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文化

2024-08-29

英汉语言文化(通用12篇)

英汉语言文化 篇1

自古以来, 汉语就与其它的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到很大的影响。外来语对汉语的重大影响开始于十九世纪后期一直到二十世纪中期。在这段时期, 大量的外来词涌入到汉语中。此后,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日益活跃, 又出现了更多的外来词, 在这其中, 从英语中引进的音译词更是不在少数。本文就以英语在汉语中的音译词为研究对象, 就“音译与文化”这个话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希望对此问题有所贡献作用。

一、音译

音译主要是使用具有同外来词读音相似的汉字来替代, 即: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 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 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每一种语言都不可能是孤立和自足的, 外来词是随着语言的交流的而涌现的, 它们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外来词有很多种, 但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种:音译词和意译词。音译是一种使用与外来词有相似发音的汉字来翻译的方法。而意译则是更加重视外来词在其本国意义的翻译方法。在中国, 存在着一种拒绝接受音译词而喜欢接受意译词或者是半音译半意译的倾向。所以, 一般来说, 中国人在有意译词时是不会选择音译词的。例如, 从“德律风”到“电话”, 从“德谟克拉西到民主”, 从“盘尼西林”到“青霉素”, 从“梵哑铃”到“小提琴”, 从“水门汀”到“水泥”, 等等。但是, 许多外来词在汉语中只保留了音译词形式, 如:sofa沙发, humor幽默, copy拷贝, poker扑克, soda苏打, tank坦克, guitar吉它, pump泵, TOEFL托福, OPEC欧派克, disco迪斯科, bikini比基尼, clone克隆等等。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科学家与技术人员倾向于使用音译词, 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更忠实于原著并符合国际化趋势;而写作人员喜欢使用意译, 这是出于更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习惯与风格。年轻的一代喜欢使用音译词, 而年老的一代更愿意使用意译词。香港、澳门或台湾地区喜欢音译词, 而大陆地区更倾向于使用意译词。但不论人们使用何种方法来翻译外来词, 音译是最基本的, 因此, 更值得我们进行探究。语言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要交流工具, 当它被应用时, 文化在多方面对其进行影响。人们能彼此很好地交流就需要首先来了解彼此的文化, 这样, 我们才能更多地应用外来词。可以说, 只要有语言的交流, 外来词就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必要的, 因此, 没有外来词的语言是难以想象的。

总体来说, 外来词一般都会经过由音译到意译, 或由音译到意译再到音译, 或由音译到意译再到音译与意译并存的过程。随着电视、英特网等的普及, 人们愈来愈多地在接受音译词的使用, 并且随着中国不同地区、省份以及城市之间的日益联系的紧密, 人们的语言也在相互之间进行着交流, 因此, 以前不太常用的粤语音译词也会更多地使用, 总之, 音译词的使用势必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多地被使用。但是, 一些已经在汉语中扎根的意译词也会继续被人们所使用并且仍会发挥着它们的交流作用。可见, 音译非常重要, 我们应将其放在研究的重要位置。

二、音译与文化

汉语所吸收的英语外来词许多是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新事物、新产品不断涌现, 这些在外来词吸收上可以得到明显反映。如在饮食方面:绿色食品 (green food) 、肯德基 (Kentucky) 、麦当劳 (McDonald's) 、自助餐 (buffet) 、奶昔 (milkshake) 、热狗 (hot dog) 、奶酪 (cheese) 、土司 (toast) 、三文鱼 (salmon) 、沙丁鱼 (sardine) 、配司 (paste) 、西冷牛排 (sirloin steak) 、培根 (bacon) 、速溶咖啡 (instant coffee) 、扎啤 (a jar of beer) 、雪碧 (Sprite) 、可口可乐 (Coca-Cola) 、百事可乐 (Pepsi-cola) 、软饮料 (softdrink) 。穿着方面有:牛仔裤 (jeans) 、迷你裙 (miniskirt) 、比基尼 (bikini) 、运动夹克衫 (bi-swing) 。日常用品方面:隐形眼镜 (contact lenses) 、香波 (shampoo) 、席梦思 (shermons) 、腊克 (locquer) 、马赛克 (mosaic) 、特氟隆 (teflon) 。交通工具方面:汽轮机列车 (turbotrain) 、空中客车 (airbus) 、ATV (air-terrain vehicle能行驶于各种地形的全地形汽车) 等。此外还有桑拿浴 (sauna) 、太阳浴 (suntan) 、士多店 (store) 、超市 (supermarket) 、SOS儿童村、伟哥 (Viagra) 、爱滋病 (AIDS) 等等, 也都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在艺术、娱乐、体育方面, 如:爵士乐 (jazz music) 、肥皂剧 (soap opera) 、迷幻摇滚乐 (acid rock) 、摇滚舞音乐 (big beat) 、爵士摇滚 (jazz rock) 、乡村摇滚 (rockability) 、迪斯科 (disco) 、霹雳舞 (break dance) 、甲壳虫乐队 (the Beetles) 、辣妹合唱组 (the Spice Girls) 、派对 (party) 、MTV (music television) 、背景音乐 (backgroundmusic) 、迪斯尼乐园 (Disney land) 、溜溜球 (yo-yo) 、NBA (美国职业蓝球联赛) 、呼啦圈 (hula-hoop) 、保龄球 (bowling) 、高尔夫球 (golf) 、拉力赛 (rally) 、卡丁车 (karting) 、蹦极跳 (bunge jumping) 、飞镖 (boomerang) 、水上芭蕾 (waterballet) 、局点 (game point) 、赛末点 (match point) 、冠军点 (championship point) 等。

音译是一种吸收外来词的基本方法。外来词要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 必须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 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所以, 当使用音译词的时候, 许多文化因素要考虑。如果我们想翻译正确或合适, 那我们应该深刻了解中外文化, 否则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或不合适之处。但是, 中国人通常不喜欢接受音译词,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 音译词会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 往往不知道这些词的意义, 而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例如, 英语词Coca Cola在汉语中被翻译成“可口可乐”。这个翻译非常绝妙, 因为它不但生动地给人一种味觉上的“可口”感, 而且还在精神上给人一种“可乐”的愉悦感。中国人非常喜欢将汉字赋予一些意义, 从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感受, 如:喜好、祝愿、期望等。因此, 可以说“可口可乐”这个翻译满足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并且我们可以在汉语中找到许多这样的外来词汇, 如: (Konka) 康佳, (Cannon) 佳能, (shampoo) 香波, (Cola Cao) 高乐高, (Robust) 乐百氏, (Giant) 捷安特, (Stone) 四通, (Nice) 纳爱斯, (Bens) 奔驰等等。如果“Bens”被翻译成“奔死”或者“笨死”, 那么人们还买它吗?其它例子如下表:

可见, 翻译外来词汇时不仅要考虑读音以及音节等方面的问题, 更重要的还应考虑人们的文化习俗。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 由于其反映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只有将其引入的语言中具有存在的意义才会存在下去。因此, 在学习英语时, 对于一个英语句子或词组, 即使对每个单词词义了如指掌, 也很难译出它所表示的真正含义。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因而也造成了英汉互译之间的障碍。所以说, 要想真正掌握英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就不能仅限于对英语词语的字面意义的理解, 还需要对于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乃至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 从而使得中英文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

总体来说, 在五四运动之后, 音译词在汉语中大量涌现。语言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加之中国日益与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等方面的频繁接触, 这就更丰富了汉语中的音译词。但是, 从1949年到70年代后期, 人们开始使用意译词来代替音译词。之后, 在80年代, 由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大量的涌现, 音译词又被广泛使用;随后, 9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又促进了更多音译词的引进。到了20世纪, 中国随处可见音译词;而在21世纪, 我们已经离不开音译词了。可以预测, 未来的中国只会越来越多的使用音译词而不会减少。所不同的就是, 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将一些文化含义和其它历史遗迹人们的喜好因素考虑进去, 适当的意议可以增加音译词的喜爱度和流行性。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过来, 它也影响着语言。当一种语言中的词汇进入到另外一种语言中时必定会将其所处的文化一并带入, 通过与另一种文化的融合之后才会取得更加的效果。当今社会, 随着中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人们会更多的使用音译词, 因为音译词简洁、生动、活泼、形象而又不失异国情调, 同时也会将该音译词中的文化给与更好的诠释和融合。当然, 在进行翻译之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其所处文化等多种因素, 使得其可以透过文化的视角, 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音译外来词, 为相互之间的交流做出重要的贡献和借鉴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立福.论文化词的音译与民族文化的“传真”[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1) .

[2]龚璇.英语新词汇的来源与翻译[J].内江科技, 2011 (05) .

[3]王丽.音译法使用中的“对等”原则[J].山东外语教学, 2010 (04) .

[4]项东, 王蒙.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的音译规范刍议[J].中国翻译, 2013 (04) .

[5]周霞琴.音译法在英语商标翻译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34) .

英汉语言文化 篇2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

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像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make water、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

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英汉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诸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

不光如此,英汉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 “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伴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的科学理论化进程,我国自八十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全球化的影响,无论是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展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面貌。

在我国,翻译的对象领域被人为的划分为“非文学”的和“文学”的。“非文学”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实用性文体,如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等,其中最主要的要数“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则是与科技翻译并行的翻译的门类和方法论。随之也便产生了“非文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非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翻译研究在翻译研究这一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

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是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它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而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

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句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

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 will meet at the courtyard gate at 7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in order to visit our 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

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的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长期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

无论什么翻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交流的目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繁荣,在中国与国际各领域接轨日益加速的时代,为使翻译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性的同时,必须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在译学领域加强交流,跨越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进行中西译论体系间的双向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共生。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05-115。

[2]熊启煦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342-345。

英汉语言文化 篇3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语言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语句,是人类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谚语作为“民族文化之明镜”,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生活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物产风貌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表达了一个民族对世态、生存方面的哲理性思考和待人处事方面的睿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广泛的通俗性和生动的口语化等特点。它语言洗练优美,教诲意义深刻,代表民族精神,体现国家文明。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谚语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折射出文化所涵盖的历史,世界观以及语言功能等等。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汉语里有丰富的谚语,英语也是如此。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三方面进行中西方谚语对比研究。旨在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

二、中英谚语不同的历史渊源

(一)来源不同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西方谚语有许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Give everyone his due.”(一视同仁)。该谚语反映了基督教“人人平等”的教义。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相关的谚语如下:

(1)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

(2)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3)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汉语中的谚语则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儒家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道家的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汉唐期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比比皆是,因此相关的谚语俯拾皆是。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观,自称为天子;又利用儒家的礼仪和三纲五常,形成一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如“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扭不过大腿”“官大一级压死人”“宰相家人七品官”。地域不同,自然景观各有其特点,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使得中西方谚语存在明显差异。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人们在长期的渔业中,创造出大量的英语谚语。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例如:

(4)Who will not be ruled by the rudder must be ruled by the rock.(船离舵,要闯祸。)

(5)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的水手。)

(6)It is hard sailing where there is no wind.(无风难使帆。)

(7)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

(8)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 (有了大海,不怕没鱼。)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多离不开内陆山水。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江后浪推前浪”“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仰面求天,不如扑面求土”。“远亲不如近邻”则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人用“竹子”来形容坚强、高风亮节的性格,并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而英国蘑菇比较多,所以英语用“just like mushrooms”(犹如蘑菇一样)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历史典故和寓言差异

英汉谚语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典故,英语中许多谚语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例如来自《圣经》的谚语:

(9)When Greek meets Greek,and then was the tug-of-war.(两雄相争,必有激战)

(10)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

(11)Under ones vine and fig tree.(比喻安居乐业。)

(12)Let the dead bury their dead(比喻割舍旧情,抛弃往事。)

(13)Let us eat and drink,for to morrow we shall die(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此外,西方谚语中有许多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如:“Never say die”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具有很强的警策和教育意义。如“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三、谚语背后隐藏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滋生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必然反映了不同的民族特色。谚语的差异就很好地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差异是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龙”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位置,是权贵、尊荣的象征。它威力无穷,变化无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而龙在国外语言中,含有贬义,指凶暴的、严厉的人。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魔鬼。最典型的差异表现莫过于对“狗”的态度。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等。

(二)价值取向的差异

1.人和自然关系取向

西方对待宇宙传统的观点是“天人相分”,认为人和自然是一对对立的实体。人和自然的对立中,人占主动,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地位。因此,人们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不断地应对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改造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汉语中有许多谚语通过自然来关照社会,启迪人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说明自然规律和人事规律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时间取向

时间观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克拉克洪的研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取向。在过去的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尊重历史和传统,在现在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强调此时此刻,在未来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规划和掌控未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教义贯穿始终,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人极其重要,在时间上就表现为过去取向。西方人则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采取未来时间取向。因为西方人认为,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 。

3.行为取向

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海洋文化。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方人热衷冒险,敢于挑战的性格。“拼搏、进取”是他们精神的动力。人们相信只有不断努力,快速行动,追求效率,并获得成功,才是被推崇的品质。“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比语言更响亮。)“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干。)

几千年来,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崇尚自然,倡导无为。人们力图“无为而有为”,无为是“自然”的延伸。一切人为的东西都不自然,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为人处事也应该顺应自然。办任何事情都不可凭主观欲望胡作非为。当然,“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顺应自然的、更大程度、更高境界的有为。顺自然而为,即为“无为”,即循道而为。

(三)道德观念差异

1.孝道问题

孝道即孝顺父母之道。在西方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的人格,更没有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有些谚语甚至表达了相反的观念。如:“Children suck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and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老了享受父亲的财。)“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怪。)

在中国古训中,孝顺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赡养父母及在身边侍侯父母等等。汉语中有许多相关谚语。如:“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父母教,该敬听;父母责,该顺承。”

2.妇女问题

西方国家妇女地位不像中国封建国家那样低下,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以下谚语:

(14)He that would thrive must ask his wife.(谁想发迹,就请教妻子。)

(15)He,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s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子受到更多的压迫。她们不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且地位低下,不能与男子一起受教育,更不能出入社交场合。很多谚语反映了对女子的歧视:“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臣为君死,妻为夫亡”。

3.对待面子和名誉的态度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如:

(16)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名誉常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就有好面子。但是有道德的也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失掉面子。如朋友突然造访时你的衣冠不整,这有损你的面子,但无损你的道德。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既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相关的谚语有:“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面子,不要夹里。”

四、英汉谚语外显语言特征差异

谚语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谚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语言通俗易懂,语音和谐。下文通过英汉谚语中的句法结构、语音特点等表现手段展现英汉谚语的语言风格。

(一)句法结构

1.简单句和复合句

谚语是语言中作为词汇单位的固定句子。由于谚语是词汇单位,又要易于记诵,所以句子力求简短。在英语中,谚语多数为简单句,用来说明一个主题,反映人们对该事物的各种价值观。以“爱情”这一主题为例。

(17)Lover should not be all one side.(爱情不是一厢情愿的。)

(18)Love will find out the way.(爱情自会找到出路。)

(19)Love and cough cannot be hid.(爱情与咳嗽一样不能隐藏。)

上面列举的这些英语谚语都是用简单句表示爱情观,使爱情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一种感情。英语中除了用简单句谚语反映爱情经验之外,也有少量的复合句谚语。

而汉语的情况正好相反。汉语中虽然也有很多反映爱情经验的谚语,但由于表现爱情观时常采用陪衬,复合句谚语就比简单句谚语多了。例如:

(20)鲜花终究会凋谢,唯有爱情永久存。

(21)甘蔗越吃越甜,爱情越长越深。

在英汉谚语中,有时所表达的内容相同,但所用句式不同,英语表达一般直截了当。汉语则隐隐遮遮,通过陪衬对应。例如:

(22)Love is a sweet torment.(爱情是甜蜜的痛苦)。

(23)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24)爱情不是强扭的,幸福不是天赐的。

(25)爱情在市场上找不到,爱人在店里买不到。

从关于爱情谚语的比较中,大致可以看出,汉语谚语多用复合句,在形式上多用排比,对偶。在内容上衬托、呼应。而英语谚语较多用简单句直指要害,一针见血。

(二)中西谚语的押韵差异

1.汉语谚语的押韵和英语谚语的尾韵

英汉谚语都讲究押韵,但两者有些细微的差异。请看下边的英语谚语:

(26)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27)First thrive and then wives.(先立业,后成家)

(28)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29)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在家千日好, 出门时时难)。

上述谚语,有的是两个短语,有的是一个句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两个词,都有相同的尾音,或者以相同的元音结尾,或者以相同的元音加上相同的辅音结尾。由于同音重复出现在谚语中两个停顿地方的末尾,英语中便把这种押韵叫作“押尾韵”。通过同音的重复,读起来就能够前呼后应、一唱一和、音韵铿锵、节奏明快。

汉语谚语在朗读起来该停顿的几个地方出现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叫押韵。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谚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那两字,都有着相同的韵母。如“天”和“边”都有相同的韵母,“麻”和“瓜”都有相同的韵母“a”,“宝”和“草”都有相同的韵母“ao”,而“深”和“针”都有相同的韵母“en”。这些汉语谚语通过压韵而富于声韵美和节奏感,人们在得到哲理性启发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感受。

2.汉语谚语的复辞和英语谚语的头韵

在英语谚语中,要说明两个词的关系,就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押韵:“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同音的重复,不像“尾韵”那样出现在停顿地方两个词的末尾,而是出现在谚语中两个关键词的开头。因此英语中称之为“头韵”。“头韵”同样使英语谚语产生了声韵美,增强了节奏感,因而使重点更突出,结构更加紧凑。

在汉语谚语中,如果要说明几个词的关系往往在这几个词的开头使用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叫作复辞。如“换汤不换药”“救兵如救火”。这两条谚语通过几个关系词开头同音重复,一呼一应,一纵一收,十分顺口。

五、结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通过对中西谚语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的对比,可以看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西谚语异彩纷呈,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中西方的谚语有着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加便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汉英谚语差异,去做更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2.

[2]季成家.中国谚语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3]李家成.论师生交往的个体生命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3):7~9.

[4]罗圣豪.论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15~17.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6]张履祥.试论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1989,

(3):19~22.

[7]赵仲邑.文心雕龙集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

(1):12~15.

英汉语言系统中的文化思维差异 篇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思维, 中西方国家思维模式的不同, 造就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语言, 形成各自特色的文化。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学习,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离开该民族的文化而孤立地学习该民族的语言, 我们就会陷入学习外语的误区, 永远不会学通、学精。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该民族地道的语言, 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文化规约准确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直接并根本地影响和决定了语言的语用原则和表达方式, 影响到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因此, 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笔者通过分析英汉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性、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点等, 倡导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 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模式。

二、英汉语言思维的形成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国家生活习惯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所以, 生活产生语言, 语言体现文化。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 语言的习惯和文化的领悟相互补充。东西方文化虽说相通相融, 但确也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历史演变、地域风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不同各民族间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方式亦不相似, 文化差异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上便产生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相异。[1]p236我们通过对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有助于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养成自觉的英语思维习惯。

1. 话语文化思维

话语文化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 它是通过话语文化的得体性来体现的。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 英美人常常体现出尊重他人、不炫耀自己的价值观念。[2]p178英美人表达谦虚的方式和我们中国人是不同的。对别人给自己的赞扬, 英美人会说“Thank you”, 中国人则习惯用谦词“哪里、哪里, 还差得远呢”。如果你真的对英美人士这样说, 他们会感到不理解和不悦。当英美人士问你问题, 你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时, 你如果直接说“I don't know”, 这样回答会显得极不礼貌。英美人回答时会说“I'msorryIdon't know”。在国外问路时, 如果你直接说“Whereisthetrain station?”会显得很唐突和不礼貌, 应该说成“Excuseme, whereisthetrainstation?”在打招呼时, 英美人不说“Have youeaten? (你吃了吗?) ”而是说“How areyou? (你好吗?) ”。遇见熟人时, 不应说“Whereareyougoing? (你去哪儿?) ”。去医院探望病人时, 英美人士不说“Drinkmore water (多喝水) ”和“Take care (多休息) ”。因为这种说话方式明显带有家长式的口气, 是对听话者独立人格的不尊重。在日常交谈中, 应避免涉及有关个人情况的问题, 如“How oldare you? (你多大了?) ”、“Are youmarried? (你结婚了吗?) ”、“How many children doyouhave? (你有几个孩子?) ”、“How muchmoneydoyoumakepermonth? (你每月挣多少钱?) ”、“What's yourweight? (你体重多少?) ”。因此, 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时, 教师有责任介绍东西方不同的日常交流话题, 以免产生误解。

2、称谓文化思维

在中国如果子女对父母直呼其名被看作缺乏教养, 无视礼貌, 会遭到长辈的批评或旁人的讥笑, 而西方孩子年纪稍长一些就对自己家长不再称爸爸、妈妈或改称其名或用昵称, 父母非但不责怪, 反而会觉得与子女关系融洽, 人格平等, 家庭和谐。再如, 英美国家的称谓比较笼统模糊, 无论出自父系还是母系, 只要与父母平辈的男性一律称uncle, 女性称aunt, 他们的子女不论性别一概称cousin。而在中国称谓要复杂得多, 有时还非得把身份交待得一清二楚, 因此要让学生懂得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呼, 则能体现说话者运用语言的得体性和适宜性。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问候语、受褒奖时的反应及用餐劝吃时的应答等方面, 都反映出较大的不同。但是, 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 指导学生尽力避免以本族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解释西方文化现象, 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三、价值观念上的文化思维

“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3]p277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 (value system) , 这套体系直接影响人们思维的方式, 交往的规则,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指令性作用, 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这套体系。对于隶属于某一文化的人来说, 行为受价值观的支配, 在语言上也打下了价值观的烙印, 价值观的表现范围很广, 这里仅取其中与文化差异有密切关系的方面介绍。

1. 宁宙观的差异

我国传统的宁宙观是“天人合一”, 即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 表现为人对自然的顺从及崇拜, 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整体的一部分, 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整合型思维, 是一种整体优先 (global precedence) 的认知活动, 也称抽象思维, 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 它首先注重整体形象, 然后再注重细节, 为先整体后局部。汉语承受细节上的模糊, 取得整体上的清晰。以此对应, 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 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 人应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 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由个体构成, 思维时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 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 即分异型思维, 也称解析式思维, 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分异型句式。[4]P326

对“桌子上有一个苹果”这样的句子 (先整体后局部) , 而英语则说“Thereisaapple onthe table。” (先局部而后整体) 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思维优先而英语族人解析思维优先的倾向。受汉语思维影响, 英语要表达“我家有四口人”, 中国学生有时会说出这样的句子:

误:Myfamilyhasfive people。 (先整体后局部)

正:Therearefive people in my family. (先局部后整体)

2. 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

由于世界观的不同, 中西方的价值取向有天壤之别。中国人认为个人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推崇社团和集体价值, 强调社会群体的统一和认同, 是一种社团价值至上的价值取向。而西方文化则是个人价值至上, 它推崇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 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 崇拜个人奋斗。每个人体现个性化的自我, 自由抒发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因此, 在语言上呈现出“Ilanguage”和“we Language”特点。如, 一个老人行动不便, 你上前帮助, 在中国会被认为是尊老的表现、有礼貌, 但在西方, 他会认为你是轻视他的能力把他当作受帮助的“弱者”, 因此显得“very angry”。由此也可看出, 西方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与这一价值取向有内在的联系。

四、英汉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1. 分异型思维与整合型思维

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语言的基础结构。即中国人的整体思维, 自然与人处于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中, 由大到小就是先整体后局部。而西方人则认为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了世界, 因此, 由小到大, 由点到线, 他们的思维是归纳式的, 线式的。即东方为整合型思维, 西方为分异型思维。比如在汉语中, 定语从句只是可以整合到主谓宾结构之内, 例:“上个月我们考察了那个有溶洞的城市”, 在英语中, “考察城市”这个核心结构是不能分开的, 修饰语或用介词短语, 或用定语从句, 应尾随在核心结构之后———主结构与次结构是分异的。对于讲汉语的人来说, 不听完全句就不能获得该句的主要信息, 相反, 英语可以先获得主要信息再获得次要信息。

2. 思维模式差异与编译码

不同的文化出现不同的语言结构, 而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会致使使用该语言的人形成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 因此, 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会引起编译码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与思维上的个性差异必然会给外语学习者带来障碍。在英语学习中, 可常见“中文思维+英文形式”的语言结构, 这是一种典型的“chinglish”。根据心理学家们的观察, 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思维模式相吻合的东西, 与自己思维模式不一致的东西则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 但人类在表达概念和思维方面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对于母语与目的语在思维模式与语言表达中的共性部分不必担心, 问题在于个性部分。[5]吕叔湘先生说:“英语在咱们是外国语, 汉语是咱们的本族语, 要是我们不帮着学习者去比较, 他们自己会无意之中在那儿比较, 而只见其同, 不见其异。”我们也可本着这一精神, 在学习中自觉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个性部分, 即差异部分, 了解思维模式对语言的表达的影响, 从而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 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准确地传递所要传递的信息。

3. 整体式思维与解析式思维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严密, 层次井然有序, 句法功能一望而知。[6]比如, “If wintercomes, can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 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了然于胸。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 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 概念, 判断, 推理不严密, 句子间的逻辑联系不易从外表看出。比如, “打得赢就打, 打不赢就跑, 还怕没办法了”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 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思维模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更明显的反映在篇章结构上, 根据Kaplan的研究与调查, 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 也就是说, 英语段落通常是以一个主题句 (topicsentence) 开头, 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 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 Kaplan还分析了母语为汉语的学生的英文写作, 他得出结论是, 尽管这些学生对英语句法已掌握得很熟练, 但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 他们的作文过多的绕圈子, 主要呈螺线型。[7]中国人写文章以语义为中心, 只要语义相关, 篇章就会自然流动。句子之间没有那么多连词, 而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仍然体现了整体式思维。而且中国人做文章还讲究“不言而喻”这就更叫西方人摸不着头脑, 相比之下, 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直观。这种结构在句子之间使用连接词衔接, 还是体现了解析式思维。英语中有and, but, or, if, when, where, whereupon, except, while, considering等大量连接词语, 而这种情况在汉语里是没有的。如果中国学生从整体抽象的角度按照语义的自然连接即内在逻辑来展开思维, 组织句子, 不会熟练使用这些连接词, 让英语族人读来就会有信息梗塞感, 觉得模糊不清不知所云。[8]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思维差异对语言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们在英语学习中, 要把文化的主要层面 (价值观, 思维模式) 作宏观的理论认识, 另一方面结合理论对于体现差异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文化内涵作微观分析, 把文化的异同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久而久之, 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一个全景式的印象, 熟知各种具体差异, 便会从目的语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即把表层的文化现象引入到深层的文化结构中, 再来指导一般的文化行为。这在学习中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5]Eugene 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J].1998, 3:29-33

[6]盛萍.论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 :81-83

[7]Krasner.I.The role of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J].Dialog on Language Instruction, 1999, (1-2) :79一88

英汉语言文化 篇5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很难,学生英语成绩不好是很普遍的现象。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任务的重中之重。教师要从影响阅读能力的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进行研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

【关键词】阅读;文化差异;语言思维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问教师:“英语怎么学?”似乎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但有一样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就是学习英语的兴趣和阅读的重要性。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想真正掌握和运用,大量阅读从中了解并掌握语句的表达和思维习惯,增加词汇量都很有帮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准确的理解和运用一门语言,文化差异是学生必须要跨越的问题,它包含着思维和观念上的差异,这样就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突破文化差异的影响,做到语言文化上的等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

一、思维差异

以下的几个例句可以解释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1)Idoubtwhetherhelikesthissong.我怀疑他是否喜欢这首歌。(2)Idoubtwhetherhedoesnotlikethissong.我怀疑他是否不喜欢这首歌。中国人翻译英语作品,必须学会用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才可能很好地完成原文的表达。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而语言文字和语言逻辑观不尽相同,因此,具有特定功能的语篇构成形式也不尽相同。总之,在翻译英语的语义时,应充分意识到英汉语义的差异,尤其是要充分意识到英语语义的灵活运用,否则会误解其义。

二、词法差异

世界上语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综合型语言(syntheticlan-guage)和分析型语言(analyticlanguage)。词与词的关系是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现的,如拉丁语,俄语和古英语;而在分析型语言中,词与词的关系并不是这样,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等手段来表示的,如汉语。现代英语是从古代英语发展而来的,因而属于综合分析型语言。现代英语的形态变化,主要指一些表示语法意义的曲折变化,包括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人称,比较级等,使用起来也不简单。例如,英语的名词可以变数,变格。动词可以变时态,人称,语态。汉语没有这样的形态变化。汉语里有几类时态助词,这就是:(1)前置的时态副词(过去,曾经,已经,现在,正在,将要……);(2)附着的时态助词(过,着,了,起来……);(3)后置的时态语气词(了,来着……)。译者应善于使用时态结构助词,来表示原文的时态意义。如:(1)MrsLonghasjustbeenhere,andshetoldmeallaboutit。(J.Austen:PrideandPrejudice,Ch1,VI)郎太太刚刚来过,她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我了。

三、句法差异

英汉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但仔细对比起来,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在结构形式上仍有着差异。语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另一个句法现象。一般来说,英汉句子的主要结构“主谓宾(或表)”在词序上基本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英语中动词的划分很细致,包括及物不及物,系动词的`分类,都会造成英语句子与汉语句子的差异。由于有形态变化,语序相对灵活一些,如疑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假设虚拟句和强调句等,都有语序倒置现象。汉语往往不是结构而是语气,这样就会缺乏变化。如:Doyoulikeswimming?;Whatdoyoulike?你喜欢游泳吗?;你喜欢什么?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英汉句子表达上句法结构的差异。(1)NotonlydidwelearnEnglishparsingthoroughly,butwealsopractisedcontinuallyEnglishanalysis.(W.Churchill:“Harrow”)我们不仅彻底地学会句法分析,且不断地练习英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这种转换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的人们思维定式的对应、对照、甚至冲突。综上所述,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思维习惯,信仰和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很多方面的语言现象的差异。在未来的地球村中生活,毋庸置疑,中西文化交流将更多。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跨越障碍更好的学习两种语言。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1,625.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93.

英汉语言文化 篇6

关键词:乌鸦 文化内涵 翻译方法

在汉英文化中,“乌鸦”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与“乌鸦”相关的习语或谚语时,了解“乌鸦”在这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

一、乌鸦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乌鸦在东西方文化中是个非常复杂的形象,在神话、民间传说和文人创作中,“乌鸦”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身份:它可以代表光明,也可以象征黑暗;它是神的“使者”,也是鬼魂的“邮差”。人们认为它带来喜讯,也相信它预示灾祸。它本来代表着和睦温暖的亲情,却经常和漂泊羁旅有关。“乌鸦”这些判若云泥的身份,不仅是其生活习性决定的,也是文化发展的结果。

(一)“乌鸦”在汉语中的含义

在中国,关于“乌鸦”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东经》“旸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关于《山海经》中“皆载于乌”的注解,《淮南子·精神篇》:“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郭璞注:“中有三足乌”[1]《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者,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则三足乌当指日之精,又或传为架日车者。”从这些神话描述中可以看出,“乌鸦”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居住在太阳里的神鸟。除了作为神鸟被崇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乌鸦”还被认为是孝鸟。《说文解字》:“乌,孝鸟也。”乌鸦反哺的美德在《本草纲目·禽·慈乌》中也有记载:“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乌鸦”不仅以“孝”著称,而且似乎通人性,对人间的孝道也倍加敏感,《周书》中的颜乌,《异苑》中的宗懔,都是因为孝行感动了乌鸦。前者母亲去世时引来数千乌鸦,为他衔土垒墓,后者因母丧悲泣不已,每当痛哭时则有群鸦聚集,痛哭后群鸦方始散去。人类和动物中孝道的模范,因为孝而发生了感应。

尽管“乌鸦”在古代被认为是神鸟,但也有人认为乌鸦是邪恶的代名词。人们逐渐发现,乌鸦钟爱腐肉,每当有死亡发生的时候,乌鸦的身影便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汉乐府民歌《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嚎!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可见当时的乌鸦并不受人喜爱了。

(二)“乌鸦”在英语中的含义

在西方文化中,“乌鸦”的含义虽然不及在中国文化中那么复杂,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下面从《圣经》和《伊索寓言》这两部西方作品中引用几则故事来分析乌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1.《圣经》中乌鸦的忠诚与失信

1)忠实的信使

在《圣经·列王纪》故事中,上帝告诉先知以利亚(Elijah),让他向西躲在一条河边上帝会命令乌鸦为他带去吃的。以利亚依言而行,上帝果然派乌鸦每天早晚为他送去肉和面包,以利亚借此度过了艰难的时日。

2)失职的信使

在《圣经·创世纪》的故事中,挪亚一家与各类动物在方舟内躲避洪水,过了40天,挪亚“放出一只乌鸦。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And he sent forth araven,which went forth to and fro,until the waters were dried up from off the earth.)从“直到”(Until)不难推测,乌鸦被放飞后并没有回来,在洪水消退、地面露出以前一直在空中盘旋,否则挪亚不会再放鸽子出去。乌鸦第一个出去探路,但却一去不返,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洪水的线索。所以挪亚“又放出一只鸽子去”(Also he sent forth adove from him),鸽子找不到歇脚的地方,只好回来;七天后挪亚再次放鸽子出去,傍晚时“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可以看出,相比于鸽子的表现,乌鸦实在不是一个好信使。

2.《伊索寓言》中乌鸦的正与恶

1)聪明的乌鸦

《乌鸦喝水》中的乌鸦是个智者的形象。渴得奄奄一息的乌鸦发现了水瓶,但嘴巴又够不到水,焦渴和急切并没有让乌鸦丧失理智,把水倒出来白白浪费,而是促使它思考,最后发现了把石子扔进瓶中水位升高,从而喝到水的好办法。

2)背信弃义的乌鸦

在《伊索寓言》中《乌鸦与墨丘利神》的故事里,乌鸦因为谎言和背叛而受到了摒弃。乌鸦受困罗网,向阿波罗祈求,但脱身以后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为阿波罗神龛供奉乳香),等到再一次被困时,它转而向墨丘利神(Mercury)祈求,但墨丘利神不肯做阿波罗第二,说什么也不愿意相信乌鸦的承诺。

二、有关乌鸦的习语和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虽然中西方对乌鸦的含义有不同的阐释,但是对乌鸦的某些属性往往有共同的认识,从而能在某些方面对乌鸦产生相似的联想。所以,在翻译某些有关乌鸦的习语或谚语时,可以采用直译法。例如:

(1)Crow has smiled pig black.

(乌鸦笑猪黑。)

(2)The crow thinks his own bird fairest.

(乌鸦总以为自己的雏鸟最美。)

(3)Wheresoever the carcase is, there will the ravens be gathered together.

(哪里有死尸,乌鸦就成群。)

(二)意译法

由于中西方对“乌鸦”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许多情况下与“乌鸦”相关的习语或谚语是不能直译的。译者必须随时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下乌鸦的文化内涵,并尊重两种语言中对“乌鸦”一词的习惯表达,这时不妨采用意译法。虽然译文会失掉一定的民族文化成分,但它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如果将原文中的形象直译过来,不仅不能诱发读者恰当的联想,还可能引起误解。若对原文中的形象进行意译,便可收到形神兼顾之效。

(4)A flying crow always gets something.

(谁都会有走运的时候。)

(5)Crows nest.

(桅杆瞭望台,火警瞭望塔,交通岗亭。)

(6)To pluck a crow.

(争吵,吹毛求疵,有困难的事情要解决。)

(三)套译法

套译法是习语翻译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套译法撇开原文语句,使人们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降低了读者接受的难度。在翻译有关“乌鸦”的习语或谚语时,既要坚持翻译原则,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既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国情调,又要确保译文能被读者接受。

(7)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8)Carrion crows bewail the dead sheep and then eat them.

(猫哭老鼠假慈悲。)

(9)Crow like a cock and snatch like a dog.

(鸡鸣狗盗。)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鸦的文化内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仅以乌鸦这一动物为例探究了其文化内涵及翻译,意在表明,对于动物习语、谚语等这些文化特色浓厚的习惯表达法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这一因素,这样才能使译文准确生动。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12WLH48]。)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54.

[2]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21.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82.

[4]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9):707-710.

英汉语言文化 篇7

关键词: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Abstract

which are being studied nowadays as determining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e relationship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o linguistics and

is not only one of the basic main academic disciplines but also one of the majors for the postgraduates of

作为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基础课,“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的设置理据受到专家的质疑[1](P 2 2 2)。论证需要从科目名称和科目性质两方面进行。首先,必须从语言、文化、翻译、对比的性质、功能入手,捋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然后,必须从业已存在的英汉翻译学学科发展出发,以语言学理论,以及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对英汉翻译理论研究、实践指导所能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持的事实为着眼点,论证其对英汉翻译理论研究、实践操作,以及人才培养的基石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实用价值。本文以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是英汉翻译研究科学化的依据和依归为切入点,对“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的科目理据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斯奈尔-杭贝(Snell-Homby)认为:翻译学不是任何其他学科的派生物或分支学科(不管是应用语言学还是比较文学),而是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语言学研究正由微观向宏观拓展,而翻译分析则应走相反的路:由上到下,由宏观间的空隙,将文化作为翻译的背景;文本分析要从宏观的语篇开始到微观的词语,而每个词语又不孤立地去看,要联系它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和功能;传统的语言和翻译研究方法只深入研究孤立现象,其实翻译关心的是关系网络,个别项目只有放大到更大的语言、文化背景中才能了解(S n e l l-H o m b y,1 9 8 8:3 5)[5](P347)。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依据,撇开语言来谈文化,对翻译学而言,无异于缘木求鱼,那是不可思议的。其所以如此,道理很简单:翻译的操作对象是语言。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的对应转换,徒具形式没有意义的语言,只可以说是一串没有语义或语义不明的文化符号,翻译者无以为本(凭据),进入翻译过程,充其量只能作个说明,因为他没有足以使之进行文化解码操作的实质性依据。因此,语言是翻译学视觉中的文化的“主体或主干”。离开语言,翻译学将无从谈论也无以谈论文化。因为在翻译领域中进行文化研究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文化的差异。翻译者不了解语言中所孕有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译者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也只有通过在文化上的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具体的作对比,才能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翻译理论的研究才能不断拥有新的活力。

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文化对比,重点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的对比和影响语言转换的语言外的文化因素的对比。文化翻译的任务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容载或含蕴着文化信息的意义。宏观的、广义的文化翻译涵盖容载一切文化信息的意义转换,其中包括语法意义。因为语言本身是文化符号系统,其组织规律就是语法。微观的、狭义的文化翻译就是排除构成语言宏观结构的种种语法范畴所含蕴的语法意义而专注于词、词组、句、句段的表层、中介层及深层(文化心理)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意义的转换是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所关注的中心,它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无论是翻译教学,还是翻译研究与实践,都必须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文化之间的类同与差异。只有通过在文化上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具体的对比,才能认识两种文化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因此研究文化与翻译的关系,首先是基于文化与语言关系研究之上,尤其是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与文化的基础上,文化与翻译的研究还要研究译入语中的表达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在译入语读者中的理解和反应。因为,翻译固然要考虑到文化问题,但最终还得通过语言的操作来完成翻译过程。因此,在翻译研究中,语言与文化,宏观与微观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忽视,最好是结合起来研究。

正因为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语言来解决,即语际翻译离不开语言。所以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无论是作为一个科目,还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都是从内容到形式将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因为,翻译教学(技巧或方法)研究属实用型研究,对翻译能力培养有直接的意义;研究内容包括比较原语和译语的异同、探讨语用和文化因素以及特殊结构的处理。无论用何种途径去研究翻译,在涉及到具体的翻译方法时,所面对的还是两种语言,即要考虑如何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表达出来。把语言对比研究和文化对比研究合而为一,既强调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又注重两种文化之间

4培养良好性格的方法

4.1自我示范法

驾驶操作教员是培养驾驶员的重任,其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学员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学员又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教员作为效法的楷模。

4.2体验法

这是培养适宜驾驶安全性格的主要方法。学员勇敢性格的形成,就是要加强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危险复杂的道路情况中,多次体验状态,才能把安全意识运用到实际驾驶中去。

4.3奖惩鼓励法

通过赞许、表扬、奖励、又辅之批评、惩罚,鼓励学员发扬优良品质,改正错误缺点,抛弃不良品质。

4.4结合实例法

为了适应学员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在交通安全教育中,不但需要有理论上讲述,还要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教育。

4.5交流法

积极同学员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耐心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树立安全放在首位的思想。引导学员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分析,认清缺点,自觉地完成向积极方面转化。

4.6因人施教法

在教练中,要根据不同气质学员的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对个别学员进行指导。如,对于性格安静、不善交际、感情脆弱的学员,越是指责,心里越紧张,反而是恶性循环,不知所措,对这样的学员应给予鼓励,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傲气十足,吊儿郎当的学员在教练时可以严厉一点,有时候当众批评和大声指责几句也是必要的,但要掌握分寸。

总之,应该相信良好性格能够促进技能的成长。同时,学员的性格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重视学员性格培养,讲究方式方法,教员就能培养出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员。让所有的学员都自觉重视自己良好性格的培养,并逐步运用到适宜驾驶中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

作者简介

黄少波,大专,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教师

上接第191页的异同。

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而语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汉语属以形表义的语言,其字、词多数都是能以形单独表义的语言文字,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自始至终都不开汉字。语言即文化,汉字既是汉文化的载体,又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8](P74)。又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化,还有更大范围的背景文化。因此,翻译教学应该把双语对比的范围扩大到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必须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石,用科学的方法加人文关照对双语转换过程中的各个机制进行描述,找出客观规律与普遍性,确立语言翻译的科学依据和依归。

参考文献

[1]许钧.从高校外语专业博士点建设看翻译学科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2]杨士焯.彼得·纽马克翻译新观念概述[J].中国翻译.1998(,2)

[3]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2)

[6]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英汉语言文化 篇8

空缺现象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偶然的缺口(random holes in patterns)” (Hockett, 1954)。到了七十年代,对于空缺现象的讨论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兴趣,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学胡达罗夫(1975)在对比不同语言的词汇时,采用了“无等值物词汇”的术语;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尔在研究澳大利亚土族居民的语言颜色场时,发现该民族缺少其他民族所具有的基本颜色的名称,从而启用了“空白,间隙”的术语(Hale, 1975)。到了八十年代末,梭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其名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空缺(vacancy)”理论,至此,空缺理论应运而生。

世界各国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民族特征,由于各民族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在一种语言中具有的概念、事物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就形成了语言文化的空缺。世界上各个民族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其生产方式、思维习惯必定具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一定的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却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生活状况、独特的世情风俗。例如在传统结婚仪式上,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 (1)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 (Something New) 、借 (Something Borrowed) 、蓝 (Something Blue) 等习俗 (2) 。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 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 人们对于颜色、数字等客观世界存在物体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这样, 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下面举一个实例: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grown study.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his pink again.从上面这段话来看, 一定让人看后觉得莫名其妙。只有了解这些单词所具有的情感含义, 才可知其意:布朗先生是一位非常可靠的男人。那天他脸上有病色, 进来一直闷闷不乐。我见到他时, 他正在极度沉思。我希望他早日康复。

文化空缺词又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它留给不同语言民族的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扇窗口。人们通过对其内涵的发掘、研究和阐述,可以增进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从而使跨文化言语交际得以实现。

2. 翻译的可译性

语言和文化决定了翻译的可译性。文化与可译性成反比。如果词语的可译性越小,文化内涵就越大。如果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就采取音译、意译、加注法。

有些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功能相似,但各自的文化内涵却不尽相同。例如:有些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用lover一词,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因为lover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应该记住,与汉语中“爱人”一词意思对等的英语词应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

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如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有许多对应的亲属用词。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表示亲属的词语常常在理解上造成很大困难,因为不是所有的称呼都可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对应词。有许多称呼指具体的关系,如婆婆、公公、岳父、岳母、姐夫、姨公(婆)、堂(表)兄弟(姐妹)、弟妹、小舅子、表侄等用细致的方式来区分的亲属关系,在交际中易造成困难。还有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3) ,很难用英语传达相应的意思。汉语中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三伏”和“三九”在英语里是什么呢?有一个年轻翻译对几个加拿大人说three fu和three nine。听的人当然莫名其妙。其实他只要说“In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可以了。

3. 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某些独特之处,其术语的名称常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空缺。面对可译性障碍,并不是束手无策,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弥补这种空缺,让跨文化交际得以实现。翻译的方法一般可归纳为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和加注法。

3.1 直译法

直译法既能使译文简洁明快,又能保留文化词语的原汁原味。例如:葱油饼(crisp shot cake with chive and lark)、八宝饭(eight-treasure rice-pudding)、油条(deep-fried twisted dough sticks)、涮羊肉(instant boiled mutton)、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最为传神的范例:可口可乐(Coca-Cola);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有一些英汉习语所用设喻相似而意义相近,翻译起来也很容易。如: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know something like the palm or back of one’s hand(了如指掌);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穿石);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加油);Give somebody an inch and he’ll take an mile.(得寸进尺);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at one’s wit’s end(才穷智尽);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3.2 音译法

具有中国独特内涵的文化词汇,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英语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词汇也是如此。这时可以采用音译法将这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另一方的文化中去。来自生活娱乐的音译词有:马拉松(marathon)、高尔夫(golf)、沙龙(salon)、芭蕾(ballet)、迪斯科(disco)、探戈(tango)、伦巴(rumba)、吉他(guitar)、扑克(poker);bonsai(盆栽),sampan(舢板),silk(丝绸)、mahjong(麻将),Confucius(孔子),Tao(道教),fengshui(风水)。来自饮食类的有:色拉(salad)、布丁(pudding)、三明治(sandwich)、汉堡包(hamburger)、比萨(pizza)、巧克力(chocolate)、龙眼(longan)、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雪茄(cigar)、豆腐(tofu)、台风(typhoon)、武术(wushu)、人参(ginseng)、炒面(chow mein)。表示地点的有:汉口(hankow)、北京(peking)、哈尔滨(harbin)、西藏(tibet)。其他的有:旗袍(cheongsam)、高岭土(kaolin)、比基尼(bikini)、摩登(modern)、坦克(tank)、法西斯(Fascist)、雷达(radar)、尼龙(nylon)、拷贝(copy)、蒙太奇(montage)、荷尔蒙(hormone)、尼古丁(nicotine)、淋巴(lymph)、休克(shock)、木乃伊(mummy)、歇斯底里(hysteria)、阿司匹林(aspirin)、艾滋病(AIDS)、酷(cool)、声纳(sonar)、克隆(clone)。

3.3 意译法

意译法常用来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它舍弃了词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注重传达词语的文化气息。比如中国科举选拔产生的状元、榜眼、探花、举人、进士、秀才。

意译词:快餐(fast food)、自助餐(self-service)、鸡尾酒(cocktail)、绿色食物(green food)、超市(supermarket)、连锁店(chain store)、交谊舞(social dance)、狐步舞(foxtrot)、移动电话(mobile phone)、传真(fax)、软件(software)、万维网(World Wild Web)、数字通讯(digital communication)、机器人(robot)、飞碟(flying saucer)、多媒体(multimedia)、试管婴儿(test-tube baby)、热线(hot line)、白领阶层(white collar)、冷战(cold war)、第三产业(third industry)、传销(multi-level marketing)、代沟(generation gap)、黑色幽默(black humor)、绿卡(green card)、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冲浪运动(surfing)、软着陆(soft landing)、贸易战(trade war)。

习语的意译法。例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Homer sometimes nod.);一败涂地(meet one’s Waterloo);华而不实(Barmecide’s feast)。英汉语言中所用设喻形象各异,意义却相近的习语,如:Don’t cry over spilt milk.(生米已成熟饭);The longest day must have an end.(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birds of a fea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五十步笑一百步);place all one’s cards on the table(打开天窗说亮话)。

3.4 加注法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带有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典故的英汉语言,翻译中常用加注法来补充诸如背景材料、词语起源等相关信息,让读者了解词语文化内涵,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成语、历史典故、寓言、神话和民间传说的翻译常用加注法。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实例:

毛遂自荐:recommend oneself for a position as Mao Sui did (now, it is used to refer to those who volunteer to offer one’s services for a task or a job) .

三顾茅庐:Three personal calls at the thatched cottage (referring to Liu Bei’s three calls at Zhuge Liang’s cottage to solicit his help) ———repeated and sincere invitations.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When the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h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

另有:

叶公好龙:Lord Ye’s love of dragons———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fears.

东施效颦: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Now is its used to satirize the 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画蛇添足:to 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to ruin the effect by superfluous work.Now it refers to spoiling the effect by doing something entirely unnecessary.

南辕北辙:to go south by driving the chariot northward-to act in a way that defeats one’s purpose.Now it is used to meand being poles apart or acting in a way that defeats one’s purpose.

守株待兔:To stand by a tree trunk wainting for more hares to dash themselves against it———wait for a windfall.Now it is used to satirize those who rigidly adhere to limited experience and refuse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s or those who trust foolishly to chance and luck.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Siam Zhao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Siam Zhao 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 who nurs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

正如《史记》、《左传》等对汉语的影响一样,《圣经》和莎翁剧作及《伊索寓言》对英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这些词语非中国人常见常用,翻译时必须注明出处,便于读者查阅资料加深理解。莎翁作品的习语如“paint the lily”,源自《约翰王》第四幕第二场“To gild refined gold, to paint the lily, is wasteful land ridiculous excess.”这个成语相当于汉语成语“画蛇添足”。成语“eat one’s leek”出自《亨利五世》中“If you can mock a leek, you can eat a leek.”形容忍受侮辱。还有成语“T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源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Therefore love moderately;long love doth so;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此成语相当于“欲速则不达”。又如:screw one’s courage(鼓起勇气,壮起胆子),源自《麦克白》;to the manner born(与生俱来的),源自《哈姆雷特》;more sinned against than sinning(受罪过),源自《李尔王》;pond of flesh(合情但悖于情理的要求),源自《威尼斯商人》。

圣经故事上帝造人的传说是西方人固有的观念,就如同中国女娲补天的传说一样,在英美国家人们的心目中上帝是万能的、神圣的。圣经故事中关于上帝、耶稣、魔鬼、亚当,以及一些带有教诲意义的故事中的某个片段,因人们的喜好甚至某些历史、政治原因而作为习语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源自圣经故事的英语习语:after someone’s heart(称某人的心), (4) raise Cain(闹事;发脾气), (5) Daniel in the Lion’s Den(狮子坑中的但以理), (6)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作无米之炊;搭架空中楼阁) (7) 。

4. 翻译的有效性

合理性、可接受性到有效性,这是一条逻辑发展链。翻译的合理性基础形成了翻译的有效性。那么怎么才算得合理呢?开头所列的四种方法分别就有其合理之处,所以得以流传至今。这四种方法适用于汉译英,也同样可适用于英译汉来翻译民族文化中一些独特的词语。

5. 结语

每个民族都有其发展的历史,形成其特色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独具的,反映了国家的特色。翻译时,虽然完全展现出原语言的原汁原味,不能完全体会异国的文化内涵,但我们要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品味其文化韵味。

注释:

(1)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

(2) 旧是指母亲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3) 有些“节气”的名称在英语中确实有对应词:春分=Spring Equinox;夏至=Summer Solstice;秋分=Autumnal Equinox;冬至=Winter Solstice。

(4) 据《旧约圣经·撒母耳记上》记载,撒母耳(Samuel)是以色列的先知,他遵照上帝的旨意立扫罗(Saul)为以色列王。扫罗为王以后,一再违背神的戒命,撒母耳于是指责扫罗说:上帝要另立一位服从他的王,而他也找到了适当的人选(the LORD hath sought him a man after his own heart,...)。最终,撒母耳遵照神谕,废了扫罗,立大卫(David)为王。后来,after one’s heart常用来指“称心如意”。

(5) 据《圣经·创世记》里说,亚当和夏娃生有两个儿子,哥哥叫该隐(Cain),弟弟叫亚伯(Abel);该隐性情暴戾,竟然杀了弟弟。照字面意义,raise Cain就是“唤起该隐”;可以想象,把这样的人吵醒该会惹出多少麻烦事;故有此义。

(6) 源自《旧约圣经·但以理书》。先知但以理遭人陷害而被扔进狮子坑中。大利乌王(Darius)于心不忍,次日清晨来到坑边哀声呼叫但以理,没想到但以理竟安然无恙。国王赦免了他,并将那些陷害者扔进坑中让狮子撕食。指“绝处逢生”、“真金不怕火炼”。

(7) 来自《旧约圣经·出埃及记》。据说埃及法老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故意刁难他们,下令叫他们造砖,而又不给他们稻草。据说当时没有稻草是造不出砖的,故有此义。

参考文献

[1]陈宏薇, 李亚丹主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国语学院出版社, 2004.

[2]范振辉.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与翻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2) .

[3]高莉莉.由文化缺省现象看可译性限度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4]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5]魏万德, 杨卿.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像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06) :114-116

[6]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7]魏红, 卜毅.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23) :163-164.

[8]杨敏, 王克奇, 王恒展.中国文化通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章放维.文化图式视角下的文化空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对[D].湘潭大学, 2006.

英汉语言文化 篇9

一说到语言, 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 一说到文化, 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 究竟什么是语言, 什么是文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 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 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的, 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 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 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 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 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 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 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 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 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 atherine’s brother m arried John’ssister.这句话看似简单, 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 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 atherine’s brother究竟是比K atherine大呢还是小 (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 小的叫弟弟, 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 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 舅表和姨表, 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 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 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 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 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 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 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 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 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 人民生活困苦, 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 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 臣子要像臣子, 父亲要像父亲, 儿子要像儿子, 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 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 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 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 the Lord thy G od.”, 二是“Love yourneighboras yourself.”基督教认为, 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 出了家长耶稣以外, 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 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 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 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 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 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 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 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摘要:本文以人际关系称谓传统观念为例, 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比较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内涵差异, 以求帮助读者加强对英语的认识。

关键词:宗教,文化传统,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高旭东, 吴忠民.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3]胡壮麟, 刘润清, 李延褔.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英汉语言文化 篇10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完全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Halfway house指康复医院等。从另一方面看,有些汉语也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语。例如,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建立的词语和表达法,但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如,“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吃香”(be very popular)等。本文从三方面来分析英汉语言文化中词汇的空缺现象。

1. 英汉词汇中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形成的不同习语出现的词汇及语义空缺现象。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不同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如汉语中的成语“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匹配的词语。而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喻]灾难、麻烦、祸害等的根源)等。

自古以来,中西方就存在着宗教信仰的不同,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d is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st battalions.(上帝总是站在实力雄厚的军队一边),Whom the gods love die young.(神所爱的人多夭折/好人不长寿)等。

2. 数字与颜色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词汇与语义空缺现象。

英汉语言中数字与颜色词汇和语义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并不是完全对应一致,有时它们存在着不同的对应关系。

在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译作“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the trinity)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而非一分为二),以图吉利。然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对其避之惟恐不及,楼房的第13层常用“12A”代替,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英语中的颜色词也颇具特色。下面这段文字,中国人读起来可能有些费解,可一旦懂得这些颜色词的用法和文化内涵,就能明白其真正含义了: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他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 tea”,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

3. 英汉语言的搭配意义存在着词汇与语义的空缺现象。

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汉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如: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多如牛毛”、“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应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蘑菇)”,“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黑莓)”,“spend money like water(水)”。汉语中的一些特定语义在英语中出现空缺,只能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如:“狗腿子”(lackey),“狗患子”(son of a bitch),“狗急跳墙”(a cornered beast will do sth.desperate),“狗嘴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等。英汉语言中“狗”和“dog”除了本义相偶合以外,其引申义、喻义基本属于语义彼此空缺的范畴。

在中国过生日穿“生日新衣服”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在美国英语中“birthday suit”则是“一丝不挂”的委婉语。汉语中的“自由恋爱”意为不受父母包办干涉的自由式恋爱,而英语中的“free love”则是“泛爱、滥爱”之意,指未经合法结婚的自由同居。“National Trust”则指负责英国博物馆中珍贵陈列品的维护和保养的机构,而不是“国家托拉斯”。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英汉语言文化 篇11

【关键词】“牛” “马” 英汉习语 文化内涵

一、汉语的“牛” 和英语的“马”在各自语言中的意义

“牛”在中国农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常常用“牛”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人或事。汉语中有大量的成语与“牛”有关系,如“牛脾气”(形容一个人固执),“牛角尖”(形容一个微不足道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吹牛”(形容一个人自夸),“孺子牛”(比喻人民的公仆),“对牛弹琴”(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等。相比之下,英国有丰富的成语用“马”: “dark horse”(黑马),“talk horse”(吹牛),“as strong as a horse”(强状如牛),“hold one’s horse”(冷静),“ride on the high horse”( 趾高气扬),“a willing horse”(孺子牛),“change the horse in midstream”( 在紧急关头改变策略)等。与牛类似,马在古代的英国人生活当中很重要,运输,赛马和战争等重大事情中都离不开它。汉语成语中的“牛”和英语习语中的“马” 既有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汉语 “牛”的成语和英文“马”的成语之间的相似性

中国人用牛来从事农耕等重体力劳动,牛的忍辱负重、踏实勤劳受到中国人的爱戴和赞誉。而西方国家则是用马来狩猎、从事农活,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并且他们长期以来就有赛马、赌马的习俗,因此在英语里赞誉马的词汇较多。

1.“牛”和“马”都很勤奋。中国人,尤其是传统的农民,因为其对农活贡献,所以对“牛”有强烈的好感。中国人总是用“牛”的形象来形容勤劳的人民,如“像老黄牛一样工作”,在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是“to work like a horse” (工作像一匹马),因为英国的农场初期的工作常用马匹,英国人都对“马”的亲情类似于中国的“牛”,两个国家的人分别认为“牛”和“马”是勤劳和勤奋的化身。

2.“牛”和“马”都很强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牛”是非常强壮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农民干很多繁重的农活。如“力大如牛”,“九牛二虎之力”, “如牛负重”,“牛劲”。也有相反有关强“牛” 的成语,像“九牛拉不转”(九牛连实力无法改变他的主意)等。英语中用“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描述一个人的肌肉发达。甚至到19世纪发明的由詹蒸汽机被发明之后,第一台蒸汽机还是被称为“铁马”,其动力被称为“马力”。

3.“牛”和“马”都有顽固和倔强的脾气。虽然 “牛”和“马”都是人类忠实的助手,但它们也有自己的脾气。因此,在中国,也有像“牛性子”,“牛脾气”,“牛劲”等说法 。在英语中,有一个著名的谚语“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him drink”(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用来形容很难让一个固执的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在中国,有一个类似的成语“牛不喝水强按头”,用的是“牛”,而不是“马”。

4.“牛”和“马”都地位低下。“牛”和“马”从事的往往是比较繁重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人类自身是不愿意做的,因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地位低下。在中国,人们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白白浪费时间。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习语“A nod is as good as wink to a blind horse” (对瞎眼的马眨眼睛)其含义是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纯粹浪费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把“马”作为低等的动物。成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一个人宁可在小的地方独立自主,也不到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这就是因为“牛”经常被人视为低人一等。在英语中,习语“horse laugh”指狂笑,讥笑或是不信任的笑。

三、“牛”、“马”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存在差异的原因

1.地域方面。地理环境对“牛”和“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意义也有着有重要影响,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而英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畜牧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在那里更受欢迎。

2.历史方面。牛耕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在汉语中是体格强健、终日劳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象征。在西方国家,“马”早期也用于战争 , 但主要用于农耕。马还在一些娱乐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赛马和马术比赛。由于历史悠久,赛马广泛普及,人们创造了大量与赛马、马术有关的词语。因此,两种动物的文化内涵被深深地打上了东西方历史的烙印。

四、结论

牛”、“马”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这也反映出了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更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英语教学、翻译实践和跨文化交流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黄静.英语汉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5).

英汉语言文化 篇12

一、现状分析

《跨文化语言学》是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的著作, 其初衷是为全体语言教学者服务, 由最初文化比较升华到语言学的范畴, 为研究翻译文化提供了充实理论依据。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语言学模式就已然打破了传统束缚上升到文化反思的层次。纵观国内翻译研究中, 相关学者达成共识, 一致认为文化的载体是语言, 语言的土壤是文化, 而翻译恰恰是这两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语言是构成文化的前提条件, 是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曾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 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立足全局, 翻译从表面看是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 但是从深层次上来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转换, 同时也是这两种文化有效沟通的基础, 充当着桥梁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侧重于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两个方面, 忽略了语言翻译中所涉及文化的重要性。一直发展到八十年代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文化与翻译讨论的日趋激烈, 文化对于翻译的作用和重要性得到了社会认可和重视。社会整体文化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吁译文中要具有文化元素, 倘若缺乏文化元素其灵性没有充分展现出来。

二、分析英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和所存在的差异

1.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作用于社会政治和经济, 人们只能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够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 而其所使用的语种。如:汉语、英语、法语等, 可以反映出当时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反映出来的文化特质。文化和语言有着直接联系, 语言充当文化的载体, 因此体现出来的文化存在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在认知和学习本国甚至是本民族语言时, 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文化不仅仅表现在一些特定的习俗, 还囊括语言表达的视角, 语言对其分类后分为:文化内涵、篇章结构、逻辑思维、逻辑等值等诸多方面。翻译从表面看是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 但是从深层次上来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转换, 同时也是这两者文化有效沟通的基础, 充当着桥梁的作用。站在文化的角度上来看:“翻译即结实, 具体地说, 翻译就是在跨文化的历史语境中, 具有历史性的译者使自己的视域与源语本视域互相发生融合形成新视域, 并用滋润着目的语文化的语言符号将新视域重新固定下来形成新文本的过程。”翻译行为都要立足于文化视野整体, 假设译者在不遵循实际上进行翻译, 其翻译出来的内容过于死板, 甚至误解作者要表达的含义,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深层次了解文化背景才能够促使语言应用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2.方式与语言。思维需要依据进行表达, 而语言充当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外化的载体, 有效见证思维成果。“没有语言, 则思维无以定其形, 无以约其式, 无以证其实。”思维和语言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但两者之间作用的彰显是不对等的, 思维对语言有着决定性作用, 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共同思维能力和思维规律是没有国界区分的, 它是人们共同的认识。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当中, 语言是人类共性的彰显。各民族之间虽然有语言差异, 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其概念、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规律来表述自身意愿。原作者与翻译主体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有效共识, 而其前提条件是具有相同的思维内容和思维规律。恰恰也是因为这种思维制约着东西方交流和沟通。书中《思维方式之矛盾》指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 不仅是由于语言形式的复杂多样, 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 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上述讲到的思维模式特指思维方式, 是思维主体获得知识、在加工和信息输出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在汉语“一举两得”或者“一箭双雕”, 汉译英则成为“to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其意义是一石双鸟, 也就不难发现, 在不同的国家, 思维方式一直, 但是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 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尤为明显。

3.顺向型和逆向型。东西方民族, 在处理某件事物或者观察某见事物过程中, 其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考虑, 例如:以语言为切入点, 对于同一事物、同一行为不同国家或者不同民族所采用表达方式是不相同的。如: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会表现出您先吃、您先走, 而在英语里面则相反, 其表现为“After you”。在汉语多用“先”, 英语多表现为“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对于同一件事情, 用汉语、英语表达出来的方式是不同的, 其所达到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4.综合型和分析型。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其一, 分析型思维;其二, 综合型思维。分析顾名思义, 就是立足整体将事物分成多个阶段逐一进行论述, 采用此种形式能够观看事物本质, 而不是简单停留在表面, 但是其弊端是没有从长远出发, 只注重眼前。“综合”就是把事物分成各个阶段的基础之上, 再把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注重事物间所存在的联系, 既立足整体, 又从长远出发。纵观东西方, 只具备分析型思维而无综合型思维是不可能的, 相反, 其也不可能都具备综合型思维而无分析型思维存在。因此, 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是东西方共同拥有两种思维方式, 也是社会文化的彰显。只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社会习俗、传统思维方式等, 形成“东方重综合, 西方重分析”也是顺应时代发展。

三、简析翻译策略与翻译原则

1.一般性翻译策略。同其它文体在比较后得知, 例如:科技英语,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政论英语时表现突出。政论英语其初衷和目的都是宣扬本国或者组织相关政策、经济成果、取得成就, 对某件事情表现出来的态度, 使得读者在阅读后引起感情共鸣。在政论英语中其多表现为抽象概念, 修饰成分过于繁杂, 语序结构形式各样。科技英语则不同, 它侧重于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致力于推广新发明、新创造, 在仔细查看后就会发现, 科技英语多表现为简单句或者复合句式。其被动态句式的体现需要依靠于客观实体来显现。著名学者朱星说过:“两种语言的翻译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而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重点表现单位, 语言单位则以词、句、语段的形式出现。思维和语言之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处于对立关系, 思维方式直接作用于语言表达形式。这也是导致东西方翻译存在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在语义表现上大致相同, 例如:在句子中有条件、假设、原因等复合句式中, 语义重心都会在结果上显现出来。但是英语句子的重心。但是英语句子的重心则不相同, 英语句子的中心一般在开篇就体现出来。例如:“It’s hard to love someone who we see as anenemy, someone who kills children for profit。”中却有多重含义。其一;有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 那就是我们要为那些背负血债, 为谋取自身利益杀死儿童的人付出我们的爱心。其二;要我们为严重那些背负血债, 为谋取自身利益杀死儿童的人付出我们的爱心, 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原句中不难看出“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是语义中心, 在英语的表达过程中将其放在首要位置, 而在汉语表达过程中将其放到了最后, 从而强调前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从整体上来看, 译文内容都充分遵循原文, 但是从汉语的结构上来说, 后一种表达方式更符合当前汉语的表达习惯。

2.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 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量。”“按数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政论英语中不能够简单局限于数字本身的数值, 需要充分依托当时所处的情境, 在经过推敲和加工后修饰原文, 不仅应当体现文采还要对措辞、形象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 其语势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例如:以英汉数字翻译为例,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东西方对数字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别, 为了使得译文符合原文实际情况, 不曲解原文意思, 保持语句流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为翻译的前提条件。

(1) 民族性原则。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 而通过数字就能够看出其鲜明的民族性。它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不同民族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习惯, 在对某些敏感数字翻译时进行适当的转换, 从而加深读者的理解。

(2) 通俗易懂性原则。纵观英汉数字的历史, 其数字概念的习语众多, 具有直观、通俗易懂等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已成定格。翻译时应注意措辞, 政论英语翻译具有权威性和不可更改性, 因此具有通俗性又要彰显权威性, 语言精练的同时语义明确。在处理数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地域特点进行分析, 不强烈要求翻译与原文高度一致。

(3) 充分遵循形象性原则。英语中数字与其它词组组成短语时, 一般都有其特指的含义, 从深层次上来说, 这种含义是民族文化的彰显。有的来源于本国的宗教文化、有的则来自于史书典籍、前人的毕生经验, 有的则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这些数字能够使得所要表达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不局限于数字本身的语义, 而应该升华到与其它词组结合后的引申意义。充分依据本国或者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或者思维形式, 倘若因为特殊原因, 只能够舍弃形象顾全大局, 才不会曲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关于政论英语翻译的思考

在政论英语翻译过程中, 概念要准确无误。有的政论概念与国家利益、领土主权和尊严有直接联系, 倘若翻译过程中没有充分遵循事实依据, 其造成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再者政论英语关乎国家政策推行、经济成果、战略思想等诸多方面。翻译时更为严格精确, 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不能够控制的;再有的是地理名词和领主问题等。例如:海湾地区在伊朗和阿拉伯国家叫法是不一样的, “波斯湾”对海湾地区的代称, 而“阿拉伯湾”则是阿拉伯国家对海湾地区的代称。因此在译文中就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 将其简单的译为海湾地区, 这样就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从上述简单的事例中不难看出, 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社会因素等,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在政论英语翻译过程中, 应当全面认识和了解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译者不仅仅要具有雄厚英汉民族语言和文化基础, 而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同的语言其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 有些东西在西方文化里面出现了, 在中国文化中却不存在, 因此这也就需要在译文过程中加以解释, 才不会让读者误解其本身内涵。不可否认, 有些东西从表面上看具有很多共同点, 但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结果却在意料之外。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化背景为理论依据, 以原文意旨为前提条件, 只有这样译文质量才会有质的飞跃, 为读者全面了解各方面知识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艾慧.英语教材中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把握机遇发展素质教育下一篇:小波多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