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

2024-10-03

语言与文化(共12篇)

语言与文化 篇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所谓动物的语言, 仅仅是一种刺激反应, 无论就其表达能力或复杂性来说, 都是没法与人类的语言相比的。

语言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技能。语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单位都由音义结合组成。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无处不在, 无所不包,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总之, 人们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熏陶和修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研究者认为,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文化的影响, 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种语言。语言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 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 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各个社会集团也形成了自己的次文化, 这种结果导致了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因此, 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 我们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

二、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所谓翻译, 就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 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王佐良语) 。从这个意义上讲, 翻译工作显然具有其自身的繁杂艰巨性。翻译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 并受着语言的制约。例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凤凰”的概念, “凤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 含有祥瑞的意思, 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等。但在英语中“phoenix”是神话中的一种鸟, 在阿拉伯沙漠中生活五六百年后自我焚化, 并由此得到再生。所以在用这一词时, 常包含“再生”的意思。

三、英汉词汇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层面很大, 从词汇层、语法层直到语境层无不受到文化的制约。译者须抛弃过去的“语言工具观”, 而应建立“文化语言观”, 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信息。

1. 概念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词的概念意义即词的认知意义或指称意义, 是在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概括。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和人们在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或概括时, 始终都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因此, 这种反应或概括就在不同的语言上出现差异。有些词汇只存在于英语文化中, 在汉语文化中难以找到对应词, 例如hot dog, hippie等。

2. 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文化意义指附加在词项的概念意义上的意义, 包括内涵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等与民族文化因素有关的意义。在概念意义相同的情况下,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 (1) 英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 而汉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 如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 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 (2) 汉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 而英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如“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骨气、节气”, 而英文的pine则不含此义。 (3) 英汉对应词各有不同的文化意义。

3. 文化差异的翻译

(1) 直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有些词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形式上, 都是对应一致的, 这种情况下, 两者之间便可进行互译或直译。例如“walls have ears”译为“隔墙有耳”就属于这种情况。

(2) 代换。语言是受文化制约的, 翻译时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代换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 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替原文词的方法, 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译成“挥金如土”。

(3) 意译。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词汇, 直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意义, 这时可用意译法, 即用译文中文化意义较弱的词汇去译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 例如“You are indeed a lucky dog.”译作“你真是个幸运儿”。

语言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要深入了解翻译的规律性, 全面把握翻译的实质, 译者不仅要掌握原文的语言系统, 还应尽量多地接触与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并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及其交际功能保持高度的知识意识, 尽可能全面地捕捉原文所发出的真实信息。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

语言与文化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一些区域存在着“方言”和地方节日,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一些地方节日和当地的环境、资源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一些区域的“方言”和地方节日,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感受我国文化的区域性;知道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富裕。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区域存在着“方言”和地方节日,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我国地域性节日的图片和资料。

2.侯宝林的相声“戏曲与方言”。3..搜集有关“方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说两句话,但这两句话与众不同,你一定要认真听哟,看自己是否明白它的意思。教师用方言讲话,学生认真倾听。

教师用方言表演“老师(si),我腿(tei)疼。”“你的鞋(xiai)子呢?”“我投(tei)出去了。”

教师导入新课:前几课,我们了解了祖国各地不同的衣食住行,今天我们来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节日文化。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二、新授课

(一)谈方言

1.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了有关方言的资料,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方言?(大屏幕出示方言的定义,并指名读)

2.谁能说一说本地有哪些特色方言?(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3.师讲述一些外地方言引起的笑话。

4.然后出示书本上的案例:我们班有同学嘲笑新转来的郭化,嫌他说话有口音,太难听。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做?

师生互动、讨论、小结。

明确:中国各地方言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不能歧视地方方言,对同学的乡音不能嘲笑,要真诚交流、帮助,同时要知道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我们要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二)欣赏相声《戏曲与方言》

1.通过刚才一系列围绕方言的活动,大家对方言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2.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讨论“方言”的利与弊。(利:体现家乡人的亲情,海外游子倍感乡音的亲切。弊: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4.教师小结:乡音,体现了家乡人的亲情,但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5.那么推广普通话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后回答)

6.教师小结: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3-

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地域性节日

1.学完了普通话,我们现在就可以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有什么特色节日?课前,老师留了作业,让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我国不同区域特色性的节日,不知同学们搜集的怎样,现在把小组资料汇总分类一下。

2.小组讨论,汇总资料。

3.(大屏幕出示地方性特色节日的情景图片:龙舟节、风筝节、冰灯节等)提问:知道这是哪里吗?

4.根据大屏幕图片与查找的资料对号入座,并介绍该节日。(师随机给予表扬、肯定和补充。)

5.把这些节日放在一个统一的地方,那肯定玩儿得很痛快呀!这样做,行不行呢?

这些节日能不能成为全国性的统一节日呢?(不能,地域性节日和当地环境、资源有密切关系。)

6.学生讨论回答。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呀?(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不同地域的方言:

利:体现家乡人的亲情,海外游子倍感乡音的亲切。

弊: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3

对外汉语的教学,离开文化的讲解是不完整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相辅相成。经朋友介绍,得到一本好书《教汉语,教文化》。作者柯雪润教授是波特兰州立大学中国人类文化学与国际研究的知名学者。柯教授在中国的多个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生活过。40多年來一直从事汉语普通话教学和客家话的研究。2004年至2006年,在富布赖特基金的支持下,柯教授对7个K-8汉语普通话项目中进行了中国文化教学法的研究。《教汉语,教文化》这本书主要讲解美国幼儿园到八年级汉语教学以及文化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美国教学观察,我对汉语教学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带着这样的一些疑惑,我希望能在书中得到答案,得到更快的成长。

从柯教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教学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汉语教学中不易形成统一教学体系的教学部分。文化教学会因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同,而产生不同教学效果。在柯教授走访调查的中国和北美各处的学校中,他发现目前各地的文化教学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有具体的教学纲领。柯教授的调查显示各地的汉语教学都相当重视文化的教学和渗透,有具体的教学纲领。大部分学校都将文化课程的内容设定在历史,艺术和传统方面,每个年级都有指定的话题和内容。语言教学的老师都是绞尽脑汁的设计各种文化活动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但这些课程大多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开发和教材资源的开发还不完善。针对低幼的语言文化教材是相当匮乏的(2)通过语言课来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与练习。我个人也有同感,目前的文化教学都主要渗透于语言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文化,深刻并掌握语言知识。但学生的年级不同,对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不同。(3)以汉语为母语的老师将其自身的文化视角引入课堂。但各地的文化教学效果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老师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知识见解不同,教学的方式和视角也有所不同。所以文化教学就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考察。所以教师将自身文化视角引入汉语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是个无法考量的部分。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柯教授的书中了解到,学生往往对中国文化课很感兴趣。部分原因是在这些课程中有很多活动是要求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作为我们汉语教学的老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有足够的认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使用汉语,要着重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与学生年龄相当的文化材料和资源。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入他们的观念。让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并自觉地比较文化差异,从而进行文化转换。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语言学得越多,需要的相应文化知识也越多,否则就会像机器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因为我们是在用情感的交流与人打交道。所以我们的汉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够在交流的时候转换到对应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正如柯教授重点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核心和最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语言教学如果没有融入文化元素,会显得枯燥乏味不生动,没有依据。了解并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懂得该门语言的文化。这样才能在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对方的心情和交流的背景。我们的学生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学习汉语,我们就必须选用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去引导他们的学习。柯教授提到另一种文化常识和技能是,学生要学会听取语言中潜在的社会和文化信息。例如很多外国朋友都很感兴趣的“意思”一词。在不同的语境里,该词便有不同的意思。在文化内容方面,学生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

在幼儿园到八年级的汉语教学指导性提纲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柯教授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认真探究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遵从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制定和设置学习的文化内容,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理解中国文化,学会中国的思维方式。低龄儿童在教室里集中精力注意并跟随老师教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孩子们较成人来说会更大胆的运用语言。所以柯教授提到的文化教学的第三个共同特点相当重要。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在汉语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知识丰富,能够同情,理解学生,还要懂得与学生一起协作配合,善于分享观点也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柯老师确定了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怎样的语言及文化理解水平,然后逐步确立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个水平。柯老师强调孩子的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熏陶。所以老师们在教授低年级的孩子时一定要保持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情感,挫折或是挑战。柯教授把三种文化类型生动的融入到行为文化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阅读者,我都能感受到课堂设计的趣味和引人入胜。例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教学,柯教授让孩子们多动嘴,通过教室里的图片和挂图让孩子看图进行口语练习,产生印象记忆。然后让孩子们动手,锻炼手眼脑的协调,刺激眼睛和脑部的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走进中国城,感受中餐,学会用筷子,学会包饺子。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喝一碗家长们提供的食材,做的蘑菇汤;一起揉揉捏捏面团学做饺子;一起围着小碗用筷子夹豆子……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和家长们体会一个鲜活的中国文化。例如书中提到的教师节。

回顾本文,大量笔墨笔者为我们理清教学思路,为我们如何将信息文化,行为文化融入文化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和范例,还列举出中国各种大小节庆的活动表,以及幼儿园到八年级的主题教育内容。这位我们每一个汉语教学的老师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教学参考,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思路引导下,可以再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教学方式。这是汉语教学的一个接力活动。相信在这样的基础和启发下我们对汉语教学有更多地思考。

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知识的传递,如果文化教学刻板化,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文化活动不仅是教学的一部分还是师生情感和情感产生和传递的过程。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并参加一系列的讨论。在无形的了解和参与中学生会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一种理解和认同,记忆和情感,这对孩子们未来学习汉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还有情感的基础。

语言学习与文化对比 篇4

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 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 (陆国强, 1983年) 。因此, 词汇的学习也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开始。但是, 大多数人认为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 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 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 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 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 如果我们只是把单词按字面意义串起来, 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 在实际运用中是行不通的。例如:

(1) 英语中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青吗?

(2) 英语中说Paul was in blue mood;Paul (保尔) 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 还是什么?

在上列两句中, green (绿) 和blue (蓝) 都不是指颜色, 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 green这个词有“ (脸色) 变绿”的意思, 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 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blue这个词与mood之类的词连用表现某种情绪时, 表示“沮丧的”、“忧郁的”, 例2之意为“保尔情绪低落”。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 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 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由此可见, 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言与文化

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 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邓炎昌, 刘润清1989年)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 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学习英语词汇, 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 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 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另一方面看,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例如: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 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学生能体会到莎翁的“爱”吗?

关于英汉习俗差异,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 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 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as sick as a dog, “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 用“馋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呢的成份, 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Penelope’s web (永远完不成的工作)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等。

三、浅析文化差异现象的根源

1、概念意义的差异

概念意义即词汇的基本意义。它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

(1) 两种语言中反映各自社会特色的词语, 存在着对应空间。如西方饮食中的sandwich, hamburger, salad, 中国人既未看过, 更未吃过, 只好音译为“三明治”、“汉堡包”、“色拉”, 美国人生活中特有的drugstore, 汉语中还没有一个词语能贴切地表达其内涵, 也只能以注释性的文字说明它是“出售药物、糖果、饮料及其他日用杂品的店铺”。同样, 汉语里的一些词, 如“天干”、“地支”、“楷书”、“普通话”、“太极拳”等, 在英语中也找不到对应词。

(2) 一些字面意思对应的词语, 其实际意义和感情色彩并不对应。表面看来, 汉语的“朋友”、“友谊”和英语的friend, friendship很对应, 但实际上, 中国人交朋友重在感情上的交流, 真诚的友谊应达到相互信任、荣辱与共。而西方的friend, 是指有共同感受或喜爱、能在一起愉快地生活的人, friendship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伙伴关系, 由此可见, 英语的friend, friendship与汉语中的“朋友”、“友谊”在词汇内涵上是貌合神离的。再如, 英语of course的字面意义相当于汉语的“当然”、“自然”, 但of course常用来表示对方所说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如果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和看法, 你用of course回答, 则含有“那还用问”、“连这些也不知道”的意味, 给人以不礼貌的感觉。因此, of course在英语中是需要慎重使用的词, 而中国人说“当然”、“自然”则无所顾忌。

(3) 有时, 在对同一事物的表达中, 英汉词语之间只有一部分对应, 它们在意义概括的范围上有广狭之分。如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这一动作, 英美人只用一个carry, 而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人大概由于体力劳动特别繁重, 需要经常变换劳作方式, 则使用“带、扛、挑、提、荷、挎”这一串形态表述各异的动词, 且每个词都有其习惯搭配, 如“挑水”、“挎包”、“荷锄头”……真是细密之极。又如, 说到“结婚”, 英美人用marry, 而中国人则往往用“嫁”、“娶”两个词, 以强调男女有别的传统观念。最典型的莫过于称谓词, 众所周知, 英语中的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 uncle, aunt, cousin三个词涵盖了汉语中叔、伯、姑、舅以及堂 (表) 兄弟姐妹等十多种关系;grandfather既是亲属称谓 (“祖父”, “外祖父”, “祖先”) , 又是社会称谓 (“老太爷”) ;在日常的人称表达中, 英美人you就是you, I就是I, 不像中国人那样, 除了“你 (们) ”、“我”之外, 还用什么“本人”、“卑人”、“您”、“足下”之类的敬语谦词。这些都反映了中西方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习俗和价值观。

2、联想意义的差异

词汇的联想意义是人们在概括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之后, 通过联系、类比等手段, 赋予词汇一定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是词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植根于文化的土壤之中。

正如上文所述, 英汉颜色词, 从物理学角度讲是没有区别的, 但在语言交流中, 它们却各具不同的联想意义, 此时的颜色不再是自然色彩, 而是象征色彩。比如, 黄色 (yellow) 在中国文化里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色情淫秽, 人们常说“黄袍加身”、“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等, 但在美国, yellow没有这种特定的内涵, 人们常用蓝色 (blue) 来指代色情 (如a blue movie) 。再如, 绿色 (green) 在汉语中象征春天、新生的希望, 但一提到它, 英美人却会由此想到嫉妒 (green eyed) 与缺乏经验 (green hand) 。

动物与人朝夕相处, 动物词语的运用往往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牛马分别是中西方人民生产劳动的好帮手, 中国人用“气壮如牛”、“像老黄牛一样工作”来比喻强健和辛勤, 英国人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 “work like a horse”;狗 (dog) 在西方是大众的宠物和忠实的朋友, 于是便有a lucky dog (幸运儿) , top dog (身居要职的人) 一类的褒义词组, 但在中国, 人们总觉得狗肮脏龌龊, 常常用“走狗”、“狗胆包天”、“狼心狗肺”这些话骂人。龙 (dragon) 在汉语中是吉祥高贵的化身, “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颜大怒”等成语家喻户晓, 但它在英语中却代表着凶猛邪恶, a dragon of woman的意思就是“凶悍的女人”, 水产业在英伦三岛占有重要位置, 以致英国人常用fish (鱼) 来表示各色各样的人, 如big fish (大人物) , poor fish (穷光蛋) , a strange fish (怪人) 等等, 相比之下, “鱼”在汉语中却显得平淡无奇。“老鼠”在汉语中是“人人喊打”的东西, 在西方, 自从Mickey Mouse (米老鼠) 问世之后, mouse (老鼠) 便成了大众, 特别是孩子们的宠物。

不同的地域文化, 也影响着词汇的联想意义。中国人常说“不到黄河心不死”, 英国人常说“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 , “黄河”和Rome在这里都指代目的地, 不同的地理名词表达相同的涵义, 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地处西伯利亚东南太平洋以西, 东风和煦, 西风凛冽, 中国人分别用“东风”、“西风”来象征生机温情和衰败凄凉, 留下了诸如“东风夜放花千树”和“古道西风瘦马”的佳句。英国则恰恰相反, 来自欧亚大陆的东风寒气袭人, 从大西洋刮来的西风带来了春天, 于是便有了雪莱的《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这样的千古篇:“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3、组合意义的差异

词汇的组合意义指的是若干单词构成词组或句子后的意义。“一般说来, 两种语言之间在词组和句子方面, 意义相等的少, 比较多的是意义相当, 绝大部分则是既不相等、又不相当。” (范存忠《翻译漫谈》) 英语国家不仅在物质生活、社会形态和价值取向方面与华夏民族有诸多差异, 而且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千百年的文化沉淀, 产生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委婉语、习语和成语。因此,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有些英语单词, 在组合成词组或句子之后, 其实际意义与原来的字面意思相差甚远, 学习者如果只凭单词表义去“望文生义”, 必然会错误百出。以下从四个方面略举数例并作必要的分析。

1) 、反映英语国家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的词组:

tea shop【误】茶叶店【正】茶馆;小吃店

【分析】英国人有下午三时至六时饮茶的习惯, 除喝茶外, 还用牛奶、咖啡、鱼肉、冷盘等。

roadside business【误】路边店【正】汽车饭店;汽车旅馆;汽车影院

【分析】roadside business是专为长途汽车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的行业, 其位置未必在路边。

American Dream【误】美国梦【正】美国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的自由民主观念。

【分析】由来己久的American Dream不仅表现了当年美国人民的向往和追求, 而且更多地用来指代现代美国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2) 、受表达方式的影响, 组合意义与单词表示迥然不同的词组或句子:

The air today is nice and clean.【误】今天的空气很好, 而且清新。【正】今天的空气很清新。

【分析】英语中, good/nice/fine and接形容词或副词, 在口语中常表示“非常……”之意。

Aren’t you beautiful!【误】你太不漂亮了!【正】你太漂亮了!

【分析】否定形式的感叹句通常表示语气十分强烈的肯定意思。

John has worked here since he was in the school.【误】约翰到学校以后, 一直在这里工作。

【正】约翰离开学校以来, 一直在这里工作。

【分析】since接的时间状语从句, 如果其谓语是延续性动词, 该谓语动词表示否定意义。

We can’t be too careful.【误】我们不可能太仔细。【正】我们越仔细越好。

【分析】can’t be too意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 “越……越好”, 类似的句型还有not too...to (do) , never too...to (do) (决不……能……) 。

Mrs.Brown couldn’t feel better, though she was not a little fat.

【误】虽然布朗太太一点也不胖, 但不可能感觉得更好。【正】虽然布朗太太很胖, 但她的感觉好极了。

【分析】否定词加比较级, 有时表示肯定, 这里couldn’t feel better意为“感觉好极了”。little前有a, the, not a, no等时, 也是表肯定意义。类似的词组如no less than (一样, 不亚于) , none the less (仍然) , nothing less than (完全是) 。

3) 、某些表示粗俗或有所忌讳事物的委婉语:

African American【误】非洲美国人【正】美国黑人

【分析】随着黑人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 African American已逐渐用来取代Negro, Black, Color American等词。

senior citizen【误】高级公民【正】老年人

wash one’s hands【误】洗手【正】上厕所

4) 、一些习惯用语和成语:

a busy body【误】忙人【正】爱管闲事的人

a black sheep【误】一头黑羊【正】害群之马

pull sb’s leg【误】拖后腿【正】开玩笑

eat one’s words【误】自食其言【正】收回前言, 改正错话

四、结束语

词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 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词汇表面意义, 而且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 1989《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2]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3]王德春、孙汝建、姚远:1995《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文化与翻译的论文 篇5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使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淫秽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 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 and 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 wam a snake in one’s 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由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间存在着众多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不可能相同。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时的语用前提。因此,用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只有生活在这种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才能做出作者所期待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大致相同。俗话说得好,读《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见,翻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的产物。因此,文化交流中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碍。只有充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弄清词语的真实含义,把握好翻译的原因和尺度,既要考虑词语中的文化因素怎样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误译,才能使得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当代文化语境与语言创造 篇6

诗性语言以艺术的、美学的方式叙述自然、社会、精神的存在,它包含着本义、引申义与象征义,指向真理的本身,因此诗性语言也是一种真理语言。“与欲望和工具的语言不同,真理的语言是开端性的语言。正是这种语言才建筑了人的家园。所谓家园就是人的规定,是人的所来之处和所归之处。语言凭借自身说出真理,指出了真道,让人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走上他的人生之途。”[2] 诗性语言通过艺术抵达真理,道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本义。人类借助诗性语言超越有限的物质性存在,构筑理想的人间伊甸园,使精神获得神性的恒久价值。

欲望语言反映了人作为生物性存在的直接现实和功利需求,亦即与动物需求相类似的、直接的自然本能,或者说,欲望语言是人的众多自然本能的一种表征。“欲望语言的基本表达式为:我欲望某个对象,亦即:我要某个对象。在欲望之中,我始终和对象构成一种关联,这是因为我自身不能在自身之中实现自身的欲望,我必须指向一个他者,不管是人还是物。在此我作为欲望者,对象作为被欲望者,由此我和对象的关系成为了欲望者和被欲望者的关系。如果我是欲望者的话,那么我就被我的欲望所驱使,我不是一个自主、自觉和自由的主体;如果对象是被欲望者的话,那么它自身失去了作为物自身和人自身的独立性,而只是成为在某种程度和方式上满足欲望的填充者。我和对象相互作用,不仅对象因为我成为被欲望者,我也会因为对象成为欲望者。” [3] 欲望者的目的是通过役使欲望的对象,即通过占有来获得自身。但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悖论是,役使对象的同时也是欲望者自身丧失自由的开始,亦即身为物役。

工具语言以语言这一工具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它依赖于并服务于目的,从这个意义而言,工具语言也是欲望的表达。但是,不仅仅如此,工具语言为了最有效、最经济、最直接、最深刻地实现欲望的目的,因此,言说者往往会尽可能挖掘语言丰富的技艺性内涵,将工具化价值推向极端。“不过这个工具并不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的目的,相反它自身成为了独立王国,并使信息社会的人和物变成了手段。技术语言的垄断和统治已经通过广播、电视和计算机构成了一个铺天盖地的大网,于是无一可逃。” [4] 语言的工具性取决于使用者所赋予它的技艺,或者说美学技巧,技艺是工具语言为了实现目的而作出的关于手段的选择、区分与精致化,它是实现工具语言的这种手段的手段。

本专栏的四篇文章出自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四位青年学子之手,其研究对象可以对应于上面所述的三种语言存在形态。

袁劲与李凤的论文探讨的是诗性语言的创作。袁劲的《语言的移位策略与语言的多种可能——以毕飞宇短篇小说为中心的考察》认为,毕飞宇小说语言的移位策略可以分为词汇移位,应答移位,语境移位三种形态,作家借助语言的移位策略为尚未定型的现代汉语提供了一种超越语法常规而又充满灵动的言说方式。李凤的《杂语式、本土性与语言暴力——论莫言的语言》认为,莫言的语言创造体现在混杂的语言风格、对本土语言资源的借鉴以及语言泛滥成灾的暴力三个方面。郭帅帅的《从“妈”到“妹”——当下脏话言语模式的嬗变探析》,讨论的是当下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欲望语言——詈语“你妈”、“你妹”以及二者语用的差异与变迁。他试图由此透视各自隐含的心理内涵,从而把握当前社会心理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冯东玲的《近年来国内主要时尚杂志的语言解读》一文,探讨的是广告这一工具语言的运作模式,广告语言通过营构诗意化的情感空间表达时尚的消费欲望。

四篇文章都选取了开口度较小的研究对象,但是借助确定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深入发掘,提出了比较有新意的观点。注重基于材料、现象、文本的事实分析,又在人文主义价值关怀的基础上进行了形而上的提升。学风严谨,文风朴实。从立意角度而言,聚焦的是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语言创造问题。理解中国当代文化六十余年来的语境,需要明白两个基本概念,即前三十年的革命与后三十年的改革——前者以国家意志追求集体意义的乌托邦,后者以个体自由追求富足幸福的中国梦。本专栏所论述的三种语言创造便是存在于这样一种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土壤之中,各位作者的探索只是管中窥豹,难免挂一漏万,然而一得之见如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无憾了。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注释:

[ 1 ] 这一观点参考了彭富春的论文:《文学:诗意语言》,《哲学研究》,2000年第7期。

日语语言禁忌现象与文化 篇7

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禁忌

日本人在生育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多的禁忌, 在产妇面前「死ぬ」、「流れる」、「落ちる」等词都是忌讳的, 不希望孕妇想到死亡、流产。在日本为老人祝寿时, 「枯れる」、「死」、「倒れる」、「弱る」、「病」等也是容易让人想到年迈、体弱多病, 因此也成为了禁忌。这就如在中国给人送礼物是忌送“钟”, 因为“钟”与“终”同音。日本人在使用数字方面也是很讲究的, 在西方“13”是一个跟灾难和不幸联系在一起的可怕又可恶的数字, 而日本人虽然也忌讳“13”, 但是他们更讨厌“4”、“9”, 这是因为“4”与“死”发音相同, “9”发音与“苦”发音相同, 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42”的读音让人联想到“死に” ( 去死) 、“8342”谐音“破产而死”, 为此很多饭店、医院等场所没有“4”“14”“24”这样的楼层和房间号。日本人因为“9”发音与“苦”发音相同, 所以不被日本人接受。而在中国人却认为“9”是吉祥的, 发音与“久”相同, 有“九五之尊”“九九归一”等词。日本人有偏爱奇数, 比如“七五三”就是日本用于庆典的吉祥数字。这正好与中国的喜好偶数, 成双成对相反, 有“六六大顺”“四平八稳“等词。另外, 在日本新房子建成或店铺开张, 举行庆祝活动时, 不可以说“燃える”“落ちる”“焼ける”“煙”“壊れる”“倒れる”“つぶれる”等不吉利的话。

二、日本人行业的语言禁忌

在日本各个行业也是非常重视吉凶的兆头的, 禁忌一些带有不吉利的语言。比如“する”有“赔”“损失”等意思, 所以把干鱿鱼“するめ”说成“あたりめ”。梨“なし”的发音与没有“なし”谐音, 也被当作不吉利, 因此把梨说成“有りの実”。还有, “帰る”一词因与“翻船”谐音, 要用“もどる”来代替。日本的渔民认为猫是有灵性的, 可以预报天气情况, 因而出现了一些“かぎ”“ぐる”“横座”等关于猫的禁忌词语。

三、日本女性语的语言禁忌

女性语指女性惯用的语言或表达形式, 是与男性使用的语言相对应的。一般认为, 日本女性语具有含蓄委婉等特点。日本女性语的产生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禁忌心理。平安时代之后出现的“斋宫忌词”是当时在伊势神宫专职从事神事的妇女们创造的词语, 把“佛”称为“中子”、“经书”称为“染纸”、“病”称为“休息”等等。这是因为她们认为直接说神圣事物的名称会污秽神佛, 遭到报应, 可见“斋宫忌词”是由于禁忌而产生的委婉语。日本女性在室町时代初期, 又创造出一种叫做“女房语”的委婉语言表达方式。女性不愿意直接说出带有不清洁感或不愉快的事物的名称, 使用了一种隐讳的说法, 比如蔬菜“あおもの”、勺子“しゃもじ”、砂糖“さもじ”等。

四、日本人关于“死”的语言禁忌

死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是人生中不可避免阶段, 却一直以来都是被忌讳的对象之一。出于恐惧和忌讳, 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例如在中国关于皇帝之死就有驾崩、晏驾、弃群臣、弃天下、千秋万世等有很多禁忌词。同样日本人对“死”也是十分忌讳的, 在“斋宫忌词”中, 把“死”叫做“奈保留”, 把“墓”叫做“壤”。日本人在婚礼上也有很多的忌讳词, 如“終わる”“消える”“別れる”“切れる”等, 而象“死ぬ”“逝く”等和“死”有关的词更是不可以说。既然人们忌讳“死”, 可是又要表达这个意思, 因此日语中出现了很多“死”的委婉语, 如“往生”“永眠”“他界”“逝去”“成仏”“物故”等。在裕仁天皇去世的新闻报道就常常用“お隠れになる”去表达悲伤的心情。

结语

语言是民族的语言也是社会的语言, 任何语言都有其文化背景, 所以人们在研究和学习语言的时候就要了解那个民族的特性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在跨文化交流中, 我们要了解当时的语境, 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 以此减少文化摩擦。在日常生活中, 语言禁忌现象充斥着各种场合, 研究日语的语言禁忌文化, 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日语水平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且可以深入地了解日本人的风俗习惯, 民族信仰, 价值观念等。只有掌握禁忌语的文化背景和使用方法, 才能合理约束自己的言行, 与人友善相处。否则不仅意味着不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 甚至会导致人际关系之间乃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

摘要: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而语言是人们之间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 具有社会文化功能, 它被人类赋予了某种神秘的魔力, 即成为“语言禁忌”。本文将对日本人生活中出现的语言禁忌现象进行阐述, 以便了解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和语言文化, 更好地与日本人进行人际交流。

关键词:日本,禁忌语,文化

参考文献

[1]棋垣実.日本の忌み言葉[M].岩崎美術社, 1973.

[2]柳田国男.禁忌語彙集[M].国書刊行会, 1938.

[3]新谷尚紀.日本人の禁忌[M].青春出版社, 2003.

文化习俗与语言的形成 篇8

关键词:文化,习俗,语言,宗教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能够表达思想, 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现象的产生及其主要功能包含了和语言相关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因素。文化习俗对语言的形成也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风格上也就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语言风格的独特个性。

一、文化的非语言特征

文化在语言上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 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文化习俗上的差异。但有时文化以一种不需要语言表达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人们点头或是摇头, 脸红或是坐立不安时, 这些表现就是非语言方式的交际, 而在社会的交往过程中, 人们处理空间和时间的方式同样也属于非语言的交流。

文化对于这种非语言的交流影响也是相当的大, 比如说, 在有些文化圈子里, 大家普遍认为点头代表同意, 而摇头就代表否定, 但这是某一个特定文化圈子里认可的标准。在希腊、新西兰还有澳大利亚的毛利人生活的地区, 他们所认可的标准却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 摇头就代表同意, 而点头才代表否定。因此, 不同的文化对于肢体这样的非语言形式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在表达情感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伸舌头再缩回去通常是中国人在自知失礼或是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常用的表示尴尬的方式, 但对于欧洲人来说却是代表着一种侮辱, 甚至是带有蔑视或是挑衅的意思。由此可见, 不同的非语言表达方式只有在有着相同文化涵义的前提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 文化的非语言特征还包括文化设定部分, 这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对事物的通常看法。而有着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而不同的文化设定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谈话者之间的言语交际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中国人一直视谦虚为美德, 通常对于赞美或是礼物都会加以推脱或是说“哪里, 哪里”这样的话, 而在同样的情况下欧美人就会欣然接受, 代之以“Thank you”这样的语言。这就是文化设定对语言产生的具体影响。文化设定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都会保持一个相当稳定的状态, 但这并不代表文化设定就是一成不变的, 各国人民, 随着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交往的日益增多, 对人们文化设定的变化产生微妙的影响。当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同样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宗教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 往往与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联系着, 而如果对这一特定的文化系统缺乏相应的认识或是了解, 将会影响对语言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 使它不仅在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时能够反映和传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 同时, 作为承载各类信息的符号系统, 语言也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内容, 才能够在语言中留下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因此语言本身除了受到表达方式和表达种类的限制外, 在很大程度上, 语言也深深地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也序列其中。

在西方, 宗教在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充分渗透到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的方方面面, 从而形成西方社会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可以说, 从文学到建筑, 从音乐到美术, 宗教类的艺术作品贯穿到了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所有的领域。当然毫无疑问, 作为西方社会的主要语种——现代英语的形成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英语形成于16、17世纪, 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 各国的人文主义者以人文精神为武器, 向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发起了挑战, 号召人们要冲破神学思想的禁锢, 要发挥人自身的力量。在这种文化思想的主导和冲击下, 人们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英国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不满意于拉丁语作为学术语言这一状况, 纷纷开始使用英语——中古英语。这种英语是现代英语的前身, 并不规范, 在那个时候被认为是一些不统一的方言土语。在宗教前提的背景下, 当时英国的学术语言是拉丁语, 而拉丁语也是所谓的正规语言。在这场文化的冲击下, 人文主义学者们开始努力地规范、统一英语, 促进中古英语向现代英语的转化。真正促使现代英语形成的事件就是宗教改革, 正是由于宗教改革这一重要事件, 出现了《钦定圣经译本》这样一部书, 从本质上看, 这部宗教书籍的出版和广泛流传, 进一步地确立了规范而统一的现代英语, 且大大地拓宽了现代英语的适用面。它为英语输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增添了大量的习语、典故、格言、派生词和外来词等等, 发展、丰富并完善了这一语言。它使英语从不规范的中古英语走向规范的现代英语, 从狭小的文艺学术领域走向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而奠定了现代英语的基础。由此可知, 现代英语的发展与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现代英语的形成也与宗教文化和运动密不可分。

《圣经》中的习语鲜明生动, 成为现代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a mess of pottage (眼前的小利) 和clear as crystal (清楚极了) 这样的习语已经是现代英语口语中的常用习语。来自于宗教文化中的格言和谚语在现代英语中也是广为人知, 还有一些词由原来宗教意义中逐渐派生出了新的含义, 比如purgatory这个词在宗教中指“炼狱”, 而在现代英语中派生出了“暂时的苦难”这样的新含义。英语中很多词的原始意义仅限于宗教范围, 但他们的派生含义现在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宗教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信仰, 更多的时候还是一种伦理观念, 而这样伦理观念是维系一个社会生存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某些特定文化的核心。宗教文化可以说是底层民族文化的积淀, 因此, 宗教对于深层的语言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文化对语言的本质价值体现

语言除了本身的交际功能以外, 还有着价值方面的体现。而在价值方面的体现依赖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语言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语言的本质价值的不全面认识制约了对语言文化本身的探讨, 也影响着对语言本身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习惯于某种文化的人往往不会把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看做是某些规律所支配下进行的。一种文化观念越是强大, 这种文化符号及其表意功能就越是不为人们所自觉意识到。然而事实上, 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表达形式和表达的内容, 都是以源于文化的某种集体的规范或是约定俗成的观念为基础的, 也就是表达方式的价值体现。

斯大林曾经说:“语言是工具、武器, 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 达到相互了解。”这样的论断使人们在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只注重于文化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影响, 忽略了文化对语言价值体现的影响。撇开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关系背景, 语言能力的研究就进入了一个狭隘的空间。

语言本身是人类储存经验信息和概念的图示, 只有在大文化的背景下, 不独立割裂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从孤立的语言形式研究转向从社会环境中探讨语言的本质价值, 才能较为清楚的将语言融入文化背景中, 从而看到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 也是认识语言本质价值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曹青.宗教文化与翻译.浙江大学学报, 1995年03期.

[2]贾永芳.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0年01期.

[3]曾利娟.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 2001年05期.

[4]七一初.非言语交际简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01期.

[5]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 2002年06期.

涉外商业文化与语言翻译 篇9

关键词:涉外商业文化,语言翻译,全球经济复苏

一、涉外商业文化

(一) 什么是涉外商业文化与其独特性

所谓涉外商业文化就是:以商品为载体, 以各国商人之间相互的经贸活动为纽带, 反映、传播、创造、弘扬各国本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涉外商业文化作为商业文化的一个分支, 隶属社会文化整体, 它既能积极的反映和传播世界各国文化, 又能创造出具有商业特色、商业概念、商业内容的新文化。满足人类对世界文化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追求, 强化了文化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涉外商业文化是在国与国之间的商贸活动中产生的,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壮大,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度和作用力与日俱增。这种不断强化的力量再通过涉外经贸的市场价值表现出来。涉外商业文化在世界经济运行中具有独特性:

第一, 由于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熏陶下, 语言、文化、政治与经济体制存在着巨大差异。体现在经济上必然会造成世界贸易中的诸多不便。那么, 涉外商业文化在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是文化冲撞与文化融合的桥梁。了解、运用、掌握好涉外商业文化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贸易间合作、沟通与理解。

第二, 涉外商业文化还具有强化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把世界各国独有的文化背景引入到单一的外贸体系中, 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迎合人们对文化魅力不断追求的心理, 从而提高本土产业的世界贸易影响力与竞争力。

(二) 涉外商业文化推进中国经济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1. 中国现阶段涉外经贸与经济发展现状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涉外经贸发展的核心词, 是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大局早已提出面向21世纪长远发展的战略方针, 是中国经济由发展中的大国融入世界, 成为当今的“金砖四国”, 并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涉外贸易的依存度占60%以上, 涉外经贸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占50%以上, 这两个依存度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涉外经贸。我国凭借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生产合作和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等方式进口技术, 并通过引进外资, 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 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为中国经济的跨越发展做出极为突出的贡献。

2. 涉外商业文化推进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前景

商品贸易中的文化内容日益加强, 随着各国、各民族经济收入的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商品服务的文化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生产者、中间商都要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商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商人经商的文明程度不仅作为附加价值体现在商业成果中、经济利益上, 也将成为贸易增长的决定因素。

论之涉外商业文化在经贸发展中的效用, 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北京奥运会前前后后给中国带来的巨大世界影响力及经济利润。2008年8月8日, 中国人百年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让世界动容的是开幕式中传递出的中华文化, 吸引世界人眼球的是那些神奇的中国古典乐器、四大发明, 再到中国文字、书画、国剧等, 奥运会开幕式收视率国内为八亿四千万, 美国收看中国奥运开幕式的观众比观看美国亚特兰大那次收视率高8.4%。这就是人们对文化魅力的追求。利用人们对历史悠久、古老文化的热切向往与追求, 将其融入进单一的商业体系中,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各国本土商业文化。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文化模式推敲与市场优化, 使其最大化适应商业全球化的运行理念, 促进各国之间进一步跨文化商业往来, 加快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 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研究并做好涉外商业文化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二、语言翻译与文化

(一) 语言与文化

只有人类才有文化, 其他动物之所以没有文化, 主要是因为动物之间缺少语言。语言是文化载体的一种, 而文化是孕育语言的土壤。在语言的活动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 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应是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的。文化的极其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语言。语言和文字又起到了记录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 传播和延续文化发展的作用。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 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二) 文化导入是语言翻译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著名汉学家李达三 (John Deeney) 教授曾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

在一次观看世界散打比赛时注意到, 中国的一名选手人送绰号为“傲世苍龙”。中华文化认为龙是权威、腾飞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傲世”在汉语中表达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两者合二为一, 体现了该名中国籍选手的气概非凡、本领超强。然而如不考虑文化导入将其绰号直译为“le dragon orgueilleux” (法语, 骄傲的龙) , 就其法国文化, 这名选手将被视为“傲慢邪恶的家伙”。因为在法国文化中, “龙”被视为一种邪恶的生物, 如同在英美文化中, 龙同鳄鱼等被视为凶残的怪物, 邪恶的象征一样。从所译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考虑, 雄鸡被视为法国民族文化———高昂、神圣与美丽的象征。所以笔者认为不如将其绰号译为“le coq majestueux” (法语, 威严的雄鸡) 。

脱离文化, 语言翻译就像花儿失去了颜色, 显得暗淡无光, 毫无美感。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三、涉外商业文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

(一) 涉外商业文化需要语言翻译。

涉外商业活动中跨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 包括先进科学技术交流, 经营管理方法、产品服务交流、知识交流。连带出大量人才、信息的流动, 不同语言国家的人们交流必须依赖语言翻译。涉外商业文化需要更为优化的语言翻译。语言翻译能够减弱涉外商业文化融合的阻力, 加快涉外商业文化融合的速度。

(二) 语言翻译如何从涉外商业文化中获得新生

语言翻译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语言翻译将从涉外商业文化实践中吸取经验、增长见识, 不断改进与创新。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确实为其语言注入不少活力, 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语言不断发展和广泛传播。在现代英语中, 与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词语层出不穷, 无论是人们日常会话, 还是新闻、报纸杂志与文献中有关经济领域的大量词语俯拾即是。涉外商业文化将带给语言翻译所需吸收的养分, 增加其文化知识的内涵, 从而提升语言翻译质量。

1. 新生词汇丰富语言翻译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新词、陌生词、外来语和新生科技、商业术语比比皆是。且不谈众所周知的诸如BBS (电子布告栏) 、Cybersalon (网络咖啡厅) 等电脑术语, 像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EO (首席执行官) 、和G-7 (七大工业国集团) 等词汇深深影响着当代人的语言。研究涉外商业文化, 首先必须认知这些人类社会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新生词汇。在涉外商业文化语言翻译过程中, 这些新生词汇无疑会让我们的翻译更加生动、贴切。

(2) 了解涉外商业文化, 增强翻译知识与技巧

通过了解涉外商业文化这一平台使我们尽可能多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涉外商业文化是涉外商贸发展的土壤, 经济利益是果实, 语言翻译则是获取果实的一种工具。认真研究翻译好这些具有文化含量的语言。洞悉语言中所浸含的文化内容, 将语言艺术、商品信息、消费心理有机的融合在语言翻译过程中, 必将使我们的翻译更加自然流畅、含义隽永丰富。

总之, 把语言翻译同涉外商业文化放在一起思考, 将语言翻译看作涉外商业文化中的一分子来研究, 挖掘、掌握并运用语言翻译在人类跨文化系统交流的桥梁作用, 弥补涉外商业文化由于语言因素带来的内涵差异。在二者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前提下, 研究国际商业文化交流, 确保世界经济复苏稳步回升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罗顺江, 马彦华.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语言与文化 篇10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语言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在众多文化子系统中,语言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可以独立参加文化整体运作,而且可以充当其他子系统的表达形式。该民族文化中一切文化现象,在其母语中都必须有相应的有声表达符号。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过程体现着该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变迁,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态度。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此,语言习得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用语言表达思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二、语言文化内涵对交际语言的影响

语言的交际功能方面离不开语言的文化内涵。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功能、语境、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知识这几个方面。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语言得体性。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交际能力要求学习者的语言要得体、恰当,符合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这种能力反映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这也证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以《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为例,《辞典》提供了文化背景方面的信息。如thirteen后面注明:“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Friday的注释:“许多人认为正逢13号的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又如daughter-in-law的解释为:“在西方国家,儿媳妇通常不像在其他社会那样融入丈夫的家庭。”在go on a diet之后的注释是:“节食:许多人,尤其是女性会定期节食,因为她们认为瘦一点看上去更加迷人。她们花钱让‘体重控制协会’等公司帮助她们制定节食计划,并在减肥期间给予她们支持。大多数女性杂志都刊登节食计划,而且每年都有关于最新节食动向的书籍出版。”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化内涵有较大差异,反映出的语言文化内涵同样有较大差异。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古代诗歌众多,倘若不在“当时”、“当地”,即使是中国人,想真正了解一篇古诗的文化内涵也不容易,何况是文化内涵截然不同的外国文化。又如,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经典语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someone’s pound of flesh”在戏剧作品中指夏洛克坚持要索取的那一磅肉,现在用来表达“合法但不合情理的要求;无情的索债”之意。

此外,即使是单一的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对于同一种语言的掌握也有悬殊。一位中国的学者与英国当地的农夫相比,也许中国学者在文学作品赏析及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英国农夫,但却永远也比不上英国农夫纯真、地道的英语。其根源是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语言环境里,不浸泡在那种文化之中。

以上几例说明,仅仅学习语言本身并不能习得优雅地道的语言,全方位的文化背景知识才是学好地道语言的根本。

三、二语习得与社会文化相结合

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的表达受文化要素的制约,又与文化要素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研究不能脱离文化研究,而是应把语言的习得放在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也就是说,社会文化系统不可能脱离语言系统独立存在,反之亦然。因此,第二语言习得要与社会文化相结合。

语言的习得并非只注重语言本身,了解掌握语言环境才能习得地道的语言。由于语言文化内涵的不完全对等性,同一个词汇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存在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者需要结合文化背景在差异中找出相似点。此外,受语用迁移的影响,以母语为依托习得另一种语言遇到的难度比单纯学习母语的难度大。语言的表达形式受文化的制约,一种文化难以解释另一种文化制约下的语言现象,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语言使用者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度较低。此外,母语的负迁移或无意识的语用迁移也会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障碍。而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恰好可以跨越语言表达形式的障碍,促进语言的沟通,加速建构语言表达方式的近似性,对第二语言习得无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树立崭新的文化语言观,即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又反过来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文化。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已不言而喻,即要求外语学习者在掌握外语系统内部规则的同时,也要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唯此才能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之功。

参考文献

[1]戴炜栋, 束定芳.外语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研究及其理论意义——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三[J].上海: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4.

[2]刘润清.北京: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说起[R], 2009.

[3][美]萨维尔·特罗伊克.二语习得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4]隋慧娟, 李郁.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的研究[J].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5]田保文.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心理使役动词习得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07.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 篇11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

对外语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 同时也意味着作为文化之网中的动物的人不得不生存在语言文化之网中, 受到语言文化之网的制约, 语言也因此而成为陷阱和桎梏。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因此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不了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所归属的文化异同,民族色彩。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外语的文化性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以语用为目的,必然会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單的语言形式也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外语的内在文化性是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而外语的外在文化性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它因外语教、学者的思想基础文化阅历、思维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外语教、学者经过对文化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 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观点。外语的内在文化性和外在文化性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过程,构成了外语文化性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 第一,外语作品的混杂性。外语教材在选材上均贯彻了教学大纲的思想性要求,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东西,用于泛读的外国原著中除优秀的东西外确有良莠混杂的成份。读外国原著须有正确的思想、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二,中、外文化的对比性。外语的内在文化性一旦显现出来,外域文化与外语学习者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之间便产生了对比的过程。第三, 文化因素的育人性。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已不再被单纯地当作人类文明的附带品,而是维系社会形态、关系到社会历史命运的灵魂与支柱的东西。我们对科学文化素质的理解,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要重视外语的文化育人因素。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1.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每一种语言都能够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如何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外语教学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 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好,并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2.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 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 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 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而言之,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 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如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雅的外文歌曲等。其次,除专业知识要学习,还要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另外,注重外语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方法得当,富于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中摄取不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四、结束语

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忽视语域的文化特征,也极易导致“文化冲突”。萨丕尔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在习得母语系统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在内化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则的同时,也会内化文化系统中的规范。由此可见,明确语言和言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辨证统一关系, 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语中学习语言, 进而掌握其中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主要的文化现象,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将语言纳入文化的大范畴之中。用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 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系统内部规则及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词汇的联想意义、句法以及语域层等深层文化的发掘,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公槿,丁石庆. 文化语言学[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

[2]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Kramsch C.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应用语言与国际文化交流 篇12

应用语言学这个名称, 是波兰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在他的著作中, 应用语言学相对于理论语言学而言, 其对象是把理论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其他科学领域的问题。尽管对应用语言学有不同理解,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门学科不是指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 而是指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

应用语言学曾被定义为语言学在社会实践领域的各种应用研究的统称, 比如辞典学、翻译学、语言教学、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等。当前最普遍的应用语言学的概念多现在语言教学的范围之内, 包括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二、应用语言学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

(一) 应用语言学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媒介作用

1. 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国际交流的发展对外语教学, 特别是英语教学有持久的需要。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对应用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因为全球电子提取系统的信息大部分是用英语储存的。人们需要掌握的语言就包括本族语言、电脑语言和英语。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正式各种英语教学对策的学问, 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法国专家葛妮把全球化的语言分为三类: (1) 国际语言, 用语和国外交流。英语承担了这一重要功能。 (2) 标准化的国家语言, 往往是中心语言。这些语言满足人们公共生活的需要。 (3) 母语, 可能是国家语言或者是国家语音呢的某种地方形式或是其他的语言。全球化给语言带来的影响不仅是英语的优势地位, 更凸显了应用语言学的学科作用。

2. 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

在亚洲, 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汉语。汉字文化力的词汇有着独特的意象和文化用语魅力。在语言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全球化国际文化交流中, 汉语就有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是新世纪及更远的世纪国际文化交流的必需语言, 只有汉语才能让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让中国的精神文明内涵为世界闻名作出贡献, 成为世界文化建设的需要。

首都师范大学李均洋博士在应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上举了这样的例子:日本70年代的流行歌曲中的“心灵清明”这一词汇, 从语用源流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典籍中的“清明”这一词汇。这个例子形象说明了汉语历史文化用语的独特魅力。Chinese Online是CCDL教学工程的中文版, 现在与韩国高丽大学、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进行着交流活动。COL目前开展的教学项目以及动态教学活动, 让很多留学生以及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体验着学习汉语言文化的乐趣。

(二) 应用语言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工具应用

语言作为交际和传播的工具在计算机领域必不可少, 它是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世界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化形成了语言的多样化, 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各种语言可以通过计算机专门的处理器转化成可以交流的符号信息, 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当代人和一个文明社会都必须具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体, 比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书刊以及音像出版物, 并且也都拥有自己的通讯系统和与之相应的符号和信号系统。任何一项传播与交流都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比如, 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所以中国法定的“汉语拼音文字”是本国用以报道有关中国的专名和需要使用拼音的文字。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语言。

三、语言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

学习母语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先决条件和基本工具, 而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育质量课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由于工业化、信息化的进步, 社会需要掌握现代化语言理论和水平的人才, 语言教育工程的重要性就日益体现出来。历史证明, 一个经济上的强国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上的强国, 出来不断研究和发展本国语言之外, 还要大量培养本国的外国语言人才, 应用语言学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国际交流时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 就要大量培养相应的人才。

总之应用语言的积极作用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成为社会发展、世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摘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加速互动, 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 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应用语言学在国际交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概念研究、学科特点、学科作用等方面对应用语言与国际交流的关系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应用语言,概念,作用,语言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建华.关于开设“汉外语言比较”课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4) .

上一篇:代谢水平论文下一篇:美国农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