晖.英美证券投资基金内部治理结构的比较与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

[6]平湖.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J].财经, 2000年.

内地孩子香港产 篇11

出于各种原因,内地产妇去香港生孩子,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引起了一些港人的注目

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下来,落到眼前那盘碧绿的炒凉瓜上。是如潮水般袭来的阵痛,更是床前冷清的委屈,让这位身着粉红色病号服的准妈妈哭了。

此时正是12月23日晚,香港的圣诞大假已拉开帷幕,在威尔士亲王医院的待产室内,准妈妈们大多被亲人们包围着,有家里的煲汤和老公的探问。而福建泉州来的晓敏,床前空空,独自面对着每隔15分钟一次的宫缩和这盘炒凉瓜。

“还有别的菜吗?”她用普通话问护士。

护士摇摇头,说了句粤语,不知是听不懂,还是没菜可换,不等晓敏再问,已经转身走了。“这个护士会说普通话,但她就是不说。”晓敏小声说出心中的不满,但却没有继续争取,为了肚子里的丫头能在香港出生,为了有力气生孩子,她拿起筷子,咽下在家从来就不碰的凉瓜。

12月24日早晨,晓敏生了,病床边的不是丈夫、妈妈,而是香港月嫂吴太太。虽然精心策划了整个赴港生产计划,但人算不如天算,因为没有掐准预产期,丈夫的旅游签证转眼到期,不得不在23日匆匆离开,女儿现在还看不到爸爸。

万分之一

晓敏只是万分之一。

据香港医管局统计,2006年头11个月,已有1万余名内地孕妇在香港产子,比2001年的620名暴涨了16倍。以晓敏所在的威尔士亲王医院为例,头10个月便已接待了1900多名内地产妇,占产妇总数的近4成。

同样惊人的还有增速。2003年8678人,2004年12125人,2005年13347人,内地产妇的人数在三年内急增了53%。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生育低潮之后,香港公立医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高峰,既无思想准备,也无招架之力。据香港医管局测算,公立医院现有的产床,每年最多也就能处理39000宗分娩个案。

临近深圳罗湖口岸的香港北区医院,据传是内地孕妇的热门分娩地。但是,记者在急诊室及大门外,看到多张牌子,都写明“北区医院不设产科服务/儿科服务”。即便如此,据急诊室的张展鹏大夫说,今年前11个月,也有45名内地孕妇在急诊室生子。

产科“名牌”广华医院则被香港媒体称为“沦陷区”,因床位有限,该院2007年7月前的名额已满,不再接受预订。另外,因为人手紧缺,该院还暂停了原本火爆的产前讲座,并取消了丈夫陪产服务。

东区医院,离过关口岸较远。该医院的新闻发言人说,“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我们这里受冲击较小,现在产床的使用率是90%,内地产妇大概占2成。”可是,该院产科的一位护士则透露,因为助产士缺乏,“挖角”现象严重,医护人员加班越来越多,“我们也是受害者”。

资源紧缺,当然会殃及孕妇。22日,广华医院产房外,正等着太太生产的香先生,又气又急,他没想到生孩子也有“加塞”的。“我太太本来早该推进产房去的,可是突然来了个内地孕妇,来的时候羊水就破了,连产前检查都来不及做就推进去了,害得我太太拖了3个小时才送进去。”香太太是二胎,2002年她生第一胎时顺产可以住院四天,现在由于医院资源变得紧张,病床周转率增大,只能住两天了。

因对人手紧缺的公立医院失去信心,施先生选择了条件较好的私立仁安医院。结果,第一个孩子在公立生,花了400元,第二个孩子,花了4万元。

在仁安医院安排的亲子时间中,每个父亲都要拿出证件认领婴儿。这时,他发现50多个小孩的父亲中,大概有3成说普通话,拿港澳通行证。而在2003年,他家老大出生时,6人间的病房中只有1个是内地来的。要不是那个孕妇因为签证过期,被医院举报,在病房里录了口供,他可能对此毫无印象。

产床之争

公立医院,产房越来越挤;私立医院,价钱越来越贵。审计署关于内地孕妇拖欠医疗费的报道,更触动了香港孕妇脆弱的神经。她们觉得,内地孕妇是“鸠占鹊巢”。

就在晓敏落泪的同时,10名香港孕妇正挺着肚子在政府总部门前请愿,她们手持横幅,高呼“重视本地孕妇权益” 的口号,并向路人发放表明诉求的圣诞卡。领头的刘太太表示,此举是对香港医管局2天前通过的新政表达不满。

2006年底,香港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新政”,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大幅调升她们在香港的生产费用。从2007年起,香港公立医院的内地产妇分娩套餐(包括2晚3天的住院护理和接生服务),由原来2万元的,增至39000元,未作产前检查者再加9000元,即最高48000元,增幅达1.4 倍。

4万8,对香港本地人来说也是天价。由于有优厚的政府补贴,香港本地孕妇在公立医院生孩子相当便宜。从住进医院到孩子降生,包括手术费、麻醉费,一日三餐,医院只收取每天100元住院费。相对于喝一瓶矿泉水也要8元的香港社会来说,这几乎就是免费。而内地孕妇,住在普通病房,也要3300元一天。

提价当日,便有一福建籍的吕姓孕妇,因为只带了2万多元,交不足5万押金,而没有入院。她在亲戚家待产,直到临盆才叫救护车,但孩子已经等不及了,只好由其母亲和亲戚接生,幸而母子均平安。

即便政府已经“翻番”提价,游行的香港孕妇仍然认为,这还不足以帮她们“夺回”产床。“重视本地孕妇权益”组织的发言人刘太太说,对她们而言,限制内地产妇入境,或者不给孩子以香港人身份,才是解决产床被“霸”的根本。

1个月以来,这已经是香港孕妇们第3次上街请愿了。

当地媒体更使用了“攻陷”“逼爆”“阻吓”等词语报道此事,特首曾荫权到北京述职时,也把它作为民生问题的首要话题。

身份之争

在这个节骨眼上生孩子,晓敏并不计较医护人员的漠然态度,她只求顺产,尽快拿到红色的港生证,早点带着孩子回家。

“一打听才知道,在我周围香港孩子内地父母的情况还真不少!”在泉州比较富裕的晋江和石狮等地,有个香港孩子早就不新鲜了。那些孩子妈肯定地告诉她,“只要孩子在香港出生,就可以拿到香港户口,计生办就管不了。”

从事行政工作的晓敏一向谨慎,选择到香港生孩子,更做足了“功课”:

孩子的香港户口是依据特区《基本法》24条规定获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生的中国公民,即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孩子获得香港身份后,将享受香港社会的全部福利。虽然还不清楚香港的福利到底好在哪里,但是,亲眼看见临床陈太太生个孩子总共才花300元的待遇,就已经让她羡慕不已了。还有一些更为实际的利益,包括轻轻松松上香港大学,在136个国家或地区享有免签证入境待遇的特区护照等等,也很诱人。

然而,正是晓敏看中的好处,让施先生对二儿子的前途忧心不已。“现在是争产床,将来可能是争学校,争工作。”他担心,这些“港生”的孩子还会占用三分之一的学校,和三分之一的工作机会。

从事媒体工作的施先生分析,由于内地孕妇的婴儿在港出生后,会返回和留在内地,港府不会将他们纳入香港人口,但是,这类儿童随时有权来港。若他们在一定年龄一起来港上学或工作,“就是建100所学校也难招架”。

“香港是个很小的地方,实在没有什么资源可以跟别人分享。”他指的别人,就是那些“港生”小孩,不过,给不给这些孩子以香港公民待遇,已不是第一次讨论了。

在2001年“庄丰源案”中,为了确定庄丰源小朋友是否可以享有香港人身份和福利,终审法院审查了在港出生、但父母均非香港居民的内地儿童数。当时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回归后43个月的有关出生人数为1991人,因此负责此案的所有法官一致认为,这个数字不足以对社会及人口有任何重大影响,从而确立了庄丰源的港人身份。

香港适用的是判例法,此案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日前,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又在香港表示,内地孕妇香港产子是基本人权,不会为此修改基本法。

看来,晓敏的孩子终究会是香港人。

“港生”游击队

在这场“产床大战”中,并没有人注意内地产妇的情绪。

记者在广华医院产科外所做的随机调查表明:在大多数香港人眼里,这些内地产妇是赶来抢资源的,为此不惜把孩子生在罗湖铁路站台上。孩子出生之前,她们大多没有产前检查;住院时,她们大声喧哗;出生后,不付款便一走了之。没有钱养,就会把孩子推给香港孤儿院或申请补助。

同样口径的报道,也充斥在报纸上,至于这些产妇是谁?她们怎么来的?为何而来?将来怎么抚养这些港生的孩子?并没有人去探究。

表面上,我们的确可以把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理由概括为一箭四雕:孩子获得香港公民身份;享受香港福利;躲避超生的巨额罚款;接受高水平的产科服务。

事实上,这些妈妈们来港生子各有前因。

躲在广州也会被查

27岁的晓敏在地方机关工作,安逸,挣钱也不少,是当地人人都羡慕的职业,而她却怀上了二胎。一次违规的B超检查,表明这是个女孩,已经有了一个男孩的她,为此激动了好几天。

看着儿子孤单的身影,她不动声色地辞了职,并准备在广州偷偷生下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她做好了被罚款的准备,甚至已经准备了14万给孩子上户口。最怕的反而是,被计生办的发现,拉去“人流”。

老公在广州有工厂、有房子,到公寓待产总算是安全了吧。9月的一天,她在公寓楼下的花园里散步,突然碰到警察,他们看到她的肚子,便要求她出示准生证。

“还好,我没有慌,谎称到一个亲戚家串门,并故作镇定地走到一个熟识的邻居家,才躲过了一劫。但是,从此以后,我便不敢下楼了,每天只从公寓坐电梯到地下,坐上老公的车,到自家工厂里透透气。”

想到肚子里的丫头,因为是超生,也要过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她就不寒而栗。于是,晓敏改了主意——拿香港身份。在泉州的富人圈子里,去香港生二胎,是公开的秘密。晓敏刚放出话去,就有好几个朋友给她推荐香港月嫂。

这些月嫂大都跟闽南本地人有亲缘关系,她们做的是“家族生意”,不靠网络,没有合同,手写名片,连收费都不是明价,只说“看着给点就行了”。

不过,这些长期做内地孕妇生意的香港老太太,也都神通广大。她们和私人医生、医院都很熟,可以紧急订到产房;她们熟悉出入境的规则,可以通过医生证明,办理长达一个月的签证延期;她们还能煲得一手好汤,教新妈妈怎么给孩子洗澡。

24日生产之后,3300元的床位一天没住,晓敏就被吴太太接到家中。

吴太太家在繁华的北角,在寸土寸金子的香港也算“千尺豪宅”了(100平米左右),让晓敏惊讶的是,她们一家竟然还看着14寸的电视机。吴太太自家4口人挤在3室2卫中的1室,其余2间接待孕妇。在这里把月子坐满,一个月的吃住是19000元。相对于“正规”中介5天吃住18000元的“一条龙”服务而言,便宜了很多。

给医院2万6(顺产套餐),给吴太太1万9,再加上交通等杂费,生个孩子的总费用是5万左右,“太超值了,比交那14万的罚款值”。晓敏忘了生孩子的冷清,又高兴起来。

女儿生下来,扁桃体好像有点问题,吴太太建议她把孩子多留一段,享受香港的免费医疗,但晓敏说,“孩子怎么能不跟着妈呢?福利再好也不能留。”

被11个公章逼上梁山

陈静今年30,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律师了。从惠安打拼到北京辛苦多年,安定下来后,生个孩子当然是不二选择。北京户口,合法婚姻,高收入,在北京生孩子应该毫无问题。没想到,一张“准生证”让她一气之下,远走香港。

今年4月,陈静知道自己怀孕了,惊喜之余开始办理相关手续。老公的厦门户口,让这一程序无限期的拖延下去。从4月到9月的5个月间,盖着各种公章的准生证申请表在北京和厦门间打了3个来回,而那张准生证仍然没拿到。

根据规定,陈静拿到准生证那个大红本,一共需要盖11个章。包括双方单位盖章;女方户口所在地的章,领取北京市司法局开出的初婚初育证明;男方单位为外企,没有计划生育章,所以要通过男方暂住地居委会;男方暂住地街道;厦门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厦门户口所在地街道盖齐4个章,办理初婚初育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三级证》(所谓三级就是要盖三个部门的章)。

所有这些手续,都异常严谨,即使把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天天带在身上,也会出纰漏。常常是少一个证件,比如结婚证只拿了一本,就要白跑一趟。对于在外企上班的老公和当律师的陈静来说,这些官僚体系的繁文缛节,几乎让人抓狂。当办到第七个章的时候,两人已经开始谈论到“外面”生孩子了。

10月,陈静准备去医院做常规检查,早上5点便把老公拉起来去排队,竟然没排上。第二天,老公很自觉地4点多就起了。“就为开张检查单,竟然如此周折。”小两口越说越气,老公突然想起了香港的亲戚,“逼急了咱们就去香港生,不受这些官僚的闲气”,本来是一句气话,但经过几番掂量,最后也就成真了。

毫无漏洞的“擦边球”

作为一个律师,陈静深知这是钻法律的空子,但她那精确的生子计划完全按照两地法律制订,没有任何违规之处,谁也说不出什么。赴港旅游签证是年初办的,一年内有效,可以两次出入香港,每次7天。她在怀孕第34周时先飞到了深圳待产,并首次入境香港,找好了私人医生,预约产房,做产前检查。

到第38周,星期一清晨她就坐上亲戚的车从荣威过关,直奔香港圣保禄医院,在该院进行了剖腹产,然后住院5日4夜恢复体力。由于这家私家医院没有针对内地孕妇的特别费用,所以陈静周围南腔北调什么口音都有,90%都是内地去的。“数山东的妈妈最厉害,生孩子当天就坐着火车回家了。”和国内那11个章相比,香港的办事效率奇高。只需提交《港澳通行证》《结婚证》,及百元加急费,就能领到婴儿的《出生证》《回乡证》《回港证》,拿着这三个证件,陈静抱着孩子回了深圳,前前后后,不足7天。

此行惟一违规的地方是坐飞机,根据航空公司的规定,怀孕32周以后就不可以登机了,而她飞到深圳时已经34周,为此,她特地穿了件宽松的大衣,还拿一件衣服挡在胸前,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竟顺利过关。

虽然风声紧,但在荣威通关时没有任何惊险。亲戚的车有香港和深圳的双牌照,边检人员并不上车,只在车外对了一下她的脸,便放行了。

“还是在香港生孩子容易,什么章都不要。”话虽这么说,但陈静还是给自己留了个后手——她在香港多交500元,开出了两张出生纸,准备在北京再给孩子上个户口,以便宝宝享受北京户口带来的便利。

什么都要最好的

“港生证,送给孩子一生的珍贵礼物”,8个月前,在深圳妇产医院,有人往冯太太手里塞了一张纸,这句醒目的广告语一下子打动了她。只要是对孩子好的东西,她都会给他,港生证也不例外。

既便是在深圳,冯太太家也算是大富之家了,家里一辆奔驰,一辆宝马。她本来想去美国或者加拿大生孩子,但是家族企业业务缠身,就选择了最近的香港。

对于那些占用香港资源的论调,她嗤之以鼻,“我们家给香港上的税一年也超过50万了,要不香港怎么会给我商务签证呢。”

有了可以随时通关的商务签证,在深圳生和香港生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医疗水平好点罢了。“在深圳检查过一次,医生下手很重,疼都疼死了,但香港医生手很轻。另外,在内地孕妇们总是免不了侧切的那一刀,但是在香港,侧切的口子很小,还是美容缝法。”冯太太说“这就是人道”。

为了生这个孩子,他们全家在与铜锣湾的木棉花酒店包下套间坐月子,花费15万,但与家里的环境比也只能说是将就,以冯太太精明的商业头脑看“香港正从购物天堂,变成生子天堂,这么多内地孕妇来香港生孩子,也是一种消费,香港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商机才对”。

中国内地与香港德育比较研究 篇12

一、德育目标的比较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存在着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两种倾向。在中国传统的德育中, 德育的社会本位倾向一直是占着主导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间, 我国的学校德育主要也呈现出一种社会本位的目标倾向, 过分强调德育的思想政治功能, 但是却忽视了德育能促进个体的德性完善这一最直接、最本质的功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现实实践的检验下, 传统德育目标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德育对于个人自身素质修养、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要性亦日益突出, 德育目标的个体本位倾向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随着当今世界潮流的不断变化, 各国对德育目标的关注不仅集中在其社会功能上, 也更加注重德育对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在新的形势下, 中国内地也完善了其德育目标, 树立了全面的德育目标观, 不仅注重德育的社会功能, 亦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个人品德。

而在香港, 其在教育目标上主要包括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因而其德育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个人品德、人际关系和公民意识。相比较内地而言, 香港的德育目标则比较注重对于个体德性的培养, 使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合格公民;但是却缺少对学生国家民族意识、政治思想的教育, 这与香港受到英国百年的殖民统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1. 从两地德育课程设置的表述来看,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 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改革, 其中, 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 而《德育及公民教育》是其改革成果之中最新颖的一项。在《德育及公民教育》这一最新的香港德育课标中规定:“学校首要培育对学生个人及群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五种价值观和态度。这五种首要培养的价值观和态度是: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和承担精神。”在这一文件中对其规定的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表述。相比较而言, 内地教育部于2003年5月, 印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2011年, 教育部对该《实验稿》进行了修订, 在这一内地德育课标中对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也是有所提及, 但是对其内涵的表述却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 并没有像香港那样做出非常清晰明确的规定。另外, 在香港的《德育及公民教育》中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架构”与“课程推行中的具体要素”等这些单项的定义性叙述中, 字符数之和为1315, 而大陆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相关的数字是550。由此可见, 大陆的课程设置在表述上更加简单明了, 给予了教育者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香港的课程设置在表述方式上则更加具体、细腻与丰富, 也更加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导作用与实践意义。

2. 从两地德育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 内地的德育课程内容离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比较远, 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 带有明显的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属性, 而疏忽了学生的个人本位属性, 这是因为课程设置者所基于的是社会与国家的立场。虽然近年来, 内地的德育课程设置开始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提升了对学生个人的关注程度, 但是与香港相比之下, 做的却还不够好。香港德育的课程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其内容主要有五大板块:个人成长及健康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交生活与社会生活。这五大板块都是以学生个人为中心, 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 力求给予学生最为贴切实际的指导, 教材的内容也始终围绕着与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展开, 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的德性的培养。

三、德育内容的比较

中国内地的德育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求, 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确立的。它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教育。总体来看, 内地的德育内容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地的德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

中国内地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内地的德育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正确地理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

2. 内地的德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导性。

中国内地的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而这些理论也都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一同呈现在了当今青少年的课堂上, 对青少年的德育发挥着理论主导性的作用。

与中国内地的德育内容相比较, 香港则有其不同的一面, 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1.政治教育。回归前的香港, 虽然在舆论上极力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 但是, 对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香港普通民众来说是毫无民主可言的。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隐形手段强迫香港民众服从英国, 从而对英国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进而淡化其国家民族意识, 对中国内地产生一种政治陌生感, 这实际上是对香港民众实施的一种政治茫然措施。

2.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 简单地说就是强调培养“博古通今”的通才。虽然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与侧重不尽相同, 但总的来说, 香港的通识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均衡的教育, 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各方面的综合实力, 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 香港的通识教育中是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内容。

3. 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香港的品德教育相比较内地而言, 具有很大的广泛性。香港的品德教育既包括中国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如勤劳、勇敢、诚实、友爱、团结、正义等, 又包括西方的品德思想教育, 如民主、科学、人权、自由平等。这与香港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 香港亦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香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香港是一个非常重视法律的社会, 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更是从小学到大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 使学生能够从小就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从而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真正地、自觉地去维护法律的尊严,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德育途径的比较

1. 课堂教学形式。

内地与香港都采用课堂教育形式这一基本的德育途径, 但是两地在课堂教学上所采用的方法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内地主要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的教育;而香港则主要是将德育课程融合在各个教育学科之中,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渗透式的教育。

2. 非正规的课程教学形式。

所谓非正规的课程教学形式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内地和香港都会采用这一形式的德育途径, 两地在这一点上具有比较大的共性, 都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过程中, 锻炼其思想道德品质, 提高其精神文明素养, 寓教于乐, 从而达到对学生实行德育的目的。非正规的课程教学形式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对未来德育的启示

综上可以看出,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德育在各方面虽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各有一定的特色, 但两地的德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们应该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 修正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不断地完善以后的德育工作。

一是提倡以人为本, 关心学生个人的德性发展, 实现学生德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全面发展。二是采用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三是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要与时俱进, 关注现实, 突显德育的时代性。四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德育内容, 拓展和完善德育途径, 增强德育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3

[2]冼玉仪.香港社会与文化.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 1996

[3]香港教育署编.学校公民教育指引[Z].1996

上一篇:技工教学下一篇:回转式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