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共12篇)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1
在俄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如下情况:有些既没有生僻词、也没有复杂语法结构的听力或阅读理解材料, 学生常听不懂或是不理解, 此原因大多是遇到了原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 而学习者却不了解背景知识。其实, 看似较为容易的听力或阅读理解材料, 却是一项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解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 据说, 清朝“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到美国访问时, 主人称赞其妻很漂亮, 李鸿章客气地回答:“哪里, 哪里”。美国人不知道这是中国人谦虚的表现, 以为要其指出具体哪里漂亮, 于是尴尬地说:“全身”。这就是文化差异。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谦虚在中国认为是一种美德, 是有教养的表现。是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表现, 中国人听到赞美之词时, 往往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 然后再客气一番, 以示自谦。这个事例非常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了语言和文化的相辅相成。由此可见:“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 不能脱离社会, 继承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实质” (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 , 因此俄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差异并循序渐进导入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要使学生了解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达到俄语教学的目的。前苏联学者维列夏金 (E.M.ВЕРЩАгин) 和科斯托马罗夫 (В.Г.КОСТОМАОВ) 创建的俄语语言国情学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ение) 二十年多年来为我国的俄语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内容, 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式的纯语言教学模式, 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 把语言国情知识即文化背景知识列入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为继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后的第五方面, 这五方面相互作用, 相互关连, 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1 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进入交际中, 就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的问题。理解和表达是跨文化交际关键问题。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 同样, 俄语教学也不能脱离俄罗斯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道而驰。俄语教学中, 把语言与文化相融合, 这已经成为俄语教学工作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原则:俄语教学不是只解决词形变化问题, 不能只学会按词类释义掌握词汇, 不是停留在掌握俄语句子结构上, 它需要扩展出语言本身的范围, 深入到语言以外的现实生活中去, 这样学生才完全地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到实践中, 达到交际目的, 这个原则是建立在70年代诞生于前苏联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国情学的基础之上的, 前苏联学者Е.М.Bерещагин和В.Г.КОСТОМАРОВ在《语言与文化》即《Языкикультура》书中指出:“语言国情学是对外俄语教学的一个方面, 它通过语言的载蓄功能 (кумулятивнаяфункЦия) , 向教学对象介绍苏联当代生活典型形象以保障教学的实际性。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进行思想教育, 其教学方法具有语言教学的基本功能, 即在传授语言的过程中用俄语讲解国情。同时语言又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 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这就是语言的载蓄功能。俄语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俄语交际应用能力, 而交际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的交流, 语言背景知识是交际获取的基础。
2 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四点原则
2.1 阶段渐进原则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学与文化也是如此。初期阶段的文化导入应主要介绍在日常生活交际方面俄汉文化的差异, 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 从而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俄语语言的交际能力。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俄汉词语、成语含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 使学生熟悉俄汉语义的差别并深入理解俄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 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语言交际。
2.2 实用实践原则
实用实践原则所导人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相连, 同时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一方面使学生认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抽象空洞;另一方面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产生良好的效果。
2.3 适合时代原则
所谓适合时代, 主要指在教学内容、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的适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实用性和阶段性原则外, 还应考虑到该文化目的代表性问题, 属于主流时代文化性, 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因为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 也极其复杂。同时还应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之间的关系, 重点应放在共时文化上, 适当引入一些历时的内容, 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教学方法上的适度, 就是要正确协调好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关系。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 与时俱进, 增加文化知识积累。教师应成为课外文化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2.4 系统规划原则
文化导入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系统性。教师在教授语言过程中, 遇到一些文化现象便顺便一提, 对文化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也无具体统一要求。因此在制定新的《大学俄语教学课程要求》时, 是否应针对俄语教学的文化导入问题增加部分内容, 明确文化导入的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以及要求达到的水平等。这样教师在俄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便有纲可依, 从而避免文化导入过程中盲目和混乱现象。
3 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五种方法
3.1 注解法
这是目前所使用的大多数俄语教材所采用的方法。即将教学材料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困难的词语或表达法在课后用专门篇幅加以注释。该方法的特点是灵活、简便、适用于各种语言材料各个阶段对某一语言现象的突出讲解, 缺点是无系统性。比如在《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一册第十一课的课文注释 (Поясненияктексту) 中, 分别介绍了чёРнАяpeчкa (黑溪) Летнийсад (夏园) 、крейсер《ABpopa》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和6eлыеночи (白夜) 等文化内容, 如果学习该课文之前对有关内容做完整的介绍, 对教师讲解课文及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帮助的。
3.2 融合法
融合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果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前苏联或独联体文化习俗、词语典故、文学名著、历史事件等,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进一步讲解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化知识和语言的学习可以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3.3 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 如听、说、读等学习和了解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包括看电影和教学录像以及阅读文学作品等。俄苏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 对俄苏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一种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 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 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当然阅读原文的文学名著难度很大, 研究者建议学生可以翻阅中文译文来补充这一部分的内容。
3.4 比较法
比较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俄汉两个民族文化上异同, 体现了文化共性, 也存在文化个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国情知识的传授必须立足于俄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异同的对比。通过俄汉两种文化的对比,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层次上, 而是向纵向方向发展。作为记录人类历史, 表达人类生活的思想工具,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比如, 俄国人在交往过程中喜欢使用赞语 (комплимент) .说恭维话, 如夸奖妇女的发型、衣着打扮等, 对这些夸奖俄罗斯妇女通常会说:“Спасибо!” (谢谢!) , 而中国妇女就会非常客气地说“不漂亮”。再比如中国人打招呼时常说“您去哪儿?” (Кудавыидёте?”) 而俄罗斯人会认为你干涉人家私事, 很不礼貌。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一贯提倡“笑迎天下客”、“微笑服务”, 而俄罗斯人不习惯对陌生人展露笑容, 他们不苟言笑并非不友好, 而是受其传统的交际文化及历史的影响, 认为微笑会分散注意力, 工作时应该思想集中、态度严肃。在与亲朋好友交往时则绽放笑容。
3.5 历史引入法
通过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更好地理解句子。阅读俄语文章要有一定和语言知识, 但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语言水平的问题, 文化背景知识必不可少。比如在纪念普希金 (A.C.Пушкин) 诞辰二百周年的日子里, 向学生介绍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的生平及其流芳百世的不朽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 (《ЕвгенийОнегин》) , 并介绍对作家少年时代有影响的圣彼得堡附近的普希金城 (Пушкино) 即沙俄时期的皇村 (Царскоесело) ;并使学生了解作家辉煌灿烂而短暂的一生, 学生们不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热情, 而且对俄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也感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 要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除了语言能力、语言因素外, 还有必要注意非语言因素。在俄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除了是“语音专家和语言寄存器”之外, 还应该是俄罗斯国家文化的“传播者”, 充分利用这种文化因素, 向学生讲解语言, 并努力发掘其文化内涵。如果把语言和文化分离, “语言就只是一个空壳”。语音、语法、词汇这些纯语言形式提供的只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的客体信息, 剔除语言内的文化内容, 离开了语言的文化背景, 语言内在的信息难以生存, 即使语言规范, 也未必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说, 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知识学习。俄语教学融入文化导入会使学习者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2]王福祥,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7.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2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不仅要掌握语音是、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有“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An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如:“Outofsight,outofmind”“Leastsaid,soonermended”“Pennywise,poundfoolish”。
典故,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位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如ThegardenofEden,Noah’sark,ThetowerofBabel,Achilles’,heel等。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thegreenhouse,theWhiteHouse,inblackand
而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充足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和人民有大概的了解,在各种人物传记中,新旧版两套人教版教材所选的内容都非常好。人们都总想从下面的、有积极意义和成功的奋斗经历的人物身上吸取其人生精华,因而在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内森黑尔,(其名言为“我唯一抱憾的是:我有,且仅仅只有一次生命贡献给我的祖国”),反映普通人一面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动人故事;反映有骨气的歌唱家;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著名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现代护理制度创始人佛洛?萨南丁格尔;在丛村中因飞机失事而幸存,并顽强求生的德国女孩的故事等等。所有这些反映了历史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所有这些材料,给在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灵教育起着极大的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分析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吸收其精华。另外,体现欧美人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乐观主义和与他人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探索精神的人物传记与体裁,应考虑到教材的更新和补充中去。
语言中,包含着文化领域中的民族性格部分。如欧美人所崇尚的幽默感。这类题材文章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并不多见。作为更深入地了解和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应参照(第二册)等有关教材中的文章选取适当的扩充到初中的.教材中。
现在的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不但深感困难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多大的课外应用机会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而放弃英语。因而谈不上学习语言,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的交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科书不应只有文字和个别图片、录音带。作为更真实和客观的反映,我们的教材必须附上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或与内容有关的相片、真实图片等;增加可收视性的教学媒体,如教学软件、教学光盘、教学录像带,给学生以最近现实的情景,这样的教学,才更能体现出素质教育和现有效果的教育,更符合直观教学,并更能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可视性的了解和接触,增加其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处理和应用,从而达到真正素质教育的效果。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 篇3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
对外语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 同时也意味着作为文化之网中的动物的人不得不生存在语言文化之网中, 受到语言文化之网的制约, 语言也因此而成为陷阱和桎梏。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因此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不了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
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所归属的文化异同,民族色彩。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外语的文化性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以语用为目的,必然会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單的语言形式也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外语的内在文化性是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而外语的外在文化性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它因外语教、学者的思想基础文化阅历、思维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外语教、学者经过对文化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心理过程, 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观点。外语的内在文化性和外在文化性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过程,构成了外语文化性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 第一,外语作品的混杂性。外语教材在选材上均贯彻了教学大纲的思想性要求,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东西,用于泛读的外国原著中除优秀的东西外确有良莠混杂的成份。读外国原著须有正确的思想、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二,中、外文化的对比性。外语的内在文化性一旦显现出来,外域文化与外语学习者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之间便产生了对比的过程。第三, 文化因素的育人性。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已不再被单纯地当作人类文明的附带品,而是维系社会形态、关系到社会历史命运的灵魂与支柱的东西。我们对科学文化素质的理解,不能老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要重视外语的文化育人因素。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1.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每一种语言都能够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意义不同。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如何运用英语的交际知识和交际规则。只有让学生们同时掌握以上两种知识,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外语教学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 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好,并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2.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与途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到目前为止, 文化背景知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从教学角度看,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它应是实践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是一种密切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 它一般应与实践课同步进行, 而不能脱离实践另搞一套。换而言之,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 更恰当地使用英语。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如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雅的外文歌曲等。其次,除专业知识要学习,还要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另外,注重外语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方法得当,富于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同时包括阅读心得,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巩固阅读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中摄取不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四、结束语
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忽视语域的文化特征,也极易导致“文化冲突”。萨丕尔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在习得母语系统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在内化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则的同时,也会内化文化系统中的规范。由此可见,明确语言和言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辨证统一关系, 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语中学习语言, 进而掌握其中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就是将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语言,把语言看成主要的文化现象,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将语言纳入文化的大范畴之中。用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 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系统内部规则及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词汇的联想意义、句法以及语域层等深层文化的发掘,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公槿,丁石庆. 文化语言学[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
[2]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Kramsch C.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4
(2)归纳———演绎并举,即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语言文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可直接呈现一般规律,让学生加以证明。例如,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一系列能体现典型中西文化的图片或短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反之,在了解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化信息证明。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灵活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英美文化,从而对语言文化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3)观察———思考并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英美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观察剧情中人物的表情和语言行为等,找出剧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整理、分析并总结。教师也可选择播放带有文化色彩的图片、图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语言文化现象。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与英美人的接触很少,为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幸运的是,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学习积累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是以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中西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打好语言基础。
3.2活动与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背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最终激发学生探索文化,认识世界。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定期组织课堂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笔者安排了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即“文化联播”和“下一站”。“文化联播”是每次课前由两名学生进行oral presentation,主要介绍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下一站”是笔者安排的“学期旅行计划”,即以教室为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遍”10个国家。这个活动两周举行一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相关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但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在大学能够一蹴而就的。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学生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力是紧密相连的,中学英语教学如果不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学生学到的往往就是语言的词汇、句型等结构性知识,一到实际应用就不知所措,往往说出来的只是语法上正确的句子,却不符合英语习惯或与语境格格不入。因此,从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开始,就要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文化差异意识。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表征和反映文化,文化渗透在语言中。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如地理、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每到一个国家都由一个小组负责导游解说,其他“游客”则需要制作出文化海报作为“纪念”,并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会”,分享对“所见所闻”的感受等。这两种活动贯穿了整个学期,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想要了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多种形式在课外展开,如文化专题讲座、英语角、文化周、经典电影周、节日Party等。总之,教师要在课内课外充分营造语言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
3.3交际与文化的碰撞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共性使交际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不断地锻炼强化跨文化意识。学生因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做到了自如、得体地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组织文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受跨文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功顺利的跨文化交际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使他们更加注重发展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4. 结语
教师要引领学生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懂得了交际对象的语言,只可能为双方开展交流创造可能的条件。只有懂得了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的文化环境,才可能为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更进一步的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要走出费时多、效果差的困境,还得在英美文化教学方面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词典组.汉英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而各自的语言与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
因为文化的不同,不同的语言要表达同样的思想并非用同样的表达形式和形象。例如:在中文里,人们说一个人睡得很熟,往往是说:“某某睡得像头猪”;在英语中,同样的思想,人们却用:“Somebody is sleeping like a log.”(睡得像根木头)中国人恭维女性的时候总是说:“您总是这么漂亮,像个小姑娘一样。”然而同样的一句话要是对着英语国家的女性说一定会激怒对方。因为在英语文化中,说一个人像个小姑娘一样有贬低她人之意,意味着说话人认为对方不够成熟稳重。因此,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人和文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
许多人在国内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初到英语国家还会遭受cultural shock(文化冲击)。对于一些在学习中倒背如流的东西,到了国外却派不上用场。比如,当对方称赞时,猛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回应,有些文化意识的也总是害羞地先笑一下,然后才挤出一句:“Thank you”,更糟糕的是说:“No,No”,导致对方很尴尬,因为这种谦虚在对方看来你可能认为对方不诚实,所以,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产生或避免产生冲突和故障,我们必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通过各种策略,使学生充分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文化教学策略
加强文化教学,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课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文化因素,进行文化渗透。
现行的英语教材不再围绕语法进行编排,而是以话题为中心,使学生在充满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材料中学习语言。比如,在一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对话:一个小孩问:“How old are you?”时,老奶奶用幽默的语调回答:“Ah,it’s a secret.”教师可借此将英美文化中的隐私和禁忌语的使用问题补充教给学生。如可将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与英语国家人士聊天的“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通过植根课本,拓展文化知识,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和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及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信心。
文化因素的挖掘需要教师本身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知晓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更要教给学生有关这一语言的文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外国文化修养,通过看一些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反映这一语言文化的视频材料,学习外文歌曲,涉猎各种文学作品等了解外国文化,增强文化敏感度,有效地对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2. 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了解背景知识,提高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知识光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自主的学习会比单纯教师的讲授更为有效。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查找相关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有时会得到比教师讲授更为全面的资料。通过自主了解背景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信心都会得到提高。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有些背景知识,教师只需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查找、阅读资料了解目的语文化。
3. 利用词汇教学,增进文化了解。
在学生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要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源语与目的语完全等值的很少。许多表面对应的词,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在讲解词汇时应注意挖掘词义中的文化内涵,词义的文化因素挖掘可视具体情况采取语境法、词源法、搭配法、比较法等。比如在教授news一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知道词的来源。所谓news(休息),也就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新鲜事,news这个单词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方位:north(北)、east(东)、west(西)和south(南),也就是汇集四面八方来的事。
词汇是文化的结晶体。英语中很多词汇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教授这些词汇时就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宗教文化,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比如:serpent,Christmas,Easter,baptism,prayer等。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宗教文化,就很难理解英语民族的思想。词汇的产生与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反映着文化,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词汇教学增进对文化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设置语境,体验语言使用环境。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当然也是文化内涵所体现的环境。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设置语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生活中理解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进行交际。例如,教师可以指派角色进行模拟表演,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学生评价其语言是否符合英语习惯,是否会导致误解、冲突等,使学生在体验中真正地理解语言的正确适用,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行,强化文化知识对促进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注重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合适的场合用合体的语言表达正确的意思,避免文化冲击,冲突和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渗透与拓展。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是机械的、低效的、枯燥的。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策略,以期同行在语言教学中提高文化渗透意识,使学生真正理解语言,自如运用语言。
关键词:文化教学,语言学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立昂.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J].外语界,1998(1).
[4]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
[5]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5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交际性教学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对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关系有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认为中职阶段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所以英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二是认为目前中职英语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从进行.本文就从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思想教育等方面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作 者:孙芙蓉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河南,郑州,450007刊 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RTH NORTH BRIDGE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交际性教学 文化教学 语用 民族文化
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篇6
那么,英语应怎样才能搞好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呢?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并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众多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實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 ,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得意趣横生。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紧密结合
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因此 ,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必须优先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例如:要学生们知道在街道上或商店里看见外国人就问:"Hello! 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你多大了?)"是不礼貌的。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会把外国人弄得很尴尬,他们不知该不该回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在某些国家,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一般只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这类地方才使用。再如:学生看见认识的老外,出于礼貌,想打个招呼,便说:"Hi! Mr.Smith,where are you going?(史密斯先生你好!你上哪去呀?)"这样一句在中国人看来很是正常的话,在英、美国家的人看来却也是不礼貌的,甚至被认为是有意干涉别人的私事。
三、随机讲授
因为目前中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现有教材,涉及到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教材中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语可挖掘、可讲授。例如:在讲到"floor"一词时,应告诉学生,它除了当"地板"讲,还可以当"楼层"讲,"The building has 6 floors."可是,英美两国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美国和中国说法一样,而英国把二楼叫作一楼"first floor",四楼叫做三楼"third floor",一楼叫作"ground floor"。 而且在英美等国,人们不喜欢13这个数字(宗教原因),认为它不吉利。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和宾馆里不设13层楼,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就是14,等等。
四、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外语互译 ,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 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二是社会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介绍、致谢、采访、问路、约会 、告别等。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美文化的差异。例如:在回答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过于谦虚。例如:当人家称赞说:"你的外语说得很好!"中国人往往回答" 哪里,哪里,说得不好。"或者说"不敢当,还差得很远!"而英美人则会用"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saying so."等来回答。如果按照中文的方式来回答,对方就会感到你认为他刚才说了假话,是虚伪的奉承。而中国人之间谈话若用英美方式来回答就会让人感到不谦虚。在中国文化看来,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英 美文化看来,这是自卑和无能的表现。还有"dear"这个词,在美国无论男女老少,上级下级之间都可使用,而且常用。可是在中国,"亲爱的"这个词就不能随便使用,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那些只知其语言而不解其文化的教学也是不可思议的,其实,文化了解也是语言学习的兴趣之所在。因此,充分重视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加深对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但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知识的教学不可喧宾夺主,将文化一味地加入语言教学中,影响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应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并且应始于外语教学的基础阶段,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使文化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7
2.2英语量化教学法
2.2.1每天记住5个新单词
单词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英语的“读写听说译”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一个人的词汇量。学生往往都抱怨单词记不住、记了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学生每天利用课下记5个新单词,而且必须于晚上睡觉前说给同宿舍的上铺或下铺的同学听。另外在笔者建议下成立了单词角,全班每个同学轮流每天在黑板右上角写5个单词,让每个同学利用点滴时间去轻松记忆单词。每天5个单词看似很少,但积少成多,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2.2.1明确小组任务
自主性学习并不排斥合作性学习。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参差不齐,很多差生平时羞于向老师请教,但喜欢和同学讨论,针对这一情形,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将全班按座位就近原则分成8个小组,每组内有6名或更多同学,这每个小组每节课都有自己可以量化的任务。例如Howto Improve Your Study Habits这篇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笔者要求一、二两组分析前两段,后面以此类推。一组成员分别从重点单词,短语,句子,每段的中心大意,及段落间的联系5个方面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再和二组进行组间讨论,这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又加强了学术争鸣。当然这些刚开始需要教师的引导,慢慢地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准备,上课时笔者随机抽取一组或二组成员到黑板上写下一、二两段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笔者将作业练习等也进行了小组内的量化处理,这并不是说学生其他课后作业不做,而是每个小组各自有重点研究的课后作业。学生英语学不好的一个原因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重点研究可以让学生象教师一样思考,明明白白地把语言知识点讲解出来。
2.2.3周有所读
笔者在教学时曾提及《曾国藩家书》,里面讲曾国藩的读书原则“日点十页,间断不孝”,这给了学生很大的震动与启发。考虑到学生平时功课紧,以及现有的英语水平,笔者建议学生课下先找一些浅显的文章读,例如《书虫》系列的英语读用性,忽视了语言的文化教育,导致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进而转化成为自身的文化能力,是今后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制度、宗教、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和影响。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与文化的物,这些读物故事性强,文笔简练,建议学生每周读两页,读完后口述给同学听或者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2.2.4日有所写
魏书生在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教学艺术很值得我们借鉴。魏老师要求学生第一天写一句话,第二天两句话,以此类推,这种量化中的循序渐进一方面照顾了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又鼓舞了学生极大的创作欲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学生第一天写一句话,方式是用新单词造句、读课文有感、写日记等等,第二天是写两句话。学生们慢慢地有了构思,句子间、段落间渐渐有了起承转合,本子上的篇幅也越来越长,学生也就逐渐学会了写作。
3.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颇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及塑造学生学习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仍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性,成功施行开放式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曹赣群.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4):78-79.
[2]代冉冉.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辽宁高职学报,2007,(6):61-63.
[3]何嗣虎.21天改变一生(第一版)[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4]李波,赵月水,刘贵钊.教法与学法[G].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161-163.
[5]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沈昌洪,王之江.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谭海臣.中小学教学管理基准[G].长春:吉林大学出版
社,2000:161-162.
[9]韦荣增.新课程与创新型英语教师素质[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3):124-125.
[10]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J]中学语文,2005,
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而明确这一点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讲尤其重要。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三、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但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只能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所写的内容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因此,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四、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一)正确使用注释
教材中对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理解很困难,有时还会引起理解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化难为易,可以利用一些事例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把这些零散内容进行系统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二)应用归纳教学
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实现语言交际的现实性和得体性。
(三)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
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介绍外国文化中的异国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这些内容学生们很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英语教学。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同时进行。例如:让学生收集一些英语故事,将这些故事进行分类。将有些故事当作课文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将这些故事作为阅读材料,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体验教学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但通常情况下条件不会允许。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教师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齐筠.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外语学刊,1998,1.
[2]罗传伟.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3]刘书英,张光明.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外语研究,2002,6.
[4]侯雪梅等.语言交际中的文化信息探索.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9.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文化,文化渗透
语言文化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产物,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任务。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非常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语言中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就显得更加丰富了。因此,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要逐渐将我国的语言文化渗入英语学习中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应用能力。
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
1.比较中外的风俗礼仪。
英语教学中,在对教材进行学习后,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简单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充分了解英语使用国的文化本质以及中外的文化差异。例如在英语中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为“Hi,hello,Goog moring,How are you”等。若是在谈话过程中的一般问候语为“isn’t it”或是“It’s a fine day”等。在我国用于打招呼的语言一般为:“干什么去?”但是这在英语使用国就会被认为是一种窥探别人隐私的行为,因西方国家大都是以“个人作为中心”,然而这在我国就是一种表示友好的方式。同时在英语的使用国家里“Thankyou”这一词语的使用频率较高,他们不仅对同事、上司、陌生人的帮助表达感谢,对和其关系非常亲密的家人恋人也会表达感谢。通过比较中外风俗文化的差异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而且也能避免其在学习英语时出现生搬硬套的状况,对学习规范的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实践学习中融入英国国家文化。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如今,我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与国外文化交流的频率越来越密切。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若是能零距离接触英语使用国的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类似于中外英语夏令营的活动,增强其和国外学生交流、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担任导游或是表演的工作,在经过这样的活动学习之后,学生会对国外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了文化意识。
3.在词汇学习中融入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心脏,同时在语言学习中也是最能体现出文化的重要部分。英语的词汇学习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含义:词汇、结构以及社会意义。只是掌握了词汇和结构意义,并不能真正掌握词汇学习的内涵。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挖掘词汇的真正内涵,并对文化进行适当的比较,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词汇的社会意义。例如,在汉语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针对颜色的描述就非常丰富,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白色表示的是死亡,是凶兆。在我国古代,亲人去世后家属要披麻戴孝,设白色的灵堂;将智力低下的人叫做“白痴”;同时白色还代表阴险,在京剧中奸雄都是白脸。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表示的高雅纯洁,同时其也象征着善意,例如在西方婚礼中,新娘总是穿着洁白的婚纱,另外在西方善意的谎言也被叫做“white lie”,受宠的孩子被叫做“white hair boy”等。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语言文化的原则
1.可接受性。
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及认知程度,将文化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使其在形式上符合儿童的生活,内容上符合学生当下的思维方式特点,寻找其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英语的文化学习。
2.选择性。
语言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含了很多内容,信仰、道德、文化、艺术等。在培养小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按照选择性的原则,选择那些适宜学生心理以及认知特点的内容。因小学生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尚未形成,在融入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看待两种文化的观念。
3.阶段性。
在小学阶段融入文化意识,可以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要注重对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意识要由表及里,从而可以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同时,还能有效丰富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9
一、语言与文化的语用适合性和正确性
1.H.Goodenon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sitics) 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 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 语言反映文化特征, 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 而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 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今天, 虽然现代化进程加速了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通, 将各民族纳入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并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是各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却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例如:汉语中有“对牛弹琴”这一成语, 英语也有类似的表达, 但两者的差异却很大。“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与“对牛弹琴”相对应, 如直译为“把珍珠撒在猪前面”则很难令人领会其意思。但如果知道这句英语源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Given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dogs, neither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就不难理解其真正意义了。又如:在中国, “龙 (dragon) ”是我们的精神图腾, 是吉祥与权力的象征。中国人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也常形容家长对子女抱以厚望为“望子成龙”。但西方人却把“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 是邪恶危险的象征。有人甚至用“dragon”来比喻“母夜叉”, 如“His wife is a dragon, and no one dares to talk to her”。如果一个中国人向西方人介绍华夏文明时把“龙的传人”直译为“the generation of dragons”, 那么西方人一定会大为惊讶了。因此, 克服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各国语言教育的重大课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正是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可能碰到的文化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2.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2] 。我们得明白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我们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句子, 语法非常准确, 但却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对英语语言文化差异的忽视语常常使得一些学生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或对西方人的一些特有的言行举止产生误解。例如, 在受到别人夸奖时, “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回答。但是, 中国人讲究自谦, 因而在这种场合下, 往往会回答“过奖, 过奖”或“惭愧, 惭愧”之类的话。如果把这些话直译为:“You flatter me”或“I feel ashamed”, 而不用“thank you”, 将会很不得体。又如, 英美人见面一般都会招呼对方说, “Hi”, “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而中国人习惯说:“吃了吗?”“去哪儿?”或就对方在做的事发问, “做饭哪?”或者“回来了?”这样的招呼方式在英美人看来就是明知故问, 甚至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他们可能还会在心里嘀咕,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一个国家的语言是以该国的文化背景为根基的, 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同样, 脱离文化学习语言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语言。比如:英语中有一个常用的词组“to have January chicks”, 如果不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下工夫推敲, 这个词是很难理解的。“January”指的是“一月”吗?“chick”指的是“小鸡”吗?难道这个词组指的就是“一月的小鸡”吗?其实, 这里的“January”是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之《商人的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这个名叫January的人在60岁时与一位叫Mary的年轻漂亮的女子结婚并生下儿子, 所以“to have January chicks”比喻人的“老来得子”。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语言不仅反映文化, 而且也塑造文化。语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其文化的文化。由于文化比语言变化速度快, 语言必然受到文化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新的变化。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 一定的文化意象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符号, 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 理解语言与文化的语用实用性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语言知识, 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二、语言与文化教育的内容
1.了解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符号系统, 包括词汇、句法、语用规则等。
不同的文化赋予某些词汇特殊的含义, 了解这些词汇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关键之一。例如, 中国人历来喜欢红色, 将之视为喜气红火, 在婚宴庆典上, 一定少不了各种鲜红色彩。然而, 在西方的婚礼上, 人们几乎见不到红色。新娘穿着雪白的婚纱, 这代表着纯洁的爱情。即使在节日里, 也没有红彤彤一片。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 红色是血液的颜色, 是火焰的颜色, 代表着危险或不好的事情, 当然不能出现在喜悦的场景里。于是我们就能理解“red flag”表示危险的红色信号, “be in the red”是负债的意思, “see red”大怒,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可能激起人的强烈愤怒、憎恨、暴力行为等[3] 。又如, 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peasant”在英语中还可有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的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 “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韦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低下的人”。在汉语中, “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丝毫无贬义。又如, 在英美文化中“狗”是中性词。如果一个人很幸运, 人们常说“a lucky dog”;“dog tired”表示“极度疲倦”;“a top dog”或“a big dog”为“重要人物”;“a sly dog”指“某人很狡猾”。英美人还可以说:“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 意为“每个人都会有风光得意之时”。而在中国文化中, “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贬义词。中文素有用“狗”骂人的话, 如“哈巴狗”、“狗腿子”、“狗娘养的”、“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如果把英文“dog”简单理解为汉语中的“狗”, 就不确切了。总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注重汲取英语国家的文化营养, 把文化传授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 使得文化传授成为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2.学会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言语交际, 包括身体语、时间语、空间语等。
非言语交际是除了言语交际以外的另一种交际形式, 它在交际中的作用非常重要。Samovar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 在面对面交际中, 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 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4] 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人在跨文化交流中, 忽略了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和影响, 结果导致了跨文化交流中的种种误解和冲突。教师应在教学中介绍英语的非语言交际的表现方式、含义、功能以及它与母语文化中非语言交际的异同,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例如, 耸肩动作在英语文化中表示不知道、没办法、没希望、不理解、让步、不愿参与争论、拒绝接触、不愿解释、束手无策等多种含义。然而在汉语文化中没有这一身势动作, 中国人很难准确理解这一动作在不同场合中的具体含义, 因此盲目仿效就容易闹笑话。又如, 英美人在交谈时总保持45厘米~80厘米的距离, 同性间很少有身体上的近距离接触, 他们不拉手, 也不攀肩膀;而在中国, 关系亲密的同性也会手拉手, 男性间甚至还会攀肩搭背, 这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三、语言与文化教育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 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 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步, 或者以教材为基础适当拓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 它的课文均选自英美原文材料。运用这套教材时, 教师可采用种种手段介绍英美文化。例如:该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culture (文化) ”, 其中After-class Reading的题目为“Dining Customs in America”。教师可在归纳完美国饮食风俗习惯之后, 播放一些在美国人家做客的录像如《走遍美国》, 让学生了解美国人入座、上菜、使用刀叉、吃菜的顺序和方式以及离开餐桌的习惯。又如:第三册第二课讲述“manners”时, 教师可设置讨论话题。如问到一个女士与她的男同事共进午餐, 最后谁付账时, 可相辅而行地介绍西方人请客的习惯, 即当两人外出吃饭, 如果关系不是非常亲密, 一般都采用AA制 (go Dutch或Dutch treat) , 这与中国人请客是十分不同的。再如在讲解《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中“Nor candy? There ought to be something to fill your stocking with, and Santa Claus can't put a pony into a stocking. That was true, and he couldn't lead a pony down the chimney either.”两句时, 就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圣诞节的传统及关于圣诞老人是通过烟囱把礼物送到小孩的袜子里的文化知识。在此篇文章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拓展, 把英语国家的主要传统节日例New Year's Eve (新年) 、Thanksgiving (感恩节) 等的历史来源、风俗习惯进行介绍。这样以课本为依托适时导入相关文化知识, 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能够使文化教育生动活泼, 增加学生的兴趣不至于死板生硬。
2.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文化教育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 对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 做到学以致用。例如, 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包括招呼、问候
摘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语用适合性和正确性, 并阐述了语言与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化,语用适合性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3.
[3]张薇.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比较与文化渗透[J].科技信息:科学技术版, 2006, (5) :86.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10
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主干课程之一, “语言与文化”课程受到了广大英语专业学生的青睐, 这是因为该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 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 从而使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敏锐的感知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他们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打下基础。因此, 要想在“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中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要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而案例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和应用性。
案例教学法也被称作是实例教学法或者个案教学法, 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 结合理论知识, 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 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评价, 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 并加以比较、评价、选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教学素材的实践性, 因为案例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都是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第二, 教学实施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第三, 教学成果的应用性, 因为学生可以将成果学以致用。因此,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相比,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任课教师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基础上, 更好地因材施教。最近几年, 国内英语专业领域的一些教师、专家以及学者都在尝试着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某一教学领域,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王传英、赵琳2011;王鲁男、段靖2010;王玉西2012;赵素华2011) , 但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英语专业某一具体课程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从理论和教学模式上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语言与文化”课程中的应用, 以期为该课程的教与学提供启示和参考。
二、案例教学法在“语言与文化”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 “语言与文化”课程的特点
“语言与文化”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比较强的课程, 是英语专业为数不多的实践性课程之一。该课程的设置突出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语言技能的发展和培养,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加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 提高文化意识, 从而增强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 “语言与文化”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第一,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相关内容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提高学生实际的动手、探索、创新、合作、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其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教学过程与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开展,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旨在使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与文化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 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评价, 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 并加以比较、评价、选优, 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发展他们与英语国际人士交流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可以为高校以及社会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帮助。
第二, 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帮助学生增强对英汉语言文化的了解, 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将真实的情境引入课堂, 任课教师在讲授“语言与文化”课程时, 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尽其所能地选择并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生活实际进行探索学习, 形成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空间, 提高学生对英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加深他们对英汉语言与文化的了解, 使其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完美沟通和融合, 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 能够优化英语水平评价机制, 推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尤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 旨在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与文化相关知识学习的阶段性评估,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传统的英语水平评价机制, 推动了英语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三、“语言与文化”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一) 课程前 (准备阶段)
由于课堂授课时间非常有限, 所以课前准备环节就显得尤其关键, 这个阶段是整个“语言与文化”课程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 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前都作好充分的准备, 他们一定要熟悉该堂课案例教学的相关内容, 能够分析并且评估相应的案例内容, 从而使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得以顺利地实施。
1. 教师准备
一方面, 教师要根据“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目的编写相应的案例。一般来讲, 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文化与词汇、文化与语法、文化与语篇、文化与修辞、文化与语言使用、文化与意象转移以及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等。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的教学重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案例, 同时将该课程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教学的分析过程。此外, 教师在编写教学案例时, 应该在学生都比较熟悉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影视、体育、外事等方面选取素材。
2. 学生准备
学生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主体, 其课前预习的充分与否, 对案例教学预期效果能否达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 教师应该在案例教学的前两周将一些相关的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学生应该首先对这些案例材料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 对这些案例材料做到了然于胸, 并且能够理解教师设计这些案例的真正意图所在, 其次将在课上需要交流的问题及时提炼出来, 作好和其他同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的准备。
(二) 课程中 (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就是在课程活动中, 教师组织学生对所选案例进行探究, 进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课程组织阶段, 教师扮演着穿针引线的主持人角色, 应该注意到每个具体的环节, 以辅助此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这个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布置任务
教师在引入案例之前, 应该简明扼要地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一方面, 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作好案例记录, 要记录下案例描述中的关键细节和自己对于案例的疑惑之处。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目, 以供学生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聆听案例陈述。
2. 陈述案例
教师对所选案例的背景做简要的回顾性介绍, 这是“语言与文化”课程案例教学的开端。由于该课程注重介绍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这些差异对英语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的影响, 所以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也应该以中西文化的不同体现作为切入点。例如, 在讲到“日常交际和文化”一章中的“称呼语”时, 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播放几段中外不同称呼语的视频, 让学生在了解到中西不同称呼语的同时, 了解到其背后所隐藏的中西不同的文化。
3.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在整个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小组讨论的宗旨在于, 让学生在熟练把握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 提升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根据选课人数, 在分组的时候, 教师应该考虑尽可能地将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以保证小组讨论得以顺利地开展。此外, 为了体现小组讨论的有序性, 教师应该为每组指定或者由组员推举一位小组长。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小组的讨论、整理本组的发言提纲。在这个环节,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从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好小组讨论, 把握好学生讨论的议题, 使小组讨论可以持续有序地进行。
4. 班级讨论
每个小组要首先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陈述本组对某一议题的讨论结果。接下来, 由该小组的其他成员对小组代表的发言做出完善和补充。然后, 由其他小组的成员就刚才小组发言者的陈述进行提问, 由刚才的发言者回答疑问。最后, 全班同学一起就该议题进行讨论, 达成一个接近统一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发言, 只有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了议题或者在某一点上反复纠缠时, 教师要用一些过渡性的话语, 使讨论回到正题。
5. 教师总结和评价
在班级讨论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地对当堂的案例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一方面, 教师应该总结回顾此次案例讨论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 并结合“语言与文化”教材上的相关理论就解决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另一方面, 教师应该对学生当堂的表现做出简要的评价, 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记录到其平时表现当中, 同时指出学生表现的优点和缺点, 以便他们下次更好地参与案例教学活动。
(三) 课程后 (学生反馈和教师反思)
“语言与文化”案例教学课堂活动实施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该课程案例教学活动的完结。学生和教师都有一些后续工作要完成, 对于学生来讲, 他们需要根据课堂的讨论进行反馈, 即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于教师来说, 则需要对该堂的案例教学适时地进行反思。
在经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之后,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后用英语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之前, 教师应该就案例报告的撰写写作规范和相关内容做出明确地规定, 并对学生提交的报告进行批改。因此, 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而且还可以为他们今后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乃至其他学术性论文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
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实践水平和能力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在当堂的案例教学活动结束后, 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在进行教学反思时, 教师可以像在脑中放电影一样回到案例教学的现场, 重新审视案例教学课堂。一方面, 教师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情况。可以从讨论的内容、讨论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来获取学生的内心渴求和困惑, 为今后的案例教学活动提供启迪。另一方面, 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案例教学现场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主导作用。比如, 问题是否合适?案例引入是否合理?学生讨论的引导是否循循善诱?在学生讨论时出现了偏离主题现象时, 教师当时是否及时地将议题引回到了正题?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后对课堂案例教学实施的反思提升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达到教与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四、提升“语言与文化”课程案例教学实效性的着力点
(一) 案例的选择应有针对性、要恰到好处
案例的选择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 一方面要根据“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另一方面, 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该是教师和大多数学生都比较熟悉的语言与文化的应用案例。Williams (1996) 曾经提出了案例教学的六项基本原则, 即真实、自主、融入、创新、责任、合作。因此只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案例才能使学生真正自主地融入案例教学的课堂, 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主人翁意识, 加强他们与同学、与教师的合作精神, 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由于案例教学法以语言与文化的实际应用为根本出发点, 将课堂讨论与分析有机地结合,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该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补充和完善。所以, 案例教学法是“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的一种辅助方法, 无法代替教师对语言与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 在“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所教授班级的学生特点, 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有机地结合使用, 从而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 案例的选择要与时俱进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为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后者依据的是固定的教科书, 而前者使用的是与特定环境和现实社会活动相关的案例。Schank和Abelson (1977) 指出案例可以抽象为描写特定情景中事件恰当程序的结构, 它是预先设定的、常规性的动作程序, 可用来限定一个熟知的情景, 刻有时代的烙印。此外, 由于语言的发展很快, 所以每一个“语言与文化”课堂上的案例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所以, 在“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中的案例要紧跟时代前沿, 摒弃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案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存储具有一定文化情景的最新信息, 增强学生记忆与当今社会相关的热点文化背景知识, 为他们以后理解所涌现出的新文化情景打下基础, 从而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真正地提升。
五、结语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 不是简单地将语言与文化相加, 而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 将语言习得与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语言与文化”的课堂教学具有“1+1>2”的效果。一方面, 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语言与文化”课堂教学符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并且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该教学法可以使教师在通过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融合,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英语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启示。另一方面,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在“语言与文化”的课程教学中, 引入案例教学法, 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合作、创新和跨文化交际等能力, 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从而为高校以及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王传英, 赵琳.2011.依托影视字幕翻译开展案例教学[J].外国语文 (4) :109-113.
王鲁男, 段靖.2010.商务英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外国语文 (4) :96-100.
王玉西.2012.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翻译硕士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 (4) :41-44.
赵素华.2011.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公共演讲课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 (5) :62-67.
Schank, R.&Abelson, R.1977.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M].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语言技能文化渗透
在高职外语教学中,师生常常会感觉到困扰,而其中的语言单位就包含了文化成分。这一种困扰不仅仅是包含了应该如何去翻译和解释,也包含了文化成分对于外语教学的必要性。但是,我们的身边也存在这样的观点:文化成分对于语言教学没有重要性,只要讲授语言的规则就可。这样的偏见,严重的影响到了外语教学质量。本文试图从文化特点、语言的功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强调语言文化知识对于外语教学重要性,才能够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客观规律揭示出来。
一、高职外语教学的语言技能特点
作为以实践为导向、以科学为基础的高职教学,教师只有根据自身的体会与实际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角度尽量的去选择一般性介绍理论知识的某几个层面或者是重点讲解一个层面,从而做到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掌握最关键知识点的教学目的。在高职教育中,其核心人物是造就与培养一批能够胜任某一项工作、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从事应用性研究的人才,并且也可以促进其技术与知识的相互转化。所以,高职外语教学应该具备如下的语言技能特点:
在高职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不同文化对待的差异性,不同文化培养的差异性,不同文化认识与感悟的差异性,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偏见性错误。如果仅仅考虑到语言的具体形式,从而忽略语言文化传统与习惯等因素,就算是语言再流畅,也无法将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甚至会出现各方面误会。所以,外语教学就应该考虑到该门学科的社会背景知识。
(一)非言词文化手段的适当运用
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反映,人们在相互交谈当中的头部、姿势、身体等示意动作也都由文化所决定的。在不同的文化当中,这一些非言词文化所表达的含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的一种身体姿势或者是身体动作能够在社会当中找到相同的社会意义。比如:我们一般将点头看做“是”,而摇头看做“否”,但是爱斯基摩人却恰恰和我们相反。
(二)文体对语言形式的影响
在交际当中使用语言,不同的社会背景,所使用的文体也会有所差异。语言的社会情景特征主要表现在交际双方的关系、目的以及方式之上。使用者使用语言的目的也就成为主要构成话语范围的因素。话语的范围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不专业的。另外,也需要考虑到书面用语的表达方式与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明显的区别,会导致语言出现变体。当然,交际双方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交际过程中所表达的出来的风格。语言教育可以是自然的、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拘谨的。
(三)禁忌语
由于文化的不同,各种语言所忌讳的词语和行为也不存在差异的,语言当中的沉默区所表示的是应该在谈话过程当中回避的话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我们将国内的某一部分文化带到与西方人的交际当中,就很可能让交谈的双方面临尴尬的局面,西方人所认为的财产、收入、年龄等等等方面都属于个人的“隐私”,只有在对方不介意的情况下,否则最好不能问这一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注意禁忌语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在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就会因为文化习惯或者是惯例等导致文化交流失败。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语言技能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语言作为一门技能课程,需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满足交流,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当然,只有反复的记忆、模仿与练习才能够完成。根据这样的特点,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晨间朗读、背诵都是比较好的方式。在学校,可以坚持一个早自习,要求一年级的嘘声必须到班级上自习课,比如:对于俄语这一门课,可以要求语音较好的学生轮流代领其余学生背单词、读课文。等过了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自身俄语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俄语热情,看到自己的俄语在一点点的进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多听一些俄语的录音,模仿发音;坚持收听一些俄语新闻,尝试着观看俄语报刊,积极参与与俄语相关的社会活动;在日常,坚持使用俄语进行日记的数学,定期开展循环反复的练习等。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够拥有自觉性,才能够鼓励学生快乐的学习。
学以致用是永恒的古训,无论是哪一门外语课程,都应该如此。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但是,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在基础学习阶段,主要是打下学习基础,能够掌握基本的发音要领,熟悉语言规则和固定的句型等。在提升的阶段,就应该注意对语言技能的提升之上,除开新学的语言知识得以掌握之外,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利用一切实践的机会来开口说外语,避免自己成为“外语哑巴”。特别是日常的语言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因为对中国人来说,开口说是最难的一步。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篇12
一、文化的定义和属性
“文化”的范畴涵盖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文化具有自身独特性, 不同的民族、国家、社会、人群都有特殊的文化。了解文化的定义和属性, 有助于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学习中遭遇到的学、教风格冲突问题, 以期更好地加以解决。
1. 文化定义。
19世纪以来, 国外学界对文化的理解逐步脱离神学体系和自然主义的束缚, 开始转向科学的理解。这种转向源自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对文化的解释,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定义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合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其是第一位在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学者。
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文化定义”, 综合各家观点, 文化的定义具体如下: (1) 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和习俗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的总和; (2) 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 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获致和传递; (3) 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 其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和价值; (4)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 (5) 文化是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系统认知”; (6) 文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2. 文化属性。
学者普遍认为文化具有如下属性: (1) 文化是可被后天传授的。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亲身实践、口口相传或者书面语言进行传授。 (2) 文化是群体共享的。文化可被理想化地推定为某一社会或群体所有成员的共享行为。 (3) 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随着时间发展、时代更替而不断演变、进步。 (4) 文化是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连接的, 触动其中一处, 其他部分就都会受到影响。 (5) 文化具有约束性。文化具有教化功能, 能指导约束人们行为。 (6) 文化具有民族、种族中心和群体中心的特点。特定的民族、种族和人群在特定的环境下, 长期在一起生产、学习和生活, 逐步形成了思维模式、价值观、交往方式、社会习俗。
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 既抽象又具体。只有了解文化的具体定义和属性, 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不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 才能扎实地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
二、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定义和类别
“语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用以感知学习环境, 进行信息交互的稳定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特质, 是学习者吸收、处理和储存新信息、新技能的方式, 也是学习者吸纳和理解新信息的内在特点。学习风格会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习环境、社区背景和家庭背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Reid, 1987, 1995) 。
“语言教学风格”则是教师在自身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的倾向性。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本人的学习风格具有一致的特点, 是其学习风格的直接反映。
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可分为如下类型 (按对应组别分类) :
1. 感知型—直觉型 (Sensing and Intuitive) 。
感知型学习者/教学者倾向通过“感官”观察和收集数据, 喜欢具体的事实和细节, 强调记忆, 喜爱规则和标准的程序, 不喜欢过于复杂的事物。直觉型学习者/教学者往往不重视细节, 倾向通过“下意识”感知、记忆。这类主体往往更为抽象, 富有想象力, 处理概念和理论的能力更高。
2. 视觉型—口头型 (Visual and Verbal) 。
视觉型学习者/学习者习惯以视觉方式接受或呈现信息。口头型学习者/教学者则习惯口头指导。
3. 主动型—反思型 (Active and Reflective) 。
主动性学习者/教学者具有强烈的实践动机和倾向, 他们喜爱动作实践活动。反思性学习者/教学者喜爱充分思考的环境条件, 思考更有助于他们的记忆。
4. 连续型—整体型 (Sequential and Global) 。
连续型学习者/教学者以单元的相互关联性为基础来进行语言的理解和指导, 喜欢分解词汇和句型, 偏好结构化的教学。整体型学习者/教学者习惯在整体层次上理解学习材料, 倾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材料。
5. 归纳型—演绎型。
在归纳型学习与教学中, 主体倾向观察现象, 推理论证, 总结原则。在演绎型学习与教学中, 主体以原理、规则为基础, 推导现象的结果。
三、社会文化对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人们形成价值观和学习理念的主要环境。因此, 语言学习者和教师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形成其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重要原因 (Oxford, 1992)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教学风格的影响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各种类型的学习风格/教学风格, 研究者们发现, 不同国籍和民族的社会成员有不同偏好, 分析如下:
1. 整体型和分析型风格。
拉美人更倾向整体型风格, 如预测、推测 (从语境中猜测) , 他们总体属于高度的场依赖主体。中国师生多为整体型主体, 他们会努力在不同事件和事物之间寻求统一性。欧洲裔、美国人多具有清晰分析和低语境化的抽象风格, 他们把观点基于逻辑推理而非人际关系之上, 以寻找差异, 找出因果关系。
2. 场依赖型和场独立型风格。
欧洲裔、美国人的场独立风格高于非洲裔美国人、拉美人和亚洲人。对中国人和日本人而言, 他们多具有场依赖和场独立的双重特征。中、日的社会文化允许这两种风格的同时存在:一方面, 中日师生会根据社会语境做出整体的认知联系, 具有场依赖风格。另一方面, 中日师生在严谨态度的引导下, 讲求细节, 这促成了他们的场独立风格。
3. 情感型和思考型风格。
拉美学生多为情感导向, 具有明显的群体导向。同时, 他们倾向公开表达情感, 属于情感冲动型。日本学生期待教师尊重他们的隐私, 不善表达个人情感, 倾向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日本学生喜爱高度结构化的演绎方式, 倾向不断纠正细节上的失误, 具有分析型倾向。同时, 日本人注重反思, 追求细节的完善, 尽量减少冒险行为。非洲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尤为倾向思考型风格, 这与土著美国人对生存环境的反思及非洲裔美国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思考有关。
4. 冲动型和反思型。
拉美人具有一定的冲动型风格倾向, 这与其外向型风格相关。日本学生则表现出更积极的反思型特征, 他们追求准确性, 但不愿冒险。日本人往往深思熟虑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但不适应猜测式的方法。土著美国人往往表现得反思性过强, 他们自尊心强, 但在尝试新事物时显得过于被动, 害怕“丢脸”。
5. 具体连续型与直觉随意型。
东亚文化与阿拉伯文化注重具体连续的学习风格。中国、日本、韩国和埃及的人群具有具体连续型的学习风格, 他们经常利用重复、强记、计划、分析、列提纲的方式进行学习。欧洲裔美国人多数为直觉随意型, 他们在抽象思维、想象力、理论性、智力性和原创性等方面表现得更好。土著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总体偏向具体连续型学习方式。
6. 封闭型和开放型风格。
亚洲学生往往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如韩国学生坚持教师的权威性, 以教师意见为重点。日本学生渴望得到教师快速而经常性的纠正。阿拉伯学生往往以排他性的观点对待正确与错误, 界线较为分明。非洲裔美国人比土著美国人表现出更多的封闭性特点, 而土著美国人则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变化性, 喜爱非结构化的课堂。
7. 外向型和内向型风格。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群喜爱交际、健谈, 偏好以整体班级为基础的外向型学习方式。西班牙学生也表现为外向风格, 他们高度社会化, 合作性强, 热衷实现社会目标, 对他人的需求敏感, 并渴望与教师形成密切的关系。非洲裔美国人相对外向, 喜爱社交学习, 喜爱在群体中分享, 喜爱有新意的事物。非洲裔美国人在群体交流时还喜爱非口头语言, 如眼神交流等。土著美国人也表现出外向特点, 合作性强, 但对外来者怀有戒心。相对而言, 亚洲学生谨慎和内敛。如日本和韩国学生属于内向型风格, 他们不喜欢公开的身体接触, 也不愿意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总是显得安静、腼腆。
8. 视觉型和听觉型风格。
东亚学生倾向视觉型学习风格, 其中, 韩国学生的倾向度最高, 远高于美国学生。同时, 中国和阿拉伯学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倾向, 中国学生同时具有较强的听觉特点。但是日本学习者则最不擅长听觉学习。
研究表明, 不同社会文化的成员具有自身倾向的风格偏好。在第二语言学习中, 学习者接触的是迥然不同的语言和社会文化及教学风格迥然不同的外籍教师, 他们必然产生不适应乃至诧异的感觉, 形成跨文化的风格冲突。
四、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冲突及解决之道
根据相关研究和笔者的观察实践,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往往不适应外籍教师的教学风格, 他们的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经常发生冲突, 导致语言学习效果的削弱。比如, Oxford等人的研究就反映了这样的跨文化冲突。该研究对中韩研究生、美国教师、美国研究生和中国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具有不同的风格, 导致跨文化的差异。中韩研究生对美国教师的整体型、开放型、直觉型和动手型风格感到压力和焦虑, 而美国研究生对中国教师的分析型和具体顺序型风格不适应, 这样的“不适应”影响了学习效果。
据此, 我们认为以第二语言为本族语的外籍教师, 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 一方面, 他们可以在教学风格上“契合”学生的学习风格, 即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调整和拓宽自己的教学风格, 以适应学生风格, 减少跨文化冲突, 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采取故意“不契合”的方式, 促进学生在不适应的“教学风格”中调整自我, 拓宽学习风格, 提高跨文化适应性 (吕玉兰, 2000) , 适应新环境, 成为全面的学习者 (All-round Learner) 。无论是契合还是不契合的方式, 第二语言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从学习者的背景文化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和言语行为特点, 为学习者创造理想的语言教学环境, 增强他们的文化适应和第二语言学习效果。
摘要:本文探讨了社会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和本族语教师的风格冲突应利用“契合”与“不契合”的教学方式减少和消除。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习风格,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Reid, J.M.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TESOL Quarterly, 1987.21 (1) :87-111.
[2]Reid, J.M.LearningStylesintheESL/EFL Classroom.Heinle&Heinle Publishers, 1995.
[3]Oxford, R.L., Hollaway, M.E., and Murillo, D.H.Language learning styles:research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eaching in the multicultural tertiary ESL/EFL classroom.System, 1992.20 (4) :439-456.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推荐阅读: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08-26
语言文化教学模式06-08
语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06-29
语言要素及文化教学10-28
语言与阅读词汇教学09-22
素质教育与语言教学05-09
语言输入与外语教学06-05
数学教学与数学语言07-09
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08-19
语言的发展与语文教学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