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2024-07-06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共8篇)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1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跨文化交际,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差异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冲突,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分析,深入剖析产生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跨文化交际,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差异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冲突,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分析,深入剖析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跨文化交际”一词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Hall)在他的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一词。霍尔说,“文化即交际,交际即文化”,由此可见交际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通讯技术革命性的爆发,使得各国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带来了各自的文化。现在人们之间的交流非常便利,“天涯若比邻”变成了现实,人们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得以实现。伴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交往,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交流的时候就需要应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因为民族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社会体制和宗教的.差异,由此就产生了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和社会文化。如果不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社会制度、及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就会产生分歧,发生冲突。大量小的冲突如果不加注意,往往会演变成大的、甚至是民族层面的冲突。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产生背景

中华文化是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演变而来的。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孝治国,讲的是入世;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得是出世;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诸子百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百家文化,在其演变过程中,儒家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后来中华文化就是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的。中华文化保持着长期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悠久、单纯的中华文化传统融合了她的凝聚力和消化力,迈进了近代世界一体化和文化交流的时期。西方文化主要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也可以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石。古希腊人崇尚知识和推理,他们崇尚科学和哲学,古希腊有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西方文化主要特征是强调个体性特性,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因此西方文化也被人们称之为“个体文化”。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人世界观、价值观上的差异,表现在生活工作中一系列的异见和冲突。

二、思维模式与文化差异

思维模式是每个民族固有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很难改变,人们的讲话方式是受思维模式决定的。每个民族的文化决定了他们民族思维模式。中国人受到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思维模式是宏观思维,通常比较喜欢用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所以中国人讲话比较含蓄,我们可以在中国古诗词中得到深深的体会。而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微观思维,强调个体,强调个性。所以,西方人讲话通常不会拐弯抹角,而是“开门见山,直来直去”。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甚至会认为西方人有点愚蠢。在所有思维定势中,有些定势是对本民族来说正确的,而对其他民族来讲未必能被理解或接受,这样就会产生误解,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流失败。因此,我们在同西方人士交往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了解对方的语言,更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否则,轻者出现尴尬局面,重者会产生冲突。由于对对方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而发生的误解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

三、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守时方面的冲突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比西方人差,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中国人约人吃饭,通常不是提前约定,而是随时想起,随时就约。所以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即使有严格的时间表,一般不会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而西方人时间观念非常强,他们非常爱惜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把时间安排的非常精准,他们常常会在在办公桌上,床头边放有时间表,什么时间做什么都有预先安排。在西方国家里,人们要拜访某人,通常要事先预约,包括像理发这样的小事,通常也要预约。这样做,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得到提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人这种好的时间观念也逐渐被我们接受。

2、客套语方面的冲突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人简历一种和谐的关系。所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往往比较谦虚,在与人交往时彬彬有礼,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在师长和长辈面前也只有聆听,不敢稍有逾越。所以中国的教育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此外,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有时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这个那个。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发展,个性发展,所以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人文之窗浅析跨文化交际之中西文化差异□高洪第他们受到赞扬的时候,总会欣然接受。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当我们初次和西方人接触的时候,我们常常感觉西方人不够谦虚;而当西方人则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

3、私密方面的冲突中国人一般不太注意个人隐私。中国人认为,人和人之间都应该开诚布公,坦诚相待,所以他们把询问个人隐私的问题当做是对对方的关心。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人们见面的时候常常问对方的收入状况,婚姻状况,尤其是久未谋面的朋友。而西方人则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他们认为这属于个人隐私,不能对外公开。因此在隐私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误会,例如:中国人见面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吃了么?”,其真实意思并不是真的问你吃饭没有,而是见面打招呼用语,西方人会对此大为不解。另外,还会询问一些个人隐私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经常问,“住在哪里?在哪里工作呀?工资多少啊?有女朋友们有啊?”等等。这在西方人眼里严重地侵犯了个人的隐私,只有警察才有权利询问这些。

4、饮食习俗方面冲突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喜爱酒文化,常说“无酒不成席,烟酒不分家”云云,还有许多饮酒的说辞。中国人在宴请请朋好友的时候,非得弄得非常丰盛不可,否则就认为对客人不够热情,而且中国人常常有互相敬酒敬烟的习俗。主人有时还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讲究点儿的,用一双没人用过的筷子给客人夹菜,不讲究的则用自己用的筷子,非常不卫生。主人用想尽各种办法劝说客人多吃多喝。在西方国家,人们不会这样做,他们会尊重客人的习惯,不会强迫他们。客人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进餐时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Helpyourself”(自便),他们绝不会给客人夹菜。所以,自助餐在西方很普遍,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各取所需。在这种轻松愉快就餐环境中就餐,主人和客人们都不会觉得有心理负担和压力。而不像中国人就餐后回到家里,身心疲惫。虽然世界上各种文化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但并没有无好坏之别,世界各民族文化应该都是平等的。也正因为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文化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这个世界的文化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较,从中相互借鉴,但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别国文化的标准,反之亦然。相反我们应该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避免两个极端:一方面拒绝排斥西方文化,认为中华文化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另一方面盲从,片面地认为西方文化由于中华文化。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异域文化,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摒弃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2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enny Thomas (1983)在她的《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的概念。她把“语用失误”定义为 “不能理解所说出话语的意图”(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她提出,只要听者理解到的话语意图不是说者想要听者理解的意图(“H (the hearer) perceives the force of S’s (the speaker’s) utterance as other than S intended she or he should perceive it”.),语用失误就有可能发生。

当说者和听者没有相同的语言或文化背景时就可能发生语用失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能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评估社会距离方式上存在差异,从而遵循不同的说话规则,以不同的方式评估相关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些差异都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本文介绍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相关理论并对几种主要的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进行论述,从文化差异角度讨论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2语用失误相关的理论

2.1面子理论

每个人都有在公众面前维持自我形象的需求。Brown和Levinson(1987)认为,“面子”(face)是人们对“礼貌”(politeness) 一词理解的中心元素。他们把“面子”一词理解为一个人的自尊(self-esteem),并把它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被别人认可的需求,一类是“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即自己的行动不受阻碍,保持独立性。

当你命令或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你就给了听者一些压力,从而伤害了他们的“消极面子”。如果你不同意听者或者对他们有负面态度,批评,抱怨或者侮辱他们时,你就伤害了他们的“积极面子”。如果一个说话人不愿意提供某物或帮助他人,他们的“消极面子”也可受到伤害。

2.2礼貌原则

根据英美等西方的国家人们的言语习惯,Leech(1983)提出了指导交际成功的礼貌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语用原则,礼貌原则包括六个准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Leech(1983)认为说英语的文化社团(尤指英国)更重视得体准则,而东方有些文化社团更注重谦虚准则。

顾曰国(1992)认为中国人的礼貌有“尊重、谦逊、热情、文雅”四个特征,并提出了中国人的五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5)德、言、行准则。他认为其中“贬己尊人准则”最为中国人所重视。

3汉语和英语在打招呼、告别、称呼、赞美、请求、话题选择等言语行为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论述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3.1打招呼和告别

一段正式的谈话通常由打招呼开始。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建立或保持社会接触。

不同文化中打招呼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人的招呼语着眼于事实,而英语招呼语不涉及事实。英美人的招呼语一般不涉及个人隐私,内容常常是谈论天气及标准格式的一般性问候语。例如,一位英语初学者见到一位外教,他对外教打招呼说:“Have you eaten your breakfast?”(“您吃了吗?”)。外教答道:“Do you want to treat me?”(“你要请我吃饭吗?”)。这是因为 “Have you eaten your breakfast?”在英语中表达的是“邀请”这一言语行为。中国人打招呼时经常说“到哪儿去啊?”,而如果你问一个英国人“Where are you going?”,他很可能会说“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因为“去哪儿”被认为是他的个人隐私。

中国人经常曲解英文表达“How are you?”的含义,认为英语母语者在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礼貌地打招呼方式,跟健康无关。如果中国人回答“ Oh, I am very healthy”(“我很健康。”),他就会犯语用失误。

中国人在送客时,总喜欢说“再见!请慢走!”以示尊重。 而如果你送别外国客人时把“请慢走!”直译为“Walk slowly”, 就很可能会激怒对方,因为他会误认为你以为他太老了。而此时正确英文表达应为“Watch your step!”或“Goodbye and take care.”

3.2称呼

称呼的主要作用是引起被称呼者的注意及对其表示敬意。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个人称呼另一个人的方式暗示了说话人对他社会地位的肯定。如果以正确的方式称呼别人,就很容易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使用不恰当的称呼,很可能会给人留下坏印象甚至被认为无礼。这就可能导致交际失败甚至是关系破裂。

中国人习惯根据不同的年龄、辈分和场合选择合适的亲属称谓。中国人在社交中常用的亲属称谓有“爷爷、奶奶、叔叔、 阿姨、大哥、大姐”等。而英语国家的人在社交场合中很少使用亲属称谓。孩子可能会用“Uncle +名”或“Aunt+名”来称呼父母的朋友,但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陌生人。中国的孩子习惯称年长者为“爷爷”“奶奶”,而西方人一般不会这样称呼老年人。 因为西方文化忌讳“old”这个字,他们不喜欢被人认为“老”。 在西方,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经常在一些正式场合称呼别人的名。小孩对比他年长的家人直呼其名很合情合理。 但在中国,这通常被视为无礼和不尊重。

中国人经常用头衔或职业作称呼,如“张老师”,“冯导演”, “马经理”。美国人不管地位高低都喜欢互称名字,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称呼“职衔+姓”变为称呼名字。有的美国人会要求初次见面的人称呼自己的名字。英国人的称谓比美国人正式,经常用“职衔+姓”称呼别人,特别是社会地位较高或年纪较长的人。跟中国人相似,英国人也会对地位相当的熟人互相称呼名字。

免姓称名的称呼方式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西方人在不同地位、亲属关系和朋友之间都习惯互相称名,而在中国,只有家庭成员或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才会不称姓只称名字。家人或恋人间会只称呼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以表亲密,如称呼“张晓梅”为“梅”。而如果一个外国男性同事称呼她“梅”,就会引起尴尬。这正是因为中西方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所致的语用失误。

3.3赞美

美国当地人倾向于用赞美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赞美及对赞美的回答方式很大程度上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尴尬或误解。称赞语的跨文化差异主要包括称赞的频率、内容和称赞的对象上。美国人称赞别人的频率要高于中国人,他们经常把“good”、“nice”、“great”等表赞美的词语挂嘴边。美国人经常称赞别人的外貌和个人品质,这体现了美国人追求变化和新事物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更注重赞美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由于重视内在修养和含蓄的性格,没有美国人那么喜欢当面称赞别人的外貌长相。

对赞美的回答方式是称赞行为中最大的跨文化差异体现。Leech认为,英美人对称赞的回答遵循“一致原则”,而中国人则遵循“谦虚原则”。在美国,在受到别人赞美时,人们经常说“Thank you”以表达很乐意接受赞美。而在中国,谦虚被认为是美德,当被赞赏时,人们总喜欢谦虚一下,说“哪里哪里、过奖了、没那么好”等。中西方对赞美的回答方式的差异,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3.4请求

Bonvillain(2003)指出:“请求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对某种行动的要求,而且与交际双方的社会和情感的连接有关。”请求是最复杂、最具跨文化差异的言语行为之一。

“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寻求别人认同的需求,消极面子意为不被打断或阻碍的需求。当对别人要求时,我们就威胁了他的消极面子。在要求别人时,礼貌策略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要求”意味着把某物强加给别人,既是威胁到了他的消极面子。因此,为了不伤及别人的“面子”,我们在请求时要特别遵循“礼貌原则”。

一般情况下,越间接的请求显得越礼貌。如请求别人关窗户,英语里的下列几种表达方式由直接到间接,间接程度递增, 也越来越礼貌:

1)Close the window.

2)Close the window,please.

3)Can you close the window?4C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4)C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5)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6)It is cold here.

英美人通常以“can/could/will/would you”开头的疑问句表达请求以示礼貌。汉语中常用“请+祈使句”表达请求,如“请把那本书递给我。”如果不了解语言形式和文化规约的差异,就容易造成误解。如:

Student: I have a favor to ask you. (我想请您帮个忙。)

Professor: Sure. What can I do for you?(没问题。我能帮什么呢?)

Student: You need to write a recommendation for me.(您需要给我写一分推荐信。)

“need”一词在英语中表达的是强烈的命令语气。这位中国学生误以为它和汉语里的“需要”是同一个意思,用了一个对英语国家的教授认为无礼的句子表达请求。

再如某中国学生请教授审阅论文时说:I hope you can read it through within this week. 这个例子中尽管表达出了话语的言外之力——“请求”,但这句话对于本族语者不够得体。“请求” 是威胁别人的消极面子的行为,听话人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因此请求时要给别人留有余地。

回应别人的请求时,为了表示尊重或留面子,中国人很注重迂回(indirectness),经常间接地表达他们的意图,如说“不确定”,“尽量做”。美国人喜欢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他们喜欢直接明确的答案。他们经常会说“Say what you mean.”、“Don't beat around the bush.”和“Get to the point.”这三句话都是要求对方别绕圈子,直入正题。

3.5选择话题

在中国,年龄、收入、职业、婚姻状况、子女问题等是亲友间、熟人间甚至陌生人之间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经常相互问及以上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关心。而以上话题在西方文化里都被认为是个人隐私而避免被谈及。除了以上话题,健康状况、 宗教信仰、民族、政治都被西方人认为是禁忌。

一些英语初学者总是问外国人诸如“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What’s your salary?(你工资多少?)”“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你了还是单身?)”“What’s your religion?(你的宗教是什么?)”等问题,从而使对方感觉尴尬而影响有效地交流。这些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话题在西方人看来是个人隐私,询问这些问题被认为是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因此,这些话题经常会导致语用失误。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式。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就容易犯语用失误。该文将介绍汉语和英语在打招呼、告别、称呼、赞美、请求、话题选择等言语行为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试从文化差异角度谈论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Brown P,Levinson 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Bonvillain N.Language,Culture,and Communication:TheMeaning of Messages[M].4thed.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2003.

[3]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2).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3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17-02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这种具有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被称作为跨文化交际。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来华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将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和宗教等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一种非语言文化,更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不仅能增加对外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效地避免一些文化冲突和语言交际障碍,以达到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受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观念也是不尽相同。西方人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重视食物的营养成分,讲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比如脂肪、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量和构成比例。甚至有的西方人会拿着科学菜谱去超市挑选自己的食材。在制作菜肴时,营养也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才考虑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要素。西方人的这种饮食观念与西方整个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西方哲学思想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以事物之理为研究对象,而事物之理常为互相连贯的形上学理,从而结成了形上哲学。一方面,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心理学、方法论等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西方饮食力求口味清淡,注重膳食均衡,早餐往往是鸡蛋、牛奶、面包再加香肠,营养均衡,热量充足;午餐往往是自助餐;晚餐通常是面包、香肠、牛排、炸鸡、奶酪等,简单又丰富。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料的数量和营养搭配,甚至在西方人的厨房里,经常可以看到天平、计量器之类的工具。纵然有这些用心的搭配,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感性或美性的饮食观念,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味道是衡量菜肴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其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看成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菜系多样,口味丰富。对于菜肴的制作过程也特别讲究分寸,就是菜肴的整体搭配,追求菜料与配料和辅料的味道的完美融合,相互渗透。另外,中国菜肴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中国八大菜系具有百菜百味的特点,菜肴讲究味道的美好、融合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质量和丰富,甚至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厨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中国人的饮食强调的是味道的相互调制,整体融合,追求的是一种在视觉、味觉、触觉上难以表达的“意境”。但是,中国菜肴不太注重菜的营养充分,以及合理搭配,他们认为只要口味好,便可称之为佳肴。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很快辨别出菜的“好坏”,分出菜的“优次”;然而如果要说出问为什么“好吃”,为什么“不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难以表达清楚了。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二、饮食对象的不同

在中国的汉字里,“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了六倍。中国的饮食以素材为主,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北魏的《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素食食谱,里面介绍了 11 种素食。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日常食品,在平常的饮食菜肴中占主导,只有在春节或重大节日时,荤菜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这与佛教文化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把动物看成是“生灵”,视植物为“无灵”,这种思想表现在饮食生活上,则表现为主张素食主义,甚至延续到今天。但是,西方人一直秉承着游牧和航海部落的文化习性,生活方式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主张荤食主义,食物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等。这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使得中西方人身体体形的变化,有人甚至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具体来说,西方人身体普遍健壮:个子高、腿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个子矮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西方人过量地摄取肉类脂肪类食物,而蔬菜等维生素的摄取量相对较低,所以西方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概率要高于中国人。

中西方饮食对象的差异在文化行为方面另一个表现为:西方人喜欢开拓,探险、冲突;而中国人则安于现状,固本守己。正如美国民俗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指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非常近似于古典世界的阿波罗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则类同于现代世界的浮士德式。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拓西部时,他们可以舍下一切,举家搬迁,毫无牵挂,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一直守着“本”“家”和“根”思想,许多在海外漂泊几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要拄着拐杖回大陆寻根问祖。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凝聚力和中国民俗丰富的人情味。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中说到: “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之中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小宴席,不管是家庭便饭、朋友聚餐还是商务会餐,用餐的形式都只会有一种,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菜肴摆满一桌,齐家共享。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人都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喝汤,用碗盛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彰显“和合”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一种祥和、团结、共趣的气氛。大家坐在一起品味各种美味佳肴的同时,又可以彼此畅谈,交流感情。在中国的餐桌上,人们彼此敬酒、相互礼让,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这种饮食方式有一些的不足之处,比如,食物的过度浪费、饮食的健康卫生,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的文化特征和“大团圆”的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重要思想,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西式饮宴上,美味菜肴固然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只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结友,通过与周边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际的目的。当然,中西方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是中国的宴会上,除了与邻近客人交流外,用餐的人还会与全席甚至其他席的客人进行交流,而西式宴会上,交谊只是在与相邻宾客之间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式宴席好比是大家的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则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另外,自助餐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西方饮食餐具比较简单,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边切边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餐具使用也有讲究,不同的餐具有不同的用途,刀叉种类繁多,有主餐刀,主餐叉、甜品叉、饼叉;主餐匙、主汤匙、甜品匙、甜汤匙、茶匙、咖啡匙等等。宴会上所有食物会提前准备好,并整齐地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少取多拿,讲究节约,用餐没有固定的座位,喜欢自由走动,愉快友好地进行交流,即便是在外面请客吃饭,也是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也表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个性的追求和尊重。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都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西方饮食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也是相对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使得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断的融合。今天,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找到意式餐厅、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饮食,而中国菜馆也是开遍了全世界。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和整合过程中,饮食文化已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实现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大融合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享受不同美食的同时增进彼此了解,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2]杜莉,孙俊秀.西方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跨文化交际中性别差异的文化透视 篇4

跨文化交际中性别差异的文化透视

本文从男女在会话、话语的解释框架以及行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归纳分析,从性别思维定势、性别角色意识形态、文化变迁、个体经验等一些文化因素出发,多角度探讨性别差异的文化成因,从而揭示文化在性别差异跨文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作 者:陈艳清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刊 名: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 “”(6) 分类号:G04 关键词:性别差异   解释框架   性别定型   性别角色意识形态   文化归因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5

推荐本文

-----------------

[摘要]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交往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04-53-02

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我国外语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几个因素促成和发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其次是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全球性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强烈愿望,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对象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

(一)西方人关注营养与生存

英美人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以为它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

(二)中国人追求美味和享受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在中国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家庭宴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纯是为了饱和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可以说营养问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影响。

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一)西方人崇尚自由,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饮食文化中明显体现出“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纵有搭配,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泾渭分明。“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二)中国人向往和谐,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当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其称为“珠联璧合”。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他们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如肯德基的炸鸡不仅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甚至可由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标准。在中国烹调中,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同样是“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是不同的。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最常用的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式。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烹饪时不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对身体不利。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综上,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篇6

对于同中国人交往的外国人来说,要弄清楚汉语的礼貌语言也是够麻烦的了。究其原因就是英语中很少使用谦词与敬语。下级给上级写信,可能客气一点,但也没有很多特别的谦词与敬语。不必考虑对方的年龄、头衔、地位等。下面是汉、英之间的一些例子:

1、汉语中常用的套语

刘师傅---Master...令郎---one’s son

丫头---one’s daughter

高见---a good idea 贵姓---Your name

久仰大名---I’ve heard a lot about you 哪里,哪里。---Thank you.大作---one’s book/article,etc.府上---your home;the place you are from 耽误您的时间了。---Thank you for your time.惭愧,惭愧!---I’m flattered.I’m very much honored.2、寒暄语

您好!吃了吗?——Hi!/ Hello!/ How have you been?

上哪儿去啊?——How are you? / How are you doing?

It’s a nice day, isn’t it ?

回头见。——See you later / soon.好久不见了。——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Long time no

see.How have you been for these days?

请随便。——Be at home,please.请留步。慢走。走好。慢点骑。——Take care.不见不散。——Be there,or be square.We won’t leave until we see each other,shall we?

3、问候

辛苦了。——You’ve had such a hard time.Thank you for your time.你一定很累了。——You must be very tired / exhausted.辛苦了,先生。——(Did you have a)Hard time,sir?

4、客套用语

劳驾。借光。请问。——Excuse me./ Can you help me?

愿意效劳。——It’s my(a)pleasure.请便。——Please yourself.您(老)先走。女士优先。——After you./ Ladies first.里面请。——Welcome./ Come in,please.请随便。——Be at home,please.请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 to...还有比如“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句汉语通常表达的含义是客套、客气;英文则应该表达的是某人的工作、义务,非做不可。这句话中英结构、表达形式都类似,但实际含义则差异很大。如果翻译成“It’s my duty.”显然不合理,应该翻译成:It’s a(my)pleasure.造成中西方礼貌语言差异的原因与中西方文化背景、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有密切联系,如果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规则直接搬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则往往会造成误会甚至冲突。中国人与西方

人使用礼貌语言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从不同角度反映客观事实;

B.从不同的方面体现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 C.用不同手段表示自己的意图。

二、口译中称呼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一)姓名称呼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可以使用全称来称呼对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汉语文化中直呼其姓名很多时候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现象。在两种语言中直呼其名的现象也是共同存在的。例如:“李晓梅”可称“晓梅”,“Mary Lee”可称“Mary”。汉语中多用于比较熟悉的人之间体现一种彼此间的亲密关系。但是在英语中直呼其名是很常见的称呼方式,无论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年龄长幼都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文化中是难以接受的。在西方人看来这却体现了彼此间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英语中还可以直呼其姓,这在汉语中是没有的现象,汉语中更习惯在姓氏前加上“老”表(示年长、见识广博和具有丰富经验)或“小”来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敬。这正是中国文化中尊老爱幼思想的体现,而这也是在英语中没有的现象,你决不会看到用 “little/old Smith”来对被称呼着表示尊敬,相反“old''在英语中涉及比较敏感的年龄问题.通常会给被称呼者造成“年老无用”的感觉

(二)亲属称呼

汉语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按照宗亲和姻亲血缘关系及长幼顺序,对亲属称呼进行了严格划分,以表示亲属之间的亲疏关系。

在英语中则恰恰相反,西方人更多地体现了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文观

念,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呼显得简单而且笼统化,往往一个英语中的称呼语要对应好几个汉语中的称呼语。1.宗亲和姻亲亲属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突出,讲究父系传宗接代的正统血缘关系。具体体现在父系亲属(宗亲)和母系亲属姻(亲)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称呼语。在汉语中,父系亲属的祖辈称呼“祖父(爷爷)”“祖母(奶奶)”。母系则称“外祖父(外公)”“外祖母

(外婆)”,母系亲属明显多一个“外”字,同样讲究这种父系正统思想的称呼有“堂兄(哥)/堂姐/堂弟/堂妹(父系同辈亲属)孙‘子/孙女孙(辈)”,分别对应母系的“表兄(哥)/表姐/表弟/表妹母(系同辈亲属)”和“外孙,外孙女(孙辈)”。此外,汉语还包括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的称呼(如“伯祖父/伯祖母(父系)”“叔祖父/叔祖母(父系)

舅‘公/舅婆 母(系)”等)、父母兄弟姐妹的称呼(如父系称呼伯父一伯母,叔叔一婶婶,姑姑一姑父;母系称呼舅舅一舅妈。姨妈一姨父)等。在西方国家,没有这种传统的守旧思想,并且大家族的血缘关系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在英语中这类称呼就显得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个英语称呼语对应几个汉语称呼语。如: “祖父„外‘祖父”都叫 grandpa; “祖母”“外祖母”都叫grandma;“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都称为uncle:“伯母”“婶婶”“舅妈”“姑姑”“姨妈”都称为 aunt;“堂兄(哥)/堂姐/堂弟/堂妹”以及“表兄(哥)/表姐/表弟/表妹”用cousin一词表示即可。

2、中国文化中讲究长幼尊卑,西方文化中提倡人生来平等。

在英语中,亲属称呼与名字结合可以用来称呼长辈,比如“Uncle Sam”、“Aunt Rose'’“Father Smith”、“Sister Linda”等。即使是两兄弟,也更多的是叫名字。这在中国文化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汉语亲属称呼属于叙述式,精细、具体、复杂,英语中哥哥和弟弟都用brother 英语称呼语中的表现就是称呼语显得较为简单自由。顶 多在前面加上“old(elder)/little(younger)”来表示长幼,但是它却没法区分“大哥和二哥„二‘姐和三姐”等。(三)职业、职位及职称称呼差异

汉语中一般可以将职位职称直接用于称呼当中,一般的方式为“姓+职位/职称”。就职业上来讲,老师、医生、护士、工程师、律师等在人们心目中比较高尚或者被人们称之为“白领”的职业可以采用这种称呼方式,如:张老师、王医生等,值得一提的是,像工程师这样的名称较长的职业,人们一般习惯用简化的方式进行称呼,如:李工。另外,某些职业还可以和亲属称呼结合构成称呼语,如: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司机大哥、护士阿姨等等。就职位上来讲,一般是高职位才会用于这种称呼,特别是管理者,如:王经理、刘局长、李总等,而且在称呼副职的时候常常将“副”字去掉以表示对被称呼方的尊敬,如直接称呼“李副局长”为“李局长”。就职称上来讲,一般只有“教授”一词用来作称呼比较常见,如:李教授、王教授 英语中除了“doctor”“president”“mayor”“judge”“ professor”“manager” 等少数几个职位职称词用于称呼外,一般少用这类词表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篇7

1.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 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样, 他们都拥有一个固有的文化判定模式, 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为标准, 去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好的、正确的、理所当然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 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能力, 妨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在这里我们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差异:

1.1 隐私方面的差异

隐私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 它是人们控制及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机制。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 隐私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人们的隐私观的差异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各自独特的隐私观念。以集体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中国人十分崇尚群体隐私, 个体隐私的意识比较薄弱。中国人往往认为个人应该归属于集体, 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因此, 中国人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交换一些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可作为谈话双方迅速拉进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相反的, 以个人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西方人则崇尚私有和个体隐私。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私人权利都是他们要极力保护的隐私。西方人讲究个人隐私, 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所谓“见男士不问收入, 见女士不问年龄”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1.2 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要素之一, 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在非语言交际各要素中, 关于时间的使用, 其代表的意义及产生的交际行为是最能导致交际失误的所在。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 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 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西方人视为扰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 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在中国, 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 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 自己去探访别人也无需郑重其事地征得同意。

1.3 礼仪方面的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 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文化传统不同, 使得世界上不同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之间就存在着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 跨国交际日益增多,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 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在别人赞扬我们时, 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表谦虚有礼, 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谦虚之词就应运而生。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 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当他们受到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表示接受。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 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会感到非常惊讶, 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在西方人看来, 中国人那样做不仅是否定了自己, 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是行不通的。

1.4 餐饮方面的差异

所谓“民以食为天”, 饮食文化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在饮食方面, 中国人很注重形式, 讲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在中国烹调里, 菜的样式千变万化, 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讲求实际, 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不会下过大的工夫, 而更讲究其营养搭配, 注重菜的内在质量。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这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而筷子则需要与家庭成员共同围坐桌边进餐。由此便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而中国人更喜欢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方式, 让其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宴客,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会习惯性地讲几句“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 中国人在饭桌上的这种热情好客经常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西方人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 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 其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2.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 究其根本, 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这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 甚至是冲突。文化差异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很大, 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可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获得, 或误导信息的获得, 或阻碍交际的进行。

2.1 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其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特征, 从而产生了思维方法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 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 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 以直觉体验为工具, 强调整体性, 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 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 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 以逻辑实证为手段, 强调部分分析, 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2.2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 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 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 而在西方国家, 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 父母对此会非常愤怒。

在跨文化交际中, 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 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 最好的办法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 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价值不是指人的行为或事物本身, 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价值所涉及的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可能属于各种不同的范畴, 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闲、文学、艺术、宗教、经济、政治及法律等。一种价值偏好经过时间长久而演变为影响重大的广泛信念, 便可称为价值取向 (value orientation) 。人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丑善恶, 进而形成了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 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不过, 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绝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 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文化为例, 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推崇谦虚知礼, 追求随遇而安, 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 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 正所谓“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 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 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 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 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 人们崇尚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 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语用迁移具有跨学科性质, 不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 而且会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 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跨地区、跨文化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此过程中, 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 或多或少无意识地总要带着自己文化的烙印, 以自己的文化或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和评判别人的行为, 这就发生了语用迁移, 结果难免造成理解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这种后果有时很严重, 甚至招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 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 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 结果销路一直不好, 原因就在于对英语单词goat的理解。在英语中, 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 还有“色鬼”之意。对于这样的英文商标, 无论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 用起来多舒服, 相信西方的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们也不会愿意把它铺在床上。

3.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一门语言, 除了要掌握其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应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 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 得体、有效地同所持语言的人交流信息和思想。“如何说”、“不说什么”, 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就曾说过“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跨文化 (本国文化、外国文化) 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 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 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 为了达到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对授课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不能把教学重点只放在语法和词汇上, 这样学生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 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阻隔, 使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同时, 导入异国文化, 弘扬本国文化, 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其从不同视角看待和理解中西文化。另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 从中吸取文化知识,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有外教的学校, 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 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 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的外语教学应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摘要: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正是这些差异, 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 从而引起交际失败。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差异的分析, 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作出探讨。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启示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07) .

[2]邓炎昌, 刘润清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张蓓, 郑文园.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

[4]顾曰国主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08) .

[5]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11) .

[6]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7, (3) .

英语语价值趋向与交际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英语;汉语;文化;价值趋向;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9-0032-03

交际的过程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发展变化,也折射出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可以说不同语言文化决定了人们的交际行为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交际礼仪的差异。英汉民族是两个不同语言的民族,英汉语言各有其历史渊源和价值趋向,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何自然,1997,176)。他们在交际礼仪这个普遍问题上都有各自的讲究,也就是说,人们用语言来表达礼貌的方式存在着差异。学习英语,研究交际礼仪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差异,首先有必要了解两种文化的价值趋向以及交际用语的差别。

一、英汉语言价值趋向

基督教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体系构筑了英语国家文化大厦的主体。在英语文化中具有“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individualism)”的特点,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以个人的工作和成绩来评定人(包括自己)。英语民族认为,在社会交往中尊重“个人自主”的言行才算是礼貌。英语语言文化没有传统的贵贱之分,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敬他人。

“个人自主”在英语民族中有很高的价值。在英语中有许多以自我(self)为中心的词汇,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image(自我形象)等等。因此说西方文化体现出明显的个体特征和pos-itive or ambition(积极进取)的态度。这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

汉语言文化积淀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以皇权统治为中心,以儒家思想安天下的深厚文化底蕴。汉语言文化价值观一方面肯定固有的人格价值,但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奉行个人从属于社会的价值观,中国人崇尚“谦虚”美德,推崇“贬己尊人”的为人处世准则,遵循“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别”的原则。

《礼记·曲礼》中有一句话:“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自卑而尊人是汉语言文化的核心成分,具有较长的历史渊源。“贬己尊人”的准则真正把自己的贬损夸大到了最大的程度以示谦虚有礼。“贬己尊人”是最宫中国文化特色的交际礼仪现象。

要真正学好某种语言,必须深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对语言形式产生的影响。正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使我们感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属性又存在极大的差异,语言障碍和文化鸿沟皆因不了解这些共性和差异所致。如果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和交际。

由此可见,了解英汉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说的“语用失误”。英汉语交际礼仪中出现的误区以及存在的差异体现在具体的交际语言中,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于走出交际误区,真正掌握英语大有裨益。

二、英汉交际礼仪的差异

1、问候语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上哪儿呢?”“去上班呀?”“吃了吗?”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如果把这些问候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可能会引起误会,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不了解汉文化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Have you 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对这一问语的反应即有可能是“It is yourbusiness.”英美人的问候一般是按时间段分别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或一般问候:“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doing?”等等,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Itis suny today!”、“It is fine,isn't it?”等。这是因为英国终年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变化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心天气。第二,谈近况。英美人打招呼只限于谈近况,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How are you today?”初次见面总要说“Glad to see you!Glad to meetyou!(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2、称谓语的差异。

称呼准则是汉语言文化中特有的礼貌准则,但称呼方式涉及礼貌问题却在英汉语言文化中都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Mr.”和“Mrs.”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如Mr.(Mr)Smith、Mrs.(Mrs)Thomson等。在英国,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Miss”,结婚了的女性可称“Lady”或“Mrss”等。

西方在称谓上似乎“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

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uncle(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untie(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

在汉语中,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连用做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Wu,Engineer Wang,正确的说法是应该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英语中的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对人的一种尊称。类似的还有Secretary Tang(唐秘书)、Nurse Zhang(张护士)等,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不能容忍。也很少听他们称呼别人“BereauDirector Simith(史密斯局长)”、“Manager Jackson(杰克逊经理)”等。因为这一类称呼还没有变为像“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一样成为传统习惯的称呼。

3、告别语的差异。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一位美国人在和他的中国朋友告别时说:“我会保持联系。”可是这位中国朋友等了一年多也未见只言片语,便抱怨他不讲信用。其实,这句话仅仅是一种告别语,相当于“再见”,说话人并无他意,更没有作任何许诺。此外,西文文化中如果客人想告别,通常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然后才可以离开。如果突然说“时间不早了”,随即站起来和主人告别,这在西文文化中是被认为不礼貌的。

4、恭维赞誉的差异。

中国人在被赞扬时,往往有可能直接加以否定,或者采用“贬己尊人”的方式加以否定。例如,有个美国人到他的中国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花养得不错,忍不住说:“这些花真美!”主人却不好意思地答道:“哪里,我喜欢花,但养不好。”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但这在美国人看来,他是故作谦虚以博得赞扬。所以客人不得不又说:“这些花真的很漂亮。”像这样“硬逼”着对方说赞扬话(虽然说话者本意并非如此),在西文文化交际中是很不得体的。

英语民族的礼貌原则中也有“谦虚准则”,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采用“贬己”的方式,而总是乐意地接受别人的恭维赞誉,同时向对方道谢,说声“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so!”表示接受,以免伤害别人的面子。他们很少对对方的赞扬表示否定,即使要想否定对方的赞扬,也要用委婉的方式加以淡化。例如有人夸奖某人的住房漂亮时,他可能会有两种回答:

第一种回答:谢谢你!

第二种回答:其实我们本打算买一套更大的。

第一种回答是为了“迎合”对方,即对对方表示感谢,流露出高兴的情绪。第二种回答是隐含被赞扬的对象对这套住房并不是那么满意,是一种很委婉的否定回答,但不会给对方带来难堪。

5、答谢语的差异。

有个中国学生请一位英国的教授批阅作文,教授花了很多时间帮他修改完,那学生在取作文本时按中国的习惯真诚地感谢说:“真抱歉,浪费您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外教顿时一脸的不高兴,难道我的辛勤劳动只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该学生在表示感谢时只说“非常感谢您的辛苦工作”就行了。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而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是表达多大的谢意。例如,英美学生每次上完课后都会习惯地说,“Thank you”,如果回答的话,中国人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翻译成It'my duty,就不会让英美人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我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是It's a pleasure(我很乐意)Don'tmention it(没什么),You are welcome(不用谢)。再如,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请不宜用英语please的。比如说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下车时,一般说:“After you.”“您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

6、邀请和拒绝语的差异

按照传统的习惯,中国人在接受邀请的时候,往往半推半就,不是爽快地答应去或者不去,而且常常无须预约不请自来。如果将中国人接受邀请的话译为英语就是“谢谢,我会尽量过来,”这样说西方人会大惑不解,“到底是来,还是不来?”不得而知。按照他们的习惯,他们会明确地表示接收邀请:“是,我来。”或是不接受:“不来,谢谢你。”他们没有“不请自来”的情况。

在拒绝邀请时,中国人重意会,说话比较含蓄。西文人则重言传,说话较明了。在中西方文化交际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说话不要绕弯儿,否则就会引起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在一家中国餐厅,有一个顾客(美国人)和服务员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顾客:“我喝不了这碗汤。”餐厅服务员又换上一碗汤。顾客:“我喝不了这碗汤。”餐厅服务员问:“你为什么不能喝这碗汤?”顾客:“因为没有汤匙。”如果顾客开始就说“没汤匙”,服务员就不会接二连三地给他换汤了。

两种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民族的语言交流,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了解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上一篇:锦溪历史下一篇:丙烯酸篮球场验收报告