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民族论文(精选5篇)
汉英民族论文 篇1
摘要: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课堂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环境。我国民族地区藏汉英三语课堂呈现出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三语混合、迁移与冲突的语言特征。在三语环境的语言接触中,一种群体语言的结构特征或成分会向另一种语言扩散或渗透,使被渗透的语言得到丰富、发展,具体呈现出语言影响方向的双维特性,语言接触的文化特性,语言借用的多层次性。
关键词:民族地区,三语教学,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大致分为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指人际交往中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实际上是语言结构表层的接触,也即外部语言接触;另一种是指一个人在使用一种语言(通常为本族语的同时经常接触并逐渐习得另外一种或多种语言,所习得的语言与其大脑中原有的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是语言意义深层的接触,也即内部语言接触。毋庸置疑,任何语言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总会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与其他语言接触,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环境。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课堂是具有社会性的场所,是学生群体和教师与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课堂事件相遇的社会性场所。师生在课堂社会中通过语言的接触、语言的输入输出进行着交往,课堂是语言充盈流淌的场域,但作为课堂社会交往的媒介,语言并非是中性的。语言充满了社会性,语言蕴涵了各种权利和权威。在言说时要遵守特定的语言规则,维特根斯坦将其称为语言游戏。由此可见,语言接触是课堂交往不可或缺的手段,是课堂场域社会性的集中体现。
一、三语教学的语言特征
1.文化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具有极大的调整、适应和变异的潜质,这种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还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课堂则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课堂上不同的民族群体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特征都是社会相应文化的一种反映,这就造成了课堂上不同群体文化间的融合与冲突。外语进入民族地区课程体系后,外语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格局,外语课堂上的三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三种文化共同构成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因此,三语课堂上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不同文化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交融与碰撞。一方面,教师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成人世界的文化与学生所代表的现代文化、儿童世界的文化发生着冲突和碰撞;另一方面,主流文化、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构成民族学生的文化养分,与此同时,三种文化又发生着冲突与碰撞,对其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造成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从传统上来讲,民族地区有着相对稳定成熟的母语-二语二元课堂文化生态,两种文化在文化生态中通过文化涵化和模式构建,已经达到了相对均衡稳定的发展阶段,但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较短,条件较差,师生接触英语时间相对较短,水平较差,因此经过涵化的英语文化在模式重构的过程中有所损耗,难以在文化生态中达到制度化的稳定、均衡的水平。
2.语言多样性。语言的起源与生成、结构与形式、单位与组成、使用与演变,都会受到这种或那种文化因素的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语言不是独立于文化之外的‘载体’,它本身就是在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国际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Fishman)指出:“当所有的人都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世界末日也就要来临了。我们的语言是神圣的,当它消失时,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也就随之而去。”由此可见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而三语课堂对语言的多样性存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三语环境下,师生课堂话语的主要特征就是语言形态的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话语大多由一种或两种语言形态构成,话语形态相对单一,但在三语环境下,师生课堂话语形态打破了以往一元或二元共存的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特征。
3.三语的迁移、混合与冲突。三语课堂上,语言接触因第三语言(外语)的介入,教师授课、师生互动等会在三种语言中进行选择,打破原有的语言形态,因而更为复杂。
迁移——我国民族地区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是三种语言相互融合、三种文化相互渗透的语言接触环境。民族学生在以民族语言为母语,汉语为二语,且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基础上习得第三语言(英语)的,三种语言间会产生多种形态的语言迁移模式。奥德林(Odlin)指出,当学习者已掌握两门语言时,这两种语言都会对第三种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学习者原有的知识都可能成为迁移的对象。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投射阈可得到解释:“通常人们是把较为熟悉、具体的概念阈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阈上,这样以便于对后者的理解。”在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三语习得者甚至高级学习者都会在语音语调上保留母语的口音,二语迁移似乎相对少见;在写作上则会出现以一语为基础的话语特征;在语法上,二语迁移的程度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习得二语时间的长短及水平程度。
混合——广义上混合是指语言接触时,彼此的语言要素在混淆杂合过程中结合起来,而不是被消灭。混合又可分为浅层混合和深层混合(即融合)。语言融合是指语言结构的“化合”,是由一种语言在结构上向另一种语言扩散、渗透,由表层到深层,使该语言从量变到质变从而产生一种新系统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浅层混合主要是词汇混杂,不改变原来的成分和结构。深层混合可以发生语义、语法诸方面,可以使原有的成分或结构发生变化。在三语接触中,藏汉、汉英彼此混合,而藏英混合则相对少见。藏族中的藏、汉双语人在彼此交谈时习惯在说藏语时穿插进汉语词,形成一种不伦不类的洋泾滨语。这种词汇混合显然属于浅层混合。藏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也会出现借用结构而造成混合语法的句子。例如,他们把“买一条肥皂”说成“我肥皂一条买”,把“我立即从教室出来”说成“我立即教室出来”,把“请代向扎西问好”说成“请扎西代问好”。他们不习惯于用前置词,就干脆不用,于是使汉语的“把OV”句式改成了纯“OV’,句式。又如“比”字句,把“我比哥哥小”说成“我哥哥比小”,把“现在比过去好”说成“现在过去比好”,把“我爸爸比叔叔老”说成“我爸爸叔叔比老”。一个前置性的“比”用成了后置词。藏族学生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把本民族的句法融合进了汉语。汉语水平相对较高的藏族学生也常以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为基础和英语的一些成分相混合。如:老师,bye,bye; This morning我骑bike来学校等。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意识到主流语言及外语在他们生活、学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同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给藏汉、汉英混合提供了温厚的土壤。另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在某种程度上使藏语的表达出现断层。当藏语中没有现成的词汇来翻译和表达新事物、新概念时,教师在讲解时会自然倾向于借用原来的语言形式,形成藏汉混合或汉英混合,进而影响学生做出相应的回应。
冲突——三语的和谐共处是民族地区外语课堂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民族身份、价值判断等的不同使三语的冲突成为必然。教育背景良好的三语教师较多地使用目标语英语,以实现课堂交际中教师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教师也会较多使用在自我概念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中心地位的语言(即汉语)。这一课堂教学行为与排斥主流语言文化和异域语言文化,极力想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习得心理相冲突,进而造成三种语言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语言表层结构的冲突。其次,三种语言内在结构和所蕴涵文化的差异性及三语习得的不同顺序使民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三种语言相互竞争、冲突的意象图式,构成语言深层结构的冲突。
二、三语环境下语言接触的特征
在三语环境的语言接触中,一种群体语言的结构特征或成分会向另一种语言扩散或渗透,使被渗透的语言得到丰富、发展,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
1.语言影响方向的双维特性。为了使各自的体系日益庞大,更加繁盛,语言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互通互补。即使是作为优势语言的汉语,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了少数民族的部分语言,使其在汉语中积淀下来。从主体性的维度来审视,温福德(Winford认为语言接触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种类型或过程,即借用和施加,两者互为反方向;这两种类型及其关联的主体性类别具有跨接触情形的普遍性。他对这两个过程的界定如下: 借用:在借用情形里,外部的源语成分经由说话人的作用被引入受语之中;对于这些说话人而言,受语是他们的优势语或主要语言,这种情形属于受语主体性(RL agentivity)。
施加:在施加情形里,源语成分被说话人迁移到受语之中;对于这些说话人而言,源语是他们的优势语(通常是第一语言),而受语则是他们不精通或不熟练的语言,这种情形属于源语主体性(SL agentivity)。具体而言,藏族学生将汉语及英语引入藏语属于借用,而将藏语迁移到汉语和英语中则属于施加。三语在接触过程中,三种语言结构都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吸收另一方的语言成分。不过语言影响大小,渗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汉语、英语分别作为主流语言和目标语言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影响大、渗透深,但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小、渗透浅。
2.语言接触的文化特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不同的语言相互接触的时候,不同的文化也随之产生交流。但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承载的信息量有丰富与贫乏之别。因此,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承载信息量少的语言向丰富,发达的语言学习的自然倾向。一般而言,承载强势文化的语言对承载弱势文化的语言影响大,渗透深,承载弱势文化的语言对承载强势文化的语言影响小,但不能说没有影响。三语教学环境下的语言接触既呈现出语言接触的普遍规律,又体现了其特殊性,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价值判断相关联。具体而言,一部分学生能够公正、客观地看待每一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及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异域文化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对主流语言、异域语言持接受态度并积极吸收其语言成分来丰富自己的民族语言。当然,这除了民族学生自身的多元文化素质修养之外,还与他们面临的升学、就业要求和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却滋生了封闭排外、消极的民族心理,他们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极力想突出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教育,在各种场合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对语言接触、文化融合产生负面影响。
3.语言借用(borrowing)的多层次性。借用指外来成分被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并入该语言社团的母语:这个语言社团的母语被保持,但由于增加了外来成分而发生变化。这是语言获得干扰特征的最主要的途径,最常见的干扰成分是词汇成分非基本词汇特别是其中的文化词)。语言成分的借用在社会因素均等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等级或顺序,对此接触语言学家们普遍认可的等级依次是:词汇成分(非基本词)〉句法成分音系成分〉形态成分,可诠释为:左边的成分蕴含于右边的成分,且借用先于、易于、可能性大于右边的成分。
(1)语音影响。三语接触中的语音影响是随着三种语言程度的提高逐步实现的。当借用某个词时,起先总是拒绝外来的,本族语中没有的语音,只有在借词大量增多,兼用第二、第三语言的人数也增多并且操第二、第三语言的熟练程度加深以后语音才会受影响。语音的表层影响主要表现为个别音位的吸收或减少原有的个别音位,或者合并原有的音位;深层影响主要表现为音韵结构和音变规律的趋同。音韵结构和音变规律一般是不容易受到影响的,只有渗透深人了才有可能发生变化。一般说来,一种语言在借入另一语言词汇的意义的同时也就借入了该词汇的语音,这一点在藏语汉借词中可得到充分体现。
(2)词汇影响。两种语言相互接触的时候,最通常发生的现象是借词。借词实际上不只是社会语言现象,而是相近和相异的社会文化互相接触必然产生的后果。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它不怕同别的语言接触,它向别的语言借用一些它本来所没有,而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它非有不可的语汇,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别的语言也向它借用某些同样需要的语汇。在汉藏英三语环境下,藏语同时受到汉语和英语的影响,借入了大量的汉、英词汇,这些借词极大地丰富了藏语言,并成为藏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藏语在受汉语影响的同时,也在向汉语输出借词,在汉语中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藏语借词群。如:
英语是号称具有“世界性词汇”的语言,在上百万的英语词语中,有一半以上就源于其他语种,其中亦常见用拉丁字母转写的藏语借词,它们大多也同现代汉语中的藏语借词一样,是藏族地区特有的宗教、政治用语和特产名称。有些词已经按英语音位转写藏文读音输入英语词典中,成为英语词汇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汉英两种语言也相互借用了大量的词语。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有俱乐部(club)、维他命(vitamin)、可口可乐(Coca一cola)、克隆(clone)等;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hutong(胡同,tea(茶),mahjong(麻将)等。
(3)句法结构影响。句法结构作为语言中比较稳固的因素,不如词汇、语音活跃,渗透比词汇、语音少得多,因而在语言接触中不易受到影响,需要在长期的语言接触后才会发生。汉语缺乏狭义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各种语法意义,并有一定的语序SVO;而藏语恰恰相反,主要靠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语序为SOV。汉语受藏语的影响,口语中有些句子常用藏语句式表达。如:时间到了,上课走。(时间到了,咱们上课去。) 另外,“我有说过这样的话吗?”明显是受了英语语法的影响,而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 则是汉语句法结构迁移至英语中的表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藏汉英三语人将汉语(他们的第二语言)和英语(他们的第三语言)特征借入藏语(他们的第一语言)的同时,也将藏语特征引入他们不完善学习的汉英变体。但是,他们所借入的汉英特征中词汇干扰要远比结构干扰多,而且就像通常的借用情形一样,词汇特征的借用先于结构特征。另一方面,在他们的汉英变体中,结构干扰要多于词汇干扰。这一点从语言接触的主体性维度可诠释为“施加”,即说话人将他们的优势语(藏语)迁移到他们不精通或不熟练的语言(汉语、英语)中;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的维度可归为托马森(Thomason)提出的“转用引发的干扰(shift-inducedinterference)”,即语言转用过程中使用者将母语特征带入其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之中。
汉英民族论文 篇2
【关键词】民族语言交际学 语境 言语社区 交际能力 京剧
一、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创立者极其简介。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重要的语言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提出了民族语言交际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
2.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基本内涵。民族语言交际学是一种分析自然交际预料的方法,被民俗学家广为接受。它把民族志学的方法和会话分析结合起来,研究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十分深刻。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文化情境中发生的交际行为,特别是语言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2)核心概念。
1)语境。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是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兰裔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洛夫斯基首先将语境划分为情境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民族语言交际学通过将情境语境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研究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把语言的运用看作是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规范之间关系的落脚点。
2)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术语民族语言交际学研究中文化语境中的概念。言语社团指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在言语区域中,人们虽然国别、社会背景不同,但言语的习惯和规则可以具有一定的共性。言语网络指每个社会成员通常都掌握几种语言变体,并根据交际需要,选取恰当的语言变体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
3)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民族语言交际学的核心理论,它指语言使用者所拥有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交际情境中,语言使用者不仅需要判断语言是够合乎语法规则,还需要判断语言是否符合文化和社会规范。
二、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语境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对于京剧演员的四类角色:“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丑角)”的翻译,笔者的译文是“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painted roles), Chou(painted clowns)”。在京剧中“生”指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指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指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译文对“生旦”的处理比较贴切,但对于“净、丑”的处理则违背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未体现其文化内涵,参考译文“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则更好地阐释了“净、丑”这两类角色所蕴含的实质。
2.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区域,而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区顺利交流。原文“这也就这是为什么京剧的魅力如此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笔者的译文是“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lies in that it reflect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s, and this is the very reason why its glamour appears ageless: it creates 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both on the stage and offstage.”,此译文大致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译文“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中blending一词未能传达出台上台下那种微妙的交流,无法体现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互动的情形;参考译文“That is what makes their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the stage. ”中 co-appreciation 一词则准确地阐释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在整个京剧表演活动中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我们详尽地阐释出为何京剧如此经久不衰的深刻原因。
三、结论
翻译作为一种特有的交际方式,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如何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交流,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以民族语言交际学这一新兴理论为基础,以京剧翻译实践为例,探讨语境、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翻译中的应用问题,希望对中国文化汉译英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Print.
[2]裘晨晖.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民族志使用方法述评[J].语言教育,2015(2):74-78.
[3]何其莘,许钧,仲伟合.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汉英民族论文 篇3
1.创立者极其简介。20世纪60年代, 美国当代重要的语言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戴尔·海姆斯 (Dell Hymes) 提出了民族语言交际学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这一概念。
2.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 基本内涵。民族语言交际学是一种分析自然交际预料的方法, 被民俗学家广为接受。它把民族志学的方法和会话分析结合起来, 研究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情况, 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十分深刻。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文化情境中发生的交际行为, 特别是语言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2) 核心概念。
1)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 是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兰裔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洛夫斯基首先将语境划分为情境语境 (Situational Context) 和文化语境 (Cultural Context) 。民族语言交际学通过将情境语境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 研究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把语言的运用看作是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规范之间关系的落脚点。
2) 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术语民族语言交际学研究中文化语境中的概念。言语社团指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在言语区域中, 人们虽然国别、社会背景不同, 但言语的习惯和规则可以具有一定的共性。言语网络指每个社会成员通常都掌握几种语言变体, 并根据交际需要, 选取恰当的语言变体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
3) 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民族语言交际学的核心理论, 它指语言使用者所拥有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交际情境中, 语言使用者不仅需要判断语言是够合乎语法规则, 还需要判断语言是否符合文化和社会规范。
二、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语境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对于京剧演员的四类角色:“生 (男角) 、旦 (女角) 、净 (花脸男角) 、丑 (丑角) ”的翻译, 笔者的译文是“Sheng (male roles) , Dan (female roles) , Jing (painted roles) , Chou (painted clowns) ”。在京剧中“生”指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指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 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指扮演喜剧角色, 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 俗称小花脸。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 译文对“生旦”的处理比较贴切, 但对于“净、丑”的处理则违背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未体现其文化内涵, 参考译文“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则更好地阐释了“净、丑”这两类角色所蕴含的实质。
2.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区域, 而翻译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区顺利交流。原文“这也就这是为什么京剧的魅力如此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 ”笔者的译文是“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lies in that it reflect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s, and this is the very reason why its glamour appears ageless: it creates 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both on the stage and offstage.”, 此译文大致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但译文“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中blending一词未能传达出台上台下那种微妙的交流, 无法体现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互动的情形;参考译文“That is what makes their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the stage. ”中co-appreciation一词则准确地阐释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在整个京剧表演活动中的互动关系, 从而为我们详尽地阐释出为何京剧如此经久不衰的深刻原因。
三、结论
翻译作为一种特有的交际方式, 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如何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交流, 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以民族语言交际学这一新兴理论为基础, 以京剧翻译实践为例, 探讨语境、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翻译中的应用问题, 希望对中国文化汉译英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Print.
[2]裘晨晖.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民族志使用方法述评[J].语言教育, 2015 (2) :74-78.
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关系研究 篇4
关键词:汉英对比,汉英翻译,关系
一、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
1. 对比语言学中的汉英对比
对比语言学更多地被称作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或CA) , 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才形成的一门科学, 它进行的主要是共时的 (synchronic) 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的语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 来寻求语言的变换、对应及干扰等关系, 为语言教学、语际翻译及本族语的研究服务 (潘文国, 2009) 。对比语言学适用于有亲属关系的语言, 也适用于非亲属关系的语言。对比语言学是对多种语言进行共时的描述和研究, 是研究语言在某一阶段的状态, 而一般不关注语言的演变。对比语言学注意相似点, 但更注重不相似点。汉英对比研究包含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范畴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 宏观范畴包括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等。汉英对比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和翻译理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 翻译学中的汉英翻译
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 学术界正积极地致力于翻译学的建设。翻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跨语言和跨文化沟通的手段, 人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连接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桥梁。在人类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翻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知识的传播、宗教的流传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所高校设置了翻译专业和研究机构。在我国, 经教育部批准,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4年建立了内地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 (二级学科) 。到目前, 我国共有42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 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 能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翻译实践, 也能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汉英翻译是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点, 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理论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汉英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探讨汉英翻译的思想, 规范和指导汉英翻译实践等;实践应用方面包括汉英翻译、汉英翻译教学、汉英词典编撰等。同时, 汉英翻译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从中国对外交流的情况来看, 我们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现象。那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发展,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紧迫。加强汉英翻译的研究与实践刻不容缓。
二、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似之处
1. 遵循汉语为本位的原则
本位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的落脚点、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中, 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汉语。刘宓庆 (2006) 用三个英文词组概括了汉英对比的本位原则, 即“on Chinese, from Chinese, of Chinese”。同样, 汉英翻译的本位原则可以概括为“on China, from China, of China”。刘宓庆 (2006) 指出, 坚持以汉语为本位才能避免引致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混乱和失当, 避免引致体系上严重的缺失, 才能建立起汉外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同样, 汉英翻译也是以汉语为本。根据文军给出的翻译定义“翻译是译员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 可见翻译的目的就是达成信息的传递, 那么汉英翻译就是要将汉语信息以英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所以说忠实地传达汉语的信息是汉英翻译的首要任务。另外, 汉英翻译还肩负着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 表现中国核心价值等历史使命。由此, 以汉语为本位是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共同的根本原则。
2. 处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
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关注于两种语言的异同问题。针对汉英对比, 刘宓庆 (2006) 提出了“相似性”和“非相似性”并重的原则。根据潘文国在《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2007) 一文中的观点, 汉英对比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同—异—同”, “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个别与一般”、“普遍与特殊”等这些理论问题, 旨在为外语教学、跨语言交际、语际翻译、双语辞典编纂等提供理论支撑。汉英翻译也要在理论, 特别是在翻译实践中处理和解决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异同, 以达到有效的语际沟通。
3. 旨在达成汉英语际的沟通
实现汉英两种语言的沟通时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的核心目标, 可以概括为“化异为同”、“异中求同”。汉英翻译是汉英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 这是不言而喻的。汉英对比表面看起来是强调寻求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但其根本目的是在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 最终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正如潘文国 (2005) 在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哲学思考中所提出的, 对比语言学的目标是“促进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和理解, 促进全人类和谐相处”。针对汉英对比, 杨自俭 (2004) 也指出其任务是“将成果应用于语言和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
三、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异之处
1. 汉英对比意在聚合
根据对比语言学的实际和现代对比语言学的发展来看, 汉英对比是从两种语言的事实出发, 最终要寻求统一合理的解释, 因此其拥有聚合的性质。比如, 进行汉英动词时间表达的比较, 最终是要对这两种动词的时间表达给予科学的描述, 做出合理的阐释。
2. 汉英翻译意在分离
翻译学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艺学转向、文化转向、解构主义转向、后殖民主义转向和生态学转向等几个阶段, 译文的接受者、译入语环境、译者的主体性等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唯一”的译本已经不再存在, 翻译成为开放性的过程。英语委婉语表达非常多, 在汉英翻译时候就可以根据语境功能进行翻译。比如:“女厕所”可以用“powder room”来代替“ladies’room”, “脏衣服”可以用“soiled lined”来代替“dirty clothes”等。
四、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互影响
1. 汉英对比是汉英翻译的理论依据
对比语言学是新兴的翻译学理论的参照和出发点, 因为通过对比研究才能得出关于双语异同的比较准确的认识, 从而使翻译研究减少盲目性。对比研究对翻译的应用理论的建设有着广泛和积极的意义。翻译学自成体系, 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翻译理论的建设必须借助于其他学科, 对汉英翻译理论具有参照意义的有汉语与英语的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文艺美学、修辞学和社会符号学 (刘宓庆, 2006) 。汉英对比分析为汉英翻译在思维差异、语法差异、表现法差异和功能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各种论题。总体来说, 对比语言学与汉英翻译理论的关系最为密切。
2. 汉英翻译是汉英对比的实践基础
在汉英对比过程中, 无论是从微观角度, 还是宏观角度, 无论是从形式上, 还是功能上, 都是先进行了翻译, 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其本质是一种潜在的翻译。以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为例, 先要从语言事实出发, 对比汉英两种语言对统一概念的表达, 如:“望穿秋水———await with great anxiety”, “添砖加瓦———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水乳交融———perfect harmony”等, 通过归纳总结, 可以得出汉语表达普遍存在具体性, 而英语表达普遍存在抽象性。
参考文献
[1]江治刚, 李军花.翻译本体研究的哲学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2) :59.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牛云平.翻译学的名与实[J].河北大学学报, 2007, (5) :130-131.
[4]潘文国.汉英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5]潘文国.翻译与对比语言学[J].上海大学学报, 2007, (1) :114-115.
[6]文军.翻译使用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汉英民族论文 篇5
汉英科技翻译是一个将科技汉语转换成科技英语的过程, 要求运用科技英语问题忠实地表达汉语原文的内容。在汉英科技翻译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理清句子成分。主语作为句子之手, 因而成为翻译时的首要问题。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 因此, 汉英翻译并非易事。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是主语显著 (subject prominence) 的语言, 其句法特征是重形合。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日耳曼语、法语和拉丁语等多种语言的影响, 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的不同发展阶段, 较早地确立了以主语-谓语为框架的句法结构理论。主语显著语言所突出的是主语。除省略句外, 每个英语句子都必须有主语。另外, 由于英语句法重形合, 因此英语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明晰, 以免句子结构混乱, 影响意义的传达。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属于主题显著 (topic prominence) 的语言, 所突出的是主题而非主语。汉语句法特征是意合, 这一特点使得汉语句子中的指代关系, 尤其是主语在形式上不明显。在汉语中, 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 有些句子的主语还难以辨清。因此, 在汉英科技翻译中, 译者必须善于认准和确认原文中的主语, 并在译文中妥帖地表达出来。本文拟以句子翻译为例, 就汉英科技翻译主语的选定作了探讨。
二、汉英科技翻译主语选定的原则
由于汉英差别, 译者在进行汉英科技翻译时, 确定句子的主语, 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必须”原则:必须符合英语国家人的语言习惯, 必须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 必须是句中应突出的信息, 必须符合句中的逻辑关系。
1. 主语必须符合英语国家认的语言习惯
汉语的句法特征重意合, 主语在形式上不明显。甚至有时汉语句子中很难找到表示人或事的名词或代词作主语, 这是因为汉语中简洁比语法的显性和连贯性更重要。例如:
(1) 在这个季节经常有雨。
It rains more often than nor during this season.
原文中没有可以表示主语的词。但是在英文由于重形式, 句中除特殊情况外, 句中必须有主语, 因此, 在译文中要用虚拟“it”来表示没有具体意义的的主语, 这样才符合英美人的语言习惯。在科技翻译中, 表示时间、天气、距离或度量等概念时, 一般使用虚拟“it”这个没有特殊意义的词来补充为句子的主语。
(2) 地球完成一次自转需要23小时56分4秒多。
It takes 23 hours, 56 minutes and 4 and a fraction of a second for the earth to complete one rotation.
(2) 中用“it”形式主语。“It”形式主语句型是科技英语翻译中常用的句型。英语的表达习惯通常是句子呈“倒金字塔”型, 即主语简洁, 谓语较长, 以免头重脚轻。
(3) 众所周知, 当地天气在几天内可以受到几千英里以外的气象条件的影响。
It is known that local weather can be affected within a few days by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在汉语句中, 一般含有“据”字的惯用句式, 如“据查、据说、据报道、据了解”等, 在译成英语时则往往用“it”作形式主语。其他这样的句式还有:It is/seems/appears+形容词+that结构/to do结构;It is+动名词+that结构。
2. 主语必须符合英美国家人的思维方式。
汉语句子习惯以人作主语, 西方人则强调客观, 常以物或抽象概念作主语。因此, 在汉译英时必须考虑主语是否恰当, 是否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
(4) 人们对这种情况有各种各样的描述, 有的说是“好心的遗忘”, 有的说是“逃避现实的疗法”。
This condition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ything from a“merciful loss of memory”to“escapist therapy”.
译文中译者将原文翻译为一个简单句, 行文简洁, 重点突出。英语作为主语显著的语言, 翻译时省略了原文主语“人们”, 而是将“this condition”置于主语显著的位置上, 并用被动句。根据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体现了英美人注重客观性这一心理文化内涵。这种转译法在汉译英时很常见。
(5) 但是竟然过了30年才出现适用的仪器让我们对之进行细微的系统的考察。
But 30 years were to elapse before suitable instruments were available to allow a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原文中省略的主语应是“我们”, 即“我们过了30年……”。但是西方读者更关心的是“30年”这一漫长的时间, 所以译文中将“30年”这一抽象概念作为主语, 更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使译文更地道。
(6) 许多人都呼吁建立一个阿拉伯共同市场。
Many voices have been raised demanding Arab common market.
(7) 熟悉情况的人士猜测说, 产量明年有望超过一亿吨。
Informed guesswork suggests that it could raise to over one hundred million tons next year.
从 (6) 、 (7) 中, 我们可以看出, 英语中用非生命体 (客观世界或抽象概念) 作主语的现象随处可见, 这种非生命体作主语的现象不仅反映了英语思维的开放性、认知性, 而且反映了英语思维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分析性。
3. 主语必须是句中突出的部分
英语中的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因此, 应该是句中值得突出的部分。在汉英科技翻译时, 并非汉语原文中的主语都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中的主语。因此, 翻译时确定句中哪一部分为主语是翻译时的首要问题。例如:
(8) 在大规模培养时, 轮虫种群生长滞后期, 在培养液中添加γ-氨基丁酸是十分有效的促进办法。
Gamma aminobutyric acid is most effective when added to rotifer cultures at the lag phase of population growth in mass culture.
在 (8) 中, 原文没有主语, 而在译文中的主语则是“gamma aminobutyric acid”。仔细阅读原文便会发现, 原文中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强调主语人, 而是“gamma aminobutyric acid”, 这种有效的氨基酸。因此, 译者突出了“γ-氨基丁酸”, 也就是突出了原文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使用被动语态, 反映了西方人重视客观性的文化特征和思维。
4. 主语必须符合句中的逻辑关系
英语句子一般有主语, 且以动词为核心, 主语和谓语之间有许多互相制约的语法关系, 而汉语则非如此。汉语往往把主语当话题、谓语当说明来看待, 至少有六种主语:名词性主语、动词性主语、表示处所和时间按的词语、介词引出动作者作主语、其他介词短语和主谓主语。
这六种主语只有第一种与英语主语相同或类似。英语常常只有名词或主格人称代词才能作主语, 其他词若要作主语必须具有名词性质, 因而往往要在形式上作一些改变, 还要考虑主语和谓语在逻辑的搭配上是否得当。例如:
(9) 大菱鱼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 生长快, 适应于养殖环境, 是颇有海水养殖前景的鱼类。
The turbot shows considerable promise as a species for marine culture because of its high value nutritionally and economically, rapid growth rate and ready adaptation to the fish farm environment.
原文中的主语为“The turbot”, 若将原文中“大菱鱼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直译为英文中的主语, 则与后文中“生长快, 适应于养殖环境, 是颇有海水养殖前景的鱼类”存在冲突。仔细分析句子, 我们会发现“生长快, 适应于养殖环境, 是颇有海水养殖前景的鱼类”的执行者应该是“大菱鱼”, 因此, 在译文中选择“大菱鱼”作主语, 而“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则翻译为原因状语, 这样较符合英文句子的逻辑, 主语和谓语才能符合搭配。
(10) 近年来, 中、俄两国经济发展迅速, 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a) 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ies of China and Russia have rapidly developed, provid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es in China and Russia, which has prepared for good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 China and Russi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ir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have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es of China and Russia in recent years has laid a sound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原文有四种译法, 根据句中所需要突出的信息不同, 主语分别是economies, recent years, China and Russia和development。从中可以看出当句子的主语发生变化时, 译文中谓语同时发生相应的改变, 从而符合句法和句意。英译时译文中的主语和谓语搭配得当, 符合逻辑, 是汉英科技翻译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结语
汉语和英语的主语存在很多差别, 因此, 在汉英科技翻译实践中, 译者必须意识到这些差异, 同时要摆脱汉语的负迁移影响, 遵循汉英科技翻译的主语选定原则, 正确选择主语, 才能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完满地翻译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范武邱.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讲评[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3]方洪民, 程式华.汉译英主语的选定[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 2007, (4) .
[4]童丹, 石经纬.汉译英的主语选择问题分析[J].鞍山: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
[5]王吉桥, 汪秋宽, 叶林.英语科技论文写作[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6]许嘉庆.谈汉译英主语的选择[J].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
[7]严俊仁.科技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8]尹少平.从中西思维差异谈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定[J].长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