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共12篇)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篇1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思维与客观世界的桥梁,是思维的外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产生文化的碰撞,表现为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性,隐形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根据萨皮尔--沃尔夫假设,语言对思维有决定性,但文化对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1]240-246尽管学者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设有不同的批评声音,但是语言与思维的互相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有必要厘清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的差异性体现在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各个层面,而思维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说话者语言成长期,语言对思维有塑造性,其语言能力成熟后,影响语言表达的主要隐性因素是思维。因此,为方便论述,我们以思维为主线。
1 汉英思维的差异
每一语言的产生都是本语言民族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也产生了各民族的处世哲学。而这些处世哲学既是思维的表现,也塑造着思维,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主客观因素是分不开的。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异性,汉英语语言说话者存在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主体性思维与客体性思维、外向性思维与内敛性思维以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等差异。
1.1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
中国人强调整体,强调天人合一。西方人则强调个体,强调人人平等。在构词上,汉语就体现了这种整体观。汉语中有许多形声字,从形旁就可以看出哪些词和哪些词属于哪一类。比如:江、河、湖、海、洋,从形旁可以看出这几个字都和水相关。再如:杨树、桃树、枣树等等。且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四字结构。相反,英语中就没有这样的整体性体现,如:river,lake,ocean等词从字面上根本看不出彼此有什么联系。当然,英语在构词的过程中也有词根及词缀的相同部分,但还不能将其上升到类的高度而当成一个整体。considerable,lovable,capable等词都有-able后缀,而attach,attaching,attached,attachment等词有共同的词根,但它们顶多是一个词族,而不是上位词,不能体现整体观。在句法层面,汉语注重骈句,而英语注重散句。在文化上,中国人经常会问起收入、年龄等这些西方人觉得是隐私的问题,也不能不归结为中国人整体观念比较强,总是把对方看成整体的一部分。
在家庭内部,中国人长幼有序、辈分分明,不容僭越。在中国旁系同辈的称呼有堂兄弟(妹)、表兄弟(妹),而英语就只有cousin一个词。汉语中的舅舅、叔叔、伯伯等称呼在英语中也就一个词uncle。汉语中许多称呼会往亲缘关系上靠,如:解放军叔叔、警察叔叔等,说明在中国宗族、种族的整体观念极强。英语中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因为西方人认为个体是平等的。
还有一个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汉英两种语言在时间、地点的排序。“汉语往往是从大到小,而英语是从小到大,而且时间状语还可以在句末”。[2]如:
1)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美国学习。
2)I was studying in America this time last year.
汉语先从大的时间、地点说起,使听者有一个大致的、整体的概念,而英语则是先落实最具体的,然后才是大的范围的时间、地点。
1.2 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汉语在哲学上重悟性思维,而英语重理性思维。中国人思维方式受到了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佛教的影响。中国人重悟性,说话者往往不明说事情而是让听话者从话语及说话者的神情、语气以及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说话者要传达的意思。汉语中大量的歇后语就是悟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中文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笈和有关禅宗的书中存在大量需要用悟性来理解的语句。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诸如敲山震虎、指桑骂槐的词。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英语是一个形足型语言,听话者可以通过形来理性推理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英语各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靠语法结构和逻辑连词的使用来体现。如:
3)他明天不来,我就回家。
4)If he doesn’t come tomorrow,I will go home.
在汉语中,这种假设关系可以根据语境来领悟,没必要非得要用关联词。当然“如果”也可以添进去,但是它的位置较英语灵活:“如果他明天不来”,也可以说成“他明天如果不来”。在有些语境中,汉语某些句子加入所谓关联词后,反而不自然。如:
5)When I was thirteen,I wrote a book.
5)在汉语中如果说成“当我十三岁的时候,我写了一本书”意思是清晰的,但不自然,中国人更偏向于说,“十三岁那年,我写了一本书”。
在英语中,主谓语不可缺,然而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无主句,如:
6)It is raining.
7)下雨了。
如果在“下雨了”前加个主语“天”当然可以说得通,但是直接说下雨了更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但英语中的it却不能省掉,尽管它没有实在意义,但是它的语法功能不可或缺。
1.3 主体性思维与客体性思维
“悟性的特点是参与意识,理性的特点是距离意识。……主张参与的必然强调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主张理性的西方哲学其前提是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只有隔开了距离,才能对对象进行冷静的剖析。”[3]358-360中国传统思维是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认知了自身,也就掌握了认识宇宙的规律;而在英语民族由于受形式逻辑与理性主义的影响,把人看成是事物的观察者,强调主客体分离,才能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因此,英语中作主语的可以是人或物,甚至可以是非谓式和名词性从句。而在汉语中作主语的通常是人和表示主体的处所。如:
8)His new book hits off the American temperament with amaz⁃ing insight.
在这个句子中,做主语的是new book,而作为参与的主体he则转化成其定语。因此,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必须将其转化成参与主体的主语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9)他在新作中对美国人性格的描写可谓洞察秋毫。
再如:
10)Astonishment,apprehension,and even horror oppressed her.
在这个句中,作为参与主体的“她”在句中做了宾语。因此,该句应该翻译成:她感到心情抑郁,甚至惊恐不安。
在科技性文章中,英语更偏向于用被动语态,因为被动语态更强调的是客观的描述。同样,新闻报道中,为了体现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也会经常使用被动语态。如:it is believed that...,it is known that...,it is said that...。而在汉语中,被动语态的出现通常是因为施动者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是不知道的或者说是没有必要提起的。在汉语中哪怕是主体是模糊的,也用主动语态。如:
11)人们常说:老虎不在家,猴子当大王。
这里的“人们”不是指哪个具体的人,但是在英语中通常用被动语态,将11)翻译成英语即为:
12)It is said that 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play.
如果把11)变成被动语态,尽管意思明晰,但是不被汉语社群所接受。
1.4 外向性思维与内敛性思维
英语的客体思维和汉语的主体思维分别造成了汉语在语言上的谦虚内敛与英语的开放张扬。这主要体现在语用文化层面。如:当中国人接受别人的感谢或赞扬时,会说“哪里哪里”来推脱别人对自己的感谢与赞扬,而英语民族的国家的人会欣然接受;当赠送礼物时,中国人会说“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请笑纳”,而英语国家的人则会“这是我最喜欢的、最漂亮的礼物,送给你”;而在接受礼物上,中国人往往在赠送人走之后才打开礼物,而英语国家的人则会当面打开礼物并给出适当的评价,然而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不仅如此,中国人为了表达对听话者的敬意,往往还会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比如称自己为鄙人,自己儿子“犬子”,自己父亲“家父”,而称别人的儿子则为“令相”,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等等。
1.5 形象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而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语是音足型语言,而英语是形足型语言。在构词层面,汉语有很多象形文字,从字形上有时可以猜出大致的意思。尽管英语中的字母追根溯源也是象形的,但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具备象形表意的功能。相反,英语在构词上具有丰富的抽象成分。如“英语从形容词构成的名词,如kindness,wisdom,humility,youth,从动词形成的抽象名词,如invitation,movement,choice,arrival,assis⁃tance,discovery等,中国字典里可以说是没有一个词和它们相当的”。[4]在句法上,汉语里也有相似性的影子。如:
13)张三在教室学习。
张三只有先走进教室,然后才能学习,这个符合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也就把事件的发生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翻译成英语则没有了这种相似性。再如:
14)失业现象在西方国家很普遍。
15)Unemployment is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
14)、15)是对等翻译,在汉语中“失业”是一个抽象名词,将其作为修饰成分来限定现象,但在英语中却只用unemploy⁃ment。
另外,汉语中存在大量具体的、形象的词语、成语及诗句等。如:盆满钵满、土崩瓦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水乳交融、锅碗瓢盆、吹拉弹唱、红男绿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等等。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就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使读者产生断肠人的那种思乡情怀。
3 汉英思维差异的原因
汉英思维的差异性与范畴化和概念化是分不开的。范畴化和概念化是由人的主观认知参与的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抽象,这一过程就会因客观环境不同和主观对环境作出的不同的侧重和选择而有所不同。[5]范畴是指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形概念构成的。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外界事体属性所作的主观概括,是以主客观互动为基础对事体所作的归类。范畴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意义的形成过程。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5]不同的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词汇化带来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的词汇化反而进一步塑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4 结束语
汉英思维的差异与汉英语言的差异是互为因果的。语言的产生,辅助和促进了人类的思维;反过来,思维模式又限制、促进语言的产出与发展。宏观上把握汉英思维的差异以及微观上把握汉英语言的差异对促进语言学习、促进跨文化交流是不无裨益的。
摘要:汉英两种语言存在许多不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该文从思维着眼,从汉英语言差异着手,分析了汉英思维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差异,认为汉英的差异与汉英思维的差异互为因果的关系,应从宏观上把握汉英思维的差异以及从微观上把握汉英语言的差异。
关键词:汉英语言,思维,差异,概念化,范畴化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潘正华.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及其纠正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3):43-47.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4]曾剑平.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47-49.
[5]毛海燕.英汉语言、思维的共性与差异[J].学习与探索,2007(6):211-213.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篇2
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的镜像折射
作者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从跨语言比较出发,揭示出两种民族色觉感知与汉英语码匹配之间存在的`普遍原则和进化过程以及产生的心理和社会的共性和差异.研究汉英语言中颜色词汇反映出的文化差异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力争在这种交际模式中建立起更多的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从而说明在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文章最后还总结了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研究趋势.
作 者:梁曼莉 作者单位:海军指挥学院外训系,南京,210016刊 名:外语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年,卷(期):“”(4)分类号:H315关键词:常规关系 颜色语码 认知能力 词义理据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篇3
因此,不同国家的商品标牌中都蕴涵着各自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商标翻译必须考虑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在翻译商标时应该根据商品销售的走向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适当地运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民俗学、文化语言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原理,既要遵循“忠实”、“通顺”、“等值”等翻译原则,又要尽量与目的语地区的文化习惯贴近。商标翻译实际上是一次品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这类翻译实际上应该是“文字翻译”与“文化翻译”的综合。
一、跨文化交际中商标翻译原则
1.通晓异民族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由民族文化积淀而成的心理特征,由于各民族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的心理特征迥然不同,译者应了解该商标受众国的文化传统以及消费心理,了解在翻译时应注意的禁忌。无论任何国家、民族都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忌讳,对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风俗,应给予必要的尊重,这也同时会影响到出口商品的销路问题。例如,英国人不喜欢大象、颇喜欢熊猫;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喜欢玫瑰花,忌用菊花;日本人忌讳荷花、狐狸和獾,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俄罗斯人则认为黄色的蔷薇花意味绝交和不吉利;法国人和比利时人认为核桃、孔雀和菊花是不祥之物;北非一些国家忌讳狗的图案;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忌用猪、狗作商标等。“白象”牌电池在国内比较有名,销路好,但如果将其翻译成“White Elephant”投入英美市场是注定没有销路的,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代表着“大而无用的东西(uselessness)”或“沉重的负担”(a burdensomepossession)。鉴于西方故事中狮子是众兽之王,狮子象征力量、勇敢、威严,因此,“白象”牌电池可译为Brown Lion或者其他西方理念中可以理解并愿意接受的词汇。
2.结合商品特征,最切近传译商品信息。一个品牌可以根据商品特性、当地文化或亚文化而采取多重转换方式来满足不同市场需要,如:面向中国重型卡车市场,美国生产橡胶轮胎的公司Goodyear和Goodrich则分别被译为“固特异”和“固特立”,译者将原来的人名改译为能表明产品坚固耐用特点的名称,极具吸引力。当它出现在轿车市场上时,又译为“嘉年华”,赋予产品灵巧浪漫的情调;人们熟悉的“Mild Seven”译为“万事发”,但在华南地区为适应海派文化和品位又被译为“柔和七星”,极具浪漫色彩。此外,商标翻译还要瞄准其消费群,译名的发音和用字应尽可能与商品的市场定位及其所面向的消费群体相结合,如女士们耳熟能详的化妆品品牌:Maybelline(美宝莲)、AVON(雅芳)、Italina(伊泰莲娜)、Vichy(薇姿)等译名都是针对女性及其爱美心理,选用了“美”、“芳”、“莲”、“娜”、“姿”等代表女性美丽的字眼,深受女性的青睐,市场销路非常好。
3.力求言简意赅。商标翻译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广大消费者通过译名“一劳永逸”地记住自己所代表的产品,建立长久深远的销售网络,为此,商标译名就应力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例如Head&Shoulder原译为“海伦仙度丝”,译名既长又令人费解,远没有现译名“海飞丝”生动易懂。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仪器与小型电脑制造商Hewlett Packard Co.在大陆曾长期音译为“休利特—帕卡德”公司,这译名文字多又拗口,后来逐渐被港台的另一个译名“惠普”所取代,“惠”和“普”都是汉文化传统的人喜欢的字眼,且简洁明快便于记忆,因此,“惠普”很快成为该行业的著名品牌。
二、常用翻译方法
1.音译法。音译法是根据商标原文的发音特点,直接选用译入国语言中发音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文字来将其描述出来,如Siemens(西门子),Motorola(摩托罗拉),Nokia(诺基亚),Casio(卡西欧),Philips(飞利浦),Audi(奥迪),Sony(索尼),Nissan(尼桑),Buick(别克),Johnson(强生),Hilton(希尔顿),Adidas(阿迪达斯),Nike(耐克)等。音译法简单易行,既可保留原文的风韵,又能够唤起消费者对异国情调向往,是比较理想的翻译方法。
2.直译法。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入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译入语中完全保留原文语言词语的指称意义。例如Apple(苹果)、Camel(骆驼)、Crocodile(鳄鱼)、Greyhound(灰狗)、Microsoft(微软)、Nestle(雀巢)、Playboy(花花公子)、Pioneer(先锋)、Shell(壳牌)、Volkswagen(大众)、Diamond wrist watch(钻石牌手表)等。这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但当译入语是一词多义时,就要慎重考虑其“语义过载”问题,避免给商品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中国出口服装“七匹狼”的英文商标不能译成Septwolves,虽然Sept-在英语中既是表示“7”的构词前缀,又是septi-的变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脓毒”“败血”,译成7wolves就可以让西方人接受了。
3.意译法。意译法是根据商标原文的含义,直接选用译入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表达出来,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意译法能够很好地体现原商标确立者的用意,是商标翻译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保留了源语的特点和形式。意译可分为两种:直接意译和转换意译。前者即将源语言在词典中相应的意思译为目的语,如Camel——骆驼(香烟),Crown——皇冠(轿车),Panda——熊猫(电视),猴王(茶)——Monkey King.“成都紫薇酒店”的英文译名PRIME HOTEL,更是成功采用意译法的典范,紫薇星在中国星象学中其星宿排名居首位,而英语的PRIME有“第一的”、“首位的”之意。转换意译指译者不按词典的释义来翻译源语言,而是在了解商品的特性和兼顾本国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用另一个意义来取代原意,使其与商品本身特点直接相关连,如:walkman(随身听)、Whisper(护舒宝),厦新电子(Amoisonic)、海信集团(HiSense)等等。
4.音译和意译结合法。音译和意译结合是指在英译中既保留原文的发音又能体现原文的指称意义,以谐音又谐意的方式达到功能相似。这种方法的使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拼音之前或之后加上一个表意的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兼顾了商品的主要特性和功能。这种译法的经典之作首推“可口可乐”(Coca-cola)这一传神的译名。在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这种饮料曾被译为“啃蜡蝌蚪”,其后被译作“古柯古拉”,结果市场反响平平。之后经过翻译家的努力推敲,译成了“可口可乐”,既利用了谐音,又将这一商品是“饮料”的信息准确传达给读者,同时也利用了中国文化中“可口”一词给人带来的美好联想,赋予了这一商品传神的意义,这才使之在中国市场上打开了销路,畅销至今。
5.归化法。商标的翻译也常用归化法。归化指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 or TL culture-oriented),这种翻译的操作方法是用蕴涵目标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蕴涵源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即用目标文化中习用的表达方式来取代译文读者看起来费解的源语言的表达方式。如:Tick Tock译为“淘淘”(儿童服饰),此中文商标在译成中文时只保留了头韵,可是它体现了儿童淘气可爱的特征,比较恰当。Timmy是英语国家男生的名字,被用来作一家美国儿童食品公司产品的商标名称,其商标图案是一个可爱、胖嘟嘟的小男孩,译者将其译为“添美食”,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同样吸引着父母亲,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宝宝也长得像Timmy一样健壮、可爱。
汉英语言词汇的文化对比分析 篇4
1.文化与词语选择
汉英两种文化传统在选词上的不同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中国自古以农业文化立国,农业人口众多,所以出现许多与农业有关的谚语等词汇,如瑞雪兆丰年 ;春打六九头等。而英国靠近大海,这种地理位置决定英国人喜欢与大海有关的事,因此英语中不少俗语都和海洋有关,如Swim against the current./Still waters run deep. (2) 由于各自风俗上的差异,使得一些汉英语言中的词语也有所不同。如“猫头鹰”在汉语中为不祥之物,在英语中却说成as wise as an owl.“龙”在汉语文化中代表神圣尊贵,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 ;而在英语文化里,龙则是罪恶的根源,是引人犯罪的恶魔。因为在基督教中,dragon是evil,是魔鬼Satan( 撒旦 ) 的化身。(3) 汉英两种语言在联想意义上也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一些成语的选词的不同,如 :体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 豪饮如牛(drink like a fish)。(4)由于宗教信仰等的不同, 从而使得语言的选词不同。汉语受佛教进入中国的影响,引申出“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表达 ;英国等西方国家信仰基督,基督教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体现,如“a kiss of death( 死亡之吻 ),Holy Spirit( 圣灵 )”等。
由于语言中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现象的存在,在选择词义时要根据词语本身的词性和上下文联系来确定词的意思。“红茶”英译为black tea,black coffee汉译为浓咖啡,“浓茶”则为strong tea。又如汉语中“开”这个动词, 在英语搭配中有不同的对应翻译,例 :开灯 (turn on the light),开汽车 (drive a car),开玩笑 (make fun of), 开恩 (show mercy) 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具体运用是不同的。
2.文化与词语语义
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英语词义相对灵活。汉英词汇在文化语义的对应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完全对应相同。 完全对应相同是指汉英词汇所表达的语义在概念意义与文化内涵都完全相同,如 :猫 (cat)、树 (tree)、greenhouse effect( 温室效应 ) 等。(2) 部分对应相同。汉英词汇并不都是完全对应的,还有文化内涵不完全等值对应的现象。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给语言运用带来影响。在亲属称谓词汇的运用上,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家庭等级尊卑观念,亲属称谓出现了较复杂的称谓系统,而对英国来说,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使亲属称谓的词汇亦相对简单。例如英语称谓cousin,对应汉语称谓“堂兄、堂弟、堂姐、 堂妹、表哥、表妹……”此外,整体观念使得汉民族偏重直接而全面地观察事物,用词比较笼统含糊,而英美人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用词分类更加细微,如“乐”在英语中有多个词与之相对应,有 :joy,fun,pleasure,deligh t,glad,thrill等。(3) 完全不对应。汉英词汇的语义及其文化内涵均不相同、不对应,如汉语有“赠书、瓢虫、女校友”等词语,其对应的英译为“desk copy,lady bird,old girl”,其语义及其所表达的文化含义均不等值。
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词位有空缺的现象。词位空缺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与之语义相对应的词语,或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但没有具体的词汇。汉语中一些反映汉民族独特文化和习俗的词汇, 如“冰糖葫芦、红娘、大锅饭”等在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应的表达。一些表示英语国家的独特文化新词,在汉语里也缺乏相应的词汇,如cyperpank,hotdog,cocktail等。
3.结语
汉英文化背景与汉英语言现象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于汉英词汇的学习,不仅要了解其语言意义,还要从文化的角度展现词汇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文化的内涵。汉英语言的对比中,语言的运用更是离不开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词语选择和语义等方面,分析汉英语言的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体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分析英汉在词语选择和运用上差异,以及词语语义上不等值、甚至词位空缺的现象,从而加深了解汉英语言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英植物文化社会差异探论 篇5
汉英植物文化社会差异探论
汉民族植物文化和英语民族植物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 者:徐郑慧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刊 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G04 关键词:植物文化 比喻意义 象征意义 性别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三语教学 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大致分为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指人际交往中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实际上是语言结构表层的接触,也即外部语言接触;另一种是指一个人在使用一种语言(通常为本族语)的同时经常接触并逐渐习得另外一种或多种语言,所习得的语言与其大脑中原有的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是语言意义深层的接触,也即内部语言接触。毋庸置疑,任何语言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总会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与其他语言接触,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环境。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课堂是具有社会性的场所,是学生群体和教师与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课堂事件相遇的社会性场所。师生在课堂社会中通过语言的接触、语言的输入输出进行着交往,课堂是语言充盈流淌的场域,但作为课堂社会交往的媒介,语言并非是中性的。语言充满了社会性,语言蕴涵了各种权利和权威。在言说时要遵守特定的语言规则,维特根斯坦将其称为语言游戏。由此可见,语言接触是课堂交往不可或缺的手段,是课堂场域社会性的集中体现。
一、三语教学的语言特征
1.文化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具有极大的调整、适应和变异的潜质,这种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还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课堂则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课堂上不同的民族群体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特征都是社会相应文化的一种反映,这就造成了课堂上不同群体文化间的融合与冲突。外语进入民族地区课程体系后,外语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格局,外语课堂上的三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三种文化共同构成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因此,三语课堂上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不同文化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交融与碰撞。一方面,教师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成人世界的文化与学生所代表的现代文化、儿童世界的文化发生着冲突和碰撞;另一方面,主流文化、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构成民族学生的文化养分,与此同时,三种文化又发生着冲突与碰撞,对其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造成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从传统上来讲,民族地区有着相对稳定成熟的母语-二语二元课堂文化生态,两种文化在文化生态中通过文化涵化和模式构建,已经达到了相对均衡稳定的发展阶段,但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较短,条件较差,师生接触英语时间相对较短,水平较差,因此经过涵化的英语文化在模式重构的过程中有所损耗,难以在文化生态中达到制度化的稳定、均衡的水平。
2.语言多样性。语言的起源与生成、结构与形式、单位与组成、使用与演变,都会受到这种或那种文化因素的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语言不是独立于文化之外的‘载体’,它本身就是在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国际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Fishman)指出:“当所有的人都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世界末日也就要来临了。我们的语言是神圣的,当它消失时,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也就随之而去。” 由此可见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性。而三语课堂对语言的多样性存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三语环境下,师生课堂话语的主要特征就是语言形态的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话语大多由一种或两种语言形态构成,话语形态相对单一,但在三语环境下,师生课堂话语形态打破了以往一元或二元共存的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特征。
3.三语的迁移、混合与冲突。三语课堂上,语言接触因第三语言(外语)的介入,教师授课、师生互动等会在三种语言中进行选择,打破原有的语言形态,因而更为复杂。
迁移——我国民族地区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是三种语言相互融合、三种文化相互渗透的语言接触环境。民族学生在以民族语言为母语,汉语为二语,且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基础上习得第三语言(英语)的,三种语言间会产生多种形态的语言迁移模式。奥德林(Odlin)指出,当学习者已掌握两门语言时,这两种语言都会对第三种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学习者原有的知识都可能成为迁移的对象。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投射阈可得到解释:“通常人们是把较为熟悉、具体的概念阈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阈上,这样以便于对后者的理解。” 在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三语习得者甚至高级学习者都会在语音语调上保留母语的口音,二语迁移似乎相对少见;在写作上则会出现以一语为基础的话语特征;在语法上,二语迁移的程度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习得二语时间的长短及水平程度。
混合——广义上混合是指语言接触时,彼此的语言要素在混淆杂合过程中结合起来,而不是被消灭。混合又可分为浅层混合和深层混合(即融合)。语言融合是指语言结构的“化合”,是由一种语言在结构上向另一种语言扩散、渗透,由表层到深层,使该语言从量变到质变从而产生一种新系统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浅层混合主要是词汇混杂,不改变原来的成分和结构。深层混合可以发生语义、语法诸方面,可以使原有的成分或结构发生变化。在三语接触中,藏汉、汉英彼此混合,而藏英混合则相对少见。藏族中的藏、汉双语人在彼此交谈时习惯在说藏语时穿插进汉语词,形成一种不伦不类的洋泾滨语。这种词汇混合显然属于浅层混合。藏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也会出现借用结构而造成混合语法的句子。例如,他们把“买一条肥皂”说成“我肥皂一条买”,把“我立即从教室出来”说成“我立即教室出来”,把“请代向扎西问好”说成“请扎西代问好”。他们不习惯于用前置词,就干脆不用,于是使汉语的“把OV”句式改成了纯“OV’,句式。又如“比”字句,把“我比哥哥小”说成“我哥哥比小”,把“现在比过去好”说成“现在过去比好”,把“我爸爸比叔叔老”说成“我爸爸叔叔比老”。一个前置性的“比”用成了后置词。藏族学生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把本民族的句法融合进了汉语。汉语水平相对较高的藏族学生也常以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为基础和英语的一些成分相混合。如:老师,bye,bye; This morning 我骑bike 来学校等。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意识到主流语言及外语在他们生活、学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同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给藏汉、汉英混合提供了温厚的土壤。另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在某种程度上使藏语的表达出现断层。当藏语中没有现成的词汇来翻译和表达新事物、新概念时,教师在讲解时会自然倾向于借用原来的语言形式,形成藏汉混合或汉英混合,进而影响学生做出相应的回应。
冲突——三语的和谐共处是民族地区外语课堂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民族身份、价值判断等的不同使三语的冲突成为必然。教育背景良好的三语教师较多地使用目标语英语,以实现课堂交际中教师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教师也会较多使用在自我概念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中心地位的语言(即汉语)。这一课堂教学行为与排斥主流语言文化和异域语言文化,极力想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习得心理相冲突,进而造成三种语言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语言表层结构的冲突。其次,三种语言内在结构和所蕴涵文化的差异性及三语习得的不同顺序使民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三种语言相互竞争、冲突的意象图式,构成语言深层结构的冲突。
二、三语环境下语言接触的特征
在三语环境的语言接触中,一种群体语言的结构特征或成分会向另一种语言扩散或渗透,使被渗透的语言得到丰富、发展,具体呈现出以下特征:
1.语言影响方向的双维特性。为了使各自的体系日益庞大,更加繁盛,语言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互通互补。即使是作为优势语言的汉语,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了少数民族的部分语言,使其在汉语中积淀下来。从主体性的维度来审视,温福德(Winford)认为语言接触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种类型或过程,即借用和施加,两者互为反方向;这两种类型及其关联的主体性类别具有跨接触情形的普遍性。他对这两个过程的界定如下: 借用:在借用情形里,外部的源语成分经由说话人的作用被引入受语之中;对于这些说话人而言,受语是他们的优势语或主要语言,这种情形属于受语主体性(RL agentivity)。
施加:在施加情形里,源语成分被说话人迁移到受语之中;对于这些说话人而言,源语是他们的优势语(通常是第一语言),而受语则是他们不精通或不熟练的语言,这种情形属于源语主体性(SL agentivity)。具体而言,藏族学生将汉语及英语引入藏语属于借用,而将藏语迁移到汉语和英语中则属于施加。三语在接触过程中,三种语言结构都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吸收另一方的语言成分。不过语言影响大小,渗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汉语、英语分别作为主流语言和目标语言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影响大、渗透深,但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小、渗透浅。
2.语言接触的文化特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不同的语言相互接触的时候,不同的文化也随之产生交流。但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承载的信息量有丰富与贫乏之别。因此,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承载信息量少的语言向丰富,发达的语言学习的自然倾向。一般而言,承载强势文化的语言对承载弱势文化的语言影响大,渗透深,承载弱势文化的语言对承载强势文化的语言影响小,但不能说没有影响。三语教学环境下的语言接触既呈现出语言接触的普遍规律,又体现了其特殊性,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价值判断相关联。具体而言,一部分学生能够公正、客观地看待每一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及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异域文化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对主流语言、异域语言持接受态度并积极吸收其语言成分来丰富自己的民族语言。当然,这除了民族学生自身的多元文化素质修养之外,还与他们面临的升学、就业要求和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却滋生了封闭排外、消极的民族心理,他们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极力想突出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教育,在各种场合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对语言接触、文化融合产生负面影响。
3.语言借用(borrowing)的多层次性。借用指外来成分被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并入该语言社团的母语:这个语言社团的母语被保持,但由于增加了外来成分而发生变化。这是语言获得干扰特征的最主要的途径,最常见的干扰成分是词汇成分(非基本词汇特别是其中的文化词)。语言成分的借用在社会因素均等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等级或顺序,对此接触语言学家们普遍认可的等级依次是:词汇成分(非基本词)〉句法成分/音系成分〉形态成分,可诠释为:左边的成分蕴含于右边的成分,且借用先于、易于、可能性大于右边的成分。
(1)语音影响。三语接触中的语音影响是随着三种语言程度的提高逐步实现的。当借用某个词时,起先总是拒绝外来的,本族语中没有的语音,只有在借词大量增多,兼用第二、第三语言的人数也增多并且操第二、第三语言的熟练程度加深以后语音才会受影响。语音的表层影响主要表现为个别音位的吸收或减少原有的个别音位,或者合并原有的音位;深层影响主要表现为音韵结构和音变规律的趋同。音韵结构和音变规律一般是不容易受到影响的,只有渗透深人了才有可能发生变化。一般说来,一种语言在借入另一语言词汇的意义的同时也就借入了该词汇的语音,这一点在藏语汉借词中可得到充分体现。
(2)词汇影响。两种语言相互接触的时候,最通常发生的现象是借词。借词实际上不只是社会语言现象,而是相近和相异的社会文化互相接触必然产生的后果。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它不怕同别的语言接触,它向别的语言借用一些它本来所没有,而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它非有不可的语汇,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别的语言也向它借用某些同样需要的语汇。在汉藏英三语环境下,藏语同时受到汉语和英语的影响,借入了大量的汉、英词汇,这些借词极大地丰富了藏语言,并成为藏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藏语在受汉语影响的同时,也在向汉语输出借词,在汉语中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藏语借词群。如:
英语是号称具有“世界性词汇”的语言,在上百万的英语词语中,有一半以上就源于其他语种,其中亦常见用拉丁字母转写的藏语借词,它们大多也同现代汉语中的藏语借词一样,是藏族地区特有的宗教、政治用语和特产名称。有些词已经按英语音位转写藏文读音输入英语词典中,成为英语词汇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汉英两种语言也相互借用了大量的词语。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有俱乐部(club)、维他命(vitamin)、可口可乐(Coca一cola)、克隆(clone)等;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hutong(胡同,tea(茶),mahjong(麻将)等。
(3)句法结构影响。句法结构作为语言中比较稳固的因素,不如词汇、语音活跃,渗透比词汇、语音少得多,因而在语言接触中不易受到影响,需要在长期的语言接触后才会发生。汉语缺乏狭义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各种语法意义,并有一定的语序SVO;而藏语恰恰相反,主要靠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语序为SOV。汉语受藏语的影响,口语中有些句子常用藏语句式表达。如:时间到了,上课走。(时间到了,咱们上课去。) 另外,“我有说过这样的话吗?”明显是受了英语语法的影响,而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 则是汉语句法结构迁移至英语中的表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藏汉英三语人将汉语(他们的第二语言)和英语(他们的第三语言)特征借入藏语(他们的第一语言)的同时,也将藏语特征引入他们不完善学习的汉英变体。但是,他们所借入的汉英特征中词汇干扰要远比结构干扰多,而且就像通常的借用情形一样,词汇特征的借用先于结构特征。另一方面,在他们的汉英变体中,结构干扰要多于词汇干扰。这一点从语言接触的主体性维度可诠释为“施加”,即说话人将他们的优势语(藏语)迁移到他们不精通或不熟练的语言(汉语、英语)中;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的维度可归为托马森(Thomason)提出的“转用引发的干扰(shift-induced interference)”,即语言转用过程中使用者将母语特征带入其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之中。
参考文献:
[1]周健敏,赵风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社会的教师话语权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2](美)P·K·博克著,余兴安,彭振云,童奇志译.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6).
[5]刘全国. 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6]文旭.国外认知语言研究综观[J].外国语, 1999, (1).
[7]朱效惠.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研究及其对双外语专业教学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 (9).
[8]罗美珍.论族群互动中的语言接触[J].语言研究,2000,(3).
[9]邓卫群,叶雪贞.西藏的藏汉双语现象[J].民族语文论丛,1984.
[10]余志鸿.语言接触与语言结构的变异[J].民族语文,2000,(4).
[11]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2).
[12]薛才德.藏语汉借词的特点[J].民族语文,1999,(3).
[13]陈原.社会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4.
宗教文化对汉英语言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宗教文化,汉语语言,英语语言
一、引言
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 对人类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对语言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分析这些现象, 借鉴其思维方式, 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汉英语言及其不同, 从而进行更好的交流。了解我国儒释道的文化, 学习基督教的基本知识, 既有利于了解汉英语言、价值观、文化背景, 也有利于避免交流中的文化误读, 从而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向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二、宗教文化与语言
在中国, 多种宗教并存, 主要是儒教、佛教和道教的融合, 构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汉民族宗教观反应了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强调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动态性和多样性。西方基督教则更多地强调人征服自然的能力, 上帝是唯一的造物主, 以及在上帝意志下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与对立。宗教因素渗透在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和承载各种信息的符号系统, 它不仅是思想和情感的反映, 还对思想和情感产生影响。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必定处处渗透着宗教的痕迹。这种渗透体现在语言的许多层面, 无论是语音、词汇, 还是语言结构、语言风格。
三、宗教文化对汉英语言形式的影响
(一) 从“阴阳太极”说看汉语的动态
汉语表达趋向于动态, 在宗教上的表现为“阴阳太极”说。阴阳观, 即相容的事物相互有别却又相互依赖, 而两个不相容的事物也可以通过调整互相依赖。就像我国宗教中的阴阳太极图,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富于变化。因此, 汉民族思维灵活, 趋向于追求均衡。汉语为了求合, 显得比较灵活, 呈现动态倾向。其表现主要为: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 叙述多选用动词, 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 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另外, 汉语常采用主动语态。例如:昨晚我盖了两床被子。此句是主动语态, 不说“昨晚我被两床被子盖着”。
(二) 从“三位一体”说看英语的静态
英语表达趋向于静态, 就像基督教的十字架, 结构稳定, 体现为宗教上的“三位一体”说, 即圣父、圣子和圣灵, 三者在本质是一体的, 所体现的是永恒和理性。因此信仰基督教的人思维严谨, 趋向于追求真理和稳定, 其思维习惯反映在语言中便是在表达上缺少人情味, 常借助于概括、抽象的方法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有静态倾向。具体的表现有:倾向于多用名词及名词化表达法叙述, 常常导致表达的抽象化;被动语态也是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例如:The glass is broken.
(三) 从“天人合一”看汉语的意合
我国宗教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 汉语以意合为主, 这极其符合汉民族“天人合一”的信仰。“天人合一”体现整体性思维, 综合考察天、地、人和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以实现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为目标, 注重整体的关联性。汉语也受这种思维的影响, 以意合为主, 追求语言表现的和谐统一。其具体特征包括:注重词句对仗, 用词重叠反复, 讲究对称;经常省略主语以便实现文章的整体效果。例如: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此句采用了词句对仗。
(四) 从“上帝意志”看英语的形合
英语以形合为主, 这与西方人的上帝观一致。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唯一的神。持有这一信仰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精确地界定事物, 体现在语言上就是结构严密、形式紧凑。其特点表现为:与汉语流水句、散点式不同, 复合句是英语语言的主要特色。英语结构鲜明、逻辑性强, 在明确主谓的关系的同时, 为了丰富这个闭合的句子, 大量内嵌短语和从句。
四、宗教文化对汉英词汇的影响
(一) 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
两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吻合的词, 这种情况被称为词汇空缺, 它是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中西方各自的宗教在其中影响很大。中国儒教思想中, 孔子提出了“大一统”思想。其实质就是要求按照个人的出身、渊源划分社会等级, 以求和谐。而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家庭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因此造成了汉英两种语言中人际关系, 尤其是亲戚之间的称谓词上的差异, 很多复杂的称谓词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比如汉语中的阿姨、姨妈、姑姑、伯母、舅妈等在英语中只有用aunt一词来概括。
(二)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导致语义不同
同一词在英汉语中具有部分或完全相同的内涵意义, 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外延意义, 这就产生了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意象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例如, 以数字词为例。受道教阴阳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双数吉利, 追求“好事成双”, 习惯于将事物“一分为三”。
结语
宗教是一种伦理观念, 因而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有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 宗教属于深层文化, 较难把握。深层文化的内容只通过翻译是不够的, 还要对特定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含义。中国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 西方则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较多, 虽然存在着共性, 但是二者在思维习惯、语言表达形式、词汇意象上都有较大差异。因此, 必须分析两种宗教文化影响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学习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汉英社会各方面的知识, 才能做到熟练的用英语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曹青.宗教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365.
[2]刘海云.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的渗透[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7 (2) :149-152.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篇8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 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广泛。很多交际受阻或失败并不是由语言本身引起的, 而是因为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这正反映出我们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弊端:由于长期以来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教、学双方常常忽略目标语文化的学习, 过于注意语言形式与结构的操练, 从而忽视了语言与学习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相互促进、两位一体的学习实践进程。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续下来的各种做法与信念, 这些做法与信念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著名的语言学家Lado Robert在他的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 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 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进行思维、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和媒介;文化是语言的内容, 抽调了社会文化内容, 语言只是个空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文化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结构, 推动和促进着语言的发展进程。
三、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Cultural Diferences)
1. 语义的文化差异
汉语使用者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 为了表明自己对年长的听话者的尊重, 通常使用“老”这个字, 比如老奶奶、老爷爷、老王、王老、老爷等等, 但是在英语中相对应的单词“old”, 却是表示“不中用了”, 是“别人的负担了”, “需要别人照顾”的意思;汉语中的“同志”多年以来一直是个常用词, 它的意义重心明显地从平等、共同志向社会距离倾斜, 从带有特定感情色彩的革命队伍内部称呼, 扩展为对社会各阶层的通称, 而与之对应的英语单词为“Comrade”, 在英语中却很少有人使用, 当你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时, 如果称呼对方为“comrade”, 对方会觉得莫名其妙。
2. 句法的文化差异
英语中表达空间次序的方式, 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 如:I was born in Nanjing, Jiangsu, China, 这是一种经过抽象之后的表达;而汉语的语序恰好相反, 汉语的语序往往是从大至小, 与上句同样意思汉语应是“我出生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顺从自然和事物发展的时序, 因而是一种事理逻辑。
内省式的中国人倾向于自责, 而西方人则习惯责任外托, 比如中国人说“我把笔丢了”, 强调的是造成最终结果的人是“我”, 而同样的含义在英语中的表达为“The pen is missing.”, 似乎笔丢了, 是笔的责任, 它自己消失的。
3. 语用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 熟人见面打招呼的习惯语“你吃过了吗?”但是初听此话的外国人会产生一定的误会, 误以为对方打算要请自己进餐。同样在日常交际中, 学生也常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 常误认为字面意义相同的汉英言语, 其功能也完全相同, 尤其是对言外之意的理解更差, 众所周知, 英国人见面喜欢从谈天气开始, 比如:一个英国来的外教在路上碰见他的一位中国学生手里拿着一把太阳伞, 于是他说:It is ver hot today, isn't it?当时这个中国学生正撑着一把太阳伞, 听了外教的的话, 学生误以为外教看到她的太阳伞并想借过去使用, 因此他立即把手中的太阳伞递向外教, 外教觉得很尴尬。这正如沃尔夫森 (N.Wolfson) 所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 本族人对于他们的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 与此相比, 违反谈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
4. 语言态度的文化差异
语言态度的问题历来都是社会语言学家所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Gardner, Lalonde&Pierson认为:语言态度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直到20世纪末, 沈依青等才从语言态度的不同侧面开展研究。
一方面由于国情差异, 中国强调语言规范, 强调使用规范的语言, 强调推广普通话等, 这种语言态度影响到对英语的态度, 甚至就有了“标准英语”、“标准美语”的说法。在学习英语时, 总是希望自己学习“标准英语”或“标准美语”;而英、美等国家不强调“标准英语”, 有些人甚至认为不应该有“标准英语”。美国人至多接受“普通美语” (General American) 。
另有一方面, 由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 基于英语的重要性, 以汉语为母语的部分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砝码和出国深造, 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国力的增强, 由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开始意识到, 21世纪将是中国迅速崛起的时代, 要进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不懂汉语将错失许多良机。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热潮。
5. 非语言行为的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在交际活动中, 为了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 常常使用体态语 (body language) 。这种动作可能是全身的, 也可能是身体某部分的;可能是本能的, 反射性的, 也有可能是有意识的, 非反射的。姿势、手势、目光交流、面部表情等都属于体态语。在中国课堂上, 教师手撑讲台地站立, 通常给人一种正式、威严的形象;而在西方国家, 教师上课很随意, 经常坐在课桌上,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他们的行为很随便、很不得体。同样, 在中国的课堂上, 每每老师提问, 学生通常是低头, 默不作声, 而在西方国家, 如果以此态度来回应老师的提问,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 甚至是一种侮辱。由于文化不同, 体态语意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和场合也不同。
6. 非语言行为的习俗的文化差异
英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泰勒 (E.B.Tylor) 在其名著《原始文化》 (The Primitive Culture) 中对文化界定时就把习俗包含进去。习俗的类别颇多:姓氏习俗、称谓习俗、问候语习俗、介绍习俗、见面礼节、称赞、隐私、禁忌等方面在汉英文化中有很大差异。以称谓为例:汉语中的有些亲属称谓可以使用在非亲属成员之间, 而英语中这种用法不普遍, 在这两种称谓中都有先生一词, 但两者意义并不是完全对应的词, 因而使用规范也大相径庭。汉语中的职业称谓“师父”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 再如, 英语中的Lady一词, 尽管人们把它翻译成“女士”, 但实际上它的含义要广泛得多, 所以实际使用中, 人们会据实际的使用场所把它译成“夫人、太太、小姐”等。
四、汉英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重视书本知识而且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仅要重视语法、发音的讲解还要重视语言环境及应用语言的文化背景的讲解;在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避免犯文化方面的错误, 真正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理智地对待汉英文化的差异, 加强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并举。教师尝试将所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用于教学中, 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民族语和英语的文化教学, 要在了解语境和创造语境上下工夫, 在教学和实际交际过程中, 使用得体而准确的语言, 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化加深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 最终达到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师要加强文化知识素养, 提高综合素质。要在教学中传授社会文化知识, 外语教师必须加强文化素养, 不仅要了解本国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还要善于结合教材把外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贯穿渗透到课堂内外各个教学活动中去, 不断学习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探索新环境下指导语言学习的新方法,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水平。只有这样, 英语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不仅要强调母语 (汉语) 与目的语 (英语) 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障碍, 也要重视两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适应, 甚至还有相互转化甚至同化的可能。
五、结语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篇9
1. 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包罗万象。据统计, 有关文化的定义有500多种,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 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 英国学者泰勒 (E.B.Tylor) 认为:“文化或文明, 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 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
(2) “文化是一个大的人群在许多代当中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而获得的知识、经验、信念、价值、态度、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的积淀以及他们获得的物质的东西和所有物。文化表现于语言的模式以及生活和行为形式, 这些模式和形式是人们适应性行动和交际方式的样板, 它使得人们在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理环境的社会中生活。”[2]
(3) 一般地说, 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辞海》) 。
可见, 文化的定义辐射的范围很大, 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因此,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萨丕尔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色, 反映到语言上就形成了语言差异。
2.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2.1 语言交际方面
美籍文化人类学家许粮光教授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中, 把中美两种文化模式进行了比较, 将两者的差异概括为个人中心 (individual-centered) 和情景中心 (situation-centered) 。在个人中心这种生活方式中, 个体差异被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 每个人的习惯、爱好、隐私、情绪、愿望等都要求被他人尊重。而情景中心往往注重群体的利益与发展, 个人的利益退到次要位置。显然, 中国人习惯的生活方式是后者。于是, 我们常常看见下列跨文化交际障碍。比如: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人习惯于用“您吃饭了吗?”招呼他人。另外, 中国人往往还会这样和人打招呼:“您回来了?”“你去图书馆啊?” (在图书馆门口偶遇) 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被中国人视为一种寒暄的方式, 答案其实并不重要, 有时甚至是明知故问, 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习以为常。但是西方人在见面时往往只用“Hello.”“Hi.”“Good morning.”之类的语句问候一下对方就可以了, 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汉语的文化, 因此不少初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对此往往会很困惑, 认为吃没吃饭是我个人的事, 去图书馆是显然的行为, 这样问没有任何意义。中国人还往往把打听他人的个人信息视为拉近双方关系的方式。常常会听到中国人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和婚姻状况等, 这让西方人觉得很不舒服。在他们看来, 这些都是自己的隐私, 是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信息, 如果被人追问, 往往会觉得被冒犯, 心生不快。还有一个中国人易犯的交际错误体现在回应他人的赞美时。中国人历来以谦虚为美德, 为人处世讲究中庸、委婉, 遇到他人的赞美往往会表现出受之有愧, 或是强调自己其实没什么本事, 都是靠运气或者他人的帮助才取得的成绩。而西方人比较直率, 会道谢并欣然接受别人的赞美。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情况下, 西方人会觉得中国人很虚伪, 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骄傲自满, 目中无人。其实, 只要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 就能够避免出现类似的交际障碍。
2.2 词汇意义方面
同样的一个词语, 在不同的文化里, 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红”这种颜色, 在中国人看来是吉利吉祥的代名词, 比如“红灯笼”、“红火的日子”、“红色的春联”等。红色是讨喜的颜色。中式婚礼往往以红色为基本色, 如“红花轿”、“红嫁衣”、“红鞋子”、“红喜字”等。但是红色在西方的文化中却有着几乎相反的含义。比如:red figure代表赤字, red revenge意为血腥复仇。与中式婚礼不同, 西方婚礼往往以白色为基本色, 认为白色象征纯洁、神圣。再比如, 汉语中往往把狗与贬义词汇联系在一起, 如“丧家犬”、“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西方人视狗为自己最忠实的朋友, 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与狗相关的语句往往是褒义的, 如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 lucky dog表示幸运儿, 等等。
2.3 生活习俗方面
西方人强调独立自主, 家庭观念不如中国人强。子女往往在18岁之后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而中国人喜欢一大家子人在一起, 热热闹闹。在西方, AA制是很正常的一种消费方式, 包括家人之间也可以随意使用, 而对中国人而言, 就显得过于生分。在社交方面, 中国人的酒文化也是让很多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在餐桌上劝酒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 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靠酒量的大小来决定, 关系好就喝得多, 关系差就喝得少。中国人请客往往强调丰盛、甚至有点铺张, 生怕对客人招待不周, 而西方人往往比较务实, 以够吃为度。
综上, 汉语和英语在很多文化方面都有着差异, 有一些甚至是对立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多的差异, 是因为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文化与文化之间只有不同之别, 没有优劣之分。学习者要想掌握并熟练运用一门语言, 就要了解该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因此, 对英语教学来说, 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3. 汉英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3.1 文化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鉴于文化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地添加文化教学的内容。在文化教学中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 文化教学要注重实用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因此, 教师在文化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文化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介绍寒暄、答谢、致歉、邀请、拒绝等常用的表达习惯和语句, 还可以通过使用影视资料或图片文章等教学资源, 让学生找出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把所学到的表达方式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如用英语给老师写请假条, 写英文邀请函邀请他人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等。学生会觉得所学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并且学习内容丰富有趣, 学习的热情往往会得到提高。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化差异。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不是要让学生判断该文化的优劣, 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式。学生学习英语文化并不是要刻意让他们养成西方的思维习惯和处世方法, 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出现的语用错误, 减少误会, 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重视本国的风俗习惯, 不要忽略甚至抛弃本国的优秀文化而盲目崇拜他国文化, 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客观的眼光看待他国文化。
3.2 文化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 英语的交际能力也较低。通过引入文化教学, 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具体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 引入文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通过呈现与英语语言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音乐等材料, 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 教师可借助课堂讨论、小组发言等互动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想, 让他们感受到异国文化带来的新鲜和刺激, 体会到学英语带给他们的愉悦和成就感, 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2) 引入文化教学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学生在高中学到的大多数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的语言知识, 虽然标准、书面,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难免会显得呆板、缺乏生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尤其是口头语言, 更是处在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中。中国学生在教材上所学到的往往是相对滞后的语言, 甚至是和西方社会文化脱节的语言。教师在引入文化教学时, 应补充一些最具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当前西方社会的文化、流行词汇和语言等。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学生在与外国朋友接触的时候, 就能尽量少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降低文化休克发生的概率, 帮助他们顺利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总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英语文化背景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增加汉英语言差异方面的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把文化教学更多地引入高职英语课堂。由于文化教学的内容相对有趣、简单, 并且贴近学生生活, 这样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语言学习已经不能仅仅再拘泥于学习语音、语法等标准的语言体系, 还必须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相结合, 才能让学习者在使用该语言时得心应手, 真正掌握好这门语言。本文通过对汉英语言文化进行比较, 讨论了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认为在高职课堂中加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汉英语言文化差异,高职英语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1]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10.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 篇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象,文化是语言的本质,任何语言的释义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关于颜色的词汇,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既是人类情绪和感受的体现,又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信息。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汉语和英语都是色彩词汇很丰富的语言,但同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心理、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使得相同的颜色词可能承载着不同的信息,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英汉两种语言对颜色词的使用,从表达方式、感情色彩到运用范畴,都反映出其丰富的文化差异。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将汉英语言中的几种颜色词进行比较,分析其在特定的语言中所附带的不同文化内涵。
2. 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涵义比较
2.1 红色(red)
红色,在汉文化中,多被赋予积极的涵义,象征着热情洋溢、喜庆欢乐,如欢庆节日贴红对联、红福字,挂红灯笼,男婚女嫁贴大红喜字,新娘穿红色礼服,等等;也象征着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运”,得到上司宠信的人叫“红人”,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生意兴旺叫“红火”,等等。在英语语言中,由于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和融合,红色也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 days可表示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又如the red carpet可表示(铺红地毯)隆重的欢迎和接待,此外,paint the town red这一短语在英语中也表示狂欢作乐。
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中对于红色也赋予了不同的文化信息。从政治角度讲,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常用红色来象征国家、革命和社会主义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褒义词。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相比之下,西方人却将红色常与激进、血腥、暴力、恐怖、危险及情欲相联。如red activities(左派激进活动),red revenge(血腥复仇),a red-handed man(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人),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red flag(危险信号旗),red-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等,明显地含有贬义。
2.2 白色(white)
与红色相反,白色是中国文化中的禁忌颜色,属于负面词,常伴有不吉祥之意。它可象征死亡、凶兆,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全身缟素形象表示哀悼;也可表示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也可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京剧里阴险奸诈的人用的是白色的脸谱。白色在政治上的隐含意义为“落后”、“反动”等,如称国民党军队为“白军”,国民党统治区为“白区”等。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汉语中也说“洁白如玉”、“阳春白雪”、“白衣天使”等词语。
西方文化中的白色意义主要基于其本身色彩,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着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含义。白色是有西方文明以来新娘所用的唯一颜色,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的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在《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英语词汇中:white day是“吉日”,white 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 man指“高尚的人”,white lie为“善意的谎言”等。当然在一定场合,white也可用作贬义,如在用于形容人心理情感变化时,如white-hot(愤怒的);white feather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
2.3 粉色(pink)
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又叫桃花色。唐代诗人崔护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究其根由,是女子为修饰自己而施用粉红色胭脂,脸色白里透红,可与美丽的桃花相比之故。白居易《长恨歌》中也有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汉语词汇中,也有“红粉佳人”、“朱颜粉面”等,将粉色象征为女性;汉语中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也被称为“桃色事件”、“桃色新闻”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则象征极致、精华、完美,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事物),the pink of politeness(十分彬彬有礼)等;也可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lady(高格调鸡尾酒),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pink-collar worker(高层女秘书)等。
3. 结语
英汉语言中关于颜色的词汇非常丰富,文章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二。两种语言中相同颜色的词汇很可能表示不同的涵义,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因这些汇汇所表达的特有的象征意义是在其特定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所以其内在涵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尽管在目前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许多关于颜色的词汇被赋予了相对复杂的涵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汇的释义也出现了许多相似之处,但归纳和总结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对于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于减少或避免文化误解或文化隔阂,都是十分有用的。
摘要: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 将汉英语言中的几种颜色词汇进行比较, 分析其在特定的语言中所附带的不同文化寓意。
关键词:汉英语言,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
参考文献
[1]肖蔚.英汉语颜色词语义比较[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2]周力.汉英颜色词的比较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浅淡汉英文化差异 篇11
汉英两种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本文着重分析英汉两种文化在日常用语和肢体语言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以便使学习者更好的了解英汉两种文化。
关键词:两种不同文化;文化;不同
【中图分类号】G642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不了解某一国家语言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的运用这种语言。因此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这里粗略探讨一下英语国家的人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本文只围绕日常用语——打招呼和告别、称呼和称谓、祝贺和赞扬、肢体语言,这些具体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考察。
第一章 日常用语所表现的文化差异
第一节:打招呼和告别
每天进出学校、教室或宿舍,都会碰到你的同学或朋友,很自然的会打招呼,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是“吃了么?”被问候的一方会微笑点点头或摇摇头,然后答:“先走了。”或挥挥手表示告别。这一组打招呼的情景,中国人都知道并且很自然的理解对方的“吃了么?”等同于“你好”而不是真的问你吃没吃饭,但是如果你和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朋友这样打招呼,他们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英文的:Have you eaten yet ?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 ?外国人听起来就很奇怪。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是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这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显然让很多人不了解或没有真正理解这种中国式的,含有中国式文化内涵的打招呼方式,会让外国朋友误解的。
人们告别时通常说:“Goodbye ,bye-bye .”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但是中国人习惯在说‘Goodbye’或‘再见’之前,还会说一些客套、寒暄的话,或者是客人到家里、去餐馆吃饭、光顾商店等,走时,按中国的习惯,大部分人会说“请慢走”、“走好”、“有空常来啊”······你要是住旅店,走时,旅店的服务人员会说“一路走好”、“一路顺风”。如果把这些中国习惯的告别辞让说英语的人理解会是‘Go slowly ,walk slowly’或 “Ride slowly.”(请慢走,走好);另一句(有空常来)——“ Come as much as you can. ”或 “Come as often as possible .”这种中国习惯性的语言,在以英语思维理解后,会让西方人理解不了,会觉得不知所云。如果长期生活在中国,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那么这些英国或美国说英语的朋友,在碰到这种情况时,就会做出与中国人同样的反应,‘微笑点头说再见’。
第二节:称呼和称谓
中国文化中长幼、上下不同身份的称呼是很讲究的,讲“贬己尊人”的准则,对他人、长辈、上级的称呼一定称呼职位、头衔。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常见“二哥、大姐、二姑、大伯、李叔、王嫂等。而用英语称呼时不论对男或对女,直呼起名就行了。主要有例外是:称呼父母为Dad 、Mom 、Mum 、Mother 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 ,Grandma等,有时称年长的亲戚为Aunt Mary or Uncle Jim (一般用名字,不用姓)。美国人对亲戚关系一般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直接以名字相互称呼。在用汉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表示亲属的表示亲属的词语常常在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方面会造成很大困难,因为不是所有的称谓都可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对应词。
第三节:祝贺和赞扬
听到别人的祝贺和赞扬时,美国人和中国人回答和对待的态度不同,请看以下事例:
1.在中国,一家地道的中国人的参观开张,祝贺的人说,‘恭喜发财’、‘开业大吉’等祝贺的语言,中国人的表示一般是,‘同喜同喜’、‘大家发财’等谦虚的语言来回应。
2.在中国如果有人称赞你身材好,很多人都会这样回答:“我身材不好,我简直普通地不能再普通了。”
上面两个例子换做两个美国人则会回答,“非常感谢,以后会更好,你也很棒啊,加油......”
在这几个例子中都反应了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中国人总是谦虚的回答,对于别人给予的祝贺和称赞都只是含蓄的接受;相反的,如果你不直接接受别人的祝贺,在美国人看来,你是不尊重他人或轻视别人。
肢体语言
在有各种文化背景的民族中,点头是否都表示“是”,摇头是否都表示 “不” ?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 “文化差异” 问题。我们同别人谈话时,交际的方式不限于词语,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同语言一样,肢体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完全不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话语交流方式。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运用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在汉英肢体语言差异还有如下几种情况。
(1)有动作一样,意义不同的:
比如在一个公开场合,听完演讲或看完表演,可以看到在场的中国听众或观众会鼓掌表示感谢、表示友好感情,如果表演人或演讲人是中国人,他们也会和观众一起鼓掌致谢;而表演人是美国人他们不会为自己鼓掌,有时被认为是不谦虚的。
(2)也有意义相同而动作有差异的情况:在中国,如果你要叫一个离你距离较远用手势才能让对方注意到你的意图,中国人会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人这样叫人的动作是在招呼小动物。所以,要和一个美国人打交道远距离叫人时,你的中国式肢体语言就要换成,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等等这些差异举不胜举。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各自具有自身文化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流。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动作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所以,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语教学与美国文化[M],外语教学出版,1987年4月。
2、刘旭宝,英美习俗和社交礼仪[M],西南交大出版,1994年。
3、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浅谈汉英语言中的差异与翻译方法 篇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 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 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 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 音律协调, 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言简意赅。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社会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观念、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要求人们既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和一般的知识, 也要求人们对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由其自有的思想观念。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制约着文化, 文化也影响着语言。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 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地域环境、政治经济、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由此可见,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1993:109)
二、汉英语言的差异
1.习语的差异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丰富的习语, 它们或含蓄或幽默或严肃或典雅, 简洁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多种差异,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色和信息, 使得同样的字面意义或是形象意义的语言文字可能有着不同的隐含的意义。而产生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 生存环境的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事业一度领先,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因此创造了许多像“挥金如土”、“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一样与土地有关的词语。
(2) 宗教信仰方面。
在英汉语言中有很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自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了, 人们相信佛能主宰人世间的一切, 因此创造了许多与佛有关的习语, 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等。而在西方许多国家中, 特别是在英美国家, 人们信奉基督教, 因此也创造了许多与基督教相关的习语, 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及God bless you这样的祝福话语。
(3) 历史典故。
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也大量应用与英汉两种语言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但意义复杂, 往往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如“口若悬河”、“分道扬镳”等等。英语历史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 如Achilles’heel等。
2.文化的差异
因为语言总体上来看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物, 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出发, 并将此作为基点。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其在相互翻译时带来了诸多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上。汉文化是一元主义, 强调“整体论”;英文化是多元主义, 崇尚“个人论”。除此之外, 汉英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地理环境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对该地区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和英国, 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 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
三、翻译策略
1.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从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r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 我们了解到, 所有的这些主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中心的要义都是译文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表达其意, 并保持原文的特点。
在翻译的方法上,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界不断争论的焦点问题。其实直译与意译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 而是是相对。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不论是句子还是段落文章的翻译都会兼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一部真正成功的译作总是直译意译掺半, 直译意译相结合。因此应适时适地选择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
2.针对文化差异所采用的翻译方法
(1)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在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等特征的基础上传达原文的内容, 以作者为中心, 读者向其靠拢, 适应原文。这种翻译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 从而使交际变得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 并且在目的语中将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出来。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感受文化的独特之处、丰富目的语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但是, 由于异化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 晦涩难懂, 这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会困难重重。
(2) 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言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念, 对原文进行同化的过程。该翻译方法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的目的语进行翻译, 掩盖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突出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而言, 想要完全掌握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 这种方法保证译文的通顺。这样, 读者便可以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轻松理解译文, 也可以避免文化冲突。
四、结论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更是一种文化的转换。只有充分地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和习惯, 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才能准确无误地进行翻译。也只有了解了民族特色文化,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者。
摘要:英语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作为英美文化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深深地烙上了英美独有的、甚至是欧洲英语国家特有的文化印记。然而汉语作为一个有着十多亿人口使用的语言, 又有其独有的特点。同时由于民情风俗及地域的不同, 使得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差异给语言之间的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通过求同存异、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解决的。
关键词:汉英语言,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5-115.
[2]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8) .
[3]赵爱国.语言文化学论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28-41.
[4]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汪伏祥, 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外文出版社, 2006.
[6]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推荐阅读: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10-02
汉英颜色词文化学探析10-05
汉英词汇中的中西文化06-17
汉英委婉语的文化内涵08-31
汉英实践08-23
汉英词语09-13
汉英外宣翻译06-09
汉英翻译策略07-02
汉英民族论文07-28
汉英习语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