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论

2024-10-19

语言文化论(共12篇)

语言文化论 篇1

一、卡西尔有关人的论述

“人是什么?”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久远的话题, 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的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出自己对人的定义, 他认为与其说人是“理性的动物”, 不如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从人的全部活动, 从人的劳作 (work) 中去探索人的本质, 他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人的特点在于能以符号来解释和把握世界, 因此, 他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这标志对人的探索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卡西尔认为对于统辖一切其他有机体的生物学规律来说, 人类世界并没有什么意外, 但在人类世界中, 人的功能圈不仅在量上有所扩大, 而且还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在人类世界中, 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外, 还有符号系统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 它改变了整个人类生活。与其他动物相比, 人不是生活在一个纯粹自然的世界之中, 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里。这个符号世界并不是一个仅仅只有数理科学的世界, 它还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历史、科学等。“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 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 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 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人不再能直接地面对实在, 他不可能仿佛是面对面地直观实在了。人的符号能力活动 (Symbolic activity) 进展多少, 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 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 以至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 他就不可能看见或是认识任何东西。人在理论领域中的这种状况同样也表现在实践领域之中, 人并不是生活在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 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 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 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 (1) P35没有符号系统, 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之内, 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

卡西尔并没有止步于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在此定义的基础上, 他进一步把符号和文化联系起来。卡西尔考察了人怎样以符号为媒介创造各种各样的文化, 其核心是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性存在于人自身不断创造文化的符号活动之中, 换言之, 整个人类文化的世界都是由人所建造的符号的宇宙。“人的突出特征, 人与众不同的标志, 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 而是人的劳作 (work) 。正是这种劳作, 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 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 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 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的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 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 (2) P95

二、卡西尔的语言观

在《人论》的下篇, 卡西尔依次剖析了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等。这里我们重点说说卡西尔眼中的语言这一文化现象。

在卡西尔看来, 语言的起源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对人的心灵有着不可思议的诱惑力。人类语言的所有形式都以其清晰恰当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原始语言真实地表现了原始文明的状况和原始心灵的倾向, 是一种表达了万物本性和本质的语言。随着人类社会从儿童期进入成年期, 早期人类的儿童式的具体、粗率、活跃的语言被成人的抽象的、鲜明的、概念化的语言所取代。凝结在当前的言语中的一些观念, 曾是如此那般的鲜活, 但在麻木的理性世界里我们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如何破解原始的隐喻式语言背后的秘密就成了语言工作者的一项既艰辛又有趣的任务。

卡西尔从神话学、形而上学、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了语言的功能和价值。在原始人的心中, 自然和社会不仅是密切地相互联系着, 而且是一个难分的整体。这个世界并不是死寂的无声无息的世界, 而是能够倾听和理解的世界, 如果以适当的方式向自然力提出请求, 他们是不会拒绝帮助的。语词呢, 则具有一种自然的甚至是超自然的能力, 没有什么东西能抗拒巫术的语词。随着人类的进步, 人们发现凭借巫术语词来征服自然的希望破灭, 语词不可能改变事物的本性, 不能左右诸神和魔鬼的意志。人们开始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语言与实在的关系。这时语词的语义功能代替了语词的巫术功能, 语词的巫术功能消失。人们开始从语言的逻辑特性来了解语词的意义。“从物理上讲, 语词可以被说成是软弱无力的;但是从逻辑上讲, 它被提到了更高的甚至是最高的地位:逻各斯成为宇宙的原则, 并且也成了人类知识的首要原则。” (3) P155这个转折发生在早期希腊哲学中。它促使早期的希腊哲学思想从自然哲学转向语言哲学。到了古希腊中期的语言理论, 起主要作用的不再是形而上学, 而是人类学。

卡西尔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 以上的解释都是不切题意的, 因为它们没有注意到语言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人类最基本的发音并不与物理事物相关, 但也不是纯粹任意的记号 (signs) 。它们是自然的, 不是人为的, 但它们与外部对象的性质毫无关系。它们是人类情感的无意识表露, 是感叹, 是突迸而出的呼叫。希腊思想家得谟克利特第一个提出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言语起源于某些具有单纯情感性质的音节。这种感叹说对语言理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但仅仅把人类语言与某些生物学的事实联系起来是不够的, 当这种关联建立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之上时, 感叹说才真正地趋于成熟了。达尔文认为富于表情的声音或动作是由某些生物学需要所支配的, 并依照一定的生物学规律来使用。从这个角度, 关于古老的语言起源的问题就可以通过严格经验的和科学的方式来解决了, 同时人类语言成了一种普遍的自然天赋。

卡西尔并没有同意这样的观点, 他进一步说明关于语言起源的生物学的倡导者是片面的, 并指出他们的学说是以从感叹词到言语有一条直接的通道这一没有经过证明的假设为出发点的。如果要采取严格的经验方法, 就必须排斥这些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但至少也是可疑的和臆测的假设。卡西尔提出从语言的结构上来分析语言。他把人类语言分为情感语言和命题语言, 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的真正分界线, 同时指出只有对结构的分析才能揭示两种语言之间的根本区别。

在卡西尔看来, 语言并不是一个单纯而又统一的现象, 它是由各种不同的成分组成的, 而且这些成分不是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的, 其中最初和最基本的层次是情感语言和命题语言。人类的全部话语中的很大一部分属于情感语言, 几乎没有一个句子 (数学的纯形式的句子或许例外) 不带有某种情感或情绪的色彩。在动

暗夜中的战栗

——《明天》和《在祠堂里》文本细读比较

韩利贤 (河北大学文学院071000)

摘要:《明天》是鲁迅先生写的比较黑暗的一篇小说, 揭示单四嫂子悲剧命运的同时作者对鲁镇人的冷漠与隔膜进行了充分展示;《在祠堂里》是沙汀写的十分压抑阴冷的一篇小说, 揭露军阀的黑暗暴力同时作者把川西小镇祠堂里的一群看客放到了舞台的中心, 深刻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在展示、批判看客上两篇小说具有着艺术上所达到的张力, 同时, 在批判国民性思想内容上也一脉相承。本文也正是从两篇小说对看客的剖析和开掘上进行比较分析并找到研究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看客;批判国民性;艺术张力;悲剧内蕴

鲁迅短篇小说《明天》发表于1919年5月, 讲述一个寡妇痛失爱子的故事;沙汀短篇小说《在祠堂里》发表于1936年6月, 讲述一个洗衣婆女儿不满于强迫婚姻、争取自由爱情而被当连长的丈夫强行装进棺材活活闷死的故事。从两篇小说的内容上或者所指控的对象上似乎找不到什么可比较性, 然而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两篇小说对看客心理的剖析和开掘上颇具匠心, 深入研究下去会发现比较分析两篇小说的价值所在。

一、哀惋与控诉

毫无疑问, 沙汀是深受鲁迅指引与影响而进行创作的作家。读过《在祠堂里》, 笔者首先感受到的是它与《明天》在“看客”或者说是群体描写与人物设置上的对应。小说《明天》里陪伴单四嫂子走向不可知的“明天”的是隔壁咸亨酒店里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之流的下流小曲和调笑声以及鲁镇冷漠环境里的人们在她失去儿子宝儿后的所剩财物上的打主意。《在祠堂里》伴随洗衣婆女儿被装进棺材的人生惨剧的是同住祠堂里的布客大嫂、寡妇“肉电报”、七公公之类充满探隐私、看笑话的浓厚兴趣的紧紧关注、打探与品评。冷漠、隔膜、“好心”甚至幸灾乐

物的世界中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类似或是相似的情感语言, 动物们可以通过情感语言表达出它们的愤怒、绝望、悲伤、玩笑、喜悦等情绪。只是在人类语言中还存有这样一种形式:它的语词不仅仅是感叹词, 不仅仅是感情的无意识表露, 而是一个有着一定句法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句子的一部分。然而动物的表达是一定不具有客观的指称或是意义的。迄今为止, 任何动物都没有跨出过从情感语言到命题语言这一决定性的一步。

为了清晰地说明此问题, 卡西尔对符号和信号进行了仔细的区分。符号和信号虽然有相通之处, 但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信号和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 分别与动物和人的生存方式相关联。信号是“操作者”, 属于物理的存在世界。符号是“指称者”, 属于人类的意义世界。信号即使在运用和理解时, 也仍然有着某种物理的或是实体性的存在, 而符号则只有功能的意义。动物是以某种本能活动去被动适应外部环境, 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 只有行动的功能。而人却是以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 除了行动功能以外, 还有符号意义的功能。动物以获得信号去适应所属的环境, 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并通过符号去把握世界。“在前一种情况下 (有机体的反应) , 对于外界刺激的回答是直接而迅速地作出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下 (人的反应) , 这种回答则是延缓了的——它被思想的缓慢复杂过程所打断和延缓。” (4) P35这种缓慢复杂的过程正是人的思维符号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要把复杂的感性经验形式化, 一方面要以这种形式化的符号去统摄所要表达的外部世界。符号之所以有统摄外部世界的功能在于它的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这三大特征成了打开人类文化世界大门的秘诀。

动物只具有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 只有人才发展了符号化的祸, 正是在对这些看客或“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的充分展示描写过程中, 两位作者完成自己的小说, 批判群体指向上产生了可参照性。

《明天》里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这些咸亨酒店的酒肉之徒对单四嫂子可以说是虎视眈眈的关注着, 在他们看来, 宝儿的死可以促成单四嫂子精神的跨台。他们喝酒吃肉唱小曲到深夜却不去关心一个三岁小儿的生命。在留着长长指甲的何小仙、药店伙计的冷漠或者说无赖们的调笑所构成的“催命符”下, 宝儿不幸夭亡了——单四嫂子失去了她的“明天”, 同时又不止是丧子的不幸、没有一个人来真心关心安慰她, 连她的财物也一并丧失了。在这个“无意识”的群体里还有一个“好心的”王九妈。她住在单四嫂子对门, 并且表面看来为单四嫂子家的丧事尽心尽力、前后张罗。王九妈似乎是无懈可击的, 但我们从她对宝儿病情的判断上“把头点了两点, 摇了两摇”, 以及在宝儿入殓时把单四嫂子强硬脱开中, 我们总会觉出这个老妇人的缺少真诚的人情味。鲁迅写“无意识”群而塑造出王九妈这一形象, 真可谓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一个孤儿被“七手八脚”盖上了棺盖, 一个寡妇等待着他们“七手八脚”地撕成碎片。鲁镇的人们却依然在保有早睡的古风中沉沉睡去。

小说《在祠堂里》的布客大嫂、寡妇“肉电报”、七公公之类的看客, 在麻木、无聊中更掺杂着极深的封建意识与极为卑琐的小市民心理。在女主人公遭到连长丈夫的咒骂、毒打过程中, 他 (她) 们不仅充满探隐私、看笑话的浓厚兴趣, 而且对女主人公始终抱幸灾乐祸的心理。身为寡妇的“肉电报”, 对于这个旁人的世界显然是唯恐不乱的, 似乎只有这样她才会获得一丝心理的平衡, 对于处处显示比周围妇女要清高的洗衣婆女儿则更是司机进行心理报复“到还有脸说自己是女学生呵, 真羞死人!”。

想象力和思维。为人类所特有的是命题语言, 这也是人与动物的真正区别所在, 因此要在情感语言和命题语言之间作出严格的区分。人类借助符号系统中的语言给事物命名、分类、归纳, 制定这个世界的秩序, 使原本混沌死寂的世界开始清晰, 并成为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去把握世界, 不断与自己对话, 肆意地生活在自己构建的语言世界中。在某种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 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语言呈现具体的形态, 具有多样性、歧异性的特征, 这是不争的事实。和其他的符号形式一样, 它的最高同时也是唯一的任务是把人们统一起来, 但符号的形式如果不能把人们加以分离, 就不能造成统一。正如我们所知, 人类的共同体要以统一的语言为基础, 但是对共同体来说, 又再没有比言语的多样性更大的障碍了。卡西尔认为如果真的有这种统一性的话, 语言的统一性也是一种功能的统一性, 而不是实体的统一性。不同的语言, 不论其差异多么的明显, 它们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在语言共同体中起着同样的作用。言语的任务不只是复制摹仿事物的既定秩序或是现成秩序, 而是具有创造和构造的功能。具有至上重要作用的是语言的“能”, 而不是语言的“功”。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是走向新世界的一个通道, 它开辟了新的视野, 丰富了我们的经验, 反映了我们想说话的渴望和热情, 标志着人类企图探知并征服客观世界的愿望。因此, 卡西尔提出我们研究语言, 不能仅仅是简单分析语言的结果、产物、最终效果, 而且要研究语言过程本身。

摘要:卡西尔认为人不仅是符号的动物, 而且以符号为媒介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他的著作《人论》中, 卡西尔对语言符号的起源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符号文化,卡西尔,《人论》,语言观

参考文献

[1][2][3][4]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语言文化论 篇2

论白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所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颜色之间的差异比较突出.本文仅以 “白色”为例,讨论“白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作 者:高美云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RTH NORTH BRIDGE年,卷(期):“”(6)分类号:H0关键词:白色 文化 语言 颜色词

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高科技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开始,网络的使用就在信息传播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这也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网络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大多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的新词汇,其更新速度之快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理所当然的,随之的语言规范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现代网络语言的含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并非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都被视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特指起源于网络并广泛在网络上使用,和传统汉语使用规则不同的部分词汇、语法等等。网络语言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与网络相关的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

三、网络语言的产生

自网络产生以来,人类已经渐渐走进无纸化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必须品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网络生活也成为个人娱乐方式的主流,网络沟通交流,看新闻、购物等统统搬上网络,在互联网上,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语言、姓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可以畅所欲言,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网络语言是指网络常用语,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等与网络相关的用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而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所传递的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的信息。网络语言不仅是新兴的一种语言体系,而且是网络产生以来所引领而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条件也很广泛。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下,人们可以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在宽松的环境下,网友们大胆创新,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语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形成网络语言的一大条件,网络语言通过网络传递,人们通过键盘及其软件自带的符号输入成形,达到自我创新的效果。

四、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而言,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命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我们莞尔之余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独具的创造性。

(二)简省性

网络交流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受和发送信息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因此用语简洁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是网络交流的必然要求,这使简洁性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简洁性不仅要求言简意赅,同时要求输入简便,浏览迅速。因此网络用语在用字节俭的同时,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文字)的局限,创制了各种新型“书写”符号,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网络缩略词,以及一些以原有语素为基础创造的网络新词语等。它们遍布整个网络交际,体现了网络语言新异的表达效果。

(三)依赖性

网络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有两层含义:首先,网络语言依赖于互联网络这一宏观语境。离开了网络语境,不少网络语言很容易被误读。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对具体的微观语境也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诙谐性

网络语言除要求简洁明快、新颖奇特外,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十分重要。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特点,迎合了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紧张忙碌的人们可以轻松无虑地畅所欲言。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跳动着智慧的火花。

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语言理论是关于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发展方面的抽象规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语言作为抽象客体,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形象的描述,而在未来,网络必定会成为全民发挥思想和创新意识,汇集语言的大平台,而网络语言也将慢慢融入生活,成为生活语言的一部分,但整体而言,网络语言具有反传统和诸多的不规范性,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和现实的不同性,网络语言的组成形式更加灵活,而在传统的汉语言学习中,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正在被颠覆,许多历史的名著在网上以种种解构、改编被传播开来,对于青少年理解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适应的加入一些好的网络语言,跟时代接轨。但是,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把好网络语言进入全民交际语的关口,认真研究相关内容以及现象,处理相关问题,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的吸取做出正确的引导,并加以规范。

六、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对于不合规范又缺乏实际语言价值的各种网络语言符号,其治理的根基并不在于网络。首先是教育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模式出现了偏差,在进行一种作家培养教育而非出色语言使用者教育,这使得语文教学的受众在心理上就无法广泛接受,而在面对其他语种的冲击中无所改革更降低了人们对其的期盼程度,在教而不学、学而不会,不会更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实际上在逐年走低,虽然在学习英语时投入的精力更多,可水平却未见提高太多。由此可见,消解冲击首要便是改革中文教育,使之具备母语应有的教学地位。其次,加速网络在成年人当中的普及,提高网民平均年龄,使得具有较完善价值观的人群成为网络用户主力,消解年轻人在网络中的引导性力量,在网络语言成为网络交流标准之前将其化解归零。

七、结束语

网络语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汉语要取得长久发展,离不开网络语言来促进其不断更新,我们也看到有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然而,网络语言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3,(3)

[2]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

语言文化论 篇4

发展双语是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纵观中外语言发展史, 除去战争, 殖民政策外、各民族语言自身的演变过程, 都是通过不断吸收外族语, 特别是较发达的外族语中的有益成分而发展起来的。根据连通器原理, 语言文化是流动的, 这种流动是双向的、不平衡的, 是从一种语言文化的富集区向一种语言文化的贫瘠区流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 也是通过语言的接触和影响发展的。吸收外来词是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外来词”, 又叫借词, 乃是一种民族语言从另一种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按照连通器原理, 本民族语言里没有, 而另一个民族语言里有的词, 便流向没有的民族语言里, 并吸收进去, 或者是“开发出来”即用原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法, 构成新词, 供本民族使用。

外来词 (或借词) 是在两个民族交往和文化的流动中产生的。比如汉语中的“佛”是从梵语中借来的, “葡萄”是从古代西域借来的, “摩托”源于英语motor。一本《汉语外来语辞典》就收集了1万多外来词 (或借词) , 可见, 外来词是一个民族与外民族交往的纪录。所以借词又是发展民族语言文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回头看看汉语的历史, 假如没有佛教的传入, 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汉语文化。然而, 中国文化中的佛学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西域僧人翻译过来的。谈到古代西域翻译家的功绩, 维吾尔学者热扎克·买提尼牙孜先生主编的《西域翻译史》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记录了以鸠摩罗什 (344-413, 龟兹国人) , 慧琳 (737-820, 疏勒人) , 为代表的41位西域高僧, 从公元148-576年之间汉译佛经的业绩, 他们全都逝世在中原大地, 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古代的新疆学者, 他们不仅仅是佛学高僧和翻译家, 而是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的参与者, 而且还是汉语文化真正的建设者。

哈萨克斯坦著名学者、诗人奥勒扎斯·苏莱曼诺夫谈到两种语言文化交汇的时候说得好:

“通过相互作用语言才会发展。所有伟大的文化, 如果人为地中断它们与世界的联系, 就会停步不前, 甚至下滑。人类历史可以对此提供大量证明。文化的繁荣——这是数千年来不断地与其他文化接触的成果。语言也是同样属于此类情况。”

“借用外来语无论如何不是语言贫乏的象征, 而是语言发展的自然因素。”

“‘独立’文化只能存在于隐没在大海之中的孤岛上。失去和其他文化联系的文化才是‘独立’文化, 也就是孤岛文化, 它发展很慢, 其语言表达上也是极其贫乏的。”

不仅现代汉语文化吸收了许多外来语文化成分, 就是世界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是如此, 所有的语言文化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先人门创造而代代相传下来的原始的母语文化, 一部分是通过借词, 不断吸收的外来语的文化。新疆各少数民族的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借词,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不妨让我们对维吾尔语言文化做一番分析。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交汇之地, 新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许多民族有着经济和文化交往, 因此外语借词在新疆民族语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众所皆知, 现代维吾尔语言文字形成于11世纪的喀拉汗王朝。当时王朝的回鹘人因信奉伊斯兰教而改用由阿拉伯字母创制的哈卡尼亚文 (引自《新疆通志·第76卷·语言文字志》) , 由此, 在维吾尔语言中吸收了当时伊斯兰世界中盛行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据学者们统计, 维吾尔历史上的重要著作《福乐智慧》一书, 使用了约有6000多个根词和派生词, 其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就有500个左右 (参阅《新疆伊斯兰汗朝史略》,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年版) 。

1876年沙皇政府曾派军官A. H. 库罗帕特金到新疆南疆收集情报, 它在《喀什噶里亚》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喀什噶里亚, 几乎所有各地都通行着突厥语。整个地区的人都操同一方言。这种方言, 在某些方面不同于其它中亚汗国所通行的方言。这种差异, 部分是由于和汉语混合的结果, 另一部分是由于不少物品的名称不同所至。……这个地区通行的计量名称和时间的划分方法, 都是袭用中国人的……”

由此可见, 从创制哈卡尼亚文的11世纪到1876年, 前后8个世纪, 当时维吾尔语中就有许多汉语借词。

自从沙皇俄国入侵中亚, 强迫中国签订《伊犁条约》后, 特别是十月革命成功以后, 由于苏联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 其水平事实上就比当时的中国经济和文化的水平要高得多, 由于当时大量的中俄边境贸易, 由于新疆地方政府派出大量留学生去苏联学习, 特别是二战时期苏联通过新疆运送大量物资支援中国抗日, 由于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涌入新疆, 以及当时新疆有俄文会、俄文影院、俄文书店和俄罗斯医院等等原因, 俄语文化在新疆空前流行, 从而导致大量俄语词汇 (包括俄语从欧洲引进的外来词) 进入维吾尔语的 (主要是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科学词汇) , 现代维吾尔语中出现诸如radio (无线电) , maschina (机器) , kino (电影) 等大量的俄语借词。

到了20世纪80年代,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实力大大加强, 国民生产总值依据世界第六位, 是俄罗斯的近3倍。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下, 大量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新科技、新工程进入新疆, 导致维吾尔语中涌进了大量现代汉语科技词汇, 如电视、手机、电脑、太阳能、火车、卧铺票、传真等等。

由此可以认为, 使用外来词 (借词) 不会同化一个民族。古代维吾尔人从11世纪起, 借用了许多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 维吾尔人没有变成波斯人或者阿拉伯人, 后来又使用了俄语借词也没有变成俄罗斯人, 同样的道理, 使用汉语借词, 维吾尔人也好, 哈萨克人也好, 都不会变成汉人。一切认为使用外来词 (借词) 就是被同化的观念是没有根据的。

综上所述, 外来词 (借词) 是在双语的对流中产生的, 可以说, 双语是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道路, 是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使用外来词 (借词) 乃是一个民族开放的的重要表现。从世界各国语言的发展来看, 没有哪一个发展中的民族语言, 是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言有一定的思想容量, 地方经济要发展, 民族要发展, 反映在语言上就要发展民族语言, 就要吸收外族语中的有益成分, 所以发展双语是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道路。

参考文献

[1].彭泽润, 李葆嘉.语言理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语言文化论文 篇5

论文1:高校校园语言文化的建设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社会变化,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

上世纪60年代,拉波(WilliamLabov)提出“语言变异”理论,指由于语言交际语境的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口语或书面语时产生的语言差异。

“语言存在多种变异形式”,“语言不是静止的,是受社会因素影响而不断产生变异形式的特殊符号系统”(Chambers1995;Chambersetal.)。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社会语言正在快速更新和发展。

而大学校园语言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充分体现语言变异的特征。

不仅反映大学文化生活的现实状况,而且折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态。

大学生是提升语言变异速度的重要群体。

他们崇尚自由和创造,通常不愿遵循传统。

使用语言时,往往打破语言语法、语义及语用规范,从而创造出庞大的变异语言。

而这些变异语言很多能成为校园流行语,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笔者深入河北省五所高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了解校园语言变异的主要类型,以及大学群体对校园语言变异的认知程度及态度。

问卷共发放230份,收回204份,有效试卷202份。

内容涉及经常使用的校园语言、使用校园流行语的心理、对校园语言的态度及改善校园语言环境的建议四个方面,共计20小题。

访谈对象为高校学生、学生工作者及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对当前校园语言环境现状的态度及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校园语言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校园语言的变异类型

(一)语音变异。

在校园交际中,大学生常利用数字或字母谐音、叠音词等,创造性地传递特定信息,巧妙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如用数字“1314”替代“一生一世”,用“美眉”代表“漂亮姑娘”。

这些用法形式简单、容易记忆,正好迎合大学生追求时尚、喜欢创新的心理,因此备受欢迎。

(二)词汇变异。

在校园流行语中,大学生大量使用新创词、缩略词和旧词新意等,反映大学生特定的社会文化心态。

如将“偶像”赋予“呕吐对象”的意思,将“天才”赋予“天生的蠢材”意思等。

此外,“泄题门”、“李跑跑”、“打酱油”、“俯卧撑”等网络及热点新闻词汇成为校园语言的热门。

(三)句法变异。

在校园流行语中,汉语词汇和英语单词的混合形式及汉语词语与英语语法形式的混用构成了校园语言的另一种变异形式。

如“你Out了”表示“某人落伍了”、“今天办事不顺,郁闷ing”表示“今天办事不顺,正在郁闷”。

这种表达方式缩短了同学间的距离,使交际活动变得生动轻松。

但是这样的搭配又有些不伦不类,影响汉语的规范表达。

二、校园语言变异原因

(一)多语言环境因素。

当今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语言使用习惯的群体交流,渐渐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而这种语言多数情况下是语言变异后的产物。

当前现实的语言环境、网络语言环境、媒体语言环境及政治语言环境不同碰撞,促成校园语言的变异,大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变异的语言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语言环境的切换及交流。

如“有木有”,也就是“有没有”,来自于地方方言;“屌丝、逆袭”来自于网络语言,等等。

(二)大学生心态因素不同于其他群体,大学生群体的经历相同点比较多,对学习、生活、就业及社会期盼等各种压力有共同感受,由此形成共同的心理状态,使用校园流行语是他们宣泄心情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讲,大学生心理状态可分为“从众心理”、“仿效心理”、“防御心理”、“求异心理”。

“从众心理”是过集体生活的首要心理,是大学生祛除孤独感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校园流行语的传播。

“仿效心理”来源于各种媒体的影响,如电影中的台词、明星说过的话等。

“仿效心理”可以使这些语言或加工过的这些语言迅速成为校园流行语。

“防御心理”则是体现大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宣泄,因此,像“伤不起”、“吐槽”等词汇能成为校园流行语。

最后来说“求异心理”,这是大学生自我个性展示需求形成的,目的是体现自我价值和个人魅力,如常见于微博的“任性”、“nozuo,nodie”等。

(三)社会心态因素。

校园语言的变异是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折射,是某些社会情绪的反映。

当前,“90”后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独立的个性与传统价值观相冲突。

他们渴望自我展现,成为流行语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的主力军。

“卖萌”、坑爹”、“吃货”这些词就是很好的印证,这些校园流行语的传播为他们宣泄情绪提供了一个平台。

(四)政治环境因素。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宽松的政治环境允许多样化多层面语言环境共存,为校园流行语的存在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各种“体”的流行语才层出不穷。

除此,流行语与政治还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很多校园流行语来自于政治事件,如“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高频使用语句,用于讽刺目的。

还有“我爸是李刚”等,这些词的流行扩大了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起到监督作用。

三、语言变异背景下的高校校园语言文化建设策略

针对校园流行语已融入校园文化中,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校园流行语的使用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校园语言建设尤其重要。

根据校园语言变异原因分析及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校园语言建设策略。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塑造优秀的人物性格。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可塑性比较大。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从塑造人物性格做起。

首先要营造好的校园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培育人、塑造人,使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人生坐标,积极奋进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中。

(二)加强现代汉语建设,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语言环境。

在塑造人物性格的同时,更要突出现代汉语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

学校和各种社团要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与传承现代汉语。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媒体语言、官方语言、方言等多语言环境,使校园语言建设在变异的前提下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规范语言,促进现代汉语在校园中的体现。

学校要制定统一的语言使用标准,规范教师授课、学校标语、校园媒体及各种社团公共场合使用的语言,并把语言使用纳入考核指标,促进现代汉语在校园语言中的体现。

同时不限制积极校园流行语在校园中的使用,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补充。

(四)开展心理疏导,使学生正确对待负面情绪。

学校应提供优质的心理疏导服务,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校园流行语中体现的负面情绪及影响及时疏导,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使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学会在顺境与逆境中调整自我、激发自我。

四、结语

本研究首先阐述校园语言的变异类型及原因,然后对校园语言变异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做了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四点校园语言文化建设建议,期待本研究为我国高校语言文化建设提供帮助。

略谈语言文化教学与“文化体验” 篇6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体验;教学分析;建议

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必须要与文化相互结合与传授,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必要语境,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很密切的关系,这样导致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时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并且针对文化教学的概念,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在教师的语言文化教学中,文化体验的观念很强,利用文化体验能够促进语言文化的学习。同时语言文化也是体验文化实践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语言文化与文化体验的教学,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语言文化教学的发展分析

1.国外的文化教学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文化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见解。从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相互交织与相互影响的。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对文化教学的称谓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在英国就将其称之为是背景研究。在法国则将其统称为文化。而在德国则将其直接命名为国家概况。

2.文化教学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最早提出文化教学则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而在早前的八十年代时,就将其统称为文化课程。主要是针对学习外语的学生来开设的。此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文化之间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不再以独立的学科存在了,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语境中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要素。在研究语文文化教学的起源与发展后,教学方法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开展语言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文化的目的与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做好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共组,积极倡导体验式的教学,促使学生学习好文化知识。且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语言文化教学的教学之路更为的宽广,所以这种体验与实践教学就要渗透到语言文化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好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二、我国基础外语教学以及文化教学

1.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状

现今很多教学方式都应用了文化教学的理念,而教学法则是关于语言本质以及学习方法的相关理念。现今来看我国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主要是建立结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充分说明语言属于一种封闭的系统,要重视对语言内部结构的认识。现今语言翻译教学法主要是向交际法教学方向转变,从而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传统的语言学习中仅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在语言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语言文化的重视程度,能抓紧从封闭的环境向开放的环境转化,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交际能力。

2.基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语言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一大障碍,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必须要克服文化差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言文化教学必须要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文化意识要与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充分结合在一起。这要求教师要教学中必须要充分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将会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语法,同时也要充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语言技能。另外,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及掌握,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能够结合差异性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语言掌握自觉性。并且学生能够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运用。

三、语言文化教学与文化体验

1.文化体验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本质上讲主要指一种文化教学现象,跨文化交际主要是不用文化背景下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并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参与人员都要将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并且对别人的话题进行理解,若是文化存在较大的不同,那么很容易造成一些误解,最终导致交际失败。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进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文化的传授与教学,让学生掌握以及区分不同的文化,从而来引导学生去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认知。在文化教学中,文化体验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概念,学生能与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相互接触,从而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意识。在文化体验中,主要有:首先是文化内涵,学生能够在内涵中实现学习结果,学生与教师之间会形成关联实质。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鼓励学生体验与外语的文化关联。可以往学生经常与外教交流,或者是上网去与外国朋友相互交谈,观看一些外国的影片等,以此来让学生在一些情境中感受外语,去学习英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文化体验对于学生跨文化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获取相关的文化体验之后,将有效提升跨文化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

2.体验性文化学习的结果

在经过文化的学习后,学生将会对文化有一个的深入的理解,并且也会提升学生的社户籍适应能力。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属于核心概念,语言水平则是则是重要的基本概念,这也是在新课改要求下的重要规定。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文化学习的基础便是语言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才能够真正去深刻分析文化差异,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体验,促进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语言的学习属于一种有意识以及有目的的过程,学者文化以及目标文化的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学习以及发展,学生的性格以及环境师生关系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文化的文学与进步。

3.体验性文化教学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去进行文化的体验,在体验中对文化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因此可以说体验文化学习时直接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以便于获取有效的文化信息,最终形成文化的理解意识,从而来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认知,提升文化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选择构建不停的学习内容,以便于让学生在各个学习内容中感受文化体验。简单地说文化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对话,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促进学生扮演不同的表演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文化分析,不断反思,从而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升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在我国的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应注意中国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实际要求。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是既要学习英语和获得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信息,又要通过英语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介绍自己的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内容方面,由于随着英语覆盖人群、语境、语域乃至功能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文化学习内容也会日趋宽泛。对于学生学习英语而言,一味追求本族语的文化立场,或一味迎合目的语的文化立场都不可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作为学生还是首先要认清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从而就具体的交际情景、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得体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当我们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则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合理配置不同文化教学素材,重视体验性文化教学,采取适当的文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现今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校的语言教学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有效的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文化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从而来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雪飞. 简析文化体验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科技展望. 2016,(07):50-51.

[2] 韦璐. 基于“文化体验循环”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 才智. 2015,(26):55-56.

[3] 石莹. 文化体验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 现代交际. 2016,(10):30-31.

[4] 刘佳婷. 文化体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 2015,(32):40-41.

[5] 王治江. “文化体验”大学英语——编写理念、形式、内容上的一次新突破[J]. 留学生. 2016,(06):50-56.

语言文化论 篇7

一、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 at sea等就囊括在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二、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地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三、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钟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使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各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地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5-115.

[2]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8) :342-345.

语言文化论 篇8

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 (Del Hymes, 1972) 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 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 (Cenale&Swain, 1980/1983) 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 丰富了焦急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 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 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 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 (高永晨, 2006) 中, 调查者发现如今学多原因导致今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现状。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不够了解, 因此就不能准确地道地应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 较为系统地进行语言学习的地点莫过于课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也必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 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2.1 文化错误影响语言学习的纯粹性

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造成这些语言学习的障碍时多方面的。其中一重要原因就需要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是传递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密不可分的。因此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也是同样不能孤立开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文化错误, 这些文化错误大大影响了语言学习的流畅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影响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成为学生犯文化错误的原因之一。不同于汉语语句, 英语句子中的语法成分有其独立作用, 以谓语为核心来控制句内各种成分。涉及动作含义的句内其它成分要以非谓语形式或从句按规则与主谓结构相连。但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句子并不少见。

(1) I have many companions dream of going abroad.

(2) Although I tried, but I still failed.

这样的句子正是由于中国的思维习惯而生成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如果不改变汉语的思维方式, 像这样不伦不类的句子会继续滋生, 学习地道、纯粹的英语将面临巨大障碍。

2.2 母语文化干扰

文化干扰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或下意识地强加到所学的目的语上去, 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 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形态的载体, 习惯于某种文化的人往往不把自己的习以为常的行为看作受某些内在的符号规律所支配。一种文化观念越是强大, 这种文化符号及其表意功能就越是不为人所自觉意识。如果我们把语言这个最典型的符号系统作为模式, 我们就必须努力排除视非语言符号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习惯, 把注意力引向它们的内在结构及其约定俗成的基础。这样学生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少, 进而不出现以下尴尬对话所导致的交际障碍。

(3) —Your dress is really nice!

—No, no!Where, where!

当然,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程度, 要避免由于过于强调目的语文化导入而造成的在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 这样才能更好地兼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2.3 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够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学习能力与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成正比。这即是“高分低能”的表现之一。很多学生对于跨文化方面知识、对西方习俗的了解程度、对非语言交际了解程度都不够深入, 因此与外国人交往时就很被动, 这些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的表现。美国外语教学协会 (American Counci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在其编写的外语教学大纲中把社会文化能力列入交际能力中, 这样跨文化能力就成了与语言运用能力并行的另外一种能力。在外语教育界, 有一股更强大的动力促使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影响文化知识学习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培养文化意识。教材中不符合文化现象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 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目的语的把握和运用。因此教材选编上要兼顾知识性和文化性, 同时还要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采取出国培训、文化讲座、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有效利用教学设备, 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生动地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 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 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 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承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这样才能了解文化差异汇中较多的隐形因素。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灵活性。要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采取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来学习文化知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培养学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能力, 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 这都要求学生掌握精准的文化知识, 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及其准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

[2]顾嘉祖, 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刘纪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错误分析[J].外语研究, 2003, (5) .

语言文化论 篇9

一、语言学理论本土化的必要性或前提因素

(一) 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世界语言种类众多, 每种语言有其自身的特征, 具有复杂性。西方语言理论研究的基础建立在印欧语系材料之上, 忽略汉语言材料的使用, 与汉语语言学传统必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存在长期的西化模式, 把西方语言学理论生搬硬套于汉语言的研究中, 其中很可能出现一些冲突。因此在“拿来”西方理论之后应该有一中国化的过程才能避免这样的冲突重复出现。短期内中国现代语言学者在语言学理论研究上若未能冲破这种困境, 那么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建设同样是势在必行。

世界族群众多, 所使用的语言也十分复杂, 种类繁多, 大概在两千五百到三千五百左右之间。研究者根据各种语言的特征对语言进行各种分类, 如类型分析法和谱系分析法等。前一种分析法根据语言的语法特点 (主要是词的构造或语法意义的表达方式等) 把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类型。后一种分析法是按语言的共同来源和语言亲属关系的远近将语言分为语系、语族和语支等。因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化远胜于人类的认知程度, 现有的分类法仍无法概括其多样性, 尤其是类型分析法。

汉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一重要语族, 具有自身的特点, 与印欧语系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印欧语系语言是典型的曲折型语言, 语言形态变化丰富。词汇有丰富的人称、时态和格的变化, 通过词的变化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汉藏语系则属于孤立型语言, 没有词的变化, 主要通过词序和一些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而在语音上, 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 而且可根据声调区别不同的词汇意义。据现有资料, 汉语与印欧语在结构形态、组织方略和文化精神上分别处于人类语言连续统对立的两极。

(二) 现代语言学的西化模式

欧洲的语言学研究早在19世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由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理论方法众多, 流派纷呈。但几乎所有的成果都是在分析和研究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其中很少利用到汉语言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所以借用西方语言学理论来研究汉语言必定会有脱节之处。如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均以西方语言为基础而建立, 如果用来分析汉语的语法结构则不合适。张世禄先生在翻译《语言学通论》指出过书中的西方本位主义思想和西方本位意识。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说:“从拉丁语到俄语, 我们觉得视野所及, 景象大抵是相同的, 尽管近处的、熟习的地势已经改变了。到了英语, 我们好像看到山形歪斜了一点, 不过整个景象还认得出来。然而一来到汉语, 头上的天都变了。”海德格尔说:“我到现在还不闹不清楚, 我当作语言的本质加以思考的东西, 是否也适合与东方语言的本质。”汉语语法简易灵活, 是任何形式主义的结构都难以概括清楚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 对语言的理论研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西学模式化特征下模仿的范本。在各高校《语言学概论》教材的语言学理论介绍和运用中就留有这种令人尴尬的人为痕迹。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必定要针对汉语的特征作出调适, 即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

(三) 中国语言学理论中的唯工具论倾向

中国的语言学界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和运用呈现拿来主义特征, 加之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致使另一研究传统的出现———讲纯净的语言学理论。其结果导致了浓厚的语言学工具论色彩, 从而剥离了语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首先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缺陷有关。早期的语言学研究是以研究自身利为目的, 对语言内在结构的研究占显著地位。把语言理解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说语言的人只要掌握了语言的语法、结构等抽象原则就能对语言像使用的其他工具那样召之即来, 挥之即去。

索绪尔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先驱者, 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强调符号的外部差异性, 系统中每一个符号只是凭借它与其他符号的差异而具有意义。符号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语言符号的一个根本特性是任意性。如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声音符号表示相同的意思, 这可以证明语言符号的形式 (能指) 与其所表示的意义 (所指) 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如表示“吃”, 汉语中用chī, 英语中用eat, 而法语中用m ange z, 葡萄牙语用com a。然而, 对语言符号价值的推崇使结构语言学忽视了语言系统会随社会的发展而接纳新的成分。结构语言学之所以认定语言符号任意性主要是由于音义联系中文化中介的轨迹被语言历史所磨灭, 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共时表象”或“共时假象”。汉字, 其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存在着文化中介。语言符号的出现和形成是约定俗成的, 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族群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甚至生态环境等都会成为符号形成的要素。

同样地, 在《语言学概论》课程里, 剥离语言的文化内涵必定会影响到此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特征。《语言学概论》是以全世界复杂多样的语言为研究和表述的对象, 应具有多元、广泛的学科触觉, 所引证的语料必定十分丰富, 其理论流派具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活跃性。注重语言与其他各项社会文化等要素之间广泛的联系是该课程的内容、理论开放性的明显表现。文化是一复杂的概念, 泰勒说:“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Edward B.Talor, Prim itive Culture, Harpe r&Row, 1958 (1871) , p.1.) 就广义而言, 文化指的是包括语言在内的一切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Edward Sapir, Language, p.22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 而且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博。可以说, 语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方式, 反映不同的文化经验和不同的文化心理, 并能印证文化变迁, 文化交流的痕迹会在语言文字系统中体现。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一直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历程。显然, 研究语言无法越过文化情境这个因素而独立进行, 语言符号观应转向注重文化内涵, 而不是索绪尔所强调的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无必然联系那样。如语言中大量借词的翻译以及用什么样的语言符号来记录会受到文化的制约。汉语借词多注重意译或音意兼译, 而较少用纯音译, 所以汉语中很多借词均采用意译, 如共产主义代替英特纳雄耐尔, 固定电话取代德律风等。

另外, 语言各要素在各民族语言结构体系中会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不能视之为普遍现象, 而是关注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方式, 不同族群采用不同的语言符号, 而这种不同正是不同的文化系统的影响所致。

二、语言学理论本土化的对策

由于世界语言的多样性, 语言学研究首先应尽量选取多种语言材料, 以提高理论的普遍性和科学性。其次应对不同种类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分并采用适合其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具体理论及方法。而研究本国语言时中国语言学理论的西化模式及唯工具论倾向, 说明了中国语言学理论应该同时也必须要本土化。

首先, 对国外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取舍要细化, 要有所不同。对语言中有共同规律的要素进行研究时, 可采用西方语言学中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语音是物质性最强的要素, 与自然科学的联系紧密, 且各民族的语音规律有相同之处。就印欧语言与汉语的差异性而言, 语法的民族标志显著, 因而不宜完全模仿西方的语法学。词汇的研究中, 可部分参考西方词汇学, 但同时也要强调汉语的独特性。

其次, 以《语言学概论》为标本, 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处理好不同语言语料采用的比例关系, 同时要体现世界性、综合性和时代性。顾及授课教师本身缺乏多民族的语言体验, 语料还是应以印欧系语言和汉语普通话为主, 但对海外其他语言、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校园语言、网络语言等语言变体材料等都有所补充。二是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教材中补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描述, 但不能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简单化, 要避免出现“语言决定文化”或“文化决定语言”等决定论倾向。语言作为文化整体的一部分, 语言对文化具有建构功能。人类学家L.A.怀特说:“全部文化或文明都依赖于符号。正式使用符号的能力使文化得以产生, 也正是对符号的运用使文化延续成为可能。没有符号就不可能有文化, 人也只能是一种动物, 而不是人类。”同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无法独立与社会文化之外而存在。文化的发展变化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如不同文化的接触会造成语言间的借用和融合, 并且容易在词汇、语音上体现出来。三是处理好语言学本体学科与其衍生学科的关系。国内现有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对语言学与其他学科融合而成的边缘学科的介绍很不充分。近几十年, 语言学的发展迅速, 衍生出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众多分支体系。边缘学科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进步。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应以语言学本体学科为主, 对边缘学科进行适当的概括性介绍, 促使学生对语言学学科体系的全面了解。这也是“语言学概论”课程理论开放性特征的又一体现。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改革由来已久, 众多研究者就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突破性的进展仍难达到, 主要是因为在语言学理论本土化建设上没有形成深层共识。语言学界正引领相望, 期待中国语言学本土化理论体系的早日确立。

参考文献

[1]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4.

[2]何俊芳.语言人类学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5.

语言文化论 篇10

一、语言与文化的主要关系及具体体现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语言与文化都在后天较早的年龄阶段中习得, 且主要在非结构化环境中习得。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后, 人们对于语言与文化的习得便非常困难, 尤其是对语言中语音的学习, 这一点在我们学习外语时尤为明显。当我们在最佳的年纪学习系统的普通话之后, 学习英语将会比较吃力, 这也是我们调整孩子学习外语年龄段的原因。当语言消失, 文化也必然由于缺乏一种符号的表征而失去保存的天然外衣, 这迫使文化寻求一种新的保存手段以维持文化的传承性。如果人们不参与到一种语言文化当中, 那么人们失去语言能力的风险必然极高。例如, 移居到大城市的一些青少年, 他们的父母来自偏远农村, 这些青少年能够听懂家乡话, 但却不会讲家乡话, 这也是方言面临消亡的表现。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文化决定着语言, 语言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语言作为一种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所探索出来的一种交际工具, 语言以及语言结构依存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当中。人们的思维作为无限可塑的结构可以不断吸纳各种文化形式, 且不受到固定文化结构的制约与阻滞。文化决定着语言, 语言必然打上文化的印记, 这一点可以在词汇的意义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语言中的各类词句阐释了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信仰, 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质与精神诉求, 表达了人们对现代人生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竞争压力之下, 部分男女青年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找到自己生命的另一半, 因而自嘲“单身狗”, 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宣泄, 反映了部分青年无法寻求正常两性关系的和谐的困苦。由于语言与文化的亲密关系, 对于多数人来说, 语言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其具有独特的形式与结构, 这种形式结构中蕴含着文化因子, 被文化所同化, 进而融为文化的一部分。总之, 文化现象影响着语言的各个方面, 如说话方式、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 语言作为融入文化的一部分反映着文化。

二、主持人语言能力中的文化修养的外化

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影响着主持人自身语言能力与文化修养的提升。主持人, 尤其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 其主持语言能力是衡量主持人个人文化修养高低、主持人公众形象好坏与节目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主持人的语言传达的文化内容影响着节目受众, 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动力推动着受众进行模仿。如果主持人的语言水平较低, 那么所传达的信息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必然不利于我国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相反, 如果主持人语言水平高超, 则能传达深刻的文化思想,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受众必然能间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熏陶。例如, 白岩松作为知名主持人, 以其独特的语言能力、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对人们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所以, 作为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与文化素质。由于语言是文化载体的一种, 因此主持人的文化修养主要表现为语言修养的外化过程, 即将主持人内部的文化修养通过语言这一外部媒介外化呈现出来, 为广大观众所辨识、认可。其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的文化规范, 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内涵上。

第一, 主持人要具备过硬的普通话水平。国家对于主持人的普通话有不同的标准, 不同行业的主持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要求自身。我国十分重视普通话的推广, 不断通过各种政策规定以进一步增加普通话推广力度, 实现汉语规范化, 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 减少语言冲突。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在社会成员面前是一种示范性的标准, 尤其是正在学习语言标准的青少年, 往往会模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音以及言语用词, 以纠正自己错误的用语。所以, 主持人更应该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避免给广大受众树立错误的示范, 影响普通话的推广。主持人的用语应力求文雅庄重、间接凝练、声调纯正, 便于广大受众所接受。

第二, 主持人要肩负起文化传播的职责与义务。主持人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面向的是整个社会群体, 其主持用语必须要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以传播社会主义文化新风尚, 树立文化典型。主持人的用语是否具有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选词、用词方面, 内涵丰富、文化品位相对较高的词语对塑造节目的文化魅力以及文化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词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上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同节目的主持人在选用词语时, 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文化蕴含、词语的准确度, 还要结合自身节目的文化定位, 充分考虑节目的严肃性、戏剧性、纪实性等相关元素, 结合实际情况正确把握自身与节目之间的关系。例如, 《新闻联播》主持人的用词与《快乐大本营》主持人的用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再观赵忠祥先生主持的节目《动物世界》, 以用词优雅、语气舒缓、富有韵味而闻名。

总而言之, 主持人语言中文化修养的具体体现包含内外两个基本层面:一是硬性标准, 即普通话的标准;二是文化底蕴标准, 即主持人必须具有的文化修养, 两者是构成主持人文化修养的重要元素, 发挥着语言的巨大文化魅力与文化力量。

三、主持人提升用语水平与文化修养的方式方法

探索了主持人语言能力中的文化修养的具体体现之后, 如何运用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的规律, 提高主持人的语言水平与文化修养成为重要的议题。语言与文化间的规律作为人们的一种观念与指导实践的核心, 引导着主持人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与文化修养。语言技能的提升较快, 但是把握语言的文化内涵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主持人在提升自身用语水平与文化修养的同时, 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 主持人要注重积累文化知识。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 在主持访谈类节目时面对着来自五湖四海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 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 随时注重自身形象。在节目中可能会谈论一本小说, 也可能谈论一位哲学家, 还可能涉及宗教、历史、乡土风情、社会地理、经济环境等。如果主持人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 在节目中或日常生活中就无法与现场观众、嘉宾、普通群众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这样会影响节目的文化品位。这便要求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 不断开阔视野, 讲究学习方法, 多看、多写、多背,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此外, 可以培养一些兴趣, 如书法、绘画, 陶冶情操, 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杨澜曾经在自己主持事业的高峰期选择出国深造, 继续学习, 回国后迎来了事业的更高峰。

其次, 注重实践经验。正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能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丰富的人生阅历, 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主持人的生命质感与思想深度, 另一方面, 利于打开观众与嘉宾产生共鸣的心灵之窗。丰富的生活阅历成为主持人生命中的宝贵财富, 进而与其文化修养融为一体, 有利于主持人语言能力与自身文化的相互渗透, 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提升节目的质量, 进而得到观众的认可。

最后, 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创新。主持人的文化修养是由语言外化呈现出来的。主持人可以根据自身节目性质, 在群众中学习一些新鲜的词汇, 丰富自身的语言形式, 拉近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 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如吸收“点赞”“给力”等有利于语言发展与文化呈现的词, 丰富、拓展已有的词汇。

四、结语

主持人正确把握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 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 对于提升主持人的综合素养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新时期的节目主持人, 更应注重自身语言与文化修养的相互渗透, 更好地发挥主持人对于文化建设的力量, 促进主持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与社会认可度的提高。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社会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主持人作为公众形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愈加明显。语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主持人如何正确对待语言与文化间的辩证关系, 发挥职能力量, 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主持人

参考文献

[1]申宁宁.谈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J].新闻传播, 2011 (1) :8.

[2]孟彩华.语言与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关系[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10) :243.

语言文化论 篇11

关键词:幼儿语言环境;幼儿语言发展;影响

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脱离家庭进入集体学习和生活,是孩子融入集体的开始,特别在孩子启蒙阶段,语言环境对他们来说异常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乐于表达,敢于表达,通过语言与别人交流。老师还要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为孩子创设情境,提供适于表达的语言环境。老师要根据孩子此阶段的特点,把语言表达与情境结合,让孩子有更多的情感表达,这对于提高幼儿智商有很大的帮助。

一、目前幼儿园语言环境的现状

1.课堂环境受限

众多研究证明,幼儿语言对于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幼儿思维方式的表达,语言符号是思维的载体。近些年,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学硬件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对于语言环境来说,并没有跟上硬件的快速发展。在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是老师在说,当需要小朋友主动出来单独讲故事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参与。或者总是某几个孩子表现,更多的孩子只是看,不主动表现,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只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提高语言能力,今后才能更好地交流。

2.沟通与交流较少

现代教学当中,往往出于安全的考虑,老师更多的要求幼儿遵守纪律,孩子在课堂上自小就要遵守纪律,不要说话。这样虽然是方便了教师的管理,但是对于孩子的发展却十分不利。因为这样的结果让幼儿丧失了练习说话的机会,影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样,由于孩子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对于智力的发展也没有帮助。

3.教学方式单一

幼儿园的教学想法由于过于老旧,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这种片面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成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让幼儿回答,由于幼儿思考能力没有足够的发展,不能完全了解老师的问题,所以,在回答的时候,并不能得到好的答案。由于幼儿长期不能得到认同,就会打击幼儿的答题热情,最后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这样,幼儿的语言能力长期得不到发挥,智力也得不到开发。

二、为幼儿语言发展创造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

幼儿的语言能力需要语言环境。幼儿要在幼儿园中度过好几年,正是语言能力学习发展的高速期,因此,幼儿园建立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十分重要。所以,幼儿园老师除了要引导幼儿之外,还应该着力创造适合儿童语言发展的科学环境,这样才能让幼儿的语言得到更加充分的表达。比如,在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时,老师不仅要根据故事来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还应该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当时的心里话,都要让孩子说出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自己给故事增加桥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发言,大胆地思考,从而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老师还可以让其他学生来扮演房子等背景,让这些学生扮演的背景角色也能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创造性地让学生自己来发挥。这样幼儿通过积极地表达,主动地创造,提高了语言能力。老师只有让幼儿大胆地说、主动地说,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幼儿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积极作用

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在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老师也是重要的一环,对于汉字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因为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老师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不仅仅要给学生讲故事、唱歌,还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这样的语言环境教学中,老师要重视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智力。这样对于幼儿的长期语言发展才有更好的帮助和提高。

幼儿园是孩子正式开始学习的地方,因此幼儿语言环境的塑造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因为积极的语言环境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思考。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能使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凡凡.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J].东方文化周刊,2014(10).

[2]陈放.浅谈如何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J].中文信息,2014(05).

[3]宋育红.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多种活动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语言文化论 篇12

关键词:文化差异,汉英语言,影响

文化囊括了人类自古以来所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都有孕育其生长的土壤, 而语言则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每一种语言都受其特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认为, 如果亚里士多德会讲汉语, 他就不是亚里士多德;如果孔子会讲英语, 他就不是孔子。” (1) 因此, 要准确理解英汉两种语言所表达的含义, 就必须深入了解这两种社会文化。

1 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组成的文化。中国东临太平洋, 西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相连, 西南以喜马拉雅山为界, 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相邻,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在中国, 西北风是凛冽而寒冷的, 因此, 中国诗歌文化中, 常有诸如“古道西风瘦马”、“昨夜西风凋碧树”等诗句来表达萧瑟、凄凉、寒冷之意。相反, 东风却象征着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春季, 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富有生机之感, 因此, 东风就常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温暖之意, 例如:“烟水初销见万家, 东风吹柳万条斜”。而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 东濒北海, 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 在英国, 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 象征着萧瑟与寒冷, 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出寒冷之意, 例如:在狄更斯的作品中, 有这样的句子:“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 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我在许多个冬天都看到他, 站在飞雪和东风中, 鼻子冻得发紫) , 然而在英国, 西风表达的意思却恰恰相反, 这是由于大西洋给英国送去的是温暖宜人的西风, 因而有“西风报春”之说, 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 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他的名诗Ode to the west wind中的名句:“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 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又如曼斯菲尔德在他的作品中写道:“It’s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那是一种温暖的风, 西风吹时, 万鸟争鸣) ,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 都表达出对西风的赞美。

此外, 中国的夏天使人感到干燥酷热, 而英国的夏天却是明媚温和, 因此, 诗人莎士比亚在他的sonnet 18中就有了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the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我是否把你比作夏日?而你比那夏日更加温柔可爱) , 其中, 诗人将情人比作夏日的玫瑰, 温婉而可爱。由此可见, 地域文化差异造成C了汉英语词含义的不同。

2 历史文化差异的影响

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 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 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通过支撑人们的信念来维系社会的安定与统一, 这也无疑是中国文化精神中最根本的体现, 作为一种泛伦理性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道德色彩在语言形式上的各个方面, 例如, 在汉语里, 诸如“您”、“阁下”、“先生”、“鄙人”、“在下”等敬语谦词随处可见,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等级差异, 长幼有序的道德伦理。而英语中, 无论年龄老少、地位高低, 我就是“I”, 你就是“you”, 类似于汉语中的称谓词很少见, 人们常常直呼姓名, 避用称谓, 这也归根于西方人注重人人平等的理念。

此外, 英汉两种语言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俗语、格言以及典故等一些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 它们“一般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才固定下来传播开来的, 它们当中既凝聚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 也积淀了身后的民族文化特色” (2) 因此, 比较突出地反映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历史文化差异。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词含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 都带有一些显性或者隐性的烙印。例如, 在汉语中, “画蛇添足”一词用来形容多此一举, 徒劳无益, 而用英语对应的表达则是“paint (gild) the lily”, 因为在西方人心中, “lily” (百合) 象征着纯洁与高贵, 为百合花涂粉摸彩, 无异于多此一举, 两种语言都表达了此意。又如:在汉语表达中, “对牛弹琴”比喻做荒唐或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英语中相对应的是“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同样的意思, 表达出来却完全不同, 这就是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截然不同所造成的。

3 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语言与思维、文化紧密关联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8至19世纪之交的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那里, 他曾指出:“人从其自身的存在之中编织出语言, 在同一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置于语言的陷阱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周围划出一道魔圈, 任何人都无法跳出这道魔圈, 他只能从一道魔圈跳入另一个魔圈。” (3) 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卡普兰从1996年开始就探究不同语言背后隐含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他认为, 由于美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区别对待, 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语言形式及风格上, 汉语与英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 汉语更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而英语更显直露。这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密切相关, 汉语是螺旋形思维模式, 而英语则是直线型思维模式。因此, 汉语诗歌表达感情比较委婉,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细细诉说, 娓娓道来, 而在英语诗歌中却截然不同, 文学家往往是很直接地抒发感情。例如:李清照词《一剪梅》写道: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 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 却句句包孕, 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这首词通过写鸿雁、月光、水流等形象把思夫之情具体化, 托物言志, 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思念丈夫的深情, 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 委婉含蓄。同样是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感情, 爱尔兰诗人叶芝在他的When you are old中这样写道: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当你年老岁月将近白发苍苍)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困倦的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沉思漫想, 陷入往事的回忆)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你一度当年的柔情与美彩缤纷)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多少人爱你昙花一现的身影)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爱你的容貌于虚情假意之中)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只有一人爱你如朝拜的神圣)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爱你不因岁月无情至始所终)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在炉罩边你低眉弯腰)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忧戚沉思, 喃喃而语)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爱是如何飞上高山之顶)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隐藏于众星罗布之间, 面庞难寻)

表达爱意, “love”一词便贯穿全诗。这种含蓄与直露在感情表达中也尤为明显, 中国人讲究面子, 总是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避免感情外露, 很少直接对自己的亲人或爱人直接表达爱意, 而西方人则相反, 称呼自己的爱人为“darling”、“my dear”、“honey”等, 不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 语词使用及语词含义方面的差异也有所减少。

由此可见, 语言形式和语词含义与思维、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它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生活方式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注释:

[责任编辑:刘帅]

参考文献

[1]陈凤, 中英文化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1 (1) :44-45.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武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富苏苏, 李荣美, 张易娟.中英文化差异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167.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6]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三联书店, 1988.

上一篇:背肌筋膜炎下一篇:工程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