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规划

2024-09-17

消防安全规划(通用9篇)

消防安全规划 篇1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针对石油化工园区消防安全规划的标准, 因此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消防安全盲点, 导致园区内的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 石油化工园区消防规划现状分析

我国石油园区在消防安全规划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难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缺乏科学性。部分石油化工园区消防规划不够合理, 部分园区没有进行消防安全规划论证。没有按照危险源进行布局, 在消防规划中没有按照危险源的变化而变化, 使消防规划难以真正的发挥其关键作用。

(2) 对大型火灾缺乏应对经验。在石油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规划中具有特殊性, 部分石油化工园区的消防规划缺乏应对大型火灾的的经验, 对于过热液体储存区、大型油罐一级石油化工产品的火灾特点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研究, 没有做好提前的应对措施。对于化学园区化学品泄露、火灾等灾害后果与影响范围缺少科学分析和预测, 没有建立相应的火灾风险管理机制。

(3) 火灾事故的处置力量不足。对于化学工业园区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特别是应当重大化工灾害时, 缺少足够的救援能力, 还没有建立对于石油化工园区相应的消防安全预案。

2 加强石油化工园区消防安全规划的措施

(1) 做好石油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规划研究。规划应当做好园区内危险源的分析, 确定园区内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以及危害的模式和规模和最后导致的灾害后果;同时还有可能存在的次生灾害和引起的其它危害。通过对园区内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并且对其社会风险进行评价, 做好化工园内的安全规划工作。要做好园区内消防安全规划的评估, 按照火灾风险的等级进行布局, 建立满足园区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科学规划体系。做好所有园区内的火灾危险源的辨识和分级规律研究, 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事故演变规律, 对园区内的化工产品泄露、火灾等灾害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园区消防规划作为园区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从园区的整体布局出发, 加强园区各种因素之间的协调。园区内的消防安全规划应当在整个园区安全规划的基础上, 做好相应的消防力量的配置, 提高园区内的消防应急能力。园区内的消防安全规划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根据园区内石油企业的分布现状和园区的总体规划, 对园区各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满足科学规划的要求。同时园区消防安全规划还应当和其它专业规划协调, 例如供电规划、给排水规划、防洪规划等,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建立满足消防安全需要的安全体系。

(2) 做好园区内的消防安全演练工作。对石油化工园区内重点危险源做好相应的安全监测和控制工作, 在发生消防安全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报警, 并且加强和消防力量的联动, 争取消防控制的时间。园区要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安全演练机制, 定期做好消防应急救援和疏散演练。针对园区的消防安全现状和实际应急可能存在的火灾类型, 做好园区内相应的灭火救援。通过火灾消防演练, 检查灭火过程中的救援程序和疏散程序是否得当, 预案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也检验了消防装备的性能。在演练中主要对消防资源和消防力量的配置情况进行检验, 检查园区内的消防监控、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以及消防供水和消防人员的准备情况。通过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及时的调整, 特别是检查园区消防规划是否合理, 能否在发生灾难时快速的响应, 满足消防安全的需要等。

(3) 建立有效的消防力量。消防车要不断的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提高消防车的水泵压力, 满足新型火灾的消防需要, 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解决远距离和高层供水问题, 提高了灭火的强度。应当结合园区消防安全的规划的需要, 配备特勤消防站, 以便满足特种火灾和事故的需要。特勤站作为园区救援和灭火的图集力量, 不仅能够完成一般的消防任务, 同时还能够处置大型特种火灾的需要。特勤站能够具备处理化学灾害事故的能力, 同时还应当具有处置地下、高层以及石油化工特殊化学品火灾的处置能力。

3 结语

石油化工园区的消防规划应当加强防范能力, 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 提高园区的安全水平。同时还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的规划研究, 将消防安全融入到园区规划和建设中, 配备专业的消防设备和力量, 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的启动, 降低火灾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刘晅亚, 秘义行, 田亮, 等.石油化工园区消防安全规划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5) :383-387.

[2]张清林, 刘晅亚, 秘义行, 等.化学工业园区火灾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 2014, (15) :65-66.

消防安全规划 篇2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消防安全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芒信镇人民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云南消防群防群治条例》、《云南省消防安全条例》、学习贯彻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我镇消防安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保障我镇消防安全工作顺利开展。五年来,在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芒信镇位于孟连县城东南部,东部与澜沧县糯福乡相接,西靠勐马镇,南面与缅甸佤邦接壤,北同娜允镇、景信乡相连,政府驻地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边境线长27.85公里(有7个号11棵界桩)。镇内聚居以傣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9.5%。全镇辖6个村115个村民小组4993户16640人。农民人均有粮483公斤,人均纯收入1238元。有1个经济贸易区,6个道班,3个茶厂,7个咖啡厂,全镇建立消防安全委员会1个15人,消防队7个27人,志愿消防队队员280人。

二、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责任制

每年初,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各站所、村委会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一是总结了上年全镇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学习传达了全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研究布署一年消防安全工作,对上年消防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委会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签订一年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镇与各村委会责任状6份、村与组委会101份,组

与农户3530份。责任宣传率为100%,落实率98%。三是要求各级各部门层层跟踪监督,镇消防安全委员会要定期不定期深入各村检查指导工作、开展评比活动。四是在防火高峰期要求做到镇、村、组都有人员轮流值班,加强了防火工作。

三、深入宣传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五年来,芒信镇消防安全委员会深入村组广泛宣传“消防安全条例”,深入各村校点与师生讲解火灾严重性和紧迫性,做到防火工作人人有责,家火、野火一起防的要求。通过多层、多渠道广泛宣传有关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各族群众防火意识,共出动宣传480次3600余人次,镇、村出动检查50次471人次,出黑板报46期,受教育人数59860人次。

四、建立消防队伍,配齐消防器材

2009年,芒信镇人民政府建立了一支消防应急队伍,队伍成员由政府驻地临近村寨民兵、镇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边防派出所民警等组成,并进行了2次消防演练,确保在遭遇突发情况时拉得出,用得上。在2009年7月,向县消防大队购买了约1万元的各类消防器材,装备到我镇的消防应急队伍上,进一步增强了我镇消防应急队伍的战斗力。芒信镇也在同年被评为普洱市“零火灾”先进乡镇。

五、齐抓共管,全力做好抗旱防火工作,保障我镇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2010年3月份以来,我镇各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防火形势十分严峻。针对此情况,我镇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消防安全工作实行镇、村、组、农户逐级领导负责,-2-

通过层层宣传、层层落实责任,一是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深入宣传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做到警钟长鸣,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二是严禁野外用火,严格控制生产用火,在防火高峰期间共有值班人员每天165人,全年共有值班人员16500余人次,确保我镇抗旱防火工作顺利进行。

五、存在问题

1、经费来源少,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2、宣传形势有待多样化。

3、各种台帐,会议纪要待改进入正规化。

对存在不足,我们坚信在党委、政府和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强有力的领导下,定能克服困难,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辽源市城市消防规划探讨 篇3

1.1 城市安全的基本内涵

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指在外部因素和自身行为相互作用下,城市保持正常运行状态,或财产、健康和生命的损害被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1.2 城市安全、消防安全及消防规划

城市安全与消防安全及消防规划有着内在的联系,集中表现为:一是消防安全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消防安全关系着城市安全健康运行;二是消防安全是人民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三是消防安全是城市发展及建设的有效保障,城市建设中消防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将消防安全建设提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提升居民幸福感;四是消防规划是保障消防安全及城市安全的重要基点,要彻底转变传统消防观念,明确认识科学合理的消防规划是一个城市保持经济健康、安全发展的必备条件。

2 研究范围与思路

(1)研究范围。为研究方便和数据的可得性,结合辽源市实际,选取辽源市区(包括寿山镇、灯塔乡、工农乡、石河乡),同时兼顾辽源市消防支队责任区面积,共计140km2的区域作为研究的区域范围。

(2)研究思路。依据城市规划对消防规划的具体要求,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区域城市消防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辽源市消防安全现状;深入分析城市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结合城市安全大背景,提出城市消防规划设想,并设计出基本内容体系。

3 研究区域的消防安全现状、问题及原因

3.1 消防安全现状

3.1.1 消防安全环境

(1)火灾特点与趋势。2009-2013年辽源市共发生火灾2 451起,造成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 379万元;除2013年外,城市火灾起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经济损失大体呈上升趋势(见表1)。从火灾发生地看,文化娱乐、商贸、医院等场所火灾隐患较多;从发生火灾直接原因看,违反电气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所引起火灾约占三分之二;从火灾发展趋势看,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开发区新型企业数量的增多,预防特大和重大火灾发生的任务较为艰巨。

(2)消防队伍实力分析。辽源市中心城区现有消防支队1个,下辖消防中队4个,现有官兵121人,分管各消防站,其中普通消防站3个,特勤消防站1个,共拥有消防车31辆。根据建标152-2011《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现有消防站消防人员和车辆基本满足标准,但辽源市消防实力仍存在不足:一是消防队种单一,缺少空中及水上消防队;二是消防车辆种类落后,灭火器材、抢险救援及通信器材等基础消防设备存在严重不足;三是消防组织体系有待完善,义务消防队、企业专(兼)职消防队、社区消防队等的建设亟需加强。

(3)消防安全布局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辽源市城市建设取得较大发展,消防安全状况有明显改善,尤其是2015年“12·15辽源中心医院特大火灾事故”之后,城市安全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消防安全布局仍存在隐患,突出表现在:部分生产、储存、使用、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企业布局不尽合理;城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管理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商业贸易区交通拥挤,严重影响火灾扑救工作的开展;城市私家车的增多及城市集贸市场违章建设造成了消防车通道的严重堵塞;各类批发市场集中于城区,仓储、运输等配套设施不完善。

3.1.2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消防站点不足。消防站的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消防站建设滞后,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46km2内只有4个消防站,平均每个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约11.5km2,远超出国家规定的4~7km2的标准;二是消防站布局不合理,火灾发生时消防队机动快速反映能力差,同时存在执勤空白点;三是消防站规模标准不够;四是消防训练场地不足。

(2)消防通道不畅。辽源市现有道路中心区以方格网式布局为主,外围沿各河流向外放射式布局,随着城市的发展消防救援通道问题突出表现为:道路狭窄,低层建筑密度大,影响消防车通行;交通拥挤、堵塞现象严重,交通压力负担重;环形消防车道没有形成,一些大型工厂、仓库和易燃材料堆场等地周围未设置消防车道和一定宽度的空地。

(3)消防救援能力落后。辽源市现有医院8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处。目前,辽源市消防救援能力稍显落后,集中表现为:缺乏消防紧急医疗救助队,不能及时、快速、有效处置现场受伤群众;消防队未装备急救车以及输氧、输液、插管器械、急救药品箱等必备的医疗设备。

3.2 问题及原因

(1)消防规划的滞后。辽源市没有编制城市消防专项规划,造成消防基础设施落后、消防设备缺失等情况;同时,城市总规划、建筑规划等相关规划中没有将城市安全作为核心理念,造成城市道路拥挤、建筑物耐火性能差、防火间距小等影响消防安全的问题。

(2)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许多部门未充分认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监管部门未起到监管作用,仍然是消防部门唱独角戏,审批部门没有严格把关,部分工厂、小企业在未获消防审批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消防安全责任没能向纵深方向发展,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3)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差是潜在的安全隐患,许多消防重点单位火灾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消防设施装备;群众消防知识薄弱,许多人遇到火灾时不能及时通过119报警,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发生火灾后因自救不及时而造成伤亡。

4 城市安全背景下辽源市消防规划设想

4.1 规划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1)基本理念。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遵循地方实际原则、科学性与远瞻性的原则、消防社会化发展原则,依据消防法、各级消防标准、各级上位规划等要求,合理进行规划,最终使消防规划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2)基本目标。消防法制基本健全,消防管理机制合理,城市消防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全民消防素质明显提高,消防队伍技术装备良好、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保障有力、消防科技水平有较大提高,全社会预防、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大幅度增强,基本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消防安全保障的需要。

4.2 规划思路及核心体系

在消防规划基本理念的支撑下,为实现基本目标,规划设计辽源市消防专项规划思路及核心内容体系,总体归结为“一面、两系”,即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综合消防设施体系和城市消防综合支撑体系。

4.2.1 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指符合城市公共消防安全需要的城市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场所和设施、消防隔离与避难疏散场地及通道、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的布局和消防保障措施。在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居住、工业、商业及文物保护区等城市功能区。

(1)火灾风险评估。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即根据辽源市历年发生火灾的具体情况,结合城市规模、性质、布局等,依据城市消防安全要求及消防设施、装备情况,科学分析并评估城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后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功能区布局。城市功能区布局即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解决不同矛盾,保障城市消防安全。例如:城市文物及古建筑保护区要提高消防安全保护等级;合理布局城市居住区,各类建筑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强化商业中心建筑的疏散要求;完善工业区消防应急预案等。

4.2.2 综合消防设施体系

为增强预防和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及处置各种火灾事故、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规划构建消防战勤和立体救援两大消防设施体系。

(1)消防战勤体系。以接到报警后5 min消防车可达责任区边缘为消防站布局原则,建立符合消防系统灭火救援要求的战勤体系,即在规划区域内合理布置特勤、普通及专职消防站,依据不同需求配置消防训练基地和战勤保障基地,同时配置消防安全设备,全面提升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形成新形势下与城市快速发展建设相适应的消防战勤体系。

(2)立体救援体系。紧密结合辽源市发展实际,以科学性与前瞻性为原则,在区域范围内设置陆上、水上和航空消防站,形成水陆空相结合的立体救援体系;同时积极开展与各大中心医院、社区医院的救护合作,为辽源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

4.2.3 综合消防支撑体系

结合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参照消防安全要求,积极协调市政部门,合理规划城市消防装备、供水、供电、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道路通畅、防灾能力强的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布局。

4.3 规划的基本内容体系

依据规划思路及核心内容体系,参照诸多城市消防规划,紧密结合辽源市发展的具体实际,规划辽源市消防规划基本内容体系(见表2),以求为同等城市提供消防规划内容体系基本模板。

5 结论与讨论

笔者阐述了城市安全、消防安全及消防规划的相互关系,在城市安全对消防安全及消防规划的宏观要求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吉林省辽源市城市消防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辽源市消防规划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辽源市“一面、两系”的城市消防规划体系,即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综合消防设施体系和城市消防综合支撑体系。由于数据收集有限、城市消防规划实际情况复杂等原因,此规划与具体应用难免有所差距,尚待以后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杜兰萍,沈友弟,厉剑,等.我国消防安全形势、差距和对策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21(5):3-13.

[2]李涛.关于城市建设中的消防安全的探讨[J].城乡建设,2011,(14):166-167.

[3]尹大勇.小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4]陈景新.深圳市南山区经济发展与城市消防布局[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3,12(1):21-23.

[5]杜兰萍.正确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火灾形势仍将相当严峻的客观必然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1):1-4.

[6]龚啸.城市消防规划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7]陈军.城市消防规划与管理[D].重庆:重庆大学,2005.

消防安全规划 篇4

第一部分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是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在规划区内的所有涉及与消防有关的建设活动,均以本规划为指导。涉及到具体的消防技术问题,应符合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

第二条

本规划经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若需调整,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条

凡以前编制的各项规划与本规划有矛盾冲突的,均以本规划为准。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一致,东至“东环路--新洋港--通榆运河”,南至南环路,西至“小马沟--聚亨路--大马沟--东进路--开发路--蟒蛇河--新洋港--串场河”,北至铁路货站。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近期至2007年,远期至2020年。第六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3、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4、盐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

5、盐城市各分区规划。

6、江苏省消防条例。

7、江苏省公安厅《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要点》。

8、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编制纲要。

9、其他相关消防技术规范。第七条

消防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1、消防规划指导思想

(1)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建设有现代化消防保障体系的现代化城市。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对消防工作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盐城市的城市总体发展思路。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完善城市布局和城市消防体系。

(3)不断完善城市消防设施,使其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2、消防规划目标

近期:重点改造老城区的消防薄弱地段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区,加快和完善经济开发区河东区和南洋经济开发区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远期: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适应,进一步增加消防站点,提高消防装备水平,建设设施完善、装备先进、水陆结合的现代化消防体系,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增强全市抗御火灾、处理毒气泄漏、化学危险物品爆炸事故的能力,增强城市抗御火灾特别是特大火灾的能力,提高扑救高层、超高层建筑、石油化工建筑、地下建筑等火灾的能力,使消防队伍进一步向多功能发展,不仅成为灭火主力队,而且成为处理突发事故和抢捡救援的突击队和机动队,其灭火战斗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章 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第八条

重点消防地区及重点消防安全单位

盐城市区重点消防区域成片的为城中分区、城北工业集中区。市区内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商业贸易和文化娱乐设施等集中区,总体规划中各分区的中心,大型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区,是消防重点地区。

重点消防安全单位分布情况详见表八: 《重点消防安全单位一览表》。

第九条

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品和化学危险品单位的布局调整。

1、按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工业布局,改变工业企业用地在主城区过度集中的现象。老城区内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和化学危险品的工业企业必须从速搬迁至城市相应的规划区域或独立地段,并与周围建(构)筑物保持足够间距。

工业区之间、工业区与民用建筑之间应按规范控制防火间距。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2、储存易燃易爆品和化学危险品的单位必须把储存部分迁到铁路货站附近的仓储用地内的危险品库区,以消除不安全因素。

3、铁路货站附近的仓储用地内的危险品库区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加快建设。

4、加油站、液化气供应站,煤气储配站、调压站的选址建设必须根据专项规划并结合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执行,应与周围的建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宜远离居住区,位于城市和相邻居住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有充足的消防水源;临水的该类建筑则应布置在城市和重要建、构筑物的下游,并严防溢漏油品流入水域。

5、装运易燃易爆品和化学危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段,并与周围的建、构筑物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

6、应该加快整顿液化气市场。对市区范围内众多的液化气储配站、换气站,进行调整、撤消和合并,以减少火灾危险性。燃气设施和管道建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十条

城市建设应以建设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为主。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室内装修等,应严格执行各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严格控制兼有经营、居住、仓储功能的“三合一”建筑。

第十一条

居住区必须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小区内主要道路的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开闭所、燃气调压站等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

对于老城内的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密集区,应统一纳入城市改造计划。为提高这些区域的消防条件,需结合不同的区域特征,分别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采用拆除违章建筑,改造老建筑,采取防火隔离、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改善用火、用电条件,开辟防火隔离带和消防通道,增设消防水源等办法。

1、应从快改善老城区的消防条件。

2、应拆除夹杂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拆除后宜建绿地。

第十二条

现有的购物中心、小商品市场、商业区要完善消防设施,疏通消防通道,保障人流物流畅通。

对规划形成的商业区,包括大型超市和集贸市场,以及其它大型公共建筑应建立环形消防车道,至少有两个出入口与城市干道相通,出入口处应有足够的停车和消防救援集散场地。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第十三条

规划范围内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都属重点消防安全单位。在文保单位内部消防设施不键全的须查漏补齐,并定期检修,消防用水困难的单位须建设消防水池,在文保单位外围要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第十四条

老城内110千伏线路应采用电缆下地直埋或电缆敷设,老城外高压线路应按规范留足一定宽度的安全走廊。根据建、构筑物用电负荷等级要求规划电压的配电级数。

第十五条

城市地下街、地下停车场、建筑物地下室和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应与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相结合,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合理设置防火分隔、安全疏散、火灾报警、灭火、排烟等设施,并合理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确定使用性质。

第十六条

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设置城市灾害避难场所。

第十七条

合理规划设置主城区易燃、易爆品和化学危险品的专门运输路线。根据盐城市的实际情况,原则上确定西环路、新洋港、范公路、世纪大道所围合的中心区域为危险品运输禁区。

当确需在危险品运输禁区以内运输危险品的,须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危险品运输车辆应挂有明显的标志。

第三章 消防站规划

第十八条

消防站布局原则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盐城市的城市特点,并考虑建筑、道路、水体等形态特征,提出消防站布局的六点原则。

1、均衡布局,重点防护。

2、水、陆协防,按需设置。

3、交通便利,接警后五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

4、分区设防,相邻联防,互为备用。

5、新站建设与现有站点的改造、利用相结合。

6、远近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第十九条

消防站布局按责任区分为六个消防分区,分别为城中分区、城南分区、西南分区、城西分区、河东分区、城北分区。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第二十条

规划范围内设置21处消防站,其中有特勤消防站2处,水上消防站1处。

1、指挥中心及消防教育培训基地设在东进路消防站。

2、消防任务较重的大型企业,要建立和巩固企业专职消防队。距公安消防站较远、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可联合组建专职消防队。

3、消防站布置及配备情况,详见表五《消防站规划一览表》。第二十一条

消防站的建设必须严格按部颁标准执行。

第四章 消防供水规划

第二十二条

盐城市的消防用水取自城市供水管网、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其中,城市供水管网占主导地位。

城市消防用水量按规划区内在同一时间发生3次火灾,一次火灾用水量100升/秒,共300升/秒。该用水量应在城市给水系统新、扩、改建中给予满足。

第二十三条

在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改造的同时,必须按城市供水规划,统一改造城市供水管网的系统,合理确定城市供水干管的管径。在老城区及其它区域,在近期改善消防条件时,要优先提高消防设施水平,优先考虑改善供水条件,采用增设供水管网、增大管径等办法。

应充分利用水体丰富的优势,在串场河、蟒蛇河、新洋港、通榆河及小洋河建设消防取水点。(具体详见消防供水规划图)。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建筑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无市政消火栓或消防水源不足,无消防车通道的,城建部门应以保护半径为150米的要求建造消防专用蓄水池,其容量为100~200立方米。最终应是通过城市供水系统解决消防水源问题。对于城市单体建筑,规划为利用城市供水管网直接加压供水。

第二十四条

2007年和2020年水厂供水能力应达到日供水35万立方米和68万立方米,普给率均达到100%。

第二十五条

应加强加压泵站、调节水池和自备水源的管理,管理体制应满足扑救火灾时的正常运作。

第二十六条

必须加快地上消火栓的建设。

1、在城市主要功能区、建筑密集区的城市道路及巷道必须按照不大于120米设置一个地上市政消火栓,道路宽度大于60M的道路必须两侧设置地上消火栓;十字路口应设置地上消火栓。

2、新建城市道路,包括居民小区和公共建筑消火栓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

第五章 消防道路规划

第二十七条

规划城市消防通道体系由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巷道组成。巷道宽度不小于6米。其中老城区不小于4米。

第二十八条

应加快盐城市的城市道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改善消防道路所依赖的大环境。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第二十九条

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时,必须满足消防道路要求。旧城改造提倡成片开发,反对见缝插针。

第三十条

尽快解决城市交叉口和一些地段的交通阻塞矛盾。增加道路宽度,消除卡口,增大转弯半径,以利消防车辆畅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道路的随意占用。

第三十一条

消防通道宽度不得小于3.5米,净高不得小于4米,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米,当建筑物沿街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超过220米时,应设置过街式消防通道。

当消防车道不能转通时,尽头必须设置长宽均不小于15米的回车场地。

大型公共建筑、人员集中场所的出入口要与城市道路连接。只有一条道路通城市道路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增辟第二条道路。

小区内部要有畅通的消防主干道,其出入口要设置消防设施布置图。不得在消防车道上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固定路障。

城市应设置必要的公共停车场,并开辟相应的公共绿化用地,以满足人员、车辆的通行和疏散的要求。

第六章 消防通讯规划

第三十二条

应建设先进的高效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

1、完善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火灾集中接警和通讯调度自动化消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防指挥中心。

2、更新和扩大矢量化电子地图覆盖,实现快速、准确的火警定位。

3、实现火灾集中接警和所在辖区消防站监听相结合的火灾报警系统,各市话分局与火警台应有2对以上的报警专用线。

4、支队消防指挥中心与公安消防站和企业消防站之间,建立语音和数据传输调度指挥专线:

5、消防指挥中心与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应设通讯专线。

6、消防重点保护单位与指挥中心或责任区消防站之间应设报警专线。

7、建设350M无线集群系统。

8、进一步完善一、二级无线通讯指挥网,积极组建无线通讯三级组网。9、2007年前,建成图象、声音传输指挥系统,实现火灾现场声像通讯,将声像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

第七章 消防供电规划

第三十三条

加强城市电网建设,改善城市供电及消防供电的大环境。按照城市供电规划,加强城市输配电网的改造,提高城市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十四条

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高层建筑、重要建筑、易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燃易爆及危险品单位等均应满足一级负荷用电要求,达到二路电源供电,即由两个不同电源点提供电源,同时设置自动切换系统,如满足不了两路电源供电的单位,必须设置自发电系统。

第三十五条

消防指挥中心、各消防站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急救、交通管理、环保、气象、地震、防火重点保护单位均应设双电源供电。

第三十六条

大型公共建筑物及重要场所的变配电设施应尽量采用无油的开关、变压器等设备,以减少易燃点,确保安全。

第三十七条

在发生火灾时,必须由供电部门实施调度,确保扑救火灾用电。

第三十八条

所有公共场所和其它重要场所的电气设计、施工和装璜电气设计、施工须由具备等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设计图纸须由规划、供电、消防等有关单位审批后方能生效,施工完毕也须由上述单位联合验收合格方能投运。

第八章 消防教育培训规划

第三十九条

建立盐城市消防教育培训基地。

第四十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必须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管理机构。根据火灾危险性,建立一支专职与义务相结合的消防队伍。

第四十一条

本市市民都应把预防火灾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自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觉遵守消防法规,积极灭火救灾。

第四十二条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素质。

1、各级人民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文化、宣传、新闻等部门作为宣传的主渠道,应义务宣传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

2、中小学要把消防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提高全民消防素质的一项战略任务。

3、各企事业单位要把消防教育培训纳入职工培训之中。

4、公安消防等有关职能部门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企业法人代表、保卫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的消防培训。

第四十三条

城市的有关场合应针对性的设置下列消防标志:火警标志;消防道路、消火栓和消防码头标志;消防供电标志;地下供电电缆、燃气和重要通信管线标志;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标志;安全疏散标志;重点消防保护标志;禁烟标志和烟花爆竹禁放区标志等。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四十四条

建设易燃易爆品、化学危险品库区,逐步搬迁老城区生产、贮存易燃易爆品、化学危险品的企业。

第四十五条

完成老城地区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改造。第四十六条

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建成南洋开发区内的特勤消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防站,将北闸消防站改建成特勤消防站,建设、完善消防指挥中心及消防教育培训基地。

第四十七条

改善城市消防用水条件。完善供水管网,增建地上消防火栓。

在城市内的部分河道建设十个消防取水点。

第四十八条

加大老城区巷道改造力度,尽量打通简易消防通道,疏散人口,降低建筑密度,促进成片改造。

第四十九条

各市话分局与火警台至少有二对以上的报警专用线,并与所在辖区消防站有一对“119”报警监听线。

第五十条

消防近期建设项目及近期建设资金投入详见表六《消防站近期建设一览表》和表七《近期建设资金估算一览表》。

第十章 规划实施办法

第五十一条

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之一,主要涉及消防发展的方向及策略,为了使消防规划得到有效的实施,还需要在消防规划基础上做大量细化工作,具体做法:

1、加强监督检查、实行规范管理。

2、根据消防规划目标,制定实施进度计划,编制相应的政策性文件,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3、消防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和公安消防队的装备,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之内,其经费应当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盐城市城市消防规划

4、新建消防站人员除由市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争取公安消防编制外,主要走专职消防队的路子,收编录用公安消防退伍士兵、企业青年职工和社会青年,由消防支队负责训练、管理,由地方政府和受益单位予以物质保障。

5、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内的消防设施建设维护资金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6、要按照《江苏省消防条例》确定的渠道和原则,多方面增加对消防事业的投入,多渠道筹集消防经费。

7、积极开展消防技术交流和调研工作,不断充实和发展消防规划。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附表、图纸四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十三条

本规划自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实施执行。第五十四条

城市消防规划关键技术探讨 篇5

一、消防队站建设

消防站点建设应当以服务城市建设为核心, 配合城市整体规划, 按照国家建设标准来新建消防队站、改建消防队站、扩建消防队站。对于最新批准建设消防队站的小城镇来说, 应当将消防队站建设纳入到地区建设规程中, 要按照规模和消防的需求保证消防站点建设的完善, 保证相关配套设施的齐备。

二、特种形式消防队建设

近年来,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规模逐步扩大, 对资源的开发也逐渐深入, 为了应对突发火灾事故, 应当建立水上消防队和航空消防队, 且要完善水上消防救助体系和航空消防救助体系。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根据城市河流网道的具体特点来进行科学化的建设, 保证特种形式消防队能够真正的服务于城市消防, 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灾难事故和火灾情况。

三、消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一) 消防训练基地

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 消防站数量和消防队员编制的日益增加, 这就需要做好消防训练基地的设施建设, 以满足消防部队的训练要求, 同时也应当承担当地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责任, 提升市民的消防意识。

(二) 消防装备仓库

消防装备对于消防工作至关重要, 从我国整体城市消防规划来讲, 应当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建立满足各个城市消防装备要求的装备仓库, 满足全国各地区城市的消防要求, 为消防救援工作奠定坚实的消防装备基础。

四、消防信息通信网络技术

消防信息的快速流通是保证城市消防工作有效性的基础, 消防信息网络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能够与119调度指挥系统、城市图像监控系统、消防办公系统等实现连接和互通, 与城市公安系统实现网络连接, 这就促进了消防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流通, 保证了消防工作的时效性。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最大程度降低火灾的危害。

在消防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抓住关键点, 根据城市的规模来确定消防信息通信网络的规模, 并建立通信网络的自演化机制。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实现消防信息通信网络的开发和完善, 保证消防信息通信网络的应用效果, 促进消防信息的流通和传递, 通过消防信息通信网络实现多方联动, 提升消防效率。

五、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技术

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消防主管部门与保卫单位自建的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连接, 通过这种连接形成整个城市的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网, 实现对城市中重点单位的火灾实时监控。重点单位一旦发生火灾, 其自动报警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 通过与消防主管部门之间的互联将火灾信息及时传输共享, 有利于消防的快速反应。

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中心控制站和重点单位中的终端设备组成, 一旦重点单位发生火灾, 终端设备会感知火灾信息, 并实时传递给中心控制站, 接到信息后消防中心会迅速做出反应。这对于城市火灾的预防和及时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消防水源的改造和利用

消防水源的规划、管理是消防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消防水源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1.市政给水管网技术要求:消防给水管道应当布置为环状, 给水管道应当多于两条, 同时要保证供水管道的压力满足0.17MPa, 为了保证充足的水流量, 管道管径应当大于等于15厘米, 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中引入, 以此来保证市政消防给水的稳定性;2.天然水源技术要求:在枯水期应当保证天然消防水源能够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且天然水源中不能有易燃易爆液体, 平时要做好水源的垃圾清理工作, 避免物体堵塞消防喷头, 而且要尽量选择取水方便的水源;3.消防水池技术要求:应当保证水池容积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同时要便于消防水泵吸水, 寒冷地区城市要做好防冻设施, 保证水池供水的可靠性。

七、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技术

(一) 完善宣传教育机制

消防工作重在预防, 因此宣传教育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积极组织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各个社会管理结构也应当承担消防宣传教育的责任, 将消防宣传工作积极落实, 从而提升市民的消防意识, 拉近消防与市民的距离。

(二) 完善社区消防事业

根据社区的人口、面积等特点配置完善的消防灭火器材, 培养社区消防自救能力, 同时要完善群众消防组织形式, 建立消防互助机制, 培养更多的社会消防力量。

八、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消防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众多, 本文简要分析了消防队站建设、特种形式消防队建设、消防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技术、消防水源的改造、利用和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技术等关键技术, 旨在为完善城市消防规划, 保证城市消防安全作出贡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随之而来的城市火灾问题也备受关注。火灾的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同时也威胁着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 这就对城市消防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 本文简要探讨了城市消防规划的关键技术, 旨在为完善我国城市消防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消防规划,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孙德斌.城市消防设施联网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应用[J].武警学院学报, 2015, (06) .

[2]陈亚锋.对当前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04) .

大城市消防规划发展新趋势 篇6

近年来, 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 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城市人口迅速集聚, 土地开发强度日益增大, 高层建筑日益密集, 超高层建筑也不断出现, 交通拥堵, 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2 大城市火灾新特点

随着大城市发展这些特点的发展, 大城市的火灾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由于安全意识及防范措施的欠缺, 每年火灾发生起数不断上升;高层建筑密集, 扑救困难, 造成的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城市规模扩大, 交通拥堵, 消防车到达火灾现场也比较困难;大型公共场所火灾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

3 大城市消防规划发展新趋势

为了应对大城市火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经济建设成果, 大城市的消防规划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势。

3.1 向综合防灾发展

由于大城市火灾的上述特点, 有时会出现连带产生其它次生灾害的可能, 如爆炸, 有害物品泄漏等;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消防的综合救灾能力, 大城市的消防规划向综合防灾发展。为适应大城市综合防灾应急救援综合训练需要, 同时更好地开展水上搜救与救援工作, 大城市消防规划需要建设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选址要求交通便利, 对周边用地影响较小, 用地规模要求一般在6公顷以上。训练基地要求设计先进、设施齐备, 主要用于消防战士的日常训练、应急救援综合训练, 培训企业专职消防员和保卫干部等, 消防及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的储备供应。

3.2 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主要指消防通信手段、消防指挥设施、消防救灾设备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消防通信要求实现“三台”合一, 综合受理110、119、122报警和处理警情实现“集中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共享”。消防通信要求以责任区消防站为基础, 按三级网络配置。通信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动中通”消防卫星通信指挥车, 以卫星系统建设为中心, 实现各类设备互联互通;海事卫星电话, 将在今后的跨区域或远距离灭火救援等重大灾害事故救援中发挥积极作用;计算机通讯装备, 随时、全面、准确的掌握火场情况, 了解道路通行状况, 便于指挥和扑救工作的快捷高效;高空电子火警了望系统, 具备红外透雾、自动巡查等功能, 可监控半径10公里范围内的异常情况。

消防救灾装备也多样齐全化、高科技智能化发展。如消防水车由原来的普通消防水车, 增加了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举高喷射消防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或防化洗消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排烟消防车或照明消防车等增加为各种呼吸器、红外仪, 多功能水枪、高压水带、各种探测仪等, 随着科技发展甚至会使用机器人消防员。

3.3 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需要更多的投资

消防系统的建设和消防站场的建设、消防装备的配备都需要城市投入更多的资金。消防规划更需要系统性, 建设也更复杂, 更要求高科技, 这就要求资金投入更多。如消防通信系统、给水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消防通道系统都需要安全保障性更高, 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来支撑。消防站场的建设对选址要求、场地要求更严格, 车辆配备更高级, 特别是综合性能装备水平高的车辆资金是一般普通消防水车的几十倍, 一台车辆费用甚至高达几百万元。

3.4 需要城市各部门协作配合

消防规划需要社会各级力量的协调配合, 特别是市区级政府、通信部门、给水部门、电力部门、交通部门的密切协作, 才能实现综合救灾、高效运转。

3.5 消防站级别要求及装备配置要求更高

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06的规定, 普通消防站可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和二级普通消防站。由于二级普通消防站装备要求较低, 同时又鉴于大城市内密集的建筑群、人口, 大城市城区内不宜建设二级普通消防站, 应建设一级普通消防站。

3.6 消防站布局更密集、更科学合理, 出警到达的时间要求更高

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06的要求, 城市规划区内消防站的布局, 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 消防站的辖区面积普通消防站与兼有辖区消防任务的特勤消防站一般不应大于7km2。而针对大城市发展建设的特殊性, 消防站之间也可以互相支援, 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一般都在4~6km2之间, 特别是公共建筑密集区域、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可能会取该区间的较低数值, 特勤消防站也可能会规划在这些区域。

3.7 消防站选址更注重交通位置的便捷可达性, 场地要求更严格

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06的规定, 消防站应设在辖区内适中位置和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临街地段, 其用地应满足业务训练的需要;其主体建筑距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 距辖区内有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单位一般不宜小于200m;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 至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5m;不应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 消防规划中大城市的消防站一般布置在城市干道的临街地段;并且为了满足停车要求、日常训练要求, 一级消防站用地面积一般取规范用地面积要求的上限, 场地要求不应小于120米*50米。

3.8 对城市道路交通及道路条件要求更高

消防通道主要依靠城市道路网系统, 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建设是否合理, 不仅直接影响城市交通, 而且与城市抗灾、灭火、疏散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规划路网的布局形式和设计标准, 应能满足消防要求, 并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合理确定路网结构, 考虑城市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内部道路满足城市综合防灾救灾和避难疏散的需要, 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 其坡度不宜大于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 应设消防车道。

3.9 空中消防力量、水上消防力量要求加强

依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 (试行稿) 的规定, 有条件的城市, 应形成陆上、水上、空中相结合的消防立体布局和综合扑救体系。城市应结合河流、湖泊、海洋沿线有任务需要的水域设置水上 (海上) 消防站。大城市宜设置航空消防站, 航空消防站宜结合民用机场布局和建设, 独立建设陆上基地, 陆上基地用地面积同陆上一级普通消防站。城市的高层建筑密集区和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等防灾避难疏散场地应设置消防直升飞机临时起降点, 临时起降点用地及环境还应满足用地面积、短边长度要求以及周边净空要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 这些新趋势在城市发展及规划中需要我们及时发现、了解、总结、把握和运用, 通过不断地与时代同步发展, 做出更理想而又最切合城市实际发展需要的消防规划,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本文从对大城市发展新特点及大城市火灾新特点出发分析了大城市消防规划发展诸多新趋势, 包括综合防灾性, 复杂系统性, 各部门协调性、高科技, 高投入, 水、陆、空相结合等, 为大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消防规划研究 篇7

据统计,我国城市人口比重2003年为30.9%,中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发表的《关于中国城市发展计划》中提出,2020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0%,2050年城市化水平为60%~70%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未来的几十年,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如此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消防规划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应对以及展开新的策略,是城市消防规划必须面临的挑战。

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消防规划面临的新问题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相对平衡的过程,如同自然界的种群关系,总是沿着平衡-因素干预下的失衡-平衡这样一个过程进行。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不是单一的,它总是在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干预下,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其它因素的改变,城市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形成整体螺旋上升式发展模式。然而,当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期,原有城市的结构和缓慢的自然发展过程自然抑制了城市发展和运转,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亟待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消防也面临建设与发展的新问题。

1.1 城市区块发展的失衡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的城市格局被打破,新的构架正在建立,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新陈代谢的模式不能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因此导致了城市发展的失衡,其直接表现就是城市各地块发展的失衡。例如大量“城中村”的出现,就是因为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大量的城市近郊的土地被征用,一些村庄逐渐被包围在其中,由于城市发展得过快,很多村庄甚至进入了城市中心的范畴。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城市消防规划布局,因为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与农村火灾扑救的应急预案是有差异的。此外,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是新城与旧城、城区与工业区、商业区与棚户区共存,相当一部份城市中还遗留有因历史原因而不符合消防规范标准的加油气站、易燃易爆品生产储存点等,也给火灾扑救应急预案的制定带来了困难。这种城市地块发展的不平衡性直接导致了火灾救援的复杂化,在进行城市消防规划中,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1.2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

城市快速城市化的直接表象就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以中型城市合肥为例,2005年城市人口为175万人,到2010年人口上升到240万人,规划到2030年城市人口为600~800万人;而在2001年,合肥城市建成区面积仅125 km2;2005年,这个数字已经被刷新为224.74 km2。5年期间,再添一个合肥城,据统计截至2010年合肥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320 km2。如此飞速的发展,导致了一方面旧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新的城市需求,承载不了新的城市负荷;另一方面,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发展速度,建设相对滞后,其带来的后果直接作用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如道路拥挤,环境恶化,生活品质下降。不仅如此,一旦发生火情,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会直接导致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例如,我国的城市消防给水由于历史等原因,存在老城区管网陈旧、输水能力不足以及新城区消防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市政消火栓数量普遍不足,缺口量大,成为消防供水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各地消防规划制定的城市供水消防规划往往得不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在火灾扑救中,这些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救援的结果。因此,在城市消防规划中,消防基础设施的规划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规划的基石。

1.3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带来一系列城市交通和建设的问题,越来越不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于是,许多城市转向多中心的发展模式,各城市次中心既各自有侧重又相互补充,联系紧密,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是

苏州。许多大中城市也采用了这种空间发展模式,以合肥市为例,从1993年起陆续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新站综合实验区、政务文化新区和滨湖新区,将城市的一些行政、科研、工业功能外迁,缓解城市集中化发展带来的压力。

在这种转变下,原先以单一城市中心为背景的城市消防规划不能适应这种转变,新的城市中心必然需要配套相应的消防规划与消防设施,因此,城市消防力量的配置、消防通信的管理以及消防站的布局必然要根据新的城市空间格局做出合理的调整,既要满足相应法规的要求,又要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1.4 相关城市法律规范的缺失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硬件设施的建设往往比软件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而软件的建设又往往是城市硬件发展顺利的保证,因此,其意义更为重要。当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期时,这个矛盾就尤为突出。

虽然国家已经加强了城市消防规划法律法规建设,例如《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早已于2006年施行,但由于我国法律体制发展起步晚,加上国情复杂,城市消防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一部分的缺失,例如我国许多城市都没有编制消防专项规划,仅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有部分相关内容,而且很难达到完全的贯彻和实施,这些都给城市消防规划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消防规划的新策略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特有的国情和城市高速发展都给城市消防规划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则是城市消防规划的重中之重。

2.1 建立健全的火灾风险评估体系

在城市快速化进程下,城市区块发展失衡,城区状况复杂,在进行城市消防规划时,不能一概而论,简单行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切实的状况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规划布局。而建立健全的火灾评估体系,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评估,进而确定不同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切实可行的策略。《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对消防站布局要求进行了修改,其中“也可针对城市的火灾风险,通过评估方法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实践。例如,英国在1985年就将区域风险种类分为4级。其中,A级和B级风险区域主要出现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其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这类区域可能包括:购物及商业中心、娱乐场所密集区域、工业或商业财产密集的区域等。C级风险区域主要出现在中心城市的郊县或中心集镇的建筑密集区域。这类区域可能包括:建筑密集住宅区、工商业财产密集度相对较低区域等。D级风险区域则是属于城市,但不属于A、B、C级风险区域的那类区域。以上A、B级风险区域对应的第一出动时间响应为5 min,它们的区别仅仅是出动车辆多少的差异;C级风险区域为8~12 min;D级风险区域为20 min。

2.2 消防站的优化布局

消防站是城市的重要设施,其布局必须纳入城市规划。城镇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消防队尽快到达火场,即从接警起5 min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一般原则。《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也规定了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一般”不超过7 km2,并增加了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扩大到不大于15 km2。但城市消防站的布局并不能简单以画圆的方式测算责任范围,首先画圆的方式牵涉到责任区的重叠和遗漏,第二消防站的布局牵涉到时间、经济、设计、社会、地理环境以及路径等各种因素,因此消防站的布局选址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如何能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布局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对消防站进行优化布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多种方法,按选择的离散程度大致可分为连续选址模型和离散选址模型两类。连续选址模型认为可以考察一个连续空间内所有的可能的点,并选择其中最优的一个,代表性的方法是绝对中心法。离散选址模型则是指在一系列可能方案中做出选择,这些方案事先已经过了合理性分析,代表性的模型有整数规划模型和多目标线形规划模型。此外,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利用该技术进行消防站选址已成为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2.3 激励新技术在消防中的运用

消防技术制约着消防救援的展开,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消防规划。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技术在消防中的运用为城市消防规划开创了新的局面。例如,计算机技术和火灾感应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发展,从而解决了城市大空间建筑的火灾预防及早期扑救的难题;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城市消防通讯及监控逐渐走向信息化和精确化,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为城市消防规划中人力物力及基础设施的配置带来新思路和新方向。

就目前我国的消防装备状况,还不具有控制100 m以上建筑火灾的扑救能力,不仅我国,消防装备精良的美国,对此类建筑的扑救能力也很低。而现代城市为了集约土地资源,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越建越多,高层建筑的防火以及火灾救援技术亟待提高,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新科技在消防中的应用。

2.4 可持续的城市消防规划

城市消防规划是对城市消防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

参考文献

[1]徐志胜,龚啸.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的城市消防站选址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8):59-61.

[2]雷志鑫,肖兴军.火灾风险综合评估在消防站布局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7):290.

消防安全规划 篇8

1 城市火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的隐忧

当前, 社会快速发展, 社会也随之相应转型, 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我国城市火灾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城市繁华地带相对较为集中, 而火灾事故更易在财富集中处形成较大规模, 也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损失。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密集出现, 使得发生火灾时, 不但难以控制, 而且极易蔓延造成人民群众大规模财产损失的恶性事故。因此, 对于现代城市消防的规划的方案设计, 必须考虑到要具备与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经济发达区域相适应消防体系, 要有全面防灾、抗灾、救灾的能力, 尽全力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威胁。

1.2 城市消防站的布局有待优化

火灾是不能杜绝的, 但并非是不可控的。我国有很多城市消防规划方案, 其中城市消防站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 可以在火灾发生时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在火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如果可以得到消防力量的救援, 就能最有效地控制火势, 火灾带来的危害也就会大大减少。但从消防站责任面积方面作一些研究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当消防站责任面积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时, 消防力量就能及时赶到火灾发生地点, 有效地控制住火势。但如果责任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 消防站能在火势蔓延前到达的难度就有所增加, 因此城市消防站的布局极为重要且有待优化。但相比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消防站建设都比较落后, 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布局也并不合理, 同时消防站地址的选择和责任区的划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为此, 研究消防站布局的优化方法, 使得消防站与灾害风险区域之间达到最佳布局与配置迫在眉睫。

1.3 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问题

(1) 认识不足。目前, 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对消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对城市火灾风险活动的认识不够宏观等问题依然很突出。相当一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及防灾意识不强, 对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基本常识了解的不多, 消防安全观念比较落后、风险意识淡薄、当火灾发生时极易葬身火海。 (2) 消防规划。一些地区有消防专项规划, 但有一些城区和其他建制镇尚未编制、实施消防规划。有消防专项规划的地区即便已经完成消防规划编制, 但落实规划的力度也远远不够, 导致消防安全总体布局较为混乱。 (3) 消防供水。根据一般的城市建设规律, 老旧城区的消防供水管径一般都比较小, 并且在老旧城区中居民区又都较为密集, 商业区消防设施也不完备, 都使得消防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 老旧城区消防用水的水量和水压都明显不足, 且市政消火栓设置的数量偏少,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另外, 在城市建设开发中存在的人为破坏等原因, 使得可供消防的天然水源也越来越少。

2 消防系统规划方案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2.1 在消防时间的空间维度统计规律方面

(1) 根据不同火灾场所消防出动时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是消防站所处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关于消防队出动时间, 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是45秒、1分钟、5分钟, 下面解释一下这三个数字的概念。45秒:按照相关条例标准, 自指挥中心电话铃声响起开始计时, 到出动命令送达到中队通讯室或通讯员拿到派车单时为止, 为45秒。1分钟:自中队通讯室接到出动命令或通讯员拿到派车单起, 中队最后一辆执勤车辆驶离营区大门 (相关条例规定为第一辆车驶出大门, 但为确保符合出动条件, 通行为最后一辆车) 为1分钟。5分钟:自车辆驶离营区大门起至到达中队本辖区边缘的时间为5分钟。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的5分钟到场, 但由于各种原因, 这个的确很难做到。 (2) 城市区域布局和火灾发生位置这两种因素会影响消防战斗时间, 当县城和市区发生火灾对比于集镇和郊区发生火灾时, 消防队员所使用的战斗时间在前者中小。在仓库和厂房这些火灾高危场所发生火灾时, 消防队员所用的战斗时间的平均值是最大的, 普遍大于其他场所。当消防队员出动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计算时, 在分钟内, 平均战斗时间会随着出动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当出动时间大于分钟后, 平均战斗时间随出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变缓。这就是消防队员的出动时间和战斗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体现。

2.2 消防时间与火灾损失的关系方面

只把消防时间作为消防站布局的参考标准, 而消防时间与火灾面积和损失不关联、与火灾规模不关联前提下的相关性研究都是不成熟的。在大量的数据统计和仿真实验后, 得出结论是消防队员第一出动时间和其战斗时间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 而战斗时间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更有意思的研究结果是, 随着第一出动时间用时的增加, 小型火灾发生的概率在逐渐减少, 中型火灾发生的概率却不断增加, 而重特大火灾发生的概率较为稳定, 是不受第一出动时间的影响的。在不同火灾场所消防队的控火能力会有较大差异, 随着战斗时间的延长, 住宅的控火能力衰减最快, 其次是厂房、仓库、公共娱乐场所及商业场所。

2.3 在对时间的分层分析方面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过火面积及消防用时均存在时间特征, 但是随着时间跨度的变大, 分形特征就会逐渐消失。这种时间序列过渡呈现为泊松分布。根据大量研究显示, 城市建筑物火灾的过火面积表现为泊松分布, 也就是说当消防队出动时间大于以分钟为单位的计量后, 其在时间上的特征性消失;当消防队的战斗时间大于以分钟为单位的计量时, 其时间上的特征性也会消失。无论是出动时间还是战斗时间, 超过以分钟为单位的计量后, 均表现为泊松分布。

2.4 进一步作地时间序列分析

从大量的数据分析及实验结果来看, 平均的过火面积与平均的出动时间、平均的战斗时间之间的变化存在一种较为均衡的线性关系;平均的过火面积都会收到平均的出动时间和平均的战斗时间的影响, 且影响所持续的时间大约为一个月;而相较于平均的战斗时间, 平均的出动时间对在计算平均值后的火灾损失的贡献度更大, 也就是说, 出动时间越短, 平均火灾损失越小。

3 结束语

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火灾的特点、面对多样化的火灾消防系统规划方案存在的弊端及火灾统计数据研究, 得出消防救援与发生火灾损失的一些内在量化规律:在不同的火灾现场分析消防队的出动时间与消防战斗时间之间存在的联系;消防队的战斗时间与平均火灾损失之间存在的关联;从时间方面来分析消防队的出动时间和消防战斗时间对火灾损失平均值的干预影响。这一系列的分析研究, 是经过大量的现实考证以及借鉴了优秀研究成果的结论, 为消防系统规划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唐共鹰.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及对策[J].消防与生活, 2003 (9) .

[2]杨继君, 吴启迪, 程艳, 等.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序贯决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 :644-659.

[3]陈伟雄.浅谈消防设施的检查与问题处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4 (7) .

[4]杜龙姣, 李尚慧.UML技术在Web开发中的应用[J].应用科技, 2003, 2:28-31.

[5]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Z].2001-11-14.

消防安全规划 篇9

随着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消防部队已逐步成为城市主要的应急救援力量,广泛参与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中,并承担了部分非紧急的社会救助任务。消防通信是消防部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的根本保障是未来城市应急救援体系中信息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警察和消防员未建立统一的通信手段而造成的惨痛教训凸现出城市消防通信规划的重要性,所以在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过程中合理规划和部署消防通信的建设和发展,在规划方针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消防通信体系,是消防部队在执勤备战和灾害救助中全面发挥应急救援能力的根本保障。

2、消防通信规划的现状

消防通信规划的编制主要由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消防部门共同完成。由于城市建设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地消防通信系统也在不断的扩展和升级,消防通信建设所依据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等规范文件的要求与目前的应用现状相差较大,内容滞后且不全面,对规划编制的指导意义不够充分,一些通信指挥系统虽已达到火灾报警、火警受理、灭火救援通信调度等应用的基本要求,实际中却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应急救援通信指挥的需求。并且由于消防通信规划的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高、涉及的领域广泛繁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等方面的原因,使消防通信规划的编制工作难以有效和深入开展,造成部分城市消防通信规划的内容空泛、缺乏深度、可操作性较差,不能切实有效的指导城市消防通信建设和发展。此外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起步较晚,部分消防通信规划内容仅片面集中于火灾事故方面,缺乏城市应急救援总体发展的综合考虑,造成消防通信建设与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脱节。

3、消防通信建设现状

消防部队的信息通信建设按照公安部消防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部署和具体要求展开,实施主要依靠当地政府财政拨款、当地公安部门和电信部门的通信网络建设以及消防部队自身的信息化装备建设来完成,目前各级消防部队均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消防信息通信体系。以下将从基础通信网、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消防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等几个消防规划中涉及的重点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3.1 基础通信网络

基础通信网络是消防通信和城市应急通信的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直接决定了消防部队的信息应用能力,所以基础通信网络的发展是消防通信规划的重点。目前消防部队依托公安信息网、公众电信网、无线超短波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多种通信网络传输语音、图像和数据,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消防通信网络体系,以下归纳为计算机通信网、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网等几部分介绍。

3.1.1 计算机通信网

目前消防部队各级单位均已接入了以公安信息网为基础的计算机通信网,这一网络是消防部队数据通信的基础网络,承担灭火救援指挥调度、消防综合信息管理等大部分信息系统的数据传递,并可实现IP语音电话和视频传输等多媒体应用。为保证调度指挥等重要信息的可靠传递,部分节点间还建立了指挥调度专线和备份网路。在消防通信规划中应按照当地公安信息网和消防部队自身信息通信的建设情况以及各级消防部队的信息通信需求,合理规划消防计算机通信网,确保网络的全面接入和可靠畅通。

3.1.2 有线通信网

有线通信网包括报警电话接入和报警信息查询专线、指挥调度专线、办公市话网和公安专线网等通信网络,是城市各级消防队站获知灾害事故发生和传递调度指挥命令的基础信息通信网络。其中报警电话接入专线是用于接受公用电话网的报警和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火警信号及相关信息的通信线路。报警信息查询专线是用于获取报警电话的位置、装机人身份等信息的数据专线。指挥调度专线是用于连接火警受理终端、各消防站以及各相关联动单位的通信专线。办公市话网和公安专线网是消防部队内部各级部门之间和与公安机关之间通信的办公电话网。有线通信网是传统的消防通信基础网络,目前各城市基本完成了消防有线通信网的建设,在消防通信规划中应以未来网络容量和性能的改进及发展等内容为主,确保消防有线通信网的完备可靠,保证消防部队对灾害事故快速响应和出动调集命令的有效传达。

3.1.3 无线通信网

无线通信是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展开和进行过程中用于灾害现场信息传递的主要通信方式。目前各级消防部队普遍配备了用于现场通信的350MHz超短波无线常规通信设备,并利用转信台扩展网络覆盖的范围。大部分城市还依托当地公安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建立了消防集群通信网,北京、上海等地还建设了具备网络容量大、通话质量高、应用功能多等特点的数字集群通信网。消防部队以超短波无线通信为基础构成了由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网、现场指挥网和灭火救援战斗网组成的三级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利用GPRS、CDMA、3G等公众移动通信技术以及超短波、微波数传设备等多种手段建立无线数据通信网,用于传输灭火救援现场的图像和数据信息。此外公众移动电话网也是消防部队重要的辅助通信手段。合理规划城市消防无线通信网,构建可靠的无线通信体系是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战斗力有效发挥的根本保证。

3.1.4 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

在地震、泥石流等大型自然灾害救援或野外应急救援中,依赖中继站的常规无线通信网往往会受到传输距离和范围、电力供给、极端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局限,不能满足消防部队信息通信的需要,此时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等应急通信方式成为救援现场最有效的信息通信手段。目前公安部消防局已对消防卫星通信体系做出总体的规划和部署,并推进消防卫星通信网的建设,一些城市的消防部队先后配备了“动中通”卫星通信设备、便携卫星站、短波电台等应急通信装备,在玉树地震和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助和部分大型跨区灭火应急救援中显现出极强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消防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是应急通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城市有效抵御极端灾害的基础保障设施。

3.2 消防通信指挥中心

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是消防部队信息通信和作战指挥的中枢,具有受理报警、灭火救援指挥调度、信息情报支持等功能,负责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的接处警受理和消防救援力量的调度指挥。按照公安部“三台合一”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均已设置了包括治安、交通、消防在内的接处警指挥中心,建立了统一的集中受理和多部门联动的接处警平台,一些城市还进一步将医疗救护、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相关的领域纳入其中,并形成城市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部分通信指挥中心还具备使用手机定位技术和GIS技术确定报警人的位置、使用短信平台受理报警、即时监控救援力量的行动状态、通过图像监控系统获取灾害发生区域的现场状况和交通状况等功能。在消防通信规划中应针对本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未来城市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确定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的建设发展方案。

移动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是设置在专门的通信指挥车中并集成了消防通信指挥相关功能的移动指挥平台,通常包括调度指挥台、辅助决策信息系统、多种无线通信系统、火场图像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现场广播、供电及照明等其他辅助设备,是众多救援力量参与的复杂灾害事故处置现场中通信指挥的关键因素。按照城市规模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情况,配置不同功能组件和不同移动及通信能力的消防通信指挥车是消防通信规划中的重要问题。

3.3 消防综合业务信息系统

消防综合业务信息系统是包括了灭火救援指挥、消防监督管理、部队管理和消防公众服务等多种应用功能的信息系统集成,是消防通信中应用软件的主要部分。按照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部署,各级消防部队将逐步推广和应用包括消防基础数据平台、消防公共服务平台及各消防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等部分的一体化业务平台。目前各地统一按照公安部消防局部署方案的要求,逐步开展了消防监督管理、部队管理和公众服务等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而对于消防基础信息平台、灭火救援指挥系统等面向灭火救援指挥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因受到基础信息数据库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局限,各地的应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消防通信规划中,应将建立和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火灾风险信息、危险源信息、水、电、生产、医疗救护信息等内容的城市应急救援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按照城市应急救援的具体需求开展消防指挥调度系统、消防指挥决策系统、重大危险源评估系统、模拟演练等系统的应用纳入到消防通信规划中重点建设。

4、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众多高性能的通信技术将逐步应用于消防通信领域中,不断推进消防通信的发展。目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进入实验性应用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势必将成为消防通信体系中高质量传输数据信息的重要手段。信息通信硬件设备的发展,使信息通信装备的通信性能和移动性能不断提升,设备成本将更加低廉,未来随着多媒体单兵信息装备的深入应用,使灾害救援现场各级指战员具备强大的信息通信能力,数字集群通信、卫星通信、微波数据通信等通信设备也将广泛装备到各级消防部队中,逐步成为普遍配备的常规通信手段。随着城市灾害联网监控系统的建设,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可以智能感知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发生并及时获取相关灾情信息,极大的提高消防部队对灾害事故响应能力。此外物联网、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Ad Ho c网络等应用于消防领域,可以即时、全面、深入的获得灭火和应急救援现场的灾情状况和救援实力状况,实现天空地一体的消防通信体系和数字化指挥调度体系。在消防通信规划中,应结合未来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合理规划和部署城市消防通信建设。

5、问题和建议

消防通信的发展应与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及相关领域的具体情况协调统一。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较高,消防通信规划编制中应准确预见未来城市消防通信的需求,在首先确立适合消防通信发展总体框架基础上灵活的选择兼容性好、生命力强并具备开放和统一标准的技术和设备,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并尽量降低系统升级换代和改造的成本。发展中还应重视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切忌盲目追求新技术和热点技术。可靠度和抗灾能力是消防通信系统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应急状况下缺乏电源供给、设备损坏、大量用户占用等特殊情况的系统运行,合理划分系统中紧急与非紧急应用的分工、采取冗余和备份设计、增设应急状态的专用模式等手段提高系统可靠程度和对灾害的抗击能力。此外消防通信系统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到互联网、公安网、公众话务网、政务网等多个独立通信网络中各种系统间数据的融通,设计中应尽量将系统各具体应用建立在统一的平台和网络中,并采用一些安全稳妥的连接手段,共享和交换各网络间的信息数据。

参考文献

[1]GB50313.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S].

[2]张昊.论重特大灾害消防应急通信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2):132-136

[3]莫晓漪.现代城市消防规划的若干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8):117-121.

[4]舒中俊,马良.现代城市消防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镁极化液下一篇:内地新疆高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