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2024-06-02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精选11篇)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1

1. 影响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因素

1.1 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对语言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 而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八节里,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我国学者辜鸿铭对“天命”的翻译是“the laws of God”, 把“天命”当作是宗教的真理, 把孔子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介绍给西方。然而, 孔子的言语大多为规劝建议, 并不宣传神秘的宗教思想。威尔·杜伦博士在1932年出版的《哲学概论》中认为, 对孔子的学说最好称哲学而不称宗教, 因为孔子的言论中缺乏宗教的意味。所以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出发, 笔者认为把此处“天命”理解为“the will of Heaven”更为妥当。

1.2 习俗文化的影响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由民族习惯形成的文化。汉英两个民族在风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尤其是在称谓、寒暄语、颜色词的使用及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1.2.1 称谓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 对纲常不很重视, 体现在亲属称谓上为关系区分不够清晰, 而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严格的宗法观念。例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夫、姨夫、舅父在英文里都统称为“uncle”, 这种情况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英译《红楼梦》中的称谓空缺常使译者感到困惑。

《红楼梦》中有凤姐对贾母的一句话:“这通身的气质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孙女和外孙女在英语中都用“grand-daughter”来表示, David Hawks的译文另换了角度来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e!She doesn’t take after 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 is more like a Jia.”

但这仍未译出贾母和黛玉的关系, 杨宪益夫妇从黛玉父亲的角度进行翻译, 意思表达得较为清楚: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 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1.2.2 见面语差异

汉译英时如不了解中西方见面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冲突, 仅仅使用直译, 就会误解。

见面语一般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两类。汉语用的招呼语形式多样, 而英语中的招呼语则比较模式化, 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因此在翻译招呼语时就会出现词汇空缺。如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打招呼, 若直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西方人则认为是在干涉其私事, 造成文化冲突。

寒暄语中, 中国人常以谈论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 如《祝福》中, “一见面是寒暄, 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中国读者对“说我‘胖了’容易理解, 但英美人士不明个中缘由, 且忌讳肥胖, 易产生误解, 因此应增添解释性词语, 有学者将其译为:“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remarks when we met, 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fat’, 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launch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甚妥。

1.2.3 对颜色词使用的差异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同的颜色词,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寓意相差甚远。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红色表示喜庆, 而英语中红色代表暴力、激进。因此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 “红糖”则为“brown sugar”。“黄色”在传统文化中是“尊贵, 庄严和王权”的象征,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淫秽、色情”的意思, 此意源自于英语中的“yellow press”, 但实际上“yellow press”指的是“低俗的出版物”, 并无淫秽色情之意;“yellow”在英语中一般寓有怯懦之意。

1.2.4 常见事物寓意的差异

由于社会习俗、文化传统、历史地理的差异, 两个民族的人民分别赋予了同一事物不同的联想。例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但在西方, dragon是一种长鳞、喷火、有翼的大型蜥蜴, 是罪恶的象征。英国早期民族史诗“Beowulf”, 最后Beowulf杀的是代表邪恶势力的dragon, 此处的翻译就应注意, 应译为“恶龙”。近年的美国优秀的动漫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对此亦有鲜明体现。

1.3 审美情趣的差异

审美观念因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汉语文字脱胎于象形文字, 中国人也擅长于形象思维, 而英语则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制约, 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势必产生语言的形象美和逻辑美的不同取向。在英汉翻译作品中我们常见到很多的工整的四字格和排比句式。对这种译法有人认为有美化译文或归化原文之嫌;但从翻译理论的异质同构说或动态对等说出发, 似乎又颇为有理。审美取向的差异给翻译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4 地域文化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如“西风”一词, 中国人提及此词会有“秋风潇飒”、凄凉的感觉。而英国属于大西洋气候, 一旦刮起西风, 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带来的就是温暖, 故为英国人深深喜爱。如“Chaucer Canterbury Tales”中第五行诗“When also Zephyrus (西风) with his sweet breath”中的Zephyrus意为西风, 但应于注释中加以解释, 方能让中国读者明白。同时《西厢记》中“西风紧, 塞雁南飞……”直译为“Bitter is the wes wind...”亦为不妥, 仍需加以补充, 笔者试译为“the wintry wes wind”。

2. 消除文化差异时英汉翻译影响的方法

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交流, 译文中文字符号的改变应体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出现许多词汇空缺, 特别是能够相互对译的俗语、谚语、俚语就更少。为保持译文“忠实”, 翻译时往往需要采用“直译加注”、“释义”、“意译”等手法。

2.1 直译加注

翻译实践中, 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 为了向译文读者介绍原文文化的相关知识, 译者要作适当注释。如对《红楼梦》第34回中的“可谓东施效颦”这句话杨宪益先生译为:“She is Tung Shih imitating Xi Shih. (X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

2.2 意译

在处理某些带文化色彩的词句时亦可用意译法, 例如英语中有句习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an comes the tug o war.”若直译为“希腊人遇上希腊人, 定有一场好斗”则失去了原文的意义, 因此不妨改译为“两雄相争, 其斗必烈”。又如汉语中“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如直译成“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 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removed.”就不妥, 可译为:“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 maker is removed.”

2.3 释义

在译文语言中, 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时, 可采用释义的方法以保留词语的内涵意义。释义是直接向译文读者解释原文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的一种手段, 以清晰地表达原意, 避免误解。

如:端午节那天, 人们都要吃粽子。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y lunar month) , 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 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译文是端午节和粽子的说明, 较好地传递了文化信息。

3. 结语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各自不同地特点和其所处地不同的文化环境。在翻译时不仅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 还需要了解英美人的物质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习惯、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应仔细研究其中的文化差异, 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地弥合起来, 让读者最好地理解源语文字, 感受异域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4]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5]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s.1-3, Penguin Books.

[6]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中国翻译, 1999, (2) .

[7]李天辰.论语英译体会点滴.外语教学, 1999, (2) .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 1984, (1) .

[9]姚宝荣.旅游资料英译浅谈.中国翻译, 1998, (5) .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2

从英汉谚语的互译看语言的跨文化交际特征

文章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以相关英语谚语的汉译实例辨析为参照,从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切入,探讨了谚语的起源、形式和表达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可译性限度及规律,揭示了语言的跨文化交际特征,旨在探求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谚语互译的效度.

作 者:马骅 班荣学 MA Hua BAN Rong-xue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刊 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年,卷(期):21(1)分类号:H315.9关键词:谚语翻译 语言 跨文化现象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3

【关键词】语法衔接 英汉互译 差异 处理

作为将语法与词汇凝聚在一起的有效方式,衔接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能够使句子与句子之间建立一种合适的联系,以此能够使整段话更加通顺,促进文章的语义连贯等。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对英汉互译过程中对语法衔接的处理进行分析。

一、英汉互译中语法衔接的差异

语法衔接问题在英语与汉语中都有所体现,另外两种情况下的语法差异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然而,衔接方面与使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作者来说,认为大多数的读者能够在阅读或翻译过程中,能够针对上下文的语段对文章含义进行理解,所以在写作方面具有委婉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很多会将主语与衔接词省略掉。而作为英语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与汉语中相反,主要是一种“作者责任型”。很多作者借助衔接词的方式,多次运用,以此能够在上下文中形成一种衔接链,还能使读者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把握。根据对朱自清的《背影》与张培基的《背影》翻译的对比来看,英文中运用语法衔接的形式比较多。从调查来看,汉语作者对省略的手法运用得比较多;但是,对于英文来说,就与之不同,很少对省略进行运用。此外,对于衔接手段的运用上,中英文的使用都比较多,尤其是照应方式,这也说明了这种方式是中英文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种。最后,在等效翻译的角度出发,中英文翻译的相同之处比较多。汉语与英语之间的互译存在着一定的异同点,因此,作为翻译者来说,应该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汉语与英语的区别,积极针对各自的语法特点、文化背景与语言习俗等方面进行合理翻译,能够使翻译更加符合不同读者的需求。另外,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重语法方面的问题。作为语言构成的重要规则,语法问题贯穿这个翻译过程之中,如果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方面的问题,属于实质性的错误,这就会造成翻译的失败。因此,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语法领悟与学习水平,针对不同的语言内容,在各自的语法规范下进行正确翻译,以此能够翻译出比较完美的作品。

二、英汉互译中处理语法差异的方式

1.照应。作为一种最明显的方式之一,照应的运用比较多。主要具有指示照应、人称照应以及比较照应等。而这三种方式之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最高的就是人称照应。人称照应方式就是借助代词的方式,对上下文中出现的名词进行指代,而且能够与上下文中的名词之间建立一种语义联系。这种方式在英语中使用得较多。而在人称照应中还有一种“指后”的方式,也就是在下文中出现被指代的成分。但是在英语翻译中,对于人称照应来说,具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作为作者来说,可以借助“its”的方式,对前文中的“中国”进行指代,而且还能使语义更加通顺,连贯等。

在翻译过程中,将“指后”的her用人名“利蓓加”代替,而且将第二个“her”与“Rebecca”省略掉,使得语义更加连贯等。这些都是对“指后”方式的积极运用,以此能够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内涵。而对于指示照应,在英语中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主要借助“the”“this”“that”等等,构成上下文的衔接等。最后,就是比较照应。主要是借助两个项目的相同关系,或者相似关系得到一定的解释等。这种照应方式在英语互译中的运用比较广泛,这需要译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识别能力。

2.替代。作为语法衔接中的另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主要借助“one”“do”“so”等替代词的形式,对上下文中的成分进行合理指代。例如,China does not want to hurt its good trade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Washington right now w hich something drastic would do,”she argues .Rather,she expects they w ill move cautiously .“They are happier to move slowly and gradually ,” she says .“When your culture has 5 , 000 years under its belt , you' ve got the patience.在翻译过程中,英语中的“would do”所表示的虚拟语气,在中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是能够通过主从句合并的形式进行翻译等,以此能够达到语义对等。中文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并不想伤害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与政治关系。”相反,她预计,中国会小心行事。“他们更加乐于慢慢进行推进。”她说,“如果你有五千年的文化,就会有这种耐性。”

3.省略。对于省略方式来说,就是上下文中已经提过的内容,或者是双方能够自行填补的,或者在特定地方不会出现的成分。作为省略方式来说,在中文中比较常用,而且使用的频率也比较多。进行汉译英的过程中,人们会讲被省掉的成分添加上,或者借助同义词的方式进行弥补等。

结论:综上所述,英汉翻译过程中,语法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积极从各自的语言环境背景出发,针对不同的语言运用习惯,对语法衔接进行积极运用。另外,还要积极对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合理把握,对各种衔接手段进行灵活使用,促进衔接的灵活性发展,以此能够实现译文的语义更加连贯,能够为读者的阅读提供积极的便利,能够使英汉互译工作得到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茹茹.英汉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J].校园英语,2016,(02):46-47.

[2]燕守宝.语法衔接手段及翻译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12):96-97.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4

一、英汉互译中文化的对应与不对应

1.英汉互译中文化的对应表现。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不能封闭,应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不仅可在本国内的传承,更是能够流传到其他国家,即使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不能完全隔断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目前,汉语是世界上人数应用最多的语言,英语则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最广的语言,这两种语言的使用群体都十分广泛。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和国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日益紧密,这就导致汉语与英语在互译过程中,需考虑到文化层面的因素,认真对待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中的对应表现和相同性,让英汉互译实现文化的对应。

比如,任何一门语言在描述自然形态时都是站在客观角度上的,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违背其发展规律,这是自然界自身文化内涵的真实反映。在英汉互译自然景观时,诸如:黄山翻译为Mount Huang;The Alps翻译为阿尔卑斯山;颐和园翻译为Summer Palace;Great Lakes翻译为北美五大湖等,由于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互译过程中文化的对应性和统一性比较高,几乎没有干扰。同时,在英汉互译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自然文化景观,除自身规律形成之外,也有人文自然景观,这些属于人类的共有文化,并不是某个国家的特有文化,在文化共性上一般具有普遍意义,对应关系也较为明显。像我国的故宫、龙门石窟,国外的Eiffel Tower、Buckingham Palace等。

2.英汉互译中文化不对应表现。汉语和英语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毕竟差异较大,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让语言各具特色,在互译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突破障碍,让两种语言进行绝对对应和互通,主要原因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擦愿意,导致不对应现象的出现。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文化不对应现象有多种表现,其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代沟。像我国对红色情有独钟,在遇到喜庆之事或表达美好愿望时,一般都会选择红色。但是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红色即为red只是纯粹的一种颜色代名词,并没有其它什么特殊含义。

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同,在判断语言意思方面存在着不对应性。诸如,我国向来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协作的力量,个人主义不受推崇;但是在英语文化内涵中,强调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力量,这一点可以从国外的影视作品中明显体现出来。这种价值观点的不同,导致英汉互译中出现不对应性。另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会出现异化现象,原来的意思发生变化,这也是影响英汉互译文化不对应现象的原因。诸如:“奇葩”原意指的是美丽而奇特的花朵,经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而在现代则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个性十足,或指向一些正常人行为和思维以外充满个性的行为,如果不了解汉语文化的转变很难正确翻译。所以,翻译者应置身于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背景中,做好相互衔接的关联工作,减少误译现象的出现。

二、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与不对应

1.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表现。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可分为多数对应与少数对应。多数对应指的是:汉语和英语语言运用到修辞大多数是相近或相通的,这样在互译过程中语言的修辞方式具有明显的对应性,通过对修辞的运用,汉语和英语的表述差别不大。比如,爱屋及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在翻译为英语语言时,则为:love me,love my dog,只不过将乌鸦替换为dog,但是修辞手法仍然保持着一致性,即为比喻,通过互译句子的自身结构并没有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典型性修辞多数对应现象。

在英汉互译中修辞手法少数对应问题,主要强调的是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不是绝对不对应,也不是多数对应,而是存在着少数对应关系,有着一定的相同地方,可以实现这两种语言的部分衔接,以此促使修辞在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存在对应关系。例如,金蝉脱壳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在英语电影《Escape Plan》中,翻译成汉语也叫“金蝉脱壳”,在翻译中并没有看到cicada和shell,从这两个单词的字面意思来看是“逃跑计划”。不过却能够清晰看出这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都指的是“逃跑”,从而联想到均是对比喻修辞的应用,存在着少数对应关系,其中“Escape”和“脱”是完全对应,都是“它们”的最终目的。

2.英汉互译中修辞不对应表现。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在修辞手法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在英汉整体互译中,仅仅在自身语言表达方面就极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在汉语和英语进行互译时,受修辞手法的影响和存在,往往会到这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出现不对应的现象,并且是绝对不影响,这样的互译显然会影响到翻译结果的准确度和正确性。毕竟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受到各自国家不同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少价值观念已经在各自语言英语者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常态,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当作普遍性认知来看待,特别是汉语博大精深,在修辞方面翻译成英语较为困难,导致不对应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汉语知识体系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像冰魂雪魄的含义是: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清高纯洁;火树银花中的火树是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即为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燕妒莺惭形容女子貌美如花,燕见之心生妒忌,莺对之自任惭愧;兔死狐悲,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感到伤心。针对这些成语中常见的比喻和拟人风格,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能够轻松理解,但是在英语翻译中难以找到具体的修辞手法和模式,如果进行直接翻译的话将会使成语丧失原味,甚至闹出笑话。而且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更是难以理解,这就是修辞不对应现象的表现。同理,一些英语中的句子或俗语也有着其自身的语言规律,在修辞手法方面如果直接翻译为汉语,同样会令人贻笑大方,严重影响翻译效果。

三、英汉互译中风格的对应与不对应

不同语言在描述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色彩,这是语言表现自身丰富内涵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各种语言在具体描述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风格色彩,才导致它们的表述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需全方位把握汉语和英语语言的不同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紧紧抓住语言的本质和内在核心,在英汉互译中无论是对应还是不对应,都可以成为积极的翻译因素。英式幽默和中式幽默风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汉语中的幽默可能会在英语中成为忌讳,英语中的幽默同样会面临着被汉语风俗习惯所不容,这就要求在英汉互译中做好语言风格的把握工作,尽量实现对应和减少不对应现象的出现。

同时,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需以翻译内容的本意为切入点,以语言背景文化为出发点,增强中英两种不同风格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语言风格和文化之间的互通,进而促进互译中对应关系的实现。不过对于在探究英汉互译中遇到不对应问题时,需从两种语言的自身风格特点着手,客观看待和总结问题,让互译结果更加合理恰当。在英汉互译中风格对应的现象有很多,诸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茅塞顿开——be suddenly enlightened等。不对应现象则有:糖衣炮弹——sugar-coated bullets;唯利是图——draw water to one’s mill等。只有把握好语言风格,才能提升互译工作的质量。

四、总结

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英汉互译对两国交流和经济贸易来说十分关键。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需了解双方国家语言的文化、修辞和风格,只有做到“知彼知己”,准确把握语言的对应和不对应,才能够进行更好的互译,翻译出来的结果才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陶然.认知隐喻与文化以及对英汉互译的解释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251-1255.

[2]赵觅.以英汉句法结构差异为视角浅析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6,01:138-139.

[3]毕晨慧.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的不对等问题[J].科技风,2014,22:238+247.

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 篇5

[关键词]地域文化差异;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差异;思维方式差异

当今世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发展迅速,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变得更为广泛和深入。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运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认识、情感、风格等以我们所能正确理解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过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变换,更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移植。因此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与制约。通常而言主要涉及到地域文化差异、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风俗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这五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差异是指由于所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不同从而形成的某一地区所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面,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所以在中国,有“借……的东风”之说,东风在我国的意思是好的意思,吹起东风代表着春天就要来了。春天绿意盎然春风和煦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西风则正好相反,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有一种贬人肌瘦的意思。冬季我国受到西伯利亚的寒流影响气候寒冷干燥。所以西风的寓意在我国与东风相反。然而英语的情况刚好与汉语相反。英国为岛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受到来自东部欧洲大陆的寒风刺骨,而夏天则是受到来自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宜人。所以我们会看到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抒情诗《西风颂》,诗的结尾千古流传,“O,wind,if winter conies,call spring be far behind”(哦,西风,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东风我们会读到Samuel Buffer的《biting east winds》(刺骨东风)。所以地域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二、历史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不同的历史沉淀了相异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这种历史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造成了难题。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其中孕育了无数的个性化成语和历史故事。中国的古典兵书《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直译成“Of the thirty-six strategies,the best is to quit”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人就不会领会它的本意。这里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可翻译为“The best thing to do now ig to quit.”这样就会让译文的读者真正理解了。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是如此。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高利贷夏洛克,原文的话为“Many took to gambling and get in over their heads.borrowing from 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这句话已经作为典故,来比喻那些借债如山的赌徒只能靠借高利贷来还债。这里可以意译为“向高利贷借钱还债”。如果直译为向夏洛克借钱还债的话,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人是不会了解此话的寓意的。

三、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的宗教文化主要由儒教、道教和佛教三大教组成。西方国家则普遍信仰基督教。而随着宗教文化的深入发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的教义里,普遍认为天最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爷”等都是对天的敬畏。而在西方的圣经中,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而龙与dragon虽然表面上意义相同,但是其引申义和背后所蕴含的宗教文化却是截然相反的。在中国“龙”是一种瑞兽,位列四大灵兽之首,更是皇族的象征。中国人普遍认为龙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的神兽,善变化能兴云雨有利于万物。中国神话中的龙一般居于深渊或大海中,不食人间烟火,如果环境不清幽,则腾空而去。而西方的“dragon”则正好相反。西方人认为:它有毒、能喷火,长着蝙蝠状的大翅,腆着大肚子,怪模怪样而且贪财、狡诈、残暴。而西方的龙则喜欢居住在巨大的洞穴、火山口以及湖泊或海洋中,常以人或动物为食,喜欢呆在储藏金银和宝藏的地方,如果有人侵犯了它,就会进行疯狂的报复。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撒旦化成一条大红龙,尾巴扫过了1/3的天上星辰,它有七个头,每个头上都戴着王冠,贪婪地吞吃着新生的婴儿。所以在西方人的眼里“dragon”是邪恶的代名词,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注意避免造成读者误解。

四、风俗习惯差异

在西方人眼中白色代表纯洁无暇,新娘在婚礼上要身着纯白色的礼服,而在中国,只有在葬礼上祭奠死者的人才会身着白衣。中国人认为红色为吉祥色,所以逢年过节或是喜事都要挂红,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则是全身上下均为红色,象征幸福吉祥。除了颜色上的不同理解外在交际活动中也存在差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都是“干什么去您?”“上哪里了?”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而在西方人严重则很避讳这些,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Hello”“Hi”见面交谈也是谈论天气、运动、实事等比较中性的话题,例如“Lovelyweather,isn't it?”。在待客之道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不同。中国人待客热情周到,餐桌上为客人夹菜让客人多吃,而西方人则说“make yourself at home”。

五、思维方式差异

西方人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中国人则更加注重感情。西方人不仅在政治上法律上有人人平等的原则,在经济上也有“在金钱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西方人做买卖是生人熟人一个价,谁出的钱多,就给谁更好的服务。而中国在经济上也讲究人情第一,中国人做买卖时生人和熟人价格就不一样,往往是熟人比生人付出的钱少,却能得到更好的服务。在西方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到了中国就加入了很多“人情”色彩:既讲金钱,又讲人情;既依靠市场,又依靠关系;既提倡顾客第一,又不忘朋友至上。

总之文化间的差异在翻译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没有规律可循,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对两种语言的背景文华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恰当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保持其特有色彩和风格,使原文不会“失真”。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英汉互译的文化因素 篇6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 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共同创造的事物, 以及基于生活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奈达 (Nida1986b:30) 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词语的意义源于文化因素。奈达语言文化观中的另一个重要思想, 反映在他对语言文化关系的动态理解上。他认为语言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难分,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 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一种静态的镜像系统, 而应表现为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

2. 翻译在语言与文化中的角色

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认为:“翻译是在接受语言中寻找和原文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 首先是意义上对等, 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就其本质而言, 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或交际活动, 即communication, 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价值, 又具有民族, 地域, 时代的特征, 因此不同文化需要沟通, 这种沟通离不开翻译。在翻译领域中进行文化研究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文化的差异, 在各自语言中的反映,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掌握语言。

3. 文化语言:不同文化的碰撞

不同的文化各有各自的特点, 那就是文化的个性。文化个性反映到词汇里, 便会出现“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的现象, 反映到语法里, 便会出现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常见的文化差异,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原语中的文化概念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词。例如中国文化的“老油条, 阴阳八卦, 四合院”等文化概念在英文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英文中的“tuxedo, meet one’s waterloo”等等文化概念在中文中里也难以找到对应的词。

第二, 原语和目的语有对应的词, 但意义不同, 如“龙”是我国文化的特产, 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 它是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 中国人都骄傲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可英美人却把它看作喷火吐烟的凶残怪物。

第三, 原语概念有明确的分类, 而目的语则没有, 反之亦然。如英文cousin一词在中文有8个相对应的词 (堂兄, 堂弟, 堂妹, 堂姐, 表哥, 表弟, 表姐, 表妹) , 这些词表达了不同的性别, 年龄, 亲缘等因素。

第五, 不同的风俗习惯, 客观生活环境, 民族心理, 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促成了不同语言习惯形成的不同。如英国的天气变幻无常, 阴雨天多, 人们对天气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 因而喜欢见面谈论天气。在我国, 人们见了面爱问“吃饭了吗?”, 其实, 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 而只是打个招呼罢了。

4.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温努提 (Wenuti) 把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概括为“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和“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 。他说, “译者可以选择归化或异化的方法, 前者以民族主义为中心, 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目的语文化之中, 把原文作者请回家来;后者则离经叛道的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 把读者送到国外去。 (Venuti 1995:20)

提倡归化的代表人物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 是要做到译文完全自然的表达”, “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 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这样, 译者必须能够拨开语言与文化差异的屏障, 让读者清楚的看到原文的相等意思。正如许多种种翻译方法都是词有增减, 词性和句型有转换, 语序有颠倒, 句子有拆有并等现象, 都是以归宿语言的表达方式为标准的。

尽管归化论在我国占统治地位, 但是一直以来也有不少学者主张异化翻译, 早在60多年前, 我国著名学者鲁迅就主张异化翻译, 认为翻译的第一目的, 因此它必然具备异国情调。其他不少学者也有类似的提法:翻译中保存原文语言上的特点, 将有助于读者理解西方文化和表达方式, 有效的促进文化交流, 以丰富和提高民族文化。

在实践翻译中, 应该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翻译法, 除了考虑“选择能够分化目的语文化标准的外语文本” (Venuti1995:41) , 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由于读者的经验视野的不断扩展, 其接受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因此同意外语文本在不同时期的翻译就有可能采取不同的策略。

5. 结束语

文化, 语言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翻译工作者要想更好的完成传递文化信息的使命须深谙两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及其有关词语的背景知识, 注意文化之间的类同与差异。译者只有通过文化上广泛而深入, 系统而具体的对比, 翻译的本质才能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1998b.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外国语》第三期, 39-32.

[2]Venuti.L.1995.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包惠南, 包昂, 2004,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4]奈达 (Nida.E.A) , 2001,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文化负载词互译探析 篇7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在语言诸要素中是最能反映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受文化的影响也最大。通过研究一个民族文化内涵词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 风土人情及宗教信仰等。

那些只为某一个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包含这样的文化信息的词就叫做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terms),它们既可以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也可以是这个民族独创的词。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负载词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的难点,甚至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孙致礼(2000:359)曾指出:“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刘守华(1992:150)也认为:“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民族特性”。文化负载词就是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从词汇翻译的角度看,语义可分为表层意义,即词的指称意义,和深层意义,即内涵意义。

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意义就是指在文化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的基础上,添加的反映某一特定民族文化的语义,即文化附加义。由于民族文化存在个性差异,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对等往往很难达到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意义的完全传达。

为使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传递较完整的文化意义,翻译策略的运用就尤其重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简要分类如下:

1.音译。就英译中而言,音译主要是指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的词语,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

例如:“cool”译成“酷”,“hacker”译成“黑客”, “cola”译成“可乐”,“salad”译成“色拉”,“ e-mail” 译成“伊妹儿”,“AIDS”译成“艾滋病”,“coffee”译成“咖啡”等等。

而在汉英翻译时,在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词汇时大多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

如:“豆腐”译成“tofu”,“饺子”译成“jiaozi”, “福娃”译成“Fuwa”,“武术”译成“wushu”,“气”译成“qi”,“阴阳”译成“yinyang”等等。相对于“dumpling”(饺子),“martial art”(武术),“breath exercise”(气)等翻译,现在更倾向于直接用汉语拼音直译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汇,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

2.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我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一贯采用的翻译策略。音译加解释性翻译可以说是一种较全面的翻译策略,既能保留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又能让外国人了解异国的文化。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能将词汇的意义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如:“汤圆”可以翻译成“glutinous dumplings with fillings in the round shape,often eaten at Lantern Festival, symbolize family reunion”;“压岁钱”可译成“the gift money for children,a kind of ritual of Chinese in celebrating Lunar New Year”。

3.直译。除去以上两种翻译策略,直译法也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方法之一。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能够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不过,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为前提。

例如:毛泽东首创的“纸老虎”翻译成英语就直接用了 “paper tiger”,这个词现在已收录进英语词典,用来指那些外强中干的人或物,再如,“丢脸”译成“lose face”,“火上加油”译成“to pour oil on the flame”,“了如指掌”译成 “to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s’ ends”,“丝绸之路” 译成“the Silk Road”,同理“cold war”翻译成“冷战”。

三、结语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如何克服障碍取得文化对等就成为翻译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高度重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运用各种翻译手段更好的传达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不仅仅是“拿来”:把外国的东西引进来, 让国人感知到、体验到异国情调,更是要多“给予”,向世界奉献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也体验“中国情调”。

汉语也应该为丰富英语语言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外国人更加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这才是跨文化交际要达到的目的,也是翻译工作者要切实做好的事情。

摘要:本文以英汉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互译为研究对象,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简要分为:音译、音译加解释性翻译和直译,并论证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8

1.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而成。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孕育了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成语和历史典故。如“三个臭皮匠, 抵上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 他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若直译为“Threecobblesequal ZhugeLiang.”译文读者就会很迷惑, 因此, 应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 译为“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ChugeLiangthemastermind.”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与英语中的“Twohandsarebetterthanone.”相对应。

西方也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如Achilles'heel、Penelope's web、aPandora'sbox等。

1.2宗教文化差异

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 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 翻译时应注意。如, 《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Hawkes译为“Manproposes, God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于上帝。) 这就把刘姥姥的宗教错认为是基督教了。杨宪益的翻译“Man proposes, Heavendisposes.”, 则更为贴切, 更符合刘姥姥的信仰。

1.3习俗差异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中国人见面寒暄多问“你到哪儿去?”“你干什么去?”。这在英美文化中则属于隐私。他们会想, 我去哪里与你无关, 别来干涉我的事情。美国人打招呼时, 经常说“Hello”, “Hi”, 见面时喜欢谈天气、运动等比较中性不容易引起冲突的话题, 如“Lovelyweather, isn'tit”。外国人告别时通常说“bye-bye”或“Seeyoulater”, “Seeyouaround.”。而中国人却通常说:“慢走”、“走好”。在翻译时应该注意转换成译文的寒暄用语

在饮食习俗上, 中国人热情待人喜欢帮客人布菜, 劝客人多吃、多喝, 英美人则习惯“Helpyourself”。

在家庭关系上, 中国人注重的是父子、兄弟的关系。男方的兄弟是亲人, 兄弟也叫手足, 姐妹则是亲戚, 而女方的兄弟姐妹都是亲戚。从称呼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对父系的亲和对母系的疏。叔伯的孩子称为堂兄弟、堂姐妹, 而姑姑、舅舅的孩子为表兄弟、表姐妹, 姨则更远一层, 姨的孩子称为姨兄弟、姨姐妹。而英美人家庭的主要关系是夫妻关系, 父母亲的兄弟姐妹不分远近, 都是亲戚, 统一用uncle、aunt称呼。

社会是发展的, 习俗也随之变化。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 中国家庭结构在简化, 随之称呼也在简化, 如姑父、姨父现在也被称为叔叔, 不再有亲疏远近之分了。

1.4思维观念的差异

首先, 中国人以人为本, 以“我”为中心, 中国古代的帝王自称“孤”、“寡人”、“朕”。反映在语言上则表现为, 中国人喜好采用主动语序, 而英语中注重客观事实、人所处的客观环境、所做的事及外在的逻辑关系, 常用被动语态。如:

他与此事有关。Heisinvolvedinthismatter.

Greatattentionshouldbepaidtoenvironmentprotection.应该重视环保。

其次, 在审美情趣上, 中国人爱欢聚一堂, 喜欢询问别人的情况, 西方人则注重隐私、讨厌嘈杂。中国人喜欢迁往大城市, 西方人向往宁静的乡村。中西作家在对美的描述上也有不同。中国人欣赏含蓄内敛的儒雅美, 西方人则欣赏强壮野性的外在形体美。

签于以上历史、习俗、思维和宗教多方面的差异, 导致英汉表达法的不同, 因此, 在翻译时不仅仅要注重语言符号的转换, 更要转换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这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耀先.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

[2]马文霞.文化差异与翻译.[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

[3]刘汝荣.试论文化差异与翻译.[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9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失衡,主体责任

一、引言

文化失衡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文化不平衡现象。依附于政治势力与经济实力强的文化往往表现为强势文化;反之, 则表现为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往往缺乏自信, 对强势文化接受自己的期望值低, 容易自卑而且容易接受外来强势文化思想。文化失衡影响互译策略的选择、对互译作品的接受、互译的选材等, 从而影响各文化的发展, 尤其是弱势文化的发展。

英汉互译活动包括有原文文本和没有原文文本两种。前者即狭义的翻译活动, 包括笔译和口译的翻译活动;后者则包括跨文化参考和跨文化科技写作, 直接用译语创作, 这种创作毫无疑问也有传播文化的作用。当然, 这种创作也必须对可能存在的文化失衡承担应有的责任。这种无原文文本的翻译活动本文不详论。本文着重探讨在当前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文化失衡的形势下, 英汉互译活动中的各主体为了保存文化个性以及发展多元文化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从而进一步强调在对外交流中尊重文化个性的重要性。

二、英汉互译活动中各主体与文化失衡的关系

翻译活动是一种翻译性的互动形式, 这种互动是有意图、人际、交际、跨文化、处理文本的活动。其中的参与主体有发起者 (initiator) 、委托人 (commissioner) 、译者、原文文本生产者 (source-text producer) 、原文文本发送者 (source-text sender) 、译文文本接受者 (target-text receiver) 、译文文本受收者 (target-text addressee) 和译文文本使用者 (target-text user) 。当然, 这些主体都有可能承担多个角色, 例如, 译者有可能既是发起者, 又是委托人。下面我们根据各个主体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来分析他们与文化失衡之间的关系。

(一) 发起人、委托人与文化失衡

发起者是真正需要译文的人, 但是翻译活动中各个主体都有可能成为翻译活动的发起者, 例如原文文本的生产者、可能的目的文本接受者、委托人等, 只是目的和原因可能不同而已。例如, 当某个机构需要翻译广告时, 该机构就是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委托人是委托译者为某个具体目的和某些具体收受者而生产译文的人, 其可能通过诸如对文本格式或者术语等做出特殊要求而影响译文文本的生产。例如, 某个出版社委托译者把《三国演义》翻译给英语国家的儿童阅读, 其可能对翻译做出各种要求, 从而最终影响译文文本的生产。由于翻译活动的选材通常取决于发起人和委托人, 翻译要求也主要是由他们提出, 而且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翻译活动的经济赞助人。因此, 最终翻译中是否出现文化失衡的现象与翻译活动发起者和委托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 由于在整个翻译活动中, 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委托人在其中的作用往往是后台的, 我们一时很难给出例证来证明他们对翻译中文化失衡现象的影响, 况且, 在不少情况下, 发起人和委托人往往就是译者本人, 因而译者对文化失衡现象的责任越发明显、引人关注。

(二) 译者与文化失衡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关键人物, 他们是整个翻译活动中的专家, 有责任完成委托的任务, 确保翻译过程的成果符合指定的翻译要求, 他们必须接受委托人的要求以及原文文本。但是他们也有权在与委托人就相关条件达成协议之后, 生产双方认定的、功能上符合翻译要求的目的文本, 因此译者的任务是:

1) 根据法律、经济、思想内容, 分析翻译要求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2) 核查是否真的需要翻译;3) 明确达到要求所需要完成的工作;4) 进行翻译活动, 可能生产译文文本或原文文本简短概要;特殊情况下, 在认定翻译原文文本不能达到既定目的时, 建议顾客不要翻译原文文本。

根据这个译者任务, 我们可以发现翻译中是否出现文化失衡与译者有着极大的关联。一般情况下, 译者必须落实委托人的要求, 但是译者有权与委托人就要求进行商讨, 给委托人提建议, 甚至有权拒绝参与这项翻译任务。当译者既是发起人和委托人, 译者与文化失衡的关系则更大。

(三) 译文接收者、译文收受者、译文使用者与文化失衡

意向的译文接收者是译文的收受者, 是译文生产的一个决定因素;翻译要求必须确定译文接收者, 即真正阅读或听取最终文本的个人、群体和机构, 他们往往就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译文读者, 收受者指意向读者, 而接收者指现实读者;译者必须对译文收受者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期待、感受以及世界知识进行了解;译文使用者指真正使用译文文本的人, 例如使用译文做广告、发布信息和培训材料。从这些定义来看, 译文接收者、译文收受者和译文使用者可能指一个个体, 也可能指不同的个体, 但都可能是译者所必须关怀的对象, 这种观点与诸多“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是相似的。然而, 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 他们都可能是翻译活动的发起者或委托人。因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他们与文化失衡又建立起了联系。

(四) 原文文本生产者、原文文本发送者与文化失衡

原文文本生产者的文本是翻译活动的源泉, 原文文本可能是因为应特殊需要而生产的供翻译的文本。当原文文本的生产不是因为这种原因时, 原文文本生产者不是翻译活动的直接参与人。Nord根据书面交际的情况, 区分了原文文本发送者和原文文本生产者。文本发送者指为了发送一定信息而使用文本的人、群体和机构。原文文本生产者指真正负责对文本中语言和文体进行选择并落实发送者交际意图的人。当然, 二者的作者通常是由一个人来落实, 例如文学作品、教材、报刊评论等, 但是当发送者的意图在文本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时就可看出这种区分的意义。从Nord的区分来看, 原文文本发送者和供翻译的原文文本生产者在某些时候同样对翻译活动中的文化失衡也可能需要负担责任, 毕竟他们对落实一个具体的交际意图都有关系。

三、结语

诸如美国这样的强势文化仍然对多元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威胁, 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中国, 同样相对于中国文化处于强势地位而相对于美国文化又处于弱势地位的欧洲文化也受到了影响。然而, 据《人民网》报道, 汉语即使在美国也已经成为使用第三普遍的语言, 美国国务院还把汉语定为“至关重要”的语言。这至少说明, 发展多元文化是各个民族的需要,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处于弱势文化中的人们必须树立信心, 摆正心态, 做好文化之间的交流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耀基.欲尽缪斯意, 惟求昌谷才——以旧诗中译英管窥[J].翻译学报, 2001.

[2]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文化失衡[J].中国翻译, 2000.

浅析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互译原则 篇10

【关键词】文化与翻译 归化 异化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conversion between two languages, but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cultu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ranslation,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make sure the equivalence from the meaning to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Key words】culture and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上的传递。若只传递语言表层的意思,往往会忽略到语言下所暗含的文化信息。这样的翻译往往是失败。所以文化对翻译至关重要。真正成功的译者不仅要精通源语和译入语,更应该具有双文化视野,并在翻译过程中起到“文化中介者”的作用,从而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人能给出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总的来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们长期创造所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亦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沉积下来的积淀物。而语言常被称之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依赖于其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也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语言使用者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例如,美国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汽车在美国是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因此美国英语中存在着二十多种不同的词来指称汽车,而且有许多和汽车相关的词语。众所周知,酒后开车是一大社会危害。因此,美国英语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醉酒”——pissed,pickled, bombed, high, drunk, stoned, intoxicated等等。然而,汉语中却没有如此多的关于汽车和醉酒的词汇。这是因为中国的汽车文化并不是很发达,因此便没有这方面的文化需要。所以,由此看出,不同文化间的巨大差异是通过不同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而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不可避免的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必定会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而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像是一条鸿沟,制约着翻译活动的进行,决定着翻译的成与败。

二、文化因素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1.地域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一般是指某个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等文明表现。例如,中国地处东亚地区,春季受到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往往会刮东南风。这时的“东风”常常给人暖洋洋的感觉,因此,汉语言文化中,“东风”亦有“春风”的含义。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亦常常用“东风”比喻美好的事物。例如宋代的朱熹在《春日》中写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代表着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寓意。再如,郭沫若在《新华颂》中写到“多种族,如兄弟,千秋万岁送东风。”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东风”情有独钟。但是,与此恰恰相反,英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刺骨的寒风。例如,查尔斯·狄更斯曾在他的作品中写到“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显而易见,英国人讨厌东风。这恰恰与中国人喜爱东风截然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如果译者忽视了两种文化中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会给翻译带来重重阻碍,影响翻译的质量。

2.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宗教信仰大多不同,而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

在西方国家,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他们信仰上帝,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英语中有很多习语是和基督教息息相关的。其中,《圣经》(The Bible)对英语语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犹大(Judas)是耶稣的门徒,但却背叛了耶稣。因此,Judas现今多指“叛徒、奸细”。再如,诺亚方舟(Noahs ark)现今多指“避难所”亦是出自《圣经》。而中国的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且佛教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汉语言中也出现了许多和佛教有关的俗语。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醍醐灌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

3.习俗文化的差异。习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者地区的民众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创造的并传承至今的习惯。因此,不同民族间的习俗文化有很大差异,从而使不同民族间交流的语言也随之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比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见面往往会互相问“吃了吗”。但是,这样的寒暄语并不是真的在关心对方吃饭没有,只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倘若这样的场景需要翻译的话,若翻成“Have you had your lunch?”则会贻笑大方,会让外国人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所以,在此我们只需转化为西方人打招呼的方式即可。如,“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等。

此外,中西方习俗文化的差异也可以体现在对动物的态度上。例如: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卑贱的动物,跟狗相关的习语常带有一些贬义的含义。如:“狗腿子”“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西方人通常认为狗是最忠诚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因此与dog相关的习语常常带有褒义的含义。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个人都有时来运转的一天);top dog(重要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方在动物观念上的差异也会给翻译带来很大的阻碍。

三、跨文化角度下的翻译原则

为了处理两种语言间巨大的文化差异,解决文化鸿沟问题,充分发挥译者的桥梁作用,翻译界提出了两种方案,即“归化”和“异化”。

1.归化。归化是以目的语读者为归宿,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原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译者需要以流畅、自然的,且符合目的语语言要求的译入语来阐释原文,为读者扫清文化障碍。归化派的代表人物是尤金·奈达(Eugene Nida),他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与归化策略的主张不谋而合,那就是要求译文的信息要做到与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例如: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王夫人说了这样一句话“除了上坟烧纸,若有本家爷们到他那里去,不许接待......”。“烧纸”是中国人祭祀亡灵的一个特殊文化习俗。这里如果将“烧纸”直译成“burn pieces of paper at ones grave side”,就没有表达出“祭祀”的内在含义,使西方人感到疑惑,不知所云。而英语词汇中“sacrifice”却有着和“祭祀”对等的含义。因此,译文为“They'er not to receive young gentlemen from our house except when: they go to sacrifice at one of the grave there...”。这样一来,西方的读者就明白了文中的语义和语境了。

翻译就是促进不同语言间的交流,因此,译者应尽可能地避免文化冲突的出现。而归化翻译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些文化冲突,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从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2.异化。异化是指译者尽可能地不去打扰原文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在翻译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异化派的代表人物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他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强调译文风格应尽量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从而使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文化。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咱们俩是一条绳拴着两条蚂蚱,谁也跑不了!”这句话中的“一条绳拴着两条蚂蚱”是中国的一句俗语,用来比喻两个人处于同一处境中。这句俗语外国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能过理解源语的内在含义,因此,在此译者采用了异化原则来处理原文“We're like two grasshoppers tied to one cord: neither can get away!”

翻译活动的本质就在于把源语文化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使其了解源语文化。因此上述案例中的异化法不仅可以让译者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中国俗语、谚语的趣味,也有利于保存原文典故的文化内涵与民族色彩。

3.归化与异化的有机结合。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均有各自的优势,也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因此过度强调其中的一种是不可取的,只有将其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例如:在钱钟书的《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辛媚一肚子的酒,几乎全成醋酸”。若仅仅采用异化法,将“醋酸”直译为“sour vinegar”, 译文读者并不一定明白辛媚喝的酒变成醋酸是什么意思。因此,译者结合了归化法,又进一步在其后补充了“in his jealousy”, 就使译文的意思清晰明了了。即:“The wine in Hs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这种将归化法和异化法结合的处理方式既译出了原文的含义,又保留了原文的喻体和隐喻特征,传达了原文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翻译表面上看是两种语言间的活动,实际上更是两种文化上的传递。因此,在翻译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上的对等,更要处理好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译者应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或是归化,或是异化,亦或是将归化和异化有机结合,从而使译文不仅做到语义上的对等,并且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避免译文出现文化上的缺失。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蔡平.“文化翻译”的困惑[J].外语教学,2005(11):75-78.

[4]廖海娟.文化视角中的文化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205-207.

[5]马会娟.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4.

[6]孙蕾.英汉文化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11

1 日常生活行为差异:文化差异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1.1 问候语

当人们开始与他人沟通, 个人逐渐成为社会一部分, 问候就是形成一种文化的第一步。我们中国人怎么互相打招呼呢?通俗地说, 如果我们在街上遇到朋友, 我们常说:“嗨, 你吃饭没?”或“你要去哪里?”以及相互面对时与对方握手。然而, 在西方国家, 上述的问候只是问一些问题, 不是打招呼。如果你这样问他们, 他们可能会认为你邀请他们吃饭。通常情况下, 他们会只给对方一个微笑或打招呼:“hi”另外, 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他们才会握手。

1.2 生产生活方式

地理因素造就了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农耕型社会形态, 这使得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土地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语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与土地相关的用语, 如:黄土高原 (Yellow River Plateau) 、土财主 (local rich man) 、土包子 (bumpkin) 、土皇帝 (local despot) 等等,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这些词的英译大多都不含土地的意思, 如果将这些“土”翻译成英语中对应的“soil”, 那就要贻笑大方了。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语言中也有大量与航海和海洋有关的用语, 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平静的海洋练不出熟练的水手) ;All’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 (来者不拒)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等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使英国雨天特别多, 许多事因下雨而被延期或取消, 表达为be rained off。

1.3 象征符号化

是让人想象或意念的事物。首先是关于颜色。我们经常给每种颜色的某些意义, 面临着不同的颜色时有不同的感觉。因此, 选择颜色时, 衣服, 装饰品等, 人们总是有自己的口味, 我们中国人经常使用红色装饰节日, 如大红灯笼, 红色的中国节点和红色爆竹。但在西方红色代表血液或革命。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龙。在东方, 龙像想象中的那样, 在天空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流淌着。据说, 龙有脸的马, 鹿, 牛的耳朵, 蛇的身体, 鹰和鱼的鳞片爪的角。我们把龙作为神, 能祈福降雨等, 说中国人是龙的后代。但在西方, 人们把龙视为凶兽, 甚至成为魔鬼的象征。它有脚可以站在地面上和有巨大的翅膀飞。龙西有爆发火灾的能力, 而不是水, 火可以摧毁一切, 所以西龙不得欢迎。

2 语言与思维差异

2.1 用词差异

词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文化差异对不同语言的用词有很大影响。例如, 英语中的“Hippies, yippee, Me generation, hot dog”, 虽然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嬉皮士, 雅皮士, 自我的一代, 热狗“, 我们仍然不能表达原词的延伸和意向。文化差异使得同一个词也有不同的含义, 如“propaganda”的意思是“宣传”也有“lie”的意思, 但在中国“宣传”不具有这个意思。再如, 我们翻译porridge为“粥, 稀饭”, 实际上在中西方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在英国里porridge表示用牛奶或水煮熟的燕麦粥, 但我们吃的是水煮的米饭或其他粮食。有些词, 如landlord (地主) , capitalist (资本家) 有积极的意义, 他们在中国却有负面的含义。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 则有可能由于一字之差铸成大错。

2.2 思维模式差异

由于不同时代特征及区域特征使得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相对偏重人文, 注重伦理、道德;重悟性、直觉、意象;好静、内向、守旧;求同、求稳, 重和谐。西方人偏重自然, 注重科学、技术;重理性、逻辑、实证;好动、外向、开放;求异、求变, 重竞争。

这方面的表现有:中国自古就有厚彼薄己的传统, 以示谦虚。如:中国人在请客时常说:“饭菜不好, 请大家随便吃点”。在送礼时常说:“今天略备薄礼, 不成敬意, 望各位笑纳”。当英美国家的人士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英语交际过程中, 常以“谢谢”来表示自己是真心接受对方的赞扬, 说“I’m so glad...”, “I’m glad to hear that.”, “It’s so lovely.”, “Thank you.”等语句。人们相互间称呼相差极大。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 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在西方国家, 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 (名)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如:Mr.Brown、Mrs Brown、Miss Alice等。小孩子可以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 而是直呼其名, 表示亲切。不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3 文化差异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基于不同文化的语言, 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3.1 缺少对应词汇时

很多汉语词汇在翻译成英语时找不到对应的词, 例如, 汉语中的“豆腐”是我们特有的食品, 在西方文化中缺乏相对应的事物, 在最初翻译为“bean curd”,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 它的音译“tofu”也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但任有许多词汇对不了解中国文化人的人来说依然不知所云。比如:“生旦净末丑”、“嫦娥”、“宗祠”、“炒杂碎”、“狗皮膏药”、“弟”、“姐”、“妹”等这些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的词。同样, 在英语中带有独特文化背景的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表达的词也比比皆是。如clock-watcher, 看钟点儿下班的人;prey, 被捕食的动物;common room, 英国大学中所设的让教职工及学生用茶或咖啡的休息室;

由于词汇空缺现象的存在, 大大影响了英汉互译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 有些词我们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如, 气功Qigong;功夫Kungfu;太极拳Taijiquan;馒头Mantow等, 这种完全音译而不加任何解释的翻译一般仅限于一些已经被收入英语辞典的汉语拼音词汇。对于部分汉语新词来说, 音译加注释和直译加注释是两种最常见的手段。为的是向外国读者介绍更多的中国特色词语, 比如:But for now, most Chinese see the deal as a shuangying, or win-win for both Beijing and Washington.句中保留了“双赢”的汉语拼音, 其后的解释性翻译简明清晰, 既准确传达了汉语中的意思, 又在语音上或在形象上尽可能地保留了其中国文化色彩。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把“豆腐渣工程”大胆地译为bean curd projects,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这种对原词语“保形取义”的诠释, 基本上做到了与原文的形象喻义相似, 转换比较成功, 值得我们借鉴, 这种翻译方法美中不足的是显得累赘,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原词的形式意义。在英译汉时, 我们可以采用音译和和意译加注释的方法, 如, 肯德基 (Kentucky) 、麦当劳 (Mc Donald's) 、土司 (toast) 、三文鱼 (salmon) 、沙丁鱼 (sardine) 、西冷牛排 (sirloin steak) 、培根 (bacon) 、可口可乐 (Coca-Cola) 、百事可乐 (Pepsi-cola) 这些已为大家熟知的词我们可以直接音译。对一些大家不熟悉的词, 我们同样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和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如, Fly girl飞飞女 (时髦的年轻女子) 、Sandwich generation三明治人 (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老人的人) 、Colonel Blimp布林姆上校 (漫画家创作的人物, 讽刺一个具有军职的顽固保守分子, 对一切改革抱怀疑和不信任态度, 现为老顽固的代名词) 。

3.2 思维差异与化解

对于思维方式不同, 最有效的翻译方法是不要直译, 而采用意境相通翻译手段。

举例:The moon was above, cold and beautiful, and the music reminded Soapy of these days when his life contained such things as mothers and roses and clean thoughts and collars.

如果我们把“mothers”、“roses”、“clean thoughts”、“clean collars”对应“母亲”, “玫瑰”, “干净的思想 (或干净衣领) ”或许不太好理解, 如果我们想要把它理解并翻译正确, 我们应该了解西方人的心理特点。这是更好地把这些话作为“母爱”, “爱情”, “理想”, “生活”, 以便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因此, 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译:“一轮娇媚而冷落的明月悬空高照, 那优扬的音乐使他回首往昔, 诸如生活中慈祥的母爱、幸福的爱情、崇高的理想和富裕的生活”。

再如:“It was all I could do not to laugh.”若译为:“我不能笑。那就错了。”基于英语中常见的逆向思维方式, 应译为:“我差点儿笑了。”

4 结论

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限制了他们的语言以及他们对其他语言的理解, 文化差异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翻译其他语言时容易混淆。因此, 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语言表面意思的转换, 还要深刻了解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化。从文字和文化两方面入手, 以求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译。

参考文献

[1]刘英凯.合作原则及文化差异的英汉对比试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 (3) .

[2].王志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中医药留学生下一篇: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