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2024-06-27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共12篇)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篇1

高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的重要基地,在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训练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对开展地方乃至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以下简称“高校训练基地”)的建设发展直接关系到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和推广,直接关系到地方和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展,对学校体育教学和社会和谐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中对“高校训练基地”建设的研究涉及太少,因此,对贵州高校训练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贵州在今后备战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促进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都显得迫切和必要。

1贵州高校训练基地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贵州高校训练基地共获批15个,第一批有三个是综合性训练基地,第二批有12个都是单项训练基地。各高校训练基地结合学校的实际场地现状、现有师资力量等综合条件在现有的16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中选择了部分项目作为基地重点训练项目,各基地单位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论证,高校训练基地分布于贵州省所有的地、市、州,布局合理,各单项基地申报项目涉及除了“马术、独竹漂、龙舟、摔跤”以外的12个竞赛项目,项目数量占全部竞赛项目的75%,各综合训练基地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训练。总体而言符合贵州省备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基本需求。

2贵州省高校训练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2 . 1贵州高校训练基地开展训练项目与申报项目存在偏差, 但总体趋势很好

由表2可能知:各高校训练基地在实际开展训练中,多数基地是按照申报项目进行训练,有的基地甚至开展了更多的训练项目, 也有少部分基地没有完全按照申报项目进行训练,而是更换了一些训练项目,基本上都超越申报训练项目数量。实际开展训练项目的结果比预期的要好得多。

上述资料显得大部分基地学校申报项目与开展项目存在差异。访谈得知:主要原因在于申报时一是为了申报成功,避开和较强学校对手重复,防止被PK下来;二是学校以现有开展的教学师资和条件资源为依托进行申报;三是凑数和应付差事而随意申报。而在实际开展训练中基地单位一是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组队参加在贵州开展的部分项目的邀请赛,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差事或者就是为了尝试而参加了一些比赛,因此留下了现有项目;二是为了应付全省比赛,并希望在全省比赛中获得尽可能好的成绩而又不会付出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代价,而选择了参赛人数少,金牌数量多的项目;三是通过学校实际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发现本校有开展潜力项目而更换原有申报计划项目。

从贵州各高校申报的情况来看项目并不完全,而实际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贵州组队情况来看,高校承担重要夺牌任务,占有较大比重,且很多是基地高校并未申报的项目。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细致考察各学校实际,结合各学校条件以及现有平台重点部署各基地学校开展项目。使各学校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很强的训练。也便于整体考虑、布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竞赛工作和监督检查。如很多高校训练基地申报并进行了武术训练, 实际在全国比赛中贵州武术都不能与外省高水平选手相比,此项目在高校训练基地中若一定需要布局,就应该优先考虑有特招生和单独招生资格的基地学校,只有如此才能招到全国高水平的运动员,才有可能与全国高水平选手竞争的实力。当然并非是其它学校不应该开展,而是要重点布局。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黔族发[2008]54号文件》。

注:数据来源于《黔族发[2008]54号文件》和实地考察与访谈。

2 . 2贵州高校训练基地建立后训练成果喜人

贵州省自从高校训练基地建立后各基地都按照自身申报的项目和结合本校、本省实际选择了一些训练项目进行训练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10年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各高校训练基地都不同程度的获得了相应的满意成绩,各地、市、州高校训练基地分别代表当地参赛都取得了好成绩,且大部分的奖牌都被高校基地获得。2011年备战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很多项目的运动员都是高校训练基地推荐和选拔的,且获得骄人的战绩。

2 . 3高校训练基地训练频度及安排与基地建立初衷存在较大差距

训练频度是反映训练量的重要指标,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分析, 训练的频度高可以使运动员的运动量增加,按照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通过训练使人体受到的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身体机能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是通往提高运动成绩这一终极目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训练频度又是反映各高校训练基地在人力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训练频度高,投入的人力、时间和物力都必然要增加。可见训练频度的安排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馈出高校训练基地的投入和可能取得的成绩。

访谈得知各高校训练基地在训练的时间及频率安排上大部分都是采用赛前集中训练,在赛前1个月左右临时选拔学生进行课余训练,在平时根本就不训练。只有1~2所高校训练基地设有所谓的“训练队”进行平时训练,有的是学校要求训练而不给任何报酬和工作量兑换。因此,老师为了应付差事就找一些学生让其自己练习,偶尔进行指导,效果不好是必然的。有一些学校把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项目作为课程内容进行介绍,但是这也仅限于介绍,与竞赛训练仍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校在常规机制中规定每周训练3~4次也成为一纸空文。

由此可知:各高校训练基地的训练安排事实是与当初建立常态化训练基地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没有贯彻落实训练基地主管理部门“抓平常,平常抓”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与体育训练规律也是相违背的。依据体育训练竞赛规律,竞赛成绩的取得必须把一个大周期规划内的每一个年、月、周等中小周期训练有效落实,使运动员的身体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呈平稳上升趋势,而贵州各高校训练基地却几乎都要在赛前才去临时选拔运动员进行短期集中训练, 有的运动项目就运动技术也不可能在1个月左右掌握好,更不用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

2 . 4各高校训练基地经费配套及补助总体滞后

黔族发[2008]54号文件《贵州省民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我省第二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通知》明确说明列为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单位,每年从民族经费和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适当的基地建设补助经费专用款用于基地建设。从已经划拨兑现给各高校训练基地的经费来看确实难以完成训练和基地建设的需要。调查显示基地学校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配套经费,只是有的学校没有专款专用。训练补助见表3:教练训练补助费用大部分学校是按照本校每次1~2学时课时费进行发放,共8~30元不等,学生0~15元不等;有的学校直接根据上给主管部门划拨费用与学校配套费用费用总额分配发放教练员和运动员及工作管理人员费用。这类学校相对发放的费用要高出许多,教练员每次训练可补助50~120元不等,学生每次训练可补助30元左右,按照实际训练次数发放。

访谈得知:补助多的高校训练基地无论是教练员,还是学生运动员其训练的积极性相对于补助低的高校训练基地普遍要高,也有一些补助很低的甚至没有补助的基地因其思想工作、人文关怀做得到位,其教练员和运动员积极性也非常高,同样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绩。这一结果表明:训练补助的多少并不是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信心的唯一途径,也不能决定训练成绩的优劣。更多受访者认为领导重视并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充分做好思想工作,合理配套相关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全面系统训练,多管齐下才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

2 . 5各高校训练基地场馆基本能满足申报项目训练要求

目前贵州各高校训练基地申报的训练项目都是结合自己学校实际进行申报的,几乎没有需要大量投入经费新建场馆和购买设备的训练项目,只有贵州师范大学申报的秋千项目需要较高的经费来新建场地和购买器材,最终得到主管部门支持而成功建成秋千训练场地。而其它高校申报的项目都是目前学校现有场馆完全能够满足的。因此,开展申报项目的训练在场馆保证方面完全能够满足训练要求。

2 . 6各高校训练基地相应的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严

为加强基地建设的规范管理,贵州省民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评估标准》等文件,要求做到年初安排有计划、半年进度有汇报、年底工作有总结;每年对基地建设进行一次检查评估,依据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各高校训练基地单位也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基地建设方案。但多数建立的制度和方案都成为摆设,实际并非按照此制度和方案执行。主要表现在只有的少量基本制度条款,多数条款都显得很大和不具体,成立的基地机构成为空设,管理办法、训练制度不完善,教练员、运动员的选拔办法和奖惩制度以及汇报、问责和督促检查制度缺失,经费配套、开支和补助费用制度不明确等。基地建设方案多数只说明训练工作开展的基本现状和基本程序,对于基地的建设规划,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以及预案、保障措施等并不明确。由此说明制度很不健全, 更谈不上规范管理。平常不抓训练,只抓集训表明执行上级部门制度和监管不严格。

2 . 7各高校训练基地运动员选材来源较多, 但运动员在校时间很短, 项目选择受限

高校训练基地运动员选材来源主要是学生,其中有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贵州15个高校训练基地中有13个基地有体育专业生源,有2个高校有体育特招生和单独招生生源。运动员选材的渠道来源相对较多,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有4年,除了学习、上课、集体活动时间,训练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项目选择的面就受到限制。要想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头奖,对于需要长期专业训练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项目如高脚竞速等就必须要有体育专业的高校才能选择开展训练,有些项目如武术要想获得冠军,那必须要有特招高水平运动员才有可能。否则训练也是徒劳或者只能偶尔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于多数学校来说应该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性,但技术要求并不高,训练出成绩周期短的项目,如传统民间武术等。

2 . 8各高校训练基地教练员队伍能力相对较弱, 学校管理层面的支持力度存在不足

由于贵州高校第一批训练基地只有3个,其中有的也是同第二批一起于2008年才开始开展训练工作,大部分教练员都是现有教师临时接触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从接触训练到现在才短短的几年时间,而真正参加比赛的次数屈指可数,大部分教练员真正带队训练和比赛的经历太少,技术和心理训练方法、手段积淀不足,比赛战略战术及取舍和相关经验积累欠缺。同时由于各高校管理层面在经费配套、对教练和运动员政策支持及人文关怀的支持力度存在严重不足,管理及奖惩制度不健全等。导致贵州高校训练基地教练员外出学习交流和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教练员自学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不足。大部分的教练员都摸着石头过河,自学并现学现用来指导学生运动员训练,有的教练员甚至连器材规格和基本技术要点都搞不清楚。教练员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训练学生, 表现出不同教练带的运动员技术特点不规范、不成体系,差异非常大。不同教练员对规则的理解不同,对器材制定和技术处理差距太大。相对于开展训练较早的基地,贵州高校训练基地教练员队伍的能力显得相对较弱。

3结语

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尤其要加强自身制度等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好省民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等建立基地的初衷,抓好日常训练工作,积极解决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使基地的管理、训练体系逐步得到完善,才能最终使基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篇2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

摘要:贵州作为民族地区的代表省份,其民族特色体现在当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是其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从贵州的概况出发,对其自然地理、民族格局和传统建筑情况进行介绍,并尝试归纳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即建筑样式文化、因地制宜的和谐思想以及祖宗崇拜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建筑 建筑样式文化 因地制宜 祖宗崇拜

贵州地处边远山区,自古以来多元化的民族格局为这片绿色的大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就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建筑布局的.科学化、建筑效果的实用化都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这些建筑所体现的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宗教信仰和习俗、朴素的思想观念更是清晰可见。

一、贵州省概况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大省,所在之地以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省内具备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这就为当地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此外,冬暖夏凉的气候更是让贵州成为全国知名的避暑胜地,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天然的资源优势。除了这些自然资源外,不得不提的是贵州境内居住着的49个少数民族和16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资源。少数民族在贵州地区的广泛分布为这片自然风光秀美多姿的土地增添了更多的民族特色的历史人文文化气息。

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喀斯特地貌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传统建筑的建设上;此外,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落实,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都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传统建筑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它的存在使人类可以避免风雨等自然因素的侵扰,得以更好地在自然环境中安全生存。在不断发展的实体建筑当中,不仅包含着智慧的建筑理念、多样的建筑风格,也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当地居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习俗,而这也正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内涵。

在贵州的众多少数民族当中,当属苗族、布依族和侗族传统建筑最具特色。

1.建筑样式文化

苗族闻名的吊脚楼建筑是贵州较为多见的一种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样式,其建筑材料为木材,以阁楼样式呈现,鳞次栉比地矗立在山间,远远望去颇为壮观;布依族则主要因地取材,使用岩石和石板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其建筑样式比起木质的吊脚楼就多了几分坚硬的感觉;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和凉亭等传统建筑和苗族的吊脚楼一样属于建筑上的干栏式,但是“侗族同胞多为聚族而居,居住方式摆脱了地面居住的束缚,采取在架空层面上生活的离地居住习惯。……,这是侗族干栏建筑区别于苗族居住类型的重要特征。”[2]

这几种建筑不仅在选材和外观上充满特色,其实用价值也值得称道。干栏式建筑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储藏工具,中层住人,上层储粮。这样的建筑结构层次鲜明,经济实用。

2.因地制宜的和谐思想

纵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可以很深刻地体会到少数民族人民在建造房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和谐思想。不论是苗族吊脚楼还是侗族鼓楼,其建造一方面是聪明地从整体布局出发,因地势而建,从而既能节省材料和人力,又能达到安全、舒适的居住要求;另一方面则是“不会盲目地大规模挖山平地建房,根据当地地势、坡度的不同,吊脚楼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分为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和平地起吊式……很好地避免了水土流失并维护了生态平衡。”[3]

3.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关于传统建筑折射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例如苗族吊脚楼的空间结构是以正中间的房屋为核心,向两翼延伸辐射的。而这个核心当中便安放着“祖宗的圣灵神龛”[3]。将祖宗的圣灵安置在家庭空间的核心位置,可以看出苗族人对祖宗的敬畏和崇拜之情,而通过这种空间设计,又能够看出后人围绕祖宗的圣灵而居,此法具有凝聚家庭成员,提高家庭团结强度的作用。

三、结语

从上述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初步分析来看,民族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实用价值和深厚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建筑开始严重影响到传统建筑的核心地位,在具有更强实用价值和新颖居住文化的现代化建筑面前,如何正确处理少数民族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传统建筑所承载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如今少数民族及其建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汉化的今天,千百年来多元的民族文化能否继续生存、能否找到合适的发展变迁途径,将是很长时间之内学者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注释:

[1]基金来源: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大学生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变迁研究——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为个案》

[2]罗德启.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

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 篇3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多如满天繁星,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它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祭祀、社群娱乐和择偶求育等紧密相连,成为人们娱乐身心、促进健康、聚会交友和祭祀神灵的重要形式。它就像开遍田间山野的小花,丰富多彩,争奇斗艳,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有着独特的魅力。

就拿贵州的1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来说,其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个性突出,与民族风情水乳交融,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苗族的上刀梯、爬竿与侗族的抢花炮、拍纱球等活动从内容到风格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项目,如龙舟赛、跳芦笙、荡秋千等在多个民族中开展,但不同的民族特色鲜明地体现在这些体育活动中。以龙舟赛为例,有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有的是为消灾祈福,企求风调雨顺,而贵州苗族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是为纪念传说中一个杀死恶龙的英雄。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明了人类文化在不同地域环境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生活在这里的苗族、瑶族、彝族多住在山上,仡佬族多居于山谷,布依族、侗族、水族大部分傍水而居。崇山峻岭,江河湖畔之间,养成了他们开朗豪放、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就是在这种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这些项目大多因地制宜,简单易行,无论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坡草地、溪水河畔,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只要你想参与,都能找到适合你的运动项目。如个人可随意进行的踢毽、打陀螺,二、三人进行的摔跤、打篾球、打“鸡”、扭扁担、推杆、磨磨秋。又如苗族上刀梯、射弩、爬竿,布依族的玩山、侗族的游泳,瑶族的“擂山”打猎,仫佬族的爬坡等活动所表现的小巧、灵活、随意性都与当地“地无三尺平”有一定的关系。

而在山坡、场坝、河流等较为宽敞的地方,则可开展多人共同参与的赛马、舞龙、抢花炮等。这类活动参与者和观赏者众多,场面热闹,观赏者往往也融入热烈的气氛之中。如贵州凯里市挂丁、舟溪一带,苗年集会规模盛大,多达五六万人,节日期间举行跳芦笙、斗牛、赛马、游方等活动。贵州东南部清水江沿岸的施秉、台江等县苗族的“龙船节”,其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竞渡开始时,鼓头锣手敲起锣鼓,水手跟着鼓点锣声呐喊划桨,数只或数十只龙船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此时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兴高采烈,拍手呐喊助威,欢声雷动。比赛结束后,男女青年在芦笙、唢呐、竹笛、芒筒的伴奏下汇集一起载歌载舞,进行娱乐活动。这时人们都成为体育活动大舞台上的一员,共同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源远流长,许多体育活动是蕴涵在民风民俗之中的。如来自生产生活的射弩、斗牛、背水、打糍粑比赛,来源于宗教祭祀的赛龙舟、磨磨秋、舞龙和苗族的爬坡杆等活动,他们或为纪念英雄,或为追求吉祥而祭祀神灵,这些活动一般都有较为固定的时间和形式,年年举行,代代相传。在贵州少数民族中,以社群娱乐、择偶求育为特征的体育活动遍及各民族。这些活动多以民族节日为载体,一年中,各地大大小小的民族节日有400多个,在各种节日集会里,体育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使节日内容更加充实、气氛更加热烈。经常进行的活动主要有对歌、跳舞、吹笙、踩鼓、射箭、斗牛、赛马、摔跤、拔河、登山、划船、舞龙等用以纪念英雄、庆祝丰收。在各种活动中,人们聚会交友,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这些民族节日也成了他们寻找自己意中人的重要日子。由于农事繁忙、交通相对不便,生活环境较为闭塞,也由于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人们之间必然的经济交往和依赖度不高,使他们之间相互交往较少。因此这些集会和活动显得非常重要,为各民族所喜爱和关注,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各民族利用集会和余暇之时,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以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并在游戏和娱乐中促进了身体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些活动不仅有游戏性、表演性,还有趣味性和艺术观赏性,人们在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中满足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使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达到了身心健康的效果。再如舞龙、舞狮、踩鼓、舞铃铛、打铜鼓、跳竹杆等,这些活动以集体表演居多,常在鼓乐伴奏下进行,表现出较强的文体相融性,充分体现了贵州少数民族古朴自然的民风民俗。

贵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民风民俗造就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神灵的礼赞。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加强了本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友谊,增加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来到贵州,你会体会到这里的民族文化异彩缤纷,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这里的山水、歌舞、建筑、美食及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让你流连忘返。畅游在青山绿水、岩洞、鼓楼之中,你会真正体会到“这里是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篇4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贵州省18所本科院校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安顺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8所本科高校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情况及实施现状。

1.2.2 文献资料分析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及其课程建设的有关资料、文章,全面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前沿动态,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研究的理论依据。

1.2.3 访谈

以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贵州省8所本科院校从事多年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和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咨询和访谈。

1.2.4 数理统计

运用excel和SPSS17.0应用软件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高校教学课程中开展的情况与分析

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大杂居的省份,有着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贵州高校在校生中有60%以上的学生来自贵州不同的民族地区,他们从小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和劳作中,经常接触和参与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多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2.1 民族传统体育在各高校的开展状况

从表1所显示来看,贵州8所高校中,各校所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开设最高为武术和高脚竞速,开设率为100%;稍高的是板鞋竞速、蹴球、押加、打陀螺、射驽、民族体育舞蹈等6项,其中板鞋竞速、蹴球开设率为75%;押加、打陀螺、射驽、民族体育舞蹈开设率为50%;舞龙舞狮、毽球、龙舟开设率为25%;抢花炮、独竹漂的开设率为12.5%。

调查分析显示,贵州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已逐渐引入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武术和高脚竞速在8所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均已开设;板鞋竞速、蹴球有6所高校也已开展;押加、打陀螺、射驽、民族体育舞蹈开展的高校只有4所;舞龙舞狮、毽球、龙舟相对就只有2所高校开展。而具有典型地域民族特色的抢花炮和独竹漂项目只有贵州民族大学和凯里学院1所高校开展。

注:“V”为已开展项目。表中第二行的比率(%)“100%”=8/8所学校,其他类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相对较慢,普及的高校还不是很广。截止目前,在已经挖掘和整理的300多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能真正引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的少之甚少。大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待开发。前期的研究也发现,全国范围内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趋势较为缓慢,部分高校只是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课外活动中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没有纳入教学内容[3]。

2.2 民族传统体育在各高校的课程设置

从表2统计分析来看,在所调查的8所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多的是贵州民族大学9项,其次分别是凯里学院8项、贵州大学7项;贵州师范大学、安顺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五所高校只开设了5-6项。在教学方式上,主要还是以介绍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项目为主,真正能彰显贵州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设置太少,即使像独竹漂、抢花炮和龙舟这样具有典型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只有一两所高校开设。

从高校开设课程类型和学时来看,在8所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中,有5所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以普修为主,只有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和凯里学院是选项和选修课程类型。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在学时上,除武术是所有高校单独开设的项目和有固定学时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时数明显偏少,如,贵州大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项(除武术项目外)平均每个项目不足6学时。这对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课时都显得不足,而对于其他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高校来说,学生基本上就只能对项目初步了解,根无法了解和掌握项目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实质上的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还有大量工作要进行。

3 影响因素及对策

3.1 影响因素

3.1.1 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度低,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有限

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禁锢下,贵州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手段和教学内容大都是一个模板。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高校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重要性,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此外,贵州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中、东部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4]。教育经费投入有限,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有不小的影响。

3.1.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开发相对滞后、特色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项目少,课时数不足

目前,贵州高校学校体育受竞技体育的影响比较大。从课程的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大多是采自竞技运动项目,主要是以三大球(篮、足、排)、田径、体操、健美操、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有了一定开展,但对于全国已知的1000余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言,对项目资源的开发还是比较滞后。从已经挖掘和整理的300多项贵州民族传统体育项中,开设最多的贵州民族大学也才9项。令人遗憾的是,那些能彰显贵州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也很少,如,独竹漂只有凯里学院开设、抢花炮只有贵州民族大学开设。

从一个运动项目的学习规律来说,对于起步阶段学习课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和教学的质量,且从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1.3 教材缺乏,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从调查走访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贵州各高校在所用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材上,大都各自为阵,教材不统一或者根本没有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能根据自己学习、理解和掌握的的知识来进行教学。虽然近些年贵州各高校的体育工作者编写发行了一定量的体育教材,但从教材的内容上看,大都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所占比重少之又少,更是缺少贵州独特民族体育文化和风土民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

师资是保证贵州高校顺利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关键要素之一。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贵州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质量的好坏。从走访中了解到,贵州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师,大都不是民族传统体育专项的毕业生,而是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比较感兴趣,通过自学后“半路出家”“改行”后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这反映出了,在贵州高校的体育教师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专业的师资严重匮乏,教师配置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有待提高,这正是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贵州各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进程中能否成功深入的重要桎梏。

3.2 应对策略

3.2.1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中意义的认知度,加大体育经费、场地和器材的投入

我省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各高校的领导、体育院系的管理者及体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全方位提高贵州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度,进一步从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将开发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终身体育锻炼的培养宗旨相结合起来,搭建更为广阔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平台。

国发[2014]46号文件提出: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要加大投入,安排投资支持体育设施建设[5]。各高校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3.2.2 加大对贵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特色项目的开发,根据实际需求增加课时数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6]。积极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是丰富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的有效条件[7]。贵州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上,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下,要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加大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如,贵州民族大学的珍珠球和抢花炮、贵州大学的舞龙舞狮和押加、凯里学院的独竹漂和反排木鼓舞、安顺学院的射弩和打陀螺等,让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融入到贵州学校体育课程中。

贵州是一个民族大省,贵州高校60%以上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已挖掘和整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300多项,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贵州高校体育课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贵州大学的舞龙舞狮、凯里学院的独竹漂和龙舟、贵州民族大学的抢花炮、安顺学院的射弩等。国发[2014]46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5]。贵州高校要抓住这历史机遇,加大对符合贵州高校自身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将地方特色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课程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课程选择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进一步加大调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设置,增加纳入课程计划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间,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内容增加授课的学时数。充分利用体育普修课、选修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训练等形式参与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的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来。

3.2.3 构建符合现代教学的贵州地方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体系,全方位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

教材是教学的物质条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贵州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的缺乏,是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高校应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和师资力量,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编写的形式和内容上要有新的突破,编写出适合贵州高校体育课程实用的民族传统体育指导教程。教材的编写要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力求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体现出多元化和本土化,将传统体育项目相关的内容与现代主流体育课程相结合,在补充和完善现代竞技体育教学的同时,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州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要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贵州高校体育教学中,师资力量是关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优劣,是事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否有效传承的关键环节[8]。贵州高校现有的师资结构已不能满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需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贵州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开展。因此,贵州各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设,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引进一些具有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水平高、学历高、素质高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在引进的同时,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渠道的专业培训和业务学习,增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贵州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质量。

4 结语

选择适合当今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大议题之一,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是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运动形式,在融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和形成贵州特色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能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贵州各有高校及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遵循科学的方法,结合贵州省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使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的课程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月勇.探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J].期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4):45-47.

[2]毕力格.民族传统体育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探析[J].语文学刊,2012,(10):124-128.

[3]蒲西安,莫儒强.四川省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4):108-111.

[4]冯胜刚.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研究[C].民族体育论集.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2003:166-174.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国发[2014]46号.http://www.gov.cn/zhenge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6]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罗玲,郭学敏,王丹霞,等.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贵州民族研究,2003,(4):171.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篇5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同汉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这片沃土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但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的经济文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对外联系的媒介如交通、通讯等的改善,尤其是电视、网络、电话、手机的流行,各少数民族地区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文化盛宴”,一些思想前卫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少数民族的许多本土文化就丧失了大量原有的受众群。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保持在每一个民族中的由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是每个民族的“固有文化”,它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尤其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徐万邦先生在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分为以下几个门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二是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三是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四是科技工艺文化;五是信仰、巫术文化;六是节日文化。不论以上哪一类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都与各民族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的存在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其民族成员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对于维护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言文字,它不仅是本民族内部交流的重要工具,还是维系本民族的重要纽带。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这个民族历史、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的载体,是进行民族研究的重要资料:藏族同胞“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就是其居住地青藏高原早晚温差大的多变的气候环境;看到碉楼,我们想到了羌族;西藏的布达拉宫,是研究唐蕃关系史的重要文物。

二、传统文化的流失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民族文化的趋同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击甚至取代少数民族文化,使其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和个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特别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的流通和交换所存在的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威胁”,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明显增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甚至被破坏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缓解。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流失速度较快的是语言、服饰、建筑等几个方面。在云南元谋县,民国初年县城附近的傣族居民仍通行傣语,后来历史变迁,官军驻进了村寨,并要求当地人讲官话(汉语),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该地区能讲傣语的仅限于几位70岁左右的老人,中年人大多也就略知几句日常用语,而青年人则已将讲傣语视为历史上的事情,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一种民族语就面临消失的可能。对于像白族这样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因为没有文字,所以也就不能进行双语教学,除了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在幼儿园用白语授课外,小学和初中都是要求普通话授课,这样一来,白语的功能也就仅限于学生与学生或者老师与学生课下的交流与沟通,白语的传承遭遇困境。

少数民族的服饰基本上是纯手工制作,同时还要配以大量的刺绣、银饰、珠宝等装饰物,因而制作的周期相对来说较长,花费精力较大,相比较于市场上的服装而言,这成本就显得有点高了,甚至有的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还穿不起自己的民族服装,所以选择了汉服。同时,许多少数民族服装由于装饰物较多,穿起来不如汉服那样简洁,所以大多少数民族同胞们在平时都选择穿汉服,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时才穿上民族服装。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少数民族自身的努力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步富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被一幢幢钢筋混泥土楼房所取代,蒙古包等富含民族特色的建筑只有在偏远牧区或者旅游景点才能得见。而纳西族、独龙族等民族传统的木楞房也因为需要耗费太多的木材,对森林危害太大而逐步被舍弃,成为一道历史的风景。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并没有文字记载,只是依靠一代代人用民歌,史诗等形式口传下来,而现在许多少数民族青年愈来愈多的选择外出打工,这样一来就远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致使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同时,这种口传文化也很容易因为传人的突然去世而失传。尤其是长诗,它不仅要求演唱者知识渊博 、反应敏捷 、记忆力超强 ,而且还要有驾驭语言的天资,以及能言善辩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其传承相对较难,流失也就最快。享有盛誉的《玛纳斯》演唱歌手艾什玛特•买买提能演唱7部《玛纳斯》,但是他只给后世留下了其中两部的演唱纪录就辞世了。

三、解决传统文化流失问题的对策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过:“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传统。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迹不能流失,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进行挽救。

(一)在少数民族中间大力普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重视民族意识的启蒙,以此来增强少数民族大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重视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

“只有当一种文化为它的拥有者赢得心灵上的鼓舞和安慰时,这种文化才能得以自觉传承。”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其主角还是少数民族自身,只有少数民族从内心渴望传承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的文化,各传统文化才可谓是后继有人。由于历史、社会经济等原因,相对于汉族来说,少数民族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不少少数民族都对汉文化持着一种盲目的向往心理,认为只要是汉族的就是好的,而自己本民族的东西则是落后的,所以他们往往在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下选择摒弃自己民族的文化,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比较重要。在民族地区,国家应该重视民族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的普及和教育,让少数民族从小就感受到国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视和本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少数民族传承自己文化的自觉性。

(二)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进行优待,大力培养优秀民族文化人

民族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可通过资金扶持(每月给予这些传承人一定的财力支持)等手段鼓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对所有掌握民族稀有传统文化的人给予技术、物质、资金支持,以便于他们更好地把民族优秀文化传扬下去。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免费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从而壮大传统文化继承者的队伍。

(三)民族地区教育机构应根据本民族特色编制乡土教材,开设相关课程,并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

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少数民族在自己的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自己本民族的东西,相反,他们每天所见所闻的更多的是外来的文化,日积月累,对外来文化越来越熟悉的同时,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却越来越生疏。编制乡土教材,就是为了各少数民族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乡土教材应该编入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节日文化、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内容,而在教授相关课程时应要求老师用民族语言上课,让学生从小熟悉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语言,进而喜欢上她,这样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持。

(四)在静态保护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动态的传承,同时积极发展多渠道的传播途径

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动静结合,多管齐下”:重视民族服装、民族史诗等文物的收集整理工作,成立专门的博物馆收藏;建立民族文化村,对少数民族的建筑、服装等传统文化进行重建,并通过发展旅游经济的方式来把这些文化元素保持下来;组建专业团队,对少数民族的诗歌、民间文学等进行研究整理;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设立专门的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让少数民族在接触现代文化的同时,温习自己传统的文化;可以根据少数民族的史诗、传说等制作电视剧或电视节目,让这些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在其民族成员面前完整地呈现,比如广西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融合了桂林山水、壮族风情、民间歌舞等元素,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

四、结语

贵州民族工艺品进京巡展 篇6

民族工艺品展示华夏灿烂文化

自古以来,贵州这个多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民族特色明显的工艺品。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原因,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鲜为人知,民族手工艺品很少走出贵州,因而也不能被世人广泛认知。贵州省商务厅来京举办工艺品巡展活动,旨在充分挖掘和开发贵州省珍贵的民族民间工艺产品资源,进一步提高贵州省民族特色工艺品设计、制作、生产、营销能力和产业水平,树立“多彩贵州”品牌,逐渐形成贵州工艺品从设计生产、国内批发、零售以及出口国际市场的整套商业链,把贵州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提升贵州工艺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切实有效地推动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琳琅满目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不仅是华夏悠久灿烂文化的精彩展示,更是一次践行文化强国的成功探索。

将多彩贵州与北京798完美相融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这就是798艺术区,如今798已经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此次巡展选择在这座文化创意园区中,从而将浓郁民族风情的多彩贵州与现代时尚完美相融。而拥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8个民族的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丰富。此次巡展活动,主办方经过精心挑选的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银饰、刺绣、蜡染、陶瓷、面具、剪纸、芦笙、漆器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大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位擅长制作的心灵手巧的民间手工艺大师,更是在北京的798将这些“土得掉渣”的千年传承的民族民间绝技现场打造成“美得叫绝”的佳作。

驻华使节和外国采购人士前来参展

本次活动规模盛大、品类繁多,展出面积近500平方米,主办方已经邀请到10余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外宾20多人,以及商界采购等有关人员40余人参加开幕式。此外,很多对中国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专家和采购人员、文化名人也将到场参观。5天的时间里,主办方将专门为观众安排众多互动交流活动,让国内外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多彩的贵州。届时,贵州省内近30家知名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企业将现场展示,更有贵州历年发掘的民族民间手工艺精品展示。即时将有银饰、刺绣、陶、奇石、竹木漆等能工巧匠现场制作献艺,奉献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观众可以欣赏到制作的全过程。目前,展会准备活动进展一切顺利,其中的关键一点即是政府主导,专业化运作。

奥运景观大师与民间工艺大师对话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贵州高校,必要性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民族学校和民族地区的体育学校应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并创造条件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民族高等院校体育系和民族地区体育院校应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研究。”贵州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应积极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 不仅中、小学, 大学更应该依托大量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人员及教师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1、贵州高校学校体育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

1.1、贵州省少数民族成份及人口情况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共有49个民族成份, 个数仅次于云南, 居全国第二位。除汉族外, 世居地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蒙古、幺佬、满和羌等17个。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贵州省常住人口中, 汉族人口为22198485人, 占63.89%,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983人, 占36.11%, 2010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为11379万人, 贵州占全国的11.03%, 按少数民族人口总量排序, 贵州在全国居第四位。无论从少数民族的种类还是人口总量来看,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较为浓郁, 在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2、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情况

少数民族在贵州许多地方都有分布, 尤其是在交通落后、经济条件欠缺的边远山区也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 正因未被过度开发,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保持着原始、纯朴的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 同时, 在贵州这一特殊的地理、人文等影响下, 在历史变迁及长期的生活实践及习俗中逐渐演变出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形式, 具有各民族独特而深厚文化特色形成少数民族浓郁的体育文化, 如苗族的反排木鼓舞、独木龙舟、摔跤、射弩、跳芦笙、游方等;布依族的赛马、射箭、摔跤、武术、划龙船、秋千、磨秋、打陀螺、丢花包、划竹排、抵杠等;仡佬族的高台舞狮、打蔑鸡蛋、荡秋千、跳芦笙舞等;侗族的摔跤、舞龙、抢花炮、打陀螺、陀螺、射弩、蹴球、手拍鸡毛毽、丢糠包、毽球、荡秋千等;瑶族的长鼓舞、板凳舞、打猎操、芦笙舞等。其他民族也有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较多, 体育活动多是在当地民族的宗教、节日等活动中进行, 具有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 既有较高的娱乐观赏价值, 又有较好的健身价值, 其中贵州省丹寨县芦笙舞·锦鸡舞、贵定县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纳雍县芦笙舞·滚山珠、台江县反排苗族木鼓舞、平塘县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荔波县瑶族猴鼓舞、赫章县彝族铃铛舞、铜仁市、镇远县的赛龙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打篾鸡蛋与高台舞狮、苗族射弩、瑶族民间陀螺及瑶族猴鼓舞、土家族摆手舞、仡佬族踩堂舞等30余项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贵州高校学校体育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

《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 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高校体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环节, 是促进终身体育观和健康第一思想的大好时机, 利用高校学校体育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 从学校体育方面来看, 不仅能贯彻落实学校体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从而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地域性, 形成贵州高校体育特色课程资源;而且, 课外体育活动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来看,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资源较为丰富, 在贵州高校学校体育中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尤其是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学校, 例如: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等, 可结合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设置, 让高校这一成熟的青年学子能能深层次的理解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 尤其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 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后备军, 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为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促进贵州高校学校体育的课程资源与利用,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形成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特色

贵州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属于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水平远远赶不上发达的城市, 学校体育经费总体较低, 尤其是在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方面欠缺, 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成为贵州高校必须重视的任务, 在不具备经济发达地区条件优越的贵州高校, 不能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及价值, 学生的体质健康仍然是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之一, 从而积极地挖掘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独特优势,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切实体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从而促进体育教学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技术、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意志品质、道德情操, 发展学生个性, 形成良好的情商等方面的目标达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了解到目前贵州省本科院校共18所, 其中的12所高校的体育课中已经开展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但是仅有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6所高校是针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以选修课或选项课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中医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等对体育相关专业进行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 另外的学校体育教学没有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 但是课外体育训练有民运会比赛的项目, 例如: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毕业学院等在课外体育训练或课外体育锻炼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从调查中显示出, 贵州有体育相关专业的学校是15所, 占贵州高校的83.3%, 体育相关专业对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生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学校有10所, 占贵州高校的55.6%, 占贵州有体育专业高校的66.7%, 公共体育对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学生有6所, 占贵州高校的33.3%,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贵州高校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比例比公共体育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比例高, 非体育专业的体育课教学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较少, 各高校应积极的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 丰富教学内容, 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 促进整个学校体育目标的达成。

2.2、贵州高校学校体育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 使得多数起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萎缩甚至失传的现象。要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发展, 首要的任务是要积极保护这一文化遗产, 高校可以作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世界体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体育方式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后会获得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 是对民族传体育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 贵州高校根据所在少数民族地区及自身条件, 将适合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 不仅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少数, 而且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 促进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贵州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 高校学校体育引入该资源还需要许多教学科研、教学的专家和基础教师深层次的进行研究, 从内容上需要考虑贵州各高校的实际场地、器材、师资、学生等情况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进行教材化, 将学校体育内容更适应民族地区高校的实情;从形式上根据项目的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 可考虑分别在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外体育竞赛、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中进行, 从而达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阳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2) .

[2]胡玖英, 尹冬竟, 刘进彬.民族高校体育课开设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 2012, (10) .

[3]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路径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2) .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篇8

关键词:就业指导,就业率,就业心态,指标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把就业率作为评估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就业率统计就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作为高校辅导员,结合多年一线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认为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空间较大,就业岗位数量基本上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滞后、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能力与市场不匹配、就业率指标不合理、就业率统计方法不科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2.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3.结合市场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4.合理采取就业率指标;5.建立健全就业率统计制度,实现“法治”,改变当前就业率统计全靠辅导员逐个统计的“人治”局面,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一、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并且得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组织开展就业工作的部门,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讲解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办理就业及毕业相关手续、为毕业生寻找及创造就业岗位、统计就业率等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以笔者所在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为例,学校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了就业指导工作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并进入课堂,计算学分,力求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其就业。但是,即便如此,高校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欠发达地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滞后

首先,当前国内高校大多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部属高校每千名毕业生仅配备一名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地方高校的比例更低,这就导致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疲于应付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其次,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不“专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是由辅导员完成,有部分专业教师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但是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其本身就缺乏系统的就业教育指导,所以,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

(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能力与市场不匹配

1. 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不端正

当前,欠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心态不端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的“铁饭碗”情结。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大部分是农村生源,祖祖辈辈都是以务农为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巨大代价,因此,从家庭到学生本人都把上大学当作改变命运的途径,期待学生毕业后成为国家编制内的公务人员。二是毕业生的“返乡”情结。面对城市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大部分毕业生都把就业区域定位在家乡,目前贵州省基层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政策性就业岗位(如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所以,毕业生毕业前后一段时间往往都是在考试、复习考试等,而不积极参与应聘。毕业生首先关注的是有无自己家乡的单位,另外,在各种招聘单位中,只有省级电视台和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岗位的报社得到毕业生较多的关注。

2. 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薪资待遇、发展空间往往期望过高,而应届毕业生常常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专业技能等要求而不受青睐,导致就业困难。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除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外,用人单位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没有多余的资金扶持人才梯队的建设,其人员配备一般都是处在最小量上,招聘的员工一般都要求能马上投入使用,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往往是理论性强而实用性较弱,遵循的是“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的学习模式,进入企业后,由于环境、业务等方面的变化,不能马上投入正常的工作中,为企业创造财富。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了企业紧缺人才而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三)就业率指标不合理

1. 就评价指标而言,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是不恰当的,应该统计和评价毕业半年和一年之后的就业率。

把初次就业率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导致所有高校都有把最后一年作为就业年的趋势,正常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都为毕业找工作让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就业的难度。统计半年或一年后的就业率,更符实际,也引导学校关注毕业学生的事业发展。

2. 待业人数中包括了自愿不就业人数。

自愿不就业人数是指那些想继续复习深造或就业期望值过高而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他们没有就业意愿,既不处于就业状态,也不处于失业状态,理当将其纳入非劳动力人口范畴,而把他们列入待业人数是不合理的。

(四)就业率统计方法不科学

目前,很多高校就业率统计仍然依靠辅导员原始统计的方法,即由辅导员收集能证明学生毕业就业去向的三方协议、劳动合同、任职证明或毕业生接收函,作为确定毕业生就业与否的依据,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依据,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部分毕业生为了户口档案派遣问题提供虚假就业证明。根据目前高校毕业生派遣政策,毕业生如在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单位,户口档案将自动派往原籍,作待业处理。部分不愿回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为了把户口档案留在工作目标城市,往往会寻找挂靠单位,提供不属实的就业证明。实际上本人可能并未进入就业市场。其次,更多的实际已就业毕业生因主观或客观原因不能提供就业依据,因此不能计入就业率。主观方面,毕业生的“铁饭碗”情结使他们一直在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道路上奋斗,迫于生计,他们会灵活就业,但是他们内心不愿意承认这种就业,所以不愿意被统计,更不愿意提供就业依据。

客观方面,现在大多数地区就业数据库要求登记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因此,只有填写了组织机构代码的三方协议、劳动合同及接收函,才能作为就业依据,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型企业或者是大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负责招聘员工的人力资源部门并不能提供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所以毕业生很难甚至不能提供有效的就业证据。

三、改进欠发达地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

第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拥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开展高水平就业指导工作的人才保障。要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标准,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管理业务和就业教育方法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同时充分利用高校自有的教师资源,广开社会资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兼职人员队伍的建设。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改正对就业的观望态度,积极就业。针对学生等待考编考岗的情况,应该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现状分析,鼓励大学生先就业,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再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择业。针对大学生返乡求职观念,应该看到,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回到家乡就业有许多的拉力因素。首先,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相对于大城市高昂的房租、交通、通讯费用,在户籍所在地或者是家庭居住地附近工作,花费就显得少了许多;其次,亲属之间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工作地点离家近,便于照顾年迈的父母,同时,对大学生自身而言,亲情所产生的归属感也会更加强烈一些;第三,返回家乡就业的大学生,属于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他们能够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当地专业领域的骨干人才。而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就这些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勇于接受和挑战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摒弃狭隘的家乡观念,积极到有岗位需求的地方施展才能,建立第二故乡。

第三方面,结合市场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引入社会观察、市场调研内容,促进学生对社会需要的了解,以便确定学习方向。在中高年级应加强实习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学习效果,对不足方面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四方面,合理采取就业率指标。在就业率基数中排除自愿性失业人群。这部分毕业生有着更高的追求和目标而自愿放弃就业机会,不需学校推荐就业。就业率基数中排除自愿失业人群,才能反映就业需求的真实情况,保证实现统计就业率的最终目的。资料统计应该以学校证明的自愿不就业申请为依据。

第五方面,建立健全就业率统计制度,实现“法治”,改变当前就业率统计全靠辅导员逐个统计的“人治”局面。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为每个高校毕业生设立永久性的社会保障号码,将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与社会保障号码挂钩,建立并开发教育部门与劳动人事部门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施就业实名制登记制度,构建全国统一权威的就业率统计信息系统,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下,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无论是就业还是失业,都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使就业率更为客观、科学、真实,真正成为政府对高校宏观调控和行政管理的手段,成为广大民众评价大学及其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白剑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5):62-63.

[2]梁鹏,易玉梅.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J].教科文汇旬刊,2010(4).

[3]张蓓,洒艳.谈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4(32).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篇9

一、民族体育具有促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特质

1. 民族体育文化的乡土性

贵州各民族在悠久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民族体育资源, 直到现在, 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民族体育项目在村落中流行。这些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乡土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乡土社会的文化记忆和思维方式, 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把各地区的流行体育项目以一定的方式引入到当地中小学, 经常性地开展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活动, 引导学生练习这些来自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体育,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 积累中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尊以及他民族的文化认同, 再配合其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教学, 对建构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会有切实的作用。

2. 民族体育项目的活态性

民族体育项目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的各种技术动作的组合, 不同于中小学校其他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它的这种“活态性”特征和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好动期的中小学生具有天然的相融性。在相对枯燥、刻板的课堂教学之余, 通过组织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 同时在热烈的活动气氛中学生的团结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并表现出来, 潜在地强化了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结, 这对于通常有着多民族学生共存的贵州省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有别于现代体育项目, 现代体育项目的核心价值思想是竞争, 民族体育项目则更倾向于娱乐和交流。因此, 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如果以促进各民族中小学生间的团结为目标, 显然民族体育项目要更为现实和有效。

3. 民族体育传承方式的特殊性

民族体育既是文化又是有形的身体活动, 其传承方式具有双重性。把民族体育纳入民族团结教育体系的过程既需要让学生了解某种项目的起源、发展与变迁过程, 又要求学生以自身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项目的练习中来。这样, 在一静一动的传承形式中, 既可以生成并更新中小学生关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知识系统, 提高他们对民族多样性和平等性的认识, 又可以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充分享受民族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 民族体育项目大多属于互动性的活动, 可以增加各民族的中小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 这有利于消除中小学生间的民族隔阂以及建立民族互相尊重的意识。

二、利用民族体育促进贵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 拓宽思路, 把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编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体系

2010年6月, 贵州省政府要求把《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民族理论常识》系列中小学民族团结教材及教辅资料列入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并于当年9月纳入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从教材的内容看, 里面蕴含的民族体育内容较少。其实,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中小学生民族自尊、互相尊重以及互相团结的意识, 教材只是实现意图的手段。因此, 只要是有利于中小学民族团结的资源, 都应该尽可能利用。鉴于前文所述优秀民族体育资源和民族团结教育良好的相融性, 而贵州省恰好又孕育了丰厚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 应该考虑在以后的民族团结教材编写过程中更多地编入民族体育文化。毕竟, 借助教材刚性、规范的力量, 民族体育对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2. 更多频次地开展民族体育活动, 促进中小学生对优秀民族体育的认识和实践

近几年, 贵州省广泛开展了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 对于挖掘、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 促进学生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带有仪式性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具备的是形式上的示范意义。所谓“一开始轰轰烈烈, 接下来马马虎虎, 最后可能偃旗息鼓”。这种现象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优秀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频次还是太低, 难以保证民族体育在校园开展的持续性, 进而影响其预期作用。因此, 要让民族体育活动始终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 才能使其效益最大化。当然, 这里并不是强调要经常开展大规模的民族体育仪式活动, 而是可以采用多种多样方式, 如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中小学表演活动, 在体育课堂中融入适宜当地教学的民族体育项目等。

3.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

民族体育要在贵州中小学团结教育中开出美丽之花, 离不开民族体育师资。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处于未定型阶段, 教师对于其价值观的型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小学有更多的掌握一定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 将对贵州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挥重要纽带作用。根据当前贵州中小学师资的实际情况, 开展民族体育师资的培训和交流是必要的。一方面, 组织掌握较多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专家开展定期师资培训;另一方面, 拥有不同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师间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培训和交流可以让贵州民族体育师资队伍的规模扩大, 同时丰富他们的民族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 随之带入全省各中小学, 在广大学生中开花结果。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09年大学生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DXS018。】

摘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对于贵州全省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把贵州省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引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民族体育具有的乡土性、活态性和传承方式的双重性都能够对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应采取措施力促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校园, 其中包括优秀体育文化教材化、在校园中多频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开展民族体育师资培训与交流等。

贵州民族文学的构建与流变 篇10

一、新文化运动催动了贵州民族文学萌芽

新文化运动中, 将贵州世居民族带入新文学视野的是骞先艾, 他以汉族作家的眼光观察少数民族生活及苦难命运, 创作了《水葬》、《贵州道上》等优秀短篇小说, 鲁迅归入乡土文学范畴, 称“在我们今日富有地方色彩的作家里面”, 是“最值得称道的一位”。作为贵州新文学开派者, 骞先艾作品题材和风格成为后来者竞相仿效的样本, 影响了贵州民族文学发展轨迹。发掘历史资料, 在新文化灿烂群星之下并不缺贵州民族作家身影。苗族作家吴绍文1936年于北京与王西彦、曹靖华等筹建青年文艺社, 创办《青年文艺》, 自兼社长和总编辑, 发表《旅伴》等小说多篇。侗族作家王先平在《青年文艺》发表短篇小说《生活》及《活在记忆中的一位亡友》, 袁仁琮在《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侗族卷》中说:“侗族创作小说的第一个人是锦屏的王先平。”《侗族文学史》认为:“他和他的作品在侗族文学发展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抗战爆发, “文军”西征, 把新文化气息带入偏远封闭的云贵高原。巴金、张恨水等大家在贵州撒播了新文学种子。沿海报业纷纷西迁, 贵州报业出现过几十种报纸, 有民营也有官办。《革命日报》、《贵阳晨报》、《中央日报》 (贵阳版) 、《贵州日报》等报纸副刊、及《文艺周刊》等专业文艺刊物提供文学阵地, 各民族文艺青年围绕抗战, 发表了大量诗文, 以丰富的文学实践充当了探路者角色, 为贵州民族文学发展铺垫了基石, 提供了文化参照。

二、民间文化整理与观照激发了作家创作热情

解放与建设大西南, 大批知识分子随军第二次西征, 深入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 收集整理和研究贵州内容丰富、形式纷繁的民族民间文化。苗族古歌、侗族大歌、优秀民间故事等大批文化典籍相继出版面世, 引发了贵州民族文学的觉醒, 并铺垫了较高起点和基础。

新社会翻身作主人, 作家思想上和精神上得到空前解放, 迫切需要为时代鼓与呼。苗族作家伍略、侗族作家滕树嵩、谭良洲、刘荣敏、袁仁琮、张作为等、彝族作家苏晓星等, 纷纷在文坛上展露头角。他们自觉地将思想根须扎进民族历史与文化深处, 生根发芽, 作品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与时代特征同样鲜明。伍略的文学创作是从整理民间故事开始, 将苗族叙事长诗《曼凤多曼笃》记录发表, 被改为京剧和舞剧, 又拍成电影《曼萝花》。又将《仰阿莎》、《金难和野鸡》等苗族神话叙事长诗和童话故事诗整理发表。58年创作并发表《高山上的凤凰》、《芦笙老人》等短篇小说, 走上文坛。滕树嵩以短篇小说《侗家人》一鸣惊人。苏晓星创作了《乃康年》、《黄花之歌》等大批短篇小说, 赞扬新社会民族地区的新变化, 反映新人新气象。中篇小说《良心的中伤》通过描写五十年代乌蒙山彝族地区的一场叛乱, 展示一个受蒙蔽欺骗的农民车后的心理冲突, 揭示了人物心理发展的痛苦历程及思想的复杂变化。

他们的作品在思想艺术上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 新社会诞生的青年作家追求阶级平等、民族大团结, 极力迎合现实, 抹杀人物的民族性格特征;受新时代文化气息鼓舞, 身为少数民族一员又极力追求文化个性, 彰显民族性格, 宣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这种矛盾促成作家纷纷跨界、跨民族写作, 苏晓星不少作品以苗族文化及人物为主题, 伍略、滕树嵩小说中也是多民族人物共存, 努力体现大同社会理想;作品思想艺术与时代精神特征趋于一致, 反映了民族作家为跟上时代步伐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即或如此, 随着“反右”运动和“文革”相继到来, 滕树嵩因《侗家人》被打成右派, 伍略、苏晓星等作家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与迫害。刚刚露出峥嵘、呈现创造活力的贵州民族文学遭遇严重寒流而冰封。

三、文化开放推动文学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造就了八十年代文化大发展, 贵州民族文学经历寒冬后逐渐复兴。五六十年代展露头角并很快偃旗息鼓的作家, 迎来了创作黄金时期。滕树嵩继中篇小说《侗家人》在全国广受关注后, 又出版长篇小说《风满木楼》, 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侗家人形象, 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袁仁琮、张作为、谭良洲、刘荣敏等纷纷推出重要作品。一时间, 贵州侗族文学创作蔚为大观, 形成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侗族作家群。伍略发表中篇名作《麻栗沟》、《绿色的箭囊》、《贫土》等重要作品。《麻栗沟》是一部动人心魄的人间悲剧:在极左思潮迫害下, 苗族农民富老大、花妹、麻风病患者等被抛出了正常生活轨道。在麻栗沟与世隔绝的恶劣环境里, 来自三个不同民族的弱小者, 自尊、自重、自爱, 相互同情、互助友爱。富老大在遭受一连串沉重打击后, 怀着“转世”投生到一个“成分好”人家的冥想, 自埋祈福。作品通过弥漫在闭塞山区阴暗而恐怖的文化氛围, 以人性被压抑被毁灭的大悲剧结局, 透视出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理上的厚重积淀。苏晓星发表了《人始终是最可爱的》、《呜呐与宝马》等大量优秀作品。讴歌新时代、歌颂民族团结成为作品经典主题。不过, 所经历的复杂运动和思想斗争, 丰富了作家生活基础, 扼杀了作家的思想, 作品缺乏思想洞见, 多数停留在对过去作品类型复制与内容扩展, 艺术表现手法较过去更成熟, 文学上却没有取得更大突破, 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作品。

青年作家异峰突起。受到世界文学潮流影响较大, 文学风格变得复杂多样。以这一时期涌现的苗族作家而论, 石定受黔北作家群影响较大, 小说紧跟时代潮流, 体现强烈的现实特征。《公路从门前过》反映改革开放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改变;《天凉好个秋》通过现代意识的观照, 对农村愚昧顽固的封建宗法思想进行深刻剖析与批判。强调人们只有剥离封建残余意识, 才有可能轻装前进, 获得幸福生活。韦文扬发表《蛊》、《山》、《水》等中短篇小说, 对传统民族风俗进行浓墨重彩描绘。苗族作家赵朝龙受到寻根文化影响, 在乌江上行走、行吟, 推出“乌江文学”主题系列作品。侗族作家潘年英立足于都市反思侗寨传统, 写出了《落日回家》等系列作品, 小说集《我的雪天》、《伤心篱笆》以浓郁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产生较大影响, 成为这一时期侗族文学的重要收获。

四、反思传统催生了神秘主义文学特质

当下, 新一代民族作家另辟蹊径, 在求异中突围, 立足于山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中, 寻找贵州文学的区域文化地位, 探索建立具有喀斯特高原特征的文化:一类作家立足于当下社会情态, 用现代眼光去看待社会变革, 描绘一幅幅贵州特色的现实风俗画卷。仡佬族赵剑平、肖勤是其中代表。肖勤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暖》、《金宝》、《霜晨月》、《寻找丹砂》等作品, 《暖》描写了一位十二岁留守女孩小等的苦难遭遇及对于爱的强烈渴求, 心理描写非常细腻, 真诚生动。民族文化符号在她的小说中也时有体现, 但游离于形象之外, 仅是人物披挂的外衣与标签, 说明民族文化对于新生代作家的影响逐渐递减。另一类作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中, 反思现代文明的价值构建与精神缺失。民族文化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内部自我循环的亚文化体系, 成为自给自足少数民族社会的精神基石。仡佬族作家王华在《当代》发表长篇小说《桥溪庄》、《傩赐》、《花河》引起外界关注。在《桥溪庄》, 刚出生的雪豆被抽打脚心, 跟着抽打的节奏喊了一串“完了”, “他们都感觉到了一种来自于冥冥之中的不祥。”这种不祥伴随着整个叙事过程。故事最后揭示, 不祥原来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有意思的是, 贵州作家冉正万也在《人民文学》发表《银鱼来》, 他说:“这是贵州传奇, 人神共处, 在神性与人性缠斗与融合中暗示了人永远的孤独。”他们的目光同时指向了贵州传统文化的神秘性, 形成了一个相互观照的文化状态。奇特的自然环境、奇异的民族特征、诡异的巫文化风俗紧密结合, 在现代语境下营造出一种神秘多变的意象, 成为贵州民族作家的主要创新手段和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熊艳妮:《抗战时期贵州报业概观》[J].《当代贵州》2013年35期。

[2]王华, 《桥溪庄》[M].《当代》, 2005年第1期;《傩赐》[M].2006年第5期。

多姿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刺绣 篇1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满、蒙古、仫佬、羌十八个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们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贵州高原文化,其中的刺绣更是以其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在中国民间美术的百花园地中。

贵州少数民族刺绣与我国蜀、苏、粤、湘四大名绣和广大汉族民间刺绣相比较,有着自己的独特性。首先是刺绣题材的不同,蜀、粤两地的刺绣主要以自然风光、世俗生活为表现对象;苏、湘两地刺绣多以文人画稿为蓝本;广大汉族民间刺绣多以传统吉祥题材和戏文故事为主要内容。而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则更具古老文化的特征及浓重的巫术气息,其刺绣内容多为本地区本民族的神话、古歌、史诗中的自然神、英雄神、图腾神、祖先神以及各种记事表意的艺术符号。其次是刺绣材料上的差别,四大名绣除粤绣有金银、扎雀毛、马尾以外,其它则多用丝线、丝绒、丝绸为主要材料。相比之下贵州少数民族在材料选择上要随意得多,品种也丰富得多,它包括纺织、金属、化工、玻璃、纸、动物、植物、石八大类几十个品种,如当地产的土布、麻布、绸面、棉线、麻线、丝线,蜡染布,锦面、蚕箔、马尾、贝壳、石头、薏仁珠,外地进入的铜钱、铜扣、铜片、锡、锡箔纸、金箔纸、银箔纸、剪刀、纸、玻璃、塑料扣、绫罗绸缎,以及工业棉布、化纤线、化纤布等。第三是对于各种材料的加工处理和制作工艺,贵州少数民族表现出令人惊叹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四大名绣对材料的加工有剪裁、劈丝、染色、熏、蒸,其中粤绣还有捻金银、捻孔雀毛、缠马尾,贵州少数民族除掌握上述加工方法外,还发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工艺,如编辫、折皱、戳嵌、堆叠、剪贴、缠绕、铺茧、串结、缝缀、破丝、挑花等技法。

编辫法,是用一个简单的木凳架子为工具,将四根或四根倍数的丝线或棉线栓在木凳架上,编结成一条扁平状的辫带,用它在绣底上由外向内顺着底稿纹样的走向,盘缀出纹样形状。采用这种方法绣出来的作品,风格粗犷朴实,有明显的浅浮雕效果。

折皱法,是在编辫的基础上对辫带进行变化利用,即用针与手指配合将辫带顺着底稿纹样走向,折成一道道皱纹,每折一道皱纹就用线将其固定成型,一直到完成图案上的主要纹样。使用这种技法制作,绣面上往往出现一条条丘峦状的纹饰,比起前一种辫绣来它更加富有立体感,风格也更为粗犷浑厚。另外还有一种折皱形式,也是用编好的辫带,在织物上进行盘缀,但要将它折叠成一个个小三角,并用线将三角固定住,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既厚实又牢固的小疙瘩。

戳嵌法,这种方法使用在被称为“锡绣”的过程中。以锡为刺绣材料是剑河县苗族女性的独门绝技,其过程是先将锡溶成约0.2公分厚的薄片,再剪成一个个“[”形的锡钉,然后按照图案纹样要求,将锡钉一个接一个的戳入织物,贴平正面,将背面的钉头扣紧,使锡钉牢牢地嵌住织物,并组成连续的云雷纹、万字纹等。用锡钉嵌出的绣品,看上去既沉着厚重,又亮光闪闪。由于锡料有限,当地苗族女性就用香烟盒内的锡箔纸来代替锡进行刺绣,收到同样的艺术效果。

堆叠法,是用各色绫绸作为刺绣材料,绫绸先要用白芨汁浆洗过,然后剪裁、折叠成一个个小三角形或长条形,将这些三角形或长条形的绫绸,一层压一层地堆叠在织物上,每叠一个就用线把它钉牢,最后堆叠出来的图案纹饰清晰、层层递进,象线刻一样分明,如鱼鳞一般有序。

剪贴法,它是我国民间广泛运用的一种刺绣技艺,比如汉族女性的云肩、儿童的肚兜、布老虎等都采用此法制作。贵州少数民族对剪贴法的运用有多种形式,这里略举三种:一是剪剔成纹,它是将面料根据图案纹样的形状进行剪裁,剔去不需要的部分,井直接粘贴于绣底上,再用其它针法对纹样的边缘进行滚边,形成清晰独立的刺绣纹样。二是拼色成图,是根据刺绣图案由众多小单元组合而成的特点,将各种彩色面料按照每个小单元的形态进行裁剪,再将它们进行拼合沾贴,并用各种针法对这些小单元的拼合处做补绣,最后形成一幅由不同形状、不同色彩构成的美丽图案。三是贴面加绣,是将各种面料根据图案组合情况剪成相应的部件,然后在这些不同的部件上加绣各种不同纹样。这些纹样内容既有相互关联的也有毫不相F的,前者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形式反复出现,形成大面积的刺绣画面,而后者是由一些性质不同、物种不同的形象的大融合,比如A块面上是天上飞的禽鸟,B块面上是地上奔跑的兽类,c块面则是水中游动的鱼虾,一幅图案中有日月星云、有花草树木,有世俗画面、有神灵世界,可谓挫百物干指端,收万象于一幅。

缠绕法,贵州少数民族既保留了传统的打籽绣技艺,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绞绣、马尾绣、盘筋绣等缠绕技法。打籽绣是由于在绣面上留下的线圈如同芝麻粒或蔬菜籽一样,因此得名。它是刺绣时用针将线全部引出绣面以后,将针尖靠近绣面,用线把针缠绕一圈或两圈,在距离起针两根或三根纱的地方下针,将缠绕的线圈钉住,作品完成后,绣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一样的圆形线圈。绞绣是织金县一些苗族的刺绣手法,其做法是用一根丝线作芯,再用丝线对它进行缠绕,然后用它在绣面上盘缀出一朵朵清晰的小花。马尾绣是对以马尾丝作为刺绣材料的叫法,它也是缠绕绣的一种形式,贵州的马尾绣有两种,一种是凯里市舟溪苗族的马尾绣,方法是用绸缎或者茧箔做绣底,直接用马尾盘成纹样的边缘,纹样中间以其他的方法进行填绣。另一种是三都县水族的马尾绣,做法是以一根马尾丝为芯,以白蜡线对它进行缠实绕紧,形同小提琴的弦一样,然后用它作为刺绣纹样的轮廓线,盘缀于绣面上,再用其它针法对空隙处进行填绣,完成全部作品。用这种方法绣出的作品,线条流畅、轮廓清晰,犹如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的错金银工艺,又有明清时期的珐琅掐丝效果。盘筋绣,其技法与马尾绣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点,不同的是盘筋绣的材料是白棉线或丝线,而不是马尾,相同的是缠法一样、用它作为刺绣纹样的轮廓线也一样,比起马尾绣来盘筋绣表面少了些流畅感,却多了些厚实味。

铺茧绣,流行于榕江、丹寨、凯里、三都交界一带,它的具体方法是事先用一块布料或者纸张铺好,让蚕吐丝于上面,并染上各种颜色,然后用它来做刺绣底子,绣出各种花卉鱼乌纹样,这种刺绣手法一般用于当地的百鸟衣,或者儿童襁褓。

串结法,它又分为穿串和结扎两种形式,穿串是用线绳将薏仁珠一类果核、贝壳等颗粒状材料组合起来,使它成为串珠形状,用来装饰绣面。结扎是用线绳将鸡毛、丝穗等散状材料束缚起来,变成垂花、缨络形状,它也是用来装饰刺绣的。

缝缀法,它是将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固定于绣面的一种手法,有各种形式,比如缝钉、嵌缀、悬吊等。

破丝绣,又称劈丝绣,以台江县施洞镇的破丝绣最为有名,先将各种彩色丝线劈分成极细的丝缕,并用皂角油对它抛光定形,然后用它来进行刺绣,在用色上面它不同于苏绣、湘绣,而是各色单独使用,或纯红或纯紫或纯白,各种颜色之间没有穿插过度,只有硬接硬碰,对比强烈,反差极大,但绣面却莹光闪闪,熠熠生辉。

贵州民族高校论文 篇12

关键词:民族院校,发展定位,贵州民族学院

1 民族院校办学定位的必要性

(1)民族院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重任。民族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办学宗旨就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面对新形势和任务,民族院校要审时度势,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准确定位,积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位服务。”(1)

(2)民族高校的正确定位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个民族高校只是政府的从属机构,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脱节现象比较明显,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原有民族高校的定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高校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这种全局状况的变化,还要考虑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要认准目标,量力而行,正确确认识自身的长处和弱点,对症下药,博采众长,有所为,有所不为。(2)

2 贵州民族学院办学定位的现状

贵州民族学院是历经60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贵州民族人才的成长摇篮,民族文化的传承纽带,民族学术的研究中心。在六十年的办学经验中,学校在定位中有独特的成功之处也有其不足的之处。

(1)坚持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中心。贵州民族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立足贵州、服务民族的办学定位,秉承“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校训,发扬“奋发蹈厉、庄敬自强”的校园精神,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纳入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探索出一条在民族地区艰苦条件下培养优秀人才之路,准确把握学校肩负的特殊使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成长机制,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地方性、民族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2)积极传承和弘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贵州民族学院积极传承和弘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坚持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纳入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学校许多学科专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方面,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民族习惯法、“傩”文化、水书文化、民族艺术、民族体育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在全省一直走在前列。学校充分发挥“八大研究院”,八个民族学会的优势,支持个鼓励广大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问题进行科技攻关。贵州的文化精髓尤其是贵州的民族文化精髓在这里得到了提炼和传承,可以说贵州民族学院是一个“浓缩的贵州”。

(3)办学定位存在趋同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年的大发展中办学定位不明确,盲目追求所谓的上层次、上规格,出现了诸如竞相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一批专科院校向本科“升格”,而一批中专学校又来填补大专层次的“空缺”等现象。(3)这些“趋同”和“攀升”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这场竞争中,贵州民族学院也未能摆脱定位趋同、发展战略趋同(下转第87页)(上接第63页)的影响。贵州民族学院在办学模式上存在趋同现象:一是外部趋同。当前贵州民族学院在管理体制、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趋同现象,没有体现其个性与特色。二是内部趋同,即民族高校之间的趋同。表现为跟随国内高校不切实际盲目地“升格”与“合并”;在层次和水平相似的地方民族院校差别不大,特色不明显,个性不鲜明,趋向于千校一面的现象。

3 贵州民族学院该如何定位

贵州民族院校的定位要把支持和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正确方向,要强调和突出培养人才的特色,要以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门类、层次、规格的调整,努力增强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和提高整体民族教育水准的作用。

(1)办学理念定位。贵州民族学院坚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以“民族性”为办学理念的核心,坚持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中心,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办学方向。贵州民族学院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即在水平上、层次上、类型上、规模上、地域上正确定位,认清自己的实力同其它高校的差距与竞争劣势,紧紧围绕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需求,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地方性、民族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2)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地方民族院校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不要为了追求卓越而盲目向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看齐,立足自己的办学层次追求卓越与完美。目前贵州民族地区生产部门的知识密集程度一般仍将低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其技术结构将是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并存的多层次结构。因此,贵州民族学院应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留学生教育,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顺应时代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学校定位要能突出自身特色。特色是高校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民族类高校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作为民族高校,它的鲜明特色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人才培养机制上、以及特色化的专业设置和科研体系上。贵州民族学院要科学分析社会的需求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自己的位置,主动优化内部结构,适应外部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立足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际,创造条件逐步建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定位重点是突出民族性和地方性,要努力发展新学科,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上寻找学科专业新的增长点。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民族类学科为特色,文、史、法、理、工、管、经、教育等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民族院校。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强民族院校发展的决定[R].(民委[2005]240号)

[2]刘丽丽.质量与特色——高教大众化中的民族院校管理研究[J].2008(11).

上一篇:两自由度系统下一篇:国际经济法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